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宣传教育活动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反渗透宣传教育活动(共9篇)

反渗透宣传教育活动 篇1

(2015-2016)第二学期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学校将开展反分裂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学校德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和廉政文化进校园の主要工作,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首の开展反分裂宣传教育活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干部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抓住中心工作,突出工作重点

此次集中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其中主要因素是学校能够抓住中心工作,突出工作重点。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重点:

1、切实加强了领导。学校开展反分裂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和站在讲政治、讲大局の高度,把反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制,确保领导到位。

2、加强了宣传和学习。学校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和会议精神;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向师生大力宣传“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の思想,深入揭批**の分裂行径,提高师生对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の重要意义の理解。

3、紧密结合作风建设、廉政文化进校园、师德建设、教育教学Fpg

Fpg 活动等实际,切实转变作风,确保真抓实干,确保强基固本。把开展好这次集中教育活动作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の一个良好契机,加快我校乃至我地区教育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兴教の进程。

4、加强督促检查。在活动之前周密计划,活动中统筹安排,活动后全面检查。检查各处室在开展工作の过程中所取得の成效,确保此次集中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并及时召开会议总结和改进工作。

三、广泛宣传,深入学习

反分裂斗争是争夺下一代の斗争,是你死我活の斗争,需要全社会の人共同参与。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の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の全过程,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の思想观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の精神状态。

1、开展宣传教育。学校利用学校黑板报和学校广播等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党の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の宣传教育,引导全体师生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の坚定性和自觉性,使“三个离不开”の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师生心中。坚定了同**分裂集团斗争到底の决心和信心。

2、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学校利用校委会、党员会议、教职工会议、全校师生大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の学习活动。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の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并开展大讨论,使学生深刻认识到**の分裂本质,认清**の分裂行径。学校党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和教师Fpg

Fpg 深入开展反分裂の学习,撰写学习心得,广泛交流,共同进步。大会使全体师生受到了一次“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の深刻教育,更加坚定了反分裂斗争の决心和信心。

3、总结第一阶段工作。召开我校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集中教育活动总结大会,总结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处室。并对第二阶段の工作作了部署。

反分裂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の任务,我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次项工作。通过这次集中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の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定了反分裂斗争の决心,不断为维护新疆克州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应有の贡献。

阿克陶镇努克其小学 2016年7月4日

反渗透宣传教育活动 篇2

一、从活动内容上,将科学内容与艺术内容相整合

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将科学活动内容与幼儿艺术教育内容相整合,以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小班歌曲《两只小象》《小鸭小鸡》,中班歌曲《大馒头》《在农场里》,大班歌曲《秋天多么美》《山谷回音真好听》《小雪花》等,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

如:在科学活动“认识四季”中,幼儿虽然已经认识了各个季节的特征,但理解四季更替仍有一定的困难。为此,在活动前我们不仅把四季特征用图片展示出来,还带幼儿学习有关四季特征的歌曲,如《春天》《秋天多美好》《夏天的雷雨》《小雪花》等。这样,幼儿在辨别四季时就能较流利地说出四季的特征。又如:在科学活动“认识汽车”中,我们让幼儿知道火车、救护车、公共汽车等各种类型的车,还让幼儿感受各种车的造型美、色彩美、结构美。幼儿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不同形状的纸盒,自主设计、配色,制作出自己想象中的车。而幼儿的这些“作品”,正是幼儿表现美的独特方式,幼儿从中享受了创作的美。

二、从活动目标上,将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统一

科学教育和审美教育都应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强调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如:在科学活动“多彩的扇子”中,认知目标是引导幼儿了解扇子的各种形态及基本功用;情感目标是让幼儿欣赏各种扇子,感受中国传统扇子的美。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观察各种材料、各种式样的扇子,让他们说一说这些扇子美在哪里。又如:在科学活动“认识青蛙”中,我们先让幼儿欣赏歌曲《小青蛙你唱吧》,幼儿在优美旋律中加深了对青蛙的认识。然后,我们让幼儿学唱每一段歌词中小青蛙的不同叫声,来激发幼儿爱护小青蛙的情感,使科学活动与审美的情感培养目标巧妙地融为一体。

三、在活动过程中,给幼儿以美的熏陶

科学活动不仅是一种求真、求知的活动,它还是培养幼儿个性、品质、求知欲、创造性、同情心等的活动。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应给幼儿以美的熏陶,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 篇3

学校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中,创造条件,开设安全教育活动课程,使安全教育德育化、常规化。尤其是结合少先队活动,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深化对生命认识。

一、让学生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小小安全检查员”。我们发动学生去校园里寻找不安全因素,成立“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学生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学校的活动场所,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对个别同学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

二、常规教育中安全自护意识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要让学生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教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学生方法外,还应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学生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

三、游戏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若不经常进行教育,并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则可能造成意外事故。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讲清游戏规则,并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

四、主题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教育

1班队活动课中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的教育。根据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两个单元主题活动。其中第一单元是生活环境中的自护教育。包括交通安全、法制知识、校园生活活动安全、家庭生活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第二单元是意外中的自护教育。包括消防安全、雷雨天的安全、防烫伤、防烧伤、防溺水等。

2知识讲座。(1)邀请交警大队的警察叔叔给我们作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讲座。(2)邀请派出所的警察叔叔给我们作有关法制安全方面的讲座。(3)邀请消防大队的叔叔给我们作有关的消防演习。(4)邀请学校卫生员作卫生讲座。

3知识竞赛。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竞赛,通过实际操作、抢答问题等形式巩固自我保护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4参观活动。抓住时机带领学生去交警队参观图片,去消防大队参观等,通过实地参观,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明确。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5随机教育。日常生活活动可对学生进行随机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下课时追逐打闹,活动时大喊大叫的等。老师就随时提醒,帮助改正。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

五、家、校对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学生安全自护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进行具体指导。因此,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些安全自护知识。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篇4

一、体现主题教学内容

区域活动的核心就是体现近期活动的目标,重视环境潜能的发挥,让幼儿通过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材料,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和观察力,认识各种物体的特性和用途,体会事物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因果关系,从而获得新知识。同时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二、主张变废为宝的材料

1、教师的精心准备,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材料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区域活动的材料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也将会变得更加聪明、自信、大胆。但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材料只具有观赏价值,而不能操作;有的材料比较死板,不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有的材料过于昂贵,不够实际。因此,在提倡环境教育的同时,多多利用废旧物品是有利无弊的。当然,在材料的投放及创设过程中,需要老师、幼儿、家长的共同合作,才能做得更好。

1、教师的精心渗透了环保意识

准备在材料投放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历、知识经验及能力提供足够并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区材料。并进行定期更换,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使幼儿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从而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创造欲望。

2、幼儿的主动参与,激发了环保意识

环境功能的发挥程度最终取决于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状况。有了幼儿的共同参与,才能使幼儿对环境产生亲和感及参与欲望,在整个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周围的一些感兴趣的物品入手,收集一些家中的废旧物品共同商量讨论:这些东西可做成什么?怎么玩?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

例如:幼儿带来的可乐罐、酸奶瓶、泡沫塑料、一次性纸杯、糖果盒、衬衫盒等,经过集体商量讨论,小朋友们经过分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装饰,使原来的废旧物品全部派上了用场:可乐罐包上漂亮的皱纹纸作为体育活动材料;将衬衫盒做成故事背景盒投放到语言区,就成了幼儿创编故事的百变工具;糖果盒经过加工,就变成了数字区里的分类盒,既美观又实用,而泡沫塑料的用处最大,它可以变成游戏区里的糖果、糕点、电脑,又可以变成数字区里的工具等等。“美工区”小朋友用干花、干草制作了贺卡,用吸管做成了项链,用开心果、贝壳粘成一幅装饰画;“自然角”里小朋友把可乐瓶中间剪开一部分,种了含羞草;在方便面盒里种上了葱、大蒜,把树叶做成了书签。“娃娃家”里的娃娃穿上了小朋友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更可爱了,小巧灵珑的桌子和小床铺了漂亮的台布,感觉很温馨

三、利用家长、社区的资源

家长是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我们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家长的配合。旨在通过家长的参与,让他们知道废旧物品有再使用价值,并能积极帮助幼儿园收集材料,教育孩子做个有心人,关心集体,保护环境。同时还增强了家园的密切联系。为丰富区域角,提倡家长和幼儿齐努力,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

四、注重器具的整理、活动的评价

在每次区域活动结束时,都进行整理、分类及摆放。评价是一种导向,教师的正确评价导向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

1、整理收拾,分类摆放

2、保持桌、地面整洁

3、手的干净、节约用水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

1、预定目标,选择、设计科学教育内容

在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①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服务;②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贴近幼儿生活,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③各阶段内容循序渐进,呈层次性,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④活动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当安排现代科技的有关内容,让幼儿初步认识现代科技,知道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2、开设区角,给幼儿的自由探索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科常区为幼儿安排各种科学小实验。如:“会转动的纸棒”,为幼儿提供电池、纸棒、圆珠笔,让幼儿自己来动手操作、探索,从而来发现塑料圆珠笔在头发上摩擦后会产生静电,静电会吸引纸棒顺笔杆牵引方向转动。引发幼儿对静电产生兴趣。在劳作区我们为幼儿安排了各种科学小制作。如:“蛋壳不倒翁”,为幼儿提供蛋壳、牙膏、彩笔、剪刀等,让幼儿试着做一做、画一画、玩一玩,从而来体验其中的乐趣,了解由于牙膏挤进蛋壳底部后,蛋壳的重心下移,呈上轻下重的状态,所以就不会倒了的科学原理。

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教师不直接介入,不随意评价,微笑等待,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活动方式,发现和肯定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在孩子求助时给予适宜的启发与合作。让幼儿感到学科学、做科学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

开设各类区角要注意:①提供的内容、材料要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和感知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太容易,不能激发幼儿操作的积极性;太难,幼儿不能理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发动幼儿一起收集、准备活动内容与材料,一物多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②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简便、卫生、安全,并易于准备。如用各类塑料杯、塑料管、洗衣粉、清洁精、洗手液等来制作吹泡液;用玻璃杯、可乐瓶、小筷子,提供方糖、盐、味精、小沙子、回形针等进行各种溶解实验等。简便的材料和内容还有利于幼儿回家后的再探索,使科学活动得以延伸。③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情绪体验,对爱动脑筋、认真探索的孩子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自信;能力强的孩子适当提高难度,使其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适当帮助和提示,教师可高兴地与其合作,保持幼儿探究科学的积极性;④活动的内容、材料要根据孩子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更换、补充,保持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进幼儿活动的兴趣不断被激发,不断有新问题产生,从而持久地保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

3、抓住契机,把科学教育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容着许许多多的科学。如幼儿在走平衡木时,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走得更稳?在午餐吃蛋时,启发幼儿思考,怎样让鸡蛋立在桌子上?在结构游戏《建高楼》中,鼓励幼儿多尝试,寻求用什么办法使楼建得又高又稳等等。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挖掘一日生活中的科学素材,因势利导,适时教育,让幼儿体验科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她就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帮助,科学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离不开科学等等,这些科学的意识与情感对幼儿是终身受益的。

三、实施科学教育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探究科学的能力。教师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不能只看结果,而要注重幼儿探究科学的过程。即要丰富幼儿粗浅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求科学的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科学品质。

2、要重视幼儿的表达与交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差,决定着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科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把科学实践过程和获取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把实践的经验化为语言存在于意识之中,促进幼儿智力的提升。当幼儿对一个问题作了深入探究、思考、尝试,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体验以后,都会产生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幼儿把探究过程和发现经过思维的梳理和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增加了对事物的认识,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由于幼儿有了与同伴的语言交流,就会有分享、有启发,在别人的肯定、质疑、讨论、争议中,幼儿的思维不断梳理,明析,逐步向正确的认知靠近。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中要给足幼儿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促动幼儿表达与交流,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3、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不同的幼儿其原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个体活动方式等都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可多采取小组或个别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既有个体自主活动,又有小

组交流合作,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对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幼儿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能在科学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成长。

4、要充分发挥幼儿情感、意志、个性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情感、意志、个性表现很明显。某些平时好动的幼儿对某一科学活动兴致十足,能长时间认真观察、操作,用意志克服了好动的缺点;有的能力强的孩子面对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却轻易放弃了成功的机会„„科学的成功需要有一个稳定而持久的情绪情感、活泼自信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激励,培养幼儿稳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敢于挑战的个性品质,充分发挥情感、意志、个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动力作用。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是一种新的模式。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提供的材料,相互交往的机会,引发婴幼儿的学习,婴幼儿与环境、材料、伙伴、教师的相互作用,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学习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因此,教师要培养婴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确定目标,选择、设计语言教育内容

目标是实施语言教育的导向,我们在实施语言教育前,可先根据本班婴幼儿语言发展目标和实际水平,确定各阶段的分目标,明确在这一阶段要干什么,达到什么水平,培养哪些能力等。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语言教育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开展语言教育。在语言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一是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服务;二是内容要符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贴近婴幼儿生活,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婴幼儿的语言兴趣和求知欲;三是各阶段内容循序渐进,呈层次性,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开设区域活动,给婴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婴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为婴幼儿的语言活动准备充足的物质条件,随时满足婴幼儿求知欲的需要。

在美工区“给气球穿新衣”的活动中,我为婴幼儿讲了一个故事《猫咪分气球》,目的是让婴幼儿知道气球有许多种颜色,婴幼儿涂的时候能够选择颜色。故事讲完后,我简单地说了一下要求,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涂了起来。他们选择的颜色还真不少,有红的、绿的、黄的、蓝的、橙色的等等。大家涂得很认真,有的告诉老师涂的是什么,还有的自言自语涂的是什么,如“我涂得气球像苹果、”“我涂得气球像鸭

梨、”“我涂得气球像橘子、”“我涂得气球像红心、”“我涂得气球像茄子”等。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婴幼儿既学到了涂色技能,又发展了语言。

在区域语言游戏《小动物的食品》中,我给幼儿准备了图片,小猫、小狗、小羊、小鸭、小鸡、小猴子、长颈鹿、熊猫、小朋友等,还有相应的食物图片,小鱼、肉骨头、青草、小老鼠、小虫子、米粒、桃子、树叶、竹子、饼干、面包、糖果等。先请小朋

寓德育教育渗透于多彩的活动之中 篇5

摘要:针对在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所出现部分学生无心上学,给德育教育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个别教师、学校领导感到治学难、治校难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寓德育教育于连串的节日活动、寓思想德育教育于多样系列活动、寓德育教育于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举例论述了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多彩、活动

这些年,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学生无心向学,弃学经商,打工挣钱;科学技术(如电视、电话、电脑等)的普及,既使得我们的学生见多识广,同时也让不少学生变得伶牙利嘴,更加严重的是,泛滥的“黄潮”、“毒瘤”、可怕的“帮派”等无时不在侵袭校园,使我们许多学生变得人小“鬼大”复杂起来,难以调教:你动之以情,他“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你晓之以理,他一副看破红尘的架势„„,因此,很多教师越来越怕做班主任,不少校长越来越感到治学难,治校难。

如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的德育思想教育工作,扭转德育苍白无力的局面?近年来,我校积极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有过失败的教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我觉得:寓德育教育渗透于多彩的活动之中,是目前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一、寓德育教育于连串的节日活动中

我国节日多,新节旧节一大串,几乎每月都有。我们十分注意利用学生喜欢热闹的心理,积极地组织开展各项有益的节日活动,既造成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满足了大家的需要,又让同学们在热闹有益的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一举两得。每个学年,从九月十 第1页(黄5页)号“教师节”到十月一号“国庆节”,从“元旦”到“清明”,从“五•四”到“六•一”,凡上课期间的有关节日,我们都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或由学校组织,或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主持,节日不同,层次有别。形式亦多种多样,或一台晚会,或一次活动,或一场比赛,灵活机动。“教师节”里各班学生代表探访全校教职员工的活动,让学生们增强了尊师重教的意识;“清明节”扫墓则自然引发了同学们怀念先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之情;“五•四”拔河比赛及球赛等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力争上游、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上进心及集体主义精神。

难忘2006“国庆”之夜那一台“歌颂中华”晚会,让同学们的思想受到一次洗礼,使大家对祖国的感情得到升华。以前学生中哼着“流行歌曲”,流露的多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为配合上级部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三个一百”活动,我校决定,在2006年“国庆”搞一台“歌颂中华”的歌咏晚会,用歌声庆祝祖国的生日,用歌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学布置下去,各级各班行动起来。选歌、练唱、彩排,整个九月份,爱国歌声响彻校园;国庆晚会,百歌汇合,掀起高潮。一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东北沦陷,人民在铁蹄践踏下的苦难;“黄河大合唱”的雄浑力量,则如惊涛拍岸,把大家激荡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而一首“社会主义好”又使大家倍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社会的光明美好。晚会上,有人被感动得流出了热泪;晚会后,那“爱国”的主旋律并未就此停止,而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课余中,有的同学还说,以前只会唱缠缠绵绵的流行曲,想不到还有这么优美和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一些同学还在作文中写到,晚会使他们决心努力学好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富强。

二、寓思想德育教育于多样的系列活动中

结合节日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是好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校还特别注意坚持在日常工作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多种多样有益活动,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第2页(黄5页)理想前途、文明礼貌、仪容仪表等德育教育寓于其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觉得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材。怎样贯彻效果才好?我没停止在只由校长、班主任在会上向学生宣读上,而是充分采用学校放广播、班级出墙报、科组出板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灵活地广为宣传,达到让学生人人皆知,努力遵守的目的。再如,为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去年以来,我们多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甲午风云》、《西安事变》、《淮海战役》等影片,并由语文教师配合组织学生谈感受写观后感。上学期,我又计划安排“文明风采”系列活动共五个:9月份进行“校园文明用语”征集活动,10月份开展“爱我中华手抄报展评”活动,11月份举行“书法、绘画展评”活动,12月份进行“下乡采风活动”,2007年1月份开展“鱼水亲情”活动。这些活动深受学生欢迎。拿“爱我中华手抄报展评”活动来说,全校同学共创作出手抄报323份,经各班评选后送学校展评的就有36份。经学校展览后评出一等奖3份,二等奖6份,三等奖9份。不少手抄报版面优美,内容充实。在创作及展评的过程对全校同学都起到了一次深刻的“爱我中华”的教育。

实践证明:寓德育教育于多彩的活动中,往往能对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再说说我们组织的《新三字经》专题教育的例子吧,开始,一些班级拿到书本,只在班会课上由教师或学生读读,效果不好。当然了,书本在,学生自己不会看?他们有多少兴趣听和读!后来,我让九年级(3)班的班主任组织同学们举行了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会上有《三字经》章节的背诵,有主持人的概括介绍,还有小组之间的抢答竞赛以及历史、人物等故事的讲述,环环相扣,此起彼伏。同学们高度兴奋,踊跃发言,从中受到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深深感染。我们让全校班主任及各班学生干部亲临主题班会现场,然后,把九年级(3)班的做法带回各班开花结果,从而较好地推动了全校学习《新三字经》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3页(黄5页)还有,如为了引导学生们过好双休日,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们积极鼓励支持师生们大力开展美术书法、制作根雕、文学社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争当先锋,我们多次在各班中举行“团章学习小组”活动,把同学们的劲头鼓得十足。

三、寓德育教育于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中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德育教育,还必须特别注重经常开展各项评比竞赛,把各种教育融合在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之中。如:我校每月都进行“文明宿舍”活动、“文明课室”初评,每学期进行一次总评。“文明宿舍”评比,则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管能力;“文明课室”评比,则为培养同学们尊师守纪,努力学习及集体主义精神。我们把这些目标具体化作一条条的标准、要求,通过宿舍之间,班级之间的评比,将竞赛落到实处,效果不错。各宿舍、各班级之间常常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这学期开学,我校推出了《黄

中学管理手册》。这本小册子订有规章制度几十条之多,怎样使学生了解《手册》的各项要求进而照着做好呢?我与政教处搞了一次《手册》知识竞赛,为了参加竞赛,不少同学一段时间里随身带着《手册》,认真翻阅有关内容,甚至圈划起重点章节、条款默记暗诵。结果,竞赛自然取得了圆满成功,而同学们也从中得到了一次校规校纪的深刻教育。还有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评选”,“学习成绩评奖”等评比活动,都必须引导学生把它当作见贤思齐,比学赶帮的绝好机会,从而一次次鼓起学生们力争上游的风帆,而奋勇争先。

近年来,我们注意了把德育教育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活动——连串节日活动,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了单纯说教的局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校风、教风、学风等逐步好转,尊师守纪、勤奋好学的同学不断增多,为我校近几年来升中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后盾。

第4页(黄5页)实践证明,把德育教育渗透于多彩的活动之中,十分切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好奇好动、好表现、好争强、好群聚而怕孤独,缺而性等的青少年学生,怎耐烦听你那单纯且冗长的说教呢?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青少年的这些特点,开展更多更好的活动,把德育教育搞得更加生动活泼,深入学生心中。

反渗透宣传教育活动 篇6

摘 要: 环保问题,说起来挺复杂,似乎离孩子很遥远,但其实早就渗透在幼儿园小、中、大班各科教学中,只是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幼儿园科学活动应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将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之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作者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阐述了运用陶行知理论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陶行知理论 科学活动 环保教育

单纯学科学是单调枯燥的,特别是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理解许多复杂和抽象的概念,他们必须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动作学习,否则很容易厌倦。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怎样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科学活动呢?怎样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看法。

一、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环保教育。

幼儿是具有很大自我发展潜力的个体。思维是感性的、形象的,对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感兴趣的学习,对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会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在幼儿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中,处处都隐藏着知识和道理。我们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组织科学活动,并在无形中渗透环保教育。

散步是一项较轻松的活动,它不同于幼儿园的各种教学活动,因而师幼心情舒畅、愉快。虽然散步活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所占的时间不长,但它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必要环节。如在散步时,孩子们很自然地簇拥着老师慢慢走,如果一部分孩子突然不走了,那么他们一定是有了新的发现。如地上的蚂蚁,或者跳跃的蚱蜢。此时,老师就要抓住时机,走过去与他们一起观察,共同讨论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师幼心灵沟通。又如,带孩子们做操时,突然,一群小鸟从天上飞过,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了,会不约而同地抬头望着天空,兴奋地挥动着双手高声喊“小鸟、小鸟”,孩子们多么希望小鸟能停下来,可是小鸟越飞越远,直到在空中消失,他们才失望地回过神。很快,他们又进行热烈的讨论:“那是什么鸟?”“飞到哪里去了?”“我还见过别的种类的鸟?”老师可以顺应孩子们的兴趣点,将早操暂停积极加入到孩子们的讨论中,并加以引导:“小鸟为什么听不见你们的声音?”“小鸟为什么不掉下来?”“我们小朋友要学会爱护、保护小动物,因为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开阔幼儿的视野,而且可以拉近师幼距离。

又如春天正好是花儿开放的季节,我们先是带幼儿观赏校园中的花草树木,通过闻花香、观花形、观花色等途径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幼儿与花交朋友。再讨论“如果花被摘了,会怎么样”?幼儿的回答都是“会疼的,会哭的”,让幼儿懂得不摘花。

再如,带幼儿参观小区时,发现道路上都是人们乱扔的垃圾,还有的人在树枝上系绳子用来晒被子,把树枝都压弯了。我就利用这个教育机会,和幼儿一起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不仅不美观,而且污染了生活环境。小区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乱摘花草,更不能砍树木或在树枝上悬挂东西。幼儿通过这次讨论,初步懂得了要保护周围的环境,有的小朋友还说回家后要发动家人一起参与环保行动。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理论的内涵是广博而深邃的,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了幼儿的特点,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科学区中投放生活化材料,让幼儿通过各种形式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建立了科学探索区、自然角、饲养角等,方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操作,接触科学。在科学探索区提供瓶子宝宝,里面装有米、白芸豆、棉花。引导幼儿通过“猜一猜,听一听、动一动”等活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比较瓶宝宝中放入米、白芸豆、棉花后发出的不同声音,感受瓶宝宝中放入不同的东西摇晃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瓶子都是孩子在家里喝完的饮料瓶,让家长一起收集而来的。这样幼儿初步树立了废物利用的意识。

在科学探索区给幼儿提供一些物体,口袋里面装有海绵、粗抹布、丝绸、玻璃球等质地、形态各异的材料。引导幼儿用手感知物体的软硬、冷热、光滑粗糙等特性,并知道这些都是废旧物品,可以废物利用。

在自然角给幼儿提供小鱼饲养、种子发芽,让幼儿知道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知道要保护自然资源。

三、利用生活化教学具,把环保教育渗透到数学和科学活动的实践中。

本学期我开展了一些科学活动:在活动《好玩的瓶子》中,我和幼儿一起收集了各种玻璃瓶和塑料瓶。先出示两个瓶妈妈,让幼儿通过摸摸看看玩玩比较塑料瓶和玻璃瓶的异同,并进一步发现两种瓶子的特性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些关系。在此次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回收瓶子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用瓶子做成各种装饰品美化生活环境。

在活动《神奇的口袋》中,我提供了各种软硬、冷热、光滑与粗糙的材料,发展幼儿的.触摸感知能力。在本次活动中,幼儿懂得了原来平时看来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收集好,可以废物利用。活动《会唱歌的礼物盒》,所用的材料是废旧盒子及小东西,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中感受到废旧材料也可以带来这么多乐趣。

四、利用家园互动,制作科学小制作,渗透环保教育。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亲子环保小制作,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动手制作了一些小制作,孩子们知道原来废旧的材料可以再利用,制作成漂亮的装饰品和玩具。还开展了亲子环保袋的制作活动,家长们利用废旧牛仔裤、布、衣服等材料,与孩子们一起装饰、制作环保袋,既漂亮又实用,出去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带上环保袋,这样就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通过各方面的环保教育引导,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他们会把果壳扔进垃圾筒,会用洗过手的水浇花,会主动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会告诉别人不要乱丢垃圾,会一起保护树木……家长们看到这些总是很欣慰地说:“我们的宝宝长大了,懂事了。”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关系密切了,交流更多了,大家都在为环保努力。由于把环保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们在获得各领域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获得各种各样的环保知识。对社会来说,更是培养了一批在今后和未来都能自觉保护环境的身体力行者。

反渗透宣传教育活动 篇7

一般来讲,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其核心是选材选题和确定研究方案;实施阶段,其核心是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总结评价阶段,其核心是学生形成结论得出感悟,老师总结评价。而笔者所工作的学校地处农村,学生潜能开发相对缓慢,自我约束力差,不易被感动,道德约束力相对较差。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把感动教育融入丰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关注学生道德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有效开发文本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而不管是教科书、工具书,还是各种图书报刊,都有许多经典的感动教育素材,它们涉及自然、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激发了学生对亲人、友人、自然、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可积极开发文本资源,组织相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适当渗透感动教育。

比如,在学习了《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父亲》、《怀念红狐》等文章后,可组织学生开展“感悟亲情”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搜集父母的老照片,搜集亲情故事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互相交流展示,书写感悟,然后由小组进行定性评价,使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在平等、自主的氛围里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伴协作互助的能力,并最终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结合《长江三峡》、《像山那样思考》等文章可以进行“感恩自然”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总之,语文教学课内课外均有丰富的文本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文本资源既是渗透感动教育的途径,又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石。

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

实践性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突出特性,它不再只通过语文学科教学中给予学生定论性的知识,而是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发展能力,而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部门活动也正是在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意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特殊节日开展渗透感动教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国庆节、清明节等日子,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先人”等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国庆节前让学生自主搜集爱国题材的名人轶事,图片资料等,写观后感、演讲稿,再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自我展示。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部门工作,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如可结合校园广播站征集优秀随笔,联合团委共同组织学生创作“新年教师寄语”、“新年父母寄语”、“学生感动格言”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并在感恩教育的无声渗透中使学生感受到听、说、读、写的语文乐趣。

三、拓展社会空间

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实现的过程,它关注人的自由和主动性,“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可自由选择任何形式的生长” [1]。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努力将语文学习的空间由课内拓展到社会,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空间通过语文学习性实践和语文非学习性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应适当地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生活中观察、思考、积累、实践,在社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当然,不能忽略了综合活动的语文性。比如可以将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和语文学习相结合,例如,将学生自编自导的《项链》、《药》送进敬老院;组织学生开展社区调查,了解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通过调查了解,挖掘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如走访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参观梁红玉雕塑,搜集整理当地的名人的生平资料,拓展自身视野,从当地名人身上汲取感动的精华。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搜集各类标语、广告,开展“语言的艺术———广告”等语文活动,渗透语言教育,提升道德水平。

四、完善评价机制

合理而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内在需要和动力,让其了解自己的语文综合活动中的薄弱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而且能够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改进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努力“使评价结果的反馈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2]

我们要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互助的能力、活动效果等多方面加以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合理的奖惩措施,用以起到强化的作用。从评价的形式上来说,可以有学生自评,也可以有相互评价、教师评价。总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都是保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障因素。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篇8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渗透;语言教育

幼儿时期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幼儿教学中面临着开发儿童语言潜能,打下语言基础的任务。以往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常常通过集中式讲解手段,统一的把相关知识呈现在课堂上,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教学成果不显著,教学效率不高。因此,进行幼儿语言教学时,要改变单一传统教学方法,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渗透性语言教学,为幼儿提供更多学习时间,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逐渐养成基本语言思维,寓教于乐。

一、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进行渗透语言教育的意义

语言是日常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进行语言教育不应受时间和地点等因素限制,幼儿学习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同时,潜移默化的帮助儿童累积词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把语言教学的内容渗透到其他幼儿教学领域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语言方面的指导要求中强调,进行幼儿语言教学时,要渗透到相关区域中去,在游戏活动中,为儿童创建更多语言学习机会和条件[1]。因此,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实施渗透语言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要求幼儿教师提升教师水平,全面开发幼儿语言能力。

二、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实施渗透语言教育的策略

1.创设教学氛围,完善教学设施

幼儿语言能力的开发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开始的,因此要为幼儿创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幼儿才能勇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锻炼口语交流能力,同时通过讲故事、认字、唱歌等方面教学内容的展开,进一步培养幼儿语言学习能力。幼儿园应当[1],建立如阅读区域、表演区域等,在阅读区内定期更新幼儿类图书漫画;在表演区内一方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锻炼口语,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唱歌、话剧等相关表演,利用这些手段,不仅能让儿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促进了语言教育[2]。幼儿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幼儿所处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幼儿积极发言,鼓励幼儿间进行交流沟通,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儿童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2.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精力不易集中,进行渗透语言教学时,吸引幼儿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具有一定语言表现力,授课时面部表情尽量生动,让幼儿能够体会到教师要表现的情绪,尤其是课堂讲故事时,更要把握住这一点。如,教师讲《灰姑娘》时,讲到继母和姐姐对灰姑娘发出指令时,语气应凶狠;讲到王子与灰姑娘对话时语气应温柔。同时,鼓励幼儿模仿教师语气把故事讲一遍,通过教师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吸引幼儿注意力和学习兴趣[3]。第二,注重肢体语言的辅助作用,呈现更强教学效果。比如学习唱“采蘑菇的小姑娘”时,表现出背着大竹筐的身体姿态和蹲下采蘑菇的动作,通过肢体形象,与渗透式语言教学充分结合,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

3.教学语言简练,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语言简练性,鼓励幼儿多说,教师尽量少说,逐步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要注意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掌握。首先,教师语言简练,说话量少且准确。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过多的词汇和语句对幼儿很难产生深刻记忆,因此,教师应选用短句甚至词汇与幼儿进行交流,比如“停”、“坐下”等更方便幼儿理解。第二,幼儿发言时要注意倾听,教师选择合适时机说话。比如,幼儿进行发言讲故事或表演时,如果出现发音错误,教师可以在发言或演出完成后提出,以免破坏幼儿学习积极性,伤害表达自我的信心。其次,降低游戏规则难度。一些游戏规则相对于幼儿来说有些复杂,因此教师应当在初步介绍时降低规则难度,在幼儿熟悉游戏后,逐渐增加规则复杂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儿童主动学习,逐步养成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未来学习和交流的基础,也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幼儿创建轻松课堂氛围,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独立思维,在幼儿教学多领域潜移默化进行语言教学,累积语言知识。

参考文献:

[1]柯恒波.浅议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无效教学行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01(06):13-16.

[2]杨莉君,邓双.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2,12(02):33-37+32.

反渗透宣传教育活动 篇9

祥星幼儿园

李海珍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吸收和引进了大量的世界进步文化。高科技的技术,现代化的信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当代的孩子正被越来越多的洋食品、洋玩具包围着。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们淡忘了对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了解。“民间艺术不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较之其他的教学艺术形式,更能形象地、直接地、全面地体现中国民间和民族文化,更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和增强民自尊心、自信心”。这是一位资深学者的话.我们知道,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纵观世界幼儿教育,很多国家都非常关注幼儿对本民族、本地区优秀的艺术成就的学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实践表明,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的熏陶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随着新《纲要》贯彻实施,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主题性教育模式正被幼儿园广泛所采用和推广,采用主题的形式综合儿童各领域的学习内容,把主题内容直接和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主题建构在儿童已知和想知道更多的知识背景上,是一种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开放性系统。

因此,怎样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的教育?怎样将民间艺术的内容更合理、更系统的融入到主题活动中?是本课题要探讨、尝试的问题。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假设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以促进幼儿个体发展为前提,以主题活动为主要的活动形式。活动中抓住教育的契机,渗透民间艺术的内容,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感受民间艺术活动的无穷魅力。

(二)实验前期准备:通过网上查询、翻阅资料等途径了解了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如: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节日、民间饮食文化等等。民间艺术是指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反映普通劳动者对生活的 认识感受,表达普通劳动者审美观点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民间俗成、世代沿袭的艺术。

(三)、实验原则

1、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动力,为此,在材料的提供和活动安排上注重幼儿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能及创造镁的能力。

2、启蒙性原则:学前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所确立的目标是启蒙性的,没有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不任意拔高,也不盲滞后,使幼儿成为探索的主人,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陶冶性原则:艺术活动就是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民间艺术活动中注重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从而发展幼儿的艺术感染力。

4、家园共育原则:民间艺术来源与人们的生活,注重和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正是为民间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来源,也促进了民间艺术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实验对象和时间:

1、实验对象:本课题实验对象为宁波市祥星幼儿园大班43名幼儿。

2、实验时间:一学年(2003年9月━2004年6月)

三、具体操作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人的视觉现象是一种积极的探索,环境是一种无声的刺激。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幼儿创设的环境、情境能激发幼儿去感知、去发现,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1、创设美的物质环境。在幼儿园里以民间艺术的特色来创设环境,如:在每个班级的外墙上布置了不同主题的民间活动,端午赛龙舟、春节舞龙、元宵闹花灯。在通道上采用了具有传统民间特色的年画、十二生肖、风筝、脸谱等等。让幼儿在充满民间艺术的氛围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2、创设走进自然、社会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外出参观的机会,使幼儿更直观、更形象的感知传统的民间艺术的美。为此,组织假日活动小组利用双休日和 节假日到天一阁、保国寺参观,带领幼儿到月湖、梁祝公园踏青,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传统文化。

(二)根据主题内容将民间艺术活动融于其中,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主题形式的教育是一种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开放性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来选择或生成一定的内容。为此,我们充分抓住教育契机,结合原主题内容的特点将适合的民间艺术内容渗透在其中,使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潜移默化感受了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

在《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中,在为了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幼儿保护我们的地球,做个环保小卫士,生成了民间文学活动“大禹治水”。生动的故事情节使幼儿明白了古人治水的不易。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由于幼儿对风筝很感兴趣,而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为此,生成了“风筝”系列活动,使幼儿在欣赏风筝、放风筝、制作风筝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民间工艺的伟大。在《有趣的动物》中把“老鼠嫁女”“守株待兔”等一些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寓言融入其中,使幼儿在风趣的故事中明白了一定的道理。

民间艺术的内包罗万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因此,在每个主题中都要仔细分析主题内容,寻找与主题相吻合的民间艺术内容。这样,不仅拓宽了幼儿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幼儿的各种能力。

(三)利用民俗活动,开展“民间艺术”主题活动,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民间艺术成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因为它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幼儿而言,民间艺术就是动手、动身和动脑的艺术,民间艺术就是与提取一定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因此,要利用本土的、地方性的民间传统节日来开展主题式的活动。

春节的舞龙舞狮,元宵的闹花灯,端午的赛龙舟等一些传统的民间活动有着无穷的魅力,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我国独有的民俗节日和活动。

在元宵节来临时,我们组织幼儿包元宵、吃元宵,请家长帮助孩子做花灯,并让幼儿提着自己家做的各式花灯进行游园展示活动,并把花灯布置在幼儿园的通道上,使全园的幼儿都感受到了节日的浓浓气氛。在端午节中让幼儿看老师裹粽子,制作香袋,观看赛龙舟的VCD,给他们讲屈原的故事。在中秋活动中还 3 开展了大带小的“中秋大团圆”活动。在欢庆春节、重阳节等民间节日时,我们都失时机的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从而使孩子了解了节日的来历,同时也感受了民俗活动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四)挖掘家长、社区资源,促进民间艺术活动的深入开展。

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的生活,我们这一代的青年教师所接触、所了解的民间活动屈指可数。而我们的幼儿园处在城乡交接处,部分家长从小在乡间长大,了解的民俗活动较多。为了更好的、更全面的对幼儿实施民间艺术教育,我们积极主动的向小朋友的爷爷、奶奶们讨教,并发动家长一起搜集资料,为幼儿欣赏、学习提供了机会。组织的班级假日活动小组,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支持,每次活动家长都能积极参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民间艺术活动能深入的开展,家长是我们支柱和后援团。

四、实验成效及体会

通过历时一年的教育研究,发现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它不但不与主题的活动相抵触,而且效果相当的理想,它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一)民间艺术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神话、歌曲、童谣等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像一股股甘甜的清泉滋润了幼儿的心田。大禹、精卫等让幼儿懂得了什么是不畏艰难。〈孔融让梨〉又让他们知道了互相谦让的道理。民间艺术教育增长了幼儿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在许多发面都表现出了自信、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二)民间艺术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民间艺术来自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本身。民间艺术不是对民间生活的简单反映。民间艺术的美已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美,民间艺术的美具有美学意义上的美的特征,民间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美的感受和欣赏的过程。因此,民间艺术就具有了美育的价值。通过民间艺术活动,幼儿讲的多、唱的多、看的多、操作的多,极大的开阔了幼儿的审美视野,拓宽了审美认知领域。

(三)民间艺术活动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民间艺术本身就是综合的智慧。民间艺术首先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但民间艺术的价值不限于艺术和审美。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生活活动及生 活材料、生活环境等都会反映民间艺术之中。因此,民间艺术是一种综合的智慧,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欣赏的过程,也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过程。例如:民间文学中的“猜谜语”,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积极动脑,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训练了幼儿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会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有一些民间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逐渐的消失了,在开展教育时往往不得不中途中断。由于民间艺术内容涉及面广泛,而教材中现成的资料很少,这就需要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教材和教学用具上。有些民间艺术内容有很强的迷信色彩,为此,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都必须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文化瑰宝。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兴旺,都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改变民间艺术“过时、老土”的观念,充分挖掘民间艺术中的精华所在,使我国五千年的古老文化能一代代的继承发扬。

上一篇:班主任家长会欢迎辞下一篇:洗衣服作文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