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有哪些

2025-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教育理论有哪些

现代教育理论有哪些 篇1

席慕容(1943- ),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1981)、《无怨的青春》(1982)、《时光九篇》(1987)等。

席慕容,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故飞机失事,因而遇难。更为巧合的是,失事飞机叫“济南号”。蔡元培为其写挽联: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

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

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作品: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

小说《春痕》;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穆木天(1900-1971),原名穆敬熙,吉林伊通县靠山镇人,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象征派诗人的代表人物。1918年毕业于南开中学。1926年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曾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加创造社,回国曾任中山大学、吉林省立大学教授,1931年在上海参加左联,负责左联诗歌组工作,并参与成立中国诗歌会,后历任桂林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教授,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品:《旅心》(1927)

* 《流-亡者之歌》(1937)

* 《新的旅途》(1942)

* 《穆木天诗逊(1987)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生于193月5日,中学就读于皮市巷上的宗文中学堂。1923年,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同施蛰存(也是杭州人)、杜衡创办《璎珞》旬刊,译魏尔伦的诗。他译诗的时候,正是写《雨巷》的时候。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6月以后戴望舒在北京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聞一多(18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huá),號友三,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生於湖北黃岡浠水。家傳淵源,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

作品:《冬夜草兒評論》與梁實秋合著,1922,清華文學社

《紅燭》(詩集)1923,泰東;1981,人文

《死水》(詩集)1928,新月;1980,人文

《聞一多全集》(1一4冊)1948,開明;1982,三聯

《聞一多選集》1951,開明

《聞一多詩文選集》1955,人文

《聞一多青少年時代詩文集》1983,雲南人民( 励志天下 www.tui555.com )

《聞一多論新詩》(評論)1985,武漢大學出版社

《楚辭補校》(古典文學研究)1942,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

《神話與詩》(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義》(上下冊,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唐詩雜論》(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聞一多論古典文學》1984,重慶出版社

《離騷解詁》(古典文學研究)1985,上海古籍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

作品:《静安文集》

《王国维遗书》

《王观堂先生全集》

《宋元戏曲考》

《曲录》

《人间词话》

《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诗词全编》

现代教育理论有哪些 篇2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缺少对人才的需求,往往造成供过于求的现状,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就业,另外由于大学生在就业中不能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不能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优点对自身有一个合理的评估,造成大学生对工作就也期望过高,导致大学生在工作中不能良好的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造成一定程度上对工作的不满状态,导致对就业没有一个长久的打算,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地增多,所以就业的局势也逐渐地严峻,许多高校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没开始陆续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由于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因为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学生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市场的需求并通过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专业素养来让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为学生走入社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在即将毕业的阶段都处于对社会和市场一个懵懂的阶段,所以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市场的需求,根据这些需求来明确学生需要努力改进的目标,让自身全面的发展,成为市场需要的高智能型人才。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开展就业课程不重视

由于我国对高校要求开设专业指导的就业课程,来满足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让大学生通过对市场的需求分析和了解来进行就业的选择。第一点由于我国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力度不足,许多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重视不足,认为学校只是教授学生知识,并没有义务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所以导致许多高校并没有开展专门应对就业问题的职业规划教育,所以学生一出学校的校门就属于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业。另外由于学生在高效学习中接触到的社会工作也比较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就业,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在这样的时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高校需要改变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形成一定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能够对市场的工作形成一定的观念,才能更好的为学生今后的就业进行合理的安排。

(二)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

由于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所以不能准确的把握自己的市场定位,所以在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评估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更好的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弥补,反而是对工作诸多挑剔,造成了就业率不高,另外由于大学生对职业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对自身的目标好高骛远,导致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往往没有贴近自己的能力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导致目标不能大达成时,会失去信心,妄自菲薄。所以摆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让他们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实的进行工作目标的制定,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大学生缺乏实践的经验

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的经验,往往导致在工作中会对环境产生不熟悉的感觉,影响能力的发挥。在工作中需大学生对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适当的调整,不追求速度,而是追求工作的完成质量,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工作实践来改变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就业课程的开展力度

首先,需要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有一定的重视,大学生在工作中不仅仅需要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对工作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并且通过专业的介绍对整个工作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了解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优点。另外对于工作的选择,需要大学生谨慎地进行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要让学生了解的就是他们的特长、兴趣、能力、不足等,通过这些方方面面的评估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扬长避短,根据自身的优点和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规划,根据不同的侧重点、依照目标,分布进行实施,逐渐地把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完成整个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认清自身优势

需要大学生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于我国市场的发展而言,大学生自身的优点就是工作中的优势。由于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他需要的是大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也是锻炼大学生能力的地方,通过集中的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学习,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活。

(三)增加课外实践

高校还应该让大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了解市场的需要,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规划目标,鼓励大学生参加多样化的社会活动,让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来让学生熟悉社会环境,摆正自身的社会地位,以便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的制定。

四、结语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制定的,他需要学生对自身和社会都有一个详细的认知,才能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找工作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加大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苏随山.高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1).

民国教育,有哪些值得传承 篇3

一个社会有三大底线行业,一是教育,二是医疗,三是司法。无论社会如何不堪,只要教育优秀,未来就有期望;只要医疗不堕落,人的生命就能获得起码的医治;只要司法不贪腐,社会的腐败就能被压缩到最小限度。民国的教育是优秀的,尽管有不少人后来留学海外,但他们的基础教育是在国内完成的,而且去国外深造本身就是民国教育的一部分,报效祖国也是那个时代学子的理想。纵观上世纪中国的政治、科学、文化、教育、经济、司法、外交领域,民国教育培育的精英不少是领军人物且享誉世界。

人的素质教育结下硕果

我就读的中学原名崇慈女中,是一所教会学校,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于1870年创办,1926年由中国人接掌,1949年后更名为北京第十一女子中学,也叫女十一中,“文革”开始时易名为人民中学,1972年再改为北京一六五中学。1970年我入学时,学校里的老师还有一些是在民国时代接受的教育。我的历史老师时宗本,曾先后在辅仁大学和燕京大学学习,1949年6月从燕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其实他还在天津百乐门餐厅做过司账员,在天津乐乐剧厅当过售票员,可见那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并不固定来自于某一阶层。时老师不但教历史,还能代英语、数学、语文课,不仅学识丰富,而且讲话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地理老师王守让毕业于辅仁大学,中外地理了然于胸,得心应手。数学老师刘淑训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讲课深入浅出,什么难题经她循循善诱,无不豁然开朗。但在我入校时,她每天还带着大口罩清扫院子,头上扣着个“特嫌”的帽子,后来终于被允许走上讲台,历史问题的尾巴却依然保留。这幾位老师的共同特点,是“温良恭俭让”——乐业敬业,学问扎实,举止得体,仪容整洁,谈吐有度。

邻居曾宪楷对我的影响很深,大约有10年的时间,我经常向她请教。她是曾国荃的后人,先后在艺芳女校、湖南大学读书,最后从燕京大学毕业,什么是“言辞庄重、举止消停、戒谈私语、禁出恶声、心怀浑厚、面露和平”,从她的身上最可以体现出来。她手不释卷,满腹学问,经史子集信手拈来。当时报刊发表毛泽东词作,内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一句,我在楼道里遇见她,随口向她请教出处,不料她一连说了数条,让我佩服不已。

民国教育,不只是大学、学院、专科学校,也包括大学前的教育、职业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些教育既饱含中国传统文化,也大量引进了西方近现代教育方式和文化理念,各种思潮兼容并包,各种社团和刊物纷纷涌现,教育改革与教育实践不断推出,不但教学问、教知识,更是教素质、教修养,为民国教育飞速提升创造了基本条件。

“五四”的出现,正是当时高等教育带来的卓越成果。“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教授和敢于担当的青年学生,催生了五四新文化,而五四新文化又反过来促进了民国现代教育的快速成熟。长期以来有种时兴的观点,就是“五四”摧毁了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五四”对传统文化的进攻,不能过度解读。作为“五四”游行示威,确实轰动全国,“五四”的舆论确实影响了时代,五四新文化成果尤其是白话文、新文艺,也确实改变了中国文化,延续至今,“五四”诱发的一些政治理想更是主导了中国的走向。不过,作为文化思潮,虽说声势浩大,却只局限在一部分人那里,主要是知识阶层;“五四”对旧文化的批判只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自由舆论,可以同意,也可以反对。那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闭塞的地方占大多数,城市里一部分人的舆论呼声能有多大的传播力和制约力?“打倒孔家店”与“全盘西化”一样,也不过是一说而已,只停留在口头上、笔头下,并没有真打倒,而且反对的势力也不小。

民国教育在学识方面对人的培育所结下的累累硕果已不必多言,但有一个方面的栽培往往被人忽略,这就是经过民国教育的学子里,理想、真诚、淡泊权力,是许多人的精神特征。民国有很多达官显宦的子女并没有依赖父辈的权力,或以父辈的资本作荫庇去做官经商,而是走上了与父辈截然不同的道路。有的追求真理、向往理想的社会,如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陈布雷的女儿陈琏、张作霖的儿子张学思等,都投奔到反对父辈的革命行列;有的则成为著名的文艺家,如孙元良的儿子秦汉、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等。我在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就读时的班主任孙文绣是孙良诚的女儿,她毕业于家乡天津的一所女子学校,从20来岁起就热爱孩子,一生献给了小学教育,对待学生如慈母一般。还有一些叱咤风云的民国人物,他们的女儿既没有看中仕途中人,也没有选择拥有万贯家财的富家子弟,而是选择了科学家,如杜聿明的女儿嫁给了杨振宁,蒋百里的女儿嫁给了钱学森,何键的女儿嫁给了汤飞凡——她们选中的这几位都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有的学校接近世界优秀教育水准

教育救国曾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教育可否救国姑且不论,但教育决定了民族的未来,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的主要标准,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从1912年算起,在抗战全面爆发前,短短20来年,民国就已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群体雏形,有的学校甚至接近世界优秀的教育水准。虽说一些学校建于民国之前,但其蓬勃发展时期却是在民国,其中既有私立也有公立,既有教会学校也有职业学校。它们的起点很高,一开始就以世界现代教育为标准,培养了无数国家栋梁之才和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当时,无论有文化还是没文化的人,即使军权在握,被人称为军阀的那些人物,对教育也很尊崇,张作霖、冯玉祥、韩复榘、阎锡山等人无不如此,连张宗昌这样的人都对教育加以呵护。始建于1942年的四川大邑县文彩中学,占地数百亩,由德国专家设计,筹资时当地士绅纷纷解囊,刘文彩出资最多,所以被推举为发起人。学校直到1945年3月才建成,耗资3.5亿法币(相当于当时的200多万美元),在几十幢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中,还显露出西方建筑美学的风采。学校建成之初,就拥有图书室、礼堂、音乐室、实验室、仪器室等,操场建有标准的400米跑道,设施在全省中学中最为齐全。刘文彩在学校建成后就立碑明示:学校成立之日,刘家不再对校产有拥有权和使用权。刘文彩的弟弟、曾任地方大员的刘文辉也曾说过:“如果县衙盖得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这种尊崇教育的风气与外来的近现代教育思想相融合,让民国教育得到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外来的学校、学科、教育方式和各种新知识又对当时的中国人产生了强烈吸引力,人们认定学会这些知识才能立身立命,才有望振兴中国。

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大声名赫赫,自不消说,正如校歌勉词所唱:“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西南联大的成功,一是得益于当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日寇铁蹄之下,最先撤退并最先保证安全的就是教育。二是得益于教授治校、高度自治的学校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在民国一直是主导,所以有不少学校甚至是与政府意见相左的左翼师生占主流。

抗战期間组建的另一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多年来一直被西南联大的光辉所遮盖,其实也值得一述。1937年平津沦陷,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院校于9月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太原失守后,又迁往陕南,改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虽远不如“西南联大”那么出名和成就辉煌,仅仅存在了一年多,但这次组建却为原本教育落后的西北带来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

民国教育的成绩不但表现在综合大学的建设上,还体现于那些专门学校或以革命、以施政为目的的各类学校里。在民国教育中,有两所军校蜚声海内外,留下了一段永远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军事教育史。一是黄埔军校,是短期内成熟、壮大并形成规模的军事教育的奇迹,培养了国共双方很多著名的指挥官。二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陆军速成学堂,尽管在民国中只存在了11年,办过9期,但毕业生有6000多人,不少人还成为黄埔军校教官,无论在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内都有其学生。如果从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算起,这里训练了近一万名军官。

国立中央大学,前身很复杂,后身也很纷乱,但如果从1927年算起,仅仅20来年,这所大学就成为亚洲最优秀的学校之一,其间还有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根据1947年统计,学校有学生4000多人,教授300多人,其规模之大,学科之全,师资力量之雄厚,居全国之首,因而有“民国最高学府”之称。1932年8月起,被清华“驱逐”出去的罗家伦任中央大学校长,当时中央大学已数易校长,正处于动荡时期。罗提出“安定、充实、发展”的治校方针,以“诚、朴、雄、伟”作为学风,并把“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当作办学使命,进行大刀阔斧的各种改革,中央大学终于迎来了黄金时代。在抗战初期的全国联考中,全国多半考生都把中央大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

民国教育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并没有集中在首都和少数几座发达的大城市里,而是遍布各地,似乎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可以办出高水平,都可以吸引众多杰出学人,都可以培育出各类人才。江苏无锡的国学专修学校人才荟萃;长沙县立师范专科学校培育的学生影响中国;诸如开封福音医院、海口福音医院、福建长汀福音医院等教会医院附设的学校或培训班,都曾培养出大量高水平的医护人才,新中国和解放军医疗事业的奠基人傅连暲,就是长汀福音医院培育出来的名医;而河南的私立焦作工学院则是中国矿业学院的前身;河北的唐山交通大学更是闻名海内外;张孝骞、汤飞凡、谢少文、李振翩等都是20世纪我国医学的一代宗师,培养他们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不在北京、南京,也不在上海,而是在湖南长沙。“南湘雅,北协和”是民国两所著名的医科大学,可见,长沙在那个年代也能享有与北京、南京同样的医学教育资源。

教会学校培养了哪些人才

在民国教育中,教会的分量举足轻重,辅仁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岭南大学等,加上全国各地一批教会创办的中学和专科学校,促成了民国教育与国际迅速接轨。民国时代,北平的四大名校——清华、北大、燕京、辅仁中,外国人支持的占了3个,教会支持的占了两个,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协和医学堂其实也是由教会创办的。这些教会学校有的早在清末就已成立,不过,在民国时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有的教会学校虽由外国人主持,但也有的就是由中国人管理或者归属权逐渐改为中国,而且后来都改叫私立学校。另外,还有外国人与中国人联合创办的大学,比如有名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就是耶鲁大学毕业生创办的雅礼协会与湖南育群学会合作的结果;也有外国基金会或社会组织出资的学校,如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

教会学校和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大学,对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建立与发展贡献独特,因为它们引进的教材、设备、理念与师资都与国际优秀的大学同步。学校以英语教学,也让那个时代的很多知识分子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甚或法语。像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等学校都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医学培养了大量精英。别看他们毕业或任教于教会学校,却没有成为什么“帝国主义间谍”或者“洋奴”,反而极其爱国,有一些还是中共的高层领导,有的创造了历史或是改写了历史。顾维钧、宋子文、荣毅仁、邹韬奋、林语堂、经叔平、周有光、刘鸿生、严家淦、吴宓、黄宗英、董乐山等,都是从圣约翰大学出来的,人民日报历任社长和总编中就有钱李仁、范敬宜两人,还有港澳办原主任鲁平、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汝信等,也都来自这里;雷洁琼、吴文藻、容庚、 张友渔、江平、冯友兰、钱穆、顾颉刚、邓之诚、韩儒林、王世襄、萧公权、郑振铎、冰心、黄华、龚澎、侯仁之、孙道临、冰心、谭其骧、周汝昌、周一良、周南等人则曾为燕京大学师生。

外国人来华办学,教会来华办学,为民国甚至为晚清带来的另一大益处就是医学院。这些医学院培育了中国最早的医学人才,也为中国培育了最优秀的医生,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华西协和大学等均是如此。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仿照美国现代医学教育模式,以坚实的基础课程、合格的专任教师、完善的实验设备、充分的实习时间、良好的临床基地和完全的英语教学为教学模式,赢得了“南湘雅,北协和”的美誉。

医学院的附属就是医院,这也成为民国医疗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教会主办的医院经常选择在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在清末和民国,这让那些缺医少药的地区能接受来自国外的先进医疗。以傅连暲为例,他出生在福建长汀县,自幼受洗为基督徒,免费就读于教会创立的小学、中学,以后又进入亚盛顿医馆,半工半读学习西医,1916年以优异成绩毕業,一直在长汀行医。这样一个生长在偏远地区,“基层医院”半工半读的毕业生,充其量只是个小地方小医院的小大夫,为什么能有如此之高的医术呢?原来,亚盛顿医馆1904年由英国人亚盛顿捐款兴办,后改为福音医院,英国医学博士赖察理任院长,药品和器械等一概由英国进口。1925年后,外国医生相继回国,院务改由傅连暲主持。1929年红军抵达后,在傅连暲带领下,改成闽西中央苏区红军医院,1933年医院迁往江西瑞金,创办中央红色医院,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看来,早在清末民初,小小的长汀就有直接仿效英国的医院和医学教育,如果没有这样一家高水平的医院,红军的卫生事业史恐怕就要另外写起了。能讲一口流利中文、还会说相声的加拿大人大山,其祖父上个世纪20年代曾千辛万苦带着全家来到河南商丘的圣保罗医院,为中国老百姓治病。他们没有别的什么目的,就是因为宗教情怀和济世抱负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据1921年的统计,中国各主要省区都已建有教会医院,而且多附设有学校。

今天,当看到北京成了看病的中心,当许多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的病患还要赶到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武汉等地治病,我们会不由地遐想,假如福建长汀还有亚盛顿医馆和傅连暲那样的医疗高手,假如湖南长沙某医学院至今还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美誉,假如商丘还有圣保罗医院和大山的祖父,那么30多年前,便无需在牺牲城市医疗条件的前提下像搞运动那样派遣医疗队巡回下乡,而这种方式实际上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30多年后的今天,北京更不必成为看病的中心了。

回望民国的教育,最值得汲取的教训就是:一个学校,当教育传统和文化品牌已经形成后,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千万不能轻易丢弃、肢解,一旦毁弃便无法重建;凡是重续、再续的,事实上都难以找回“校魂”。如今,人们说到的最好学校,其实还是那些从民国走过来的老校,尽管这些学校已经今非昔比;虽说无数的医学院已经建立,一批又一批毕业生相继走进了各地医院,包括那些留洋回国的博士硕士,但人们还是特别认同协和、华西这些当年的品牌;现在,依然还有无数人在怀念自己的母校燕京、圣约翰、辅仁、金陵,因为那些才是他们一生的文化印记和生命传承,任谁都改变不了。

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篇4

本世纪初,人们开始对管理方法作专门研究,最早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法的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所倡导的科学管理方法其实质就是任务管理法,任务管理法是人们最早研究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泰罗所说的任务管理,也可以称为任务作业。任务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通过时间动作研究确定标准作业任务,并将任务落实到工人。就是说,工人的作业在于完成管理人员规定的任务,而这种任务又是管理人员经过仔细推敲后设计出来的。这样,组织中的工人都有明确的责任,按职责要求完成了任务则付给一定的报酬。

任务管理法规定组织中的每个人在一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的数额,但任务管理法并不是只规定每个 人的工作量,那就是把任务管理法简单化了。规定工作量本身并不能说就是科学管理,这里的关键在于所规定的工作量的定额是怎样确定的。如果定额仍是依靠经验或习惯来确定,那就只是具有任务管理的形式,实质则仍然是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经验管理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给组织的成员分配任务,而在于所分配的任务的质和量是否经过科学方法计算来的。任务管理法的最明显的作用在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而提高效率的关键又在于科学地进行时间动作的研究。泰罗提出的任务管理法的科学成分,也就在于他所倡导的时间动作研究方法。

泰罗所说的时间动作研究,大体包括以下步骤:

1.物色比如说l0到15个不同的人员,他们应特别善于做需要分析工作。

2.仔细研究工人在完成被调查的工作中所进行的基本操作或动作,包括每个人员所使用的工具。

3.用秒表研究做每一个基本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然后选择每一部份动作的最快工作方法。

4.淘汰所有不正确、缓慢和无效的动作。

5.淘汰所有不必要的动作以后,把最快最好的动作以及最好的工具分别在一个序列中集中归类。

经过以上步骤,于是便可得出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标准时间。按照这种方法来规定一个岗位上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量,就有科学根据了。同样地,对每一个行业中使用的每一种工具也进行了研究。科学管理要求对在经验法则指导下产生的同一种工具进行仔细研究,再对这些改革了的工具中的每一种工具所可能达到的速度进行时间研究,并把几种工具各自具有的优点融合在单独一种标准工具中,借以获得方便和提高速度使工人工作更容易些和更快些。

这种时间动作研究,本身并不复杂,但其对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来说作用却是很大的。时间动作研究专家们发现,许多人们凭经验和习惯天天重复操作的动作,普通存在低效率的现象,比如,通过对砌砖工在标准情况下砌砖所有动作的细致研究,动作研究专家吉尔布雷思先生将砌每块砖的动作从十八个减少至五个,有一个场合甚至减少到二个。只要对动作稍加改变,完成一项操作即可节省时间,不少工作由于要反反复复地操作,如果一次操作节省一点时间,长期积累起来,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就可以大大增加,从而使效率比以前大为提高。

任务管理法其实质就是通过专门的人员对时间和动作进行研究,从而科学地设计工作任务,使工人满负荷工作,以达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目的。但任务管理法只是从生产技术过程的角度研究作业管理的具体方法,涉及的范围基本上没有超出车间管理,而很少从企业经理人员的角度,研究企业经营的全局问题。如果孤立地使用任务管理法,企业规模越大,其不适应性越突出。

另外,实行任务管理,工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乎标准,一切工作安排都要听命于管理人员的指示和下达的计划。它否定了工人在工作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取消了工人对其工作任务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的自主权。忽略了人除了经济需求外,还有更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忽视了人际关系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而人并不是只有经济需求的孤立的“经济人”,在强调人性和个性的现代社会,任务管理法的不适应性也就越发地突出。

二、人本管理法

从管理学的发展来看,对组织采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是在任务管理后提出来的。本世纪30年代以后,管理学家们发现,提高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组织的效率更为重要。组织活动成果的大小是由领导方式与工作人员的情绪决定的,由此管理学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管理中的人本身,这就是以行为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学家主张采取行为管理的方法,即通过分析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采用一定的措施改善人际关系,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情绪和士气,从而能产出最大的成果,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

在人际关系理论的推动下,对于组织的管理和研究便从原来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行为的分析,由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到“自主”管理,由原来的“独裁式”管理发展到“民主参与式”的管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采取以工作人员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即实行民主领导,让职工参加决策会议,领导者经常考虑下属的处境、想法、要求和希望,与下属采取合作态度,管理中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由集体来做出决定,监督也采取职工互相监督的方式等等。这样,职工在情感上容易和组织融为一体,对上司不是恐惧疏远而是亲切信任,他们的工作情绪也就可以保持较高的状态,从而使组织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果。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也包含着一系列更为具体的管理方法,常用的主要有参与管理、民主管理、工作扩大化、提案制度和走动管理等。

科学管理以金钱为诱饵,人际关系理论则主张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心理上的满足。古典组织理论强调合理的劳动分工和对组织的有效控制,人际关系理论则强调对人际行为的激励。因此,人际关系理论的出现,给组织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从40年代开始,人际关系理论渐渐渗入组织管理实践中去,管理学家在这种管理思想中找到缓和劳资关系,提高工人的士气,借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人本管理法是作为对任务管理法的革新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法和任务管理法的重大区别在于:任务管理法要求工作人员的活动标准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自由度是很小的,但对完成组织规定的任务较有保证。而行为管理法则有较大的灵活性,工作人员在组织中有相当的自由度,较能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但这样一来,组织内的变动也较大,组织规定的任务有时却无法完成。为了吸取两种方法的长处和克服短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提出来了,这就是目标管理法。

三、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的首创,1954年,他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主张,随后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德鲁克认为,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这个领域必然会被忽视。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指示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专业分工越细,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员工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只有完成每一个目标,企业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而分目标又是各级领导人员对下属人员进行考核的主要依据。德鲁克还认为,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使人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把事情做好。

目标管理是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各级领导者对下属人员的领导,不是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强迫他们去干,而是运用激励理论,引导职工自己制定工作目标,自主进行自我控制,自觉采取措施完成目标,自动进行自我评价。目标管理通过诱导启发职工自觉地去干,其最大特征是通过激发员工的生产潜能,提高员工的效率来促进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它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有许多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1.权力责任明确。目标管理通过由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层层制定目标,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纵横联结的完整的目标体系,把企业中各部门、各类人员都严密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中,明确职责、划清关系,使每个员工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同企业总目标联系起来,从而使员工看清个人工作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关系,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激发大家关心企业目标的热情。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把全体员工的力量和才能集中起来,提高企业工作成果。

2.强调职工参与。目标管理非常重视上下级之间的协商、共同讨论和意见交流。通过协商,加深对目标的了解,消除上下级之间的意见分歧,取得上下目标的统一。由于目标管理吸收了企业全体人员参与目标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尊重职工的个人意志和愿望,充分发挥职工的自主性,实行自我控制,改变了由上而下摊派工作任务的传统做法,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注重结果。目标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企业和每个职工在一定时期应该达到的工作成果。目标管理不以行动表现为满足,而以实际成果为目的。工作成果对目标管理来说,既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根据,又是奖评和人事考核的主要依据。因此,目标管理又叫成果管理。离开工作成果,就不称其为目标管理。

由于任务管理法既规定了工作任务,又规定了完成任务的方法,而且任务和方法都有标准化,职工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培训,并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操作,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限制;而人本管理法又过于强调领导对职工的信任,放手让职工自主去工作,这又难于保证任务的完成。目标管理法将两者综合起来,即组织规定总目标,各部门依据总目标规定部门目标,把部门目标分解落实到人,至于如何达到目标则放手让工作人员自己做主。这样,既能保证完成组织的任务,又能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因而目标管理法与任务管理法和行为管理法相比,是更为优越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于是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和其他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

目标管理可能看起来简单,但要把它付诸实施,管理者必须对它有很好地领会和理解。首先,管理者必须知道什么是目标管理,为什么要实行目标管理。如果管理者本身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目标管理的原理,那么,由其来组织实施目标管理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其次,管理者必须知道公司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他们自己的活动怎样适应这些目标。如果公司的一些目标含糊不清、不现实或不协调一致,那么主管人员想同这些目标协调一致,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第三、目标管理所设置的目标必须是正确的、合理的。所谓正确,是指目标的设定应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和企业的目的相一致,而不能是短期的。合理的,是指设置目标的数量和标准应当是科学的,因为过于强调工作成果会给人的行为带来压力,导致不择手段的行为产生。为了减少选择不道德手段去达到这些效果的可能性,管理者必须确定合理的目标,明确表示行为的期望,使得员工始终具有正常的“紧张”和“费力”程度。第四,所设目标无论在数量或质量方面都具备可考核性,也许是目标管理成功的关键。任何目标都应该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具有可考核性。有些目标,如“时刻注意顾客的需求并很好地为他们服务”,或“使信用损失达到最小”,或“改进提高人事部门的效率”等,都没多大意义,因为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没有人能准确地回答他们实现了这些目标没有。如果目标管理不可考核,就无益于对管理工作或工作效果的评价。

现代主义建筑基本观点有哪些? 篇5

从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观点:

①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格罗皮乌斯说:“我们正处在全部勒柯布西耶生活发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最要紧的是跟上不断发展的潮流。”

②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针对学院派建筑师轻视实用和经济问题,密斯范德罗说:“必须满足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

”又说:“我们的实用性房屋值得称之为建筑,只要它们能以完善的功能真正反映所处的时代。”勒柯布西耶则号召建筑师要从轮船、汽车和飞机的设计中得到启示:“一切都建立在合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③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格罗皮乌斯在19即建议用工业化方法建筑住宅。密斯范德罗认为:“建造方法的工业化是当前建筑师和营造者的关键课题。”他一生不倦地探求钢和玻璃这两种材料的建筑特性。勒柯布西耶则努力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他们在使用这些建筑材料方面,树立了许多范例。

④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密斯范德罗说:“在我们的建筑中使用已往时代的形式是没有出路的。即使有最高的艺术才能,这样去做也要失败。”格罗皮乌斯说:“我们不能再无尽无休地复古了。建筑不前进,就要死亡。”

绿色电力有哪些 篇6

1 风力发电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能, 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就是风力发电。我国的风力资源极为丰富, 特别是东北、西北、西南高原和沿海岛屿, 平均风速更大;有的地方, 一年1/3以上的时间都是大风天。

2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这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 尤为重要。目前, 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 然后按常规方法发电, 称为太阳能热发电。另一种是通过光电器件 (如太阳能电池) 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称为太阳能光发电。

3 地热能发电

一手好牌有哪些? 篇7

作为巨人2015年的战略级大作,《武极天下》由纪学锋和徐博亲自掌舵研发与发行工作。该手游首创的“无商城”模式,打破以往“自上而下”的手游商业链条。其意义堪比端游时代《征途》创立的免费商业模式。

除此之外,徐博公布了巨人移动的产品和IP储备,其中包括《3D征途》、《新古龙群侠传》、《大唐玄奘》、《黑猫警长》、《征途无双》、《炫斗三国志》、《武侠》、《S12》、《北魏王朝》、《名侦探柯南》、《犬夜叉》、《恶魔法则》、《大话天朝》、《仙侠世界》等二十余款游戏和ip曝光,IP类型涵盖小说、游戏、影视和日本漫画,题材包括涵盖RPG、卡牌等多种手游类型,既有巨人自研产品,也有投资、合作开发或从海外引进的精品。每一款产品的揭幕都引起了现场的惊呼,将发布会现场带入第一个高潮。

强强联手,合作共赢

俗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为了更好地打这一手好牌,巨人在发布会现场宣布与多家端游页游厂商的深度合作,将与久游、天游、像素软件、目标软件、欢乐互娱等多家厂商强强联手。《刀剑2侠魔志》、久游的《SD敢达》以及欢乐互娱的《街机三国》等多款端游IP改编成的手游,都将纳入巨人移动的发行版图。

携一线明星探索代言新模式

金曲歌后蔡依林、中国内地当红男演员井柏然亲临发布会现场,井柏然在现场坦言,自己是巨人手游的忠实玩家。纪学锋、徐博与蔡依林共同启动仪式,揭开巨人开创明星代言新模式,蔡依林在现场表演了她获得金曲奖的专辑主打歌,将现场带入又一个高潮。

蔡依林透露,她将和巨人移动进行更深程度的合作,包括7月18号及之后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将会以“武极天下”冠名。此前,国内一线女星杨幂、跑男王宝强都牵手巨人移动,出任巨人旗下手游代言人。杨幂曾以神秘角色深度植入系统,同时通过专属活动与玩家进行互动。

从产品储备、发行实力到IP储备再到明星资源,巨人移动抓了一手好牌。

发布会现场,知名开发商Super Evil Megacorp公司携手巨人移动共同宣布:2015年苹果发布会演示游戏《Vainglory》将正式登陆中国,巨人网络集团将作为合作方发行该产品。

有哪些描写母爱伟大的现代诗歌 篇8

是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母爱,

炽热而又明媚;

淡紫色的蒲公英,

是星空下缓缓流动的母爱,

浪漫而又舒适

雪白的蒲公英,

是微风下轻轻舞动的母爱,

纯洁而又醒目。

花开,

是怎样的灵动

★ 描写鸽子现代诗歌

★ 描写老师的现代诗歌

★ 描写春节的现代诗歌

★ 描写绿的现代诗歌

★ 描写元旦的现代诗歌范本

★ 描写春天的现代诗歌

★ 描写成都的现代诗歌

★ 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

★ 描写母爱是什么排比句

“绝对”遗传有哪些? 篇9

1.接近百分之百的“绝对”遗传:

①肤色:遗传时不偏不倚,总是遵循“相加后再平均”的自然法则。如,父母皮肤较黑,就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父母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子女便会拥有不白不黑的中性肤色。

②下颚:是不容商量的显性遗传。如,父母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常常毫无例外地长着一样的下巴,像得出奇。

③双眼皮:也属“绝对”性遗传。有趣的是,父亲的双眼皮几乎百分之百会留给子女。有些孩子出生时是单眼皮,但成年后也会“补”上像父亲一样的双眼皮。另外,大眼睛、大耳垂、高鼻梁、长睫毛,都是五官遗传时从父母那里最能得到的特征性遗传。

2.有半数以上概率的遗传:

①身高:只有30%的主动权掌握在子女的手里,因为决定身高的因素35%来自父亲,35%来自母亲。假若父母双方个头都不高,那只剩下30%的后天身高因素,这也决定了有些孩子力求长高的各种尝试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②肥胖:父母肥胖,子女就会有53%的机会成为大胖子。若父母一方肥胖,子女成为大胖子的概率便下降到40%。这说明,胖与不胖,大约有一半可以由人为因素决定。子女完全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充分运动,来使自己的体态更加匀称。

③秃头:造物主似乎有些偏袒女性,让秃头只遗传给了男子。如,父亲有秃头,儿子便有50%的“中奖”概率;就连母亲的父亲也会将他秃头的25%的概率留给外孙们。这种传男不传女的性别遗传倾向,让男士们无可奈何。

④青春痘:这个让少男少女耿耿于怀的容颜症,居然也与遗传有关。父母双方若都有过青春痘,那么其子女患此病的概率将比无家族史者高出20倍。

3.虽有遗传,但概率不高:

少白头:属于概率较低的隐性遗传,因此不必过分担心父母的少白头,会在自己的头上重现。

4.先天遗传,后天可塑:

①声音:通常,男孩的声音大小、高低像父亲,女孩的声音像母亲。但是,这种由父母生理解剖结构的遗传所影响的音质如果不够完美,多数可以通过后天的发音训练而改变。某些声音条件并不优越的人,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刻苦的练习而拥有甜美或浑厚的嗓音。

②萝卜腿:酷似父母的萝卜腿,完全可以通过充分的健美运动重新塑造,变得修长、笔直。倒是那双腿若因遗传而显得过长或过短时,则无法再塑,只有听其自然了。

【编辑:杨子】

循环经济有哪些主要特征? 篇10

1 新的系统观

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 将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2 新的经济观

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 资本在循环, 劳动力在循环, 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 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 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 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 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3 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 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 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新的生产观

循环经济观要求在生产中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 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 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 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 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5 新的消费观

现代教育理论有哪些 篇11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Tianjin Moder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集应用文科、应用理科、工科及艺术学科于一体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成立于。

学院设置了应用文科、应用工科及艺术类共35个专业,其中7个国内领先的特色专业,3个天津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全国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申报国家《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并于完成验收;经天津市教委批准与天津商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四年制高职人才试点工作。学院是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高等职业学院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单位,荣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这一职业教育最高殊荣。

上一篇:在校生学历证明下一篇:电力施工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