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共8篇)
【云南师范大学专业】云南师范大学招生网站-云南师范大学分数线
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在抗日战争烽火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昆明合组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100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云南省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占地3000亩,下设25个直属学院,2个独立学院,拥有国家“中国—老挝”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云南省外籍院士工作站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40余个。承担国家科技惠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及国家“863”、“973”计划项目等重大科技项目20余项,年度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拥有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在内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拥有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4项。现有86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农业工程、地理学、体育学三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十名。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商管理(MBA)、法律等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一、办学性质及校址1.学校部委码:106812.校址:学校共有2个校区,各校区校址如下:(1)呈贡主校区地址: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邮政编码:650500(2)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地址: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邮政编码:650092。3.办学层次:学校具有招收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的学历教育资格。4.办学类型:国有公办省属重点普通高等学校。5.学习形式:全日制本科,基本学制为四年。6.毕业证书: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合格或修满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颁发云南师范大学毕业证书,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学士学位。
二、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学费及住宿标准1.我校在各省招生专业、招生计划以当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公布的为准,专业介绍请通过我校网址查询(http://zsb.ynnu.edu.cn/)。2.学费及住宿标准:招生类别层次学费标准元/
生.学年住宿费(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普通宿舍)元/生.学年住宿费(呈贡主校区六人间公寓)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元/生.学年住宿费(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呈贡主校区四人间公寓)元/生.学年备注 1.哲学本科3,400 400元800元1200元详见当年各省招生报2.教育学本科3,400 3.文学本科3,400 4.历史学本科3,400 5.经济学本科4,000 6.法学本科4,000
7.管理学本科4,000 8.理学本科4,500 9.工学本科4,500 10.艺术(应用类)本科10,000 11.高等职业教育本科5,000 12.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本科10,000 13.艺术(应用类,师范)本科7,0001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高尔夫运动服务与管理方向)、动画】本科15,00015.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计学】本科待定备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定的为准。
三、录取规则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原则,在招生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的招生政策,德、智、体全面考核,“公平竞争、公正选才”和“择优录取”,具体录取规则是:1.我校按照考生高考成绩和报考学校志愿先后顺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在同一批次志愿中,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分数相同时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录取;分数和志愿相同时按外语、数学成绩高者优先录取。2.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收第二志愿考生。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将其随机调录到生源不足的专业。对不符合国家招生有关规定及本校招生计划已满不服从调剂的考生给予退档。3.参加云南省二本批次录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泰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柬埔寨语专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华侨及其子女、归侨侨眷子女考生。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动画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高尔夫方向)参加云南省二本A类招生,动画专业招收文史、理工及艺术类考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高尔夫方向)招收文史、理工及体育类考生。以上两个专业的录取原则是:文史、理工类考生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在专业(云南省美术类、体育类统考成绩)和文化双过线的情况下,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考生文化成绩相同,优先录取专业成绩较高者。5.总分相同情况下,对长期工作在高寒山区的教师子女、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思想政治品德突出、文体等方面有突出特长的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考生优先录取。6.认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性加分;对符合降分条件考生,按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一规定执行。7.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动画”、“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方向)”除外)、体育类专业的录取原则是:文化和专业双过线的情况下,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考生专业成绩相同,优先录取文化成绩较高者。8.艺术教育专业以云南省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统一考试成绩为准,文化成绩达到云南省二本文史、理工类最低控制线且专业成绩合格后,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9.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录取原则是:文化、专业成绩均达到合格线后按照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50%+文化课成绩×50%)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10.动画专业的录取原则是:文化、专业成绩均达到合格线后,按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考生文化成绩相同,优先录取专业成绩较高者。11.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方向)的录取原则是:文化分上相应批次合格线,体检及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后,按照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50%+文化课成绩×50%)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12.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文化考试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命题、评卷,学校依据考生考试成绩统计情况,确定文化考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在达到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30%)及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综合评价,分项目择优录取(免试运动员除外)。13.高水平运动员和专升本的录取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相关规定执行。14.凡报考我校部分需要有外语口语考试成绩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院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语考试,合格者方能填报相关专业志愿(招生专业见各省招生计划版)。15.所有招生专业统考外语语种不限,学生进校后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16.各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17.体检标准执行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四、奖励政策:学校为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争先创优,设立了 “西南联大奖学金”、“朱德祥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长新生奖励金”、“伍达观奖学金”等10余项奖学金。
五、助困措施:学校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构建了以“奖、助、勤、贷、补、免”为主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线的帮困助学育人体系。
六、附则1.本章程未尽事宜以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的规定为准。2.本章程适用于云南师范大学本年度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由云南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中心招生处负责解释。
七、云南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中心招生处地址及联系方式1.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2.邮编:6505003.电
话:0871-65912887、65910379(兼传真,呈贡主校区)
0871-65516256(兼传真,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4.网址:http://zsb.ynnu.edu.cn E-mail:
zhaoban@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重点专业:
云南师范大学全景地图:
云南师范大学历年分数线:
云南师范大学报考指南:
云南师范大学招生计划:
云南师范大学人气校友:
一、云南省高校大学生缴费基本现状
本项目研究所用的数据及资料来源于本课题组2010年10月在云南省昆明市五所高校进行的实地教育成本与教育收费状况的专项调查。调查采用走访和无记名方式, 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地调研, 共发放问卷1 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87份, 有效率为98.7%。另外, 本研究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深度访谈, 以其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具体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列表
(一) 学费情况
1. 学生来源情况
从学生的整体缴费情况看, 目前全部缴清的总比例仅为68.05。从城乡划分来看, 学生来源情况不同缴费情况不同, 相较城市和城镇的学生而言, 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全部缴清比例明显较低, 其全部缴清的比例仅为65.79%。
单位:人、%
2. 学生缴纳学费来源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 来自城镇和外省籍的学生学费来源主要是家庭存款, 而农村和云南籍学生的学费来源主要是助学贷款。可见, 对于云南籍、农村生源的家庭来说, 学费是学生家庭中的一项数额较大的开支。
单位:%
3. 男女生缴费情况
从男女生的缴费情况来看, 女生的缴费情况要略好于男生, 高出了7.35, 差异不大。
单位:%
4. 学费对学生学习影响情况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有至少一半的学生表示学费的高低对其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 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 这个比例更高。
单位:人、%
5. 学费标准评价情况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费标准合理, 但仍有47.8的学生认为学费标准偏高。目前云南高校大学生学费存在着偏高的现象, 不同群体对学费的承受能力存在着差异, 城镇学生承受能力高于农村学生的承受能力。
单位:人、%
(二) 住宿费
从表6可以看出, 不同来源的学生住宿费支出不同, 来自城市、城镇和外省籍的学生的住宿费主要集中在800—1 200元, 而来自农村和云南籍的学生住宿费支出集中在400元。
(三) 生活费
从表7可以看出, 学生在校的支出总额主要集中在3 000—4 000元。
单位:%
单位:%
二、云南高校大学生教育收费与成本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居民收入与教育支出的差距
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 直接开支总额占家庭年收入比重可以反映上学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2009年云南省GDP总额6 168.23亿元, 人均GDP为13 687元, 常驻人口4 514万人。按此计算, 按每学期支出3 500元, 一年7 000元计算, 教育支出占人均GDP的51.14%。最保守的估算, 一个家庭负担一个大学生的教育支出至少占家庭收入的一半, 特别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 这个比例将更高, 相对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农村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差距增大, 学费以及其他在校期间的费用负担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农村大学生付费能力普遍偏低。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是直接影响学生教育开支的重要因素。
(二) 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不足
近年来, 云南省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由于云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其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尤其中央政府对云南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而学生家庭支付学费比例偏高, 但不同群体学生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一, 在云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云南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比例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 中央财政承担15%的比例偏低, 地方财政85%比例偏高, 压力过大。其二, 高等教育学费增长快于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研究资料显示, 云南省高校生均学费占生均成本的比例远超过25%的国家规定, 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四所高校分别为38.54%、44.97%、46.58%和37.16%。从全国的情况看, 学杂费收入平均占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3.6%,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分别占3.19%、2.29%和5.13%。而云南大学学费收入占全校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8.93%, 昆明理工大学占21.27%, 比例相对偏高。
(三) 学费整体水平偏高,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由于作为分母的成本的偏差, 学费占成本比例25%的收费原则, 便失去了实际的操作价值。因此, 成本的估计不能完全作为政府财政补助和个人成本分担份额的决定要素, 高校的教育成本只能作为政府财政拨款的间接参考, 决定财政补助的主要依据应该是高校的基本经费需求。合适的做法应参照国际经验, 确定各学科的生均成本比, 以作为预算编制和制定拨款公式的参考。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上述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
(一) 规范高校收费制度, 合理制定学费标准
按照高校学费占年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不超过25%的标准, 参照云南人均GDP水平, 制定体现云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收费标准体系, 同时进一步细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 使学费标准拉开档次, 真正体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由于教育培养成本不同则学费标准不同的原则。
(二) 建立高等学校收费法律监管机制
具体而言, 法律要明确住宿费的定价模式与定价程序及其他费用的定价模式与定价程序。按照成本补偿模式, 高校住宿费的定价程序应当是:第一步确立人均住宿成本。第二步确立国家与学生各自承担的成本比例。在这个问题上, 可以参考25%的比例上限, 即学生承担的住宿费不能超过整个生均住宿成本的25%, 其余的住宿成本由国家承担。第三步确定学生的人均住宿费。
(三) 加大对贫困生的学费支持力度
严格按照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向各省级政府下达的《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高等学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经费, 专款专用, 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家庭学生, 确保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入学或中止学业。各地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当前, 要特别重视加快推进按新机制、新政策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同时, 高等学校对有交费能力的欠费学生, 在认真核实其家庭经济状况后, 促使这类学生按规定交纳学费。
(四) 建立对“年生均教育成本”测算的有效机制
以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与办学等级为分类标准确立每个项目的成本上限与下限。具体而言, 可以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的评估办法, 测算不同高校的投入规模与办学质量, 再确定不同学校的“年生均教育成本”。对各地高等学校自身的办学规模与办学等级的测算应该统一标准, 同时, 要考虑到高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每隔几年要重新测算一次。
参考文献
[1]张应强, 刘在洲.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6) :64~681.
[2]张人杰.论大陆公立高校的学费[J].学术研究, 2003, (2) :1.
2013届毕业生就业季,699万名大学生就业“难”字当头。有权威媒体归纳总结出六大难点:“体制内”热度不减;“错位”需求致两难;基层就业“非主流”;“海归”日渐成“海待”;“门槛”歧视依旧在。
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云南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呢?何金平指出,去年,全省在推进政策引领、推进工作创新上下工夫,大力推行 “走下去”服务基层、“走出去”就业、支持校园招聘活动、创业促就业、质量提升、就业帮扶“六项计划”,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样本经验一:云南55.3%的毕业生下基层就业
刚走出环境优雅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选择基层就是选择吃苦。近期在全国许多省份举办的一些招聘会上,地处一线、二线城市的国企、央企等单位求职者人满为患,而一些地处偏远、劳动强度偏大、“地位”不高的技术工人岗位则少人问津。教育部统计信息显示,全国60%的高校毕业生表示要到省会和一线城市就业。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教育部统计信息显示,全国60%的高校毕业生表示要到省会和一线城市就业。然而,“截至今年9月1日,云南省到县及以下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的55.3%”。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介绍就业工作经验的单位仅为6家,云南省率先发言。何金平表示,云南推行“走下去”基层服务计划。通过开展订单培养、合作培养、定向培养,积极拓展基层就业项目,为农村基层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每年公开招聘1.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办事处从事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社区等社会服务工作。对应征入伍和到省内25个边境县市、3个藏区县乡镇以下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云南还推行了“走出去”就业计划。全面开展“云南青年志在四方”宣传教育活动,依托部省合作、省校合作、央企入滇等平台,加强联系和协调对接,建立输送高校毕业生的机制和定期招聘高校毕业生到省外就业的合作关系,引导和鼓励云南省高校毕业生走出云南到省外就业。今年起,云南对出省就业的云南籍毕业生给予补助,对出省就业创业比例达10%以上的高校给予奖励。
样本经验二:5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招聘,在全国率先设立青年创业省长奖
2013年云南省有毕业生13.8万人,省教育厅和各高校举办的各类专场和校园招聘会3 5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超过30万条,毕业生入场人数超过50万人次。2013年云南省级和高校共举办创业大赛72场,举办创业讲座和论坛440多场,参加学生超过了15万人次。
何金平介绍,云南在推行支持校园招聘计划中,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校产合作、校企合作,校园招聘活动更加多样化、常态化。去年全省率先落实了国办发35号文件“支持校园招聘活动”要求,规定从2013年起,省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对高校校园招聘活动给予补助。
云南省还设立了1亿元的创业资金,并在全国率先设立青年创业省长奖,把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结合,把指导服务与创业项目结合,把政策扶持与创业园建设结合,推行创业促就业计划。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表示,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比例较低,表明我省在此项工作推进中还有空间。在激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方面,贷免扶补的环节较多,还有一些服务不够畅通。针对这些问题,何金平表示,云南要求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个学分,这项规定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目前云南农业大学已经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列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学时为36小时,学分为2分。而不少高校也正在进行新的教学计划设置,创业课程将更多地作为必修课与学生见面。
云南还规定,对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创业注册资本在20万元以内的小微企业实行实际出资额零首付。对经云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给予一次性奖励。目前第一批10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每园50万元的奖励经费已到位。
2014年我省预计毕业生将达15.5万人,比去年增加1.7万人,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但仍有新的机遇。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表示,从去年9月开始,就有大型企业到学校展开专场招聘会,新一轮的就业工作也早早启动。目前,全省各个院校都在院系、学校层面举行了大中小型的双向选择招聘会。截至2013年9月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6.6%,较去年同期增长1.5%。
样本经验三:每年组织1万名毕业生就业见习
“云南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高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支出计划,按照1∶500的师生比配齐校级专职就业工作队伍,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范围。”何金平介绍,云南每年定期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把专业就业情况作为安排高校招生计划和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指标。全省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典型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和就业示范课程建设等活动,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云南还建立少数民族、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库,实行“一对一”实名动态帮扶、援助。去年,云南省除对享受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外,还将全省3个藏区县和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毕业生也纳入补贴范围,目前全省一次性求职补贴已全面发放到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手中。
校学发〔2018〕31号
关于印发《云南财经大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云南财经大学
2018年5月11日
云南财经大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
办法(试行)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0〕6号)、《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教助中心〔2014〕56号)、财政部 教育部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调整完善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教财〔2014〕180号)、云南省教育厅 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中国银监会云南监管局《关于完善我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意见》(云教贷〔2015〕14号)、云南省教育厅 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关于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云教贷〔2015〕2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额度由贷款人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情况,与借款人协商确定,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每人每学年的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学年的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12000元,最低不低于1000元。
第二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偿还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还本宽限期为毕业后3年。
第三条
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政策
执行。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承担,学生毕业后贷款利息全额自付。
第四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要求借款人的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作为共同借款人。在借款人毕业后,父母或监护人有义务教育、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及时向高校和学生贷款经办行以及县资助中心提供学生的最新联系方式,并在借款人未按期归还贷款时,履行连带还款责任。
第二章
申请条件和材料
第五条
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由借款人到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并提交相关材料。
(一)借款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在校中国籍全日制本科学生(含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
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3.学习刻苦,能正常完成学业。
4.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支付借款人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5.在校期间未办理其它贷款的学生。6.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所需材料
首贷:1.借款人合法有效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借款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的复印件。
2.借款学生本人签字的《申请表》原件。3.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复印件。
4.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续贷学生、已通过高中预申请的首贷学生均无需再次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
5.新生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及其复印件,在校生凭学生证。续贷:1.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在校生需在网上完成续贷声明,通过学校审核后提交银行再办理续贷。
2.在其它银行贷款的学生,根据银行要求自行提供材料。
第三章
办理程序
第六条
在校生根据经办银行要求,在春季学期持《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证到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和签署贷款协议,并在通知时间内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执单交回学院,学院收齐后统一交学生处资助中心审核并在相关管理系统中进行回执录入工作。
第七条 新生持在高中学校的预申请材料、录取通知书、借款人合法有效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借款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的复印件;《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到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入学后将回执单交回学院,学院收齐后统一交学生处资助中心审核并在相关管理系统中进行回执录入工作。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八条
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作为本学院学生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班主任为直接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学院要认真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组织落实工作,宣传到位,要认真做好材料的收交工作,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协助学生顺利申请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各学院要针对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信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觉还款意识,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行为动态和联系方式,协助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第九条
借款学生本人在校就读期间发生入伍、休学、退学、留级、开除、死亡等情况时,各学院要及时书面通知学生处资助中心。学生处资助中心收到通知后及时在相关管理系统中进行相关信息变更,并通知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五章
部门职责
第十条
学生处 由学生资助中心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工作;负责组织安排全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负责在相关管理系统中中填报相关信息及对申贷学生资格审核并上报;负责收集各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信息,与之进行工作接洽;负责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负责新学年的学生贷款回执录入工作;负责春季学期在校生续贷声明审核工作;负责毕业生毕业确认审核清理工作;负责每学年对学生就学信息的更改工作;配合各县资助中心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各学院 负责向在校生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动员学生主动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汇总本学院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信息;统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额度并报送学校学生处资助中心;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监督管理;负责每学年学生回执单和毕业确认表的收集上报工作;负责在校生续贷声明的管理工作;负责贷款学生毕业信息档案的建立;负责跟踪并适时报送学生处资助中心毕业生还贷情况。
第十二条
财务处 根据经办银行的要求提供学校开户行的有关信息;根据经办银行放款信息,及时通知学校学生处资助中心贷款的到账情况;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转缴学费等相关手续;按国家和省级要求及时核拨学校应承担的部分风险补偿金。
第十三条
招职处负责向新生邮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宣传材料。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处
2018年5月11日印发
首先送给您的第一句话——出去玩就应该放下内心所有的包袱,让心情彻彻底底的放一个假。
一、路线:武汉——昆明——丽江(火车)
出游时间:1月份左右,正处于云南的冬天,空气湿冷,但是建议至少逗留一周以上,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当地的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注意事项:
冬天来云南既要准备一两件厚的外衣,又要准备一点漂亮时尚的普通外套以便早中晚更换(因为昆明早晚气温会比较冷,下午太阳光较强,有必要的话准备一把遮阳伞或者防晒霜及墨镜)
二、云南第一站昆明: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同是也享有“春城”的美誉
(一)富有文化内涵和代表性的景点有:滇池、石林、世界园艺博览园、金马碧鸡坊、云南名族村、大观楼、翠湖、圆通寺、西山
(二)建议品尝美食有: 过桥米线、饵块(蒸饵丝)、凉米线、云南鲜花饼、包浆豆腐、石林乳饼、炸洋芋
(三)特产:云烟、七子饼茶(最普通和实际的两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都是比较昂贵的)
1.昆明-滇池又称昆明湖(北京颐和园内也有一个昆明湖,两个不一样)常年11月份直到次年的1月份是红嘴鸥欧的栖息地。
收费情况;要是去海埂大坝(海鸥很多)看看是不要票的!从大观楼坐船是要10块的门票,船另算。海梗公园8块的门票。
2.昆明-石林:石林风景名胜区于1931年建立,现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和“阿诗玛故乡”(在中国景区当中号称天下的没几个,然而石林就是其中一个)。
收费情况:学生票87.5元/人
3.昆明-世博园(或者选择云南名族村,门票差不多,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
收费情况:学生套票90/人(网上购票返12元现金,套票含世博园景区学生优惠票1张+多瑙河漂流+4D电影)
1.昆明历史标志性建筑---金马碧鸡坊
免费开放(建议一定要看看,因为它一种历史文化的象征)
三、云南第二站丽江:
(一)富有文化内涵和代表性的景点有:丽江古城、泸沽湖、玉龙雪山、束河古镇、梅里雪山、虎跳峡、丽江木府
(二)建议品尝美食有: 丽江粑粑、过桥米线、云南火腿、腊排骨、鸡豆凉粉
(三)特产:银器(但是现在正真纯银的没几家)、东巴纸、还有很多 1.丽江古城
进入古城是不受任何费用的,建议下午3点左右进入古城,先在古城内拍照留念,购买物品,晚上逛累了可以去清吧(清吧是可以K歌、聊天、喝酒、看书、发呆,环境比较优雅的地小酒吧)休息。
2.丽江泸沽湖:(到丽江一定要去的地方,一般需要两天一夜的时间)
费用情况;从丽江到泸沽湖,行车 8-10小时,没有直达车,最好提前一天在红太阳广场的客运站买到宁蒗的票(40元左右);至宁蒗后有班车至泸沽湖,票价10-20元。近泸沽湖的门票33元。游览项目:在这里很多旅游项目也都有“明码标价”:早餐5元,午饭10元,晚餐10元,住宿10-20元。旺季,骑马到小落水40元/人(来回约3个小时),划船到鸟岛30元/人,到蛇岛40元/人;淡季,骑马到小落水约30元/天,划船25元,到两个岛50元。骑马和划船的线路都可以任选(骑马可以骑到摩梭山庄,或是山背后的草场,划船可以选择任意的岛为目的地,不过无论您选择哪条路线,基本上都是半天时间就可以来回)。晚上可以参加摩梭人的篝火晚会,10元/人(不过第二晚再去就不要钱了。参加晚会的时候还可以穿摩梭人的服装,很有味道,不过也是要花钱的,5元/人)。一趟下来总的费用大概需要300-400元
致远方朋友的话: 目前还是学生的我们手头并不是太富裕,想要痛痛快快的晚遍整个云南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初次到云南要是只到丽江,那么你将错过昆明。其中在旅游整个一个过程中讲究的是你愿意花费的旅游总费用与所参观景点的最佳搭配。所以不用去太多景点(当然要是有钱任性的话我建议每个景点都走走),只需要去几个最想去想去的,然后花费费用也不是太多,最后花完你要觉得值得跟愿意。
今天是来到云南的第一天
到达昆明后估计坐了几天的火车也累了,先找个旅馆把东西放好后然后好好的休息休息。昆明作为现代型的大都市,夜景会很不错,大概八点多点钟的时候你可以前往参观昆明历史标志性的建筑——金马碧鸡坊(这里参观的最佳时间是秋季伴晚六点多钟,因为有彩霞所以视觉效果是最好的,由于你是冬季去昆明的,六点多彩霞不会太明显,不过当夜幕降临伴着璀璨的灯光它也会给你带来另一番视觉盛宴)
今天是来到云南的第二天
早晨建议五六点钟去到滇池边来到海埂大坝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拍拍照,说不定还能看见红嘴鸥(因为七点多之后晨练的人非常多。在人少的时候,独自在滇池边漫步会让你一整天都拥有美丽的心情)如果时间还早的话顺便可以前往就在滇池河畔被赞为“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看看。
中午的时候如果你个人是崇尚大自然,喜欢花卉园林艺术的就选择去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内进行一番视觉上的大饱眼福,如果你个人性情高雅,崇尚文化名风的话那就去位于昆明的云南名族村走走逛逛,让心灵接受一番小小的洗礼(如果没有选择去名族村的话,没关系,因为不久后丽江泸沽湖大落水村一系列富有内涵的名俗活动将会深深把你陶醉),世博园跟名族村两者可任选其一。今天是来到云南的第三天
今天已经是来到云南的第三天了,一遍又一遍的检查好行李之后你将带着留恋与不舍离开昆明这个大都市。不过云南西北部的丽江早已经为你展开了臂膀。丽江近几年多了一个称号,被称为“中国的艳遇之都”,但是更值得赞赏和具有深厚吸引力的是它的古老的东巴文化和淳朴的钠西民俗。火车正点的话可在当天下午17:43到达丽江站。到达后依然可以先找个旅馆住一晚。
今天来到云南已经是第四天了
到达丽江之后的第一天首先应该去的景点就是丽江古城,古城中心有一条四方街,在这里又可以品尝到云南的特色米线,同是里面还有许多的纪念品可以挑选一二。通过四方街,运用百度地图大概步行10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丽江木府(再电视剧木府风云中频频出现过)、晚上的话可在城区内散散步,去清吧小(。・∀・)ノ゙嗨一下。
提醒:在古城内有些景区会要求收取一些景区维护费,不过有的时候虽然是这么规定,但是实际是不会有人收的。除此之外丽江古城的游客会非常多,并且这几年商业气息比较浓重,如果你喜欢安静一点的话可以选择去丽江束河古镇,相对而言,那里比古城要淳朴一些。
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
昨天丽江带来的完全是物质上的享受,今天即将要的泸沽湖才能达到正真心灵上的净化。从丽江到泸沽湖车程一般需要7-8个小时。
(丽江到泸沽湖的车一般是早上8点发车,中午会在宁蒗吃午饭,下午2点多到落水村。然后同一班车第二天早上8点从泸沽湖返回丽江)
提示:一般情况要是从昆明到丽江之后就参团旅游的话费用会比较贵,等你在丽江玩过之后,去泸沽湖游玩时可以找个当地旅行社拼团,费用可以节省很多。
今天是第六天了
从泸沽湖返回到丽江后可以直接回昆明,然后从昆明坐火车回家,要是回家飞机的话可以直接从丽江三意国际机场回家。
要是回到昆明坐火车回家的话建议去最后一处景点石林游玩,因为石林景区进入后看起来是比较空旷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旷达的情怀,要是刚到昆明后你就去的话,之后带着一种旷达的情怀是很难感受到之后的丽江旅游中那些真正富有内涵具有文化性的东西。
最终推荐方案:
其中在昆明所有费用大概需要花费500左右(一般便捷酒店两天住宿费大概180+白天滇池、石林、世博园、金马碧鸡坊游玩所有费用及伙食费260)。在丽江大概需要花费700左右(丽江古城一日游玩住宿和饮食大概300+泸沽湖两日一宿加伙食费大概400多)。从昆明到丽江再从丽江回昆明往返火车票2*141.5=283元总的费用除来云南以及回家的车费之外大概1500块左右。其中酒店门票费可在网上订购
特别提示:这些费用是我根据我个人预算的,也差不多是最低费用了,并且是在完全自助游的前提下。要是你个人还需要买其他东西或者其中有其他开销的话需要多准备一些钱。
生活小常识: 1.虽然云南的物价不是太贵,但是靠近景区的物价都会比其他地方贵很多,所以建议外出时先将需要用到的东西在大型超市内买好提前装入背包内。2.学会用百度地图这一项技能,用它可以找到一个吃饭和买东西的地方以及公交线路和公交站台还有目的地的距离,学会它可以节省很多打车的钱,昆明的公交车很便宜,普通的上车一块,空调的上车两块,一般上车时门外会有标注,要是没有你也可以问司机,并且在昆明很多景区是可以通过乘公交车到达的,不必打车。
3.在还没有到达云南之前就可以先在美团上把到达云南后想要入住的酒店订好,可以比到达这个酒店后再订节省好几十块钱,同是最大的好处是节省精力。4.除大型正规商场外,在丽江游玩你想要购买纪念品的时候往往你还可以往下压价,一般情况100块钱的东西你可以讲到70,但是也要根据实际商品而论。
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诞生于1938年(戊寅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据学校官发网11月信息显示,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总面积3030亩,建筑面积1089331平方米,有呈贡主校区和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2个校区。学校下设19个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1个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及1个和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厅共建的云南纪检监察学院,开设86个本科专业;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截止年6月,有本科生26208人;研究生3685人,其中博士83人;留学生842人,其中本科留学生465人,硕士留学生132人,博士3人,非学历留学生242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人数16124人。
历史沿革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
云南师范大学诞生于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云南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昆明师范学院时期
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
1953年,昆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部分)并入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
1953年,昆明师范学院(物理、历史、地理、教育等专业部分)并入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
1954年,昆明师范学院(矿物地质专业)参与合并组建昆明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
1959年,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科)改建为云南艺术学院。
1965年,昆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部分)并入云南大学。
1965年,昆明师范学院(生物专业部分)并入昆明农林学院(今云南农业大学)。
为办好开放大学, 国家确定中央电大及5所省市电大作为试点, 先行先试。作为一类新型大学, 专家学者对如何办好开放大学, 开放大学的定位功能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和讨论, 归纳总结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问题上:一是开放大学基本定位、职能;二是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三是开放大学基本构架和体系;四是开放大学自身内涵建设的基本任务目标等。这些研究和探讨从宏观层面加深了对开放大学性质、定位、任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要完成开放大学试点建设任务, 使未来开放大学成为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完成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建设学分银行, 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等三大探索任务, 以便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学机会, 满足个体学习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在学校层面, 还需要对影响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作系统梳理和研究, 整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办出特色和成效, 达到先行先试, 总结推广的目的。
作为全国6所电大之一, 云南开放大学经教育部批准, 已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本文结合云南开放大学试点三年来的实践探索, 突出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主题, 从学校层面对开放大学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力图进一步厘清思路, 明确目标任务, 细化工作措施, 为开放大学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开放大学办学理念、定位与发展目标
作为一类新型大学, 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有共同属性, 但又有明显区别。开放大学与普通大学一样, 负有高校基本职能和任务, 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 这是认识与理解开放大学的基点。但开放大学从职责和功能上又有所侧重, 有别于普通高校。开放大学需更多承担在终身学习体系中主力军的职能, 侧重于面向社会、面向成人开展教育活动和服务, 这就需要开放大学要在开放的环境和条件下组织实施教育,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更加灵活和多样, 在文化传承上更加突出以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服务为自身文化建设的优势, 在创新上更加突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并推动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开展研究, 从而适应社会学习者的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的需求。因此, 在教育理念上, 云南开放大学提出了“开放办学, 服务终身”的核心理念, 力求通过强调开方理念, 实现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模式和教育过程的全面开放。[2]
开放大学提供面向所有愿意学习者的服务, 以“一切为了学习者, 为了学习者的一切”为服务宗旨。这就要求开放大学把为学习者的服务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让学习者有支持地进行学习, 绝不放任自流, 使学习者始终感受到大学就在身边。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流程建设, 实现服务的均等与规范。通过建立学分银行和个人学习档案, 使学习者能终身参与开放大学的学习。把优质资源送到云南省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和山区, 通过关注于缺少高等教育和其他学习机会群体和对象, 实现对区域学习服务的立体覆盖。
定位是一所大学彰显优势与特色, 找准存在空间,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定位清晰也是明确学校各项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根本。地方开放大学要找准办学定位, 需要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对开放大学的基本要求和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即体现与普通高校的错位发展, 同时又紧密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主线, 这就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虑, 找到聚焦点。基于此, 对地方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应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层次, 开放大学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找好定位, 成为终身教育主力军。一定要以广泛而深入地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我国开放大学的神圣使命, 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 注重其他各类非学历教育、特殊教育的开展。云南开放大学围绕构建云南终身学习体系, 作为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通过加强立体覆盖城乡的学习型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为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学习者提供多次甚至终身的、便捷灵活的通道和机会, 使云南开放大学成为全省终身学习引导者和推动者。
第二层次, 开放大学要结合地方发展需求, 在培育地方需要人才中找到自身定位。办好开放大学需要为合理配置资源、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提供有效途径。云南开放大学围绕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旅游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 以及产业兴省的重大决策部署, 通过联盟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 整合共享资源, 使云南开放大学成为培养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力量。
第三层次, 开放大学要围绕“立交桥”建设,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定位。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提供满足各类人群不同需求的个性化继续教育课程, 为岗位职业人提供成长路径, 使云南开放大学成为全省继续教育主力、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立交桥”搭建者。
总之, 云南开放大学围绕三层次定位, 确定了未来发展目标, 即:将云南开放大学建设成为学习型云南的重要支柱、教育立交桥的关键枢纽, 西部一流、全国有示范、东南亚南亚有影响, 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支撑和服务云南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新型开放大学。[3]
二、云南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办学模式即办学的样式和范式, 是使办学系统中各要素最优化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框架, 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规范化意义的、能使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配置呈现最优化的一种结构体系或程式。
(一) 云南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建构
首先, 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在办学上的区别在于建立学分银行, 实施以课程为单元的完全学分制, 实现自主选学、弹性学制、宽进严出、随学随考。完全学分制实施的成效, 决定了开放大学办学成效, 通过学分制对教学各要素的调配与整合, 促进教育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的创新与改变就成为必然。在学习层级上, 要以学分为纽带, 打通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到本科教育, 通过建立课程标准, 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的设计。在横向上, 通过各级各类非学历学习成果的认证, 以学分转换为依据, 实现非学历学习成果的积累认定。因此, 云南开放大学在办学思路上提出:以学分银行为纽带, 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抓手, 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在学习制度设计、教学方式、评价机制、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融通、整合与共享, 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职前教育与职中、职后教育课程相互衔接, 向学习者提供从职前到职中、职后的一体化、多样性、分阶段的学习过程服务, 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4]
其次, 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区别还表现在通过构建“大学+平台+体系”的办学构架, 实现体系办学。通过开放办学, 使教学活动向行业、企业、社区、其他学校延伸, 实现资源整合、共同参与、共同办学的目的。云南开放大学以校本部和学习平台建设为基础, 以专业课程体系、办学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为抓手, 实施全日制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与人才培养过程深度融合,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并重的双模式办学。[5]
(二) 云南开放大学的办学措施
具体在实践中, 实施了以下措施。[6,7,8]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 指导开放大学试点建设。出台《云南开放大学试点建设方案》及相关配套子方案, 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制定《云南开放大学章程》, 从现代大学体系构建角度明确学校办学职能、管理规范, 依法治校。制定《云南开放大学建设标准》, 探索规范化建设目标和所要达到标准要求, 由此规范制度, 为各项工作和措施的落实提供指导。
二是建立云南省学分银行, 为开放办学打基础。成立学分认证委员会和学分银行与学习评价办公室。确定了学习成果认证、转化流程, 以试点专业为示范, 制定学分转换细则。实现证书与学分对接, 探索非学历与课程学分对接。通过网络平台, 建设学习者终身学习档案。
三是探索一体化人才培养, 搭建“立交桥”。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设计入手, 以中高职学习过程一体化设计为目标, 对12个试点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一体化、多入口和多出口设计一体化, 工作与学习交替, 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下一步还将以4个试点本科专业为基础, 探索从高职到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从而为职业教育学生从职前到职中, 再到职后、继续教育的成长、成才、成功打通另外一条途径, 搭建“立交桥”。
四是开展非学历教育, 探索继续教育新模式。大力开发继续教育网络非学历课程资源, 围绕职业技能鉴定、行业培训、社区教育等开展非学历教育。针对行业需求, 成立干部在线学习、旅游在线学习、教师在线学习等非学历培训学院, 采取线上网络理论学习与线下实体实作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开展非学历教育, 并通过培训学分与课程学分的转换, 实现学历与非学历的横向沟通。
五是调整内设机构, 适应办学服务职能转变。校内机构按照开放大学的功能、定位转型, 分几个功能模块设置。首先, 强化评价与服务, 新设立学分银行与学习评价中心、资源建设办公室、质量保障办公室、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其次, 加强整合资源, 合作共建共育, 设立“四大联盟”办公室, 通过联盟与行业、企业、高校、地方政府形成合作机制, 为学习者提供实验实训、学科专业、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学习培训基地与支持。第三,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统一设置教务处, 统一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并组织实施。第四, 按照学科专业、非学历、继续教育设置学院, 实行“一院双职” (同时承担相同专业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的教学、管理双重职能) , “一岗双责” (教师既是专业课任课教师, 又是开放教育责任教师) 。第五,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强化“走出去”战略, 设立国际交流学院和外事办公室, 承担外事工作、外语类专业教学、南亚论坛秘书处三重职能。第六, 设立党政管理、综合管理、后勤服务部门, 为学校管理运行提供服务与保障。
六是建设平台, 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自主开发“一万并发、十万在线、百万在学”的网络学习、服务与管理平台, 建设成网络学习中心、支持服务中心和学习资源中心, 通过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 建立多终端的学习资源提供方式。
七是推动办学体系改革、构建终身教育服务网络。办学体系是终身教育重要组成和载体, 整个体系实行“地方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开放大学主办、地方开放学院、学习中心承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由总部加二级学院 (或学习中心) 组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办学网络。制定《云南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2年~2020年) 》, 重点依托当地职教中心或职教园区建设开放大学二级学院和学习中心。目前已正式挂牌成立6所二级开放学院。
三、创新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开放大学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在培养目标、方式、过程和手段的具体体现。开放大学在试点过程中,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焦点, 也是难点。在试点的建设过程中, 试点建设的各所开放大学结合自身发展实际, 对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不同的创新要求和改革内容。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内涵
关于创新模式, 国家开放大学提出,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 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四方面创新:一是要与用人部门开展深度合作办学, 切实针对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各类人群的实际需求, 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紧紧把握国家和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大局, 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以及面向普通高校所不能顾及的领域, 服务一线、送教上门, 努力成为广大学习者“身边的大学、家中的课堂”。二是要以课程为单位切实加强学习资源建设, 以有效机制整合各方力量, 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数字化资源库。三是要建立起符合开放教育特点的学科专业建设支撑体系及办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四是要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一流水平、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尽可能较好地满足规模浩大的各类学习者个性化、多元化学习的需求。关于培养对象, 上海开放大学提出: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能力的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关于培养方式, 北京开放大学提出:以继续教育为重点, 以课程为中心, 以技术为引领,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 搭建专业与课程体系构架, 形成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和高水平的质量保障体系。[9,10,11]
(二) 人才培养特色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是关注三个要素, 即培养对象、培养方式与手段以及对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关键是通过培养方式与手段的创新, 按照规范要求组织实施, 使培养对象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云南开放大学结合自身定位, 以多年来举办远程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经验总结为基础, 以双模式办学为特点, 紧紧围绕云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可归纳表述为:以素质、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重点, 探索宽进严出、学用结合、工学交替、技术引领、联盟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一是宽进严出。以课程学分积累为单元, 实施完全学分制, 通过学习评价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使学习者能力和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重点解决成人学习需求与学习供给多样化、个性化的问题。
二是学用结合。结合行业、职业要求, 强调对职业人的素质能力标准和培养规格,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块化方案, 重点强化对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 解决学以致用, 学而有用, 学后可用的问题。
三是工学交替。创造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的环境条件, 使脱产学习与在岗工作实现过程交换与更替, 以课程学分积累和转换为手段, 重点解决在职在岗学习者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实现弹性学习。
四是技术引领。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网络平台建成学习资源中心、学习服务中心, 使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服务过程融合, 通过多种学习终端和学习方式将优质学习资源送到学习者身边, 为学习者构成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学习环境, 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可考。
五是联盟共育。通过与行业、企业、高校和地方政府建立联盟和办学体系, 实现校企、校校、校业、校地深度合作, 重点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与生产实践进一步紧密结合的问题, 形成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培养过程共同参与, 充分整合师资力量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和体制。
(三) 人才培养措施
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围绕本地建设与发展急需专业, 确定云南开放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分别以手机移动课、网上公开课、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和课程学习包等五种形式建设课程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反映不同的学习内容, 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12]
三是探索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与高职教学的融合与借鉴。把握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基本特点,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知识拓展, 丰富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克服高职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自为政及低层次重复的现象, 通过网络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发掘与整合, 解决高职院校广泛开设选修课的课程资源瓶颈, 建立学分银行, 使在高职推行学分制变为可能。
四是线上线下相结合, 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远程教育难以解决障碍, 学习者时间和空间的分散, 使得大规模、有组织实践教学无法实现,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 所采取的模式和方法, 已形成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两者互补性明显, 经实践探索, 学校形成了实践教学的思路和措施, 制定了《云南开放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重点依托联盟中的高校、行业、企业和二级学院, 借助信息技术和服务网络, 构建时间、空间开放, 师资、设备资源共享的“网络基础实训+校内实体实训+校外拓展实训+学习包个体实训”的一体化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共享各校实验室、共建公共实训基地, 共同认定实践成果, 实现体系资源共享, 让学习者就近线下实践;通过加强网络虚拟实验实训课程的建设, 补充实验实训条件不足和能重复训练等问题, 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处线上学习实践;通过网络导航图、服务系统的建立, 线上预约与线下基地实习实训结合, 实现学习者就近就便完成实践教学训练与培养。
五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意识, 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了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理论研究, 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简称TQM) 和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简称ICDE) 质量标准,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13]
总之, 开放大学的实践刚开始, 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作为新的办学形式和一类新型大学, 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挑战和新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创新, 才能不断提升开放大学的办学实力、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提供多次选择机会, 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 办好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结合地方发展需求, 找准自身定位, 建立学分银行, 实施以课程为单元的完全学分制, 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线上线下相结合, 探索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摘要:本研究以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两个层面一起来应对这一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人际关系 访谈
【中图分类号】G755.5;H319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也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例如覃殿益,韦克平于2002年采用SCL-90对广西民族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一般青年的水平,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偏执、抑郁、敌对等方面;李亚红于2007年同样采用SCL-90对中南民族大学的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少数民族组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青年常模。结合这些研究不难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尤其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等几个方面。
然而前人的研究仅止步于调查结果的呈现和笼统对策的提出,并未对具体的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故而也就不能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在多年的高校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笔者发现人际关系困扰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的主要问题,还有的问题初看是抑郁或焦虑,但沟通后发现和人际关系也有关系。为了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以便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应对这一问题,笔者作此研究,希望能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的六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五种民族,四个地州的生源。访谈使用普通话进行,考虑到汉语水平对调查过程中的沟通程度可能会有影响,故信息采集的时候特地调查了六名学生学习汉语的年龄。
为了深入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笔者采用质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来分析和探讨这一问题。访谈严格遵循计划步骤,力图科学客观地呈现问题实质。具体步骤参见图1。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访谈主要从文化差异、交友问题、建议(对策)等方面进行,通过对受访者回答的分析,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信仰、祭祀、血统传承、语言等方面。
由于是普米族和汉族组合而成的家庭,在祭祀时会发生分歧,信仰方面也会发生冲突,有时不知道该听母亲方面的还是父亲方面的。特别是血统传承方面,普米族以舅舅为大,家族中都要听从舅舅的,即使是其他长辈(比如父亲)也如此……(受访者1)
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但因为很多原因,我们班的11个同学直到三年级进入完小之后才完整的学会了汉语拼音,小学全程是“白汉”双语教学,所以我对汉语掌握得并不好。有的成语,比如“南辕北辙”,不能理解,只能在白族文化中找到类似的典故才能弄懂。进入大学后,虽然尽力使用普通话,但还是免不了用白族语言的思维方式去组织语言,以致于闹出了不少笑话,有时候觉得挺自卑的。(受访者3)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碰撞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受访者所谈到的信仰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差异本身并不是问题,可如果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或恰当的应对,那么则有可能对个体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受访者3所谈到的“自卑”)。
2、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和上大学之前相比,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少数民族的身份并不会妨碍自己交到朋友,但与本民族的同学更容易成为知心朋友。
上大学之前我是很内向的,基本不会主动和别人交流,可是上大学以后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慢慢的就变得外向了。(受访者2)
我覺得少数民族的文化比较独特,很多人会被这个特性所吸引来跟我交朋友。加上少数民族一般都比较热情,与人交往时不拘小节,容易相处。像我的话,许多人就是被我的名字所吸引而来跟我交流的(比如我名字的含义,为什么这么取名字等等)。(受访者4)
上大学之前我朋友不是很多,但都是深交的几个朋友(本民族),交往时间都超过7年;上大学之后,人际交往的对象来源较多,朋友挺多的,但深交的少,其中深交的汉族朋友更是少得可怜。个人觉得与民族文化的不同关系很大,除了语言因素以外,还有价值观念的不同。曾经有几个朋友我是真心想和她们交朋友的,但随着交往时间的增多,发现很多价值观念都不同,怎么拴都拴不到一块,呵呵。(受访者3)
受访者都认为大学的多民族交往环境和相对宽松的校园文化帮助自己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包括本民族的、汉族的和其他民族的)。不过也有人表示虽然朋友的“量”有所增加,但是在“质”的方面却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在亲密朋友方面,文化差异依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虽然交友情况和个体本身的个性有很大关系,但受访者所反映的这一问题仍值得研究者思考。
3、受访者们都认为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一起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多,但的确存在。互相尊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我觉得这种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毕竟两个深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让其快速认可另一种文化很难,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在保护、推崇本民族文化。应对方法可以有:第一,大家都彼此尊重,注意语言。像“你们XX人就是……”,“你们少数民族……”的语句激发矛盾的几率就会很高;第二,彼此多交流,了解彼此的忌讳和文化差异。比如不在回族同学面前大谈猪肉,不摸傣族女生的刘海等等;第三,做好自己,给彼此一定的空间与距离(特别在较为熟悉的朋友之间)。(受访者3)
(这类问题)不太多,我觉得跟汉族同学一起交流观点,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习俗,大多数汉族同学都会尊重并理解的。如果实在不理解,那就尽量避免问题的产生。(受访者5)
我认为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一同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多,若有障碍,我觉得可以相互多沟通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互相理解、尊重、包容。(受访者6)
笔者考虑到让当事者自己谈谈解决之道是一个新的角度;并且受访者都是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在访谈提纲中设计了“你觉得应该如果应对由文化差异带来的人际关系问题?”一题。从受访者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各民族间的尊重、交流、理解和包容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们认为的最佳应对之道。
三、应对策略及思考
1、高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
机构层面,应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中心,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辅导;活动层面,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課外活动,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课程层面,可通过选修课、讲座、新生入学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教育。总之多管齐下,方能全面地应对这一问题。
2、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语言和文化的融合
民族融合与文化差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如果留到大学阶段再来处理恐怕为时已晚。比如汉族语言使用的问题,很多受访者表示因为早期接触汉语的机会有限(有的仅在上课时讲汉语),错过了汉语学习的最佳时期,从而导致后期在学业和交流上面的种种困扰,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就能够重视汉语的使用,能够教给学生各民族的文化特点,让学生觉得文化差异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那么当学生真正进入到多民族的环境中时由此带来的问题必然会大大减少。
需要补充的是,考虑到本人意愿的原因,本研究中的受访者并非人际关系突出困难的学生,故在访问过程中虽然能够发现他们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人际关系的心理困扰,但并不严重。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受访者的回答仍可以代表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观点,值得引起重视。同时,后续研究者若能继续对其他类型受访者(比如人际交往障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相信将会让这个领域的研究更加客观与全面。
参考文献:
[1]覃殿益,韦克平.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11).
[2]李亚红. [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
基金项目:跨文化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研究 编号2014z150 (省社哲规划项目)
作者简介:
【云南大学生】推荐阅读:
云南财经大学教务处06-20
云南农业大学党课题库09-16
云南大学911考研真题09-17
云南财经大学招生章程01-07
云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01-14
云南省大学生村官考试系统题库01-01
云南开放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06-19
云南大学自强社简介09-24
2024年云南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待遇06-02
云南财经大学假期留校学生住宿管理规定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