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选8篇)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篇1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理论渊源和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如何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新境界的?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研究和分析,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渊源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解,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由于这些思想长期以来成为被遮蔽的视域,致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全面、不完整。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以往发展观的片面性,全面完整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传播,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言,人类最终将发展成为没有压迫、没有剥削、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人们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一美好理想的鼓励和支持下,亿万人民群众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领袖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投入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洪流。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深,以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意识到: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解和实践,并不是系统和准确的,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被人们肢解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成为“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的后者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时,是将“自然—人—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对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而又精辟的研究和阐述。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的注意力和着眼点都只是放在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问题上,而对人与人关系影响甚大的另外一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则缺乏应有的关注。

由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缺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因而是缺少了环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完整、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缺少了环境思想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共产主义理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挫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对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重新认识,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并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总体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人类全部历史中,“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人靠自然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4)自然界是生产力的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和自然界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人类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类的生产能力,“只有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

(5)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6)“人化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经过人类改造的,具体的、真实的自然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以上这些观点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故不赘述。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除了以上基本观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自然—人—社会是一个整体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认识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导致落后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只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另外一个角度和侧面,却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生产力问题实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生产关系的问题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也可以看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并不是像过去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孤立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是把这种关系看作是阶级斗争关系,而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看待的,即将自然—人—社会三者作为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统一体来看待的。

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割裂起来孤立看待,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开始,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理论界的普遍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面,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恩格斯敏锐地认识到:“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人类社会面临两种关系,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了纠正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这两种关系互相割裂的思想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得不多次阐述这一问题。他们批评过去的一切历史观,“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同时进一步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强调,历史的这种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因此,“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进一步将这种对两种关系的认识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而且他们的所有理论研究工作,都是围绕着实现这两大变革而进行的。可惜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深刻思想,将两个大的变革当作一个,即社会关系的变革,而且是更多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理解为发展生产力,把人与人的关系单纯理解为阶级关系,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和解”单纯理解为“斗争”和“征服”。

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告诉我们,如果再不关注人与自然和解的环境问题,失去资源和环境的支撑,人类社会将会难以持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尚且难以为继,又怎么能够谈得上实现共产主义呢?众所周知,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前提,“绿色道路”是实现“红色道路”的物质保证。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

(2)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

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来动是使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不合理,一是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合理,让许多宝贵的资源不是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是转化为令人讨厌的污染物,或是不合理地开采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二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为了达此目的,就去鼓励人们追求超出实际需要的消费,大力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就使得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到处盛行,这种不合理的物质变换程度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3)私有制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的考察,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是背人性的,也是违背自然的,正是这种违背自然的社会组织,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己.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实质上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诠释。发展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世界观回应, 标志着我们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论结晶, 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是与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和荣辱观相统一的世界观体系。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提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 主要是因为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其思维方式需要从根本上加以转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已经无法应对全球化所造成的困境, 也无法破解我们所面临的种种发展难题。在当前改革攻坚阶段, 我们所遇到的深层次矛盾问题, 从收入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从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能力, 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需要从发展的具体规划部署入手, 而且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为重要的是, 还必须端正“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等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 真正实现发展动机和发展效果相统一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我们讲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世界观回应。其次,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论结晶。作为世界观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 其核心与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经济因素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但他们从未忽视社会其他非经济因素对发展的重要作用, 唯物史观从来不是唯经济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办法是统筹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所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务之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强国、人性发展之本。

英国的工业革命使人们进入了“机器时代”,开启了世界快速发展的狂潮,是世界人民享受了短暂的美好。然而事务都是两面的、利弊兼顾的。这一有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模式给世界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南极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温室效应以及我国土地沙漠化加剧,草原过度放牧,人们乱砍滥伐,再加上今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足以证明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所在。

只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当务之急。科学发展观正是要求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步伐,提高管理水平,要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形成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社会环境;要求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标志。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节约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活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要求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各类人才和劳动者渎职全面提高;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机制转换为动力。通过深化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经济自主增长的质量和能力。

总之, 只有把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和荣辱观统一起来,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体系, 并且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 才能真正转变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破解发展难题,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会计学2011级7班 姓名:王慧英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篇2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 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人的发展作为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主要课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非常重视人的作用, 把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与最高目标。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潜力的发挥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由此可见,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我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要更多地关注人、关注民生、关注人的利益、关注人的发展, 把人的需要和满足放在第一位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 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本质上讲,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认为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和手段, 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说,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的继承。同时, 坚持以人为本, 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规范, 不断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实现、需求得到满足, 这样使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具体化、更现实化。总之, 通过贯彻以人为本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历史发展时, 都把考察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去把握, 考察社会整体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联, 即从系统整体的视角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 结合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实际和世界发展的趋势提出来的。其全面发展的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观的继承, 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观的发展。换言之,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全面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一个整体的理论视角。它不仅把中国的社会发展置于整个世界发展的整体中 (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 , 而且还把中国的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 (如在肯定物质文明在社会进步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及作用的同时, 把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凸显出来, 要求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它是我们正确地把握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因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也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总的要求。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观点去看待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理论结果。全面发展就要注重发展内容的整体性, 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为此, 我们必须尽快走出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 树立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全新理念, 确保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由此可见,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观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它用全面发展替代了单一的经济发展, 超越了传统的单向度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它把生态文明发展纳入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范畴, 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 还包括生态文明的发展, 这又大大拓展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视野。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辩证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的基本思维方式。辩证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系统性, 关注社会发展各环节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从哲学意义上明确提出协调概念, 但其辩证协调的思想却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一般的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 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协调发展思想正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继承, 同时又是解决当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科学发展观中, 协调是始终贯穿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的因素, 是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要求, 因而协调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进行协调, 如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等等。在这里, 协调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它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实质, 这就使得协调发展在更高意义上观念地表现为一种辩证的发展观和方法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 但在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代, 他们已经看到了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恩格斯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 为了得到耕地, 毁灭了森林, 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 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还不显得突出, 但他们也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为我们确立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只有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回应, 也是对中国当前发展现状的理性思考。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 要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 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 保持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永续发展。过去我们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资源保护, 对资源实行无限制的利用和掠夺式开发, 导致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 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造成了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改变了长期以来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的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 而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关注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 而且还着眼于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从两个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一方面, 它把自然生态环境纳入到社会协调发展的范畴, 把自然生态状况的好坏也作为衡量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这就在真正意义上把自然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因此我们说它不仅丰富了全面发展的内涵, 同时也扩展了社会协调发展的范围。另一方面, 它把未来发展纳入到现实世界发展的视野中, 其意义更重要, 因为这不仅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考虑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问题, 而且更从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考虑未来人类永续发展问题。这体现了人类理性的又一大进步。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的, 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 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雯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J].传承, 2009 (10) .

[2]黄志恒.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4 (3) .

[3]王超航.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8) .

[4]赵成, 梁树发.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 (11) .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84-02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创新理论,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是在求真务实、哲学内涵及具体层面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在求真务实思想路线指导下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导,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并结出硕果的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过程。其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根据国情、世界发展趋势总结出的新的理论成果,它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精髓充分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实践为基础发展而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步入了又一重要关头。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作指导。科学发展观就是与时俱进产生的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它以邓小平发展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直接理论基础,深化了对我国社会发展本质、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发展动力、发展目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继续强调改革开放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目光放在了更为全面的社会发展上来。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应对新挑战所提出的党的新指导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面对不同的时代要求曾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指导了我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前进。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党面临着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从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代发展、与实践发展共同前进的党的新的指导理论,它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在总结党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升了党对国家建设、自身建设的认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

最后,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步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国际性问题有待各国协调解决;世界政治经济合作不断加深,全球化、区域化趋势更加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仍在加剧;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同时安全问题突出这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参与到国际发展中来,以世界性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问题,提出了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理念。科学发展观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将全面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我国将借助世界发展之机促进自身和谐发展,同时也为世界整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科学发展观在哲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发展观蕴涵丰富的哲学精神,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第一,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认识,提出了“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实质性进步。对于人的关注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一条线。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的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了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把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发展到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以现实中从事生产、生活的每一个个体的人作为其出发点、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视为发展主体、发展目的、评价发展的尺度,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髓。

第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在发展中应该兼顾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系统的内部协调。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重点论又马体现了克思主义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更加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与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建设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生产力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力量,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曾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观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在邓小平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在强调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更加全面的方向。

三、科学发展观在具体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在关于发展的具体问题上坚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了中国社会发展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在发展认识论上,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坚持邓小平理论对国情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为依据强调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发展的问题。它继承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把发展看作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在发展方法论上,科学发展观在保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把协调发展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提出按照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协调各方面利益,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生产,因此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到发展观的高度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协调并有利于未来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构建节约型社会,协调了人与资源的关系,是保持发展可持续性的有效办法。

在发展战略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划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步骤,推动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仍以发展生产力为任务,将社会的和谐列入富强、文明、民主的战略目标之中形成物质、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的局面;在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以台阶式发展战略稳步前进,增强方面的联系与协调发展;在通过实现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科学发展观在尊重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分配的公平性,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而努力。

在发展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在党内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深化了发展为民的思想,更加凸现了党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的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为人民,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发展的最终目的,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状态,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发展靠人民,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条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要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篇4

【摘要】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又根据新情况,充实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曼为具体的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

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自然、经济、社会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的深刻把握,将现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多地是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自然之于人的根本意义,强调资源对于生产的重要性,环境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人的发展角度,更为充分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为了永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2、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是让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固然是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但是,如果经济发展了,人们在地球上却没有了适宜居住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根源。“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任何活动的经济价值都置于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之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最集中特征。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制度根源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社会根源,那么,科学发展观则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人们曾经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忽视了人的受动性,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纠正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实现了从一味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的根本转变、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

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必须首先转变人们的观念,破除传统生产力概念所体现的与自然作斗争的旧观念,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科学发展观,在观念上要实现从“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征服自然”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两大转变。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还要认识到,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抑制不合理的需要,把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和谐关系。反对把生产力单纯地理解为对自然的征服与索取,把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对自然资源无限制改造的“单向”发展过程。树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基础的新生产力观,培养生态价值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意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把人与自然和谐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当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失衡、全球危机的严重挑战,陷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困惑的时候,我们迫切需要的正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正是人类同自然和解的理想方式,它既体现了对人类眼前利益的关注,也体现了对人类最长远利益的终极关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以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共产主义社会扬弃了私有制,自然和人的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将完全抛弃资本主义关于自然界有用性的片面强调,彻底结束人类与自然对抗的历史,从而得以顺应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要求,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关系。自然不仅成为人的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成为他们全面发展的源泉。自然界不单纯充当人的有用性资料,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为人类发展资料的作用。通过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自然界成了充实和丰富人的世界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和谐。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在总体的意义上强调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人与自然矛盾真正得到根本上的解决,那么,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出发,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更为具体的发展方式和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1、要重新认识节约的经济价值。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着很大的资源压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我们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用马克思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 篇5

马克思用彻底唯物的观点,即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纯真理性观点,来阐明的,仅仅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发展阶段,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却并没有说它“不合理”,“不合理”只是所谓的“共产主义”读者自己的感受。然而,作为一种推翻封建主义而建立起来的新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同时,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也并没有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他只是阐述了,资本主义作为一种阶段,其矛盾的解决要依靠某种方式,而自然的过渡到社会主义。

然而,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既然社会主义可以作为资本主义之后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它就绝不是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所用的“唯物”,就是要撇开一切感情。什么是“唯物”?我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唯物”(重点在‘唯’),否则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之类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唯心论断。

中国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注定会倍加艰难。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国民劣根性,这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熏陶结果,难以短期消除。至于什么是国民劣根性,有哪些体现,这个详见鲁迅的作品,那里表述的很详尽,分析的很透彻。即便建国几十年的今天,这种劣根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中国农民和刚刚摆脱农民身份的“城市人”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每次看到身边的亲人迷信、懒惰、胆小、愚昧而又抵制科学、自欺欺人(典型的就是坚守自己落后的想法而不愿使用百度百科等工具一探究竟),怨天尤人、不求上进(天天只会耍嘴皮子,吆喝别人干这干那,说完以后自己啥也不干)时,我都一腔怒火。最关键的是,他们屡教不改,完全是对牛弹琴。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建设及发展 篇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班 级:马原2011 学 号:2011130036 姓 名:吕 琪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有革命性、科学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适应实践发展要求并能指导社会实践不断前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它反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说明了它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马克思主义从内容上讲,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表现形态,因此它是建立在实践运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科学学说。这是因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从人出发和对现实的革命的批判的态度,必然地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导致共产主义,或者共产主义被看成唯物主义的内在规定。共产主义是根源于现实的运动,而现实就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随着人类的发展,以及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控制,人的本质将为人所占有这就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也就是所谓共产主义的实现。从马克思思想的发展来看,他的思想的发展总是呈现为一种整体性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 理论发展

[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实意义的准确理解,我们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很难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顺利的发展,更难充分发挥这些研究的现实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体系内要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就是清理与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成果,梳理与分析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线索,评价与检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得失,回顾与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程,改革开放的30多年,既是我国社会结构整体性变革的30多年,同时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发展的30多年。[2]这种创新,使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改过去远离人的生活实践的陈旧面孔,从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与进展。我们可以把这种突破、进展和成就主要概括为:成就了一批活跃在哲学界的有较大影响的中青年学者;涌现出一系列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发表了一系列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的代表性观点;推进了哲学理论的创新;显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图景和时代风貌。我们所理解的创新,在深度上,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它要冲破险滩暗礁的阻挠;在广度上,是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它要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开辟新的领域和道路;在高度上,是弃旧扬新的过程,它要摒弃已经定性的但不合时代发展的东西,要超越已经取得的成果,要在人们熟知而非真知的常态中获取新的突破性成果。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突破性进展,首要就是涌现出一系列哲学创新的生长点。[3]历史地看,上述状况有它存在的历史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哲学赖以存在的时代基础、实践基础和人格基础发生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深刻的变化。要理解今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理解今日的时代、社会实践和人格所发生的变化。社会实践生活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归纳起来,有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发展哲学;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相关的经济哲学;与社会变革所要求的文化变革相关的文化哲学;与确立人的主体性直接相关的实践唯物主义和价值哲学;与人的生活实践和生活世界变化相关的人学、生存哲学和交往哲学;与反映时代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变化相关的社会哲学及社会认识论;通过对中国现代化及其发展问题的研究,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哲学,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哲学应着力关注人的生活世界,注重对人的理解、尊重和塑造。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经济问题的剖析研究中发现新的哲学问题,创立新的哲学理论,就是运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应在哲学和经济的彼此理解和关照中建立一种经济哲学,以此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相信,社会哲学的兴起,将使我国哲学研究的面貌发生重要的变化。因而,哲学应从历史的角度,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审视当今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所发生的深刻的历史变化,进而建立一种历史哲学。因此,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研究呈现出新的风貌和时代特征,概括地说它具有强烈的前沿问题意识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创新。

正因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上的现实状况和总体图景,所以这是当前学术界哲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的未来发展对进一步坚持、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待。

二、马克思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践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所决定的。无论是现实的历史过程,还是我国现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运动,都是包含多方面规定性的具体的整体。

在现实的过程中,没有纯粹的哲学问题、经济学问题、政治问题或思想文化问题。任何问题必然综合地、有机地包含着多方面的相互影响的内容和规定性。如果我们从马克思所说的“改变世界”[5]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是整体的,因为它所面对的实践问题是具体的、整体的。在当代中国,要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也将在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创新和发展,指导中国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某个部分,而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构成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7]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作为一名政工干部应当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我们的成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巨大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政工干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导致了某些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各种腐朽思想。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政工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正确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西方一些非科学的或糟粕的思想意识大肆侵占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没有一种科学的主流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很容易受外来思潮的冲击。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在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我们头脑可以增强我们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在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最后,我们应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引路人。

马克思主义是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的基本原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对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正确的指导包含对指导思想的分析、对客观对象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得出结论。指导不仅是在指导思想中进行逻辑演绎的过程,也是在指导思想下深入实际,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8]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文化不是一类感性事物,无法根据其感性特征而把文化从其他事物中区别出来。我们对文化的界说大体上有一共识,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诚然,作为精神产品,必有物质载体,但物质载体不等于文化,物质载体虽然是感性的,载于其上的文化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究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有必要认真研究。文化是三大社会领域之一,要弄清楚它的内容问题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当然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着作为社会存在之精神反映及其成果把文化因素区别出来。例如,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关系区别出技术、自然科学、经济理论,从人们间的交往和关系区别出语言、文字等。对政治领域的精神活动和文化领域本身的精神活动,也是如此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第一,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问题。至今,还没有大家都认同的科学文化观,即文化哲学,因此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来指导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文化哲学之所以难于形成,是由于人们对其对象的理解各式各样。应该采取多数人在理论研究中的理解。对文化本身的研究,包括对它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特别是对它的内部结构的研究。这就需要首先对文化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弄明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研究,要研究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并从中概括出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的文化哲学的建立与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这种系统的研究是必要的,它将与对现实文化的研究和文化建设实践互相推动,极大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9];第二,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其成分是很复杂的,它不但包含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因素,也包含很多外来的文化因素。儒家思想和典籍在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国学指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想、理论、学问,是传统文化在思想、理论上的总括,是传统文化在思想上的升华。它们无疑可以代表传统文化,但还有许多文化因素,如中华民族长期在严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高尚品质和风俗习惯等文化产品,对传统文化的鉴别,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往往仁者见仁,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存在客观标准的。这就是:我们不能以今日之是非为标准,而只能以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为标准;第三,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为基础建设当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中国文化问题。文化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不是停留在头脑中的活动,而是一种现实的活动,其产品也是现实的。在文化生产领域,我们绝不能把经济效益摆在首要位置,应该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如果二者不可得兼,也绝不能损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关系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很复杂问题,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学习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社会的情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当今中国社会的道路。只有认真发展经济,把握住文化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肩负历史的重任,并且注重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中国的信心及当今社会的主人翁感,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看清当今的社会与国际形式才能使我国在富民强国的发展道路上创造出更多的辉煌成就,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现实社会的问题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加深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助于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塑造。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解释现实社会之中的诸多现象,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经济全球化将最终导向全球社会主义。[10]这是一国内部的经济不断社会化与生产要素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和国际社会的经济不断全球化与生产要素的私有制和国有制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而走向公正和有序的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的是全球社会主义而非全球资本主义。如今的全球的新自由主义浪潮并不能阻止经济全球化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主义历史趋势。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虽然是资本主义在更高层次上向全球的扩张,但从长远看,它也为社会主义的复兴和发展奠定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世界生产和世界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条件。在分析全球化时,必须考虑社会主义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但又与以往一切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在内容上与一切旧哲学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科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统一起来,从而彻底改变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长期分离的局面,以及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占居统治地位的情况,把唯物主义发展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11]二是在对象上与一切旧哲学根本不同。一切旧哲学都没有正确解决哲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哲学家往往把哲学看成是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所谓“科学的科学”,企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的对象问题,它把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认为揭示世界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是各门具体科学的任务,哲学只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门概括具体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三是在哲学的性质和社会作用上同一切旧哲学根本不同。旧哲学,一般都是剥削阶级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无产阶级哲学,是无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根根据。

因此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最大的收获之一,当然理解只是其中的基本的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祖国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季忠.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新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10.[2]齐仁.论中国模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道路[J].文化纵横,2010,(10),6.[3] 黄朝忠 孔磊.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5.[4]杨春贵.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J].理论前沿,2006,(10),9.[5] 陈立新.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J].浙江学刊,2005,(6),7.[6]杨金海.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4),16.[7]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J].理论导报,2009,(3),20.[8]王纯.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J].中外企业家,2011,(14),9.[9]雷东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_9.htm, 2011-10-25/2011-12-1.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篇7

一、发展生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探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 不是在空想的基础上向人们描述一个美丽的“乌托邦”世界, 相反, 他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来指出人类解放之途的。而解放的现实基础就存在于生产发展之中。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 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 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 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因而,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 不是思想活动, ‘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 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2]可见,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里, 生产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基石, 是历史进步的源泉。没有生产发展, 一切人类解放、历史解放都无从谈起。也因此,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深刻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劳动生产不仅仅是人类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为生活第一需要, 同时生产力的增长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 在这种历史阶段, 人们才能全面发展和享受。非常清楚,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生产劳动基础上的。任何背离生产劳动的理论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发展观秉持了这一历史观的基础, 指出在当前中国的历史发展中, “第一要义是发展”。因为“发展,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3]在这里, 对发展的根本重视, 对发展的全面具体的论述, 无不贯注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同时又充分闪耀着勇于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创新的精神。毫无疑问,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是当代最新的马克思主义。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之义

马克思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 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 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4]这里, 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随意创造的, 它首先受限于前代历史遗留的现实条件, 但是人们并非是被现实条件完全决定了的被动者, 他们可以创造, 可以利用前代遗留的东西进行创造, 从而改变现实环境, 改变发展模式, 改变历史。

今天, 源于过去时代的粗放型的工业大生产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极限状态, 如果再不转变发展模式, 不仅生产活动难以为继, 人类的生存也受到严重威胁。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已经发展到了必须改变的时代了。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创造新的符合人类价值需求和自然价值需要的生产模式成了历史的需要。在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中, 如何有效和有力地促进人与自然的统一, 如何有效和有力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就成为历史创造者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这一历史使命和任务的响亮回答。“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树立世界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 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 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着力推进、重点突破。”[5]在这里,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 从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出发, 综合论述了新的生产发展模式和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从而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做出了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论述。以此指导生产, 则是创造新型的生产模式, 以此指导社会发展, 则是创造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创新虽然处于初创阶段, 然而它所代表的历史发展方向预示着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到来。科学发展观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最新形态吗?

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归宿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论证人的解放为己任。它关于人的解放不同于其他理论的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生产发展紧密相关, 与时间划分紧紧相连。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无论在何种社会中都属于必然性王国, 而人的解放则存在于自由王国。自由王国如何实现?在于全社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增多。马克思把必要的人的生理活动以外的时间划为劳动时间 (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和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包括闲暇时间和高级活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只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料, 因而在必要劳动时间里, 人基本上处于自身再生产状态;在剩余劳动时间里, 人开始超出自身再生产的范围, 但还把自身作为物质生产者而处于生产活动之中;只有在自由时间里, 人才能超越生理必需和外在目的的制约, 把发展自身作为目的, 从而使自己成为真正自由的社会主体。因此, 自由时间是人类真正的存在形式, 也是人类解放的形式。马克思说:“整个人类的发展, 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 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 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6]

既然自由时间是人类解放的形式, 那么如何尽可能地促进自由时间在全社会增多呢?马克思谈到了“时间的节约”问题。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是为了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 更重要的是生产出更多的自由时间, 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提。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生产、时间与人的解放的内在联系;也看到了人类物质生产成果的分配与自由时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一个社会物质利益分配不公, 就意味着一部分人将得到更多的物质生活产品, 从而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 而另一部分人将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劳动任务, 获得更少的物质生活产品, 陷入更多的劳动时间中, 从而无法获得自由发展自身的时间。毫无疑问, 这样的社会是不公正和不公平的, 是应该改变的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它的不公平产生于它的资本生产制度之中, 并被统治者看成是天经地义的状态而加以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则是力图从根本上革除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它以公有制为基础, 因此可以有效消除社会两极分化, 使社会财富为民所享有。社会主义社会总是把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总是能够把社会利益向人民倾斜。以这种方式, 不仅可以使人们享受物质利益, 积极生产, 同时也使人们获得了相对均等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身, 提升自我。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具有的向共产主义阶段前进的本质特征。因此,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 其本意就是通过改善和创新制度, 坚决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使他们不仅能够获得公平的物质产品, 而且能够获得均等的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所以科学发展观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执政党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没有任何私利, 体现了人民政党的本色,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取向。

总之, “科学发展观”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精神,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要求, 它与时俱进, 以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政治原则和政策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它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最新形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4~75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8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16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正是不断的矛盾运动,才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具体到一个社会来说,就是社会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恰恰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观点的体现。此外,矛盾运动的特点也决定了我们在强调科学发展时应全面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善于分析矛盾双方的具体情况,着力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只有深刻把握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才能使我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更好的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第二个重要规律是关于社会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所谓普遍联系,就是指一切事物都处于各种各样的关联之中,发生着形形色色的联系,而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永恒发展则是指,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过程,虽然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却是事物发展不变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所谓全面,就是不能孤立的看待问题,而是应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下,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方面面,全面把握问题发展的各个环节。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我们做到协调和可持续,即:协调整体的各个方面,不能割裂整体联系,不能竭泽而渔,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事物存在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向前发展,事物才能实现由量变向质变跃进的过程,社会也才能不断得以完善,人民生活也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永恒发展规律的把握,体现了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根本观点。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的观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规律的体现。我们所强调的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生活自由而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我们党在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服务宗旨的体现。只有深刻把握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说到底,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最终是由其所具有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因此,强调社会发展首先应强调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克服了传统发展观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种种弊端。科学发展观将发展列为第一要义,同时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其深刻内涵在于强调我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应掌握客观规律,并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强调应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显然体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整体的观点

社会各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割裂社会各部分的做法显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因而也是错误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以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整体的论述为依据,以系统的方法论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南。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必须做到统筹兼顾,这些正是基于社会有机整体的认识而提出的,对于今天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继承,同样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考察。例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扬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具体考察了人的本质、人的属性、人的自由等基本问题;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具体运用,它强调的是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何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在对待事物的矛盾运动方面,科学发展观则超越了两点论的说法,提出了多点论的思想,即我们分析矛盾着的事物,应从多个角度着眼,从而更加系统的认识事物存在的状态,等等。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指引我们今天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

上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下一篇:霸气情侣游戏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