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1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知道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教学过程

(一)旧知识导入,自读课文

小朋友们,您们一定记得上学期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谁能来说说看? 生:(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小朋友们的记忆力可真棒!狐狸和乌鸦课文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狡猾、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也有一只狐狸,板书狐。通过课前预习,小朋友们肯定知道课文中另外一位主角是谁?(板书“虎“)

那狐狸和老虎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小朋友读的可真认真呀!课文中就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课题“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大家默读一下课文,看谁找的快!

生答:(找读的好的夸一夸,)这位小朋友说的真对,这篇课文讲的是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故事。(补全板书: 狐 虎威)借 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你说说看? 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就是借的意思。

小朋友们,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发了一张自学提纲,现在让老师来看看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怎么样?

自己小声的读一读。小朋友们读的非常认真!老师来看一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去拼音读词语。

个别读,开火车,领读。

2班的小朋友们表现真的是好极了。生字词我们已经掌握的非常好,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在第一自然段中,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小声的读一读。

1、第一自然段

(1)谁能试着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老虎逮住了狐狸。)学生读时,板书 窜 扑 逮

“窜“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看着图片来猜一猜?哦,是逃跑的意思。

扑过去的扑懂吗?)(教师边说,边用双手做出扑的动作?)好的,“逮住”的逮什么意思?就是捉住的意思。

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狐狸会被老虎吃掉吗? 下面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2小节。

1)、“骨碌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你们先读读试试。齐读

读的非常棒,小朋友们,你们说老虎会相信狐狸说的话吗? 请小朋友们读一读3-5小节。

一愣的楞是什么意思?谁读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一下吗?

很好,请回。小朋友们你说老虎被狐狸蒙住 了吗?你说,被蒙住了。那你觉得这里的蒙是什么意思?就是蒙骗,欺骗的意思。

你回答的非常正确。我们的狐狸先生接下来在做什么呢?

请这位小朋友读一读6-8小节。看一看狐狸先生在做什么。(带着老虎下百兽)带着老虎吓百兽。概括的非常好。

小动物们看见的狐狸是怎样走路的?大摇大摆。我们小动物看见狐狸这样走路,文中用了这样一个词:纳闷。纳闷从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

接下来小动物们的动作用哪个词来形容。撒腿就跑。

很好,整篇文章其实就讲了一件事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课文吧。

五、生学习生字

1、学习虎字头。

2、给生字组词。

3、生说笔顺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有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有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远看像只猫,生来脾气暴,张开大嘴一声吼,吓得百兽得都发抖。

师:老虎被称为山中之王,森林里的动物们怕不怕老虎?可是,在一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只动物比老虎还厉害,小动物见了他都吓跑了。他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童话故事——《狐假虎威》。(板书课题,生齐读。)狐是指?虎是指?“假”是什么意思?(生猜答)你们说得对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一边读书,一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用“---”划出“狐假虎威”的意思。想一想“假”的意思。(生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读第1自然段,说说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抓住重点词语“窜、扑、逮住”理解)(2)师:这只凶猛的老虎正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3)指导朗读,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过渡:面对饥饿、凶恶的老虎,狐狸生命危在旦夕,狐狸随时成为老虎口中的美餐,他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我们来学习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画出狐狸和老虎所说的话。

(1)学生自读后,交流。指名读,齐读。

(2)(课件出示)狐狸和老虎的话。抓住重点词语,想象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指导朗读,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老虎镇住、蒙住、骗住。指名读,分角色读,加上动作读。

3、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读得口气又大神气,真把老虎蒙住了。下面,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里走一走吧。请同学们齐读第七、八自然段,看看狐狸、老虎、其他动物的表现吧。

分角色表演,请五个小朋友来扮演,其他小朋友来当导演。师启发(1)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2)狐狸和老虎的神情和动作。(3)小动物们在哪里呢?理解“纳闷、撒腿就跑”。

4、学习第九自然段

齐读第九自然段。

(1)(出示课件)我来帮帮这只愚(yú)昧(mèi)的老虎: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谁来告诉他真相?(2)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四、拓展思维,渗透安全教育。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3

设计者:潮州市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  杜钰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准“假、威”等15个生字,以及文中重点词语。

2.正确书写“爪”字。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角色扮演。

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朗读和表演,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知道狡猾的狐狸是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本事。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二年级的孩子有效的注意力时间还不长,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不能一味讲解,不能独立从语言文字去理解文意,应该是“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内容,感悟课文,通过形象的角色扮演来融入课文情境,从而感悟文章深意,弄懂道理。

教学内容分析:

《狐假虎威》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惟妙惟肖,可以看出两者不同的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读起来趣味盎然。

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学难点:

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学资源: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图片,头饰,道具

学生:读熟课文,复习上节课教过的内容,预习笔记

课前热身:课前小喇叭——说出含有动物的成语

教学环节与活动:

一.复习引入,回忆内容。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含有动物的成语。有一个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就是——“狐假虎威”。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1课《狐假虎威》。回想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课文内容,自主发言。

3.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习的字和词的掌握情况。

二.精读故事,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师朗读第一段: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学生听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3.指导学生从“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这句话体会老虎的凶猛、厉害、威风。

(1)用笔圈出老虎的动作的词语:扑过去,逮住。

(2)进行句子对比: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老虎把狐狸抓住了。

A.换成第二句好不好?为什么?

B.学生自主发言,并通过表演理解。

(3)教师指导朗读:表示动作的词语要加重语气来读。

(4)个别学生读,然后分组读。

4.指导学生找出描写狐狸的动作的词语。

(1)进行句子对比: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跑过。

A.“窜”换成“跑”好不好?

B.生自主回答。

(2)体会此时狐狸的心理活动:这时,狐狸心里会想什么?说出狐狸的心里话。

5.教师对第1自然段进行小结。

6.全班齐读第1自然。

(二)学习2—6自然段。

请学生自由朗读2—6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

学习第一次对话:

1.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1)这句话描写了狐狸的什么?(眼珠子)

(2)理解“骨碌碌一转”,并做动作。

(3)“扯着嗓子”什么意思?学生表演读。

(4)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标点符号——问号。

2.“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从“一愣”去体会老虎很吃惊的样子以及心理活动。

3.分角色进行朗读。

第二次说话:

1.“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1)了解词语“老天爷”“违抗”“命令”等词的意思。

(2)体会感叹号的作用,进行朗读指导:“多大的胆子”要读重音。“老天爷,违抗,命令”都是关键词语,也要读出重音。

(3)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4)学生上台表演。

2.学习“爪”的书写。

(1)看看“爪”的这个汉子的演变过程。

(2)观察“爪”的书写。

(3)学生进行书空。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进行书写。

(6)展示,点评。

第三次说话:

1.想想: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时,狐狸怎么不逃跑呀?

2.引出句子: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A.表演“摇了摇尾巴”,体会狐狸的心情。

B.进行表演朗读。

3.师进行小结。

(三)学习7——8自然段。

1.我们就跟着这只狡猾的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出示文中插图)

(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小结:狐狸走在前,老虎走在后。

2.自由读文段,想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兽的表情、动作怎样?划出有关词语。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

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百兽——撒腿就跑

4.结合课后题,进入“我会演”

(1)出示课后题,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学生自主回答。

(3)再次复习板书内容,朗读词语。

(4)学生进行表演,理解词语,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

5.了解故事的结局。

三.课堂延伸,课本剧表演。

请五位同学上台: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野猪、小鹿和兔子。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课文的旁白。

四.总结全文,理解寓意。

1.回归课题,结合板书,结合课文最后一句话,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重点理解“假”的意思:借

2.总结拓展: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狐假虎威”。

3.总结,让学生懂得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本事。

五.课后作业:

1.我是主播: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以文引文:阅读成语故事《狗仗人势》。

六.板书设计:

21.狐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4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在我国长江以南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的小河一条接着一条,池塘一个连着一个,清清的河水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齐读课题)

3.“江南”的“江”就是指长江,它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河流,自西向东,流经我国多个省市。(出示长江图)

4.过去的人们是这样写“江”字的(出示“江”小篆),我们把它和现在的“江”作对比,你发现你了什么?

预设:“江”的左边以前是甲骨文的“水”。

5.原来在过去,“江”的左边是“水”,后来为了书写的方便,我们把它简化成了“三点水”,包含“三点水”这个偏旁的字基本都和水有关。江南也是个和水息息相关的地方,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尤其是到了夏天江南到处是莲花,有花有水(相机出示江南莲花美景),江南美得像一首诗!你们听!(播放范读音频,生认真听读)

二、初读古诗

1.这么美的诗,想不想自己读读看?

2.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到第58页,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一读。3.哪个小朋友能试着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相机正音)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5.同学们读的真棒!诗中的几个生字宝宝都被吸引来了,让我们来跟它们打声招呼吧(师指读生字,相机正音)。

6.“莲”宝宝最热情,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我们来拆开看看(出示“草字头”)哇!“莲”送给我们一顶帽子,叫草字头,你们还在哪些字上看过这个草字头?

预设:花、草„„(相机板书)

7.所以,有“草字头”的字跟什么有关?(生:植物)

8.认识了生字宝宝,相信大家把诗读得更流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里,再来读一读。(齐读)

三、品读诗句

【学习第一句】

1.太棒了!这首诗里藏了一个魔法通道,你们动听的读书声打开了这个魔法通道,现在每句诗都能带我们去看江南风光啦!谁再来读一读第一句。(指名读)2.出示莲花池图,引导看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预设1:莲花(荷花)粉红粉红的,有的开放了,有的才开了一半,有的还是个花骨朵。预设2:莲叶碧绿碧绿的,又大又圆„„

这里的莲叶能数的清吗?莲叶层层叠叠,一片挨着一片,感觉怎么样?(莲叶特别多,莲叶可真漂亮)诗人看到这满池的莲叶,心里的感觉和我们是一样的,于是他忍不住夸赞道:“莲叶何田田。”(师范读,再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用诗人的话夸一夸莲叶吧,齐读“莲叶何田田。”

4.画面过渡到采莲姑娘采莲,引导看图:她们是谁?来干什么?(采莲)请仔细观察图片,采莲采的是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采莲”其实是摘莲蓬,它们就藏在莲花的花瓣里,莲花谢了,一个个莲蓬就露出来了,成熟莲蓬会冒出一颗颗的莲子,你们吃过莲子吗?

莲子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丰富,所以江南人采莲蓬时总是乐呵呵的笑,心情特别愉快!(出示采莲人劳作时得样子)你们能感受到这份欢乐吗?指名读第一句。5.让我们带着笑容,一起来高兴地读读这句诗,齐读第一句。【学习第二、三句】

1.看到大家这么开心,小鱼也来凑热闹啦!(出示“鱼”的古文字)老师带来的鱼其实是古人写的“鱼”字,你能从中看出鱼的各个部位吗?(指名上台指一指,说一说)演变成今天的“鱼”字,你还能找到鱼头、鱼身体和鱼尾巴吗? 2.指名读“鱼戏莲叶间。”

3.在这句诗中,小鱼在干什么呀?(小鱼在做游戏)它们在哪儿做游戏呢?(莲叶间)4.小鱼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擦亮你们的眼睛,看看小鱼究竟藏在了哪片荷叶下。(课件播放动画)

5.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到处游,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如果你是这些小鱼,你的心情会怎样? 6.小鱼多么快乐,多么自在。谁来读一读? 7.江南水乡真美,我们把小诗连起来,读一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可”和“东”,比较观察:这两个字有哪些相同的笔画? 2.认识“竖钩”,红线勾出竖钩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东”字的书写,边范写边说口诀:一横平平稳又稳,撇折折在横中线,左右两点齐对称。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5

部编版

第二时

一、检查复习、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文。

2、回答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认字

注意读准“柴、奔、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唱、轻、谁”等。

三、复习巩固、完成后练习,读读说说。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2、布置作业:

把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雪孩子》

怎样的雪孩子?

↓↓ ↓

为救小白兔

哪里去了?

会回来吗?

舍己救人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氏、赵”等5个生字,会写“国、王”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氏、赵”等5个生字,会写“国、王”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

1.自由背诵,回顾课文: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姓氏歌》第一小节吗?自己先背诵一遍吧。

2.教师引导:大家背得真认真。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就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很多常见姓氏。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索姓氏王国,一起来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课件21:

3.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请你在拼音的帮助下,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读正确。

出示课件22: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希望同学们认真听。

(3)教师指名读:谁想读?3-5名学生读,注意正音。

(4)师生合作读:现在老师读红色部分,你们读蓝色部分,我们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背诵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情境,为本节课探索新知做铺垫。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课件23:

2.给生字组词: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1)教师提问:“氏”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姓氏。

(2)教师提问:“赵”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赵国。

教师拓展:赵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一。说起姓赵的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他还是我们河北正定人呢。赵云跟随刘备近30年,四处征战,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出示课件24:

(3)学生跟读:请你继续跟老师读。钱,花钱。孙,子孙。周,四周。王,王子。官,五官。

出示课件25:

3.学生讨论: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预设1:上节课我们用过的“加一加”的方法。“子”加上“小”是“孙”,我们可以说子小孙。

预设2:还是孙悟空的孙。

预设3:还可以编一个字谜:一个小孩子。谜底是孙。

教师小结:“孙”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识记。

出示课件26:

预设4:除了“加一加”的方法,我们还经常用到“减一减”的方法。

识记“氏”:“纸”减去绞丝旁就是“氏”。

出示课件27:

预设5:我们可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

(1)识记“赵”:看“赵”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起床的“起”字长得很像。把“己”换成撇点就是“赵”。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偏旁叫走字旁。

出示课件28:

(2)识记“周”:再看“周”字,“周”和我们学过的用心的“用”字长得很像,把“用”里面的横横竖,换成土和口就是“周”字了。

出示课件29:[来源:学§科§网]

(3)识记“官”:“官”和我们学过的汉字的“字”长得很像,把下面的“子”换成一竖和两个口就是“官”。同学们,原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能记住这么多字呢。

出示课件30:

6.教师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我还知道借助图片的方法。

识记“钱”:接下来我们看“钱”字。古代的钱很多都是用金属做的,我们现在用的硬币也是金属做的。“钱”的偏旁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大都与金属有关。

出示课件31:

7.提出要求:同学们,看。这些生字宝宝跑回课文里去了,你还会读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

(3)学生齐读:相信认真学习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啦。能不能试着再把全文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三、了解介绍姓氏的方法

1.介绍单姓、复姓: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姓氏,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有的姓氏是一个字,有的姓氏是两个字。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我们叫做单姓,也有两个字的,比如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这样的姓叫复姓。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姓氏。

出示课件32:

2.学习介绍姓氏的方法:那学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加一加”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介绍。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预设:李,木子李;张,弓长张;胡,古月胡;吴,口天吴;孙,子小孙。

教师追问:还有哪些姓氏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呢?

预设:吕,双口吕。

出示课件33: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说偏旁”的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还可以用“说偏旁”的方法。“徐”的偏旁是双人旁,我们可以说双人徐。“许”的偏旁是言字旁,我们就说言午许。像这样“说偏旁”的方法还有刘,立刀刘。

出示课件34:

教师提问: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组词的方法。

教师小结: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组词来介绍姓氏。比如,赵,我们可以说,我姓赵,赵国的赵。王,他姓王,王子的王。我们中国的姓氏是不是很有趣呀?

出示课件35:

3.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吧。“孙”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小孙)。我们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孙的孙)。

出示课件36:

提出要求:相信,你一定学会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介绍钱、周、方、林)

出示课件37:

4.回顾课文:刚才的游戏有趣吗?这次老师把拼音去掉,再试着读一读全文吧。

出示课件38:

(设计意图: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问,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识记“国”: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生字。我们先看“国”这个字。

出示课件39:

(1)教师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它的偏旁是国字框。书写顺序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注意方框要写得方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国王、中国、全国。

(3)教师范写:国。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

2.识记“王”:再来看“王”这个字。

出示课件40:

(1)教师讲解:“王”是独体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2)教师范写:王。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王子、大王、国王。

3.识记“方”:最后看“方”。

出示课件41:

(1)教师讲解:“方”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点写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横要短,微微向右下方倾斜,钩要在竖中线上收笔。最后一笔的撇要舒展。

(2)教师范写:方。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方正、四方、东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提出要求: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姓氏王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我们就试着背一背第二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42: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43: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加上第一小节,试着背一背全文吧。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44: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六、布置作业,播放音乐

1.作业。

(1)背诵全文。

(2)了解自己姓氏的故事。

2.结束:最后让我们伴着《百家姓》的歌曲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出示课件45: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联系实际,对姓氏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七、板书设计

姓氏歌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7

一、趣读词语,练习说话

1.多媒体课件以“小青蛙过河”的形式出示词语:明月、力气、尘土、众人、从前、森林、中心、一条。教师组织学生先默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多媒体课件再次出示要求:请你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练习说,再举手汇报。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课件“小青蛙过河”的形式让学生读词语,这一形式是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达到复习巩固识字效果的目标。而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这一形式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选择权,进而达到考查学生对字与词理解的目的。

二、竞赛读文,渗透德育

1.过渡语:同学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让老师和同学们见识到了你们的表达能力。那现在我们男生与女生进行一下朗读比赛,看看是男生读得正确、流利,还是女生读得好。

2.教师组织学生推荐4名男生与4名女生比赛,其他学生当评委,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分数。

3.教师导学:从成绩可以看出,男生与女生的实力不相上下呀。那咱们就来一场加分赛,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读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你又读懂了什么。

预设:

生1:我有一个地方不懂:什么叫“黄土变成金”?

生2:我知道“众人一条心”的意思就是要团结。

…………

4.教师引导全班学生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读文的兴趣,提高读文的效果,达到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处理“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一段文字,一是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会到合作与团结的作用,二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解决难点,体会韵文所传达的情感目标。

三、先看后写,方法指导

1.指导书写“力”。

过渡: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你们能读文,会发现,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字写正确、写端正。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语文书73页的生字“力”,说一说怎样书写“力”。

预设:

生1:我知道“力”的笔顺,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生2:我看到横折钩要写在横中线的上边。

生3:我看到撇要在竖中线上起笔。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认真,那就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再请同学们拿出本,自己认真写一遍“力”,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师:(找出优秀例字)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和书上的例字占格很像,看得出他写得很用心。那请同学们再认真地书写两遍“力”。

师:谁能给“力”组词? 生1:力量。

生2:劳力。

生3:动力。

…………

2.指导书写“土”“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2)指名说一说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展示学生作品。

(6)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指导书写“林”“心”。

(1)导学:请学生观察“林”字里面的“木”哪笔有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根据书上例字进行对比评价。

(4)学生再次独立书写。

(5)注意“心”的新笔画“卧钩”的写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应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一些书写汉字的规律和技巧。本环节采用让学生先观察再汇报的形式,以学生主动为前提,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生字笔画及位置主动观察,要比教师的客观描述效果好,同时更能检验学生的书写汉字的能力。

四、猜谜游戏,拓展延伸

1.教师导学:同学既能读,又会写,很了不起呦。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玩一下猜字的游戏,看谁猜得准。多媒体课件出示73页第一个字“泪”。

预设:

生1:我知道这是“泪”字。目代表眼睛,从眼睛流出的水应该是“泪”。

生2:我能给“泪”组词:泪水、眼泪。

2.多媒体课件出示73页第三题第2个字,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休”的字音,引导学习“休”并扩词。

3.出示“歪”。把字拆开,猜字义。

设计意图:学生们有了学习课文中会意字的经验,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可以很直观地弄清楚图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教师顺势教读字音,引导学生扩词,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会意字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1.将本课的儿歌背给家长听一听。

2.请你和家长找一找,还有哪些有趣的会意字,把它们写下来教给班里的同学们。

设计意图:

第一个作业是背诵儿歌,一是为了通过背诵加深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是一种积累。第二个作业是借助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可以让学生更广泛地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学反思

1.在本课教学中,由于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突出了以读促悟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感悟韵文内容,感知会意字特点的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辅助教学,利用简单、易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认识更清晰化、具体化,更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教学难点: 学会读古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2、理解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注意句中停顿。同桌互读互评后,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

观百兽之见我/ 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 兽畏己而走

三、理解句子

1、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懂。

2、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完成小卷。写出今义: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并扩词。

2、指导书写。

畏:左下角不要多写一撇。逮:右下部不是水。

3、写会字词。板书设计: 30 狐假虎威 捉住

老虎 狐狸 凭借威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文章的寓意。

2、积累语言。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随机指导反问句的读法,使学生明白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要求读出情感来。

二、表演

先用原文表演,再用自己的话来表演。

三、谈谈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想法。

(如

1、狐狸太狡猾了,竟然用老天爷吓唬老虎。

2、老虎也太傻了,也不想想自己与狐狸到底谁厉害。

3、通过简短的语句,勾勒出狐狸的奸诈。)

四、讨论:《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的什么人。(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五、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超市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写:老虎明白后,又一次抓住了狐狸……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9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一组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解动词的意思,二是联系生活造句。“书写提示”揭示了左右结构的字的宽窄规律。“日积月累”安排了古诗《梅花》。“我爱阅读”安排了童话故事《企鹅寄冰》。学情分析:

这是二年级的第一个单元,识字方面孩子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孩子们之间识字认字还是有很大差距,需要多注意加强。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注意上课的趣味性。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

二、初读诗文 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六、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篇10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拼读不认识的字。(课前预习:自己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如果课前没有布置预习,课堂上就在这个环节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学习13个生字、生词,其中“于、岸、切”和“淘”做到“音、形、义结合,字、词、句联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3.用足够的时间,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复习巩固生字字音。4.正确书写“于、岸、切、散、步、久”这6个字。

5.教给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猜读认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读13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1.雾弟弟今天又偷偷溜下来,他会跑到哪里去玩了呢?齐读课题(指导读出问的语气)。

2.雾是一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两遍,观察“雨”字头。3.你还知道哪些“雨”字家族的成员呢? 老师总结:“雨”字头的字大多与水或天气有关。4.师:生活中,你见过雾吗?欣赏几张图片。出示课件。5.师:雾到底在哪儿呢?我们赶快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拼认生字。

1.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把自然段都标好了吗?

2.出示自读提示:小声地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生字,学习方法,尝试运用。1.集中学习生字字音。

(1)这些生字新词孩子们刚才读准了吗?出示课件:生词带拼音(1)认识的读一遍,不认识的多拼读 ①自主拼读生字生词,已经认识的读一遍。不认识的多拼读几遍。②同桌两个人,你读我听,我读你听,互相听听,读得对不对?

③都认识了吗?抽3名学生认读每一排,读对了,大家就跟读(难点:甚至)。④我们一起读读。

(2)雾真淘气,把拼音藏起来了,还认识吗?课件:去掉拼音留下生词(自读,男生女生轮读)。

(3)雾真顽皮,它又把熟字宝宝藏起来了,只剩下生字了,还认识吗?课件:去掉熟字只留下生字(自读,抽读跟读 齐读)

注意:以上环节一定要留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学生拼读,自己认读。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读。个别抽读,同时让学生跟读,目的是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让更多学生参与。

2.学习部分生字字形、感知字义(原则上是:本课既要求认,又要求写的生字)。(1)学习“淘”字,利用形声字猜读,形象理解“淘气”的意思。①师:读了课文,大家知道了雾是个怎样的孩子?课件出示:淘气、顽皮。这两个词语是一组近义词呢,再打招呼。②“淘”观察发现它是什么偏旁?组词。

③淘字家族还有很多成员呢,你来猜猜它们的读音。

小结:看,汉字真神奇,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我们就能大概猜出它的读音和意思 ④我们还可以说又淘气又顽皮的什么? ⑤出示课件:看图用“淘气”说短语。

(2)学习“岸”字,分析字形,感知字义,学习运用。①出示课件:

②出示课件图:这就是海岸,再依次出现:湖岸,江岸,两岸等 ③师:岸,既要认又要写,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④你能用岸组组词吗?或者,先组一个词,再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老师小结:海边的陆地是海岸,湖边我们就说——,河边我们就说——,河的两边我们就说——。

(3)学习“街、梁”,感知字义,引导生活中识字。

①“街”生活中,你见过街这个字吗?(学生先说,老师再出示生活中的图)②“梁”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组词:桥梁、房梁、鼻梁 小结: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我们可以认识很多汉字呢!(4)学习“切”,了解来历,感知字义,尝试运用。①师“切”要认还要写呢,看看它右边有什么?(一把刀)②师:猜猜它的意思和什么有关?

③老师边出示字理图边小结: “切”本来的意思与刀有关,汉字字理与历史悠久!

④两种读音组词:切菜,切水果;一切,亲切

四、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复习巩固识字字音。1.课件热气球:巩固识字。(1)同桌一起读读生字。

(2)开火车其余生跟读(字一遍,组个词)。

2.生字回归课文,出示文中含生字多的句子中,再现巩固。出示课件,(1)先让学生自己读,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2)逐句抽读,其余生听生字字音是否读准确。(3)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儿歌中趣味巩固,读中大体感知全文内容。

(1)出示课件:儿歌《雾在哪里》,学生自己小声读。(2)师生合作读,边读边击掌,读出节奏。

五、指导书写,写好生字。

1.指导写“于、岸、步、久、切、散”。(“步、久、散”是以前要求认,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写前必须读读字音,分析分析字形,组组词语)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2)组词语(3)选词说话(4)简单指导

①出示课件:“于、岸、步、久”(教师只需一句话即可)注意自己观察写好压线笔。

②提示“步”别写错了。师:这四个字中,有一个字最容易写错,你觉得是哪一个字呀? 师:是呀,“步”字下面可不是“少”字,千万别多加一点哟。2.重点指导书写“散、切”。(1)观察“散、切”

指导要点:注意左右等宽,撇要穿插,(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3)师总结写字合体字的观察秘诀:一看胖瘦,二看高矮,三看笔画穿插挪让。3.学生书写这6个生字。生先描一个,再写两个。

一边观察一边写。(师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4.展示作品,师讲解,用红笔修改。5.生修改写得不好的字。

6.写好的同学,自己看屏幕,给每个生字选一个词,抄写在这个生字旁边。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3个生字,还写了6个生字。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 《雾在哪里》 第二课时 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3个生字、生词。(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所以,此环节必须重视,复习方式要多样,学生参与面要广。)

2.把课后思考练习题(包括文中泡泡里的问题)融入课文的学习课程中,一一处理。

(1)完成课后第一题: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2)完成课后第二题:读句子,照例子说一说: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3)完成课后第三题:课文说雾“是个又淘气又调皮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4.写好生字“屋、论”;抄写生词,教给学生抄写词语的方法。

﹝说明:以上1—4项是本课保底的语文要素,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些语文要素 就算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的基本任务。部编教材把本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要素安排到了课后习题(包括课后横线里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和文中泡泡里﹞ 5.结合第2、3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要素(包括以前册次和本册前面单元学习过的)系统训练:①学会勾画相关词语、句子;②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③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一切”;④展开想象,照样子仿说句子。6.想象雾淘气、调皮的样子,初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13个生字、生词,写好生字“屋、论”,抄写生词。

2.读好雾说的话;读句子,照例子说一说: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用“△△”标出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

”勾画出来。

教学难点: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会勾画相关词语、句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生词。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19《雾在哪里》。大家都知道,雾孩子喜欢把什么都藏起来。瞧,它把上节课学过的生字的拼音也藏起来了,你们还能认识吗?

1.出示词语:淘气

顽皮

于是

海岸

街道

桥梁

甚至

变暗

躲起来

(1)抽认生字(每排抽一人)全班跟读词。(2)分男女生读词语。2.把词语放回句子中读。

师:再瞧,淘气的雾又把刚才的词语带到句子里了!你还能认识吗? 课件出示文中含生子多的句子:

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它把大海藏了起来。

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 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1)同桌一起读读,把字音读准,错了就教教他。(2)指名读词语,同时所有生齐读句子。

二、深入学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复习训练语文要素。

过渡:同学们真棒,字词都读得很准确,句子也很通顺。淘气的雾又把生字词带到课文里去啦,赽打开课本,翻到第86页。

1.自由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看看一共多少个自然段? 生自读课文,然后检查自然段段数。师:雾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学习第1自然段。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雾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淘气、顽皮)过度:它怎样淘气的呢?有一天,雾飞到了海上,发生了什么呢? 3.学习第3自然段,教师示范教学生勾画词句。

师:指到课文第三自然段,请听要求: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读这一段,边读边想。

(2)老师带领示范勾画。(教师把课本放在多媒体展示台上,边勾画,边指导。)① 齐读第二句,师:雾把什么藏起来了?(指名答)师示范用“△△”在书上标出“大海”。

② 齐读第三句,师:雾把大海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指名答)师示范用“

”在书上勾画。

(3)小结:刚刚老师怎么做的?边说边出示勾画要求: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用“△△”在课文里标出。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

”在课文里勾画。你们能也像这样勾画出来吗?

(4)生照着屏幕上的,在书中勾画词语,句子。(5)学习雾说话的语气。

① 出示三自然段内容,齐读第一句,你能发现第一句标点有什么特别的吗?(生:雾说的话)

② 师:句子中“我”是指的谁?(生:雾)③ 指导读出说话的语气。

师:雾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又淘气又顽皮)你能读出雾的淘气和顽皮吗?指名读——教读——齐读。(6)指导读好这一自然段。师:这句话读得真棒,这一段能读好吗?自己先练练。齐读。

4.同桌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雾真顽皮,他还把什么藏起来了呢?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呢?(1)学习第二、三句,合作勾画。

师:请大家指到第四自然段,先听清楚要求。

① 同桌一起,先读读第四自然段;再一起勾画(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用“△△”标出。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

”勾画出来。你们能也像第三自然段这样勾画出来吗? ② 同桌一起读第四自然段。③ 同桌合作一起勾画。④ 展示学生勾画结果:

先请一人上台展示勾画结果,师:同意吗?点评,请有错的学生重新勾画。(2)指导读好第一句雾说的话。

师:雾又是怎么说的呢?这句话有点长哟,同学们既要读出雾的淘气,还要注意句中的停顿。①学生自己试读。②抽一人读。

③师示范读,听听老师在哪些地方稍作了停顿。师边读边画线,提示需要稍作停顿的地方。

④生试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3)齐读全段。5.独立学习第六自然段。

过渡:接下来,顽皮的雾又来到岸边,它又把什么藏起来了呢?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生指到第六自然段,请听要求:

(1)自己小声读第六自然段,读完后用前面的方法自己勾一勾。(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用“△△”标出。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

”勾画。你们能也像这样勾画出来吗?)

①学生小声自读第六自然段。②生自己勾画。

③展示学生勾画结果,评价,指导,错的学生改正。(2)联系上文理解生词“一切”。

师:雾把海岸和城市藏起来之后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句子第三句: ①齐读。(课件里,文中“一切”词语变红色)

师问:在这个句子里“一切”指的哪些景物什么?自己读读“一切”前面的话,想一想。(指名答)

②小结:哦,这些事物在前面都写了,通过联系上文我们理解了“一切”就是指前面所有、全部的景物。

③回顾以前学的“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大禹治水》一课中我们用什么方法理解了“泛滥”一词?(生:联系下文理解词语)

师总结:对了,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是我常用的好方法。今后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经常运用。(3)读好雾说的话。

师:雾真顽皮,把一切都藏起来了,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指名读。(师评)(4)齐读第六自然段。

小结:雾飞到海上,来到岸边,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板书:看不见)

6.部分小结,齐读第3—6自然段。

师:大家齐读第3—6自然段,注意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边读边想象雾都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和城市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7.学习第七自然段,仿照句子说话。

师:淘气的雾现在又有了新的想法啦,我们看看它又想把谁藏起来了?(1)齐读第七自然段。(2)读出雾说话的语气。

出示句子“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你能读出雾的顽皮吗?(3)展开想象,仿照句子说话。

师:看来“雾再也没有可藏的了。”那我们帮帮它吧,它还可能会把谁藏起来呢? ①出示说话要求:

“我要把大山藏起来。”于是,他把

藏了起来,无论是

,还是,都看不见了。

②自己再想想: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看屏幕,用这样的句式说给同桌听。课件出示:

“我要把

藏起来。”于是,他把

藏了起来,无论是

,还是,都看不见了。③指名说,抽2—4人起来说。8.学习第8、9、10自然段。

过渡:雾真淘气,把这么多东西都藏了起来,我们来看看,最后,它把谁藏起来了?(生:自己)

师:我们来看看,雾把自己藏起来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呢?

(1)拿起书来,我们一起读读8、9自然段。

(2)师:雾把自己藏起来后,什么都——露出来了。(板书:露出来)(3)师: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儿去了。哦,也就是雾散了。齐读第10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想象说话。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师:雾来到海上,岸边,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最后他把自己——藏了起来,什么都——露出来了。所以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个——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2.联系生活,想象说说自己眼中的雾。

师:我们生活中也会经常见到雾。出示图片,边看边想想: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生想象,简单说一说)

四、写字“论、屋”,抄写生词。

师:课文大家学得特别棒,接下来,能把字也写好吗? 1.出示生字“论”、“屋”。(1)齐读。

(2)指导“论”:分析字形,观察找关键笔画(压线笔),左窄右宽。(3)重点指导“屋” 师范一边范写“屋”,一边口头提示,生跟着书空。(4)生在书上描红、写字。2.指导书写生词。

(1)指名用“屋、论”组词,扩词。(2)课件出示课文词语,齐读。出示写词要求:

①看一个词写一个词,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②一个词语的两个字要大小均匀。

③写完一个词,空一格,再写下一个词语。

五、先写完的,自己朗读课文。(弹性环节)

板书设计:

看不见 雾在哪里

上一篇:《海底两万里》启发600字下一篇:会昌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