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手册印刷厂(共6篇)
审核:
批准:
日期:
文件发放号:
颁 布 令 本厂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完成了《质量手册》第一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本厂质量管理体系法规性文件,是指导本厂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厂长:
日期:2002年5月28日 任 命 书 为了贯彻执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特任命 为我厂的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3.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厂长:
日期:
******印刷厂 0.1 目 录 章节号 0.1 版次 A0 页码 1/1 标题 ISO9001:2000标准条款对照 0.1 目录 0.2 质量手册说明 0.3 质量手册修改控制 0.4 企业概况 1.0 目的和范围 2.0 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图 3.0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4.0 质量管理体系 4.1、4.2 4.1 文件控制程序 4.2.3 4.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4.2.4 5.0 管理职责 5.1、5.2 5.1 质量方针 5.3 5.2 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5.4.1、5.4.2 5.3 职责和权限 5.5.1、5.5.2、5.5.3 5.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6 6.0 资源管理 6.1 6.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2 6.2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6.3、6.4 7.0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7.1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7.2 7.3 设计和(或)开发控制程序 7.3 7.4 采购控制程序 7.4 7.5 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 7.5 7.6 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控制程序 7.6 8.0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8.1 顾客满意程序测量程序 8.2.1 8.2 内部审核程序 8.2.2 8.3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8.2.3、8.2.4 8.4 不合格控制程序 8.3 8.5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8.4 8.6 改进控制程序 8.5 附录1 第二级文件清单 附录2 质量记录清单 ******印刷厂 0.2 质量手册说明 章节号 0.2 版次 A0 页码 1/1 1、手册内容 本手册系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本厂的实际相结合编制而成,包括:
⑴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它包括了ISO9001:2000标准中的全部要求;
⑵质量管理标准和本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程序文件;
⑶对质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各种出版物的排版和装订、内部资料的排版和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品的排版和印刷、商标和条码的排版和印刷、其他印刷品的排版和印刷、瓦楞纸箱的生产和服务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的表述。
2、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术语和定义 3、本手册为工厂的受控文件,由厂长批准颁布执行。手册管理的所有相关事宜均由生产调度科统一负责,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任何人不得将手册提供给工厂以外人员。手册持有者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将手册交还生产调度科,办理回收登记。
4、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丢失、随意涂抹。
5、在手册使用期间,如有修改建议,各部门负责人应汇总意见,及时反馈生产调度科;
生产调度科应定期对手册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评审;
必要时应对手册予以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的有关规定。
******印刷厂 0.3 质量手册修改控制 章节号 0.3 版次 A0 页码 1/1 章节号 修改条款 修改日期 修改人 审核 批准 ******印刷厂 0.4 本厂概况 章节号 0.4 版次 A0 页码 1/1 ******印刷厂是民政局直属福利企业之一,创办于1962年,自建厂以来,全厂职工本着“以厂为荣”的原则,全身心致力于企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企业现有固定资产885万元,生产用地4480多平方米,生产设备拥有方正电脑两套,苹果电脑制版系统一套,德国产102型PV四色胶印机一台,北人集团05型双色全自动高速印刷机一台,4104型四开单色高速印刷机一台及长城平版印刷机二台,并有零件印刷机数十台,以及单面纸箱全套生产流水线一套。本厂2000年产值达到560万元,承印各种彩色包装纸箱、纸盒、商标、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样本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刷厂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本市卫生系统各大医院、常熟海虹酒业有限公司、常熟开关厂、张家港啤酒厂及上海新立电池厂的定点生产单位。企业不断进取,吸取人才,现有多名专业设计人员、印刷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1999年底又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结束了手工记帐,便于财务管理。同时,又建立了强大的送货队伍,有多辆送货车,保证了在第一时间把产品送到客户的手上,最大程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使残疾人幸福,让客户更有利”是我企业向每一位用户的承诺。本厂将竭尽全力,为您,为社会服务。
地址:常熟市李闸路109号 电话:
0512-52880808 传真:0512-52882901 邮编:
215500 ******印刷厂 1.0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图 章节号 1.0 版次 A0 页码 1/1 厂 长 管理者代表 生产副厂长 经营副厂长 生产调度科 财 务 科 供 应 科 销 售 科 质 检 科 辅料库 原料库 成品库 设备科 轧 烫 刀 金 车 间 印刷车间 制版车间 切纸车间 装订车间 切纸一车间 切纸二车间 送 货 队 胶印车间 纸箱车间 四色胶印车间 ******印刷厂 2.0目的和范围 章节号 2.0 版次 A0 页码 1/1 1目的、范围 1.1目的 本手册依据ISO 9001:2000版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工厂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及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的过程而达到顾客满意.1.2本手册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适用于本厂各种出版物的排版和装订、内部资料的排版和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品的排版和印刷、商标和条码的排版和印刷、其他印刷品的排版和印刷、瓦楞纸箱的生产和服务过程。
******印刷厂 3.0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章节号 3.0 版次 A0 页码 1/1 管 理 过 程 岗位或部门 职能 分配 管理要求 厂 长 管 理 者 代 表 质 检 科 供 应 科 生 产 调 度 科 销 售 科 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 △ △ △ △ △ 4.2.3文件控制 △ △ △ △ ☆ △ 4.2.4记录控制 △ △ △ △ ☆ △ 管 理 职 责 5.1管理承诺 ☆ △ △ △ △ △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 △ △ △ △ 5.3质量方针 ☆ △ △ △ △ △ 5.4策划 ☆ ☆ △ △ △ △ 5.5.1职责和权限 ☆ △ △ △ △ △ 5.5.3内部沟通 ☆ △ △ △ △ △ 5.6管理评审 ☆ △ △ △ ☆ △ 资 源 管 理 6.1资源提供 ☆ △ △ △ △ △ 6.2人力资源 ☆ △ △ △ ☆ △ 6.3基础设施 △ △ △ △ ☆ △ 6.4工作环境 △ △ △ △ ☆ △ 产 品 实 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 ☆ △ △ ☆ △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 △ △ △ ☆ 7.3设计和开发 △ △ △ △ ☆ △ 7.4采购 △ △ △ ☆ △ △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 △ △ △ ☆ △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 △ △ △ ☆ △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 △ ☆ △ ☆ △ 7.5.4顾客财产 △ △ △ △ ☆ △ 7.5.5产品防护 △ △ △ ☆ ☆ △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 △ △ △ ☆ △ 测 量 分 析 改 进 8.2.1顾客满意 △ △ △ △ △ ☆ 8.2.2内部审核 △ ☆ △ △ ☆ △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8.3不合格品控制 △ △ ☆ △ △ △ 8.4数据分析 △ △ △ △ ☆ △ 8.5.2纠正措施 △ △ △ △ ☆ △ 8.5.3预防措施 △ △ △ △ ☆ △ ☆ 主要负责部门 △ 配合部门 ******印刷厂 4.0 质量管理体系 章节号 4.0 版次 A0 页码 1/2 1 目的 说明对本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性要求及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总要求。范围 适用于对本厂质量管理体系及体系文件的控制。
职责 3.1 厂长 a)负责领导工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b)批准质量手册和发布质量方针和目标。
c)决定和调整工厂组织机构,规定各级管理者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d)为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充分的资源。
e)定期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并任命管理者代表。
3.2 管理者代表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c)在全工厂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d)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工作。程序概要 4.1 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本厂按照ISO9001:2000标准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保持和实施,并予以持续改进。为此应做到下述要求:
a)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为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测量有关的过程。这些过程可以是从识别顾客需求到顾客评价的大过程,也可以是具体的质量活动的子过程;
b)管理活动、资源提供、测量有关的过程都是以产品实现过程为中心。通过识别、确定、监控、测量分析等对过程进行管理;
a)对过程进行管理的目的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b)对过程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及采取改进措施,是为了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并进行持续的改进。
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过程、菲林片、铜锌板的制作、上塑、信封等的印制等为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
4.2 质量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并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
4.2.1 按照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及本厂的实际情况,编制了适宜的文件以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2.2 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图:
******印刷厂 4.0 质量管理体系 章节号 4.0 版次 A0 页码 2/2 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质量记录文件、表格及其他质量文件 4.2.3 第二级文件可分为两类:
a)各部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管理标准(各种管理制度等);
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和任职要求等);
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及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
质量记录等。
b)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的质量计划、其他标准、规范等。
4.2.4 文件规定应与实际动作保持一致,随着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及质量方针、目标的变化,应及时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定期评审,确保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2.5 文件的详略程度应取决于本厂规模、产品类型、过程复杂程度、员工能力素质等,应切合实际,便于理解应用。
4.2.6 文件可呈现任何媒体形式,如纸张、磁盘、光盘或样件等,都应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印刷厂 4.1 文件控制程序 章节号 4.1 版次 A0 页码 1/3 1 目的 对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职责 3.1 厂长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及部门文件。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及部门文件。
3.3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3.4 生产调度科负责本厂体系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的归口管理。程序 4.1 文件分类及保管 4.1.1 质量手册(包含了所有过程控制的程序文件),由生产调度科备案保存。
4.1.2 本厂第二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两类:
a)部门文件,作为各部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常用实施细则:包括部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任职要求;
技术标准(国家标准、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
质量记录等。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存并报生产调度科备案存档;
b)其他质量文件:针对特定产品、项目和合同编制的质量计划、其他标准、规范等,由生产调度科保存。
4.1.3 本厂管理性文件,如各种行政管理制度、部门外来的管理性文件,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由生产调度科保存。
4.2 文件的编号 4.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如下:
a)质量手册 工厂名称/质量手册—版次,手册中各章以章节号区分。
例如:FL/SC—A0,表示******印刷厂质量手册第A版0次修改。
b)质量记录:工厂名称/质量记录代号-标准中的要求编号-记录流水号 例如:FL/JL-5.6-01表示******印刷厂质量记录在标准中编号为5.6管理评审中第1个质量记录文件。
c)作业层文件:FL/ZY—01表示******印刷厂作业层文件第1号。
FL/GL—01表示******印刷厂管理性文件第1号。
5.3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 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a)质量手册由生产调度科负责组织编写,由管理者代表审核,上报厂长批准发布,由生产调度科负责登记、发放;
******印刷厂 4.1 文件控制程序 章节号 4.1 版次 A0 页码 2/3 b)各部门文件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汇总,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报厂长批准,由生产调度科负责登记、发放;
c)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应得到相关文件的适用版次。文件的发放、回收要填写《文件发放和收回记录表》。
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4.4文件的受控状况 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凡与质量体系运行紧密相关的文件应为受控,由各主管部门按规定执行。所有受控文件必须在该文件封面右上角加盖表明其受控状态的印章,并注明分发号。
4.5文件的更改 a)质量手册由生产调度科组织更改,填写《受控文件和资料更改申请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上报厂长批准后更改,由生产调度科发放。生产调度科应保留文件更改内容的记录;
b)其他文件的更改由各相应主管部门填写《受控文件和资料更改申请单》,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再由各相应部门指定人员进行更改、发放、处理。如果指定其他部门审批时,该部门应获得审批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
c)所有被更改的原文件必须由相应主管部门收回,以确保有效文件的唯一性。
4.6文件的领用 a)文件使用者应填写《文件发放和收回记录表》经相应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方可领用。
b)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新文件,分发号不变,并收回相应旧文件,发放部门作好相应发放签收记录。
4.7文件的保存、作废与销毁 4.7.1文件的保存 a)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都必须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
b)各部门文件由本部门保管。生产调度科每半年对各部门文件保管情况进行检查;
c)对受控文件,应及时填写《受控文件清单》。
d)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画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易于识别检索。
4.7.2文件的作废与销毁 a)所有失效或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及时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撤出,确保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b)为某种原因需保留的任何已作废文件,都应标上作废字样;
c)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生产调度科销毁。
4.7.3 文件的借阅 借阅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应填写《文件借阅、复制记录》,经生产调度科审批后才可借阅。
4.8 外来文件的控制 4.8.1 收到外来文件的部门,需识别其适用性,并控制分发以确保其有效。
4.8.2 生产调度科负责收集相关国家、行业、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统一编号、加盖受控印章,分发到相关部门使用,并把旧标准收回。
******印刷厂 4.1 文件控制程序 章节号 4.1 版次 A0 页码 3/3 4.8.3 各部门要把上述标准及其他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填入《受控文件清单》。
4.9 每年底由生产调度科组织对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各部门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执行4.5条款规定。
4.10 对承载媒体不是纸张的文件的控制,也应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4.11 作为质量记录的文件应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相关文件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第4.2章 6 质量记录 文件发放和收回记录表 FL/JL-4.2.3-01 文件借阅、复制记录 FL/JL-4.2.3-02 部门受控文件清单 FL/JL-4.2.3-03 受控文件和资料更改申请单 FL/JL-4.2.3-04 文件销毁申请 FL/JL-4.2.3-05 文件和资料销毁记录 FL/JL-4.2.3-06 外来文件一览表 FL/JL-4.2.3-07 ******印刷厂 4.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章节号 4.2 版次 A0 页码 1/1 1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范围 适用于为证明产品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职责 3.1 生产调度科负责监督、管理各部门的质量记录。
3.2 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的质量记录。
3.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批准本部门编制的质量记录格式。程序 4.1 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存本部门的质量记录。
4.2 质量记录的标识编号 质量记录的标识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3 质量记录填写 4.3.1 质量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能说明理由,并将该项用单杠划去;
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不允许空白。
4.3.2 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4.4 质量记录的保存、保护 4.4.1 各部门必须把质量记录分类,依日期顺序整理好,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所有的质量记录保持清洁,字迹清晰。各部门按规定的期限保存记录,对于保存一年以上的记录交生产调度科保存。
4.4.2 生产调度科编制《质量记录一览表》,将工厂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汇总,包括名称、编号、保存期、使用部门等内容,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并汇集备案记录的原始样本。各部门应汇总本部门的质量记录原始样本。
4.4.3 生产调度科每半年要检查一次各部门质量记录的使用、管理情况。
4.5 质量记录发放、借阅和复制 a)各部门向生产调度科领用所需记录空白表;
b)各部门保管的质量记录应便于检索,需借阅要经相应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填写《文件借阅、复制记录》,由部门负责人登记备案。
4.6 质量记录的销毁处理 质量记录如超过保存期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销毁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由生产调度科执行销毁。
4.7 记录格式 4.7.1 各部门的质量记录格式,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制和审批,交生产调度科备案。
4.7.2 各相关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记录格式设计更改,执行文件《文件控制程序》有关文件更改的规定。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第4.1章 6 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清单 FL/JL-4.2.4-01 ******印刷厂 5.0 管理职责 章节号 5.0 版次 A0 页码 1/1 1 目的 规定厂长应承诺和实施的活动。
范围 适用于厂长为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提供证据。
程序概要 3.1 管理承诺 厂长通过以下的活动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提供证据。
3.1.1 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a)厂长应树立质量意识,清楚了解顾客所关心的问题;
b)厂长应采取培训、会议等各种方式使全体员工都能树立质量意识,都能认识到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工厂的重要性;
并能经常持续地加强员工对质量的意识,使他们积极参加与提高质量有关的活动。
3.1.2 厂长负责制定和批准工厂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1.3 厂长按计划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3.1.4 厂长应确保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能获得必要的资源,执行《资源管理》的规定。
3.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本厂的成功取决于理解并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并争取超越这些需求和期望。厂长应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为此应做到:
3.2.1 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3.2.2 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对产品的要求、过程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只有完全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时,顾客才能满意。
3.2.3 使转化成的要求得到满足 a)本厂必须满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
b)顾客的期望和需求、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改变时,组织的要求及已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更新,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和《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印刷厂 5.1 质量方针 章节号 5.1 版次 A0 页码 1/1 1为实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并转化为工厂的产品和服务要求,特确定本厂的质量方针,具体如下:
“顾客第一,持续改进” 本厂以守信用、求务实为根本,以更好的质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企业的生命力,以顾客为中心实现我们对顾客的承诺。
本方针与本厂的宗旨相适应、协调,它是工厂经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本方针为制订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本厂与质量有关的各部门应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各级领导要将质量方针传达到管理、执行、验证和作业等层次,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并坚决执行。本厂应不断地对质量方针进行适宜性评审,必要时可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工厂内外环境的变化,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对质量方针的批准、发布、评审、修改都应实行控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厂长:
2002年5月28日 ******印刷厂 5.2 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章节号 5.2 版次 A0 页码 1/2 1 目的 对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进行管理策划。范围 适用于对确保实现质量目标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职责 3.1 厂长根据组织的质量目标,配置必要的资源,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策划输出文件。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管理策划,审核各部门为管理策划编制的有关文件,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质量策划,编写相应的策划文件.4 程序 4.1 质量目标 4.1.1 为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组织总的质量目标,具体见《质量方针和目标》。
4.1.2 与质量相关的各部门应根据组织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部门具体的工作目标,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质量策划。
4.2 进行质量策划的时机 组织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质量策划:
a)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c)组织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现在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策划执行《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4.3 质量策划的内容 厂长应确保对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质量策划的内容应包括:
a)需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并作出相应规定;
b)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 ******印刷厂 5.2 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章节号 5.2 版次 A0 页码 2/2 b)对实现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重点应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c)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d)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应形成文件,如质量管理方案、质量计划等。
4.4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原则 a)应参照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及其他质量体系文件的内容协调一致;
c)已有的质量文件中的内容可被引用,并根据特殊的要求增加新的内容。
4.5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放 4.5.1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以受控文件形式发放到相关部门。
4.5.2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封面必须写明策划项目名称及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
4.6 质量策划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更改 4.6.1 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质量策划规定的内容、进度、要求进行控制,并将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及时反馈到管理者代表。
4.6.2 管理者代表对质量策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协调相应的资源,并填写《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报告厂长。
4.6.3 质量策划的更改 a)《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更改应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应由更改部门填写《受控文件和资料更改申请单》,经批准后进行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b)在更改期间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运行,例如组织机构的调整应对职责作出相应的变更,以确保体系正常运行。
4.6.4 质量策划所形成的相关文件,由生产调度科负责存档保存。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第4.1章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第7.1章 6 质量记录 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 FL/JL-5.4-01 各部门的质量策划输出文件 ******印刷厂 5.3 职责和权限 章节号 5.3 版次 A0 页码 1/3 1 目的 对组织内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范围 适用于组织内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的规定。职责和权限 3.1 厂长 a)全面领导工厂的日常工作,向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主持管理评审;
d)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必要的资源配备;
e)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确定并且满足顾客需求,持续提高顾客满意;
f)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
3.2管理者代表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b)领导组织的内部审核,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d)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3.3质检科 a)负责采购物资的验证、过程产品的检验和成品检验。
b)负责对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c)负责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
3.4 生产调度科 a)负责编制相应的工艺规程,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b)负责生产管理;
c)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
d)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
e)负责产品的标识和标识的维护以及产品防护(包括产品的贮存、包装、搬运、保护等);
f)负责工厂的安全、工作环境工作。
3.5 供应科 ******印刷厂 5.3 职责和权限 章节号 5.3 版次 A0 页码 2/3 a)负责供方的选择和评定;
b)负责建立供方档案和合格供方供货情况的跟踪;
c)负责采购过程的具体实施;d)负责原辅料库、成品库的监督管理。
3.6 销售科 a)负责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b)负责顾客要求的识别,组织产品要求的评审;
c)负责组织、协调产品的服务工作;
d)负责与顾客的沟通。
3. 7 车间主任 a)认真贯彻工厂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车间管理制度,搞好车间各项考核;
b)认真做好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完成工厂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c)加强劳动管理,落实双增双节的各项奖罚制度,确保生产任务、质量指标两项要求的完成;
d)加强工艺质量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搞好仪器、设备保养,做到文明卫生、安全生产;
e)负责完成车间生产的统计和报表。
3.8 仓库管理员 a)认真管好仓库,入库手续齐全;
b)仓库保管整洁,合理堆放,保证数量准确,做好防潮防火工作;
c)严格执行领发制度,项目内填写清楚,当天票当天入帐;
d)定期盘点,做到帐物卡相符;
e)月末做好报表,以供财务核算;
f)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3.9 检验员 a)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检验标准、检验技术要求、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b)根据检验文件,认真检验进工厂的各种原材料,并填写好检验报告单;
c)认真负责成品的验收工作,并填写好检验报告单;
******印刷厂 5.3 职责和权限 章节号 5.3 版次 A0 页码 3/3 d)认真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并维护好设备、测试仪器和量具。
3.10 关键操作工 a)按照工艺文件规定,认真做好本工序的检验工作,填写好检验记录表,做到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生产工序;
b)检查和监督生产线上员工应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和工艺卫生制度,发现生产线上有严重影响质量的情况,及时向车间领导或工程部反映;
c)做好质量统计工作,及时上报;
d)认真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测试仪器,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有关检验标准、检验技术要求。
内部沟通 4.1 组织应确保在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
4.2 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种信息沟通,可采用各种会议、布告栏等。
******印刷厂 5.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章节号 5.4 版次 A0 页码 1/3 1 目的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范围 适用于对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职责 3.1 厂长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厂长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编写相应的管理评审报告。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3.4 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程序 4.1 管理评审计划 4.1.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
4.1.2 管理者代表于每次管理评审前一个月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厂长批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a)评审时间;
b)评审目的;
c)评审范围及评审重点;
d)参加评审部门(人员);
e)评审依据;
f)评审内容。
4.1.3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工厂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f)质量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印刷厂 5.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章节号 5.4 版次 A0 页码 2/3 4.2 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
a)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等的结果;
b)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序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d)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质量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e)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g)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4.3 评审准备 4.3.1 预定评审前十天,管理者代表以书面形式向厂长汇报现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交本次评审计划,由厂长批准。
4.3.2 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准备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者代表确认。
4.3.3 管理者代表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管理评审通知单》,及本次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
4.4 管理评审会议 a)厂长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做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
b)厂长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
4.5 管理评审输出 4.5.1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审核等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
c)资源需求等。
4.5.2 会议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交厂长批准,并发至相应部门并监控执行。本次管理评审的输出可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印刷厂 5.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章节号 5.4 版次 A0 页码 3/3 4.6 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管理者代表根据《改进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4.7 如果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8 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的质量记录应由生产调度科按《质量记录的控制程序》保管,包括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前各部门准备的评审资料、评审会议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等。
相关文件 《内部审核程序》 第8.1.2章 《改进控制程序》 第8.4章 《文件控制程序》 第4.1章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第4.2章 6 质量记录 管理评审计划 FL/JL-5.6-01 管理评审通知单 FL/JL-5.6-02 管理评审报告 FL/JL-5.6-03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FL/JL-8.5-02 ******印刷厂 6.0 资源管理 章节号 6.0 版次 A0 页码 1/1 1 应及时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
a)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b)达到顾客满意。
资源可包括 人员、信息、供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及财务资源等。
本厂从顾客满意的角度出发,对人员、设施和工作环境规定了相应的要求,特编制以下程序文件:
本手册编号 文件名称 对应标准章节号 6.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2 6.2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6.3 6.4 ******印刷厂 6.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章节号 6.1 版次 A0 页码 1/2 1 目的 对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要求。范围 适用于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供方的人员。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 a)负责编制《岗位任职要求》和《部门和岗位职责》;
b)负责工厂《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
c)负责上岗基础教育;
d)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2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3.3 厂长 a)负责批准《岗位任职要求》和《部门和岗位职责》;
b)批准工厂年度培训计划.4 程序 4.1 人员安排 4.1.1 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考虑。
4.1.2 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各部门《部门和岗位职责》,报厂长审批。
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4.2.1 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要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内审员等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
4.2.2 新员工培训 a)工厂基础教育:包括工厂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工厂一个月内,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
b)岗位技能培训:学习生产作业指导、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c)在职提高培训:旨在提高其岗位技能、管理水平、增长相关知识和意识的培训。
4.2.3 特殊工作人员培训 a)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印刷厂 6.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章节号 6.1 版次 A0 页码 2/2 b)每年对于这些岗位的人员还应该进行培训和考核;
c)电工、驾驶员等需取得国家授权部门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d)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由质量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2.4各类技术人员培训 各类技术人员是新产品开发的主力军,应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安排培训或外送培训。
4.2.5转岗人员培训(同4.2.2 b)4.2.6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
a)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c)自己从事的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联系。
本厂鼓 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4.2.7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b)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c)每年第四季度管理者代表组织部门负责人及员工代表,召开年度培训会议,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
d)管理者代表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各部门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员工作的员工,应及时暂停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4.2.8生产调度科负责建立、保存员工培训档案。
4.3 培训计划及实施 4.3.1管理者代表每年12月制定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等内容),经厂长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并监督实施。
4.3.2每次培训各相关部门应填写《培训记录表》,记录培训人员、时间、地点、教师、内容及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或操作考核记录交生产调度科存档。
相关文件 《岗位任职要求》 FL/ZY-6.2-01 《部门和岗位职责》 FL/ZY-6.2-02 6 质量记录 年度培训计划 FL/JL-6.2-01 培训记录表 FL/JL-6.2-02 培训申请单 FL/JL-6.2-03 员工培训档案 FL/JL-6.2-04 ******印刷厂 6.2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章节号 6.2 版次 A0 页码 1/2 1 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和因素。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备设、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
对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职责 设备科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程序 4.1 设施的管理 4.1.1 设备科负责对工厂生产设施进行统一编号入帐,建立《生产设施一览表》,贴好标签,对每台设备建立《设施管理卡》,设施编号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设施报废后不得将原编号用于新增设施上。
4.1.2 设施随机的主要附件和工具由使用者负责使用和保管,设备科负责保管设施图册,使用说明,安装图纸,以及设施的各项维护,保养和检定记录,直至该设施报废为止。
4.2 新增设施 4.2.1 设备科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判断有无必要添置新设施,如有需要则填写《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报厂长核准后采购。
4.2.2 设施进工厂后设备科负责开箱检查。若设施还需安装,则由设备科按规定技术要求组织安装调试,调试完毕后由使用人员协同验收,填写《设施验收单》,然后将设施转交给使用人员使用。
4.3 设施的报废 4.3.1 如设施超出使用年限或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以及因产品工艺改变导致设施无使用价值,可申请报废。
4.3.2 报废由设备科出具书面申请,报厂长批准后报废。
4.4 设施的使用和维护 4.4.1 设备科负责编写《设备管理制度》,并制定设施维护和保养计划的内容,由使用部门对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填写《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
4.4.2 员工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员工使用新设施均须经过培训和实践后方能上岗。
4.4.3 在设施的日常使用中发现故障应由设备科及时维修,并填写《设施检修单》和《设施检修记录》。
4.4.4设施严禁非维修人员任意拆卸维修。修好的设施由使用部门验收签字后方可使用。
******印刷厂 6.2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章节号 6.2 版次 A0 页码 2/2 4.4.5 设备科按设施维护要求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5 工作环境 4.5.1 配置适用的工厂厂房并根据需要进行装修。
4.5.2 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及职业卫生、安全。
4.5.3 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5支持文件 《设备管理制度》 FL/ZY-6.3-01 6质量记录 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 FL/JL-6.3-01 设备验收单 FL/JL-6.3-02 设施管理卡 FL/JL-6.3-03 生产设施一览表 FL/JL-6.3-04 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 FL/JL-6.3-05 设施检修计划 FL/JL-6.3-06 设施检修单 FL/JL-6.3-07 设施报废单 FL/JL-6.3-08 领物单 FL/JL-6.3-09 设施维修记录 FL/JL-6.3-10 ******印刷厂 7.0 产品实现 章节号 7.0 版次 A0 页码 1/1 组织应按过程方法的原则管理所有的活动,实现产品的各过程,使组织获得产品、产生增值。这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而且这些过程和子过程的相互影响可能是复杂的。
为此,本厂形成以下程序,规定了相应的要求:
本手册章节号 文件名称 对应标准章节号 7.1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7.1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7.2 7.3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7.3 7.4 采购控制程序 7.4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7.5 7.6 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控制程序 7.6 ******印刷厂 7.1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章节号 7.1 版次 A0 页码 1/2 1 目的 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以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特定产品、项目及合同的有关的质量策划的控制及相应的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控制。
职责 3.1 厂长负责批准各部门编制的质量计划。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计划;
3.3 生产调度科负责对各部门质量策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4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相关的质量策划及编制、实施相应的质量计划。
程序 4.1 对特定的产品、项目和合同应进行质量策划。策划的结果应以适于组织动作的方式形成文件,如质量计划。
4.2 进行质量策划的时机 本厂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质量策划:
a)引进、试制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或新材料,新技术或技术改造。
b)销售合同中顾客对产品有特定的要求。
c)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4.3 质量策划的内容 a)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确定的质量目标;
b)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所需建立的过程和子过程,应识别关键的过程和活动;
涉及的活动规定途径进行评审和形成文件;
c)识别并提供上述过程所需的资源配置、过程阶段的划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d)确定过程涉及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及验收准则;
对过程和产品重要或关键特性,应安排测量和监控活动;
对其中特殊过程的输出应按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并确认;
e)确认为过程和产品的符合性证据的质量记录。
4.4 质量计划 表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产品、项目和合同的文件为质量计划。质量计划的编制原则为:
a)质量计划的内容要根据质量策划的内容和结果来确定;
******印刷厂 7.1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章节号 7.1 版次 A0 页码 2/2 b)应参照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内容协调一致;
c)可引用已有的质量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特殊的要求编制新的内容;
d)根据实际情况,可编写总体质量计划,也可只编写有关的单项计划,如设计质量计划、采购计划;
也可针对某一特定的活动,如产品促销活动、用户服务周等;
e)质量计划可以作为独立的文件,也可以根据需要作为其他文件(如项目计划等)的一部分。
4.5.1 质量计划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由生产调度科以受控文件形式发放到使用和相关部门(顾客有要求时,可发放给顾客)。
4.5.2质量计划的封面必须定明项目名称及质量计划的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
4.6 质量计划的实施、监督和修改 4.6.1 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质量计划的规定要求进行控制,并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到生产调度科。
4.6.2 生产调度科负责监督各部门质量计划的实施,根据要求协调相应部门之间的接口和资源配置,填写《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经厂长批准后进行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7 质量计划完成后,有关文件由生产调度科负责存档保存。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第4.1章 6 质量记录 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 FL/JL-5.4-01 各部门质量计划 ******印刷厂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章节号 7.2 版次 A0 页码 1/2 1.目的 对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理解的过程做出规定,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2.范围 适用于对顾客要求的识别、对产品要求的评审及与顾客的沟通。
3.职责 3.1 销售科负责识别顾客的需求与期望,组织有关部门对产品需求进行评审,并负责与顾客沟通。
3.2 生产调度科负责评审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交货期。
3.3 制版车间参与特殊合同的评审,负责评审特殊产品的设计能力。
3.4 质检科参与特殊合同的评审,负责评审特殊产品质量要求的检测能力。
3.5 供应科参与特殊合同的评审,负责评审特殊产品的原料供应能力。
3.6 经营副厂长负责审批特殊合同的产品要求评审表。
3.7 厂长负责审批有争议特殊合同的产品要求评审表。
程序 4.1 顾客需求的识别 销售科负责识别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期望,包括:
a)顾客明示的产品要求,包括产品质量要求及涉及交付、支持服务(如运输等)、价格等方面的要求;
b)顾客没有明确要求,但预期或规定的用途所需要的产品要求。这是一类习惯上隐含的潜在要求,为满足顾客要求应作出承诺;
c)顾客没有规定,但有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d)本厂附加的要求。
4.2对产品要求的评审 4.2.1 在接受合同或定单之前,销售科应已识别顾客要求及本厂确定的附加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对合同的要求实施评审。
4.2.2 评审 4.2.2.1 产品要求的评审应在合同签定之前进行,应确保:
a)产品要求(包括顾客的要求和工厂自行确定的附加要求)得到规定;
b)顾客没有以文件形式提供要求时(如口头定单),顾客要求在接受前得到确认;
c)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定单要求(如投标或报价单)已予经解决;
d)本厂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4.2.2.2 合同的分类 a)常规合同:所定的合同为本厂常规产品。
b)特殊合同:常规合同以外的所有销售合同、新产品开发或常规产品改进要求的合同。
4.2.2.3 常规合同一般由业务员与生产调度科或制版车间沟通,由顾客在样稿上签字确认即视为完成合同评审。
4.2.2.4 特殊客户项目合同和特殊要求的合同评审由销售科主持,生产调度科、制版车间、质检科、供应科参加,以会议形式进行评审,最后由厂长批准,并保留记录。
******印刷厂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章节号 7.2 版次 A0 页码 2/2 4.2.2.5 对企业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合同须上报厂长。
4.2.2.6 在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对产品要求有关内容提出问题或修改建议时,由销售科负责与顾客联系,征求其书面意见。
4.2.2.7 销售科负责保存合同评审记录、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包括对于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的解决及评审结果的实现等跟踪措施的记录。
4.3 合同的签定和实施 4.3.1 对产品要求评审后,由厂长或经营副厂长或经授权的业务员与顾客签定合同或由顾客在样稿上签字确认;对老顾客的口头定单,双方对内容确认后,即视同签定合同。对于新顾客则必须签定正式合同。
4.3.2 对批量小、技术要求不高的合同,在授权范围内,业务员可直接签定合同。
4.3.3 合同签定后,销售科负责将相关的文件,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发到相关部门,作为生产、采购、检验和出货等的依据。
4.3.4 销售科负责合同执行的监督,根据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对更改的内容还需再评审。
4.4 销售科负责与顾客的沟通 当产品要求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变更时,相应的文件(如合同、定单确认等)应得到修改,应把变更的要求与顾客协商一致,并通知相关部门,在《产品要求评审表》中签名确认。
4.5销售科负责与顾客的沟通 4.5.1 在产品售出前及销售过程中,销售科应通过多种渠道(如广告宣传、产品服务月、顾客定货会等)向顾客介绍产品,回答顾客的咨询,并予以记录。
4.5.2 销售科应填写《销售合同执行情况登记表》,根据需要将合同的执行情况,包括产品要求方面的更改,与组织内部相关部门及顾客协调一致。
4.5.3产品售出后,要搜集顾客的反馈信息,填写《顾客意见记录》,并妥善处理顾客投诉,以取得顾客的持续满意,执行《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第4.1章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 第8.1.1章 《业务承接及服务管理规定》 FL/ZY-7.2-01 《合同管理制度》 FL/ZY-7.2-02 6 质量记录 产品要求评审表 FL/JL-7.2-01 客户档案 FL/JL-7.2-02 销售合同执行情况登记表 FL/JL-7.2-03 顾客意见记录 FL/JL-7.2-014 ******印刷厂 7.3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章节号 7.3 版次 A0 页码 1/2 1 目的 对设计进行控制,确保设计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规、法律要求。范围 适用于应顾客要求进行的版面设计。职责 3.1制版车间负责识别顾客的设计需求,并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设计产品。
3.2生产调度科负责设计的生产验证。
3.3生产车间负责按设计生产大样。
3.4销售科负责与顾客沟通,及顾客对小样或大样的确认。
3.5质检科负责设计的检验和试验。
3.6管理者代表负责设计中各部门间的协调。
3.7厂长负责设计更改的批准。 程序 4.1设计的策划、输入和输出 4.1.1设计的输入 A)销售科与顾客签定的新项目合同。
B)根据厂长/副厂长批准的特殊合同的《产品要求评审表》。
C)顾客的设计需求。
4.1.2设计的策划和输出 A)由制版车间的电脑设计员将上述设计输入通过计算机图形设计系统转化为具体的设计产品,输出小样。
B)设计的输出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C)设计策划的输出文件将随着设计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1.3设计的接口管理 A)设计活动可能涉及到工厂不同职能或不同层次,也可能涉及到工厂外部。
B)对于重要的设计开发信息沟通,电脑设计员或排版员可自行联系。需要进行协调工作的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协调。
4.2设计的验证和确认 4.2.1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安排验证,验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外协制片的验证,由电脑设计员实施验证;
一种是按设计生产大样的验证,由生产调度科和质检员实施验证。验证应形成记录并保持。
4.2.2一般当电脑设计员出小样后,即由销售科与顾客联系,由顾客在小样上签字确认。特殊情况,由顾客在大样上签字确认。
4.3设计更改和评审 4.3.1设计的更改发生在设计、生产和使用的整个寿命周期中,电脑设计员或生产调度科应正确识别和评估设计更改对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4.3.2电脑设计员在一般的设计发生更改时,可以视情况与顾客直接推敲决定,签字立据。重要或特殊项目的设计更改,应将更改建议提交生产调度科综合评定,并附上相关资料,报厂长批准后方 可进行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3.3当更改涉及到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性能指标的改变、人身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时,应对更改进行适当的验证和确认,经厂长批准后才能实施。
******印刷厂 7.3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章节号 7.3 版次 A0 页码 2/2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第4.1章 6质量记录 外发加工单 FL/JL-7.4-09 菲林片移交验收单 FL/JL-7.4-10 外发加工验收单 FL/JL-7.4-11 PS版管理记录单 FL/JL-7.5-19 ******印刷厂 7.4 采购控制程序 章节号 7.4 版次 A0 页码 1/4 1 目的 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采购、外协加工及供方提供服务的控制;
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职责 3.1 供应科 a)负责按工厂的要求组织对供方进行评价,编制《合格供方名录》,并对供方的供货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b)负责制定采购计划,执行采购。
c)负责编制《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3.2 质检科负责对采购物资的进货验证。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合格供方的审批。
3.4厂长批准《物资采购单》。
4程序 4.1 采购物资分类 供应科负责制定《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根据其对随后的实现过程及其输出的影响,将采购物资分三类:
a)重要物资: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物资;
b)一般物资: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或即使略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物资;
c)辅助物资: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一般包装材料、排刀用胶合板等。
4.2 对供方的评价 4.2.1 供应科根据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和生产需要,通过对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期等进行比较,选择合格的供方,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对同类的重要物资和一般物资,应同时选择几家合格的供方。供应科负责建立并保存合格供方的质量记录。根据《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规定的产品类别,明确对供方的控制方式和程度。
4.2.2 对有多年业务往来的重要物资的供方,可以采用以下任一方式,以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
a)体系认证证书;
b)本组织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结果;
c)本组织及供方其他顾客的满意程度调查;
d)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业绩情况;
e)供方的财务状况及服务和支持能力等。
******印刷厂 7.4 采购控制程序 章节号 7.4 版次 A0 页码 2/4 4.2.3 对第一次供应重要物资的供方,除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外,还需经样品试用或小批量试用,测试合格才能供货:
a)新供方根据提供的技术要求提供少量样品;
b)质检科对样品进行检验或验证,出具相应的验证报告,并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中相应栏目。
c)样品如不合格可再送样,但最多不能超过两次;
d)样品验证或试用不合格则取消其供货资格。样品验证或试用均合格的供方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可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4.2.4 对于供方,需要经过评定后,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方可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4.2.5 供方产品如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供应科向供方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如两次发出处理单而质量没有明显改进的应取消供货资格。
4.2.6 供应科每年对合格供方进行一次跟踪复评,填写《供方供货情况统计表》和《供方业绩评定表》,评价不合格的,应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
如因特殊情况留用,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但应加强对其供应物资的进货验证,并执行4.2.5条款。连续第二次评分不及格,应取消其供货资格。
4.2.7 对外协加工的供方控制,也应执行上述条款规定。
4.3 采购 4.3.1 采购计划 供应科或仓库根据订单情况、仓库库存、车间库存情况编制《物资采购单》,经厂长批准后实施采购。
4.3.2 采购信息 采购文件应包括拟采购产品的信息:
a)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可直接引用各类标准或提供规范、图样等技术文件);
b)对产品的验收要求;
c)其他要求,如价格、数量、交付等。
适当时还包括:
a)对供方的产品、程序、过程、设备、人员看出有关批准或提出有关批准或资格签定的要求,如对供方产品的安全认证要求,对加工过程、设备及人员要求、委托检测的服务要求等;
b)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3.3本厂的采购文件包括《物资采购单》、《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采购合同》及附件等,由供应科保管。采购文件发放前,应由相应的发放部门负责人对其要求是否适当进行审批。
******印刷厂 7.4 采购控制程序 章节号 7.4 版次 A0 页码 3/4 4.4采购的实施 a)供应科根据批准的《物资采购单》,按照采购物资《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供方并进行采购;
b)第一次向合格供方采购重要和一般物资时,应签定《采购合同》,明确品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技术标准、验收条件、违约及供货期限等;
c)供应科根据需要将相应的技术要求作为合同附件提供给供方;
d)采购前应核实提供技术的要求是否有效,确认后实施采购。
4.5采购产品的验证 4.5.1采购的产品可以有如下几种验证方式:
a)由质检科进行进货验证;
b)由顾客在本厂现场实施验证;
c)由本厂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
d)由顾客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
对后两种情况,供应科应在采购文件中规定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
4.5.2 验证活动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根据《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在相应的检验规程中规定不同的验证方式。
4.5.3 顾客的验证不能免除本厂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顾客拒收的可能。
4.5.4 对外协加工产品的控制,也应执行上述条款的规定。
相关文件 《改进控制程序》 第8.4章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第8.1.3章 《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FL/ZY-7.4-01 《外发加工管理制度》 FL/ZY-7.4-02 6 质量记录 合格供方名录 FL/JL-7.4-01 供方调查表 FL/JL-7.4-02 供方调查评价表 FL/JL-7.4-03 供方评定记录表 FL/JL-7.4-04 供方业绩评定表 FL/JL-7.4-05 ******印刷厂 7.4 采购控制程序 章节号 7.4 版次 A0 页码 4/4 供方供货情况统计表 FL/JL-7.4-06 对供方处置通知书 FL/JL-7.4-07 物资采购单 FL/JL-7.4-08 外发加工单 FL/JL-7.4-09 菲林片移交验收单 FL/JL-7.4-10 外发加工验收单 FL/JL-7.4-11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FL/JL-8.5-02 ******印刷厂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章节号 7.5 版次 A0 页码 1/5 1 目的 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交付和适用的交付后的活动、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的控制。
职责 3.1 生产调度科负责组织安排生产,编制必要的作业指书和工艺规程,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
3.2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日统计,负责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产品的防护 3.3 设备科负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4 质检科负责对产品验证。
3.5 销售科负责产品的交付及售后服务工作。
程序 4.1 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 4.1.1 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其他情况下如必要也应编制作业指导书。
4.1.2 生产计划 a)生产调芳科根据业务信息,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开出《生产通知单》至生产车间。
b)生产车间凭《生产通知单》向仓库发料处领取所需物料;
并统计每天生产情况,填写《生产日报表》报生产调度科。
4.2 过程确认 4.2.1 生产流程图:见下页。
4.2.2 关键和特殊过程 4.2.2.1 关键过程包括:
a)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b)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c)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4.2.2.2 特殊过程包括:
a)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
b)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的工序;
c)该工序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印刷厂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章节号 7.5 版次 1 页码 2/5 顾客需求的识别 财务结算 赢利 N 回绝 采购 签定合同、协议 Y 下达生产通知单 电脑设计排版 顾客沟通 确 认 N 制版 Y 印刷 装订 产品验证 合 格 不合格品控制 Y 交货记录 顾客反馈 ******印刷厂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章节号 7.5 版次 1 页码 3/5 4.2.2.3本厂生产的关键过程是印刷,特殊过程是制版,对这些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它们的过程能力。这些确认的安排应包括:
a)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
b)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能力(包括精确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执行《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相关生产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c)生产调度科对作业指导书进行确认;
d)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应进行记录,填写相应的生产进度表和检验记录;
e)过程的再确认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材料、设施、人员的变化等),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生产调度科确保对更改的作业指导书进行确认,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关于文件更改的有关规定。
4.3使用合适的生产设备,并安排适宜工作环境;
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执行《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4生产中要认真做好自检(检查本工序产品)、互检(检查上一工序产品)、专检(专职检验员),并作好相应记录。有首检要求的,经检验合格,由检验员签字认可后证,方可批量生产;
对产品的放行过程应执行《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的有关规定。
4.5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4.5.1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负责对所有标识的维护,标识时应注意:
a)标识与被标识品不能分离 b)标识不清,停止流转,直至对该产品识别重新标识后方可流转。
4.5.2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负责对所有标识的维护。
a)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在有追溯性要求时,对产品予以标识以便追溯;
对有可能混淆(不能互换)的产品,即使无追溯要求时,也应作出产品标识,以防混用。产品标识采用纳入产品本身的标识。
b)当合同、法律、法规和工厂自身需要(如顾客因质量问题引起投诉的风险等)对可追溯性有要求时,本厂产品的追溯路径为:生产和检验记录。
4.5.3产品状态标识为:
a)检验状态:合格、不合格、待检、待定;
填写在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或标识卡上作为检验状态标识。
b)紧急放行标识:对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的产品应在产品上标识“紧急放行”,在产品存放处以标牌标识。
c)让步接收标识:让步接收的原料应产品上标识“让步接收”。
4.6 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是指处于本厂控制下或使用中的顾客所拥有的产品、设施、财产、知识产权、信息和数据等。
本厂涉及的顾客财产仅限于顾客版权的商标、胶片等。责任部门是制版车间。
******印刷厂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章节号 7.5 版次 A0 页码 4/5 4.6.1本厂应爱护顾客财产,对其设立专人保管,并对顾客财产的质量状况经予保护和维护,使其不受损害。
4.6.2 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及时向顾客报告并加以记录。报告的内容有时还包括对剩余物料的处理。
4.7产品防护 4.7.1对于产品从接收、内部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应防止产品、损坏和错用。
4.7.2应针对顾客的要求及产品的符合性对其提供防护,应包括标识(包括运输标记)、搬运、包装(包括装箱)、贮存和保护(包括隔离)等。
4.7.3 产品搬运的控制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运用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法,应考虑:
a)不得破坏包装,b)应按照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
保持搬运通道畅通;
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4.7.4贮存控制 a)生产调度科编制仓库管理制度,规范仓库的管理,按规定放置,对有贮存期限要求的物品,要明确标识有效期,保证先入先出。
b)仓库应配置适当的设备(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
c)对贮存物品的环境及安全有明确要求;
d)所有贮存物品应建立《库存卡》和台帐,仓库每月定期盘点,做好帐务清理,保持帐、卡、物一致;
仓管员应经常查看库存物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8交付控制 销售科负责产品的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控制。
4.8.1仓库应依据销售科的<<发货单>>和产品<<合格证>>出货,销售科负责产品出厂到运到顾客指定交付地的运输和防护控制。
4.8.2产品交付后的活动 a)负责组织、协调产品的服务工作;
b)负责对顾客联络,妥善处理顾客投诉,负责保存相关服务记录;
c)负责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量,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执行《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
5文件 5.1相关文件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第7.1章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第7.2章 《文件控制程序》 第4.1章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第6.2章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第8.1.3章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 第8.1.1章 ******印刷厂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章节号 7.5 版次 A0 页码 5/5 5.2支持文件 《生产管理制度》 FL/ZY-7.5-01 《印前系统管理规定》 FL/ZY-7.5-02 《印刷系统管理规定》 FL/ZY-7.5-03 《印后系统管理规定》 FL/ZY-7.5-04 《监印监销制度》 FL/ZY-7.5-05 《仓库管理制度》 FL/ZY-7.5-06 《纸张一般常用开法一览表》 FL/ZY-7.5-07 6.质量记录 生产通知单 FL/JL-7.5-01 生产流转单 FL/JL-7.5-02 发货单 FL/JL-7.5-03 车间产值统计月报表 FL/JL-7.5-04 装订工个人产值日报表 FL/JL-7.5-015 胶印车间产量表 FL/JL-7.5-06 纸张破损报废换料单 FL/JL-7.5-07 领料单 FL/JL-7.5-08 材料及低易品耗用汇总表 FL/JL-7.5-09 厂材料盘存表 FL/JL-7.5-10 入库单 FL/JL-7.5-11 库存卡 FL/JL-7.5-12 发货单 FL/JL-7.5-13 随货同行 FL/JL-7.5-14 收发记录 FL/JL-7.5-15 材料明细分类帐 FL/JL-7.5-16 印版胶片销毁记录 FL/JL-7.5-17 废疵商标标识销毁记录 FL/JL-7.5-18 PS版管理记录单 FL/JL-7.5-19 顾客财产问题反馈表 FL/JL-7.5-20 ******印刷厂 7.6 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控制程序 章节号 7.6 版次 A0 页码 1/2 1目的 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装置、软件等。职责 3.1质检科 a)负责对测量、监视设备的校准;
b)负责对偏离校准状态的测量、监视设备的追踪处理;
c)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3.2制版车间负责对本车间所用电脑及软件的维护。
4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纳入及验收 根据测量要求配置监视和测量设备,对其的纳入和验收,执行《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中对生产设备纳入的管理规定。
4.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初次校准 a)监视和测量设备,由质检科负责送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对合格品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
质检科负责对该设备编号,建立《测量监视设备履历卡》,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工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等;
并填写《测量监视设备一览表》;
b)对于没有国家标准的设备,应记录用于校准的依据;
c)质检科负责测量、监视设备的发放。
4.3测量、监视设备的周期校准 4.3.1对校准周期期满的测量、监视设备由质检科送国家权威部门检定 4.3.2校准合格的设备,由校准人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
校准不合格的,贴“不合格标签”,修理后重新校准;
对不便粘贴标签的设备,可将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或由使用者妥善保管。
4.4测量、监视设备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控制 4.4.1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监视和测量能力与要求相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使用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4.4.2 在使用测量、监视设备前,应按规定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
4.4.3 使用者在测量监视设备的搬运、维护和贮存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4.4.4测量、监视设备的校准、修理、报废等应记录在《计量检测设备历史记录卡》内。
4.5 测量、监视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 4.5.1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质检科。质检科应追查使用该设备检测的产品流向,再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质检科应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5.2对无法修复的设备,经质检科负责人确认后,进行报废。
******印刷厂 7.6 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控制程序 章节号 7.6 版次 A0 页码 2/2 4.6 测量、监视设备的环境要求 本厂的测量监视设备对使用环境无特别要求。
4.7对检测人员要求 4.7.1 专业计量人员需经国家计量部门培训,持证上岗。
4.7.2质检科对测量、监视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经考试合格上岗。
4.8对顾客提供的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装置、软件。质检科按照《测量监视设备履历表》的周期和精度提交顾客进行校准,质检科保留校准记录。
4.9制版车间对电脑和软件的维护参照上述条款执行。
5文件 5.1相关文件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第6.2章 5.2支持文件 无 6质量记录 测量监视设备履历表 FL/JL-7.6-01 测量监视设备一览表 FL/JL-7.6-02 计量校准计划 FL/JL-7.6-03 ******印刷厂 8.0 测量、分析和改进 章节号 8.0 版次 A0 页码 1/1 为确保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的符合性,以及实现其不断的改进,在对测量和监控活动作出规定、策划和实施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 在确定测量和监控的项目、测量点时要能使组织获益:
2. 要考虑采取适宜的措施,而不是单纯用于积累信息:
3. 确定测量和监控的方法,应考虑包括使用统计技术在内;
4. 应按规定的策划的结果实施测量和监控活动。
为此制定下述文件:
本手册章节号 文件名称 对应标准章节号 8.1.1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 8.2.1 8.1.2 内部审核程序 8.2.2 8.1.3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8.2.3 8.2.4 8.2 不合格控制程序 8.3 8.3 数据分析程序 8.4 8.5 改进控制程序 8.5 ******印刷厂 8.1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 章节号 8.1 版次 A0 页码 1/2 1 目的 测量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
职责 3.1 销售科 a)负责与顾客联络,组织处理投诉,负责保存相关服务记录;
b)负责组织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量,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需求。
3.2 生产调度科 负责分析顾客反馈的质量问题,确定责任部门并监督实施。
程序 4.1 顾客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1.1 销售科负责监控顾客满意不满意的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
4.1.2 对顾客以面谈、信函、电话、传真等方式的咨询、提供的建议,由销售科解答并在《顾客意见记录》上记录,收集;
暂时未能解答的,要详细记录并与有关部门研究后予以答复。
4.1.3销售科业务员利用外出的各种活动,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顾客需求的动向,积极与顾客沟通,收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工厂有关部门。
4.1.4 销售科负责有效处理顾客投诉,执行《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2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 4.2.1 每年销售科向顾客发送《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调查顾客对工厂产品、服务及对代理商的满意程度,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
调查表的回收率应争取达到50%以上,以便于统计分析。
4.2.2 质检科对上述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工厂需改进的方面,得出定性(形成资料)或定量(如产品不合格率、顾客投诉率、返工率、报废率等)的结果。当定量数据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应采用因果图或排列图寻找主要原因,并与生产调度科沟通,由生产调度科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给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并监督其实施效果。
******印刷厂 8.1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 章节号 8.1 版次 A0 页码 2/2 4.3.3 对顾客反映非常满意的方面,销售科应对工厂相关部门及时通报表扬。
4.4 顾客档案的建立 销售科对购买本厂产品的所有顾客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其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定购每批产品的型号、规格和数量、使用工厂产品反馈的信息等;
以便了解顾客的定货倾向,及时做好新的服务准备。
相关文件 《改进控制程序》 第8.4章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第7.2章 6 质量记录 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 FL/JL-8.2.1-01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FL/JL-8.5-02 客户档案 FL/JL-7.2-02 ******印刷厂 8.2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章节号 8.2 版次 A0 页码 1/3 1 目的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产品、过程和区域的内部审核。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 a)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b)选定审核组厂长及审核员,并编写年度内审计划、批准每次的审核实施计划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c)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
3.2 内审组长 a)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
b)编写内审报告。
3.3 内审员 a)实施内审;
b)编写内审检查表;
c)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并跟踪验证。
程序 4.1 年度内审计划 4.1.1 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及要求,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4.1.2 年度内审计划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b)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印刷厂 8.2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章节号 8.2 版次 A0 页码 2/3 4.1.3 根据需要,可审核质量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求。
4.2 审核前的准备 4.2.1 管理者代表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内审应与受审部门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2 由内审组长策划审核并编制本次《审核实施计划》,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
b)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
c)审核组成员;
d)审核时间,地点;
e)受审部门及审核要点;
f)预定时间,持续时间;
g)开会时间。
4.2.3 在了解受审部门的具体情况后,内审组长组织编写《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项目、依据、方法,确保要求不遗漏,审核能顺利进行。
4.2.4 内审组长于内审前十天将《审核实施计划》通知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对内审时间如有异议,应在内审前三天通知内审组长。
4.2.5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应经质量体系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
4.3 内审的实施 4.3.1 首次会议 a)参加会议人员:工厂领导、内审组成员及部门负责人,与会者签到,并由生产调度科保留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由内审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内审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
c)首次会议依具体情况有时可省略。
4.3.2 现场审核 a)内审组根据《内审检查表》对受审部门的程序和文件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将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详细记录在检查表中。
b)内审组长需每日召开会议,全面了解该日内审情况,对《不符合项报告》进行核对。
c)内审时审核员要公正而又客观地对待问题。
******印刷厂 8.2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章节号 8.2 版次 A0 页码 3/3 4.3.3 审核报告 4.3.3.1 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会议,综合分析、检查结果,依据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顾客签订合同的要求,确认不符合项,并发出《不符合项报告》经相关部门领导确认后,由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核员确认后实施纠正,审核员负责对实施结果跟踪验证,并报告验证结果。
4.3.3.2 审核组填写《不符合项分布表》,记录不合格分布情况。
4.3.3.3 现场审核后,由审核组长编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内容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a)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代表;
b)不符合项分布情况分析、不符合项数量及严重程度;
c)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d)对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4.3.4 末次会议 a)参加人员: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并由生产调度科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项报告》;
宣读《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
组织领导讲话。
c)由管理者代表发放《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到各相关部门,本次内审结果要提交工厂管理评审。
相关文件 《改进控制程序》 第8.4章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第5.4章 6 质量记录 年度内审计划 FL/JL-8.2.2-01 审核实施计划 FL/JL-8.2.2-02 内审检查表 FL/JL-8.2.2-03 不符合项报告 FL/JL-8.2.2-04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FL/JL-8.2.2-05 会议签到表 FL/JL-8.2.2-06 不符合项分布表 FL/JL-8.2.2-07 ******印刷厂 8.3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章节号 8.3 版次 A0 页码 1/3 1 目的 对产品实现和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产的品测量和监控。
职责 3.1质检科负责对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程序 4.1 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4.1.1管理者代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测量和监控的实现过程,它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也包括工厂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各过程和子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
4.1.2 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4.1.3为保证质量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测量和监控:
a)生产调度科负责使用控制图,对质量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测量,对图形数据分布趋势分析,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
b)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管理者代表应及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规程、生产环境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管理者代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经厂长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 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4.2.1 质检科负责编制各类检验规程,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2.2 进货验证 4.2.2.1 对生产购进物资,检验员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仓库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
办理入库手续;
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印刷厂 8.3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章节号 8.3 版次 A0 页码 2/3 4.2.2.2 紧急放行 当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追溯的前提下,由生产调度科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经厂长批准后,一联留存,一联交生产车间,一联交仓库。
a)仓库保管员根据批准的《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按规定数量留取同批样品送验,其余由检验员在领料单上注明“紧急放行”后放行;
车间在其后生产的随工单上也应注明“紧急放行”。
b)在放行的同时,检验员应继续完成该批产品的检验;
不合格时生产调度科负责对该批紧急放行产品进行追踪处理。
4.2.3 采购产品的验证按《物资采购标准》和《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执行。
4.2.4 过程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4.2.4.1 首件确认 更换产品品种,或调整工艺后生产的前6-10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确认合格后,由检验员根据相应的规程进行检验,填写首件首检记录;
如不合格证应要求返工或重新生产,直至首检合格证,检验员签字确认必要时经顾客确认后,才能批量生产。
4.2.4.2 过程检验 本厂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过程产品的质量控制通过自检和互检或专职检验员监督检验等方式进行控制。
a)巡回监控 生产过程中,专职检验员应对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督,认真检查操作者的作业方法、使用的设备、辅具等是否正确;
根据需要进行抽检,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
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放在废品区内,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b)半成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率接近工厂规定值时,检验员应根据情况及时通知操作者注意加强控制;
当不合格品率超过工厂规定值时,应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加强控制,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c)在所有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不得将产品放行。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而例外放行,应参照执行4.2.2.2的有关规定。
4.2.4 成品的测量和监控 4.2.4.1 需确定所有规定的进货验证、半成品测量和监控均完成,并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的测量和监控活动。
******印刷厂 8.3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章节号 8.3 版次 A0 页码 3/3 4.2.4.2 检验员依据《产品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和试验,填写成品《质量检验记录》。并将检验记录发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4.3 除非顾客批准,否则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巳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因顾客批准而放行的特例,应考虑:
a)这类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b)这类特例并不意味可以不满足顾客的要求。
4.2.5 在测量和监控记录中应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己按规定标准通过了测量和监控,记录应表明负责合格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对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5.2 测量和监控记录由质检科负责保存。相关文件 《改进控制程序》 第8.4章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第8.2章 《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FL/ZY-7.4-01 6 质量记录 原辅材料验收记录 FL/JL-7.4-12 质量检验记录 FL/JL-8.2.3-01 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 FL/JL-8.2.3-02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FL/JL-8.5-02 ******印刷厂 8.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章节号 8.4 版次 A0 页码 1/2 1 目的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选用范围 适用于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的产品发生的不合格的控制。
职责 3.1 质检科负责不合格的识别,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3.2 厂长负责对不合格品作处理决定。
3.3 生产车间、仓库、供应科、销售科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3.4 生产调度科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监督和验证。
程序 4.1 不合格品的分类 a)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的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的不合格;
b)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
4.2 进货不合格的识别和处理 处理方式可采用让步接收、退换货等。
4.2.1 检验员在库存卡上作出不合格标识,仓库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检验员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审批表》,报厂长审批作出退换货或让步接收的决定,一般不合格品作让步接收时,由仓库在原不合格标签上加注“让步接收”,仓库作好相应标识及随后的使用中也应标识清楚,以利追溯。对于进货的重要物资,不允许让步接收,只允许退换货,由供应科办理相应手续。
4.2.2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物料,经质检科复检后,按4.2.1条款执行。
4.3 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识别和处理 处理方式有让步接收、返工、报废等。
4.3.1 对于操作者能判定立即返工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可由操作者决定立即返工,返工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仍不合格则做报废处理,放置在废品区,应将检验情况记录在《检验记录》内。必要时,填写《纸张破损报废换料单》到仓库补领料。
4.3.2只有产品虽不符合要求,但不影响顾客使用时,须经顾客同意,才能办理让步放行 ******印刷厂 8.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章节号 8.4 版次 A0 页码 2/2 4.3.3报废产品由生产车间放置于废品区,由生产调度科组织专人定期统一处理。
4.3.4 检验员检验判定的严重不合格,由责任部门放置于废品区,检验员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审批表》在授权范围内作出处置决定,必要时或有争议时交厂长作出决定。同时,交生产调度科按《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4.4 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 对于已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重大质量事故对待,除执行4.3条款有关规定外,生产调度科应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执行《改进控制程序》有关规定;
销售科应及时与顾客协商处理的办法,以满足顾客的正当要求。
相关文件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第8.1.3章 《改进控制程序》 第8.4章 6 质量记录 不合格品处置审批表 FL/JL-8.3-01 ******印刷厂 8.5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章节号 8.5 版次 A0 页码 1/3 1 目的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测量和监控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
职责 3.1生产调度科 a)负责统筹工厂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b)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 各部门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程序 4.1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 数据的来源 4.2.1 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地方、新产品、新技术发展及反馈;
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
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 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总是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2.3 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3 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1 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印刷厂 8.5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章节号 8.5 版次 A0 页码 2/3 a)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程度;
b)产品满意顾客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
d)供方的信息等。
4.3.2 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2.1生产调度科负责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2.2 销售科及其他相关部门积极与顾客进行沟通,以满足顾客需求,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执行《改进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3.2.3 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他类数据,应在一周内用《信息联络处理单》报告生产调度科,由其分析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协调处理。
4.3.3 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3.1 生产调度科依照相应规定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内审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的信息。
4.3.3.2 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数据,对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3.3 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报告工厂主要负责人或生产调度科组织处理。
4.3.3.4 其他内部信息获得者可用《信息联络处理单》反馈给生产调度科处理。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4.4.2 本厂基本统计方法的选择 a)对于市场、顾客满意度、质量、审核分析一般采用调查表;
b)对产品的测量和监控,当合格率在正常控制范围内时可采用调查表法;
当合格率低于质量目标的控制时,可采用排列图、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不合格项,分析原因,以便采用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c)对过程的测量和监控采用控制图法;
d)根据产品类别及对质量的影响,对产品的检验采用相应的抽样检验。
4.4.3 统计方法实施要求 a)生产调度科负责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统计方法培训;
b)正确使用统计方法,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部学、准确、真实。
******印刷厂 8.5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章节号 8.5 版次 A0 页码 3/3 4.4.4 对统计方法选用性和有效性的判定 a)是否降低了不合格品率,降低了加工损失;
b)是否能为有关过程能力提供有效判定,以利用改进质量;
c)是否提高了产量、利润和工作效率;
d)是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4.5 生产调度科每个月对各部门统计方法应用的记录进行监督检查,对主要的质量问题要求责任部门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6 统计记录的管理 对于统计记录的管理要分清职责和权限,进行分级管理,各部门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统计记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相关文件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第8.1.3章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第4.2章 《文件控制程序》 第4.1章 《改进控制程序》 第8.4章 《统计技术实施细则》 FL/ZY-8.4-01 6 质量记录 信息联络处理单 FL/JL-8.4-01 排列图 FL/JL-8.4-02 因果图 FL/JL-8.4-03 ******印刷厂 8.6 改进控制程序 章节号 8.6 版次 A0 页码 1/3 1 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 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适用范围 选用于改进、纠正的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职责 3.1 生产调度科负责组织对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的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在出现体系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3 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3.5 销售科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程序 4.1 持续改进的策划 4.1.1 工厂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1.2 日常的改进活动 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见4.2、4.3条款执行。
4.1.3 较重大的改进项目 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a)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c)实施改进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 管理者代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资源配置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厂长批准后予以实施,改进计划的内容及管理参照《质量策划控制程序》和《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执行。
4.2 纠正措施 4.2.1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印刷厂 8.6 改进控制程序 章节号 8.6 版次 A0 页码 2/3 4.2.2 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d)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e)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f)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2.3 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实施和验证 可采用统计技术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主要原因。
4.2.3.1 对情况a),b),f)生产调度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
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生产调度科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3.2 对情况c),由销售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生产调度科确认并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生产调度科跟踪验证结果并将结果反馈给销售科,由销售科及时转告顾客并取得顾客满意。
4.2.3.3 对情况d),由审核组发出《不符合项报告》,执行《内部审核程序》。
4.2.3.4 当出现情况e)时,质检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供应科通知供方,要求供方进行原因分析,并将纠正措施反馈给供应科,质检科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控制的规定。
4.2.4 每项纠正措施完成后,生产调度科或质检科进行跟踪验证,负责部门负责人对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其能否防止类似不合格继续发生,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4.3 预防措施 4.3.1 组织就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3.2 识别潜在不合格 生产调度科要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
a)供方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如调查、排列图等)、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等。
b)以往的內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
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并在日常体系动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及时分析各方面的反馈信息。
******印刷厂 8.6 改进控制程序 章节号 8.6 版次 A0 页码 3/3 4.3.3 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根据潜在因素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由生产调度科召集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
生产调度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的潜在不合格事实栏,经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后实施,质检科跟踪验证实施效果,管理者代表对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4.4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及记录 4.4.1 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配置必要的资源,协助分析原因和责任部门,并监督措施的过程。
4.4.2 生产调度科编制《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记录各次措施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逾期未能完成者,要报告管理者代表,组织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再次限期完成。
4.4.4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应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近几年,数字印刷是印刷工业中一个亮点,它具有快速印刷、短版印刷、可变数据印刷、个性化印刷和网络印刷等优点。但是,与传统印刷方式相比较,数字印刷工艺有自己特有的印刷质量性能。例如,目前的大多数干粉型数字印刷机,输出分辨率都相对较低,无法做到与胶印制版等价的加网线数,线条和字符边缘会呈现一定程度的粗糙和模糊,从而使其文字清晰度尚不尽人意。
本实验基于ISO13660标准中的线条属性,选取了最能体现线条特性的4个指标:对比度、粗糙度、线宽和模糊度。针对奥西黑白激光数字印刷机在不同类型纸张上的输出结果,采用以工业CCD光电转换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与分析系统,对水平和垂直方向线条的客观属性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了奥西黑白数字印刷机的线条成像质量和特点。
2 实验设计方案
本次实验选用Oce VarioPrint 2110黑白数字印刷机(以下简称Oce)作为输出设备,该印刷机为静电成像方式。成像时,激光扫描装置将携带吐温信息的激光对感光鼓进行轴向扫描曝光,纵向扫描则由感光鼓自身的绕轴旋转来实现。经过墨粉显影、转印、定影之后,光导鼓上所携带的图文信息便以墨粉的方式呈现在纸张上。该设备的主要成像参数如表1所示。
为了体现线条的印刷质量,需首先设计检测图标,并以多种承印纸张输出。之后,可采用一定的检测分析系统对线条的质量指标进行测量。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2.1 检测图标设计
根据所选用输出设备的成像机理,设计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线条;且为了与成像分辨率相协调,线条宽度以像素宽度为基本单位。实验设计线条宽度为6pixel,以该设备600dpi的分辨率计约为255μm;图标为该宽度的等间距黑白线条,组成 1×1cm正方形线条块,如图1所示。在PhotoShop软件中将其生成TIFF格式,并在Oce上输出。
2.2 纸张选取
为了结合多种印刷样张实例进行分析,实验选择了市场上常用的多种类型纸张,经测量分析,从最初选用的36种品牌的纸张中筛选出18种具有代表性的纸张,其中包括两种草稿纸(编号1、2),一种新闻纸(编号3)、五种办公室打印纸(编号4—8)、六种彩喷纸(编号9—14)、一种铜版纸(编号15)、一种胶版纸(编号16)和两种卡纸(编号17、18)。
3 检测与结果分析
3.1 基于工业CCD的检测分析系统
为了准确的测量设计图标的线条质量,采用以工业CCD光电转换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与分析系统,如图2所示。该分析系统包括光源、光学镜头和一个具有高精度的图像传感器。整个操作过程在计算机软件的控制下工作,软件控制检测系统对印刷页面上的某个特定兴趣区域中的指定属性进行检测。
该分析系统通过CCD相机与高精度定位工作台组合,借助定位工作台在X—Y轴方向上的移动来实现印刷页面上任意区域的自动检测,而且能够在印刷样张上作连续的自动测量。
在数字印刷品线条质量分析过程中,一般将印刷样张平放在真空吸附台上。利用该分析系统的线条工具,对线条的质量检测指标进行测量。
3.2 性能指标测量及分析
多实验选用的18种纸张上输出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线条进行测量。测量指标包括:对比度、粗糙度、线宽和模糊度。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
对比度是影响视觉效果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对比度越大,线条的清晰度越好,表现细节的能力越强。从图3(a)可以看出,线条对比度与纸张的相关性很小,在所选用的不同类型的纸张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线条的对比度差别都很小(几乎都在0.79到0.84之间变化)。并且线条的对比度与线条的成像方向的相关性也很小,同一纸张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线条的对比度比较接近。
粗糙度是线条边缘从理想位置产生几何畸变后形成的外观形态。若对象复制后形成了粗糙的外观,则边缘必然呈现高低不平的锯齿形状或波浪形状,偏离了理想的平滑边缘以及直线形态。粗糙度的度量指标是线条拟合到线条边缘阈值后形成的剩余部分的标准离差,沿垂直于拟合直线的方向计算。粗糙度对线条边缘整齐程度的影响非常大,粗糙度值越小,线条的边缘质量越好。从图3(b)可以看出,线条的粗糙度与纸张的相关性也很小,但是与线条的成像方向密切相关。不同纸张上水平方向线条粗糙度的平均值为0.64μm左右,而垂直方向线条粗糙度的平均值为2.80μm,是水平方向线条的4倍多。
所谓的线宽是线条的平均宽度,根据线条一侧的边缘阈值到另一侧的边缘阈值计量,测量线宽时是沿垂直于图像单元中心线的方向进行的。由于印刷时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输出的线条宽度与设计宽度不一致,偏离设计宽度越小,印刷状态越理想。从图3(c)可以看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线条宽度与纸张的相关性很小。水平方向线条的宽度基本在250~260μm之间变化,更接近于设计的线宽255μm;而垂直方向线条的宽度在275~285μm间变化,偏离设计线宽程度比较大。18个样张上水平方向线条的平均宽度为254.5μm,垂直方向线条的平均宽度为281.1μm,比水平方向线条的平均宽度大10%左右。表明线条宽度与其成像方向有一定的相关性。
线条边缘的模糊度指复制对象的轮廓呈现朦胧或模糊的外貌,从背景过渡到线条时存在黑色程度可以觉察的渐变;模糊度用边缘内边界和外边界的平均距离度量。从图3(d)可以看出,线条的模糊度与纸张有一定的相关性,线条的模糊度值因纸张不同的变化程度比其他3个指标都大。另外,任何纸张上垂直方向线条的模糊度比水平方向线条的模糊度稍大一些,说明线条的模糊度与其成像方向相关。
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同一方向线条的对比度、粗糙度和宽度值与纸张的相关性不大。线条的模糊度值却与纸张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之前做过的相关研究[1]表明,对比度对视觉效果的影响权重最大,线宽和粗糙度次之,模糊度对视觉的影响权重几乎为零。由于Oce VP2110 数字印刷机印刷线条的对比度、粗糙度和宽度与纸张的相关性不大,因此可以说明Oce VP2110 数字印刷机对纸张有很好的适应性。
另外,线条的粗糙度、线宽和模糊度都表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即它们的值都与线条的成像方向密切相关。线条的属性值与其方向的相关性是所使用输出设备的成像机理造成的。本实验采用的奥西黑白数字印刷机是基于静电照相的原理成像的,激光扫描装置在感光鼓上的轴向曝光与感光鼓自身的绕轴转动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将激光束携带的图文信息记录在感光鼓上。激光横向扫描配合感光鼓的绕轴转动形成纵向的图像元素,而感光鼓的绕轴转动形成纵向的图像元素。因此激光扫描和感光鼓机械转动的精度差异就会造成线条的边缘属性值与其成像方向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水平方向的线条的宽度更接近设计宽度,并且粗糙度和模糊度都比垂直方向的小,说明实验所用的输出设备Oce VP 2110数字印刷机感光鼓的机械转动精度优于激光扫描点的定位精度。
4 结论
实验基于ISO13660标准中的线条属性,提取了对比度、粗糙度、线宽和模糊度4个线条客观指标,针对奥西黑白数字印刷机在18种纸张上输出的等间距线条的性能检测和分析,可以总结出,Oce VarioPrint 2110黑白数字印刷机印刷线条的对比度、粗糙度和宽度与纸张的相关性不大。由于对比度、粗糙度和宽度是影响线条视觉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一结果表明, Oce VarioPrint 2110黑白数字印刷机对纸张有良好的适应性。此外,另一重要的认识是,Oce VarioPrint 2110黑白数字印刷机印刷的线条质量与线条的成像方向密切相关,表现为水平方向的表现能力优于垂直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桂平,徐艳芳,等.数字印刷品线条清晰度的评价方法研究[C].2010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2010.11.
[2]ISO/TECI13660,2001 ISO/IEC13660,Information tech-nology-Office equipment-Measurement of image qualityattributes for hardcopy output?Binary monochrometext and graphic images[S].First Edition,2001.
[3]GRICE Grice,et al.The PQ Toolkit:An IntegratedPrint Quality Assessment Tool[J].The JIST,1999:187-199.
一个企业要想做到家喻户晓,不但要有优质的产品、良好的信誉,以及找到合适的市场,还有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好的宣传,令企业蓬勃发展、事半功倍。
宣传方式可以分很多种,印刷品以它清晰、美观、具体的展现,独占鳌头。
报社关于提高印刷质量的意见
报社关于提高印刷质量的意见 印刷是报纸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报社的形象乃至报社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报社在抓印刷质量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购进印刷设备,加强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使报纸印刷的规模和质量较好地适应了报业发展的要求。但从报业竞争的严峻形势看,报纸印刷还需要稳定质量,提高水平。现就提高印刷质量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的要求
以国家报纸印刷质量标准为依据,以报社党委关于提高“三个质量”的要求为指
导,紧盯大报印刷质量,狠抓印刷各个环节,通过落实责任目标和各项措施,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使所承印的报纸在省内评比中取得更好名次,在读者中树立更好的形象。
二、质量目标
1、省内印刷质量评报保持在优质报纸水平。
2、套印误差控制在以内。
3、在印前提供合格图片后,保证印刷无明显偏色。
4、整个版面整洁,墨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蹭脏,无明显墨迹、水痕。
5、杜绝脏报、废报出厂,减少客户质量投诉。
6、编辑部按时签发,报纸准时交发。
三、措施要求
1、印务中心对各工序、各岗位制定详细的考核管理目标,要严格检查,落实到位,每周在厂务会上通报,定期向社长办公会报告贯彻落实情况。
2、认真坚持好质量把关制度,落实好
调墨员、机长、车间主任、值班厂长的自检互检和总检程序,并随时接受报社对印务中心的质量抽查。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学习外单位经验,请有关印刷专家现场授课,解决印刷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4、举办内部业务技术讲座。5——8月份先后安排一次扫描技术讲座,进一步落实报社关于图片的质量规定;安排一次设备的技术性能讲座,各车间相互了解设备的技术性能,增强工序之间配合的针对性;安排一次轮转设备故障排除讲座,提高员工对设备故障的处置能力;安排一次如何套印准确及如何掌握水墨平衡的业务讲座,提高员工对报纸套印的识别能力和杜绝废报的意识。
5、安排一次包括打字、组版、校对、照排、制版、弯版、上版、拆装橡皮布、打捆包装等项目的技术比武活动,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
6、与“三报”广告部联系,要求每次大 的广告都要带彩色喷墨打样,以便调色时更加符合客户要求。保证大的广告无明显偏色。
四、处罚措施
1、报纸评报达不到优质报每次扣罚印务中心主任200元,副主任各100元;
2、明显套印不准、明显偏色、明显的墨迹或上脏报纸,每发现一张扣罚相关责任人100元;
3、打字、组版、校对、照排、制版等印前工序的差错,轻微的按每次50——100元扣罚相关责任人,情节严重时除扣罚100元外,还要按印出成品成本的20%扣罚。具体执行印务中心各岗位的扣罚标准;
4、因印务中心原因使报纸晚点,除执行责任书的规定次数外,将视情按100——500元扣罚相关责任人;
5、报纸出现明显质量问题,车间主任、值班中心副主任、主任要承担相应责任,并给予处罚。
策划工作基本流程和工作职责
部门职责
1、负责项目运作的策划和推广工作。
2、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综合相关方面情况分析和销售预测,编制项目建议书,经总经理审定报董事会批准后,全面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和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组织对质量计划进行评审。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4、负责项目策划方案的制定和推广,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拟订广告推广计划。
5、负责对外宣传和广告工作及广告评估、媒体及执行。
6、负责市场调研工作及评估。
7、负责置信购房俱乐部会员工作,通过会员渠道建立并整合广泛的客户资源,探索新的营销模式。
8、负责置信品牌的提升、维护工作,多途径探讨企业文化的纵深发展,不断增添全新的企业文化元素。
9、结合内外活动营销状况,深入调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完善丰富置信生活方式。
岗位职责
文案岗位——
1、进行项目前期策划,负责编制项目开发建议书。
2、负责营销策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营销策划方案包括广告推广方案、营销活
动方案的编写、媒体推广计划安排等。
3、负责项目的宣传资料的写作,参与各种媒介宣传的创意和执行过程。
4、负责营销活动中文案的写作和宣传工作。
5、参与公司各类广告片和宣传片的创意、拍摄、协助工作。
6、参与项目VI系统的设计,负责其中文字写作。
7、负责公司品牌形象的维护,以及推广宣传所需文字资料的收集和写作。
18、负责对宣传项目和广告承诺进行评审,保证对外发布信息的正确性。
9、对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的广告传播进行效果评估,并作出书面报告。10、11、负责编制项目营销分析报告,包括阶段性营销分析报告。负责定期与各媒体保持沟通、联系。
任职资格:
1、学历和工作证明要求:大学本科以上,有实际对等职位经历最好,无其职业经历的看其思维和思想状态以及对房地产项目运作和营销策划的看法和思考。
2、专业要求:房地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学、中文、新闻专业等。
3、技能要求:熟练运用WORD、EXCEL最新办公软件,良好的写作能力,谈判沟通和协调能力。
4、其它要求:有做企业品牌管理和维护的工作经验;
C照持有,有车最好。
市调岗位——
1、负责组织进行项目市场调查,做出报告,为项目策划、决策及运作提供依据。
2、协助策划岗位制定营销策划方案与专项调查,做出报告。
3、与技术部衔接,确定区域市场的调查并形成市调报告。
4、定期阅读相关信息及其他经济、政策、政治等方面信息,特别是房地产业信
息,对本地竞争楼盘广告等信息进行收集。
5、负责对公司品牌知名度、客户满意度、物管公司服务质量等进行专项调查,并配合策划岗位对营销策划活动做出效果评估。
6、负责本地区楼盘销售形势的调查,定期收集销售信息,为营销策略的调整提
供参考。
任职资格:
1、学历和工作证明要求:大学本科以上,一年以上相同职位经历。
2、专业要求:统计学、房地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学、中文、新闻专业等。
3、技能要求:熟练运用WORD、EXCEL最新办公软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良好的写作能力,谈判沟通和融洽能力。
4、其他要求:C照持有,有车最好。
平面设计人员——
1、负责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
2、负责公司和项目VI系统的设计创意、制作及效果监控。
3、负责公司形象宣传和项目户外广告的设计、监控、调整和日常维护。
4、负责公司各项活动中相关平面设计的制作、执行。
5、协调实业内部各公司的VI系统的统一性。
6、负责VI系统的延展设计、方案审批、制作和效果监控。
7、负责选择、审核、评定合格的分承包方。
8、负责已开发项目的延续维护和美饰工作,保持其项目和公司的品质性,维护
公司整体形象。
任职资格:
1、学历和工作证明要求:大学本科以上,有卓越设计能力和独特审美认识,一年以上相同职位经历。
2、专业要求:美术专业、装潢设计、工艺美术专业等。
3、技能要求:有扎实的美术功底,能熟练运用相关设计软件。
4、其他要求:C照持有。
招商(活动)岗位——
1、负责撰写招商计划和报告,提出各种与其他合作单位的合作方案。
2、负责针对各合作单位进行洽谈,实施招商计划。
3、负责保持并维护公司与各个合作单位的关系。
4、负责策划并组织实施各种活动。
5、负责评估招商和活动的实施效果。
任职资格:
1、学历和工作证明要求:大学本科以上,一年以上相同职位经历。
2、专业要求:统计学、房地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学、中文、新闻专业等。
3、技能要求:熟练运用WORD、EXCEL最新办公软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良好的写作能力,谈判沟通和融洽能力。
4、其他要求:C照持有,有车最好。
市场调研管理制度
一、市调员在进行调查时,必须保证调查资料的客观真实和及时性,提供的资料
和调研报告必须准确无误。
二、市调要建立科学的数据库系统,要方便查询,数据库要包含各类所需要的资
料(包括开发商情况、成都市开发楼盘情况特别是竞争楼盘情况、公司情况和项目资料、房地产政策和市场动态)。
三、市调的所有资料要储存两份(电脑保存),策划部经理保存一份(电脑保存)。
四、在每进行一项调研之前,要做出调研计划和合理的调研费用预算,报经理审
批,注意对调查费用的严格控制。
五、除了对外调查以外,市调要和公司其他部门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和合作。
六、调查手段要符合国家政策有关规定,调查方式要灵活,对消费者调查不得干
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七、市调人员对外要严格保密,不得泄露任何调研资料,特别注意不能将调研资
料带回家。
八、严格遵守公司其它各项管理制度。
广告宣传发布管理制度
一、确保所有广告符合《广告法》的规定。
二、所有广告发布之前,须根据ISO9000要求进行广告评审并留下记录。
三、广告宣传要和项目策划方案、销售策略保持一致。
四、严格控制广告费用,注意广告组合和广告时期选择,以最少的费用产生最佳的广告效果。
五、同市调保持紧密联系,根据广告评估意见及时调整广告策略,增强广告效果。
七、精心选择广告公司,对他们提出的方案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八、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公司VI系统的正确运用。
工作流程
第一步:落实可开发土地
第二步:进行市场调查
第三步:提交《市场调研报告》
第四步:评审《市场调研报告》
第五步:总经理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进行质量策划(包括—建筑风格、结构
设计、环境设计、总体布局、销售定价、投资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初步确定方案构思,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项目。
第六步:总经理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建议书》进行评审并报董事会获准。第七步:总经理下达质量计划编制任务书。
第八步:编制各部门分步质量计划。
第九步:会审项目《质量计划》。
第十步:向各部门输出项目质量计划。
第十一步:与广告公司(至少两家以上广告公司)就推广进行沟通。第十二步:选择、确定合作的广告公司。
第十三步:编制《营销推广方案》,确定广告推广主题及广告主题语。第十四步:设计、制作销售工具。
第十五步:提交《项目阶段性广告推广计划》。
第十六步:策划部对推广计划进行确认。
第十七步:进行设计、文案、制作、电视广告等创作。
第十八步:执行媒体投播、制作等。
第十九步:策划部对销控、媒体投播、制作等进行监控和销售策略调整。第二十步:进行营销分析,形成相关报告
二十余年来,中国印刷出版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CTF(computer to film)和CTP(computer to plate)共存局面,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档次)及成本而灵活选择[1]。印刷胶片是印刷工业的主要成像记录材料,先后包括电子分色片、暗室拷贝片、明室拷贝片、激光照排片、激光影像输出片等。目前,国外生产印刷胶片的生产厂家有富士胶片公司、爱克发公司;国内印刷胶片生产厂家主要有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简称“乐凯二胶”)。1995年,德国DRUPA印刷展会上推出CTP技术以来,CTP系统在全球得到快速普及。美国、西欧、日本、南美等发达国家中CTP制版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大陆也有2019套CTP系统投入使用[2],CTP制版占胶印的比例不超过20%。目前在我国报业、商业、印染印刷领域中,采用“激光照排片+PS版”的制版工艺依然居主导地位,对印刷胶片的需求依然旺盛,五年左右的市场稳定是没有异议的,因此开展对印刷胶片显影加工方法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影响印刷胶片质量的因素
目前,国内市场上供应的印刷胶片品牌主要有富士、爱克发、华光。与国外胶片相比,国产印刷胶片存在表观弊病等问题,正在积极地改进过程中;同时,用户在胶片冲洗过程还存在诸多不规范性操作,也需要改进。
众所周知,印刷胶片质量主要取决于卤化银乳剂、涂层、曝光、显影、显影剂稀释状况、冲洗加工条件(温度、时间、循环与搅拌、疲劳性)等方面。当胶片自身质量确定后,冲洗加工控制对保证影像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印刷胶片的质量要求一是网点密度高;二是网点光洁;三是透明部分灰雾度小于0.04。一般来说,这些要求要通过充分显影、控制合适的显影温度、及时更换、补充显影液和定影液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冲洗加工对胶片成像质量的优劣也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2.1 胶片质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胶片质量包括胶片光学质量和工艺质量两方面。胶片的光学质量指标包括实地光学密度、灰雾密度、网点黑度、网点虚晕度等。目前,胶片光学质量主要是通过测量实地密度、灰雾密度、网点边缘清晰度等来控制。其质量取决于发排系统本身的输出质量、胶片材料的性能以及冲洗条件。因此,照排中心可根据自身照排机的感光性能对胶片的实地密度和灰雾度进行测试,选择合适的印刷胶片,以获得优良的印刷质量。
2.2 胶片冲洗加工对印刷网点扩大的影响
印刷过程中由于网点本身很小,经加网、晒版至印刷到纸上,网点始终处在变化之中,引起整个画面色调的变化,影响印刷品质量。主要表现为网点增大。网点增大包括光学增大和物理增大。需考虑制版印刷过程中许多因素对网点增大的影响,因此事先设定一个补偿系数(也称校正系数),用于补偿网点增大。
影响网点增大的因素主要有:冲洗加工条件、印刷条件、墨层厚度、印刷压力及工艺条件、纸张条件等。对胶片冲洗加工来说,网点增大主要是显影过度所致。
3 胶片冲洗加工实验设计
3.1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与材料
仪器:网屏5055激光照排机;虎丘胶片冲洗机6322PF;DM—500透射密度计;视频显微镜(х400);风光CGG曝光仪(加柯达雷登25滤色镜)。
材料:华光RL—IIN影像记录片(2010年元月生产的10028#乳剂号),HG—2000、爱比西SH—1000、科艺KY—338、太行TH—111显影液,HG—2000定影液。
3.2 冲洗过程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方法
印刷胶片冲洗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稀释比、药液温度、药液疲劳性、操作方法等,这些因素中对影像质量影响不同。因此,有必要采用多因素优选正交设计法来确定这些因素对影像质量影响的大小。
3.3 冲洗加工的正交试验设计
3.3.1 因素位级表
根据我们对华光印刷胶片半成品、成品质量的实际检验情况,认为有6个因素值必须加以研究,并制订了因素位级,列入表1。
3.3.2 试验方案
因素位级选定后,按照正交设计原则,空余一列。按照因素顺序上列,位级对号入座的原则,需做八次试验确定影响因素排序,列入表2。
3.4 印刷胶片照相性能测试操作与计算方法
印刷胶片照相性能测试操作如下:
(1)使用曝光仪对胶片样条曝光;
(2)显影加工;
(3)采用透射密度计逐级测出样片上的各级的密度值;
(4)按照曝光仪的技术参数,计算出相应的各级的曝光量的对数值;
(5)在坐标纸上画出胶片的D—lgH特性曲线(图1);
(6)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胶片的S、L、γ值;
(7)根据所计算出来的γ值绘制出γ-t显影动力曲线。
计算公式如下:
γ=(D1-D2)/(1gH1-1gH2)=△D/△1gH
L=1gH1-1gH2
S=3/H(D。+3.0)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多因素优选正交设计实验结果
4.1.1 实验结果与分析
我们的实验结果见表3。
表3的极差计算表明:
(1)显影液稀释比产生的级差(0.45)明显高于其它的级差,因此,显影液稀释比对胶片性能影响最大;
(2)显影液温度、显影时间及药液持久性所产生的级差分别为0.27、0.23、0.25,它们对胶片性能影响情况基本相同;
(3)定影液温度产生的级差(0.01)明显低于其它的级差,对胶片性能影响最小。
为了保证冲洗胶片质量的稳定,必须控制主要影响因素。所以调节显影液温度和显影时间才是最佳选择。
4.1.2 药液组分对胶片性能的影响
国内主要的显影加工套药中的显影液推荐的稀释比见表4。
用上述4家的显影加工套药显影华光RL—IIN型激光影像片,按各厂推荐的显影液浓度,32℃显影60s,测试其照相性能,结果见表5。
从表5看出,冲洗华光胶片最好采用华光HG—2000和太行TH—111显影液,否则灰雾偏高将影响使用。
注:*Dmax为最大密度。
4.2 胶片冲洗对胶片照相性能的影响
4.2.1 显影液稀释比的影响
保持其它条件相同,增加显影液浓度,会使显影速度加快,但并不是正比例关系。当显影液浓度较高时,灰雾也会随显影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用华光HG—2000显影液,在35℃显影40s条件下,进行不同浓度显影,测试华光RL—IIN型激光影像片的照相性能,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其它条件不变时,显影液浓度越高,灰雾越大;稀释比在1∶5~1∶3范围内,灰雾基本稳定;当稀释比达1∶2时,灰雾上升很快。显影液浓度越高,胶片的Dmax越高。随显影液浓度增加,反差系数先提高再降低。
4.2.2 显影温度的影响
用1∶4华光HG—2000显影液,40s显影RL—IIN型激光影像片,改变显影温度,测试照相性能,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灰雾随显影温度上升而上升,36℃以上灰雾上升很快,合适的显影温度为30~36℃,最佳温度为35℃。反差系数随显影温度上升而上升,最佳温度35℃。胶片感光度随显影温度上升而上升。显影温度越高,Dmax越大。
4.2.3 显影时间对胶片灰雾的影响
胶片在显影机内停留时间取决于显影速度和显影液液面的高低。我们测试显影时间/温度对灰雾的影响,结果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35℃以下,灰雾0.04~0.05。20~60s:灰雾0.04~0.05。40℃,超过40s,灰雾急剧上升,达0.07~0.08。
4.2.4 显影液的循环与搅拌对显影速度及胶片密度的影响
显影液的循环与搅拌对显影速度有一定影响,搅拌可明显加速显影,同时可避免形成流边效应[3]。显影机内显影辊间设计的合理程度、搅动时间的设定,补充速率与时间的设定、显影时间的设定等都会影响搅拌效果。如果显影辊搅拌不均匀,会使胶片四周密度不一致。
4.2.5 HG—2000型显影液的合适补充量(推荐)
显影时,曝光潜影与显影液反应消耗显影液,同时显影过的胶片会将部分显影液带入定影液,显影液本身也不断地氧化蒸发、结晶,这些都会使显影能力逐渐下降。一段时间后会导致胶片最大密度(Dmax)降低。为保持其活性,必须定期加入补充液,才能保证胶片的正常显影和最大密度。
机显时,必须定期补加补充液使显影液活性保持恒定。
手工时,可增加显影时间来弥补。
根据我们多次试验结果,推荐华光RL—IIN用HG—2000型显影液,补充量为300~320ml/m2(按50%曝光面积计)。
4.2.6 HG—2000型显影液合适的更换周期(推荐)
我们用1∶4华光HG—2000型显影液加工华光RL—IIN型激光影像片,耐冲性结果见表9。
从表9可以看出,显影液浓度为1∶4,不补充情况下,每升显影液可冲3~4m2胶片,照相性能达到使用要求;冲片量超过4m2后,胶片性能变差。
我们也注意到,显影液长时间不用,可能变质或失效,影响冲片质量;显影液在显影辊上产生的结晶物会造成胶片划伤,使药膜面出现白线;显影辊上的沉淀物也会影响显影机的使用寿命,所以隔一段时间需彻底更换显影液并清洗显影机,一般至少两三周换一次。
5 结论
(1)显影液稀释比对胶片影像密度影响最大。
为保持影像质量的稳定,对于同一厂家生产的胶片,冲洗工艺一旦确定后,不宜改变显影液稀释比。
(2)显影液温度、显影时间及药液耐久性对胶片影像性能影响基本相同。
必须严格控制这些冲洗条件。
(3)HG—2000套药冲洗华光印刷胶片的最佳条件是(推荐):
a.显影液、定影液稀释比均为1∶4;
b.35℃,40s显影,32℃定影;
c.显影补充量300~320ml/m2(按50%曝光面积计);
d.至少2~3周更换一次显影液(也与冲片量有关)。
参考文献
[1]崔从忠.印刷胶片的影像评价[J].影像技术,2002,(4):34.
[2]“CTP在中国”之十[J].印刷经理人,2009,12:12.
【质量手册印刷厂】推荐阅读:
质量保证手册06-08
职业卫生评价质量手册07-08
血库质量管理手册10-15
组织与管理(质量手册)12-09
食品质量管理手册最新06-15
质量管理手册a09-12
质量检查系统操作手册10-17
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手册11-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手册09-12
碧桂园质量管理手册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