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领导在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刚才,我们收看了省上视频会议,省厅领导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贯彻省上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全市水利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中省连续下发了多个有关加强安全生产的文件,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并就“打非治违”和预防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工作专题下发了通知。而近期我省境内连续发生多起安全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断敲响了安全警钟。10月10日“引汉济渭”施工工地职工宿舍发生的火灾事故,又再一次给我们水利系统敲响了警钟。当前,我市水利工程呈现出投资量大、在建项目多的特点,这对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之召开在即,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成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 从今年安全生产运行情况来看,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投入很大精力,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年初,我们举办了全市水利系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培训班,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周”活动,在全市水利系统自下而上全面开展了“水利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预防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活动,对13个县市区及21个下属单位进行了多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督查,有效地消除了事故隐患,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全市水利系统实现了零事故、零隐患,渭河综合整治、亭口水库、柏岭水库等重点工程以及农村人饮、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库除险加固等专项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平稳。4月份,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了因石头河水库检修造成咸阳城区供水困难的局面,确保了城区供水安全。入汛以来,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们积极应对,科学防范,使全市平稳度汛,没有出现较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成绩的取得,全市水利系统的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没出事不等于不出事,没出事不等于没隐患。客观地分析,全市水利系统安全生产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安全意识还需提高。一些县对安全隐患认识还不到位,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没有绷紧安全弦,不能做到警钟长鸣。安全管理水平和预防安全事故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安全投入还需加强。安全生产投入与当前工程建设总量相比,投入还不够,部分工程安全生产费用还不能做到及时、足额到位。三是安全设施还需完善。部分水利工程久失修,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水库、水源地、人饮站、河道及工程施工现场的警示标牌和安全警示设施较少,有些已经陈旧老化,有些不够醒目,有些制度没有上墙,没有真正起到警示作用,有的水库大坝的水情观测预警设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安全生产方面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认真解决。
二、铁腕整治,全力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持续好转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层层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行“一岗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级、各单位主要行政领导,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同时,要严格奖惩制度,将安全责任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主要负责同志在年度考核中不得参评。各县市区水利局,局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要亲自研究、部署、督促本单位及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本单位所属人员的培训教育和宣传;要采取集中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组织水利建设项目负责人、水利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水利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使广大干部职工熟悉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提高水利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掌握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宣传党和政府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把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从领导责任、管理措施、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教育培训、检查督促、事故查处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水利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进一步落实企事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事业单位,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县市工水利局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行业监管职责;水利施工企业要落实施工各项安全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对职工的生命安全的保护。
(二)抓好检查排查,加大隐患整治力度。各县市区水利局、局属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和业务范围组织一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的安全检查,特别是要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盲点、死角进行地毯式的拉网排查,对梳理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抓紧整改到位,做到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三落实”。要认真吸取10月10日发生的重大事故的教训,清醒认识到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内部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全市水利系统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三)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在建水利工程安全监管。各县市区水利局、局属各单位要强化对在建水利工程,尤其是重点水源工程、渭河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饮水安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和小水电等重点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管,督促工程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要以预防高空坠落、围堰垮塌、大型机械与脚手架倒塌为重点,加强对高边坡、地下洞室、基坑、起重设备、施工机械、模板、脚手架、临边洞口、炸药库、施工用电的现场安全管理,完善并落实防风、防雨雪、防滑、防坍塌、防火等措施。强化对施工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与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得让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合格人员上岗作业。要加强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及现场监督管理,确保不出问题。
(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各县市区水利局、局属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事故隐患报告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常态化排查机制;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修编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提高预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提升事故预防、应急和处置能力。各单位要加强日常值班和巡查工作,认真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安全动态,确保信息通畅。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要按规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领导要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最大程度的减轻各项损失。
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今天召开第六次会议, 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特别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纲。与此同时, 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安排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 对今年全省“三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提出了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刚才, 红民同志汇报了去年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 王义同志对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作了说明。省发改委对兰州、金昌、嘉峪关3个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修改完善情况作了汇报。对今年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和3个试点市的《总体方案》, 我的意见今天审定通过。这项工作由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请伟平书记组织领导, 红民同志具体来抓。
去年是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第一年, 总的看, 试点工作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体现了中央精神, 贯彻了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反映出改革创新意识还不强, 规划编制和资金整合等工作的力度还不够, 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城乡统筹等工作切入点还需认真研究探索, 这些方面的工作在今年的试点中要切实加强。
今年, 中央的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到新的高度。在二月初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 中央又提出要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 其目的就是要紧紧围绕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进一步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今天会议部署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是全省“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实现全省“三农”工作目标服务的。
下面, 我就做好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
2004年以来, 中央连续印发七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这既是风向标, 也是我们整个“三农”工作的导向, 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及“三农”工作的新形势, 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年省委、省政府的一号文件, 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主题突出、部署明确、含金量也很高、针对性很强。我们要认真学习, 深入贯彻,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 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 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突出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 把深入试点示范与推进面上工作结合起来, 把农村制度建设创新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 毫不松懈地抓好新农村建设。
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 既然是试点, 就要允许大胆去试, 大胆去闯。要学习安徽小岗村的做法, 只要是能促进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 就要千方百计去试、去闯。农村现在搞小城镇建设, 这是拉动农村消费,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实事求是讲, 要让农民仅靠几亩地实现小康、富裕起来, 是不可能的。要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以敢为人先的勇气, 大胆的试, 大胆的闯。
一是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的总体要求已经很明确。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 按照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 点面结合、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在2008年底, 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确定了3个市、11个县开展试点工作。去年7月, 又部署3个试点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并要求3个试点市制定总体方案。11月30日, 省委、省政府在金昌召开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 并要求兰州、金昌、嘉峪关3市试点工作要做到与全国同步, 率先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其它市州各抓好1个县 (市、区) 的试点。要求把规划编制作为推进一体化的首要前提, 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关键, 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着力点, 把建立一体化制度体系作为保障,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管理,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和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加强对农村社会事业、基础建设投入支持力度, 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劳动就业统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可以说,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统筹城乡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对公共服务, 要按照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把人均财力、人均支出水平作全面深入分析, 财政转移支付要做到心中有数。省财政厅和省统计局要对人均综合指标尤其是财力支出作分析, 着力寻找我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有新时期的扶贫工作, 究竟如何搞, 也要深入研究, 既要积极向国家争取支持, 又要立足实际做好自身工作。这里, 我想重点强调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理念, 也是方法, 更是要求。我省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资源配置要着重体现城乡统筹和相对集中, 应该从县城、小城镇特别是有条件的建制镇、中心村三个层面做起, 把县城、小城镇、中心村统筹规划, 把人口分布、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统筹考虑, 带动人口向县城、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和靠拢, 促进资源要素聚集,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框架。另一个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协调推进。努力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农村户籍转变为城镇户籍的相关政策。省公安厅要积极主动地在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上提出意见建议, 把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放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市县来进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吸纳就业的能力。把促进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作为城乡联动的切入点。要点面结合,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 让农村居民安居乐业, 同时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是要继续大力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把农民增收摆在新农村建设首要位置, 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关注农村的战略思想。促进农民增收是试点的一项重要任务, 试点市县要在实施“六大行动”上起带头作用。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试点市县统计, 新一轮11个试点县,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预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首批省上重点抓的100个试点村, 2005年试点前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50元, 低于当时全省平均水平330元, 经过几年试点和巩固提高, 去年预计平均达到4327元, 高出全省平均数1277元, 增幅高出0.3个百分点, 显现出了试点促进增收的效果。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 只要路子对, 措施实, 农民增收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要继续把促农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 进一步实施好“六大行动”, 努力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确保今年农民增收12%预期目标如期实现, 试点县农民增收幅度要力争高于全省和所在市州的平均水平。要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 采取集中扶持和减免税收等政策, 支持大中型骨干龙头企业兼并、联合重组, 加快发展。大力扶持围绕主导产业的农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要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从近几年我省农民收入情况看, 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在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中, 兰州市和西和、永靖等7个试点市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纯收入的35%以上, 这充分说明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进一步加快劳务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 落实有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 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要加大培训力度, 整合培训资金, 拓展培训渠道, 大力宣传通过培训促进致富的先进典型。
三是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按照中央的要求,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继续增加“三农”投入,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大争取项目资金的工作力度。认真研究落实中央政策, 高度重视“三农”领域和城镇化建设方面的项目, 谋划论证一批农田水利建设、电网改造、生态改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 争取国家更多支持。尤其是抓好农村“六小工程”项目, 争取中央资金。要按市场机制用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调动各地积极性。
四是要抓好扶贫开发。要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 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贫开发机制, 注重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有机结合, 统筹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 积极探索基本生活靠最低生活保障、脱贫致富靠扶贫开发的新机制。转变扶贫开发方式, 促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向集中连片和重点地区扶贫开发转变, 落实完善倾斜政策。今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还要进一步扩大。
五是要协调推进各项建设。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 科学规划和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合理配置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资源, 注重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布局调整务求要搞好配套建设, 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完成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省委组织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要做好村干部报酬的督察调研工作, 这几年省财政连续预算投入, 也有量化的指标, 目前落实的情况怎么样, 要分片抓好落实。
二、围绕阶段性目标任务, 扎实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的目标任务。实现目标任务, 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 准确把握工作重点, 抓主抓重。
一是切实抓好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一定要取得新进展。省直各部门要按照支持试点市县创新发展的要求, 根据自身职能, 能简化的程序要简化、该下放的权力要下放, 鼓励探索试验, 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去年第五次领导小组会议提出, 凡涉及农村改革的相关试点都要向试点市县相对集中, 截止目前, 已有以县为单位的5项试点工作和4项单项重点工作对1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给予了倾斜。各试点市县要抢抓机遇, 充分发挥试点的平台作用, 用足用活政策, 从关键问题入手, 从深层次突破。要充分运用制度建设和创新成果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特别是要按照省上推进城镇化的要求, 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养老、医保、低保等配套衔接制度, 探索建立城镇化制度体系。
二是切实抓好规划编制与资金整合。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的要求, 第五次会议部署了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任务, 目的是节约资源, 发挥后发优势, 少走弯路。去年, 各试点市县全部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所有试点乡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村镇建设规划。部分市县的规划工作抓得紧抓得实, 如瓜州县编制完成了全部行政村的建设规划;武山县完成了全县344个行政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和158个行政村的建设规划;泾川县完成全县70%的乡镇规划和47%的村庄建设规划。但从面上看, 规划工作还远落后于发展的需要。按照领导小组对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 到2012年要完成全省所有乡村的建设规划。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重点支持, 规划经费对新农村建设试点给予扶持。今年, 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和其他市州所在地的区以及有条件的县 (市) ,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编制完成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和70%的村庄建设规划。其他县 (市、区) , 要编制完成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和50%的村庄建设规划。特别是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环境治理以及乡村清洁工程等建设项目, 都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规划衔接。执行规划要做到制度化, 要通过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项目, 通过项目实施推动资金整合, 形成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整合资金新机制。要注重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框架,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制度, 把转变城乡分割的思想观念体现到新的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城乡生产生活, 高起点高标准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要积极探索建立各项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价机制。
三是切实抓好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社会化服务,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今年, 各试点市县要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城市社区双进工程”、“农村县乡集贸市场改造工程”和“新网工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构筑城乡流通网络。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电话、邮政、网络通达工程, 实现广播电视、电话全覆盖。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 促进信息消费, 达到“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供销社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 在农产品收储、农资供应等方面要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农村沼气后续管理的相关补贴政策, 制定村级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工作评估管理办法, 把沼气这项利国利民的实事办好。这里, 我再强调一下, 各试点市县要带头完成省上下达的农田基本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旱作农业增产计划等重点工作任务, 带头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四是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整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建立在抓好培训的基础上, 培训的重点放在培训资源整合上, 切实提高劳动力的培训率和培训效果, 提升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技能素质。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后, 全省共确定了1个市、22个县开展试点工作。两年来, 各试点单位采取“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机制、探索培训形式、完善培训网络”等有效措施, 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 进一步加强领导, 理顺管理体制, 初步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新格局。今年, 要坚持以就业和增收为导向, 创新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 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集团化办学。尤其要针对当前东南沿海农民工短缺的机会, 抓好短平快劳务培训和输出。
五是切实抓好村庄整治。借助于基础设施建设来整治村容村貌, 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 在一些试点县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把行路、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庄建设统筹起来,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了村容村貌整洁。要继续坚持这些好的做法。目前, 乡村道路只规划建设到村头, 村内道路建设属于“盲区”, 有一些已经硬化了通村道路的村, 村外村内道路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群众要求改造建设的愿望很迫切。这项工作在部分县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 取得了成效, 群众十分欢迎。从今年起, 要把村内道路纳入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 交通、财政部门要有投入, 安排到试点村进行,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同时, 要拓宽思路, 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村内道路建设。
六是切实找准工作切入点。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涉及方方面面, 如何去抓, 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首批三年试点和新一轮试点一年来的情况看, 工作做得有成效的试点单位,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选准了试点工作的切入点, 找到好的工作方法。有了切入点, 就有了推动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如有的试点单位把群众急需解决的村庄道路硬化、改善基础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受到了群众欢迎;有的立足实际,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近期效果明显、长期关系重大的问题入手, 从中心村、小城镇、县城三个层面部署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 把推进中心村建设作为试点工作的着力点, 创新了做法, 取得了成效。今年, 试点市县要在找准着力点、找到好的工作方法推进试点工作方面, 下功夫研究探索。通过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部门的积极性, 改变面貌, 提升形象, 进而赢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三、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 也是克服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对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寄予厚望, 在去年成立了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地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 目前已有10个市成立了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具体抓这项工作。今年, 要以试点工作中期检查评估为重点,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 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级领导小组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 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履行好主抓试点工作的职责, 加强协调、督导和服务工作。
二要强化政策扶持。去年,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资金项目和工作重点上对试点市县给予了倾斜。省委组织部通过实施“百乡党建整推”计划, 加大了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实施力度。省委宣传部加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省财政厅把试点县全部纳入省财政直管县范围。省交通厅对试点市县部署的试点村安排了通村道路专项补助资金。省新闻出版局优先安排了试点市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农牧、扶贫、教育、卫生、文化、民政、国土、建设、水利、林业、气象等部门也强化了扶持措施。今年,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 要继续把各类涉及农业农村的试点向试点市县集中, 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各类涉农项目都要向试点单位倾斜。同时, 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帮助试点单位抓好制度建设和创新。各地要对照省上制订的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和量化考核体系, 切实抓好城乡一体化工作, 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要牵头抓好考核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3个试点市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从今年起, 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给予扶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 抓好村内道路建设、培训资源整合、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危旧房改造工程。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天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豫琦同志传达了9月8日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就下阶段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讲的很全面、也很到位,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强化“红线”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守住安全生产这根“红线”,既是向中央基准看齐的政治要求,也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职责所在,更是推进改革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主要指标都控制的较好,没有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这些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立地条件差,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尤其是非煤矿山多、森林火险多、尾矿库坝多、地质灾害多、低等级公路多,一些从业人员和人民群众安全意识淡薄,这是商洛的基本市情,也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形势,我们始终都面临着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的“双重风险”。同时,安全生产形势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作为商洛的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对待安全生产问题上,决不能因为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一些效果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更不能因为某一时期安全形势好转就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必须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强化“红线”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坚持警钟常鸣、常抓不懈,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抓到位。
二、强化源头治理,始终做到防患于未然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加强隐患排查、源头治理,构建依法治理长效机制,是控制风险、减少事故的治本之策。
一要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就是要按照“把源头治理挺在风险前面,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的要求,坚持监管在前、检查在前、防范在前,把一切风险和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出了事故再去讲措施、论对错,当事后“诸葛”。“重心下移”就是要坚持监管到基层、工作到现场、排查到一线、治理到隐患,坚决不能“闭门造车”、搞摇控指挥,也不能偏听偏信、盲目乐观,更不能脱离实际、抓不住要害“瞎指挥”。
二要坚持抓细抓小、抓早抓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病不治、大病无医”。一个小小的灯泡、一处细小的电线,都有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强化安全监管、治理安全隐患,一定要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工作做小做细、把措施落早落实,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此基础上,要把预防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坚持源头把关、强化标准、规范管理,认真落实周巡查、月排查、季检查制度,确保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
三要坚持依法治理、从严从实。“法不容情”,事故的发生也不会顾及人的情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健全完善法治和制度体系,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高强度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从严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严厉追责“四个一律”措施,始终保持依法治理的高压态势,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以对少数人违法的严厉惩处,换取公众大多数的安全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三、强化责任落实,用好责任追究这把“剑”
责任就是担当,也是工作的根本保障。就安全生产工作而言,就是要严格责任落实、严肃责任追究,夯实政府、部门、企业三者之间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要严格落实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安全生产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追责。政府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每名成员都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承担起分管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五级五覆盖”,不留责任盲区。需要特别强调,当前正值市、县区换届,各县区一定要妥善安排,坚决不能出现工作断档、责任断层。
二要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大格局”思想,分工协作,尽职尽责,既要抓好本职工作,又要认真完成安委会布置的各项督查检查任务。各级安监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管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主动承担起分管行业的安全监管责任,从源头把关,杜绝行业领域发生安全事故。要尽快建立跨部门安全生产信息通报、联合执法、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联动机制,持续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
三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对不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生产经营建设、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要严厉惩处,包括列入诚信“黑名单”,在获得任职资格、土地供给、融资等方面严加约束。要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全员持证上岗,对于违规使用未培训、培训不合格或无资质、无证照人员的企业,监管部门要加强检查、从严惩处。
四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商洛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已经出台,请各县区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省上出台的“容错纠错”机制,是保护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者的工作积极性,但“容错纠错”绝不能容忍“知错犯错”,更不能容忍“一错再错”,安全生产责任非常明确,安全责任出了差错,酿成重大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制度不会容忍、组织不会容忍、法律也不会容忍。
最后,再强调两项重点工作:一是要切实做好“双节”期间的安全。由市安委会牵头,利用“双节”前的有限时间,迅速组织对涉及安全生产的重点部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排查出来的各类安全隐患,要跟踪督促、及时整改,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要切实加强节日期间的值班值守工作,认真落实关键岗位24小时干部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强化信息报送和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确保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畅通。二是认真做好迎接国务院巡查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方面,由市安委会负责,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对照《巡查工作要点》逐项梳理,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组织各县区、各部门自查自纠,市上进行抽查和明查暗访,确保缺项漏项整改到位、资料收集整理到位。另一方面,以市安委会为主体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要求,把各项迎检准备工作做到位、做扎实。这项工作已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请各县区、各部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暨20**年市政府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以及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刚才,学峰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去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对20**年的工作进行了细化安排;洪杰同志宣读了市政府《关于表彰20**年度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的通报》和《关于表彰20**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王玉玺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签订了20**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全面分析形势,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0**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狠抓具体工作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平稳的良好态势。去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268起、死亡205人、伤1515人、直接经济损失276.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6.9%、1.0%、27.0%和13.4%,各项主要指标均在可控范围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已连续三年受到省政府表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一些县区、部门和乡镇负责同志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不到位,有的人甚至有意见,不愿承担责任,不能按规定亲自带队检查、督查调度、认真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严重不足,设施设备落后,极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二是部分行业和领域事故频发。道路交通、建筑领域事故依然频发,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形势难以从根本上遏制。三是有的单位隐患排查流于形式。一些责任主体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视不够,对一些容易发现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一些部门检查走马观花,难以从根本上根除隐患。今后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市检察院反贪局要参加,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责任倒查机制,对隐患排查不到位的有关人员严格追究责任。四是安全宣传还不够深入。宣传形式单一,教育培训不够普及,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不到位;小型企业、门店和非高危行业单位持证上岗率偏低,非高危行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薄弱,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制度在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得不到落实;群众安全意识亟需进一步提高。
安全是万事之基,安全是发展前提。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成效没有成绩、只有预警没有预测”的理念,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警钟长鸣,时时刻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二、突出重点,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综合施策,常抓不懈,构建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三个强化、三个提升”。
(一)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是防范事故发生最为有效的措施。近年来,我市围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集中整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开展,对问题突出的领域、久治不愈的顽疾重拳出击,集中治理,一月一排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重点工程、重点工序要盯住不放,跟踪检查,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监管措施到位、隐患排查整治到位。要继续实行重大隐患市、县两级挂牌督办制度,做到排查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五落实”,确保隐患整改到位。近期,建筑工地伤亡事故屡屡发生,要进行建筑领域专项治理。对非重点领域,也决不能掉以轻心,事故风险低,并不代表着就不会出事故;对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对危险点、危险源进行详细记录,对隐患排查人、治理责任人、治理措施、处置结果进行登记,按月更新,定期核查,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
(二)强化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牢固树立“安全培训是最好福利”、“安全是最大的幸福”的思想,切实搞好全员培训,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六进”活动,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全示范岗”等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正面宣传和典型事例警示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要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安全知识培训,今年要集中开展一次针对各县区政府、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的安全知识专题培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职责,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强化安全生产设施投入保障。安全生产要有实实在在的投入,否则消除安全隐患就是一句空话。要进一步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健全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保险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要不断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加快安全技术改造,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落户工艺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
(四)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水平。要加强市、县(区)、乡(镇)三级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确保每个乡镇(街道)配备2—4名专职安全监管人员。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等行政执法程序和制度,坚决杜绝人情执法、权力执法和利益执法,确保做到执法严格、公开、公正、透明。要进一步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综合行政执法力度,从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制度,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屡次进行违法违规生产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直至责令关闭停产。
(五)提升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水平。要巩固近两年我市安全标准化创建成果,建立严密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和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企业达标建设基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提高企业生产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市经委要对所属企业进行逐一检查,严格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要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推广现代化控制技术和安全防护设备,强化现场监管,在安全生产现场必须悬挂安全标语、标识、标志和标牌,必须建立安全生产日志,促进安全生产现场规范标准。
(六)提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水平。应急救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安全事故发生后,组织救援速度的快慢,应急处置水平的高低,都是考量我们工作的重要标准。要坚持一手抓事故防范,一手抓救援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充实救援队伍装备器材,加强应急演练,提高救援能力。今年我市要突出抓好高速公路、建筑领域、消防安全、水上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应急水平,切实做到预警在前、反应快速、救援得力。对于突发事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做好预案,把握方式方法,对敏感信息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三、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要明确工作职责。今年市政府将修订完善《市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进一步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务必高度重视,将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安全发展战略,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二要强化目标考核。今天,各有关单位都递交了安全责任状,责任状就是军令状,必须坚决执行。市安委会将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明建设及领导干部政绩业绩相关联的安全生产考核机制,按照年度目标责任分解进行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
三要严格责任追究。要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安全生产事故查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该移交司法机关的要坚决移交,绝不姑息。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地方行政首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完善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制度,对各县区、各乡镇、各部门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要强化监管责任,对失职渎职的相关责任人员严格责任追究。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当前几项重点工作。一要做好节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当前,各地庙会活动陆续开展,正处于高峰期,各地要加强安全防范,严防群聚踩踏、道路交通、食物中毒、黄色演出等问题发生。二要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春季是人们出游踏青的黄金季节,尤其是多数家长习惯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抓好旅游景点交通和水面标识等安全监管,保障旅游安全。对于涡河水上饭店要坚决拆除,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葛生协调,市交通局、市海事局组织,市公安局配合;市监察局要对涡河水上餐厅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三要提前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准备工作。要超前防范,全面开展汛期隐患排查和隐患点除险加固,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四要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针对近期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落实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责令停产整顿,严防安全事故发生。五要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市政府已召开全市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各县区政府要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对有关家禽养殖点、销售点和野鸟栖息地进行全面消毒,一天一次,坚持消毒日常化。市农委、市卫生局要联合对市区范围内野鸟栖息地和鸽子养殖点进行全面消毒。六要启动济广高速建设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启动济广高速公路建设工作。七要做好南洛、济广高速公路两侧土地流转工作。要克服畏难情绪,下决心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对流转的土地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苗圃;涡阳县和谯城区政府还要提前做好省道307一级公路改建完成后两侧50米范围内的土地流转工作,打造绿带,建设森林城市。八要做好涡阳、利辛联社改制工作。要进一步加快改制工作进度,尽快完成改制任务。九是关于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参照芜湖模式,尽快制定“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机制的工作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论证。十是关于市区水泥搅拌站和非法采砂问题。市质监局、谯城区政府、市南部新区建设办要坚决查处市区水泥搅拌站掺河砂等违法生产行为,做好整改工作。要坚持三点处理原则: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整改,拒不整改的责令停产。二是严格实行监管责任制,谯城区政府、市南部新区建设办和市质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有关单位要明确具体包保责任人,驻点监管。对失职渎职的人员,要立案查处,严格追究责任。三是坚决打击非法采砂行为。谯城区政府、市南部新区建设办和市水务局等部门要对市区内各采砂点进行排查,对查处的非法采砂船只一律进行拆解。涡阳、蒙城、利辛县政府要对各自辖区内水泥搅拌站和非法采砂问题进行严肃查处。
同志们:
这次全市防汛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今年的防汛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周密安排,全面安排部署今年防汛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防汛抗旱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大事。面对去年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冬春以来,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少雨天气造成的严重春旱局面。各有关部门都能顾全大局、积极应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靠前指挥、协同作战、积极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战、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全面抗旱,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今年我们面临的防汛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形势不容乐观,思想不容麻痹,工作不容懈怠。
第一,从天气趋势分析,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今年以来天灾较多,是气象灾害偏重的年份。年初我国南方一些省份遭受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入6月初湖北、湖南、广东、江西、贵州等地又连续受到暴雨的袭击,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6月5日,榆树市保寿镇长青村突降暴雨,在放学的途中,有7名小学生和一位老人不慎跌入路边水沟,造成8人死亡的惨剧,教训十分深刻。从我市的二松自95年、城区自2002年、细鳞河自89年以来均没有发生大的洪涝灾害,历史上大旱急转大涝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降雨量将比去年偏多,局地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仍有发生,主要降水集中在主汛期间。尤其是目前的拉尼娜事件仍在持续,太阳黑子相对数也正处于低值期,在这种异常的气候背景下,发生阶段性低温、局地洪涝等灾害的可能性将超过常年;加之水文部门预测,丰满水库、拉林河可能发生中等偏大洪水;亮甲山水库、霍伦河、细鳞河可能发生中等洪水;山区、丘陵地区也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对今年气候异常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第二,从形势要求分析,防汛任务非常艰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举办之年,又是改革开放30周年,可谓大事多、要事多、政治敏感性高。因此,全面做好防汛工作,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特别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上,都有非同寻常的特殊重要意义。
第三,从防洪工程分析,防御能力不容乐观。近年来,虽然我市的二松堤防、城区堤防以及部分大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但仍有大部分水库、堤防需要除险加固和续建问题。特别是“两小”问题即小型水库、中小河流问题非常突出。一是已经达标的工程还没有经过大的洪水考验。二是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甚至有的没有设防标准,防洪能力相应脆弱。三是病险水库多,抗御洪水能力低。四是堤防险工险段多,隐患多,一旦发生洪水失事,后果不堪设想。五是排涝能力差,一些乡镇以及村屯遇有较大的降水过程,内涝非常严重,没有足够的排水能力和设施,因而导致大水大淹、小水小淹。有的河道多年没有治理改造,形成堵塞淤积,防洪除涝任务十分艰巨。
第四,从工作总体分析,防汛意识有待加强。一是一些组织建设力量比较薄弱,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不强,难以适应防洪抢险的需要。二是由于多年没有发生大洪水,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防洪能力和意识比较淡薄,甚至有侥幸心理。三是一些刚到任的领导同志,情况需要熟悉,经验不足,实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总之,对今年防汛工作任务和面临的形势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贻误工作。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对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要有充分的应对措施,宁可备而不用,不可防而无备,居安思危。要把问题估计的更充分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
二、明确任务,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一是搞好防汛能源供应。
主要是电力部门要检修线路、石油部门要备足油料,确保防汛抢险所需电力和油料供应。二是做好抢险物资储备。
各乡镇要以自备为主,与物资经销部门、林业等部门代储相结合方式,搞好防汛物资储备供应。主要是防汛抢险所需的编制袋、草袋、铁线、木桩和必备工具,做到有备无患。同时供销、粮食等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还要储备足够的生活必需品。要广泛动员各部门和广大群众,从自身避险救生的角度,储备必要救生设施和夜间抢险照明设施,确保抢险所需。三是搞好各项运输准备。
主要是防汛抢险所需救生船只、车辆等,做到应急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第三,强化灾害预警工作。气象、水文、水利等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雨情和汛情发展变化,及时分析会商,增强预报的预见性、准确率和时效性。尤其要加强局部突发性灾害的预测预报,准确分析影响时间、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预测发展趋势,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汛救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搞好群防群测。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无线通讯、锣鼓等各种途径,传递雨情、水情和灾情,及时向群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尤其要制定防汛应急通讯预案,在通讯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利用一切通讯手段,保证抗洪抢险需要。
第四,强化水库和大江大河防洪调度。要严格执行江河洪水防御方案和水库的调度方案。加强江河、水库的科学调度,服从统一调度,做到局部服从全局、小局服从大局、政令畅通,确保防汛指挥调度畅通无阻。要统筹调控水库和江河堤防,合理避让洪水风险,确保大江大河和水库万无一失。要落实好抢险队伍和民防队伍,加强居民联防,及时通报情况。
第五,强化落实各项防汛避险措施。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强地势较低的乡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重要工程设施防洪安全工作,制定严密的防范预案,明确防、抢、撤的范围、地点和方式,并将人员转移避险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乡、村、户,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这是防汛抢险工作的首要任务,务必措施到位,务必做好做实,务必万无一失。乡镇街要切实做好防洪排涝工作,及时疏通排洪沟渠和下水管道。工矿企业要认真落实防汛措施,存在洪水淹井隐患的矿井,在暴雨期间不得进行井下作业,安全监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检查。山区和丘陵地带要特别注意防范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一旦出现险情,迅速启动预案,及时转移群众。
第六,强化城镇防洪、行业防洪工作。要健全城镇供水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灾害的预报、发布和预警工作。检修排水设施,清理疏通排水沟河,铲除阻水障碍,确保排水通畅。要加强行业防汛工作的检查部署,落实预防和抢险措施。
第七,强化河道清障,确保行洪畅通。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对辖区内乱修乱建、乱堆乱堵、乱栽乱种等人为设障行为,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彻底清除阻水障碍建筑。尤其是河道内的垃圾、柴垛等堆积物要坚决运出,保证行洪畅通。铁路、交通部门要加大对桥涵下堆积物整治力度,进行全面疏通,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同时要认真做好危房户度汛工作。搞好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分类排队。能加固解决的要及时加固,确实需要重建的,汛期采取临时租借办法,腾空危房,消除隐患。
第八,强化信息化建设。信息现代化是实现主动防汛、有效防汛、科学防汛的重要手段。市防指中心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建设,重点提高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应急抢险和灾后评价等方面的科技水平。随着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将逐步实现与乡镇视频会商和信息资源共享,做到信息准确、反应灵敏、传输迅捷、依据可靠、决策科学,为防汛抗旱调度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加强领导,确保我市安全度汛
刚才, 四位同志介绍了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听后很受启发, 也很受鼓舞。大连市档案局准确把握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的内涵、定位, 并向接受公众的咨询方向拓展, 这种创新精神可嘉。当然, 从档案战线实际工作角度考虑, 如果把目标定位为“查询”, 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势必增加, 工作就可能出现纰漏, 所以应坚持为广大群众提供查阅服务这个方向。营口市档案局认真学习《条例》, 把握工作定位, 并完善制度, 积极主动和市政府行政审批办等部门沟通, 依托政府管理平台和政府信息网站开展工作, 解决政府信息收集难的问题, 这些做法值得提倡。葫芦岛市档案局开展政府信息“协查”的做法, 非常好。在政府信息查阅工作刚刚起步、各种工作制度没有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 档案部门不等不靠, 积极主动地想办法, 来满足人民群众查阅政府信息的要求, 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做法值得肯定。省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工作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方面做得非常有特色。省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开办不到一年, 就形成了《制度汇编》, 这充分体现了档案战线同志对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特定规律性的认识, 体现了档案战线同志对做好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的高度热忱和责任感。
《条例》就法律地位而言, 属于行政法规, 是我国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条例》规定, 县以上办公厅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对此, 国家和省政府都高度重视。
从国家层面看:首先是《条例》赋予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 成为这次机构改革中国办新增加的重要职能之一。其次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一是2007年下发的《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 二是2008年4月下发的《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三是今年1月下发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指导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 国务院开展了调研和培训工作。2008年9月, 国办到全国八个省市就落实《条例》情况进行调研, 第一站就到辽宁, 来辽宁第一站就到了省政府信息查阅中心, 这是国办的同志从承担指导监督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后第一次到基层。国办调研组对辽宁省政府信息查阅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认为在所到的八个省市中, 辽宁的工作是非常扎实的, 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今年2月, 国办在北京开办了政府信息公开专题培训班, 邀请了有关专家授课, 17个单位包括我省沈阳、大连两市做了经验介绍。这些情况说明, 国家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非常重视的。
我省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也非常重视。近一年来, 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成立了辽宁省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 许卫国常务副省长任组长, 冯韧秘书长和周立元、陈建安两位副秘书长任副组长, 并设立办公室。其次, 根据《条例》的要求, 修订了《辽宁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三, 印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 就条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做了明确规定。第四, 汇编《政府信息公开专辑》刊登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第14期上。第五, 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省政府、办公厅文件信息55217条。第六, 依《条例》规定, 做好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2008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26件, 都在规定时间内做了答复。
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初步考虑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第一, 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性工作。刚刚起步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十分必要, 从难从严、规范有序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保障着政府信息公开运行的平稳有效推进, 保证着政府信息查阅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建立政府信息协调发布机制, 畅通政府信息发布渠道。二是建立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制度。要强化保密意识, 明确审查主体, 明确保密审查法律责任, 要在制度建设中强化保密工作。三是建立文件报送制度, 保障政府信息公开部门和场所及时得到政府及其部门属于主动公开的文件。为使制度建设更加有效, 从省直部门开始, 我们将与政务公开办开展联合检查, 共同做好工作。
第二, 加强平台建设。我们要以建立统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为抓手, 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查阅政府信息有两个重要的平台, 一个是虚拟的互联网平台, 一个是现实的查阅场所平台, 两个平台相互呼应。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文精神, 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政府公开信息范围不仅包括规范性文件, 还包括领导讲话、领导活动信息、工作动态等, 这些政府信息都以纸介质的方式放到查阅中心查阅不现实, 因此需要搭建这样公开平台。政府信息查阅场所, 方便了需要文件复印件以及年纪大不会使用电脑的人查阅或获取政府信息。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平台建设, 把政府网站这个虚拟平台上能够查阅的文件, 力争在现实平台查阅场所都能查到, 不能这个“可以有而真没有”。
第三, 加强培训交流。我们将与行政学院沟通, 争取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干部培训课内容, 通过这种形式创造政府信息公开及其查阅工作的强大氛围。
一、总结成绩,把握方向,增强做好健身气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成立10周年时,刘鹏局长在为纪念中心成立10周年制作的画册题写的序言中对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10年来所做工作和所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总结健身气功这些年来的发展,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在健身气功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指导和支持,始终得到各级政府以及体育部门、行业体协、体育院校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各级健身气功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已经举行两届,很多高校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明年还要进行中小学健身气功课程试点。民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对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成立和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给予了有力支持。
体育总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健身气功工作,各有关司局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支持。以总局名义对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批准健身气功列入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正式比赛项目,批准申请成立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批准健身气功申报国际奥委会群众体育奖等,可以说对健身气功的每一步发展都给予了特别关爱。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体育部门的领导参与健身气功活动的越来越多,各地健身气功的管理机构、社团组织、经费逐年增加。总之,健身气功的发展离不开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基础建设扎实。为了加强阵地建设,体育总局从2005年起启动了健身气功“和谐站点”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引领下,各地站点不仅数量逐年有新突破,而且通过树立标杆发挥示范作用,使站点建设从城市到农村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目前,排在前3位的山东、河南、江西,站点数量均已超过1000个,有24个省区市站点达到了300个以上。除站点建设外,健身气功推广工作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新路子,比如江苏南京开展的广场教学,北京和浙江杭州建立的健身气功俱乐部,武汉体育学院正在筹建的健身气功培训基地,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全国推广。近年来各地重视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骨干培训工作,既有对管理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常规培训,也有新开辟的行业体协骨干培训,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巡回教学活动,将健身气功志愿教学、骨干培训、展示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年来,健身气功科研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完成了90多项课题研究,特别是先后编创的9套新功法,深受社会好评和广大习练者喜爱。在科研成果基础上编撰的一系列科普读物、成果汇编、知识荟萃等,为广大群众习练健身气功提供了实用性强、易懂易学的理论指导。
三是大型活动活跃。近年来健身气功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注重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各种类型的活动遍布城乡,丰富多彩,并且形成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按照“活动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各级体育部门、行业体协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表演展示和交流比赛活动。江西、江苏、安徽等省还使健身气功登上了全国农运会、全运会、全国体育大会等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的表演展示舞台,安徽亳州创办了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这些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各地展示交流、赛事活动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可谓是遍地开花,今年广东、江苏、上海等许多省市举办活动都在10场以上。除表演、展示、交流等活动外,多层次的全国比赛、邀请赛、联赛等赛事也已逐步形成体系。以活动和竞赛搭建平台,实现了促进建设、营造氛围、推动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海外推广深入。健身气功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既是健身气功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走过5年历程,每年推广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展,每年健身气功社团组织都在增加,每年表演展示、教学培训、科普讲座都在改进,每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规模和水平都在提高。特别是今年,首次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和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四地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均获巨大成功。可以说,健身气功对外推广工作每年都有新突破、新进展。随着“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深入开展,这项工作赢得了海外合作伙伴的欢迎,得到了我有关使领馆、当地华人华侨和新闻媒体的支持和肯定。健身气功国际比赛的参与面广,代表性强,水平较高,是对外推广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健身气功的文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发展繁荣的任务,同样肩负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培养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在我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健身气功工作同样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健身气功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中华文明有着紧密联系。深刻认识气功文化的现实价值,深入挖掘气功文化的内容精髓,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并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对于发展繁荣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健身气功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理论建设,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加强健身气功基础理论建设,这几年大家做了很多工作,编撰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读物和科研汇编,去年启动的“四种健身气功辅导教材”和“健身气功学”两项重要课题正在进展中,在各种骨干培训中也开始融入一些新的理论内容,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视野可以再开阔一些,争取更多领域、更多学科、更有建树的专家,整合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健身气功文化理论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二是打造活动品牌,进一步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随着新功法的深入推广,健身气功的活动逐渐多了起来,也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活动。比如前面提到的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不仅在国内开展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表彰。再比如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等,这些活动都是很好的品牌。健身气功开展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很不易,需要巩固完善,需要创新发展。活动开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问题。要突破这些瓶颈,就要从增强文化内涵入手,想办法在活动中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使我们的品牌活动更加精彩,更有吸引力。
三是开展宣传报道,进一步营造健身气功的文化氛围。健身气功的媒体宣传曾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健身气功》杂志、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网站、中国体育报健身气功专栏等自有媒体的宣传效果越来越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电视媒体也逐步开展了一些宣传报道,节目的收视率也比较高,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健身气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媒体和人群的关注。宣传报道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什么时机宣传、在哪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都是很有学问的。健身气功的宣传报道既要把握好政策尺度,确保适时适度,积极稳妥,又要根据形势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突出文化特色。
nlc202309011240
四是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做好健身气功的文化传播。这些年“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成功开展,让世人了解健身气功,走进健身气功,更多的海外人士因此爱上了中国文化,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健身气功的各项工作中,最能体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就是海外推广。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开创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新局面。我们就是要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把更加引人入胜的内容展现给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以更加卓有成效的组织和人员动员海外人士。我们看到,今年的健身气功通过进入欧盟总部、进入孔子学院、进入国外高校,正在逐步向国外主流社会发展,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已经批准成立并正在筹备之中,这些都是当前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重头戏。希望今后继续加强研究,准确把握这项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行之有效、事半功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努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做贡献,为造福人类健康做贡献。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健身气功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工作千头万绪,我想大家还要继续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继续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坚持正面宣传推广,树立健身气功科学文明的形象。健身气功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关乎群众健康,关乎文化发展。健身气功工作能够在困境中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好的局面,既来自于全国健身气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也得益于各级领导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健身气功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今年总局领导对健身气功工作的一些批示,也反复强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二)进一步加强站点管理。建站设点,是管理健身气功的重要抓手,也是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重要依托。实践证明,这些年健身气功之所以能够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夯实了站点这个基础,通过组建站点形成了基层规范化的管理网络,构建了群众练功和交流的平台。因此,站点建设在健身气功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管理工作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在今后工作中还必须继续坚持。加强站点建设一定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多少是衡量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志,但数量要服从质量,要严格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进行管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既要做好年检工作,又要在平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进一步探索推广模式。随着健身气功越来越为群众所接受,以站点为主的健身气功推广模式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拓展。今年气功中心初步制定了健身气功俱乐部和健身气功培训基地配套管理制度并启动了试点工作,从策划到实施,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一定要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运作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真正做好试点工作,从而上升为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广的样板。气功中心已经连续两年与群体司合作举办行业体协健身气功培训班,这是推广工作一个新的领域,能够使更多群众受益。我们以前有过在厂矿企业推广健身气功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结合行业体协的特点运用好,推广好。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参与了健身气功比赛。健身气功进学校、进课程对于健身气功发展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下一步要加强与教育部的沟通,争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为了统一国内外练功人员等级,便于管理,在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之外,国内也要开展健身气功段位制试点工作。希望尽快制定出试点工作方案,做好相关评定和套改工作。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推广的新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然,工作中还必须坚持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又好又快地发展。
【水利局领导在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06-08
同志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06-05
在消防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09-07
领导在新老班子交接会议上的讲话07-25
市政府领导在协会换届会议上的讲话12-02
领导在领导在安全演讲会上的讲话12-10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11-04
在领导干部考察人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