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作文四年级(精选13篇)
外婆家的菜园里可以做任何事,从近处看,一片绿油油的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看似像一样品种的菜,一样的颜色,实际上有许许多多品种的蔬菜。
春天,菜园里的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有的是花骨朵,有的是半绽放的,还有的是全绽放了,有时还会有几只小蝴蝶和小蜜蜂来到油菜花地里采蜜玩耍。每当油菜花基本全绽放了,我总会邀请我的小伙伴去那里玩,一进油菜花地时,仿佛遨游金黄的海洋中,在里面玩捉迷藏,玩累了,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休息,忽然一阵风,油菜花的清香随风飘动我们的鼻子里,让我们心旷神怡。
油菜花地旁边有几颗梅花树,每次想放松放松时,总会带着一本本子和一盒彩笔,因为我一定要把这样的美景给记录、收藏起来。同时我还挖了野菜,野葱和水芹菜,当然还有马兰头。每次满载而归,一路唱着欢快的歌儿回家。
夏天不知不觉地来了,油菜花虽然谢了,但我仍然不孤独,因为有个小溪,小河陪伴着我。每当吃完中饭,我外公会带着我和弟弟小河里去玩,赤着脚,把脚放进河水里,是那么舒服,那么凉爽,闭上眼睛感受着这风,就连炎热都被吹散了,真爽啊!有时还会有小鱼,小虾来挠我们的脚丫子,我会觉得痒痒的,我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有时运气不好,可恶螃蟹钳小伙伴们的脚丫,看到他们痛得嗷嗷直叫,我不禁被逗笑了。
五谷丰登的秋天来到了,菜园旁边的桂花冒出了金黄金黄的小脑袋。我来到桂花树旁,不禁凑近一闻,一股清香钻入了我的鼻腔,沁人心脾。我调皮地摇了摇桂花树,“下桂花雨!"我一边摇一边欢呼。外婆笑眯眯地看着我乐!她弯下腰捡起桂花,洗干净晒干,给我泡杯桂花茶喝,做桂花糕吃,那味道又香又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冬天到了,大雪纷飞,园子里一片雪白,人们都呆在家,任何事情基本都做不了了。我也在家里望着透过窗往菜园望去,那仿佛用水晶做的冰面。出去溜个冰,打雪仗,堆雪人……这应该就是给我们小孩子们的一种安慰吧!
1. 单元教材分析
重组单元的四篇课文描绘了各地的自然风光, 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泉城》主要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赞美了泉水的奇丽, 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田园诗情》让我们领略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 体会草原、牲畜与人和谐的交融, 充满了诗情画意。《雾凇》则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 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联系起来, 可以用练习三中“江山如画”来概括本单元的主题。
同时在结构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是从整体到局部, 体现总—分—总的结构。《泉城》一开始总写七十二泉, 再分写四大名泉, 最后总写济南之所以被冠以“泉城”美誉实乃名不虚传;《九寨沟》先总写进入九寨沟景区就像进入童话世界, 再写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 最后总结说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田园诗情》先总写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 接着描绘了白天的田园风光图和夜晚静谧安详的画面, 最后由衷地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感叹;《雾凇》虽有点类似于科学小品文但课文开头结尾都写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的美景, 结构上也体现了总—分—总的特点。
2. 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1) 了解写景类文章归类学习的意义和要求。
(2) 通过本单元四篇写景类课文的学习, 提升学生对写景类文体的体悟水平。
(3) 提升学生对写景类文章学习的综合能力, 形成写景类文章的类结构意识和能力。
3. 单元主题教学建议
鉴于本单元类课文的教材特点, 重组单元后, 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即学生需要什么, 学生可以怎么学。我以为, 中年级的写景类课文教学不同于低年级, 低年级因为学生的年龄小, 所选的写景类课文内容相对都很简单, 篇幅短小, 概括性描写居多, 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在阅读中识字外, 还要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景物的名称、位置和主要特点, 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而到了中年级, 写景类文章的内容选取的范围逐渐扩大, 介绍描摹的角度逐渐增多, 重点部分描写得也比较细致了。这时, 我们要帮助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明确景物的特点, 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并且能够发现作者是如何运用典型事物来具体介绍的。阅读课文时, 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能够领略自然风光, 感受自然的美好, 还要引导学生能够进入作者表达的意境, 努力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基于以上认识, 在进行写景单元课文教学时, 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学结构、用结构”和“长程两段式”学习策略, 我在具体课文教学前, 增加了单元导读课, 目的是整体设计单元教学, 帮助学生了解写景类文章归类学习的意义, 了解写景类单元归类的学习要求, 进一步提高学习写景类文章的积极性、自觉性, 使他们真正地学会和会学。
随后, 我又从四篇写景文中选择《泉城》作为本单元导读课后教学的第一篇, 进行完整的教结构的课文研究。之所以选择《泉城》, 是因为这一篇课文语言优美, 结构清晰, 写作点面结合, 特点鲜明。作者首先从面上概括叙写了济南泉水的多和美, 从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 展现了济南名泉的全貌。接着, 作者又精选了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趵突泉四大名泉, 抓住各自的特点进行重点描绘。这样点面结合, 相得益彰, 形象地写出济南泉水的姿态各异及其中的盎然情趣。全文结构严谨, 首尾呼应, 总分层次清楚, 无论谋篇布局, 还是文字运用, 都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好教材。
教学中, 对全体学生进行全程开放。一切问题均来自于学生, 经过我梳理、归纳后再次回到学生中去, 让小组充分地讨论、交流, 然后汇报, 一步一步、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感悟语言。结果学生们很快就领悟到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七十二泉的, 轻松自如, 真正地做到了水到渠成。针对写景单元主题教学的学法, 我归纳出以下几点:
(1) 明确写作顺序。优秀的写景课文总是遵循一定的法则进行写作, 以丰富的层次感来构成画面的立体效果, 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因此, 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 对理解全文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2) 理清文章层次。写景类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两种:总分结构;移位换景结构。前者简洁明了容易掌握, 移位换景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文中一般有明显的提示语, 有助于我们理清层次。
(3) 体会思想感情。写景文章中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 而是通过对景物进行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描写运用, 抒发自己的感受。借景抒情, 寓景于情, 这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时应把握的重点。
(4) 品析语言文字。文章的美, 全都需要依托语言来表现。或朴素或优美, 或自然或新奇, 或严谨或洒脱, 或通俗或典雅, 语言以它千姿百态的美诠释了这类文章的内涵。以读为本, 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 并主动积累语言文字。
(5) 渗透写作知识。当前学生在进行写景作文时思路紊乱、层次不清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 在学文中巧妙引导以课文为范文, 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渗透写法的指导, 尤为重要。
在写景单元主题教学研究推进过程中, 可以有课前积累作为补充, 比如景物的好词、好句、好段积累等。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拓展其他类型的写景文章, 帮助学生打开阅读思路和写作思路, 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习作水平, 发挥好课内教学指向课外的功能。
4. 单元主题教学的后思考
对写景课文贵在读有所悟, 所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 我们还是需要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让他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 方式可以多样化, 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领悟作者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美景、美情的过程, 侧重点是学习语言, 但又与内容密切相关, 并非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
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赏景必然离不开感受情感, 所以体会“情”很重要。同时, 赏析应该是最重要的。在赏的同时把一些基本的写景技巧传达给学生。如修辞手法的运用, 动静相结合, 等等。教会他们欣赏, 才能让他们在写作中付诸实践。
关键词:新课改;三维目标;情感;价值观;小学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
点。在一定程度上,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语文各种知识及运用能力的诠释,也是学生人文素质的体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作文写作能力处于由浅到深、由表到里的水平,是作文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期。新课标中四年级习作教学要求学生能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就是记流水账,语言枯燥、单调,不能清除表达内心所想,这些现象屡见不鲜。
一、小学四年级学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
在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中或多或少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成了学生作文学习的主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没有思维发散和想象的机会,造成学生不会思考、不会写作。在作文评阅阶段,由于作文量大,看起来耗费精力,教师对学生的评语也缺乏针对性;在作文讲评阶段,教师容易忽视该阶段的讲解,只是采用范文朗读让学生学习,这样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学生阅读量不足,作文素材积累不够
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写作语言,而事实是教师重视语文教材的讲解,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教师布置学生课下阅读作业,但忽视学生阅读作业是否真正落实;学生也忽视阅读作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完成作业教师也不能发现,同时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成绩提高没有明显效果,总之,师生都没有摆正课外阅读的重要位置。
3.阅读、练习、写作相脱节影响着作文教学效果
阅读是作文写作的基础,练习和写作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而就目前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阅读任务落实不到位,教师在上课更多的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对于课下的阅读关注较少,除此之外,学生的作文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有写作的机会,由于作文从学生写作到教师评阅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因而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忽视。
二、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
小学四年级作文能力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小学阶段打好写作基础,为以后初高中的作文奠定有利条件。
1.重视并落实学生阅读,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对于小学四年级的作文写作来说,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来激发起写作欲望,是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前提。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指导,给学生布置适合的阅读作业,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美句妙词摘抄下来,每节课由一名学生分享给大家他收藏的优美的句子或者推荐一本书籍,以及为什么推荐这本书等等,让阅读资源共享。这样,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有话可说。
2.创新作文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写作潜力
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布置作文写作作业,可以让学生进行片段的短篇作文练习,不拘泥于作文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任思想自由放纵,这样让学生形成了具有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抽象世界,有利于以后作文的写作。教师还可不定期的开展作文讨论课,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让作文写作教学更加贴近学生。
3.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打好写作基础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在语文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进行贯彻和落实,例如,在进行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在遇到适合作文写作的词或者句子时提醒给学生,让学生重点学习一下,在教材课后的阅读资料里也可以总结出作文写作的词句,同时,除了教学资源外,来自生活的信息资源更能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一段音乐、一句广告词、一个念想等,都可以让学生有所感悟,激发起写作欲望。
参考文献:
[1]唐友发.浅谈小学四年级作文的材料积累.中外教育研究,2010(8).
[2]易海林.小学中年级习作有效教学初探.快乐阅读,2012(15).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正阳
街小学)
一走进书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廊,书店被这条长廊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左边分门别类地展示着一些热卖、畅销的图书以及海报,右边的展台上布置着琳琅满目的玩具、文具等,真实应有尽有!每次看书感觉累的时候,我喜欢来到这里兜兜逛逛,疲劳的感觉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啦!
沿着长廊继续向前走,你会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咖啡馆。这里有高低不一的桌椅、柔软的沙发和时尚的装饰。在优美的音乐中,在明亮的灯光下,打开一本书,再配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或者茶水,别提有多惬意啦!
咖啡馆的隔壁就是最有人气,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儿童专用图书室。这里的书柜比其它地方的都要低矮,方便孩子们取放图书。书架上放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图书,有生动的漫画书,有精美的绘本故事,有漂亮的手工书,还有充满悬疑色彩的侦探小说。一有时间,我就会来到这里,沉浸在书的海洋中。这些书好像具有魔力,能带着我到不同的世界里去历险,去发现更多的奥秘和知识。在这里,我尽情放松、自由自在,有时趴在地板上,有时靠在墙上或者书柜边,有时坐在长凳上,选一本喜欢的图书,静静地品读,总能让我身临其境,好像来到了新的世界旅行。看到了精彩的部分,还能和伙伴们一起轻声交流着,真是又舒服又快乐啊!
远处看着,枫叶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像一只只红色的小蝴蝶,在空中飞呀、飞呀……
近处看,枫叶像一只只在火炉旁被热的通红的小手,可爱极了。
梧桐叶穿着花衣裳在秋风中簌簌地响,像在演奏交响乐,演奏一首秋天的赞歌。当它们累了,便悄悄地从妈妈的怀抱里挣脱出来,落下来躺在妈妈的脚趾上,安详的入睡。
银杏叶一边在空中旋转,一边用黄色的衣裙拍打着秋风。它们像一把把扇子,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小树叶们一个接一个的落下来,躺在地上,像给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踩在上面咔咔直响。这下他们跟生气了一样,叫来秋风,“哗”地散开去。这时,有几片树叶,像在对我做鬼脸,说:“你不服气了吧?”
冬天的雪景在吴江并不多见,实属很难得。早上,我拉着爸爸妈妈,冲向田野,一起堆雪人。我们脱下手套,向手上哈了一口气。然后我抓了两把雪,一按,放在地上,准备滚一个小脑袋。爸爸妈妈负责做身体。我把小脑袋滚好了,拿起来想放到雪娃娃的身体上,谁知它一下子碎了,真让我伤心。但是我还是坚持不懈,重新再做。最后,我们终于成功了!
记得之前也有一年下雪。我和小伙伴们欣喜若狂,一起去打雪仗。我们先把雪滚成拳头大的小雪球,再用力一扔。目标——任意一人。但我们还是有游戏规则的,绝不能打脸。大家相互追赶,不停地做小雪球。不一会儿,我们的鼻子、脸全红了。玩着、玩着,我爸爸走过来说:“吃饭啦,吃完再来。”我临走又做了两个小雪球向小伙伴们投掷。
关键词:写景 新视野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67
“写景”是小学三年级写作教学的“必修”课。奇趣盎然的大自然景观令学生稀嘘,而学生对自然优美景致“描绘”却感到“缺词少语”。为此,为逐步提高学生临场“写景”技能,近年来,我依据小学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规律,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多层次,创设各种“场景”,优化“写景”情境,丰富和拓展“写景”意境。
一、创设语境,引领学生“品文悟境”之后,改写、扩写“场景”
改写或扩写文体中的“景致”,有利于培养学生深挖文本内涵,独立谴词造句的能力。如何让尚处于写作“启蒙”阶段的小学生,在“品文悟境之”后,写出构思精巧,“景致”描写合乎情理的短文,是小学语文教师深思熟虑的问题。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不外乎做到两方面:一是依据小语“课标”,围绕文本中心,紧扣“场景”意蕴,创设一种种既融合学生认知规律,又适合于学生的个性思维的“鲜活”语境;二是依据授课进度,适时展现投影视频,并通过“动、静交替图像,丰富学生的‘场景视觉表象,据此来催生学生‘说景到‘写景的激情。”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一篇“景致”有序流动的写景文章。本篇文章在“写景”层次安排上做到“由远及近,由粗到细”,描写手法上作者采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写法,展现场景方面独特精致。
教学本篇课文的关键,是如何再现“语境”,让学生思维身临其境。情感和思维完全融入到“文本”所述语境中、读者的心灵与语境中,人和物亲切会面和对话?为了展现“锡林郭勒大草原”那一幕幕“人与动物及大自然和谐相处是欢腾画面”。课前,我利用“Flash”技术,设制了四组动画,第一组是从天空俯瞰草原的画面:“蓝天的云下,绿意迭瀑的草原,微风吹来,绿浪翻滚”;第二组是牛、羊在草丛中流动。远处低矮浑圆,绵延起伏山岭,沟沟谷谷,铺满着各类生机盎然花草;第三组是湖泊星罗棋布地镶嵌草原上。大小各异的湖泊、水流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第四组是“人与动物欢腾景观”画面中。“一群群雄鹰低空展翅飞翔,时而相互追逐,草地上成群的牛羊悠闲吃草,身着蒙古族服饰的男女牧民骑马时而穿行于牛羊群中……。随着这四组动画有序展示之后,我立即抛出一连串问题来示导学生“写景”。1.置身于天空中你看到了草原上有哪些花草?2.天空中有哪些的动物飞翔?3.放牧的人是哪些人?谁能诵读本课文后,在不改变“本文景致”的前提下,系统口述或描写“本文场景,写景完毕后,请分组交上来。课后,一名学生“写景”习作,确令我兴奋。“阳光和煦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如一幅扑面而来流动的风景画,清风徐来,绿意流淌;地势起伏和缓的草滩中镶嵌着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湖泊;天空中,一群群雄鹰时而低空盘旋。身着民族服饰的牧民穿行在牛羊群中,好一幅人与动物欢腾的景观。
这种让学生在丰富其视觉表象之后,再引导学生扩写,改写文本“场景”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写景”技能的重要手段。
这印证了叶澜教授所指出的:“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流的影响,以动态的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二、师生互动,共创生活情境,亮相课堂,学生“临场”景,写景
让学生学会在任何“场境”下都能随意述说或用“词语”描写出一处处“场景”的精致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细致有层次地观察景物特征。在引导学生观察景观特征之后,还要有目的、计划地推出一些“指导性”描写场景语句,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综合整合。校园,是学生健身、栖身、学习的场所,校园的景致确实令学生感触颇深。因此,引导学生共创生活“情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写景”的积极性。比如,《校园的“升旗仪式》是每周一上午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参与这一场景“拍摄”,并引导学生将这一“场景”制成“新闻短片”报道,是激励学生“写景”的最佳举措。为此,在学校少工委的帮助下,我组建了一个小学三年级6名学生组成的“新闻节目采访组”,选准一个风和日丽周;挑选三名学生利用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学校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拍摄完毕后,又指导学生于电脑室精心剪辑,并配上柔和的音乐,制成“新闻光碟片后”先在多媒体教室试播。后在作文“写景”课上,亮相荧屏。随着精美图像有序展出,指导学生“临场”“写景”。课后,我从传上来的作品中看到了这样一篇“写景”作品。“升旗仪式就要开始了,平时叽叽喳喳的“鸟儿”也屏息凝神了,全校6个年级18个班的学生们精神抖数有序站在大操场上,等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到来。“升旗仪式”开始!值周行政“话声”刚落,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少先队员们举右手向国旗致礼……”
以上这种由学生亲身现场采集材料,处理材料,随后进行“写景”内容深层次加工的举措,真正实现了“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建构与开发,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可行性的评估”这一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写景”教学,需要依据学生认识规律,着眼于学生“个性思维和未来长久发展”的高度,调整“习作教学方法”;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文本情境之后,更要设法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关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场景”,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早上,秋高气爽,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一进公园我就见到远处一棵棵松树,笔直的站在土里面好像一位位士兵,保护着公园。菊花仙子得到秋姑娘分给他的颜色就最多了。有鹅黄的,有淡黄的,有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贝中频频点头。红红的枫叶绽开了笑脸,万寿菊欣然怒放。杨树,柳树的叶子飘了下来。还有小湖边青蛙在赶紧挖洞,小鸟也在赶紧衔来树枝修整房子呢。人们都穿上了长袖子的衣服。
秋天,带给大地是一曲过冬的前奏歌,带给小朋友是一首欢乐的歌。秋天的公园真美丽呀!我真想把它画下来。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树叶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飞舞。大豆整片整片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秋风吹过金浪翻滚。一排排的玉米像哨兵托着金色的缨枪。稻田里一片金黄,它们经过漫长的夏天的洗礼和滋润,已经成熟,低下了沉甸甸的头。一阵秋风吹来,从果园里飘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儿,原来是雪梨、紫葡萄、苹果、柿子……成熟了。
秋天的小动物们都很忙。小蚂蚁在成群结队的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过冬;蝈蝈们也花生叶下,开最后一场演唱会;小鱼儿们也从清澈的河里探出头来,看看秋天来了吗?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向南方飞去,与秋天做最后的告别。
走进校园的大门,映入我们眼前的是“扶桑迎曦”两棵扶桑树像两位仙女一样一边梳理着自己的头发还一边时时刻刻地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文明。友爱。勤学。健美的好学生。这四个字的上面还有一座雕塑,中间是一位老师一手托着一只和平鸽一手拿着一本语文书。老师的旁边有一位小女孩和一位小男孩,小女孩正津津有味地读着语文书,小男孩拿着一个足球正准备踢呢!雕塑的后面有三根旗杆,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它好象也在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往左拐,就是“锺灵敏秀”当你在锺灵桥上观看莲花时,你一定会被那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的莲花吸引住的。锺灵桥的旁边有一个美丽的亭子,叫敏秀亭。敏秀亭的对面有许多柳树,像一位位大将军。一阵微风吹来,柳树就翩翩起舞,像小女孩的头发。
我们的学校还有美丽的涌泉飞练,雄壮的雄鹰胜。美丽的揽花拱月,古色古香的书法碑廊。
我们学校的花也有很多,春天有杜鹃花。桃花。梨花。迎春花。茶花。夏天有荷花。莲花。秋天有菊花。桂花。冬天有腊梅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天高云淡,湛蓝的天空上有几朵飘飘悠悠的云,成群的大雁排成一字形和人字形,一路优雅地飞往南方。
秋姑娘朝稻穗儿轻轻洒了一些金灿灿的粉末,刚刚还青青的穗儿顿时变成一片金黄,走在田间小路上,就像走进了金色的海洋。一阵阵凉风袭来,翻起一道道金色的波浪。夏天,喧闹的蝉声没了,我想:是不是秋姑娘说了:“不要再唱歌了,保护好嗓子,等明年再唱吧。”面对美丽迷人的秋姑娘,它们怎能不答应呢?向日葵也要成熟了,露出一片片大大小小的花瓣儿,在大家的赞美声中,它总是仰起高傲的头望着太阳。可她一见到秋姑娘那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便害羞地低下了头。
远处高高的银杏树上,淡黄色的叶子像一只只蝴蝶在迎风起舞。枫树披上了红红的外衣,临风飒爽,光彩照人。桂花树散发出一阵阵沁人肺腑的清香。田间羊肠小路上,大大小小、多姿多彩的野菊花开了,有的如珍珠般美丽,有的如翡翠般耀眼。走在路上,感觉就像沐浴在香海一样。
秋天的果实更是令人心喜,夏日里黄黄的苹果和青青的葡萄现在已经穿上红袄、披上紫袍。柿子、橘子也穿上橘黄的毛衣,像一盏盏挂在枝头的小灯笼。
玉米举着头顶的红樱笑了,忘掉了夏天炎热的烦恼,白菜和青菜换上了绿油油的新装,在菜田里欢笑着,生长着。
看着这一派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脸上笑得就像花儿一样美。
你瞧――可爱的小草悄悄地从地下冒了出来,还换上了一见嫩黄色的新衣裳。你瞧,它们正迎着微风向大家招手呢!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有的红如火;有的黄如金;有的白如玉,好看极了!你看,它们都在争奇斗艳;你闻,它们都散发出诱人的花香;你听,它们都在窃窃私语。树木们也长出新的嫩叶,其中柳树最柔美。你看:漂亮的柳树姐姐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虽然有些害羞,但是人们都很喜欢她。微风吹过来,柳树就随风翩翩起舞,真宁人陶醉!看到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诗:“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动物们也都纷纷醒来――小青蛙醒了,它们伸了懒腰后,都兴奋地叫了起来:“呱呱呱呱,呱!”好像在说:“HI!大家好!”小蛇们也醒了。它们扭动着身子,走出家,坐在地上,尽情地享受春天的温暖。
我们先来到木板桥,旁边的柳树婀娜多姿,垂下细长、青翠的“发丝”,落入清澈的湖水中,仿佛让湖水清洗“一头长发”。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像撒了一把不沉的钻石,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再来到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旁边盛开着红、黄、蓝、白等各色鲜花,给碧绿的草地增加了几分艳丽的色彩,给清新的空气增加了几缕芬芳的气息,吸引着蝴蝶纷纷飞过来。
接着,我们来到一座锈迹斑斑的铁桥,走上去“轰隆隆”地响,我探出头一看,花儿灿烂的笑脸,周围仿古的建筑,岸边的草木,都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幅水彩画。
走着走着,就到了天鹅湖,湖岸上有一棵山茶花树,开出来的花瓣颜色血红,衬托着金黄色的略带弯曲的花蕊,让人一见就爱上了。
天鹅湖滨站立着几只天鹅,它们姿势不一,有的站在岸边,两只大眼睛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似乎在对人们讨吃的呢;有的立在水中,好像在捉鱼吃。岸上长着一棵树,上面的花洁白如雪,散发出阵阵芳香。
在天鹅湖的另一端,有几个葫芦一样的宝塔立在水中,当风吹过,宝塔似乎在波光粼粼的水面飘动,定睛细看,其实是不动的,原来只是一种错觉。
【写景的作文四年级】推荐阅读:
四年级写景作文:秋的声音06-24
描写月亮的四年级写景作文07-11
写景的作文400字四年级下册10-03
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美丽的校园11-30
美丽的校园四年级写景作文500字11-04
四年级写景作文:神奇的张家界01-26
四年级作文350字写景作文06-08
四年级作文写景600字11-29
四年级写景作文校园四季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