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精选7篇)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篇1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目标明确,才能定位好前进的方向;任务清晰,才能把握好奋斗的路径。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设定历史航标,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效能。全会确立这一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未能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其他国家也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在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历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局面,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

然而,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如何通过方式的转变,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总目标、总抓手,才能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部队伍。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内容,才能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才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尤须把握好这个总目标,从各个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天,中国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提出长远目标可谓正当其时。向着这一目标奋力前行,中国改革的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带领13亿人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航程。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篇2

人教版教材中的统计教学是贯穿小学一到六年级的重要内容, 为了处理好本阶段的统计知识的教学, 我整体研读教材, 并牢固把握统计教学的根——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通过对教材的整理把握和前后知识的分析, 并根据学情分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选择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一、整体把握教材, 准确定位阶段教学目标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在钻研教材时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一册教材、一个单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更要从微观的角度深刻研究每一课时教材的具体内容、编写层次和编写意图。把握文本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本节课在人教版第八册“统计”单元。课前, 我对小学阶段关于统计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相关的前后章节做了系统的了解, 对知识的呈现背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会分析并能简单制作条形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增减和变化趋势, 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通过分析, 我认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因此, 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时我要求学生在总结整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 根据图形特点进行选择应用, 这也正是课标第二学段中的一个教学要求, 从而使这节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做到了既对前面知识进行提炼升华, 又对后面知识进行铺垫、拓展。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有效达成阶段教学目标

本课承载着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有效地表示数据这样一个任务。因此,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 紧扣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设计了说一说、辩一辩、选一选的内容。

[说一说]

同学们, 我们的家乡——新疆以她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原始古朴的人文资源、品不完的美食, 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此参观旅游, 为了做好接待工作, 需要对旅游的人数有一个大概的估计, (出示往年的一些统计数据) 旅游局的叔叔阿姨得到了这样的数据, 你能用什么方法呈现出来呢? (学生述说理由)

小结: (课件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同时出示) 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数量的多少, 但是条形统计图更直观,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数量多少, 还能直观反映数量增减和变化趋势。

[辩一辩]

娜菲莎听后, 认为折线统计图优点很多, 就把“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数调查的结果绘制成了折线统计图。请你认真观察并在小组里讨论:这个统计结果用折线统计图是否合适, 为什么?

[选一选]

老师通过调查也制作了两个统计表, 你们帮忙看看, 制成什么统计图更合适呢? (出示两个统计表)

第一张统计表是四 (1) 班5位同学的身高数据;第二张统计表是四 (1) 班一位同学2010年~2013年体检时的身高数据。

第一张统计表适合用条形统计图画, 谁高谁矮很明显。

第二张统计表适合用折线统计图。因为它是同一个同学的身高数据的变化, 折线统计图能将变化看得一清二楚。

追问:那么你觉得什么情况下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什么情况下适合用折线统计图呢?

顺势小结:只需直观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用条形统计图就可以了。如果要分析出数量增减情况和变化趋势, 进行预测, 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所以在制图时我们一定要根据需要, 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去选择。

1. 问题情境促思维发展。

教学时, 我采用问题情境串的方法, 由问题的需要引出例题, 通过学生说一说这个例题, 统计的结果哪种方式呈现好, 观察分析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这样既整理提炼了统计图表的特点, 初步感受选择要根据图的特点以及分析内容的需要, 又使学生对统计图表特点的理解, 从具体、感性的低层次向概括、理性的高层次发展。紧接着通过学生“辩一辩”小古丽调查的四个景点旅客的人数, 制成折线统计图合不合适,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小组讨论进一步体会用折线统计图不合适, 而应该为条形统计图, 掌握选择的方法, 最后用“选一选”的方法, 让学生判断两个统计图表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最合适。通过“说一说、辩一辩、选一选”的问题情境, 提升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选择应用, 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与灵活。

2. 比较中突破重难点。

小学教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 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 防止知识混淆, 提高辨别能力, 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体会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时, 我将三种呈现数据的方式放在同一张幻灯片上, 让学生比较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整理提炼后学生的思维清晰了, 建立起了一个知识系统。又通过两个相关内容, 但不同方面的练习 (选一选)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学生比较出什么时候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什么时候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使学生的认识提升一步。

三、联系生活, 发展核心目标

统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统计观念的培养。本节课另一个目标: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感受到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体验到统计的价值, 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课前, 指导学生预习探究;通过网络、报刊、书籍、与家长沟通等多种方法, 搜集生活中的统计图, 从而感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增强学生的统计观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从学生感兴趣的新疆旅游情境入手, 再到体验数据的呈现方式和对数据进行分析, 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全过程地参与, 学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 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在对两种统计图特点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 我在课的最后, 又通过对全球气温变化图的分析, 以及生活中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统计应用的广泛性, 进一步体验统计的价值。

明晰教学目标把握技术支点 篇3

新学期,实验区不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迎来选修模块的教学。从技术维度来看,各选修模块是技术取向的纵深挖掘。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技术方法与技术思想,更要挖掘信息社会、信息生活中潜在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我们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表达自我、实现交流、创造价值?信息文化具有哪些特定形态……

我们需要认真思量技术的教学目标定位,特别是对“技术取向”的理解和把握,找到课堂教学目标平衡的支点。通过前期的课程实验,笔者认为,要成功地实施选修模块的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在课标、教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提炼。技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要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预期的结果。特别是可观察和可测量,是评价目标达成的关键。

本文试图对网络技术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两个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40~45分钟)目标进行分析和设计,希望与同行们共同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和编写。

理论知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编写

表1是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材的部分相近内容比较表。

课标内容标准描述:

选修3(二)1.⑵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读到这条内容标准,无疑是要啃一块“硬骨头”,再看到教材中所描述的内容,我们很容易就会回想起大学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中的内容和当时的情景。怎样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解决这一理论知识难点呢?问题不可回避。怎么讲,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为好?当遇到这样的困惑时,也就是要自己回答几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去表述这一目标?技术层面的支点在哪里?

准确界定行为动词,清楚理解学习要求

从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可知:对协议的知识要求达到“理解”水平,知识性目标的第二级水平;对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要求达到“描述”水平,知识性目标的第一级水平。

深入分析教材结构,建构教学过程蓝图

如果感觉课标的字里行间难以准确把握,不妨先从教材研究入手,找到突破口。教材实际上是课标的一个实现设计方案,它把内容标准具体化,教材中富含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就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问题吧!从教材的体系结构分析可以看出编写者对各部分知识的水平要求的侧重点,从编写体例中可以得到足够的教学过程组织的信息和启发,而教材所呈现的案例及创设的情境可以为教学过程提供丰富的资源。由表1可知:

1.从教材的编写体例来看学习的过程,有理解记忆型的,也有“做中学”的。

2.通过介绍电话的通话过程引入“协议”的学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情境很直观且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紧密;邮件系统分层模型作为对OSI模型的引入或类比的案例看来已被广泛接受。

3.教材2、3中都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过程,可以考虑安排一个“网络协议”安装的学习活动。

现在,一个教学过程的蓝图开始浮现在脑海中。

提炼课文内容观点,回应内容标准要求

“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这部分内容可以比较容易地从日常生活情境与事实中迁移获得,学生的理解难度较低。“能描述网络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所指的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再次回到教材中寻找答案。

归纳表2的内容,我们对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可以描述如下:

1.使网络部件能够标准化,各层功能相对独立,易于研发和维护,更易于理解,为复杂的硬件和协议组件的关系提供一个简单的解释。其实质是模块化思想。

2.网络世界中一种通用的概念模型,一套普遍适用的规范集合,让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平台可以进行开放式通信。其实质是标准化思想。

这两点就是技术的“支点”所在,它们既是技术方法与思想的结晶,也是信息生活中潜在的文化价值,更直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做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对于这个“支点”的把握,平衡了技术与文化之间的教学目标。

运用表格分解目标,设置和编写课堂目标

综上所述,尝试以课标中“协议”和“OSI模型”的内容标准为出发点,编写课堂的教学目标分解,如表3。

表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分解(知识与技能部分)

根据表3的分解,可把课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陈述如下:

1.能通过叙述电话通话过程或邮政通信过程,理解“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约定”的定义,知道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需要安装协议软件。

2.能准确说出OSI分层模型的名称及被划分为7层这一特征。

3.能描述OSI分层模型的“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基本思想,可以引用课文内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

4.能独立完成NetBEUI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安装,成功访问网络中计算机的共享文件资源。

……

相对于内容标准和教材中的学习目标,经过提炼的课堂教学目标进一步清晰,技术的支点也被把握住了。这样课堂教学会更具操作性,目标的实现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去评价学习的效果和目标完成的情况。与技术操作课堂的教学目标不同,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可观察和可测量需要在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比较好地明晰。

技术操作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编写

课标内容标准描述:

选修2(二)1.⑵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分别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进行采集;能解释多媒体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思想。

例1 通过麦克风录制声音并存储为声音文件,分析声音采样、编码的简单原理。

不同的教材对技术操作的内容有不同的组织方式,采用横向教材比较分析法往往不容易把握技术操作课堂教学目标。笔者对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第一节“声音的采集与加工”这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如后图。借助概念图工具,可把握技术的支点,明晰课堂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好教学的过程。

由上图可见,在技术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比较多的应用软件,课堂教学中往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功能较为全面的软件作为支撑,但是很多时候事与愿违。这时,对课堂目标的设置不妨考虑适当降低技术实现的要求。例如,声音的采集与加工的课堂教学不妨考虑以“录音机”作为技术操作实验平台,即技术的“支点”,通过一个有趣的活动,如朗诵比赛、绕口令比赛和背景声音特效等,在一个课时中完成对声音采集与加工的技能学习,涉及录制声音、声音文件的存储格式和声音加工三个环节。构思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的蓝图后,接下来就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具体编写如下:

课题:计算机绕口令比赛——声音的采集与编辑。

课时:40~45分钟。

课堂教学目标分解见表4。

根据表4的分解,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陈述如下:

1.能说出使用计算机录制声音应该具备的基本硬件条件:声卡、麦克风和音箱,能够查看音频硬件的配置属性。

2.能够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并保存成为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3.能够查看所录制的WAV声音文件的属性。

4.掌握运用音频软件编辑声音的操作,能选取、删除、插入混音、加速和加入回声。

……

很显然,以上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根据这样的目标很容易形成本节课的学习评价表,见表5。

几点讨论

关于教学目标的认识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三种主要功能:导学、导教、导测量。然而,在一些课堂教学设计中,不乏见到对教学目标的编写直接套用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原话,更有甚者直接使用课程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从“导学、导教、导测量”的角度来分析,这类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是值得我们反思和进一步提炼的。

什么是“课堂的预期”与“单元教学的预期”

教学目标分解表中的“课堂的预期”是针对一堂课教学应产生的教学结果和条件,规定教师将采用的教学活动。“单元教学的预期”一般是由若干课时构成的教学课题目标,或者完成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后的学习结果。区分两者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后至少有“一得”,“一课一得,得得相连”,通过每节课的积累,学生能学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点,对信息技术从“会用”向“活用”转变。

到底要不要写教案

网络论坛中曾针对要不要写信息技术教案展开过讨论。实践告诉我们,一份完整的教案能有助于教学的反思,更有助于自己出成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退一步说,即使是不完整地写一份教案,课堂教学目标总应该写写吧!明确教学目标,课堂实施才会更有奔头。

这样备课的代价有多大,可行吗

要备好一节课,当然需要付出时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学科组集体备课的方法来解决备课工作量大的问题。学科组中每一位教师先进行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然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分解和细化成课堂教学目标,最后陈述目标。课堂上详细的教学流程设计由每一位老师自由发挥和把握。

在教学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多对比几本不同的教材是一种不错的备课方法;但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找准目标深入挖掘,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附注:

1.李艺等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

2.应吉康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

3.徐福荫等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广东教育出版社

4.陶增乐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浙江教育出版社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篇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覆盖从现在起到2020年这8年。这是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的8年。因此,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这次全会,特别是高度关注这次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因为,总目标不但关乎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方向,也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决定性因素。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设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容引人注目、内涵十分深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顶层设计,就其丰富内涵而言,包括两句话的改革目标总概括、“三个性”的改革方法论、五位一体的具体改革目标、“三个让”的改革根本目的这4个层次。

第一,两句话的改革目标总概括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简洁鲜明的总目标,同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相比,由于增加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至关重要的新目标,而格外耐人寻味、引人注目。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已被实践证明是唯一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制度体系。我们应当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具体制度就不需要进一步完善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就强调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30多年来,经过几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懈奋斗,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仍有很大距离。

由于制度问题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本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具体目标和各项重大改革措施,都是聚焦“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

比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项制度建设方面,重申了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围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一系列旨在完善和健全具体制度的重大措施。其中,关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都极具开创性。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从具体制度层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可以预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于全面深化改革之中,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亦即人的现代化,即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都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了,也不等于就能自然而然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正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呼唤着、倒逼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尽快实现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所强调的治理,早已有之。我们党执政以来,提出治国理政、民族区域自治等同治理相关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企业法人治理等概念。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概念。本次全会又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等概念。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对各方面存量的和增量的治理体制机制的总概括、总称谓。

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把我们党和国家对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有效管理,同各种范畴、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多元治理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化;二是强调提高治理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通过经济市场化、社会法治化、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科学化等途径来实现。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平台来辅助实现。毫无疑问,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广泛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必将把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提高到新水平、推进到新境界。

第二,“三个性”的改革方法论就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总书记在去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作为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提出来的。此后,他又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这“三个性”写入总目标,并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和举措之中,这既体现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导,也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我国改革开放是分别从农村和沿海试点起步、点线展开的,存在系统性改革不够、全局性矛盾长期没有触及等弊端。从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来看,协同面更广、系统性更强,更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第三,五位一体的具体改革目标就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这五个方面,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全面”表明,到2020年这8年间,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目标,就必须同时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后者是为前者的实现提供动力、注入活力的。

同时,还应当充分估计到,深化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就能推动实现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同人的精神进一步解放的良性互动。就能使我国西部地区以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从担心不能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焦灼中解脱出来;使广大农民从没有更多财产权利、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后顾之忧中解脱出来;使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从不能同其他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不公平感中解脱出来„„可以说,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一旦实现如此广大人群的精神解放,其势将引发的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创造活力进一步解放的广度和深度,恐怕是无法估量的。

第四,“三个让”的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三个让”中的前“两个让”,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的重申。“三个让”中的第三个“让”,则是对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的重申。这说明,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造福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思想,在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以贯之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这“三个让”组合起来,作为我们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根本目的,表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改革进程中,倡导劳动与资本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财富创造与财富分配的统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统一。所有这些,归根到底都要通过不断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来实现;都要通过把社会财富的蛋糕不断做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来实现。旗帜鲜明地提出这样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根本目的,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感言时这样说:“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次全会提出的各项深化改革的部署和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庄严承诺,已经、正在、今后还更多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

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设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彰显了三个重要特点

纵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文本,梳理本次全会《决定》的内在逻辑和重大理论创新、重大实践举措,可以看到,本次全会设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彰显了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这个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覆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篇,又突出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所包含的“六个紧紧围绕”的具体目标之中。即: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六个紧紧围绕”,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坚持“六个紧紧围绕”的正确方向,就能做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就会不断增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全党全国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勇气、智慧、信心。

第二,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在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方面的成功实践,为本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总结借鉴这些重要经验的基础上,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自觉把握了社会脉搏、人民期待,自觉把握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若干重大关系。这就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同时,《决定》还自觉把握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五位一体改革全面深化、协同推进的关系。第三,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对全面深化改革取

得成功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依据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在对全面深化改革众说纷纭的种种诉求和建言中,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开出了突破思想观念束缚、利益固化藩篱和部门权力掣肘的正确药方,形成了包括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在内的聚焦点、着力点,找准了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最佳结合点。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全面抓好落实,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必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广泛道义支持。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形成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改革合力,坚定不移实现中央的改革决策部署,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篇5

——如何精准把握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和目标?

石门寨中学 戴春艳

确定教学目标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读教材,知道教材这一课讲什么内容;第二步看课标,尤其是课标解读,看看每一内容要求的范围、程度;第三步做学情分析,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学生的已知、需求和困惑。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谈一谈吧。先从教材说起,教师应该怎样围绕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

一.如何围绕教材内容恰当设定教学目标

我们所用的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的认真思考,层层的审核,应该说其中的教学资源是非常典型和有价值的,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最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根据课标及具体教育目标,精心安排且适合学生学习、参与、活动、体验、内化及实践应用的综合内容。在“我与他人和集体”这部分内容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材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情境化:教材以图片、故事、心理测试等方式创设了学习的情景,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平台。

生活化:教材的设计就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背景,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为背景,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学生面临的生活问题,注重从学生生活感受中总结提高,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得出结论。

思维化:教材用设问思考、讨论争辩等方式呈现了思维的过程,在过程中注意形成概念、观点、结论,帮助学生体会与感悟,避免灌输给学生,即使是有些定论性的东西,也要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活动化:教材的每一个观点的介绍和形成都是借助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使课文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和操作性;而且使学生能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综合化:综合性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体现在教材上,如一册教材中,既有心理、品德的内容,也有法律方面的内容。体现在问题中,如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从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角度去探讨。

“我与他人和集体”的教材内容,是围绕学生的交往展开的。必须理清教材内容,才能找准知识点,才能明确教学方法,从而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要准确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领会,从对教材整体性的把握,如一册书或一个单元的设计意图、逻辑结构、中心内容等,到每一课到底讲了几个问题,关系是怎样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等都要梳理清楚。理清教材内容,可以简要地概括以下几点。

1、研读教材,首先要读标题,标题是其下面内容的中心思想,帮助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如八年级上册第五课课题为《多元文化“地球村”》,通过课题名称可以看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其次读内容,以明确每一个中心思想下面包涵哪几个知识点。如第五课下面有两个框题《世界文化之旅》和《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可以看出本课包括两大内容:一是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文化,体会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二是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如何在保护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加强不同文化沟通了解,使本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读标题,要讲究顺序,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从单元到课到框题到目,只有按照这种顺序读,才能不丢失任何一个知识点,才有可能正确理解所讲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而把握好教学的侧重点和角度。读内容:具体到每一课,首先要看正文宋体字,共分几段,都有哪些内容,每点内容有几个层次。再看虚线框部分,展示了什么案例?设计了什么样的活动?提出了什么问题?与正文是什么关系?教材中的资源链接和名言警句是什么?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选取这些连接和名言警句?——这些为知识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

2、把握教材还要理清关系,也就是要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教材正文内容有两种字:宋体,用于表达和分析基本事实,一般概念、观点和结论。楷体,用于提供教学活动所需资源,如介绍有关事例和资料等。宋体字内容是教学的结论和正确导向,要求学生懂、信、用,文字表达准确、规范。如:

楷体字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或为学生活动提供活动设计、引导和素材,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活动围绕教学内容,趣味性强,文字活泼。

教学中准确分析其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关注点,如对学生 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的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技巧的培养等,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策略——确保能力目标的设定具有实效性。

3、挖掘教材就要 “找讲点 ”即教育价值。比如说,教材讲解是否到位?哪些点可以忽略?哪些点可以补充进来?归纳的结论有无其它可能?特别是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判断等方面能否带来改变与提升?“我与他人和集体”部分,主要体现在八年级的教材中。八年级是学生向青春期过渡的主要时期,面临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引发的心理矛盾,需要帮助他们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指导他们处理好不断扩展的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交往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八年级教育的主题是学会交往与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弄清楚这些,就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找到了支撑。

八年级下册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教学中,清华附中朝阳学校的常鸣老师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这样的问题设计并不是引导学生关注某一个知识点,也不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引导学生理解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时,如果大家都嫌麻烦、费事、抱着没多少钱就算了的态度,那么我们就无法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更无法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市场环境。这里面渗透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深入理解。在教学即将结束时,常老师又设计了一个环节: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作为消费者个人,不要发票可以得到优惠,如一瓶饮料等,于自己是有利的;但是从国家的角度而言,餐馆就是在偷税漏税,损失的是国家利益。教师在这里是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责任。这一课的教学中,常老师对教材教育价值的挖掘很到位,而且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贯穿了教学始终。

二.如何依据课标恰当设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部分由三方面内容构成。一是“交往与沟通”,这一主题主要围绕青春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而设计,共分为五个教学内容点。前两个内容点介绍了交往礼仪、交往与友谊对个人成长的意义、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后面分别从与父母、老师、同龄人交往的三个侧面,提出了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进感情与建立友谊,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等要求。与这一主题相对应的总体目标是:知道交往、礼仪与友谊对个人生命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意义,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孝敬父母,增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与能力;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增进与教师的感情;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第一框《礼貌显魅力》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从两个字“您”和“怹”入手,解释了对人的礼貌首先是尊重,就像这两个字一样——把人放在心上!而且,这个设计还引导学生理解,礼貌绝不是个人的事,它一定是在与他人交往、在社会交往中不容忽视的。

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快乐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愿意做有礼貌的人,乐于以礼待人。

能力目标: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知识目标: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不难发现,教师的这一设计,准确的切入到教学目标的落实上,所以精准把握《课程标准》对教师恰当设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在集体中成长”,这一主题主要围绕初中学生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设计。五个教学内容点分为两个层面的关系问题:一是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二是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处理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处理自己与同学的关系,要求学生自觉做到换位思考、宽容他人、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平等待人,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实现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更好成长。与这一主题相对应的总体目标是: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的力量;学会理解和宽容,尊重、帮助他人;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努力做富有正义感的诚实人。

视频:清华附中朝阳学校的 常鸣老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的教学片段。常老师创设的三个情境:

 在学校遇到校长、老师、清洁工和保安,你会怎么做? 平等待人与尊老爱幼是否矛盾?

 坐地铁,遇到衣服很脏、汗味很重的民工,你是什么态度?

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最后得出:“平等尊重——尊重他人的劳动、不用语言和行为侮辱他人”。

这一设计是在对《课程标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完美地落实了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突出了思想品德学科的学科价值。

三是“权利与义务”,这一主题围绕与初中生密切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而设计。五个课程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其行使的要求,进而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受教育权、经济权利、消费者权益,并促使其履行相应的义务。与这一主题相对应的总体目标是: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认识到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教育权利、经济权利和消费者权益受法律保护;树立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公民的权利,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对义务会忽视。这就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学生不断的强调自己的权利,把自己在生活遇到的一点点的侵权行为就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觉得任何人对自己的一点侵权行为,都应该告到分院、赔偿损失。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在八年级下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老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出示材料,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些姓名给生活带来的是便利还是不便?

学生认为姓名权就是名字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喜好、个性等来决定,是纯粹自己的事情。面对越来越多奇、特、怪、异、生僻等姓名的出现,带来的社会交往的问题和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明确权利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姓名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乎个人与他人、社会的交往。于是教师又出示了这样一张幻灯片,引导学生不要忽略,即使个人的姓名权,其中也包含着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而这正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落脚点。

三.怎样分析学情为恰当设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现在大家基本上有这么一个共识,依据教材确定教学重点,依据学情来确定教学难点,可见了解学情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也知道,学情除了是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它还是确保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

了解学情是教学的出发点,科学的分析学情,才能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学情,就是包括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及已有知识经验等在内的总和,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还应该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状况)、思想状况、道德发展水平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等。一般在思品学科的学情分析中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主要内容:

(1)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分析学生学习教材的认知障碍;

(2)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和道德需求,把握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分析学生学习教材的思想疑点和道德认知困惑;

(3)了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亮点,将之作为教学资源。在“我与他人和集体”这一部分内容中,学情的分析主要应该围绕学生在交往中遇到的烦恼、问题展开。只有准确的了解了学生的状况,才能使教学设计有针对性,设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并能通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否则,往往使得教学目标成为一句空话。

首先,当前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和存储知识。这必然要求老师更加关注学情,才能制定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其次,学生自身特点不断发展变化。现在的学生有着丰富的信息来源,头脑中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之学生个性的自由释放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多样化,社会上的一些影响会通过家庭传导给学生,掌握住学生的真实思想,才能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要做到有效分析学情,应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观察,并经常做一些小问卷、简单的访谈,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整体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在思想品德课日常教学中,还需要特别注意观察了解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情的准确分析与把握,与恰当设定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合理选择教学策略等存在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

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的方法很多,很多老师日常教学主要是凭借教学经验和随意性观察,但是要使得对学情的分析更具科学性,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有意识观察法及建立学情档案等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应本着短小、简单、易操作的原则,在帮助教师有效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又不给教师增加过多负担。如针对一课时教学内容设计问卷,问题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和认知水平,不引起学生反感;把有主题的访谈落实在与学生的随意交流之中,但要及时做好记录;教师养成平时有意识观察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增强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的能力。

四.如何把握教学重点

1、什么是教学重点 ?

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教师安排教学结构的主要线索,是教师必须着重阐明的部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部分。

2、教学重点应具备哪些特点?

(1)应当是对完成教学任务最具有影响、起关键作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带有结论性的基本观点。

(2)应当是与当前社会生活或学生思想实际密切联系的、能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的那部分概念、原理和观点。

(3)应当是教材中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交叉或有关联的、对多学科综合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有影响的概念、原理和观点。

3、教学重点确立的依据有哪些?

(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的确定教学重点。

(2)学生实际: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学重点应该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确立的。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辅导、分析试卷等方法,分析学生的疑难所在,以之作为今后教学相应内容是确定重点的借鉴。

4、如何在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

(1)分清主次。特级教师支玉恒说:“那种把教材所有内容无巨无细都钻得深而透之做法,并非聪明之举。如果进而把这些内容都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则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式的教学,也是绝对不可取的。因此吃透教材,首先是吃透教材的重点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可以围绕中心问题合理变动顺序,力求从系统发展的过程中突出中心环节,做到既有中心、又有向心力,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2)围绕重点作必要的补充,以求课堂讲授内容具体、深入、明确,使重点更加突出、丰满。对于非重点的教学内容,则予以适当精简,概而述之。

(3)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予以切实保证,使重点部分得以讲清讲透。

5、课例

课例 1:《做诚信的人》 课标要求:“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障碍分析:

1.“怀疑”:现阶段的初中生是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当前社会诚信的失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小被家庭和学校告知,要提防社会中的不诚信行为,使得他们对社会产生一种怀疑和提防的心态。

2.“矛盾”:学生渴望得到的与其说是诚信的人格,不如说是防止欺诈侵害的技巧;他们既期盼社会诚信状况的进步,有时自己又做出不诚信的行为。

3.“盲目”:学生尚未把自身行为与诚信明确建立联系,对自身行为所带来的诚信后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根据这样的学情,可见,帮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赢得社会信任的基础,赢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对于提升自我价值、抓住人生机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很必要的。最终确定的教学重点:诚信与人生价值的关系,产生追求诚信人格的渴望。

课例 2:《心有他人天地宽》

确定的教学重点:在我与他人关系不同层面的问题情境中,如何做到宽容,宽容的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分层次设计问题情境,突出教学重点。

五.如何确立教学难点

1、什么是教学难点 ?

教学难点是相对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思想实际水平来说的,是指教材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或接受的那部分概念、原理和观点。

2、教学难点确立的依据有哪些?

(1)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较好地理解。

(2)在学习新的概念、原理时,缺少相应的已知概念、原理作基础,或学生对已知概念、原理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所以,让学生明白这些概念的内涵是教学时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

(3)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即已学过的知识在对学习新知识时,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原理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原理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

(4)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这是教学中的“大难点”。因此这类内容在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选择上都是难点。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

课例一:《做诚信的人》

教学难点:领会诚信的核心是善,能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做到诚信。

确立的依据是: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诚信具有复杂性和情境性,学生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各种诚信行为背后的核心,才能真正增长诚信的实践智慧。

课例二:《心有他人天地宽》

教学难点: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不能突破维护社会正义的底线,这要求学生既要宽容大度,又要坚持原则。确立的依据是:初中生尚未建立牢固的是非观,缺少辩证智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因此,帮助他们理解“宽容要有原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例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难点: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确立的依据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往往关注自身多,不习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情感世界,在实际的道德实践中,不会换位思考,也难以与人为善,以致伤害他人情感的事时有发生。所以要进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教育。

课例四:《我有肖像权》

教学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权的义务。

确立的依据是:初中学生刚接触法律知识,对法律赋予公民肖像权的具体内容并不了解,而现实生活中对别人肖像进行恶意丑化的行为,或在网络中恶搞别人肖像、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以营利为目的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又给学生的认知带来的混淆。而权力与义务相统一的观点又较为抽象,故成为难点。

课例五:《财产留给谁》

教学难点: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既要依照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确立的依据是:初中学生刚学习完法律之后,倾向于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一切问题,这对启发他们从道德的角度思考问题来说,之前的内容可能会起到负迁移的作用,故成为难点。

3、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很多,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其目的都是为了化难为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直观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如多媒体辅助法。

(2)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特殊。

(3)补充材料、化解难点。对于一些结论性难点,化解的方式是需要引进一些典型的事实材料,并以材料为依据进行分析,从而化解难点。

(4)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运用对比方法区分各自的特点,如表格比较法。

准确把握新课标用活“目标”教学 篇6

一、超前学习, 初步达标

该环节的出发点在“自学”, 落脚点在“发展”。超前学习与传统意义上的预习不同, 传统预习有较大的随意性, 一般没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精心设计的训练序列, 而超前学习则不然, 它绝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强调教师引导有方。因此, 该环节在操作时应遵循从“扶”到“放”的原则, 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循序渐进地来达成目标。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1. 铺垫搭桥。

学生超前学习时, 教师要精心设计铺垫题, 并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降低自学难度, 这是超前自学的基础。如超前学习“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时, 我这样设计铺垫题:简算以下4题186+173+14;23+46+77+54;159+49+44+51;385-28-72。又如, 学生超前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我这样设计铺垫题:根据商不变的性质, 把下列各式中的除数化成整数15.8÷0.02;0.45÷0.09;4.97÷0.007。对基础好的班级, 学生在超前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针对中差生情况分层“补差”,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为他们自主学习新知识扫除障碍, 较快较好地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让学生尝到自学新知的乐趣, 增强中差生进行超前学习的信心, 实现优生与后进学生同步学习的目的。对基础差的班级, 在实施超前学习之前, 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 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况, 全面了解后进学生个体的知识“断层点”, 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 精心设计铺垫题, 巩固旧知识, 学习新知识, 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点”、“拨”的作用, 鼓励学生超前学习, 共同探求新知识。

2. 激励自学。

学生有了自学数学的愿望, 就要趁热打铁, 利用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超前自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超前自学时, 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控, 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 让学生保持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活跃状态。为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好胜心理, 抓住时机, 以小组为单位, 组织各种内容的超前自学竞赛。在竞赛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引导、评价, 评价要面向全组同学, 而不只限于一个人, 因为成绩是大家的, 失误要共同纠错, 这就促使小组内的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 小组与小组之间就能形成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在此前提下, 学生就能在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这样的超前学习,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心理得到了真正的尊重, 学习热情就能一浪高过一浪。

3. 互探例题。

这是以例题为媒介, 自主研究、互探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提纲导读法”、“知识迁移法”、“实物操作法”、“尝试练习法”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质疑、互探新知。如引导学生超前自探、互探“长方体的认识”, 首先编拟自学提纲: (1) 每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实物。 (2) 利用学具, 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什么叫做长方体的棱?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长方体的4条长、4条宽、4条高分别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带着问题, 带着自学提纲自己阅读教材, 再结合实物进行操作, 用比一比、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议一议等方式主动获取新知识。

4. 检测自学。

学生在自学、互探学懂例题后, 教师再进一步鼓励他们自主选择习题中与例题相关的习题自主尝试练习, 自己检测自学结果。这样, 学生通过自测发现不懂的地方, 再由学习小组合作解疑, 懂的同学主动帮助不懂的同学, 从而达到小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 然后激励学生“比一比, 看谁能用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激励, 学生主动自学课本后, 教师巧妙引导他们进行知识迁移, 经过学生亲手操作后, 他们均能分别用“割补法”、“拼凑法”等多种形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能打破教材例题的束缚, 用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真是让我大吃一惊。所以, 教学中教师只要大胆放手, 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利于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他们今后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优化课堂, 深层达标

通过超前学习, 有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相对透彻一些,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模仿与记忆上。因此,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 要针对学生在超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于然”, 从而实现深层达标。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有如下具体做法:

1. 自学反馈。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超前学习、主动发展的检查, 是学生自学结果的信息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 设计相关的习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或效果, 准确把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学的效果。检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口头检查、书面检查、操作检查、尝试练习检查等等。根据信息反馈结果,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要特别强调的是, 此环节一定要确切真实地把握住学生自学的情况, 同时收集、整理、归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这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这样教学, 既弥补了学生知识的“断层”, 又降低了自学的难度, 让学生感受到自学就是这么简单、容易, 并在不断的自学、探究过程中去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从而增强学生自学数学的信心。这样, 学生自学数学的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2. 互助交流。

这一环节是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又一个关键环节, 它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关系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高度和宽度。为此, 教师必须紧紧抓住信息反馈环节中所收集、整理、归类的问题及困难,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扬自主、合作精神, 积极、主动、深入地解疑释惑, 彻底排除一切问题和困难, 实现自主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具体做法: (1) 充分发挥学习互助小组的作用,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借鉴、实物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自己解决存在的问题,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慎密性和概括性。 (2) 让学习小组汇报互探新知识或相互纠错的收获, 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索成果。小组可以推荐一名主讲人, 集中大家的意见后进行阐述, 其他同学补充;也可以一个人说一点, 全体参与, 形式不限。各小组合作学习信息交流的高频率和广泛深入地相互传递, 以及学生思维的不断地相互碰撞, 往往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 如果几个小组提出同样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他们相互补充或组织相关竞赛, 将探讨交流推向高潮, 使问题得以更圆满地解决, 从而实现群体自主发展的最终目的。

3. 点拨归纳。

经过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后, 依然会有些问题理解不深入、不准确、解决不彻底, 有些重点问题可能没有涉及, 或学习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 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 进行点拨、引导、归纳, 将学生的探索活动引向深入, 使数学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使数学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样, 整个教学过程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结构体系,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灵活的运用了目标教学。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篇7

一、深入分析课程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全面把握知识系统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为了达到总体教学目标,需要深入分析课程,全面把握课程的知识结构。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认识自我方面,反映出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理解自身的生理变化,了解青春期心理。让他们初步具备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学会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自尊自强,就是让学生逐步树立自尊自强的信念。自尊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生活以及所经历、所领悟和所发现的事物的主人,并对其承担责任。自尊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强首先要求自立,确立靠自己不靠别人的观念,自己的利益自己争取,不求别人代办,不求别人恩赐。自强要求的自主,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承担对自己的责任,自强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要求学生学法用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全面推动普法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师生可以双向互动,让学生知法守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保障公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在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方面,就是让学生了解国情,培养爱国情怀。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二、优化课程设计,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担任着塑造学生灵魂的重任,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要掌握政治思想理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针对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工作。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教学实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引导他们探索社会现实,明确怎样自我成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组织课堂讨论,安排人物访谈,让学生在合作和分享中,不断丰富他们的经验,扩展他们的视野,不断激发主动学习思想道德课程的愿望,满足他们的自我成长需求。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有意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不断从事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三、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正确评价教学成效

为了检验实践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非常必要。我们知道,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着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课程评价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目的,就是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了解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学生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理解和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程度,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注重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了解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观察,观察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态度,各方面的能力,各种行为习惯,以此作为依据,对他们进行客观评价,进行正确的引导。应注重学生的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各种表现,取得了那些进步和成就,还存在着那些不足。

上一篇:红色精神读书报告下一篇:微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