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年4月自考管理思想史试题加答案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浙江省2014年4月自考管理思想史试题加答案(精选4篇)

浙江省2014年4月自考管理思想史试题加答案 篇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 B.二元论C.唯物论 D.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A.人的价值追求 B.人的政治立场

C.人的情感态度 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5.具体劳动C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16.价值规律是B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D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C

A.生产相对过剩 B.需求绝对减少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D

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 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

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 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

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C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

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A

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

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 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

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C

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

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

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

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

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C

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

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D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B

A.黑格尔 B.圣西门C.费尔巴哈 D.李嘉图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

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社会

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ABCD

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32.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AC

A.质量互变规律 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

33.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ABCD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AD

A.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D.真理的绝对性

35.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ACD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36.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ABCD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3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ABCD

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 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

C.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 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38.级差地租I形成的条件有AB

A.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B.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C.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多少 D.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效率

3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方式主要有ABC

A.国家购买一部分私人企业的股票

B.原国有企业出卖一部分股票给私人

C.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兴建新的企业

D.原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

40.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

A.工农差别 B.城乡差别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4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4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主要特征。

4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47.什么是绝对地租?它产生的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11

4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简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主要特征。218

核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主要特征: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27

51.仅靠自认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涉足的领域。

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当前我们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成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 1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党的根本宗旨。

2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47.什么是绝对地租?它产生的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1)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即绝对地租。

(2)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农业中的有限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别人无法再去拥有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权,从而形成了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首先,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其次,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浙江省2014年4月自考管理思想史试题加答案 篇2

2004-10-17 21:38:00

中国自考网

课程代码:00107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通过管理提高效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表明管理学是一门()A.软科学 B.硬科学 C.应用性学科 D.定量化学科 2.在生产力系统中,作为独立的实体要素的是()A.科学 B.技术 C.管理 D.生产者 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需要是()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社交需要

4.布莱克和穆顿认为,领导者应客观地分析企业内外条件,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把自己的领导方式改造成为()A.任务型管理方式 B.中间型管理方式 C.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D.乡村俱乐部型管理方式 5.管理关系主要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断变化着的()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财的关系 C.人与信息的关系 D.人与物的关系 6.人们的行为所要达到的道德结果的主观意图是()A.道德手段 B.道德责任 C.道德目的 D.道德品质

7.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权力支配关系的是()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行政手段 D.思想教育手段

8.具有“压制个人目标,使组织目标凌驾于个人目标之上”特征的是()A.传统管理 B.现代管理 C.目标管理 D.组织管理 9.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A.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B.以监督控制为中心 C.以岗位设置为中心 D.以人员编制为中心 10.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是实现了()A.管理现代化 B.管理专业化 C.统一指挥 D.统一领导 11.组织理论上把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结构称之为()A.直式结构 B.扁平结构 C.直线结构 D.矩形结构 12.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是()A.人事选拔 B.人事监督 C.人员培训 D.人员考评 13.现代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是()A.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B.健全人事分类制度 C.加强人事培训工作 D.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 14.定期的形势报告、由下而上的定期报表等在管理信息类型中属于()A.作业信息 B.协调信息 C.管理控制信息 D.战略计划信息 15.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的输出形式是()A.磁带、磁盘 B.文字、图形(像)C.公文、档案 D.目录、卡片 16.在财务管理中,支出管理的最基本内容是()A.管好用好全部支出 B.管好用好专项支出 C.管好用好经常性支出 D.管好用好特殊性支出

17.在实施财务监督时,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为对象进行检查的方法被称为()A.财务检查 B.财务分析 C.实物检查 D.现场调查 18.在决策过程中,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是()A.发现问题 B.设计方案 C.选择方案 D.实施决策

19.确定达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决策是()A.战术决策 B.战略决策 C.常规决策 D.非常规决策 20.与决策目标相比,计划目标是管理活动的()A.战略目标 B.综合目标 C.整体目标 D.分支目标

21.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计划起战略性、调节性、政策性作用,一般多运用()A.高层计划的形式 B.综合计划的形式 C.指令性计划的形式 D.指导性计划的形式 22.对指挥的实现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指挥权力的分配基础 B.指挥权力的固有基础 C.指挥客体的潜在能力 D.指挥目标与手段的合理性 23.指挥者的职位权力在指挥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权威是()A.现代权威 B.人格权威 C.技术权威 D.法规权威 24.下列管理职能中,具有主体广泛性特点的是()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激励

25.在管理过程中引导组织之间、人员之间建立相互协作和主动配合的良好关系,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共同预期目标的活动是()A.协调 B.控制 C.决策 D.指挥

26.根据大卫·麦克利兰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论,如果一个人希望控制向上和向下的信息渠道以便对他人施加影响,那就表明他是一个()A.成就需要强的人 B.社会交往需要强的人 C.权力需要强的人 D.激励需要强的人

27.在现代管理学中,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而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被称为()A.领导 B.组织 C.创新 D.控制 28.包含在管理制度中的既定的控制程序被称为()A.常规控制 B.非常规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29.对于微观管理系统来说,关系到组织的输入和输出的动力问题的环境因素是()A.政治环境 B.社会环境 C.经济环境 D.技术环境 30.影响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A.管理环境 B.管理道德 C.管理方法 D.管理手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法约尔认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内容包括()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控制

32.组织设计的分工和协作原则要求明确组织各部门及其人员的()A.相互关系 B.协作方法 C.工作范围 D.工作内容 E.工作环境

33.从组织内部挑选适合的人员加以聘用的优点是()A.为组织发展注入活力 B.手续简便 C.给组织带来新观点 D.给组织带来新方法 E.费用较低

34.有效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以人为本 B.统一领导 C.客观公正 D.灵活机动 E.注重整体

35.在现代管理中,创新管理的成果与维持管理的成果相比较的特征是()A.具有首创性 B.具有未来性 C.具有先进性 D.具有变革性 E.具有时间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37.简述人员绩效考评的要求。38.简述计划工作体制的内容。39.简述决策的特征。

40.简述管理活动中维持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1.联系实际,谈谈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2.试述管理组织部门划分应遵循的原则。43.举例说明管理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 2.D 3.A 4.C 5.A 6.C 7.C 8.A 9.A 10.B 11.A 12.D 13.D 14.A 15.B 16.C 17.A 18.B 19.A 20.D 21.D 22.D 23.D 24.C 25.A 26.C 27.D 28.A 29.C 3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ABCDE 32.ABCD 33.BE 34.ACDE 35.ABC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7.(1)考评标准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考评原则要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3)考评工作要具有民主性和透明度。38.(1)计划工作机构隶属于各级管理系统的决策机关,并接受决策机关的领导和制约;(2)计划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科学的论证制度;

(3)计划工作部门制定出来的计划要经过决策机关的批准;(4)下级计划部门必须接受上级计划部门的指导。39.(1)决策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决策是多种方案的选择;(3)决策必须着眼于未来。

40.所谓维持,就是保证系统的活动顺利进行,使系统生命得以延续。所谓创新,就是通过创造与改革达到更高目标的创造性活动。维持与创新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它们相互联系、不可或缺。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维持是创新的逻辑延续;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创新则为更高层次上的维持提供了依托和框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1.(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42.(1)力求维持最少的部门,这是精简组织机构的要求;(2)部门划分应有弹性,不可僵化,应当随着业务需要而增减;(3)必要的职能均应俱备,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4)各部门职务的指派应达到平衡,避免忙闲不均和工作量分摊不均。43.(1)协调是管理专业化的最基本要求,是群体活动的基本要求;

(2)管理主体之间所以能够协调,不仅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利益、价值追求和稳定的人际关系等,而且在于他们之间存在着需要的相互满足。

《管理学基础》目标管理案例分析 作者:未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05-11-2 案例1 德鲁克对马狮公司的分析

英国马狮公司。这家公司的前身建于1884年,当初只是一家一元便利店,专门销售价格为一个便士的商品。到了1915年它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零售连锁店。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百货公司之一。1924年公司总裁西蒙·马克斯去美国实地考察了百货商店的运作情况(不是那个伟大的卡尔·马克思),回来后对马狮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马狮公司将公司的主要目标定为社会革命,而不仅仅是普通的零售业务。由此造就了马狮公司的增长奇迹。▲肩负社会革命重任

看起来很奇怪,一家百货商店应该肩负什么社会革命的重任。原来,他所说的社会革命是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当时,人的阶级属性靠穿着来区分。上流社会的人穿着时髦而且精致,而下层人士则衣衫褴褛。马狮公司决定靠给下层人士提供物美价廉的衣物来突破社会的阶级壁垒。

德鲁克认为,这一决定意味着企业的目的是理解和满足社会的终极要求,如果它真这么做了,它就会成长,会变得繁荣昌盛。德鲁克认为,这正是马狮公司成功的秘诀所在。企业必须不断努力去理解它的客户需求的变化,并从经济角度来满足它们。这就是他所说的“创造顾客”,创造一种环境、创造一种产品,让这种潜在的顾客成为现实的顾客。▲确定不同领域的目标

马狮公司在确立了战略发展方向后,给出不同领域的目标。比如,在营销领域的目标是:将客户定位为工人和低级职员,去了解他们的偏好、好恶以及在服装方面的购买力。▲创新目标

它决定去开发新的纺织物和漂染原料,提供有吸引力的廉价服装。为了确保提供的衣物的质量,它成立了质量控制实验室。与此同时,它不断开发新款服装。最关键的,是对客户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对新款服装的反应,并确认他们的选择。这在那个时代也是一项创新。▲人力组织

要实现目标,有必要建立一个合适的组织,这个组织应该包括不同种类的员工和管理人员。也有必要引入合适的工作方法,并组建一个有效的团队。它特别注意招募、培训和发展它的管理人员。他们认为,管理是任何组织的关键要素。其中,它的人事管理很出名。它们是第一家委派女性经理人来管理它们的女性雇员的商店。女性经理人员具备同情心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员工的士气十分高昂,工作十分愉快。所有这些都使销售额得到了大幅提升。▲物质和财务资源

要明确物质和财务资源方面的目标。它非常注意原材料的采购,给产品选定合适的品牌,确定商店的地理位置和布局。鉴于城市中的空间极度拥挤的状况,商店中留给商品的空间都是有限的。他们觉得,要充分利用空间,必须关注细枝末节。商店的商品摆放要求有条不紊,干净、整洁,同时又要便于搬动。▲简化控制

零售商店必须囤积大量的商品,并且还要及时更新存货。正常的步骤是以各种形式在帐簿中登记。总裁马克斯偶然去一家商店访问时,看到按照传统方法要做那么多的案头登记工作,非常震惊。他命令必须立即停止这种无谓的案头工作。存货的确认被代之以简单的实物确认。这是一项大胆和富有想象力的创新。它让员工摆脱了案头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把以前用在案头工作的时间花在改善客户服务身上。自然,销售额迅速攀升。▲生产力评估

生产力是对组织绩效的真实检测,它是管理竞争力的一个指数。它最初是采用美国通行的一些衡量生产力的手段。后来他们采用了一个自己的衡量指标——商店中每平方英尺销售面积的销售额。我们知道,销售面积是零售商店的限制性因素,他们这样一种衡量生产力的手段,既简单也有价值。它的计算也一目了然。为了提高生产力,公司采用了若干步骤,包括仔细挑选产品,安排有吸引力的产品陈列方式和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利润要求

它没有利润要求!马狮公司没有计划要达到任何特定的利润目标,但最后还是取得了很高的利润率。利润对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谁都知道。但德鲁克反复重申,利润不是企业的首要目标。目标管理不仅仅关注利润,利润只是绩效的副产品。当公司按照顾客的需要提供了价格适中的产品,利润就会源源而来。▲社会责任

目标管理是一套非常有用的管理企业的方法,它对责任采取了更广的视角。和很多大公司的通行做法不同,马狮公司不是去利用和它有供货关系的厂商的弱点,而是特别注重它的供应商的稳定和增长,还帮助他们。结果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它能够确保质量优异的原材料的正常供应。

这就是通过德鲁克讲出来德管理故事。看看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再来看看我们的企业,青岛海尔是一家很成功的企业。

青岛海尔的张瑞敏就说过:“我想无论哪个企业的目标应该都是一样的,都要追求长期利益的最大化。但这只是一个目标,并不是目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和社会融为一体,推动社会的进步。我觉得,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发展。

目前,很多企业目标已融入了社会责任的内容。比如,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等。在现代社会,传统的利己主义受到社会的批评。很多企业为了保持自己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拿出自己所赚利润的一部分,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香港大亨邵逸夫,年轻时一毛不拔,到了老年才大方起来,把他以前赚的钱大把大把捐出来了。又比如,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支出达数亿美元。还设立了一个埃克森教育基金。

管理学家罗宾斯曾经对80家美国最大的企业作过调查,发现每家公司设定的目标数量都不一样,从一个到十八个不等,平均五至六个。涉及较多的依次是:利润率、增长、市场份额、社会责任、员工福利、产品质量和服务、研究与开发、多元化、效率、财务稳定性等。(P69表:是对一些大型企业所称目标的调查结果。)

议题:结合案例和你看到的实际情况,想想看,企业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

(提示:

1、企业目标是企业各项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或宗旨的具体化。成功的企业都是很有使命感的;

2、企业目标是多重的,盈利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目标;

3、企业目标是有阶段性的,有眼前的,有长远的。)

案例2:某内燃机零部件总厂的目标管理

该厂从1997年开始在厂部和科室推行目标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后,逐步推广到各个分厂、车间和班组。多年的实践表明,目标管理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挖掘了企业内部潜力,提高了企业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该厂的目标管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目标制定阶段 首先是总目标的制订:

该厂通过对国内外内燃机零部件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调查,结合长远发展的要求,并根据企业的具体生产能力,首先提出了几条指导方针,他们叫作“三提高”、“三突破”的总方针。“三提高”,是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竞争力;“三突破”是指在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要有较大的突破。在此基础上,该厂把总方针具体化、数量化,初步制订出总目标方案,并发动全厂员工反复讨论、不断补充,送职代会研究通过,正式制定出全厂下一的总目标。然后是部门目标的制定:

这对总目标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各部门的分目标由各部门和厂部共同商定,先确定项目,再制定各项目的指标标准。其制定的依据是总目标和有关部门负责拟定、经厂部批准下达的各项计划任务,原则是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值只能高于总目标中的定量目标值。各部门的目标分为必考目标和参考目标(一般目标)两种。必考目标包括厂部明确下达目标和部门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参考目标包括部门的日常工作目标或主要协作项目。其中必考目标一般控制在2—4项,参考目标项目可以多一些。目标完成标准由各部门以目标卡片的形式填报厂部,通过协调和讨论,由厂部批准。最后是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

部门的目标确定了以后,接下来就是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层层落实到每个人。

(1)部门内部小组(个人)的目标管理,形式和要求与部门目标制定相类似,拟定目标也采用目标卡片,由部门自行负责实施和考核。

(2)部门目标的分解是采用流程图的方式进行的,具体方法是:先把部门目标分解落实到职能组,再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再下达给个人。通过层层分解,全厂的总目标就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第二阶段:目标实施阶段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主要工作是这么三项:

1、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目标卡片经厂部批准后,一份存厂部,一份由制定单位自存。由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有了具体的、定量的明确目标,所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人们会自觉地、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这种“自我管理”,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及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因此,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上级只管下达任务、下级只管汇报完成情况,并由上级不断检查、监督的传统管理办法。

2、加强绩效考核

虽然该厂目标管理的循环周期为一年。但为了进一步落实经济责任制,及时纠正目标实施过程中与原目标之间的偏差,该厂实行的是每一季度考核一次和年终总评定。这种加强考核的做法,有力地促进了责任的落实。

3、重视信息反馈

为了随时了解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及时协调,使目标能顺利实现,企业十分重视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工作,并采用了两种信息反馈方法:

(1)建立“工作质量联系单”来及时反映工作质量和服务协作方面的情况。尤其当两个部门发生工作纠纷时,总厂管理部门就能从“工作质量联系单”中及时了解情况,经过深入调查,尽快加以解决,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部门之间不协调现象。

(2)通过“修正目标方案”来调整目标,内容包括目标项目、原定目标、修正目标以及修正原因等,并规定在工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修改目标时,责任部门必须填写“修正目标方案”提交厂部,由厂长批准后方能修正目标。

该厂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狠抓了以上三项工作,因此,不仅大大加强了对目标实施动态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各部门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从而使全厂各部门从过去等待问题找上门的被动局面,转变为积极寻找和解决问题的主动局面。第三阶段:目标成果评定阶段

目标管理是要根据成果来进行管理的,因此,成果评定阶段显得十分重要。该厂采用了“自我评价”和上级主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做法,在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的10号之前,每一部门必须把一份季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表报送厂部(在这份报表上,要求每一部门自己对上一阶段的工作做一恰如其分的评价);厂部核实后,给予恰当的评分。比如,必考目标为30分,一般目标为15分。每一项目标超过指标3%加1分,以后每增加3%再加1分。一般目标有未完成项但不影响其他部门目标完成的,扣3分,影响其他部门目标完成的则扣分增加到5分。加1分相当于增加该部门基本奖金的1%,减1分则扣该部门奖金的l%。如果有一项必考目标未完成则扣至少10%的奖金。讨论:

1、与一般企业相比,这家企业的目标管理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特点?

2、增加和减少员工奖金的发放额是实行奖惩的最佳方法吗?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激励和约束措施?(提示:

1、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虽然案例里说是三个阶段,其实意思是相似的。当然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实施办法,各部相同。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的评分扣分办法,很简单、机械。

2、奖金刺激是基本的、有效的办法,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办法,除了物资激励,还有精神激励或惩罚方法。)

案例3 :拟订可考核的目标

中兴集团公司是一家拥有20家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大型集团企业,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方式是独立经营,集中核算。

有一位分公司的总经理最近听了关于目标管理的讲座,很受启发和鼓舞。他最后决定,在下一次部门经理会议上向下属介绍这个概念,并且看看能做些什么。在会议上,他详细叙述了这种方法的发展情况,列举了在本公司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并且要求下属人员考虑他的建议。

事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在第二次会议上,部门经理们就总经理的提议提出了好几个问题。财务经理要求知道,“你是否有集团公司总裁分配给你的明年分公司的目标?”

“我没有。但我一直在等待总裁办公室告诉我,他们期望我们做什么。可他们好像与此事无关一样。” “那么分公司要做什么呢?”生产经理其实什么都不想做。

“我打算列出我对分公司的期望”,“关于目标没有什么神秘的,我打算明年的销售额达到5000万,税后利润率达到8%,投资收益率为15%,一项正在进行的项目6月30日能投产。我以后还会列出一些明确的指标,如今年年底前完成我们的新产品开发工作,保持员工流动率在15%以下……”总经理越说越兴奋了!

部门经理们对自己的领导人经过考虑提出的这些可考核的目标、以及如此明确和自信的陈述感到惊讶,一时不知怎么说好。

“下个月,我要求你们每个人把这些目标转换成你们自己部门可考核的目标。我希望你们都能用数字来表达,我希望把你们的数字加起来就实现了公司的目标。”

分析讨论:

1、在没有得到集团公司总裁下达目标的条件下,分公司总经理能够拟订可考核的目标吗?怎样制定?这些目标会得到下属的认可吗?

2、这位分公司总经理设置目标的方法是否妥当?你会怎么做?(提示:

1、不可以。要先有一个总公司的目标,然后才有分公司的目标;

2、不妥当,不能一人说了酸。目标管理要求企业员工参与目标的设立。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者:中央电大在线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05-10-31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的重要性。

A.组织

B.预测

C.预防

D.计划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的 B.最符合需要的 C.最经济和合理的D.最先进科学的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

B.评估工具

C.指标体系

D.激励手段

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的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

A、时间序列法

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

D、简单平均法

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

B.130

C.60

D.30

6.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

7.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

A、即席发言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结构式面谈

D、非结构式面谈

8.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9.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

A.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B.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 C.产品的服务质量

D.产品的最终检验过程

10.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

A.正式途径内的关系

B.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D.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专项计划是为完成特定任务的计划,是某项重要项目的特殊安排,所以在拟订时不必考虑综合计划。

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低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

3.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可取的。

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6.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而成。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

7.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8.在管理过程中,只有各级管理人员才是控制的主体。

9.成本核算所用的记录应当是反映核算期内人财物等支出的全部帐面记录,是可靠的企业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依据。

10.现代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2.企业一般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3.管理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简述激励过程。

5.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

四.论述题(10分)

试述零基预算方法。

五.案例分析(20分)

某市“宇宙”冰箱厂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该厂厂长周冰是个思路敏捷、有战略眼光的人,早在前几年“冰箱热”的风潮中,他已预见到今后几年中会渐渐降温,变畅销为滞销,于是命该厂新产品开发部着手研制新产品,以保证企业能够长盛不衰。果然,近来冰箱市场急转直下,各大商场冰箱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积压。好在宇宙厂早已有所准备,立即将新研制生产出的小型冰柜投放市场,这种冰柜物美价廉,一问世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宇宙厂不仅保证了原有的市场,而且又开拓了一些新市场。但是,近几个月来,该厂产品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用户接二连三地退货,要求赔偿,影响了该厂产品的声誉。究其原因,原来问题主要出在生产上。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李英是半年前从本市二轻局调来的,她今年42岁,是个工作勤恳、兢兢业业的女同志,口才好,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对冰箱生产技术不太了解,组织生产能力欠缺,该厂生产常因所需零部件供应不上而停产,加之质量检验没有严格把关,尤其是外协件的质量常常不能保证,故产品接连出现问题,影响了宇宙厂的销售收入,原来较好的产品形象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该厂几年的努力也许会付诸东流。周厂长为此很伤脑筋,有心要把李英撤换下去,但又为难,因为李英是市二轻局派来的干部,和上面联系密切,并且她也没犯什么错误,如硬要撤,搞得不好,也许会弄僵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因为该厂隶属于市二轻局主管)。不撤换吧,厂里的生产又抓不上去,长此以往,企业很可能会出现亏损局面。周厂长想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去找厂咨询顾问某大学王教授商量,王教授听罢周厂长的诉说,思忖一阵,对周厂长说:“你何不如此这般呢……”周厂长听完,喜上眉梢,连声说:“好办法、好办法”,于是便按王教授的意图回去组织实施,果然,不出两个月,宇宙厂又恢复了生机。王教授到底如何给周厂长出谋划策的呢?原来他建议该厂再设一个生产指挥部,把李英升为副指挥长,另命一懂生产有能力的赵翔为生产指挥长主管生产,而让李英负责抓零部件、外协件的生产和供应,这样既没有得罪二轻局,又使企业的生产指挥的强化得到了保证,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李、赵两位同志的特长,调动了两人的积极性,解决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小刘是该厂新分来的大学生,他看到厂里近来的一系列变化,很是不解,于是就去问周厂长:“厂长,咱们厂已经有了生产科和技术科,为什么还要设置一个生产指挥部呢?这不是机构重复设置吗?我在学校里学过的有关组织设置方面的知识,从理论上讲组织设置应该是„因事设人‟,咱们厂怎么是„因人设事‟,这是违背组织设置原则的呀!”周厂长听完小刘一连串的提问,拍拍他的肩膀关照说:“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理论是理论,实践中并不见得都有效。”小刘听了,仍不明白,难道是书上讲错了吗?

问题:

1.企业应如何设置组织结构?到底应该“因事设人”还是“因人设事”?(10分)

2.你认为王教授的建议是否合适?(5分)

3.你怎样看待小刘的疑问?(5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1.D;2.A;3.A;4.B;5.D; 6.A;7.D;8.A;9.A;10.B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专项计划必须以综合计划为指导,避免同综合计划相脱节

2.× 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

3.√

4.× 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少,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5.× 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6.× 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

7.√

8.× 在管理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及其所属的职能部门是控制的主体

9.× 成本核算所用的记录应当是反映核算期内人财物等支出的全部原始记录

10.× 现代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并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作“管理论理的丛林”,其中的主要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

2.企业一般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企业一般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一些不适于通过正式组织解决的问题,通过非正式组织比较容易解决;

(2)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情感交流渠道,维持企业人员的稳定与团结;

(3)尊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使职工有表达思想的机会,工作中减少厌烦感,加强协作关系。

3.管理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管理系统理论将领导方式分为以下类型:

(1)专权命令式。即领导人极为专制,对下属缺乏信任,主要用恐吓和惩罚来激励下属,惯于由上而下地下达命令、传递信息,决策权高度集中。

(2)温和命令式。即领导者允许下属反映意见和提出要求,允许下属一定的决策权但严加控制。

(3)协商式。领导者对下属有较高的信任度。以允许下属参与管理的方式激励他们;注意倾听下属意见,重大决策由领导者裁决,具体事项则由下属安排或协商解决。

(4)参与式。即主管领导对下属完全信赖,凡事听取下属意见并酌情采用;鼓励下属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和评价工作;鼓励下属就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作出决定或共同作出决定。

4.简述激励过程。

激励的过程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驱动下向目标努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

5.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

通常,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回避。这是解决冲突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让冲突双方暂时从冲突中退出或抑制冲突。当冲突微不足道时,或当冲突双方情绪非常激动时,可以采取让双方暂时回避的方法来解决冲突。

(2)强制解决。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当你需要对一个事情作出迅速的处理时,或当你的处理方式其他人赞成与否无关紧要时,可以采取强制的办法。在强制解决中,往往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代价。

(3)妥协。即通过要求冲突各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当冲突各方势均力敌时,或当希望就某一问题尽快取得解决办法时,可以采取这种处理方法。

(4)树立更高目标。当其中一方靠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目标时,冲突双方可能会进行合作并作出一定让步,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统一起来。

(5)合作。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因此从结果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四.论述题(10分)

试述零基预算方法。

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是:在每个预算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视为是从零开始的,重新编制预算。预算人员以一切从头开始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各项活动的实际需要,安排各项活动及各个部门的资源分配和收支。

与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较,零基预算的优点是预算编制依据科学,按照具体情况考虑预算大小,有利于资金分配和节约支出,缺点是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大,费用较高。

零基预算方法的核心是要求预算工作人员不要盲目接受过去的预算支出的结构和规模,一切都应按变化后的实际情况重新予以考虑。

在采用零基预算进行管理控制过程中必须注意如下一些重要问题:

(1)零基预算法的思想应贯彻到每一个预算编制人员和部门项目负责人的思想中。只有每一个有关人员理解了零基预算法的精神,掌握了零基预算法的方法,支持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才能发挥其自身优势。

(2)零基预算的主持者必须能把握各项活动的最终目标。

(3)摆脱旧有思想的束缚,发扬创新精神。从零开始本身就要求能摆脱旧有思想的束缚,以创新精神为指导开展零基预算工作。

(4)在实行零基预算法的过程中必须警惕形式主义。防止名义上从零开始,实际上一切依旧,新瓶装旧酒。对此,主要领导人必须有高度的警惕性,最后审批预算的主要领导人要亲自主持参加项目的评价过程,真正使那些过去一直在进行却不能提供效益或效益极低的活动能够停下来,而将资金用于能创造最高效益的项目和活动上去。

五.案例分析(20分)

问题:

1.企业应如何设置组织结构?到底应该“因事设人”还是“因人设事”?(10分)

2.你认为王教授的建议是否合适?(5分)

3.你怎样看待小刘的疑问?(5分)

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案例分析只要紧密结合案例和相应的管理原则,即可得分。可以有不同见解,但要自圆其说)

1.企业设置组织结构的原则。

依据教材上的观点,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坚持以下原则:目标任务原则;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及精干高效原则;适宜的管理幅度的原则;统一指挥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依据组织结构设置的目标任务原则,应坚持因事设人,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岗位、设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但是,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适应企业目标任务的要求,对职务结构进行调整,对人员进行调配,也是对组织结构设置原则的灵活运用。

2.王教授的建议比较合适,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如王教授所说,理论应该随着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实际的需要而改变。

浙江省2014年4月自考管理思想史试题加答案 篇3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视播音主持试题

课程代码:07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点出整条新闻的价值、要点及新鲜处的导语是______导语。()A.概括式 C.引入式

B.点指式 D.背景式

2.表达时,用声轻美柔和,咬字柔长;节奏轻快,舒缓;语言亲切、甜美,有兴味,常用于风情片的解说。这种解说样式被称为______解说。()A.议论型 C.抒描型

B.叙说型 D.讲解型

3.生活类节目中,主持人化妆宜采用______,以表现主持人亲切、自然的外貌特征。()A.淡彩修饰 C.浓彩修饰

B.清淡修饰 D.重彩修饰

4.外景拍摄中,应采用“______”,特点是色彩、结构表现相对弱化,趋于自然。()A.日光型化妆 C.浓装

B.灯光型化妆 D.淡妆

5.化妆时,如果下停偏短,可用颜色调整。办法为:在下颏尖底部______,使偏短的下巴显得略长。()A.提亮 C.描黑

B.打暗 D.描红

6.化妆中,三角形脸型的矫正方法是在脸型的偏窄的______两侧加宽,在较宽的______收拢。()A.上部,下部 C.中部,下部

B.下部,上部 D.上部,中部

07182# 电视播音主持试题

7.用眼影粉表现眼影时,用眼影刷在上眼睑靠眼睫线的______轻轻晕染,以增大和强化眼

睛晶体部分的印象。()

A.前方

C.上方 B.下方 D.斜方

8.握手时,手掌向下,被称为______握手,表示性格软弱,处于被动、劣势或受人支配地

位的表现。()

A.平等式

C.控制式 B.乞讨式 D.手套式

9.想有效向对方传达自己的信息或者使对方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自己产生信任感,谈话时应

使对方多看见______,而不是______。()

A.手心,手背

C.手指,手掌 B.手背,手心 D.手掌,手指

10.视线停留在双眼与嘴部之间的形区域,被称为为()

A.近亲密注视

C.社交注视 B.远亲密注视 D.严肃注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电视新闻传播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态:出镜播音(口播)、______、现场报道、______

等。

2.出镜播音的用声略______于广播新闻播音,却略______于新闻片配音。

3.电视新闻出镜口播具有可视性,以______语言作为传达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同时辅以

______语言。

4.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______是指对现实的客观反映,不允许有任何______加工。

5.三言两语的点评,其内容出自主持人对新闻信息迅速而敏锐的反应,它是主持人对______的准确把握,是主持人对______的深入了解。

6.电视化妆(修饰类)从妆面修饰上可以分为两种表现形式,即______与______。

7.眉形可以调整人的脸型,使不理想的脸型通过眉毛______的走向,宽窄______等变化形

成较理想的形态。

8.形态调整不只是外在的调整,更重要是从心理调整入手,只有内外协调,才能身心统一,07182# 电视播音主持试题

因此对形体的种种调整,都应建立在______的基础上。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并改正。

1.电视新闻播音,除去为电视片配音外,都要有副语言的参与,才能完成好这一工作。

()

2.在配音时,语言始终有介绍、补充画面之感,语言感觉不应游离画面。()

3.现场报道中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及背景等相关信息的介绍,被称之为评。()

4.解说想要获得成功,不能只与片子的内涵相合,还应与画面镜头的表现形式相合,才能

真正地贴合。()

5.话题、嘉宾、主持人,这三者的合力会催发现场观众的讲话欲望,从而最终形成真正的高水平的群言式的谈话场。()

6.电视摄制时,一般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浊色或者清色的服装颜色,不宜穿着纯白

色服装。()

7.电视屏幕形象传播中,鼻形过长容易使播音员主持人的面部产生冷漠、生硬甚至刁钻的状态。()

8.棱形的脸型由于边角较多,对称感强,而且各角偏小而尖锐,电视屏幕形象传播时容易

给人留下严谨、刻板、锋利的印象。()

9.体态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姿态定势,体态主要受生存环境和个人知识

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影响,以先天形成为主。()

10.信息传播中,瞳孔的放大往往传播的是负面的信息,瞳孔缩小则传播的是正面信息。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电视新闻播音

2.公文类播音

3.演播室对话

4.三言两语的点评

5.应变控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答电视新闻播音的特征(与广播播音相比较)。

2.简答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

07182# 电视播音主持试题

3.简答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备稿特点。

4.纪录片解说时如何做到语言与画面的对位?

5.社教服务类节目分类对于主持人的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10分)

结合实例论述谈话节目主持中主持人的核心作用。

浙江省2014年4月自考管理思想史试题加答案 篇4

企业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32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易·贲卦》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人文化成”的含义是()A.文治教化 B.人类的精神气质 C.人文素质的修炼 D.典籍和礼仪风俗

2.把文化看成是一个知识技术体系的学者是()A.克拉克洪 B.莫菲 C.泰勒 D.克鲁克

3.在日本,企业文化被称为()A.商业文化 B.公司文化 C.社风 D.会社文化

4.企业行为文化的显性要素集中表现为()A.企业制度 B.企业标志 C.企业交往礼仪 D.企业领导行为

5.在企业局部环境中,最能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环境的是()A.办公环境 B.生产环境 C.生活环境 D.经营环境

6.作为企业物质文化的基础要素,企业标准色的物质形态是()A.色彩本身 B.带色彩的标准字 C.带色彩的企业标志 D.带色彩的企业吉祥物

7.优质的企业文化,最终必须能够服务于()A.企业 B.社会 C.人 D.国家

8.优化企业文化的基本途径是()A.依靠科技进步 B.依靠管理创新

C.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D.提高生产效率

9.在企业价值观的层次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最终基础是()A.企业精神 B.企业文化 C.企业理念 D.企业基本价值观

10.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经营管理 B.科学管理 C 文化管理 D.行为管理

11.企业逐渐成为一种“组织”的时间是()A.18世纪初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

12.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人最基本的需要是()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社交和爱的需要 D.生理的需要

13.企业文化管理更侧重于企业的()A.内部活动 B.外部活动 C.社会环境 D.市场环境

14.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相比较,营销观念的重点是()A.强调社会需求 B.强调产品研发 C.强调顾客需求 D.强调营销队伍建设

15.就产品的色彩而言,如果目标市场的顾客是现代青年,则应体现()A.地域特征 B.庄重深沉 C.青春时尚 D.民族气息

16.培养企业文化竞争力,首先必须培养企业文化的()A.影响力 B.凝聚力 C.比较优势 D.伦理精神

17.CIS系统就是()A.企业国际交往系统 B.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C.企业生产运行系统 D.企业市场身份系统

18.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西方经济学家是()A.萨缪尔森 B.蒙代尔 C.熊彼特 D.凯恩斯

19.一般来说,扩张能力越强的企业文化,其竞争能力会()A.越强 B.越弱 C.不变 D.不稳定

20.企业扩张的本质内容是()A.产品扩张 B.市场扩张 C.资本扩张 D.人员扩张

21.一体化企业文化扩张的主要特征是()A.复制 B.改造 C.融合 D.互补

22.企业文化形成的共同基础是()A.地域文化 B.乡土文化 C.民族文化 D.商业文化

23.在中西文化的影响下,相对而言,中国企业文化更强调()A.个体意识 B.主体意识 C.团队意识 D.冒险意识

24.风险小、反馈慢的企业比较容易形成的文化类型是()A.强人文化 B.过程文化

C.努力工作,尽情享受的文化 D.赌注文化

25.从狭义方面理解,企业公关的主体是()A.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有关职能部门 B.企业组织

C.企业中专门担任公关的职能机构 D.企业董事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企业管理理论中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梅奥 B.泰勒 C.韦伯 D.法约尔 E.莫尔斯 27.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大致包括()A.人性理论 B.激励理论 C.群体理论 D.决策理论 E.权变理论

28.狭义的企业经营就是企业直接为了赢利而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A.市场调查 B.产品开发 C.产品生产 D.产品销售 E.售后服务

29.强势企业文化的提升建设所包含的内容有()A.建设高度自律的领袖意识 B.建设毫不懈怠的进取精神 C.建设百折不挠的扩张精神 D.建设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 E.建设艰苦朴素的节约意识 30.企业的外部社会环境包括()A.政府 B.金融机构 C.税务机构 D.社区 E.相关大众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企业精神文化

是广义的企业精神。(1分)不仅以思想形态表现出来,(1分)也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物质环境中。(1分)32.企业文化管理

是指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1分)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使企业员工的潜力得到最大发挥。(1分)最终实现企业组织的经济及社会目标。(1分)33.品牌的文化定位

是从企业文化、产品特征和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的角度为产品确定某种特定的外显要素。(1分)特别是某种特定的名称、标志、吉祥物,(1分)并赋予这些外显要素以特定的内在含义,为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确定一个独特而明确的认知点。(1分)34.企业形象

就是企业在社会大众,尤其是顾客心中的综合性的品质印象,(1分)是社会大众对反映到自己心中的有关企业的一切可见印象(例如环境、产品、行为、广告等),(1分)进行理性思考和评定的产物。(1分)35.强势企业文化

指与其他企业文化相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企业文化,(1分)它是实现企业文化扩张的基础,(1分)也是最终实现企业扩张的文化保证。(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企业物质文化基础要素的基本内容。企业物质文化基础要素有一个子元素构成:

企业名称,指全部企业名称中表现企业修改的部分;(1分)

企业图案,指专门用以代表企业或企业产品的固定图案、文字或其他形式,其物质形态一般表现为有形的形象图案,其精神形态一般表现为企业标志所体现的企业精神;(2分)企业标准字,指企业通常使用的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中的文字、字母所采用的文字的标准形状;(1分)

企业标准色,指企业采用的标准的基本色;(1分)

企业吉祥物,指企业用来表达经营需要的某种可爱的卡通设计。(1分)37.如何进行产品包装的文化经营? 产品包装分为有型包装和无形包装两类。(1分)

就前者而言,产品包装是依据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在研究目标市场顾客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顾客文化需求的包装。(2分)

包装必须能够体现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在包装盒上通过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以及企业吉祥物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展示企业文化;在包装盒上通过产品的标签表明产品的特征、功能和使用方式等。(1分)

产品包装还必须符合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1分)适应顾客的认知方式、伦理要求和审美情趣等。(1分)38.如何培养企业的个性意识? 企业的个性意识是企业文化具有个性特色的基础。(1分)培养企业的个性意识既要坚持个性特色的客观基础,(1分)主动自学提炼个性意识。(1分)同时要融入企业伦理精神,(1分)与企业的责任意识结合起来,(1分)

从而使企业文化形成实实在在的竞争力。(1分)39.强势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主要有:建设优质文化,(1分)

立足于优质企业文化标准,采用正确的优质企业文化建设方式;(1分)创建优质企业,(1分)

立足于优质企业的应有职责,采用正确的优质企业创建途径;(1分)推广企业形象,(1分)

正面推广企业形象,通过竞争展示企业形象。(1分)40.简述情景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相互关系。

情景管理与科学管理的概念与人治精神和法治精神的概念相互关联,(1分)二者既相互差别,又互相补充。(1分)

差别在于,情景管理是强调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管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1分)科学管理是强调一般情况共同对待的管理,具有固定不变的特点;(1分)同时情景管理和科学管理必须有机融合,兼顾灵活性和客观性。(2分)

五、论述题(本题10分)41.论述如何将企业文化有效运用于企业内部公关,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团队。

企业文化应用于企业内部公关活动,就是将企业股东和企业员工作为公关对象,运用企业文化这一中介进行企业内部公关,以实现企业内部公关目标。(1分)

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内部公关的目标是与企业的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以便使企业的内部关系得到协调。

无论企业股东和企业员工之间,还是企业员工内部之间,都会存在价值观和利益方面的各种分歧,因此,沟通和协调必不可少。(1分)

企业文化应用于企业内部公关活动包含了四种形式或阶段:

第一,收集企业内部关系的信息。这包括企业人员状况、企业评价状况、人际关系信息、企业员工期望等方面的信息。(1分)第二,制定企业内部文化公关方案。包括从广义企业公关主体出发和狭义企业公关主体出发两种情况。(1分)

第三,实施企业内部文化公关方案。包括从广义企业公关主体出发和狭义企业公关主体出发两种情况。(1分)

第四,评估企业内部文化公关方案。评估的方式包括评估人员直接观察、评估人员对文化公关对象进行调查以及评估人员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等。(1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42.运用“企业文化评价”的相关知识,对照分析案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国展开对含有苏丹红食品的抽查行动。当天H公司等涉嫌企业发表声明,声称在中国的产品没有受到影响。然而到了3月4日,北京首先检出H公司某品牌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次日广州又检出大批H公司涉嫌食品,此时H公司迅速展开产品召回行动,但其以邮寄回收至总部的手续相当繁琐。

H公司自1980年代在中国成立营养科学研究所以来,不断宣扬其企业文化,做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营养、健康、科学、美味的形象。但H公司在中国的“苏丹红事件”中的表现为何如此低调?这不仅让媒体和消费者不满,也让许多一向视这些公司为管理楷模的研究人员颇为不解。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和企业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在某些企业文化研究者看来,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尽管完成了漂亮的起飞阶段,但没有完美落地。所谓价值观的落地,就是企业文化的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手段内化为企业的行为和习惯,形成一种特定的氛围,即使不必通过规章制度也同样约束员工的行为。H公司对于苏丹红事件所做出的反应与他们所宣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不一致的,可见他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没有实现完美落地。在公关传播中,品牌的塑造是通过美誉度与知名度所构成的坐标达成的。当某一品牌已具备很高的知名度,其美誉度的维护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企业文化价值观没有落地,在风云难测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知名度越高,越容易身败名裂。

问题l:从本案例可以看出企业文化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本案例中,我们要说明企业文化评介的重点在于评价企业文化的优劣性质,即企业文化的好坏问题,也即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是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的问题。(1分)问题2:案例中的企业在处理“苏丹红事件”中的做法给企业文化带来哪些损害? 从企业文化优劣的内容标准看,H公司等企业在处理“苏丹红事件”的做法使其企业文化受到了损害。

第一,效率性。苏丹红事件中,H公司等企业反应被动,缺乏坦诚,损害了品牌形象,这必然打击企业的经济效率。(1分)第二,道德性。H公司等企业在苏丹红事件中的低调和模糊态度,让公众和研究者质疑其企业文化的真实性。这违背了优质企业文化的道德性标准。(1分)

第三,公益性。H公司等企业在涉及食品安全的重大公益问题上,先是掩盖存在问题产品,出现问题后相关反应缺乏诚意,违背了优质企业文化的公益性标准。(1分)

第四,创新性。优质企业文化应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积极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而不明墨守成规,反应迟缓。(1分)

问题3:本案例对于建设优质企业价值观带来哪些启示? 本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建设优质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不但要在价值观起飞阶段积极开拓,更要努力采取对策维护美誉度,否则应付使得企业价值观狼狈落地,最后使企业退出市场。本案例中所谓企业价值观的“落地”,既是强调优质企业文化应形成自律而非他律的伦理精神,否则不可能最终形成真正优质的企业价值观。(2分)

一定的企业文化要素在不同的条件、时间、地点下对企业发展会产生不同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企业文化价值观要积极随着不同阶段调整,才能始终保持优质。(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D 2.D 3.C 4.C 5.D 6.A 7.C 8.C 9.D 10.C 11.C 12.D 13.A 14.C 15.C 16.D 17.B 18.C 19.A 20.C 21.A 22.C 23.C 24.B 25.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BCD 27.ABC 28.ABCDE 29.ACD 30.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企业精神文化 是广义的企业精神。(1分)不仅以思想形态表现出来,(1分)也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物质环境中。(1分)32.企业文化管理

是指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1分)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使企业员工的潜力得到最大发挥。(1分)最终实现企业组织的经济及社会目标。(1分)33.品牌的文化定位

是从企业文化、产品特征和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的角度为产品确定某种特定的外显要素。(1分)特别是某种特定的名称、标志、吉祥物,(1分)并赋予这些外显要素以特定的内在含义,为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确定一个独特而明确的认知点。(1分)34.企业形象

就是企业在社会大众,尤其是顾客心中的综合性的品质印象,(1分)是社会大众对反映到自己心中的有关企业的一切可见印象(例如环境、产品、行为、广告等),(1分)进行理性思考和评定的产物。(1分)35.强势企业文化

指与其他企业文化相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企业文化,(1分)它是实现企业文化扩张的基础,(1分)也是最终实现企业扩张的文化保证。(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企业物质文化基础要素的基本内容。

企业物质文化基础要素有一个子元素构成:企业名称,指全部企业名称中表现企业修改的部分;(1分)企业图案,指专门用以代表企业或企业产品的固定图案、文字或其他形式,其物质形态一般表现为有形的形象图案,其精神形态一般表现为企业标志所体现的企业精神;(2分)企业标准字,指企业通常使用的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中的文字、字母所采用的文字的标准形状;(1分)企业标准色,指企业采用的标准的基本色;(1分)企业吉祥物,指企业用来表达经营需要的某种可爱的卡通设计。(1分)37.如何进行产品包装的文化经营? 产品包装分为有型包装和无形包装两类。(1分)就前者而言,产品包装是依据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在研究目标市场顾客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顾客文化需求的包装。(2分)包装必须能够体现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在包装盒上通过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以及企业吉祥物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展示企业文化;在包装盒上通过产品的标签表明产品的特征、功能和使用方式等。(1分)产品包装还必须符合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1分)适应顾客的认知方式、伦理要求和审美情趣等。(1分)38.如何培养企业的个性意识? 企业的个性意识是企业文化具有个性特色的基础。(1分)培养企业的个性意识既要坚持个性特色的客观基础,(1分)主动自学提炼个性意识。(1分)同时要融入企业伦理精神,(1分)与企业的责任意识结合起来,(1分)从而使企业文化形成实实在在的竞争力。(1分)

39.强势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主要有:建设优质文化,(1分)立足于优质企业文化标准,采用正确的优质企业文化建设方式;(1分)创建优质企业,(1分)立足于优质企业的应有职责,采用正确的优质企业创建途径;(1分)推广企业形象,(1分)正面推广企业形象,通过竞争展示企业形象。(1分)

40.简述情景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相互关系。

情景管理与科学管理的概念与人治精神和法治精神的概念相互关联,(1分)二者既相互差别,又互相补充。(1分)差别在于,情景管理是强调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管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1分)科学管理是强调一般情况共同对待的管理,具有固定不变的特点;(1分)同时情景管理和科学管理必须有机融合,兼顾灵活性和客观性。(2分)

五、论述题(本题10分)41.论述如何将企业文化有效运用于企业内部公关,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团队。

企业文化应用于企业内部公关活动,就是将企业股东和企业员工作为公关对象,运用企业文化这一中介进行企业内部公关,以实现企业内部公关目标。(1分)

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内部公关的目标是与企业的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以便使企业的内部关系得到协调。

无论企业股东和企业员工之间,还是企业员工内部之间,都会存在价值观和利益方面的各种分歧,因此,沟通和协调必不可少。(1分)

企业文化应用于企业内部公关活动包含了四种形式或阶段:

第一,收集企业内部关系的信息。这包括企业人员状况、企业评价状况、人际关系信息、企业员工期望等方面的信息。(1分)

第二,制定企业内部文化公关方案。包括从广义企业公关主体出发和狭义企业公关主体出发两种情况。(1分)

第三,实施企业内部文化公关方案。包括从广义企业公关主体出发和狭义企业公关主体出发两种情况。(1分)第四,评估企业内部文化公关方案。评估的方式包括评估人员直接观察、评估人员对文化公关对象进行调查以及评估人员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等。(1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42.运用“企业文化评价”的相关知识,对照分析案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国展开对含有苏丹红食品的抽查行动。当天H公司等涉嫌企业发表声明,声称在中国的产品没有受到影响。然而到了3月4日,北京首先检出H公司某品牌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次日广州又检出大批H公司涉嫌食品,此时H公司迅速展开产品召回行动,但其以邮寄回收至总部的手续相当繁琐。

H公司自1980年代在中国成立营养科学研究所以来,不断宣扬其企业文化,做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营养、健康、科学、美味的形象。但H公司在中国的“苏丹红事件”中的表现为何如此低调?这不仅让媒体和消费者不满,也让许多一向视这些公司为管理楷模的研究人员颇为不解。

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和企业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在某些企业文化研究者看来,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尽管完成了漂亮的起飞阶段,但没有完美落地。所谓价值观的落地,就是企业文化的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手段内化为企业的行为和习惯,形成一种特定的氛围,即使不必通过规章制度也同样约束员工的行为。H公司对于苏丹红事件所做出的反应与他们所宣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不一致的,可见他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没有实现完美落地。在公关传播中,品牌的塑造是通过美誉度与知名度所构成的坐标达成的。当某一品牌已具备很高的知名度,其美誉度的维护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企业文化价值观没有落地,在风云难测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知名度越高,越容易身败名裂。

问题l:从本案例可以看出企业文化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本案例中,我们要说明企业文化评介的重点在于评价企业文化的优劣性质,即企业文化的好坏问题,也即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是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的问题。(1分)问题2:案例中的企业在处理“苏丹红事件”中的做法给企业文化带来哪些损害? 从企业文化优劣的内容标准看,H公司等企业在处理“苏丹红事件”的做法使其企业文化受到了损害。

第一,效率性。苏丹红事件中,H公司等企业反应被动,缺乏坦诚,损害了品牌形象,这必然打击企业的经济效率。(1分)

第二,道德性。H公司等企业在苏丹红事件中的低调和模糊态度,让公众和研究者质疑其企业文化的真实性。这违背了优质企业文化的道德性标准。(1分)第三,公益性。H公司等企业在涉及食品安全的重大公益问题上,先是掩盖存在问题产品,出现问题后相关反应缺乏诚意,违背了优质企业文化的公益性标准。(1分)

第四,创新性。优质企业文化应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积极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而不明墨守成规,反应迟缓。(1分)

问题3:本案例对于建设优质企业价值观带来哪些启示? 本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建设优质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不但要在价值观起飞阶段积极开拓,更要努力采取对策维护美誉度,否则应付使得企业价值观狼狈落地,最后使企业退出市场。本案例中所谓企业价值观的“落地”,既是强调优质企业文化应形成自律而非他律的伦理精神,否则不可能最终形成真正优质的企业价值观。(2分)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填表说明下一篇:it产品销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