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装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女装(精选10篇)

职业女装 篇1

同时有个叫Roem的牌子,宋慧乔代言的,不像ZARA等欧美品牌那样硬朗,也不像阿依莲那么可爱,有轻熟女的妩媚和职业。款式都是很流行的元素,价格与VERO MODA相近,很适合哦~

更多的职业女装品牌大全如伊芙心悦(eveny)来自纽约的私人衣橱顾问,是美国著名职业女装品牌,她独特的将职业女性礼仪着装文化的三要素professional、elegant、fashionable融为一体。通过传播来自美国的最时尚最标准的职业女装穿着理念,使中国职业女性完善与世界经济之都同步的自我形象包装。

就选C&A、H&M、ZARA好了,国际知名平价服装品牌。便宜点,C&A中间的H&M,稍微贵点ZARA。

宝姿(ports)该品牌始创于1966年的加拿大多伦多,如今宝姿时装深为中国知识女性的青睐,它以高贵、典雅、简洁大方为世人所欣赏,秉承了将古典与现代美有机结合,使“lessismore”即愈简练、内含愈丰富的独特设计理念得以充分彰显。

职业女装 篇2

职业女装指那些职业化与时尚性共存的女装, 作为女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职业女装正越来越受到成年女性们的重视。职业女装是针对多个工作领域、多个年龄阶层的女性设计的。

职业女装分为制服和职业装, 职业女装包括上班和日常生活中较正式的场合穿着的服装。职业装与日常着装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 职业装是在共性之中寻找个性。传统的职业女装强调合体、收身、实用、大方, 突出职业女性服饰的特质, 款式简洁、干练, 色彩稳重、服装注重板型和材料, 而不过多地强调装饰或流行的元素。传统职业装款式上有套裙、套裤、大衣、风衣、衬衣和基本款的毛衫等。

1.1 职业女装的实用性

服装的基本性质表现在其物质与精神性两个方面。职业装的实用性强是有别于生活时装的最大特点。实用的职业女装应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因此其设计制作应有诸多具体功能性的要求和制约。价廉物美是大部分职业装的特点, 在保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地价格合理, 一衣多穿, 减少使用者与服装企业本身的负担和成本。

1.2 职业女装的艺术性

职业女装设计的艺术性从服装本身的感性因素看, 是从构成服装艺术美的造型、色彩、材料、工艺和流行等的综合考虑, 职业女装设计师需要通盘考察, 研究着装的对象、场合、目的、职业性、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从而提出最佳的设计方案。除了美化个人形象, 表现着装者的个性与气质外, 职业女装的艺术性还在于传达出行业、企业的形象, 职业女装与工作环境、服务质量一起, 构成了行业的整体艺术形象。因此, 职业女装设计艺术性对于个人与行业形象都是同等重要的。

1.3 职业女装的标识性

职业女装的标识性旨在突出两点:社会角色与特定身份的标志以及不同行业、岗位的区别。如象征和平的绿色邮递员装、硕士的学位服、法官律师的法庭着装及各式军装。航空制服与铁路运输行业制服的差别。商场的楼面经理与导购小姐的服装极易让顾客明了各自的身份。在繁忙的超市、餐厅, 顾客可以根据服务员的特定装饰轻易地寻求帮助, 交通公路上的交警、急修人员的反光背心、低龄学生校服上的反光条纹, 增加了标识的易识别性和安全性。

2 职业女装的设计要点

2.1 职业装设计的一般原则

2.1.1 相对稳定原则

职业装与流行服装不同, 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在社会和行业发展中逐渐形成并定型。

2.1.2 行业统一原则

同行业内所有从业者只能采用一种形式的职业装, 以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职业装。

2.1.3 行业特点原则

职业装必须充分体现和适应该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的特性。

2.1.4 国际统一原则

一些职业装的款式、色彩、材料和标志等在设计时要考虑国际统一原则, 如医护人员的服装统一采用白色。

2.2 职业女装的造型设计

职业女装的造型以H型和T型为主, 线条直而简单, 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职业装的结构设计为合体的立体结构形态。上衣多用省、褶、分割等结构变化及工艺处理方法来实现合体、收身的效果。上衣设计的重点是领部、肩部、腰部和结构线;裤子、裙子主要是设计腰头和板型。传统职业女装的造型变化稳定, 多是长短变化和细节的变化。

2.3 职业女装的色彩设计

职业女装外套的色彩较为沉稳、大方, 以黑、白、灰、米和棕等色彩为基调, 以单色为主。职业女装受流行色的影响通常反映在衬衣、毛衫、围巾等物品上, 作为点缀。现代职业女装的色彩设计受流行色的影响较大, 通常款式相对稳定, 而色彩缤纷多变。

2.4 职业女装的材料选择

职业装的传统材料多为毛料或混纺毛料, 其造型挺括、悬垂, 饱满有型, 便于塑造板型。现代职业女装材料丰富, 除毛料外, 手感、效果好的化纤面料、弹性面料、涂层面料、针织面料和肌理特别的面料也有使用。

现今人们追求的是技术化的天然织物, 如何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 使这些天然织物能与合成纤维一样精细, 且具备优越的服用性能, 同时又保留其原有的外观和特征。加大高科技含量的天然产品和科技产品的研究是现代服装行业着力解决的问题, 此外, 对面料的开发除了其高科技的功能性之外, 也更关注面料的装饰性研究。

2.5 职业女装的品牌战略

人们购买服装的意识已不拘泥于实惠的宗旨, 更多地关心服装的款式、流行程度、品牌知名度以及衣着的个性化, 这些都表明消费者购物趋于理性化。对于服装品牌, 不仅仅是质量的保证或购买识别的符号, 更是明确表达某种服装流行、风格、文化价值、个人理念、社会角色的标志。这种消费行为下的服装市场就出现了“市场细分”的现象, 以不同的品牌、价格、市场、购物环境区分各自的目标消费群体, 分出不同的服装市场的层次。在这种大趋势下, 必须潜心研究其品牌定位的消费层, 了解定位消费层的心理、生活方式及行为等。

3 结语

由于工业快速发展, 现代都市兴起, 在世界范围内职业装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几乎所有经营者都意识到, 工作人员穿上统一制服, 势必会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增强责任心,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风貌和文化形象, 并间接反映出部门或行业的综合实力以及经营者的气魄。而随着社会各领域对树立自身形象高度重视, 职业装已不再是大型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利, 越来越多的学校等教育机构也开始定制职业装。

职业女装搭配的七种禁忌 篇3

一忌黑皮裙 职业女性在重要场合尤其是涉外交往中,切忌穿黑色皮裙。尽管外国人穿着讲究个性、无奇不有,甚至有过于裸露的人,但是,黑色皮裙很罕见。因为黑色皮裙在国际上是一种专业服装,在欧美国家,妓女才会穿皮裙。

二忌混搭 很多女性买衣服的习惯是:这儿买裙子,那儿买袜子,第三地买鞋子,然后再随便搭配一件上衣,并美其名曰“自由组合”。其实,比较讲究的女性讲究系列化、套装化,这是一个层次比较高的讲究。这种讲究,如果平时不注意,就会在重要场合引起麻烦。比如有的女性穿得很高档,一身套装,却光着脚丫穿露趾露跟的凉鞋,真可谓“凤凰头,扫帚脚”。标准的穿法应该是:正式场合不能穿凉鞋、旅游鞋,要穿正式的皮鞋;如果一定要穿凉鞋的话,有些室外活动,比如露天茶会、酒会等,可以穿“双包鞋”,就是包脚趾、包脚后跟的正装凉鞋。

三忌光腿 在重要场合穿套装,尤其是穿裙装时不能光腿,说白了就是不能光脚。在国际交往中,欧美人的思路跟中国人不一样,欧美人说:女人光腿穿裙子,有卖弄风骚之嫌,或是卖弄性感。韩国、日本就说得更恶毒了:女人光腿穿裙子等于没穿内衣,有耍流氓之嫌。当然,这属于文化差异。但是,在涉外场合中,讲究的女性还是要多留心这种文化差异。

四忌“三截腿” 三截腿,顾名思义,就是穿半截裙子时穿半截袜子,袜子和裙子中间露出一截腿肚子。“三截腿”在国内女士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一个着装上的常识性错误。如果说男士穿西装最容易丢人的地方是白袜子配西装,那么,女士穿裙装最容易露怯的地方就是“三截腿”了。出现这种搭配,多是出于“光脚丫子不文明、脚又容易脏,穿高筒袜太热了”的心理。于是,“穿半截的吧”。专业术语将这种搭配叫做“恶性分割”,它容易使腿显得短粗。如果袜子质量不好、弹性差、松紧口不紧,而腿肚子又较粗,袜子一勒,活像一截大香肠,惨不忍睹。

五忌残破 职业装该洗就洗,该换就换,该淘汰的一定要毫不吝惜地淘汰。宁可不穿职业装,也不能将有破损的职业装穿在身上。

六忌太紧太短太鲜亮 从制作的角度来讲,职业装应该同一颜色,不能太鲜亮。一般要遵守三色原则,即全身颜色不超过3种。不管对自己的身材曲线多么自信,对于短小、紧身的职业女装,即使安全程度高、不易走光,也最好不要穿。因为适度宽松的服装才能让你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规划职业:职业的定位 篇4

不久前,媒体有则消息说某省一位省长主动辞去职务,回到阔别的母校——某大学任教授,一时间一些人颇为不解:一个人正值盛年、事业正旺的时候,为何放下“高官”不做,而去大学当个普通教师?对此,这位副省长回答说:“回到我所熟悉的书房、学堂,再干我终生喜好的写作和教授的本行,真令人开心”在他看来副省长尽管是个不错的甚至是令许多人羡慕的职位但对于他自己来说,还是不如做一名教授更有利于自己的能力发挥。

其实当今社会有许多不迷恋高职位、高待遇、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的人,并不一定看他有多高职位、多大的官衔,是否从事热门的`、有面子的职业,而重要的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只要是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又是自己熟悉的、喜欢的职业,应该说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至于别人怎么看并不重要。而且可以相信随着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已经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大家对这种选择也会越来越理解,

生活中往往有些不能这样考虑问题,而是十分看重自己的面子,爱图虚名,一旦有个什么好的职位或岗位,不论自己能力行不行都削尖脑袋往里占,至于去了那个岗位工作是否职称,就不管了。这种做法不仅使自己工作上受累,将来发展受到限制,也会影响一个单位工作的开展,这种选择除了面子好看,其实并不高明。

人生有许多事情可做,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只有做自己最适合的才是最愉快,也是最容易做好的。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对于刚刚毕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在找工作前一定要替自己职业定位,看它是否适合自己,只要适合自己的理当是最好的。以下是一些职业定位的类型。

1、技术型

2、管理型

3、创造型

4、自由独立型

职业规划之职业素养 篇5

职业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通过职业规划教育,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大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应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兴趣、爱好,给自己尽早进行明确定位,最终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对自己职业规划,大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职业规划的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职业规划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起支撑作用,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新进员工的职业规划是否透明,是否与公司的发展一致。而我认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中“职业素养”是最重要的内容。

深圳大学职业顾问王晓娟老师在《企业如何选拔应届毕业生》课堂上阐述:企业在选拔应届毕业生时,不一定选择最优秀的,但一定是选择最适合的;不一定是选择成绩最好的,但一定是选择最有培养的;不一定是选择最会说话的,但一定选择最认真做的;不一定是选择能力最强的,但一定是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目前,企业用人单位由过去单纯追求高学历、高智商的固有模式转向追求企业所需的合适人才的灵活模式,所谓合适人才就是企业所需要的尽可能不需要投入的并能够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的人才。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没有 1

形成较好的对接,造成了企业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而大学生也找不到自己能够就业的岗位。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环境的转变。大学生个人职业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是否能够被自己认可和被他人认可,直接影响到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对家庭和社会也有重要影响。王晓娟老师在《企业如何选拔应届毕业生》课堂上还详细讲解了企业选拔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核心是认同企业的文化,围绕着这个核心,还应具备有诚信、责任心、激情、创新、学习能力、培养潜质、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这八大要求。因我也曾在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工作了十多年,对王晓娟老师的这个观点深有体会。现实工作中,都是很琐碎、很无聊、很细小的事,甚至是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现实主义精神支撑的,需要大学生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俞洪敏在谈大学生职业规划时,他说:伟大与平凡人的不同之处是一个平凡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最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

爱岗敬业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大多数人都希望企业或者单位能够给与自己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而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去工作,从而赢得领导和同

事们的尊重,从而取得岗位上的竞争优势。企业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学习的土壤,我们应为它的安宁、和谐、和发展尽微薄之力。养成“工作中无小事”的工作习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蕴涵了一定的哲理。据统计,我们日常从事的工作90%是一些重复性、事务性、琐碎性的简单工作。但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工作中无小事,每一件事不应该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相反,应该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养成“工作中无小事”的习惯。一个企业好比一台大机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台机器的运转。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就会影响一个集体甚至整个企业的工作进程。首先,必须明白提倡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并不是要求员工终身只能“干一行,爱一行”,它不排斥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员工通过本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做到全面发展,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多面手。我们不能把爱岗敬业片面理解为绝对地、终身地只能从事某个职业,而是选定一行就应爱一行,通过适当的员工自学与组织帮学,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从而为合理的人才流动提供渠道。其次,“爱岗敬业、热爱本职”要求员工必须在目前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这种就业方式的好处,就是能使更多的人从事自己所能做和感兴趣的工作,用人单位在这种条件下也能挑选到所需要的合适人选。随着形势的发展,仍然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实现双向选择,将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的人吸收进队伍,将表现差、不敬业的人“送”出门外,真正营造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

合作的态度,首先是团结,不是互相指责,不是互相推诿。出了问题时,是大家共同想办法去进行解决;不是先推卸责任,洗清自己。团队中有没有短板,肯定有,作为团队的其他成员,就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每一个工作的边界部分,都是需要合作完成的,出了问题,谁都跑不了。合作的态度,第二是谈判,如果你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人,那么你就是不受欢迎的人,和团队的其他人格格不入。非黑即白,这不是一个成熟的心态。可以谈判,说白了,就是可以商量,接受变化。任何需求,任何开发,任何实施,都是可以谈判的。当然不是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的。要倾听其他人的想法,接受那些可以接受的;抱定“死硬”的想法,是没有办法合作的,起码是不愉快的。合作的态度,第三是大局,以结果为导向。不是各人完成自己那一块儿,就算齐活儿。大家在做自己那一部分时,要考虑别人的工作是否方便。可能你按照预想的完成了,别人为了配合你会花费几倍的工作,才能完成整个工作。要争取让其他人工作起来也顺手。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其他人的工作,是要不得的。要有大局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 篇6

其实,最了解自己,和最不了解自己的,往往是自己!我们首要做的是认知自己。

1、内省:从性格、特长、能力、爱好、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各个方面,认知自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测评题来帮忙,网上有很多,可以去下载,书店也有很多类似的书籍,可以去借阅或者购买阅读。

2、自查:对自己有了认知,需要为自己的定位,要知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终极目标是什么。有了定位,需要明了自己当前状况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3、探索:人的潜能可以挖掘,往往会在某个偶然时候,激发你的潜能,所以,要不断的探索自己,不断的挖掘自己。

职业女装 篇7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分支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类似的预防医学理念、知识和技能, 统一于一个共同目标, 即促进和保护职业人群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保护工人在就业期间免遭职业危险因素的损害, 让职业人群置身于与其生理和心理特征相适应的作业条件和职业环境之中。面对严峻的职业危害形势, 如何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如何培养并造就一批具有医学、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知识结构的新型复合型职业卫生领域的专业人才, 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克服“重治轻防”的思想,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近几年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实践经验, 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是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S.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公认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 逐步形成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形式为主的模式, 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 围绕某一问题建立假设, 收集资料, 论证假设, 讨论总结的综合性分析研究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六版) 第三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中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的教学中, 根据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承前启后, 拟定出部分教学引导题:①何谓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 不确定因素的意义是什么?②何为危险度管理, 主要措施有哪些?③采取公共卫生决策时, 除考虑危险度评价的结果外, 还需考虑哪些因素?④结合实例, 说明危险度评价各阶段探讨的主要内容和对最终结论的影响因素。这将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以及创新精神和个性才能的培养与发展 , 培养出善于学习、敢于创造的综合性人才。而且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的灵活性。

二、开展多媒体教学, 拓宽学生知识面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载体通过计算机处理和控制, 按需要进行再现的一种技术。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过程中, 一些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时, 通过多媒体教学用图表等先将知识系统化, 再将其填充扩展,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 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而且医学知识发展更新很快, 在讲授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 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知识动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使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发展有更深刻地认识, 由被动的“接受型”变成主动的“需要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能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深他们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对他们将来从事职业卫生工作、深造学习和日常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三、走出课堂, 开展实践教学, 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单纯的理论讲授无疑是纸上谈兵, 学生倍感抽象、枯燥和难以理解。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利用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业、厂矿等进行相关的实践调查。例如, 在讲授“噪声”一节相关理论知识时, 安排学生到咸阳西北国棉二厂的生产车间进行实际参观、调查, 让学生亲身体会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 (噪声、高温等) , 使他们对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安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激发他们重新思考如何控制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如何建立一个以职业安全为重点的健康生产生活环境;懂得了作为21世纪的预防医学工作者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体会到了做好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又如讲到“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一节时, 可以在课堂带一些个人防护用品, 介绍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 了解个体防护用品对预防职业危害、保障职业安全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预防意识。这种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 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坚定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的信心。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内容丰富、繁杂,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把多种教学方法相互渗透, 有机地融合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实践中, 是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质量的良好方式。

摘要:在新职业安全形势下, 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并结合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独立思考、实际动手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关联性。

关键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方法,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金泰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六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04.

[2]王生, 邬堂春, 等.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

[3]田宏迩.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8) :689-691.

职业女装 篇8

目前,国内已经有13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尽管每年都有将近30万名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被输送入社会,但是,能够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质量和数量还远未达到企业需求。根据2012年下半年本课题研究团队联合全国8个省份的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所进行的调查 ,超过半数的艺术设计相关企业对目前人才质量持不甚满意态度。企业认为,目前新入职员工亟待提高的方面依次是:职业意识(45.0%)、职业行为习惯(21.7%)、职业道德(18.3%)和职业技能(15.0%)。同时,企业表示,他们希望新员工能够在入职前就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因为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实践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的提升,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和职业意识的养成则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企业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期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希望他们能力全面,能适应市场和生产所有环节的工作;二是希望他们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成为很好的执行者;三是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对于设计企业而言,每一个艺术设计的项目都是独特的,都必须追求超越原有范式、达到个性化并与众不同的效果,这就决定了所有的知识和产出都存在于设计者的头脑中。因此,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快速的画面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是未来人才入职艺术设计行业最起码的条件,很少有企业希望它的员工仅仅是一个熟练的操作员。设计企业的员工贡献给企业的,不应该仅仅是技术,而应该是智慧和“灵感”,这些能力都不是孤立和绝对的,而是可迁移和可持续的。

一、审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职业教育始于职业活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参与职业活动的行为者获得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早期的职业教育主要关注实际的工作能力,是一种比较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培训。随着职业的细分和社会分工的细化,随着技术条件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职业能力的要求产生了变化,从开始对单纯的专业技能、专门知识有所要求,以便解决特定领域的特定问题,扩展到对工作态度、职业意识和技能“迁移”能力提出要求,也就是对未来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出了要求。

艺术设计的特色是创新,艺术设计是一门尤其注重素养教育和可迁移能力培养的专业门类,对于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应该更高。此外,艺术设计门类众多,从二维的平面设计到三维的空间设计,从静态的产品造型到动态的动漫设计,从最传统的工艺美术到最时尚的数码设计,林林总总。根据教育部最新的专业目录,目前开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方向多达53个。随着产业分化和技术演进的日渐频繁,可以想见,未来的设计专业和对应的职业岗位将更加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特定设计门类的职业技能也许有助于学生的初次就业,但真正支撑其未来职业发展、能够适应技术提升和产业推进的将是可迁移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

课题组希望通过对用人单位、院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调研,分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要素及其具体内涵和表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或革新课程,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实用教学资源,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方案和必要的资源支撑。

本课题目标设定的创新之处在于:1.更加全面地审视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成才需求,摆脱“工具理性”思维,从强调技能培养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2.从教育教学的微观操作层面入手,探讨有助于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的可行方案,而非仅仅停留在意义、理念的辨析上;3.以研究成果为依托,开发一系列可供借鉴和应用的实用教学资源,使成果得到有效的推广。

为此,课题组的研究探讨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2.如何改革教学(课程、内容、方法、评价等)以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培养?3.应开发哪些资源(课程方案、新型教材、数字课程、师资配备方案、实训方案等)来支持这样的教学改革?

二、确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模型与要素

1.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Occupational quality)是指从业者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在这一概念中,普通的社会培训机构所提供的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仍然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但却不是唯一内容。一些在过去的职业评价中并不被重视的“软性”或长效因素如道德、社会伦理、合作精神、职业意识、可塑性等,在复杂而多元的后现代社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职商”(CQ ,career quotient)可以视为尚不十分完备的职业素养的量化形式。职业素养是一个多维概念,其本质是参与职业活动主体先天的个性品质和后天习得能力的集合,其体现形式则是从业者对于其职业的胜任、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等。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应该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并不表现为组合式的并列结构,而是递进式的层级结构,如图1所示。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四个要素中,职业道德是基石,是人才得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要素;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均建立在职业道德良好的基础之上。如果失去了这一基石,人才培养将无法稳定地向上发展。在其余三个要素中,职业意识的培养相对较为简单,学生应该在进入学校的最初阶段就受到职业意识方面的训练,带着这种意识进入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技能是院校培养学生的重点,占用最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也得到强化。当所有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融会贯通,成为一种自然的职业行为习惯,那么,我们认为,这名学生已经成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真正的职业人。

nlc202309022107

2. 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Core Ability of Occupation)又称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迁移性的能力,它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与“职业能力”这一针对具体领域、具体岗位的概念相比,职业核心能力面向的职业领域或岗位群更为宽广,是指具有相通性、更为基础性的职业能力。职业活动种类繁多,即便是在同一专业领域,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任何职业领域都会有一部分最基本、最关键的职业能力,是从事该领域的大部分职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但作为独立的、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存在,同时还可以引导、激发其他职业能力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生产性”价值和可持续性。在艺术设计领域,职业核心能力除具体操作能力外,还包括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

在艺术设计领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炼可以多种渠道,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参考和借鉴设计企业工作流程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通过本次调研,就专业核心能力方面,我们形成了以下认识:

①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即市场能力、创新意识、设计表达能力、设计执行能力、设计评价能力。

市场能力是解读设计项目的必要能力,设计企业员工在接手一个新的设计项目之初,必须通过必要的方法和手段获得所设计产品的市场信息,分析所得数据和实例将成为将来所有设计工作的出发点。

创新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有意识地创新却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显著特点。创新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而问题只有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获得。因此,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具备市场能力和创新意识共同经验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此外,创新意识还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活跃的思维。

设计表达能力和设计执行能力是学生能够通过学校设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企业实习获得的能力,前者的水平部分地依赖于学生的个人才华,后者则更多地通过团队合作获得。

设计评价能力是新的社会条件下设计职业人需要掌握的一项新能力。现代社会,技术更新和社会需求变化迅速,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设计和时尚的潮流更替更为迅速。具备设计评价能力,有助于设计者不断更新和调整自身的眼光,通过不间断地与市场对话,保持设计的新鲜感。

② 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关系方面,职业素养涉及的范围大于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技能的一部分(图2)。

如图所示,职业技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包括了职业核心能力和不同方向的专业技术能力。其中,内圆部分为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可迁移的专业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工作流程设立(图中箭头表示工作流程)。每种核心能力可以分解为3~5种比较具体的能力种类,在各部分能力之间有可能出现相互交叉的关系。内圆环部分所示的能力结构依然是职业核心能力,外环部分则是依照这些职业核心能力所延展出来的各方向专业技术,如服装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专业等专业技术训练。单就这些训练内容本身而言,它们是适用于本专业的不可迁移的技能。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来实现。

三、探索适应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

事实上,在最近几年,尽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尽管有着办学条件、师资条件、学生入学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还是有不少高职院校围绕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甚至深度的改革创新,例如“训赛结合”教学模式、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等等。这些基于各校实际情况的、局部的探索和努力,已经在教学中和社会上取得了积极反响,同时也反映了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深层次思考,将有助于推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

1. “训赛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

“训赛结合”或“训赛一体”是指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岗位竞技性活动相结合,做中学、学中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其中“训”主要指在校内或合作企业中开展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培训;“赛”主要指设计竞赛或仿真性项目训练,包括行业协会组织的艺术设计技能比赛、展览及参与企业设计项目招投标等竞技性的职业活动。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这两所学校都在推进“训赛结合”、“训赛一体”的项目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尽管内容各异,但两所院校有一个共同点,即:教学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整个“训赛”项目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中蕴含职业技能训练、核心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养成等内容,教学设计时由合而分,教学过程中由分而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两所院校的体会是:项目不在大小,项目的时间不在长短,关键是通过项目切实地与课程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到,“训赛结合”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角色作用,学习与同伴合作、研讨,与他人沟通交流,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每一个项目的运作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还能根据不同的企业需要或竞赛要求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训赛结合”的过程中,将职业素养养成为学生“融化为魂”的综合品质,使核心能力成为学生“内化于心”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未来职业岗位“外化于形”的职业技能。

2.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

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正在进行着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所谓工作室化教学,是将传统的课堂打散,按照专业门类、导师特点或工作项目特点,仿照企业工作流程设置团队化的工作环境,在这一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因材施教、因项目施教,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衔接。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表现有多种形式,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借助其在传统工艺方面的优势设立的“大师工作室”、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针对广告公司、传播公司、设计公司以及企业对广告专业就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立的具有淘汰制度的“创意设计工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与“生产现场”型教学平台结合的校内专业工作室等,尽管各个学校的称谓和管理方法有所不同,但这类教学都是借助工作室这一载体,引入设计企业的工作流程乃至管理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由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性平台,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

nlc202309022107

通过工作室机制,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能够在工作室工作到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达到了“准职业人”的标准。以上几所学校的改革实践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又具有具备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规范,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领域起到了示范作用。

3. 主题式教学模式和项目式教学模式

主题式教学模式与项目式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呼应关系,但更强调教学方面。事实上,“主题式教学”可以视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最早的项目式教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主题式教学模式最早的实践者,该校2000级服装设计专业就开始“实验性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其切入点就是“主题设计”的教学形式。有借鉴意义的是,主题式教学这一形式不但适用于专业课程,与若干年后出现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形成了良好的过渡,它还适用于基础课程的教学。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步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道门槛,让学生在入学的最早阶段就树立围绕主题开展所有工作的职业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职业使命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开始重视专业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却忽视了基础课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因而,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四、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支撑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除上述种种院校针对各自实际情况所做的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外,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近年来,从国家层面推行的高职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不在少数,例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中对于教材开发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等,体现了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视。

1.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正式启动,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是围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而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案、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自2011年起,由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牵头,共有14所国内高职院校参与了艺术设计(产品方向)资源库的联合建设,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高职示范或骨干院校。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依据艺术设计岗位人才需求,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设计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

2.艺术设计职业素养教材开发

在教材领域,高等教育出版社成为配合院校改革进行艺术设计职业素养教材开发的探索者。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合多所艺术设计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教学改革,出版了一系列新型教材,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

教材从策划到编写始终围绕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和核心能力培养展开。例如在设计基础类教材中,该系列教材重点规划了专门针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型教学资源。设计基础教程分为实践类课程和理论性课程两个部分。实践类课程在广泛了解了目前高职院校实际开课时间、师资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基础课进行了综合改良,例如将原有的素描、色彩、写生和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基础课内容进行整合,增加材料认识、空间构造等方面的内容,形成新的平面训练和立体训练教材;或者纳入新的、对提高职业素养和学生未来学习有利的课程内容,如“材质实验”、“主题创意与训练”等课程内容。在理论课程方面,则开发易读易学,趣味性较强、贴近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读本,如《设计职业素养——责任、安全、创新》、《设计概论——科技、社会、创业》、偏重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概论》和《现代设计史》等。在进行纸质教材开发的同时,出版社将通过学习卡、课程网站、资源库网站等平台,为每门课程配备相对应的课程方案、数字化教学课件、师资配备方案、实训方案、试题库、教学素材包等教学资源,以形成静态教学文本和动态电子资源互补的、可供持续发展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格局。

结语

课题组通过一年的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以实证方法厘清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要素和相互关系,并借助多个院校的教学实践梳理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若干模式,以及着力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从长远来看,艺术设计行业的服务对象内容丰富而种类庞杂,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艺术设计教育必然会根据行业的变化,通过不断调整、改革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有关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必将继续深入进行下去。我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同仁加入到这一研究队伍,因为事关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助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1——2012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教学课题研究一等奖,本文节选于其结题报告。)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会,中国高等职业技术素质教育研究会艺术设计协作委员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工学结合与艺术设计教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翔云,胡振宇.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J]. 职业技术教育,2010-01-10

[3]李霞.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 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4]沈卓娅,刘境奇. 广告经济背景下高职广告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J]. 创意与设计,2010-10-20.

[5]冉卫红. 当代设计大潮中的服装设计教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8.

[6]余克泉,彭泽立,李洁.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6-11.

职业测评≠职业规划 篇9

1、职业测评仅是参考依据

时下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定位及发展目标尚未确定的前提下,求助职业测试来确立定位,甚至单凭测评导出的结果作为自己求职定位的依据,显然是不够科学的。一般来说,职业测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手段,分值高表明你在某一领域有较突出倾向,如果在此领域内发展,可能会更容易获得成功。但单凭一项或几项参考依据就给自己定位,而不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环境,就有些悬了。

2、测评结果需要专家解读

职业测评并非100%准确,一般来说,测评准确率通常仅为30—40%,而职业测评报告也往往只有较笼统的建议或多条选择,测试者常常无所适从。所以,对测评结果应正确理解,往往要有经验丰富的职业规划师结合每个人不同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行业/职业选择解决方案。只有这样,职业测评才能在实际职业选择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职业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

John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职业定位问题,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职业取向、商业价值以及职业机会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兴趣、特长、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而职业测评是一个快速了解他的工具。

职业生涯规划之职业定位 篇10

1.职业目标的确定

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和第二部分(职业生涯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逻辑思维能力强、学习领悟能力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强。

弱势因素(W)不喜欢从事枯燥无多样性的工作,对于平凡的工作比较没耐心。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软件工程师是如日中天的职业,市场需求量大。威胁因素(T)毕业生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 分析

结论:职业目标——创立自己的公司。

职业发展策略——从基层做起,在获得了许多经验后开始自主创业。

职业发展路径——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主管工程师→技术主管→技术部长→副总工

程师→总工程师→有一定资金积累后辞职,进行自主创业→抓出市场漏洞,把公司由小做大。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把职业目标分成三个规划期,即: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和远期规划,并对各个规划期及其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

职业生涯规划总表

A计划名称短期计划(大学计划)时间跨度

18岁到22岁

总目标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在英语方面有所建树。

分目标各科成绩要有80分以上,系统掌握机械工程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电脑软件知识,通过英语四、六级。

计划内容大二上学期过英语四级,大二下学期过英语6级,大三和大四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策略和措施大一努力学习英语,争取在英语水平保温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英语4级;大二下学期继续升温,争取通过英语6级,并在这两年内多去图书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并适量的学习一些电脑方面的专业知识,并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大三和大四要主动而且积极的表现自己,争取自己能在好的单位就业。

B计划名称中期计划(毕业后五年计划)实践跨度

22岁到27岁

总目标在某个大公司里学习到一些管理和实际操作的经验,并学会怎样经营和推销公司,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分目标争取与某个大公司签约,在这个大公司学习到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并利用业余时间多做出一些有说服力的作品。计划内容先在小公司就业,再跳槽到一所大公司学习工作。

策略和措施在毕业后的第一年,先尽快找个一个公司就业(不论工资高低),在这个岗位上除了完成每日的日常工作外还要设计出一份能证明自己能力的产品,以便自己进入一个大公司;在第二年跳槽到一个大公司,认真学习这所公司的文化与管理经验。并争取做到高管一职,在第五年辞职开始创业。

C计划名称远期计划(毕业后十年以上计划)实践跨度从27岁开始

总目标把我自己创办的公司做大做强,成为一个在业内有声誉的人物

分目标仔细寻找市场的漏洞,观察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多进行创新,预测市场的走向,抓住每一个契机和转折点把公司做大。

计划内容利用之前在大公司里学习到的东西进行自主创业。

上一篇: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下一篇:专项法律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