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教案
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
王玲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课时:主题生成课
活动背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到网络生活中。网上交友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其中,部分学生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只看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和交往带来便利的一面,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没有鉴别信息和网友的基本能力,缺乏自制力和理性的中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受到伤害。如何认识网上交友?在网上交友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则是本课需要帮助学生的问题。
一、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活动,分享自己的网络交友经验,体验网络交友的便利与苦恼;通过设置情境,帮助学生认识网络交友的特点,增强网络交友的安全意识,学会理性的对待网友交友。
2、学生通过与同学、家长、亲友、社会的不断接触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收集、整理和初步运用多种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3、学生参与简单的综合实践活动,对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积极进行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活动重点: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有效地指导各小组同学根据本组的活动主题拟订探究方案,并按照方案实施探究工作,最后对探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延展,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活动难点:
在活动中学生如何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和各种技能,并有效地为探究工作服务。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多媒体展示了有关网络交友的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给我们提供了些什么信息?从学生熟悉而又非常关心的网络热词人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又给学生遐想的空间,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设计目的:观看图片,创设情境,激发疑问,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的经验基础之上,有言有语、可言可语;开放的问题导入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交流欲望;又能启发学生对网络交友的思考。
听同学们刚才说了好多,也说得非常好,通过你们刚才说的我发现你们课前查阅了很多关于网络交友的知识,在同学们刚才谈到的这些知识当中,你们现在还想再深入了解网络交友的哪些主要问题呢?
(二)研究讨论,确定课题。
1、同学们讨论网上交友的哪些主要问题
围绕这个主题你最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每个人提出一个问题,进行阐述,注意倾听,相互尊重,记录交流成果。
活动要求:
(1)每人在小组内先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再筛选一到两个问题。(2)请写出一到两个活动主题,派代表发言。
2、在教师指导下,将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1).中学生网瘾之谜的探索(2).中学生网络交友要注意什么?(3).中学生上网的现状是什么?(4).网络交友诈骗分析及对策
(5).网络交友对中学生的积极和负面的影响是什么?(6).网络游戏的危害是什么?(7).中学生上网的现状是什么?(8).中学生网络交友的调查
(9).网络交友对中学生身心影响是什么? „„
3、怎样才能把问题转变成主题呢?
首先要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它转化成一个肯定的语句,转化后看是否通顺。课件出示提示: 要把这些问题转化成肯定的句式,内容和范围要明确,要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本次活动要求我们用上小标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师生共同确立研究内容:(1).中学生网瘾之谜的探索(2)中学生网络交友要注意什么?(3).中学生上网的现状是(4).网络交友诈骗分析及对策
(5).网络交友对中学生的积极和负面的影响(6)网络游戏的危害的调查(7).中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8).中学生网络交友的调查
(9).网络交友对中学生身心影响的研究 „„
4、确定活动主题
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大家关注最多的就是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所以我们的活动主题就确定为“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三)划分小组,制定方案
现在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研究的课题了,那在制作活动方案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一点小建议。
请同学们齐读:
(1)各小组讨论设立组长一名。
(2)研究方法:实地考察、上网查阅、访谈、利用课外书或到图书馆查资料等。
上面这些做法是其他学校做课题时使用的方法,我们做课题时也可以参考。很多同学都想快点行动了吧,那赶紧拿起自己的笔来把自己心中的方案制作出来吧。
3、各组同学相互交流,制定小组活动方案,老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4、各小组展示研究方案。
刚才,同学们都在讨论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计划,我们按小组顺序,依次说说你们是怎么制定的。其他组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听,有哪些优点是你没有想到的,还可以借鉴,取长补短。
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各小组的方案。
(四)老师总结,注意事项
今天,同学们在“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上,成功的确立了小课题并顺利的分好了组,精心制作好了小课题的活动方案,那我们这个方案行不行得通呢?我们还要付之于行动,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
1、安全重于一切,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
2、要团结协作、分工合作。
3、遇到困难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一、研究方法及随机问卷调查情况
在调查与研究过程中, 笔者采取了查阅历史文献、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三种方法。其中文献资料包括网上资料、国内各大媒体和各专业期刊杂志中的文章等。
1. 调查的对象:
上网的初高中在校同学。2.被调查人数:高中生30名, 初中生20名, 其中男生35名, 女生15名。3.上网地点:公共网吧 (49%) , 家里 (29%) , 学校网吧 (10%) 4.上网目的:玩游戏 (62%) , 聊天 (20.4%) , 找资料 (10%) , 其中一部分人是找明星的相关资料, 其他 (7.6%) 。5.上网时间:每周平均上网时间50人中有34人都超过了10-12小时以上, 个别甚至超过了20小时。6.上网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在身体方面, 50人当中有21人曾经由于上网导致视力降低、体力差、心情郁闷、反应迟钝和头晕等症状;在学习方面, 49%的人因为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只有15%的人成绩提高了。
二、分析研究结果
1.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1) 开阔视野:网络的信息含量大, 信息交流速度快, 自由度强, 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 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 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 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 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2) 加强对外交流:中学生上网可以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 在家中比较孤独, 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与人交往的, 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 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人带来压力, 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2.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1) 网络丰富的信息容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 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 真假难辨,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 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中学生来说负面影响甚广。
(2) 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 但是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任意性, 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 这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容易丧失道德规范。
(3) 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 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互动性的立体途径。但是, 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 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 这种形式的交往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
3. 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1)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中学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 身体的全面发展, 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求, 这些身心发展的特点导致了他们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干扰。
(2) 互联网本身的原因。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这就为以盈利为目的的色情服务行业提供了难得的经营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 常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 使网民都能随时看到, 当然中学生也不例外。
(3) 家长和学校的原因。调查数据显示, 有七成的中学生家长因为忙于工作, 没有时间指导孩子正确上网, 而学校作为中学生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导致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
三、研究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利弊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由一个新生事物逐渐发展成为当前最流行的一种购物方式,并凭借其相较于传统商品市场的种种优势逐渐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和购物观念。当代大学生作为追赶时尚潮流且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年轻一代,对于网上购物这种新型事物的接受显得更为迅速而彻底,成为了网上购物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有利方面
(一)价格相对比较低廉。
在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做兼职工作的机会还是很少,也就无法取得工作收入,因此,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还是来源于父母。这就说明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纯粹的消费者,他们购买商品的积极性也往往直接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根据调查,70%以上的学生在选择网购时是把价格放在首位的。网上商店相较于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商店可以节省一部分相关店面费用、税费、广告宣传费用等,由此商品成本相较于传统的商场购买方式也就较低,商品的价格也就较低。据相关部门统计,同等质量的商品,在上述两种店里面的价格至少相差20%左右。当代大学生虽然没有生活压力,但是作为纯粹的消费者,日常生活开销也是相当大的数字,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网上商店里面价格低廉的商品无疑是无法抗拒的。
(二)网购省时省力。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商店越来越多,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齐全,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相较于浪费时间和精力去逛实体店购买商品,大多数学生更乐意悠闲地坐在电脑旁边搜索、比较、选择、购买商品。尤其是对于大多数男生来说,网上购物的省时省力对于讨厌逛街的他们来说更是一大显著优点。
(三)时空限制较少。
现今,在智能化的时代,无需人力实时操作,网上商店可以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休,只要有充足的网店和商品信息,消费者便可以在任何时间坐在电脑前任意搜索、浏览、选择商品。这样一来,网上购物就无需受到传统商店营业时间的限制。不仅如此,网上的商店众多,消费者可以在同一时间更充分地货比三家,挑选其中最物美价廉的商品。此外,网店商品种类齐全,囊括国内外的流行服装饰品、最新的数码电子技术产品等,而大学生又爱追求新鲜、时尚的东西,通过浏览网页就可紧跟时代潮流,这无疑又很容易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四)送货渠道方便快捷。
网上购物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各个快递公司的发展。快递作为网上购物送货的主要渠道,也在不断地竞争和发展中提高了服务质量。网上购物不同于现实消费,没有地域限制,消费者可以购买到全国各地的商品,这和于送货渠道的迅猛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大学生网上购物存在的弊端
(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网购,对学业产生影响。
与传统的购物方式相比,网上购物商品价格低廉且省时省力,但是网上商店众多,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同类商品,由于商品产地、质量、店铺等原因,每个店铺所提供的商品价格、服务也会不同,消费者要想买到最实惠、最合适的商品无疑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索、关注、比较,拍下商品后,消费者还要实时关注商品的物流信息,这样一来,在网上买一件东西就相当于在实体店里购买商品的时间,有时甚至更多。部分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自制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并且在购物方面还缺乏理性,容易冲动网购,并且,大学生可支配的业余时间也较多,很容易为了缓解学习压力和填补生活的空虚而将大部分空余时间用在网购上,这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影响学业,还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良好消费习惯的培养。
(二)部分大学生在网购方面比较盲目,缺乏理性,容易冲动消费。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网上商店里的商品与实体商店里的商品相比价格比较低廉。另外,网上商店众多,因此商品丰富、品类齐全,这样一来,消费者只要有想法,就能经常能够淘到一些实体店里没有的新奇玩意儿,这就很容易吸引大学生,而且,网上商店还会经常推行一些相较于实体商店有很大优惠的活动,或是在特殊节假日推行一系列打折、秒杀、包邮、限时特价等优惠活动,大学生又很容易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所蒙蔽,往往会为了包邮、打折或是凑够运费而盲目购物,从而不能理性地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种商品、分析购物成本。这样一来,很多特价商品、打折商品在买回来之后,往往会发现网上商品图片和描述与实物的差距很大,甚至是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产品,或者会由于自己想法的改变而觉得它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继而丢在一旁。原本是想在打折时购买的省钱的商品,最后却变成了自己的经济负担。这种冲动盲目的网购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的生活消费,加重大学生和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会影响其健康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养成。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泊,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
在网上购买商品时,由于消费者无法接触到实际的商品,通常只能凭借商家发布的商品图片和文字描述,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商品是否合适、确定商品是否购买。这样,由于不是能真正体验质量的现场交易,在网上买回来的商品实物往往跟图片和描述有很大差别,想找商家要求退货,却往往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并且浪费很多时间和惊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商家虽然同意退货,却要求消费者自己承担来回邮费,这样反而浪费了金钱;有的商家甚至根本不同意退货,找诸多借口推脱;还有的商家怕消费者的差评会影响自己的店铺信誉,整天打骚扰电话让消费者改为好评。这样一来,很多网购者由于怕麻烦,往往会自认倒霉、放弃追究。大学生还未进入社会,普遍缺乏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在自己的合法消费权益受到伤害时,还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文献
[1]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2]薛婵娟.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1(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网已经变成了非常普遍的事。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提起电脑,都会想到上网。可是,上网是一把“两面”剑,有利也有弊。
我发现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同学在家里上网,主要是为了玩游戏。有些中学生经常玩通宵,这样既对健康不利,也耽误了学习。我从电视新闻中得知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中学生迷恋玩网络游戏,有一天,他告诉家长要在同学家写作业,可能会很晚回家。晚上10点,他又打电话给家长说,太晚了,要在同学家睡觉,并把电话号码告诉了家长。第二天早晨,家长不放心,就拨通了电话,接电话的人却说这里是网吧,还说:“昨天有一名中学生在这里上网,一直玩到深夜,然后就在这里住下了。”家长马上赶了过去,看见孩子正长沙发上酣然大睡。真是既生气,又心疼。你看,他既伤了自己的身体,又影响了学习,还撒谎,让家长伤心,可真不好。所以,有些人认为,中小学生缺乏意志力,不允许我们上网。
但是,有很多人也赞成上网,为什么呢?因为上网能为人们带来便利。首先,上网就好比走进了万能、快捷的图书馆。只要输入一个简短的词组,要查找的资料就会立刻出现在我们眼前,比查阅书籍速度更快,得到的信息量更大,网络成了我学习上必不可少的小助手。我在班里担任作文委员,在和同学们商量组织各种语文活动和参加辩论赛时,我就经常到电脑上查资料,网络成了我工作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帮手。其次,在网上可以阅读到更多、更丰富的新闻。我的一位同学统计过电脑上的新闻要比电视上的新闻多几十倍。此外,电脑还有其他作用。我的一个好朋友对我说:“她妈妈在法国,如果给妈妈寄信或打长途电话,既费钱又麻烦,所以她们总是发电子邮件或是进行视频通话,又快捷又方便。看到这些,我们有怎么能说上网不好呢?其实,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上网也有它的益处与弊端。上网是一把“两面”剑,我们利用它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但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别让锋利的一面割伤了我们的手。
1.表现形式立体化:
网络新闻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传输技术,在新闻传播资料、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收到了较强的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效果。
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网络新闻为读者带给了更为广阔的新闻信息量及阅读空间,它一方面透过资料安排、结构选取等方式,使新闻报道到达了“最佳状态”,便于读者获得立体认识,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新闻;另一方面,读者的意见或态度可及时反馈给传播者,读者与传播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从而使新闻的立体传播效果,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演绎。
网络新闻顺应信息时代读者获取信息的心理,改变了传统媒体多年不变的新闻传播方式,把新闻展示方式变得更加立体化和层次化。这的确是新闻传播媒体的一个伟大进步。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速度的不断加快,作为其直接产物的网络新闻,将以其立体化传播模式的独特的魅力,给广大读者带给更为方便、更加快捷的信息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网上读者。
2.信息多元化:
网络信息中运用了flash、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这些技术不像网络上单一的flash、视频、音频等形式那样,而是透过组合的应用配以精彩的资料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这是单一的技术表现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也是网络信息对读者的吸引力所在。而正是基于此,网络聚集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让用户在阅读资料、感受网络的感观刺激。网络信息涉及到了游戏、时尚、服饰、汽车、音乐、体育、影视等多个行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冲击。网上不仅仅能够平等地发布信息,还能够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报纸能够透过座谈的形式开展讨论,电视也有了话题节目供观众现场摆擂台,但这些讨论一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参加,二不是随时能够参加,三不时所有话题都能够讨论,四还不能完全给参与者以“言者无罪”的保证。然而,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话题,用户都能够在电子论坛里找到,并随时参与发表意见。如新闻组作为因特网上个人向新闻服务器投递电子函件的集合,能够随时把网民的文章或贴子向世界范围公布。在电子公告板上,用户则能够就不同的主题下贴帖子,参加讨论。更关键的,这种参与是匿名性质的,即没有任何人明白用户的身份和个人资料,成为网上论坛极其活跃和能够畅所欲言的根本原因。至于能够进行实
时讨论的聊天室的功能,就更是传统传媒所望尘莫及的了。聊天室的性质也是匿名的。在聊天室里,每人都能够有一个化名,一群人就象入坐酒巴一样,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性,在中国是不能够公开讨论的,但透过Usenet,你不难发现许多谈性而不用色变的场所。
3.传播互动化:
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好处的集中所在。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本世纪内的主体传媒,恰恰在这方面相形见绌。双向互动式传播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信息的传者不再享有信息特权,与受众一道成为真正好处上的平等交流伙伴;网络用户不仅仅能够平等地发布信息,还能够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舆论监督功能在网络振荡中不断放大,具有无比的威慑力量。互动式传播内含着天然的民主亲和力与自由召唤力,从而构成了对现有传媒的致命冲击,构成了对传统意识的日趋迫切的反叛与否定。
(二)网络传播的劣势:
1.网络传播和以往媒体不同的是,它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仅靠个人手段是无法在整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找到恶意传播这的,这就无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刺激了人们在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的欲望。从这一点上面来看,此刻整个网络为虚假信息所充斥也就无足为怪了。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网络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此刻网络上面充斥着许多色情、暴力的东西,而在许多地方,网络对未成年人是全开放的,没有丝毫保护意识,这样也就构成了许多家长反对小孩上网的局面,极端的不利于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网络传播的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2.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利用网络给手机发送信息息已经成为当下网络一族的时尚。资料丰富的节日问候、脉脉情话、开心笑话以及开机画面往往让理解者情绪愉快。然而围绕网络信息的兴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些资料低俗不堪的网络信息和新的恶作剧方式随之产生。
3.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却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许多原先内向的人因为上网而变的开朗、外向,善于和人交际,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必须程度,会对社会造成必须的危害。
4.利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传播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效率低下。所谓浪费时间不讨好。期望随着网络传播文化的发展,这种状况会有所好转。
5.即时交流工具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却不是对个人发展有利的,因为此刻在网上的各个即时通讯工具,都有一个很热门的功能就是“群分”功能,即就是,有同一话题或者志同道合的人们构成的小团体,在这儿,人们围绕共同的话题来展开讨论,这无疑为专业研究带给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经常上这样的地方,虽然能够满足一个人的爱好需求,能够满足一个人对交往需求的满足,但是却也对此人构成了一个无形的筐,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
(三)以后我们就应怎样应对?
从我们身边说起:
第一、不健康网站问题。互联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资料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经常浏览黄色和暴力资料的网站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严重者会出现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
第二、上瘾问题。大多人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漫无目的的聊天在时间上很难控制,游戏的兴趣持久性,很容易造成上网成瘾性。
第三、思维潜力问题。人的心理状态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中构成的,人的思维是一种内在的交谈,人的经验、词汇、语言等共同构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容易使他们构成的基本思维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潜力。
第四、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问题。青少年自控潜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在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若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不仅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也受到威胁。
最后要说的是,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杜绝犯罪分子的袭击,提高网络的过滤水平,将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过滤掉等等,但是这样并不是以为人类在着件事情上面便能够不作为了,从此刻的状况来看,很大程度上有人的因素在里面,因此,我们也要作出我们就应做的,比如说,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工作,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不该进入的地方。
相信只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努力,终究会还网络一片蓝天,网络传播也会迎来新的前景。
总结精选(2):
“同学们,这天我们小小辩论会的主题是“网络的利与弊”,此刻的我们经常接触网络,那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同学们先分成两组,认为网络利大于弊的一组为正方,认为网络弊大于利的一组为反方。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我们的小小辩论会立刻就要开始了!”老师站在讲台上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天,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老师发言完毕后,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会拉开了帷幕。
小组内的讨论很激烈,双方都滔滔不绝,议论纷纷,五分钟后老师拍手示停,最后宣布:“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大家了,请双方阐明自己的见解,并指出对方观点中的缺陷,好了,开始吧!”
老师在黑板左右两边写上正、反。正方的组长胸有成竹的说:“我是正方,我们认为网络是利大于弊。因为网络世界里包罗万象,网络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窗口,邓小平爷爷也说过:“普及计算机要从娃娃开始!”嘛!
听了正方的发言,反方的组长立即又站了起来反驳道:“虽然是这样没错,但是此刻网络上有太多资料不健康的东西,会影响身心健康的,而且有的人整天沉迷于电脑,引起眼睛近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弊大于利!”
反方:“那些因为网络而造成伤害的人原因都在个人,只能怪他们自己不会正确的利用,网络为人们带给了便利,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使沟通多了一样工具!我们就应正确利用才对呀!”
反方一听,微微点了点头,皱皱眉头说道:“但是,很多人一旦走进网络游戏就无法摆脱对它的欲望啊!最近,有一所学校就因逃校去网吧闹出了人命呀!诱人的网络游戏,不就像毒品一样吗?让这位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哎……”反方深感惋惜的说道。
双方还争论不休,相持不下,各有其见。而,最后大家得出结论:电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所以能够接触。但由于电脑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其中自然会有一些不适应小学生接触的东西,因此,无论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都应当有选取,正确利用并适度适量。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过去大学生基本上是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学生要查寻资料,往往只能在图书馆才能实现,而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猛增,各高校图书馆都感到压力很大,许多学生往往很难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网络正好解决了这一个难题,在因特网上,大学生不仅可以很方便的查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网上冲浪”了解到国际国内形势;通过校园网大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学校的相关政策,知道学校的重大安排,大家普遍所关心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就业方面,过去大学生毕业为找到一份比较称心如意的工作,往往疲于“赶场”,到处参加人才交流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现在他们只要通过上网就可以查阅到不少有用的信息,采取发Email 的方式或者事先与单位取得联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行动的盲目性。既减少了经济损失,又节省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2、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构筑信息通道
大学校园作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体阵地,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建设信息化校园,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成功整合,一条将大学生和社会二者紧密相连的信息通道得以建立。今天,借助校园网,大学生既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学校的学术动态、教学科研成果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老师和学校领导。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结,大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大事。大学生渴望更多地关心国家、了解社会,网络无疑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理想的大门。
(二)负面影响、迷恋网络,导致学业荒废
学生登陆互联网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而且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这也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学生在网上用于调查资料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却微乎其微。在学生上网比较集中的那些网吧,一眼望去10 个上网的学生有9 个是泡在聊天室或联众游戏网等网站上。他们上网不是为了搜集资料,而是把网吧变成了“聊吧”,更有甚者是在上网算命。不少学生晚上上网“兴致勃勃”,白天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可想而知了。
目前,在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网迷”中,不乏“玩物丧志,走火入魔者”。在校大学生因故退学者大多与网络有关。很多网吧的老板为学生提供通宵上网游戏服务,学生经常是一个甚至数个通宵泡在网上!更有甚者,少数学生因滥交网友而丧失了性命,演绎了不少悲剧。显然,长此以往,这对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有百害而无一利。、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了人际关系日渐疏远
虚拟性,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网络中一切的事物都是虚拟的,然而正是网络的这一特性,使得我们的网民们具有了虚拟的身份,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却变得冷漠起来。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这一身份,在网络中上演着一个个闹剧和骗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往往都比较简单、幼稚,充满着理想化。网络的虚拟性则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
据统计,互联网在全球的使用者己将近两亿。其中不少人是为了学习和工作,但大多数却不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而是为了结交朋友。今天,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除了男友、女友、笔友称呼之外,又多了个新名词-网友。这种交往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技术同时又使他们远离,就像当初的电话、传真一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很容易地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也许正是因为大家不见面的原因吧,有时人反而能把自己的心理话说出来。不过,当每个人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在网络中去的时候,他就很容易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视而不见,人际关系逐渐疏远。
网上的“虚拟身份”还常常会演出不少闹剧和骗局。互联网给许多人创造了一个情感的封闭空间,使人们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若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在网络中又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有许多大学生抱怨:当自己的真实性别被网友知道后,往往会惹来许多麻烦,所以她们往往以男性身份上网。网络上所导演的闹剧增加了人们的情感信任危机,这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网上的不良信息,毒害着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们知道,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同时,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洁、范围更加广阔、效率更加高速。互联网己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法规的滞后,管理被动等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从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到流言蜚语再至反动言论,不一而足。
首先,网上“黄”毒泛滥。虽然几乎每个网吧的入口处都挂有公安部门颁发的“安全证书”和“禁止进入非法网站,谢谢合作”的招牌。但实际上一到后半夜,值班人员便无精打采地守在门口。有人来了,发发上机证;有人走了,收收费;其他时间,就趴在桌上睡觉,把公安局的法规早己忘记到了九霄云外。
其次,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在网上大肆散布封建迷信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与我们进行争夺阵地、争夺群众的激烈斗争。国内的一些不法分子也把网络作为与我们党和国家对抗的工具和渠道。大肆散布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虚假信息,迷惑群众,混淆视听。毒害了群众,也毒害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网络上的反动、迷信言论应引起我们的警醒!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寻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也有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黄色内容,虚假信息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习和健康。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业主认为市场交易的原则是自愿原则,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我们尊重未成年人的意愿和选择,有何错?一些网迷认为,网络消费完全是个人的行为,与国家和社会无关;一些家长则认为条例的颁布,说明网络文化弊大于利,应该取缔;学校认为这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我觉得家长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网络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网络是利大于弊的。
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作为未成年人来讲辨别能力比较差,网络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限制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是对青少年的有效保护。
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要以***主席的“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来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其中有两项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而这两项就要求我们青少年要正确的对待网络,运用网络带来的利处。适当的运用互联网,查询资料、下载软件等。要坚决反对利用网络做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事。要科学的掌握网络的一些技能,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准备。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
弊大于利。}
网络代表着文明的进步。网络是一个奇妙的东西。那里有浩翰的知识海洋任你遨游,有瑰丽的艺术之葩争奇斗艳;足不出户可知晓天下大事,鼠标轻击即购来中意之物;享受与世界各地的友人“聚会”聊天的乐趣,体会发张“贴子”可得到八方援助的喜悦„„
一、微电影的网络传播现状
新锐导演的出场秀。微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成本较传统电影更低, 可以说只要有好的创意, 人们手里的手机等手持便携设备也能拍出一部微电影。而微电影的本质自然也同传统电影一样, 必然要有导演、演员等因素。许多新锐导演由于缺少足够资金、人脉等条件, 就把微电影作为他们的“出场秀”, 制作出一部时长较短、投资较少的微电影, 一部微电影的火热必然带动它的导演的火热。特别是近年来, 许多微电影大赛接踵而来, 这就为更多微电影创造了更多展示的平台。如电影导演程亮自从7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沉淀多年, 今年用一部自己导演的微电影《电台宅男》获得各界好评, 是他作为导演身份真正意义上的出场。
平民化的网络分享。网络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越来越离不开它。一个新的微电影只需要在各类视频网站上上传即可, 不需要任何的证明和费用。现在的各大门户视频网站, 例如搜狐、新浪、腾讯、乐视等, 都设置了微电影专栏, 每天都有大量的微电影在更新, 网民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即可观看和下载。而且微电影的分享渠道也更为平民, 网民发现自己觉得值得分享的微电影, 只需要通过各类分享网站即可分享, 让更多的人都能观赏到这部微电影。
口碑为王的品牌打造。微电影不同与传统电影, 需要票房来支撑。但微电影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其唯一的标准就是“口碑”。由于存在于网络平台上, 视频的点击量自然就成就了微电影的口碑。只要网民觉得好的电影, 便可大量的转发或给予好评, 让更多的人去知道它。微电影的品牌来源于网民对其的评价, 一部好的微电影常常会得到大量的好评和分享。
二、微电影的传播优势
后现代视野下的大叙事到小叙事转变。传统电影更多是一种大叙事的电影, 叙事视角多样, 叙事类型复杂, 叙事内容丰富, 需要观众花上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去观赏, 而且需要观众集中全部注意力。以符号学的观点来说, 传统电影涉及的符号较多, 编码者常常是一些专业电影者或电影爱好者, 而解码者是普通大众, 大多不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 所以在传播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编码中与解码者的分歧。而微电影所表达的内容简单, 都来自于大众的日常生活, 且时长较短, 所以观赏者更能理解和接受。大多以幽默搞怪为主,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相符。
消费时代微电影与商业广告的联谊。电影是一种商品, 需要消费者为它撑起自己的天空, 而微电影虽然不存在票房的影响, 但却能与商家联谊, 创造商业价值。消费时代的到来, 人们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品牌价值, 也就是企业的形象。而企业形象的传播自然要通过传媒得以实现, 以往依靠的商业广告往往是一些简单的情节和广告词, 而微电影时代的到来, 让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制作商业微电影, 试图提高企业的形象, 通过不断的实验, 商业微电影已经成了企业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如香港护肤品牌佰草集在大力进军内地市场时, 就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微电影《逆时, 恒美》, 该片以小清新爱情为主, 正好符合佰草集护肤品的清新、自然的特点, 所以该微电影以推出, 就获得一致好评, 并使得佰草集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低成本缔造的精品。任何一部电影都需要创作者付出成本。传统电影在成本的投入上极高, 一般都在几千万左右, 而一般的微电影则只需要几千块钱左右。微电影的门槛低并不是指微电影的艺术水准要低于传统电影, 而是指微电影的成本低于传统电影。只要微电影创作者有好的创意和对电影知识的熟练运用, 一样能缔造出低才成本的艺术精品。
三、微电影的传播困境
低成本绝非低俗化。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在没有形成系统时都会收到各方面的困扰。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门类, 在发展的初期自然会遇到鱼龙混杂的情况, 许多微电影包含低俗的内容, 并把无厘头作为唯一指标, 以为低成本就是指剧本和拍摄的低俗化。实际上微电影并不是改变了电影发展的方向和实质, 只是在商业时代提出的一次大胆尝试, 是新兴电影形式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在影片内容上, 微电影应该有摒弃一些低俗化的成分, 一样要追求高水平的艺术水准, 应该要在商业时代有自己的艺术探索与追求。
边缘题材的奇观化。在传统电影中, 许多电影对边缘题材并不关注, 而关注一些主流的题材与事物。而许多微电影为了独辟蹊径, 用低俗的视角关注边缘题材, 认为边缘题材就是为了博取关注眼球, 同性恋等边缘题材更是大肆的被很多微电影利用。电影本是一种艺术, 是创作者自己的思想表达和艺术追求, 不是单纯为了观众的需要而创作。再次微电影也是一种艺术, 艺术具有教化的功能, 若微电影以烂俗的边缘题材博取观众眼球,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价值观。
[关键词] 信息 人才 网络教学 模式转变
网络教学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是现在更是未来的重要教育手段。
那么,通过网络教学究竟能给普通的教学模式带来怎么样的转变,这样的模式转变给将来的教学工作带来怎么样的影响,我们在从事网络教学时应注意些什么?这是我们迫切关注的问题。
一、开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是信息极速膨胀的时代,要求人才必需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二是具备实践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这对信息社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2、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
3、具备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信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学习者学会认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构建完善、方便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的接受教育、进行知识更新。
4、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同样由于信息多、更新快、人才竞争也很激烈,对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其内容科学、方法优化,使学习者可以优质、高效地接受教育。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一方面对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把网络教学融入到普通教学中以后,可以为教育带来以下好处
1、教育信息的共享(资源增值);
2、不受时空限制(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学习更加方便,便于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
3、多媒体多感官刺激效果;
4、超级连接;
5、沟通便捷;
6、便于合作、协商、求助;
所有这些无疑是对信息时代教育的极大支持。
首先,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其次,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第三,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是信息时代最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式。
最后,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逐渐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
三、网络教学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1、校园数字化
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将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管理、考试成绩查阅等)系统,数字图书馆借阅等。
2、教材的科学化
根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超连接的特性,网上教材将趋于多媒体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材更新迅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主体化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而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指路人”。
4、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
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5、学生素质合理化
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6、学校开放化
传统的“学校”,是限于围墙的学校。广播、电视教学已经突破了这一模式,网络教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学的开展更彻底改变了“学校”的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
四、对当前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几点思考
结合目前我国学校网络教学的现状以及我们开展网络教学的实践,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提高认识、大胆实践、敢于迈出第一步;
开展网络教学的大势所趋,无论如何,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因此,一切有可能的学校都应该创造条件开展网络教学。少一些彷徨,大胆实践,敢于迈出第一步。我们应可以采取抓示范课的形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在干中求发展。
2、提供条件、自我加压、造就高水准的教育技术机构;
网络教学的主管部门是学校网络教学的研究者、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和保障者,起着领头雁的作用。因此,教育技术中心应自我加压,潜心研究,广泛交流,注重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学校领导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为教育技术中心的研究和调研提供条件。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的培训与研讨;
网络教育的开展,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技术机构应不断地对广大的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方面的培训和研讨,内容可包括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使用及课件的编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网上信息的下载、网页设计以及网上教学信息的开发、网络教学模式等)。
4、注重开发网络功能、为网络教学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目前,我们归纳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A.视频点播。
B.视频会议。
C.多媒体课件。
D.聊天室。
E.e-mail。
还有其它方式,有待进一步开发。
总之,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采取多种途径、丰富网上教学资源;
当前,网上成体系的质量高的教学资源较为匮乏,这严重影响了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的要把丰富网上教学资源作为作为目前网络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
丰富教学资源要坚持多途径搜集、务实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途径:选购、配发、交流、合作、自制。
6、注重教学设计、将其作为网络教学存亡的生命线;
网络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融入其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这就必须要将以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作为开展网络教学的第一要素来考虑,将教学设计作为网络教学存亡的生命线。
7、注重实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也就是说传统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这便是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2]但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建设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身。而目前网络教学也并非十全十美:
A.网络教学对情感目标(如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和动作技能目标(如体育、实验、手术技能等)的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
B.学习者的自控力受年龄以及学习风格的影响。对于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比较大的学习者来说,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比较高,不太适合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C.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高。
D.通信费用较高。
然而,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网络教学;但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优质高效地培养出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21世纪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兆宏.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A].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 李军靠.传统教学的弊端与矫治[A].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2)
作者简介:
李旭(1980-)女,陕西延安市人,现任延安市卫生学校计算机组教学工作,助理讲师;
一、【开场白】
二、【现场调查】
三、【辩论比赛】正方:网络利大于弊反方: 网络弊大于利
——讨论互动,师生谈见解
四、【知识竞答】《网络知识知多少》
五、【倡议活动】
全班同学朗诵倡议书
班会过程:
一、【开场白】
合: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主持人甲: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走进了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社会的各个角落,它已经发展成为继电视之后的第二大传播媒体.然而,我曾在电视采访中听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去某山村支教的年轻大学生,当她向学生提到“因特网”的时候, 其中一名学生好奇的问这位老师 “因特网”是用来捕鱼还是捕鸟的?”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内心都受到深深触动,网络在这群孩子的头脑中还毫无概念.相反,我们同学在享受网络时代的便捷时,又是如何利用网络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同学的看法.(同学发言)
主持人乙:的确“网络”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都毫不陌生.我们现在身处高科技信息时代,网络的身影无处不在!我们随时点击网页就等于触动世界的脉搏。网络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为生活带来不少便利。
主持人甲:看网页,获取知识,结朋友,娱乐冲浪——毫不费力,好不惬意!
主持人乙:这样,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网虫,不分昼夜的上网,而对于心理和身理都尚未发育成熟的的小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
主持人(合):为此,六(2)班特此举办“网络利与弊”主题班会!希望同学通过这次班会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二、【现场调查】
主持人甲:首先,我们先做个现场调查,有没有同学自愿回答问题,有的请举手.好,这位同学,你通常一个星期上几次网?在网吧还是在家里?
某某(男女各一个):
主持人乙: 我们请另一名同学来回答.你上网通常都做些什么?你认为上网对学习有不良影响吗?
某某(男女各一个):
四、【辩论比赛】
主持人甲:“网络世界真是花/到底利弊谁更大/究竟谁能来解答?
主持人乙:“百家争鸣,网络利弊论,利大还是弊大?期待你的解答!”我宣布我们今天的辩论赛正式开始,正方为“网络利大于弊”反方为“网络弊大于利”.首先,介绍正反方的主辩手,正方为„„反方为„„由双方主辩手进行辩论,其次进入自由辩论.自由辨论后,双方各由一位代表作总结陈陈词。
主持人甲:我来宣读一下辨论的规则:
一、不得喧哗,不能拍桌子敲椅子,影响他人的辨论。
二、辨论不得攻击他人的人格。
主持人乙: 好,现在我宣布辨论开始!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二)正反双方第一辩手陈述本方观点(时间每方三分钟)
正方第一辩手:
一个事物有利就一定有弊,但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要因人而宜。我认为对于现在学校的学生来说,本身在学校的知识就很有限,那么在毕业后我们拿什么去和同龄人去竞争呢?拿什么去了解求职的意向呢?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教科书。工作后,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充电,网络教学又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上网有百利而无一害。
反方第一辩手:
我方之所以认为上网的弊大于利,是认为有很多不适宜我们的地方.我们经过讨论总结出了以下几个上网的弊端:首先,电费和电话费的急速上升是现在家庭普遍的问题。经过调查,长期上网的家庭电话费都在200元以上,不仅如此,上网还有可能引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如果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不务正业,荒废学习,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一些相关的疾病,在此再次明确我方的观点那就是上网弊大于利。
(三)双方其他辩手分述本人观点(每人不超过2分钟)
正方第二辩手: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单一的生活方式,虚拟的网络生活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娱乐概念,畅游在Internet国际互联网这个广阔的信息世 界里,可以给我们中学生带来感兴趣的话题。
反方第二辩手:
网络游戏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它会使我们着迷,最后玩物丧志,放弃自己的学业,这就是因为我们青少年还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还需要家长的帮助和辅导,所以青少年上网是弊大于利的!正方第三辩手:
上网对于课外的学习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非常有用,这些方面可能是娱乐,可能是交流,这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上网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像关于大自然的,并不纯粹是为了学习。
反方第三辩手:
青少年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要说上网可以帮助学习,如果上网真的能帮助你们提高成绩的话,为什么国家还要投入那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我国的教育机构呢?即使网上可以学到知识,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每天背着书包来学校上课呢?干脆回家上网自学不是更好吗?省得每年还要家长花上千元来供你们上学!
正方第四辩手:
互联网最大的特征是交互性,经常上网的孩子跟不上网的孩子在独立性、自制性、创新性和感情的公开性等方面,有很多很新鲜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对他们适应未来的社会都非常有好处。这种时候,传统教育也许不能满足这些孩子学习的需要,而互联网则可以。这就体现出上网的利大于弊。
反方第四辩手:
过多的使用互联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罗伯特?克劳特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所以,上网的弊大于利。
(四)双方自由辩论(每方各8分钟)(略)
(五)双方第四辩手总结本方观点(每人各3分钟)
反方第四辩手:
上网,这一新兴网络,是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它的弊始终是大于利的。首先,是主观的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大量的辐射带来视力下降,网络上的许多不良的网站,无时无刻的不再催残着我们的心灵。其次,客观的电话费的猛增,时间的不断浪费,甚至是通宵玩乐,睡眠不足已经成为很普通的问题了!当然,还有着许多别的问题,金钱的大量“挥霍”,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上网”的功劳。所以,上网对于我们来说是弊大于利。
正方第四辩手:
网络是一个动感的教科书,这个教科书是全世界最完整的,也是全世界通用的教科书。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你想要知道的东西。比如,你想学习英语,数学或是语文,想要了解历史,甚至国外的一些东西,一切尽在你眼中。网络可以让你不出家门就了解世界,可以让你很轻松的到世界各地去旅游。网络图书馆让你尽情的遨游在书的海洋,你可以下载每一本你所喜欢的书,每一份你想要的资料。网络游戏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动感化的交流,沟通,它可以消除你一天的疲劳,释放已被你压抑一天的情绪。网上交朋友,可以让你们不面对面的进行交流,让内向的孩子吐出自己的心声,让忧伤的孩子说出自己的不快。上述的事实可以有力的证明网络可以丰富生活,网络可以增长知识,网络可以开阔眼界,所以,中学生上网利处远远大于弊处。
五、【知识竞答】《网络知识知多少》
主持人甲:在紧张激烈的辩论之后,让我们的同学轻松片刻.接下来,我们开展知识竞答.竞答规则是,当主持人念完题,知道答案的同学,请马上高举起你的手,礼物等着你带走!
主持人乙: “网络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对于网络,你了解多少?请认真听好以下题目.1.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中,使用最频繁的是(D)
A.BBS讨论B.远程登录
C.E-mailD.WWW浏览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B)
A.数据通信B.资源共享C.远程登录D.分布式处理
3.计算机上网需要通过什么协议(B)
A.ID协议B.TCP/IP协议C.H/P协议
4.目前,Internet上IP地址约有多少个?(B)
A.14万B.40亿 C.50D.32万
5.防火墙有什么作用是(B)
A.防止发生火灾B.防止黑客入侵。
6.“灌水”是什么意思(C)
A.不断地喝很多水B.给网络植物浇水C.发表没有实际阅读意义的文章
7.患者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A)
A.IADB.AIDC.DIAD.IDA
主持人甲:拿到奖品的同学真好!
主持人乙:虽然你没拿到奖品,也很好!懂得了不少网络知识!
主持人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这里,我们根据《青少年上网守则》编写了一段誓词作为我们小学生上网公约。下面,请同学们站起来,举起右手一起宣誓:为了更好的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生活,我宣誓在校期间坚决做到以下几点:要遵守学校纪律,不翻墙逃课上网;
要讲究时间观念,不通宵达旦上网;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友人;
要遵守网络道德,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失控;
宣誓人: 全体同学
甲:看的出来,同学们都积累了一定的网络知识。
乙:是的,其实我们举办这样一场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经过同学们的亲身体验、参与关于本主题的活动和节目,让同学们对待虚拟的网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引导同学们正确辨别别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的不同。
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自从网络开始慢慢普及,各大公司纷纷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页和网站,介绍公司的情况、宣传公司的产品。更多的公司已经在网上公开征集订单,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类似的网站越开越多,许多不同种类的网上商城开业,并且标榜自己的产品比平常到市场中购买更便宜更合算。顷刻之间,信息在上网一族之间广泛地传播开来,致使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得到充分交流。人们只要在网上输入自己想要的商品,搜索一下,大篇幅的供应商资料就会呈现眼前,而供应商也可以籍着网络的资料,查询哪些消费者对于自己的商品有最大的消费能力,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针对性地宣传。足不出户,人们就可以在网上达成交易,大大促进了市场的供求两旺的局面。
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且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今天。网络成了最好的传播媒体。对于学生来说,许多大型的考试报名和分数查询,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打永远繁忙而且昂贵的声讯电话去查询。近两年来,国家的统一公*员考试也在网络上公布详情,考生们只要打开所在地区的招考网页,招聘部门、招考人数、职位、要求等一系列就一目了然。连同报考需要带备的资料和报名地点也明确地在网上显示,使考生们能非常方便、非常容易地了解情况。对于发布信息的单位来说,不再需要逐个地点逐个地点派遣人员去宣传;对于想知道情况的考生来说,也不必千里迢迢、奔波劳碌地去到指定地点索取招生简章、了解招生情况,两方面都从网络信息的传播中获益匪浅。
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拉近。
弊点1、对教育前景的影响:应试教育充斥整个教育系统,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理所当然就得学什么,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无关,与学生的心里意向无关。这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阻碍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初高中学生,厌学情绪浓,厌学现象存在较普遍。他们还收到了当今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使得他们对学习目的的理念产生了偏差,对学习丧失了信心,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又加之如今大学生择业专业不对口现状的存在,给了这些正在学校学习的莘莘学子们当头一棒。这让部分学生倍感学习的无用,专业知识的无用。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浮躁,心里的浮躁,语言的浮躁,行为的浮躁以及人生价值观的浮躁。导致大中小学学校管理上有困难,部分学生不愿读书,教师不愿教书。学生心里也是没有头绪。因此,就业者的专业就业不对口严重影响到了教育的前景,使教育前景堪忧。
弊点2、对毕业大学生本人的影响:大学生刚刚毕业,涉足社会还不深,对社会的了解也非常肤浅,有些毕业生心比天高,心高气傲,又一时没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情急之下,对就业的选择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认为反正专业不对口,先骑上马再找马,,将此次就业机会视为跳板,找到对口的就业机会再跳槽,这样就造成了这类人工作的不稳定性,朝三暮四,这山看着那山高,使这类人很难再一个职位上创造卓著的业绩,这样也就很难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弊点3、对就业单位的影响:选择专业与就业不对口的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影响可谓是“害人害己”。一个单位招聘的是有用之才,是可以使用人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人才,并尽快把他们培养成中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些人委以重任,并且不惜花大成本去培养他们,盼望他们早日在单位成为顶梁柱。但这种员工从心理到行动的不稳定性使单位对他们培养的经费大打折扣。这样还严重制约了用人单位的持续性发展。因此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要尽量的以专业对口为前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人才确实的麻烦,以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弊点4、对国家教育投资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时代,就意味着课程专业化了,因为那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学子们在那里学习、磨练,学到真才实学,为的是走出学校能够适应社会,能在今后的岗位上战友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发挥积极的作用,能够独自撑起工作岗位的一片天空。这就需要他们的领路人,兢兢业业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大学教师。讲课教授们执着的教育理念,对专业潜在的钻研,把学生培养成国家栋梁之才的渴望以及他们卓著的才华,这一切的一切都堪称是国家宝贵的财富,需要国家花费重资成本来投入大学教师的培养费和工资费。试想,这么昂贵的投资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不对口的职业,专业不等于白学吗?教师不等于白教吗?国家对教师的供给不也失去作用了吗?所以,专业就业不对口着实浪费了国家对大学教育的投资。
专业就业不对口弊点不少,但从辩证的角度肥西也有利点。
利点1、为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大学生谋求了另择他业的途径:一些大学生高考选择志愿盲目性强,人云亦云者有之,追求热门者有之,青睐冷门者也有之。大学的学习实践结果发现,有的人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有的属于选报志愿时热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偏差,有的人进入社会后发现冷门确实是冷。总之,毕业后不再想延续对所学专业的厌烦,所以另辟他路,这也许也是摆脱了人生的一个苦恼吧。
利点2、给一些急于想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了急于向社会证明自己的大学没有白上,自己对得起祖国的培养,对得起父母的付出,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智慧,就想尽快找一份工作,拓出自己的一席之地,开辟一片自己的土壤,并试想着种植、培育、收货、力争实现自身在社会上的价值。所以没有合适的对口专业的岗位,宁愿选择不对口专业就业。
利点3、专业不对口也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一些社会需求量大,门槛低,不需要太多专业技术性知识的工作,往往也能锻炼大学毕业生的社交能力、协作能力、人脉关系等能力,他们愿意尝试。因为这毕竟能够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部分经验还能受用终生。
利点4、从经济上说可以立竿见影,自食其力,快速回报父母:自食其力,汇报父母其实也是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终极人生目标,从另一个角度说,就业还能强化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进去不断的理念,从而形成他们稳定的世界观。
总之,专业就业不对口利弊的对比,笔者认为弊大于利,既然这种现象弊多利少,那么就希望大学毕业生择业时要考虑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用人单位招聘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来减少双方工作中的损失。
1.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 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00份, 实际回收560份, 回收率为93.3%。
2. 调查结果
数据显示:47%的学生表示每周上网不超过2次, 38%的学生每周上网3~5次, 15%的学生表示每周基本不上。关于上网目的, 45%表示是为了观看影音视频和观看讯息, 29%表示是为了玩游戏, 15%表示是为了帮助学习, 11%表示为其他目的。就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问题, 37%认为上网和学习往往是冲突的, 35%表示上网有时会影响学习, 10%认为影响很小, 18%认为上网学习是相得益彰;56%认为上网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习惯, 20%认为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习惯, 24%认为对生活习惯影响不大。关于手机网络文化问题方面, 79%认为手机网络文化先进且重要, 8%认为有点用, 10%认为无用, 3%认为无用且有害。关于浏览不健康网页方面, 8%表示经常浏览不健康网页, 38%表示偶尔会浏览, 54%表示从不浏览。
3. 结果分析
手机网络文化是“新生事物”, 对传统校园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就上面的调查结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手机网络文化与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1) 手机网络文化对高中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高中校园文化是带有明显环境界限的文化形态。手机网络文化的产生, 突破了其原有的环境界限, 促使高中文化的视野拓宽了, 张力也增加了。手机网络文化对高中校园文化无疑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首先, 手机网络文化极大地丰富了高中校园文化的内容, 实现了基于信息的无边际式的自由学习和自主学习。其次, 手机网络文化极大地提升了高中校园文化的影响力。高中校园文化原有的相对独立性、相对封闭性, 在手机网络文化背景下完全被打破了。最后, 手机网络文化极大地促进了高中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因此, 手机网络文化已成为高中校园文化自身发展的一种强大的驱动力。
(2) 手机网络文化对高中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由于手机网络文化的无序化、无控制、大量的虚假信息、垃圾信息、色情信息以及别有用心的政治信息在网络世界里泛滥, 这些对于高中生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动摇着他们的文化信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影响学习。上网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使学生的学习精力受到严重消耗, 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不爱动脑, 逐渐依赖网络的不良习惯。这和新课改的要求和培养目标背离, 最终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 (2) 影响身心健康和成长。迷恋网络世界, 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手机上网会导致学生视力下降, 精神不振等。此外, 在调查中有近80%的学生认为周围的学生曾经浏览过不健康的网站。 (3) 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在调查中, 有15.2%的学生认为网络上不需要讲道德, 说明我们有一部分同学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 (4) 影响现实人际交往。网络给高中生提供了自由交友的天地, 是高中生极其喜欢和普遍使用的一种交往方式, 有很强的诱惑力。高中生迷恋网上交友, 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开他们与现实社会的距离, 逃避与现实人的交流, 从而弱化他们与现实世界的交往能力, 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5) 影响学生的消费观。媒体曾报道一位初中生为买一部苹果手机, 通过黑中介卖掉了自己的肾, 这虽是极少数, 但折射出了当代中学生这种虚荣攀比之风日趋渐盛。这样也就会导致心智不够健全、行为不够理智的中学生消费观的扭曲。
4. 应对措施
为了确保手机网络文化背景下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兴其利, 去其弊, 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坚持正面引导, 避害趋利。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兴趣活动, 引导学生处理好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娱乐与学习的关系, 激励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中去。
(2) 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特殊时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开始产生,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和矛盾往往会使他们无所适从, 情绪波动大, 爱走极端。学校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活动。
(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必须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 如在休息、上课等特定时段坚决禁止使用手机。在这些时段使用手机其危害性和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因此学校从制度层面必须加以规定, 以达到对学生使用手机行为的有效监管的目的。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会12-21
大学生手机的利与弊英语作文带翻译01-01
大学生创业的利与弊_毕业论文参考资料06-24
中学生上网利与弊辩论11-17
大学生恋爱利与弊论文05-31
中学生如何正确交友10-07
中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问卷05-28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09-10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报告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