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行业的现状(精选10篇)
部门职责不清,存在交叉重复监管现象。建筑业的主管部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厅、建管局或建委等一条线,然而建筑施工投资大、周期长、使用民工多、对环境影响广的行业特性,使得与许多部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导致职能交叉现象普遍。以建设系统的安全监管职责为例,建筑业主管部门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行业安全管理上存在职能交叉,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区分不明确;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在特种设备使用监管、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上也存在职能交叉,重复管理。而且,在市政公用工程、村镇建设项目、拆除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及工业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方面,还存在监管部门不明确、职责不清,监管责任无法落实的问题。
行业市场垄断,存在多方插手要权现象。建筑业企业资质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但涉及铁路、交通、水利等专业资质审批,仍需由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审核,为行业间的利益平衡埋下了伏笔。而且有些专业部门设置资信登记、施工许可等市场准入限制,如交通行业《公路建设市场准入规定》“交通部主管全国公路建设市场准入管理工作;一级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资信等级,由企业注册地或所在地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进行初审,报交通部审核登记”,并在《关于整顿和规范公路建设市场秩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各级交通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从事公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资信登记;交通部和各省交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审批的资信登记是从业单位进入公路建设市场的主要有效凭证。又如有些地区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实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资信登记,登记后方可进入水利建设领域施工。铁道、民航、总后、轻工等部门同样也有类似的资质审批程序和标准。对未经资信登记的建筑企业,即使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法的资质证书,也不得进入其相应专业部门的工程建设市场,不准参加工程招投标活动,造成市场准入制度的不统一,形成了行业垄断和部门分割。此外,从国家到地方的计划管理部门层层设立重点工程,采取封闭运行管理模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这些工程不能实施有效管理,影响对建筑市场的统一管理。
地方各自为政,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许多地方领导为了维护当地企业利益,坚持实行地方保护政策。有的地方以投资渠道和专业性强为由,不让外地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投标竞争,实行变相的地区封锁。有的地方在国家明文规定取消有关收费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手段,变换收费方式和收费主体,仍然对外来企业收取不合理的费用,如按注册人数征收管理基金或队伍管理费、以统筹费或调节基金等名义征收工程总价0.5~4%费用、违反税法规定按工程决算总造价的1%按月征收个人所得税等,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种保证金或押金,提高外地企业的施工成本,变相限制外地企业的进入。有的地方对外地企业施工的任务量和人数进行严格的控制。有的地方对外地企业要求配置较高规格的办公场所,内容包括营业面积、电脑设备等,并在开标时规定必须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亲自到场,否则作废标处理。如此等等,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建筑市场环境,让施工企业异地发展障碍重重,做大做强更是步履艰难。
企业受困于多头管理
目前建筑业是典型的买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和残酷,施工企业盈利能力不高,平均利润率不足2%。政府部门、行业、地方的多头管理,不规范、少沟通、无联动,让施工企业很“受伤”,压力很大,包袱很重,非生产性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关系处理越来越复杂,成本负担越来越加重,生存发展环境越来越恶化,影响施工企业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建筑施工业、施工企业面对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不能说与多头行政管理无关,多头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行业与企业发展。
重复监管部门多,疲于应付。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过程涉及质量、安全、消防、环保、交通以及与周边单位和居民的协调等问题,许多部门都可以管到施工企业,甚至是居委会。据不完全统计,企业要将一个项目完成需要接洽30多个部门,包括建委、规划局、质检站、消防局、环保局以及城建、城管等部门。这些部门有的手中掌握着重要的权力,对工程建设起到审批、监督、管理职能;有的掌握着工程建设所必需的资源,可以对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制约或影响。施工企业必须招待好、服务好,对部分单位或部门的个别人员滥用权力或者以权谋私,提出的要求五花八门,如帮助其亲属解决工作、装修个人住房、推荐材料商等,一般只能违心同意,如果违背这些人的意愿就会有穿不完的小鞋和吃不完的苦头,牵涉企业大量的精力,许多项目经理都感叹“项目好做,关系难处”,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营生产活动。
市场准入审批多,层层收费。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需要办理或代办各种许可手续,如开工的施工许可证、食堂的卫生许可证、夜间施工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此外,施工企业每进入一个区域市场,都要进行资格审批和年检备案,而且各类市场市场通行证都需缴纳一定的费用。也难怪政府部门之间要争夺管理权,根本原因是利益趋动,典型的如装饰装修施工,有两个主管部门,公建装饰属于建设委员会,家庭装饰属于房管局,各定标准,各发证书,各收费用,各占一方市场。施工企业是直接受害者,为了生存和拓展业务,不得不对照各类标准办理各类证书,缴纳各类费用,而且定期不定期与这些政府部门进行“感情”交流,滋生商业贿赂腐败的温床,所以建设行业成了贪污犯罪事件的高发领域。
政策差异标准多,增加负担。在工程定额方面,地区省定额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又由政府颁发了市政定额,由于两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常发生矛盾,致使使用定额的施工企业无所适从。在保障民工利益方面,劳动保障部门出台推进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通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台施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施办法,从两个参保文件的对比,两个险种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承保范围、保险期限基本一致,有重复保险现象,虽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农民工弱势群体,然而加重施工企业负担。在税收方面,按结算收入定率随征的一些税种,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执行标准不一致,如项目经理承包经营的所得税,低的地区是0.4%,高的地区是2%以上,形成各地方税收负担不平衡。对不能按结算收入定率随征的一些税种也强行定率随征,如一些地方税务机关为了方便税收征管,按工程结算收入随征0.3‰的印花税,从多数工程来看,实际结算收入往往要高于合同价,按税法规定建筑施工合同按合同价征收印花税,按定率随征无形增加施工企业的税收负担。
巧立名目收费多,以罚代管。代表性的“保证金”制度,名目过多,如注册保证金、工资保证金、投标保证金、质量保修金、安全保证金、诚信保证金等。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属地收取,每个地区100~500万元不等;履约保证金按合同造价的15%~20%收取,质量保修金
一般按工程总价的5%收取。地方部门划块管理,很多无法律依据,仅凭行政文件收取。有一家企业仅一年的民工工资保证金就要缴纳2800万元,回收时间越拖越长,有的十几年还未曾收回,让施工企业不堪重负。而且许多还存在重复收费问题。如项目开工办手续时要缴纳防汛费,而又对施工企业代扣缴纳所有施工人员防汛费,不能抵扣。又如价格调节基金,本地按建筑企业总收入缴纳,部分地区按工程结算收入随征的办法进行征收,而外埠工程结算收入又不能扣除。同时,施工企业由于管理水平所限,或迫于工期、成本控制压力,在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等方面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某些监管单位或部门在检查时往往罚款了事,不但不指导工地进行整改,反而将罚款当成了创收的一种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头管理,经常会出现多方插手和处罚现象,致使施工企业在同一事件上会受到几个部门不同标准、要求的监管和处罚。
岗位管理证书多,无所适从。岗位培训与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各政府部门为规范管理,都颁发了相应的专业上岗证或特种作业证书,有的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有的是劳动局职业岗位鉴定站颁发的、有的是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安监站颁发的,“多头管理”的结果是各个上级部门只认自己颁发的证书,其他部门颁发的证书均视为无效。如果企业不参加培训取证,各部门就要采取措施对企业加以处罚或限制。施工企业在各种压力之下不得不一次次重复进行培训,常常发生多家上级部门安排相同内容的培训事宜,使企业不知到底该听从哪家上级部门的安排。为了对每个上级部门都不得罪,一人多证成了普遍现象。而且,培训取证主要以收取费用为目的,对真正提高学员的业务水平意义并不大,造成施工企业人力物力上的极大浪费,实在是苦不堪言。
关键词:建筑行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0 引言
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依据互联网发展企业的综合管理成为市场越来越频繁运用的手段,互联网的包罗万象、涵盖广泛、应用便捷、高效传输使之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强有力竞争模式。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认为,只有引入互联网发展企业电子商务才能使企业结构设置合理、各项工作运转连续、企业决策传达高效、工作开展扎实、完备,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用崭新的全局战略化目标大力的开展基于网络的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从而真正的帮助企业实现在建筑行业发展中的霸主地位。
1 国外建筑行业互联网发展与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
依据建筑行业工作的特点及交易对象我们不难看出,行业中的企业对企业(以下简称BZB)之间的电子商务为其主要的运营方式。随着建筑企业往来事物的进一步扩张,全球建筑企业间开展的网络BZB业务与日俱增,目前已有近百家的BZB建筑网站登上了全球性的舞台,成为BZB网站中最具实力的应用行业。这一数字有力的说明,建筑行业的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可喜的态势,尤其在国外发达国家更是发展的如火如荼,涉足了装修材料、建筑辅料、水泥钢筋、建筑设备等领域。据建筑在线网的调查显示,目前由于沟通不及时、文件丢失、单项管理造成的施工成本增加事件屡有发生,缺乏统一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筑企业其施工成本要比利用互联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多出20%-30%。同时,由于采用了网络化的管理模式英、美等大型建筑企业迅速回笼资金,使施工工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而据两家知名的美国网站统计,每年将互联网引入建筑市场所节省的项目成本可到达30%以上。美国的麦克姆贝公司就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该公司通过企业联合成立了“互联网建筑项目管理”网站。在行业内所有与该公司合作的单位都可以通过该网站在线设计平台功能,实现企业间的现代化通讯与工程项目的科学化设计,这为该企业的合作伙伴提供了项目开发的便利,大大节省了工程建设的周期,实现了伙伴间的实时通讯与并行设计。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效益,项目各方均会积极的参与到建筑网络平台中进行共同设跨时空的设计,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
2 我国建筑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
2.1 我国建筑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起步发展
我国建筑行业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展虽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通过自主研发占领行业先机的楷模,他们充分抓住自身的行业优势,推出了建筑网络平台,行业信息资讯库、网上营销、决策分析与客户服务等项目。然而,我国更多的建筑企业却没能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促进企业的个性化发展,他们要么采用单机版软件管理企业、没有形成网络式的办公体系;要么仅建立内容看似丰富的网页,为企业拓宽宣传渠道,而网络在他们的手中则变成了单一发布信息的工具,与通过网络交流、集成的行业管理方式相距甚远;要么便是不厌其烦的重复性建设,没有对互联网的众多功能做广度与深度的开发。
2.2 有效的应对策略
鉴于以上不良的发展现状,我们只有充分的认识到建筑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发的工程,才能真正将网络信息技术得其所用,实现对企业内部的策划、经营及外部的交流与公共管理。目前,基于我国的消费水平、网络基础设施构建状况及社会整体环境的规范,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BZB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可以制定分阶段的构建计划,利用网上、网下同步开展的业务方式,通过互联网了解企业信息、与企业进行联系并实施网上结算等环节,同时,利用网下的拓展逐步将供应链引入电子化管理中,采用一对多的运营模式,使供应商与销售商统一联合,逐步建立网上采购的体系。另外,我国的BZB建立应以建筑行业的专业网作为切入点,依据国家标准选择适合网上销售的产品,将现有的批发市场组建专业网络,扩充建筑行业的网上营销体系。同时为了使建筑企业更好的开展招投标工作,我们应建立统一的招投标管理平台,使招标单位在合理的价格范围中实现交易成本的低优化,从而有效的防止暗箱操作、招投标工作环节不透明、有针对性招标现象的发生。
2.3 电子商务应用的前景
目前,一些国外的建筑企业网站具有独特的网上服务功能,一些网站将建筑材料的订货、处理全部通过网络完成;一些企业则通过建筑产品多样的分类广告宣传进行在线的库存拍卖;还有一些企业通过自主设计、归纳总结将信息化建筑管理专业的精品流程方案汇总并为用户提供有偿的下载服务,这种运营模式大大节省了有流程参考需求的企业自主研发的时间与成本投入。虽然,互联网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容忽视,与电子金融、通讯等行业相比,建筑业勇于创新,采用新鲜事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还相对缓慢,行业内没有通过统一的部署规范网络运营秩序、协调制造发展中的困难,各种语言数据的混乱、架构的孤立阻碍了建筑业互联网发展的步伐。针对这一现状一些发达国家做出了全新的尝试,研发了XML的全新网络数据格式并逐步完善,同时,日本也将CALS/EC作为公共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点研究对象,使互联网在建筑行业信息平台中的权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3 结语
本文从建筑行业国际及国内互联网发展现状的两个着眼点入手,重点分析了建筑行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创新方式,对规范我国建筑行业秩序,促进互联网有针对性的在建筑企业中的全面应用、优势发挥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字】消防检测行业;规范;发展
前言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主要从事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技术检测,为消防监督机构和建筑业主提供消防自动系统性能数据和结论,并承担着部分社会消防管理职能的相关机构。在建筑消防设施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今天,培养和壮大消防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借助社会力量不断强化对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有效监控管理,是推进消防监督机构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重要举措。
1、广东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行业的产生和发展
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制定的《消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办发[1995]11号)中指出“积极促进消防服务工作社会化”。《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产生提供了依据,消防检测由此开始逐步推向全社会。1999年,广东省首家检测公司成立并经公安消防机构核准营业。此后,全省各地相继成立了多家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有消防检测公司13家,从业人员有200多人,检测服务覆盖全省各地,服务范围涵盖了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前期技术检测,建筑消防设施的年度检测和日常安全性能测试等,检测项目包括了建筑消防设施系统性能检测、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等。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廣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作为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了建筑竣工验收前必须经消防设施检测合格,明确了技术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和资质申请办法,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典定了法律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广东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现状仍处于无序的状态,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2、广东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
2.12002年后成立消防检测机构均未经公安消防机构核准,行业无法实施监管。2002年国务院宣布中止公安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行政许可审批权,此后成立消防检测机构均没有取得合法身份。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建筑竣工验收前实施消防设施检测制度,明确了技术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和资质申请办法,但公安消防机构至今尚未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力,使这些消防检测机构资质申报无门。
2.2消防检测政策反复多变,各地级市各自为政,消防检测政出多门。2008年5月,省内一些地级市(如广州、湛江、肇庆、中山等)的公安消防机构,先后出台了实行建筑消防检测制度的规定,作为建筑工程验收的前置条件,规定凡新建、改建、装修的建筑工程内设有消防设施的必须要经有计量认证资质(CMA)的消防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并取得合格报告后才能申请建筑验收。从而使消防检测行业得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市场繁荣景象。但2009年3月,一个暂停电话通知,又使整个广东地区的检测行业陷入停滞的危机,至今尚未恢复。
2.3现有唯一一家所谓具有合法身份的消防检测机构在市场上一家独大,几乎垄断整个检测市场。
2.4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检测机构则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由于广东省消防检测政策反复多变,造成这些检测机构亏损严重,入不敷出,根本没有资本购买更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提高检测能力,或提高检测人员技术业务素质。因此造成现有检测队伍良莠不齐,人才缺失,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才凤毛麟角。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造成检测机构技术检测能力低下,服务质量不高,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也大大降低。
3、加强和规范广东省消防检测行业的对策和措施
3.1全面贯彻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早以明确规定社会消防技术的法律地位和市场准入条件,公安消防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必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的状态。
3.2尽快出台《广东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加快消防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对消防检测机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明确资质申报的条件、服务内容、管理要求、法律责任和收费标准;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逐步将对检测机构的监督和从业人员的考核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检测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环境。
3.3提高检测队伍素质,应针对本行业的行业特性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并形成完善的培训制度,加强对消防检测公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经过培训并通过全国有关资格考试合格后的从业人员,方可实行上岗。
3.4建立自律监督机制,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消防监督机构要积极指导检测机构建立自律机制,使该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确保检测机构工作的有效性、权威性和公正性,特别是要杜绝“挂名不在位”现象。
3.5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提高消防检测质量。消防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关系着社会集体的消防安全,其检测数据和结论是消防监督机构行政处理的重要依据。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环境与市场需求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智能建筑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摩天大楼到家庭住宅,从集中布局的楼房到规划分散的住宅小区,都被统称为智能建筑。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称之为City Place的大厦,从此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智能大厦蓬勃发展,步美、日之后尘,法国、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智能大厦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第一座大型智能建筑通常被认为是北京发展大厦,并在此后短短几年时间里,相继建成了深圳的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等一大批高标准的智能大厦。而且不仅北京、广州等东部大城市出现了智能建筑,在乌鲁木齐等远离沿海的西部中型城市也建造了智能大厦。智能建筑在国内的发展迎来了高潮。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乃至出口海外的发展历程。十年间,建筑更智能,城市更宜居。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立足建筑、面向城市,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跨越式发展。至2011年,我国智能建筑建设投资占新增建筑建设总投资的比例为17%左右。
2011年以来,智能建筑市场增长势头明显,由徘徊期进入了新一轮的融合演变期。行业也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趋势,如云社区、智能一体化等。业内也出现了不少实际运行效果良好的智能系统项目。目前,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已达4000亿元。
智能建筑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相比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普及程度目前还比较低,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未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将继续推进,大大驱动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进程。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3。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环境与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及地位等,接着对国内外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解析,然后对智能建筑行业做了子系统分析、区域分析、节能分析。随后,报告介绍了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对智能建筑行业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详细解读。最后,报告重点介绍了智能建筑行业的投资情况,还对智能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先说下个人经历,英文专业的,过了专八。刚毕业在一家五百强的日企做产品助理,一年之后专职做猎头。两年猎头之后有机会进了家建筑公司去非洲做翻译,结果在非洲半年转成superintendent。回来之后做了PM,现在在一家新公司做PM,兼职管着市场销售部。我两家公司都是做冷弯薄比体系的。自己也在考PMP和二建。但是还是很迷茫,不知道接下来怎么走,请教各位建筑行业的大牛!!!还有,需要学习哪些东西???
[建筑行业的职业规划?]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其户籍仍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流动性强;其余的则长期在大中型城市就业,已成为城市工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见,农民工群体的大量增加不仅为我国城市建筑业的飞快发展供给了人力资源,同时为我国的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农民工权益保护、农民工生活与就业环境的保障措施。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涉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保障措施依然存在许多问题。2012年12月,笔者对南宁市部分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分析了南宁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作现状、心理特点及劳动薪酬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同时揭示了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 调查基本情况
1.1 调查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其中西乡塘区40份,兴宁区、江南区各20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回收率高达88.75%。此次调查的农民工的年龄跨度为20~40岁,其中大部分来自广西本地,少数来自湖南、云南等省。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对象选取部分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调查的基本内容涉及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劳动情况、工资收入、劳动保障、技能培训、工作外的娱乐休闲等。
1.2 调查的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建筑业农民工人数为90人,实际调查人数为71人。本次调查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如下:从性别来看,男性农民工为62人,女性农民工为8人,分别占87.3%和11.3%(缺失1人,占1.4%)。从家庭婚姻情况来看,已经结婚的56人,尚未结婚的13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78.9%和18.3%(缺失2人,占2.8%)。从年龄来看,低于20岁的农民工只有1人,20~30岁的农民工占17人,31~40岁的农民工占30人,超过40岁的占22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1.4%、23.9%、42.3%和31%(缺失1人,占1.4%)。从籍贯来看,来自广西的农民工有58人,占调查总数的81.7%,其余12人均来自广西周边的省份,占16.9%(缺失1人,占1.4%)。从民族来看,汉族有22人,壮族有41人,瑶族有3人,其他民族有3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1%、57.7%、4.2%和4.2%(缺失2人,占1.4%)。从家庭人数来看,家里有1~3口人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9.9%,家里有4口人的有19人,占26.8%,家里有5口人的有15人,占26.8%,家里有6口人及6口人以上的,分别有17人和12人,各占26.9%和16.9%(缺失1人,占1.4%)。从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8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43人,高中、中专、技校文化程度的有15人,大专及以上的有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 1.3%、60.6%、21.1%和7%。
1.3 基本情况总结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针对南宁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基本情况总结出3个特点。
(1)在对这71名农民工的调查中,男性占绝大多数,这和建筑业需要高强度体力劳动的职业要求大体符合,但女性在建筑业的地位也不容忽视,许多要求细心、细致的岗位仍需要女性从事。
(2)本次调查的农民工以广西本地的壮族人口为主,笔者在对一些农民工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农民工之间交流多以壮话、桂柳话等本地方言为主,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3)被调查的农民工家庭组成较为庞大,绝大部分的农民工家庭人口超过4人,有一些家庭甚至超过7人,同时农民工接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庞大的家庭人口数量和较低的文化水平是南宁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的主要特征。
2 建筑业农民工现状分析
2.1 农民工务工情况分析
农民工寻找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来自亲朋好友和老乡的推介。大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家亲戚、朋友或老乡的联系和介绍而就职于目前的工作。通过调研,由亲戚好友推介务工的占52.1%,借助老乡联系的占34.2%,其他方式的占7%。除此之外,调查表明建筑业农民工的务工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一是劳务公司的派遣;二是跟随之前的工程包工头;三是与熟人一起外出寻找;四是独自寻找;五是其他方式。这5类务工方式的人数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8.5%、62%、5.6%、18.3%和5.6%。
2.2 农民工劳动时间分析
调查表明,建筑业农民工从业时间较长,60%以上的农民工从事建筑业达1年以上,70%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8~10 h。
农民工希望每年出外从事建筑劳务期时间长的人数占15.5%;期望排除耕作收获、重要节日的时候可以返乡,剩下期间都能从事劳动的人数占47.9%;期望每年劳动期间在6~8个月的占29.6%;期望每年劳动期间在4~6个月的人数占2.8%;期望每年劳动期间低于4个月的人数占2.8%。
2.3 农民工工资收入情况分析
调查表明,农民工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有2人,占2.8%;1 500~2 000元的有12人,占16.9%;2 000~2 500元的有21人,占29.6%;2 500~3 000元的有10人,占14.1%;超过3 000元的有11人,占15.5%;此外有14人不方便透露自己的收入,占19.7%。
对于工作收入的发放方式,每月基于劳动的完成情况发放工资的占22.5%;每月只发放基本生活费用,工程全部完成后一次性发放的占40.8%;日常需要用钱时老板会提供帮助,工程完工后最终发放的占26.8%;其他形式方式发放的占7%。
对于工资薪酬拖欠的情况,5.6%的农民工表示时常遭遇,50.7%的农民工表示只是偶然发生的现象,另外39.4%的农民工表示从来没有被拖欠过,剩下3位农民工表示不方便说,占4.2%。
对于=资薪酬拖欠的态度,33.8%的农民工表示绝对不允许;45.1%的农民工表示能可以接受短期的拖欠,但必须有限期;15.5%的农民工认为多少要给一点,剩下的以后再说;2.8%的农民工认为为了能长期十活,拖欠也没办法。
2.4 农民工劳动保障情况分析
在调查中,与劳动单位建立了合同关系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22.5%。针对是否要建立合同关系的问题,50%以上的农民工表示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十分必要;1 2.7%的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签订劳动合同;还有28.2%的农民工表示不在意是否存在合同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建立了合同关系的农民工人数不多,他们对于社会保险中的“五险”认识度并不高,非常了解“五险”的农民工只占4.2%,62%的农民工对“五险”只有一般了解,不了解“五险”的农民工仍有29.6%。同时,施工方为农民工入医疗保险的只占21.1%,入工伤保险的占39.4%,加入养老保险的更加少,只占4.2%;仍有49.3%的农民工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2.5 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情况分析
在调查的71名农民工中,有29名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占总调查人数的40.8%。当问到是否有必要参加岗前培训时,44人认为很有必要参加培训,占总调查人数的62%;7人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培训,占总调查人数的9.9%;15人认为无所谓,占总调查人数的21.1%;5人没有回答这一问题。在假设可以获得职业技能学习的条件下,选择通过政府、公司获得培训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9%,选择自己参加培训班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9.4%,选择私底下跟老乡、同事学习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1%,缺失和选择其他途径各占总调查人数的4.2%和1.4%。
2.6 农民工闲暇生活情况分析
闲暇时,农民工最喜欢做的事情,由高到低的排列分别是看电视、上网占62%;睡觉占45.1%;读书、看报占35.2%;打牌、打麻将占21.1%。在生活上,农民工主要的交往人群为老乡、同事及亲戚,分别占62%、46.5%、50.7%。
2.7 农民工工作环境满意度分析
调查表现,农民工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但农民工表现出较为乐观的情绪。在调查的71名农民工中,有6人对现在的工作环境非常满意,占8.5%;有56人表示基本满意,占78.9%;有7人对工作环境不满意,占9.9%;只有2人表示非常不满意,占2.8%。
3 存在的问题
3.1 薪酬收入较低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与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协调。调查显示.46.5%的农民工月收入在2 500元以下(还不包括不方便透露收入的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南宁市月平均工资为2 848元,这表明大约有一半左右的农民工工资收入在南宁市平均工资以下。调查同时表明,农民工日常工作时间一般为8~10 h,劳动强度较大。
在“目前您最关心的问题”这一项调查中,选择工资偿付这一选项的比例最大,占43.7%,有32.4%的农民工选择工资水平;此外,孩子就近入学、签订合同、劳动时间、购买住房等也占了较大的部分。目前,农民工的最实际需要是可以获得较高收入后,返乡生活、结婚,赡养老人和养育孩子,进而改善当前的生活状况。
3.2 社会保障不完善
针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情况,笔者通过农民工对“五险”的认知程度及他们购买了哪些保险这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农民工对“五险”并不了解,大多数并不清楚什么是“五险”。实际上,真正加入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只占21.1%,加入工伤保险的占39.4%,加入养老保险的占4.2%。这些明显的缺陷从根本上反映出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应该说,当前大部分农民工的最基本期望是既可以在城市里挣钱,又可以在出现意外、工伤、疾病时得到救助。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属于职业伤亡的高发人群,他们对于加入工伤保险的愿望十分迫切。可见,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刻不容缓。
3.3 技能培训缺乏
调查发现,目前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普遍为中青年,且学历层次较低。这使得岗前培训显得很有必要。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工在上岗之前,只有40.8%的人接受过基本工作技能培训。尽管此次调查对象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不超过一半,但有62%的农民工认为接受培训很有必要,说明农民工有较为强烈的学习诉求。农民工选择培训机构并无重大偏好,不管是政府、劳务公司组织的技能培训,还是通过老乡介绍的学习培训班,均可接受。
3.4 闲暇生活较为单一
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比较单一,大多选择看电视和上网作为娱乐,对于电视这种比较普遍且费用相对低廉的娱乐活动,大部分中老年农民工较为青睐。而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则得到青年农民工的喜爱,同时电视和网络也是农民工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媒介。在交流人群的选择上,调查发现农民工基本以内部交流为主,大多数以本建筑工地为社交圈子,极少和工地以外的人群打交道,这就造成了一种封闭式的环境。调查发现,农民工很希望和更多的人群交流,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1.
[2]葛笑如.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难与对策[J].农村经济, 2007(9):69-71.
[3]陈斯冰,刘平建.建筑业农民工现状调查与对策D].中国农机化, 2009(5):49-52.
[4]毛文琳,陈永峥,陈芳.城市建筑业农民工闲暇生活堪忧[J].农业工作通讯,2010(17):40-42.
摘要:本文从建筑行业发展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新挑战的角度分析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以便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TU-4
前言:2014年,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中提到“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但是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其发展历史较短、速度较快,目前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亟待解決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怎样才算成才的问题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方面,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社会的种种因素限制,高职院校学生长期深受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其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体系往往存在着偏重认知能力考核,忽视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个性化能力的价值;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轻视甚至无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这样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体系无疑是打着大工业时代的烙印的,这种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像生产流水线上的千千万万规格相同的零件一样,没有个性魅力,缺乏独特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职业准入制度的推进实施,行业发展对非技术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少,对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的起步晚,经验不足,目前已经暴露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其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一直在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存在着定位不清、方向不明的弊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要突出学生的能力特长,更要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建筑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例:
二、传统观念中对建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的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四点:
1)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建筑物是百年大计的产品,建筑行业素有“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安全第一”的说法。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环节是隐蔽工程,现有的建筑工程监督和管理机制根本不可能全方位的涉及到每一个工程细节,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操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在招投标市场以及原材料采购能方面很容易滋生违规行为,最终造成工程质量隐患。要想振兴中国的建筑业,在招投标以及施工方面向西方先进国家看齐,必须大力加强建筑行业职业道德建设。2)过硬的专业素质。建筑工程行业的许多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无论是勘探、设计、施工还是招投标等环节都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所谓“一招鲜吃遍天”,高职院校毕业生如果要在建筑行业就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技之长。3)超群的沟通协调能力与适应能力。建筑行业具有资金量巨大,人流量、物流量密集的特点。建筑工地现场工作人员每天需要面对大量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没有超群的沟通协调能力与适应能力是无法胜任的。4)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对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评价成为其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现代建筑行业特点
建筑工程虽是传统行业,但却是极具生命力的行业,每年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均超过6%。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建筑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059个,新签合同额591.1亿美元;另据发改委公布,2015年1-9月,发改委共审核批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8个,总投资金额为18131亿元。交通设施、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的改造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发展有以下三种趋势:
方向一:“互联网+”催生智能化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等,都可以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进而作用于建筑行业,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我国智慧建筑市场产值已超过千亿元,并且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未来市场可达数万亿元。
方向二:现代化建筑工业转型3D打印是绝对不能缺席的角色。事实上,随着技术进步,如今3D打印实体房屋已被证明其可行性,一些3D打印实体房屋也陆续在世界各地出现。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在3D打印技术的引领下,建筑产业由“建造房子”向“制造房子”模式转变已成趋势方向
方向三:无人机、机器人开启建筑自动化。这种新型建筑防护施工机器人不仅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提升迅速,而且操作简单,每层提升两个人就可以搞定,节省了大量人力。
四、适应行业发展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要求:
毫无疑问,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了新的挑战。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特点以及建筑工程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我们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加以总结如下:
专业能力包括1.正确识图,用图的能力,并掌握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2.正确使用、检测和管理建筑材料的能力 3.具有一般建筑构件计算( 设计和验算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能力 5.具有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6.认识和了解自动化设备,掌握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信息技术 6.了解最新国内外建筑行情,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
关键概括为六方面的内容:责任意识、承受能力、诚信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1.责任意识。在工作中能够独挡一面,关键时刻不等不靠,具有强烈的责任意思是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的必备潜质。2.承受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属于高考分数偏低的考生,许多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自信心不足,不肯鼓足勇气面对生活。稍遇打击就会心灰意泠。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承受能力,提高自信心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3.诚信意识。诚信度是职业操守的重要组成部分。4.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任何工作岗位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5.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6.适应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企业对员工的适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并胜任工作的人才普遍受到企业的青睐。参考文献
1.卢勇威.高职学生工学结合实行“双考核”的尝试[J].职教论坛,2008(03):21-23.
三年的校园生活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扎实的理论知识,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懈地去挑战自我,相信再大的工作困难也会迎刃而解,校园学习期间,曾做出的成绩,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上更有信心去胜任,也锻炼了自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成绩上,一直名列前茅,每学年都能获得奖学金。我的专业知识水平使我在建筑行业中很快得到发展。课余时间,就不断的了解和接触建筑行业知识,使得在学习建筑理论知识时。很快的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三年的学习生涯,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实质性扩展,增大了我的知识面。
我擅长CAD设计和平面设计及办公软件,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图纸有一定兴趣,可能跟课余和假期时间学习了相关的知识有关。我在校间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工作态度认真,做事严谨。在日常活动中,我工作热情负责、任劳任怨,和班级同学团结一致。实习期间我带领同学参加建筑行业设计实践,多次配合实习老师讲解实践知识和参观建筑新技术成果。从中不但服务了老师和在校学生,而且提高和加深了我们这一批学子对建筑行业的兴趣和了解,也为许多同学增加了就业机会。
在不断提高书面知识理论的同时更注重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年暑假我应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任技术内业员,我自身对这行业有坚实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又有大量的工作让我在这个建筑行业中不断地加强了锻炼,建筑专业知识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使我受到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足疗行业技师紧缺,很多洗浴中心和足疗中心在开业之后还没有找到足疗技师,找一位有经验的足疗技师,再招聘一些从未干过足部按摩的年轻人,由有“经验”足疗技师现场教学,“学生”在旁边观看,是他们认为的最佳选择。
1999年,足部按摩被正式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成为一个国家认可的职业,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足部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近年来足部按摩行业发展很快,从业人员每年以100%的速度递增。2003年底取得营业执照的专业企业有120万家,专业从业人员高达300万-400万人,其中还不包括美容院临时增加的足部按摩人员。
由于足保健场所的市场潜力大,同时投资额低、风险低。店堂从房租、装修到购置物品设施,整体投资只有几十万元。因此,在国家缺乏全面整体宏观调控下,不法店家滋生蔓延、大行其道。在没有树立起这一行业的行业规范前提下,店家随意经营,正规经营的商家得不到良性的竞争环境,消费者得不到健康的消费观念引导,从而使种种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经营滋生蔓延甚至成为了行业的主流。
建筑防水主要指房屋建筑物的防水, 防水处理的部位主要有:屋面、内外墙面、厕浴间、楼地面和地铁、地下室和地下停车场等等。这些部位易于出现渗漏的原因与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有关 (一般是材料发生热胀冷缩变形、化学收缩、干湿收缩、应力变形, 产生裂缝) 因而出现渗漏的程度不尽相同。
近年来,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建筑防水的应用领域已由传统的房屋建筑防水为主, 逐步向地下空间、轨道交通、高速铁路、机场码头、高速公路、城市地铁、海洋建筑等民用、科技、水利及环保设施、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防水领域不断地延伸和拓展, 建筑防水已成为各类建设工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1 湖北省建筑防水材料发展现状
由于机构改革不断深入, 建筑防水材料行业里企业的建立和运行逐步走上市场化道路, 政府对生产企业的行业化管理力度也越来越削弱, 没有哪一个部门负责全行业的全面管理和运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许多企业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 各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 十分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创建工程技术做大做强的示范效应, 对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建筑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产品结构由中低档向中高档发展, 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占据主导地位, 品种结构更趋合理。
经过一代代防水人的不懈努力与顽强的拼搏奋斗, 湖北省的建筑防水已经在全国拿下了四个“第一”。
(1) 2006年9月, 湖北省石首市在全国率先被授予“中国建筑防水之乡”称号 (当时全国只有4个省市获得此称号) 。
(2) 2001年, 武汉市在省一级协会组织里第一个成立了“防水建材工业协会” (当时全国有一半的省里都没有) 。
(3) 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了专业的防水材料大市场 (原先在武汉市岳家嘴, 现搬迁到铁机路) 。
(4) 2007年, 在全国省一级防水协会里第一个组团到台湾考察, 与当地“防水工程协会”相互交流学习。
现在湖北省生产的防水材料大体可分为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两种, 其中按照原材料性质分类有: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三大类。目前, 贸易合作逐步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信息交流也在不断加强, 湖北省防水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生产防水材料的机械设备, 以及防水材料的质量和品种都接近世界现先进水平, 但应用技术相对落后, 还有待改进。
1.1 生产总量高但企业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
虽然湖北省每年的防水产品生产总量不小, 但真正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寥寥可数。剩下的却是许许多多小企业和小作坊式的生产厂家, 他们有的甚至只有几台机器, 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 而且成本高, 还对环境有污染, 产品也一般不符合国家标准, 主要依靠低廉的价格和强硬的推销去打开市场。这无疑大大降低了防水材料的质量, 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这样价廉质差的产品是使建筑物出现漏水的主要原因。这些产品同样也使得湖北的防水材料市场出现混乱, 作为一般的材料经营者只要有一间门面就可以采取委托经营, 对经营者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没作明确限制, 这就造成店面就像烟酒店、百货店一样, 只要有钱、能拿到货源想开就能开, 甚至有的经营者连委托书都没有, 就堂而皇之的做起了防水材料经营, 他们的材料质量意识淡薄, 价格浮动大, 经常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
落后的生产设备、混乱的经销市场已经引起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的高度重视。2010年10月18日工信部颁布了《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 (2010年) 》 (以下简称“目录”) 。该目录所列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确定:
(1) 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2) 严重污染环境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3) 产品不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标准。
(4) 严重浪费资源、能源。
该目录涉及到防水行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有:
(1) 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
(2) 水性聚氯乙烯焦油防水涂料。
(3) 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 (焦油型) 。
(4) 年产500万m2以下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生产线 (2010年) 。
(5) 年产500万m2以下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生产线。
(6) 年产100万卷以下沥青纸胎油毡生产线。
1.2 防水工程造价远远偏低于工程总造价
长期以来, 湖北省建筑屋面和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造价大概为20~50元/m2。目前房价虽然大幅度上涨, 用于房屋装修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 但防水工程方面的投入却仍然维持着较低的水平。如在武汉市的建筑工程总造价中, 仅有1%的成本用于防水工程建设。十多年前, 防水建筑行业会议在南京召开, 并提出了把建筑防水价位由建筑工程总造价的2%增加到6%的建议, 但支持着甚少, 以致于很多年后的建筑防水工程仍然维持着低水平运行。在湖北省当前的建筑工程总造价中, 建筑防水工程平均造价约为1~3%, 远低于世界水平, 加之大部分投标单位均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 很多质量优良的防水材料不菲采用, 影响工程质量, 最终导致建筑物出现渗漏等问题。
1.3 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落后于实际需求
虽然我国已两次修订《地下防水技术规范》和《屋面防水技术规范》, 仍然达不到设计要求。目前, 国内正在进行新行业规范的修订工作, 而且正在大规模修筑地铁、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但尚不具备配套的防腐技术和防水技术的操作规范。同时, 有的试行的操作规范, 还需完善某些材料的使用要求, 海洋工程、环保工程和地下工程中还未试用新的防腐和防水材料。因此, 政府必须尽快出台相关规程, 并在防水工程建设方面加大监管力度。要改变以前“以罚代管”的执法理念, 提高建筑防水标准。
2 总结
随着市场的不断整合、政策的不断完善、防水材料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和防水人的不懈努力, 这个行业还是一个大有发展的朝阳产业。尤其是近些年来, 我国建筑规模迅速扩大, 现在中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 比所有发达国家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 随着建筑面积的空前增加, 能源问题日益严峻, 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而建筑节能是节能中的头等大事, 建筑屋顶保温隔热工程是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一方面, 保温和隔热层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方式, 而在保温层受潮或受水的情况下其保温性能明显下降, 最终影响节能效率。在建筑屋面保温系统和外墙保温系统中, 通过设置防水层, 或对保温防水一体化材料的防水性能提出要求, 就可以提高建筑能效。另一方面, 在种植屋面、单层屋面、热反射屋面、太阳能光伏屋面等新型建筑节能系统中, 防水是关键的技术之一。因此, 在建筑节能体系中, 建筑防水是节能效率保障、提高的重要手段。
摘要:由于机构改革不断深入, 建筑防水材料行业里企业的建立和运行逐步走上市场化道路, 政府对生产企业的行业化管理力度也越来越削弱, 没有哪一个部门负责全行业的全面管理和运行。主要建筑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产品结构由中低档向中高档发展, 产品结构明显改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占据主导地位, 品种结构更趋合理。
关键词: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2010.22.中国建筑防水.
【建筑幕墙行业的现状】推荐阅读:
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10-13
建筑行业多头管理现状10-17
建筑幕墙施工工艺06-08
建筑幕墙工作总结07-14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12-13
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资质丙级标准07-28
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墙管理办法06-08
探究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11-02
广西建工集团晟力建筑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07-27
建筑设计行业的认识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