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精选8篇)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篇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的兴旺和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农技推广体系和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因此,加强和稳定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这方面,对山区农业县来讲,显得尤为重要。我县地域辽阔,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农技推广人员少,服务范围广,任务重,多年来,基层农技人员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在生产一线,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是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应纳入财政编制管理,恢复其原农技人员的干部身份,以巩固县、乡(镇)、村农技推广建设成果,防止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发生,巩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此,建议:市政府切实抓好2006年国办发[3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力度,确保农技推广体系健康稳定发展,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奠定良好的技术服务保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的兴旺和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农技推广体系和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因此,加强和稳定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

竹溪县地域辽阔,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农技推广人员少,服务范围广,任务重。多年来,基层农技人员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在生产一线,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主要作用。自2005年乡镇农技站改革后,农技站更名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属“以钱养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原农技站干部也相应成为社会自然人。改革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步伐,使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面临后继无人、网破、线断、人散的严重局面。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篇2

一、便于农业生产,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公益性, 它关系到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前景, 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农业大国, 我国农村经济的状况对于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 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点。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对农业的生产具有十分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是整个农村经济的生命线, 对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还能改善农林牧渔业的基础设施条件, 增强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高粮食、木材、牲畜、淡水产品及各种农副产品产量的增加。

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 能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产量, 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不断的加强, 并促使农副产品的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此外, 作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中的重要方面, 水电投资改善农村环境,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也有着显著的成效。

二、扩大内需, 促进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于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 就是通过扩大内需, 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 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工业的支持, 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投资需求量大, 投资总额大, 对于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运输、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 以及运输、机械、建筑施工等产业部门的运作,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拉动工业需求, 促进包括下游的发电、航运等在内的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 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有关数据统计, 从2010年以来, 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拉动, 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已经超过1000亿, 而随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 水利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加大。

(二) 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总额大, 就需要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 对于金融保险业的的需求, 使水利投资对其发展也产生了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还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的的发展。另外,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周边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其巨大的外部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促进着国民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能够通过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国初,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防治洪涝灾害, 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一直以水资源和防洪工作为主, 经过多年的建设, 我国地域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 水利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多样, 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各地用水矛盾问题也日益尖锐, 因此加强在水资源工程调配上的建设也愈加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规划调水规模巨大, 实现了全国水资源的南北、东西调配, 协调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增加有关水资源调配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能很好地缓解各地的用水矛盾,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 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而, 当前应不断完善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 适度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充分利用水利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也应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平安水利”为目标, 依据科学发展观, 统筹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文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J].科技向导, 2012. (29) :302

[2]吴丽萍, 陈宝峰, 张旺.中国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 2012. (10) :56-57

[3]李宏练.探讨水利工程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和要求.[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12. (7)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篇3

一、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合理

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1989年至2001年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仍达到9.3%,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与1989年相比,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由第8位跃居世界第6位,超过了加拿大和意大利,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与前5位的差距也明显缩小。1989年我国GDP仅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8.2%、15.1%、37.9%、53.3%和45.6%,到2001年,除与美国、日本差距仍较大外,已分别相当于德国、英国和法国的63%、81%和89%。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保持世界前列,商品短缺基本结束。改革开放至1989年,生产能力不足,还是卖方市场主导的经济,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1989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市场上绝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截止2001年,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1位,茶叶居第2位、甘蔗居第3位、大豆居第4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奶类生产由1989年的世界第18位提高到第8位反映出十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积极变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截止2000年,彩色电视机、煤、水泥、化肥、钢产量居世界第1位,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居第2位,其中钢和发电量在1989年分别居世界第4位,这两种产品位次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逐步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我国加快了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产业结构显现出农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演进趋势。2001年,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2%、51.2%和33.6%,与1978年和1989年相比,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2.9个和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上升3.1个和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9.9个和1.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市场状况,产品短缺的状况基本结束,一度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产业,如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成为历史,另一方面通过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弥补了传统产业由于缺乏市场需求而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造成的影响,大量吸收了越来越多的过剩劳动力,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二、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买方市场基本形成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1461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85倍,平均每年增长4.7%;比1989年增长60.4%,平均每年增长4.0%,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主要农产品供求由不足转为基本平衡。1989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连上4.5亿吨、5亿吨两个台阶,1996年突破5亿吨大关,在1996年~1999年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4年间年平均产量超过5亿吨,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2000年、2001年的粮食产量因受严重旱灾和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减产,但2001年产量仍达到了46218万吨,比1989年增长13.4%。棉花生产在适应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受到出口及库存变化的影响,年际间产量波动较大,但供需仍然达到了总量平衡有余;油料产量稳步增长,2001年产量达到2865万吨,比1989年增长1.21倍,年均增长6.8%;肉类总产量2001年达6334万吨,比1989年增长1.41倍,年均增长7.6%;渔业快速发展,2001年水产品产量已达4381万吨,比1989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11.8%。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2001年,肉、蛋、奶、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9.8公斤、18.3公斤、8.1公斤和34.4公斤,分别比1989年增长1.12倍、1.86倍、1.38倍和2.34倍。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生产能力迅速提高。通过20多年不懈改革,特别是1989年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加上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工业生产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1979年~2001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1.5%;其中1990年~2001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2.6%,2001年工业增加值已达到42607亿元。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978年至1988年,钢、原煤、水泥、化肥、电量、原油增长了1.32倍~3.22倍,电视机增长了48倍。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品短缺状况基本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1989年~2001年,工业产品的增长仍保持了较快的势头。2001年末,发电量达到14780亿千瓦小时,比1989年增加9107亿千瓦小时;原油16500万吨,增加2736万吨;化肥3397万吨,增加1594万吨;钢15266万吨,增加9107万吨;汽车233万辆,增加175万辆;半导体集成电路63.6亿块,增加62.3亿块。

第三产业长足发展,保障和支持经济的能力大为增强。生产的增长促进了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发展。2001年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达到7824亿元,与1978年和1989年相比,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9.3%和6.4%。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消费生活,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层出不穷,消费者地位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在积极吸引外资进入商业领域后,具备世界水平的大型综合商厦在城市不断涌现,一流的设施、丰富的商品、优质的服务相得益彰,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巨大变革,多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如超级市场、便民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无店铺销售等,大大方便了人民购买。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运输邮电业发展迅速。到2001年,运输邮电业增加值达到5222亿元,与1978年和1989年相比,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0.0%和10.3%。在交通运输方面,货物周转量由1978年的9829亿吨公里增至2001年的47590亿吨公里,增长3.8倍;旅客周转量由1743亿人公里增至13155亿人公里,增长6.5倍。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2亿吨增至2001年的14.3亿吨,增长6.2倍。在邮电通信业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1989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邮电通信业的投资,基础设施完善与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共同配合,各个领域的信息交流方式由以邮件、电话、电报为主进一步发展为包括移动电话、传真、传呼、电子邮件(E-MAIL)、数据传输在内的先进快捷的交流方式。房地产业、金融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迅速壮大,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此同时,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基础设施投资迅猛增加,一大批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视,从1978年到2001年,共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达67793亿元,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增长。从1989年到2001年的13年中,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2516亿元,年均增长25.4%,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6.5个百分点。13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累计建成投产基建大中型项目1553个,比前11年多1022个,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106个;能源工业687个;原材料工业241个;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481个;城市公共服务业38个。我国最大的两项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都实现了截流并进入施工高峰,其中小浪底工程已经发电;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广州蓄能水电站竣工;重点建设项目京九铁路、南疆铁路、南昆铁路等全线通过竣工验收;全长1262公里、投资393亿元的我国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青藏铁路、“西电东送”等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相继开工;对鄱阳湖、洪湖、太湖、淮河、滇池等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建设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交通运输能力日益扩大,运输结构趋向合理。1978年至2001年,累计新建铁路交付运营里程18167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57661万吨,新建公路160937公里,长途电缆161056皮长公里。现已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铁路营业里程1978年为5.17万公里,1989年增加到5.69万公里,2001年进一步增加到7.01万公里;公路里程1978年为89万公里,1989年增至101.4万公里,2001年达到170万公里,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已达到1.94万公里。内河航道经过疏浚,通航条件大大改善,通航里程由1989年的10.9万公里增加到2001年的12.15万公里。民用航空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到2001年底,民用航空开通了1143条国际国内航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管道运输伴随石油工业的成长迅速发展,输油(气)管道里程由1978年的8300公里增加到1989年的1.51万公里,2001年达到2.8万公里。

邮电通信设施发展迅速,覆盖面迅速扩大。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通电话乡镇的比重达100%。目前,进入长话自动网的县市比重达100%,电话网规模容量迅速扩大。全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由1978年的405.9万门增加到1989年的1034.7万门,2001年已迅速增加到2.06亿门。网路规模在世界上迅速上升,居世界第二位。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从无到有,迅猛发展。2001年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4522万户,位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0.4部/百人上升到2001年的25.9部/百人。中国互联网自1996年正式开通以来,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1年底,全国国际互联网用户已达到3656万户,与1997年相比,互联网用户增长了200多倍。

四、对外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1117亿美元的基础上,2001年进一步增加到5098亿美元,1979年~2001年平均增速达15.0%。在世界上的排位,1978年为第25位,1989年上升到第14位,2001年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列第6位。其中商品进口额1978年为109亿美元,列世界第21位,1989年增长到591亿美元,列世界第13位,到2001年又增加到2436亿美元,列世界第6位。

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迅速改善。出口贸易额1978年为98亿美元,1989年发展到525亿美元,2001年达到2662亿美元,1979年~2001年平均增长15.4%,在世界上的排位,1978年列世界第27位,1989年列世界第11位,2001年列世界第6位。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口结构也不断改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价格相对较低的初级产品比重有所下降。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0.3%下降到2001年的9.9%;工业制成品比重由49.7%提高到90.1%。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日益提高。2001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497亿美元,1989年~2001年累计达3814亿美元,是1979年~198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21亿美元的32倍;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120万美元,90年代初期的130多万美元,增加到90年代后期的300多万美元。外商投资领域逐步拓宽,外商直接投资开始从农业、工业、交通、饮食娱乐业等领域向邮电通信、商品零售、金融保险拓展。境外大公司、大财团来华投资增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

外汇储备达到一个较高水平。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1989年增加到56亿美元,2001年迅速增加到2122亿美元,在日本之后居世界第2位。

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1989年突破600元,达到602元,1997年超过2000元,2001年达到2366元,1979年~2001年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3%。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从城镇居民看,城镇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1%,比1979年~1989年5.6%的年均增长率高出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与此同时,贫困人口也大量减少。到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仅余2900多万,比1978年减少2.2亿,比1989年减少7000多万。

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恩格尔系数高达67.7%,还处在贫困阶段,1989年降至54.8%,由贫困转向温饱,2001年则进一步降至47.7%,开始步入小康。从城镇居民看,197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5%,仅能维持温饱,1989年略降到54.5%,仍在温饱上徘徊,进入90年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跌破50%大关,开始进入小康,2001年降到37.9%,由小康转向富裕。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变化情况看,农民家庭经历了从“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转变。1989年前,农民的主体选择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等“老四大件”,1989年前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新四大件”成为农民追求的新宠。到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54.4台,比1989年增加14倍;电冰箱13.6台,比1989年增加14倍;洗衣机29.9台,比1989年增加2.7倍;电风扇129.4台,比1989年增加2.8倍。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2001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34.1部、移动电话8.1部、空调1.7台、组合音响8.7台;城镇居民家庭则经历了从“老四件”到“新六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再追求轿车、电脑的转变。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1台,比1989年增长1.3倍;电冰箱82台,增长1.2倍;洗衣机92台,增长21%,电风扇171台,增长32.6%;照相机40架,增长1.3倍。另外还有影碟机43台,录放像机20台,组合音响24台,家用电脑13台。而录音机的拥有量同比下降了27.1%。从住房的变化情况看,农村住房面积增加、质量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7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8.5平方米,增长49.4%。其中:砖木结构的住房13.8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4.5平方米,增长48.4%;楼房面积6.9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6平方米,增长6.5倍;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4.1平方米,比1989年增长53.3%;城市居民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拥挤户从1989年的5.7%下降到0.8%;住房中有自来水的家庭从1989年的79.8%增长到95.2%,有厕所浴室的家庭从1989年的43.3%增加到80.7%;使用空调或暖气取暖的家庭从1989年的23.9%增加到48%;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家庭从1989年的37.6%增加到78.7%。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篇4

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薄弱、消费下降、投资过度、对外经贸依存度过大、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日益尖锐和突出,这些重大问题解决不好,必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中共中央、中国政府已深感“三农”问题、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着手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深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内需求继续扩大的唯一办法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富起来。当前中国农民正处于一场新变革的中心,只有通过变革实施农村土地私有化和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和发展,才能根治“三农”问题和让农民翻身致富,推动中国走向以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和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

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如果能建立可靠的、综合性的、长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那么就必然能降低预防性储蓄水平,并能保障较强消费需求,推动内需经济的发展。

中央必须下决心从整体上加以尽快尽善地解决。解决全国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不能再采取修修补补的方式,必须痛下决心从全局上解决这一事关中国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与此同时,还必须利用现有强大的财政和外汇储备,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并且提高全国的工资水平,特别是工人和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10%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和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和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和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度投资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仅以二氧化硫的排放为例,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排放者,随之而来的酸雨问题和呼吸道疾病等问题已严重困扰着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国政府已意识到环境严重污染,不仅带来经济上的问题,也带来健康上的问题和政治上的问题,现已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

四、对外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过大

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越来越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现已高达60%。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也迅速扩大。中国对外经贸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过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关系的一大包袱,现在是到了必须严加控制和逐步解决的时候了。再拖下去,势必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引爆中国的经济危机。这是中国政府必须百倍警惕、严加防范的。

全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也不均衡,各社会阶层从经济发展当中得到的利益分配不均,甚至有很大的差别,容易造成社会两极分化,贫困地区贫困阶层对富裕地区富裕阶层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不满和敌对情绪,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不安定。至于采取的方法有统筹区域发展,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阶层的扶持和补贴,努力消除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把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为主要途径。特别是要创新发展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突破口,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进程,努力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这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阶段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1.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国民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那么它的发展就会遇到波动与障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上。

为了能使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处于合比例的状态,国家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只有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与全面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久性。

因此,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要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为中心,消除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资源、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创新发展现代制造业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又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三、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人才举措

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实施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都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国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篇5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组织和推进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期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届和*届*全会的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全面完成了“*”计划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总面积256.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0.6平方公里,辖22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乡一镇,人口70万。新的道外区成为三大中心城区之一,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形成了开放的区位优势,东部半径辐射40多个地县(市),西部半径连接7个城区和双城市,是贯通全省东西的必经之地,辐射面广,具有极大的物资集散能力;形成了优越的交通优势,区内交通四通八达,哈同公路,同三高速、环城高速贯穿全区,两大火车站、两大公路客运站、松花江最大的港口、码头,154条铁路专用线,五横八纵六节点十八出口的路网分布构成了十分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了丰富的资源优势,天恒山、松花江、阿什河、马家沟河等自然资源独具魅力。天恒山是哈尔滨市城郊唯一一座自然山脉,森林覆盖率70%,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肺和氧吧;形成了突出的产业优势,产业互为补充,集中了原有两区“大商贸、大工业”的产业发展特点,以专业市场为龙头的物流商贸体系不断壮大,全区拥有的35家大型专业市场占全市70%以上,中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哈制药六厂等大型企业和老鼎丰、老仁义等老品牌独具特色。尤为重要的是,我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按照“振兴新道外、打造中心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实施老城区改造和哈东新区开发战略的重要思想,得到了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充分认可,为“*”期间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年末,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1亿元,比*年增长154.1%,年均增长21%,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3亿元,年均增长6.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7亿元,年均增长1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5亿元,年均增长21.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55.2: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9亿元,比*年增长87.5%,年均增13.4%。

农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期间,我区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本着“调优、调强、调新、调活”的原则,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完善了6个种畜禽场,形成了蛋鸡、肉羊、奶牛和生猪四大饲养区,顺利实现了农业主辅产业换位。到*年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2%。特色农业稳步推进;林果业、垂钓业初具规模;胡萝卜基地、圆葱基地、果品基地基本形成;省级无公害基地面积达到6.4万亩,占耕地面积55.7%,其中省级无公害食品胡萝卜基地生产规模达到1.2万亩,“沃参”牌胡萝卜、“石人沟”牌李子等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大正冷冻加工厂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民主乡“人畜饮水”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6500延长米主干线和13.5万延长米支干线铺装任务,解决了1200余户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41元。

工业经济调整改造步伐加快。“*”期间,以发展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形成了以双太电子城、胜意印刷厂、裕昌食品、老鼎丰等为代表的规模骨干企业群体,红光锅炉、团结锅炉两大锅炉厂已由c型锅炉生产企业提升到a型锅炉生产企业。电子、机械、化工、建材、食品成为工业经济的五大优势行业。12项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实施进程加快,其中3项列入国家专项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

国民经济学发展论文 篇6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国民经济发展

地下含水层按其水力学特征分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孔隙潜水、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孔隙承压水和第三系大安组裂隙孔隙承压水3种类型。第四系上更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以砂砾石为主,含水层厚度大,水位埋藏浅,富水性强。该层地下水的补给源为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江水的侧向补给、灌溉水的回渗补给及邻区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其排泄主要是向下层承压含水层的越流排泄、农灌区的开采排泄、蒸发排泄以及向下游邻区的侧向径流排泄。潜水主要化学类型为重碳酸一钙钠、钠钙型水1)分布于城区的外围、局中,铸碱性水、铁、锰和有机质含量普遍升高。由于人为影响潜水普遍遭受污染,日前E1出现较大范围的重碳酸、氨化物一钙钠型水,主要分布在大民屯、劳动湖和浏园一带,因此潜水已不宜生活饮用。造成潜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重、中污染区大部分在氧化塘和劳动湖一带,塘、湖水直接渗透污染潜水。2)工业渗坑、生活污水井遍布,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极易通过渗坑、渗井渗入地下。3)郊区菜田和农业区长期大量地施用农药、化肥,经灌溉水和大气水而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4)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未经处理堆放,雨水将有害物质带入地下,简易厕所无防渗措施都是造成潜水污染的重要途径。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层岩性以含砾中粗砂、含砾细砂为主,含水层厚度大,承压水水位埋深浅,承压水水头高度26.68~69m,富水性强。本层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是上层潜水的越流补给及侧向径流补给,其排泄主要是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开采地下水。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是重碳酸一钙钠、钠钙水,属中偏弱碱性水,矿化度一般为0.22~0.49mg,除铁、锰含量略高外,水质可称为优质水,但在城区局部地带出现重碳酸、氧化物一钙钠型水,显示地下水的污染。承压含水层上覆亚黏土、淤泥质亚黏土,构成承压含水层区域隔水层但分布不稳定,岩性、厚度、埋深等变化较大,局部地带隔水层厚度1m或缺失,成为沟通承压水与潜水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的天窗。第三系大安组裂隙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勘探资料比较少,基本处于未开采状态,该含水层是齐市未来水源开采目的层。

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的产生和环境地质问题

齐市中心城区目前城市供水主要由市政供水和企业自备水源两大供水系统组成,其中市政水源7处,年开采量4015万m3,企业自备水源井187眼,年开采量3230.7万m3,呈污染趋势。工业及生活用水主要开采第四系中更新统孔隙承压水。由于长时间的大量集中开采,承压水天然状态已被破坏,形成较大的封闭状的开采降落漏斗,降落漏斗呈椭圆形,长轴北东至南西向,漏斗中心在龙沙水厂,中心最大水位降5.121m,降落漏斗范围约200km2。开采降落漏斗的形成引发了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

1)开采降落漏斗的形成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流场,使原来单一的北部侧向补给变为四周环状补给,增加侧向补给带的长度,同时水力坡度的加大,也使侧向补给量得到增加,这就使处于龙沙水厂以南的大民氧化塘成为威胁水厂水质的一大隐患。

2)随着承压水层水位与局部潜水位差P的増大,使局部潜水向下部承压含水层的越流量得到增加,导致承压含水层的水质发生变化,局部地出现水污染现象,如第一机床厂和省农机厂等地承压水水化类型为HCO3一CL型,属污染类型,总硬度、矿化度、硫酸盐、氰化物等含量也高于其它地区。龙沙水厂至肉联厂一带,地下水中硝酸盐、氧氪、亚硝酸盐等指标都不同程度地超过饮用水标准,呈现超量、集中式开采地下水产生的水位降落漏斗是人为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状态的必然体现,是很正常的现象,据1987年至今的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结果显示,开采降落漏斗在枯水期扩大,丰水期缩小,这是由于齐市含水层厚度大,地下水储存功能、调节功能比较好,枯水期消耗的水量在丰水期能够得以充分补偿,地下水基本处于均衡开采状态,因此开采降落漏斗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可通过调整开采井布局和开采强度得到控制和恢复。但是也应看到开采降落漏斗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潜水基本遭受污染,不宜生活饮用,承压水局部遭受污染),如果对此不加以重视和的话,那么我们引以自豪的优质承压水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其供水功效会越来越差,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失去可持续利用水源的有力支撑。

应对措施探讨

1完善与优化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对地下水资源的量和质分析和预警,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从1987年开始在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富拉尔基区布设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点,目的就是通过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的监测,掌握其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但现在看来对这些监测资料充分开发、科学利用不够,还没有开展对地下水发展变化趋势预报和预警方面的工作。地下水预警系统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比较热门的一个项目,是指在天然条件或人类活动作用下,对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在达到某一质量限度时,适时给出相应级别的警戒信息。地下水预警研究包括地下水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地下水变化趋势的预测及方法,预警方法及预警模型,预警指标体系和等级值的确定,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等。具体说地下水预警就是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过程给予定量的描述,分析其所处状态,预测其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度。地下水的预警与一般的地下水水量、水质评价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以地下水的状态变化为识别指标,考虑地下水是否从一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化或转移。2)预警的取值要反映一种变化趋势,重点不在于地下水资源状况属于哪一级,而在于与现状比较,其状况是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向坏的方向发展。3)预警评价侧重对不同时间、时段的动态变化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是一个,而是随不同时间而变的系列,加强了动态的描述。地下水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见图1。对于水资源管理者而言,通过地下水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动态性的地下水监测资料,为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提供依据[1]。

2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地下水资源管理有机结合,是人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地下水资源评价是指对本系统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做出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和估计。地下水资源管理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通过对某些决策变量的操纵,使系统既定的目标达到最优。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地下资源评价与管理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地下源评价与管理两者往往相互脱节,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环境地问题。齐市20a来来先后开展了齐齐哈尔市北市区供水水文地质初勘、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齐齐哈尔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等项目,对地下水的量和质都有了明确的概念,但却一直未能建立科学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从而使我们管理工作未能从宏观角度出发,科学调配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产生了由开采降落漏斗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这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对一个地区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对其地下水资源开发前所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相对而言,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却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等到产生了危及人类生活生存的环境地质问题之后,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和管理模式。上海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形成了以市区地下水开采区为中心、最大沉降量达2.63m的蝶形沉降洼地。地面沉降造成沿江地区潮水上岸、地面积水、桥墩下沉、城市部分建筑物倾斜、开裂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应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让用水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同时使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3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上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开采、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充分发挥其功效

优化配置水资源就是调整用水结构,分层、分质开发,分质、分类供水[2]采取相邻井中浅层(50~100m)和深层(100~150m)分段取水的办法,这样可以缓解开采降落漏斗的发展趋势。此外,对于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潜水,应在各项管理政策上鼓励用水者开发利用潜水,将潜水用于建筑施工、国林绿化、除尘、降温、消防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科学地将部分开采量分配到潜水,加大潜水开采强度,这样不仅可增加嫩江向潜水侧向补给量,使已污染的潜水得到快速更替,降低污染浓度,改善水质,而且,潜水开采量的增加造成水位下降,降低潜水与承压水之间的水压差,减少了潜水向承压水的越流补给量,从根本上保护承压水,将优质的承压水用于满足居民生活饮用和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用水,地表水应用于用水量大且水质要求不太高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应因地制宜,地下潜水和地表水兼用。

4局部地段限制第四系承压水开采,开辟新水源

齐市中心城区中更新统承压水开采过于集中,鉴于目前已形成水位降落漏斗的情况,应限制增加开采量。为满足用水要求及应对用水紧急情况,在市区西北部的浏园和东北部的工人屯一带开辟新的水源地,保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

5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节约用水

水资源管理要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加大供水管线,调整井点分布不均、过度集中开采的状况,不得随意增打新井,凡地下水资源必须按规划要求合理确定井距和成井深度,在用水方面建立循环用水系统,提高地下水重复利用率。农业逐步采取节水型灌溉技术,以喷灌、滴灌代替渠灌、漫灌。生活、生活用水方面减少供水系统的跑、冒、滴、漏,对各业用水实施用水定额制度、取水许可证制度等,便水资源管理逐步纳入依法治水、管水的轨道,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6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1)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按照水资源保护法的要求严格禁止兴建有污染水源的建设项目。2)加强三度的治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3)加速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7加强水文地质工作

凡是新建水源地要做好先期勘探试验和供需评价工作。富拉尔基区目前开采量较大,但没有做过专门的供水勘察工作,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应及时开展供水勘察工作;第四系下更新统含水层和第三系大安组依安组含水层勘探资料较少,今后应进一步开展工作,为地下水资源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结语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类似乎有一种通病,就是为长远着想者寡,急功近利者众,居安而不思危。当时间的脚步不断地向前迈进时,人们渐渐意识到人类忽视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结果是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紧接若是寻求控制和治理环境地质问题的办法,这又是一条艰难而耗资巨大的漫长之路。我市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或多或少还存在着问题,亟待解决。

1)未能实现分层、分质供水,合理调配水资源。受我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第八条在城市供水管网范围内,不得凿井取水的制约,大量优质承压水被用于建筑施工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资金浪费。

2)在水资源管理上还存在空白区。市自来水公司在我市地下水开采量中占地下水的总开采量50%,本应列入水资源管理部门的重点对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对自来水公司失于管理,使其各水厂的开采井布局及开采强度未能从宏观角度予以考虑,出现龙沙水厂采水井布局不合理,过量集中开采所产生的水位降落漏斗和由此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再不加以重视的话,难保其它水厂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3)20a来在城市水资源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水资源管理的科技含量很少,这不仅使水资源管理工作容易步入误区,而且也极大地阻碍了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进程。

4)城市水资源管理要尽快实现科学管理,除决策者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外,关键还在于能否有技术过硬的队伍。但多年来我们囿于自家的天地,没有走出去,致使科技人员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科学的新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客观的,主观上要看我们能否正视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地解决,这对于我市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把我市建设成园林化生态城市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国民投资率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李稻葵;徐欣;江红平;经济研究-09-20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篇7

要了解什么是国民经济统计首先要了解国民经济统计的对象——国民经济。国民经济, 简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所有经济活动的总称。详细而言则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解读什么是国民经济。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流程角度看, 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统治范围内的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 包括生产环节、分配环节、流通环节和使用环节中的经济活动的总和;从社会再生产的实质来看, 国民经济是一切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三大要素, 即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从具体的行业划分角度看, 所有经济行业, 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众多行业在内, 都属于国民经济的范畴;从生产资料所有制角度来看, 在我国无论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 国民经济是一个多维度的错综复杂的概念,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会从不同的维度涉及到这个国家所有的经济个体和群体, 涵盖这个国家所有经济领域的活动, 如何将错综复杂的国民经济的特点反应出来, 就是国民经济统计所应当承担的任务。

国民经济的这一任务早就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表述, 于1983年12月通过并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总则第二条将国民经济统计的任务规定为“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提供统计资料, 实行统计监督”。详细来讲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应用行之有效的统计学方法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方法是统计学的方法, 上文已经提到想要客观全面地反应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必须从多角度入手, 采用多指标, 统计学方法基于大量数据调查生成结论, 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统计的全面性。同时, 统计学方法将统计对象和统计结果都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通过数字来表现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简单明了也不失客观。因此, 国民经济统计的首要工作就是选用行之有效的统计学方法, 现在常用的方法包括账户式平衡法、综合指标法、投入—产出法、经济数学模型法等等。

(二) 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进行主要依托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制定要在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 通过对理论和实际的综合分析, 明确国民经济核算的相关概念, 确立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准则, 设立能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 最终形成逻辑完善、结构完整的核算体系。然后要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来搜集本国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以及相关的国外经济统计资料。

(三) 统计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国民经济统计的最后一环是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国民经济统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反映过去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更是为了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 促进以后的国民经济发展。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首先能够明确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并掌握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其次, 分析统计结果也能反映核算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 推动核算体系自身的完善;最后, 通过比较本国国民经济统计结果和他国国民经济统计结果, 也能加强本国在全球化中的经济竞争力。

二、国民经济统计的要求和影响

国民经济统计的要求:

第一, 国民经济统计要满足整体性的要求。国民经济, 顾名思义, 是指的整体国家经济状况, 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因此国民经济统计就需要从整体上出发, 通过各种数值的统计形成整体的核算体系。

第二, 国民经济统计要满足关联性的要求。国民经济具有较多的元素组合, 其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性和复杂性, 因此国民经济统计要对其进行分门别类, 从各个方面找出共同的要素。另外, 要对不同部门的关系进行分析, 找出其中存在的关联关系, 进而有助于数值统计, 例如, 对科技教育、社会人口以及资源环境等进行综合关联分析得出综合性的数值等。

第三, 国民经济统计要满足层次性的要求。每一组数据都能反映某一种问题, 国民经济是一个多层次、多环节的整体, 因此要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民经济统计数值必须要清晰、完整, 要充分运用各种统计标准对数值核算进行分析, 形成丰富的核算资料, 保证在清晰完整的数据基础上, 构造出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统计的影响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 直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运行趋势, 为国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国民经济统计可以从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行业结构、就业人口数量与结构等战略性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状况, 为今后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例如根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4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突破了60万亿元大关, 达到了636463亿元。其中,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虽然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依然高达42.6%, 但是第三产业以48.2%的比重成功超越5.6个百分点, 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 意味着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 服务业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由此可见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大趋势是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决策中依然要大力扶持第三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二) 反映具体的经济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支持

除了战略性的意义之外, 国民经济统计也能够反映更加具体的问题, 例如具体地区、具体部门的问题, 又或者是诸如环保、创新产业、文化产业等具体产业的发展问题。例如广东省地税局在2015年1月发布数据称2014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8.5%, 然而2014年广东省地税系统累积组织税费的增长速度却高达11.1%, 税收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表明2014年广东省的经济成果分配环节中, 政府财政分走的“蛋糕”过多了, 因此在2015年的工作中, 广东省应该重视分配的公平性, 在减税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三) 增强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经济竞争力

对外贸易统计也是国民经济统计的一部分。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也是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 还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投资地区, 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可谓不紧密, 因此在研究国民经济统计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之时, 不可忽略对外贸易统计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统计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直观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变化趋势, 使中国更好的融入经济全球化, 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经济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在2014年5月发布的数据, 2013年中国对外出口产品中传统的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 (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 出口总额以10.3%的速度增长, 达到4618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则高达9.8%, 达到了6603亿美元。可见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发生转变,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和比重都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家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需要坚持。

参考文献

[1]许妲.宏观经济管理中国民经济核算的价值分析.商业经济研究, 2015 (03)

[2]邓颖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及对我国政府统计发展的作用研究.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7)

网信经济是国民经济的“腰” 篇8

当前方兴未艾并将在未来长时间内继续存在和快速发展的网信经济,也好比是国民经济的“腰”。它连接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成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的平台和枢纽,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是对网信经济的最好概括

时至今日,网信经济早已不是高不可攀。随着个人计算机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网信经济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

参加了4月21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组织的专家学者座谈会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习总书记在会上谈到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这三个‘用是对网信经济的最好概括。网信经济是国民经济的腰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必然会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普遍影响意义的行业,它并非一个高不可攀的概念。例如,在阿里巴巴上出现的很多淘宝村,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桥梁,帮助贫困边远地区实现了产业的由无到有、由有到好。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经济方式或者说产业模式、产业方式。”

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网信经济的重要依托。习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理,网信经济要发展,也要依托于人民。“网信经济的根本在群众,它是从群众来的,也要回到群众中去。”张辉如是说。

网信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向

习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新旧体系的转换期,需要优化供给结构,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在21日下午的座谈会上,张辉就谈到:“网信经济可以平衡二产和三产、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学上分析,网信属于生产部类,也是财富扩张部类,对支撑经济走出困境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在此次采访中,他再次强调:“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去产能,在淘汰一些落后产能、传统产能的同时,我们也要发掘一些新的产能。而作为新经济之一的网信经济,正是一个新的动力方向。”

在采访中,张辉以美国的网信经济发展为例,进一步分析了网信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美国在次贷危机发生后,虽然由第二次技术革命诞生的汽车工业出现了衰退,但其网信经济依然发展良好,诸如苹果、高通、微软、思科等占领着信息技术制高点的大型企业仍然生机勃勃。从发展进程看,美国的网信经济大规模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技术的逐步突破,美国涌现出一批企业,如1968年成立英特尔,1969年建立阿帕网,1975年成立微软,1976年成立苹果,1977年成立甲骨文,1984年成立思科,1985年成立高通。由此可以看出,网信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以技术为依托来推动市场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变化,市场会诞生一批相应的企业。而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美国都占领了先机,时至今日,世界上的大多数芯片还是生产自美国。

中国要补齐短板,迎头赶上

经过22年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建设留下了串串坚实的足迹,也结下了丰硕的成果:网民数、网络零售交易额和移动宽带用户数均位列全球第一,在世界互联网企业前10强中也占据4席。但我国的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

张辉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立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企业都是建立在国外的技术基础之上,这就好比是把自己的大楼建立在别人的地基之上,遇到问题就会不堪一击。中兴通讯事件的发生,就给中国企业上了很好的一课。实际上,不止中兴通讯,中国每年进口芯片的金额已经超过了两桶油;在通信领域,光通信设备中绝大多数的核心芯片,如DSP、激光器、调制器、MCU、存储器等,大部分来自于美国供应商。而手机端的高端芯片,也大多来自美国高通公司。所以,在这一块上,中国一定要补齐短板,在习总书记指出的核心技术的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加以突破,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补齐短板,关键需要人才。张辉说道:“在高端,争夺的是人才。”例如,谷歌对于来自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按照一定的薪酬体系予以成批次地规模录取。

上一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总结下一篇:一年级数独第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