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通用9篇)
法治不仅表现为实体的制度结构,亦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上支配它们的一般观念、原则和价值体系,是人类追求生活秩序化和社会正义性的本质表达。在农村基层加强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是在农村地区推进法治的基础和系统工程。多年来,我省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地区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现代法律文化的方向提升。但在一些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律文化的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当前,阻碍我省农村地区法治进程、影响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因之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一些农村地区至今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二是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律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农村地区的法律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氛围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的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极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至于不健康书刊、黄色录像的泛滥,常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严重地毒害了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有的青少年无事而滋事以至轻微违法甚而走上犯罪之途,造成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恶者横行、弱者受欺的治安状况使善良农民少有安全感。三是少数地方政府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在农村地区,地域的间隔、农民传统上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从,使得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这就使得乡镇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律文化的状态发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落后、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有的公款吃喝成风,参与赌博成癖;有的为地方势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有的干部自身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其消极效应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会空气,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养成,对法律正义的期待难有信心,影响了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要改变当前农村基层现代法律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可以设想循以下的途径加以改善:第一,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尊重法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法制宣传教育所具有的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功能,在推进法治的过程中正是承担着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在普法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其次,要将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当前面向农民普法的突破口。法律权威的树立,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是公民自身受到法律的关怀。农民最为关切的是涉及他们自身的权益,教育农民全面深刻地理解法律“治官、治吏”的功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就从物质利益入手保证了实行法治得到农民最有力的支持。如负担过重是各地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要通过普法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坚决抵制巧立名目收取农民钱物。由于农民不熟悉建房、征地、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水利山林、合伙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服务人员要深入到农民之中,结合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抓住农民最感兴趣的问题,围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和服务,把民事纠纷往依法解决的轨道上引导,如此才能让法治精神在农民心中扎下根。再次,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践证明,结合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最易为农民所接受。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栏、有线广播、地方电视台、网络、学校、农贸集市等,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设立法律咨询点,调解各种民事纠纷,并抓住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加快发展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改善农村地区的人文环境,引导和丰富农民健康的文化生活,增加农民生活的精神内涵,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是其重要组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应该是现代法治观念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当是继承民族精神、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文化,它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而生。先进文化引导农民接受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传播进步的思想理念,弘扬民主平等的法治精神,建构日新月异的法治文明。在农村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应当逐步加大对各项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要倡导培育健康的乡村文化,减少渲染暴力、~等西方腐朽文化对农民的侵蚀。我们所倡导和弘扬的法律文化,将积极促进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积极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积极推动执法环境的改善,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村乡镇的执法者更好地公正执法、严肃执法;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更好地学法、知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弘扬这样的法律文化,就是弘扬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现代法律文化只有与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才能在发展完善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第三,改善乡镇政府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确保乡镇各项工作的依法管理,加大对乡镇干部权力的法律制约和监督,在法治实践中努力树立法律正义。执法环节对目前农村地区法治环境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普法与执法实践脱节的问题在一些农村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从执法这个环节入手,才能尽快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进而树立起农民对实行法治的信心。虽然经过了长期普法,屡次培训,但至今仍有一些地方的乡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对法治的理解常常偏于自上而下的“治”,即更多地将“法”作为治理老百姓的手段,未能很好地维护农民应有的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权威地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乡镇、村干部的法律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与农民切身相关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考核,不过关的坚决不让上岗,以此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要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政务,提高透明度,从依法办事做起,建立起农民对乡镇干部的信赖,逐步树立起法律的权威。要采取有力的手段教育和警醒少数乡镇干部,畅通监督渠道,从他们的一言一行开始来逐步改善乡村的法治环境。要强化多方位的执法监督,加大对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进一步规范乡镇一级的行政行为,纠正一些执法中的偏差,这是改善当前农村基层的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取信于民、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迫切需要。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政务公开,这对方便社会各界和群众进行有效监督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让农民享受到实行法治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参与法治实践才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现代法律文化的社会氛围才能在千百万人的实践参与中的逐渐形成。法治国家的建立,必须以法理社会为前提,而法理社会呼唤着法律文化的建设。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法治环境,进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在乡村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的法治进程,提高农民生活文明的程度,创造一片繁荣安宁的小康农村乐土。
关键词: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 加强建设力度,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初步形成了覆盖乡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春节期间, 我们老圩乡文化站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了一次题为“迎龙年贺新春”的文艺巡回演出活动。节目内容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 形式活泼、新颖, 所到之处深受欢迎。男女老少在笑声中接受了教育, 加深了对党的政策的理解。观看演出的热闹场面、热烈的掌声也让演出人员倍受感动。
在本次文艺巡回演出活动中本人深刻体会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我们要践行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 把维护农民文化权益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农村文化建设中, 坚持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 切实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享受到同样的文化权益, 拥有平等的文化发展机会。要着重面向农民群众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满足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 维护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如何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 实现“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我的理解是:以基层为基础, 着重抓好基本阵地、队伍的建设, 实现工作重心、资源和服务向基层下移。坚持统筹兼顾,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文化事业, 抓住重点, 突出特色, 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巩固文化建设成果。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 在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农村三大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需求日趋多元化, 对文化有了综合性、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呈现出蓬勃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目前, 三八、五四、十一、春节等节日, 特别是春节和元宵节两个传统节日, 群众文化活动都比较活跃, 广大群众和民间艺人采取自娱自乐的形式, 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如歌舞、狮舞、龙舞、高跷、旱船、秧歌等, 既展示了传统艺术, 又宣传了党的大政方针。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让农民发挥艺术专长, 讴歌农村发生的新人、新事、新风貌, 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文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多。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随着国家加大对文化事业资金的投入, 加之各地认真探索新形势下文化阵地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 解决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资金难的问题, 农村文化基础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乡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教育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 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以及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使农村干部队伍素质迅速提高。他们思想新, 能力强, 点子多, 方法活。学习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深刻。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有力。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 我们要发挥基层文化站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基本功能,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影响群众。充分挖掘文化资源, 引导、组织、指导各类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积极订阅书报刊物。办好“农民书香屋”, 做好电影队的放映工作。改变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 以适应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积极创造条件, 发展文化建设成果。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 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于提高农民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 发展文化建设成果。
首先是更新思想观念, 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树立信心和决心努力改善农村文化发展政策环境, 构建和谐文化, 为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空间。鼓励和支持创新, 吸纳和聚集人才从事农村文化产业, 进行文化生产服务。其次是强化责任, 统筹规划,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度。乡党委、乡政府要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将农村文化工作放在与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领导、督促文化、教育单位以及村级组织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地开展起来,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文化站要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切实担负起农村文化建设的重担。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作用;措施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须按照我党走群众路线的总体要求,结合习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真抓实干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为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镇新跨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
(1)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成为一种阻碍。它对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使得它对于群体利益往往漠不关心,甚至会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利益,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个人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2)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3)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缺乏对科学教育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这样,就能以农民文化知识的提高为铺垫,促进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4)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现化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民数量的减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城镇化并不仅限于硬件设施上进行城市化的改造,正如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一样,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农民具备城镇化思维,具备城镇化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变革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加速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村向城镇的转型。
2.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措施
(1)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一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切实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二是建立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机制。采取“向上争取,政府投入,企业捐助,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让资金涌入文化领域,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发挥农村文化工作在促进基层公共文化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
(2)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坚持以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全镇各村庄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室和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的目标。二是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可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管理。
(3)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队伍管理。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为改变目前农村文化队伍不稳定的现状,探索创新文化新机制,改革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和用人机制,增强镇文化站的自我发展能力,激发镇文化站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职能职责,让农村文化事业有人抓、热心抓和抓出特色。
随着社会改革的纵深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一、要强化创新意识,着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思路决定出路”,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思维层次,就会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决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要强化系统思维,善于运用系统思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领导方法;要强化战略思维,增强大局意识、前瞻意识、开放意识,坚持以综观天下大势的眼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活力,切实解决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二、要强化发展意识,着力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但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把发展的目标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把发展的要求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把推动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标准。要集中极力研究解决一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发展评价干部,用发展解决问题,营造“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提高组织、驾驭和发展市场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三、要强化人本意识,着力提高组织领导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贯穿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做强“第一要素”来保证“第一要务”的实现。一方面要突出重点,抓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培训;要拓宽渠道,进一步改革培训方式,定期轮训乡村干部,提高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力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改进选人用人方式。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将那些素质好、年富力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要继续从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专业军人和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干部中选拔一些同志充实到乡镇干部队伍,进一步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要坚持和完善村级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程度;要积极推行村干部就职承诺制,把就职目标的实现情况与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挂钩,激励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把思想凝聚到为民办实事、谋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富民强村上来。
四、要强化公仆意识,着力提高勤政廉政的能力。我们党的最大政治有时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第一线,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必须始终强化公仆意识,着力提高勤政廉政的能力。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牢固树立科学决策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要全面推行领导挂点联系、驻村对口帮扶等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办法、好制度,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不断巩固完善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一、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业的现状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业在“大服务”思想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巩固、提高、完善、发展”八字方针,以“上等级、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为目标,广泛开展各项法律服务,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机构不断巩固。国家行政机构改革后,基层法律服务所由国家事业单位变成了社会中介机构,广大农村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结束了与乡镇司法所“职能混杂”、“合署办公”的局面,现在基本上是“一乡(镇)一所”,而且各所都实行了“自主执业、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律性运行机制,不少地方还在经济开发区,大型集贸市场等人口集中、经济活跃的区域开设新所,使基层法律服务业的社会覆盖面日益扩大,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庞大的法律服务网络。
(二)服务队伍不断优化。多年来,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机构通过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学习相结合,政治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使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增强,不少基层法律工作者通过司法考试取得了律师资格。另一方面,通过自然淘汰,现在各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事法律服务工作10年以上的业务骨干,而且,少地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工作人员都是从事法律服务工作20年左右的老专业人员,这些坚持下来的人员大多数工作能力比较强,办案经验比较丰富,甚至有些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于县城律师不相上下,仅仅只差一次司法考试而已。
(三)业务领域不断拓展。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提供法律帮助的行业和部门越来越多,很多改革措施需要法律去规范,许多经济行为需要法律去保障。所以现在基层法律服务业除了办理一些常规业务外,还将服务领域逐渐延伸到农村金融、房地产、劳务、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化解集体债务、产业结构调整、林权制度改革等领域,现在可以说,哪里需要法律服务,哪里就有基层法律工作者出现;哪里有基层法律工作者提供服务,哪里的矛盾纠纷就少,哪里的上访案件就少,哪里的政府工作就开展得顺利。在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真正起到了“为一方服务,促一方繁荣,保一方平安”的作用。
(四)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基层法律服务业经过过去几年的教育整顿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广大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法制意识、政治意识、群众意识、大局意识大大增强,因而服务质量也大大提高,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也大为好转,广大基层法律工作者通过积极为基层群众排忧,为基层政府和单位解难,赢得了基层群众和政府的依赖,有作为就有地位,所以其社会地位逐年提高。
二、当前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收费标准过低,制约了基层法律服务业的发展。
现行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收费依据还是14年前各省司法厅和省物价部门联合制定的收费标准,与14年前相比,现在的物价水平大幅度上涨,办案成本大大增加,不少农村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办案收入除掉成本后所剩无几,即使是各所的业务骨干,有的辛辛苦苦奔波一年的纯收入也只跟农村的一个普通建筑工的收入差不多,所以,少数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因收入过低,不够养家糊口,更谈不上参加各种社会保险,他们不得不改行从事其它职业或者到收入高的城镇去执业,这也是近几年各地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大幅度减少的主要原因。
(二)“黑律师”过多,扰乱了农村法律服务市场.有现在在农村,一些稍微懂一点点法律的人认为从事法律服务有利可图,于是,他们就偷偷到市场上买本假的律师执业证后,就到处以律师的名义拉生意,到处拍胸替人打官司,到处骗吃骗喝骗钱.在法庭上,这些人完全不讲法律程序,完全不懂具体的法律规定,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只要法官不支持他们的要求,他们就跟法官大吵大闹,甚至怂恿当事人到处上访告状,不仅浪费了当事人大量的费用,而且还严重扰乱了法院的诉讼秩序,严重影响了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对农村这些”黑律师”,现在很多地方还没有人管,法院也不卡关,以至这些人有恃无恐,胆子越来越大,甚至到了与正规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抢”饭碗”的地步.(三)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形象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法律服务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50%左右。还有少数近几年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员没有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没有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证。另外,机构改革后,基层法律服务所成了以行业管理为主的社会中介机构,成了民间性质的自律性服务机构,所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对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的培训学习抓得也不多。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执业工作中受利益驱动,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整体形象。
(四)农村基层政府的支持弱化,部分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生存环境恶化。
自2000年国务院《关于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实行脱钩改革的意见》和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机构脱钩改革实施意见》下发后,大多数地方的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政府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就很少过问了,在各级政法领导的讲话中也很难听到基层法律服务的内容了,基层政府和司法行政机关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支持几乎没有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都有被遗弃的感觉。不少地方的基层政府只是有了不好解决的麻烦事时才想到基层法律服务所,才把属于社会自由职业者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成”司法干部”通知他们去”消灾”、”灭火”。不仅如此,《律师法》开始施行后,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业务严重受挫,有些法院的法官甚至拒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参加民事、经济和行政诉讼(这几项业务是司法部第19号令规定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主要业务),所以,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业务有较大幅度下降,业务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减少,部分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面临生存危机.(五)缺乏规范性文件指导,部分管理方法滞后。现行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制度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很多内容已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基层法律服务实际工作,而新的管理制度没有出台,所以大多数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不规范,部分基层法律服务所平时各自受案,各自收费,各自办案,办案档案各自管理。虽然有的所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因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也没有很好的执行这些管理制度。另外,现在还有不少地方的基层政府领导和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管理基层法律服务所,仍然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成司法行政干部,仍然经常安排早已属于社会中介机构(私营性质)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无偿地履行行政职能,如安排他们代表政府处理和督办相关行政事务,参加执法机关组织的执法检查等等。
三、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业的必要性
(一)农村的客观实际,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需要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法律服务.我国13亿人口就有9亿多人口在农村,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有20万律师,并且这20万律师都是在远离农村的城镇执业(目前还远远满足不了城市人对法律服务的需要).根据现在律师的收费标准,一个诉讼案件收费少则3000元以上,多则上万元或数万元,农民们又有多少人能花大量时间和大笔费用去城里请律师帮忙调解纠纷或打官司呢?肯定不多.所以,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需要的是收费低,服务及时,方便快捷的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二)加强农村基层法制建设,实施农村依法治理国策离不开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业。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定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后,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县、依法治镇、依法治村等依法治理活动在全国展开,在声势浩大的依法治理活动中,9亿农民是活动的主力军,广阔的农村是活动的主战场,而负责对9亿农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是活跃在农村基层的十几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正是这十几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断地在担任基层单位法律顾问的过程中宣传法律,不断地在主持调解纠纷中宣传法律,不断地在解答法律咨询中宣传法律,不断地在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中宣传法律,才使得广大的基层农民群众和干部的法律意识不断地增强,才形成了今天农村基层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基层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的良好法制氛围,因而加快了农村基层法制建设的进程。
(三)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创建农村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业。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特别是土地承包纠纷、家庭纠纷、宅基地纠纷、债务纠纷、生产经营纠纷不断地发生,对于这些纠纷,大多数基层政府包括司法所,都是依靠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专职法律工作者通过调解或代理诉讼的途经妥善解决的.据调查,大多数农村基层法律所基本上化解了所在区域内的70%以上的矛盾纠纷,不少基层法律服务所还经常配合当地政府调解处理上访案件。总之,通过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调解和代理诉讼活动,不仅有效地平息了大量的基层纠纷,化解了大量的基层矛盾,避免了不少纠纷的恶化,而且还改善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
(四)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基层法律服务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久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这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基层法律服务事业的重视,同时也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不了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介入。同时,实践业证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从土地承包到土地经营权流转,从税费改革到林权制度改革,从产业结构调整到化解村级集体债务,项项工作都与法律相联联,项项改革离不开法律的指导和规范。可以这样说,在农村,离开了法律约束的经济活动矛盾重重,成功的很少;离开了法律指导的改革问题多多,多半失败。
四、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业的出路探讨
基层法律服务业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发展,符合中国国情,是一个深受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欢迎的行业,这个行业利国利民利社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层法律服务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必将继续存在和发展。所以各级政府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切实解决好基层法律服务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确保其健康发展。
(一)加快基层法律服务业的立法进程,为基层法律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目前,我们国家对基层法律服务业进行管理的政策依据是12年前司法部发布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59号),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60号),这两个文件只是部门规章,还不是国家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规,所以,司法部应借鉴《律师法》和《公证法》的起草和颁布过程中的经验,尽快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有些内容已过时的司法部59号令和60号令修改后上升为行政法规或法律,确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能依法执业。或者由司法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律师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六条进行修改,然后作出立法解释,将基层法律工作者的诉讼代理业务上升到法律许可的范围,这也是当前基层法制建设的当务之急。
让法律服务到群众门口(见证)
针对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人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不便等问题,从2009年7月开始,浙江省司法厅在县、市、区创建了71个公益、专业、便民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是浙江司法行政部门整合职能资源、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的重大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
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集法律服务和化解社会矛盾功能于一体,引导群众从“有事找政府”向“有事找法律”转变,被誉为弱势群体的“保护伞”、社会稳定的“减压阀”、服务群众的“法律超市”。
现状
各项法律服务缺乏有效引导
9月22日,位于绍兴县柯桥城区中心地段的绍兴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一大早就有十几个人在门口排队等候。
“听街道办说这有个法律服务中心,我今天想来申请法律援助。”
“我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想请人帮我出出主意看怎么解决。听老乡说,这儿不收费,态度又好。”
·······
在门口排队等候的人,七嘴八舌地争着向记者说开了。
绍兴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背靠笛扬路步行街,毗邻柯桥最大的农贸市场,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记者走进中心接待大厅,迎面电子显示屏上“便民利民、依法高效、公平公正”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大厅内设有休息椅、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和拐杖,还有一些办事服务指南及法律报刊,指引当事人自助办理业务。中心设有法律援助室、调解室、法律服务室等,实行“一条龙”服务。
去年12月1日中心刚成立,就接待了一起涉及26名农民工的案件。当时这26名农民工所在的绣品厂倒闭,老板跑了,欠下十几万元农民工工资。这些农民工向街道劳保所投诉,劳保所将案件介绍到中心,最终通过中心工作人员和劳保所的共同调解,成功帮农民工讨回了工资。
在浙江,像这样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目前已有71个,宁波、嘉兴、台州、温州等4市所属县(市、区)已实现全覆盖,绍兴、舟山、丽水等3市的覆盖面已超过70%。此前,县(市、区)一级没有直接为群众提供综合法律服务的平台。
谈起当初为什么要设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浙江省司法厅厅长赵光君对记者说:“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司法行政部门如何履行法定职能,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司法行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具有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多项职能,虽然这些职能看起来关联度比较低,但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法律服务。过去,由于缺乏对各项法律服务业务的有效引导,加之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平衡且分散,造成司法行政工作„养在深闺人未知‟。只有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让法制宣传、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各项职能在一个平台上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为此,2009年7月,浙江省司法厅作出决定,推广丽水市庆元县、杭州市萧山区的试点经验,在全省县、市、区稳步推进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
浙江省司法厅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将中心定位为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非建制的公益性、专业性、便民性的综合法律服务平台。人员除原有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外,还由司法局相关业务科(室)在职人员兼任,同时外聘一些法律等相关专业人士。中心的建设资金、办公经费、人员经费均由政府专项财政全额拨款。
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林丹军介绍,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还积极协调工会、信访、妇联、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在中心设立接待窗口,拓展了服务领域,扩大了辐射效应。功能
搭建公益、专业、便民综合服务平台
9月20日16时,在桐乡市打工的云南小伙陈学兵经市劳动局指引来到桐乡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
“老板不为我们买养老保险,只同意每月补助150元钱,可又没兑现。我找过老板多次,老板总是拖延,我现在要求老板补交养老金。”
“你要求补交的养老金数额只有1000多元,走仲裁程序的话,时间太慢,我们这有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你可以直接申请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张力强热情接待了他。
“以前不知道有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我为这事已经折腾了大半年,来之前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帮我,以后我会告诉其他朋友,遇到法律方面的困难不用到处跑了,在这有解决的捷径。”陈学兵灿烂的笑脸与先前的愁眉苦脸形成了鲜明对比。
张力强事后向记者介绍,“针对陈学兵的情况,我们将会由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出面找企业方来调解,如果企业方不愿意调解的话,我们还会为陈学兵提供法律援助,指派律师为其申请仲裁。”
陈学兵的幸运来自于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的规范运作。中心实行“统一接待、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设置“接待咨询、集中受理、分类办理、限时办结”的流程,采取“前店后厂”的运作模式。林丹军解释,“店”代表中心,“厂”则代表司法系统的各类资源。它具有四大功能: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制宣传。其中,法制宣传功能又贯穿于中心各项服务的始终。
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具有“三性”:公益性、专业性、便民性。
就公益性而言,中心注重社会效果,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和部分有偿法律服务的导引。
就专业性而言,中心工作人员均为法律专业人士,以专业性凸显法律服务的针对性。中心还引入了医疗、劳资、物业等专业调解委员会,运用专业的力量,集中受理、调处具有专业特点的矛盾纠纷。
桐乡市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下设医患、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三个专业调解委员会,下一步还将设立物业调解委员会。以前在桐乡,医患、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纠纷一旦发生,主要有自行协商解决、行政调解、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和法院诉讼解决四种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诉讼时间长、成本高,同时群众对行政调解又存质疑,自行协商易出现漫天要价等问题。
去年9月,桐乡市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了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由卫生系统医生和原政法系统有调解经验的人组成,至今没有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力而引发影响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事件。
就便民性而言,中心全部建在临街落地、交通便利的地段,形象标识规范统一。很多当地群众正是通过这些显著标识,才知道政府还能提供这么专业的免费法律服务。
在庆元县打工的一名农民工因工伤需要法律帮助,一天在街上闲逛时无意发现了中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中心咨询寻求帮助,中心立即启动农民工绿色通道,仅用15分钟就
办完了法律援助的所有手续,因为有律师在接待大厅值班,委托、咨询、代理一步到位。意义
拓展、延伸、强化司法行政职能
两年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11万多人次,其中,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万多人次,接待信访群众1万多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000多件,调处成功各类纠纷近2000件。
今年3月,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在浙江调研后认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的建立,适应了县区一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对司法行政职能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对司法行政职能的强化,具有方向性,很有生命力。
在赵光君看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把司法行政机关服务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各项职能集中在一起,实现了司法行政特别是县级司法行政各项业务从“散”到“聚”的转变,让人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是直面群众的“一站式”法律服务窗口。
目前,在浙江,群众只要走进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大门,所有涉法问题都能得到“一条龙”服务。“有纠纷到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已成为当地群众的普遍认识。
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浙江一些地方党政领导这样评价:“基层具有第一手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我们能更好地掌握来自基层的舆情,帮助我们科学决策,同时现在大量的信访问题被分流到了中心,也减轻了信访的压力。”在桐乡市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9月成立以来,中心共受理97件医患纠纷,其中96件经中心调解解决,只有一件进入诉讼程序。桐乡市政法委书记沈建坤坦率地说:“以前发生医患纠纷,凡有死亡发生,家属必到医院闹,我肯定要到现场。如果没有中心,这些人就会到市级机关,或信访,或采取过激行为。中心成立后,医闹现象几乎没有了。”
沈建坤的话引起了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柴敬杰的共鸣,“以前与患者家属直接面对面,矛盾容易激化,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在中心成立前,由卫生局出面进行行政调解,患者不信任。中心成立后,医患纠纷的解决从医院被引导到了中心,我们是最大的受益方。”
面对记者提出的“既然各地都有法律援助中心,为什么还要设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的疑问时,安吉市司法局局长周雪逵回答:“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式办公将方便留给了群众,以前法律援助中心只能提供法律援助,现在并到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后,司法行政的职能可以联动了,不符合法律援助的,或调解,或帮助提起诉讼。”
桐乡市中心副主任、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伟伟对此也有同感:“原来法律援助中心空间小、职能单一,群众知晓率低,现在并到临街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后,好找多了;原来法律援助是单兵作战,和镇(街道)调解委员会接触少,现在调解委员会都集中在中心,方便多了。”
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同时也促进了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锻炼和提高了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能力。据周雪逵介绍,安吉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的接待窗口每天都有7人值班,其中4人是从司法局机关抽调的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工作人员,他们轮流进驻中心,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自身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三难”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难
现行“村治”体制与“乡政”体制存在着矛盾和碰撞。在实际运作中, 乡镇党委、政府却往往通过村党组织把乡镇权力向村里渗透和延伸, 干预甚至妨碍村民自治的推行。村党组织如何有效地领导村委会, 如何扩大党的权力基础和群众基础, 如何去有效地领导群众, 需要深入探索。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难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管理体制不断改革的条件下,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已经不再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直接代表群众利益, 不再统一管理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在这样一种变化中, 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切实地实现、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利益, 从而在新农村建设、农村党组织、农民群众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非常紧密的利益联系, 无疑是一个难题。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难
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的身份出现了重大变化。面对目前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变化的农民, 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延伸自己的工作触角, 如何加强对不同阶层和不同职业的农民党员的管理, 并通过他们把各阶层的农民群众组织起来;面对自主性日益增强的农民生产经营, 面对跨产业跨地域的多种形式的联合, 面对在产业和地区间流动越加频繁的农村劳力和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大量农民, 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去组织他们———这些都必须以改革的精神认真探索和研究。
二、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难题的对策
(一) 调整党组织设置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合理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 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一是资源重组。结合村组区划调整, 或者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村村联合、村企联合、产业联合建立党组织, 对原来的两个或多个村党组织进行合并, 或者保持原有村隶属关系, 跨村组、跨行业、跨单位设置党组织。二是规格提升。根据村的规模和党员人数, 将原来的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升格后的村党总支或村党委仍然归乡镇党委领导。三是功能分类。按照产业类型将村党组织分别设置为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等不同类型的党组织, 或者按照党员队伍结构状况重新划分党小组, 即按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等原则分类设置党小组。
(二) 优化村党组织队伍结构
1. 创新选人用人理念。
一是完善选人方式。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选举办法。二是创新选人理念。在坚持党性观念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等基本条件的同时, 把具有创业创新能力、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作为硬性标准。三是拓宽选人视野。按照农村改革发展对农村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 扩大选人用人视野, 拓宽选人渠道, 打破地域、身份等界限, 采取内举、下派、外聘、回请等方式, 注重从优秀大学毕业生、私营企业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青年以及退伍军人中, 推选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进入村党支部。
2. 建立培训机制。
一是坚持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 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 激发干部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建立干部备用结合机制。
要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 及早发现苗子, 重点加以培养。特别要从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镇企业管理技术骨干、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后备干部, 把那些有能力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加以培养, 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三) 健全村级党组织的运行机制
1. 建立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协调机制。
一是要强化村级组织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各个职能部门, 增强村级各个组织的工作合力。二是要规范村级各种组织及村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 明确各种组织的职责、地位, 理顺村党组织和各种村级组织的关系, 促进村务决策和管理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三是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在强化村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的同时, 保证其他村级组织能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2. 创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大力推行党务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二是以激发和调动党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 完善党内激励机制。三是以办实事为着力点, 完善党内关怀机制。澄清底数, 对生活困难、老弱病残的党员分类建立台账, 为党内开展结对联系、扶贫帮困、生活救助等提供准确信息。采取救济、纳入低保、提供服务等方式, 切实解决农村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党员的归属感。第四, 以促发展、帮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党内帮扶机制。
3. 创新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
一是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理念。要增强统筹城乡党建资源意识, 从领导体制、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干部配备、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二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管理职责, 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党员服务中心 (站、点) 等工作平台, 形成城乡互通、全国联网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 健全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三是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 形成组织互联、党员互动、资源互配、工作互帮的态势。
(四) 完善村级党组织建设的保障条件
1. 建立经费投入机制。
推动县乡设立农村党建专项资金, 不断增加县区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 逐年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资金额度。同时, 积极构建农村党建经费多元化投入格局, 市县党费每年分别按照一定比例, 配套用于基层党建。各单位和部门, 在资金、物资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力度。建立党内关爱资金, 加大党建资金、关爱资金和党费支持农村党建的力度。
2. 解决好活动阵地。
一是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采取财政补贴、党费支持、包村部门支援等方法, 多渠道筹措资金, 从根本上解决部分村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二是进一步提高村“两委”主要干部的工作报酬。以此体现党组织对村干部的关心、关爱, 激发其干事创业的激情。三是落实好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由县区财政列支基层党员专项活动经费, 各基层党组织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匹配, 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3. 健全领导和指导机制。
关键词:甘肃;法律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其基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决定了甘肃在建设基层公共法律体系服务中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对困难原地踏步。推进甘肃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重点与一般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推进甘肃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一、建立领导机制,指导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个政府部门就能完成的事情,必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要建立领导机制,指导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来讲,可以建立由县委办公室组织协调,县司法局具体实施的领导组织体制。由县委分管政法副书记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在县司法局设立办公室,各乡镇参照建立相应领导组织机构。
二、整合资源,部门联动,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
1.深入推进司法行政与其他部门的对接工作,构建完善的调解工作格局
近年来,群众通过信访反映的问题比较多,为了使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构建基层法律服务体系中要建立司法行政与信访、民政、劳保等部门对接的工作机制,加强司法行政部门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统筹协调,使各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对接,形成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大调解”联动机制和配合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推动解决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2.坚持因地制宜建立县级基层法律服务中心
一是成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公证、律师服务、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主要的公共法律服务职能集中到中心办公,形成联合运行机制,开展各类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案件受理,人民调解、公证等业务,打造综合与专业一体的“窗口化、超市化、一站式”的公共综合法律服务平台,形成法律服务一体化的格局。二是成立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丰富调解类型。这项工作可以由县政法委的牵头,挑选优秀调解员组成,主要工作是调解县域内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三是建立社区矫正工作中心。这个中心可以由宣告训诫室、心理咨询室、再犯罪评估室及执法大队办公室组成,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有重点有特色的矫正和帮扶措施,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和共同扶持矫正对象的良好氛围。
3.积极建立社会性法律服务公益机构,构建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形式
一是在经费方面,除了增列财政预算之外,要鼓励个人和相关机构为公共法律服务提供赞助,最终形成政府承担基本责任、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社会各界踊跃提供资金帮助的公共法律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组织形式方面。要形成政府主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建立多样化的法律服务组织形式,使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最终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搭建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1.在甘肃乡(镇)建立或者强化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进一步做好对接工作,拓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功能
一是在农村建立法律服务站,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法律服务站可以由村(居、社区)政法专干任站长,村(居、社区)常年法律顾问任副站长,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村(居、社区)专职调解员、专职社工、普法志愿者、村级联防队员和大学生村官共同参加,服务村(居、社区)群众。二是要积极推进甘肃乡(镇)建立或者强化法律服务工作站与村级便民服务的中心对接,在街道中心开展法律服务人员驻点服务,由辖区内法律服务所和司法所人员负责日常法律事务的接待处理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督导,通过便民中心解决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初审等事项。三是开展律师、法律工作者结对驻点服务工作,定期开展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送法进村(社区)活动,发放服务联系卡,开展点对点即时法律服务,就近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为基层社会组织提供顾问服务,参与基层疑难复杂纠纷的预防化解工作。四是建立和完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建立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开辟网络咨询、诉求受理、办理法律事务、监督投诉等服务项目。同时要建立12348法律服务平台与“110”、“12315”等民生热线对接工作机制,实现公安“110”在接处警中发现的民间纠纷、涉法问题可通过热线或网络平台转接到12348协调指挥中心,由协调指挥中心进行甄别处置,对办理结果及时进行反馈。
2.搭建人民调解组织的新平台,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依托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事业单位、村、居(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完善;推进和加强交调委、医调委等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以各县司法行政法部门牵头,推进乡镇各司法所与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衔接互动。强化诉前引导调解、强化诉中诉后委托与协助调解、强化履约监督,实现“建、管、用”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提升服务的质效。
3.改革公证处和司法鉴定所
一是淡化公证处的行政色彩,大力发展县域公证事业,增强县城公证机构辐射乡村的能力,确保公证资源覆盖全面、配置合理。推进公证体制机制改革,使其成立市场机制下自收自支,对外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合作制机构。同时打破依行政区划分进行管辖的体制,不断提高公证服务能力和水平,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公证服务积极介入教育、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住房、文化体育、残疾人特殊服务等各个领域,为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维护和实现各项民生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二是理顺司法鉴定所的管理机制,放开准入限制,核准一批民营、合伙等企业形式的司法鉴定机构进入司法鉴定市场,填补执业类别和鉴定事项的缺失。建立违规审查制度,及时开展监督审查,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建立清退机制,对不合格的鉴定机构要及时处理,维护司法鉴定行业的整体信誉,保障司法活动的公正性。
4.做好普法工作,想办法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一是积极组织法制宣传活动。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月、法治基层行等多种活动,可以向群众发放一些宣传手册,诸如常用法律知识、惠民法治知识都可以编制成宣传手册想群众发放,也可以做一些宣传品向群众发放,諸如法治小扇子等,加强全区基层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二是市县司法行政部门要充分推进信息化法制宣传教育,发挥市县报纸、电视、广播的作用,宣讲法律知识。要利用中国移动短信平台,每周群发1次普法短信,提高基层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三是县乡要积极建设普法长廊、普法文化墙、法制报刊亭等普法载体,营造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发挥法治文化的感染作用,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四是积极组织各种讲座,向干部和群众讲法。使普通群众既是法律知识的接受者又是法治知识的传播者。
四、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基层法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1.抓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目前,法律服务市场也充满竞争,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中存在个别人存在利用当事人法律知晓度不高、不清楚行规的短板,在接案子的时候耍心眼,甚至撒谎言、编名气糊弄当事人的问题;也在存在偷偷收费、变相收费或收费高服务质量低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自身经济收入的压力过大,当事人要求过分,人情世故影响等等都可能导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出现违反职业道德的问题或者现象。但基层法律服务者违反职业操守和执业纪律将会直接影响基层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所以,要按照省市关于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基层法律服务者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及职业道德学习教育,要求基层法律服务者牢固树立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意识,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恪守诚信,严格自律,为百姓服务。对于不顾职业道德和执业规定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要进行诫勉谈话,教育警示。同时,要通过座谈会、公示投诉电子邮箱、投诉电话、公示投诉地址等形式,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期整改。
2.积极壮大专业精干的基层法律服务人才队伍
建设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必须建设好法律人才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司法行政机关机构在职在编人员的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一些社会力量完成法律服务,这样不仅可以为群众及时提供法律服务,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司法行政机关机构在职在编的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补充法律服务的公职人员,发展壮大法律服务的公职人员队伍,进一步充实基层司法所、法律援助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形成社会力量、公职人员优势互补的格局。要积极发展壮大公职律师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律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优势参与社会管理、开展公共法律服务。
3.支持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民间组织,并扶持发展
建立村、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可以聘请村子里、社区内热爱公益事业的,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在职和离(退)休的教师以及公检法系统工作的人员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逐步建立在村(社区)专职从事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的法律服务社工队伍,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将社会力量转化为稳定有力的服务资源。实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减轻政府负担,缓解编制不足问题,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矛盾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如甘肃有近百家的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在市县各镇村,为此,民间文艺团体只要每编排演出一个法制文艺节目市县、乡镇就可以根据实际情侣发放一定的补贴,调动民间文艺团体演出者的积极性,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法制节目,从而扩大法律宣传的辐射效应。
4.完善相关机制,充分调动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基层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一定机制支撑。一是实行优胜劣汰的奖惩机制。要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纳入干部总体评价,对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机构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认真,任务不落实的相关机构和人员要严肃处理。二是实施人才发展机制,提高专职法律服务人员素质。利用律师、公证员等专业人员的优势,选拔一些既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又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公共法律服务人员组成讲师团进行讲课,为体系内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专业法律服务人员的指导和管理,培育一批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和品牌化、专业化法律服务机构。三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市县要从政府层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人才库,对有意加入政府法律顾问人才库的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时各镇(街道)、社区全部要聘有法律顾问,实现“村村有顾问,事事依法行”。
五、落实资金,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切实落实保障措施
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政府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所需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政府要制定倾斜政策,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投入,形成政府主导、保障有力的供给模式,并以此作为一种成熟可行持续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法律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高效率、低风险、低失误。其次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设立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基金,提出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标准,进一步优化配置基层人员,保障公共服务人员的基本待遇。再次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广泛募集资金,对一些自发组织的公共法律服务团体,经团体申请,司法行政部门审核报政府同意可以给予资金支持,构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蔡伟.关于构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思考[EB/OL].http://fxh.wuxi.gov.cn/fxyj/cgzs/6924417.shtml.
[2]芮勤珠,李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问题探究[EB/OL].http://www.njsfj.gov.cn/30175/201408/t20140804_2936958.html.
[3]王菲关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EB/OL].http://www.scfzw.net/flfwmk/html/90-1/1879.htm.
作者简介:
李巧玲(1974~),女,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学法学研究。
【关键词】农村 文化建设 新农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二,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是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第三,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通过提高农民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能够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提供高雅健康的文化产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 农村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并且蔚然成风。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且长期不断、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熏陶,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积极倡导团结友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
(三)农村文化建设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现化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民数量的减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城镇化并不仅限于硬件设施上进行城市化的改造,正如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一样,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农民具备城镇化思维,具备城镇化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变革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加速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村向城镇的转型。
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有所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转变,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农民的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都在增强,“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迫切而强烈,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不断高涨,广大农民围绕增收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年增长。随着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入,农村的经济发展日益壮大,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农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的拥有量迅速增加,农民的文化消费力度逐年加大。电视机普及率超过温饱且增长较快,在传统的娱乐用品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如电冰箱、生活用车、电脑等也开始进入农民家庭,且品牌增多,增长迅速。
(三)农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自办文化开始在农村各地有所发展,各村庄充分发挥本村文化人才、组织、设施和文物的优势,认真组织引导广大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农村的文化活动呈现出越来越活跃、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如:歌舞晚会、地方戏演出、老年秧歌等。农村基层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组成数量众多的民间乐队、民间舞蹈队、家庭文艺队等农村文艺队伍到各地进行演出,大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四)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品种繁多,层次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大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也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为不断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促进文化消费、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初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同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助力下,广大群众的文化品味也有所提升。
三、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认为只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其他工作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因此对文化建设工作“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而且,各级基层政府都没有真正把文化工作的考核指标内容,纳入到对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政绩来考核,更没有把文化工作的优劣作为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晋升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农村文化建设当成可有可无的软任务。
2、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虽然也普遍成立,但是书刊、报纸仅限于上级发放,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无从发挥。
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在中央和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有了较大进展。但在一些财政紧张的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严重滞后。一是因受财力所限,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得不到根本保证。我国文化建设投
资总量本来十分小的情况下,分布于城乡之间的投入极不平衡,城乡投入之比基本在8 :3,城市文化投入是乡村文化投入的2倍多,使得城乡文化差距越来越大。二是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面积严重不足,设备过于老化,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吸引群众的积极参与。当前,很多村镇虽已建立文化活动室,但大多基本功能已经萎缩,或挪作他用,造成读书看报、科技培训等一些基本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4、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农村文化管理的不到位是其文化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在文化建设中,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用人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当前,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素质低,技能低,工作效率低,这都是文化建设中用人机制不健全出现的问题,在现有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中,中、基层文化干部文化素质偏低,镇乡街道文化专干“不专”,农村文化服务多头管理,缺乏相应的文化编制。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干部常被任意抽调,协助乡镇政府搞经济工作,组织文化活动和指导农村文化的本职工作却常常因时间精力原因搁浅,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及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5、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基层政府普遍存在着“重抓经济,轻抓文化”的思想。深受农民欢迎的传统民间文化文艺越来越少,而且没有得到很好地保留和挖掘,特别是高层次的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农村的文化活动科学含量不高。
6、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农村文化专业队伍素质亟待加强。近年来,农村基层文化部门因条件差、待遇低,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导致人才外流,专业文化人才出现人才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文化组织机构,建立乡镇文化站,配足专业人员,落实编制,形成农村文化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
化干部、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一是尽快解决文化专业人才短缺和缺乏训练场所、教练辅导力量不足等问题,加强辅导人员力量。二是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扶持乡村建立各类文化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活动,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四是从源头抓起,农村各中小学要辟建好文化第二课堂,设全并上满上好音、体、美等艺术课;加强农村艺术师资力量,优先满足农村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三)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及器材,用于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内容而需要扩大人员规模和经费的问题,确保农村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县、乡、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抓好特色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形式
一是大力举办民间艺术节。广大农村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艺术种类繁多,许多地方形成了“一乡一品、百村百味”的地域特色文化,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认真总结民间文化的成功经验,开辟多种渠道,举办多种形式的民族民间艺术节,以提升民间艺术质量,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同时,各级政府还应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民间艺术进城,鼓励有条件的民间艺术市场化,并在经费、场地、税收等方面予以优惠、支持。
二是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的服务体系建设。立足本地资源,结合农民特点,增加节目套数,寓教寓法于乐,使农民群众能够普遍收听到广播节目,收看到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的主要电视节目,满足农民群众对新闻资讯、法律知识、文化娱乐、科技培训、生活信息的基本需求。
三是积极发展社区文化。农村社区文化,如农民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等,极易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因而极易在社区内部快速发展起来,极易形成地方性的文化特色。所以,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应成为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政府应该在思想认识、政策措施、队伍建设、后勤保障上给予鼓励支持,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四是全民推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资源内容汇聚了全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研究机构、艺术表演团体等系统的各类优秀文化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卫星传输、光盘载体、资源镜像,配合使用机顶盒等各种传输方式,传送到全国省、市、县、乡、镇、村各级中心服务站。群众可以随时阅读电子图书,听音乐,听讲座,观看电影,欣赏戏剧、曲艺、舞蹈等艺术表演,学习科技法律、文化艺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接受远程培训,参加远程会议等等。它是用高新信息技术组织的我国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标志性文化创新工程。
(五)大力培育壮大农村文化产业
一是协助农村文化企业培育竞争力,打造文化品牌。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要热情培育并着力打造一批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村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形成“兴办农村文化产业――更新农村文化设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的良性循环。
二是要培育精明强干的文化管理和文化经纪人才队伍。发展农村产业文化,必须培养并稳定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通过这支队伍,带动农村文化进城、城市文化下乡。 除经纪人外,还要通过技术培训等方式,让产业文化的参与者尽快掌握与自己相关的技术,以促进当地特色文化走向产业化发展。
【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推荐阅读: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工作07-14
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初探11-02
关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06-02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查报告11-14
抓基层组织建设 促农村经济发展06-02
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10-02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09-19
我镇农村基层妇代会组织建设调查报告06-12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6-21
农村基层工作总结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