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精选8篇)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四节的教学内容。这一节是在学习了动物的主要类群,了解了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的前提下讲述的,这对学生进一步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学生对认识动物有强烈的愿望,平时也积累了许多知识,这是本节课不可忽视的资源,但还须将学生的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

知识源于生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深入生活,认识生活,在生活的体验中汲取成长的营养。这就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和动物有过接触,因此,同学们都能列举出一些动物的行为。

三、教学方法

利用音像材料,在给予学生大量感性实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及社会行为的特征等。

四、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行为的概念。

(2)能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 天性行为。(3)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4)知道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采用阅读式的自主学习和问题式的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完成这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两个要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放《动物世界》节目精彩的片段,请同学们举例所看到、想到的动物行为。

(二)目标实施:

1、先天性和后天性行为的分类和区别

出示有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教师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区分出哪些是生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哪些是通过环境作用,由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并根据这些动物行为的分类,找出其分类依据,得出一个较为合适的结论。

分析先天性行为:在学习先天学习行为时,可设计了如下的问题:(1)请问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2)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

(3)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与同学老师分享好吗?(4)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5)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6)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小猫却不会?(7)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8)你认为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9)小猫吃奶、鹦鹉学舌、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等,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哪些是生来就有的,哪些是后天获得的?

分析后天行为:在学习后天学习行为时,可设计了如下的问题:(1)如果你是训兽员怎样使动物听你的话进行各种表演的?(2)如果你家养了一条小狗,请你设计一种训练方法,让它一听到你的呼叫就跑过来?又如:

(3)黑猩猩钓取食物、大山雀喝牛奶是先天性还是后天学习行为?(4)比较黑猩猩和大山雀的后天学习行为,你觉得哪个比较复杂?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何意义?

(5)动物的学习能力有遗传因素作用吗?

(6)你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这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通过对系列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巩固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巩固分析:展图1、2:(孔雀开屏、育雏); 展图3:(黑猩猩利用木箱登高取香蕉过程);展图4:(老鼠走迷宫)

2、动物的社会行为

播放录像:白蚁和狒狒的群体生活。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白蚁、狒狒群体的社会行为特点。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社会行为的形成机理,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获取动物社会行为方面的有关知识。

(1)白蚁群体成员有哪些?它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2)在狒狒的群体中哪一个是首领?为什么?推测:为什么牧羊人放牧时管好头羊就可以?

(3)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是如何实现分工合作的?(4)群体中的社会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5)动物群体中存在信息交流吗?你知道那些动物的交流方式?

3、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学生明确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三)总结归纳,内化提高:

课堂的小结部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知识、方法、情感三个方面总结,谈一谈自己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四)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篇2

奇异的远航本领

每当秋风萧瑟的秋季来临之际,数以百万计的黑脉金斑蝴蝶都要从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的繁殖地飞往墨西哥中部的山区,它们艰难跋涉,克服重重困难,行程到远达5 000千米以上,这些蝴蝶全是春季自墨西哥返回的王斑蝶的后代。它们从未飞越国界到过墨西哥,虽说是漫漫长途,但它们却从不会迷失航向。

这种奇异的远航本领,鸟类更胜一筹。身长仅4厘米的北极海鸥,每年在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二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长达3.5万千米。生活在加拿大境内的食米鸟,每到秋天就会告别“夏巢”,飞往阿根廷的“冬窝”,风尘仆仆,克服艰难险阻,飞行路程长达5 000~8 000千米,并且雏鸟也一同飞行,只有3个月大的雏鸟们从未到过阿根廷,却也能沿着通向南美的路线飞行而不迷路。

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也有远途外出而不迷路的能力。那么,这些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实验揭开谜底

研究人员发现,世界上众多迁徙动物均能利用各自的“导航设施”,每年可旅行几千千米。研究人员曾推测,这些动物是依靠河流、山川、海岸线,以及其他可视参照物为引导的。也曾有人认为,此类动物利用了“感觉导航”,即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来指引它们到达目的地。可是这两项技能并不是总是适用的,特别是在汪洋大海的上空,或是在阴天以及夜幕笼罩大地的时候就会出现偏差。

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许多的飞禽走兽都有自己的“导航系统”。它们常常凭借太阳光、星座、气流、温度变化、各种气味、地面可视物体和地磁场等“助航设施”,准确无误地帮助其导航。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原来光是启动蝴蝶大脑中的生物钟行驶功能的重要因素,光能控制蝴蝶的代谢周期,这其中也包括它的导航信号。蝴蝶的眼部组织中有特殊的光感知器,能够感知到紫外光,正是这种紫外光为蝴蝶提供了方位感。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科学家将蝴蝶放置在一个模拟飞行器中,当打开紫外光滤光设备时,由于阻断了紫外光,蝴蝶明显地丧失了方位感。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蝴蝶眼中的光探测导航传感器与它大脑的生物钟之间,存在着一个关键的生物连结。也就是说,蝴蝶眼睛中的紫外光探测传感器和大脑中的生物钟同时控制了导航,才能引导蝴蝶在长时间的迁徙中顺利地抵达目的地。

导航系统不拘一格

夜间迁徙的候鸟,如黄莺、萨凡纳雀等,常借助正西方的落日、晚霞确定好飞行方向,以便于向正西飞行。它们在飞行时就像旧时的海员一样,不时地查看北极星和一些星座的方位,以便准确地飞向迁徙的目的地。

信鸽则是把太阳作为辨别方向的罗盘,太阳每日的位移,是其飞行数据的一部分,它们借助自身体内利用地球日夜周期的生物钟,计算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时间,以此来决定飞行方向。

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在蜜蜂体内也有一个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系统”,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究竟飞了多远,测定自己所在地的位置。即使在匆忙赶路之际,它们也会随时勘测地面参照物,并以这些地面参照物作为定向飞行的“导航设施”。在采集花粉的“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径直飞回几千米之外的蜂房。

生物学家还发现,有不少动物利用地磁偏角测定自己的精确位置。如鲸鱼、候鸟、瞎鼠和某些鱼类,就是凭借地磁场“走南闯北”,其“接收器”为位于颅内的一种磁体——磁铁石晶体。磁铁石晶体能让自身与磁场对齐,从而可向脑发出关于方向的信号。就连笨拙的海龟也在使用一种磁偏角罗盘。幼龟在美国的佛罗里达沿岸出壳之后,随即游入大海。它们在大西洋生活多年,直到长大后才回到出生时的岸边去交配和巢居。在返回的过程中,要是离开了正道,过于偏南或偏北,便很有可能会冻死在途中。多亏了磁偏角罗盘,笨拙的海龟才得以准确地回到自己故乡。

动物的敬老行为 篇3

有许多鸟类喜欢集群而居。这不仅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而且是为了保护年长者。澳大利亚的彩虹鹦鹉和英国的秃鼻乌鸦,它们总是以垂直的方向在树上群栖,年长的鸟停歇在高处,年幼的鸟停栖在低处。若有天敌自地面袭来,停在高处自然要比停在低处安全得多。

生活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棕头椋鸟和加拿大渥太华的红翅鸫,是以水平方式群栖的,年轻的鸟在外围,年老的鸟在中间,有什么危险自然是由前者担着。丹麦的群栖燕子也有这种停栖现象。

白尾鹫生活在草原上,以野马等动物的尸体为食。每當发现美味佳肴,老鹫总是首先享用,它们吃饱了才能轮到小字辈们。

乌鸦也有子女赡养老年父母的美德。乌鸦找到食物后,总是让年龄最大者先享用。年老体衰的乌鸦飞不动了,自己不能觅食了,年轻的乌鸦会不辞辛苦地捕捉昆虫给它喂食,直到为它送终为止。

美国一位生物学家曾发现一只伤残的老松鸦接受另一只松鸦喂食的现象。一只嘴里衔着食物的松鸦飞到一只老鸦身旁,把食物送到它的嘴中。生物学家从望远镜中看到,那只老鸦的上嘴喙虽然完好无缺,但下嘴喙几乎齐根断去,已无法进食,更不用说自己去觅食了。

动物的社会行为 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动物的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蚂蚁的觅食行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和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质疑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体意识和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探究实验结束后,提醒学生将蚂蚁放回,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意识; 认同动物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而且适应环境的结果。

【教学重点】

列举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内容,课前捕捉蚂蚁并准备材料用具,如糖、面包、辣椒酱、纸盒、放大镜等,搜索有关动物行为方面的资料。

2、教师准备:

“动物世界”中的相关录像,查阅资料、网站,搜集有关动物行为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 观察、探究、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历史故事“汉室江山,蚂蚁聚成”导入新课,教师设疑:蚂蚁为什么会组成那六个大字?其实这是利用了动物的一种行为,那什么叫动物的行为?它又分为哪几种类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的世界来探究动物的行为及其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二、学习新课

(一)动物行为的含义

学生活动:自学课本,找出动物行为的含义和类型。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同学们带着对动物行为含义的理解来找一找视频中有哪些是属于动物的行为?

学生:观看“动物世界”视频,回答问题。

教师设疑:视频中动物各种各样的的运动方式和动作都是动物的行为,那动物

的行为是不是仅仅就是指动物的运动和动作呢?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判断守候猎物的蜘蛛、执行任务的狐獴,雄蛙鸣叫、变色龙的变色等是否为动物的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动物行为的含义,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教师设疑:那兔子心脏的跳动是不是动物的行为?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一定要是外部可识别的变化才能称作动物的行为。

(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觅食行为

教师播放蚂蚁觅食视频,提问:这只蚂蚁在干什么? 学生观看后回答:蚂蚁在觅食。(觅食行为)教师设疑:蚂蚁喜欢什么样的食物呢?蚂蚁的觅食行为和食物的味道有关?还是与食物的颜色有关?还是与食物的大小有关?

学生探究活动: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学生6人一组,讨论并完成探究学案。

各小组展示成果,学生之间相互补充。

教师提问:回顾刚开始的历史小故事,你知道故事中利用了蚂蚁的什么行为吗?(觅食行为)

课外延伸:请同学们在课后将探究实验完成。

教师过渡语: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动物,除了蚂蚁有觅食行为,其他的动物也有觅食行为。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请你来说说这些动物的觅食行为。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动物觅食行为的例子,例如猫捉老鼠、蜜蜂采蜜等,它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寻觅和获得食物的行为就是动物的觅食行为。我想同学们肯定能举出更多的动物行为的例子,下面我们小组内先讨论交流,看看哪一个小组举的例子又多又好。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小组展示时,教师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来做裁判,并将你认为好的例子写在表格里。

教师小结设疑:由此可见,动物的觅食行为方式多样,那么动物多种多样的觅食行为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有利于动物的生存)2.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教师过渡:其实,动物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除了觅食行为外还有哪些行为呢?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本,了解动物的其他行为。(学生阅读课文后)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一起来找一找这段视频上的动物有哪些行为?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蚂蚁总动员”

学生观看回答:觅食行为、防御行为、还有社群行为。(1)防御行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 什么叫动物的防御行为?它有什么特点呢?(发生在不同个体之间,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的个体)

② 你能举出一些动物防御行为的例子吗?(危害茶、桑、果树等植物的尺蠖平时身体弯曲,遇到敌害时就伸直身体,伪装成树枝,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在海洋中生活的软体动物乌贼,当它受到鲨鱼等凶猛动物的威胁时,就会将身体内墨囊中的墨汁释放出来,向敌害放射“烟雾弹”,乘机逃走。乌鸦和其他一些鸟类,“有聚众鸣叫”的行为,当乌鸦发现老鹰时就会发出这种鸣叫,以便把其他乌鸦聚集起来,共同对付“侵犯者”。)

③ 动物的防御行为有什么意义呢?(动物的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

各小组展示成果,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归纳并板书。(2)社群行为

教师过渡:那刚刚视频中的蚂蚁怎样将虫子击败的呢?(合作)其实这就是蚂蚁的社群行为。蚂蚁是一种常见的营群居生活的动物,蚂蚁与蚂蚁个体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师出示图片:“白蚁群居”图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白蚁的群体是由几种形态不同的蚁组成的?它们各有何种功能?

②白蚁群体的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共同维持群体的生

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且互相补充。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归纳总结同时板书。

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不是同一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内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白蚁群体是由几种形态不同的个体组成,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社群行为?动物的社群行为有什么意义呢?(蜜蜂,猩猩等)

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社群行为的意义。3.生殖行为

教师过渡:我们已经学习探究了动物的觅食行为、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除此之外,动物还有哪些行为呢?教师出示“白蚁产卵”图片,这是动物的什么行为呢?(生殖行为)

教师提问:还有哪些行为也属于动物的生殖行为呢?你能举例说明吗?动物的生殖行为有什么意义?

小组内讨论交流。(动物的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动物一般都有其特殊的生殖行为,如求偶、占区、筑巢、交配、孵卵、育雏或哺乳等。孔雀的开屏、青蛙的高昂鸣叫、羚羊的打斗,哺乳动物的哺乳育幼等都是典型的生殖行为。)

此外,动物的行为还有迁徙行为、洄游行为、攻击行为、节律行为等。

三、教师总结:

动物的多种多样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群繁衍是十分重要的。

四、课堂练习:

辨别所出示的图片是动物的哪种行为。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理清思路,形成知识网络

六、作业布置:

1、课后思考题。(先由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

2、课外探究:蚂蚁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3、课外阅读:动物的节律行为和生物钟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动物的社会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动物行为:自然界中,动物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及动物的体态、发声和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

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

防御行为

生殖行为

3、动物行为的意义

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动物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群繁衍是十分重要的二、动物的社群行为

社群行为: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实例:白蚁、蜜蜂

七、教学反思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篇5

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4.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6.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动物行为相关的资料(课件、图片等)学生:收集动物行为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了解动物的行为 学生观看、讨论 方案一: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方案二:学生饲养或了解的小动物有哪些行为。方案三:观看录相、光盘中的动物行为有哪些。

方案四:学生课前收集的动物行为资料。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对有些行为,如鸟类的迁徙,到底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可能还会辩论。组织学生讨论动物的哪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哪些是后天通过学习才形成的,并及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能说出书中资料1和资料3中的行为不是学来的,而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随环境改变。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很多动物生下来就会吃奶、睡觉?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书中的资料3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观察、对比书中资料1与2、3和

4、资料1和5后讨论交流。能说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就越短。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繁衍意义重大。人类和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鼓励学生抓紧时间发愤学习,否则晚矣。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学习能力有遗传因素作用吗?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何意义?人类的学习行为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这对你有何启示?(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探究活动的资料,并分析有关问题,了解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对照实验的设定等。

方案二:学生讨论怎样探究动物的行为后,播放一段科学家工作的录相,使学生明确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组织学生了解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帮助学生关注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使学生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科学问题。确定探究计划 学生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

(学生课后进行探究活动,尝试编写探究报告。)及时巡视、聆听、指导,提出恰当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提出和实施个性化的方案,肯定他们符合科学性的自主性探究;鼓励他们创新。第二课时

交流探究报告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报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同学可提出问题,最后进行评比。组织学生汇报并总结,及时鼓励,增强学生成就感。对学生的其它问题可作为今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请问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 学生:(纷纷举手)

教师:好,大部分同学都饲养过,你们都饲养过哪些动物? 学生:饲养过狗、猫、乌龟、兔子、蚕、金鱼、蜥蜴、鸡、鸽子等。

教师: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与同学老师分享好吗? 学生:(纷纷举手,兴致盎然的说着自己所养动物的乐事。)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许多同学说得栩栩如生,就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在眼前一样。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 学生:不用。

教师:对,这些行为不用教,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如果你想让小动物,如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就费劲了。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 学生:得训练它。

教师:对,要训练。这就是说动物会学习,所以动物还具有学习行为。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动物的行为有很多,比如:小猫吃奶、鹦鹉学舌、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等,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哪些是生来就有的,哪些是后天获得的?

学生:我认为小猫吃奶、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是生来就有的,而鹦鹉学舌是后天获得的。

学生:我认为大雁南飞是后天获得的。

教师: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小猫却不会?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跟遗传有关。

教师:对,请同学们阅读书中资料1和资料3,你认为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书中的资料3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书中资料1和资料3中的行为不是学来的,而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请同学们再对比书中资料1与2、3和

4、资料1和5后讨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相同吗?这说明什么?

学生:不同动物学习行为不同。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就越短。教师:动物的学习能力有遗传因素作用吗? 学生:有。

教师: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何意义?

学生: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繁衍意义重大。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P37“狼孩”的故事,你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这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人类的学习行为复杂、多样,这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抓住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否则就像“狼孩”一样。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的发育的阶段相适应。这样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教师:刚才关于“大雁南飞”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争议。其实有些动物的行为,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和学习结合的结果,不能绝对化。

教师:动物的行为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研究动物的行为呢? 学生:可以观察、实验。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中有关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资料并分析有关问题,了解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对照实验的设定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

学生:阅读、讨论,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课后进行探究活动,尝试编写探究报告。)教师:两周后我们交流探究报告,并进行评比。教学反思: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篇6

实验1的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

1假设蜗牛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合理即可)

2实验控制的因素是光照,A端有光,B端无光。

步骤3中A端、B端都有光,蜗牛停留的时间是随机的,没有明显异。

步骤4中A端有光,B端无光,如果蜗牛喜欢黑暗的环境,则蜗牛在B端停留的时间应该长一些。

师:在试验1的基础上我们再看实验2。

试验2的过程

师:我们也做过类似的实验是什么呢?

生:狗分泌唾液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建立

师:在此基础上来讨论活动中3、4的问题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3.步骤(1)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伸展身体,这是涡虫的本能行为。

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收缩身体,这是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

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多次给涡虫以“光照—电击”连续刺激,涡虫对“光照”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

4.实验1的先天性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的生活环境。实验2中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能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师: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知道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同学们已经在课前看了书,现在我们根据书45页和25也上的内容阐述着两种行为的区别。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

四、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野鸭的迁徙B、蜘蛛结网C、蜜蜂采蜜D、山雀偷吃牛奶

2、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3、下列各项,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马戏团里狮子表演节目B、老鼠打洞C、小狗作算术D、蚯蚓走迷宫

4、乌贼遇到危险时释放墨汁,对这一行为不正确的叙述是()

A、是一种先天性行为B、是一种学习行为C、对个体生存有利D、是生来就有的行为

五.小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鸟育雏蜜蜂采蜜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灰喜鹊喂养小杜鹃动物的本能是生下来就有的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因为这些动物体内具备了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也就是生理因素成熟了。2.后天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动物的后天性行为-山雀偷吃奶油、蚯蚓的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行为也复杂,而且后天性行为在动物的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

六、作业:

★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 改革教学行为增强学习效率

★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学习心得体会

★ 思想和行为

★ 学习宪法教案

★ 动物的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教案

★ 先天小耳畸形治疗办法有哪些?

★ 哲理故事:“功夫之王”也有先天缺陷

★ 学生行为调查报告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SD大鼠,Wistar大鼠,跳台反射

跳台反射法是国内外大鼠耳鸣实验研究中最近几年较常用的方法[1,2],国内一般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国外选用的实验动物为雌性Long-Evans大鼠[1]。Wi star大鼠是美国费城Wi star研究所动物室培育建立的最老的一种纯系白色大鼠,该品种头部较宽,耳朵比其他品系的稍长。SD大鼠由美国Sprague-Dawley农场用Wistar大鼠培育而成[3]。SD大鼠与Wistar大鼠同属于封闭群,而且因为SD大鼠与Wistar大鼠是比较常用的品系,在国内易得。我们于2009年7月至9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药理室进行实验,主要将SD大鼠与Wi star大鼠在跳台反射法中的不同反应作一比较,为建立跳台反射法耳鸣动物行为学模型前动物的筛选提供一种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健康雄性白色Wistar大鼠20只,健康雄性白色SD大鼠20只,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 (豫)2005-0001。所有动物耳道清洁,耳廓反射灵敏,对电刺激反应敏感,体重230g~380g。

1.2主要仪器

专用屏蔽训练室(自制);大鼠跳台仪(北京药物研究所,DTT-2型);飞乐牌扬声器(YD-2502型,8Ω);计算机控制系统。

1.3方法

1.3.1动物分组

将20只SD大鼠分为一组为SD大鼠组,将20只Wistar大鼠分为一组为Wistar大鼠组。

1.3.2跳台反射训练

将大鼠置于隔音室内适应性分笼喂养,每笼5只。室内温度恒定控制在25℃,人工控制照明12小时灯光开/关使动物的昼夜节律保持稳定,饮食及饮水充足,一直到实验结束。条件反射训练于另一隔音室内进行,各频率背景噪声均<25dBSPL,每只大鼠均单独进行训练。训练时将大鼠置于跳台仪内,箱顶扬声器给予10kHz,70dBSPL的白噪声作为条件刺激,持续时间为20秒,非条件刺激为大鼠足底电击(50v),持续时间至多17秒(与声刺激同步进行),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出现的时间间隔为3秒。训练大鼠当听到声刺激信号后,因足底受到电击而产生向箱内绝缘跳台跳跃的逃避反应。每只大鼠每天连续训练10次,每次训练的间隔期为3分钟。训练持续三周。每次记录大鼠在给声期间及刺激间期的行为反应情况。动物行为观测指标为:①正确反应率,为外界给声不给电时动物正确跳上跳台的百分率;②假阳性反应,为外界不给声也不给电时动物跳上跳台的反应。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均经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跳台反射训练一共持续三周,每只大鼠总计训练次数为210次,结果SD大鼠的假阳性反应率为(4.31±6.99)%,正确反应率为(14.40±19.12)%,Wistar大鼠的假阳性反应率为(2.98±4.34)%,正确反应率为(15.36±17.74)%。经卡方检验统计,χ2=1.504,P=0.22,得出SD大鼠的正确反应率与Wistar大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SD大鼠与Wistar大鼠从训练开始,每天的反应情况见图1,2。

3讨论

(1)本实验根据Guitton[1]的跳台法耳鸣动物模型,并加以适当地进行了如下改进:①针对文献报道中条件刺激结束1秒后给予30秒的非条件刺激的方式,考虑到耳鸣为持续性信号的特点,我们将条件声刺激增加为20秒,以使外界声信号与耳鸣的存在形式更为相似。非条件刺激持续时间至多17秒,与声刺激同步进行,使动物在接受电击的同时始终有声刺激的存在;②文献要求在条件刺激结束1秒后给予非条件刺激,但我们在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发现动物较难在1秒内对声音作出正确反应,因此我们将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出现的时间间隔设为3秒,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Guitton[1]将动物至少在连续3个训练系列(即连续30次条件反射训练)中对声音的正确反应率均≥80%判定为条件反射建立成功。国内有文献报道20只Wistar大鼠在条件反射中连续30次达到80%正确反应率的有15只即有75%的大鼠能进入造模阶段[2],本实验20只Wistar大鼠符合连续30次达到80%正确反应率的只有1只,与文献报道的有明显的差异,其余的Wistar大鼠平均正确反应率也只有15.4%,如果将假阳性反应也计入其中,总的正确反应率也只有18.3%。因此把动物至少在连续3个训练系列中对声音的正确反应率均≥80%作为条件反射建立成功的前提是值得探讨的。这也需要我们通过重复性的实验来验证正确反应率的高低,如果通过反复证实确认正确反应率很低的话,在造模之前就要选用大批的动物进行条件反射训练,这样才能满足正式实验所需的动物数量。

(2)本实验是建立跳台反射法耳鸣动物行为学模型前所需要做的动物筛选的过程,只有成功建立了跳台反射才能被选择成为造耳鸣动物模型的动物,否则即被淘汰[4]。国内使用这种实验方法的几乎都是选用Wistar大鼠用于实验,但是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SD大鼠和Wistar大鼠的正确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SD大鼠和Wistar大鼠同属于封闭群,特征上看,Wistar大鼠比SD大鼠的头部宽,耳朵长,但是从实验结果看,耳朵较长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到实验结果。所以,总体来说,SD大鼠与Wistar大鼠在跳台反射法实验中的正确反应情况基本是相似的。但是,从假阳性反应率看,Wistar大鼠在10天内几乎没有假阳性反应,10天后才逐渐的形成,但是SD大鼠从第四天开始就有假阳性的出现,对于整个造模实验来说,在训练阶段假阳性的出现会干扰实验结果,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从这点来说,Wistar大鼠比SD大鼠的干扰因素相对较少。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无论Wistar大鼠还是SD大鼠在跳台反射训练中对电刺激的敏感性波动较大,从图1和图2可以明显看出。而且每只同种大鼠之间差异也很大,有些大鼠的正确反应率是随训练的强化慢慢增加并且稳定的,但是有些大鼠的正确反应率基本为零,还有些是开始正确反应率很高但是后来逐渐降低,这也许与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关,国内有学者证实多因素的21天慢性应激(束缚、电击足部、噪声)可使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5],所以随着学习记忆下降后就忘记了绝缘跳台是安全的,正确反应率随即也就降低了。总的来说,跳台反射法中影响动物的正确反应因素较多,这种方法的改进空间还比较大,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验条件和环境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 Guitton MJ,Caston J,Ruel J,et al.Salicylate induces tinnitus through activation of cochlear NMDA receptors.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3;23(9) :3944~3952

[2] 张恩柱,宋为明,刘俊秀,等.跳台反射法耳鸣动物行为学模型的建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4(3) :161~164

[3]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0

[4] 梅国江,施建荣,郭瑞新,等.大鼠耳鸣模型的研制[J].中国医药学报,2000; 15:i06~107

动物界的收养行为 篇8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布莱恩·威斯登正在进行一个令人羡慕的研究项目,他可以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森林中蹚过齐膝的浅溪,观察鱼宝宝们在清澈的溪水中快速游动。他仔细地记录着这些鱼宝宝的数量和成长状态,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它们被捕食的风险。就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威斯登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很多鱼群中,鱼宝宝的数量不但没有因被捕食而减少,反而却在不断增加。威斯登还注意到,这些鱼群中有些鱼宝宝的个头明显偏小,这显示它们不可能和其他鱼宝宝是同时出生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威斯登发现这种小型的美洲慈鲷会主动收养别人的鱼宝宝。那么,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收养行为的动机

在自然界,“核心家庭”(包括父母及未有配偶的子女)的家庭形式并不多见,更多的动物父母会任由自己的后代自生自灭。而在抚育行为出现的情况下,社会性动物往往是集合了一个大家族共同的力量在抚育后代。在一些情况下,照顾宝宝的重任会落在亲生父母以外的其他个体身上。例如,一只亚成体(尚未完全成年)的黑猩猩可能会留心照看自己的弟弟妹妹;又或者一个动物群体会共同承担照顾整个族群中幼小动物的任务。但通常这些参与照顾幼小动物的个体彼此之间都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共同育幼等同于帮助把自己共享的血脉(基因)传递下去,这就是对它们所付出劳动的回报。此外,共同抚育后代还有其他一些优点。例如,壮大族群的数量也等于为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自己增添了一份安全。但是,与这种共同抚育血缘后代的行为相比,收养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行为。

作为人类,我们通常认为,收养是一种无私善良的行为。但在自然界中,这种收养行为的存在却是令人费解的。从理论上来讲,抚养后代对很多动物来说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而收养照顾那些与它们并无血缘关系(基因联系)的后代,不但等于减少了动物自己存活的概率,也减少了自己的基因通过后代传递的可能性,可以说这对动物是无任何好处的,因此也就意味着这种行为不会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但实际上,收养行为在自然界却并不鲜见。当威斯登和其他科学家开始针对这一谜题深入探索时,他们开始揭示动物收养行为背后的种种原因。他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行为其实是与“善良”相去甚远的,反而拥有出乎意料的深层原因;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收养行为又有着明显的好处,当然这份好处不仅仅是对于被收养的“养子”,同时也有利于“养父母”及它们的后代。

被蒙骗的养父母

所有父母都知道,抚养孩子是一件非常昂贵且非常劳神费力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如果有别人替你完成这项“育儿工作”,把你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育,这对于亲生父母来说是件求之不得的事情。这也正是杜鹃和牛鹂进化出“巢寄生行为”的原因。在这种寄生情况下,“养父母”的收养行为其实带有被欺骗和被强制性,而这些“养父母们”也在不断地通过进化的方式尽量避免自己被欺骗。但同时,寄生鸟们也在让自己的骗术变得越来越高超,越来越“难以被察觉”。它们双方就在这样一个进化的长期较量中不断你追我赶。这件事情本身正好也充分地证明了照顾宝宝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苦差事”。

在大杜鹃的例子中,被寄生的小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养小杜鹃的同时,也就预示着自己后代的死亡。因为这只寄生的小杜鹃在出壳后,会将“养父母”尚未孵出的所有鸟卵都推出鸟巢,而那些已经孵出的小雏鸟同样难逃此厄运。在小杜鹃的基因中,就印刻着杀死潜在竞争者的本能。

通过消除竞争者,刚出生的小杜鹃就可以成功地垄断所有的食物供给,并通过无休止的乞食鸣叫声哄骗自己的“养父母”,以源源不断地给它们带回新鲜的食物。棕腹杜鹃雏鸟的翅膀下甚至还有像鸟嘴一样的花纹,它们在“养父母”眼前扇动自己的翅膀,看起来就像有3只小鸟同时张着嘴嗷嗷待哺一般,借此蒙骗“养父母们”带回更多的食物。另一种巢寄生鸟类——北美地区的褐头牛鹂在寄生的鸟巢中出壳后通常不会杀死巢中的其他小鸟,而是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诱饵”,在吸引“养父母”不断忙碌着带回食物后,奋力抢走本应属于其他小雏鸟的食物。

这种通过欺骗手段的寄生型收养行为通常都被认为是有损“养父母”(宿主鸟)利益的,但在少数情况下,“养父母”一方也有可能从中受益。而身体的大小似乎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2015年初,西班牙科学家发现,当大斑凤头鹃的雏鸟从“养父母”小嘴乌鸦那里得到更多的食物时,小嘴乌鸦的幼雏也并非是一无所获的,因为凤头鹃的雏鸟会分泌一种极臭的分泌物,使可能入侵的捕食者退避三舍。虽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份“好处”对于寄主小嘴乌鸦来说究竟是否利大于弊还尚未可知,但至少在一定的时间内,乌鸦“养父母”确实也可算作是“受益者”了。

糊涂父母的“张冠李戴”

在巢寄生的实例中,寄生鸟通过各种诡计将自己的孩子“丢弃”给“养父母”收养,一旦雏鸟孵化出壳,它们就会接手父辈的工作,延续这份对“养父母”的欺骗。但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与此不同的收养行为,其中有一些收养行为则是由“认错人”造成的。

以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的灰袋鼠为例。在2008年至2013年之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威尔逊岬国家公园持续追踪观测了326只幼年灰袋鼠,并记录到了11个子女替换的实例:其中有4例是双方直接互换子女;还有4例是当袋鼠妈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后发生的收养行为(还有3例的原因未搞清楚)。发生收养行为的这些袋鼠妈妈都在哺乳期,而且它们通常都选择收养了和自己死去的孩子年龄相近、性别一致的袋鼠宝宝,照顾它们直到断奶。

灰袋鼠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收养行为呢?在小灰袋鼠可以独立生活之前,它们都要依靠母亲的育儿袋生活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内,当小袋鼠跳出育儿袋下地活动时,袋鼠妈妈通常会先嗅闻、识别自己孩子的气味后,再将它们放回到育儿袋中。但研究人员推测,当遭遇突发的危险情况下,袋鼠妈妈们会省去嗅闻这一环节,直接让袋鼠宝宝跳入育儿袋,迅速带着它们逃离危险。而一旦发生进错育儿袋的事情,袋鼠妈妈就可能将这只袋鼠宝宝错认成自己的孩子,因为它已经沾上了自己育儿袋中的气味。

所以,这种混淆很可能就是造成灰袋鼠收养行为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原因在别的物种中也确实存在。虽然我们人类拥有辨识不同个体的天赋,但其实,并不是每一种动物都有这项卓越技能。它们往往只能依靠诸如声音、气味或者视觉上的某些线索。很多动物也只能分辨出一些大体特征,例如对方是雌性还是雄性,是熟悉还是陌生,又或对方在整个群体中是首领还是从属。即使很多动物父母已经进化出清晰辨别自己孩子的能力,但仍有一些动物尚未完全拥有该项能力,这也正是它们错认孩子或是被欺骗的重要原因。

主动的“离家出走”

这种因“张冠李戴”而造成的收养行为后果可能是非常可怕的。在灰袋鼠的例子中,除非是两个袋鼠妈妈之间直接互换了孩子,否则当一个袋鼠妈妈因“认错人”而收养了其他袋鼠的孩子后,它自己的孩子就会被遗弃并可能死亡。除了这种因为妈妈的错误而造成的收养外,有些收养则是由孩子的主动选择造成的。例如在一种名为土蝽的昆虫中,雌虫会认真照顾自己的虫卵,并在幼虫孵化后也尽心地寻找薄荷的果实哺育自己的虫宝宝。但是由于找寻薄荷果实本身是一项具有竞争性的工作,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土蝽妈妈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因此,当感到食物来源缺乏时,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虫宝宝就会主动舍弃自己的妈妈,加入到别的家庭中,以获得更多的食物。相似的情况在一些海鸥中也很常见,如果亲生父母带回的食物很少时,小海鸥就会“离家出走”去寻找新的“养父母”。如果它能成功混入一窝个头比自己都小的小海鸥中,它就能成功地抢占到更多的食物。

与海鸥不同,对于蓝脚鲣鸟的雏鸟来说,是否为自己选择新的“养父母”更像是一场赌注。最后出生的小鲣鸟本就因个头较小而处于劣势,如果自己的父母又无法带回足够的食物,那么,这些最小的雏鸟就面临着被同巢的哥哥姐姐欺压、挨饿直至死亡的命运。因此,当一窝蓝脚鲣鸟雏鸟的数量过多时,最后出生的小鸟就可能逃离至其他情况略好的鸟巢中。当然,由于在新家中它可能仍旧是体型最小的,新的生活也并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对于小蓝脚鲣鸟来说,离家出走的代价是很高的,但留在自己家中的风险也许更高一些。因此,如何选择,对于它们来说:正是用生命进行的一次豪赌。

不过,缺少足够的食物并不是雏鸟主动寻找“养父母”的唯一原因。瑞士科学家发现,当高山雨燕出生时,巢中如果聚集了大量的吸血虱蝇,它们就会主动寻找新的窝巢和父母。巢中的寄生虫越多,雏鸟移居去新巢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它们就可以大幅地减少寄生虫给自己的生长和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

而发生在雁子身上的收养行为更加有趣。荷兰生物学家在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上观察野生白颊黑雁时发现,在小雁出生的第一周内,出现了非常普遍的收养现象。在刚开始观察到这种现象时,研究人员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行为。但在此之后,他们逐渐发现,在面对北极狐和海鸥这些天敌时,生活在大家庭中的小雁将有更多的机会存活。同时,另一项相似的研究课题也显示:灰雁的雏鸟似乎天生就拥有一种“被收养”的想法,它们喜欢为自己寻找一对社群等级地位更高的父母,这将同样提升自己的生存概率。基于以上的种种,科学家推测,在白颊黑雁中观察到的收养行为也是雏鸟主动选择的“离家出走”造成的。这些小雏雁明白应该为了自己的未来选择更加合适的新家庭。同时,它们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在雏雁生长到9天大之前,它们的父母是无法准确地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的。

被无情利用的收养行为

雏鸟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选择新的父母,这似乎看起来尚可以接受。但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种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收养方式:一些父母们“绑架”其他孩子,让它们充当自己孩子的“挡箭牌”,以换取自己后代更高的生存概率。在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美洲慈鲷中,威斯登就观察到了这种收养行为。因为被“养父母”收养的小慈鲷总比它们自己的孩子体型偏小,这让威斯登不得不怀疑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收养行为。之后,威斯登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他发现,当一个鱼群中收养了这些小鱼时,其亲生孩子的存活概率明显高于未收养小鱼的鱼群。通常捕食者总是喜欢选择最容易得手的猎物。所以,当收养这些比自己孩子瘦小的小鱼时,慈鲷父母就已经无情地将它们作为了天敌攻击的目标。

威斯登观察发现,慈鲷父母总是积极地寻找周围的小鱼,一旦看到,它们并不会像很多鱼类一样吃掉这些小家伙,而是将它们引诱到自己的家中。不过,美洲慈鲷父母们是如何获得这些“牺牲品”的尚不完全清楚。近日,威斯登通过对哥斯达黎加的美洲慈鲷进行遗传亲子鉴定分析后发现,其中近80%的鱼群中都混有收养来的小鱼们。对于美洲慈鲷来说,这种收养行为虽然无情,但带来的自我利益却是非常大的,因此所有的慈鲷家庭都在努力从中获益。

收养中的双赢

当然,在动物界中,并非所有的养父母都是被蒙骗者或是绑架其他孩子的恶棍。在一些情况下,照顾别人的孩子可以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例如,一种名为奥姆镖鲈的鱼类是由爸爸独自照顾自己孩子的。一条镖鲈“准爸爸”会提前选择好自己的领地,将岩石下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打扫干净,等待一条雌鱼的到来。待雌鱼产下鱼卵后,镖鲈爸爸就会开始照顾和孵化自己的鱼宝宝。但研究人员发现:有时,镖鲈爸爸可能在拥有了自己的鱼卵后离去。这时,另一个与之前这只“不尽责”的鱼爸爸毫无血缘关系的、体型较小的雄鱼会接受这片领地,清扫“房间”,继续照料鱼卵,并为它们抵御其他鱼类和入侵者。而造成这种收养行为的原因正是雌性镖鲈的繁殖选择性。在看重雄鱼的体格之外,这种雌鱼也非常青睐那些可以充分展现父爱、尽心照顾鱼卵的雄鱼。因此通过这种收养行为,这位“养父”就可能受到一位雌性的青睐,并在此之后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鱼宝宝。在繁殖的动力驱使下,雄性的奥姆镖鲈进化出这种动力,当它们无法以体格吸引雌鱼时,这种双赢的收养行为显然也可以为它们赢得更多繁殖后代的机会。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些例子:替杜鹃悉心照料孩子的被蒙骗的“养父母”,认错自己孩子的灰袋鼠,主动选择“养父母”的蓝脚鲣鸟和白颊黑雁雏鸟,无情利用别人孩子的美洲慈鲷“养父母”,双赢的奥姆镖鲈“爸爸们”……这一系列与收养有关的故事充分向我们展示了动物王国的丰富多彩,也为我们揭示出自然界中种种收养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而未来,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探索。

跨物种的收养行为

互联网上有许多跨物种的收养故事:大猩猩与小猫咪、河马与陆龟、大象与绵羊、蛇与仓鼠、雌狮与小羚羊,各种离奇的甚至不可置信的搭配总是能成功抓住人们的眼球,但这些动物往往都是圈养的野生动物或家养动物。

而在自然界中,收养另一个物种的幼仔是非常罕见的。在现已发现的一些实例中,大多都是与鸟类相关的,其中包括诸如红嘴巨鸥收养环嘴鸥的幼鸟,白尾海雕照顾普通鵟的雏鸟,以及一只黑顶莺雌鸟孵化和喂养了一窝被亲生父母遗弃的黄鹀。

关于王企鹅直接“绑架并收养”一只贼鸥宝宝的例子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跨物种的收养行为。贼鸥是王企鹅的天敌,它们会捕食小企鹅,有时也会攻击成年企鹅。但在科学家们观察到的场景中,却有这样一幕:有对企鹅父母一直在竭尽心力地照顾着这只小贼鸥。甚至当贼鸥父母发起攻击试图夺回自己的孩子时,这对企鹅父母仍不惧危险坚定地守护着这个收养来的贼鸥宝宝。

上一篇:费用定期结算协议书下一篇:松树乡中心学校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