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计量站管理制度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0计量站管理制度

10计量站管理制度 篇1

一、岗位专责制

1、站长职责

⑴、领导本站人员完成区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严格执行配产配注方案,组织本站人员定期进行油水井分析,落实各项生产管理措施。定期审查各项资料,做好检查评比工作,并做好记录。

⑵、组织全站工人学政治、学文化、学业务技术知识,团结同志共同搞好生产管理、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开好班组会。⑶认真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一次井站各要害部位,参加两次以上交接班,按计量站质量控制点路线巡回检查四次。培养全员的工作作风,力争实现井站达标。

⑷按时参加区部生产碰头会和安全活动,汇报本站的工作情况和好人好事。接受生产任务并认真贯彻落实。

⑸搞好作业衔接,配合作业施工,掌握施工进度。及时组织开井生产,及时取全取准开井后的生产资料。

⑹掌握全站油水井生产动态,做到心中有数。摸清高产井、重点井的生产规律,根据油井结蜡、结盐、结垢、管线腐蚀等情况,提出油井清防蜡,洗盐、阻垢、防腐等合理措施,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实施措施,保证油气水井生产正常。⑺组织全站工人搞好修旧利废,节约降耗工作。

⑻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配合搞好计量仪器仪表的标定校验工作,保证录取资料的仪器仪表完好灵敏。⑼优化组合和考核岗位工人。

2、大班岗位职责

协助站长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⑴服从站长安排,严格油水井生产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好井站规格化达标工作。

⑵负责井站设备维修保养及修旧利废工作,搞好抽油机“五率”达标,修旧利废率达到规定标准。⑶负责作业井开井工作。

⑷执行上级安全工作标准,按照HSE管理规范,积极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做到三不伤害,确保安全生产。⑸协助站长搞好成本控制。

⑹积极参加区部组织的各种培训工作,全面掌握本岗位应知应会。

3、小班岗位职责

⑴按岗位巡查路线,每四小时巡回检查并维护正常的油水井生产,重点井加密巡查。

⑵负责维护和保养井、站设备流程。

⑶负责每四小时录取一次油水井压力、温度、电流等生产数据,取全取准各项基础资料,负责上报,建立健全资料台账并按“五不一仿”的要求填写。完成生产日报。

⑷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执行上级安全工作标准,按照HSE管理规范,积极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保证安全生产。

⑸严格执行“三一、四到、五报”交接班制度。⑹负责本站压限电,确保不超电费。⑺负责站内卫生的打扫和保持工作。

⑻积极参加区组织的各种培训工作,全面掌握本岗位应知应会各种技能。

二、交接班制

1、接班人员按时到达岗位进行现场交接,要交接清以下内容。⑴完成任务情况及各油水井生产状况和设备运转情况。⑵各项资料数据及质量情况。

⑶工具、用具、仪器、仪表、消防设备及材料消耗情况。⑷井站设备维修保养及设备完好情况。

⑸重点井,如作业、施工、测试、测压井,工作制度变更井,新投产投注井要逐一交清,必要时到现场交接。⑹外输温度,洗井、化验、热洗、加药等情况。

⑺本班生产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和有关上级指示情况。

2、交接班必须在计量站面对面交接,接班后一小时内接班人员必须上井全面检查,如发现问题由交班人负责,一小时后由接班人负责。

3、主要交接点:

⑴水套炉:水位、压力、安全阀、火嘴燃烧情况。⑵分离器:进出口闸门,计量仪表,安全阀。⑶来油阀组

⑷输油泵:压力、电流。⑸注水阀组及水表。⑹消防设备。⑺工具、用具。⑻配电柜。

⑼资料、图表、各种记录。⑽站内卫生及重点井点。⑾其它。

4、交接班要按“三一、四到、五报”认真执行,接班人员仔细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语。

三、巡回检查制

1、按巡回检查路线,每四小时逐井进行检查一次。必要时加密检查。

2、抽油机井、电泵井、自喷井、气举井、注水井的检查点为: 回压、套压、光杆、悬绳器、出油声音、抽油机运转、电机温度、电流记录仪、卡片(电泵)、注气压力、注气量、泵压、水表及读数。

3、计量站

⑴按交接班制检查点进行。

⑵分离器、水套炉等要害部位设立检查标志,以起警示作用。

四、油水井分析制

1、建立健全单井分析制度,每旬对所承包单井系统分析一次,及时提出下一旬的管理措施。

2、每人至少承包1口井的分析任务。

3、及时跟踪分析单井生产情况,重点观察措施及注采调整后的油井产状变化,发生异常及时分析。

4、承包人负责对单井措施落实情况的分析和总结。

5、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油水井分析活动。

五、设备维修保养制

1、计量仪器、仪表、工艺流程、各种压力表、电气设施、消防器材等按规定定期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记在报表或者工作记录中),确保部件全、设备性能好。

2、在用设备必须保持完好,如有故障,应及时修理排除。停用设备必须挂牌明示。

3、抽油机保养时要集中人力、物力按规定认真执行。

六、质量负责制

1、树立为企业负责、为社会负责的思想和强烈的质量意识。

2、建立健全“9116”制度和八个操作规程。即:九项制度;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油水井分析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负责制、岗位练兵制、HSE管理制、岗位经济核算制;一图:计量站生产工艺流程图;一册:《岗位手册》;六本:岗位工作记录本、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本、油水井分析记录本、成本核算本、计量站综合记录本、HSE活动记录本和开关井、量油测气、热洗加药、点水套炉、抽油机启停、电潜泵启动操作规程。

3、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自喷井要求“十全十准”,注水井要求“六全六准”,抽油机井要求“九全九准”,电泵井要求“九全九准”,气举井要求“九全九准”,严禁弄虚作假。

4、清蜡、热洗、加药、保温、量油、测气、取样、洗井,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

5、油水井施工、测试及地面流程改造施工时,值班人员要主动配合,共同把好质量关。油气水井作业施工交接时要及时取全取准各种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施工目的和质量要求,方能办理交接手续,正式投入生产。

6、井站面貌好,井下无落物,实现文明生产,井站达到“三清、四无、六不、一规格”,力争使井站达标。

七、岗位练兵制

1、技术学习以岗位练兵为主,本着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以采油工“应知应会”为内容,采油工人技术等级为标准,作为练兵目标,做到人人有学习计划,班组有检查考评,评比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

2、技术学习要以老带新,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站职工的技术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技术学习。

3、凡是上岗工人必须做到先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新上岗人员达到独立操作,具备及时发现判断处理事故的技能。

4、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技术比赛。

八、HSE管理制

1、井站必须有HSE管理措施和兼职安全员,做到安全、环保、健康。

2、非本岗位人员进站内要及时查询,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汇报,坚决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3、生产工人独立顶岗前,要进行HSE知识教育,有独立操作能力和安全生产知识后,由区考核合格方能独立顶岗,新入厂的工人必须进行入厂HSE教育。

4、严格执行HSE生产规章,坚持班前安全讲话,施工中有安全生产措施,严格按照HSE生产岗位作业指导书规程办事,严禁违章操作。

5、岗位工人能熟练地使用安全防火设备,安全设备必须保证性能良好、灵活好用,消防器材用具完好,并定期检定,有合格证。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促使值班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定期对生产要害部位进行检查,每月对消防器材全面检验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重点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汇报。

九、岗位经济核算制

1、建立健全班组成本核算制度。

2、以单井为单元,做到生产成本支出有预算,发生费用有登记,并做好分析。

3、开展修旧利废和小改小革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完成下达的降本增效任务。

10计量站管理制度 篇2

1 如何加强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

对于10kv配电网中的继电器管理一直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点, 同时电能计量安全管理也关系到电力系统供电可靠稳定, 它们共同影响着供电企业创造效益的高低。电能计量的安全管理工作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涉及到诸多领域, 只有协调好各专业领域内的关系, 才能做电能计量管理工作。

1.1 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方法

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安全管理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技术上, 二是管理措施上。技术上, 积极引进高技术设备、先进材料、成熟的节能技术等, 编制详细且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方案, 加强高低压电能计量管理方法的推广, 做到使用最少的资金投入, 获得最高的经济回报, 从技术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管理上, 由于管理措施需要涉及到许多方面, 所以要积极建立健全的电能计量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管理组织与管理工作考核方面。在组织方面, 建立起能做到层层管理的组织体系, 比如供电企业有安全主管部门, 下面要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 最后是安全管理人员。在考核方面, 建立起电能计量工作考核体系等。

1.2 电能计量管理创造经济效益

确保各项电能计量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到位,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那么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必然能为供电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提升供电企业的经营水平。

2 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

2.1 提高高压用户电能计量可靠性

如何加强对高压用户的电能计量工作, 保证10kv配电网供电稳定,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1) 对计量装置开展预防性试验, 确保高压用户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稳定, 从源头上减少高压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隐患, 提升高压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质量。 (2) 坚决执行相关用电管理规范要求, 重视对高压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检修、维护、保养工作。 (3) 加强工作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 全面提升电能计量人员的专业素养, 使员工做到:大体上会分析设备运行情况, 以此判断是否出现故障;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操作相关的电力设备;面对紧急事故, 能及时采取合理措施, 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2.2 提升供电计量装置可靠性

提升配电网供电计量装置的可靠性实则就是提高电网持续供电的水平。通常供电可靠率是指, 在一定统计时间内, 对用户有效供电的总时间与统计时间的比值。要提高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率, 就得将工作重点放在下面三点: (1) 确保用户停电时间不能过长; (2) 停电的用户也不能过多; (3) 停电次数不能过多。

(1) 配电柜应做到全封闭和全绝缘, 并且配置计量柜, 为了在对计量柜和输电线路进行检修时保证人员安全, 计量柜必须接地。

(2) 由于计量柜的检修安全技术主要应用在继电器全绝缘和全封闭上, 所以当对计量柜进行停电、验电工作时, 缺少接地刀闸会触发安全事故, 必须安装临时性的接地带, 保障安全。

(3) 确保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可靠。对电能计量装置展开检修时, 如果遇到不能直接进行验电的设备, 可根据隔离故障开关的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及仪表显示器上的变化, 并且当不少于两个指示同一时间发生变化时, 可采取间接验电的方式。

(4) 为提高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维修单位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维修工作必须倍加重视。由于很容易忽视计量柜电流表的二次接线工作, 并且相关电气设备也没能得到及时维修, 所以必须加大对这些装置例行巡视的力度, 及时发现故障, 防止发生事故。

(5) 绝缘层的存在会降低导线的散热能力, 如果导线长时间处在高负荷电流工作状态, 会降低导线电流容量, 甚至会发生导线的烧毁。但是如果采取增大导线截面面积的方式解决导线容量的问题, 必然耗费更多的资源, 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增加了成本。因此, 为避免导线高负荷运行时出现电流容量降低的问题, 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选取截面面积大小合适的导线, 比如照明线路通常采用不小于2.5平方, 空调等采用不小于4平方。

做好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 能大大提高供电计量装置的可靠性, 提升供电计量的准确性。

2.3 提高电能计量装置可靠性的建议

(1) 对电能计量装置在使用前进行相关性能测试, 只有性能满足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消除装置自身的安全隐患, 提升装置的质量。

(2) 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必须加强对电能计量装置检修、故障处理的管理工作。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修工作, 要制定详细科学的检修方案, 辅以必要的设备, 将方案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对于故障处理, 首先就要制定严格的日常巡视制度, 及时发现问题;其次要制定事故紧急处理方案。最后, 统筹全局实行全方面管理制度。

(3) 规范电能计量装置的停电、送电程序。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在最大程度上缩短停电、送电状态的时间, 发挥电力调度部门在管理工作上的最大作用。

(4) 定期开展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检修工作。如有需要, 根据电能计量装置检修的实际情况, 可编制具体到月的检修工作计划表。同时必须坚持先测算后检修的原则, 保证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可靠。

(5) 强化对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装置的监控。因为用电量十分巨大, 电力系统会长时间处在高负荷状态, 所以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负荷要进行及时调整, 同时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保护工作, 防止电能计量装置遭到破坏。

(6) 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也相当重要。电能计量装置由于长时间工作, 难免会出现运行异常的情况, 同时装置也会因为无法满足电网供电系统的要求需要进行更换, 所以需要及时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升级或者更新, 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安全运行。

3 结语

1 0 kv配电网电能计量的安全管理同其他管理工作的过程相同, 在整个管理工作中都要经历如下过程:及时发现故障, 分析故障原因找到故障点, 提出针对性合理改进措施, 最后解决故障。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的安全管理作为电网供电系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 必须采取全方位合理措施, 提升管理效率, 创造经济效益。

摘要:从发电到用电, 电能计量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而电能计量的正确性是靠电能计量装置来保证的, 所以电能计量装置是电能计量工作的重点。为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必然对电能计量工作安全管理的质量提出更高目标, 提高供电质量, 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保证10kv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装置,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信.基于电能量计量系统旁路代半自动化处理的解决方案[J].中国电力教育.2012 (36) .

[2]张伏生, 王海坤, 马林国, 等1可视化的配电网线损计算与管理系统[J].继电器, 2001, 29 (11) :27) 311.

10计量站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IOKV计量精确度改造与应用

0引言

为贯彻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开展“线损管理年”活动的精神,以及全面落实(县供电企业电能损耗规范化管理验收标准》,对线损工作实施过程控制、精细管理,我局在建立、健全各项线损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同时,重点加强了计量装置的准确度管理。全面分析了高压(10KV,以下所提高压均只10KV,低压为400V)计量装置准确度方法及其降损效益。

1相关工作状况及其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35KV变电站IOKV出口及高压用户计量方式多为三相三线计量方式,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不论对称与否,均可以使用两元件电能表计量三相三线负荷电量,只需两块TA即可实现三相电能计量,因此三相两元件电能计量方式具有接线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多数户外高压计量箱多采用该计量方式。但该计量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1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中,A相元件的测量功率为:Pa=Uabl-acos(30+中)。若在A相与地之间接入电感性(空载电焊机之类)负载,此时,电能表将出现:①当三相负载电流较小时,负载电流Ifa与电感电流lL叠加后使总电流Ia与Uab的相角差大于90。,电能表反转;②当三相负载电流较大时,负载电流lfa与电感电流IL叠加后使总电流la与Uab的相角差小于90。,电表转速变慢;③而当三相负载电流为零时,Ia与Uab的相角差等于120’电能表反转。

1.2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中,C相元件的测量功率为Pc=UcblCcos(30-)。如果在C相与地之间接入电容,则电流『c超前电压Ucb。与A相接入电感负载的原理类似,电能表有可能出现转速变慢、停转、甚至反转。

1.3因三相二元件电能表只有A相元件和C相元件,B相负载电流没有经过电能表的测量元件,若在B相与地之间接入单相负载,此时电能表对单相负载就完全失去了计量。

以上是电能表本身对计量准确度的影响,而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TA、TV)二次回路对计量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而这方面却往往被忽略,我们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局计量装置进行全面改造,最终达到提高计量准确度,降低电能损耗的目的。

2总体的思路、解决方案、实施效果

2.1我们对采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计量方式的用户,在配变二次侧安装了三只TA配三只单相电能表及一制三相四县无功电能表的计量装置,不仅可以避免因电容器损坏以及使用电焊机造成电量少计,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

2.2 TA、TV电压、电流二次回路改造

2.2.1变电站IOKV出口计量改造依据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取消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熔断器,二次电缆直接接入电能表,为彻底解决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载过重问题,我们将原来机械式电能表全部更换为多功能电子表,将未运行的电能表全部拆除,由于多功能电子表单块功耗小于机械式电能表,电能表数量减少了一半,二次负载减少50%以上,同时将原集中式计量柜改为户外柱上式电表箱,大大缩短了电压二次回路长度,再次测量电压二次回路压降为0.08%,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同样对电流回路进行了改造,缩短了电能表与互感器之间的距离,加大了导线线径,拆除电流二次回路所有与计量无关的设备,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上述改造全部完成后,我局35KV线损明显降低。

2.2.2用户高压计量改造用户高压计量装置,多数采用户外柱上安装方式,与变电站出口相比,二次电压、电流回路距离比较短,TA.TV所带负载较少,压降基本符合规程要求,但是部分计量箱运行时间较长,电表箱内安裝的接线端子锈蚀严重且采用压片式连接,接触电阻增大造成计量不准,为此我们取消部分老化的接线端子,安装采用了螺钉直接压接式连接,减少了接触电阻,二次回路导线一律采用4平方铠装电缆,大大减少了电压二次回路压降及TA二次负载,提高了计量准确度。

2.3推广使用多功能电子表多功能电子表由测量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组成,除了具有计量有功、无功电能外,同时还具有失压、失流、分时测量、需量、负荷监控、故障报警以及485数据接口等功能,多功能电子表还具有表损低、误差线性好且比较稳定,因此推广使用多功能电子表可以提高计量准确度,通过485接口可以实现远程集中抄表,对用户负荷进行远程监控,有效地遏制窃电行为的发生。我局所有35KV变电站出口表计已全部更换为多功能电子表,大用户开始安装并逐步推广,变电站已实现远程实时抄表,对线损进行实时监控,随着用户多功能电子表的推广普及逐步实现10KV用户表计的远抄集抄。

10计量站管理制度 篇4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同一时点或时期上,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是()A.时期数据

B.面板数据 C.时序数据

D.截面数据

2.根据经济行为构造的方程式是()A.政策方程

B.定义方程 C.随机方程

D.制度方程

3.在联立方程模型中,税收方程的税率是一个()A.内生参数

B.外生参数 C.控制变量

D.政策变量

4.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中,2的无偏估计量ˆ2为()22A.ein

B.ein1

22C.eiin2

D.en3

5.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Yˆˆ0ˆ1X必然通过()A.点(X,Y)

B.点(0,0)C.点(X,0)

D.点(0,Y)

6.根据判定系数R2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R21时,有()A.F

1B.F0

C.F1

D.F

7.按照经典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应是非随机变量,且()A.与随机误差ui不相关 B.与残差ei不相关

C.与被解释变量Yi不相关

D.与回归值Yˆi不相关 8.回归模型中不可..使用的模型为()A.R2较高,回归系数高度显著

B.R2较低,回归系数高度显著

C.R2较高,回归系数不显著

9.下列可说明存在异方差的情况是()A.E(ui)0

C.E(ui)(常数)22D.R2较低,回归系数显著

B.E(uiuj)0

ij D.E(ui)i

2210.若计算的DW统计量接近4,则表明该模型()A.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C.存在一阶负序列相关

B.存在一阶正序列相关 D.存在高阶序列相关

11.已知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为0.8,则DW统计量的值近似为()A.0.2 C.0.8

B.0.4 D.1.6 12.样本分段比较法适用于检验()A.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B.异方差 D.设定误差

13.设分布滞后模型为Yt0Xt1Xt12Xt23Xt3ut,为了使模型的自由度达到27,必须拥有多少年的观测资料()A.32年 C.35年

B.33年

D.38年

14.在分布滞后模型Yt0Xt1Xt12Xt23Xt3ut中,短期影响乘数是指()A.0

C.123

B.

1、

2、

3D.0123

15.设个人消费函数Yi12Xiui中,消费支出Y不仅与收入X有关,而且与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构成有关,年龄构成按四个层次划分,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变,该消费函数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A.2个 C.4个

B.3个

D.5个

1男1女16.在回归模型Yi01D12D23Xiui中,D为性别因素,D1,D2,则会

0女,0男产生的问题为()A.异方差

C.不完全多重线性相关

B.序列相关

D.完全多重线性相关

17.当定性的因素引进到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A.外生变量

B.前定变量 C.内生变量 D.虚拟变量

18.在容量为N的截面样本中,对每个个体观测了T个时间单位形成的TS/CS数据,其样本容量为()A.NT C.N

19.单一需求方程的函数形式不包括()...A.线性支出系统 C.半对数需求函数

B.线性需求函数 D.常数弹性需求函数 TB.NT D.TN

20.某一时间序列经二次差分变换成平稳时间序列,此时间序列称为()A.1阶单整 C.K阶单整

B.2阶单整 D.0阶单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ˆ满足()21.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的残差eiYiYiA.C.E.ei0

iB.D.eYii0

eXi0

eYˆ0

ii2ei0

22.序列相关情况下,常用的估计方法有()A.一阶差分法 C.工具变量法 E.广义最小平方法

23.在下列宏观经济模型中,前定变量包括()

Ct01Yt2Ct1utIt01Yt2Yt13Rtvt YtCtItB.广义差分法 D.加权最小二乘法

(C=总消费,I=总投资,Y=总收入,R=利率)A.Ct C.Yt E.Yt1

24.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包括()A.基本模型

B.Ct1 D.Rt

B.方向模型 C.数量模型 E.TS/CS模型

25.考虑以下扩展的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

D.随机模型

Ct=β0+β1Yt+β2Tt+u1t

It=α0+α1Yt-1+u2t

Tt=γ0+γ1Yt+u3t

Yt=Ct+It+Gt

(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

(税收函数)

(收入恒等式)用阶条件检查方程组的可识别性有()A.消费函数恰好识别 C.税收函数不可识别 E.投资函数过度识别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判定系数 27.最小二乘法 28.方差扩大因子 29.虚拟变量 30.恰好识别方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

32.简述存在异方差时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存在的问题。33.常用来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哪几种? 34.简述DW检验的局限性。35.简述间接最小二乘法的计算步骤。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36.根据12年的样本数据得到消费模型为:

ˆ231.800.7194XYSe(0.9453)(0.0217)R20.9909B.投资函数恰好识别 D.消费函数不可识别

取显著性水平5%,查t分布表可知:

t0.025(12)2.179t0.025(10)2.228t0.05(12)1.782t0.05(10)1.812

要求:

(1)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2)给出斜率系数的95%置信区间。(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37.已知某公司库存商品额Y与销售额X的季度数据资料,假定最大滞后长度k=3,多项式的阶数m=2。要求:(1)试建立分布滞后模型;

(2)假定用最小二乘法得到阿尔蒙多项式变换模型的估计式为

ˆ120.62780.5314Z0.8026Z0.3327Z Yt0t1t2t写出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式。

38.使用30年的年度数据样本,得到某地区生产函数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LnY1.6550.358LnL0.745LnK(0.185)(0.125)(0.095)

R20.955其中,Y=地区生产总值(亿元),L=劳动投入(亿元),K=资本存量(亿元)。(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要求:

(1)解释模型中两个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的含义;

(2)检验回归模型的整体显著性。[α=0.05,F0.05(2,27)=3.42,F0.05(3,30)=2.92]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9分)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篇5

一.目的:

对计量器具、温湿度监测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计量、监测的数量准确性。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药品养护、仪表、衡器、温湿度探头、温湿度记录仪等计量器具温温度监测设备的管理。

三.责任人:

计量员、养护员:负责公司的计量器具的管理和使用,制定年检计划,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

质管部、仓储部:负责监督每年检定工作的实施,负责本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

四.制度:

(一)计量器具范围:计量器具、温湿度监测设备、温湿度监控探头、温湿度记录仪、温湿度数据采集显示仪、手持测温仪等

(二)计量管理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和有关的法规、法令。

(三)公司的产品标准、统计报表等所用计量单位必须全面正确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四)公司量量器具、温湿度监测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每年至少一次。

(五)计量管理人员

1.计量管理员负责全公司的计量管理工作。同时定期接受法定计量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检查。

2.计量管理员有计划地对计量仪器设备使用部门人员进行定期计量知识培训考核。

(六)计量器具的管理

1.计量管理员制定计量器具年度校验计划,质管员审核,质量管理部经理批准后生效。

2.计量检定由计量管理员联系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张贴检定合格标志,并索取检定报告。检定不合格的仪器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完毕后必须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计量员建立《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台账》。

3.在使用中发现结果误差较大并且自检也不能达到使用要求时,及时更换,进行相关调查和处理。

4.新购和达到规定检定效期的计量器具应及时检定,未经检定合格或超过检定效期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任何人不得擅自去除检定标志。

(七)使用维修和保养

1.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根据制定的相关SOP进行操作及维护保养,并填写使用记录,建立管理档案。

2.计量器具失准或年久损坏不能修理者,以及检定不合格者,应及时将处理情况在账卡上注明,并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损。

计量管理制度 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件解释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部门采用国际单位制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对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应进行改制、更新、各项图表、文件都 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第三条:计量中心是对纺织系统有关计量器具的检定维修服务机构,并协助公司计量管理部门作好本系统的计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做好中心计量工作,对保证本系统的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安全生产、节约能源、加强经济核算都 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促进计量工作开展,中心部门针对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量工作方针、政策、法则、制度、确保有关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准确,并及时服务于生产,是计量工作的中心任务。

2、努力学习计量法和技术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检定、测试技术水平,对职工进行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教育。

3、建立和管理好计量标准器,保证量值的准确性,设置计量监测点,绘制各类网络图,合理配备各种计量器具,开展周期检定工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4、做好计量器具的统计、管理,建立台帐和各部门的能源分类台帐,编制量值传递系统、出厂产品检验,以及发放、购置、报废等工作。

5、保管好计量标器具的技术说明书及计量器具,历次检定合格证,做好检定原始记录,做到帐物相符。

二、计量工作制度

1、计量室是标准器具、精密仪器、设备集中的地方,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入内。

2、检定人员必须在过渡间更换好隔离衣、拖鞋、方可进入室内。

3、室内外要保持清洁卫生、环境安静,打闹、擅离工作岗位。

4、室内仪器要保持整齐,做到定点、定位、台面不得放置任何杂物。

5、检定员对所使用的仪器,应按说明书使用,按规程操作,按制度保养,本室使用的标准及精密计量器具,不准外借。

6、下班时,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中心领导采取措施。

三、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1、标准器具、精密仪器必须设专人管理、严格按照说明书及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取得操作 证者,不得擅自动用计量器具。

2、所有计量器具,要落实到人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清除污垢,以保证数据准确。

3、使用和保管计量器具的房间、要清洁干燥、温度要相对稳定。

4、计量器具要严防潮湿,严禁与酸、磷、水等腐蚀性物质放在一起,以免损坏。

5、使用计量器具要以常保持清洁,并保存好合格证。

6、使用计量器具时,选用要合理,严禁摔、砸、碰,用后合理保养,不得丢失。

7、上班前,节假后要及时佼验各种计量器具,对精密仪器发现问题时,停止使用,待维修、检验后再使用,切不可自行拆除。

四、周期检定制度

1、计量室必须对本部门及本公司使用的计量标准器、计量器具、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周期检定。

2、周期检定计划,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编排检定周期表。

3、严格执行周期检定制度,对不能送检的计量器具,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检定。

4、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要根据有关检定方法,进行周期检验,并出具报告。

5、根据周检及抽检情况经主任及有关领导同意及时调整周期逐步达到周期合理。

五、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

1、为保证计量器具在整个有效使用周期限内的精度情况,更好地为生产服务,计量人员在检定周期内对使用中的计量器具进行不定期的抽检。

2、抽检率不应小于10%,抽检合格率不应小于98%,每月抽检结果应做好记录、登记、存档。

3、对计划抽检的计量器具,要按类别,按等级分层,分层后进行随机抽样。

4、每月一次现场抽查,抽查数为量具总数的5% —10%。

5、现场抽制内容为:量具有无合格证、是否在周期内,零部件是否齐全,外观缺陷、各部位相互作用,零位后正确性,工作中示值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6、对抽查不合格的器具应及时收回修检,不许以任何借口继续使用。

六、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保管使用制度

1、计量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是计量检定、技术管理的依据和归宿,是开展计量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住处各类计量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所有计量器具都应建立技术档案袋,其中包括:(使用说明书、附件明细表、操作规程、检定证书、使用记录)。

3、对所有计量技术资料、原始记录要按规定的内容项目认真填写,字迹端正、完整清晰、供使用查阅,不得外借。

4、对计量技术档案,要按科学方法排列整齐,重点与一 般档案要分别管理,以适应工作要求。

5、计量档案柜架等设备,要注意保护好,对卷内不清的要及时修复和复制。

6、技术档案及资料应有专人管理,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册,外借要登记手续。

7、对所管理的技术档案,要定期检查清点,发现总是及时解决处理。

8、在规定的保管期内销毁档案资料要经主任批准。

七、检定记录及证书的核检制度

1、做好每次各种计量器具及出厂仪器检定的原始记录,以便随时及档。

2、检定的数据要准确,按有关规定填好,不得擅自更改或填补,一般数据要保存1—2年,备查的数据要保存3—5年。

3、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填写的字迹要清楚,要有核定、检定、主管人的签字,并有检定单位的印章。

4、检定合格证的印章要完整,残缺、磨损的应停止使用。

5、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抽检不合格的,应有检定部门注销检定证书,并做相应的处理。

八、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

1、检定员必须首先了解本人所使用标准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测试范围,严格按检定规程进行操作。

2、对不同的计量器具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保管和使用。

3、使用标准天平进启动和关闭天平的动作要轻缓,称量过程不要咳嗽、说话,以免造成局部气流冲击。

4、天平处于启动状态,绝不可在称盘上取放物品或砝码。

5、天平内应放置干燥剂,最好用变色硅胶定进取换。

6、标准砝码不得赤手拿取,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腐蚀磨损。

7、在使用标准砝码过程中先用不带点的,然后再用带点的。

8、对1—3等砝码每隔一定时间用无水酒精清洗一次,4—5等砝码也应定进清除污垢。

9、对使用中的是电气计量标准器,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每次使用完毕庆及时关闭制动性装置和电源。

10、使用时,电源、电压要符合该仪器的标称电压。

九、计量人员任用、培训、考核制度

1、为满足计量工作的需要,应根据计量工作定级、升级文件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配备专职人员。

2、新邀入的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通过考核选择思想好、身体健康的计量工作人员。

3、经培训的计量人员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水平,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计量法则或计量技术。

4、中心部门要有计划地安排有关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计量技术培训或考核,强化计量人员的素质。

5、经研究批准参加培训的人员,如考试不合格经补考仍不合格者,或拒绝参加培训。经教育无效者,应调离计量检定岗位。

6、计量人员的业务考核成绩和培训成绩作为晋级、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

十、奖惩制度

1、计量中所用的标准器要落实到人,对丢失的新量具,(领用不足一年的)按原价赔偿,超过一年的,根据新旧程度,折价赔偿原价的10%—50%。

2、对责任心不强,使用不当,违章操作,造成讲师器具损坏,应看其损坏程度及本人态度酌情处理。(不般为原价的5%—50%)

3、私自拿用别人计量器具及损坏者,必须由本人写书面检查,经修理后能降更使用的器具,按原从的50%赔偿。

4、对有争议的计量数据应以受权单位检定的计量数据为准,持之不听者,给工作造成经济损失或发生人身伤亡现象,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经济罚款和行政处分。

5、对在计量检定、管理工作提出合理意见,或有发明创造做出贡献者,应发奖励工资以鼓励。(奖金为半年的20%—80%)

6、对严格执行计量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并且敢于和违反计量法令的不良行为做斗争成绩突出者,应报上级领导给予表扬、记功。

十一、事故报告制度

1、对使用中失准或磨损的标准器,要及时填写事故报告单,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处理,如隐藏不报、使产品质量、工艺数据、质量传递受到影响,由仪器使用者负责。

2、发现违反规定使用计量器具,造成器具损坏,必须 由本人写书面检查上交部门领导,按奖罚规定处理。

3、对检定过的计量器具,如在使用中发现问题,由公司领导到现场考察分析,然后分清责任,做相应处理。

4、对非法定计量单位的器具在进行改制或报废时,必须经公司领导同意后,才能采取措施,进行改制并由操作者写报废单。

10计量站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电压互感器,电源谐振,熔断器,改进措施

1 引言

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10k V中性点绝缘电力系统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二元件计量方式,通常采用高压计量柜(或计量箱)。整套计量装置包括两只电压互感器(PT)、两只电流互感器(CT)和一套三相三线的电能表,PT采用V/V接线。由于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用电负荷不断增加,至2005年东莞电网有315k V·A以上的专用变压器用户35000多户,许多用户终端装有1~3台或多台计量柜(见图1典型一次结线图)。因负荷重,密度大,负荷种类繁杂,用电特性多样,10k V用户高压计量PT经常发生熔断器熔断或烧毁,造成计量表计失压而少计电量。若故障处理不及时,对供、用电双方都会造成一定损失,影响线损计算的同时,影响供电服务水平,所以加强高压计量监管,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对正确计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PT一般经隔离开关和高压熔断器接入高压电网。在110k V及以上的系统中,由于相应的PT采用单相串级绝缘,绝缘裕度大,并且系统多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每相设备不能长期承受线电压,也不允许接地,所以110k V及以上系统中的PT一次侧经过隔离开关直接与电网相连;在35k V及以下配电系统多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由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检修,既经济又能满足可靠性要求,所以高压限流熔断器常被安装在PT之前作为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当PT内部故障或与电网连接线发生短路时,高压熔断器熔断,切断故障点或将PT与故障源隔离,从而缩小故障范围,保护设备的安全。

2 造成高压PT故障的原因分析

在正常运行中,PT的内部故障的机率很小。从故障情况数据统计来看,不接地PT故障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2.1 谐振过电压引起PT故障

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中性点绝缘电力系统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二元件计量方式,需要采集A-B相和C-B相的电压。东莞一直采用专用的电能计量柜和高压电力计量箱,装置中都安装专用的不接地电压互感器。正常运行的不接地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始终连接在相间,一次回路由高压电源供电,系统的内阻几乎为零。运行在这样条件下的电压互感器是不可能发生并联谐振的,但是电压互感器在安装时和线路停运后会有线路投切操作,在开关动作瞬间只要条件合适就有可能发生串联谐振。多数情况是当高压开关不同期合闸时,例如用跌落式保险进行线路合闸操作时,某一时刻会发生单相合闸状态,合上的线路经由高压开关、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一端,再经由高压绕组另一端到另外二相接线对地电容,再经另外二相线路对地电容,绕过没有闭合的开关触头形成串联谐振回路。谐振回路的激励源是10k V高压电源、回路的谐振电感是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励磁电抗,回路的谐振电容是一次导线部分对地电容与设备对地电容的串联值,如图2所示。通过Y-Δ电路变换,图2电路可以用图3(a)等效,再通过等效电源定理变换,得到图3(b)的等效电路。图3(b)的电路是一个典型的串联谐振电路,当参数合适,可以发生基频谐振。由于激励电压为系统电压,本身幅值就很高,回路的Q值也相当高,互感器绕组承受的电压远远超过绝缘耐压和感应耐压,很容易造成绕组层间损坏和熔丝熔断。

2.2 低频饱和电流可引起PT一次熔丝熔断

当系统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未接地相的电压升高到线电压。故障点会以接地点为通路,在电源-导线-大地间流过电容电流。由于PT的励磁阻抗很大,其流过的电流很小。一旦故障消失,电流通路被切断,此时三相对地电容(零序电容)中储存的电荷将对三相PT高压绕组电感放电,相当于一个直流电源作用在一个带铁心的电感线圈上,构成低频振荡电压分量。在这一瞬变过程中,PT高压绕组中流过一个幅值很高的低频饱和电流,使铁心严重饱和。低频饱和电流在单相接地消失后1/4~1/2工频周期内出现,幅值可远大于分频谐振电流(分频谐振电流约为额定励磁电流的百倍以上),频率2~5Hz。由于具有幅值高、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在单相接地消失后的半个周期即可熔断熔丝。

实际上,由于接地电弧熄灭的时刻不同,即初始相位角不同,故障的切除不一定都在非接地相电压达最大值这一严重情况下发生。因此,并非每次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都会在高压绕组中产生大的涌流。而且低频饱和电流的大小,还与PT伏安特性有很大关系,铁心越容易饱和,该饱和电流就越大,高压熔丝就越易熔断。

2.3 PT一、二次绕组绝缘降低可引起熔丝熔断

PT绝缘击穿,使互感器产生短路匝,造成铁心饱和,阻抗大幅下降,从而使一次电流大幅上升。造成电压互感器匝间或层间绝缘不良的一个原因是漆包线的质量不好,漆膜有缺陷,或者漆膜耐受制造与运行工况的能力差。例如一些QZ型漆包线用到了油浸绝缘互感器,长期的浸泡使漆膜脱落。一些绝缘耐热差的漆包线,例如绝缘等级E级的漆包线用于环氧树脂浇注产品,树脂浇注过程中的温度可能高达150℃,而E级绝缘只能承受115℃,部分漆膜在浇注过程中被破坏,造成绝缘隐患,即使通过出厂试验,也容易在运行中损坏。

2.4 雷云闪电时,发生线路落雷,导致PT多相高压熔丝熔断

10~35k V架空线路,在空旷的野外,没有架空地线,三相导线暴露在空中。在雷云电荷的作用下,三相导线都感应相同数量的束缚电荷。当雷云放电,三相导线上的束缚电荷向线路两侧运动,对变电站、变压器形成侵入波。此侵入波的电压并不高,熔丝熔断是发热的结果。只有电流的幅值高且侵入波持续时间长时,才会使高压熔丝熔断。而同时具备此两种条件的机会不大。故因雷击引起高压PT熔丝熔断仍是小概率事件。

2.5 二次绕组短路

PT二次绕组发生短路或轻微短路时,会造成电流过大。如果二次保险选配合适的情况下,易引起二次保险熔断。如果二次保险选配不合适,将引起二次PT电流迅速增大,热量急聚增加,从而引起爆炸事故。

电压互感表面湿度过大或有灰尘及其它原因引起系统有放电或闪络现象,将产生高电压,互感器铁心饱和,激磁电流急剧增加,进而引起事故。

综合分析东莞计量PT故障情况,PT损坏故障占很少比例,90%以上故障表现为熔断器熔断,在更换熔断器处理后装置正常运行。通过对运行环境、电网结构及故障特点等分析,可以认为接地故障、二次短路等属于系统的随机的小概率事件,不可预防。而电源谐振才是造成熔断器熔断的主要原因,需要重点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改善。

3 防止谐振的措施及利弊分析

不接地电压互感器故障主要由电源谐振造成,电源谐振产生的故障电压不是10k V等级的电压互感器可以耐受的,因此只能采取消除谐振的措施。

(1)改变电感、电容的参数,使其不易激发引起谐振;可通过降低铁心磁通密度或增大负载容量来改变励磁特性。但这里有一个矛盾,就是对铁心磁通密度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使其满足接地过电压的要求,还要使其在额定电压下和接地过电压下的电感值最小,这样就使谐振区域缩小并前移,需要更大的激发才会产生谐振。在材料选择上二者是矛盾的,设计时需取得平衡。

(2)消耗谐振能量、增大系统阻尼,抑制或消除谐振的发生;在母线上接入一定大小的电容器,使容抗(Xc)与感抗(XL)的比值小于0.01可避免谐振。有两个途径:采用加大线路长度、用电缆代替架空线路、在10KV以下系统装设一组单相对地电容器等方法,以减小Xc值。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也有“减少同一系统中PT中性点接地的数量,除电源侧PT由高压绕组中性点接地外,其它PT中性点尽量不接地”,这是为了增大XL值。但新问题是,随着Xc/XL的减小,系统在单相接地故障消除后所产生的过电流的直流分量也逐渐增大。当Xc/XL<<0.01时,过电流可达上百倍,足以使PT高压侧的0.5A的熔断器熔断甚至烧毁PT。Xc/XL值越小,过电流就越严重。有人提出按实际过电压倍数来降低PT磁通密度,这是行不通的,一是体积过大(是正常互感器的3-5倍),二是导致Xc/XL的无限减小,更容易烧毁熔丝。

(3)在电力系统设计方面采取不同的接地方式或运行时采取临时倒闸措施,因其需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考虑,实施起来比较复杂。

(4)在同一个10k V配电系统中,应尽量减少PT的台数。同一电网中,并联运行的PT台数越多,总的伏安特性会变得越差,总体等值感抗也越小,如电网中电容电流较大,则容易发生谐振,所以应尽量减少PT的台数。

4 采取的改进措施及效果

因不同消谐措施有其局限性,只能消除特定情况下的谐振。东莞局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配网运行方式的情况下综合治理,采取了如下方法。

(1)针对某生产厂家因铁磁谐振致PT烧毁事件频繁的情况,要求厂家做出改进,降低PT铁心的磁通密度,提高抗谐振能力。

(2)将PT保护熔断器额定电流从0.5A改用2A,增大熔断器的通流容量能力。

(3)对专变用户的计量方式进行了改进,从原来的500k V·A及以上的变压器分台计量,改为凡总容量大于600k V·A的用户均采用10k V进线总计量。一方面减少了同一条10k V配电线路中并联的PT的台数,有效减少铁磁谐振的发生。另一方面减少了小型变压器台数,减少了计量维护点

(4)规定将PT容量从原来的10~25V·A提升到40V·A以上(不改变体积情况下),使PT励磁特性、伏安特性均有大幅改善,有效降低铁磁谐振发生时的谐振电流和低频饱和电流。

经过逐步改造,我局计量装置的运行质量得到大大提高,PT的故障率从改造前的约4.5%迅速下降。2007年在运行PT共12222只,全年故障(含烧保险)共22起,故障率0.18%。2008年在运行PT共13968只,故障(含烧保险)21单,故障率0.15%。故障率均已降低到0.2%以下,效果非常明显。

5 总结

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运行方式的灵活性,使运行参数也具有随机性。导致PT熔断器熔断的原因也多种多样,采用单一方法因局限性难以有效降低故障率。只有综合分析,依具体情况同时采用几种措施才能奏效。笔者认为应首先从运行方式、设备选用和操作上防止谐振发生,尽量采取简单而实用的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S].

[2]PETERSON H A.Transients in power systems[M].[s.1.],1951.

[3]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S].

10计量站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计量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意义;策略

企业由于处于不同的行业、规模不同、组织架构不同以及运营模式的不同,会导致企业构建不同的计量管理体系,但是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计量管理体系是重要的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里仅仅对制造业如何构建符合企业要求、符合法律规范的计量管理体系进行探讨。企业运行需要依靠准确的数据,而准确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计量管理体系。产品是企业的生命,而计量管理体系是确保产品过程受控的关键。因此需要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计量管理体系。

1.计量企业建立计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在2003年以前,大部分的企业没有形成企业系统化的计量检验管理体系,而且基本上各个子公司依据其自身的情况拥有各自的计量检验管理体系。这样的管理验证体系,存在着一些弊端:由于一些子公司没有自身的计量检验管理体系,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浪费。由于缺乏计量检验系统的管理,造成系统业务培训和系统的技术交流无法正常的运行。另外,由于计量管理体系没有监督和监管,会造成各个分公司之间的物流过程中出现“金属不平衡,物料不平衡”的问题,还会造成企业的有形资产的隐蔽性流出。针对这些情况,计量企业逐渐的建立起来计量管理体系,它可以强化标准化测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和持续改进,能够促使企业的测量活动处于受控制的状态,而且能够为企业各个管理阶层实施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建立计量管理体系,计量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审核评价活动,而且企业通过对下级企业实施审核评审活动,构建了计量管理体系的约束机制。

2.构建计量企业管理体系的策略

2.1加强计量管理体系的宣贯

集团公司计量管理体系文件于2007年正式的颁布实施。集团的计量管理部门对集团公司与体系相关的主要职能部门、主要的分管领导以及各个单位的计量员进行宣贯。对分管领导进行在《计量管理手册》的重点的宣传,而对于管理人员进行《计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宣贯。集团公司计量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到集团公司各个主要的部门进行《计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宣贯。各主要的相关部门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测量设备的培训,从而达到正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执行系统文件的目的。

2.2重视对计量管理体系程序的重点推进

对于有特殊要求而且执行难度比较大的计量管理系统程度,需要进行重点的推进。例如对于《产品研制过程计量检测控制》程序,这种程序是国防科技工业承担军品研制单位的特殊要求,但是执行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种程序的执行中,需要采取重点宣贯、问题研讨、组织协调等方式进行推进。对于涉及面比较宽,而且具有一定深度的计量管理体系需要进行重点的推进。例如对于《产品生产过程计量检测控制》程序,它涉及面比较广,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需要采取召开专题推进会的形式进行推进。对于基础薄弱而且操作难度大的计量管理体系程序进行重点的推进。例如《测量过程控制》程序,由于测量过程的基础比较薄弱,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2.3强化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监督

集团公司计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需要强化日常的监督。建立完善的两极计量监督运行机制。集团公司计量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和计量管理科室领导需要依照季度计划加强对集团计量工作的监督,集团公司计量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的计量监督网络机构的计量监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这些人员业务水平。在监督中如果发生问题,计量监督人员需要依照《纠正措施》记录相关的错误,并且及时的督促责任单位进行解决。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情况利用局域网进行定期的通报,这样的监督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计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4实施计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加强内部审核是确保计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在计量企业的计量管理体系中,首先做好内审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内审员在不断的变动,要及时的补充新的内审员,才能够确保内审队伍的建设。对于内审员需要进行业务的培训和新标准的宣贯,确保提高内审员的审核水平。做好内部审核工作计划,审核主管和业务管理人员需要依照之前的审核情况,依照集团公司的规定进行定期的审核,并且结合计量管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在经过计量主观部门的审核合格后,才能够实施。内部审核人员必须依照审核计划进行现场的审核,确保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从而能够对审核单位进行正确的评价。审核人员需要对于不符合项给予判断,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做好问题整改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加强计量企业的内部审核,确保计量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中需要对体系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因此做好问题的整改的跟踪检查和验证,是确保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的保证。内部审核人员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整改,并且对于整改的情况进行跟踪和反映,确保问题能够彻底的解决。

2.5做好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计量管理体系的评审,目的在于确保计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加强对现有计量管理体系的评审,从而确定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想要做好体系管理评审的工作,一是要把握好管理评审的时机。依照集团公司的计量管理体系的规定,管理的評审工作需要每年进行一次,而且两次的评审工作不应该超过12个月。依照相关程序的规定,集团公司的组织机构、产品结构、资源会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是由于工作失误而造成质量事故,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管理评审的频率,从而减少计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风险。二是重视管理评审的策划。加强对管理评审工作的策划,通过评审能够对测量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依照集团公司的管理规定,在实施评审前,评审计划必须由集团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而由主管领导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才可以进行计量体系的评价。三是注重管理评审的后续工作。责任单位需要对管理计量评审部门提出额问题进行整改,并且进行跟踪验证,及时的记录验证结果。

3.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构建符合企业发展情况的计量管理体系,促使计量检验能够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确保实现重要的计量检验业务环节。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需要加强计量检验的监督和管理来保证计量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 [科]

【参考文献】

[1]董效林.贯彻测量管理体系应作为企业通过其他管理体系的充分必要条件[J].中国计量,2010,17(5):34-35.

[2]温旭.航天科研企业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量技术,2008,16(11):115-120.

上一篇:新基础教育研究开放日发言稿下一篇:七年级下册各单元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