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外活动调查报告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课外活动调查报告

体育课外活动调查报告 篇1

在我住的小区里,居住着普陀山60%以上的居民,小区居民体育活动及活动设施调查报告。这里的人们很喜欢运动,但活动场所很少,只有一个乒乓球室、一个给居民跳舞的小广场和一个羽毛球场、一个篮球场。于是,我就对这些活动场所做了一个调查。

二、调查方法

进行连续5天的实地调查。

三、调查结果

经过5天的调查,我发现小区里的活动场所除了乒乓球室外其余都是露天的,居民的活动受天气的限限制,天气好的时候,每个场地都人满为患。在乒乓球室,有两张球台,按一局淘汰制的打法,一人只能轮到一二次。社区办公楼前的空地,被一些阿姨们当成了跳舞场,每晚也有30、40个人在跳舞,非常拥挤,因为跳舞的地方离居民住的楼很近,播放的音乐又很响,影响别人休息,所以经常有居民出来跟跳舞的阿姨们说理,调查报告《小区居民体育活动及活动设施调查报告》。羽毛球场是我最爱的地方,每晚我都会去,但要轮到打一局也不容易。有些人干脆在马路上打球,即妨碍交通又不安全。我看最好的还算篮球场,因为只要不是比赛,不论多少人都可以在那里玩。

四、建议

体育课外活动调查报告 篇2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南京师范大学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我校在校生平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了使本课题具有充实的说服力,本课题设计了关于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相关调查问卷,随机的向不同系院的学生发放了一定数量的电子调查问卷,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了189份,回收率为94.5%,有效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为94.0%。

2大学生身体状况及每周运动量的调查分析

2.1不同学生身体状况差异斐然

本文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对我校大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走访向我校校医院医生就学生的患病情况进行了交谈。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差异斐然。根据调查结果,我校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评价较好大学生, 非常健康占24.5%,健康占31.4%,两种评价人数占55.9%,但是有9.6%的学生评价自己身体健康情况较差。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该课题就我校大学生的周运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女生比例远高于男生,大多数学生集中在每周1~2次的运动次数,男生运动时间多持续在30~60min以内,而大多数女生运动时间在30min以下,且男女学生的运动强度偏低。从调查结果来看,总体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不是很理想。

2 . 2大学生身体状况与运动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与每周运动量在一定范围内有着很大的相关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周运动量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其身体体质状况。正常情况下,青少年为了能保证身体健康成长,排除学习中由于种种因素而导致的各种心理压力和负担, 每周最好保证有3~5次的运动量,每次最短不得少于25min。然而经过调查显示,我校在校生中男生大约有47.3%的比例能保证自己每周都有足够的运动量,而女生基本上有33.7%的比例可以达到维持身体健康成长的基本运动量。这样由于每周在运动量上存在差异,导致男生的体质状况一般要比女生的情况要乐观很多,以至于出现很多女生一学期中经常性的感冒。

3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现状

3 . 1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现状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男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一般情况下是以球类项目为主,而篮球、乒乓球和足球就想当然的就成为了我校男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男学生喜欢打羽毛球和排球;而女生基本上是以羽毛球、乒乓球和跑步为主,部分女学生还把健美操作为了自己课外的体育活动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校现在出现了一个男生女生都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轮滑,这个项目是最近一两年刚刚在我校兴起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不仅得到了男生的喜爱,而且还受到了部分女生的青睐。

3 . 2造成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种类繁多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种类繁多的原因有很多:男生和女生在性别与体力上的区别,造成了男生女生喜欢不同性质的运动项目,男生一般喜欢集体性或个人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女生则一般喜欢比较柔和的运动项目;由于个人兴趣不同,造成不同学生有着适合自己兴趣的体育活动项目;不同系别的学生所拥有的课余时间的不同造成他们只能选择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体育活动项目;有些体育活动项目本身就具有一些条件要求,以至于有些体育活动项目是项目选择学生而不是学生选择运动项目

3 . 3我校大学生与其他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比较

通过查阅不同地区及不同高校关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相关论文资料,可以说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各不相同。我校大学生基本上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是跑步、篮球、羽毛球、足球及最近刚刚兴起的轮滑,而排球、健美操、武术、跆拳道、体操等等则是很少受到学生的青睐。而其它的学校和地区则有着他们的特色活动,在很多学校游泳、健美、跆拳道、健身等等则是大部分生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经济不是很好的则选择那些资金投入比较少的体育活动项目,这也是造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的原因。

3 . 4制约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我校学生总体有24.5%比例的学生经常“宅宿舍”,男生比例为33.3%,女生15.8%,而男生从不“宅宿舍”为10.8%,女生为21.1%,女生宅宿舍的情况好于男生。但是通过了解,女生不宅宿舍更多的选择学习或者是逛街等,而很少选择课外体育活动来充实自己。从学生自身来讲, 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重视, 有很多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锻炼。他们有的感觉自己很健康不用通过锻炼来增进健康, 有的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并且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锻炼后还使自己的身体很疲劳。因此部分学生基本上就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有的甚至在锻炼一段时间后感觉不起作用, 自己的身体体质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干脆就放弃了继续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每周只是安排了一两节的体育课,因此从侧面就影响了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还有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械数量跟学生的人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体育场馆缺乏,并且一些场馆的利用率太低,更甚至有些场馆根本就不对学生开放,造成有些学生想去参加体育锻炼但是没有场地,这些因素就从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我校大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偏低,而且参加时间短、强度小。大多数学生一周只参加1~2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多在0.5h以下。(2)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段多在傍晚和早晨,活动的地点以在校园内为主,活动的形式以结伴和个人参与为多。(3)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占有比例较高的依次是缺少场地器材、没空闲时间、缺少运动伙伴、缺乏运动指导和没有体育兴趣等。

4.2建议

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保证学生每周必须的运动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各种因素,理论结合实际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鼓励我校大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保障。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 篇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调查中按照社会调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共计1260名(男生780名,女生480名)学生。发放问卷126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2份(男生715份,女生437份),有效回收率91.4%。经专家鉴定,信度和效度较高,符合本研究的要求。本研究还进行了实地考查,走访专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资料。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77.62%的男生和56.06%的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很感兴趣和较感兴趣,反映了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女生和男生相比较积极性相对差一些,需进一步加强引导。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兴趣,有较大的亲和力,这是我们改善和促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利因素。

表1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兴趣统计(%)

注:*表示男女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从他们的动机排序上来看,增强体质是他们首选的活动动机,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偏向于为体育考试做准备。可见,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已从过去的一元化取向发展为多元化取向。这也反映了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也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关系。

表2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多项选择)(%)

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及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课外体育锻炼。授课日(周一—周五)达到了75.17%,其中男生占83.64%,女生占61.33%,参与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周锻炼3次以上的学生约有36.57%,其中3~4次占25.58%,5次以上占10.99%。約有35.91%的学生能坚持每周锻炼1~2次,但还有27.52%(男生占16.36%,女生占38.67%)的学生周锻炼不到1次,其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约有6成以上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均在30min以上,保持了一定的锻炼量。每次锻炼30min以下的学生,男生占26.76%,女生竟达到48.51%。上述结果反映了学生总体上对课外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均有机会进行体育锻炼。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无论是锻炼次数,还是锻炼持续时间,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4.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方式选择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集中性,无人指导与同学一起活动、个人锻炼、有人指导与同学一起活动列前3位。活动方式上性别差异不明显。活动方式的这种选择趋势,一方面反映了学生把体育活动作为一个同学间的相互交往,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具有较强的活动独立性和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当然这种选择结果与体育运动某些固有特点,如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竞争与协作等有关。

5.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本校的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达75.52%(男生)和59.95%(女生),性别差异不显著。这种高度集中的选择趋势,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特点。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选择本校的体育场馆进行锻炼既方便又实用,成为学生的首要选择,存在着必然性。值得注意的是有10.77%的男生和11.21%女生选择到免费或收费公共体育场馆锻炼。这反映了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正悄悄地进入校园,对此应加以正确引导。

6.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选择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活动项目性别差异较大(见表3),排序在前6位的项目中,男女共选项目有4项: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长跑,但其位次不尽一致。男生更多地参加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活动量大,且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参与羽毛球、乒乓球等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隔网类项目。长跑较为枯燥,但作为一项简单易行、锻炼价值高的运动项目,也受到近2成学生的欢迎。健美为力量性项目,且器材种类较多,因而也有24.89%的男生选择。健美操基于项目的特点也使22.79%的女生选择了该项,这反映了男女生在体育需求上的差异。

表3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分布特征(多项选择)(%)

7.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

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保证,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曾多次颁布和规定了学校场地器材配备的标准,这些规定和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面积不足,设施不齐全,严重影响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表4可以看到,男生认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达到61.26%,女生达到50.8%。这表明河南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已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亟待改进。

表4 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满意程度调查统计(%)

8.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缺少场地、缺少器材、缺少组织与管理、课程负担重、无人指导等列前5位,仅身体虚弱一项个人因素列第6位,且选择率只有10.85%。可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受外在条件的制约。外在条件的改善首先依赖于学校体育管理者观念的更新,应彻底摒弃应试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把“健康第一”落实到学校教育工作实践中去。其次,要进一步改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减轻学习负担,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时间、物质和组织上的保证。

三、结论与建议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具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增强体质、娱乐、健美和调节情绪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约有36.57%的学生每周能坚持锻炼3次以上,锻炼时间也能持续30分钟以上。相对而言,女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时间上表现出明显不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集中在本校的体育场馆,其参与锻炼的主要方式趋向于和同学一起锻炼为主,以个人锻炼为辅。男女生选择活动项目差异较大,男生更多地参加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活动量大,且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参与羽毛球、乒乓球、跑步等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隔网类项目。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缺少组织与管理、课程负担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

加强女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多组织体育活动,引导她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女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针对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加大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的投入与建设。呼吁学校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扩大课外体育活动的规模,营造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生活。要千方百计解决学校体育场地不足、质量不高、设施不齐全的问题,在争取政府、学校投入外,在条件可能的学校可尝试引进社会上的资金。可参照后勤社会化的办法,力争在3~5年内,使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较大改观,能基本满足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完善有关体育法规制度,学校要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我国学校有关教育、体育的法规制度,使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得到落实。

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是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发展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体育游戏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开展体育游戏能有效地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动作、培养意志、完善个性甚至提高生命的重量。因此,本人利用实习机会对艺术幼儿园实际开展体育活动的类型以及了解幼儿园不开展某类体育活动的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二.调查目的

了解我国幼儿体育游戏的现状,包括实际开展体育活动的类型以及不开展体育活动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质量,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及意志品质的形成。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小、中、大班三个年级中6个班级进行体育活动调查。

采取的方法:1.列表记录法:被抽取到的班级的教师对本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如实填写。

2.观察记录法:A观察幼儿园户外场地大小、器械材料、器械的设置、数量与种类,是否符合全面锻炼,有无提供玩具材料,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B观摩体育课。观察教师对场地、器械材料的利用是否充分,集体游戏与个别分散游戏的比例,活动方法及器材使用有无创新。观察幼儿活动质量、兴趣以及使用器械、玩具的情况。

3。问卷调查法:对幼儿园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幼儿园体育工作的开展状况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

5月28日~5月31日

五、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体育活动类型:早操活动,体育教学活动,户外体育活动

每天体育活动次数:4~5次

每次体育活动时间:2~3小时

教师的指导方式:集体指导、分组指导、个别指导

(二)有关体育活动不开展的原因

1。幼儿园体育器械不足

从调查中了解到幼儿园购买的体育器材有十来种,各班自制的体育器材有十多种,但多以小型器材和室内器材为主。体育器材在数量上不够,还未达到人手一份,有待充实。而且在体育器材的功用上,玩法比较单一,老师们还要不断探究一物多玩,充分发挥器材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幼儿园体育活动场地受限

我园由于人数较多,孩子为了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还需先调整班级,以免引起混乱拥挤的场面。因此,场地也是局限了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3。幼儿安全隐患

从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和教师普遍认为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难以管理孩子。主要考虑到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时有了更多的自由的机会,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容易出现一些小状况,为了能确保幼儿安全,教师更情愿开展多一点的室内活动。六.启示和建议

(一)利废利旧,开展和研制大量的体育器材

1。幼儿园室内体育设施、器械

挖掘教师潜能,让其利用废旧物品以及辅助材料制作有色彩、有声响的器材。体育器材是给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那种过于精致的器材一般使用价值不大,而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要力求简单并要注意可玩性、安全性和艺术性。

2。幼儿户外体育设施、器械

选择固定的区域放置大中型的体育活动器械。每一件大型玩具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动能,为了能使大型玩具在户外活动中得到合理作用并有效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玩大、中型器械。

(二)确保足够的户外体育时间

我园虽然场地有限,但可在充分利用场地的基础上,协调好各年级、各班的活动时间,尽可能地利用场地,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三)健全良好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

提高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还需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户外体育常规。如建立器材使用常规,让那个幼儿知道器材使用后要放回原处,建立大型玩具的常规,知道玩大型玩具时不推、挤他人,人太多时会等待等。常规的建立有利于幼儿学会管理自己,也有利于减少户外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提供足够的活动器材和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幼儿提供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机会和条件。在活动的不同时间,应投放新的、不同的活动器材和活动内容。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小班应多组织一些活动技能易于掌握、模仿性强,能促进其平衡、走、跑能力的活动;中班应多组织些能促进其身体协调发展的、发展钻、爬动作能力的活动;大班幼儿我们组织的则是动作技能高,能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发展追逐、闪躲技能动作难度较大的运动。

(五)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1)教师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定位

教师应根据自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并考虑整体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等多方面来定活动目标。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首先,鼓励幼儿的独立、自主行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自主活动。其次,信任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对活动器材、方式、内容的选择,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干预。最后,有耐心地指导幼儿进行自主活动。

体育活动调查研究论文 篇5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在衡水市衡水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六中学、第十三中学等五所中学随机抽取310名13~18岁的学生为对象,其中男生180人、女生130人。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的方法为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就衡水市的五所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有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率为92。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衡水市中学生参加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段

课间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阳光体育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因此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要大胆创新和丰富活动内容、形式,从而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结果表明,五所中学66%的学生是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参加锻炼,19%的学生是在早晨,还有15%的学生锻炼的时间不固定。另外,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为30分钟的人数居多,占55%,30~60分钟的占34%,60分钟以上的仅有11%。这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时数相差甚远,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中学生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呈多元化

他们选择项目的排序依次为:篮球、足球、慢跑、毽球和健美操等。男生选择项目的排序依次为: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女生选择项目的排序依次为:篮球、慢跑、毽球、健美操等。从选择排序上看,他们在选择项目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篮球都是其首选项目。我们认为,这主要与体育经费投入有限、不能充分提供锻炼场所及运动器材有关。从选择内容来看,男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富有激烈对抗的、竞争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则对运动强度小、对抗性不太激烈并富有一定娱乐性的项目感兴趣。这充分反映出男女生在体育需求方面的差异。

3、学校组织课间体育活动情况

学校是实施阳光体育的重要部门,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不断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因此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是简单地添满时间,而是让课间体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鼓励学生们走向操场,沐浴在大自然的阳光下,放松身心,也放飞快乐的心情。这也是许许多多孩子们心底的强烈愿望。但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可以看出:衡水市各中学对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都不高,都很少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而且对阳光体育相关宣传活动做得也很少。这表明阳光体育活动在衡水市中学还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4、影响中学生参加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

影响中学生参加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负担重无时间、运动场所不足、运动器材短缺、无人指导等。

⑴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是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家长只注重文化课成绩,而忽视身体素质的锻炼。

⑵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调查表明:35。5%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设施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场地器材有限,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条件无法满足其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

⑶缺少组织和管理。在没有教师组织的情况下,学生一放学基本上就都回家,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加强中学课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

2、扩大宣传,营造气氛。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报刊、横幅等媒介,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让教师、学生、家长充分知道开展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营造开展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推动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

3、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组织学生开展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形成特色。

体育课外活动调查报告 篇6

亲爱的同学们:

你好!非常感谢你参加本次的调查活动,本课题是调查了解关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课外体育兴趣,以便为你服务。调查不记名,只是用于全部资料的综合统计。

请你在填写每个问题之前,先看清每个问题的内容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请在答案后的方框内打“√”。

谢谢你的合作。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您的性别:男□女□

您所在的年级:高一级□高二级□

1.对于课外活动你的兴趣

A.很大□B.一般□C.没兴趣□

2.您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A.学习再紧张也要参加□B.有时间就参加□

C.可要可不要,视情况而定□D.学习忙就放弃参与□

E.不喜欢体育活动□

3.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

A.经常参加□B.有时参加□C.很少参加□D.不参加□

4.您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A.几乎没有□B.1~2次/周□C.3~4次/周□D.5次以上□

5.您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A.少于30min□B.30~60min□C.60~120min□D.120min以上□

6.您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强度?

A.无明显感觉□B.微微出汗□C.中等出汗□D.大汗淋漓□

7.你们学校的运动设施?

A.好□B.可以□C.一般□D.不好□

8.你们学校对你们的课外活动的要求?

A.严格□B.一般□C.不管□

9.学校是否经常举行一些比赛:如篮球,排球赛......A.经常□B.不经常□C.从没□

10.你是否参加一些比赛?

A.经常□B.偶尔□C.从没□

11.参加课外活动后心情会 ?

A.放松□B.稍微好一点□C.更差□D.没影响□

12.你们学校平时参加课外活动的人多不多?

A.多□B.不多□C.一般□

13.你一般参加课外活动是 ?

A.单独□B.群体□C.偶尔单独□D.偶尔群体□

14.你平常是否关注课外生活或时事?

A.经常□B.偶尔□C.不关心□

15.你认为中学生是否应该参加课外活动?

A.应该□B.偶尔就行□C.不应该,感觉像浪费时间□

16.你们学校的运动会开得是否正式?

A.非常正式□B.一般□C.马虎应付□

17.你是否参加过运动会项目?

A.每次都参加□B.偶尔参加□C.从不参加□

18.对于学校的课外活动安排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9.您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多选)

(1)篮球□(2)足球□(3)排球□(4)羽毛球□(5)乒乓球□

(6)毽球□(7)跑步□(8)健美操□(9)武术□(10)其他______

20.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多选)

(1)增强体质□(2)兴趣爱好□(3)减轻学习压力□(4)消遣娱乐□

(5)人际交往□(6)健美减肥□(7)应付考试□(8)其他______□

21.您认为学校场地设施情况?

(1)良好(2)一般(3)差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篇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确实加强体育工作”。1997年, 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团中央规定:“抓好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要认真做好早操、课间操, 提高做操质量。每周最少安排两节课外体育活动, 列入课表, 保证每天平均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进入21世纪, 国家教育部也一直强调要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身体锻炼时间。

但在现实中,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还是令人担忧, 有的学校由于场地、器材、环境等因素影响只存在形式上的课外体育活动, 社会上“重智轻体”现象和活动场地的缺少也影响着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重视和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具有自我锻炼的能力, 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江苏省东海县和平路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旨在了解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江苏省东海县小学生。

研究方法:现场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数字统计法。

三、调查情况与分析

(一)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量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无疑是有益于学生调节身心、强身健体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量与频率, 反映了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健身、健心的机率。课外体育活动场所则是保证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学生从星期一至星期五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见表1) 。

小学生每周活动频率大多集中有2~4次, 而中学生每周活动频率大多集中只有3~5次, 出现此种情况, 从中可以看来, 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包括早操、课间操) 时间来看大多都达不到每天1h的活动要求 (见表2) 。

统计表明,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达不到1h是和学校课程安排有关。小学大多数学校1~3年级下午都安排了2节课, 而4~6年级下午安排3节课或者4节课。这样, 就造成学生活动时间严重不足。在同学生座谈中发现, 他们常利用傍晚和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二) 研究对策与建议

1. 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 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校必须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和有计划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还必须在学校内大力提倡开展大课间活动和创办快乐体育园地,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锻炼“活”起来, 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选择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各类竞赛活动, 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发展他们的自我锻炼能力。

2. 增加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

营造学校校园的运动氛围, 形成崇尚运动的校园体育文化, 加大学校对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 改建、完善现有的体育设施, 提高其利用程度。

3. 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通过有计划地宣传、教育, 提高中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4. 完善制度

完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比赛制度, 组建各种体育兴趣小组, 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 积极开展各种比赛活动。

5. 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

学校应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去选择和开展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 充分挖掘体育资源, 推广一些在场地、器材等方面花费少而组织简易的体育项目。目前, 在全国各小学推广校园舞, 各地区还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融入地方文化;同时学校还应多开展一些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和能发挥学生团队精神的活动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把课外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体育课外活动调查报告 篇8

一、我校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和参加动机

1.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

通过对我校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433份)得知,有92%的男生和89%的女生认为,体育活动对个人的体格发展很重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健康、提高体质、精力充沛.有20%的男生和46%的女生表示只是参加学校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但不会主动参加体育活动.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较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较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2.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通过调查,有52.8%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有20.3%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休闲娱乐、丰富生活;有14.9%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以迎接初三的体育中考;有12%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宣泄情感以减轻学习、考试的压力.

二、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构成

1.学生一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次数

表一的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相对于女生来说较多;另外一个星期内参加1次到2次,活动时间30分钟到60分钟的人数相对来说较多.我们学校排进课表的课外活动次数是两次,时间是45分钟,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都是利用这个时间来锻炼的,即使是不爱锻炼的学生因为受到值日老师的监督和同伴们的感染也加入到锻炼的行列,只有5%的女同学没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2.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从表二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男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依次是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女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依次是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篮球、跑步.从排列顺序上可以看出男同学比较喜欢对抗性强、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女同学则比较喜欢趣味性强、运动量较小的项目;而枯燥单调的田径项目则不怎么受同学们的喜欢.

三、对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结果的分析

1.场地、器材缺乏制约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通过调查,有87%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特别是缺乏女生活动的场所.课外体育活动课期间,仅有的几个篮筐都被一小部分动作稍快的男生占去了,大部分的学生只好利用学校边角的空地打打羽毛球,而羽毛球在课外活动课期间每个班级也只有3~4副球拍,这样就有26%的学生(大部分是女生)由于场地和器材的缺乏放弃了课外体育锻炼.另外由于学校组织的比赛和群体活动较少,且受参赛人员的限制,大多数学生不能实现参加体育比赛的愿望,因此有6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班里或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活动.

2.大多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不足

从统计结果不难看出,星期一到星期五,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达五次的仅占13.7%,且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达60分钟的只有约50%,这根本落实不了教育部下达的中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意见.另外这也和我校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有效的管理有关.

四、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原则

1.多样性原则

课外体育活动课一般采用学生自主活动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锻炼项目,管理的老师需要分配好活动器材,调节好各个班级的活动场地并时时注意学生活动时的安全.由于我校的场地较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多,因此安排活动项目应尽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多安排一些.

2.可行性原则

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运动场地、器材、管理都具备的情况下安排.

3.指导性原则

体育老师有责任对参与者进行指导,让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运动项目做到充分的了解,并正确掌握其操作要领和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更有效地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目的.

黄骅港区文化体育活动调研报告 篇9

文化体育科

为摸清黄骅港区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推进港区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期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调研活动基本情况

调研宣传文化体育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座谈、查看文体活动设施等形式进行调研,走访家庭30户、发放调查问卷60份。同时,了解文化体育工作开展情况、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征求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掌握了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找准了存在问题的症结,为加强和改进文化体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港区文化体育工作情况

目前,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文化体育科干部2名,主要任务是文化市场的安全、稳定。港区文化经营场所主要有歌舞娱乐场所12家、网吧7家、音像店5家。日常文化经营场所检查,未发现政治性、宗教类非法出版物。

通过调研,港区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较好。一是年初开展了佳木斯健身操活动有600余人参加,观众1000余人。二是“百姓大舞台”演员观众共500余人。海兰花苑门市楼下

200余人广场舞,观众400余人;地税局50余人跳交谊舞;锣鼓队有50余人,还有实验小学、渔民小区、神华小区等一些零星活动站点。

在对60名40以上群众的抽样调查中,经常参与广场文化活动表演或观看的有46人,占76.6%。

目前,港区内体育活动设立点较少,只有神华国际酒店旁设立的篮球场和渔民小区、港务局小区的少量健身设备可以供人们使用,其他再无可以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

三、文化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体育人员人手少,工作任务重,导致工作不能充分开展。目前港区共有27个居民小区,10249家住户、990个商业门市,总人口27360人。但没有专职从事宣传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人员。

(二)文体活动的时限性,尽管港区群众文体活动有所开展,但全部为露天场所,每逢阴雨天气、或进入冬季,文体活动便会随即停止,由于港区天气冬长夏短,群众的文体活动无法保证长年进行。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黄骅港区无电影院、无图书馆、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办公场所,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且无专职管理人员。

(四)体育活动场所少,港区文体活动相对单一,目前只有一个篮球场适合各类人均进行体育锻炼,没有可以进行

类如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活动场所,使得港区其他体育项目的爱好者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四、加强文化体育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增加港区文化体育干部队伍,为港区现有宣传文化干部提供更多的外出培训学习机会,以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二)文体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应把文体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且逐年增加。为港区文化活动配置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及设备,配备专人进行管理;为港区公共场所配置健身器材。建设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三)与其他县市交流学习

从7月份开始,黄骅市等地开展了全民运动会,组织各类人群集体进行运动,政府大力支持,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我区人群少,各项制度不完善,应多向其他县市进行交流学习,开展类似的大型竞技比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港区定期进一步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红歌赛、篮球友谊赛、乒乓球赛、拔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体育课外活动调查报告 篇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的一些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于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我们应与时俱进,与课改同行。然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体育教师对课程性质的定位产生了“错位”,致使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方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开展多年了,虽然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全方位进行,但不少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出现了“休闲”、“娱乐”和“兴趣第一”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体育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就是许多体育教师对课程性质理解不透彻,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这是因为:

(1)现实社会中,在长期教育过程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体育健康课程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的现象时常发生,以至于出现“放羊式”的课堂。

(2)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大,除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外还有大量的课外性工作。如早操,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学校运动队的训练等等。

(3)缺乏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具体操作。如: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性评价----改变现有的体育学习评价方式等等,大部分教师都不知道怎样去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由于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思想僵化,没有理解和领会现代教学观,使体育改革尝试大多停留在追求形式的层面上,难以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真正体现到体育教学中去。

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改革方面

由于观念没有转变和理论上的问题没有解决,缺乏现代教学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力求改革和体现改革,但实质上所运用的依然是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具体表形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是以“学会”和“锻炼”为主,其功能是:强化动作记忆,增加运动负荷,保证运动安全等,教师总跳不出灌输式技能教学的框子。于是出现了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巩固复习等模式。

教师画地为牢,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比较沉闷。

(2)体育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室外,在于大部分动态操作是非静态学习,学生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喜怒哀乐极易表现。但我们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往往习惯将课堂常规,作为教学组织能力的评价,只注重技能评价,忽视多维度目标,不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因时因地制宜地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3)只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身心差异,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关注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把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快、慢、好,坏看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并把它作为评价,考核的唯一标准。而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具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没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教学组织重形式,轻内涵,教师在公开课、优质课教学时,教学过程只停留在形式上,课的表演成分过重,使人觉得有做表面文章的感觉。究其教学效果,显得教师引导不方,帮助无方,违背了简单、实用、有效和多功能的原则。

三、把握和钻研教学内容方面

在教学改革中很多教师把精力都放在了教学方法和形式的选择上,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主要表现在:

(1)对教材本身缺乏深入研究而陷入为技术而教技术的现象,没有创造出更内容多样、形式新颖、富有成效的组织教法。

(2)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对教材的文化教育功能挖掘不够,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研究不深,没能真正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

(3)有些教师利用课本教学时,过分依赖和局限于教材,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学科体系,教材结构,因而不能也不敢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一只哨子通令课堂,对学生“统”得过死,教师虽然很卖力,学生只是被动地模仿,没有了学习兴趣,没有主体地位的体现。

中小学体育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教学实质却没有变化。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真实和深入。那么,如何科学调整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呢?建立充分体现学校“和谐、扬长、互助、发展 ”个性特点的体育教学新模式。笔者从教近三十多年,认为:

㈠强化管理力度,稳定教学秩序,保证体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应把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下大力气抓教学管理。重温《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进度和课堂常规组织体育课教学、考试。

体育教师也要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体育课教学场地施行封闭管理,强调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严格考勤,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考试制度。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的同时,教研组还要注重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积极开展“草根研究”,请学有所长的教师讲解运动技术的发展动态、规则变化、教学方法等,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抓住机遇,轮换外出学习,接受新课改信息,始终让每位教师与时俱进,与课改同行。

㈡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各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原教学计划进行相应调整,这就是:规划具备学校场地、器材、教师为一体的,且切实可行的各年级体育教学内容,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选择符合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且运动形式活泼,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的项目。把不符合本校实际,又不具备教师专业特长的体育项目舍去,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得先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只要认真组织教学,强化探究意识,增进学生相互交流,利用各种教育因素,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其效果就不言而喻。

㈢加强运动队建设,通过榜样效应,促进更多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和课余校代表队的训练,扩大体育课堂教学的外延也是学校体育改革尝试的重点。通过课外辅导和体育选修课的形式,体育课针对学生兴趣组织专项的辅导。这种形势不仅满足了学生科学锻炼的要求,还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专业特长,对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好的延续。

体育教研组应主动与班主任合作,以体育积极分子为核心,组建适合学校场地、器材的学校和班级篮球、乒乓球、田径队等项目的体育兴趣小组。各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裁判,制定比赛规则,组织竞赛活动,利用学生的热情完成课外体育活动的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外,对于一些热门项目,教研组要采用短期培训班的形式进行强化教育。如健美、现代街舞等新兴运动项目

㈣举办系列校园赛事,发展校园体育文化。

以教学为中心,广泛开展和推广校内体育活动,在广泛普及的同时每年定期举办竞赛活动,各项目均吸引大批爱好者、参与者,为进一步提高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教研组认真抓好各年龄组项目校代表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严格管理,狠抓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使队员们形成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关键时刻敢于拚搏的精神。

借助校园体育节的东风,精心设计趣味性校园体育节系列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要参与,让每个同学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体育魅力的无穷力量,从而达到以体健体,以体益智,以体陶美的境界。

调查问卷

(一)课余锻炼情况:

1、您所在学校是否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

A、要求B、偶尔要求C、不要求

2、您所在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是:

A、全校统一安排进行B、班级组织进行C、学生自发组织进行

3、您所在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者是:

A、体育教师B、班主任C、学生

(二)运动竞赛情况:

1、您所在学校是否经常举办体育比赛:

A、经常举办B、偶尔举办C、一般不举办

2、您所在学校经常举办体育比赛项目是:

A、田径B、篮球C、足球D、排球E、游泳F、少数民族体育项目G、其它

3、您所在学校经常举办体育比赛采取的组织形式是:

A、全校统一组织进行B、班级组织进行C、学生自发组织进行

(三)运动代表队训练情况:

1、您所在学校是否有传统运动代表队:

A、有B、没有

2、您长期承担的学校运动代表训练项目是:

A、田径B、篮球C、足球D、排球E、游泳 F、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G、其它

H、无训练任务

3、您所在学校是否经常参加校外的体育竞赛活动:]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落花生》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客服电话使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