湖南的民风民俗作文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南的民风民俗作文

湖南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1

今天晚上,我在爸爸的房间看电视的时候,她还很有礼貌地敲开门送给我两个梨子,虽然梨子并不贵,但是我不喜欢吃,可是我还是收下了,因为我不想辜负她的一片好意。这儿还有个漂亮的大姐姐,但我同她们是“零机会接触”,这儿还有些叔叔伯伯们,更没机会接触,当然,也没这个必要必须去接触。

在这儿,每个房间都有空调,卫生间设备也齐全,同家里的卫生间差不多,也十分干净。真不愧为“白领名居”啊!

湖南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2

2010年湖南高考作文题目为“早”, 命题作文, 题材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我有幸参与此次作文阅卷工作, 发觉此题在阅卷过程中有三大特点。

(一) 审题立意降低了难度。

此题目平实易让人理解, 一个“早”字, 有较广的立意空间。从早的本意来讲, 表时间的早晨, 表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的早已, 表时间在前的早熟、早婚、早到, 表问候的早上好;从早的隐喻和转喻义来说, 早意味着青春年少、勤劳、关爱礼貌。从辩证思维的角度, 可以肯定早的好处, “早是一种积极向上”;也可以否定早, “早不如巧”, “早前教育的坏处”。

学生的作文也体现了立意容易入题, 记叙文中多通过早晨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祝福传达着父母对子女的爱, 议论文多通过早准备、早立志、早奋斗等论述说理。或学生通篇传达要吃早餐、要早起床等, 立意虽浅薄, 但也符合命题要求, 切合题意;或学生通篇传达“早恋”的立意, 只要思想价值观正确也符合命题要求, 切合题意。高考作文试卷在审题立意上如果打了5分以下, 那无非有两种罕有情况, 一是由于考场中过于紧张, 把早看成了“草”、“旱”, 二是由于本身写作的态度问题。或是通篇抄写了文学类阅读中的“一朵午荷”以蒙混过关;或是借此发泄情绪的无厘头文章:“这就是高考?没什么感觉啊!不过, 看时间才九点二十五, 早得很, 所以就乐呵呵乐呵呵, 给不给分无所谓, ……”

(二) 文体意识不过于强化。

湖南高考作文都是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学生写作的文体, 这样的要求也要高三一线教师注重强调对学生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指导, 而记叙文细节上学生难以很快掌握, 以致在教学指导上教师过多地让学生写类似八股的议论文, 定框架, 列论据, 强加于学生的意识。由于2010年的作文题目“早”的出现, 立意的宽广定然让偏于议论的写作现象得以缓解, 阅卷也让精彩的记叙文纷纷呈现, 除了记人记事, 还产生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比如这篇文章的线索是这样的:“早晨的都市, 车水马龙, 灰色的建筑在忽微的轻雾中越显苍凉……早是一天的初始状态, 一生的初始状态……夜是冷的, 万物沉睡中, 慢慢蓄积着力量……早是蓄积能量的绽放, 迎着那初升的太阳, 纵使慢慢长路, 终将于早晨绽放……”得分55;还有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由对四季之早的书写联想到生命之早, 核心组定为满分作文。

阅卷中甚至出现了论述性古文, 如这篇的节选:“何谓早, 有早必有晚, 早晚相交相映, 无早无晚, 相对立而形成早晚。如阴如阳, 阴阳相映而知其阴其阳;如雄如雌, 知其雄晓其雌;如静如躁, 知静知躁, 以躁观静, 以静抚躁……”因其古文功底深厚, 论述具有思辨性, 核心组最后评议58分。

(三) 平实真情文章的开掘。

命题作文“早”, 有极大的写作空间, 学生能够平实地向现实延伸, 心有所想, 笔有所写, 所以阅卷中也正体现了作文要注重实在拒绝浮华, 要注重情感摒弃虚假, 引导学生走上健康文风的轨道。真情实感的文章往往取胜于华丽无实的文笔。比如有篇文章表述了母亲每天清晨偷偷去坟前祭拜为救别人性命而亡的丈夫, 平凡言行中流露的母亲对亡夫的坚贞爱情和对亡夫崇高生命的敬佩, 让阅卷老师无不为之动容。还有一篇文章描述处在无边黑暗的盲童, 睁开眼看到的是美丽的早晨, 而带来这一切都是母亲的辛劳, “一声早安———母亲”, 将对母爱的主旨得到更好的升华, 同时以其自然细腻的文笔, 得到了55的高分。

湖南作文评价坚持标准, 确保质量, 在公正严明上又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 让写的出彩的文章得高分, 让写作较差的同学也能得到合理的分数, 作文最终平均得分41.79。

就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 也存在了不少问题。

(一) 议论文

全省议论文2010年比例占70%, 这也看出学生对高考作文力求求稳而不求险。可由于很多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上过于求稳, 反而让阅卷老师感到审美疲劳。

1. 在论据上, 频频出现重复论据。

在名人名言上, 无非就是“俗话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张爱玲说, 出名要趁早”, “华盛顿说, 懒虫快起床”, “枪打出头鸟”,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名人名事上, 无非就是“祖逖闻鸡起舞”, 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有人只知这两件事情, 又不清楚是谁的行为, 也就出现了张冠李戴, 有说“项庄闻鸡起舞”, 有说毛泽东在课桌上刻“早”字, 不胜枚举。在论据中“毛泽东”如万金油, 很多未曾有的事情都与他建立了联系。

2. 在立论上, 将自我的感性认识论述为至真的道理。

很多同学在立论上不注重思考观点的辩证性, “早”成为世界的救世主, 有了它哪都能胜利。比如“没有早, 他就不能成功”, 在分析观点的过程中, 例举了大量的事例, 无法解释早带给成功深层道理的分析。又如某学生在分析“早前教育不好的时候”, 也只是举出自己早学习失误的事例, 没有对于早学习在人的成长和客观环境的分析, 这样一遇到相反的事例, 必陷入自我矛盾中。

3. 在分论点提取中, 未建立逻辑性的联系。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 多提取分论点。很多同学将潜意识的解释早的含义作为分论点, 如“我们要早起床、要早读、要早睡觉”, 这只是未成一定联系浅俗理解;还有“早是一种心态, 早是一种态度, 早是一种条件”, 这样没有中心论点支撑的强行发散, 论述也定缺乏深刻性;如“早是勤, 早是青春活力, 早是希望”这样的分论点, 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问题, 但从逻辑的角度, 青春活力是早的外在表现, 勤是早的精神内涵, 希望就是一种青春活力的显现, 三者之间概念模糊不清, 未达到议论文层层说理的要求。

(二) 记叙文

对于占全省30%的记叙文, 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记叙文中, 也有未对早的内蕴进行开掘、拓展和延伸的, 比如有学生的“早”只是一个时间, 早上要高考, 早上要跑步, 早上出门……这样的表面层次, 没有主题的深化, 这样的文章只能在基本符合题意的三类卷上得分。还有就是选择事件上过于重复和简单:有三分之一的记叙文考生选择事件就是清早做早餐的事情, 爸爸妈妈做早餐, 要不就是爷爷奶奶做早餐, 反正是家人为他做了十几年的早餐。

山西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3

那一天,我路过一家拉面馆,拉面师父正在拉面的动作震住了。不知是店里的那位客人点了刀削面。师父正在削面,那动作之快。令人震惊。削出来的面,更是薄如纸。

不知是做久了,熟练了,还是别的什么。只见拉面师父神色从容,动作敏捷。他手里的削刀,被他运用的极为灵活。不得不佩服的是,一快简单的削刀,一堆面粉,在他的手里,居然可以削出一片片大小差不多,却有薄的如纸蝉翼般的面鱼来。师父左手抓着面团,右手拿着削刀。不停地削着,右手在面团上一划,出来的面鱼小巧可人,落在高汤里,活像畅游在水中的小鱼。也许,这就是它被称为“面鱼”的原因吧。消出来的面鱼,两头尖尖,中间则宽宽的,一点也不失谐调。乍眼一看,锅里已经有满满一锅的面鱼了。令人胃口大开,真想赶紧品尝这美味,呵。没一会儿功夫,一碗刀削面便出锅了。远远的.,就已经闻到了刀削面的味道。我想,这碗刀削面一定不矢为一碗美味。

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4

宽大而结实的龙头上有着巨大的龙眼,金黄的鳞片蔓延至全身,十几个彪形壮汉头扎彩布,身着绸缎彩衣,脚下嗖嗖生风,好不威风。儿时的我见此,挥舞着瘦弱的双手总想去耍几下过过瘾。舅舅却笑着打趣满脸期待的我说,龙灯又长又重,举竿来回奔走,你这瘦小姑娘家怎能撑得住!

我便索性不理他,专心致志看龙灯。中华民族将“龙”作为民族神圣的标记和符号,并一口咬定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农民对龙更是有一种隐晦的特殊感情,便以舞龙灯来诚心祈祷掌管雨水的龙神,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季丰收。

龙灯中有黄龙、赤龙、青龙,用稻草扎的是草龙、竹子扎的是篾龙、布缝的是布龙,还有用长木板凳接起来的板凳龙。龙的身长不等,平年12节,闰年13节,每节节距约为五尺。

大人在一旁拉家常,我坐在高高的红塑料凳上,甩着自由垂下的双腿,磕着瓜子吃着柑橘,兴致勃勃的紧盯大龙灯,看到精彩的地方还要跳下椅子跟着鼓点比划一番,口里呼呼地出着气,大冬天的跟着舞龙大汉一起擦着汗。

龙的前端有一人持竿顶一巨球引导,巨球四处乱跳,龙头却要去扑球,引得龙身游走飞动。龙头起起落落,在舞龙者有力的口号声中,在他们碎步跑着的脚上,一会儿龙头高耸得像要冲出云霄,一会儿却紧贴地面蜿蜒前行,龙身上下起伏盘旋,使人陶醉其中,挪不开眼。

我想参加舞龙的另一个原因就在这了,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叫“龙换酒”。

两千多年的龙灯史,演绎着世世代代龙的传人积累的丰富耍龙灯技巧,可现在却很少能见着了,上次见还是在三年前,手工做的龙灯就更不用说,商店里都有得买,而且更精致美观,又有谁愿意自己做呢?

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5

糖人,从宋朝开始流传至今,是传统的特色工艺品,也是一样别致的美食,它让我一直念念不忘。

这位老人做的糖人十分精致,有“孙悟空”,有“猪八戒”,有“嫦娥,”有“女娲”,这些糖人有的是名著中的人物,有的是神话人物,也有一些是可爱的小动物,虽然形态各不相同,但各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特点鲜明,各式各样的糖人令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就像那个美丽的“嫦娥”,小巧的脸上五官一个不少,生动的表情配上柔顺的黑色长发,很难想象这正是用普普通通的糖做的,因为它看上去更像粘土。“嫦娥”穿着精致复杂的古装,衣角向上扬起。在“嫦娥”的衣服上,用糖浆画着“壮观”的花纹,她的手指比作兰花状,似乎就在我们面前翩翩起舞,充满仙气,令人陶醉其中。一想到这么精美的糖人是由一双长满皱纹的手做出来的,你就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赞叹。

白发老人眯着眼睛,皱着眉头,弓着背,正揉着一团又大又黏的糖。糖的颜色很多,白的、红的、绿的、黄的、紫的……糖人制作过程中,是不会用到色素颜料的,而是用传统染色方法,如:绿色的糖里加了少量的蔬菜汁,黄色的糖中含有胡萝卜汁,红色的糖则用了草莓汁染色,每团糖都是非常安全健康的。老人先把一大团糖分为两小团,然后,在其中一个团上谨慎地捏出鼻子和耳朵,接着,又小心翼翼地刻出眼睛、嘴巴和一些细节的小地方。看老人一笔一划地刻着,想到老人这么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糖人,我不禁心生佩服。这难道不是老人对传统工艺——糖人的喜爱与尊重吗?老人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就为了带给人们快乐与甜蜜,看着他饱经风霜的双手灵巧地制作糖人,我觉得是他高超的手艺和传统工匠精神,才把这样的手艺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人们买糖人,并不在于吃,而是留作纪念。穿过历史的风雨,糖人来到我们手中并不容易。它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都值得我们思考,让我们学会珍惜与珍藏它,珍藏这个难得一见,不可多得的传统文化瑰宝。

2012年湖南岳阳中考作文 篇6

以“回望”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 不少于600字, (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 不得抄袭, (4) 文体 (诗歌除外) 自选。

【解题】

这是一道词语类命题作文, 此类作文有较强的限制性, 同时兼具一定的开放性, 且因其文题简约而内涵丰富, 特别受到出卷老师的青睐。

词语类命题作文的审题一般要遵循三个步骤:理解含义, 即从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等多方面来对所给词语进行解读;丰富内涵, 从命题词语广泛的外延中选一个细小的切入点, 以此来表达一个丰富的内涵;深入思考, 认真思考文题的指向, 可以让文章的立意更加高远。

“回望”的字面意义是“回顾, 回头看”, 它是一个动作的定格。基于此, 一是要弄清“回望”的主体, 既可理解为是自己、他人等具体主体, 也可理解为集体、群体, 甚至是民族、国家等抽象主体;二是站稳“回望”的立足点, 可以是具体的某个地点或者时间点, 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态、情感;三是要深入发掘“回望”的对象, 可以是具体主体的经历、情感、往事, 也可以是抽象主体经历过的发展道路、成功失败等;四是了解“回望”还有更深的内涵, 即对以往的关注和审视。

如果写记叙文, 要着重突出“回望”的对象, 细致表现其值得回望的特点, 如事件的经过, 事物的形象, 以有感染力的议论或抒情来抒写回望者的感悟或思考, 提升文章的思想境界。如果写议论文, 首先要确立一个适于写作、吻合文题的中心论点, 接着选用一种合适的结构模式来拟写分论点, 然后根据分论点来选择恰当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并对这些材料进行辩证分析。

下笔之前的构思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在考试中有的学生对着作文题发呆, 不知从何入手;也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 下笔千言, 但结果得分很低。究其原因, 恐怕与没有构思好有很大关系。

【范文】

回望

小时候, 我是家里的娇娇女, 当我可以读幼儿园时, 便送我开始上学。开学第一天, 妈妈将我送到门口, 我便被老师带着去教室, 因舍不得妈妈, 便回头一望, 却发现妈妈的眼里早已溢满泪水, 那依依不舍的眼神让我心疼, 却也让我感到甜蜜。回望, 看到了妈妈的依依不舍。

少年时, 因为离学校远, 妈妈总是早起为我准备早餐, 然后送我去读书。进教室时, 回头一望, 却看到妈妈仍在那里痴痴地站着, 望着我, 用她那温柔的眼睛望着我, 让我沉醉在其中, 不愿转头。回望, 看到了妈妈温柔的眼神。

青年时, 我到外地去学习, 很少回家, 每次一回家便有丰盛的大餐等着我, 然而, 时间是短暂的。妈妈送我到车站, 等我上车, 还不忘拿给我零花钱。当我上车时, 回头一望, 孤寂空净的街道, 树叶慢慢地旋转而下, 落在街上, 落在母亲身上, 落在我的心里……一人单独成景, 显得那样悲凉, 让我的泪情不自禁地流在我的脸上, 慢慢掉入手心。回望, 看到了母亲的孤寂。

现在, 妈妈去云南打工去了。云南, 那个遥远的地方, 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角落。回家, 看着枯燥的电视剧, 吃着干硬的饭菜, 一个人独自睡在床上, 自言自语地说着悄悄话。去学校, 上车时, 回望, 一样的地点, 一样的场景, 一切风景依旧, 只是少了我思念的人罢了。回望, 看到自己渴望见到母亲的期待。

细细地回味着回望, 虽然有酸甜苦辣, 更多的却是心中的甜蜜和期待。无论是依依不舍地流露, 还是温柔的眼神;无论是一种心情, 还是心灵的期待。里面包含的都是妈妈对我无限的爱。于是, 回望, 也变成了我对妈妈的一种思念。

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7

刚刚过去的2月6日,便是今年的元宵佳节,在这一天,我们武陟县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节目汇演,吃过早饭后,爷爷便领着我来到了县城的人民广场,那儿真是人山人海,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爷爷抱着我,我才看见了里边的文艺表演,有东北大秧歌、划旱船、踩高跷、舞狮、舞龙等民俗表演。今年是龙年,也是我的本命年,因此,我最喜欢的便是舞龙表演了,一条条金黄色的龙在十几位小伙子的手中上下翻飞,忽而腾云驾雾,忽而蛟龙入海,忽而舒展身体,忽而盘旋翻身,看得我目瞪口呆,身边的观众也不时叫好。

回到家里,早已经夕阳西下了,奶奶早已经为我们包好了饺子,吃过饺子之后,还要喝油茶,据说这是让祖辈们吃饱喝足之后,早一点上路回家,保佑后辈的子孙们来年五谷丰登,平安健康。

天逐渐黑了下来,我和爷爷、爸爸要到坟地去为逝去的仙人们上坟,欢送他们的灵魂回到坟地。到了那里,爷爷负责点纸,爸爸负责烧香,而我负责把一支支小小的蜡烛点燃,然后插进坟前的土地上,为他们“送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程。然后,爸爸又在坟前燃放鞭炮,欢庆元宵节的到来。

回家的路上,处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的门前挂起了大红的灯笼,灯笼里蜡烛的火苗一闪一闪的,像调皮的孩子们眨着眼睛。大街上人来人往,像白天一样热闹。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一起烤火、说话,或是谈论着新年的打算,或是商量着准备去什么地方打工干活,或是探讨着发家致富的门路。

回到家里,奶奶早已经将元宵煮好了。我们都说不饿,可奶奶说,元宵节不吃元宵怎么成呢?吃了元宵,新年就算过去了,自己的身体才会在新的一年像元宵一样又白又胖,早日长大成人。无奈之下,我又吃了几个元宵充饥。

吃过元宵之后,爸爸便领着我和弟弟来到院子里放烟花,我和爸爸负责点烟花,而年幼的弟弟则在旁边观看。随着烟花的点燃,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发出万道光芒。有的如黄色的菊花,在天空中吐出美丽的花蕊;有的如银河瀑布,从夜空中倾泻而下;还有的如奥运五环图案,在天空中闪闪发光。最有趣的要数闪光雷,随着导火索的点燃,砰的一声,犹如一颗炸雷升到空中,随着嗵的一声巨响,又开出了一朵银色的消化,弟弟赶紧放下捂耳朵的双手,与我一起欢呼起来。

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8

小城是特别的,青翠优柔的莫干山,浓浓的文化底蕴早已和在其中,只需在此闲坐,品上杯“莫干黄芽”,百种风味就跃然而起,那浓浓的清香浸入肺腑,一种说不尽的清爽感洋溢着。青山绿水,沙沙的竹音共鸣于耳畔,一栋栋古老的别墅镶嵌在大山之中,再呷一口,惬意贯穿了全身,恬静使之回味无穷……

重重的大山绵延起伏,竹林更是随处可见,绿色的竹海一望无际。这绿海似的大宝库为农家新增了一道独特的佳肴——笋。不同品种的笋,它们的吃法也是不同的。油焖笋的做法适合鲜嫩的早园笋,它在热油中经过一番爆炒后变得有劲道又独具笋的鲜味儿。肥大的冬笋加冬菜相煮最合适,酥软的笋中饱含了冬菜的汁水,菜味与笋味融为一体,吃起来比大块的红烧肉还有味。细长的马鞭笋和自家腌制的腊肉熬汤是绝配,奶白的浓汤叫人喝得停不了嘴。

笋这东西产量很高,一挖就是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单靠烧着吃是肯定吃不完的,所以大部分的笋是要进行腌制或烘干的,以便保存。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日日吃笋,年年吃笋,可是从来没有厌倦过。这大山的馈赠也是祖辈的言传身教所得,无论如何,“乡味”就这样永远凝固在人们心中了。

近十年的发展将山脚下古镇的“土”味淡化了许多,但我仍能记起儿时的味道。小路尽头,老店里的点心风味依旧,古朴的门楣,虽然只有五套简单的桌椅,客人却是络绎不绝。我独爱店中的小笼包,它的面皮是很有劲道的,但又不失松软,肉馅的滋味更是纯正,油而不腻。你只要轻轻咬一口,透过面皮淡淡的清香,肉汁奔涌入口,真是鲜美无比,再细细嚼上几口,肉馅与面皮水乳相融,更加回味无穷,吃完一个,忍不住又想再吃一个,的确是百吃不厌。

民俗视野下的中国民俗舞蹈 篇9

民俗, 即民间风俗, 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 (包括思想和行为) , 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衣服为什么里朝内面朝外穿?为什么劳动时要高唱劳动号子?这些生活最自然而然的状态都有许多的学问, 它悄然支配着我们, 指导规范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礼仪礼貌、待人接物, 它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简言之,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及其他生活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民俗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 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 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 比如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等等;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 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 比如大年三十至初二, 家中不许扫地, 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等等。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 传承于人民, 规范人民, 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它在民众群体反复积淀中构成, 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的共同感, 是无意识和有意识、理性和非理性的交织, 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生命。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 并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这便是民俗的神奇力量。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广泛, 其研究对象一般都是社会性和集体性的, 要经过民众的认同和长期实践, 才能成为风俗;它能够显著地区别于社会生活中那些个人的和暂时性的现象。民俗文化现象首先是由物质生活与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并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 即规范、便利和调节人们的社会生活, 使之得以巩固和发展。即便一些在以后失去原来意义的风俗, 往往也能够以某种变通的方式被保留下来, 在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研究各种民俗文化现象, 使我们对社会历史传统有深层的梳理, 对民众实际生活观念、心理状态有深入了解, 从而加强对民俗舞蹈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民俗学的研究要求开展田野实地调查以获得研究的基本依据, 要搜集在民间保存、或者变通运用的各种民俗资料, 深入体验民众实际生活, 强调对该地区民众的生活文化进行客观描述, 因此,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研究民俗舞蹈, 也成了研究民间舞蹈必不可少的一个方法。关于“民间舞”一词的概念, 在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理解, 有的国家认为凡是非职业的舞蹈就是民间舞;有的认为传统的土著舞蹈才是真正的民间舞;还有地方的把迷信的舞蹈叫做民间舞蹈。而在中国, 民间舞蹈被定义为流行在民间的, 保持原汁原味的, 非宫廷化、剧场化的舞蹈, 包括宗教舞蹈和民间的职业舞蹈。随着专业舞蹈工作者的出现, 使得目前中国民间舞蹈出现了原生态民间舞 (即广场民间舞) ;学院派民间舞 (即课堂民间舞) 和舞台民间舞 (即创造性民间舞) 三种形态。而本文所用得的“民俗舞"一词, 则是为了区别课堂民间舞而用的, 专指流传在民间的原生态舞蹈。

民俗舞蹈与民俗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它依附于各种民俗活动中, 并且受各种民俗文化的制约与影响, 保存着民俗文化的烙印。从民俗学的角度来划分, 民俗舞蹈大概可分为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礼仪习俗舞蹈;信仰习俗舞蹈;劳动习俗舞蹈五大类。每一类舞蹈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种类, 拿后藏的“堆谢”来说, 它属于生活习俗舞蹈的范畴, 是自娱性歌舞, 与当地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堆谐”在后藏地区 (西藏西部的日喀则及阿里地区) 家喻户晓在拉孜、定日等县经常能看见在乡间的放牧人、赶骡人, 甚至是小学生都用悦耳的“扎木年”琴弹奏着“堆谐”舞曲, 平时全村在望果节或是平时的朋友聚会时也都会跳“堆谐”, 没有年龄限制, 男女老幼均可参加, 是一种弹唱跳三结合、民间自娱性的歌舞艺术。一般是自弹、自唱、自跳。在集体舞中, 一人带头弹“扎木年”, 众人边唱边舞。“扎木年”是堆谐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关于它来历的说法也与当地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据说它是后藏人人吃“土巴” (有肉的面糊糊) 时使用的一尺多长的木瓢, 包上羊皮或是鱼皮再加上三根线, 便成了后来的“扎木年”琴。“堆谐”舞以脚下各种节奏的踏步表现形式来抒发人们的快乐情绪, 关于它的产生, 有学者认为这与后藏地区海拔较高, 地形开阔, 风大寒冷的自然条件有关,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们为了生存, 不得不在冰雪封冻的土地山上跺脚甩膀, 以次抵御恶劣环境对人们的袭击, 年复一年渐渐形成了有规律的踏地舞步。由此可见, 无论从舞蹈乐器还是舞蹈特点来说, “堆谐”都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

在我国南方一些民族中还流行一种丧葬舞蹈, 是丧葬仪式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在川滇交界的纳日人 (今纳西族) 在送魂夜丧家要举行隆重的歌舞祭奠, 俗称“牦牛尾巴舞”。舞者为青年男子, 头戴钢盔, 身披皮甲, 甲片上系有小铜铃, 一方面为舞蹈伴奏, 一方面可以驱鬼辟邪。有时, 附近村寨的舞队也前来参加手持长刀、边唱边跳, 模拟牦牛、老虎的各种动态, 由此不难看出, “牦牛尾巴舞”以丧葬仪式活动为载体, 不仅反映了当地人的丧葬习俗, 还反映出他们对牦牛的崇拜及对往日游牧生活的怀念。

可见, 民间风俗与民俗舞蹈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不可分割的关系。民俗活动为民俗舞蹈提供了生存环境和场所, 而民俗舞蹈本身就是民间风俗的活动之一。我们要研究民俗舞蹈就必须从它的民俗学角度考虑, 深入发掘更多与舞蹈相关的民风民俗, 这样民俗舞蹈才能找到它的生存土壤, 民俗舞蹈研究的羽翼也将更加丰满。

摘要:本文通过民俗学的视角, 分析中国民俗舞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阐释民俗与民俗舞蹈的密切关系, 从民俗学角度研究民俗舞蹈, 深入发掘更多与舞蹈相关的民风民俗, 使民俗舞蹈找到它的生存土壤, 丰满民俗舞蹈研究的羽翼。

关键词:民俗,民俗舞蹈,民俗与民俗舞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艺术人类学》罗伯特.莱顿著、李东晔、王红译王建民审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艺术人类学新论》王建民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4]、《民族审美文化论》梁一儒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民风民俗的800字作文 篇10

盘王节

盘王节,又叫“做盘王”、“跳盘王”、“还盘王愿”、“祭盘古”等等,是瑶族人纪念祖先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同,一般多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现在则统一在农历十月十六日过节。盘王节的活动内容以唱盘王歌和跳长鼓舞为主。届时,由一至三对盛装打扮的未婚青年男女,在师公或歌手指导下唱《盘王歌》,师公助手则依歌跳起长鼓舞,表演盘王创业故事。

耍歌堂节

“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的隆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译音,意为庆丰收。也是青年男女对歌觅友的节日。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节,十月十六日左右。

届时,各村寨的人们、抬着祖先的画像,带着新收获的包谷、红薯和糍粑、米酒、山果等物品;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汇集于事先选好的耍歌堂(地势平坦的村寨)。炮响为号,吹响牛角曲。蓄发盘髻、头包红布、插着美丽羽毛的英俊瑶族小伙,在锣鼓声中跳起刚健欢乐的长鼓舞。身着绣有绚丽花朵、纷飞彩蝶、秀丽山河、漂浮彩云的瑶族姑娘翩翩起舞,选择意中人。情投意和者则双双对对离堂而去,在山坡上、树荫下,通过对歌互诉爱慕之情。其他人或是开怀畅饮、高谈阔论,或是高唱瑶歌、极目远眺,场面十分热闹。

“耍歌堂”场上,放置众人提供的米酒,任人饮用。

晒衣节

每年旧历六月六,广西桂平县的盘瑶要隆重地欢庆一年一度的晒衣节。节日的早上,各家各户的老者指挥年轻人有秩序地把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晒谷坪,摊开在竹垫上或挂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晒,整个寨子色彩斑斓,成了衣物的“海洋”。晒到三四个小时后再把衣物等放回原处。到了傍晚,全寨人站在晒谷坪上,对着西沉的太阳频频招手,表示对太阳的感激和崇敬。“晒衣节”家家户户要宰鸡杀鸭欢庆,别有情趣。

干巴节

干巴节,是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一带瑶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届时,上山围猎的成年男子,手持弓弩、火枪,带上粑粑于破晓时踏上征途。获得野味,大家共享,若是获不到猎物,便会被人取笑。尤其是“门胞”(小伙子)要被“门煞”(姑娘)所轻视。因此,上山的“门胞”总是千方百计满载而归。下河捕鱼虾的人们也照此办理。老人、妇女则留守,忙于准备年饭,烧鸡鸭,煮五颜六色糯米饭,春粑粑,各美酒。

饭后,大家聚于广场,男的敲铜鼓,女的舞蹁跹。人们尽情享受劳动之余的欢乐,预祝丰收,欢度佳节。

月半节

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的重要节日(相当于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锣鼓声和欢笑声。从初十开始,各家各户都摆上鱼、肉、酒等,欢度节日或祭祀祖宗,十五是节日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晚上,这个晚上,家家户户都做出最好、最丰盛的饭菜,主宾欢聚一堂,互祝家庭和睦,老小健康,五谷丰登。晚饭后,姑娘、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对歌跳舞,直到鸡鸣晨晓,人们才进入梦乡。

祝著节

“祝著”节以前称为“达努”节,1986年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瑶族人民意愿将此节日名称改为“祝著”节。“祝著”节,亦称祖娘节、二九节、盘古节或瑶年,是瑶族人民隆重的节日之一。以广西都安一带的瑶族人民最为重视。根据各地习俗及谷物成熟季节,过节周期各异,两三年一次,三五年一次不等。时间在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彝族的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篇11

一个传说是,古时有个天王,派凶神斯热阿比下凡催收粮款,激起百姓反抗。有一位英雄和凶神斗了九天九夜,终于杀死了他。天王盛怒,派“天虫”吃庄稼。眼看庄稼被吃光,人们便燃起火把烧天虫。烧了三天三夜,天虫终于被烧光,保住了庄稼。为了预防漏网天虫再作恶,每年六月廿四或廿五人们便举行火把节,再烧天虫一次。

另一个传说是,有个名叫额其拉巴的摔跤英雄,举世无双。上天得知,派下天神与之较量,结果天神一个个都被摔死。上天大怒,放出害虫祸害庄稼。额其拉巴与百姓想了一个治服的办法:上山去砍许多松明回来,做成火把,在英雄的率领下,他们手执火把,绕田而行,诱杀了害虫,确保了丰收。

为了纪念这次的胜利,彝族人民每年都要举行燃火把的仪式。

湖南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12

民俗是从有人类生产生活开始在长期的这个过程中以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明、社会生活为基本传播手段的, 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性的民间风俗文化。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传承、沿袭的民俗文化。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论集》中指出“民俗”它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指民俗本身, 就是民俗志的资料, 如民俗、习惯、歌谣、故事等;二指研究民俗理论, 就是民俗学。”王文宝先生在他的《中国民俗学史》中说“民俗, 是指人类创造、享用、传承的文化现象, 研究他的学问即是民俗学。”民俗作为反映一个民族的创造和传承的、为人民日常生活服务的习俗文化, 在中华千年的历史沉淀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 深藏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的人民行为、语言和心理中代代传承。

二、民俗摄影的兴起及发展历程

1. 民俗摄影的涵义

民俗摄影是以纪实拍摄、纪录的形式使民俗文化成为一种可视的形象, 使人们有形可观, 并通过这种影像形式在各范围上传播。民俗摄影对民俗事像进行拍摄, 为各类研究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料, 这个再现历史文化的过程对民族文化的记录、了解、保存、传承和发展做了积极的贡献。

在当今这个现代化全球化快速推进的社会, 在人们正被现代化科技化充斥的空间中生活的同时, 有许多的民俗文化正在从时间和空间上无声无息的消逝不见。民俗摄影运用了现代摄影的手段如实的、直观的再现了民间风俗生活, 是摄影与民俗的结合, 用视觉形象记录了现存的和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 再现、延续了历史。民俗摄影表达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许多老照片已经为历史做了见证, 保留、传承了文字难以呈现的民俗文化, 为许多研究提供了真实直观的图像资料。正因如此, 民俗摄影作为一个摄影艺术与民俗学结合产生的新型摄影门类迅速兴起。

2. 早期民俗摄影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在我国, 20世纪初期, 就有摄影家进行有关民俗方面的摄影活动。如王小亭先生、庄学本先生, 他们都拍摄过不少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图片。庄学本先生十年西行, 到过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的民族地区, 每到一处都详细记录当地民族的地域环境、服饰、生活习俗等并拍摄了大量照片。此后有一些摄影家也通过相机记录了许多有价值的反映民俗文化的照片, 逐步的有了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民俗摄影。

3. 民俗摄影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

沈澈, 现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执行会长, 也就是我国“民俗摄影”的创始人, 他历时两年多时间, 深入我国各民族地区进行拍摄创作, 在这期间他了解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民俗文化, 与各民族人民进行了深入的交往, 查阅了许多有关民俗学的书籍, 同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民俗图片。他曾说作为一个热爱的摄影的人, 找到了他生命的价值, 找到了可以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1993年,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应运而生, 在北京正式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的民俗摄影事业作为一个新的摄影门类第一次被国家和摄影界所认证。近年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许多古建筑、老城区、旧民居、老式作坊等受到拆迁的威胁, 许多传统工艺, 民族服饰, 各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记录和传承民俗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作为以独特方式保存这些文化的民俗摄影迅速发展。许多摄影家投身到民俗摄影的行列中, 大量民族色彩强烈, 民族文化浓厚的民俗摄影作品在影展上大放异彩。福建摄影家吕国顺先生花了六年时间深入客家人生话, 拍摄当地的土楼建筑, 对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进行了细致的采访记录。每一张照片都将住在土楼里客家人的生活生动的、鲜活的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这些照片不仅仅是图像, 也是对客家民俗文化的表述对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摄影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 民俗摄影对民俗文化的表现及应用

民俗文化与摄影艺术的相互交融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千百年的人文精神及富有哲学的生活艺术。这些代代相传的艺术反映着民族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正如胡武功在《十年摄影艺术论》中所说“我们听腻了空洞的赞歌, 一种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破事我们不能在混也于自我安慰的乐队, 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 “偏面深刻”的探索比起道貌岸然的“平庸全面”更容易接近真理”民俗摄影就是在直面人生, 揭示人本, “把在天外云头徘徊的摄影拉回到土地上”。摄影家无意识的拍摄来源于生活的素材, 古街里依旧使用传统手艺的老鞋匠、看尽一朝天子一朝臣历经兴衰荣辱的胡同、在葡萄架下羞涩的少女…每一张在摄影家相机下记录的画面都让人们看到那些经历百年的民俗风情, 这些都深深烙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印记, 而这些有着自己故事, 体现时代风貌, 蕴含浓郁文化的印记, 不只保存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同时民俗摄影通过影像语言将这些生生不息流传的民俗文化保留在了我们的视线里。民俗摄影就是帮助人们认识当下生活的状态和昨日社会的形态, 是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的影像, 它为学者提供了考察研究的资料, 为人们的知识需求提供了一个视觉的审美形式, 用摄影的语言讲述民俗这古老的故事, 有了这份可视的、生动的、真实的文化, 让更多的人有了更直观的方式去了解、喜欢、研究这些文化。民俗摄影家不只是用相机创造艺术, 他们更是用科技的艺术记录和传承文化的艺术。

庄学本先生就历时多年融入当地民族生活研究、考察、记录, 他在《十年西行记》一书中的记载涵盖了他所考察的少数民族整个社会的生活生产形态, 在之后举办的西康影展中, 照片为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极高的视觉档案及研究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有土房寺院及特建商场的俄洛门户—阿坝, 横跨黄河两岸, 无一处可耕之地无一所固定土房的俄洛, 夏住高山, 冬在河谷穿老羊皮裘的俄洛人。他用摄影的技术将这些地区特有的多元化的民俗文化生动、鲜活、真实的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将一些美好的瞬间一些即将消失的文化凝固成画面, 永久的留存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为当代人再现了特定的时间空间内的文化, 是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这种纪实性质的摄影让我们了解到各种特质的民族及其文化, 让文明进化有迹可循。在《摄影的题材》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利用摄影来发挥我们的思想, 露示我们的情感, 和表现社会的一切。”现代科技很发达数字媒体也很先进, 拍摄的生活中美好人事物的照片可以通过先进的功能进行后期剪辑、修饰、制作, 人们对他们的评价是“很完美、值得人赞叹”。但真正让人们驻足观看欣赏并且引发共鸣的引起深思的却是民俗摄影作品。民俗摄影打破了空间与时间、地域与历史、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界限, 直观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形态、文化的发展, 浓缩着社会的变迁, 诠释着民族的故事, 是一种精神与实质、文化与艺术的结合。镜头中那些真实的人物、生动的场景让人们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时代不禁被感染, 心里有那么一刹的悸动, 引人进一步去关注, 深入了解。可见在物质的世界里最终也逃不掉不灭的精神的洗涤, 即使飘渺的历史在我们的脑海中只留下模糊的概念, 但深刻的真实的影像让我们更切实地留住了民族文化的脚步。

民俗摄影用朴实无华的摄影方式多角度、多范围的拍摄图像, 在面对即将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民俗文化时, 民俗摄影所展现的正是我们所要了解和传承的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摄影家钻进社会的里层去观察人生, 这些大众生活的现实写真不只是对民俗事像的纪实, 除去其艺术性, 除去技巧的优美外, 更要包含民俗的精神文化内涵, 更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及价值。民俗是一种文化资源, 而民俗摄影作品细致真实的记录这一文化资源, 并将其很好的运用, 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示了各地域各民族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使人们更了解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甚至要消失的民俗文化;一些作品也为人类学、民俗学、史学等提供了真实生动的研究资料, 它们将会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献, 同时民俗摄影以最直观的方式, 在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2. 民俗摄影对摄影家个人素质的要求

民俗摄影的表现形式是图像, 通过照片画面的视觉形象表现了民俗事象与民俗情感, 它展示、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 不仅体现民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同时其内在就是文化的一种传承, 拍摄民俗摄影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却能透露出民俗文化的精髓, 我们就要了解我们所拍摄的民俗的有关信息, 要具有必要的知识储备量, 从文化的表面到它的本质, 到它背后的历史传承和积淀, 深入生活调查其历史文化背景对其进行记录描述和整理, 展现它在特定的环境空间中人们对它的使用, 从而传达其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思想内涵、及审美价值。一些非物质的文化如节日、礼仪、宗教等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表达和体现, 同样要对其进行深刻的研究, 使其内涵得到真实、具体的展现。民俗摄影的创作不只是用镜头捕捉画面, 还要从根本上认识和研究对民俗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探索和把握, 再结合摄影的表现方式展现给人们。回族摄影家王征, 用六年的时间收集回族穆斯林的视觉素材, 他凭着对本民族文化习俗的了解, 以社会学、民俗学的角度, 重新认识西海固回族民俗, 关注一些个案的历史背景, 用文字、录音以及摄影手段对回族人民的生活空间与环境进行描写。摄影家对民俗文化了解的越深刻、越透彻, 所拍摄的作品向人们传递的文化信息就更切实, 更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

3. 民俗摄影创作的方式

民俗摄影是各民族发展历程和文化积累的写照, 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民俗摄影所呈现的最本质的民族情感和民俗文化不单是艺术创作, 不只具有审美价值, 也是对民俗文化的研究、诠释与传承。这就要求摄影家具备熟练的摄影技术的同时还要熟悉民俗摄影创作的方式。

(1) 调查研究纪实的方式

卢施福强调“摄影是现实的艺术, 是诚实, 是简洁, 更是童叟无欺而不二价的……因为勤力, 必多观察, 因多观察, 必多接触, 因多接触, 必多感动思潮:荆棘中也找出玫瑰来了”。民俗文化积淀深厚, 在选好题材之后要做一系列的调查, 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 走访当地长者, 查阅资料, 研究当地文化典籍, 全身心的投入到当地的生活之中, 将自己融入到当地的民俗氛围之中, 真正把握当地民俗, 才能更深刻地将民俗文化的内涵体现在作品中。民俗摄影的创作就要求摄影家认识与研究民俗文化, 并对其内涵进行深刻的历史的客观的把握, 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来, 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民俗文化。

(2) 文字描述辅助的方式

民俗摄影的文化信息很丰富, 文化内涵不一定能全部的从画面体现, 就要求有一定的文字说明, 及整理归类。摄影家要对照片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真实的文字表述, 文字要与画面的内涵一致, 做相应的理论研究并掌握一定的当地的民俗文化深入到各民族的生活中, 真实准确具体的文字来描述这些民俗的由来和特性以及画面不能全部展现给人们的内容。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受历史、地域、宗教等因素影响风格特点各不相同, 用文字注明并进行分类就更有利于收藏和保留以及查找, 有利于作为民俗学、史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文献为以后的调查、研究及查证做珍贵的资料, 使民俗摄影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及社会价值更大的发挥作用。

四、民俗摄影的发展方向

恒河沙数的民俗文化给了民俗摄影者更广阔的角度记录那些在特定的地域条件、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行为礼仪。但民俗摄影作品不只是保留民俗文化, 还要破旧立新移风易俗, 促进民俗文化的良性发展。民俗文化中有许多我们值得延续的文化但是也有一些是和现时代不相符的, 可以将这一类作为历史资料去了解去尊重去记载, 但是不能作为我们的主体精神文化。民俗摄影在洋溢着人文精神, 进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时, 对人类曾有过的以及将要消失的文化精神的深刻认识, 使民俗摄影成为人类认识过去, 完善自己的桥梁。在时间的进程中、空间的扩展中、地域文化的交融中随着人们思想意识、文化意识及生活意识的改变, 文化习俗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但传统文化在接受新思想的时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并没有改变。民俗摄影是个客观的艺术活动, 它将民俗文化也以客观的形式拍摄下来了, 这有助于我们对民俗文化进行调整,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民俗文化进而使它与时代融合。

参考文献

[1]谭巧勤.关于民书摄影的考察与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4 (5) .

[2]张旭.谈如何利用民俗摄影发扬民族文化.[J].新农村, 2010 (7) .

[3]胡志川.我国二三十年代摄影美学之争.[J].中国摄影, 1986 (4) .

[4]屈琳.论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与表现形式.[J].艺术视野.

[5]涂俊.浅谈民俗摄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新闻知识, 2012 (9) .

[6]胡武功.十年摄影艺术论.[J].人民摄影报, 1988 (192) .

[7]铁华.摄影的题材.[J].晨风摄影文艺合刊, 1934 (5) .

[8]庄学本.十年西行记.[J].中国摄影, 2002 (3) .

[9]钟敬文.民俗学论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春节的民风民俗作文700字 篇13

在我眼中老家的春节在春节前夕人们都会很忙,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开始,许多离家比较远在外地工作的家人陆陆续续回到了家中与家人一起准备过新年。家里的大人,都忙准备年货,“吃、喝、穿” 晚上,家里的大人坐在旁边封利是袋。

当然,家中会进行一次大扫除表示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老家的春节,最忙的就是除夕那天,

在我眼里除夕就是两个字“繁忙”。除夕前一天,市场上的人多的可怕,市面上的鱼被人们一抢而空。鸡肉店的生意比往常多出了很多倍,有的人一口气买三、四只回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除夕那天,人人都早早的洗了澡、穿上了新衣,开始贴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堂。”这是对很常见的对联。大人们开始做团年饭。一些信仰土地爷的人家会早早做好贡品,到了下午便到祠堂里祭拜祖宗。到了晚上大人们吃完年夜饭就坐在家里喝茶、聊今年的收获情况,明年的打算。接着看起了春晚。

大年初一凌晨,开门烧炮杖。一些还在睡觉的人们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吓醒了。小孩在一旁看电视。到了晚上大人便到好友家喝杯茶,封个利是袋,小孩则坐在家里收着大人的利是袋。俗话说得好:“礼尚往来,别人给你利是袋,你的爸爸妈妈也要给别人小孩利是袋。”

从大年初一开始,人们带上手礼,开始走亲戚!我们要去别人家拜年了,别人也要到我们家来拜年。在老家的大年初二,一些信仰土地爷的人家开始放鞭炮,许多人提着贡品去了一家祠堂。我听姑姑说原来当天是“老爷下天”的日子,大家都在放鞭炮帮老爷驱赶一些“魔”表示欢迎。

上一篇: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下一篇:四学四查工作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