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心得资料(精选9篇)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1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多年来我们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总有一个将知识做为小结的环节,而且都是由教师给出答案,例如用语言或图表罗列出所学知识。潜意识里认为学生是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知识网的,事实并非如此,在教学实验中学生能给出的总结形式包括:
表格式——条理性很强。思路清晰,概括能力强,有较强的周详思维能力,内容包括章节的内容说明,主要运算法则,各种问题的解题方法、注意事项及例题。趣味式——具体、形象而且生动、有趣表现出制作者有着成人思索不及的丰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
汇报式——内容丰富、过程详尽。表现出制作者情感丰富、能够客观的剖析自我。包括章节的主要内容,自我收获学习过程中的感想、困惑和对教师的感激之情。
体会式——感受真切、信息丰富。表现出制作者能够坦诚道出对学习对象的真实感受。如数学很有趣它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既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能使人变得聪明。
可见,单纯凭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也不能够准确的把握我们正面临的家学对象。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背景、学习数学的意义、不同的文化氛围都带来了影响。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
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教师对教学反思要注意的四个视角
1.自我经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2.学生角度: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
在新课程实验中,学习分段函数时,让学生去了解出租汽车的出租费用、或家长工资中的扣税标准,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老师富士在讲课时就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并再现自己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真实思维过程是怎样的。人的能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锻炼。经常去问问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借助学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
3.与同事交流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2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3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都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从我的经历和体会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本事
首先要放正心态。当我们拿着教案走进课堂时,如果心里想着:我讲课来了,学生必须坐好认真听我讲课!那么这节课一定不会太精彩!如果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心里想: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来了,我一定让我们每个人学得愉快。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人坐在飞机上和坐在自行车上想问题角度是不一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和走进学生中间想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走进课堂时,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摆正,当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忘记师道尊严,全身心投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次,老师要学会美化目标。任何一节课都有预定的目标,但是如何让目标具有吸引力,就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了。上课前,老师要善于用最美好的语言描述达到教学目标后的美景,吸引每个孩子向着目标前进。
第三,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快乐还是痛苦,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评价一节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比如去看大海,如果我们只管看到大海就行了,旅途中吃不好,睡不好,难受极了,等欣赏到大海的美景时,一定会大打折扣。对于师生,学习过程是生命的常态,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是提高我们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
第四、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备好课和没有备好课走进课堂时,心情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真的是这样,课堂的高效率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课堂的魅力也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能够吸引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二、努力拓展课堂的宽度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三、挖掘课堂的深度
决定一个容器大小的是它的容积,容积的大小跟它的深度成正比。一节课的有效性,也与知识的深度成正比。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如果老师像传声筒一样,只传授课本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适当的挖掘知识的深度,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其实,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延伸课堂的长度
学生走出课堂时,如果觉得课堂上的东西都学会了,那这节课决不是完美的课;如果学生还愁眉不展,在思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绝对是精彩的。课堂上高悬的永远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所以,下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课堂的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跟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太多了,只要我们勤思考,肯探索,把自己当作学生探求知识的同行者,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办法。美国教育家帕尔墨说:“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理的共同体空间,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吧。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4
数学课以往常常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使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兴趣与动力来认真组织、实施。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原有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也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为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形势的实际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学,同样可以使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经过这些年的实际教学,我认为数学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结合实际。《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数学同时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所以,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实际生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即数学生活化,那样学生学习数学时就会倍感亲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迅速高涨,学习气氛也自然轻松、活跃。
第二,注重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特点。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实践活动课”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教材增设“实践活动”是课程标准新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操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讲究实用。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我们的教学又迎来了新的阶段。其中,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优美的文字无不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所以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使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着其不足的地方。有时,精美的课件往往使学生过多的关注于其中的优美画面而忽视教学本身。并且,当教学中遇到偶发情况时,课件本身往往缺少应变,显得比较呆板,等等。所以说,媒体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对教学有帮助,只要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有帮助,那就是好的媒体。总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就是最好的媒体,实用才是硬道理。
第四、追求实效。所谓“实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乃至一位老师教学教学水平高与低的惟一指标。---曾经也说过:不管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管理方法,只要能发展我国的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都是好方法。教学也一样,不管是应用什么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利用什么教学媒体,一切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所以说,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数学课就再也不会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数学课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学生就一定能学得轻松,学得牢固。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5
一年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年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犹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是这样下评语的:“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权攀通过努力,能收集、记录、整理各种数据,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一、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的理论依据
当前,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应用影像资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 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其理论依据主要如下: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 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不仅仅是依靠教师的口头传授获得, 更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感悟。简单来说, 建构主义理论更加强调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推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影像资料, 事实上就是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了一定的教学情境。而那些生动的影像资料, 更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对相关问题的探究欲望。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单纯讲授所远远不能达到的效果。
2. 迁移理论
何谓迁移理论呢? 所谓的迁移理论简单的说就是将原本已经学到的经验变化性地运用于新的情境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往往可能会被学生运用于另外的学习当中, 或者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查阅近几年的很多小学语文试卷, 我们不难发现试题中有很多通过图片、表格作为题目考查考生的语文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所以, 不管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还是从他们以后长远的工作和生活而言, 我们都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运用影像资料营造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提高和培养小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二、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影像资料的策略有很多, 下面我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1. 巧妙使用影像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情感震撼
对于小学生来说, 结合影像资料进行课堂教学是他们很难抗拒的。在丰富多彩的影像资料当中, 以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情感震撼。因此, 结合影像资料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 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的时候, 课文中对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是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 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思量再三, 考虑到这可能是因为课文中的文字描写过于简单, 没有直观的画面, 他们很难感受到草船借箭的真实场景, 也无法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情感震撼。基于此种情况, 我下课之后, 专门截取了电影《赤壁》中关于草船借箭的影像资料。当这段影像资料在教室中被播放的时候, 同学们立刻被那宏大的场面所吸引住了, 对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这一举措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看完视频之后, 我让同学们对比课文描写再一次观看视频, 同学们的积极性丝毫未减。结合这段影像资料的观看, 同学们对课文加深了理解, 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明显激发出来。
2. 适时插入合适的影像资料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 有很多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的影像资料就可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 在讲授《乌鸦喝水》一课的时候, 课文中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乌鸦喝水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没有看到具体的过程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此时为了化抽象为具体, 我播放了一个关于乌鸦喝水的动画: 一只乌鸦口渴了, 到处找水喝, 遇到一只瓶子, 可是, 瓶子里的水不多, 瓶口又小, 乌鸦喝不着水, 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 乌鸦就喝着水了。看到课文中的文字在动画中被具体的表现出来, 同学们很快理解了课文中的内容。再进行教学的时候, 这个教学难点就被迎刃而解了。在上述教学片段中, 我通过《乌鸦喝水》这一动画的展示, 化抽象为具体, 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乌鸦喝水的整个过程, 更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再如, 在执教《称象》一课的时候, 对于课文中称象的描写虽然很细致, 但是具体如何称象还是有很多同学弄不清楚。为了化抽象为具体, 我同样采取了动画演示的办法, 让同学们认真地观看了称象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样的影像资料演示, 可以把学生抽象的思维化为具象, 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3. 综合运用影像资料培养学生探索研究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对学生一味地灌输相关的语文知识,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说书人每次在说书的时候都会给听众设置很多悬念, 而这些悬念的设置正是吸引听众继续听下去的主要原因。要想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可以学习说书人的这种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影像资料的时候需要不断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 最终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 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时候, 我截取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片段, 并在同学们观看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 为什么会遭到八国联军的毁灭呢?”这个问题抛出之后, 同学们似乎非常茫然。看到此种情况, 我把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小组, 让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人人踊跃发言, 再加上我在一旁的有效引导。大家终于明白了圆明园毁灭的真实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闭关锁国, 造成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八国联军趁机对我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这才有了火烧圆明园的一幕。
三、结语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影像资料绝不是仅仅是依靠多媒体播放图片或者是视频那样简单。究竟如何具体、科学的运用才是问题的本质。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影像资料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地结合教学目标来完成, 不能盲目为之。盲目为之的话不仅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目前, 有关于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研究虽然不少, 但是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为了给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开辟新的思路,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影像资料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探索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影像资料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一线小学语文以理论和经验上参考, 为他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影像资料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影像资料,新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春海.适当引入影视作品加强优质课堂建设——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的作用[J].吉林教育, 2010, (34) .
[2]朱爱东.整合影视资源优化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25) .
[3]黄丽珍.用活影视资源充盈语文课堂[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 2010, (09) .
关键词:小学语文 影像资料 新课程
当下,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树立了全新的教学观,他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创造性的运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已经完全改变了。而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影像资料作为课程资源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之上。由于影像资料的引入,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有效激发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一、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的理论依据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应用影像资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其理论依据主要如下: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不仅仅是依靠教师的口头传授获得,更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感悟。简单来说,建构主义理论更加强调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推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影像资料,事实上就是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了一定的教学情境。而那些生动的影像资料,更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对相关问题的探究欲望。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单纯讲授所远远不能达到的效果。
(二)迁移理论
何谓迁移理论呢?所谓的迁移理论简单的说就是将原本已经学到的经验变化性的运用于新的情境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往往可能会被学生运用于另外的学习当中,或者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查阅近几年的很多小学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试题中有很多通过图片、表格作为题目考查考生的语文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所以,不管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还是从他们以后长远的工作和生活而言,我们都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意识的运用影像资料营造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影像资料的策略有很多,下面我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一)巧妙使用影像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情感震撼
对于小学生来说,结合影像资料进行课堂教学是他们很难抗拒的。通过丰富多彩的影像资料,能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情感震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的时候,课文中对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是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思量再三,考虑到这可能是因为课文中的文字描写过于简单,没有直观的画面,他们很难感受到草船借箭的真实场景,也无法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情感震撼。基于此种情况,我下课之后,专门截取了电影《赤壁》中关于草船借箭的影像资料。当这段影像资料在教室中被播放的时候,同学们立刻被那宏大的场面所吸引住了,对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这一举措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看完视频之后,我让同学们对比课文描写再一次观看视频,同学们的积极性丝毫未减。结合这段影像资料的观看,同学们对课文加深了理解,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明显激发出来。
(二)适时插入合适的影像资料,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影像资料就可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即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在讲授《乌鸦喝水》一课的时候,课文中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乌鸦喝水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看到具体的过程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此时为了化抽象为具体,我播放了一个关于乌鸦喝水的动画: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看到课文中的文字在动画中被具体的表现出来,同学们很快理解了课文中的内容,这个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我通过《乌鸦喝水》这一动画的展示,化抽象为具体,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乌鸦喝水的整个过程,更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如,在执教《称象》一课的时候,对于课文中称象的描写虽然很细致,但是具体如何称象还是有很多同学弄不清楚。为了化抽象为具体,我同样采取了动画演示的办法,让同学们认真的观看了称象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样的影像资料演示,可以把学生抽象的思维化为具象,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综合运用影像资料培养学生探索研究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对学生一味的灌输相关的语文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说书人每次在说书的时候都会给听众设置很多悬念,而这些悬念的设置正是吸引听众继续听下去的主要原因。要想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可以学习说书人的这种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影像资料的时候不断在教学中设置悬念,最终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时候,我截取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片段,并在同学们观看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为什么会遭到八国联军的毁灭呢?”这个问题抛出之后,同学们似乎非常茫然。看到此种情况,我把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人人踊跃发言,再加上我在一旁的有效引导。大家终于明白了圆明园毁灭的真实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闭关锁国,造成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八国联军趁机对我国进行侵略和掠夺,这才有了火烧圆明园的一幕。
三、结语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影像资料绝不是仅仅是依靠多媒体播放图片或者是视频那样简单,究竟如何具体、科学的运用才是问题的本质。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影像资料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结合教学目标来完成,不能盲目为之。盲目为之的话不仅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春海.适当引入影视作品 加强优质课堂建设——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0,(34).
[2]朱爱东.整合影视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1,(25).
[3]黄丽珍.用活影视资源 充盈语文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0,(09).
首先,为什么看重组队?
古语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实就是说明团队的重要性。但大家不要以为任意三个臭皮匠都能比诸葛亮厉害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三个各有所长的臭皮匠。他们之所以加起来超过诸葛亮,靠的不是个人的精干而是团队的力量,一个高校团队的力量。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组队的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那什么是一个高效的团队?
我感觉就业指导这门课介绍的高效团队的四个要素,完美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1、支持性的环境:这就好比说你是文科院的一名学近代史的学生,你还会学建模吗?还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建模团队吗?答案是很明显的。不会!不过我们学校是一所理工科学校,对数学建模而言,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的好环境。首先大家都学习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再者,数学建模在理工各学科的应用都非常的广泛。所以大家基本都一个好的支持性的环境。
2、才能与角色分明:这其实就是说大家都各有所长,又各司其职。在建模里表现为,擅长建模者,擅长程序者,擅长写作者都有相应的工作重点。当然这不是说大家各干各的,团队的优势就在于你们是一个整体,或许你们单独体现不出优势,但是你们配合是完美的,那就成功了。
3、超凡的目标:作为一个团队,一开始你们就要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我的经历而言,我感觉没有目标是很可怕的,其实这很明显的,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哪来成功呢?所以就组队参赛来说,我希望全体队友都有明确的目标,说俗了就是拿奖。
4、团队报酬:我只想说一句:团队的努力付出的报酬就有收获。收获知识,收获成功。作为一个学生,还有何求。
组队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第一条、切忌打酱油!一旦团队开始打酱油,可以说这个团队就失去了所有,我感
觉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第二条、队友的选择,一要,志同道合、目标明确;二要,各有所长、优势互补。
这里要说一点,各有所长不是单从专业上来看的,关键是看个人的能力。
第三条、队长的责任,我想特别提一下队长,队长要表现出比别人更多的热情和吃
苦精神,没有人能做到完美,但是热情通常能说明一切,一个对胜利充满
渴望并100%付出的人,会让队友幸福。
第四条、队友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鼓励与依赖,这样有感情的团队会有更强的凝
聚力。
当然这里还很不全面,只是个人的一点点小的学习心得与体会。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1)给50人打电话,每次时间为1分(min),最少用多少分钟?
从上述数列中查到6min时,能打给62人。因此,50人应该是用6min。
(2)给学生大电话用了5min,被通知的学生最多是多少人?
从上述数列中查到5min时,最多能打给31人。因此,5min能通知的学生数最多是31人。
努日木中心小学 电子人
题目:例如:森林小动物进城
通过什么途径达到这节课的目的:例如游戏等
2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3体育健康课的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
4根据学习现象的不同可以开设不同性质的体育课
普通专项、专项提高体育课、保健体育课
5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征
从事身体练习,掌握技术技能、承担运动负荷(运动量、运动负荷)
6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的基本途径
体育教学、体育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7制定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教学内容选择应符合哪些要求?
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性别、特征②内容新颖,激发学生兴趣③内容对增强体能促进健康有实效性④根据学校条件开展学生感兴趣的项目⑤竞技项目降低难度简化规则弱化技术⑥器材降低高度,减轻重量,削减长度,控制大小
8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是在批判学科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学生中心论表现为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以学生发展是主体构建的教师的帮助通过学生起 作用,学生的发展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9教学分化同质分化、异质分化
同质分化:尽量减小组内成员之间差距进度统一容易保证质量
异质分化:扩大组内成员差距,学生可以互帮互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对体育设施资源开发?
①制作简易器材,②开发器材的多种功能③改造器材的多种功能功能提高利用率④利用周边的地形条件体育空间
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条件变化多端,角色变化多端,信息渠道畅通是有利于学生发展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发展空间外部分化、内部分化
外:打乱原教学班重新分组 内:在原教学班分组根据一节课的任务可以把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科)类型 14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种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5竞技体育内容可否进入小学体育课堂如果能如何进入?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能,丰富学生体育课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改变规则、弱化技术、降低难度、改造器材。广义课程与狭义课程。
狭义:指正式的学科课程,中小学体育课是正规课程
广义:除了包含正规学科外还包括活动课、社会实践类课和学生自主体验课
一、弘扬个性
如果一个学生从未获得成功, 没有成功的体验和机遇, 那么往往会自卑、消极, 甚至自暴自弃, 而一次成功的机会却可以成倍地增强学生的信心。
数学教学中, 只有给学生以尊严、鼓励、热情, 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享受。如在教学“十几减九、八的退位减法”中, 创设情境后引出了“15-9”的算式, 有好几个学生抢着回答计算结果, 可这样并不是我想要的。这时, 我灵机一动说:“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先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不一会儿, 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用小棒3个3个地减;有的说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还有人说, 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减9等于1, 再把1和5加在一起等于6……学生的回答精彩极了。我则不失时机地夸奖学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然后引导他们比较这几种方法。可见, 学生在这样的时空中, 发散了思维, 张扬了个性。
二、引导学生自学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自学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能够激发起学生兴趣, 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以后,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学习的好奇心被调动出来, 探究的兴趣被挖掘出来, 对自己找到的问题格外在意并力求解决。长此以往, 学生的学习成绩多数能够突飞猛进。
三、多赞美学生
赞美出天才, 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要知道, 人无完人, 物无尽美,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 数学成绩较差些, 但有可能在其他的方面出类拔萃。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 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 作为教师, 我们要懂得点燃学生的的天赋和自尊心, 那么良好的班集体不就是形成了吗?教师寻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以后, 要让它发光, 要公布于众, 要懂得赞美。“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 及时进行因势利导, 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 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15-01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2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课堂”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由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忽视数学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缺失,易造成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加之学习负担重,束缚了学生潜力和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压力大,我们一方面要传授知识、教授方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一些生活习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现在谈谈我在教学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传统教学相对比较注重结果教学。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结果,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总显得比较吃力。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等边对等角,而是可以先让学生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对折,让学生发现它们相等这个特性,从而进一步提出结论的数学理论推导过程。并且学生可通过折痕得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去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导出结论;同时,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学生还会发现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等特性。这样,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设计这样的一个情境来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小刚的奶奶家里的三角形镜弄碎了,想重新配一个,该拿哪一块?请你给她拿个主意。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
1、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例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方法。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正象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著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受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小学生学习特点
1、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思维特点﹑小学生注意特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小学生意志特点。
2、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其他因素:年龄﹑智力﹑语言学能力﹑学习策略﹑多元智能。
3、小学生和成人学习英语的差异.小学生心理特点 : 1.1小学生思维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但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小学阶段起,儿童逐渐开始具有思维的目的性,表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有较丰富的思维材料和思维结果,表现出个体思维品质发展的显著差异性,儿童思维的自我监控或自我调节的能力也在日益加强。1.2小学生注意特点
小学生注意的一般特点,主要是指小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低年级学生刚离开幼儿园不久,还不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四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他们逐步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逐步理解在集体生活中自己与同学及老师的关系,从而使有意注意由“被迫”状态提高到自觉状态。
2小学生的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小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没有充分发展,一个兴奋中心的形成往往波及其他相应器官的活动,面部表情、手脚乃至全身都会配合活动,所以注意表现出明显的情绪色彩。1.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学习活动行为一般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一般地说,它的趋势是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自觉的、远大的学习动机发展;从具体的学习动机逐步向富有原则性的、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这个过程,反映了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动机及其整个学习活动的水平。教师的任务是逐步引导小学生能够及早地从前者向后者过渡。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的和最活跃的因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 1.4小学生意志特点
意志品质是其能否达到成功的重要因素。儿童的意志力是通过意志品质表现出来的,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a、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小学生意志的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特征较为明显; b、小学生的果断性随年级升高而不断发展,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表现出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的特征,小学生的果断性品质到三年级后达到一个高峰,随后又迅速呈下降趋势,直到六年级时才得以改变;
c、儿童抗外部诱因的能力强于抗内部诱因,小学生的自制性品质随年级升高而逐步发展,小学生的行为明显受内外诱因的干扰,随着年级的升高,抵制内外诱因干扰的能力逐渐增强,受内外因干扰的影响逐渐减弱; d、小学生的坚持性品质较好,一年级儿童就已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坚持困难活动达16分钟),但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力还比较薄弱,情绪稳定性还较差,意志自制力较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放弃已开始的活动。
2、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其他因素:年龄﹑智力﹑语言学能力﹑学习策略﹑多元智能。2.1年龄
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都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儿童学习外语,模仿、记忆很容易,喜欢讲话,语法分析和阅读则比较困难。从来认为儿童学习外语较成人容易,主张早学。这种儿童优势论包括:生物论,即从生物学角度认为年龄越小,学外语越有利;条件论,认为年龄差异主要是学习条件的差异,年龄越小,他们面临的语言环境和其他条件对他们越有利;认知论,认为年龄的差异主要是认知方式上的差异,成人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他们有了抽象思维能力,这就不如儿童那样自然有效地学习外语;情感论,认为年龄差异主要是情感差异,儿童的情感状态一般总是有利的,成人的自我意识增强,常处于不利的情感状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小学生的年龄优势,在小学就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2.2智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B·Bruner)曾提出知识结构论和发现法,认为教学目的应兼顾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在目的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外在目的。从生理学看,能力是智力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表现,智力则是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胡春洞教授说:“现代语言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一致证明,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基础是智力。幼儿学习和使用母语的效率之所以很高,是由于概括和推理起了关键作用,在大脑皮层中不断生成语言结构、语言使用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因而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而不是单纯模仿、鹦鹉学舌。小学生学英语也要发挥智力的作用,提高效率,而智力的发挥和规律的认识是不可分割的。感性和理性、行为和认知、技能和知识一定要同步,绝不能因为强调了其中的一些方面而偏废了另外一些方面。”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2.3语言学能力
语言学能包括语音编码能力(识别语音成分的能力)、语法感受能力(识别语言句法结构的能力)、言语记忆能力(存储语言素材的能力)、推理能力(学习者分析语言素材,并由此确定意义与语法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Carroll认为语言学能不同于一般智力,但却是智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专门负责语言习得,能解释学习差异的16-36%,而且主要影响英语学习的速度。由于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可利用某一方面的优势克服另一方面的缺陷,语言学能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师要注意发现和利用小学生的语言学能,创造条件,促使语言学能得以充分发展。2.4学习策略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应做到: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式进行学习。 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2.5多元智能
在中国,学校教育目标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其它智能的发展和培养。但事实上,有很多孩子在学校逻辑思维表现不好时就被认为是差生,这样往往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压抑了潜能的开发。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至少有七种智能,并且每个人在这些智能表现方面是各不相同的。这些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其实还有其他的未被发现的智能。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些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活动,给每个学生展示各种智能的机会,尽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多元智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比如在音乐智能方面,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唱歌,说歌谣,配乐,学习时设置背景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应该相应地创作音乐,进行环境音乐设计,弹奏乐器,有节奏地教授英语,进行音调训练,开展配乐活动等。
3、小学生和成人学习英语的差异。
1)成年人注重语言的形式,儿童更注重语言的意义。
2)在说英语或者犯错误时儿童没有成年人那么有意识,即都是无意识的。 3)成年人可以对所学的东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
4)成年人学习带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儿童对学英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只是把英语当作一门课程。
5)成年人听课比较专心,而且可以对语法及单词作详细的笔记。儿童不能坐久了时间,他们比较好动,总想去做其他的事。
6)成年人善于很好地规划学习,他们会复习,预习或者借助其他的资源帮助自己学习英语。相反,儿童不擅长计划和设计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
7)成年人善于归纳、总结和理论等抽象思维,然而儿童却擅长理解具体而不抽象的概念。
二、小学生学习过程
1、小学生英语学习是其自身机构发展完善的过程
小学生的自身结构包括语言结构、学习结构和心理结构。包括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语言习惯。学习结构包括学习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及学习习惯。心理结构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及个性心理等。小学生的自身结构包括原结构和新结构两部分。原结构是开始学习之前,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系统。新结构是学习之后的知识经验系统。
2、小学生英语学习是其由有意识学习为主向无意识学习为主过渡的过程。在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开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学习。随着学习的进展和深化,学生的英语能力就会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并形成语言习惯,这时无意识学习就占主要地位。有意识的学习可以称为学得,无意识、潜意识学习可以称为习得。这种由有意识学习为主向无意识学习为主过渡的趋势,由学得向习得转化的趋势,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规律。
3、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是模仿接受到创造表达的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最简单的模式是:输入—记忆—输出
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模仿接受—加工改造—创造表达
4、小学生英语学习是既学语言又学文化的过程。
要把学习文化融入到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在文化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只有差别,而无优劣之分,我们应具备容纳不同文化的胸怀,以减少在社会交际中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
在教授英语文化时,不要忘记提醒学生多了解中国的文化。只有了解英语文化才能更好地欣赏我国的文化,懂得两种文化的人可以达到认识上的至高点。
了解一种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小学生不需要了解那么多英语文化,但是只有当他们树立了对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态度之后,他们的英语学习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三、小学英语教学过程
1、英语教学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新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活动最基本的依据,它规定了教学目标,规定了英语教学的内容、深度、广度。
2、英语教学是师生、生生信息交流的 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教学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思想、情感、信息方面进行沟通、对话、理解的过程。这个交流不是单项的流动,而是有一个碰撞、交换的过程。因此这种交流是平等的、民主的、实质的交流。
3、小学英语教学是传授、学习英语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过程。小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过程。小学英语教学以传授、学习系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为基础性目标,这是英语教学的基本方面。但是小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与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并且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传授学习英语知识、锻炼学生语言运用技能、发展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复杂的多方面统一的过程。
4、英语教学是其构成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构成英语教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学生、教师、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效果、评估手段、教学环境等。众所周知,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达成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否达成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必须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中介。达到什么程度要从教学效果来判断。教学效果如何,需要评估手段。教学环境会对教学活动中诸因素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也会对教学环境发生反作用,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设法控制和适应环境,使其对学生产生有利影响。为此,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四、发展学习策略 什么是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为了有效学习而采取的措施。--文秋芳
所谓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英语课程标准》 1.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元认知 :又称反审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概括地说,就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监控。(王元阳)2.一般认知策略的培养(1)听的策略
A.做好听的准备(物质的\精神的\知识的) B.养成听的习惯(敏感度\倾听) C.拓展听的内容和途径(学校家庭社会(2)说的策略
A.自己和自己说英语
B.熟练掌握句型结构,并根据结构举一反三 C.英语课上积极发言
D.课外活动尽量用英语和同学对话 E.在家跟父母用英语对话 F.课外用英语和老师对话
G.看见一个物品,尽量说出它的英语名称(3)读的策略
B.朗读:在家坚持读英语课文
反复朗读语言材料至熟练
注意朗读的语速、语音、语调 C.诵读:背诵课文;
对于优美的语句应摘抄并背诵阅读
主动阅读课本上的语言材料
课外主动阅读英语课本以外的英语材料
留意生活中出现的英语并默读(4)写的策略
抄写: 规范的写字母、单词
抄写句子时要注意单词之间的间距
注意开头字母要大写
注意特殊的词或短语的写法
结尾要加标点符号。
抄写段落或文章时要注意格式 作文:养成用英语写日记的习惯
根据一个句子结构或几个英语单词能连续写出若干句子
五、改进教学对策
1.科学认识语言教学 遵循:
语言的规律——音 形 意 句 段 篇 语言教学的规律
(例:What’s color is it ?)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认知障碍)
two-tow;girl-gril;bag –dag;dog 2.存在的问题
指令繁琐,不清。
导入环节过长
热身或活动与教学内容无关。3.改进课堂活动
a.对语言材料的再加工 b.教学目标要集中 c.教者要有语篇概念 e.不回避使用汉语 d.注意语义的扩展 f.注重思维的培养 g.注意问题的启发性 h.评价要适度、适当
i.多媒体是教学辅助而不是依赖
六、时代对教师的需要
教育智慧 教育良知
用变化迎接变化 用学习迎接变化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资料】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心得10-17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09-25
小学数学课改培训心得07-06
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心得05-30
《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读书心得10-23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培训心得07-28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9-10
听小学数学名师讲课后心得汇报06-05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06-26
2023年国培小学数学研修心得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