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10篇)

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篇1

绵竹市土门学校

乡村少年宫结对共建协议

为了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2010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精神、中央文明办在山东临沂召开的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座谈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市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力推进我市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促进我市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德阳市委办《关于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绵竹市文明办《关于加快我市共建“乡村少年宫”建设工程的通知》精神,为确保我校“乡村少年宫”活动有序、高效开展,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绵竹市土门学校结对共建绵竹市土门学校乡村少年宫,通过开展共建活动,实现把学校少年宫打造成乡青少年学校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活动基地和活动乐园,在活动中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引领青少年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为确保共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结合市建设局和土门学校实际,共建双方签订如下“共建协议”。

一、共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努力提高乡村少年宫的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做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教育,让更多的乡村少年宫儿童能积极主动加入到少年宫活动中来,让良好的、正面的、健康的、向上的思想引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共建内容、形式

1、组成共建领导小组

组长:王舟茂(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华蛟(绵竹市土门学校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张光华(绵竹市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组员:张岁梅 张天灵 张维体 邓公全 廖全明何成全 邓忠勇

2、本着学校为乡村少年宫建设的主体,学校负责制定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活动的具体实施,负责资料收集、整理、组卷。绵竹市建设局先期为土门学校乡村文化宫的环境创设、设备添置、师资培训提供至少2万元的资金支持,活动开展以后每年根据学校开展活动需要提供适当资金支持,确保乡村少年宫活动的正常开展。

3、共建双方定期会商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适时整改,提高乡村少年宫的活动质量。

4、绵竹市建设局为乡村少年宫辅导教师专业培训提供智力和资金支持。

5、绵竹市建设局为乡村少年宫进一步完善环境创建和设备添置提供资金支持。

6、绵竹市土门学校定期向市建设局汇报乡村少年宫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

7、绵竹市土门学校为市建设局开展党团员、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和志愿者报务提供基地。

8、结对双方经常相互开展上党课、团课活动,开展大手牵小手温暖同行活动。

9、积极在各级报刊、媒体宣传市建设局支持土门学校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具体举措和感人事迹,以及共建取得的其它成效。

10、每年乡村少年宫要制定年初计划,年末要认真总结并上报市文明办。

三、共建时间

共建期限为三年,自2011年4月30日至2013年4月30日止。期满经共建双方协商,可续签协议。

四、未尽事宜由共建双方在活动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绵竹(盖章)绵竹学校(盖章)

负责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篇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会上作的《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中提出,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居民合理住房消费, 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更大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改革, 加强住房政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科学发展。

会议要求,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是, 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实物方式为主, 结合发放租赁补贴, 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80万户住在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的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新增经济适用住房130万套。

二是,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131号文件, 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 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 进一步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以合理价格促进销售;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形势的监测分析;强化地方人民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职责;继续深入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是, 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加快规划审批工作, 重点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完善城乡规划实施和监督管理, 抓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四是, 力争建筑节能取得新突破。制定建筑节能三年规划。全面推进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 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加大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力度。

五是, 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市场监管水平。完善质量安全责任机制, 强化对住宅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巡查监管。完善招投标和个人执业资格制度。

六是, 推动法制和工程标准建设。抓紧研究和启动住房保障、城市房地产管理、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等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 加快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

七是, 维护建设领域社会稳定。防止在城镇房屋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 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就业, 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增强建设领域各类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八是, 认真做好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相关工作。做好实施城乡规划、组织技术援助、加强工程监管等灾区重建工作。

会议还强调, 要继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会议在总结回顾去年工作时指出, 2008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 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 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做出积极贡献。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援;精心组织过渡安置房建设, 建成过渡安置房68万余套, 面积达1330万平方米;及时修订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编制完成国务院部署的灾区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和城镇住房建设等三个专项规划。

二是, 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了国发[2007]24号文提出的城市低保家庭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的目标。

三是,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针对性增强。去年以来, 进一步强化了对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分析和监测, 各地方、各部门落实中央的调控政策, 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2008年12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降低住房交易税费、调整个人住房贷款等政策措施。

四是, 城乡规划管理取得新成效。扩大了规划督察员派驻范围, 已向34个城市派驻了50名规划督察员;推进了中国和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建设。

五是, 建筑节能工作有所推进。2008年城镇新建建筑施工阶段符合节能标准的比例超过80%。北京、天津等12个示范城市, 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2960万平方米。

六是, 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2008年全国36个重点城市实际处理污水量、削减COD数量和运行负荷率分别比上年增加了约16.1%、15.7%和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七是, 工程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2008年全国建筑安全形势总体有所好转, 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23%和2.27%。

八是, 法制和标准建设步伐加快。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部门规章4部, 批准发布标准143项。

九是, 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会议要求,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统一认识, 坚决做好保增长有关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 分析研究重大问题, 推进改革和创新。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郭允冲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的报告。

郭允冲指出, 2008年, 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维护党的纪律, 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二是贯彻《工作规划》,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三是强化教育引导, 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有所增强;四是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住房公积金、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进一步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五是加强信访和案件查办工作, 惩治腐败的威慑力有所增强;六是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行业形象进一步提升;七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郭允冲指出,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 对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更是一项新课题、新任务。广大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决心;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全面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要准确把握特点, 明确部机关、部直属事业单位、部属协会学会、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四个层面”不同工作重心;二是要重点抓好市一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三是要重点抓好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招投标、住房公积金四个行业反腐倡廉建设, 要深化治理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四是要继续在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查办案件上下功夫;五是要强化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执行情况、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执行情况、住房城乡建设权力运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的监督检查, 充分履行纪检和监察职能。

郭允冲强调, 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政风建设:一是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服务;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思想理论教育、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三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努力提升全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四是立足防范, 加强源头治理,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努力维护行业及社会和谐稳定;五是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积极参与行风评议工作, 推进12319服务热线建设, 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会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齐骥出席了会议;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厅长、纪检组长, 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纪检组长, 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建委主要负责同志、纪检组长, 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 中央有关部门有关局、室负责同志, 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 (局) 负责同志, 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负责同志, 中国海员建设工会有关负责同志, 以及部分城市 (州) 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篇3

健全法规和制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面对2008年两次自然巨灾,全面强化并健全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制度。首先,统筹考虑市政公用设施的防灾与抗震设防,出台了《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对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做出详细规定。其次,发布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系统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对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抗震工作的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对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管理提出防灾要求。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深化防灾减灾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是:结合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加大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力度,加强监督,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开展《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的研究起草工作,研究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工程抗震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规划的研究;建立城乡建设抗震设防部际协商机制。

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完善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标准体系。根据汶川地震实际情况,组织修订并及时发布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组织制定了《镇(乡)、村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为配合规程的实施还组织编制了《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规程和图集综合考虑了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对砌体结构、木结构、石结构、生土结构等四类传统民居的关键抗震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组织编制的《镇(乡)、村防灾规划标准》已完成报批稿。支持各规范修订组做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及《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三个主要建筑抗震标准的全面修订工作,年底完成报批稿。组织编制《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和《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

在推进规划编制的同时,指导各地结合《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指导有关协会、学会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培训,提高各地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水平。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要求,强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技术审查和实施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

强化新建工程监管

在对灾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真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完成了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风景名胜区恢复重建专项规划、灾后重建建筑节能规划等,并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灾后损毁房屋权属相关课题研究,组织桥梁专家前往灾区现场指导城市道路桥梁应急检测评估处置工作。

对于灾后农民自建房的技术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出6批专家赴甘肃陇南,对灾后重建农房的选址、选图、选用建筑材料以及抗震设防等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并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农民自建房设计图集》和《农村抗震节能住宅建设实用指南》。在甘肃和陕西两省受灾最严重的6个县和11个村开展了农民自建房屋过冬房示范项目,大规模组织开展了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自建房质量安全状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加强防灾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风景名胜区制定《风景区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制定并出台《建设系统防御台风暴雨灾害应急预案》。同时,发布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抗震设防专项论证专家库,组织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城镇桥梁、燃气热力设施和供排水设施抗震专项论证技术要点,推动地方建立重大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论证制度,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质量监管。

在2009年计划开展的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检查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作为专项检查内容。加强对超限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开展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委员会换届工作。同时,结合《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推进镇、乡、村庄防灾规划工作,加强村一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对农村民居抗灾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民届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与应用,加强对村镇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抗震、抗台风等防灾减灾能力。

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

在应对和部署防灾减灾工作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瞻远瞩,全力支持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科学研究,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汶川地震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时成立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专家委员会,对各地编制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进行技术审查,同时依靠委员会专家力量,指导各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2008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国地震局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推动了中外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篇4

推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设

荆杰

本报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重大意义,加强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各项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健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确立的法律制度,并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配套的地方法规和规范文件。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定本地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探索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的方法和机制,研究制定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研究完善促进 城市节水的水价竹理办法和污水、垃圾处理费用征竹机制。加快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收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茂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篇5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建设厅的指导下,我局立足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创新管理理念,着力完善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创建宜居城乡,抓好建设工程安全质量,规范房地产业、建筑业和燃气业管理,推广建筑节能应用等工作,有力推动我市建设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2010年工作总结

(一)宜居城乡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1、积极推进宜居城乡工作。建立市宜居城乡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宜居城乡建设工作。先后印发《茂名市建设宜居城乡实施方案》等4份文件,制订了宜居城乡创建工作年度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宜居城乡建设各个阶段性的工作。公布全市第一批16个宜居城镇、60个宜居村庄的指导创建点,并组织指导省宜居村庄创建示范点——电白县沙琅镇尚塘村加快创建宜居村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联合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宜居城乡宣传活动,积极做好省创建宜居城乡绩效考核准备工作,启动对县(市、区)创建宜居城乡绩效考核工作,1

积极配合省开展创建宜居城乡专家满意度调查。市区天然气管道建设全面铺开,并提请市政府落实相关经营优惠政策。

2、抓好城乡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按照市政府《茂名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试点(高州水库库区)考评奖励工作方案》要求,落实“以奖代补”专项经费300万元,推进库区垃圾处理相关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对“9.21”洪灾灾区治污保洁专项资金支持,获得省级321.5万元资金补助。积极建议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颁布《茂名市“城乡清洁工程”实施办法》,进一步推进了宜居城乡、幸福茂名建设工作。

(二)房地产业行业管理及住房保障建设力度加大

1、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组织研究落实市区本年度建设用地供应、新建商品住房套型结构比例、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等工作,督促各县(市)完成编制(或修订)2010--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开展编制“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调研工作。积极引导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数量。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用地规模标准,严格控制零星建设,把好市场准入关。积极推行商品住房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和住宅分户验收制度,提高商品住房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大力推广碧水湾等项目实行全装修住宅的经验与做法,以及高州汇景山庄创建“广东省绿色住区”的经验,积极引导企业不断更新房地产开发的设计、建设、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的理念,促进房地产开发和管理水平不断提 2

高。先后两次开展商品房预售行为检查工作,组织开展对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检查。在市辖区实行商品房预售管理法规宣传挂图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售行为。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37.2亿元,同比增长48.6%,新开工商品房屋建筑面积379.33万m,同比增长46.8%;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54.6万m,同比增长69.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98.89万m,销售额5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41.2%;土地成交价3.7亿元,增长6.8%。

2、住房保障工作按计划推进。组织各地编制了2009—2012年住房保障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完成2009年度住房保障工作进行了考核,落实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当年的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与责任。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做好去年省级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1750万元分配工作,并通过努力争取到2010年度省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1890万元。全年共审核住房货币补贴申请672份,市区全年新增发放资金120万元。全市领取住房货币补贴的职工累计达18517人,累计发放资金2.145亿元。

(三)建筑业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指导一批企业进行资质升级,企业整体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受理企业申报资料69宗(次),核准建筑业企业资质19宗39项,受省厅委托核准监理企业资质4家5项,资料审核报省16家,施工企业资质升级6家11项。

222 3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建筑业企业(单位)资质许可后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以“三库一平台”为依托,以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开展一级建造师执业情况检查以及日常巡查等,严厉查处从业人员挂靠、不到位、随意变更管理班子等现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规范了全市建筑市场秩序。全年共立案查处违法工程18宗,实施行政罚没达18.3万元,集中处理了包括市名品食品有限公司、市十中、市环星炭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违法违规案件。全年共审核招投标工程141项、外来企业单项工程备案25宗,受理外来企业年度备案10宗,受理基层人员年检4500人,核查一级建造师724人。

(四)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成效明显

以施工图审查为抓手,严把施工图审查关,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全市共完成施工图审查108项,建筑面积308万m,发现并纠正违反强制性条文共110条次。组织完成了4项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工作,提高建设工程设计质量。进一步规范市外勘察设计企业经营活动行为,共完成市外勘察、设计单位进入茂备案64项。积极推行勘察设计招投标制度,全年进场交易的勘察、设计招标共有38项,中标总价4760万元。

(五)服务“窗口”环境全面升级

对我局在投资服务中心“窗口”进行软硬件升级,将所有审批事项统一集中至“窗口”办理,所受理的全部审批项目都能按要求办理,程序和办理期限符合规定,并纳入我市的行政审批电2 4

子监察系统,且均按要求造册归档。全年共核发施工许可证62项,总建筑面积86.2万㎡,总投资额11.5亿元。

(六)建筑节能推广工作进展顺利

1、“禁实”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联合市工商、国土等部门,配合茂南、茂港两区开展对市辖区内的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做好实心粘土砖厂的清拆或技术转型升级工作。至今已拆除的有6家,待拆3家。出台《茂名市市区开放预拌混凝土经营权的实施方案》,目前,申请单位选址、审批等各项工作正在进行。

2、散装水泥及预拌混凝土供应量持续上升。全年散装水泥供应量约为32.5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96%;散装水泥使用量约为49.5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9%,创造了综合经济效益6892.08万元。全年预拌混凝土生产量为69.09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8%。全市6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相继投产,11条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共达280万立方米。市区新型墙材使用量达16098.1万块标砖,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6%,验收使用新型墙材工程项目27项33次,验收面积达51万m,给社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七)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得到强化

认真开展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和质量月活动,加大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力度,开展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建筑施工非法违法行为和建筑施工防火专项检查等一系列问题专项整治5

行动,以“三类事故”为重点,坚持季度巡查、季度质安例会和警诫约谈制度,加强气象灾害及节假日期间监管力度,提高文明施工标准等,有效地治理安全隐患和其它违法违纪行为,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工程质量始终受控,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没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年共创省优良样板工程5项,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地8个。

(八)工程招投标市场日趋规范

2010年全市招标投标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招标投标工程项目443项,中标工程造价60.21亿元,比预算投资降低1.69亿元,平均下浮率2.73%。加强制度建设,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市监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招投标过程中各环节的监管,启用计算机自动抽取评委系统,规范工程交易行为。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认真抓好招标投标的执法监督工作。去年以来,涉及招标投标和评标不公方面的投诉为零。

(九)扶贫工作措施得力

我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实行单位集体与个人共同帮扶到户的形式,将贫困户全部分解落实到系统各单位和个人,通过“就业脱贫”、“种养脱贫”、“安居脱贫”、“助学脱贫”等形式,切实有效帮助扶贫点——清湖村脱贫致富。一年多来,我局累计筹集资金100.6万元,投入资金76.05万元,建成清湖 6

村车田河电灌站,新增农田受益面积1600多亩;采取切实措施帮扶贫困户建房42户,帮扶就业88户173人,帮扶养殖12户,实现贫困户脱贫83户。

(十)人事、财务和后勤工作扎实有效

按照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部署,我局于2010年7月正式更名为“茂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合并市住房委员会,同时增设“质量安全管理科”。组织和指导13个局直属单位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岗位设臵工作。积极做好茂南、茂港分局和茂南、茂港造价分站人员分流工作。经局班子集体研究,一年来提拔任命科级干部33名,调任干部4名,接收特聘人才1名,为直属单位调配工作人员3名。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进行,没有出现违规操作现象。

在局财政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严格按规定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厉行节约,有效控制经费增长,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同时,重视做好业务接待、车辆管理、行政后勤等工作,为机关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保障。

(十一)机关作风及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强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继续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抓好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和理论水平。以全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民主评议“回头查”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制度,抓好党组织建设,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得到不断提高。健全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各项制度,积极开展本系统的维稳和化解纠纷工作,确保系统稳定。一年来,没有发生任何违法违纪案件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也未造成影响社会会稳定的突发事件和重大群众性闹事事件。没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十二)救灾复产工作成绩显著

“9.21”灾情发生后,我局迅速组织派出救灾工作组及救灾机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清淤任务,参与救灾人员达到922人次,调集机械783台次,清淤量共17.97万立方米。协助省厅加强对灾区水质进行监控,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牵头组织赈灾文艺晚会,组织和发动全市建设行业企业捐款赈灾,共收到捐款总额为721万元。建设系统个人捐款达到8.5万元,单位捐款16万元。随着灾后工作重心转移,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危房鉴定、重建村庄的选址、规划等工作。按照建设宜居城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组织汇编建筑方案,指导灾区复产重建,使重建新村成为全市宜居村庄的示范点。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灾区建材价格稳定工作。

(十三)市政府临时交派工作高效完成

1、市民活动中心、接待中心项目筹建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茂名市会议中心、接待中心项目设计条件》,组织设计单位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并进行评选。目前市会议中心、接待中心项目的实施方案已经通过市委市政府批准,正在作进一步的完善和进行初步设计。

2、大洲岛交通方案的比选。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我局委托中铁隧道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桥梁隧道方案的设计并进行比选,目前该方案已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论证。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创建宜居城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高州水库库区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进展缓慢;三是土地储备资源缺乏,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事业发展不快;四是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单一,多元化发展势头不强;五是建筑业企业改制力度仍需加大,企业增长方式仍需进一步探索,从业人员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六是建筑节能工作区域发展不平衡。上述问题,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必须加强的重点和突破点。

三、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我局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兴现代产业、造滨海新城、建幸福茂名”的主攻方向,为实现“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宜居城乡建设

1、进一步加强创建宜居城乡工作。充分发挥市宜居城乡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推进宜居城乡创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督促、指导县、镇两级切实将创建宜居城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 9

程,加快推进创建宜居城乡工作。抓好《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加强我市燃气管理工作,促进我市燃气事业健康发展。

2、突出重点抓好“城乡清洁工程”。组织召开全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动员大会,成立“城乡清洁工程”检查监督机构,创造和维护清洁、文明、优美的城乡环境。组织对高州水库库区村镇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的工作效果进行考评验收,落实“以奖代补”专项财政资金。加快推进全市城乡垃圾综合回收处理工作。

(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确保房地产业市场健康发展

1、继续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组织编制全市房地产业发展和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抓好落实各类住房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各项工作;继续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数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房价增长速度,促进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消费以及相关房地产税收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开展房地产企业资质就位工作,继续加大检查和执法的管理力度,规范商品房预售活动。积极推行商品住房分户验收以及商品房预售项目按“交楼样板房”标准交付的做法,提高商品住房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2、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目标责任制,推进住房保障各项制度建设,大力推动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 10

用住房以及其他政策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房地产市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全市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本市住房保障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网上动态监管。

(三)规范建筑业行业管理,加快建筑业发展步伐

1、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提高队伍综合竞争能力。制定完善建筑业技术政策和规划,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力度。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建筑人才,形成行业、企业、社会多层次培训体系。加强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施工工法的推广应用,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积极引导、扶持优质企业资质升级,提升现有一级企业规模,组建新的一级企业,合并部分三级企业,引导建筑业的中小企业转变经营思路,突破原有以房屋建筑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纵向加速产业融合,引导建筑业向公路交通、水利、电力、矿山、环保、市政、新型建材等专业和产业拓展。建立完善协调沟通机制,避免无序竞争,形成我市外出施工企业的群体优势。

2、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大对质量安全的监管,积极推行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充分发挥用户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建筑市场的监督作用,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市场诚信标准,健全企业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11

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将诚信建设与招标投标、资质监管、市场稽查、评优评奖、日常监管等结合起来,发挥失信惩戒作用。

3、增强跟踪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外地市场调研、协调,宣传和推介本市优势企业,并对外出队伍进行跟踪服务。着力提高市场开拓的广度、深度,把握市场定位,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解决外出施工中碰到的困难,推动企业加强协调合作。

(四)强化市场监督,加强工程勘察设计管理

加大对勘察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省住建厅《建筑业企业(单位)资质许可后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对建筑市场的常态化专项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加强勘察设计企业、施工图审查机构资质与资格管理。

(五)拓展“禁实”推广范围,促进建筑节能工作有序发展 巩固和发展“禁实”成果,促进县市进一步落实“禁实”政策。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积极向市政府、财政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企业的扶持、技改及推广力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对散装水泥及“禁实推新”的杠杆调节作用,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的征收和返退手续,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新型墙材设施装备建设,提高综合配套能力。

(六)完善工程招投标管理,促进有形建筑市场规范化建设 加强评标室软硬件建设,提高评标过程的监督水平和工作效率。加紧出台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招标工程年度固定投 12

标保证金制度。继续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监督检查和中标后的跟踪监督管理工作。

(七)注重标本兼治,切实推进扶贫工作

继续积极筹集资金,切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坚持深入细致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转变观念,积极动员村民参加各类知识技能培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扶贫,按时完成任务。

(八)积极配合做好市会议中心、接待中心项目的筹建工作 积极协助国土部门完成土地转用手续,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方案,抓紧分步完成施工图设计的编制工作。同时会同茂商公司等单位,根据市政府的要求进行招商,按合法程序选定投资方。待合作协议签订后,抓紧完成项目的报批手续,争取项目早日动工建设。

(九)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策措施的监督检查,继续加强学习教育,不断完善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积极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整治活动,预防腐败,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苏州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 篇6

(总第62期)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编2010年4月19日

市住建局全面推进建设领域创新型城市建设

市住建局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跳出思维定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比对先进标杆查找差距创新工作,瞄准建设产业创新思路转型升级,为苏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改变长久以来建设产业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的落后生产方式,通过科技创新,加快现代企业建设,采用新型施工工艺,提高机械装备水平来推动行业生产力进步,逐步实现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速度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传承扶持特色产业。将建筑业发展与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文脉底蕴和新兴繁荣的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扶持传承姑苏建筑艺术文化的装饰、园林古建等知名专业。三是积极发展新型产业。积极发展净化、幕墙、环保、安装、智能化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 1的新兴建设产业。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加快引进单元式幕墙生产线,配合做好光伏幕墙的项目建设、投产,实现幕墙生产的科技突破。四是大力培育人才高地。鼓励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推进建设行业素质升级,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专、精、尖的地方大型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五是优化创新城市功能。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将城市多个功能空间有机组合,大力发展具有商业、办公、居住、酒店等多种功能或业态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充分发挥城市综合体项目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活跃区域市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展城区发展空间,有效提升物业的商业价值,形成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市造价处赴绵竹为援建工程竣工结算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为加快苏州援建四川绵竹工程的竣工结算工作,苏州市工程造价处选派专人于3月底赶赴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对已竣工的农贸市场、正在施工的体育场、体育馆等工程现场进行了踏勘,并就援建项目竣工结算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意见进行了全面了解,下一步造价处将邀请造价专家对收集的问题和意见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办法,尽快出台专门针对援建项目竣工结算的指导意见,为援建工程竣工结算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市造价处)

市抗震办多措并举确保

工程项目抗震设防审查按时完成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共审查初步设计项目61个大项,面积约390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比增长了165%,同时也创下了历年来一季度审查面积最大记录。面对楼市项目扎堆申报审查而专家人手又十分紧缺的突出矛盾,市抗震办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所审项目能按时保质完成。一是与专家库成员积极沟通协调,让专家们充分知晓目前的抗震审图任务的艰巨性,请专家们作好长期加班加点的准备;二是合理调配专家库成员,根据项目的大小和性质对专家组作适当调整;三是对特急项目组织专家利用晚上时间集中审图,提高效率;四是启用预备专家库成员,确保各报审项目能及时得到审查;五是做好不符合项目的咨询服务工作,确保第二次送审时能顺利通过。

(市抗震办)

取他山之石谋安全发展

市安监站调研轨道交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为学习兄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安全管理文明施工上一新台阶,4月9日,市建筑业安全监督站组织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及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

责同志共50余人赴无锡轨道交通工程实地考察,取他山之石,谋安全发展。考察团听取了无锡市建设局及无锡市轨道办关于无锡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情况的介绍,实地察看了无锡地铁1号线土建工程17标、18标两个项目的施工现场,了解了无锡地铁在安全文明和施工风险控制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如全面推行“一模两化”式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管理定置化、常态化;建立施工现场门禁系统和视频信息化监控系统,实现施工现场可视化管理;严格设备准入制度,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和事故等。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考察无锡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给苏州轨道交通建设者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进一步促进苏州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实践科学发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市安监站)

报:市委蒋宏坤书记、王少东秘书长

市政府阎立市长、朱建胜副市长、陶孙贤秘书长、徐刚副 秘书长

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

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篇7

严世明厅长传达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所作的《为百姓住房有所居和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 主要学习了姜伟新部长总结2009年工作谈到的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落实调控措施, 房地产回升;二是大规模推进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三是加大了建筑节能工作力度;四是加强了城乡规划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五是强化了市场和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监管;六是进一步加强了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七是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工作取得新进展。对2010年的工作任务, 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住房工作, 促进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提高城乡规划水平,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继续推进建筑节能和城镇减排,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责, 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继续做好法规和建设标准完善及改革工作。

朱家枢组长传达了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2009年,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纪检监察机构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和地方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紧紧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中心工作, 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有力促进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对2010年的工作, 强调要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结合实际, 细化任务;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强化督查, 狠抓落实。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 强调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工作, 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扎实推进综治维稳工作。

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 篇8

筑建通[2010]124号

关于转发《关于明确商品房交付与前期物业管

理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各区、县(市)建设(房管)行政主管部门、各物业服务企业:

为了进一步规范商品房交付使用与前期物业管理衔接的有关问题,保障业主购房的合法权益,减少物业纠纷的发生。现将贵州省建设厅下发的《关于明确商房交付与前期物业管理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请与我局联系。

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0一0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明确商品房交付与前期物业管理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黔建房通[2010]189号

关于明确商品房交付与前期物业管理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地、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管局):

近年来,随着我省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购买商品房的居民越来越多,物业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在商品房交付与前期物业管理衔接过程

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达不到条件的房屋交付使用,房地产

开发企业与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的承接验收不规范,以及物业收费不规范等

等,引发矛盾纠纷。为进一步规范商品房交付与前期物业管理衔接工作,解决居

民买房的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应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按照《贵州省城镇房地产开发经营管

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必须在办理商品房交付备案后,才能将商品房交付

购房人使用。商品房交付后,物业服务企业才能向购房人收取物业服务费。

二、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物业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以确保承接的物业符合交付使用条件。

三、物业服务企业不得违反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者重复收费。

四、按照《贵州省城镇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条件交

付使用的新建商品住房,物业服务费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对于“精装修”住房,从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免收一个月的物业服务费,一个月后可全额收取物业服务费;

2.对于非“精装修”商品住房,房屋交付后,应当给购房人半年至一年的时

间用于房屋装修,该期间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全额收取物业服务费,应当按不高于

50%的标准收取物业服务费,超过该期限后,可全额收取物业服务费,具体比例

和期限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修改 篇9

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对《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令第78号)作如下修改:

一、名称修改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

二、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删去“公安消防”。

三、第五条第一款增加一项“

(四)法律规定应当由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

四、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住宅工程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五、第九条修改为“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对部分条文的文字作相应的修改。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发布。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

(2000年4月4日建设部令第78号发布,根据2009年10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修改〈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的管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统称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

第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依照本办法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备案机关)备案。

第五条 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应当包括工程报建日期,施工许可证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及验收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市政基础设施的有关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以及备案机关认为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规划、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四)法律规定应当由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

(五)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六)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住宅工程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第六条 备案机关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竣工验收备案文件,验证文件齐全后,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上签署文件收讫。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一式两份,一份由建设单位保存,一份留备案机关存档。

第七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5日内,向备案机关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第八条 备案机关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应当在收讫竣工验收备案文件15日内,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第九条 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建设单位将备案机关决定重新组织竣工验收的工程,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前,擅自使用的,备案机关责令停止使用,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罚款。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采用虚假证明文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工程竣工验收无效,备案机关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备案机关决定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并责令停止使用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备案之前已投入使用或者建设单位擅自继续使用造成使用人损失的,由建设单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三条 竣工验收备案文件齐全,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办理备案手续的,由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抢险救灾工程、临时性房屋建筑工程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工程,不适用本办法。

第十五条 军用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建设厅颁发《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粤建管字[2001]35号)

2004-12-13 上午 10:12:54 总点击数:4764

粤建管字[2001]35号

各地级以上市建委,深圳市建设局,顺德市市政建设局,省直有关单位:

《广东省备案管理实施细则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经厅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有关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德竣工验收表格另行制定。

广东省建设厅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统称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工作,明确验收及备案程序与内容。根据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第78号令)、《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建建[2000]142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在本省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下铁路、给排水、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以下简称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以下简称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适用本细则。抢险救灾工程、临时性房屋建筑工程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工程,不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广东省建设厅负责全省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市、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工程竣工验收由质量监督机构依法实施监督。

第六条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由对工程实施质量监督的机构的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部门(以下简称备案机关)负责办理。

备案机关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立专门办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第七条 竣工验收备案是一种程序性的备案检查制度,是对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质量行为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约束的强制性控制手段,竣工验收备案不免除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

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是指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向备案机关报送国家规定竣工验收备案的有关文件,接受监督检查并取得备案机关收讫确认的行为。

第二章 工程竣工验收

第八条 工程竣工验收前准备工作:

(一)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验收规范、评定标准全面检查所承建工程的质量,自评工程质量等级、填写《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附表一),经该项目经理、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和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向建设单位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理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应先提交监理单位核查,监理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后,报送建设单位。

(二)施工、监理单位应按本细则附表要求填写《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附表二)、《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表》(附表三)、《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附表四)、《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附表五)。

(三)监理单位应具备完整的监理资料,并对监理的工程质量进行评估,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经总监理工程师和法人代表审核签名并加盖公章后,提交给建设单位。

(四)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检查,并向建设单位提出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察、设计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名并加盖公章后,提交给建设单位

(五)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提请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进行专项验收,取得合格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

(六)建设单位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并在计划竣工验收15个工作日前将验收组成员名单、验收方案连同工程技术资料和《工程竣工验收条件审核表》(附表六)提交质监机构检查,质监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发出整改通知书,待整改完毕后,再行验收。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可按原计划如期进行验收。

第九条 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和文件方可组织竣工验收:

(一)已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

(三)《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四)勘察、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五)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六)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和进场试验报告;

(七)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八)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附表七);

(九)市政基础设施的有关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

(十)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验收合格证;

(十一)公安消防、环保部门分别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十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质监机构等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十三)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结论。

第十条 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一)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验收组织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别向验收组汇报工程合同履约情况和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三)验收组审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

(四)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五)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含土建、设备安装等)质量和各管理环节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形成经验收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由建设单位提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附表八)。《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评价,工程竣工验收时间、程序、内容和组织形式,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等内容。

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应当协商提出解决的方法,待意见一致后,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六)列入城建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的工程,其竣工验收应当有城建档案馆参加。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后六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建设档案。

第十一条 质监机构对工程竣工验收的有关资料、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实施现场监督。发现工程竣工验收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行为或工程存在影响结构安全和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隐患的,责令改正,并将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情况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主要内容。第三章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第十二条 工程竣工验收实行备案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备案机关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及下列文件和办理备案手续:

(一)《施工许可证》;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三)《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

(四)《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五)《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书》;

(六)勘察、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七)市政基础设施的有关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

(八)规划验收许可文件;

(九)消防验收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

(十)环保验收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

(十一)《工程质量保修书》;

(十二)商品住宅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附表九)和《住宅使用说明书》(附表十);

(十三)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十三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备案机关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附表十一)。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竣工验收备案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建设单位向备案机关领取《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以下简称《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附表十二);

(二)建设单位持有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一式四份及本细则第十四条规定的文件,向备案机关申报备案;

(三)备案机关在收齐、验证备案文件后,根据《质量监督报告》及检查情况,15个工作日内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上签署备案意见,建设单位、城建档案部门、质监机构和备案机关各存一份。

第十五条 竣工验收及备案文件、表格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文字简练、字迹清楚,应采用打印件或用钢笔填写。

第十六条 备案机关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在收讫竣工验收备案文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出责令工程停止使用、限期整改、重新组织验收等备案处理意见:

(一)验收程序不符合规定要求;

(二)竣工验收备案文件内容不齐全或者采用虚假证明文件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三)竣工验收报告反映的质量情况与《质量监督报告》严重不相符;

(四)备案机关发现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行为,且存在结构安全和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隐患。

备案机关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整改、重新组织验收的工程,由质监机构跟踪监督其整改情况和重新组织验收的情况,并向备案机关报告。未经重新组织验收认定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备案机关出具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是建设单位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必备文件。

第四章 罚 则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之日15个工作日内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由备案机关根据建设部第78号令第九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将备案机关决定重新组织竣工验收的工程,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前,擅自使用的,由备案机关根据建设部第78号第十条规定,责令停止使用,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采用虚假证明文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的,工程竣工验收无效,由备案机关根据建设部第78号令第十一条规定,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验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备案机关决定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并责令停止使用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备案之前已投入使用或者建设单位擅自继续使用造成使用人损失的,据建设部第78号令

第十二条规定,由建设单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 竣工验收备案文件齐全,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办理备案手续的,由有关机关根据建设部第78号令第十三条规定,责令改正,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未实施建设监理的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有关文件、表格中要求监理单位填写的内容,由建设单位填写。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篇10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信息系统,珠海市

1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信息平台概述

规划建设管理业务系统供规划建设局的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日常办公使用, 它可以完成从报建到发证的全部表格方面的业务工作。如提出规划设计要点, 填写经办审查意见, 逐级审批, 部门会签, 发“两证一书”等。珠海市城乡规划建设统筹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由五大工程N个主要子系统组成, 如下图 (图1) :

2“一张蓝图”工程建设内容

2.1 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思路与内容

通过业务调研与分析,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从业务上涵盖从规划—建设—房产的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 具有典型的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特性。为此, 本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路将围绕工程建设生命周期这条主线来进行整合, 实现工程项目从规划—建设—房产全过程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以及动态监管。

2.1.1 核心理念: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中国BIM联盟通过对大量BIM相关资料以及中国工程建设行业软件应用状态的调查和研究, 提出中国BIM的技术路线应该是以中国工程建设现有应用软件为基础实现BIM, 核心是将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应用数据通过多级沉淀入库, 建立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BIM数据库, 这样既能调动各方积极性, 充分利用我国已有资源, 又可以延续专业人员的应用习惯。目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批准立项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珠海市住规建局是实践BIM的沃土, 也是难得的机遇。

2.1.2 创新资源整合框架思路

本项目是在BIM思想指导下, 按照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 从管理创新、技术整合模式创新和数据应用创新入手, 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分行业对现有业务和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重新建设、改造和整合;建立全局统一的规划建设房产大数据中心, 依据统一数据标准规范将各个业务系统的管理数据向规划建设数据资源中心进行沉淀积累;基于大数据中心抽取各类业务管理数据, 形成决策支持数据, 通过报表、GIS、BI、三维等多种技术方式进行数据展示、分析与利用并为各业务间协同工作提供共享数据, 满足贯穿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办理需要;建立全局统一的集成整合平台, 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

2.1.3 资源整合平台技术架构

平台采用理正新一代SOA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打破原有的开发平台模式, 将技术元素和业务模型相结合, 实现技术要素的资源化, 系统提供了基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资源化构建技术真正做到面向对象的服务和多元异构系统的整合, 并支持云平台技术, 易于系统维护人员和实施配置人员快速掌握, 自身驾驭。

2.1.4 数据资源中心“一库三平台”架构

本次系统建设将按照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思想, 建立全局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并不是一个或一组单纯的数据库, 它是一个数据管理系统, 是一套软件平台, 即“一库三平台”架构。“一库”即核心的数据资源库, 用来存储经过分析、处置后的有价值的管理结果数据资源;“三平台”即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管理维护平台、数据共享应用平台, 分别解决数据的来源、管理、应用问题, 构成数据资源生命周期的一个闭环。

2系统创新

通过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促进了管理创新、实现了应用创新。

2.1管理创新

工程生命周期 (BIM) 管理使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作为国家经济特区率先实现了围绕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房产三个阶段的统筹管理和数据资源整合, 实现了围绕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内外双核”管理, 即对内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 对外实现数据资源的服务。

2.2 应用创新

业务一体化:通过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规范了住规建局工程项目业务流程, 增强了各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之间的横向联系, 把本来业务之间存在的自然联系通过平台串联起来, 实现了互联办公与协同工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乡一体化:充分整合现有资源, 构建“市局、规划分局、规划所”三级规划审批机制, 共享全局数据资源、技术资源, 实现业务三级协同, 提高了审批效能, 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

数据一体化:通过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 消除工程项目各业务主管部门之间信息孤岛, 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金的严重浪费, 减少了反复录入、反复扫描上传, 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交换。

平台一体化:通过集成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所有业务子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

3 项目目标

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以“智慧珠海”发展规划的落实为契机, 以创新管理为突破, 以现有住房规划建设管理系统为基础, 坚持全面性、系统性、兼容性和拓展性原则,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3S、3G、MO等多种新技术, 搭建系统集成平台、数据资源中心平台, 移动办公平台;在此基础上, 完成数据资源整合工程、系统集成整合工程、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监管决策工程、标准规范工程五大工程建设;达到行业管理集约化、资源整合标准化、服务渠道多样化、审批管理智能化、监管决策科学化, 实现基于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BIM) 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动态监管。

4 示范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4.1 数据资源整合工程

数据资源整合工程是本项目的最重要的工作和目的, 核心是按照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 将目前分散或独立的数据进行整合统筹管理, 建立全局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 覆盖规划、建设、房产、住保及行政办公等所有业务, 实现面向业务和适用对象的数据应用。数据资源整合工程主要包括:数据资源目录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维护平台建设、数据资源采集平台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平台建设。

4.2 系统集成整合工程

系统集成整合工程正是为了解决政府在其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多应用系统资源分散运作和分别管理的状况, 实现系统的统筹管理。

系统维护定制平台支撑各类管理业务应用系统为目的的一套解决方案, 其中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平台基于统一资源对象配置管理模型, 可以构建如事项驱动模型、简单表单列表管理等各类业务定制工具。

4.3 系统升级改造工程

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主要是根据整合的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使之适应集成整合的需要和工程建设生命周期管理监管的需要。主要包括:规划业务管理子系统、规划GIS“一张图”子系统、事务管理子系统、移动办公子系统、对外服务子系统、网上报建子系统、综合智能检索子系统。

4.4 监管决策工程

在规划建设一体化平台运行使用中, 逐步积累了海量的规划建设管理数据, 包括将数据分为现状数据、规划编制数据、业务数据、文档资料数据、共享数据、其他数据等。随着业务系统成熟应用, 为辅助领导决策, 需要建立全局统一的综合监管、决策分析平台, 充分利用规划建设数据资源中心的各种数据, 以列表、统计表、统计图、报告、GIS二维图形, 基于门户配置、多屏显示等, 活灵活现地展示全局系统各类业务数据, 随时掌握业务动态, 实现对全局各项业务工作的综合监管和决策分析。

4.5 标准规范工程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一体化平台建设, 是在BIM思想指导下, 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对全局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再造, 并整合所有现有系统及数据, 建立全局统一的规划建设数据资源中心, 进而实现统计分析决策。这个是一个非常浩大、复杂而困难的工程, 为了能够确保系统建设顺利, 在软件系统开发之前和项目实施全过程中, 需要提前制定各种标准规范, 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管理业务标准规范、数据标准规范及平台建设管理规范三个方面。

5 结语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是城乡规划建设信息化最成功的应用领域之一, 对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提升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及促进科学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通过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平台的运行使用, 规范了我局规划、建设、房产业务流程, 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提升了规划管理和城乡建设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程瑛颖, 侯兴哲, 肖冀.一种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状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测与仪表, 2013, 50 (572) :87-92, 120.

[2]程瑛颖, 吴昊, 杨华潇, 等.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模糊综合评估及检验策略研究[J].电测与仪表, 2012, 49 (564) :1-6.

【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荐阅读:

第十三课绵竹年画06-20

上一篇:活跃的反义词下一篇:学雷锋精神的心得体会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