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测试题(通用8篇)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葡萄糖等,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稳态包括其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C.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尿量减少
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于内环境,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2.下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循环、泌尿系统
B.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
C.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血浆
D.激素、氨基酸、胰蛋白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a时,l就转移到b里,使b兴奋
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就由a传递给了b
4.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地传递方向是①②右肌肉③④左肌肉
B.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①③,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②④
C.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局部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D.给③一强刺激,只有左肌肉能产生收缩反应
5.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上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正电位
B.兴奋传到b点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
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有关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
6.某人遭遇船难后落水游到了荒芜人烟的岛屿上,下列对这期间他生理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由于缺少饮用淡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减弱
B.若误饮海水,血浆中Na+浓度短时间内升高,可能会使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变大
C.饥饿状态下,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从而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长期饥饿,将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出现组织水肿
7.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如果内分泌腺为胰岛,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8.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有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可以达到止渴的目的
B.学生通过对重点知识反复阅读来加强记忆
C.车祸中受害者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而不会讲话
D.某人在会议期间出现的憋尿现象
9.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10.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下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ATP除了作为能量通货,其浓度高低的变化还可作为信号起作用
B.Ca2+内流引发细胞胞吐进而释放胰岛素
C.胞内ATP浓度增加,K+外流受阻明显,膜内外静息电位变大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11.上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将收缩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12.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如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按照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丙组中X的处理方法是用蒸馏水灌胃
B.乙组是对照组,设置乙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作用,控制无关变量
C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所以可以用测定耗氧量方法来分析其生理作用
D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中需要碘元素,所以可通过服用放射性131Ⅰ来检测甲状腺功能
13.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14.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
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
15.为探究某药物Q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患细菌性疾病小鼠随机分为a、b、c组,a组注射一定量药物Q,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药物Q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药物Q可通过促进小鼠T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D.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16.下图表示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蛇毒的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2、3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B.细胞1、4、5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C.细胞2、4的高尔基体特别发达
D.物质a有特异性,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7.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若在c点处将神经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为人体体液的四种成分相互关系,则体内细胞与B之间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B点为茎背光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是茎向光侧对应的浓度
D.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18.图甲表示某植物各部分名称,图乙表示植物某种器官或结构的生长素(IA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IAA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植物体中生长素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的
B.若图乙曲线表示去掉①后②的IAA变化,则A点时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侧芽
C.去掉①会对②的生长产生影响,但去掉④不会对③的生长产生影响
D.将图甲所示植物水平放置,图乙曲线可表示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
C.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D.脱落酸和乙烯可在同一细胞中发挥作用
20.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21.下图为非洲热带草原某原始部落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该部落人的膳食结构为50%植物、30%草食动物、20%肉食动物,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获取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的( )
A.1/135 B.1/235 C.1/30 D.1/100
22.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长势整齐,说明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B.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农作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C.除草、治虫的目的是减少能量浪费,提高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D.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需要人类加强管理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
24.下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a~i 表示能量值,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g+h 为草鱼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b
D.通过投放消化酶可能提高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25.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B.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
C.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
D.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第II卷(非选择题)
26.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激素的因素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为________(填“自变量”、“因变量”或“无关变量”)。图中“?”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________(填“会”、“不会”或“不一定”)减少。
(3)据图推断IAA和GA3混合使用后具有________作用。后续实验发现,适宜浓度的GA3处理芽尖细胞,分裂间期明显变短,间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
(4)用一般的理化方法很难检测出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现将某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若胚芽鞘能够生长,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量的生长素。该实验的缺陷及补救措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_____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效应T细胞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当HIV刚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_____________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的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乙酰胆碱(Ach)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Na+通过,也允许k+通过,当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Ach)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时,则突触后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为研究Ca2+对神经冲动的产生以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Ca2+内流,之后引发_______________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
②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28.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和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功能。T细胞活性下降,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影响T细胞的活性,一些激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T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某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正常,但血糖超标并尿糖,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以下序号),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病,是机体免疫功能__________(填“过强”或“过弱”)导致的。
①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
②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
③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④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
(4)综上所述,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
29.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重庆市郊某地为了综合治理、利用由于生活污水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统一规划构建了含水草、鲈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人工湿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发现,治理污染前该地区水体污染严重,仅生命力较强的生物还能生存,而构建了人工湿地后,物种数逐年增加,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湿地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鲈鱼的种群密度时,捕捞所用渔网的网眼过大,则调查结果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下表为某研究小组对鲈鱼的能量流动情况的数据统计,鲈鱼用于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cm2·a。
30.白纹伊蚊分布广泛,可传播登革病毒,雌蚊吸血,雄蚊不吸血而吸植物汁液。某科研团队培育了携带新型共生菌的白纹伊蚊,其中的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产生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该团队在试点小岛上大量释放携带新型共生菌的雄蚊,降低了野生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该实验探索出的防治白纹伊蚊的新途径,有助于控制登革病毒的传播。
(1)研咳嗽笔头判畚煤罅嗖獍孜埔廖弥秩菏康谋浠约煅槭笛樾Ч8檬笛檠≡穹獗招越虾玫男〉憾皇歉诺幕肪匙魑缘悖佑跋熘秩菏勘涠闹苯右蛩乜悸牵湓蚴莀________。
(2)有人担忧降低白纹伊蚊数量后,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而多年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举措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这主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其基础为_________调节。
(3)雄蚊可通过感知雌蚊扇动翅膀发出的声波来辨别雌蚊的方位,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功能。请据此原理设计一个降低白纹伊蚊种群数量的方案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正确答案:A 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
2.正确答案:A B:①应该代表血浆;C中血浆改为组织液;D胰蛋白酶不属于内环境。
3.正确答案:B:1是突触小泡,兴奋传导时不转移到b
4.正确答案:D。左肌肉和右肌肉都兴奋
5.正确答案:B。A:由第三幅图可知a 点兴奋时的电位与c点相同,故c点受损伤部位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K+改为Na+ D:化学信号改为电信号
6.正确答案:A。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能力加强
7.正确答案:D。胰岛不存在受下丘脑和垂体分级调节的现象
8.正确答案:D
9.正确答案:A。脊髓是在胸部折断,不影响膝跳反射,但兴奋无法上传至大脑形成感觉。
10.正确答案:C。K+外流受阻明显,膜内外静息电位变小
11.正确答案:D。A:外界温度升高,人体增加散热,血管应扩张;B: 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更要散热。C:环境在变,体温仍维持相对稳定,酶活性不变。
12.正确答案:A。丙组丁组实验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所以X应该是用一定浓度的甲状腺激素灌胃。
13.正确答案:C。初次注射没事,再次注射出现症状,典型的过敏。
14.正确答案: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容易被植物的抗虫反应所消灭,增长更慢。
15.正确答案: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
16.正确答案:B。1是吞噬细胞,识别抗原不是特异性识别。
17.正确答案:C。A:肌肉不会收缩;B:ABC都属于内环境都是细胞生活的环境,都可以进行物质交换。D: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自动凋亡,所以应该与靶细胞的溶酶体有关。
18.正确答案:B。A:生长素还可以由其他部位产生,比如幼嫩的叶;C:去掉主根对侧根生长也有影响。D:刚开始浓度高抑制生长,不可能代表根远地侧。
19.正确答案:C。细胞分裂素是促进细胞分裂而不是细胞伸长
20.正确答案:B。种群数量下降,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21.正确答案:B 。假设人增重10Kg,则5Kg是吃植物增重的,需要消耗50Kg的植物,3Kg是通过摄取草食动物增重的需要消耗300Kg植物,有2Kg是通过肉食动物获得的,需要消耗Kg,所以人增重10Kg共需消耗2350Kg植物。所以选B。
22.正确答案:D
23.正确答案:C 粪便中能量没有流向植物,而是被分解者利用,植物吸收了粪便分解后的无机盐。
24.正确答案:D。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c;B:g+h为草鱼同化量;C: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a
25.正确答案:B 。底栖动物属于消费者。
二、非选择题
26.(1)无关变量 不加激素(加等量蒸馏水)
(2)生长素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或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不一定
(3)协同 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缺少对照组 增加一组将空白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的实验
27.(1)激素 淋巴因子 神经递质
(2)FasL 靶细胞识别和结合 第一二道 Fas
(3)Na+离子内流
(4)突触小泡 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28.(1)防卫 监控和清除 淋巴因子
(2)释放神经递质 与T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
(3)?? 自身免疫病 过强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9.(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间接 偏小 (3)98×105
30.(1)避免迁入迁出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2)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调节
1.给出下列命题:①底面多边形内接于一个圆的棱锥的侧棱长相等,②棱台的各侧棱不一定相交于一点,③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平行,则连结它们的对应顶点所围成的多面体是三棱台,④圆台上底圆周上任一点与下底圆周上任一点的连线都是圆台的母线.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3 (B) 2 (C) 1 (D) 0
2.在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三个全等的圆,圆的半径为R,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3.长方体各面上的对角线所确定的平面个数是()
(A) 20 (B) 14 (C) 12 (D) 6
4.木星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倍,则它的表面积约是地球表面积的()
5.已知水平放置的△ABC是按“斜二测画法”得到如图1所示的直观图,其中B'O'=C'O'=1,,那么原△ABC是一个()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三边中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D)三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
6.与圆C:.x2+(y+5)2=3相切,且纵截距和横截距相等的直线共有()
(A)2条(B)3条
(C)4条(D)6条
7.点P(2,5)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6,-3)(B)(3,-6)
(C)(-6,-3)(D)(-6,3)
8.点P在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PD⊥平面ABCD,PD=AD,则PA与BD所成角的度数为()
(A)30°(B) 45°
(C) 60°(D) 90°
9.若l为一条直线,α、β、γ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三个命题:①α⊥y,β⊥γ⇒α⊥β;②α⊥γ,β∥y⇒α⊥β;③l∥α,l⊥β⇒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0个(B)1个
(C)2个(D)3个
10.已知实数x、y满足2x+y+5=0,那么的最小值为()
11.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1,2)距离为1,且与点B(3,1)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A)1条(B)2条
(C)3条(D)4条
12.已知点P(2,-3)、Q(3,2),直线ax-y+2=0与线段PQ相交,则a的取值范围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A(-1,-2,1)、B(2,2,2),点P在z轴上,且d(P,A)=d(P,B),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
14.经过直线2x+3y-7=0与7x+15y+1=0的交点,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是______.
15.过A(-3,0)、B(3,0)两点的所有圆中面积最小的圆的方程是______.
16.已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它的轴截面的面积为Q,则圆锥的体积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l垂直于直线3x-4y-7=0,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0,求直线l的方程.
18.(本小题满分12分)圆锥底面半径为1 cm,高为cm,其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
19.(本小题12分)如图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
(1)A1D∥平面CB1D1;
(2)平面A1BD∥平面CB1D1.
20.(本小题12分)如图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1⊥BC1,AB=CC1=1,BC=2.
(1)求证:A1C1⊥AB;
(2)求点B1到平面ABC,的距离.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圆C:x2+y2-2x+4y-4=0,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m,使以m被圆C截得的弦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若存在,求出直线m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4分)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 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30 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正北40 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备用题
1.将若干毫升水倒入底面半径为4 cm的圆柱形器皿中,量得水面高度为8 cm,若将这些水倒入轴截面是正三角形的倒圆锥形器皿中,则水面的高度是()
2.圆(x-3)2+(y-3)2=9上到直线3x+4y-11=0的距离等于1的点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3.已知圆柱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轴截面为矩形A1ABB1,在母线AA,上有一点P,且PA=a,在母线BB1上取一点Q,使B1Q=b,则圆柱侧面上P、Q两点的最短距离为______.
4.过圆x2+y2=4外的一点A(4,0)作圆的割线,则割线被圆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
5.如图4,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M、N分别为棱DD1、AB、BC的中点.
(1)求二面角B1MNB的正切值;
(2)求证:PB⊥平面MNB1.
(3)画出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使其满足“有4个正方形面相连成一个长方形”的条件,并求出展开图中P、B两点间的距离.
6.已知圆C:(x-1)2+y2=9内有一点P(2,2),过点P作直线l交圆C于.A、B两点.
(1)当l经过圆心C时,求直线l的方程;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l的方程;
(3)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时,求弦AB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命题①中:底面多边形内接于一个圆,但并不能推测棱长相等;命题②中:由棱台的性质可知,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相交于一点;命题③中:因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且对应边平行,可推出连结对应顶点后延长线交于一点,即此几何体可由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故命题③正确;命题④中:上底的圆周上一点与下底圆周上任一点连线有三种可能:在圆周上的曲线、侧面上的曲线或不在侧面上的线段.
2.(D)解析:由题意,这个几何体是球,故体积为.
3.(B)解析:相对两平行平面中有两组平行对角线,可以确定两个平面,这样有6个平面.又因为每个顶点对应一个符合条件的平面,这样又有8个平面,共有14个平面.
4.(C)解析:设木星的半径为r,,地球的半径为r2,由题意,得,则木星的表面积:地球的表面积.
5.(A)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可得BC=B'C'=2,.故原△ABC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6.(C)解析:原点在圆C外,过原点的两条切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也是相等的;若切线不过原点,设为x+y=a,圆心为(0,-5),半径为,所以.所以.所以在两轴上截距相等、斜率为-1的直线又有两条,共有4条.
7.(D)解析:根据两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特点:两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以及两点的中点在对称轴上,可得对称点为(-6,-3).
8.(C)解析:将图形补成一个正方体.如图5,则PA与BD所成角等于BC'与BD所成角即∠DBC'.在等边三角形DBC'中,∠DBC'=60°,即PA与BD所成角为60°.
9.(C)解析:①中可由长方体的一角证明是错误的;②③易证明是正确的.
10.(A)解析:表示点P(x,y)到原点的距离.根据数形结合得的最小值为原点到直线2x+y+5=0的距离,即
11.(B)解析:与点A(1,2)的距离为1的直线即为以点A(1,2)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切线.与点B(3,1)的距离为2的直线即为以点B(3,1)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所以到A、B两点距离为1和2的直线即为两圆的公切线,因,所以两圆相交,故有两条公切线.
12.(C)解析:直线ax-y+2=0可化为y=ax+2,斜率k=a,恒过定点A(0,2).如图6,直线与线段PQ相交,0≥k≥kAP,即.
二、填空题
13.(0,0,3)解:因为P在z轴上,所以设P点坐标为(0,0,z).又因为|PA|=|PB|,所以利用距离公式得z=3.答案:(0,0,3).
14.3x+6y-2=0解析:由已知可设经过直线2x+3y-7=0与7x+15y+1=0的交点的直线方程为2x+3y-7+λ(7x+15y+1)=0,整理得(2+7λ)x+(3+15λ)y-7+λ=0.根据两直线平行关系得λ=1,代入得3x+6y-2=0.
15.x2+y2=9解析:根据圆的性质,圆的半径最小时,面积最小,即以AB为直径端点的圆满足条件,所求方程为x2+y2=9.
16.解析:设圆锥的高为h,半径为r,母线为l,则S侧=πr1,S底=πr2,因为S侧=2S底,所以πr1=2πr2,即l=2r.又l2=r2+h2,解得.
三、解答题
17.解:设直线l方程为4x+3y+b=0,则l与x轴、y轴的交点为
所以由所以b=±10.所以l方程为4x+3y+10=0,4x+3y-10=0.
18.解:过圆锥的顶点和正方体底面的一条对角线CD作圆锥的截面,得圆锥的轴截面SEF,正方体对角面CDD1C1,如图7,设正方体棱长为x,
则.作SO⊥EF于O,则,OE=1,
19.证明:如图8,(1)因为A1B1∥CD且A1B1=CD,所以四边形A1B1 CD是平行四边形,故A1D∥B1C又B1C⊂平面CB1D1且A1D⊂平面CB1D1,所以A1D∥平面CB1D1.
(2)由(1)A1D∥平面CB1D1,同理可得A1B∥平面CB1D1,又A1D∩A1B=A1,且A1D和A1B都在平面A1BD内,所以平面A1BD∥平面CB1D1.
20.(1)证明:连结A1B,则A1B⊥AB1.又因为AB1⊥BC1,所以AB1⊥平面A1BC1.所以AB1⊥A1C1.又因为A1C1⊥BB1,所以A1C1⊥平面ABB1.所以A1C1⊥AB.
(2)解:由(1)知AB⊥AC,因为AB⊥AC1,又因为AB=1,BC=2,所以,AC1=2.所以S△ABC1=1.
设所求距离为d,所以.所以.所以.所以.
21.解析:设这样的直线存在,其方程为y=x+b,它与圆C的交点设为A(x1,y1)、B(x2,y2),则由
容易验证b=1或b=-4时方程(x)有实根.故存在这样的直线,有两条,其方程是y=x+1或y=x-4.
22.解:我们以台风中心为原点O,东西方向为x轴,建立如图10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这样,受台风影响的圆形区域所对应的圆的方程为x2+y2=302①
轮船航线所在直线l的方程为,即4x+7y-280=0②
如果圆O与直线l有公共点,则轮船受影响,需要改变航向;如果O与直线l无公共点,则轮船不受影响,无需改变航向.
由于圆心O(0,0)到直线l的距离d=,所以直线l与圆O无公共点.这说明轮船将不受台风影响,不用改变航向.
备用题
1.(C)解:设水面高度为h.由
所以.故选(C).
2.(C)解:圆心(3,3)到直线3x+4y-11=0的距离为2,圆的半径是3.
所以圆上的点到直线3x+4y-11=0的距离为1的点有3个.
解析:如图11甲,沿圆柱的母线AA,剪开得矩形(如图5乙),过P作PE∥AB交BB1于E,则,QE=h-a-b.
解析:设弦的中点是P(x0,y0),根据圆的几何性质得OP⊥AP,即点P(x0,y0)在以OA为直径的圆上,即:因P(x0,y0)在圆x2+y2=4内,故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2)2+y2=4,x∈[0,1).
5.(1)解:如图12所示,连结BD交MN于F,连结B1F.因为平面DD1B1B⊥平面ABCD,交线为BD,AC⊥BD,
所以AC⊥平面DD1B1B.又因为AC∥MN,
所以MN⊥平面DD1B1B,
因为B1F,BF⊂平面DD1B1B,
所以B1F⊥MN,BF⊥MN.
因为B1F⊂平面B1MN,
BF⊂平面BMN,则∠B1FB为二面角B1-MN-B的平面角.
在Rt△B1FB中,设B1B=1,则,
所以.
(2)证明:过点P作PE⊥AA,,则PE∥DA,连结BE.又DA⊥平面AB1A1,所以PE⊥平面AB1A1,即PE⊥B1M.又BE⊥B1M,所以B1M⊥平面PEB,所以PB⊥MB1.
由(1)中MN⊥平面DD1B1B,得PB⊥MN,所以PB⊥平面MNB1.
(3)解:,符合条件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可以是以下6种之一:
6.解:(1)已知圆C:(x-1)2+y2=9的圆心为C(1,0),因直线过点P、C,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2,直线l的方程为y=2(x-1),即2x-y-2=0.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l⊥PC,直线l的方程为,即x+2y-6=0.
1.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一生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深受国民的爱戴。温斯顿·丘吉尔夸奖她“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以后一直是各代国王的行动准则。” 对以上内容正确的理解是( )
A. 她接受法律对君主权利的限制,不僭越法律
B.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立宪君主
C. 丘吉尔夸奖她是出于对国家元首的尊敬与畏惧
D. 她一生爱国爱民,用王权保障了英国的发展
2. 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利,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都完了。”为防止此种情况的出现,美国的对策是( )
A. 规定总统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B. 实行两党制,形成竞争与监督
C. 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D. 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独立平等
3. 美国著名评论家汤姆斯·弗雷德曼认为:“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也不在于硅谷,不在于空军,也不在于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也不在于自由市场——秘密在于……”这段话中省略掉的部分应是( )
A. 经验和技术
B. 法律和制度
C. 浓厚的文化内涵
D. 移民的奋斗
4.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5. 下图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
“我们自由派绝不锯掉我们坐着的树枝”
A. “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
B. “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 “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 “现在有效的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6. 一位宪政学家说:“拿持久性,缺乏剧烈骚动,法律和秩序的维护力……以及对其他国家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影响来说,□□政府是世界上闻所未闻的最出色的一个。”□□中应该出现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7.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国际“分赃”会议在巴黎召开,商讨解决战后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大会由协约国的“三巨头”组成最高委员会,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出席,按照国际会议对等原则,法国出席巴黎和会的是总理克里孟梭。这一外交安排说明( )
A. 法国宪法规定总理是国家元首
B. 法国宪法规定总理有权缔结条约
C. 法国总统的权力被议会削弱
D. 当时法国的权力中心在内阁
8. 17世纪~19世纪欧美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从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各国革命普遍具有的共同本质特征是( )
A. 彻底推翻君主专制
B. 实现生产力的飞跃
C.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 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俾斯麦统一德国,较之以往的德意志分裂,是一种“革命”,但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道路,较之资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则是一种“倒退”。
——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因为德意志是以战争为主要手段来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它强调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对个人权利并不重视,这样在德意志民族心理中就加强了“强权即公理”的信念,这一信念的畸形发展强化了民族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种族主义倾向。……并且作为普鲁士军队核心力量的容克军官团依旧坚持老式保守主义,忠于君主个人而非国家,从而现代化的普遍兵役制与君主独裁紧密相连,这也就使得君主可以轻易调用军队来反对社会上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并使得整个社会有了军事化倾向。
——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1)材料一中提到“光荣革命”所创造的完美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认为“俾斯麦统一德国,是一种‘革命’,又是一种‘倒退’”的含义。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和德国的政治体制从内容上看有何区别。
(4)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德国的这种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必修一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题
1.下列有关洋流的正确说法是()A.东南信风是北赤道暖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B.北大西洋暖流对西北欧的气候影响显著 C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系统西侧均为寒流
D.洋流可把近海的污染物带走,有利于整个海洋环境的净化 2.郑州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的原因是()A.地下水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 B.郑州市地下水质较差,不宜被居民利用
C.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影响建筑物寿命 D.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投入大、获利小
读图5完成3-4题。
3.若图5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A.该图表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③代表秘鲁寒流 C.丙处有大渔场 D.④代表千岛寒流 4.若图5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图,则此时()A.孟买吹东北风 B.好望角进人多雨季节 C.我国正值冬季 D.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 5.厄尔尼诺现象()A.产生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 B.是北太平洋海区海面温度异常变冷的现象 C.出现时,澳大利亚发生洪涝 D.出现时,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增多 6.长江与其补给水源的关系是()A丰水期,湖泊水补给长江 B.夏季,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 C冰雪融水能在全年补给长江 D地下水对长江的补给稳定性较差 7.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丰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水始终补给地下水 D.地下水始终补给河流水 8.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①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②西北多,东南少 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下图为四海域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其中表示加利福尼亚寒流经的海域是()
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图7),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南半球副热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东岸为暖流
第 1
页
(共4页)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题
11.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12、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
B.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 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 D.夏秋季节,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
13、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B.河水经常补给潜水 C.黄河处于枯水期时,潜水补给河水 D.黄河和潜水互补关系
14、陆地水体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A.河流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咸海面积减小,说明该地的水循环环节明显改变的是()A.入湖的地表径流量减少
B.当地降水量减少
C.当地蒸发量增加
D.海洋的水汽输送量减少 16.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
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17.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面题。
第 2
页
(共4页)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题
18.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的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19.当“拉尼娜”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读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图中所示洋流,叙述正确的是()A.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①洋流 B.①洋流与③洋流的水温相同 C.③洋流是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暖流 D.⑤洋流为季风洋流 21.洋流对地理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寒流可以降温减湿,因此④⑤沿岸都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气候
B.寒暖流的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因此②⑤洋流交汇处的北海道附近形成了大渔场 C.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④洋流的势力加强密切相关 D.洋流会加快净化速度,因此有洋流流经的海域不会发生海洋污染事件
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具体地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84千米处,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一千桶的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据此完成22~23题。
22.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分析下列洋流中可能会对此次泄漏石油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①北赤道暖流 ②墨西哥湾暖流 ③北大西洋暖流 ④加利福尼亚寒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关于洋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比寒流经过的海区低 B.暖流与寒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渔场 C.在北半球,向北流的洋流为暖流 D.秘鲁西海岸荒漠景观的形成跟寒流有关
二、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循环,其中d表示的环节是
第 3
页
(共4页)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题
_______________(2)下列能够完成图中b环节功能的是()A.我国的冬季风B.我国的夏季风C.干热的山谷风D.未登陆的台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
(3)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是对图中水循环______(填写字母)环节产生影响(4)拦蓄和利用雨水,主要解决的矛盾是()(单选)。
A.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2.“大西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海轮从A航行到B,若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 _________,所利用的洋流是___________ 和__ _______。
(2)如果此海轮从B返回到A处时,仍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 _____ 所利用的洋流是 _______________。
(3)C处附近为 ____ 渔场,由 ______ _ 暖流与 ______ 寒流交汇而成。3.伟大的航海家哥仑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仑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线比哥仑布早了半个世纪。回答下列两题。(1)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是 __。
(2)哥仑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第二次顺风顺水,其顺行的洋流名称是 _______ 和 ___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2分)
(2)请你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提出有效的合理化建议。(4分)
(3)请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式通水对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意义。(3分)
第 4
页
(共4页)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题
1.(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1分)(地表)径流(1分)(2)B(1分)(3)d(1分)(4)B(1分)
2.(1)东北信风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2)中纬西风 北大西洋暖流(3)纽芬兰 墨西哥湾 拉布拉多
3.(1)冬季(2)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4、(9分)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或东南多西北少)时间分布规律:夏秋多、冬春少。(每点1分,满分2分)
(2)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每点1分,满分2分)
节流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每点1分,满分2分)
(3)促进南北方水量平衡;改善北方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改变北方地貌景观;缓解北方日趋干燥的气候。
第 5
页
(三)1.右图是2011年西安世园会会徽 “长安花”,它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其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据此判断,该思想源于
A.《道德经》 B.《孟子》 C.《四书章句集注》 D.《日知录》
2.中国经典文化精品《弟子规》是清代后期影响最广的儿童道德启蒙读物,其中有一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突出反映了清朝教育
A.提倡家庭自身教育 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C.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
3.儒学自创立后不断发展。战国时期,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仁政”的学说 B.“以德服人”的观念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思想 D.“天人感应”的理论
4.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
5.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经历战国、秦、汉三个阶段,儒家思想从碌碌无为到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拥护 B.它与其他学说糅合在一起
C.适应了专制制度的时代需要 D.它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8.“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9.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和谐中庸 10.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对天地非常崇敬。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右图是明清皇帝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天坛。这种现象与我国古代儒家A.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有关 B.荀子的人道有为思想有关
C.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有关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关
11.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12.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A.汉代学者
B.唐代学者 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
13.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14.“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泱洽:贯通)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15.“即便把中国哲学‘压’到最低程度,都绕不开他这座高峰……‘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使他开创了中国‘心’学,是当时唯一能与朱熹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文中的“他”应指
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陆九渊
16.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17.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18 “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
A.破除对孔子的迷信 B.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抨击封建政治制度 D.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 19.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20.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正宗儒学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2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2.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 23.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2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25.培根说:“(两宋时期)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
(三)2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政治原则”?(3分)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2分)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3分)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3分)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的背景。(2分)
27.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8分)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9分)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答案
1.【解析】A 本题考查老子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主张万物的本原是道,道生自然。老子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2.【解析】B 题干所涉材料的大意是: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训诫时,应当虚心接受。这反映了清朝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3.【解析】C A项是孟子的思想;B项是孔子的思想;C项是荀子的“人性本恶”学说;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
4.【解析】C 庄子的“齐物”思想是从本质而言的,这并不意味着实际生活中万物的差异。5.【解析】B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及其代表的社会阶层。法家主张君主要依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它代表了君主的利益,这正好符合本题题干材料“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重要信息,故B项为正确选项。
6.【答案】C 7.【解析】C 从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政治局势的统一需要思想的统一,西汉时期,汉武帝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排除;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根本原因。
8.【解析】B 材料中的“谁挚五常规伦理”“公凭三策正乾坤”是解答的关键。9.【解析】C 注意“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做人原则和处世准则,符合道德准则的题意要求,C项符合题意。A项是孟子的民本思想;B项是董仲舒的神学思想;D项是后人演绎的哲学思想。
10.【解析】D 董仲舒认为皇帝承天命而治天下,以此来神化皇权,祭祀天地是皇帝宣扬自己统治正当性的重要活动。
11.【解析】C 汉武帝时期儒学开始取得正统地位,熟读儒家经典的儒士占据了政府的要职,“士人政府”形成。
12.【解析】C “沟通佛、老,以治儒书”说明儒家思想吸纳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就是宋明理学,故选C项。
13.【解析】B 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朱熹。
14.【解析】A 从材料的内容看,材料主张通过接触万事万物了解“理”,也就是“格物致知”。B、C、D三项都是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5.【解析】D 从材料中可知“他”与朱熹生活于同一个时代,故排除B、C两项。从材料信息“开创了中国‘心学’”可以排除王阳明,因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不是开创者。
16.【解析】A 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所以答案为A项。
17.【解析】D 材料中“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的比喻是关键信息。显然这个比喻从哲学范畴讲,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与之最为符合的是王守仁。
18.【解析】B 材料中“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说明了其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否定。
19.【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中提到的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故C项符合要求。
20.【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反对的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心学”,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21.【解析】A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由材料中“先天不足”,“时代性的缺陷”等信息可知,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时代局限性,即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故选A项。B、C、D三项都是以A项为基础,故排除。
22.【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蔡伦独创新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发明了“蔡侯纸”。因造纸原料易得,广为流传,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故选C。A、B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中国还没有棉布,排除D。
23.【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李约瑟对中国科技的看法是: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发展。
24.【解析】A 经济是基础,由于中国古代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因此与农耕经济有关的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发展较为突出。其余选项只是原因之一。
25.【解析】C 解析:在文字方面改变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指的是印刷术的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考察的主要知识点是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问关键是晚周时期和儒家学者即孔孟荀。(2)问主要结合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可。(3)问主要考查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及时代背景。
26.【答案】(l)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3(2)胜利:汉武帝“罢剿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分)
(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3分)
27、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2分)(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17年2月25日,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明办、长沙市文明委、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2017雷锋精神论坛”在雷锋故里长沙市望城区举行。“雷锋精神”不会过时,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和上海世博会期间志愿者的行动,都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雷锋精神”得以弘扬,是因为这种精神能够()①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决定人的健康成长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长辈们的一句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材料体现了家风
①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作为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 ③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
④能促进个人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D.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5.向善,即人心向善、从善如流。“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这样的平民英雄以他们的善行义举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许多网友留言:“想掉泪”、“世上还是好人多”、“又相信这个世界”……人们欣赏“正能量”,是因为“正能量”总能 A.以其巨大的文化价值发挥对个人成长的决定作用 B.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C.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D.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成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6.2015年 5月15日,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除了助推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大幅度提高外,还突出展示“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的新型业态模式,多家中国企业集体亮相。此次文博会的召开
①使文化产业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②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答案第1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③进一步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 ④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提高中化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表现在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14年9月1日开学以来,某校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同学收集了一些自己的近期见闻,进行探究交流活动。你认为下列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4年9月12日,东阿阿胶上调阿胶出厂价53% ②2014年9月20日,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③2014年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④2014年9月11日,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水达到顶峰
⑤2014年9月13日,电视片《邓小平遗物故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⑥2014年9月19日,第17届亚运会在韩国仁川隆重开幕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⑤⑥
9.中共第十八届一中全会将“文化兴国”作为主要议题。下列关于“文化兴国”的依据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就能挫败世界范围内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 ⑤文化建设是我国的当前的工作重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0.《美丽浙江》宣传片在海外侨胞当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浙籍侨胞乡愁激荡,寻找宣传片中的家乡元素,回忆属于他们的童年记忆。这表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B.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推动人们的社会实践 D.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11.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第2页,总11页
12.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主题,上海市在全市上下大力开展普及文明礼仪系列活动。广大市民在活动中受到了熏陶,逐步树立了“当好东道主,文明迎世博”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这说明
①市民是直接创造精神财富的主体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文化促进人的发展
④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濮存昕在一则公益广告中谈到,“有人这样问过我,播出的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这表明 A.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享受
14.“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③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健康的文化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①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自身传承的特点 ③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16.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田阳县田州镇凤马村把“秣马民俗文化节”建设提上村委会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凤马村文化建设。村委会这样做的理由是 ①民俗文化节建设能够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 ②民俗文化节建设会直接影响凤马村的经济建设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2017年2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敬一丹深情宣读对救火英雄王锋的颁奖辞时,台下无数观众用掌声与泪水向这位平民英雄致敬。多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这说明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8.有关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电影,都曾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些经典电影包括:《地道战》、《地雷战》、《青松林》、答案第3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艳阳天》、《金光大道》、《鸡毛信》、《在烈火中永生》、《上甘岭》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A.人创造了人文化,文化也创造人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9.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后,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奋斗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材料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能决定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13年6月28日,法国皮诺家族捐赠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正式“安家”中国国家博物馆。海外华侨华人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博物馆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华侨华人极大的关注表明()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C.是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表现 D.是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
21.400字简历写出24个错别字,重庆大学生面试遭拒。如今,大多数人可以在键盘上敲字如飞,却无法在纸上流畅书写。如果未来几代人汉字书写能力持续普遍下降,文化品质的传承就会严重缺损。要提高文化传承品质,要求()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传承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
④在博采众长中提高文化素养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2017年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直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习近平主席的话语铿锵有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快速推进现代化并提高备战能力。此次阅兵表明: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国际社会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我国加强国防建设,依法行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自卫权
④在国家安全方面,中国军队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维护国家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中央电视台成功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直播,这有赖于航拍机、微型摄像机等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这表明大众传媒:
①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传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坠马髻是古代女子发髻的一种(如右图),因其式样如同起码发髻坠落而得名。某博物
答案第4页,总11页
馆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就是根据“坠马髻”设计的,这种纪念品一开始销售就引发了许多人探究的兴趣。这表明,要吸引人们接近博物院中的那些原本被动等待参观的展品,可以
A.保留习俗,复制那些“压箱底儿”的物品
B.继承传统,展陈艺术水平高的藏品
C.因时而变,穿戴融人时尚元素的服饰
D.推陈出新,推出馆藏文物的衍生品
25.2013年阳春三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时,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礼物,是一幅由南通沈寿艺术馆特别绣制的国礼《普京总统肖像》,让普京总统惊喜不已。沈绣是清末刺绣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的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仿真绣技艺,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的一代新风,在刺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被誉为中国刺绣中的“绣中之绣”“国宝中之瑰宝”。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①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的过程 ③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④坚持“西学为本,中学为用”的文化融合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6.为进一步促进书香校园建设,安徽省合肥市某学校在2013年暑假期间,开展了“暑假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倡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多读书、善读书,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丰富暑假生活。开展“暑假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是因为好书能()。
①让人不犯错误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可见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科技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
③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展览遴选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相应图片、文物和档案,力求准确客观全面地展现历史原貌,使参观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表明 ①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影响人 ②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交融
③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英雄先烈们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离去,但是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
答案第5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①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火炬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0.美国的一位专家评论说:“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因为
①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是我国的首要任务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51.在生命的长河中;
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 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请你结合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阅读完这段话后的感悟。
53.材料一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法国名著《茶花女》、英国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也征服了中国观众和读者;改编自我国爱情名著《牡丹亭》的同名舞剧在纽约上演,鲜明的中国风韵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材料二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是多彩的,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文化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5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正式实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在其后漫长的理论与实践中,中医药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有效地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民国以来,随着西洋医学的源源输入,自清代形成的中西医汇通思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请谈谈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2)某市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请就该活动拟定一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文字在20字以内。
参考答案
答案第6页,总11页
1.C 【解析】题目中,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和上海世博会期间志愿者的行动,都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雷锋精神”得以弘扬,是因为这种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①②④入选。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C。2.D 【解析】材料中许多科学家谈青少年时期科普作品对他们的影响,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表明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这些科普作品为人所创造,又影响了新一代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体现了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①②项符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而非根本动力,③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科技与民族的关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3.B 【解析】②选项错误,传统文化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④选项错误,“推动社会发展”的表述过于夸大家风的作用。题目中,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长辈们的一句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这说明了家风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故①③入选。选B。4.A 【解析】产生于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时至今日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说明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亦步亦趋,或先于经济发展,或落后于经济发展,但文化始终不能脱离经济而独立存在。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5.C 【解析】人们欣赏“正能量”,是因为“正能量”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C项符合题意;A项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正能量”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项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6.D 【解析】深圳国际文博会除了助推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大幅度提高外,还突出展示“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的新型业态模式,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多家中国企业集体亮相,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提高中化文化影响力。②④项符合题意;①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7.C 【解析】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表现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①②④项符合题意;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8.C 【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现象也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现象而言的,②⑤⑥项属于文化现象;①③④不属于文化现象;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答案第7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9.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作用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③说法错误,加强文化建设就能挫败世界范围内文化霸权主义,说法绝对化;⑤表述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的当前的工作重心;①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故选B。
10.B 【解析】许多浙籍侨胞乡愁激荡,寻找宣传片中的家乡元素,回忆属于他们的童年记忆。这表明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B适合题意;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但不起决定作用,排除A;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健康的文化起积极的促进作用,C、D是不科学的。11.B 【解析】题目中,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故③④入选。①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②选项错误,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选B。
12.C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是创造精神财富的主体力量。③选项错误,文化有优秀与糟粕之分,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发展。题目中,上海市在全市上下大力开展普及文明礼仪系列活动。广大市民在活动中受到了熏陶,逐步树立了“当好东道主,文明迎世博”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故②④入选。选C。
13.C 【解析】根据题意,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它会慢慢照亮所有的黑暗,这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C选项入选。A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B选项“不必干涉”的表述错误,排除。D选项与题意不符。
14.A 【解析】题目中,“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故①②入选。③选项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选项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选A。
15.D 【解析】题目中,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即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故③④入选。①选项没有体现。②选项错误,没有该特点。选D。
16.C 【解析】题目中,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田阳县田州镇凤马村把“秣马民俗文化节”建设提上村委会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凤马村文化建设。村委会这
答案第8页,总11页
样做的理由是民俗文化节建设能够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故①④入选。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凤马村的经济建设。③选项表述错误,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物质载体,但是不是源自物质载体。选C。
17.D 【解析】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题中“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答案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B不符合题意;AC表述错误,应是优秀文化。18.B 【解析】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电影,都曾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由此可以看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B项符合题意;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受者。文化也创造人说法错误,A项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而不是作用,C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素养的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19.A
【解析】上述材料强调的是宣传优秀先进精神,对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故题肢①③正确;上述材料没有强调影响的效果,故排除题肢②;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影响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是决定作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20.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华侨华人极大的关注表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A适合题意,B是错误的;C、D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本题答案选A。考点:民族精神的核心 21.C 【解析】“如果未来几代人汉字书写能力持续普遍下降,文化品质的传承就会严重缺损”,表明要提高文化传承品质,要求传承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要求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②③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提高文化传承品质,不涉及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①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是传承中华文化,没有体现提高文化传承品质,需要博采众长,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
22.B 23.C 【解析】本题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文化传播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二个小题进行考查。
22.材料说明我国加强国防建设,依法行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自卫权,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维护国家主权,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②与题意无关,答案第9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3.中央电视台对朱日和联合训练进行全景式、立体化直播说明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4.D
【解析】某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就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坠马髻”设计的,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推陈出新,D正确;A“复制”错误;B只强调继承传统,与题意不符;C只强调创新,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5.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提及到是我国的沈绣,沈绣是清末刺绣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的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仿真绣技艺,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的一代新风,在刺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被誉为中国刺绣中的“绣中之绣”“国宝中之瑰宝”。材料中体现了文化的创新,表现在“清末刺绣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的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仿真绣技艺”,这说明文化创新过程是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创新,不是消除文化差异的过程,是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过程。因此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过程与对待文化的态度。26.D 【解析】开展“暑假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是发挥好书(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的体现。①说法太绝对。②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27.D 28.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使参观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表明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影响人,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9.D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③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个角度说明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均符合题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爱国主义,④错误的。30.B 【解析】
答案第10页,总11页
题中强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就是强调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③④符合题意;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不是我国的首要任务,①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而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②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B。51.、(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而持久的。
(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力量,培养健全人格;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奋然前行;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53.(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多样性是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主要基础。
(2)①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54.(1)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答案示例:推广中医养生,呵护百姓安康;或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国医国药事业。(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误区一:认为HIV只攻击T淋巴细胞
误区分析:在教材上41页对艾滋病的介绍写到HT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 破坏T淋巴细胞, 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 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功能瓦解, 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 病菌的入侵, 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由于学生学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会认为T淋巴细胞被攻击了, 还是会存在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不至于被瓦解。
正确理解:HIV其大小和感冒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相似。这种病毒的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分子, 其构象正好和助T细胞上的一种称为T4的糖蛋白互补, 因而两者结合, 病毒得以进入助T细胞。但另外一些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和一些B细胞, 甚至其他一些组织的细胞, 如脑细胞, 也可被HIV侵入。后者使有些艾滋病患者有严重痴呆, 行动迟缓, 记忆力丧失等症状【2】。
误区二:抗原到底是蛋白质还是病原体?
误区分析:在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教材81页对抗原的定义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等异物) 叫做抗原。但必修三教材37页对抗原的定义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那抗原到底是什么呢?
正确理解:根据抗原性质分为两类: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 (completeantigen) 简称抗原。是一类既有免疫原性, 又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细菌外毒素等都是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 即半抗原 (hapten) 是只具有免疫反应性, 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故又称不完全抗原。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 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又可分为复合半抗原和简单半抗原。复合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 只具免疫反应性, 如绝大多数多糖 (如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 和所有的类脂等;简单半抗原既不具免疫原性, 又不具免疫反应性, 但能阻止抗体与相应抗原或复合半抗原结合。吗啡是一种半抗原。吗啡和蛋白质结合就有了抗原性, 能刺激细胞产生对吗啡特异的抗体, 把嗜吗啡者的血液取出一滴, 用特异抗体鉴定, 就可根据有无抗体-抗原反应而确定此人血中有无吗啡, 是否吸毒者。
误区三:把种群增长率等同于种群增长速率
误区分析: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都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改变造成的, 前者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数的比例, 后者则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由于考生只关注造成两率的改变部分 (即种群数量增加值) , 忽视参考依据的不同 (前者为初始时间种群数量, 后者为造成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时间) 而导致错误。
正确理解:种群增长速度, 即种群增长速率, 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增加值, 若用V表示增长速度, t为统计种群数量变化的时间, Nt-Nt-1为t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值, 公式可表示为:V= (Nt-Nt-1) /t
种群增长速度不反映种群的起始数量, 只与造成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根据种群增长率的公式可知: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起始数量呈反相关, 与增加值呈正相关。即种群数量增加值不变时, 种群起始数量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小, 反之, 种群增长率越大;若统计时间相同, 对一个种群而言,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 与初始数量的大小呈反相关, 若增长速度不变, 种群初始数量越大增长率越小, 反之, 种群增长率越小。由于种群初始数量的大小不同, 增长速度快的增长率不一定大, 增长速度小的增长率也不一定小, 即不能把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等同起来。AB分别为“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CD分别为“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误区四:经常认为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的K/2时的增长率是种群的最大增长率
误区分析:“S”型曲线中K/2点的斜率是最大的, 因将该点切线的斜率当成增长率而出错。
正确理解:K/2时, 不是增长率最大, 而是增长速度最快。捕捞鱼应在种群数量大于K/2时捕捞, 捕捞到K/2后就不能捕捞了。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不能在K/2值附近, 因为此时增长速率最大。
误区五:误认为细菌都是分解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误区分析:因为在自然界中细菌大多是分解者, 动物大多是消费者, 植物大多是生产者。
正确理解:其实已发现的自然界中大约有500种食虫植物, 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 属于消费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属于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蚯蚓等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误区六:认为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没有激素调节参与
误区呈现: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 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
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 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 激素不参与
人教版教材中指出, 在高温环境中, 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以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 很多学生认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没有激素参与。认为选项应该是B、D, 即在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 激素不参与, 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正确解释: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激素参与。其依据如下:
1.新课标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指出, 当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 下丘脑感受到变化, 通过神经一体液发送信息, 使汗腺分泌增加, 毛细血管舒张。同时,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 体温下降, 维持正常体温。这说明, 在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 不仅有神经调节, 也有体液调节。
2.杨秀平老师主编的《动物生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明确指出:“动物最主要和最直接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二者分别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的改变来调节代谢产热过程。如果动物被暴露在寒冷之中, 它将随意或不随意地颤抖, 以增强产热。此时,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产热增加, 同时增加摄食量。如果动物长期在寒冷环境中, 会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体温升高。若动物长期处于热或紧张状态, 会通过降低甲状腺的功能, 使基础代谢下降, 此时摄食量下降、嗜睡以减少产热。”【3】由此可以得出, 在高温环境中, 甲状腺激素等激素是参与体温调节的, 只是通过分泌量的减少来减少产热。因此, 在高温环境中, 机体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以增加散热;另一方面通过减少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以减少产热, 二者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综上所述, 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课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概念性、理论性的内容, 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特殊性, 产生学习误区。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生物成绩, 必须要加大对高中生物误区进行研究和探讨, 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来避免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误区。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在各个模块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是根据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的。这个体系以“系统”为核心概念, 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和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 以系统分析及模型和数学方法等作为主要方法, 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1】。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 发现“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分值较多, 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高考的热点正在向宏观生态方向倾斜。但往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常出现一些误区, 本文在就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容易出现的误区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必修三,误区,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9-20。
[2]陈阅增, 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8。
1. “清明前,种花棉,清明后,种毛豆”、“清明毛峰,谷雨茶”,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④这是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2.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汜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人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 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 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 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3.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4.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5.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这首唐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人际关系的淡漠
B. 社会风气的败坏
C.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D. 价值观念的更新
6. 如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
A. 风俗画 B. 宫廷画
C. 文人画 D. 山水画
7. “凡是在动物居住很久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也就是说在某一器官的更多运动的影响下,使个体得到或失去的一切,只要所获得的变异是两性所共有的,那么这一切变异就能通过繁殖而保持在新生的个体上。”材料阐述的生物进化思想包括( )
①环境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②用进废退 ③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④获得性遗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8. 英国科学史专家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指出:“那时哲学与科学仍是混淆不清。连笛卡尔在为天文学建立一种力学理论时,也把它放在经院哲学的相反的观点和认为物质的本质是广延性的形而上学见解的基础上。牛顿摆脱了这些先人之见,实在是一种真正的进步。”牛顿的进步性主要在于( )
A. 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B. 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C. 首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
D. 放弃了对宗教的信仰
9.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是( )
A. 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 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 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 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10.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 )
A.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C.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D. 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11. 1883年恩格斯谈道:“……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引句前省略处为( )
A. 蒸汽机的发明 B. 电的利用
C. 蒸汽轮船的发明 D. 内燃机的发明
12.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生卒年\&著 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6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1666\&《天工开物》\&]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生卒年\&成 就\&哥白尼\&1473~1543\&提出太阳中心说\&布鲁诺\&1548~1600\&提出宇宙无限论\&培 根\&1561~1626\&初创近代实验科学\&伽利略\&1564~1642\&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开普勒\&1571~1630\&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1)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必修三测试题】推荐阅读:
高二历史必修三测试题10-19
高二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综合测试题12-08
必修一模块测试题11-15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测试题10-17
高三历史必修一测试题10-05
高三政治必修一试题12-04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测试题 岳麓版必修12-12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试题09-24
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题07-07
必修一数学试题及答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