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讲解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讲解(精选6篇)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讲解 篇1

第二单元小数乘除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特值法代入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 ×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 ×c 】 重点强调 除法:除法性质:a ÷b ÷c=a÷(b×c)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

限小数。第三单元平均数

15、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和÷个数)平均数处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是所有数都要参加计算——包括0.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在省略乘号的时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17、a ×a 可以写作a ·a 或a 2,a 2读作a 的平方。2a表示a+a 化简求值

18、表示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的作用:能够表示一种等量关系。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20、数量关系式:

(1)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3)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5)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6)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7)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8)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9)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检验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4、公式: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变式: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4)三角形:面积=底×高÷2 变式:底=面积×2÷高; 高=面积×2÷底 S=ah÷2(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变式: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字母公式: S=(a+b)h ÷2

2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

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大于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画高

2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7、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剪拼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 整理与提高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0 5

0

0 1

前2位表示省

第3位表

第4位

最后2位

(直辖市、自治区)

示邮区

表示县(市)

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码: 18位3

0 5 1

7 8 0 3 0 1

0 0 1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讲解 篇2

【教材分析】

以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的教学片段。本课《找规律》教学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 的现象。教材通过发现具体现象的周期规律, 对现象里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是“练一练”中的两道习题。

【思考】生活中蕴含周期规律的现象很多, 但单纯出现判断后续情况的却很少见。为此, 我在这两道习题的基础之上, 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设计了两道开放题, 旨在让学生应用规律, 尝试创造出个性化的周期规律现象,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润泽心灵。

创意一:为老师选饮料

创意情境:学校打算在教师节期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 五 (1) 班同学协助做好后勤准备工作。活动前在每位老师的会议桌上摆好雪碧和可乐任意一种饮料。秦老师的座位号是24号, 怎样有规律地摆一摆, 才能让秦老师喝到她喜欢的雪碧饮料呢?

生1:我把28名老师平均分成两份, 前14名老师都分发可乐, 后14名老师都分发雪碧就可以了。

生2:我想以一瓶可乐和一瓶饮料为一组, 根据单双数推理, 只要第2瓶摆雪碧, 那么秦老师的第24瓶肯定也是雪碧。

生3:我以可乐、可乐、雪碧为一组, 24÷3=8 (组) , 秦老师正好是第8组的最后一个, 所以能够喝到雪碧。

……

【“创意一”与“练一练”第1题的对比】“创意一”和“练一练”的第1题都是以两种不同的物体交替出现, 判断此规律后续第几个物体的种类。“创意一”与教材中的练习题不同的 是, 学生要自主设计出周期规律, 并能让此规律符合后续第24个物体的种类。这个练习训练, 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方法的发散思维能力,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创意二:为妈妈串项链

创意情境:老师为每人准备了一瓶彩色的珠子, 有绿色、黄色、蓝色、红色, 按一定的规律串一串项链。想一想, 怎样让你串出的项链更有意义呢?

生1:我想把项链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

生2:我想把项 链送给我 的好朋友。

生3:我想把项链挂到门上。

独立操作……

展示1:妈妈今年36岁, 我就串了36颗珠子。以红 、黄、蓝各一颗为一组, 共串了12组。

展示2:黄色代表美丽的心愿, 所以我以一颗黄色珠为一组, 串了66组, 也就是66颗黄珠子, 送给我的好朋友。希望她能实现愿望, 让在外地打工的妈妈经常回家看看她。

展示3:我们是五 (1) 班, 所以我以5颗绿色和1颗红色为一组, 串了7组, 共35彩珠, 我想把它挂在班级的门把手上。

展示4:爸爸是个司机, 车牌号是213, 所以我以2颗红色、1颗绿色、3颗蓝色为一组, 串4组共24颗彩珠, 挂在爸爸的车上。

……

【“创意二”与“练一练”第2题的对比】“创意二”是以多个不同的物体 (彩珠) 交替组成按一定的规律出现。教材中的练习题是判断后续现象中第18颗和第24颗珠子的颜色。“创意二”更具挑战性和开放性。“怎样串才更有意义呢? ”抛出个性化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学生“量体裁衣”, 既要考虑到每几颗珠子为一组, 确定串几组形成一定的周期变化。另外, 教材中的珠子和“创意一”的项链不同, 项链问题在数学上是个封闭图形, 而教材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此创 意的设计 注重让学 生操作, 感悟其规律的存在。教育孩子关爱自己的父母、朋友以及班级, 让孩子懂得感恩。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讲解 篇3

一、只列式不解答

1. 小胖上学时忘了带文具盒,爸爸发现时,小胖刚好离家512米,正以72米/分的速度走向学校,爸爸骑车以200米/分的速度追赶,那么爸爸几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胖?

2.小丁和小明跑步锻炼身体,小明跑出200米后,小丁从起点出发,小丁平均每分钟跑170米,5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明,那么小明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

3.甲乙两轮船,先后从同一个码头出发,向同一港口行驶,甲船先行4.5千米后,乙船出发,甲船平均每小时行24.5千米,乙船平均每小时行27.5千米,那么几小时后乙船在途中追上甲船?

只列方程不求解:

4.兄弟两人的年龄之和是59,弟弟比哥哥小5岁,兄弟各几岁?

5.师徒两人一起加工430个零件,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70个,师徒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1)长方形游泳池占地600平方米,长30米,游泳池宽多少米?

(2)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纸片的底边长6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块梯形草坪的面积是30平方米,量得上底长4米,高6米,它的下底长多少米?

(4)小胖将174张邮票放在大、小两本集邮册中,大集邮册中的`邮票张数正好是小集邮册的2倍,这两本集邮册中分别有多少张邮票?

(5)小胖有大、小两本集邮册,大集邮册中的邮票张数比小集邮册多58张,正好是小集邮册中的邮票张数的2倍,这两本集邮册中分别有多少张邮票?

(6)商店里出售精装、平装两种集邮册。精装集邮册的售价比平装集邮册贵9.6元,是平装集邮册售价的1.8倍,这两种集邮册的售价分别是多少元?

三、提高练习

1.小丁丁和小巧先后从学校出发去电影院观看电影,小明先行50米后,小丁丁再出发,小明平均每分钟走67米,小丁出发10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明,那么小丁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讲解 篇4

【预习要求】

1借助字典,认识不识的字,读通课文。

2阅读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

3试着画出庆典所在位置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揭示课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这就是开国大典。

2板书课题,齐读。

3理解“开国、大典”之意。(建立新的国家;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随机纠正读音,学习生字。

2交流自己读资料的体会。

3展示自己画的平面图,小组读第2节讨论。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读读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哪个场面令你很激动?

2交流读课文片段,要求读好。

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入引语,并随机板书:

入场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3默读课文,找到与标题相应的小节。

交流。(1~4;5~10;11~13;14~15)

4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记叙了这四个场面。引读。

我们先来读读开国大典进行时的盛况--“典礼”和“阅兵式”。

四重点研读,简要复述。

1开国大典包含了这些议程,出示: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礼炮响起来。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阅兵式开始。

默读课文5~10节,按顺序圈出有关词语。

2讨论。(2365147)

3加上必要的连接词,简要复述。

同桌复述;交流。

4引读有关片段。

5小结。

师:每一项议程的进行,都有激动人心的场面。因为那是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五品词品句,感悟“隆重、规模宏大”。

1观看资料片,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小组自学。

要求:自选一个场面描写的内容。

读读有关小节,圈出重点词。

小组配合有感情的朗读。

3交流。

随机出示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指导诵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象海上的波浪。

4小结:这些句子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突出了庆典的庄严、隆重、规模宏大的盛况,表达了群众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之情、热爱之情。

5引读,读出感情。

6如果你是一位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请将开国大典的过程写成一份通讯稿。

提示:客观地进行过程叙述。

简要的进行场面描写。

学生习作。

交流。

7小结。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讲解 篇5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

2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学习在默读中理解内容:默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发展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想像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补充化石知识。

(出示有关资料)学生默读,了解化石形成的基本过程。

二了解推测的内容。

1出示课题,朗读。

2(出示琥珀图片和课文结尾一节)观察,默读,说说这块琥珀的特点(透明、完好:两只虫子、毫毛可辨、黑色圆环。第一句概括写琥珀透明,里面苍蝇、蜘蛛完好,第二句话具体说明怎样透明,怎样完好。)

3圈划: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像不知道的事情。人们推测出什么?

4讨论:以下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①当时有过挣扎②远古时代(一万年前)已经有蜘蛛和苍蝇(补充介绍检测的方法)

三推敲故事的合理性。

1了解故事。默读,根据时间分出琥珀形成的几个阶段,然后简述其形成的过程。(形成松脂球-埋入泥沙-成为化石)

2推敲基本情节的合理性。讨论,这样的过程合理吗?(可引导学生回顾化石形成的过程:交换作用形成的化石。)

3推敲细节的合理性。

(1)找到“夏天的故事”(形成松脂球部分),默读,概括:主要讲什么?(松脂裹住两只虫子)

(2)默读,找到故事的关键。

(3)指名让几位学生说说“夏天的故事”。在每位同学简述后,引导学生默读、评议(适当启发,比如:反复写到的、与松脂下滴关系紧密的),逐步抓住关键条件(炎热的天气、松树)。

(4)默读,推敲这两个推测的合理性。

(5)体会惊险一幕。

①指名或范读,想像松林里的情景。

②自己练读,要求读出小苍蝇的悠闲自得,蜘蛛捕捉苍蝇的紧张气氛。

③朗读指导,品味词句。(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说说根据。)

比如:

“热辣辣”用得好,写清了老松树渗出松脂的原因。

④推敲细节。蜘蛛捕苍蝇这个细节,有必要写吗?(否则,两只虫子不会靠得这么近。)有没有别的可能,使虫子靠近?(学生设想,大家推敲。)

(6)有感情地朗读“松脂球形成”部分。

四思考合理推测的前提。

1体会为什么称之为“奇异的琥珀”。

(1)默读课文,思考圈点:为什么说是一块奇异的琥珀?然后交流。(比如:刚好松脂落下、时间漫长、地理变动、送上沙滩、偶然发现……)

(2)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合理推测的前提。

(1)同桌讨论:为什么作者的推测的故事,无懈可击?

(2)全班交流。(提示启发:①出示结尾节:观察仔细;②回顾化石知识:根据科学规律)

五推荐课外阅读。(比如:〈蟋蟀的住宅〉)

板书设计:

16 奇异的琥珀

①当时有过挣扎②远古时代(一万年前)已经有蜘蛛和苍蝇(补充介绍检测的方法)

①出示结尾节:观察仔细;②回顾化石知识:根据科学规律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讲解 篇6

静阅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 思绪飘至孩提时代, 偎在妈妈怀里听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时觉得, 月中女神伫立桂树旁深情凝望后羿, 是一种让人想流泪的美, 是一种凄凉的美。现在, 当我用心灵再次阅读《嫦娥奔月》时, 心里流溢的不是同情, 而是敬意, 一份不竭奔涌的、深深的敬意!女英雄嫦娥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 是一种旷世持久的美, 是一种精神丰满的美。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主题是“故事集锦”, 其中有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神话故事、寓言故事。课文以素朴而优美、准确而晓畅的语言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 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内容通俗易懂, 情节曲折感人, 插图美轮美奂, 能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 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好教材。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要让学生受到神话故事的浸润, 使古代文化经典化作汩汩清泉, 进入学生的血液, 滋养学生的灵魂, 为学生注入一股神奇的生长力。

三维整合说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 综合学段特点、单元编排和教材分析, 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 学习5个生字, 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紧扣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品悟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高贵品质。

4.理解课文内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

情节、环境、人物, 是神话故事的三大要素, 而人物又处于三大要素的核心地位。吸纳文化精髓是优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所以上述目标3是教学重点, 也是难点。

提炼优化说教法

坚持“教为学服务”, 坚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紧密结合课文特点, 运用情境教育法、整体感悟法、读写结合法等, 让学生入情境、进角色, 努力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策略是“依‘标’扣‘本’学语言, 读思议练重实践, 蕴涵人文重融合”。

螺旋渐进说思路

首先指导学生理清故事发展顺序, 整体感知情节;接着师生在情节发展过程的具体语境中走进文字精妙处, 感悟人物形象, 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入境移情, 揭示主旨。

板块推进说流程

基于以上种种分析, 《嫦娥奔月》教学时间为二课时, 设计为五个板块。

第一板块:创境赏月, 吟诗导入。

配乐《思乡曲》, 出示中秋月景图, 吟诗导入。教师边板书课题边指导写字, 强调“奔”的读音 (bēn) 。学生齐读课题。

【创境赏月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 是唤醒阅读期待的无形之“力”, 能使学生的心理与阅读产生契合, 为高效课堂打开一扇窗。】

第二板块:初读神话, 梳理文序。

通过读课题或课前预习, 学生质疑。教师及时点评梳理, 提高质疑水平, 并借此以学定教。 (我预设学生的问题: (1) 嫦娥为何奔月?如何奔月? (2) 人们为什么把八月十五这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3) 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教师用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学生充分初读, 构筑体验。

按照初读要求, 先出示词串, 检查读词情况, 相机正音, 指导写字“奸”“丸”;再结合词串构建的语境, 进行说话训练,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生词,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梳理文序,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体现学段特点。字词句段篇教学融会贯通, 大大提高了实效性。

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再读课文, 试着解疑, 再存疑。对学生初读理解的层面不求全求深, 重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体会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

【让初读提效, 教学就要做到集“碎”为“整”, 让学生在读中质疑, 解疑, 再存疑, 使平实的初读环节蕴藏着巨大的思维张力。】

第三板块:烘云托月, 含英咀华。这是教学的主体, 分三部分进行。

其一是品味语言, 精读第一段。引导质疑, 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小组交流, 汇报读书收获时, 教师顺势而导, 采用追问策略, 扣读导悟后羿深受敬重的原因。 (预设: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突出“直”“实在”“无法”等词语, 想象老百姓遭受的苦难及苦难程度;抓住“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有关动词, 感悟后羿的力大神勇。)

其二是想象融境, 细琢第二段。这部分是理解、感悟的重点, 情境朗读是突破点的关键。

第一步, 学生把“心”放在故事里, 默读第二段, 边读边想:逢蒙、嫦娥分别是怎样的人?表现在哪些地方?分别用波浪线和直线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并批注。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让学生感受到后羿与嫦娥的感情非常深厚, 为帮助学生体会嫦娥抉择时的痛苦、矛盾与坚决作好铺垫。重点是引导学生将嫦娥与逢蒙进行对比, 体会反衬的表达效果 (将嫦娥置于矛盾之中, 更显“至善”“大爱”的美德本色) 。同桌对比读, 师生入情入境合作读第5自然段。

第二步, 运用比较辨析法, 体会运用重叠词的妙处是能加强语气。如, 课件出示:“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和“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学生读中比较, 品味出“碧蓝碧蓝”更能强调夜空的美丽色彩, 衬托嫦娥美丽的心灵。配乐朗读第6自然段后, 导写:飞天的嫦娥在想些什么呢?适时练笔, 写下心灵的文字。

第三步, 自读自悟第7自然段, 学生从后羿的“连声呼唤”“不顾一切”以及嫦娥的“深情”中, 体会夫妻恩爱, 品悟其表达效果 (从侧面陪衬嫦娥自我牺牲精神的伟大) 。学生在读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三部分是浸润思想, 深悟第三段。学生通过朗读, 体会人们对嫦娥永远的思念, 并追根溯源:乡亲们为什么很想念嫦娥? (深悟美德:美丽、善良、正直、舍己为民) 。接着进一步追问: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说明了什么?这是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提升, 使嫦娥这位女英雄在众人的烘云托月中显得更加迷人。 (美丽的嫦娥影单心不孤:后羿对嫦娥的爱恋与不舍, 是一种美丽;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与祝福, 是一种幸福。)

【语文学习不仅要“意”“言”兼得, 还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学习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 在学生心里生成一种积极的力量。】

第四板块:复述课文, 总结提升。

指导学生编列提纲或列标题, 梳理故事情节, 并相机完善板书, 为复述课文提供支持。学生通过自由练习、同桌互述、推荐展示等多种形式练习复述课文。随后, 学生自主总结学习收获, 自我检查学习效果。

第五板块:内外链接, 适度延伸。

上一篇:关于求职申请书下一篇:县人防办工作总结与明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