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介绍(精选8篇)
行动导向教学法最早是由德国职业教育界提出的,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的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一、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与技能教学法
(一)谈话教学法
谈话教学法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进行教学的方法,适合个体化教学辅导。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谈话首先表现在谈话教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上。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应当让学生详细了解这一学习目标。在行动教学导向中,教师还常常与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这是自我管理学习的重要特征。
在教学培训实践中,谈话教学法常在一学习单元中的特定教学阶段采用,用于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和交流学习工作经验等。
(二)四段教学法
四段教学法是把教学过程分为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和练习总结四个阶段进行的程序化的技能培训教学法。
(三)六段教学法
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六段教学方法阶段划分如下:
第一段:激励。教师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明目标和学习任务。采用讲解、提问或启发式教学。
第二段:遭遇困难: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了解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发现学生错误。
第三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找出或由教师指出的问题的方法。采用传授式、展开式和自学式。
第四段:试验。这一过程通过“思维想象”实现但最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
第五段:记忆与掌握。所学内容应被长期保留。适合应用练习式教学。第六段:运用。学生吧所学的知识、技能或运行方式运用到日常的职业行动中。
二、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的教学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处理不同的问题,认识自己所处的角色类型,就能出尽自己妥善处理面对的各类人和事。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角色定位,二是进入角色 运动导向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法,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去确认角色,学会了解角色的内涵,从速进入角色,圆满完成角色的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学生进入未来的岗位乃至适应今后的变更,尊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式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分为模拟设备教学与模拟情境教学两大类:
1、模拟设备教学只要是靠模拟设备作为教学的支撑,其特点是不怕学生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一旦失误可从新来,而且还可以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学生在模拟训练中呢人能通过自身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并及时改正。
2、模拟情境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时的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 的规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综合能力教学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式一种儿乎能够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所有要求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式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的教育中,项目是指以产生一样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的工作任务,在技术领域,很多小产品或一些复杂产品的模型都可以作为项目,如门(木工专业)、模型汽车(机加工专业)、报警器(电子专业)、测量仪器(仪器仪表专业)以及简单的工具制作等;在商业、财会和服务行业,所有具有整体性特性并有可见成果的工作也都可以作为项目,如销售专业不同场合的商品展示,产品的广告设计、小软件开发等。
(二)引导课文教学法
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常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方法。其任务是建立起项目工作和它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完成任务应该通晓什么知识,应该具备哪些技能等。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的学习指南就是引导课文的例子。
(三)张贴板教学法
张贴板是一种特制的大头针随意钉上写的有文字的卡片或图表的硬泡沫塑料或软木板,是一种典型的“可有教师共同构建的教学媒体”。粘贴板教学法是在粘贴板面上,钉上是由学生或教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通纸片,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究班教学法。
粘贴板教学法的突出有点是,可以最发限度变的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克服谈话法不能记录交谈信息和传统的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和加工整理的缺点,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粘贴板上的文字内容既有讨论的过程,又有讨论的结果;既是学生集思维广益和传统思维的过程,由是教师教学活动结果。
(四)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式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头脑风暴法与俗语中的“诸葛亮会”类似,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是聚合思维训练的一种好办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与教学、企业管理和研究工作中。
在职教实践中,可通过头脑暴风法,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总称为建议集合)。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发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通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思维导图教学法
思维导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通过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在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思维导图是一种开发人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的简单有效工具。
人类的大脑思维呈现出的是一种放射性的树状结构,而我们日常在总结这种思维时往往采取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式,互相之间没有关系、没有重点。而“思维导图”则采取一种独特的图画方式,将你的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的呈现在图中。这中方式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很容易理清层次,让你掌握住重点,能够取法我们的联想力与创造力。而对与那些整天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并且需要尽快做出判断的企业来说,“思维导图”的这种优势就显得更加明显。波音公司将所有的飞机维修工作手册绘成一张25英尺的思维导图,使得原来要花一年以上的时间才消化的数据,现在是要短短几周就可以掌握。仅此一项,就帮助波音公司节省了一千美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大的投入和参与。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区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有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个体又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没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同学的交流、讨论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同时也及时从教师及同学那里获得反馈。在这种情景中,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设置一个近乎真实的场景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七)项目与迁移教学法
项目与迁移教学法是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和导向,以迁移和应用为目的,通过项目方法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系统方案。
2012年6月,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启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也随之进行了改革, 创新提出“135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在推广“135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活动中, 我发现本校还有一些教师对“135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没有真正理解, 有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区内其他中职学校的教师, 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常听到老师们在下面抱怨:我在台上尽心尽力地讲, 学生却倒下了一遍。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分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成果, 我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第四天, 在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给全区计算机专业教师上了《设计制作教学要件》这一课。
上午9点上课, 8点半我就到了教室, 播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等待学员们的到来。我设计制作的任教课程调查表, 昨天已经收集了学员的任课情况, 个别没填写的此时也已补齐, 为分组做好了准备。
正课开始, 第一个环节咨询。简单的自我介绍后, 我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制作教学要件。紧接着讲解什么是教学要件 (评价标准、学材、教案) , 说明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自选1个任务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任务) , 设计制作教学要件;10:30前完成提交;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作品。然后展示并讲解今天学习任务完成的评价标准。最后提供学材——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11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135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案模板。学员在这个环节里明确任务, 自主学习。这个环节完成就到了9:20。
第二个环节计划。根据任教课程调查表, 按照现任课程、任教次数最多的课程、曾任课程, 我把39个学员分成9个小组, 每组4~5人。尽量做到本校与外校搭档、男女搭档、新老搭档。学员们大都乐于接受, 投入了小组讨论。有一个学员不满意, 问为什么把她分在了那组, 我说明了理由, 但是她仍不接受, 按照她的意愿, 为她进行了调整。各小组讨论设计制作教学要件的方案, 明确分工, 我巡视着整个教室, 促进各小组的讨论, 分发为每一个学员准备的学习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标准, 这个“评价标准”是学员在评价环节要用的, 也可以为他们设计制作教学要件提供参考。有几个小组对“咨询”、学材不太理解, 我一一进行了讲解
第三个环节实施。学员们投入了紧张的制作教学要件活动中, 制作教案的、制作评价标准的、制作学材的, 我巡视着, 看到有学员举手, 立即前去协助。10:20我提醒提交作业的时间还剩下10分钟。
第四个环节评价。我作为主持人, 宣布每个小组用时控制在5分钟内, 每个学员利用手上的“评价标准, 为每个小组打分, 从1组开始, 顺序上台。然后退下讲台, 专注地聆听。1小组的张小飞说完,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小组的陈勇、3小组的……每个小组的代表依次说课。
第五个环节迁移。我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这6个方面解析了“135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最后给出4个实施策略。这个环节用了20分钟。
近3个小时的课堂学习结束后, 我静静地反思, 今天的教学我抓住了“1”“3”“5”。“1”是将教学内容融入1个任务, 教学任务选择教师们日常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制作教学要件。“3”是准备了3个要件——教案、学材、评价标准。“5”是实施教学通过5个环节——咨询、计划、实施、评估、迁移。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作为引导者、辅助者、调解员、主持人、讲解员。了解“135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掌握教学要件及其设计制作方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增强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教学要件的制作能力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爱岗敬业, 学以致用, 加深了解, 增进友情。建立和谐有趣的课堂, 快乐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在课后的讨论中, 大家这样说道:
王英杰 (渝高职) :今天学习了如何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来规范我们的教学, 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收获, 也使我们老师能真正做到良好的教书育人。
赵平 (渝高职) :听了专家的介绍和针对性的培训, 使我在原来运用简单的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 加深了对行动导向中的“项目教学法”“探索法”和“小组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的具体认知。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之一, 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目前职业学校所采用的很多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优势明显, 但实施的难度也不小。
李红利 (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确实会增加教师备课的强度和难度, 但尝试后会发现, 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专业课课堂的有效性及有用性。
邓涛:“行动导向”教学, 让学生即学即用, 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行动导向”教学,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枯燥为有趣, 让学生乐于去操作、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 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一种喜悦感, 一种冲击力, 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何成 (渝高职) :通过今天的“135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学习和分组活动, 对行为导向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 其学习方法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 教师角色由传统的主导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 教学目标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肖明旨 (职教中心) :特点在于学生互相配合工作和讨论问题, 通过团队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即由传统的主角知识灌输、教学组织领导者变为行动的引导或咨询、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师生间交流方式不是单向地灌输, 而是双向地传递和互动。
张小飞 (职教中心) :作为教师, 本人深有体会老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一定要做到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的合理控制。在学生行动之前, 老师是一个制定规则的裁判员;在学生行动过程之中, 老师则是一个监察员;在学生行动之后, 老师是一个讲解员。总之, 老师要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的理论知识、多变的教学方法, 全程引导学生, 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 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梅珂 (渝高职) :行动导向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自身的能动性, 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学并找到答案, 比老师直接将答案告诉他效果会更好。
陈娟 (职教中心)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 即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 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 突出“我听到的, 我会忘记;我看到的, 我会了解;我做过的, 我会记住”的思想。在授课教师的组织、主导下, 活动一环扣一环, 有引入、有任务布置、有讨论完成、有演讲展示、授课教师做最后总结。期间小组每个成员各抒己见、通力合作完成, 充分发挥了大家的能动性, 课堂内容丰富、有趣。
陈诚 (职教中心)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对填鸭式传统教学法的颠覆, 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在行动中自主学习, 在做中学。老师的劳动从讲课提前到了课前准备, 课堂上主要是起组织引导作用。
甘雪琴 (职教中心) :行动导向教学法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它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尊重学生的价值, 张扬个性,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联系实际问题学习, 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听而易忘, 见而易记, 做而易懂, 思而创新。行动导向的教学起源于德国, 紧紧抓住“1”“3”“5”, 行动导向教学在重庆市渝中区中职计算机专业平稳着陆。
附录
设计制作教学要件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邹茜茜.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之评价[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05) .
[2]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大学 (研究与评价) , 2009 (03) .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内涵;主要特征
一、概念及内涵
二战之后,德国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了经济的腾飞,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事实。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德国人创造出很多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思想、理念和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就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指导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被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同仁所遵循和推崇。
“行动导向”一词德语也译作“行为导向”,其核心思想是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并要求围绕培养目标,把课程教学过程作为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建构和形成的过程。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教学过程意味着学生职业行为能力、职业行动能力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如果和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育类型相比,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指向是职业行为能力的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是,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具备技能型人才所应有的那种实践操作能力,即工作能力。而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导向的教育,其教学目标指向知识和理论系统的建构,评价结果是看学生通过教学是否掌握了应有的学科知识。与传统的以理论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相比,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就其内涵而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课程教学这一载体,导向于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的发展变化,导向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职业行动能力与职业行为能力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中的最关键、最核心的概念。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课程教学设计,其逻辑基础是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而非“知识体系”。职业工作过程是职业工作领域中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逻辑基础。职业行动能力与职业行动体系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本质,是理解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思想精髓。
二、主要特征
1.以學生为中心。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凸显以学生为中心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本质是在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建构自己的职业行为能力。如何建构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个体的专业实践活动是建构职业行为能力的基础。职业行为能力是个体在职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个体在反复的专业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经验和专业知识形成的,没有个体的身体力行的实践过程,无法也不可能形成个体的职业行为能力。所以说,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实践活动为载体是实践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基本要求。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实现个体的专业实践活动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教学环境条件: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企业中的车间厂房等,有独立的工位和场地,适合学生独立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其二是学生必须学会独立工作。在学生接受教师下达的工作任务后,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实践行动过程,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进而独立地评估计划。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特征。在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是以咨询者、学生学习主持人的身份出现的,是以协助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攻关克难者的身份出现的。
2.以系列化的职业实践活动为课程教学的主体。以职业实践活动为课程教学主体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又一重要特征。关于职业活动的内容,由于职业类别及专业技能类别的不同,学生职业活动的内容也不相同。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其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制作和加工轴类零件;烹饪专业的学生,其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烹调制作出一道色香味俱全、能让客人满意的菜品;动漫专业的学生,其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制作出一副绚丽夺目、颇具吸引力的片头作品等。作为职业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指导下,其职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路径不是杂乱的,也不是无序的。在特定的载体空间里,学生的职业活动内容要依据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路径进行设计。这种课程教学计划是系列化的职业实践活动内容的架构和组合,或者说是职业活动的“行动体系”,是职业活动“能力建构体系”,是充分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职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它是实现普通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变的基本保证。
3.以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工作过程为教学设计的逻辑主线。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如何把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逻辑框架的课程推移到教学层面呢?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是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职业实践教学设计,这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实践课程体系,其教学设计不是单一的学生认知规律,而是符合职业能力生长和完善的规律,符合职业工作过程规律,也就是职业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因为职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必须依附于职业工作情境,必须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实现,必须在特定的产品加工制作的工作过程中形成。教学设计的逻辑主线和基础是工作过程。所以说,作为体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的实践教学设计,或者说是职业实践活动设计的逻辑主线也是工作过程。
参考文献:
我20xx年初走上讲台,当时年轻气盛,讲课时激情洋溢。每次课下来我的衬衣都湿透了。那时,使我知道了教师这个职业不仅是一个脑力劳动,还是一个体力劳动。一位老教授听了我的课,走时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对自己的专业和行业都很熟悉,对授课内容熟练,上课也很努力、投入”。
我一直不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褒还是贬?那一学期是我上课最累的一段时间,但令人最难过的是,学生并没有领受我的辛苦和努力,他们该逃课还逃课,该不听还是不听。我很失落。事隔六年,在这六年里,我也不断地对我的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尝试,直到听完这次培训,我才真正理解了那位老教授的话。“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课程打开我的思维,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教学可以这样有趣、多样和充满希望。老师们不是讲授给我们的,而是引导我们在做一项一项任务中体会和掌握这些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地把知识梳理得系统、条理,设法把复杂的内容讲得通俗,以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运用。尤其把重点放在了PPT的制作上,一直认为PPT才是教学的重点,整个教学的落脚点在一个“讲”字。老师扮演的是主角的角色。明知这种教法不理想,却苦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改进。
通过这次培训,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切认识到,应该把讲的心思用在让学生“学”上。在教学方法上,要将“教、学、做”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枯燥的课堂变为有趣的实用的学习场所;以教学内容为主线,同时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即不仅给他们生存的基本能力,还要给予生存得更好的能力。教师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变更现有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使我们能遵循新教材的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思想,实实在在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研究,本次学习的七种专业教学法的培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所倡导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
本次培训讲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幽默、风趣的谈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前听取的报告讲概念的东西比较多,而这次培训比较直观,而且每个教学法都是我们亲自体验,在角色不断转换中体验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上课风格,在这里总结了所得到的一些启示和感受,最深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转换教学理念。课程以实际事例讲解,感染学员,亲和力非常强,课堂调动能力强,每节课都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员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每个学员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这些方法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教育的老师更应该要有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认识,我们要更加重视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内容,要更加重视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要更加重视怎样学,而不是学什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我们以前讲课,关注更多的是我们本身的上课内容,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强调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强调“教什么”、“怎么教”,通过学习,帮助我们理清了如何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七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原则上学生应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实在出现困难时也可与老师商量,老师应指导他如何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或结果,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
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以前强调更多的是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忽略了学生的角色转变,学生不仅仅接受知识,更重要是要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最为重要。上课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社会对本专业的实际能力需求去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信息量和难度不宜过大,要边学边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课堂上大量采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引进和学习的,因为可以有效地改变我们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被动和综合能力差的问题。但对我们教师来说,却是个严峻的考验,不仅要求我们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备教育学和专业教学法的相关知识以及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系
柯楚强
2012年3月24日、25日,我很荣幸参加了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徐伟、罗映红、许秋红、白崇等几位专家主讲的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培训班。这两天,我们先后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四种教学方法。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述与特点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述
所谓行动导向,是指学习是个体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同动”。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运用“案例”、“项目”作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获取学习资源,自觉扮演主动寻求解决任务的“角色”。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大的作用,在于既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1、注重学生个体的行动主动性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即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中不仅获取和理解了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的社会能力;在展示成果的行动中得到了成就感,树立了信心;在相互评价的行动中,学生充分体验到自己的主导地位。
2、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行动导向教学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完整。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从引入课题到评估,有着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而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涉及或重视其中个别阶段,如获取信息和实施,忽略诸如对学习过程的思考、计划、检查、反馈等关键性环节。
3、注重学习行动的团队合作性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典型职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注重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一个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往往涉及到知识面比较广,需要解决的问题会比较多,但靠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而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则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4、注重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教学评价既有对所学技能与知识的定量分析,也有对学生所获得的能力的定性分析,所有的评价结果是开放性的,使得学生从评价的被动“旁观者”成为评价的主动“主持人”,评价标准的制定基础不是对知识的复制,评价的宗旨是帮助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优化教学过程的依据。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落实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个人看法
1、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而言,行动导向教学法不能生搬硬套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该说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环节,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没有变,但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发生了质的改变。做为高职教育,学生学会的应该是技能,是动手能力,是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最适合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问过职业教育的现状,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全盘照抄。
首先是学生“水土不服”的问题。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法,突然贯穿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很有可能会出现不适应,不知道自己主动做应该做什么,很有可能会出现效率低甚至趁机偷懒,白白浪费掉整堂课的情况。
另外,教师的“角色转变”问题。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去设计教学方案、搜集大量的教学资源,在课堂过程中全盘掌控各工作小组的情况并调节冲突,主要起到引导、总结、把控进程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很多教师的能力并未能满足这个要求。
2、我国教育体制、观念决定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全面落实、有效实施还需较长一段时期
长期的传统教学观念衍生了现行的教育体制,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又限制着我们的教育观念。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毕竟与我国传统理念有着天壤之别,急于求成必将不可行,而需要通过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磨合,找到突破点,寻求落实的有效途径。
3、我国目前的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师资数量、学生数量等教学条件制约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开展
我国的教学经费一直投入不够,在很多高职院校甚至非常紧缺,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成本往往较高;其次,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设施条件也不能很好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要求,例如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活动要求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而我国很多高校的课桌都是成排固定、整齐排列的,教室面积小、数量少、相邻近等问题都不利于开展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另外,我国高校师资相对较少、学生数量庞大,也决定了我们只能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
4、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以及政府对校企合作措施的支持力度不够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落实也有影响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的课前准备环节,往往需要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获取最新的生产实践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资源,而我国目前的校企合作很大程度都是纸上谈兵,并不具备满足教师经常性地、便捷地深入企业。
5、就目前而言,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我国职业中的落实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局部开展、适时调整的原则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科学性、先进性、有效性等优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就目前而言,全面、有效地落实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切实际,但是我们是不是就完全没办法了呢?是不是就可以以消极态度对待不去落实了呢?不是的。我们应该努力克服教学条件限制,创造有利条件,针对学科特点,对部分课程或者课程的部分内容局部落实行动导向教学的尝试,并密切观察教学过程的效果,适时调整教学手段,以求寻求一条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路子。
三、总结
2013年12月20日和12月22日三天,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举办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班,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收获很多,不仅课堂内容丰富,而且课后也忙个不停,两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也有很多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采用教学技术的不同,教师的教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而学生学的活动则跃然眼前,表现为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知识的教学不仅仅表现为系统性的、单学科的,而且要求教师、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来处理。
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是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行动导向教学法有以下几种方法:项目教学法、探索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小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教学法的本质是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
通过这次的培训,自己作为学生切身实际的参与到行动导向教学法过程中。以前有些培训都是专家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记,而这次培训的过程也让我充份体验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乐趣,各位授课老师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言传身教的让我们感受并参与了两天的行动导向,我们是“学生”,我们参与了各种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了大家的能动性,小组每个成员能力合作完成了各种的设计和案例分析方案的设计,每人都作为主角。大家通过各抒己见、相互合作,在各位授课教师的组织、主导下,活动一环扣一环,有引入、有任务布置、有讨论完成、有演讲展示、授课教师做最后总结。相信经历了这样的一次学习之后,大家也都深切的了解了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叫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很感谢这次授课的六位老师,他们让我这位刚进入中职教育的新老师明白应该如何去把课教好,如何去引导学生上课,而不是一味地满堂灌。
培训课后,我总结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简称为“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1.资讯(引入课题):
首先,准备工作: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之前,教师先把课堂上最基本的教学媒体------工作过程设计好,并准备好工作用设备、器材、参考资料、参考用的学习(工作)流程以及学习(工作)表单等。
其次,向学生提出项目任务:常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学生自行确定或师生共同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也可由教师提供相关信息、设疑,由学生提出和确定项目任务。
第三,分组。小组成员要强弱搭配。分配具体任务时,要注意成员之间水平差异、性格特征,力争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2.制定计划:先由学生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最后得到教师的认可。
3.决策(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学生根据课外相关的学习领域通过相关的媒体进行学习,从书本上、网络上查找有关信息,并整理、加工、筛选信息,并提出设想或探索的路径或方向。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
5.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本文以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例, 阐述了以行动导向为原则, 重构课程体系, 设置和职业活动相近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 在学习情境基础上研究和实施符合实际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使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一、以行动导向为原则重构课程体系
明确数控技术专业最新的职业活动领域, 结合高职学生实际, 以行动导向为原则重构课程体系, 设置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 将课程体系中的系统理论知识“打散”贯穿到学习情境中, 强调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中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用到什么知识学什么知识, 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将过去《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等课程整合为学习领域《电工与电气控制》, 删去应用较少的理论内容, 结合职业活动需要设置若干学习情境, 如“典型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是学生未来常见的职业活动领域, 以“电动机控制线路”为载体从简单到复杂设计工作任务, 摒弃了先介绍低压电器构造原理, 控制原理图的分析, 在做实验的传统教学步骤, 学生在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通过对电动机各种控制线路的组装与调试,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常用低压电器及电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了解继电接触控制的原理, 掌握电动机典型控制线路的控制原理与组装、调试与故障检测的基本技能;根据企业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将过去《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图》和《auto CAD》课程整合为基础学习领域《机械制图与识图》, 设置了“典型零件的识图与绘图”为工作任务的若干学习情境, 每个学习情境中设计若干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中贯穿了相关的制图、识图和公差配合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与操作》等课程整合为学习领域《数控加工》, 设计以《典型零件数控加工》为工作任务的若干学习情境, 每个任务都涉及一系列识图, 材料, 数控加工工艺, 数控编程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整合, 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完成任务过程中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用到什么知识, 学习什么知识, 学习内容结合职业活动, 学生知道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 学习情境具体而系统, 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头脑中会形成清晰地知识技能系统。
二、以完整的行动导向模型为基础设计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为指导原则的完整行动模型: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监控-评估, 它是课程规划、方法选择及实施的基础, 授课特点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提高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设计课程, 自己工作, 承担控制和检查的任务, 学生的工作任务来源于实践, 是具体的行动, 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与周围人互动, 锻炼语言、沟通和社交能力, 通过分组合作, 讨论交流, 完成任务, 并进行成果展示, 讲解, 评估, 学生行动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中以培养行动能力为目标, 以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型为基础, 以“相关知识预习-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教学-任务实施-展示评价-归纳深化-知识拓展”为基本教学模式。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师组织引导陪伴, 学生受到教师的不断关注和及时引导, 学生之间交流合作, 教学氛围融洽, 学生完成任务后展示成果, 互相评价, 修正错误, 不断获得成就感, 学习兴趣浓厚, 知识技能掌握扎实, 学习过程轻松愉快, 乐此不疲, 充分培养了专业能力, 社交能力, 语言能力等职业行动能力。
1. 相关知识预习:
每次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本次课程任务的相关知识, 为上课时完成任务进行准备, 在“相关知识”环节教学中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加强教学效率, 减少理论教学时间, 给学生充足任务时间完成任务和交流讨论。
2. 任务引入:
根据职业活动确定教学目标, 向学生明确提出工作任务,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有动力有目的学习知识技能, 完成任务过程中, 用到什么学什么, 有的放矢, 学生知道学的知识用在哪里, 能完成具体任务, 获得成就感, 学习兴趣很高, 教学效果好。
3. 任务分析:
指导学生分析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4. 相关知识教学:
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 任务实施:
小组通过观察, 探究, 讨论, 咨询, 查阅资料, 研究绘图的科学步骤和方法, 得出初步方案, 进而完成工作任务, 实施过程中教师陪伴指导。
6. 展示评价:
小组派代表展示并讲解任务完成情况, 完成的方法, 遇到的问题等等, 小组自评, 互评, 锻炼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视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 提高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 最后老师点评。
7. 归纳深化:
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归纳任务实施中的知识技能及注意事项, 教师深化提升, 加强学生专业能力。
三、以行动导向为原则设计教学方法
在学习情境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 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设计和运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 教师选方法要根据工作过程特点, 遵循行动导向教学要求:主动参与, 独立学习环境。将已有经验和新知识结合, 根据学生小组学习快慢和基础, 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例如项目教学法, 客户订单学习法, 小组拼图法、工作站法、实地调查法, 角色扮演法等。在各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恰当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技巧和工具,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1.调查法2.头脑风暴法3.思维导图法4.壁报5.每周计划6.学习日记7.主持法。不断创新教学法, 如自创新教学法:答辩法, 即学生完成每一个步骤后, 要求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派代表讲解, 教师像论文答辩一样, 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解答, 答辩过程中, 对专业知识理解增强, 学生收获很大。如在学习情境《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教学中运用小组拼图法, 为加强学生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专业知识的掌握, 要求学生分三组, 每组分别学习图幅图框、标题栏、图线的国家标准, 然后每组抽一人重新组合成组, 组员之间进行交流, 进行互相学习, 进而掌握三种国家标准要求, 学生有兴趣, 教学效果好。如将学生每次完成的各项绘图任务进行小组交叉互评打分, 并进行壁报展示, 促进学生上进心和成就感, 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提高, 教学效果很好。
只有职业行动能力强的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活动, 所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是职业教育核心目标, 行动导向教学是十分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活动设置工作任务, 在完成任务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职业能力, 通过数控技术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有成就感,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教学效果很好, 今后会继续在实践中实施并完善教学内容、模式和教学方法, 为培养出优秀职业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曦萌.“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沿革及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6 (22) .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 行动导向教学 一体化教学
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不断深入,我校会计专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研究。其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是我们的一大亮点。下面就我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解
“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操作、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1、“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本身不仅是目的,更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就含有一种方法论的意义。因此,它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切入口,是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2、“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的实践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学过程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活动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则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方式概括化的中介作用。
3、“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1、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进行会计工作教学项目的校本教材开发
有一本可以和目前企业要求相一致的、按照职业岗位实际需要,有系统性的实用教材。这种教材它应当具备有:不拘于某一学科领域知识的系统、完整,而是强调按照培养岗位能力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强调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我校从08年已经开始了全面性的校本教材开发,目前有自己配套的教材。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学习平台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我校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之间加强学习,平时注意多赛课、多听课、多参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多下厂实习,了解专业一线情况。
3、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专业课要有不同的侧重模式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上实践。我们设计了四种不同课程的教学流程,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为人的不同而产生教学效果的差异。
第一,新授课的基本环节和流程:教师发任务书→学生读书预习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课堂交流讨论、探究→师生总结得出结论→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第二,复习课的基本环节和流程:课堂导入→教师要点展示→师生知识梳理→教师出示例题→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析例题→教师纠正补充→师生提炼总结→学生自我消化→学生交流分享→课堂小结→教师布置作业。
第三,展示课的基本环节和流程:确定展示内容→任务分工→分组合作→展示设计→展示提升→整理巩固。
第四,实训课的基本环节和流程:学生分组分岗→设计财务室管理制度→设计财务室工作流程→分岗轮岗→分岗交流→实训报告。
4、学校制订相关的制度进行考核,有效教学的实施才可如鱼得水。自06年至今,我校相续出台并逐步完善了《专业课教师开展兴趣小组管理办法》、《专业课课改方案》、《教师课堂管理考核办法》……在这一系列制度和方案的出台以及实施过程中,我校的专业课教师的自律加强。
四、在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验实习指导教师一体化(即双师型师资),他们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在课堂上是教师,实验实训中是技师。
第三,教材与资料一体化。一体化教学凸显形象教学,要求教材应是:理论浅显易懂,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一体化教学初期可以现有理论课和实习课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自编讲义,作暂用教材,然后,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编写出“宽基础、活模块、精专业”的教材和资料。
第四,课程设置模块化。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着力构建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
第五,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一体化。能力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实行过程控制,采用等级评价制,具体考核方法灵活多样,学生能完成若干项操作,如建账、记账、查账,同时解答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理论问题,对工作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独立解决,从而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淳.教學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郭善渡.探究式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EB].中国教育科研网
[3]李长华,美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8(4)
[4]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介绍】推荐阅读:
行动导向教学培训总结06-29
行动导向教学的模式10-07
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06-11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及教学09-11
利益导向09-09
结果导向学习09-22
银行风险导向审计12-14
顾客价值创新导向模式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