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精选8篇)

学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篇1

1、学校成立义务消防队,在学校防火安全委员的领导下,开展义务消防工作。

2、义务消防队执行学校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要定期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学习消防安全法规以及消防安全知识

3、定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并能熟悉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得技能

4、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义务消防队员应迅速到位,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维护火场秩序,火灾扑灭后,应协助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

5、掌握本单位的防火情况,熟悉火灾易发部位的基本情况,并制定扑救火灾事故的方案

6、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7、每年举行一次防火、灭火知识考核,考核优秀给予表彰

学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篇2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落实

1. 学校应成立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高等学校校长或院长任主任,分管副院长任副主任,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于保卫处,由保卫处副处长任主任,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建立“学校—系(院、处、室)—科室—个人”的四级防火体系,各系(院)主任或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具体负责。

2. 学校保卫处应组建以校卫队员、校园110队员为主体的义务消防队,并且设置专职干警和专职保卫干部共同负责队伍的管理工作。

3. 学校领导要经常参加上级机关组织召开的消防工作专题会议;保卫处领导、派出所干警和保卫干部也应经常参加省级及其以上消防工作会议和培训,以增强学校领导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意识和管理能力。

4.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每年应召开消防工作专题研究会和日常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消防工作会议,并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解决许多与消防安全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为了加强管理,高校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群防群治”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明确治安、防火责任人职责,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补充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单位的治安、防火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落实,奖惩分明。

1. 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管理工作意见等规章制度,并以文件的形式发到各处室、各部门,还应在校园网上予以公布,责成保卫处监督实施。

2.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及系(院)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暨双保责任书;与各部门、系(院)、科室、中心、出租门面签定消防器材管理责任表。责任书的签定,加大了各级部门管理的力度,加强了各责任人对消防管理的责任,也增强了领导和员工的消防意识。

3. 作为学校消防工作日常管理部门的保卫处,为了把消防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还修定(或指导各部门制定)了各种消规定防制度,如《义务消防队工作职责》、《消防巡查制度》、《图书馆消防管理制度》、《办公大楼消防管理制度》、《体育馆消防管理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用电管理规定》等。

三、增强意识,宣传培训落实

根据消防工作“全员性”的特点,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灭火、逃生自救的能力,学校在宣传培训方面要狠抓落实,点面结合,重视实效,不走过场。

1. 为了使师生员工了解消防工作的意义,掌握消防灭火、逃生自救的技能,学校保卫部门分别在春、秋两个学期,分地域(如学校有几个校区的话)、分群体(后勤员工、学生宿管干部、重点防火部门的领导和教职工)进行消防知识专题讲座,灭火培训演练,让全体师生员工直接受教育、受培训。

2. 为了使培训的效果更为显著,努力扩大受教育面,学校保卫部门应力求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培训内容有:(1)报火警的基本方法;(2)油锅起火怎么办;(3)燃气着火怎么办;(4)电器着火怎么办;(5)汽车着火怎么办;(6)身上着火怎么办;(7)火场不贪财政物;(8)如何选择逃生路线;(9)如何识别疏散标志;(10)如何穿过浓烟逃生;(11)如何使用升降器;(12)如何使用绳、带跳生;(13)如何利用建筑物逃生;(14)如何互救;(15)如何防烟火侵入室内;(16)如何呼救、待援;(17)如何使用干粉灭火器;(18)如何使用室内消防栓。培训的形式有:(1)消防知识讲座和消防逃生自救演练;(2)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张贴消防标语等。

3. 一系列宣传活动的开展,为增强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增强重点防火部门领导和教职工和专、兼职消防人员的消防工作责任感和防火、灭火技能,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新局面的开创,营造了氛围,提供了平台,打牢了基础,架起了云梯。

四、防范未然,工作措施落实

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关系到能否将火灾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防范于未然。对此,学校应在巡逻检查、隐患整改、器材配置、消防档案管理和规范等方面作积极的努力,使各项工作措施得以落实。

1. 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实行消防工作每日巡逻检查制度,做到勤检查、勤巡逻、早发现、早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2. 坚持每月消防安全大检查制度。每季度都要进行一次由学校领导带队、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配合,对学校各个部门、各重点部位进行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对学校的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资料室、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的消防状况经常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发现隐患及时记录、及时作出整改方案、及时报送隐患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监督落实。通过检查,可避免消防火灾发生,确保校园的平安。

3. 学校应召开校级消防隐患专题工作会,拨出专项经费,随时购置: (1)“ABC型”干粉灭火器;(2)禁火标志;(3)消防安全夜光疏散标志。

4. 加强各类消防文档的健全,对全校的消防状况、隐患整改情况、消防工作情况等,均能通过档案一目了然。

学校管理改进的组织文化分析 篇3

组织文化 学校管理 取向

计划管理体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学校的行政管理,其不但具备很强的统一性、服从性,还具有很强的规范性,这使得很多学者试图在这方面开展一个崭新的方式来更好地完善我国学校管理,使其更加现代化,然而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十分理想。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发挥组织文化的作用,完善的组织文化可以使组织的价值观念、行为制度等方面逐渐完善,并使得组织成员在组织文化的引导下,更好地推动组织的发展。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组织文化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用科学的组织文化理念来指导学校管理,使之形成完整的文化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管理的长远发展。

一、组织文化的涵义

对组织文化的界定,至今并未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大部分学者更愿意将组织文化看作是价值、观念、风俗等的集合体,认为其是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于国外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是比较认同的,然而在其价值观、精神现象等基础上,我国学者习惯将物质状况这种硬文化也纳入其中,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范国睿提出的“组织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组织所独有的,为所有组织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信念与行为的综合体系,通常可以通过组织内精神、制度和物质等方面的要素表现出来”。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来,组织文化主要包括组织形成的价值观以及相关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相关内容。作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其是随着生产生活而产生的知识、环境、技能等的集合,在具体的构成上面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论断。

组织文化的理论运用于学校,便有了学校组织文化的次级概念。本文中,将学校组织文化定义为: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等价值观念体系;制度、程序、仪式、准则、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置、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二、我国学校管理改进中的文化缺失

1.学生管理文化缺失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存在欠缺,往往将学生的成绩看作一切,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管理方式的生硬、单一往往对学生有着很强的限制作用,学校的管理往往依靠相应的制度规章,而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考虑,师生关系并不融洽,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人文关怀缺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以及信息接触途径非常广泛,而在甄别能力上,学生比较欠缺,但教师并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课堂教学被教师认为是教育的全部,而忽视了课外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课内外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若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心理疏导,学生的心理将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正是由于在人文关怀上存在的缺位,使得学生的健康成长面临很大的阻碍。

(2)道德教育异化。这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其一,道德教育孤立化,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现在很多学校都只是单一地开课讲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其二,道德取向不明朗,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道德教育进行重点突出,将一些涉及个人品质的教育作为重点的内容在课堂以及日常的教学中渗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目的;其三,道德教育形式化,很多学校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是为了教而教,缺乏一定的目的,这使得其很难达到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

(3)学生管理低效。在学校管理中,学生管理是一个关键的内容,然而由于在理念以及方法上的死板、单一,使得学生受到了很大的束缚,难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现实的学校管理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比较缺乏,并未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这样就难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真实需要,使得学生的管理方式面临程式化的特征,难以发挥实际效果。在实际管理中,教师往往以惩戒来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使得管理效果不佳,很难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是造成学生被压抑的被动管理局面。

2.教师管理文化缺失

从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教师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合作,在发展意识上,教师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对教师进行管理,学校往往以考评的形式来对教师进行管理,并没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发展,这样就很难使教师从工作中感受到幸福感,难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其教学的积极性。

(1)教师间的合作不充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目的,而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教育的合作增加,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升学率的压力下,竞争逐渐在教师之间开展,竞争本身是好的,然而在学校中竞争并不能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同时还会增加教师之间的矛盾,导致各种教学教育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为了评比和晋升,教师之间相互诋毁、扯皮,使教师间的关系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2)专业发展主体性缺失。自我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自主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而当前教师在专业发展主体性上比较缺乏,这对教师职业发展或终身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然而学校的管理者往往管理比较死,在空间和时间上教师不能很好地协调,这样就使其选择权和自主权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虽然有些学校对教师开展培训,然而并没有考虑到教师的个人意愿以及职业发展的需要,很难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且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endprint

(3)教师工作成就感低。在教学中得到满足对于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感受到教育事业带来的成就感,这样才能更好地驱动教师的教学动力,调动其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若是教师不能从教学中得到成就感,而只有疲累的话,则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4)教师评价过分量化。对于教师的教学要进行定期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学校的教学状况,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量化的评价方法在学校管理中使用过度,几乎所有指标都是量化指标,而定性指标则比较缺乏。鉴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学生的动态性,这种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问题。

3.校长管理文化缺失

(1)权力观念重于服务意识。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权力常常被人们过分看重,从而导致权力的集中与扩大化,一旦在学校管理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就会造成校长的专制,使得管理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若是校长存在着较强的权力观念,则无论是大小事务其都会一一过问,严格把控,牢牢地掌握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一言堂的发生,在缺乏人性的管理环境下,教职工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空间,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样就会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其才华。

(2)重技术,轻文化。在以往学校的管理当中,校长往往将制度、规章看作是管理的法宝,而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企图牢牢控制住教职工的言行,对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不能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也难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校管理面临更加尴尬的局面。

(3)办学无特色。只有好校长才能建设出独具特色的优秀学校,办学特色对于学校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主要是指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的教育风格、理念以及独特的方式、方法等。当前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使得办学应该符合时代的潮流,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很多学校往往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实际上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

三、组织文化视野下学校管理改进的取向

1.人际沟通取向

学校教育需要形成教育合力,学校管理同样需要形成管理合力。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活动,要想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仅仅依靠管理者是不够的,它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多方的合力。而要想形成合力必须加强各方的沟通和联系。在学校内部来说,学校每个成员都应成为管理的主体,学校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校长与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信息互享、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学生又把学校与家长联系到了一起,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周围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与家长的的联系,谋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领导者取向

在学校发展中,领导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应该注重领导者的发展。领导者和组织文化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经过了领导者的倡导、组织,组织文化才能得以实践、完善、稳定,从而形成组织的指导思想和纲领。在组织文化的形成中,领导者的言行是十分关键的,学校要注重发挥领导者的引领作用,只有使领导者的文化意识充分提高,才能更好地进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本身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其体现为一种公共的精神,故而需要建立在大多数成员的认可之下,为此领导者需要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深入师生,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为组织文化的建设做系统的准备工作。正是因为如此,这对领导者的要求很高,只有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以及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3.资源整合取向

教育资源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范围很广,凡是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的都可以称为教育资源。它包括外在的物化资源,如教育经费、学校设施、教师等,也包括内隐的文化资源,如教育政策、制度、法规等。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缺乏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活动就难以开展。

组织文化贯穿于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之中,有利于整合学校内部的资源,使学校各部门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加强,有利于确定共同的目标。硬性的规章制度对于学校资源的整合能力有限,相比之下,文化机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通过文化的作用,使全校师生接受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冲突,也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还能使学校发展更具活力和生命力。组织文化还有利于整合校外的教育资源,组织文化形成的本身就有时代的印记,与社会背景,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组织文化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减少学校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学校不是孤立的,学校的发展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帮助。

4.稳定性取向

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会产生完整的学校组织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外部环境是影响学校管理的重要因素,要想使一种文化得到有效地发展,需要应对相应的外界变化以及压力,使学校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学校本身受到外界的干预并不多,可以更加长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目标更好地实现。一旦学校的组织文化形成,就能使成员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从而保证学校的稳定。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制度文化建设也是组织文化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在保证组织稳定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而可以将其作为维护学校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

————————

参考文献

[1] [美]JohnT.Seyfarth著.有效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原亮,郑美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美]乔安妮·马丁(JoanneMartin)著.组织文化.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 叶丽诗.组织文化视角下校长——教师和谐人际关系的实现机制.中小学校长,2010(4).

[4] 刘凯.以人为本:高等学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基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

[5] 尹后庆.校长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教书育人,2010(2).

[6] 廖华平,孙来成.农村中小学组织文化建设:迷失与出路.教育探索,2009(12).

[作者:夏雪芹(1975-),女,江苏淮安人,江苏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实习研究员。]

志愿消防组织的管理制度 篇4

二、校外消防辅导员对志愿消防队员每学期进行一次培训,临时参加的义务队员在开展活动前进行一次安全培训,讲解安全知识。

三、校外消防辅导员每半年对志愿消防队员进行一次灭火疏散演练。

四、志愿消防队员要服从校外消防辅导员的统一调度、指挥,概括分工各司其职,名负其责。

五、根据人员变化情况,校外消防辅导员对志愿消防队员及时调整、补充。

六、培训的主要内容: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火灾报警的基本知识;

3、防火、灭火常识,消防器材的性能及适用范围。

4、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及使用方法;

5、火灾扑救、组织人员疏散及逃生方法;

志愿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1 篇5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及防火工作,提高公司的自防自救能力,制定如下制度:

一、建立健全志愿消防队的组织机构,适时更新,补充志愿消防队员。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组织建立志愿消防队,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管理志愿消防队。

二、加强志愿消防队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队员素质。护卫队负责队员的业务训练、考核及指导。每年组织队员一次消防知识的学习和灭火演练,并建立培训档案。

三、志愿消防队员必须做到:熟悉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常识;熟悉公司内消防通道、重点防火部位;熟悉掌握公司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和保养;熟悉报警和接警程序;熟悉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熟悉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熟悉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学校消防管理制度 篇6

为驾驭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把消防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制定本制度。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校长为学校的安全责任人,由教导处、总务处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由学校教职员工组成义务消防队。

2、加强全校师生的防火安全教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到人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人人都达到“两知一会”,即知道火灾危害性,知道报火警,会逃生自救。

3、保障校内各种消防设施的良好状态。做到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施完好率达到100%,并做好检查记录。

4、教学楼安全出口保持畅通,安全疏散指标标志明显、应急照明完好。

5、学生聚集场所不得使用耐火极限低的材料装修。

6、加强易燃、易爆的危险实验室管理。做到实验用品专门存放,由总务处加锁负责保管。在实验室内必须有沙地、灭火器具等。在使用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做实验时,教师必须事前向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7、图书室、、保管室、计算机房等场所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下课(班)后要及时关好门窗和电源。

8、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等消防设施设备要人人爱护,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和损坏,违者要严肃处理。

9、加强用电安全检查,电工必须经常对校内的用电线路、设备等进行检查,如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维护、更换,确保安全。

10、学生宿舍内严禁使用明火、电炉、电热设备,严禁吸烟和私拉乱接电线。

11、校内居住的教职工,必须以身作则,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12、校内住户使用天燃气、煤气,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防漏气、防爆、防火,使用后要关好所阀。

13、加强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14、对因无视防炎安全规定而造成不良后果者,要从重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维护学校稳定,确保全校师生饮食饮水卫生和身体健康,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依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加强学校卫生饮用水监督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成立“预防饮水突发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兼职饮水卫生管理员;制定《饮水突发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2、教导处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教师用水和来客招待用水采用桶装水,不采购无质量安全保障的桶装水。做到:

1)必须索取桶装水(包括纯净水桶的)的生产单位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及所用饮水机的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2)饮水机必须做好定期清洗消毒,建立操作规程和清洗消毒书面记录,清洗消毒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合格证;清洗消毒由有清洗消毒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拟定每学期开学前、五一、十一、元旦长假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并索取详细记录。每周由总务科对饮水机进行清洗、表面保洁)

3、由教导和食堂部门共同负责学生饮用水供应,以经检测的自来水供应为主。

1)食堂供水的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定期接受卫生监督局的锅炉和水质监测检查。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烧水间(食堂操作间),防止人为破坏水源,由专人负责。

2)用于烧开水的设备有有效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定期监测锅炉设备,由后勤部门监督检查。

3)负责烧水和供水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合格证。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水质监测员。

4、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

5、小卖部销售的饮料、饮水必须索取供货单位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采购货物要查看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同时用肉眼检查饮料的质量和外包装。严禁小卖部出售无质量安全保障产品。

6、学生科、各班主任做到:

1)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做到自带杯具保持干净。不得将个人杯具转借他人。

2)教育学生不饮生水,提倡喝开水,少喝或不喝饮料。

3)一旦发现水质出现异色异味等,要立即停止饮用,并向卫生室或总务处报告。

7、饮水卫生管理员对供水全过程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并有相应的记录。

8、发现饮水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现象,立即启动《饮水突发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停止师生的饮用水供应,包括饮用桶装水或小卖部的饮料,并保护好水源,等待有关部门前来检测。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和卫生系统防疫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

9、各级各部门责任人因工作玩忽职守、渎职将追究责任。

学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篇7

本文将在探讨制度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 对制度如何在场域层次上影响组织行为和模式的机制进行阐释, 以期对学校组织的发展带来启示。

一、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中“制度”的内涵与结构

1.制度的内涵

制度作为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制度分析方法的逻辑起点, 在整个制度学派的研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学家理查德·斯科特综合了制度各派的代表观点, 认为:“制度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 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1]在这里, 制度是由符号性因素、相关社会活动和物质资源构成的体系结构, 其中符号性因素是制度的核心要素, 但相关的行动和物质资源也不可缺少。

2.制度结构的三要素

斯科特强调制度是一个具有多侧面的结构, 包含三种类型的制度形态, 而在一套复杂的制度体系中, 这三种制度形态一般是同时存在的, 他们共同构成了这套制度的基本要素, 即规制性要素 (regulative) 、规范性要素 (normative) 和文化—认知性要素 (culture-cognitive) 。

规制性要素主要指那些明确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行为的合法性在于服从这些规则。这些规则具有强制性, 伴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如果不遵守就会受到规则的制裁, 组织或社会成员出于工具性逻辑而权益应对。除非获得其他要素的支持, 否则尽管规则和制裁比较容易得到实施、效果也容易反映出来, 但是很有可能是表面化的和稍纵即逝的。[2]

规范性要素主要是指那些大家认为应该这么做的恰当的、合理的规范、义务和责任, 对组织或社会成员具有规约性, 但是没有强制性, 如果不遵守不会受到规章制度的制裁, 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或者关系共同体的排斥。因此, 组织或社会成员出于适当性的逻辑而逐渐内化社会责任, 使行为符合社会性的期待。

文化—认知性要素是指那些被广泛接受的知识和特定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个人行为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考虑利益和规范, 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takeitfor granted) 的, 制度为行为者提供了一套特定的意义加工系统, 行为者据此可以并且只能对外部刺激进行特定的理解, 并作出程序化了的行为反应。

在任何发育完全的制度系统里, 都存在三方面的力量或要素, 他们互相作用促进有序的行为。[3]三种制度要素之间如果结合不好, 就会引发不同的实践, 极有可能导致制度的变迁。

二、制度环境下场域层次的组织趋同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将研究的视角从个体或者单个组织的利益选择转移到组织生存的环境中, 尤其关注组织的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在场域层次上探讨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所谓场域是指由那些聚合或集群在一起的组织———重要的供应者、资源与物品的消费者、规制性机构, 以及其他提供相似服务与产品的组织———构成的一个被认可的制度生活领域。[1]场域中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均受到共同的制度结构的限制, 成为一个公认的制度化生活场域。

按照权变管理的思想, 不同的组织面临同一制度环境, 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 都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组织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模式, 组织之间的差异性会很突出。但是学者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 处于同一制度环境影响下的不同组织却存在趋同现象。组织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等方面似乎被一个相似的“铁笼”所笼罩, 挣脱它, 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这个“铁笼”像神话一样不仅影响到场域中既有的组织, 还影响到即将进入该场域的其他组织, 从而产生组织趋同现象。这个“铁笼”所隐喻的就是组织发展所依赖的制度环境。早期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组织为制度环境的被动产物, 组织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求得合法性。但是后期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家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 拓展了制度环境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认识, 认识到组织在制度环境中的趋同取向不是完全被动的, 而是在利益的驱使下的有限理性的选择结果。这样就发展了组织的趋同理论, 注意到组织微观利益的存在。

三、组织趋同的解释逻辑与因果机制

1.合法性是组织趋同的解释逻辑

对于组织趋同或者同晶 (isomorphism) [4]现象的解释,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即跳出组织, 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角度认识这一现象。他们指出, 组织主要面临两种环境: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5]两种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技术环境包括组织外部的资源与市场、组织内部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系统等, [5]要求组织有效率, 即要实现组织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制度环境是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为人们所“广为接受” (take-for-granted) 的社会事实。[6]制度环境要求组织取得符合社会公认的“合法性”。从制度学派的视角来看, 合法性是一种被感知到的、与相关法律和规则、规范相一致的状态, 或者与文化 - 认知性制度相亲和的状态。与物质资源或技术信息不同的是, 合法性不是一种为了生产某些新的、不同的产出而进行的投入, 而是一种以外部可见的方式来展示的符号性价值。[1]如果组织行为和公认的社会事实不符, 就会出现“合法性危机”, 引起社会公愤, 利益相关者的疏离, 最终导致组织发展的困境。

根据制度结构要素的不同, 合法性可以分为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文化—认知合法性。规制合法性是指组织的结构和行为与特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相一致而产生的被认可的状态;规范合法性是指组织的结构和行为与主流价值观、专业规范等相一致而产生的被认可的状态;文化 - 认知合法性是指组织的结构和行为与大家接受的“理所当然”的认知原型和行为脚本相一致而产生的被认可状态, 它是最深层次的合法性。

2.合法性机制是导致组织趋同的主因

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5]组织在制度环境的影响下, 为了规避环境的不确定性, 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就去采纳制度环境中那些已经获得合法性认可的结构或行为, 这种因果逻辑关系就是合法性机制的本质。它不仅对组织的行为和结构模式产生约束作用, 而且也有利于使组织得到社会承认, 提高组织的社会地位, 从而促进组织间的资源交换。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对合法性机制的阐释主要是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另一个是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

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是说组织行为、组织形式都是制度塑造的, 组织和个人没有自主选择性。[5]迈耶和罗恩称这种由社会共享观念塑造组织和成员行为的现象为“理性的神话”。[5]玛丽·道格拉斯也从结构 - 功能主义的视角提出人们经过互动产生的共享观念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具有塑造功能, 并且归纳了三种制度化的途径。

第一, 共享观念塑造一种身份制度, 当人们被放入某种身份制度中,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的定位就会朝着某种身份制度的限定去思维和行事, 从而实现制度化;第二, “广为接受”的观念塑造了集体共享的信息库, 人们按照这样的信息和规则从事活动可以降低人们的心理负担, 同时强化人们对某些信息和规则的记忆, 遗忘其他信息和规则, 引导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向;第三, 共享观念提供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标准, 将不同的事物放入不同的范畴, 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迪玛其奥和鲍威尔的研究则属于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他们认为在制度环境中, 组织和个人的行为的确受到共享观念的影响, 但是这种影响达不到决定组织和人们行为的程度, 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是出于利益动机的考虑。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是制度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的行为。[7]他们总结了三种导致组织趋同的机制。

第一, 强迫机制 (coercive) 。在一个组织场域中, 组织必须遵守政府、专业组织制定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 或者是大家视为理所当然的规范, 以此获得组织场域的认可和资源支持, 否则将受到大家的排斥或惩罚, 难以生存下去。第二, 模仿机制 (mimetic) 。即组织模仿场域中其他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 以此来尽快地获得社会的认可, 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给组织带来的冲击。第三, 规范机制 (normative) 。在那些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的组织领域, 一般会逐渐形成一些不成文的专业规范, 通过对准专业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化训练渗透到他们的思维中去, 从而对其今后的工作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将组织置于被动的地位, 忽视组织对环境的策略性应对。弱意义上组织趋同的合法性机制是逐利基础上的有意识选择的结果, 它注重研究合法性机制的微观基础。两种合法性机制相比较, 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通过利益的分配影响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的合法性可能比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更具有解释力。

3.组织对制度环境的应对策略

奥利弗总结了制度环境下单个组织的应对策略[1], 包括:第一, 默认策略。组织可能出于增强合法性、免于制裁等动机而做出的选择;第二, 妥协策略。当组织面临的权威机构处于冲突之中时往往会采用;第三, 回避策略。组织采取“脱耦”战术, 技术系统和正式组织结构松散连接, 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部分规则变成了象征性的设置, 变成了获得合法性的资本, 对组织的实际工作没有实质的意义, 组织内部可能采用非正式的职业规范和共同的文化认知性因素来约束成员的行为;第四, 公开反抗策略;第五, 操纵策略。组织试图有目的的与环境合作, 进而来影响环境。除此, 组织也可能通过集体来采取行动, 那样对环境更具有影响力。因此, 组织在制度环境中不仅仅是消极地应对, 也会积极地参与博弈。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核心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启示

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 如何在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双重制约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几点启示。

1.对学校组织属性要动态合理地辨识

以往我们对学校组织属性的认识不管是将学校看成是能通过职能分工、层级设置、建章立制等来提高组织效率的理性组织, 还是看成强调组织内部非正式结构、权力下放的自然组织, 都没有脱离学校内在的环境来审视其组织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校逐渐从社会的边缘回归到社会的中心地带, 它们无时无处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并与其发生着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因此,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学校组织的属性, 将其视为“开放系统”, 与环境不断发生交互。在学校面临的主要环境中, 当推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两者。以往我们强调学校是“强制度环境、弱技术环境”的组织, 强调学校在制度环境中的被动适应, 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社会地位的凸现, 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问责的呼声在不断的增强, 这势必影响学校对技术环境的关注。以往我们将学校视为“松散结合系统”的观点, 应该随着社会与学校关系的日渐密切而逐渐转变为“紧密结合系统”。

2.制度环境下学校发展策略的选择性

在强制度环境下, 学校在寻求发展策略的时候不能一味地适应环境, 被环境牵着走, 而应该主动地根据组织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策略选择。一般在学校组织发展的初期, 为了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 获得合法性的认可, 组织可以采用制度环境中已经被实践证明有效或者成功的组织结构和行为, 尽量缩短组织的动荡期;随着组织的不断成熟, 组织除了模仿标杆组织的先进做法以求认可以外, 还要主动地宣传自己, 尽量使组织的形象宣传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一致, 从而增进合法性, 尽快的向成熟阶段迈进;当组织发展到成熟阶段, 达到发展的“高原”期时, 组织不能再一味地效仿来维持发展, 而应该采取特色发展的策略, 做到“人无我有, 人优我特”, 这样才能引领环境变化的方向, 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学校在做出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战略之前应该首先在校内外营造一种有利于改革的文化认知环境, 使利益相关者形成积极的认知图式, 继而出台相关的规定和程序性的要求, 推动特色发展战略。这样能保证战略的实施获得组织内外更稳定的合法性认同。

3.获得合法性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认为教育组织的关键性制约是必须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公众的信任和信心, 简而言之就是合法性。合法性不仅是一种被利益相关者认可的组织与规则、规范和文化 - 认知相一致的状态, 还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获得的资源。学校依靠对法律、法规、政策等的遵守获得的规制合法性虽是学校发展的前提, 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这种合法性毕竟是短暂的、不能持久的, 还容易造成学校为了争得资源而权宜应对的局面;学校通过积极宣传价值定位, 与主流价值观吻合, 主动地获得专业组织的认可, 能够保证获得规范合法性, 但是这种合法性还不是最深层次的;组织获得的最深层次的合法性乃是文化 - 认知层面的合法性。在共享的文化氛围下, 成员的行为选择是自然的, 理所当然地, 除此, 别无他选。而要获得最深层次的合法性, 就需要组织在与环境的互动中, 积极地建构文化制度, 从而形成能够共享的文化范畴和认知图式, 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和认知。三种制度的合法性若能一致, 则表明制度的彻底性和科学性, 若不一致, 则说明制度存在不完善, 极有可能潜藏着变革危机。

参考文献

[1][美]W·理查德·斯科特 (W.Richard Scott) .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原书第3版.姚伟, 王黎芳,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理查德·斯格特.比较制度分析的若干要素.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1) .

[3]W·理查德·斯科特 (W.Richard Scott) , 杰拉尔德·F·戴维斯 (Gerald F.Davis)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高俊山,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4][美]E.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冯大鸣, 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5]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6]曹正汉.无形的观念如何塑造有形的组织:对组织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的一个回顾.社会, 2005 (3) .

学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篇8

摘 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研究等方式,总结现阶段学生组织在参与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认为学生组织可以顺应新媒体发展的潮流,改变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由学校牵头设立校内公共事务管理的网上BBS交流平台,开发对应手机端的APP。同时构建M型结构,将学生组织纳入到校园管理的体系中,发挥学生组织参与校园管理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新媒体;学生组织;交流平台;M型结构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104-3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媒体迅速发展并普及,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学生表达个人诉求的途径亦越来越多。而学校以往的由下及上、层层传递意见的反馈模式(学生—学生组织—学校),在应对需要亟待接收并解决学生反馈的信息时,显得力不从心。在此模式下,学生组织缺少正式的渠道去了解民意,整合意见以及提出合理的建议。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现有15个校级组织,协助学校管理相关的事务,如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社团事务、膳食管理委员会处理学生对于饭堂的诉求等。但在管理过程中,校园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给学生问题的反馈和处理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先前“学生宿舍热水问题”事件,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知应该借助哪个学生组织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意见,从而出现了学生在校学生会公众平台、红满堂论坛、精准热水官方网站同时反馈,而学校部门却未能及时接收相关信息的现象,揭示出来的实质:

一是学生组织在与学生的信息沟通上存在明显的漏洞,反馈主体不明确;

二是缺乏反馈机制,学生反映问题与学校相关部门的回复环节之间出现了断层现象。

久而待之,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会“被”留下负面印象,对学校公信力也会造成一定影响。面对如此困境,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媒体,学生组织在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上有了新的路径选择。

1 新媒体发展现状

1.1 新媒体技术的定义

自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Cavl Goldmark)在他发表的一份商品计划书中提出“新媒体”这一词,“新媒体”这一概念出现迄今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而美国《online》杂志对新媒体下过的一个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交流传播——也受到许多人的推崇。而国内研究者在吸收国外研究者关于新媒体概念的界定时,也对“新媒体”做出不同的定义,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的理解,即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所谓的新媒体就是指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今天的网络就是新媒体。

笔者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依靠网络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它的表现形式、运作方式都与时代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在论文中,笔者所指新媒体主要指大学生所熟知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新媒体工具或平台,如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

1.2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组织中的使用情况

2016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6.20 亿,较 2014 年底增加 6303 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新媒体它的用途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它可为组织利用从而进行信息的发布、收集以及反馈等工作。在新媒体出现并广为学生使用后,我国大多数高校开始利用新媒体进行简单有效地信息管理。如2013年9月,吉林大学在距新生报到还有3天时,其大学生工作部通过微信推出“微信迎新”服务,让九千多名新生感受到了大学的氛围。这一举措广为人知,原因在于它突破了学校和学生的传统交流模式,拉近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有全国高校首个微信平台——华中科技师范大学的“华小科”,都是高校利用新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真实写照。高校利用新媒体服务平台为学生解答问题、提供信息、发出通知等行为都获得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2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组织利用新媒体参与学校管理概况

2.1 学生组织利用新媒体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

自新媒体技术出现以来,我校的学生组织开始探索如何利用这一技术去拓展参与学校管理的新渠道。以我校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区”为代表,在2015年的暑假期间筹划建立其官方的微信公众号,致力于做服务学生的新媒体。利用微信接收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如宿舍保修等。在短短的半年期间,粉丝关注者达到了万余人次。不仅是学生社区,更有校学生会、膳食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均是开始利用组织的官方微博、微信和网站与学生交流。虽然多数的学生组织已开始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组织事务管理和接受学生的意见反馈,但其主要的工作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模式(设立办公点或是设立留言本),但显然这种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的需求。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1.44%的学生会通过学生组织进行反馈,且希望能有更为便利的线上反馈渠道。数据表明了学生组织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管理的成效并不明显,有待改善。

2.2 学生组织利用新媒体参与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学生组织多数拥有官方网站、微博或微信,且通过这些网络渠道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但这些平台目前都处于建设初期,由于管理不够规范化,导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网络工作平台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和发挥,出现了学生满意度低、学生组织参与管理的领域不全面、平台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2.2.1 学生参与度低且反馈机制不完善

调查显示,通过学生组织进行信息反馈的学生只占31.44%,而这其中,通过官方微博或微信向学生组织进行信息反馈的学生比例更不可观。膳食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则表示,据他们组织的统计,仅有20%的数据是来源于线上工具,占主体的依然是线下的反馈方式。而在通过学生组织反馈问题的学生中,高达66.34%的人表示,通过学生组织新媒体平台反映的问题或提出的建议后,未能得到及时、满意的回复。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学生组织的网络平台不仅是学生参与度低,在问题的处理反馈上也难以令学生满意,网络平台只达到了接收学生意见的功能,而未能将所反馈问题的处理结果回传。

2.2.2 平台定位不清晰以且功能多有重叠

目前,我校的学生组织管理的网络平台,尤以各学院学生会的微信平台为代表,功能主要是信息的输出,多是与组织或是学校事务相关的信息,如学生活动信息等。但根据统计调查,同一组织不同平台的服务和推送内容存在大量重叠。超过半数的院学生会的微信平台推送的内容与院网上的消息重叠, “华农学生社区”微信平台与其网站的服务内容和信息基本一致,在微信平台上可以找到的服务项目,如宿舍报修、二手市场等,在网站上同样可以找到。不同平台内容重叠反映出学生组织对平台定位模糊不清。

2.2.3 学生组织参与管理的领域不均衡

大学校园的公共事务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领域:一是学生事务管理,如热水使用、校巴服务等;二是学校事务管理,如奖学金评定、教学课程设置,有42.57%的学生参与。但相对而言,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学生组织相对缺乏,尤其是教学事务管理的参与。公管学院某学生表示,“学时严重压缩,课程设置不合理。大三学年课程少,却在大四学年课程增多,导致大四学年学习和其他计划,如找工作、考研等产生严重冲突。”“学时与课程的安排,涉及学生和教师双方的权益,但学生与教师并无话语权。”诸如此类的反馈声音不小,反映了学生对于学生组织均衡参与校园管理的寄望,希望能更加关注校园教学事务。

2.3 学生组织利用新媒体参与学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3.1 责任主体不明确且缺乏信息交流

目前,我校有多个学生组织,但学生组织缺乏明确的定位和分工,致使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职能交叉。以膳食管理委员会和校会权益部为例,膳管会职能是维护学生与饭堂双方利益;而校会权益部主要负责学生权益相关的问题。两者的工作职能有重叠的部分,但在日常工作中的交流却是少之又之,日常交流仅限于年度换届换任的新成员认识。从访谈得知,若是权益部收到跟饭堂方面有关的问题反馈时,表示“不会主动将信息传递给膳管会,而会自行跟进处理。” 在此情况下,当学生欲向学生组织反馈饭堂问题时,不仅会因为不知究竟该向哪个组织反映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而困惑;且会出现同一问题在不同组织的处理方法和反馈口径不一。校园公共事务的多头管理而又缺乏信息交流的现象。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组织的形象,不利用学生组织的工作推进和校园影响力的建设。

2.3.2 上传下达的单一参与路径

现今高校学生组织面临的情况主要是,其职能表现更多的是上传下达而非协同治理。调查显示,仅有6.93%的学生认为学生组织在协助学校处理公共事务方面表现很好,而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学生组织仅执行了学校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组织成了学校管理部门的“附属部门”,成了学校政策的基层执行者。在访谈中了解到,膳管会并没有被赋予真正的权利来督促食堂进行改变与改进,只能够充当桥梁作用。校会权益部也表示,权益部主要是做信息的收集、调研或提案,并反映给校方,但校方是否解决,如何解决,解决的进度如何,权益部难以跟进处理情况和进一步的监督,更加难以干预校方如何操作。在此模式下,学生组织在协同处理公共事务方面缺乏实际的权力,难以实际参与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2.3.3 网络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

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日益增多,要吸引学生关注学生组织的网络平台,推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我校学生组织对网络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相对不足。在访谈中,大多数学生组织表示:几乎没有对官方平台做过线上的推广活动。而学生组织进行线下活动,直接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同样是只着眼于活动本身,对平台的推广仅限于扫码关注进行活动投票,忽视了对线上平台本身的介绍和推广,致使大多数学生关注投票后就会立即取消关注,导致官方平台开设后,关注的人数始终寥寥无几。

3 基于新媒体发展下的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的路径探析

3.1 构建新媒体交流平台,实现双向沟通

依照我校学生组织参与管理的现状而言,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生组织-学校间三方的未能做到双向交流。欲突破现有的桎梏,学校以及学生组织都需转变工作理念,认同新媒体技术带给学生工作管理的便捷性,率先跨出迈向新媒体技术利用的一步,由学校提供一个支持学生组织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校园环境,牵头建立双向互动沟通的校园公共事务线上管理的平台。

3.1.1 基于Java技术下建立学校官方的学生BBS论坛交流平台

学校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基于Java技术下建立学校官方的学生BBS论坛交流平台,论坛的设计主要实现用户模块、板块与公共信息模块、帖子模块和管理员这四个主要功能出发:用户模块实现用户的注册、登陆和浏览其他用户信息等功能;板块与公共信息模块,针对板块的创建和指定版主等;帖子模块主要包括帖子的发表、回复等;管理员模块包括论坛系统参数设置、用户管理等功能。学校公共事务管理的互动式论坛主要从这四个模块设计出发,学生凭借学生账号登录论坛,进行帖子发布交流,而我校各大学校组织和学校代表方均作为板块版主进行板块的管理,实现与学生交流。

论坛板块的设计可按学校现今16个校级组织和学校方代表设置成独立的论坛板块,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以往归向不明的学生问题可以逐渐清晰明了,板块的划分同时将问题的接收权处理权交给学生组织,可以避免责任主体不明的状况出现;二是清晰的板块设计让学生不再“求助”无门,可以在问题归属的板块畅所欲言。而校方代表的板块可以由直接对接校园公共事务的部门构成,实现定期的信息发布和学生意见的查看。通过在此版块,学校可以接收学生意见作为工作推进参考,且校方的管理员可浏览各学生组织版块,针对热门问题进行回复处理,建立互动式的工作模式。

3.1.2 构建对接PC端的手机端APP软件

手机媒体是当今最为热门的新媒体技术之一,手机以成了大众日常生活中不能离开的交流媒介之一。区别于PC端论坛,手机APP软件是利用手机作为终端设备来访问论坛,在本质上,论坛的设计和访问的方式与PC端是相同的,只需要有相对应的软件支持,学生便可以利用手机作为终端,随时随地访问论坛资源,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为符合现今的信息资源交互模式。开发对接PC端的手机移动端的软件更为符合学生组织的工作模式,原因是现今手机是高校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工具,日常的交流和学习都渐渐与手机绑定在一块,开发手机移动端的对应软件方便了学生在遇到校园事务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反馈。其次是学生组织的成员的身份皆是学生,成为组织成员的动力皆是源于对于参与校园公共事务的管理的积极性,但不可忽略的是学生还需要日常的上课学习,不能做到时时守在电脑进行事务的处理。移动端的APP软件即是方便了学生组织在课余的空闲时间进行论坛板块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上。

3.2 构建M型组织结构,调整学生组织的角色定位

学校构建统一的网络交流平台除了技术与资金的支持,还需要一个合理、民主的组织进行管理与决策。笔者提议,构建M型组织结构,M型组织结构又称事业部门型组织结构,基本特征为战略决策与日常经营分离,根据业务分设半自主性的经营事业部,而重大战略决策与经营决策由不同的部门与人员负责。将企业M型组织结构引入管理委员会的构建中,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同样分为两个部分运行,日常运行与战略决策分离,两个部分为半独立运行状态,工作互有交叉。

战略决策部分由决策组由校方代表与16个校级学生组织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制定BBS论坛、APP管理制度等制度制定,关注学生反馈的热点问题,且对问题进行跟进、反馈。校方代表与学生组织代表针对每一阶段的校园公共事务进行讨论,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日常运营部分则归由运营组负责,运营组由16个校级学生组织相关成员组成,按照不同学生组织的职能,划分不同的校园公共事务,主要负责:BBS论坛、手机APP的后台运营管理,处理组织所负责板块学生的问题的处理与回复,做好跟进与反馈工作。

M型的组织架构能使日常事务的营运与学生专项问题分开解决,提升工作的专注度与效率,决策组由校方代表与学生代表组成,共同管理与商议校园公共事务。在这一模式中,校方顺应现今的简化管理的呼声,将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权力交由学生组织处理,而学生组织从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能够确实履行应承担的职能,为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帮助学校管理校园事务。所参与领域可以不再流于表面,而是着眼于更深、更广的参与领域,如生活服务、举办各种文体活动等。

3.3 加强制度保障,完善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

学校除了支持和鼓励学生组织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也应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支持新模式的建设,通过制度科学合理地赋予学生组织的权利和对应承担的责任,让学生组织能更好地发挥管理力量,辅助学校高效地完成学校管理。

首先,学校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对学校网络和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带头建立健全我校学生组织新媒体运营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一是督促学生组织在利用新媒体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规范,提高其作为“使用者”的自觉性,在应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坚决抵制不良有害信息的流出和传播。

二是建立相关的监督制度,保证管理行为的透明化,清晰化。监督机制的建立必须集合学校管理者、学生组织、学生大众三方的力量,形成互相影响、互相平衡的机制,保证监督的有效可行。学校应该在积极支持管理活动的同时担当起相关的监督责任,正确引导学生组织在应用新媒体,保证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健康有益。而学生组织作为主体之一,必须认真负责地完成管理工作,同时接受学校和学生大众的监督,在责任范围内督促学校积极配合管理事务的完成。

参 考 文 献

[1] 胡泳.新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新闻”[J].新闻战线,2007,12:57-59.

上一篇:教务处安全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欢迎仪式校长总结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