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规则(共10篇)
什么是辩论赛 ......
辩论赛人数一般一组分为四个人,两组八个人,分为正方和反方,由抽签决定正反方。
辩论赛可各用一个字概括为:一辩“启”二辩“承”,三辩“转”,四辩“合”。辩论赛是整体的作战方式讲究启承转合。
“启”于辩论,意即阐明己方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念,并表明基本的逻辑关系和己方以后三位的基本思路,即开题。
“承”于辩论,在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深化我方的基本立场和理论,展开论述我方的核心观念。
“转”于辩论,即在对方的立场理论发表之后,根据我方的立场予以反驳,并在确凿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我方的立场。
“合”于辩论,则是总结,把我方的所有观点放在一个新的高度,加以概括,并对对方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总结的反驳,有一种登高一呼的味道。而四辩,承担的就是“合”的责任。
其次,整体的作战方式还讲究明确的分工。辩论上,启承转合只是一种程式,还没有具体的内容设置。要使启承转合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在内容上有一个好的设计,即整体作战的同时,搞好辩论的明确分工。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格式化”辩论的基本内容结构:一辩侧重逻辑,二辩侧重逻辑,三辩侧重事实,四辩侧重价值分析。
前面说的启承转合和明确分工均是一种整体配合,但是更重要的是整体配合是在辩论的过程之中,各个队员之间如何达成配合。比赛过程往往激烈紧张,瞬间万变,投入到其中以后,人们往往会忘记自己,忘记整体配合的战略,这就是主观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客观的因素,比赛是十分精彩的:辩论是知识高度密集的,各个队员不可能在事先商量好怎样来应付对方会说的每一种观点,每一个事实,每一个理论,这要看临场的反应。足球是高度的,各个队员,同样也不可能在事先商量好怎样来应付对方每一种攻击,这也要看临场的反应。这样,当一个队员在应付对方攻击的同时,别的队员要有敏感的配合意识,形成整体的攻击力量和方位力量。这是真正的团队精神!而在整体的配合中,必须注意不同的辩位对辩手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下面结合现在最常见的攻辩赛制进行对辩位的介绍。....................... 一辩陈词:时间为3分钟。
语速不要太快,口齿要十分清晰,最好是富有感情的,把你方位论据讲清楚。语言不要太复杂,要让观众和评委听清,听懂,追求刻板的专业话语,不一定讨人喜欢,要用一种春风化雨的意境把大家带到你方的观点中,让观众一听就觉得“不管辩手说什么,我就觉得是对的,所以辩论时要顺畅,富有感情。
二辩盘问:时间为3分钟。质询中大显身手,要准备问对方问题,也要准备被对方提问,准备的问题有立论轰炸性,名人名言反问型,声东击西假问型等等,被提问时,对辩手要求高,一定要知道对方的思路是什么,要如何套住对方。
三辩自由辩论:时间为10分钟。
自由辩论阶段是整场辩论赛的高潮。每个辩手的语言简短精练而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给观众和评委的思考时间也相对减少了,这个阶段讲求一问一答,你在回答对方问题时,一定要记得要让对方继续问你问题,如果没有的话,对方辩友会根据你刚才的回答来攻击你,但是你回答对方问题后,接着再问对方的问题的话,对方就要考虑要回答你问题还是攻击你,这样加快进度,让你方显得更有准备,气势更强,四位辩手每个准备8个问题,或反问句,无论你回答了对方的什么问题,回答完毕后,都问一个对方问题,对方乱了阵脚,肯定就慌外联部辩论赛常识及要注意的方面
了,要么躲避你方问题,要么就是答不贴切或者漏洞百出,你方就可以说,“对方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出,全是敷衍,除了每个人手里有8个问题,还要有一辩陈词,也就是自己的立论打的,这样评委会觉得你们思维敏捷,有中心,有重点,千万不要唇抢舌剑,你们所说的和你们毫无关系的,这样你们就散了。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4分钟。
要控制好发言的次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为后面的总结陈词做好准备,至于总结陈词,则是一场比赛的压轴戏,一场比赛的胜负很大程次就取决于它。这个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结刚才辩论阶段你们争端是什么,对方错在哪,对方有哪些漏洞,或者自由辩论你方没解释明白的地方再解释一遍,时间是1分钟。
第二部分再次重申你方立论,不过要更深入,时间为1分30秒。
第三部分升华到马克思,升华到价值层面等等,最后再来个让全场热血沸腾的收尾,四辩任务就圆满结束了,收尾可以用广告词或名言诗歌等,时间为1分30秒。
观众提问
可问正反方1-2个问题,观众提问不影响得分。这阶段有没有都没关系的。
一、比赛办法
1、采用题目分组对决方式,即由抽出的题目决定分组进行对决。各队将在比赛前指定时间进行抽签,决定辩题和场次。抽到同一题目的正、反两方参赛单位为一组进行对决。(注:本次比赛没有复赛,由于时间问题所以比赛只有初赛和决赛,没有复赛和半决赛,初赛过后按比赛的评分选定能否进入决赛,没进入的则为淘汰。)
2、在组合确定之后,辩题同时公布(选定一二三四辩选手后不可变动)
3、辩题由主办方拟定,辩题公布后参赛队伍不得随意要求删改。
二、比赛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介绍比赛规程、参赛队及所持观点、评判团成员,然后宣布比赛开始。
2、参赛双方进行辩论。
3、辩论结束,现场互动,观众就辩题发表观点。
4、评判团成员商议比赛结果。
5、评判团代表点评赛况。(在辩论结束后,评判团将推选一名代表,综合所有评委的意见,发表对该场辩论的评语。分析两队的表现及优缺点,提出双方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时间限制,评语应言简意赅。)
6、主持人宣布结果,比赛结束。
三、辩论流程
1、第一阶段(陈词阶段)开篇立论
正方一辩陈词3分钟,反方一辩陈词3分钟。
2、第二阶段(盘问阶段)
(1)正方二辩提问,选择反方二,三辩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2)反方二辩提问,选择正方二,三辩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3)正方三辩提问,选择反方二,三辩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4)反方三辩提问,选择正方二,三辩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外联部辩论赛常识及要注意的方面
(5)提问用时累计1分钟,回答用时累计3分钟。
3、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共用时10分钟,每方用时5分钟。(一二三四辩都可去攻辩敌方)
4、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正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4分钟。
5、观众提问
观众可分别向正反方提问1—2个问题。观众提问不影响得分
四、辩论赛辩论规则
1、时间提示
当辩手发言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音乐提示,用时满时,再次以音乐终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盘问规则
(1)每个队员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2)对方选手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不得总是回避。
3、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发言,发言队员坐下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2)各队耗时累计,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发言队员坐下后,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4)如果一队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队可以继续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也可以放弃发言。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4、辩手不可以宣读预先准备好的书本,或展示准备好的图表或大字报及资料,但可以带小卡片,出示或引述书本、报刊的摘要,以加强论据。
5、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辩论时不得人身攻击。
五、辩论赛评分方式
1、每场比赛有若干名专家组成评判团。
2、评判办法(本次比赛采取打分方法,团体和个人分别记分)。
(1)比赛的胜方由若干名评委所打分数总和决定,得分高的一队取胜。(2)每场优秀辩手由得分最高者获得,该总分为各评委所打分数之和。(3)辩手个人得分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
六、评判标准依据
1、团体得分部分(100分)
(1)审题(20分)
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
外联部辩论赛常识及要注意的方面
是否明晰,对对方的难点是否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2)论证(25分)
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论证是否充足,推理过程是否合乎逻辑,事实引用是否恰当。
(3)辩驳(25分)
提问是否抓住对方的要害,问题明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出问题或提问不清,应适当扣分。是否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是否给人有理有据的感觉。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问题应适当扣分。
(4)配合(20分)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回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对方有力打击。(5)辩风(10分)
语言流畅、用词得当、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尊重对方辩手,尊重评委,尊重观众;表演得体、错落大方,有幽默感。
2、个人得分部分(100分)
(1)辩论技巧(40分)
辩手是否语言流畅、立意明确、能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认识辩题,叙述是否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是否有说服力。
(2)内容资料(20分)
论证是否充分、合理、恰当有力,引述资料是否详实。(3)表情风度(20分)
辩手表情、手势是否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对方,尊重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
(4)自由辩论(20分)
是否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主动、准确、机智地反驳对方的观点,思路清晰,立场坚定、逻辑正确、应对灵活。
七、评分标准
1.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引证恰当,分析透彻、严密。2.表达流畅,发音准确,用词得当,层次清楚,逻辑严密。3.反应灵敏,回击有力,配合默契,表情丰富,仪态端庄,风度优雅
八、辩论赛礼仪
1.发言时要注意次序时间,严格按照辩论赛制。一方落座另一方方可发言,一般不得打断。除攻辩环节以外,场上只能有一名辩手站立。辩手发言时,手中不可持笔、尺等指指点点,拍桌子摇晃等一律禁止。脚必须端正放在前方,不能翘二郎腿之类,应欠身而坐,稍微前倾。外联部辩论赛常识及要注意的方面
2.吐字清晰准确。然而如果听不清对方的发问,可请其再说一遍。
3.正确运用手势,要自然得体。站起来发言时,双手应交叉放于肚前。如果可能的话,那就忘记它们。不过不要把手交叉在胸前或者扶在桌子上,更不要两手故意去玩弄自己的衣服。切忌不要用食指指指点点,传递纸条时动作要小,站立式要直、不要用手撑桌子,保持姿态的自然、不要重复姿势、手势不要只从肘部做起、姿势不要结束得太快、动作不宜过火。
5.辩论过程中,记住也要面朝评委和观众。因为辩论,是辩论给评委和观众听,是要去说服观众和评委。记住,你永远不可能说服对方辩友。
6.辩论中,以全神贯注的神态直视对方,适时流露出怀疑的神情,给对方一个信息——我正在仔细听,什么漏洞和矛盾都逃不过我的耳朵,你的发言已经让我抓住了把柄,我马上就要予以反击;“言辞可以犀利,目光不用‘凶残’。”
辩论赛目的
这次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课余的时间娱乐一下,让大家在娱乐的同时,锻炼伙伴的应变能力,让伙伴的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大家在娱乐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所以我们给大家这个任务希望大家在课余的时间能够学到更多,收获更多的快乐,每迈出一步都会是成长的轨迹,因为我们有了这个团队所以我们的校园生活变的更加有乐趣,有新鲜感。
一、辩论原则的基本理论
辩论原则也称辩论主义, 从法理学上的分类属于法律原则一类。从法律部门的分类上看属于程序法的重要理论。其理论主要经历了如下的发展过程:
古典辩论主义:古典辩论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内涵是:作为裁判基础的事实与证据的提出层面划分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 即当事人提出什么主张和事实是当事人的意思领域, 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在当事人提供的事实范围内做出裁判。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一) 对于直接决定法律裁判效果的事实必须是在辩论过程中提出的, 法院不能以当事人没有提出的事实作为判决的基础或者依据。
(二) 对于双方当事人均无争议的事实, 可以作为据以做出裁判的基础和依据。
(三) 对于证据的调查仅仅限制在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 不允许法院依据职权主公调查证据。
古典辩论主义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期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其内容反应了当时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特征, 也是自由主义诉讼观的重要体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古典辩论主义在实践中出现了问题:
古典辩论主义能够实现公正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双方当事人在进入诉讼程序前是均势的, 此处所指的均势并非当事人双方所掌握的诉讼资源完全相等, 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能力、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对取得诉讼胜利所需要掌握的基本资源的认知、对方可能掌握的资源的认知等方面的认知等等达到均势的状态。
但是随着近代诉讼数量的急剧攀升以及大量的个人对抗强大的经济实体的诉讼类型的出现, 当事人之间的均势被逐步打破, 如果法官再按照古典辩论主义的要求去进行裁判, 即使发现当事人一方拥有可能实现诉讼胜利的证据或者可以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主张, 而由于自身诉讼能力和对于法律法规的认知过低无法提出时仍然袖手旁观, 这显然不符合民事诉讼程序追求实体真实的目的和对公正的价值追求。
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 各国纷纷对古典辩论主义进行了修正和限制古典辩论主义通过这个过程演变成了现在的辩论原则, 其中主要有如下的措施:
(一) 对于众所周知的事实, 当事人不需要提出法院仍然可以将其作为据以裁判的依据。在我国《证据规定》第九条便做出了如是的规定。
(二) 规定了当事人的真实义务, 该内容出现在德国民事诉讼法中, 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当事人不能提出明知为假的事实以及成人明知为假的事实。
(三) 原则上仍然不允许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 但是同时做出了例外的规定, 例如日本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对于程序事项、可能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事项、某些需要勘验鉴定的专业事项法院可以依照职权进行调查。
(四) 允许法官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事人进行协助——释名义务 (权力)
对于该制度到底应该定义为权力还是义务在日本民事诉讼法领域曾经引发过争论, 笔者认为应当定义为义务, 因为该制度的提出目的是限制和修正古典辩论主义, 而权力具有可以放弃的属性, 定义为权力不利于规制法官的行为。对于法官的释名义务主要有如下的规定:
(1) 诉讼请求的释名:例如我国《证据规定》第35条:“诉讼过程中, 当事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 不收本规定三十四条的限制,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
(2) 有关主张的释名:例如对于诉讼时效的释名。
(3) 证据的释名:在证据存在瑕疵之时或者证据不足之时提示当事人进一步举证或者当事人不知道某个证据在诉讼上的重要性而予以提示。
经历了以上的限制和修正, 古典辩论主义逐步趋于成并最终转变为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原则即辩论原则。
二、在英美法系传统下辩论原则发挥作用所以来的条件
辩论原则得到良好的贯彻和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平等对抗, 反应在法的价值领域即“公平”。这里所说的“公平”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内在价值, 即非立法领域所要遵循对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进行规定所要实现的平等对待、也非简单的要求法官不偏向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居中裁决, 而是民事诉讼程序所应当具有的一种特有的价值评价准则, 即良好的民事诉讼程序应当具有“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均势对抗的功能, 这里所提到的“均势”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能力、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对取得诉讼胜利所需要掌握的基本资源的认知、对方可能掌握的资源的认知等方面的认知等等达到均衡的状态。对于“公平”这一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价值其定义、作用以及与“公正”一词的区别和关系本文会在下面的内容中有具体论述。
在明确了支撑辩论原则的程序价值后, 接下来需要明确的是良性的民事诉讼程序是如何通过对“公平”这一价值评价标准的遵循来确保辩论原则贯穿于整个民事诉讼程序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美国民诉法在程序的开端便针对双方当事人之间可能出现的所掌握的诉讼资源的不平衡建立了审前的证据交换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实现了双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程序初始阶段的“公平”从而为辩论原则在后续的程序中得到贯彻和实施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审前证据交换制度所实现的诉讼初始的公平也对整个美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审前证据交换所实现的公平下, 民事诉讼的结果有了很大的可预测性, 正是这种可预测性使得美国有将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纠纷在审前证据交换过程中得到了解决而并未进入到审判阶段, 这样的比例可谓惊人。而相比我国现阶段推行的调解制度, 虽然也有很好的社会效果, 但是作为以双方当事人妥协和让步作为正当性基础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比以增加诉讼程序的可预测性为效果的审前证据交换制度, 其在实现社会公正和张显法律的价值方面笔者认为有着很大的差距。
这里同时也要指出美国的证据交换制度也出现了效率低下、耗费当事人大量资源、律师拖速等违背民事诉讼程序效率价值的现象, 为此美国也对证据交换制度进行了各种限制和改革, 证据开示制度的设立和改革过程也反应了公平和效率这对价值之间的博弈, 而这种博弈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一种平衡以达到公正的目标, 纵观整个证据开示制度的发展历程, 不管其曾经出现了多少问题, 也罕有学者提出应当废除这一制度或设立其他的制度取而代之, 这也表明了公平这一价值作为衡量和实现公正的重要标准其重要性。
在双方当事人通过了证据交换这一程序后便进入了庭审程序, 由于在审前的证据交换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的平衡, 辩论主义便在整个庭审阶段发挥其作用也变得没有任何障碍, 在此需要提出的是由于美国大部分地区属于英美法系, 在这样的传统下, 虽然辩论原则没有被明确的写入美国的法律规则之中, 甚至在美国的学界对于辩论原则的论述也并不多见, 但是由于美国在庭审制度中对当事人与法官的作用分担方面也做出了极其细致的规定, 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程序权利上的制约对法官的庭审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制约, 这使得辩论原则在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中得到最终的实现。
综上所述, 辩论原则的实现离不开民事诉讼程序对于“公平”这一重要价值评价标准的遵循, 只有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符合了实现当事人之间均势对抗这一标准, 辩论原则才可能存在实现的基础, 在英美法系国家, 辩论原则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从“公平”价值在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价值体系中的确立为开端, 在公平这一价值评价标准的导向下实现从审前证据交换、到整个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均势对抗, 从而保证辩论原则得到良好的贯彻, 而最终目的是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私权和意思自治的前提下实现公正的判决。
三、对比西方国家的模式看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欠缺
在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和事件对辩论原则发挥作用所需要的理想模式进行构建和总结后, 让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的现状, 并通过对比来分析其症结之所在要讨论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离不开我国独特的背景:
(一) 从国情来说我国一直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国家, 这种状况在今天依然存在
这也就决定了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当事人有着太多的差异, 到了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新世纪后,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诉讼从数量和形态上都发生了爆炸式的增长和转变, 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实现民事诉讼给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均势对抗有着太大的困难。
(二) 从我国的法律传统来说, 我国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传统, 程序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上文中所提到的程序工具主义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体系中所打上的烙印就充分体现了这一问题。
(三) 从民事诉讼程序本身来说, 说民事诉讼程序是舶来之制度并不为过, 因为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更多的是借鉴前苏联和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程序建立起来的
加之我国长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并没有经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法的价值体系的确立, 到围绕价值评价标准构建民事诉讼程序或者对社会变革前已有的程序进行改革的过程。而恰恰相反的是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更多的是制度移植先行, 价值研究和其他的理论研究在后甚至出现了价值研究和程序理论上的研究并未跟进的情况。正是这样的情况造成了辩论原则无法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中得到很好的适用。
四、我国辩论原则完善的展望
分析了我国的背景和辩论原则在我国之缺陷后, 笔者认为我国的辩论原则制度之完善主要应当从如下方面进行:
(一) 从立法上建立约束性的辩论原则机制, 辩论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在作为裁判基础的事实提出上约束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作用分担, 完善的辩论原则理论首先要有约束法院依据职权调查证据的功能, 即法院要受到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的约束, 在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范围内进行裁判, 只有这样才能约束公权力可能的滥用, 并且尊重当事人自治这一民事诉讼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 完善释名制度, 通过程序规制法院对当事人的扶助
辩论原则发挥其作用离不开当事人之间的均势对抗, 而均势的形成需要法院对当事人双方诉讼能力、法律常识等的欠缺予以扶助,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方当事人所掌握的诉讼资源能够有意义的运用到民事诉讼程序中去从而实现公正的判决。而这种辅助本身是公权力对私权利的扶助, 如果离开了程序的规制便无法保证司法的中立性,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释名制度, 而在释名制度中, 最终要的则是赋予当事人对法院释明的限制机制, 即赋予被扶助当事人的对方当事人知情权和提出异议的权利, 并将提出异议的权利实质化, 例如可以成为上诉的理由。
(三) 建立完善的审前程序
整个程序并没有发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机能, 如果双方当事人无法再审前实现均势, 辩论原则就很难在整个庭审中发挥作用并最终实现公正的判决, 因为如果双方当事人无法将其所掌握的事实充分利用到整个程序中去, 而法院又受到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内容的限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 法院便无法正确的还原事实真相并在真相的基础上实现公正的判决。
综上所述, 相信在我国法律界的努力下,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必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成为实现民事诉讼程序公平判决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潘剑锋.民事诉讼法[M].1版.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10.
[2]王亚馨.对抗与判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学在.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4]翁晓斌.民事诉讼法[M].1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1.
[5]曹建明.公正与效率的法理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4) .
[6][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1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01.
[7]潘剑锋.民事诉讼法[M].1版.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10.
[8]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06.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攀登天游峰途中遇到的一位扫路人,赞美了老人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无穷的启迪。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我将教学的重头戏安排成了辩论的形式:“这位老人到底累不累、苦不苦?”随着辩论的深入,学生豁然开朗并达成了共识:老人的工作不轻,在身体上是劳累的;可因为他热爱这份事业,热爱这片土地,所以他把扫路当作一种享受。
在辩论即将接近尾声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我们现在的学习也很苦、很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叫苦,于是我抓住了这个教育时机,组织了第二轮辩论。
教师:你们都认为现在的学习累、苦,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正方和反方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我们的学习不苦;反方的观点是:我们的学习很苦。辩论现在开始。
反方1:如今,学校和家庭都重视我们的成绩。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购买的那品种繁多的复习资料、各种辅导班等等,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甚至连休息日也不放过。
……
(辩论至此,呼声最大的莫过于反方。他们根本不给正方反驳的机会,我知道,所有人都是反方的支持者,如果任由他们说下去,这次辩论会恐怕要变成“叫苦会”“喊累会”了。此时,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
教师:同学们说了不少,理由也很充分,肯定了现在学生的学习很辛苦。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换个角度来看待学习,也许你的认识会更全面。
(学生们安静了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其实也不是很累。”“对。我也觉得学习没有刚才几位同学说得那么可怕。”……几个声音从教室的不同方向传来。)
正方:首先我对反方说的“学习占用我们太多的时间”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鲁迅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如果你愿意去挤,总能够挤出一点。”我们应向鲁迅学习,珍惜时间、善用时间。
反方:我们现在所承受的压力是事实!心里背负着种种的压力能轻松吗?能不累吗?我已经被学习压垮了!
……
(正方的同学呼声越来越大,运用了名句、名人事例说明学习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很具有说服力。我明白:此时,学生们的观点已经转变了。)
[案例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一、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高年级的很多课文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如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启示、心悦诚服地接受其中的道理?而本节课中组织学生就具有争议的问题“老人到底累不累?”巧妙把握住“我们的学习生活到底苦不苦?”进行辩论。丰富了学生的智慧,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充满生机。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说教是那样的苍白无力,而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唤起对生活的回忆,把曾经有过的体验激活。学生灵活选用举例、引证等方法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三、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表达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较活跃,但有时是零散的,不够全面;有时跳跃性强,缺乏连贯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这次辩论中,教师巧妙地利用课文资源和学生的现实困惑相结合,以课文人物为楷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巧妙地实现了《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的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心小学)
1、主席开场,介绍对垒队伍、评判团、嘉宾,宣读比赛规则并宣布比赛开始;
2、先由正方一辩陈词,接着反方一辩陈词,然后分别是正反方二三辩分别陈词,时间各三分钟;
3、主席对互辩作简短总结,然后宣读自由论辩规则,自由论辩开始,每方各四分钟(规则另附);
4、总结陈词:先由反方四辩总结陈词,再由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各四分钟;
5、当每位辩手发言只剩下半分钟,将由铃声提示,第二次提示表示时间已到,辩手必须立即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超时,酌情扣分;
6、主席请评判团退席评议;
7、在评委评分期间,穿插文艺节目;
8、主席宣布评判团复会并邀请现场评判主席点评;
9、主席宣布由学生领导公布比赛结果;
10、领导颁奖,辩手退场,领导讲话;
11、收场(嘉宾,评判团退场,观众退场);
一、辩论赛规则
1、首先由正方一辩发言,时间为三分钟,当一辩发言时间只剩下半分钟时,将由铃声提示,当该辩手的发言时间已到时,将由铃声提示,该辩手应立即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超时,酌情扣分,接下来由反方一辩发言,时间为三分钟,当一辩发言时间只剩下半分钟时,将由铃声提示,当该辩手的发言时间已到时,将由铃声提示,该辩手应立即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超时,酌情扣分,
依次类推正方二辩、反方二辩、正方三辩、反方三辩,接下来是自由辩论赛阶段。
2、自由辩论总时间为八分钟,每方各四分钟,(在总决赛自由辩论总时间为十二分钟,每方各六分钟);
3、自由辩论必须是正反交替进行,两位计时员分别对两队计时。先由正方任何一位辩手起立发言(此时为正方计时),完毕后(中止正方计时并开始为反方计时),反方的任一位辩手立即起立发言,直到每方队员的时间用完为止;
4、在自由辩论的时间里,每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个人发言时间不受限制;
5、当一队发言时间只剩下半分钟时,将由铃声提示,当该队的发言时间已到时,将由铃声提示,该队应立即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超时,酌情扣分;
6、一队发言时间已尽,另一队还有时间,则该队的任意一名队员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四分钟)用完为止;
7、自由辩论是整个辩论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对一个队及辩手实力的检验。辩手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简洁明确的阐明自己的观点,机智有力反驳对方的观点,如果给予空洞无力的攻击,有意回避对方的质疑及观点语言的混乱,将会影响到该队的成绩。
执行主席致开场辞,简要介绍赛况、赛程和比赛规则,即进入本场比赛。
一、执行主席介绍辩题、正反双方代表队和评判团成员情况,并开始比赛。
二、双方自我介绍(共2分钟)先由正方进行自我介绍,再由反方进行,时间各1分钟。
三、开篇立论(陈词阶段)(共6分钟)
先由正方一辩进行立论,再由反方一辩立论,双方时间为3分钟。(2分30秒时短促铃铛声提醒,结束为长铃铛声。)
四、自由辩论(共8分钟)
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时间总共主为8钟,每队各占4分钟。
2.自由辩论必须交替进行。当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的任何一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应立即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有完为止。
3.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位辩论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均不受限制。
4.当一队的发言时间只剩30秒时,会有铃铛声提示,当该队的发言时间用完时,用铃铛声警示,该队应立即停止发言。
5.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用尽,另一队还有时间,则该队的一名和多名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辩论员应充分利用自由辩论这段时间,简洁明了的加强自己的论点,反驳对方论点。如进行空洞无物的进攻,有意回避对方的质询,发生言语混乱,将影响到该队成绩。
(3分30秒时举旗提醒,结束为挥旗,若辩手还未停止,由主持人提醒。)
五、总结陈词(共6分钟)
先由反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再由正方四辩进行,时间各3分。(2分30秒时举旗提醒,结束为挥旗,若辩手还未停止,由主持人提醒。)
六、执行主席请评判团退席评议和裁决。
七、执行主席邀请本场评判团代表分析赛情,作评判发言。
八、执行主席宣布本场比赛的“优秀辩手”和获胜代表队名单。
九、执行主席宣告本场比赛结束。
评分标准
1.论据内容丰富,引述资料充实、恰当。
2.论证的逻辑性、说服力强。
3.普通话标准,语言的表达流畅,有文采、有幽默感。
4.机智、辩才、反驳和反应能力强。
5.举止、表情大方、得体、风度佳。
比赛程序、用时及相关要求(全场总计用时31分钟)
1、陈词共6分钟
正、反方一辩发言各3分钟
2、攻辩阶段:
(1)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者三辩进行提问,被提问者回答,双方累计时间2分
(2)反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者三辩进行提问,被提问者回答,双方累计时间2分
(3)正方一辩做攻辩小结,用时1分30秒
(4)反方一辩做攻辩小结,用时1分30秒
注意:每次提问不超过15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问者只准问,答者只准答,回答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对方提问,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要被扣分。
3、自由辩论阶段共用时10分钟,每方用时5分钟。(双方轮流发言,正方先开始。一方发言完毕落座后另一方方可起立发言,不得中途打扰对方发言。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4、总结陈词阶段共用时8分钟,双方四辩总结陈词,每方用时4分钟。反方先开始。(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5、公布结果,评委点评
备注:
我们一直是临场再抽正反方,我们两家要准备两方的材料,临场抽签完就只打正方或反方,而要忘记另一方的材料。比如,我们的辩题是“顺逆境哪个更有利于成才”,我们和你们都要准备顺境、逆境的材料,然后上场前几分钟抽签决定正反方,不再反过来打了。
因为我们是交流赛,就不再请评委打分了,计时器以及台签我们都会准备,有疑问就直接联系我,***,希望我们赛出水平,加油哦!
辩论分自由辩论和专题辩论两种。本文以专题辩论为例谈谈辩论的语言技巧。
一、辩论的准备工作
1. 审析辩题, 确立论点
审题的目的是要弄清辩题的含义, 认识辩题对双方的利弊, 以便准确把握双方争辩的焦点, 确定本方应坚持的基本论点和最佳辩论角度。
如1990年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 辩题为:“儒家思想是‘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因素”, 反方南京大学队立论难度很大。其一, 辩论赛所在地新加坡是一个尊孔倡儒的国家;其二, 近几年“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确很快。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认真地、反复地审析辩题, 终于确立了“把儒家思想的功能拒之于经济领域之外”的辩论角度, 即在经济领域之外, 充分肯定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但是决不承认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 至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背景条件, 而正确的经济战略和经济决策才是推动“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因素。后来的辩论实践证明, 他们的审题工作和所确立的辩论角度和辩论战略是成功的。
2. 了解对方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要想在辩论中取胜, 就要在认真审析辩题之后, 设法了解对方的总论点、分论点及支持其观点的论据;分析对方辩论过程中的逻辑联系, 推测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 以便确定自己的辩论对策, 战胜论敌。
3. 广泛搜集材料
对论敌作了必要的了解之后, 就要准备自己的发言了。要广泛搜集证明己方观点的材料, 选择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可以是名言警句、公理定理, 也可以是真实具体的事实、翔实可靠的数据或者与命题有关的政策、法规, 还可以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等, 甚至包括印证对方观点错误的反面材料都不可以忽视。
4. 组织辩论条理及语言
在确定了辩论角度并准备了大量资料之后, 为使辩论语言简洁、条理清晰, 就要准备一份详细的辩词, 并将相关观点和材料要点写在卡片上, 这样才能真正把战略意图、战术技巧通过语言表达落到实处。
写作辩词重点应放在论证上, 通常要把总论点分成若干个分论点, 从不同侧面分若干层次进行论证。在层次安排上, 可以是并列式, 也可以是递进式。在论证中, 要引用大量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 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证明本方观点, 或反驳对方观点。辩词的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严密性和连贯性, 又要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性和生动性;要适当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以强化辩词的感染力, 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辩论的语言技巧
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 灵活巧妙地运用一些辩论的语言技巧, 可以使我们在辩论中始终保持主动或变被动为主动, 最终取得辩论的胜利。
1. 将计就计法
为战胜论敌, 我们有时可以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可以成立的, 再顺着对方的前提进行推理, 最后得出明显荒谬的结论。此时, 对方的论点自然就不攻自破了。这也就是逻辑上的归缪法。例如, 美国独立初期, 有一条法律规定要有30美元才能当上议员。科学家富兰克林反对把有钱当作竞选议员的条件。他说:“要想当议员, 就该拥有30美元, 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有一头驴, 它值30美元, 那么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之后, 我的驴死了, 那我的议员就不能当下去了。请问这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运用归谬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条法律的荒谬性, 其辩驳力和讽刺性都是极强的。
2. 欲擒故纵法
这是一种先诱敌深入, 再摧毁论敌的辩论技巧。“纵”是手段, “擒”才是目的, “纵”是为了更好地“擒”。大家都很熟悉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法庭上, 女扮男装的鲍西娅律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肯定夏洛克的“控诉是可以成立的”,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 法庭判给你, 法津许可你”。这使得夏洛克满心欢喜, 不住地称赞鲍西娅是“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正当夏洛克在法庭上磨刀霍霍, 得意忘形时, 鲍西娅提出割肉但不能流血的要求, 终于使夏洛克放弃了契约上的请求, 彻底败下阵来。
3. 类比推理法
它是指辩论的一方不直接反驳对方的议论, 而是通过一个和敌论证相类似的推理过程, 来显示敌论点的不能成立,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例如, 一位牧师诘难一位黑人领袖, “先生既有志于黑人解放, 非洲有那么多黑人, 先生为什么不去非洲?”
这位黑人领袖从容答道:“阁下有志于灵魂解放, 地狱的灵魂那么多, 阁下为什么不早下地狱?”这个回答运用与牧师相类似的思维过程, 可谓绵里藏针, 顿使对方张口结舌。
4. 揭悖反驳法
就是通过揭示与对方论题相悖的事实来显示对方论题的荒谬、错误从而驳倒对方的一种辩论方法。寓言故事《狼和小羊》中的小羊面对狼的无理指责, 就是两次使用这种方法, 揭露了狼的说法与客观事实不一致:其一, 你在上游, 我在下游, 我怎么能把水弄脏呢?其二, 去年我还未出生, 怎么能背地里说你的坏话呢?从而驳倒了狼的观点。
5. 幽默反驳法
其实, 辩论不只是唇枪舌剑、你死我活的争斗。有时, 言辞激烈的批驳倒不如一句幽默诙谐的反击更使对方无言以对, 轻轻松松地就可以打败论敌。如有人贬损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你的诗不能使人沸腾, 不能使人燃烧, 不能感染人。”对此, 诗人如果也以刻薄的语言回敬, 反倒显得心胸狭窄, 争论也会无休止。他平静地答道:“我的诗不是大海, 不是火炉, 不是鼠疫。”幽默冷峻的回答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也有力驳斥了对方的诘难。
6. 比喻反驳法
就是不直接反驳对方的论题, 而是寻找一个与对方论题相似的事物或情况, 通过比喻的方式来驳倒对方。运用得当, 常常可以化难为易, 化险为夷, 变被动为主动,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晏子春秋》记载, 齐相晏子出使楚国。席间, 两个差吏绑了一个人上来, 楚王装模作样地问所绑何人, 差吏答是齐国的一个贼。面对楚王“齐人固善盗乎”的侮辱, 晏子没有直接驳斥, 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 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晏闻之, 桔生淮南则为桔,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晏子的话虽措辞委婉, 但言语犀利, 反倒让对方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形式;辩论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7-0038-03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辩论”板块由三年级下册的“辨析角”延伸而来,所占比较虽小,但在实际操作中处理难度却很大,往往令许多教师望而生畏。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基于此,笔者将教材中“金点子”“小讨论”“交流厅”等板块整合,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通过有效辩论,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汇报展示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等;同时,以辩论为契机,为学生的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小组学习搭建平台。
一、明确教学主旨,适度拓展辩论主题
在确定辩题时,教师要明确,辩论作为教学活动形式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以此为基点,可根据学习内容适度拓展,确定辩论主题。
例如,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笔者增加了这样一个辩题:“因为长征困难重重,所以红军没有必要走长征路”对“即使长征困难重重,红军也得走长征”。借此引导学生经过辩论了解两方面内容,一是红军长征为什么被称为人类史诗,二是长征的伟大意义。而《西部大开发》一课的“活动角”同样适合采取辩论形式:“西部神秘,我会到西部创业”对“西部神秘,我不会到西部创业”。通过这一主题辩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西部资源丰富但是经济条件落后,国家重视西部开发,但是那里生活条件艰苦。如何选择,正是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简单思考。
源自生活的教育才是富有生命的,有价值的;源自生活的教学活动才是多彩的,有启示的。同样,辩论主题要源自生活,更要引领生活。
例如,《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发展的巨变,知道常见的交通工具特点,学会看交通图,感受家乡交通的巨大变化。教材在“小讨论”部分提问:五年内你家乡所在的省城是否有可能发展地铁,你的家乡还可能发展哪些新的交通工具?显然,这一话题的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寻求更多的生活资源。同时,对于生活在小县城的学生,“省城”与他们的空间距离较远,获取相关信息自然比较困难。但是,学生们对于生活其中的小县城正在不断改造的交通情况却深有体会。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辩题:“五年内县城马路保持不变”对“五年内县城马路大变样”。借此引领学生关注以公路发展为主的小县城,在城市道路方面的发展变化,从而感受家乡的巨变。
选择符合学生能力,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辩题是成功实施辩论活动的前提。只有方向正确,行动才会有收获。
二、设计预备卡,指导学生准备素材
辩论要求学生拥有丰富的主题素材,这样才能厘清思路,逐步表达对问题的看法。辩论素材需要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而小学生独立思考与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有限。因此,笔者设计了“预备卡”进行指导。
确定辩论主题后,笔者组织学生分组,并讨论推选组长,之后下发内容不同的“预备卡”。同样以《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的辩题“五年内县城马路保持不变”对“五年内县城马路大变样”为例,预备卡内容如图1所示:
每一张小卡片都配以背景图画,营造温馨的氛围,期盼学生的学习会轻松而美好。
品德课教学中的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并不需要严格遵循辩论的规则。一般地,学生分组后,正方、反方各4人,且辩论过程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因此,在准备素材时,人人都是主辩手,每位同学也都会得到相应的预备卡。
例如,在《圆明园在哭泣》一课的辩论话题是:“圆明园应该重建”对“圆明园不应该重建”。对此,笔者设计了如下预备卡(见图2)。
发下预备卡后,由学生自己选择正、反方观点。之后,学生根据“预备卡”上的指导各显神通,搜集辩论素材;再由大组推选四位辩手,整合大家搜集到的资源准备上场辩论。
三、审时度势,适度开放辩论形式
追求轻量高质是实施辩论活动的基点。辩论活动如若频繁开展,容易增加师生的负担。为此,教师要审时度势,采取多种辩论形式,提高辩论活动效果。
1.规范现场辩论
规范的辩论会有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包括立论、驳论、质辩等环节,有主持人,有观众……对于学生素材准备充足,兴趣比较浓厚的辩论主题,可模拟现场辩论,让学生展开规范的辩论活动。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题材的教学,由于远离学生生活而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辩论主题“圆明园应该重建”对“圆明园不应该重建”,准备卡中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搜集相关资料,各司其职;辩论过程“紧张而又刺激”(这是班级同学的原话)。“一辩”同学阐述观点头头是道,“圆明园是不应该重建的,一是因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遭受屈辱的证明,二是重建圆明园花费过大……”
2.自由形式辩论
自由形式辩论,简单来说,即鼓励每一位同学都认真准备,辩论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成为辩手。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实现自主学习。
例如,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就“红军是否有必要走长征路”这一辩题,在准备阶段,正反方各选出两位同学为代表,分别作开篇陈述和总结陈词。在辩论过程中,双方队员则展开自由辩论,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例证明各自的观点。
四、整理反思,提升辩论效果
一次辩论就是一次成长的体验,一次思维的碰撞。辩论不应因活动结束而终结,而要引导学生整理反思,进一步提高活动效果。
例如,在“圆明园该不该重建”辩论结束后,笔者让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所听到的内容,分别依正方和反方罗列出来,由此重新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提名口齿最清晰、表达最明白的辩手,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并以优秀辩手为学习榜样,提高自己的辩论能力。
整理反思的形式要因地制宜,或以口头交流为主,如辩论会后“说一说”;或以表格记录为主,在辩论过程中记录正反方观点;或是在辩论后,再次小组集合整理资料,得出观点……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选择整理形式。
找准辩题,精心指导,个性组织,这小小的举措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实现了开放、平等而又有效。
一 赛制
四对四团体辩论赛。
二 组队
各代表队由以下七人组成:领队一人(领队不得兼任辩手)、辩论队员四人,替补队员两人。其中可以有一名研究生。辩手需报名参赛,辩手及领队应按时上交一寸免冠相片一张。比赛当天,各队辩手须统一着装。
注:
1、各学院(中心)须提前举办预选赛,赛程、规则应以校辩论赛赛程、规则为准,若未按规定举办预选赛者不具参赛资格。
2、各学院(中心)参赛队队员必须参加过辩论赛,具备一定比赛经验。
三 赛制
本届辩论赛共有*支代表队参加。分资格赛、初赛、复赛、赛区决赛、总决赛五个阶段。初赛、复赛、赛区决赛将分别在**进行。总决赛和表演赛将在**进行。各阶段的比赛均为单场淘汰赛。
四 抽签规则
1、对阵图抽签
2、辩题抽签
五 赛场规则
1、自上交参赛队名单及相片之日起各队不准中途更换队员,一经发现,组委会将有权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取消其比赛资格。
2、对阻挠学生会人员工作者,经劝阻无效的`,将被清出场外。
3、辩手发言期间或将要发言时,观众不得鼓掌打断或阻碍辩手发言。
六 辩论赛流程(由主席执行)
1、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辩题。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的立场。
4、介绍参赛队员。
5、介绍规则、评委及点评嘉宾。
6、辩论比赛。
7、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8、评委对比赛情况进行评判。
9、工作人员对评委的评判结果进行汇总,点评嘉宾评析发言。
10、宣布比赛结果。
浙江省大学生辩论赛赛程规则
1、辩论赛程序(1)辩论赛开始(2)宣布辩题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4)介绍参赛队员(5)介绍评委(6)比赛进行(7)评委退席评议(8)观众自由提问时间(9)评委入席,主评评析发言(10)宣布比赛结果(11)辩论赛结束
2、比赛流程
(1)正方一辩发言,时间为三分钟。论据内容充实清晰,引述资料恰当。
(2)反方四辩盘问正方一辩,时间为一分三十秒,反方四辩手须针对正方一辩的立论进行针对性盘问。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而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答辩方。(3)反方一辩发言,时间为三分钟。论据内容充实清晰,引述资料恰当。
(4)正方四辩盘问反方一辩,时间为一分三十秒。正方四辩手须针对反方一辩的立论进行针对性盘问。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而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答辩方。(5)正方二辩发言,时间二分三十秒。形式不设限,辩手可以依据场上局势选择“纯反驳”、“纯立论”或“反驳及立论兼具”的陈词模式。
(6)反方二辩发言,时间二分三十秒。形式不设限,辩手可以依据场上局势选择“纯反驳”、“纯立论”或“反驳及立论兼具”的陈词模式。
(7)正方二辩对辩反方二辩,时间各一分三十秒,双方以交替形式轮流发言,辩手无权中止对方未完成之言论。双方计时将分开进行,一方发言时间完毕后另一方可继续发言,直到剩余时间用为止。
(8)正方三辩盘问,时间二分三十秒。三辩可以质询对方任何辩手。(除了对方三辩)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而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答辩方。
(9)反方三辩盘问,时间二分三十秒。三辩可以质询对方任何辩手。(除了对方三辩)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而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中止答辩方。
(10)正方三辩发言,时间一分三十秒。小结是对质询环节的总结,需针对质询时的交锋内容与回答进行反驳。(11)反方三辩发言,时间一分三十秒。小结是对质询环节 的总结,需针对质询时的交锋内容与回答进行反驳。(12)自由辩论,时间各四分钟。由正方开始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13)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三分钟;(14)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三分钟。
3、时间提示
【辩论的规则】推荐阅读:
辩论赛选手辩论时间规则07-20
海峡辩论赛规则11-05
辩论赛规则及流程10-30
大学英语辩论赛比赛规则及具体流程12-12
规则的作文高二06-28
跳绳比赛的规则10-21
辩论赛的流程06-05
科技进步的利弊辩论07-11
规则为题的高三作文06-01
掼蛋比赛的规则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