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发展(精选8篇)
(2008-2012年)
一、发展现状
丽水是中国绿茶生产一类适生区,宜茶山地面积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茶树品种优良,无性系良种比重大,茶叶种类繁多,以金奖惠明、松阳银猴、丽水香茶和金观音等为代表的丽水茶叶上市早、品质优、价格适中,特色明显,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全市九县(市、区)共有190个产茶乡镇3000多个产茶村,近25万人从事茶产业,茶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市最具成长性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
(一)基本情况
1、生产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通过大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和发展名优茶生产,取得了茶叶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的显著成效,实现了茶叶产值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二番的高速增长势头,至2007年茶园种植面积35.9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1.56万吨,产值8.1亿元,茶叶生产规模在全省排名由十五期初全省第七升至第三位,其中茶叶面积、茶叶产值排名全省第三,名优茶产量排名全省第二。
2、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初步形成
生产布局结构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产区带状优势区域发展明显,我市茶区经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松阳、遂昌为中心的松古丘陵茶园、中低山、高山茶园等梯级分布的茶园结构为特征带状优势产区,全市九县(市、区)有五个县(松阳、遂昌、景宁、龙泉、庆元)列入浙江省茶叶优势产区。缙云、莲都等地近年发展势头也明显提速。二是主导产品初步形成。全市形成了以惠明茶、银猴茶等浙江十大名茶为代表的一县一品名优绿茶,以扁形白茶、金观音(乌龙茶)为代表的特种茶,以香茶为代表的优质茶,以为茶饮料企业供应原料的原料茶生产的 1 多茶类生产格局。
3、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作用明显
我市是欠发达地区,近十年来茶叶收购价格整体稳步提升,农民种茶效益持续显著。2007年茶叶平均价为每公斤52.11元,是2001年每公斤27.51元的近1倍。同时2007年我市投产茶园平均亩产值为2978元,是十五期初的2001年的平均亩产值1282元的2.32倍,与2006年杭州平均亩产值2950元相当,比2006全省省茶叶平均亩产值高11.8%。高效益主要得益于我市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和无性系良种适制名优茶早生、高产、优质优势明显。
4、茶园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茶树无性系良种和绿色生态有机茶开发是我市近年二大主要科技兴茶手段。我市茶树无性系良种化进程自1999年起明显加快,全市累计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20亿株,发展无性系新茶园23万亩,十五期间无性系良种面积推广名列全省第一,2007年无性系良种总面积达到23.8万亩,无性系良种率66.4%。松阳、遂昌、缙云、景宁、庆元等8个县先后被评为全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同时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中国生态第一市优势,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至2007年底,遂昌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 31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标志使用权;全市有36家企业1.8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证。
5、茶叶品牌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通过茶叶品牌整合,我市茶产业初步实现一县一品。金奖惠明、松阳银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龙谷丽人”等8个品牌获浙江名牌。其中松阳银猴形成银猴、白茶、龙剑、山兰、玉峰、香茶六大系列,基地生产面积10万亩,年产值3亿元。2007年我市茶叶企业中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得到初步发挥,积极推动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
6.浙南茶叶市场等骨干产地市场对产业推动明显
茶叶市场是维系茶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我市松阳浙南茶叶市场、遂昌龙谷名茶市场、缙云杜桥茶叶市场和众多茶青(鲜叶)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仅浙南茶叶市场2007年营业额即达6亿元,对推动我市茶叶产业化经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二)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1.产能快速扩张,市场拓展和品牌问题。
一是近年全市年均新增投产茶叶面积3万亩上下,市场营销和拓展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品牌茶叶规模偏小,一县一品虽初步形成,品牌合力尚待加强。三是我市茶叶目标市场国内比重偏大,而国际市场开拓相对不足问题。
2.生产旺季劳动力(采茶工)短缺问题。3.产业技术队伍薄弱,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深加工尚待开发,茶叶高附加值潜力有待挖掘。4.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我市茶叶龙头企业规模不大,有的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综合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辐射影响力不大。丽水现在还没有一家真正上规模、上档次,集生 产、加工、品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
5.茶叶卫生安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茶厂加工环境卫生条件差、加工设备陈旧,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安全,成为我市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无公害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追溯保证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和加强。
二、市场前景和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看:消费有市场
1、从国际市场上看。据世界粮农组织分析,近十年内世界茶叶消费量每年以2.9%的速度递增,其中由于绿茶饮用价值高于其它茶类,加上茶叶药用价值进一步开发,绿茶消费量也将得到更快增长。世界茶叶贸易总量增加与红绿茶比例此消彼长的新变化,将为丽水市茶叶拓展国际市场带来了较大商机。
2、从国内市场上看。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年增长率在3%左右,2007年国内茶饮料生产已达500万吨左右。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丰厚茶文化的挖掘与弘扬,绿茶消费增长率在5%以上,名优茶消费增长在10%以上,北方市场逐步扩大,在市场上目前无公害、有机茶产品已成为新的需求趋势。丽水市做工精细、品质优异的绿茶特别是半烘炒机制香茶、高端的扁形白茶以及特色金观音茶等市场开拓空间仍然较大。
(二)竞争力分析:发展有优势
1、生态区位优势: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又具有大陆性气候回春早的特点。丽水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无公害茶、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的理想生产基地,丽水市是中国生态第一市,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上的优势,决定了丽水茶叶的品质和质量具有天然优势。
2、区域面积优势:丽水市的陆地面积是浙江省的六分之一,“九山半水半分田”,除现有40万亩茶园外,尚有宜茶山地50余万亩。为丽水市茶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茶叶品质优势:“高山云雾出好茶”,“惠明、银猴、龙谷丽人、凤阳春”等众多茶在国家及省级名茶评比中获得殊荣,高山名优茶的品牌效应凸现,为提高丽水市茶叶的产量产值奠定了良好基础。
4、生产成本优势:丽水属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此外,茶叶生产采摘期比较长,体积小,重量轻,耐储运,适合山区的交通状况。
5、文化底蕴深厚:如惠明茶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畲乡文化等等。6.有一批主打茶叶产品:我市拥有以惠明茶、银猴茶等浙江十大名茶为代表的一县一品名茶外,近年来,以香茶为代表的我市优质茶在国内市场异军突起,这是一种近年来我市松阳遂昌等地根据市场需求,在原有炒青高绿工艺基础上创制的半烘炒机制绿茶,它以价格适中适合工薪消费和“条索卷曲、色泽绿明、风味清爽,香气浓郁“品质特征迅速赢得国内特别是北方市场,成为丽水市茶叶茶叶的主导产品,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70%和50%以上;香茶产销突破了原来名优茶靠礼品市场的缺陷,靠市场更具发展前景;同时香茶市场更顺应劳动力短缺后的机械化采摘要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除国内市场外,香茶通过精制分级有望培育成类似传统出口眉茶的外销茶类。同时以扁形白茶、金观音(乌龙茶)为代表的特种茶也具较大发展前景。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效益为中心,品牌为主线,依靠科技创新,继续推进优化改造,加强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优势区域,全面提升茶叶质量,大 力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人才培养,着力提高丽水茶叶竞争力,推动茶叶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内挖潜力,外拓空间,再造丽水茶业新优势,再创丽水茶业新辉煌。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 全市茶园面积48万亩,产量2.5万吨。新茶园发展提倡控量提质,从单纯量的扩展转为质的提高为主。其中无性系良种37万亩,占投产总面积75%以上,全市茶叶总产值超过12 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万吨以上,产值在10亿元以上,茶叶精深加工增值1亿元以上。全面实行无公害生产,建立10万亩生态、有机、绿色食品茶生产基地。培育较大规模茶叶龙头企业10家以上,强化以浙南茶叶市场为中心的产地茶叶市场作用,完善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和产品培育,创立全国知名的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全市主导茶叶品牌1-2个。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引导QS认证,市场准入率达90%;产业分工体系更趋完善,引导茶叶机械、茶文化、茶休闲、茶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拓展茶叶产业链,构建浙江最具成长性的“浙江绿谷”特色优势茶叶产业带。
四、优势区域布局
(一)优势区域
丽水茶叶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遂昌的大柘、石练、妙高、云峰,松阳的古市、新兴、玉岩、板桥,景宁的澄照、鹤溪、沙湾,缙云的大源、大洋、三溪、东方、五云,龙泉的兰巨、八都、住龙、小梅,庆元的黄田、竹口,莲都大港头,云和朱村乡等乡镇。以现有“一县一品”的名优茶生产为基础,积极发展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丽水香茶和金观音(乌龙茶)等特色茶,打造以瓯江流域早生和中高海拔高山茶为重点的浙江绿谷特色茶叶产业带。一是在瓯江流域松荫溪、龙泉溪、好溪沿岸等低山缓坡海拔350米以下地段,大力发展龙井43等特早生茶园,建成早生名茶产业带,重点争夺名优茶早期市场。二是在海拔350-900米的中高山地段重点发展白茶、金观音等特色品种或高香型品系高山茶园,建成品质特色型的高山茶生产基地。其中绿茶以松阳、遂昌、景宁、缙云、莲都等为优势区域重点;新发展特色乌龙茶以龙泉等地为优势区域重点。
(二)主攻方向
围绕培育丽水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用工业理念改造传统茶产业,重点是品牌、技术、市场、资本,及管理。一是加强茶叶新产品开发,进一步优化品种、品质和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升级,巩固丽水茶叶生产在中国绿茶优势产区地位。二是主攻茶树品种无性系改良,加大茶园换种改植力度,以茶树良种化建设为抓手,稳步扩大茶园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改善茶叶生产基础。三是积极应对国际“绿色壁垒”,主攻有机茶、绿色和特色产品,走高效生态茶业之路,把丽水茶业融入到国际茶业大市场中去。四是以建设标准化名茶加工厂为载体,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全面推广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加快推行QS产品认证制度,加快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步伐,确保茶叶优质、安全。五是加强名茶机械加工、机采机剪、茶树病虫害监控、茶叶精深加工等实用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六是以专卖店建设和茶叶市场建设为突破,运用现代营销和管理手段,拓展市场,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五、建设重点及措施
制订相应的茶产业扶持政策,保持政策到位和连续性,每年安排相配套的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网络、清洁化示范茶厂建设、高效生态示范基地、茶叶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标准化生产、种子种苗工程、茶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与队伍建设等项目。重点实施茶产业六大工程。
(一)培育精品名牌工程
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在配合全省“浙江绿茶”全球推广计划和各县(市、区)“一县一品”的基础上,规划期内启动丽水茶叶公用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开展丽水茶叶公用品牌征集策划,重点打造 “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香茶”、“中国香茶生产集散地”等形象定位,积极加强品牌宣传、品牌推介、营销策划和强化市场监督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及其品牌在公用品牌创建中受益并发展壮大。规划期内每年开展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的重大茶事活动1-2项。
(二)实施质量推进与标准化工程
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叶生产,普及和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严格控制茶园生态环境污染。推行清洁化生产,推广茶 叶机械化采摘、加工技术,从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产品标准、出厂检验等方面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程,通过茶厂优化改造,力争实现全市“茶厂标准化、加工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的目标,建设一批市级示范茶厂,重点支持茶叶企业开展茶厂清洁化生产设备和设施技术改造,制定和完善茶叶标准化和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开展QS认证、ISO9000、ISO14000、HACCP、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相关认证。规划期内建设县级以上标准清洁化示范茶厂100家,标准化茶厂优化改造500家。
实施丽水生态茶品质提升工程,加大推广力度,加快标准化应用,建立从茶树育苗、茶园肥培管理、采摘、初制、精制、包装、仓储到销售各环节的技术标准。提高标准化水平,以质叫响品牌,以质赢得市场。
(三)茶叶科技创新与人才工程。
1、加强茶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针对茶叶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茶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支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安全、香茶工艺技术创新、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规划期内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丽水市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大实用技术开发,增强茶叶科技创新能力。
2、实施茶树种子种苗工程。统一规划,多途径开展丽水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规划期内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丽水市浙南茶树种质资源库。支持科研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开展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的研究推广。进一步加快茶树无性系良种化进程,每年建设市级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示范基地20个,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实施茶树良种化工程过程中重点加大老茶园换种改植力度,逐步实现无性系面积从新地开垦向换种改植转变。
3、建立标准化高效生态茶叶示范基地。规划期内建设50个生产集中连片,基地规模大,示范效果好的丽水市高效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实现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质量可追溯。
4、提升茶叶采制机械化水平。茶叶采制机械化工程。采摘与制茶是目前茶叶生产中用工量最大的环节,采制机械化是解决劳动力不足、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7 的必然途径。结合农机化促进工程实施,引导茶叶重点生产基地推广实施茶园中耕、施肥、植保、修剪、采摘和产后加工等机械化技术。规划期末实现茶叶机剪面积80%以上,加工机制率90%以上。重点开展实施香茶机采试点示范工程。
5、加大茶叶深加工开发力度,提升茶叶附加值,延伸茶产业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规划期内建设茶浓缩液、茶多酚、茶皂素提取等茶叶深加工企业5-10个。力争规划期末实现茶叶深加工产值1亿元以上。
6.加强茶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多渠道培养和引进茶产业人才,通过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规划期内举办全市茶叶技术骨干进修班,重点培养我市茶叶专业技术人员、龙头企业业主、合作社茶农,普及茶叶良种化、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等技术和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知识。加大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规划期内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茶叶生产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茶叶深加工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构建茶产业创业团队。
(四)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工程
1、加快产区茶叶流通市场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茶青市场和干茶批发市场建设,逐步形成辐射国内外的茶叶流通体系,促进茶叶大流通。规划期内重点完善松阳浙南茶叶市场、遂昌龙谷名茶市场、缙云茶叶市场等产区市场功能,积极培育新兴产区建设产地市场。集中展示、批发、销售丽水优质名茶,提高我市茶叶的品牌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区域辐射力。规划期末培育建成年销售额8亿元以上市场一个。
2、鼓励和扶持民间流通队伍到国内外大中城市建窗口。规划期内培养建设丽水茶叶大中城市营销窗口100个,其中示范性营销窗口30个以上。
3、积极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博览会、订货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规划期内每年组织参展国内外大中型茶博会2-3个。
(五)茶产业组织化提升工程
1、发挥茶叶中介组织的作用。规划期内全市主产县市全部建立茶叶产业协会,发挥依法成立的茶叶产业协会在茶叶标准体系建设、打造丽水区域茶叶品牌、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茶叶信息网络服务、弘扬丽水茶文化、加强对外交往联络等方面的作用,做好服务工作,使之成为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2、增强茶叶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规划期内重点培育规模型、带动型、科技型茶叶龙头企业50家。实行产业化经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茶叶生产经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工商企业投资茶叶龙头企业。
3、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政策。规范、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机制,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农技人员和农村能人领办茶产业专业合作社。规划期内建设规范化茶叶专业合作社100家。
(六)丽水茶文化宣传提升工程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丽水市物流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地位和作用明显增强。但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压力和资源条件制约越来越大,加快发展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是丽水市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顺应发展趋势,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战略选择。
1 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必要性
(1)物流产业聚集区有产业聚集、空间集约、高效连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能够促进物流产业内部的劳动分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使聚集区内的物流服务具备价格优势。聚集区里的企业为了避免业内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必定通过物流服务的多样化以创造差别优势,创新将成为聚集区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2)物流企业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周边的高密度聚集,有利于企业之间在技术和服务上的互相学习,也有利于人才的相互流动,造就全区域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尽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基础,但其产业特色的形成则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特定功能。依托由资源、禀赋、区位、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功能,突出其区域优势和特色,建立起与区域功能相吻合的物流产业体系,从而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增强相关产业的辐射效应。
(3)物流产业聚集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区域性中心城市物流聚集区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将促进其他产业的形成和扩展,进而带动与整个区域相关的贸易、保险、金融和法律等高层次服务业的聚集。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聚集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和品牌效应的特征,通过品牌效应,使相关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
2 丽水市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交通区位条件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东与温州接壤,东北与台州接壤,南与福建南平、宁德接壤,西与金华、衢州接壤。丽水处于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既是“长三角”经济区的南翼城市,同时也是海西的北翼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框架。以金丽温高速公路、“两龙”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330国道等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2008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11 601公里。金温铁路穿境而过,营运里程123公里。以瓯江航道为主干的航道网络不断完善,通航里程超过400公里。
2.2 产业特色
目前丽水市已经形成了日用化工业、五金机电和金属制品业、竹木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鞋革羽绒业等地方根植性较强的特色产业,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升级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另外丽水的生态优势明显,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发展前景广阔,生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生态型区域经济特色,在全国率先创造了生态效益型的区域经济模式,并形成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
2.3 体制机制
丽水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配套体系、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为发展服务业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为了摆脱要素的制约等落后的现状,在体制机制方面也作了很多的创新,走在浙江以至于全国的前列,如丽水的林权制度改革,丽水庆元开展的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以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中介组织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山农民新村和避险安居小区建设等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2.4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以扩大服务业比重为重点的结构调整直接依赖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有专家通过计量分析表明,城市化进程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关系数为0.933,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关系数为0.968,都呈现高度正相关。2008年丽水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1.49%,处于理论界公认的城市化率30%~60%的城市化高速发展期,也是城市化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阶段。
3 丽水市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战略目标
充分考虑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主体功能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集中连片开发、功能融合共赢、设施环境共享的思路,丽水市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应该是:整合现有交通资源,加快建设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枢纽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快物流信息、物流配送平台建设,培育第三方物流和物流龙头企业,积极开展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到2012年,初步形成市区三大物流中心,新增年配送额超500万元的物流配送中心12个。
3.1 规划建设物流节点
以丽水城区为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加快丽水水阁国际物流园区建设进程,尽早为水阁制造业集群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加快邮政快递、丽水港、青田港等专业物流中心建设,促进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尽早形成。加快启动县域物流重要节点的建设,尽快构建起区域一体化的物流空间布局。重点建设丽水岩泉物流园区、缙云县物流中心、庆元县物流仓储中心、龙泉市现代物流中心、松阳县物流中心、景宁县商贸物流中心等区域物流站场设施。到2012年,包括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服务架构初步建立,到2020年,建立起与全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
3.2 加快物流企业培育
按照现代物流要求,筛选确定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本地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导有条件的生产流通企业构建现代物流系统。鼓励重点工商企业运用先进物流管理技术改善企业物流管理,改变物流运营方式,逐步实行物流活动的社会化。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一至几家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进驻丽水市创建物流中心,提升物流聚集水平。
4 丽水市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空间布局
依托市区、县城、镇区三级体系,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体,全力营造丽水市服务业功能完整、特色突出、层级分明、结构合理的总体布局架构,形成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代、信息有效集中的区域,构建功能完备、层次清晰的三级物流网络体系。
4.1 物流业聚合带。物流业聚合带是服务业空间组织体系中的链条。充分依托全市境内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各种交通通道,形成现代物流、产品交易市场等服务业聚集区的点-轴式发展的格局形态。
4.2 物流业聚集中心。
物流业聚集中心是具有次区域聚集和辐射效应的综合性服务业聚合空间,是物流业空间组织体系中的二级集结区。他一方面承担着区域性(片区)物流业聚集的综合功能;另一方面,也往往根植于地方产业而体现出一定区域特色。市域范围内区域性物流聚集中心应以各县(市)城区为载体。
4.3 物流业聚集节点。
即物流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物流业聚集节点建设对物流业聚集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开拓性的意义。项目通过申报和评估后,及时推荐给有关部门,并选择适当空间在计划时间内规划实施。
5 丽水市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战略重点
现代物流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创造利润的第三重要源泉。我们必须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推进现有企业的联合重组,培育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引导工业制造业企业将内部服务逐步分离,鼓励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合作,推动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水阁等大型物流节点,为开发区大型制造企业提供配套服务;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构筑物流设施和物流信息两大平台。
5.1 丽水水阁物流中心
5.1.1 区块概况
位于水阁工业区,规划用地面积约470亩,主要功能有国际物流区(约63亩)、生产资料配送仓储区(42亩)、生活资料仓储配送区(106亩)、配套服务区(21亩)、联托运及第三方物流和停车场(75亩)。
5.1.2 发展条件
丽水作为浙江省西南部的重要中心城市,撤地设市以来,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对外经济合作和物质交流日趋频繁,带来现代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现全市年货运总量约有4 000万吨,随着水阁工业区工业企业的逐步投产,货运量将大幅增长,货源将更加充分。而目前大规模、高水平、优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严重缺乏,丽水开发区水阁工业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因而规划在水阁工业区建设物流中心。
5.1.3 功能与产业定位
以水阁工业区塑料制造业、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汽车配件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为依托,优先发展国际物流、仓储、联托运及第三方物流、配套服务等现代物流服务,规划到2012年末,区内注册物流企业达到22家,实现年营业收入6亿元,基本建成以仓储、包装、配送、运输等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业聚集区。
5.2 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配送中心
5.2.1 区块概况
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占地面积34 800平方米,位于金温铁路丽水站货场东侧、国家粮食储备库以北,原水东村以南地块。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转仓库、配送仓库、综合业务用房、交易用房,以及餐厅、门卫等附属配套用房,以及铁路专用线。
5.2.2 发展条件
丽水市粮食流通中以包粮运输为主,除粮食散失外,包装物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车辆空驶现象严重,物流设施分散,利用率低下,发展以粮食散化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粮食现代物流势在必行。粮食物流中心选址在金温铁路丽水站附近,交通方便,同时临近国家粮食储备库,有利于实现粮食的储运、加工、批发配送和信息化“四位一体”,实行资源重组。
5.2.3 功能与产业定位
该配送中心将进一步稳定粮食市场,提高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节约政府粮食储备费用;有利于保证当地的粮食需求和粮食安全,同时可以发展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服务。力争到2012年,建设成为浙西南粮食储备、加工、销售、检验、电子商务、配送为一体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
5.3 缙云县物流中心
5.3.1 区块概况
缙云县物流中心选址于缙云客运中心往丽水方面1 000米左右的330国道边、新建镇及新碧工业园区,占地45亩,分仓储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交易中心和停车中心等五个区域来建设。
5.3.2 发展条件
缙云县是丽水市的北大门,北接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小五金集散地义乌、永康,东北接轨台州,南面接壤丽水周边市区和温州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全省可称为货运的“金三角”。但是至今,缙云却没有一条正式的货运专线,没有一个货运市场,没有一个专门的货运停车场,更没有规模仓储设施,物流行业还停留在小而散的局面。
5.3.3 功能与产业定位
充分发挥县级物流节点的功能和作用,为缙云优势工农产业提供仓储、运输、配送等现代物流服务,起到整合物流资源,规范物流运作的作用,成为缙云县重要的信息平台和经济增长点。
5.4 庆元浙南闽北物流中心
5.4.1 区块概况
位于庆元县城过境公路旁,规划用地面积100亩,总投资6 000万元。建成集仓储、商贸、办公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
5.4.2 发展条件
庆元作为浙南闽北边际区域中心城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物质交流日益频繁。随着龙庆高速、庆寿高速、宁衢铁路的相继开工建设,庆元成为“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将不断显现。庆元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竹筷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铅笔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木门生产基地、浙江省蔬菜生产重点县,货物运量极大。但目前由于流通网络的不健全、物流企业规模小、管理落后等因素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收到严重制约。因此建立高效、优质的现代物流中心十分紧迫。
5.4.3 功能与产业定位
依附庆元特色产业和规模产业,充分发挥县级物流节点和丽水市连接海西区的物流枢纽功能,带动周边县、市的仓储、运输、配送,成为浙南闽北边际区域重要的物流中心。
参考文献
[1]程广平,汪波,程国平.区域性中心城市物流集群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8):16-17.
[2]方贝贝,任豪祥.基于集群理论的物流产业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08(5):33-34.
关键词 处州白莲;产业发展;经验;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1 莲都区处州白莲产业发展的成果
1.1 莲都区处州白莲产业规模化发展情况
自2011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处州白莲产业扶持政策以来,莲都区白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白莲产业作为莲都区的一大农业特色产业,在2011-2013年短短的3 a时间里,共发展白莲种植面积233.3 hm2。比2011年86.7 hm2增长了62.9%。2013年底止着力发展了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加工机械化、营销品牌化及功能社会化的白莲产业精品园。2013年全区总产量210 t,总产值达1 260万元。生产规模和产量效益同步大幅度增长。
1.2 莲都区白莲良种推广应用情况
2008年,处州白莲列入了浙江省种子种苗保护工程,建设“处州白莲”种质资源繁殖保存圃,建设面积2.3 hm2,现已收集保存有长形和圆形两种单瓣花和一种重瓣花处州白莲3个老品种,并进行提纯复壮、扩繁保存和综合利用。同时,自2011年起又陆续引进了“十里荷”1号、建选17号、建选35号等优新良种,通过试种后获得成功推广,截止2013年底全区良种白莲种植面积达233.3 hm2,良种率达100%。
1.3 莲都区白莲精品园设施建设情况
继2012年由浙江六江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丽水白云山土特产有限公司实施建设的2个处州白莲精品园基础上,今年我们立足休闲观光旅游发展,建设精品园2个,即处州白莲周坦精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处州白莲马村精品园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61.7 91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个,即沙溪处州白莲基础设施建设、蒲塘处州白莲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4.152万元;老竹处州白莲休闲观光养生园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额187.4 636万元,由丽水市莲都区农业特色产业办公室承建,主要建设内容是廉政长廊、石材铺设、游步道、葡萄架、景观亭、景观桥、小木屋、生态公厕、广场级接待室等基础设施建设。
1.4 新产品研发及三新技术推广情况
2013年,处州白莲特色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有8个,即处州白莲醋新产品开发、处州白莲甜品组合关键技术研发、处州白莲新产品(莲子废弃物新产品)研发、莲壳生态循环综合利用、莲副产品栽培食用菌技术引进与推广、处州白莲莲壳栽培香菇综合利用试验示范、处州白莲综合开发利用—全莲养生宴研发及荷叶茶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及制作技术引进与推广;三新技术、品牌建设营销、技术推广项目有4个,即处州白莲公共文化品牌推广应用、处州白莲“三新技术”示范推广培训、莲子-草莓高效轮作模式试验机推广、白莲-泽泻轮作高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2013年,在处州白莲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实施上,一改往年的做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实施,真正促使项目实施做在实处,做出亮点。
2 主要实施措施与经验体会
2.1 出台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莲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恢复和发展我区处州白莲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自2011年到2014年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加大了对处州白莲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二是根据产业建设需要,新建白莲休闲观光养生园一个,体现白莲文化和“五养”文化。三是对处州白莲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扶持,新建处州白莲周坦精品园区、马村精品园区、沙溪和蒲塘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是对集中连片种植3.3 hm2以上,并并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示范带动处州白莲产业发展,经验收合格的,每个示范基地以奖代补5万元;对2010年起新发展3 335 m2以上(要求良种密植,密度大于100株/667 m2)的实际种植户,经业主申报,乡镇自验,区级复验合格后,按规定给予每667 m2一次性补助500元;对有效降低采摘、加工勞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推进适度规模集约生产,且发展基地6.7 hm2以上的企业、生产大户购置先进的白莲采摘、加工机械,按购买总额给予一次性50%补贴。五是在处州白莲区域公共文化品牌建设上给予扶持;六是对处州白莲新产品开发和“三新技术”试验示范,给予政策扶持。通过以上相关扶持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发调动了莲都区处州白莲产业企业与农户发展和投入白莲产业的积极性。
2.2 加强科技投入,推广优质良种
积极实施良种工程,使处州白莲产业发展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一是确定主推品种。根据品种的特点及适种性,主推 “处州白莲”、“十里荷1号”。二是建立品种展示区。在老竹镇老竹村老竹畈建立0.7 hm2白莲品种展示区,通过示范基地品种展示提高社会影响力,对周边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建立处州白莲种质资源繁殖保存圃,开展优质种藕的繁育工作。四是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引进“金芙蓉1号”、“太空莲36号”等优良品种在老竹镇老竹村、西岸村等开展试验示范。
2.3 建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一是莲田选择应符合GB/T18407.1的规定,即应选择有灌溉条件,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水田,土壤以pH值6~7为宜;二是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治理原则,构筑生态莲田,进行科学种植,减少用药,提高园区内白莲的品质;三是实行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自检,推行产地产品检测合格准入和准出制度。从种植、采摘、包装和营销等方面建立白莲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2.4 鼓励规模经营,推广先进技术
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处州白莲产业的发展,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高产高效模式的推广。一是鼓励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承包、入股等各种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重点抓好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积极推广莲子去皮脱壳一体机等先进加工机械的引进利用,探索莲田套养套种模式,如“莲田-田鱼”、“莲蔬-套种”等农作新模式。目前,在碧湖、老竹、丽新等种植园区内开展了莲田套养田鱼(泥鳅、憋)、“莲田-草莓”、“莲田-泽泻”等试验,进一步提高了莲田种植综合经济效益。
2.5 打造区域品牌,拓宽销售市场。
实施优质名牌战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开展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申报认定,积极参加各类评比、节庆活动等提高知名度,宣传“金色名片”。在处州白莲品牌建设方面:通过2013年处州白莲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处州白莲”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并在丽武公路沿线的后坑地块上设立巨型广告牌,进行品牌宣传及形象展示,提升处州白莲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同时,拓宽销售渠道。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基础上,以市内及长三角地区车载广告和网络为载体,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处州白莲经销商,创新处州白莲的营销模式,积极开拓周边大中城市销售市场。鼓励生产大户、企业、合作社通过设立直销摊位、合作销售等方式,在市区以及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加强市场经纪人队伍建设,形成有效营销网络,为莲农增收扩展销售渠道。
2.6 挖掘产业潜力,促进产品研发。
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采取技术引进、合作加工等方式,开展处州白莲根、茎、叶、花及芯等加工,延伸处州白莲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目前,以处州白莲为原料的系列产品不断得到开发,继去年开发的莲子酒、莲子脆片和藕脆片,荷叶茶的基础上,2013年又开发了莲子醋、“早生贵子”莲子罐头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同时,利用处州白莲废弃的莲壳、莲蓬、莲叶及莲杆等莲副产品进行莲副产品菌棒生产代替技术的试验示范,提高种植综合经济效益。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 键 词〕 城乡发展 研究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地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一、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同众多“大三线”资源富集的城市一样,在国家的开发和支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规划不统筹,主要注重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就六盘水特殊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形势而言,必须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初期,六盘水总人口135.5万,工农业总产值约1.2亿元,工农业比重分别占24%和76%,是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地区。1978年建市时,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42%。到2009年,全市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60%以上。六盘水市作为全国资源富集地区城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已经成为必然。
二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加快新型工业化、加速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六盘水众多工厂和城镇都在山区,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数且分散经营的山区型城镇组合,“三农”问题是个大头,是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确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统筹城乡、跨越发展”,既要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建立在自身产业门类齐全且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又要使各产业门类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才能建立起城乡、工农之间互助和谐的平等关系,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顺利“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速六盘水全面建小康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三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六盘水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在300多万人口中有200多万农民;农业发展水平低,城乡产业融合度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大,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4.3︰1(2007年城乡收入比曾高达
4.7:1),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只有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工农互动、城乡协调的新局面,才能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四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以来,六盘水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形成了大工业、大发展、大城市、大繁荣的发展格局,但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城乡关系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种种矛盾尚未化解,而且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凸显出来,如城乡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市场结构与城乡资源配置,城乡就业结构与城乡非农产业,城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等问题。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因此,针对六盘水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最为突出、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才能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六盘水现代化进程,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二、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我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大企业、大项目相对集中等优势,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跨越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切实抓住国务院将六盘水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等机遇,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
(一)实施“三化”带动战略,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根本动力
1、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按照“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壮大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工企业为龙头、产业发展为支撑、技术投入为手段、规模化生产经营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大城市带动大物流,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的发展思路,按照增量扩容和生态、宜居、高效的原则,在第三论城市修编的整体框架下,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
1、构建城乡统一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按照构建“大物流”的要求,优先推进出境大通道建设,不断改善物流条件。加快形成以水盘高速公路、大水昭高速公路、晴六纳高速公路、市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红果次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两横两纵两环线”高速公路网,积极推进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水城段建设。加快推进六沾复线、贵昆铁路专线、水城至红果轻轨和一批铁路专用货场建设,加快建设六盘水月照机场。积极建设北盘江等重点流域航运基础设施。通过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等建设构建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实现“1小时市内、2小时临省、4—8小时通达各发达经济区”的交通格局,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更好更快地融入泛珠三角、对接长三角。
2、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抓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扭转供电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和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城镇饮水和城乡防洪安全问题,配合抓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双桥、白河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面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烟水配套”和“三小”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亩的目标。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统筹抓好生态、广播、电视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整合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危房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特色农居,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3、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体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功能和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政府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代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将城乡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衔接互补、联网共享。增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能。
(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1、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坚持教育兴市战略,树立“大人才”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力争“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7%以上,基本实现乡乡有幼儿园,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50%左右。加大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均等化建设力度。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按照立足本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目标,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重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力争2年内实现对全市所有初中、高中阶段毕业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进行1—2门实用技术培训。
2、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支持重点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预防控制能力,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品和医疗服务定价政策。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
3、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全民社保”为目标,通过接轨社保体系,广泛建立健全“可接轨、可流转”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城乡统筹”走向“城乡统一”。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筹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即征即保和应保尽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大力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管理。提高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水平。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
1、大力推进城乡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开展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大型沼气池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加快形成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2、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治理。以确保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城乡污染的综合防治。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落实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营。加强对污水处理、火电脱硫设施建设进度及运行情况的日常性督查,有效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有机肥推广示范工程,促进养殖废弃物向有机肥料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改善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
3、积极推进城乡生态文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研究建
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管理,争取每个县区规划建设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
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拓宽支农资金渠道,强化支农资金整合使用。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工商合作、联营、一体化经营体制,建立紧密型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力争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引导,积极推动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化,企业家及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向农村转移,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产业集中。
(二)建立推进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证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开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办法,将农村土地整理和拆并宅院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经批准后等量挂钩到城镇规划区有偿使用,所获得收益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化指标的规划管理。
(三)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体制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城乡金融服务。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创建村镇银行、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探索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民间金融,加快组建政府担保公司和地方保险公司,积极探索赋予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搭建好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大量引进外来资本、有实力的大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城乡开发、建设和经营。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统一市场、有序外出、就近转移、扶持返乡创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和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劳务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跨省(区、市)劳务合作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齐抓共管的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管理格局。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公益性和营利性分开。积极培育各类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
靳 颖
〔内容摘要〕 本文介绍了以马铃薯为主的六盘水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目标和措施。
〔关 键 词〕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综述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农业局
近年来,六盘水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把马铃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在现有种植面积93万亩的基础上,预计到2010年将扩大到200万亩,同时加快生姜、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六盘水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台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一)生产现状
六盘水市马铃薯种植区域广,在海拔高度609米至2600米的范围内都有种植,覆盖范围全市98个乡镇。据农业部门统计,200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为84.59万亩,占全市粮食播面的31.1%,跃居全市粮食作物第二位,比2002年播面增加4.4%。总产达到85.25万吨,平均亩产1007.8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低50.7公斤,比全国最高亩产省山东低1.2倍左右,比世界最高亩产国荷兰低5倍以上,2006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93万亩。六盘水市马铃薯单产的增产潜力巨大。
97年市农科所建立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进行脱毒种薯生产。随后,盘县农科所、六盘水市地创公司(现凉都农业科技公司)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相继建立,脱毒马铃薯在全市得以较快推广应用。主要推广的脱毒种薯有:会-2号、合作88、脱毒米拉、威芋3号,鄂薯3号等,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
但全市马铃薯品种多、乱、杂以及缺乏优质专用马铃薯现象仍十分突出,肥料投入不足,耕作粗放,单产水平低、商品率低,种植区生产条件差,严重影响了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的发展。
六盘水境内现有加工企业2个:市食品总厂“天使牌”生产线二条,年生产能力3000吨;水城兴龙精淀粉有限公司,年生产淀粉1万吨,年需马铃薯7万吨。据调查,全市马铃薯产量的50%作为农户饲养猪的原料,17%作食用,10%留作种薯;3%作薯片和淀粉加工原料,20%在贮藏中自然烂掉或作它用。六盘水马铃薯加工利用率极低,且全是粗制加工品,深加工尚属空白。
(二)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市委、市政府对发展马铃薯产业十分重视,三月份召开了政府办公会,专题研究马铃薯产业发展,并于2006年4月12日在六枝特区召开了有市长刘一民,市委副书记唐方信,副市长罗贤能,副市长周斯弼参加的全市马铃薯产业专题研讨会。会议确立了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重点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了“扩大规模(2010年达到200万亩)、增加总量(达到260万吨以上)、依靠科技(应用脱毒技术,采用高厢起垄栽培、平衡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升层次(六盘水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开拓市场(省内、省外)、扩大外销(商品率达到30%以上)、强化措施、促进加工(加工率达到20%以上)”的指导方针。刘一民市长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统一思想,高度认识,在全市的统一规划下,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落实。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一次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动员大会,更是一次对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此后,全市马铃薯产业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建立健全机构。5月10日市人民政府以市府办机字[2006]20号文下发,成立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宏观调控,统一规划和协调。同时成立马铃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开展日常工作。市农业局成产了马铃薯办公室,在局抽出三名技术人员,在六枝特区特调一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其中有2名高级农艺师及1名专门学习马铃薯繁育技术的硕士。
2、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今年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和甘肃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发展、马铃薯加工、贮藏、销售等情况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对照比较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优势,增强发展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信心,明确提出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3、草拟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6月向市人民政府送审了《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实施意见》、《六盘水市2006-2007马铃薯产业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4、注册商标,树立市场意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市政府已同意用六盘水地域名作为马铃薯商品和种薯的注册集体商标,目前正在设计和注册中。通过商标注册,树立市场意识,创建品牌,提高六盘水市产品竞争力。
5、大力宣传,提升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层次。7月24-25日,举办六盘水市第二届凉都马铃薯节,活动期间,开展马铃薯趣味知识竞答,马铃薯趣味征文和马铃薯学术论文评优活动。通过展板向广大市民介绍国际国内及六盘水市的马铃薯栽培、储藏、保鲜与加工现状及六盘水市马铃薯发展成就,让市民进一步了解马铃薯生产在六盘水市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深化对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性认识。
6、加强科技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推广队伍和种植大户。邀请省内外专家对六盘水市市县马铃薯种植重点乡镇行政技术骨干150余人进行马铃薯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向全市马铃薯重点生产乡镇和种植大户编印技术手册15万份和宣传光碟1000张。
7、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技水平。2006年和2007年全市四个县区共安排60个点开展秋种和新品种引种试验,安排马铃薯贮藏保鲜试验点10个。同时在引进选择优质高产抗病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逐步开展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工作。
8、搞好马铃薯研究和营销。为搞好调研和营销,市农业局建立了马铃薯联席会议制度,有关业务站室负责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为成员,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专题讨论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同时为搞好营销工作,市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协会,盘县四格乡坡上村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村级马铃薯协会。
9、筹建马铃薯种业公司,做强做大马铃薯产业。整合六盘水市现有资源,组建全省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种业公司。鼓励科技人员及民营企业带薪带岗带项目投入到马铃薯各个生产环节。公司以现代企业管理动作,面向省内外市场,从种薯生产到商品薯销售,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格局。初步讨论由市、县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出资1200万元以上共同组建马铃薯股份种业公司。
10、加大投入,确保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上半年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资金共投入340万元,比去年全年投资增加240万元,主要用于种薯体系建设,培训及生产良种补贴。
(三)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目标
围绕“四个三”即三个优势(气候优势、交通优势、富硒优势),三个体系(繁育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购销体系),三个产品(种薯、商品薯、优质专用加工薯),三个提高(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确定马铃薯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
将六盘水建设为全省重要的优质种薯、加工专用薯、食用鲜薯生产基地和马铃薯加工基地,使全市马铃薯生产结构布局合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商品率、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加工及深加工全面发展,马铃薯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积极稳妥地扩大种植面积。在2006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93万亩的基础上,做好充分准备,分步实施; 2007年全市播种面积120万亩;2008年播种面积扩大到150万亩;2009年播种面积扩大到180万亩;2010年实现全市播种200万亩,其中商品薯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生产商品薯150万吨。同时种薯、加工专用薯及食用鲜薯实现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到2010年,形成年产脱毒苗600万株、脱毒微型原种1000万粒,原种繁育基地0.16万亩、年产脱毒原种0.17万吨,一级种种繁育基地1.1万亩,二级种繁育
基地11万亩,年产脱毒良种16.5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生产基地。全市优质脱毒种薯的普及率达到95%以上,并实现全市每三年更换一次脱毒种薯的目标,优质种薯在全省种薯消费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
二、其他特色产业生产情况
(一)生产现状
——生姜:六盘水市现有生姜面积5.87万亩,大部分生姜品质较好,品种有较为出名的小黄姜,每年都有上千吨干姜外销和出口,市境内有2个生姜加工企业。
——茶叶:茶叶面积3.64万亩,总产320吨,近几年来,随着福鼎大白茶、龙井
43、迎霜、乌牛早、苦丁茶等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茶园的优良品种比例得到大幅提高,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现全市年加工能力100吨以上的企业3家(水城茶叶公司、津黔茶业公司、盘县茶叶公司),50吨以上的企业2家(六枝茶叶公司、盘县糯米茶厂)。六盘水市茶叶普遍含硒,茶叶品牌已达11个,许多产品在评比中多次获奖,其中“津黔”牌茶叶2005年5月已取得有机食品认证。
——蔬菜: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9.9万亩,主要生产基地近20个,其中盘县鲁楚和水城百车河生产基地已通过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三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六盘水市大部分地区气候冷凉,具有发展夏秋反季节栽培的有利条件。
——中药材: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0.71万亩,主要品种有杜仲、板兰根、半夏、喜树等。
(二)存在问题
1、管理粗放,生产力水平低。全市特色产业在栽培管理中普遍粗放,产量普遍较低,优质品种比例较小,品质较低,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
2、投入不足,基础条件较差。在农田基本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方面,由于地域较广,范围太大,本地财政投入有限,许多生产地区,特别是马铃薯生产区基础条件较差,在土壤肥力上六盘水市中低田土比例较大,生产条件较为滞后。
3、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大。六盘水市外地蔬菜进入量大,由于没有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致使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查中,农药超标严重,超标率高达30%和23%,大大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4、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少,生产规模小。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六盘水市种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六盘水市蔬菜面积要达到25万亩,其中生姜面积达到6.5万亩,每个县区建成1个万亩以上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加工企业4个,建立5个蔬菜批发市场。到2010年全市茶叶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达到6.5万亩,亩按40公斤计,茶叶产量可达2600吨,名优茶产量占40%,茶叶总产值过亿元。2010年,全市中药材留存面积达38万亩左右,2006-2010年新增面积18万亩左右,中药材种植业总收入达到1.5亿元左右。
(四)主要措施
1、加大发展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六盘水市的各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将农项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像发展马铃薯产业一样加大发展力度,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六盘水市得到全面发展。
2、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在各项产业发展中,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开展对农户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抓好示范点,培植种植大户,带动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3、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工作,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将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负责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4、做好营销工作。抓好农产品各个协会的组建和扶持工作,搞好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
1现状
截止2007年,全市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66个、会员l万余人,带动农户2万多户,其中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2个、民政部门登记10个、科协部门登记21个、未登记的有33个。这些组织从会员所在区域内,涉及乡内和跨乡:从服务形式看,以提供良种、良料、良医(技术)为主,包涵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从其内部结构看,有猪、鸡、兔协会39个,牛、羊、蜂协会27个。通过积极与政府、农民以及畜牧养殖、加_T龙头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带动力强、示范效果明显的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领域延伸到养殖、运销、加工等方面,促进了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拓展了产业链条,对加快我市畜牧业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总的来看,我市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
1.1主要类型
1.1.1协会+农户型通过养殖规模户自发成立协会,统一养殖品种、生产模式、营销和技术服务,共同承担市场风险。这样的类型在我市生猪、肉鸡生产中较多,约占全市类型总数的70%左右。如甘谷福庆养殖小区依靠协会牵头,把已形成的20个养殖户以“协会+农户”的形式紧密结合起来,由协会负责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饲养基础母猪800多头,肥猪存栏6000多头。
1.1.2龙头企业(公司)+协会+农户型天水利东公司、天水西联蜂业有限公司、秦安兴源源食品有限公司等通过其规模和品牌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公司),组织和吸收养殖户,建
立生产基地,形成松散的利益联结体或协会,农户负责养殖,企业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从而大大避免了双方的市场风险.,有效保证了双方的经济利益。这种类型在我市蛋鸡、肉兔和养蜂业上发展快,占到全市的15%。天水西联蜂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成立蜂业协会,建立直销网点200多个,带动了2000多养蜂户’,产品有四大系
列30多个。总投资1360多万元的建设生产区,已加1浓缩蜂蜜1500多吨、蜂王浆70多吨,销售收入超过2500万元。利东公司充分利用“一品红”鸡蛋这一无公害产品品牌,在三新阳地区联结蛋鸡养殖专业户60多户,成立养鸡协会,养殖蛋鸡5万多只,公司及时收购并统一包装销售,有效地解决了养鸡户的买难、卖难等问题,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既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又促进了蛋鸡产业的稳定发展。
1.1.3支部+协会+农户型由村党支部一班人组织农民建立相应的农民养殖协会,进行生产和销售。这种类型在我市林缘等偏远乡村较多,主要为牛羊生产方面约占全市的15%。如甘泉镇归凤村、麦积镇卧虎、红崖、草滩村、党川乡党川村等地,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兴建黄牛冻配改良和肉牛养殖协会,种草面积达1000多亩,饲养肉牛2000多头,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多元,占到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
1.2主要作法
1.2.1加强引导,搞好宣传各县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农户建立相应的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尤其自2006年10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加大了工作力度。通过牵线搭桥、提供市场信息、创办经济实体、建立销售组织等方式有效地将分散单一的农户组织起来,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政府又不能包办的事情,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了提高,养殖广1依靠联合的力量,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展了产业链条,降低r畜产品生产成本。秦安县专门成立了秦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组,提出了《秦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经营333计划”实施方案》,将“规范与发展”作为全年发展的基点,通过“三个规范、三个提高、三个监督”重点强化对示范合作组织的业务指导。
1.2.2完善机制,促进养殖户增效增收不断规范其运作机制和经营方式,把扩大养户组织起来,把农村闲散资金整合在一起,重新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局部资金优势。年终进行分红或二次返利,提高了养殖户资金利用率,实现了增效增收。
1.2.3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养殖者的自身素质各县区每年对农民协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同畜牧兽医技术培训一同安排,通过建设和运作,经营、销售等方面相互协作,彼此联系,提高了管理水平、营销能力和合作精神。
1.2.4搞活经营,提升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有机联系,形成了龙头企业与农户、协会与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为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上市场竞争力。
1.3问题和困难
1.3.1重视不够,认识不明确,缺乏组织引导。政府主管部门、农民没有真正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其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组织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绝大数农民仍习惯于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仪从登记管理来看,在工商、民政、科协、农业主管部门都有登记,绝大多数只是以协会的形
式存在,按照有关要求不能依法登记。总体上仍处在低水平状态、初级阶段。
1.3.2管理体制不到位,职责不明确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各种制度还不健全,内部组织比较松散,缺乏民主监督和管理机制,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1.3.3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强。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普遍规模偏小,基本局限于本乡、本村的农民,且不少组织仅仅是亲朋邻居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带有明显的自然经济痕迹和烙印,服务范同窄,服务项目单一,经济实力弱,规模效应和示范作用不强。
1.3.4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懂经营、善管理、具有较高威望和组织协调能力,又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目前在我市的合作组织中非常缺少。2建议
2.1加强组织引导,提高思想认识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精神,现代农业体制建设的重点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礼,其发展需要政府扶持和组织引导,要提高
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其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件大事,加强领导和扶持,新闻媒体
大力宣传,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对已建成的养殖小区、重点专业村、规模大户要积极引导,鼓励典,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做到年初有标、有计划、年中有检查有指导、年底有总结有表彰。
2、2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快速发展
2.2.1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合作,落实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扶持,形成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在项日引进、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和认证,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宽松的优惠政策,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扶持资金,同时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加强农民专、I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农民联系。
2.2.2突出重点,注意实效。力争3年内,我市养殖小区、重点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养殖规模户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占到养殖总户数80%,80%的畜产品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加工和销售。
2.2.3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在组建形式上,农民自办为主,也可以与技术服务部门、龙头企业等联办,可以是养殖大户、加工企业、运销大户和农民联办。在组织类型上应该完善和规范,向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在服务内容上,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多项的、综合的;可以是技术信息服务型,可以是加工、销售型,电可以是集服务、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在利益联结上,可以是松散型的,也可以是紧密型的。在发展模式上,可以是龙头企业办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是合作经济组织办龙头企业,也可以是“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进发展,进一步加快其发展速度。2I3规范运作机制。提高整体水平
2.3.1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精神,坚持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规范组织章程,从法律地位、组织原则、组织机构、经营范同、财务核算等方而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按章按法,规范运作,提高整体水平。
2.3.2坚持自愿、民主的原则。必须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实行加入自愿,退社自由,农民可以加入一个或同时加入几个合作经济组织,既要
积极引导和扶持,不搞强迫命令、行政捏合,更不能干扰,甚至随意解散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2.3.3坚持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章程为依据的原则。按照“责权平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要求,实行民主管理,组织机构民主选举,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对外追求经济效益,实现成员利益的最大化,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组织,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收益和分配。
因此, 本文结合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态势, 分析了丽水市果树产业的现状, 提出充分利用丽水市地域资源, 整合科研资金及行政资源优势, 抓好特色果树示范标准园建设等策略, 以期把丽水市果树产业做大做强。
1 丽水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自然资源及交通条件
丽水是浙西南山地生态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境内的森林、水能、矿产、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总量均列全省首位, 其中森林覆盖率高达80.79%, 林木蓄积量超过全省的1/4, 人均水资源量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6倍, 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约占全省的40%, 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元以上, 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种类占全省比重超过60%, 旅游资源单体超过2000个。
经过多年努力, 丽水境内铁路贯穿, 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丽水可以充分利用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台湾等地的巨大市场, 开发有强大市场需求和具有都市群边缘地区比较优势的生态果品。
1.2 果树种类多
丽水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1.5~18.3℃, 平均年日照1712~1825小时, 无霜期180~280天。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及境内复杂地形、地貌形成小气候多样性, 使得丽水市既适于亚热带常绿果树生长, 又为种类繁多的落叶果树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据统计, 丽水市栽培的果树品种主要有柑桔类:“丽椪2号”、天草、甜桔柚、瓯柑、特早桔等;桃类:“丽油3号”、大观1号、新川中岛、塔桥、燕红、迎庆桃、中华寿桃等;杨梅类:东魁杨梅、大炭梅等;梨树类:翠冠、雪青等;枇杷类:太平白枇杷、处州白枇杷等;葡萄类:巨峰、美国提子、藤稔、超藤等。
1.3 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根据丽水市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来看, 2011~2013年丽水市的果树产量不断增加, 2013年, 全市水果种植面积3.1万hm2, 总产量40.32万t。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超过666.7hm2的乡镇有30个, 面积66.7hm2以上的专业村有200个, 创建水果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个, 省级水果产业强县2个, 水果产业强乡6个, 特色示范基地50个。全市有农民果业专业合作社100多家, 社员2万多人。
丽水市各县 (市、区) 主导品种基本形成, 莲都以柑桔、桃、枇杷为主, 青田以杨梅、柑桔, 缙云以桃、杨梅、梨, 松阳以早熟梨、柑桔, 庆元以柑桔 (甜桔柚) , 云和以梨、李, 景宁以高山梨, 遂昌以欧亚葡萄, 龙泉以早熟梨为主要代表品种的产业化区域格局, 品种布局渐趋合理, 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格局。莲都已跻身“全国水果的百强县”行列, 成为“中国椪柑之乡”, 青田有“中国杨梅之乡”、松阳有“浙江脐橙之乡”的美誉, 以柑桔为主的16种果品获得国际金奖、国家金奖、部省级以上各种奖项逾百次。所有这些都是丽水果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1.4 绿色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建设
各县 (市、区) 都有一至数个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 推广、实施绿色无公害技术, 对绿色意识的增强、绿色产业的推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 全市各县 (市、区) 都有省级优势农产品基地等不同类型建设项目或科研项目, 各县 (市、区) 的优势水果基地建设, 以及市本级产业政策的扶持, 一大批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全市建有水果示范基地50多个, 通过水果优质无公害技术推广和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 全市水果绿色无公害生产达2万余hm2。各县 (市、区) 都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和品牌, 同时制定多种水果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有6个果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同时技术含量增加, 农民生产观念改变。
1.5 果树生产的市场环境
丽水春季回暖早, 光热条件好, 昼夜温差大, 同一品种水果比浙江中北部地区早上市5~10天, 对抢占早期市场, 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有利。丽水市水果以市外销售为主, 在省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市场逐步相对稳定, 先后形成了以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为主的柑桔销售区, 以华南地区为主的早熟梨、早熟桃销售区, 以上海及长三角城市为主的高档果销售区, 以省会杭州为主的精品果销售区, 以周边地区为主的小水果销售区等。据统计, 全市百万元以上大户400余人, 千万元以上营销组织和专业流通企业10家。松阳的“浙江大富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2004年开始组织脐橙出口日本, 该公司生产的果袋出口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青田的杨梅进入欧洲市场, 莲都椪柑有望进入独联体及东欧国家。
2 丽水市果树产业存在的问题
丽水市果树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关键是果品质量与上市季节, 即:优质果不足和季节性过剩。同时, 关系到果园基础设施薄弱, 品种、品质、品牌, 产前、产中、产后等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2.1 果农管理粗放, 优质精品果所占比例不高
总的状况是“好的不多, 多的不好”, 好的产品也就是精品果数量有限, 绝大多数是大路货。缺少名牌产品, 精品化理念不够, 总体竞争力较弱。多次获奖的名优产品, 在生产销售中所占份额少, 缺少像“赣南脐橙”、“永春芦柑”、“黄岩蜜桔”一样在全国全省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优质果率仅30%~35%, 大部分果品缺乏竞争能力。大量产品在低端市场销售, 效益难以体现。
2.2 水果商品化处理程度低, 果品附加值低
据估计, 丽水市水果产值来源主要为未经产后商品化处理的初级产品, 而通过商品化处理技术, 如分级、清洗、打蜡、冷藏、包装的精品水果不到30%, 总产量的60%以统货推向水果市场, 水果总产值中缺少了水果附加值。果品商品化处理低, 统货统销, 散装或包装简陋, 市场竞争力弱。柑桔、梨、桃、葡萄等优质特色鲜果应经分选处理后鲜销, 分选出的等外果 (品质得以保证) 可开发一些肉型饮料、果酱等深加工产品, 确保加工用果品风味质量, 与国际健康理念接轨, 稳定并保障原料收购价格, 保证农民增收。
2.3 水果销售方式单一, 季节性过剩和结构性卖难问题依然存在
丽水市水果主要以鲜销为主, 虽有多个农业龙头企业, 但总加工量不超过水果总产量的10%, 90%以上水果仍需销往鲜食市场, 遇高产时, 市场供过于求, 出现卖果难的现象。同时鲜销也给贮藏、运输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杨梅、桃、梨等“短腿”、销售半径小、不耐贮运的水果, 产生季节性过剩。全市水果贮藏能力也十分薄弱, 保鲜效果差, 贮藏期短, 损耗大, 水果冷链流通几乎为零, 特别是产后贮藏、保鲜、加工滞后, 成为制约丽水市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2.4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发展势头趋缓
全市各县 (市、区) 发展不平衡, 比较效益降低, 发展势头趋缓。在全市9个县 (市、区) 中, 莲都、松阳、青田、缙云、云和等县市面积较大, 具备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其他县 (市、区) 产业规模不大。全市各地发展趋缓, 部分地区部分品种生产规模呈下降趋势。当前, 水果产业与一些高效益的产业相比, 比较效益降低, 在八大产业中的地位不升反降, 导致各地政府和果农在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投入不足。
2.5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果品系列化服务不够健全, 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全市水果营运贩销大多为外地老板, 大多水果销售只有等客户上门, 水果销售竞争力不强, 价格偏低, 且市场不稳定。中介组织不成熟, 流通不畅。水果经纪人队伍呈萎缩态势。果品系列化服务不够健全, 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还没有真正形成若干个对全市或某区域的水果产业起强大拉动和辐射作用的、具有较大规模、较强技术和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 龙头拉动作用小。
2.6 观光果园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近几年丽水市观光果业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 但是, 多数观光果园功能单一, 园区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果园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服务功能体现不足, 通过果园休闲带动的附加消费低, 人均消费不足50元。观光果园的旅游休闲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如体验、科普、餐饮等服务接待功能较弱, 难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大量多功能性需求。
3 丽水市果树产业发展对策
充分利用丽水市山青水秀的生态优势, 进一步提高丽水果树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提升产业层次, 提高果树产业知名度, 提高果农效益, 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以上分析, 丽水市在今后果树产业的生产发展与销售中, 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3.1 依靠政策促发展
3.1.1 通过优惠的土地使用转让机制, 扩大水果产业规模。
加快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激励机制, 鼓励单位、大户从事水果开发, 新开发的基地要统一规划, 形成规模经营。
3.1.2 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全市水果品种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品种结构搭配合理、基地发展良种化。要求县委、市政府资金扶持用于良种繁育中心建设, 确保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3.1.3 加大水果优化改造提升力度。宣传发动有关乡镇, 充分利用“丽水莲都区26.7hm2优质水果基地建设项目”、“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扶持政策, 抓好基地良种化开发和低劣果园改造。有条件的乡镇可制订相应的奖励措施, 推进水果产业化发展壮大;同时, 请市政府为提升水果产业发展, 相应出台水果优化改造补助政策。
3.2 争创品牌拓市场
3.2.1 扩大精品水果示范园区建设范围。
按树种结构不同、产业带分布情况, 建立各树种的精品示范园区。除新建果园选择好品种外, 对老果园进行逐步改造, 更换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 提高其果园单产。采用多点辐射的办法进行水果品牌建设, 达到“一树一品”水果生产格局。同时, 加大无公害基地建设力度。
3.2.2 进一步加强水果强乡镇、水果专业村建设。
积极配合各水果发展势头强劲的乡镇村进行水果产业规划生产、品牌打造。按水果强乡镇要求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达到多个水果强乡镇、水果专业村。
3.2.3 加强水果流通领域的开拓。
充分发挥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健全服务组织建设, 促进果品流通。培植壮大水果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水果加工业和鲜果出口。
3.3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水果产业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各级涉农部门和有关乡镇要进一步加强领导, 把该项工作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丽水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事来抓,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班子, 加强部门配合。各区、县、市政府把实施完成情况作为乡镇及有关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完成好的单位, 由市政府颁发证牌, 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同时要求市政府每年召开1次全市水果生产会议, 总结交流经验, 相互学习, 共同发展和提高。
3.4 发展产业化经营
培育当地的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以效益促进水果生产的发展, 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业化程度。同时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 集中优势, 整合品牌, 扩大宣传;以优势果品品牌建设为中心, 大力推行水果产业化建设。
3.5 发展旅游观光生态果园
观光果园指的是运用游览、休闲、观赏等方式将现有的果业资源拓展为旅游资源, 把果业资源与旅游意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产业。水果产业要充分利用丽水旅游大环境、大品牌优势, 发展旅游观光果园, 满足游人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需要, 吸引资金和促进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生产风味好、品质佳的无公害特色果品, 结合观光、餐饮业, 打造丽水生态旅游带, 充分挖掘果品生态、文化潜力, 拓展果品价值空间。
参考文献
[1]于年文, 赵德英, 王爱德.辽宁省果树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北方园艺, 2014 (22)
[2]王朋.淮北水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6)
【关键词】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文化问题,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深刻阐述了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大对衡水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对服务于当前衡水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1.衡水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衡水市城乡文化发展中对文化建设投入呈逐年增长,并且取得 了成效,城乡文化差距也逐步缩小,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等。另一方面,由于历史、资金、专业人才队伍等因素的影响,衡水城乡文化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层尤其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综合性的城乡文化消费市场处于摸索阶段尚不成熟。
2.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2.1各级干部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文化观
(1)要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虽然我们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离不开精神文明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给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的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是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要转变小文化意识,树立大文化观念。改变过去认为文化就是唱唱跳跳的狭隘理解,确立大文化的观念,充分挖掘区域优秀文化资源,如:有关民间传说、民间手工艺制作、流传的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风、诗词歌赋、实用技术等都是文化,都可以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打破“城乡分割”的思想观念,解绑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能够在发展中相互融合,统筹协调发展。
2.2建立以城带乡的联动机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文化帮扶力度
“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指出,在“十二五” 时期,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因此,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要建立以城带乡的联动机制,加大城市对农村文化的帮扶力度。实现在文化上的城市哺育农村,运用城市自身优势大力支持文化下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农村带去新鲜文化元素,同时农村也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城乡统筹互动,优势互补。为此,一要创造良好的城乡文化交流环境,开展多层次、各种模式的文化合作,在助推城乡文化整合的同时,提升乡村文化的竞争力;二要注重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优秀经典的城市先进文化走进农村,与农村本土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有本土特色的适合农民需要的乡村文化,服务于城镇居民。三要在人才队伍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农村来说,强化乡村文化的个性,要发挥乡村文化的优势。文化个性体现一个乡村内在的个性魅力,它培育了固有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个性特色。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乡村必须注意强化自身的文化个性,以便在城乡文化的整合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在参与城乡文化整合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城市文化资源为我所用,从而提升乡村文化的质量。
2.3要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
文化设施建设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
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公益性文化阵地建设,整体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城市,重点推进以完善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品位为切入点,能够体现时代气息和城市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的覆盖率;在农村,要从实际出发,加强以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大力扶持乡村文化活动室的建立,通过层层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形成最基础的地方文化设施体系。从而带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发展。二是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意识,各级政府要积极扶持,同事农村地区也要主动的从外面招商引资,把一些优秀的文化企业引进来,结合本地优秀资源,发展本地文化产业,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载体,逐渐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三是加快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城乡结合部,合理规划、布局文化、体育设施和各种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让城乡居民真正享受文化设施建设带来的服务。
2.4要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以保护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为重点的农村文化产业
【丽水市发展】推荐阅读:
丽水市召开旅游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06-09
丽水市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10-22
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11-07
我的家乡丽水初中作文07-19
赤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1-13
天水市市情简介07-14
天水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06-20
衡水市度继续教育考试10-24
对六盘水市物业管理的调查和思考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