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精选12篇)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篇1

企业的决策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决策类型。对企业内部会计进行短期分析,管理会计对微观经济学的概念进行了借鉴,采用了本一量一利、差量、增量等分析原理,对影响企业利润的相关成本与收入进行分析对比,对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短期决策与非正常方面的提供有效的保证。管理会计是依据时间价值,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与归集,并对时间价值对现金流量的作用进行考察分析,得出相关因素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从而对长期投资决策进行合理的注解。

(二)制定计划,编制预算。

只有缜密的计划和控制才能够让所选择的目标得以实现,决策方案方能更加的完善。控制能够得以实施,最主要还是通过预算来完成,预算可以使量化的数据最大可能实现企业将来要实现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管理会计对各项工作以及目标细化,具体到每一个关键的环节,管理会计用数据进行比较,及时发现数据的偏差之处,找出原因,比如因素分析法,对影响最大的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并且及时沟通使之落到实处,让计划与预算达到最终要实施的方案的每个步骤和目标。

(三)指导经营,实施控制。

决策目标的实现,预算的实施,都依赖于实际的计划与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来完成。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预算执行的跟踪来完成经营活动中的多方面数据资料的归集,并对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及时的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与调查,对预算实施过程中的差异进行合理的控制,已完成经营活动的原定目标的实现。并对反馈信息所,从而对长期投资决策进行合理的注解。

(四)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篇2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在我国, 关于会计的职能问题, 会计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出现了“二职能论” (即反映和监督) 、“三职能论” (即反映、监督、参与决策) 、“五职能论” (即反映、监督、预测、控制、决策) 等, 这也是符合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 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而发展的道理的。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反映, 其次才是监督。会计是通过反映进行控制的。笔者认为, 会计监督职能比反映职能更重要, 监督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特别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更是日显重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会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的研究日趋势微, 其原因可能缘于人们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 即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二、会计核算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的概念与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表述和价值数量上的确定, 为管理经济活动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核算的内容归纳为七类, 它包括:

(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如企业的销货款、购货款和其他款项的收付, 股票、公司债券和其他票据的收付等;

(2)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如材料的购进与领用, 产成品的入库与发出, 固定资产的增加与减少;

(3)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如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其他应收、应付款的发生和结算;

(4) 资本、基金的增减, 如企业实收资本和盈余公积的增加和减少;

(5)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如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 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的计算;

(6)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如企业的销售收入大于业务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 表现为盈利, 要按规定进行分配, 反之即为亏损, 要按规定进行弥补;

(7)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 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会计核算的原则

(1) 真实。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做到内容真实, 数字准确, 资料可靠。

(2) 准确。要求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合理、合法的, 有关数字的计算是正确的。

(3) 完整。要求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各方面或全过程都得到全面的记录、计算和报告, 不得有所遗漏。

(4) 及时。是要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 按时得到会计处理和记录、计算, 并根据有关规定按时向有关对象报告。及时为单位领导提供会计信息, 有利于领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及时为企业各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有利于对生产过程的耗费进行控制, 提高经济效益。

(5) 比较。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多方面进行比较, 做出恰当的估计和判断, 做到投入少而产出多。比较包含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 才能发挥会计的应尽之责, 会计之于管理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

三、会计监督职能

(一) 会计监督的概念。

会计监督指在会计工作中, 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 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界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 虽然有《会计法》的约束, 但是实践中仍存在企业会计监督不力的状况, 企业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屡查不止, 会计报表严重失真, 许多经济犯罪多与会计监督力量薄弱有关。

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监督工作应发挥的作用或它应有的功能。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企业、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二) 会计监督的特点。

(1) 以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为内容, 结合日常会计核算进行, 具有连续性和时效性;

(2) 以法规、制度、计划、预算、定额为准绳, 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制约, 具有引导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权衡利弊得失, 努力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主要包括:对财产、资金的监督, 以保证财产、资金的完整无缺和合理使用;对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的监督, 以保证完成国家预算;对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监督, 以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消耗, 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对财经政策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 以保证国家财经政策的贯彻和严肃财经纪律。

(三) 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1、正视会计的地位, 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真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除了需要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 还需要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民间中介机构甚至司法监督部门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 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 促使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运转。

2、加强政府监督。

会计工作的普遍性, 会计信息的社会性, 会计作用的国际性, 都要求政府加强会计的监督, 使会计信息披露, 有个规范统一标准, 保证其真实性, 增强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 执法部门还要强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 对违规违法者追究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保证法律的权威性。

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监督检查。

会计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恪守职业道德, 履行会计监督职能。会计人员应脚踏实地热爱本职工作, 刻苦钻研专业知识, 在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核算手续等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把自己培养成为既精通业务, 又熟悉政策的“一专多能”人才, 不断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赢得社会的公认和尊重, 从而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有力监督。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 这样才能维护好会计职业的社会形象, 增强会计监督的力量。

四、结语

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的, 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和前提, 监督职能的发挥能够更好地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能使企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实现管理最优, 效益最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

论管理的基本方法 篇3

关键词: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管理原理管理科学管理学派

0引言

管理的方法从处理的对象来说可以分管理事务的方法和管理人员的方法两大方面。因为所有事务也是人去做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管理的方法其实是管理人员的方法。管理的基本方法究竟有哪些?尽管目前还未有一个权威的界定,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有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四种方法。作者从管理者实施管理所使用的手段上,研究其管理的方法,并根据以上几种方法的本质内容,将管理的方法概括为交换、惩罚、激励、沟通与说服四个方面,其中传统的教育方法的本质是沟通与说服,而无论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均可按管理者使用其方法的目的和场合归入交换、惩罚、激励方法之中。

1交换

交换是指一方与另一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利益互换而进行的交易。在组织管理中,个人与组织之间其实是一种交易行为。任何一个组织要完成本组织的职能或目标任务,都需要通过一定的人来完成,此时,就需要组织向社会聘用人员。个人这所以愿意进入组织,是个人在权衡各种可供选择的利益后,值得进入该组织,个人与组织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组织聘用人员的利益是为了使聘用者拥有一定技能,并能完成组织的某些功能,以使组织实现自身的职能或目标任务,以保持组织的生命力,组织为之也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薪酬):个人之所以受聘,是因为组织能提供给个人相应的利益,包括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个人也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个人的劳动,包括体力与脑力劳动。反之,组织不可能聘用一个不能完成组织功能,不向组织提供劳动能力的人;个人也不可能到一个不向个人提供任何利益或避所的组织中。这种交换应是平等的,互利双赢的。

交换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组织应倡导的公平的管理方法。自愿的交换能为双方都带来利益,它可促进社会利益的有效合理分配,有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并随着自由交易人数的增加,交易者个人对此整个交易行为的影响而减少。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强权方法在组织中管理运用时会给个人、组织、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

人们之所以能接受组织管理,是因为组织能为个人提供所需要的利益:组织之所以能够容纳职员,也是因为职员个人才能或劳动的付出正是实现组织职能所需要的。个人付出与组织提供两者之间形成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当这一交换关系有一方不存在的时候,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就会很快丧失。更谈不上其他管理方法的运用问题。

自愿的公平交换是组织留住人员,并有效完成组织目标任务的前提,是倡导人们价值取向的主要手段。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个组织做工作,而不在别的地方去做,人为什么要服从组织安排,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如此等问题的回答应从组织是否能提供人们的需要开始,应从自愿的公平交换开始。当这一平行的交换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管理者使用任何方法去管理组织中的人都是难以进行或难以想象的。在具有人性的社会中,管理者不能要求员工自愿或无偿为组织卖力,员工也不能要求组织无条件为自己提供居所、薪酬或个人价值的发展平台或空间。同时当组织需要倡导什么,需要褒扬什么时,可以设定一定的交换条件,使人们与组织在自愿平行基础上进行“交易”,以达到组织管理的目的。

2惩罚

惩罚会使人们在发生不良行为时产生畏惧感,从而抑制人们不良行为的发生。惩罚不能起到激发其潜能的激励作用。惩罚是抑制人们不良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但这种惩罚必须有一定的额度。当惩罚的额度太小时,惩罚就起不到抑制其行为的目的,这种惩罚便是无效的惩罚,如果这开水不是很烫,对小孩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就不大,正因为,开水烫伤了他的手,所以他会永远记住开水是不敢轻易去动的。而且他由此自己便学会了如何去接近开水的方法

人们行为的选择其实是在各种利益之间的博弈,当惩罚和额度使其不值进行此项行为选择的时侯,人们就会选择其他方式,从而也就实现了惩罚应起到的功能。因此,要抑制人们的不期望行为,其惩罚的力度应达到一定的额度。因为人们总是从各项利益的损益中权衡如何获得更大的收益。

惩罚可以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两大类。物质惩罚主要是剥夺或限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享用权。其惩罚的额度应视其管理对象人群的收入水平及其人们的承受能力来确定。精神惩罚主要是降低个人自身或在社会群体中的评价。精神惩罚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此惩罚的荣辱感。如果当事人十分在意这种惩罚,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很有效力的:如果当事人不在乎这种荣辱感,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无效力的。在现实中,有些具体的惩罚形式可能具有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的双重属性。惩罚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有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方式等。

3激励

管理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影响他人的能力,激发人们为组织提供有益贡献的工作热情,去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的功能是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渴望赞美。如果看到小孩拖地时,你去表扬、去激励一下他,也许在第二天,你会看到他会自觉又会拿起拖把去拖地,这就是激励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导向行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诱发出不同的行为。因此,要有效地进行激励,就必须了解每个员工的内在需求。人们在组织中的需要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包括薪酬),另一个是组织为个人提供的发展平台或发展空间。

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经济性的,也可以是行政性的,甚至只是口头上的一个肯定或赞美。但组织或管理者得到的收益可能是无限的。

4沟通与说服

心理学理论表明,人们的行为归因于动机。在管理的实践中,依靠交换、惩罚或激励手段有时也是难以改变人们某些行为,其主要原因归因于人们对组织某种管理行为的认知状况。此时,及时进行沟通,了解他内心的价值取向,改变他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化解矛盾,排除工作障碍,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说服主要是通过沟通改变一个人对待事物、对待他人的观念或态度,从而达到改变他为人或处事的行为方式。

在组织中每个人的社会背景、教育程度、阅历、修养,塑造了每个人各不相同的性格、价值观和作风,也由于组织中分工造成组织结构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各系统、各层次、各部门、各单位、各不同岗位的分化,造成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使人们之间、或组织之间、或人与组织之间会形成冲突和障碍,从而影响整个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有效进行沟通,以说服他们更好地去完成组织目标。

集团管理会计的职能 篇4

管理会计的预测职能,通过对宏观环境的预测分析、对企业内部产能的预测分析、对企业利润与成本的预测分析,不断指导企业实际业务往前发展,让企业的持续发展变成了可控、健康的进程。

关键词:管理会计;预测

20世纪以来管理会计不断发展,在改变人们的会计理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企业运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管理作用,实现了财务创造价值的巨大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运营,而这一切都需强化财务管理会计职能。

何谓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篇5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的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企业外部环境、地理环境等,如果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都只能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因此,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会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 基本原则 基本假设

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这种大环境,将推动会计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无形化特征,便传统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与环境相适应,会计是千秋大业,凡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只是改变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变核算的内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内容范围扩大了,要求提高了,信息需要加强了。

一、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原则

1、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传统会计中长期处于”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的情况下,单一的历史成本计价暴露出很多缺陷:

1)忽视了”软资产”的价值。”软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特征在于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若按历史成本计价,往往会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甚至被排除于企业资产负债表之外。

2)不能提供投资者决策所需的相关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都呈极大化趋势,投资者迫切希望会计信息能直接用于决策,以求得盈利多、损失少。而将历史性会计信息用于决策时,往往有”时过境迁”之感。

3)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相对优势在降低。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运用和信息共享,企业获取资产现时成本、重置成本资料的来源增多,成本下降,可信度和及时性也大为增强,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相对优势在降低。

2、收入确认原则

收入确认原则,是有关收人人账时间确认的原则。传统收入确认原则的最大弊端在于收益揭示不完整,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

传统收入确认原则更确切地说是营业收人的确认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知识密集型产品,具有较高的增值性,忽略其置存收益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整体评价。另外,产品的个性化和网络商务的兴起,使生产商、销售商、顾客之间信息沟通更为畅通,产品的销售风险大为降低,资产置存收益实现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因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收入确认应由单一的”已实现”标准向”已实现或可实现”标准转化。

3、费用配比原则

在传统会计的费用配比原则下,首先应确定成本是否已经消耗。末耗成本仍具有未来经济效益,应作为资产处理,而已耗成本则应予转销。已耗成本与营业收入配合的方法通常有三种:①根据因果关系直接配比;②系统和合理地分摊;③立即确认为费用。配比概念是传统会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费用与收入的配比是否合理,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权贵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传统会计的支柱原则之一,它是收入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受到较大的挑战,其原因主要表现夺:首先,权责发生制不利于反映企业本期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数据,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有效评价。而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创新、扩散的速度很快,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其次,权责发生制下所确定的净收益有其自身的缺陷,会计收益中包括许多非现金的应计和递延因素,其数额的分配是依据假定关系而进行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导致收益结果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5、充分披露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经济风险的加剧,充分披露原则成为未来会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范围不断扩大。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和低廉的成本,会计既可作货币性计量,又可作非货币性计量;既可定期报告,又可实时报告,通过多元化信息的提供,使充分披露原则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对任何学科都很重要,因为它为该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研究出发点,但假说不是一成不变的。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基本假设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基本适应的,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方法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1、会计主体假设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无实体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

2、持续经营假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并购潮流将进一步加剧,会计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并购将成为一种趋势;“网上实体”不适用持续经济假设,而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上实体”的特点。“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以年度为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冲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均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以至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

4、货币计量假设

(1)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使得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样就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或稳定)这一假设。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便是佐证。

(2)知识经济的到来。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

后勤管理的职能 篇6

后勤管理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既有按本单位职能活动规律组织后勤服务的职能,又有通过管理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职能。正确认识服务与管理两个方面的职能,这对我们全面理解后勤管理的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后勤管理科学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后勤职能的重要性

后勤作为一个职能性的服务保障部门,从职能分工看,他服务于全局各项工作,以大局为先,服务为重。后勤其实质就是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弹药”的后方战线,没有适时的物质保障和适宜的服务保证,各部门工作和活动就会失去基础和后勤管理制度示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本集团后勤管理更科学、规范,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集团的经济效益,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主要包括:车辆、宿舍、医务室、食堂及电话、手机管理等。

第三条 本集团各级员工,均应遵守本制度各项规定。

第二章 车辆管理

第一节 大客车的管理

第四条 员工乘坐规则动力,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厨 务 管 理

厨房卫生管理

① 厨房清洁设立岗位责任制,所有日常用厨具每天在工作后都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清洗时要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在消毒后要加盖保管,防止再污染,未经消毒的厨具不得使用。

② 厨房所有厨具在用完后要摆放有序,砧板要竖放,以确保底、面、边三面光,且切生熟食品的砧板要分开使用。

食堂承包美誉膳食

③ 洗菜池、洗肉池、洗厨具池要分开,不得混合使用。

④ 炉灶、配料台、工作台在完工后要予以擦拭,确保干净整洁。⑤ 下水道要每日进行清洁,彻底清除菜渣等杂物,以保证排水畅通及清除异味。

⑥ 清除卫生死角,定期灭老鼠、蟑螂、苍蝇等。

⑦ 仓库物品要摆放整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止物品发霉变

厨房人员着装规范

◇ 在配膳台前供应事物应戴口罩

◇ 头发应剪短,戴工作帽的应将头发完全包住◇ 不准留胡须

◇ 工作时不可抽烟,不可用手挖鼻孔◇ 手要洗净,不得留长指甲

◇ 工作时不可戴戒指,手表等饰物

◇ 工作时应穿白色工作服并保持整洁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篇7

一、当前企业基本建设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体制缺陷

当前, 受“双轨制”这一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的影响, 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明确。由于内部审计具有监督与控制企业管理者行为和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照与要求等双重功能, 导致内部审计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重合, 很多企业管理者因此而忽视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2.核算环节存在弊端

在基本建设会计审计工作中, 有时候会出现核算手续不全或文件欠缺等现象, 不仅影响了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还降低了资金使用率。

二、提高企业基本建设会计审计工作质量的对策

1.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严格按审批程序对固定资产进行系统管理, 做好定期维护, 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同时进行明细账设置, 以便于后续财务核算。

2.完善核算环节

建立核算管理制度, 详细记载各原始数据资料, 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 还要严格按制度进行计量与检测, 确保核算环节的规范性。

3.加强内部审计职业管理

建立专门的内审机构, 提高内审从业人员的素质, 使企业基本建设会计审计向规范化、职业化发展。

综上所述, 企业基本建设会计内审工作可规避经营风险,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应对该项工作给予必要的重视。当前, 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存在着体制缺陷、核算过程不完善以及成本预算不合理等问题, 企业应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进一步完善核算环节, 同时还要加强审计职业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企业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大, 周期长, 同时涉及的专业也较多, 不仅增加了会计审计工作的难度, 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做好会计审计工作可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简要分析了当前企业基本建设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本建设,企业,会计审计

参考文献

回归管理的基本面 篇8

不是知识太多,而是因为常识太少;不是技巧不够,而是因为方法不到:不是理论欠深,而是因为实践尚浅。这一次,陈春花教我们要回归管理的本位。

何为本,何为源?在陈春花看来,它就是管理的最基本问题,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写出来便有了现在的这本《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

陈春花对管理基本面的探究是在于通过现象洞悉问题的本质,尽管中国的企业管理有很多地方值得赞许,比如领导者的作用发挥、目标细分的习惯、集体决策,以及注重发挥个人能力等,但她也意识到,问题还是不少,且普遍存在,这同样包括那些鼎鼎大名、标杆企业的海尔、联想、华为等。陈春花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管理的问题在于:1,注重管人而非管事。大部分中国企业管理都在管理人,并不知道管理其实是管事而不是管人。所有规章制度都以如何制约人出发,而没有从如何做事出发,导致无法做事。2,领导者的心态而非管理者的心态。观察中国的管理者,会发现大部分管理者比较关心企业的变化、方向和成长,但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关心的绩效、稳定、问题解决等却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出现人人关心企业、人人没有贡献的局面。3关注个人的绩效而非组织的绩效。大部分管理来自于个人能力的发挥,这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个人的发挥并没有带来组织绩效的倍数增长,我们就需要反思个人的发挥是否正确。4,错误的管理逻辑。在很多人的管理逻辑里都是认为:向下管理,对上负责。这个逻辑是极其错误的,应该是向上管理,向下负责。我们一直以来的错误逻辑,导致了很多人不是有意识地配合上级的工作,也没有真正为下属的成长负起责任。结果是上司的绩效无法体现,下属的绩效也无法体现。5,没有遵循管理的规律。管理有着自身的规律,所以管理才被称为科学。但是大部分管理者并没有很好地去掌握管理的规律,反而只是停留在管理理论和管理概念当中。他们一方面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概念来解释管理的实践,另一方面沿着自己的管理经验解决问题。

所以在很多时候,陈春花更多地在扮演“管理启蒙教育者”的角色,她认为尽管MBA教育在中国开展了十几年,但因为没有对于管理规律的传授和分享,造成了目前诸多管理陋习仍没有改变的局面。与其如此,倒不如只讲管理的一个最根本的观念,也就是一个很基本的常识: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篇9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数据处理与信息加工的程序。它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一种基本程序或方法都有其具体内容,并需要采 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1)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能否记入会计信息 系统,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即是否记录、何时记录、当作哪一项会计要素来记 录;应否计入财务报表、何时计入、当作哪一项会计要素来报告。会计要素项目确 认和时间确认是会计确认的核心。

要素项目确认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容;

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归属哪一个要素项目。

此两项确认的基本标准是:第一,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第二,此项经济业务 或会计事项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时间确认的基本标准是按哪种会计核算核算基础来确认:即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 现制来确认交易或事项。

(2)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 确定它的量。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货币计量通常以元、百元、千元、万元等为计 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可供计量的某种特性或标准,如资产计量有历史成 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等属性。

(3)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的文字、金额和 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再以记账凭 证为依据登记账簿。会计记录包括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在记录的生成方式上,又 有手工记录和电子计算机记录。

(4)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 给信息使用者的手段。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 法。主要包括:(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 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 一种专门方法。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要将它们进行系统地核算和全面的 监督,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取得各种不同性质的核算指标。会计账户的设 置,是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的一项主要内容,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 制会计报表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法就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 关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采用这种方法记账,使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发生对应关系,同时,在对应账户上登记的金额相等,即保持平衡关系。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及金额相等的平衡关系,便于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 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由此可见,复式记账是 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可以相互联系地反映经济

业务的全貌,也便于核对账簿记录是否正确。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填 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保证帐簿记录正确完整而采 用的一种专门方法。对于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 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审核,只有 经过审核并确认无误的记帐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通过填制和审核凭证,可 以保证会计记录有根有据,并明确经济责任,监督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四)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 的重要工具。设置账户是为了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以提供经营管 理所需要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核算指标。登记账簿就是将所有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 时间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账簿。登记账簿必须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使大量分 散的会计凭证归类、加工成完整、系统的数据资料,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经 营管理的要求。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 和分配,以计算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 算,可以核算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成本计算 提供的信息是否是企业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主要信息。正确地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准 确地计算成本,不仅对企业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企业正确计算利润的前 提条件之一。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就是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 有数额,并查明实存数与帐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加强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监督财 产的合理使用,挖掘财产物资使用潜力,改进财产管理,确保财产安全完整都具有 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方法。

(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一定时期内账簿记录内容的总括反映,也就 是对编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加以综合反映的一种书面性文 件。它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不仅可以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 策时服务,也可以满足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的需要。为了正确报告会计信息,应当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来 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上述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一环套一环构 成一个完整的程序和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正确地运用这些会计核算 方法:对于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按照规定的会计科 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并应用复式记账法记人有关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 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进行成本计算;对于账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 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上述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按照会计核算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 来表示。

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如何?

(1)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部门首先要获取原始凭证,经审核后按照设置的会计 账户(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方法编制记账凭证。

(2)依据会计凭证,按照复式记账规则登记账簿(账户)。

(3)根据账簿记录资料对经营过程中的有关业务进行成本计算。

(4)为保证账实相符,应运用财产清查方法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

会计的职责和职能 篇10

2、负责公司纳税申报正常,银行、税务信息变更,年度汇算清缴。

3、负责编制及组织实施财务预算报告,月、季、年度财务报告;

4、掌握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及时向总经理汇报

5、负责公司全面的资产调配,成本核算、会计核算和分析工作;

6、监控可能会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重大经济活动;

7、专科以上具有3年以上财务部全盘管理工作经验;

8、熟悉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财务、税务、审计法规、政策;

企业管理中会计职能转变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转型升级

一、会计职能概况

会计职能简单地说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传统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主要是事后的核算与监督。随着管理要求的提高,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已经拓展到事中与事前领域[1]。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是紧密联系的,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同时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

二、会计职能转变的意义

(一)会计职能的转变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情况下,会计的职能仅体现为“反映”,“控制”职能极少涉及。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广大财会人员从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经营管理中。事实证明,会计只有同时具备丰富的内部财会信息和外部信息,才能真正能发挥起管理、预测、决策以及控制功能。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国内外数据共享和信息的快速传递,满足了部门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对信息的需求,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及高层领导利用内外部信息进行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良好条件,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通过预算管理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科学制定财务预算,实现现有和可以取得的资源最合理分配,保证企业在今后一段时期的供应、生产、销售之间的平衡。从而,在全面综合安排的基础上,协调企业不同部门和不同环节之间的业务关系,最终使企业各项决定和措施能够成功取得预期效果。

(三)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信息

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决策预案的合理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应该在对企业现有经济状况作合理分析和预判的基础上,提供最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供企业高层领导决策参考,以保证决策的客观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四)对企业经营做到有效控制

会计职能中的控制,并不是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而是通过精确掌握各项生产经营业务的实绩,获得生产實绩与预算或相关指标要求之间的差异,客观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管理会计提供了企业各项业务的有效分析报告,可以使高层领导和各业务部门主管对各种业务在可控的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保证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影响会计职能转变的因素

(一)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从业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2]。但目前,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实际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表现出财务知识不够精通,会计政策法规掌握不透,缺乏企业管理意识,会计信息的利用与企业决策信息的提供和方案的确定出现断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计管理能力的提高,不能有效的发挥会计应有的管理职能。

(二)会计管理职能得不到重视

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企业的会计职能要求越来越高,会计的职能不能仅限于账目的核算,会计职能的多元化,特别是向管理型转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的职能仍然停留在传统观念的层面上,没有认识到会计参与企业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管理会计意识缺乏。相应的管理会计组织和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在很多企业尚未建立和配备,会计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参与企业决策,会计的管理职能在企业管理中得不到相应的体现。

(三)会计信息质量较低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普遍较低,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缺乏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直接导致会计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很大程度地削弱了会计职能在企业运转和经营决策中的作用。特别是,会计信息的失真直接导致企业决策的判断错误,影响了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当下各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会计软件缺少针对性

企业类型、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决定了企业使用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应该具备专用性、特殊性和灵活性,能够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企业的不同问题。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使用的管理会计软件很难做到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功能还不够广泛全面。很多会计管理工作都无法用现有的管理型会计软件辅助完成,而必须完全凭借会计的经验和判断人为地独立完成,降低了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限制了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四、加强会计职能转变的策略

(一)重视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

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中会计的管理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企业管理者必须提高管理会计意识,肯定会计从业人员在企业决策、评估、考评中的作用,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

会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提高会计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会计人员的企业管理能力,加强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运用,提高科学预测和合理控制的能力,帮助企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严把会计信息质量关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企业内部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和会计管理职能有效发挥的前提条件,没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企业应该重视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现状,通过建立相应的会计规章制度、强化内外部信息监督机制、加强内部信息管理手段等方式严抓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为企业发展制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提供保障。

(三)提高会计软件使用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相符性

适应企业个人性化管理和发展需求,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兼容不同管理模式和不同管理方法,应用广泛,实用性和专用性强,是研究和开发多功能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努力方向。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符合企业内在需要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也成了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它是与加速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这一思路相符合的。提高会计软件的适用性,普及适合不同企业发展的、功能更为广泛的会计软件的使用,促进企业会计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四)健全会计工作激励措施,鼓励会计参与企业管理

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决定了会计的职能和角色也要相应发生转变,会计的职能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更多的应该定位于管理上,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赋予会计合法的管理权限,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优质的管理环境,让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充分施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完善和健全工资待遇、学习进修、职位晋升等方面的激励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鼓励管理会计为企业发展升级的决策提供全面科学的财务管理信息,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做好企业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出谋献策。

参考文献:

[1]高淑君. 企业会计职能的拓展分析[J].知识经济,2009,(04).

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篇12

财务管理职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我国学者对财务管理职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的观点有: (1) 六职能说, 即筹集资金、垫支资金、增值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价值、财务监督; (2) 五职能说, 即财务计划、财务组织、财务指挥、财务协调、财务控制; (3) 四职能说, 即筹资、调节、分配、财务监督; (4) 三职能说, 即组织、调节、监督; (5) 二职能说, 即资源分配 (包括筹资、调节、投资、分配等具体职能) 、财务监督。

上述观点可以总结为“管理要素说”, 这些观点认为财务管理是一种职能性管理活动。同时应该看到, 财务管理是顺应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不断变化的, 随着财务管理内容的扩充和观念的更新, 财务管理职能在外延和内涵上得到扩充, 财务管理职能边界得到不断拓展。

二、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价值管理 (VBM) 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它强调价值创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遵循价值理念和价值增长规律, 其核心内容是进行价值衡量, 通过对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和评估, 挖掘企业生产、采购、销售、研发、投资、财务等经营环节的价值增值潜力。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财务本质看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研究财务管理职能应从财务本质着手来确定财务最基本的功能和职责。在价值管理观中, 企业的一切活动管理就是价值管理, 而销售、市场、财务、生产管理均是围绕实现企业价值的职能活动。因此, 财务管理的本质也是价值管理, 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和职责是对企业价值的管理。

(二) 从财务目标看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财务管理职能是财务所能达到目标的前提。有了职能才能实现目标, 职能为前, 目标为后。财务管理的目标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或观点: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 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 在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短期利益, 更要追求企业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不仅追求企业本身发展, 还要为股东、用户、员工、供应商以及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价值。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 既考虑了利润最大的因素, 又考虑了企业风险因素, 有利于企业获得长远利益。所以说,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佳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财务管理的目标, 因此, 财务管理职能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服务的。

(三) 从财务环境看价值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财务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 是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舞台。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环境就是存在于研究系统之外的, 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就其财务管理职能而言, 它总是伴随着如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运营管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在其内涵与外延方面发生变化。价值管理除了财务管理之外还需要几乎企业所有部门的管理活动来支撑, 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视角和观念。价值管理从财务环境上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财务管理的功能作用。

三、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财务管理职能取决于财务的本质并受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是财务管理在特定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功效。伴随着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 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财务管理职能必然要进行创新。基于企业价值管理, 财务管理除了具备传统的基本功能外, 还要在传统的基本功能上对财务管理职能进行创新,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 内部控制基本原则下的交易处理

企业的运行、活动都以“交易”为单元进行, 因而, 企业实际上是交易的集约机构。交易的过程反映了企业的运营, 在各种交易处理过程当中, 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 即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是财务管理的首要职能, 要以内部控制为基本原则,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规范企业各项业务流程及交易处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方面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各项业务开展的过程中, 必须受到制度的制约, 而这个制度表面上看是业务的管理制度, 实际上反映了业务管理的模式, 是企业管理理念的体现。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支持管理层的决策, 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反映了企业价值的实现过程。

(二) 以财务预算为手段的资源分配

通过财务预算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分配, 是财务管理职能创新的重要内容。财务预算实际上是企业资源分配的问题, 日常的现金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费用预算, 利润分配, 资本结构等等, 都涉及到财务预算和企业资源分配。企业资源分配包括资本的分配和各项其他资源的分配, 并且这种分配会牵涉到企业内部经济组织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企业内部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还会牵涉到企业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财务管理要通过财务预算制定资源分配政策, 对企业资本、资产进行有效配置, 协调企业内部单部门, 企业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价值管理下的资源分配, 就是要以价值创造为标准, 引导资源向高效益、低风险的核心区域、核心领域、核心产品和核心客户倾斜式配置, 对效益差、风险大的区域、行业领域、产品和客户减少资源配置或不予配置, 通过资源的合理流动, 发挥资源的集成效应和增值作用,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 基于会计信息的决策支持

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对各种交易事项进行账务处理, 编制会计报表, 向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发展趋势是借助于IT系统和最新的科技手段, 通过大量的会计信息处理, 完成企业的报表系统, 进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表现为:一是为企业战略提供财务评价;二是为管理层及经营者提供经营预测的模型和工具;三是为管理层提供动态的预算、预测信息和实时的经营信息。财务管理将信息技术与各种决策模型有机融合起来, 以会计信息为基础, 在信息化平台上根据决策需要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建立决策系统模型, 实时支持企业经营决策、战略决策, 为决策过程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支持。

(四) 以绩效评估为核心的战略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方式直接反映了企业的战略。战略管理有两个方面离不开财务管理的支撑:一是企业战略最终会被量化为财务目标, 体现为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 这些都是通过财务预算得出的。二是一个运营期间结束以后, 财务结果只能通过会计信息得出。财务预算和会计信息对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战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只有将会计信息和财务预算结合起来, 才能完成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战略。而企业绩效和企业战略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 所以, 如果财务管理不能有效地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它就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 财务管理要渗透到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的战略中去。

摘要:价值管理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以新的视角和方式引导财务管理, 使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扩充, 拓展了财务管理的边界。基于价值的财务管理职能要拓展到内部控制、资源分配、决策支持、战略管理等方面, 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的创新。

关键词:价值管理,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恩禄, 汤谷良.高级财务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2〕吴水澎.略论财务的本质及其他.中国经济问题〔J〕, 1987 (3) .

〔3〕王跃武.财务管理职能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 .

〔4〕汤姆.科普兰等著, 郝绍伦等译.价值评估——企业价值的衡量和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5〕简燕玲.从财务本质、财务目标、财务环境看财务管理职能〔J〕.中国审计, 2003 (21) .

上一篇:计量经济学经典论文下一篇:管事部5月份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