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精选7篇)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1

摘要:针对一例自卑情绪问题的案例,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结果显示:来访者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人际关系明显得到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来访者对自身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满意感、幸福感。咨询效果良好,也表明了运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能够改善来访者的自卑情绪,提高来访者的自信心。关键词:自卑情绪;认知疗法;行为训练

1.资料收集 1.1一般资料

余某,女,20岁,未婚,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出生于云浮市一个农村家庭,家中三姐妹,自己是老小,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一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1.2主诉

出现莫名的抑郁情绪,感到自卑、焦虑,持续一月。1.3个人陈述

觉得自己长得矮小不漂亮,所以从小玩伴较少,爸爸有时会打骂她们,所以自己从小性格温顺,但由于身体较弱,所以在家做事不多,妈妈对自己较为保护。自己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大,时常对自己说20岁的大学生啦,该懂事了,在家要求她有大学生的样子。自己也希望能够与众不同,出人头地。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做过太多事的缘故,自己一做起事情来,就遭到妈妈的批评,这让自己觉得压力很大,同时看到周围与自己同年龄的人都已为人妇,做起事来也有模有样的,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回到学校,看看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自己却没有一样技能可以拿得出手的,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而不敢表现自己,还担心自己用语不当无意中会得罪同学,所以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敢主动与他人讲话,老师上课提问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觉得很丢脸,由此更加自卑,觉得活了二十年的时间自己竟然什么都不会做。希望自己能够像别的同学那样开朗、自信,上课能自如的回答问题,能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1.4个人成长史

足月顺产,身体健康,未曾患过严重疾病。

小时候由于爸爸有点家暴,所以从小性格温顺,特别听话,以避免挨打。由于在家排行老三,是女孩,所以爸爸对其不好,妈妈接受家中没有男孩的事实,对其较为包容,但妈妈性格较为急躁。自己现在有时做事不顺情绪就比较暴躁。学习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未曾和他人发生过争斗。

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抱着对大学及自己人生的美好憧憬来到大学。入学后生活朴素,不太懂得打扮自己,家里人对自己的期望较高,自己也很努力的学习生活,期末成绩排名全班第一,却担心自己以后维持不了这个成绩而忧心。性格较内向,只与宿舍人交流,很少主动与其他人聊天。害怕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觉得自己做得不如别人好时会丢脸。1.5观察及他人反映

(1)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

衣着整洁朴素,身材瘦小,思路有些混乱;面部表情略显紧张,谈话时求助者感到不自在,低着头,不敢看咨询师。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助。来访者自小体弱多病,所以个性较为依赖他人,平时休闲时喜欢画画,参加了学校了漫画社,此次报名参加了学校举行了漫画比赛。这是为了使自己摆脱不好的心境而参加的。目前,觉得自己的这种不良状况影响学习而来求助于咨询师,希望在咨询师的协助下能够调整状态改变自己,拥有快乐积极上进的生活。

(2)同学诉述

性格较为内向,平常较少与同学主动交流,偶尔脾气较为暴躁,少与人发生争执,求助者近一段时间整日无所事事,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大家一起玩话语很少,经常做寝室玩手机或看看书,感觉其情绪较为低落。

(3)辅导员诉述

大一上学期学习认真努力,与其谈话得知该同学有理想,做事踏实,为人不张扬,但性格内向、文静,学期末成绩全班排名第一。但这一学期她情绪明显低落很多,去宿舍找其谈话时,得知因担心自己无法保持以往的好成绩而忧心,同时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其他同学而自卑。

2.评估、诊断与分析 2.1求助者心理评估及诊断

该案例的资料来自摄入性会谈、观察法、测验法,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可信。

该求助者目前的身体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1)生理状态:从小体弱多病,早醒,脸易红。

(2)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低,对人对事悲观消极,情绪低落;但无伤害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不自信感到忧心、焦虑。

(3)社会功能状态:性格内向导致人际关系不良,几乎没有朋友,近期回避与人交往。但日常生活无碍,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但做事效率低下。

2.2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分析:小时体弱多病,导致自不如人的自卑感。20 岁,是各类心理问题的易发年龄。但近几年来身体健康,无其他躯体疾病,排除躯体精神病的原因。

(2)社会原因:初二同学的一次恶作剧觉得自己受到嘲弄;几乎没有朋友,家人对其不理想导致社会支持系统薄弱。

(3)心理原因:性格内向,人际关系不良,对自我的评价过低,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如:自己一无是处,无论是什么事,别人做的都比自己好)。2.3心理测验

针对来访者症状选用SCL-90 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显示: 总分:187,躯体化: 2.3,强迫: 1.6,人际关系: 2.8,抑郁: 2.0,焦虑: 2.2,敌对: 1.1,惊恐: 1.0,偏执: 1.1,精神病性: 1.0,其它:2.9。依据“咨询告知”原则,以上资料的采集均征得求助者同意。2.4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及心理测验结果, 该来访者无智力障碍,性格内向,自我要求较高。有轻度焦虑、抑郁和轻度人际关系问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良情绪属于对生活事件的正常应激反应,反应强度在正常范围内。人格无明显异议,思维合乎逻辑,内容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为一个月左右,时间较短,没有幻觉、幻想等精神病症,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2.5初步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自卑、焦虑、抑郁情绪。诊断依据:

(1)病程标准:一个多月

(2)症状学标准:情绪低落、人际关系较差、学习焦虑。(3)严重程度标准: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反应可以理解且能够找到相应的原因,内容未泛化。入学体检报告没有异常,说明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无重要病史,无家庭精神病史和遗传病史。2.6鉴别诊断 2.6.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源测,精神病的特点是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不主动就医伴有幻觉幻想,行为异常等。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幻想等精神病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2.6.2与神经症相鉴别

神经症的特点是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痛苦无法自行化解,反应事件与初始事件不相关,内容出现泛化,病程大于三个月或一年。该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与社会功能受损病不严重、病程不足三个月,问题没有泛化。根据许一新教授对临床评定方法,评定不足6 分,因此排除神经症。

2.6.3与严重心理问题想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反应剧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性控制,反应对象被充分泛化,病程大于两个月,不超过一年。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也没有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3.1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 与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近期目标: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帮助求助者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改变来访者对内向与自卑的看法,改善紧张情绪和人际交往。

长期目标:促使求助者积极乐观的看待人与事,增强其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完善人格。3.2咨询方案的制定

3.2.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咨询方法:认知疗法,放松训练

咨询原理:目前,来访者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是一般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不来那个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对此类问题是最有针对性和治疗性的。

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对于治疗焦虑紧张、失眠有较好的疗效。3.2.2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 每周一次, 每次60分钟左右。咨询收费: 按照相关规定,学校咨询免费。

4.咨询过程

4.1诊断、评估与建立咨询关系阶段(2次)

本次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来访者的基本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探寻其改变的意愿,具体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运用倾听和共情技术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初步找出求助者自卑情绪产生的关键点,缓解其焦虑。在上级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SCL-90 的施测,以便根据临床资料初步确定一个具体、可行、积极的、双方可接受的、可评估的咨询目标。

根据第一次咨询收集到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小时候,因为父亲有家暴的倾向,使得自己对父亲的行为感到愤怒但为了避免挨打,形成做事小心谨慎,性格温顺偏内向,实际好强的个性,刚入大学家人对自己突然之间的高期望使得自己感觉压力很大。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作用。

二、性格内向、好强,刚进入大学尚未适应大学生活,过分看重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弱点,再加上上课时自己表现令自己失望便得自我感觉更加恶化。存在不合理的认知,对自己的全盘否定使自己产生自卑、抑郁情绪。失去家庭支持使得来访者无力摆脱困境,于是出现人际交往不良的现象。于是决定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法来改善来访者目前的善状况,来访者接受,并约定每星期四晚咨询,每次一小时。4.2咨询阶段(4次)

首先,缓解来访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根据上次咨询的结果告诉来访者她的主要问题所在,并向她介绍认知疗法,启发她认识到个人认知对自己情绪的影响,并结合引起焦虑抑郁的事件,对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行初步分析,一起探讨求助者不正确的认知观念,使其通过调节认知观念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因为求助者的朋友不多,所以鼓励其以写日记的方法找出生活和学习上令自己开心以及不开心的事情,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和想法。同时鼓励求助者多与宿舍人聊天。

会谈摘要:

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事是让你很开心的呢?

来:很少吧!我觉得我基本都是在不开心中度过的,考试全班第一名时,感觉有点小开心,不过很快又不开心了,害怕没法保持。

咨:你觉得每次考试都拿第一才达到自己的要求? 来:是的。我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我不能成绩差。咨:那平时什么事会让你特别不开心呢? 来:想到自己处处不如人时,就特别地不开心。

咨:你会把你的这些开心与不开心跟别人比如家人或同学分享吗?

来:不会,我不能让他们知道这些。

咨:既然你不想让他们知道,那你可以尝试写写日记,把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记下来,如果能与宿舍同学或朋友分享的话就最好了。

第二步,引导求助者正确的认识内向与自卑的区别,求助者认为自己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影响其人际交往。所以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外向,认为外向的人就是积极乐观的。通过澄清内向与自卑之间的区别,引导其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内向外向主要指人的精神指向,比较关注内心的是偏内向,比较关注外部世界的是偏外向。关注内心的人着力发展自我感,首要面对的是如何喜欢自己;关注外在的人着力发展能力,首要面对的是被人喜欢与被环境认同。当一个内向的人试图变得外向听时候,就可能会失去自我内心的安宁,也失去了命运的眷顾。并以实际生活中以及影视中内向但自信的人为例,使其认识到内向性格的好处所在。鼓励求助者列出自己的优点所在。

会谈摘要:

咨: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我很差,没什么优点。身边的同学都是多才多艺的,能力也很强。

咨: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差,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来:觉得自己差,还有原因? 咨:那当然!如果自己真的差,那为什么差?如果自己是有优点的,为什么会认为自己差? 来:我认为我是真的差,文艺不行,体育也不怎么样,没法跟其她人比。

咨:我发现你有很多优点,有礼貌,说话有条理,表达清晰,思维很好。

来:真的?(抬头看着咨询师)咨:真的!你身上还是有优点的,可是你为什么看不到呢? 来:我从来没发现自己还有这些优点,也没考虑过在自己身上找优点。

咨:问题就在这里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的,可是我们却没有发现。

来:你的意思是说,我对自己了解的不够? 咨:是的,可以说你对自己了解得很少。就算了解一些,也是片面的。来:了解很少?片面的? 咨:甚至是错误的。我们有时候对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也就是所谓的认知偏差。

来:„„那我要怎样更好地认识自己呢? 咨:你回去认认真真地想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下你发现的你身上的优点。

第三步,改善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因为自卑的原因求助者不愿与更多的接触,因为个性要强,追求完美,在归因方式上,倾向于内部归因,觉得是自己努力不够。这次咨询主要是告知求助者放松训练的过程,因其认真配合的态度所以鼓励其总结其他人人际交往的技能,鼓励其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因为求助者已经开始接纳自己并且遇事也能从积极的方面进行考虑,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求助者的实际行动。因此与求助者协商,咨询时间改为两周一次,给其自己帮助自己的时间。

会谈摘要:

咨:你现在对自己的优点有所认识了吗?

来:我还是觉得自己没多少优点,同学们都能歌善舞的,我啥都不会。一定要找优点的话,可能文笔还行。

咨:那你有没有把你这个优点发挥出来呢? 来:没啥好发挥的呀。

咨:你可以多写写文章,甚至投投稿什么的,你还可以加入《理工青年》等,去编辑校刊、系刊啊!这样你非但可以发挥你文笔好的长处,还可以在团队中跟人交流、合作,结下友谊。

来:我怕我做不好。

咨:你一定可以做好的,一步一步来,你先尝试写文章去投稿。来:那我试试吧!

第四步,鼓励来访者多与家人沟通,寻求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体会家庭的温馨。4.3结束巩固阶段(1次)

本阶段主要回顾咨询过程,让求助者总结自己的变化,收获。肯定求助者自己的努力,鼓励其不断完善自己。再次对求助者施测SCL-90并反馈测评结果:躯体化1.0,强迫1.2,人际关系1.8,抑郁1.4,焦虑1.6,敌对1.0,惊恐1.1,偏执1.2,精神病性1.1,其它1.5。结果表明,来访者的抑郁、焦虑及人际关系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

5.咨询效果的评估 5.1求助者的评价

现在的自己心里平静了很多,不会考虑太多还未发生的事情,而是专注于现在,遇到麻烦事时也知道跟同学聊聊,性格内向也有很多好处,比如说与人相处时善于倾听,能够理解别人,可以时刻反省自己,并做改进。5.2他人评价

辅导员反映来访者这段时间更为开朗,能参与班级活动,主动报名参加系里举行的英语比赛。室友反映来访者更愿意向她们敞开心扉,聊天时主动参与,不再像以前一样自己一个人坐着。5.3来访者社会适应状况改变

来访者能够自主的安排学习和休闲时间,心态较稳定,偶尔情绪不好急躁也可以自己调整了;与人交往不再紧张,上课老师提问不那么紧张。5.4咨询师的评估

回访和追踪的结果表明,基本达到预期的咨询目标。该咨询协助来访者接受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了自信心,使来访者学习和生活更加开心。5.5心理测验结果

SCL-90:躯体化1.0,强迫1.2,人际关系1.8,抑郁1.4,焦虑1.6,敌对1.0,惊恐1.1,偏执1.2,精神病性1.1,其它1.5。测验结果表明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良好。以前的主要症状已得到有效改善。

6.结语

本次咨询是我工作以来咨询过程相对完整的一次,在把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收获和思考。现总结如下:(1)求助者来到咨询室时,手里拿着一张已经写好的材料,我一看里面有太多的不合理信念以及普通的事情。但对于求助者来说这些都是困扰她的问题,对于其他人来讲的小事情在求助者看来却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大事情。所以此次咨询收集一般的资料,通过共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取得了求助者的信任。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理解是良好咨询的第一步,这远比任何的咨询技术重要。

(2)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但在咨询的过程中我认为需要让求助者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有更多的机会来巩固那些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观念,进一步学习使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情绪行为反应。只有当求助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时,咨询才算达到目的。如果求助者建立的合理认知不运用在实践当中,任何咨询都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与求助者协商咨询改为两周一次,引导求助者自助。

(3)认知疗法即要纠正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这就需要咨询师对该事件有良好的认知方式,这样才能指导求助者。但在运用此治疗法时我发现很容易陷入“说教”状态,导致我和求助者的地位变得不平等,违反了平等原则。于是在督导的启发下,在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注意避免“说教”,而是启发求助者自己发现问题所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己找出正确的方法,并对其想法表示肯定,巩固良好的咨询关系,增进良好的咨询效果。

(4)由于第一次做长期咨询,面对求助者偶尔反复的情绪,内心会有一种挫败感,这需要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这种反复情绪要接纳并耐心引导求助者运用之前咨询所获来自行分析目前的状态,找出释放不良情绪的合理途径,维持良好的咨询,增进咨询效果。

参考文献: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2

1. 人口学资料

吴某,男,19岁,北京某大学大一新生;汉族,无宗教信仰;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

2. 个人成长史

出生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农村的普通家庭里,独生子,父母均为普通农民,主要工作为务农。家庭和睦,父母对其学习要求较严格,自我要求也相对较高。从小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学校里的优秀学生,2011年顺利考入北京一所著名高校。在上大学之前,人际关系良好。

3. 目前状态

(1)精神及身体状态: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焦虑,易紧张,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近两周开始入睡较难,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

(2)社会功能:人际关系尚可,但与城市里的学生相处有点不情愿,或者故意躲避城市里的学生;因自设学习目标过高,压力较大而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到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3)心理测验结果: (1) S C L-90,焦虑因子分为2.4,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2) 抑郁自评量表(SDS), 39(标准分),无抑郁症状; (3) 焦虑自评量表(SAS), 57(标准分),为轻度焦虑。

二、主诉、个人陈述、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自上大学以来,总是不自觉地拿自己跟城市里的学生比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感到自卑,心烦意乱,情绪低落,睡眠困难达2周;学习压力较大,情绪无法排解,人际关系受到影响,学习效率严重下降,又邻近期末考试,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而感到焦虑,故前来咨询。

从吴某的舍友以及同班同学了解到,其性格偏于内向,社交能力不是很强,自我要求高,做事追求完美。

三、评估与诊断

1. 心理状态的评估

该来访者精神状态正常, 无重大躯体疾病表现,心理冲突是由现实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的不适应所激发,引起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感的心理冲突,导致心理失衡、并为此焦虑、紧张,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是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一般心理问题,焦虑情绪。

(2)诊断依据:一般心理问题是指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本案例有明显的现实原因(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的不正确认知),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有很好的自知力,主动求助愿望强烈,因而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范畴。

(3)鉴别诊断: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相应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焦虑性神经症。

3. 病因分析

(1)生物因素:该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因素:家庭对其的期望以及求助者自身的不合理认知;人际关系方面,与舍友关系一般,新环境里缺乏可以倾诉的知心朋友,缺乏来自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能及时得到父母、老师及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3)心理因素:求助者性格偏内向、不稳定;对自我的认知存在不合理信念;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自我评价不够全面、客观。

四、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参照有效咨询目标的七要素,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如下咨询目标:

(1)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我认知中的不合理信念,并建立新的合理认知模式;

(2)改善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协助求助者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自我暗示,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模式,减轻自卑心理,增强其自信心;

(3)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适应新环境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

1.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 E B T)由Ellis于1955年提出,是一种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A BC理论,即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才是造成情绪及行为困扰的直接原因;本案例主要运用的技术有: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和认知作业。

2. 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师与求助者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向求助者说明双方在咨询中遵守和执行。

六、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分为3次,每周1次,每次约50分钟,相应的咨询阶段也划分三个。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1.诊断评估、测验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咨询)

咨询师采用会谈法和心理测验法,具体过程如下。

(1)询问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填写咨询登记表,并介绍咨询中的相关事项与规则,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探询其内心的矛盾及改变意愿;

(3)在尊重、热情、真诚的基础上,专注倾听、无条件接纳和积极关注,帮助求助者缓解其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

(4)进行三项心理测验,包括S C L-90、S D S、SAS;

(5)向求助者反馈心理测验结果,并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6)与求助者商讨自身心理冲突的关键处,并协商确定咨询目标与咨询计划;

(7)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卑心理的具体表现以及自己当时的感受,询问求助者周围的4~5个朋友或者舍友对求助者的印象。

2.心理咨询阶段(第2次咨询)

(1)咨询师综合采用了会谈法、放松训练以及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进行咨询,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1) 咨询作业反馈:倾听求助者描述自卑困扰;共情求助者产生的自卑及焦虑情绪;积极关注求助者自身改变的动力;探询求助者自卑背后的原因;

(2) 指导求助者放松,教会其放松程序,并能更好地运用到平时生活学习中;

(3) 引导求助者理清自己存在的不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改变不合理信念,建立新的认知模式;

(4) 布置家庭作业:练习放松训练,并运用其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记录自己一周的情况,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法,进行自我辩论;找出自己的10个优点,并附有具体事例。

(2)第2次咨询的部分咨询摘录。

咨询师:你真的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吗?

求助者:是的,除了学习,现在学习好像也不能保证了。

咨询师: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有什么依据吗?

求助者:就像上次说的那样,我普通话不好,带有很重的方言味,长得一般,不风趣幽默,没什么特长之类的,又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穿着打扮又这么土,反正就是看自己哪里,哪里都不顺眼。

咨询师:那么你的意思是说,像毛泽东那样说着带有湖南味的普通话就该让人嘲笑?像邓小平那样长得矮小就该让人看不起?

求助者:也不是。毕竟每个人除了缺点、不足,还有自己的长处。

咨询师:那你觉得你有什么长处呢?

求助者:我可能就学习好一点吧,不过那只是过去。

咨询师:嗯,你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那么上次布置的作业中有一项是询问你周围的人对你的看法,现在,咱们来了解一下作业情况可以吗?

求助者:嗯,好的。同学对我的评价还不错吧,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糟糕,没想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优点。

咨询师:嗯,学习刻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为人真诚,生活上也不铺张浪费。看来你在周围人的眼中还是有很多很多优点的。你是怎么看这些评价的呢?

求助者:我越来越感觉自己是被外在风光的东西遮挡住了眼睛,没有看到内在更宝贵的品质和优点。

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3次咨询)

第三次咨询中,咨询师采用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积极自我暗示法进行咨询,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1)咨询作业反馈:求助者认真完成作业,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优势和积极资源最重要的还是要得到自己心底真正的肯定,认识到了缺点与优点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重要的是自己对它们的看法, 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至于考试成绩,现在觉得只要自己尽力了,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

(2)肯定求助者的领悟反思力,赞扬其逻辑分析能力,并引导其对自己的合理评价,鼓励其尝试从积极的视角认识自己;

(3)运用合理想象技术,改变求助者提出的不合理信念,强化合理信念。

七、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自信心提高了,不再盲目跟他人比较了,跟同学关系好了,也开始向城里同学学习他们擅长的知识和领域了;心情好转,不再紧张焦虑;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学习,睡眠有所改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2)室友反映:求助者有更多时间跟大家接触,人际关系改善了,心情开朗很多。

(3)心理测验结果:求助者有SCL-90各项因子均小于1;SDS为38,无抑郁症状;SAS为42,无焦虑症状。

(4)咨询师的评估:求助者谈到自己时也不再那么沮丧悲观了,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不合理认知,积极乐观,自我接纳能力提高了,建立新的合理信念,信心也提高了,学习、睡眠也恢复较好的状态。

八、小结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吴某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吴某的基本状况及其对自身自卑和考试焦虑情绪问题的认识。基于求助者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在咨询过程中应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辅以积极暗示法协助吴某认清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经过调整、修通认知观念,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二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三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3]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3

摘要: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大学毕业后求职不顺产生了焦虑、烦躁、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并出现失眠、早醒等症状,持续一个月左右,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的诊断结果为焦虑症。对此,心理医师采用中心疗法有效地缓解了其焦虑情绪,并使其逐步确立了明确的行动目标,有效增强了其协调能力、自信心以及心理适应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生 焦虑 咨询

1 一般资料

①人口学资料:徐某,男,23岁,杭州人,汉族,本科毕业,未婚。②个人成长史:徐某为家中独子,父母均在由国企改制的外贸单位工作,父亲从事业务工作,经常出差;母亲从事财务工作,即将退休。父亲非常好学,但性格比较孤僻;母亲性格外向,为人热情,比较大大咧咧,夫妻的感情不是十分融洽,平时的交流不是很多。徐某生长发育正常,按时入学,从小学习成绩中等,但特别喜欢画画,尤其是喜欢漫画,因此在高考选择专业时特别选择了与设计相关的专业。小时候的性格活泼好动,可以说非常顽皮,但是对父亲非常畏惧。只要父亲不在场,就比较活跃,一旦父亲出现,就会变得非常安静。徐某大学毕业已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尚未开始工作。过去从未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未接受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③精神状态:感知觉、记忆和思维均未见异常,但情绪比较焦虑,有时会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④身体状态:体型偏胖,有时感觉全身疲乏,偶尔出现失眠和早醒。⑤社会功能:社会交往减少,毕业后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与父母交流,也很少外出与朋友接触。⑥心理测验结果:使用了SAS测验,标准分为58。

2 主诉和个人陈述

①主诉:近一个月来情绪焦虑,出现失眠症状。

②个人陈述:大学毕业后,自己想要找一份与专业和兴趣符合的动漫方面的工作,但都没有找到理想的。父亲建议去日本留学,因为日本的动漫产业是非常发达的,要从事这个行业的话,先去日本进修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要想去日本首先得学好日语,而自己现在的日语水平还远远不够。朋友也有给自己介绍工作机会,不过得先画一幅作品给对方看一下,现在已经画了三分之一,但总觉得要画完这幅画的压力很大,要画得好需要很多的时间,害怕公司不能给自己这么多时间来画。自己其实更希望能去日本求学,但母亲一直在催自己赶紧找工作,不要整天在家里待着,可自己又不想随便地找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同时,与自己同年的表兄弟已经找好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家里人都非常为他高兴,这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近一个月来开始出现失眠的症状,不想见到母亲,也害怕父亲问起留学的事,整天不愿意离开房间,很少与朋友联系,同时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有些心神不宁,人也感觉比较疲乏。

3 观察和他人反映

①咨询师观察结果:徐某衣着、装束整洁,感知力正常,能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存在而主动前来寻求帮助。在讲述与自己的兴趣有关的话题时思路清晰、思维连贯流畅、言行一致;在讲述近来的状况时眼神有些游移,注意力不是很能集中,经常出现一些抠手和抖腿的小动作。②母亲反映:徐某从小比较顽皮,但因为父亲对他非常严厉,所以比较害怕父亲。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喜欢看漫画、画漫画。在班上成绩中等,但自我感觉总是比较良好,特别是因为喜欢日本的漫画,所以也喜欢研究日本的历史,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广的,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是毕业之后,一下子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最近就开始一个人闷在房间里上网,也不让我进去,都不知道他在那里做什么。他父亲建议他申请去日本留学,但我不是很赞同,一方面需要很多钱,家里也不是很富裕;另一方面他的语言也不过关,一下子也出不去。所以我建议他还是踏踏实实地先找一份工作做起来。但我看他什么也不行动,真是很着急。

4 评估与诊断

①对求助者心理状态的评估:求助者感知觉正常,思路清晰、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完整、相对稳定。SAS得分58,为轻度焦虑。②诊断:该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③诊断依据:a求助者的不良情绪是由毕业后就业的压力引起的,属于现实的刺激因素;b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了一个月左右;c不良情绪尚能在理智控制下,始终保持行为不失常;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和找工作或继续求学的相关事件,并没有泛化;e社会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妨碍。

5 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①近期目标:缓解紧张焦虑情绪,逐步明确自己的下一步行动目标,或者安心在国内找一份工作,或者努力学习争取出国留学的机会。②长远目标:体会到当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两种抉择难以取舍时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增强求助者的协调能力、自信心及适应能力,实现自我成长。

6 咨询方案的制定

6.1 方法与原理

①方法:求助者中心疗法。②原理:求助者中心疗法是基于人本主义哲学理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的方向迈进。

6.2 心理咨询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6.2.1 求助者的权利。①了解心理咨询师的从业资格情况;②了解咨询流程;③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心理咨询师;④根据自身心理承受情况转介或中止咨询。

6.2.2 求助者的义务。①向咨询师提供有关真实情况;②积极主动地配合心理咨询师的治疗;③认真接受心理咨询师的良性建议。

6.2.3 心理咨询师的权利。①掌握求助者有关咨询的真实信息;②选择合适的心理求助者;③可以使咨询情况转介或中止咨询。

6.2.4 心理咨询师的义务。①依法保护求助者的隐私权;②尊重求助者的人格;③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秉承认真负责原则。

6.3 咨询间隔时间

求助者每周进行一次咨询,每次咨询时间以50分钟为宜。

7 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7.1 第一阶段(第一次咨询)

7.1.1 目标。①建立和谐稳定的咨患关系;②掌握求助者基本信息,分析其求助动因;③正确诊断、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7.1.2 完成情况。①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②运用倾听、情感反应、内容反应等参与技术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其感受到被接纳、尊重、信任;③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了解其精神状态、行为特点、主要人格特征、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支持系统及求助动机;④指导求助者做相关的心理测验并做出评估和诊断;⑤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向求助者说明求助者中心疗法,使求助者认识到该疗法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并签订书面协议;⑥在本次咨询中,在咨询师的积极关注、完全接纳下,求助者逐步从对个人经验持僵化、疏远态度阶段转化到开始“有所动”阶段;⑦布置家庭作业: 认真思考咨询师的谈话并提出问题。

7.2 第二阶段(第二、三次咨询)

7.2.1 目标。①加深咨询关系。②运用解释、指导等影响技术来分析问题,体会其经验来源和自我评价之间的不协调。

7.2.2 完成情况。①帮助来访者分析清楚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是:一,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逐渐产生焦虑情绪;二,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不知该听从哪一方的建议,因此产生了双重趋避式的矛盾心理;三,原本对自己在画画技能、日本文化历史知识等方面都是很有自信的,但当毕业求职不顺利,而表兄弟又成功找到工作后,使来访者对自己的信心产生动摇;②让来访者认识到现在的情绪体验和自己想要的情绪体验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比如:他想要在毕业后能够发挥所长,或者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或者能够继续去日本求学深造,体验成功,但现实却是两方面都有阻碍;他想要得到家人的认可,但结果更多的却是各方面不同的压力;③让来访者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和问答,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开始的矛盾困惑阶段,慢慢地理解和接受了自己的情绪体验和适应不良的来源,明白了经验和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开始下决心去行动,尝试改变。④布置家庭作业:a联系两个已经开始工作的关系较好的同学,向他们询问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他们是如何考虑、如何解决的;b 向两个好朋友询问,在他们眼中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认真思考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之间的差异,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状态;c 尝试向父母倾诉自己的烦恼,取得他们的理解,排解不良情绪和情感;d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散步等等,且每天坚持一个小时。

7.3 第三阶段(第四次咨询)

①目标。通过对来访者完成家庭作业的肯定及没有做好的地方的讨论,来访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②完成情况。通过与同学们的沟通,来访者了解到其实有不少同学都挺佩服他的绘画技能,还有他较广的知识面;只是觉得他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有点清高,有点理想化。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也不是个个都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很多次的碰壁。咨询师积极和来访者探讨接下来该如何去完成自己不一致的体验和矛盾之间的协调与转变。澄清和发掘来访者自身可利用的资源,让来访者更有信心去积极面对自己目前的状况。

7.4 第四阶段(第五次咨询)

①目标。对咨询效果进行确认,最后作出告别。

②完成情况。由于上一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此阶段,来访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已不再那么看重。他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自我经验的排斥、歪曲越来越少;自我内部的沟通越来越多,自我的体验越来越真实。他尝试着改变自己以前僵化的个人建构,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各种经验,制定科学决策。

最后,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绪变化和自我体验做了整体描述,并告知咨询取得的成绩是相对让人满意的,至此双方愉快地咨询结束。

8 咨询效果评估

来访者自我评估:通过五次咨询,自我感觉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缓解,对求职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心里面踏实多了,知道自己眼下该如何选择、如何行动了。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表示会扬长避短,重新树立了自信心。

咨询师的评估:咨询的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来访者矛盾、焦虑的情绪基本消除,由此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睡眠等问题也已基本解决,对当下的选择也已确定。重新进行SAS测试,标准分为45分,已低于焦虑分界点。长期目标方面,来访者的协调能力、自信心及适应能力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逐步向着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某理工科院校280例心理咨询案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08).

[2]王瑶,顾红.河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05).

[3]安静.REBT理论及其应用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0(01).

一例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4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 一例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 王 青

身份证号: ***1193111

一例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王青

摘要:本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为一例焦虑情绪求助者进行了心理咨询,针对其非理性的信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矫治,指导求助者学会用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结果很好地改善了求助者的考试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并帮助她学会用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在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同时辅助放松疗法,使她能以正确的积极的方式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本文详细记述了本案例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咨询的过程。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肌肉放松训练一、一般资料

小珊(化名),女,16岁,初三一学生。她成绩优异,是班里的班长。平时和同学相处得很融洽,是同学学习的榜样,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二、个人成长史

足月顺产,自幼身体健康。在读幼儿园时就表现出聪颖可爱的一面,深得幼儿园老师的喜欢。进入小学,因为其母亲是小学教师,对她要求严格,她也很懂事,每次考试都能讨得母亲的欢心,母亲一直也引以自豪。在小学至初中,其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来都是一帆风顺。求助者的性格有两面性: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现的较内向,听话;在同学面前则能说会道,具有一定的领导才干,在同学中威望较高。

三、主诉和个人自诉

主诉:近一个月来,情绪烦躁不安,焦虑,睡眠差,上课时易走神,作业效率明显变差。害怕各类考试,想到中考就更加烦躁。

个人自诉:求助者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班级前三名。学习上特别勤奋,认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今年春节走亲访友时,亲戚朋友对求助者期望很高,认为她肯定能考上最好的高中。母亲虽然没有给予求助者以压力,但行为表现出来,每天陪读到深夜。一个月前,一次数学考试求助者得了七十几分,被数学老师批评了一下,自己也懊悔不已,自责自己考这么的分数,以后怎么参加中考?以后上课加倍认真,生怕考试再考砸,可是越担心越容易出状况,两个星期后的物理考试又不是优秀。这样上课时开始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效率也明显变差,不该出错的地方老是出错。一想到几个月后的中考,就浑身出汗,变得烦躁不安。晚上睡觉有时也会翻来覆去睡不觉,故睡眠质量不高,担心长期下去自己会出什么问题,想尽快摆脱这一窘境,前来寻求帮助。

四、观察和了解情况

求助者独自求诊,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衣着整洁,举止得体,对咨询师极有礼貌,有涵养。说话时言语表达流畅,思路清晰,表述自己近日为成绩退步感到恐慌,睡眠质量不高。

躯体方面:求助者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无不适感,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人格方面:人格稳定,生活习惯均无异常。

社会功能方面:能正常地学习,做好班长工作,与家庭成员、老师、同学正常交往。

医学检查:母亲曾带求助者上医院作医学常规检查,均无异常。

五、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综合临床所收集的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正常偏上,自知力完整,无感知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个性稳定,无重大躯体疾病,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求助者主要问题是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不适。主要表现在求助者目前尚未从几次考试失误的事件中解脱出来,从而有了焦虑的情绪。其症状表面上与考试失误有关,其实质与求助者存在非理性的信念密切

相关,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二)诊断:一般心理问题,属于焦虑情绪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就医,并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局限在考试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从病程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综合以上,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a)心理测试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标准分65,提示有中等焦虑。

b)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有: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不主动求医,有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就医,并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己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和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病因分析 1 生物原因:

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2 社会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接连几次考试不理想,自信心严重受挫。

(2)家庭教育中,父母对求助者期望值过高。(3)学校老师,同学对求助者期望值也过高。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作为优等生,每次考试必须优秀这样才能保证考上最好的高中。

(2)学习的目的性就是为了讨父母欢心,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

(3)性格上追求完美,争强好胜。(4)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解决。六、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法及原理

1.咨询目标: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考试失常引起的非理性信念所导致的情绪困扰,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缓解求助者的焦虑,担心等情绪,并改善睡眠状况。学会了肌肉放松技术,初步控制心理紧张。

远期目标:改变非理性信念和不合理的行为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方法:本案例求助者认为在学业上必须优秀,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发挥正常,只有考上最好的高中,才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可见其焦虑情绪与不理性信念密切相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了合理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

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并建立起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促使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

肌肉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是针对身体上各个肌肉群先集中注意使肌肉绷紧,仔细感受并保持肌肉的紧张状态,5秒钟之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并注意体会肌肉放松后的松软、无力、温暖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情绪从紧张到放松的变化,心情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变得愉悦。

3.原理: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该理论又称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引发人的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不是诱发事件,而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求助者常用一些现实不协调的非理性的认识和信念来分析看待事物,从而产生自我焦虑情绪。通过改变其对事物的非理性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其不良情绪和行为。该求助者就可以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挫折,从而促使身心的和谐发展。

肌肉放松训练的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身体肌肉的放松与情绪的紧张是一对互相制约肉的状态。在同一时刻,个体身上这两种状态不可能同时并存。一种状态的出现或加强必然导致另一种状态的消除或减弱。因此,放松技术就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得到深度放松的技术,以放松的状态对抗紧张的状态,从而达到缓解、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

七 :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八 咨询时间与费用

(1)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2)费用:属于学校工作,打扫咨询室卫生一次。九: 咨询过程

(一)第一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

方法: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求助者。用摄入性会谈法收集求助者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求助者做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52,标准分65,提示有中等焦虑。初步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所在。运用解释技术,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使求助者尝试接受该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的关系,使她能结合自己的问题给予

初步的分析。

布置作业:建议求助者将自己最近困扰自己的内容记录下来,同时让她写出自己的情绪,行为困扰结果(C)和诱发事件(A),并对其作初步的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小结:试图让求助者找出其非理性的信念。(二)第二次咨询

任务:通过进一步解释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帮助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件,而在于自己的认识和信念与现实不协调,找出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并结合求助者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促使其改变自身的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改变其不良情绪和行为模式。

方法:通过苏格拉底辩论来启发求助者对非理性的信念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并代之以理性信念,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

过程:先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在心理问题的核心作用。

咨询会谈片段摘要 : 咨询师:谈谈你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

求助者:以前我没有太在意自己的想法,通过回忆,原来我一直以来对考试成绩太在意,连续几次考试的失利,是我不能接受,也是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的,各种不好的想法从脑子里跑了出来。

咨询师:能具体谈谈有哪些不好的想法吗?

求助者:考试考砸了,也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也就没希望了,这会让家人、老师、亲戚 们失望,自己也无颜面对他们。作为班长,平时特崇拜我的同学们也会取笑我,总之我心里十分苦恼。(诱发事件A:几次考试失利。具体结果C:我的内心十分苦恼。)

咨询师:你是说,这几次考试考差了,你就会考不上重点高中?

求助者:是的,肯定会考不上博文中学的。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这么肯定呢?

求助者:如果要考上博文中学的话,每门成绩基本上要达到优秀,现在我的数学成绩退步了二十多分,物理又不能保证达到优秀,两门理科有了这么大的退步,肯定考不上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肯定会考不上博文中学。)

咨询师:那是你自己的估计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你能保证,你的估计准确无误吗? 求助者:(沉默了一下)不能。

咨询师:几次考试失利就认为会考不上博文中学,这是你自己的

想法还是有科学根据的?

求助者:是自己的想法。(说完就开始沉默)

咨询师:你的这些想法只是你的主观看法,根本没有科学根据,不能保证会是事实。考试的几次失利并不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差,更不能说明你的知识基础差。其实在我们学校每年考试博文中学的同学中,几乎有一半是在最后一次中考中杀出来的黑马,平时这些同学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们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挺进了博文中学。即使到那时侯你的分数离博文中学的分数差点,还有很多的选择机会,全市其它重点高中,每年的高考成绩相当不错呐。你这样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那我来试试吧。咨询师:好的,你自己来一下。求助者:这样一想,我的感觉好多了。

通过与求助者的谈话找到了其不合理的信念:考试的几次失利就不能考上重点高中。找到影响自己情绪的想法后,接着再找出理由来反驳这些想法,从而增强自信心。用同样的方法先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在心理问题的核心作用,逐步找出其它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还有:

(1)作为班长,应该每次考试都得是优秀,这样才能上最

好的高中。

(2)只有考上最好的高中,自己才是父母,老师心中的好孩子,好学生。

接着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从理性到感悟,从一般到具体就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让求助者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求助者彻底改善原先适应不良的焦虑,紧张,担心等促使其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关键是学会用“希望”“想要”代替“必须”“应该”等,从而使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信念,提高自信心。

逐步建立的理性信念有:、虽然我是班长,我也不可能在每次考试中得到优秀,几次的失误并不说明什么。

2、通过我的努力,即使考不上最好的学校,我仍然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3、我读书不是为了讨父母和老师的欢心,而是为了实现我人生价值,个人成长,以后为社会做贡献。

4、要想成绩稳定,不退步,只有放松再放松。

小结:通过苏格拉底式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学会用“希望”“想要”代替“必须”“应该”。

(三)第三次咨询

目标:在求助者逐步已经建立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时,求助者反映感觉仍然有焦虑情绪存在,第二次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出粗分44,标准分55。数据显示焦虑情绪有明显减弱,但仍然还有,故考虑运用肌肉放松训练减轻其焦虑情绪。

肌肉放松训练的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身体肌肉的放松与情绪的紧张是一对互相制约的状态。在同一时刻,个体身上这两种状态不可能同时并存。一种状态的出现或加强必然导致另一种状态的减弱或消除。因此,放松技术就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得到深度放松的技术,以放松的状态对抗紧张的状态,从而达到缓解、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

过程:让求助者在练习时穿舒适、宽松的衣着,去掉一切

装饰品,不要带眼镜,尤其不能带隐形眼镜,跟随老师一起做肌肉放松练习。求助者可以坐在椅子上,保持躯体舒服。

咨询师:现在,我们开始做放松练习,尽量做得舒服些,闭上眼睛,按我的指导语紧张、放松某些肌肉群,并注意紧张和放松时的不同感觉。每组肌肉紧张5秒种,然后慢慢放松,保持10秒钟,再做第二次或下组肌群的练习。

1.握拳曲腕:双手握拳,向上弯曲手腕,感觉手和前臂的紧张(保持5秒)。松开拳头,伸直手腕,自然放松,注意放松的感觉(停10秒)。

2.屈肘耸肩:前臂向上弯曲并外旋,双肩向耳部耸起(保持5秒)。现在放松,体验紧张和放松间的不同感受(停10秒)。

3.曲颈皱眉:头向后紧靠椅背,皱起眉头(5秒)。舒展眉头,颈部放松,体验紧张、放松的感觉(停10秒)。

4.闭眼咬牙:紧闭双眼,咬紧牙关,嘴角向后,双唇紧闭,感觉面部的紧张(5秒)。自然放松,体验放松的感觉(10秒)。

5.下巴贴胸:将下巴贴近胸部,感觉到颈前部肌肉的紧张(5秒)。现在放松下来(10秒)。

6.拱背挺胸:现在注意后背肌肉,拱起后背,挺起胸部和腹部,你能感觉到后背的紧张吗?(5秒)。现在放松,你感觉很轻松(10秒)。

7.吸气缩胸:现在深吸气,憋气(5秒)。好,呼吸放松,感受紧张、放松的差别(10秒)。

8.收腹憋气:现在将注意力放在腹部,绷紧腹部肌肉,憋气(5秒),呼吸,9.

提肛收臀:收缩肛门括约肌和臀部肌肉,感觉紧张(5秒)。现在放松(10秒)。

10.伸腿跷趾:伸直双腿,脚趾向上跷,使脚,小腿,大腿肌肉紧张起来(5秒)。现在放松,全身放松。

(休息5分钟,再重新练习一遍全部肌群)。目标是让求助

者初步学会10组肌肉放松。

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在家中安静的房间中练习肌肉放松,每天练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随着练习的熟练,每次的时间可减少到20分钟左右或更短一些,日练次数也可减为一次。放松训练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午饭过后一小时或晚间睡觉之前。经过一段时间对紧张和放松的交互练习后,应能在需要时,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要注意的是,放松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必须经过数周乃至几个月的练习,方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另外,可用一张表格来记录评定每日的训练情况,用1至5的级别来表示自己达到放松状态的深度。1代表最浅的放松状态,5代表最深的放松状态。由此可以了解自己练习的进展,也便于咨询师的检查和指导。

(四)第四次咨询

目标:继续巩固求助者学到的理性信念和行为模式,懂得自我接受,自我释怀,达到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检查求助者的肌肉放松训练的记录,在求助者渐进性放松肌肉训练的同时运用想象放松。

方法:对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进行及时的阳性强化,并想象放松练习。

过程:咨询会谈片段摘要

咨询师:想象在考试过程中马上要发考卷,你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题,这时候大多数考生可能会比较紧张了,心快提到嗓子眼了,有些人可能全身肌肉就比较紧张,紧张率增高,你这时候全身肌肉紧张,手心出汗,腿脚发麻,想一下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求助者:好的,让我想象一下,(沉默一会儿)„„我可以轻轻地闭上眼睛,刚开始感觉头部很沉重,重重地落在双肩上,双肩沉重,上臂沉重,前臂沉重,重重地落在腿上,我的手心有汗了„„

咨询师:请你好好想一想,你该怎样让紧张的肌肉变得放

松呢?

求助者:我想可以尝试着渐进式肌肉放松,让我感觉一下自己的呼吸,现在我深吸气,憋气(5秒)。好,呼吸放松,(10秒)。头向后紧靠椅背,皱起眉头(5秒)。舒展眉头,颈部放松,(停10秒)现在将注意力放在腹部,绷紧腹部肌肉,憋气(5秒),呼吸。

咨询师:你现在感觉怎样?

求助者:我感觉好多了,心也平静下来了,整个身体也放松了,不感到紧张了,我想考试时我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咨询师:很好,恭喜你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在以后生活中多加强练习,平时各部分肌肉放松都做完之后,还可以继续给自己一些暗示语:现在我感到很安静,很放松„„非常非常安静、非常放松„„全身都放松了„„(自己从1默数到50)„„最后睁开眼睛。这样效果更好。

小结:肯定求助者的自我改变,强调咨询要点,使求助者进一步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帮助求助者运用学到的方法和经验应付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五)第五次咨询

作为最后一次咨询,在咨询中,我第三次让求助者做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出粗分36,标准分45,提示适度焦虑。求助者感觉一切良好,每天睡觉前做一次放松练习,睡眠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她高兴得告诉我她把放松肌肉训练教会了同学们,同学们希望我在心理课上多教大家一些放松技巧呢。在整次咨询中我采取了相对被动的姿态,让求助者处于自动的角色,引导求助者以独立、自主、积极的角色和方式,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处理自己的问题。我是这样结束这次咨询的“通过这件事,你是不是可以从中体会到很多的东西,如如何理性地思考问题,如何对待焦虑而不会被焦虑情绪所打倒,如何让自己快速放松下来,诸如此类的,你好好想了,并应用于今后的生活中,相信你会越来越健康和成熟。”求助者对以后的

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

十、咨询效果的评估:

求助者的自我评估:求助者的睡眠状况已有良好的改善,心情好转,学习成绩明显稳定。

老师与同学的评估:求助者学习热情高涨,效率高。咨询师的评估: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36,标准分45,提示适度焦虑。(求助者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应该有一些焦虑情绪,可视为是适度焦虑。)

求助者学会简单的放松法,以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紧张情境。

十一、咨询总结:

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比较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情况,并取得了求助者及父母、老师的信任,并得到他们的配合,适当给求助者减压。在咨询过程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认识其不良的认知模式,协助求助者建立理性、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在咨询时我发现求助者即使建立了理性、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但仍然还存在焦虑,就运用放松疗法,对求助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使得咨询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二版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5

摘要: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因刚进入大学不久出现了情绪低落,人

际交往不适、失眠等问题,感到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错误认知,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况基本消失,能够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大学新生 适应不良 心理咨询 案例报告

1.一般资料

崔某,女,19岁,西安某大学大一新生,独女,家住陕西省的一个小县城,父母均为小学教师,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身高159,体态中等,无不良嗜好,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之前一切都由父母料理,自理能力较差。性格内向,敏感,对自己要求严格,尤其是学习成绩。与同宿舍的同学关系紧张,很少与她们交流,易产生矛盾而争吵。曾竞选过班干部,因得不到同学的支持而落选。

近一个多星期来感到压力大,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曾到校医院做过身体检查,确认无躯体疾病。感觉在这所学校学习没意思,有想要回家复读,争取明年考取更好一点的大学的想法。自己前来咨询。

针对崔某的情况,我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0-4分的五级记分制,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焦虑因子为2.48,其它因子均小于1.26。

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自入学以来,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梦想逐渐消失。特别是近一个多星期以来,学习时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对什么事情也提不起兴趣,没有交到朋友,经常感到心烦意乱,很孤独,郁闷,饭量明显减少,晚上经常失眠,很后悔自己当初报考这所大学,想要退学复读。

个人陈述:当我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等待终于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兴奋不已,爸妈也为我感到自豪。可是一想到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要独立面对将来的生活,自己心里感到非常恐慌和焦虑,害怕开学的到来。爸妈告诉我: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要开始独立生活,要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特别要强的女孩,小时候连写作业的速度都要求自己超过其他的小伙伴,学习成绩方面更是要争第一,但是自从进入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如意。这里的同学大多数都是本地人,他们下课经常用当地的方言交流,我不太能听得懂,也参与不进去。平时回到宿舍,舍友们本来都有说有笑的,一见到我回来就都不说话了,好像都在避着我一样。她们一起吃饭逛街什么的也都不叫我。大学的课程还挺难的,老师布置的任务让我很焦虑。最难的是我第一次住校,以前衣服都是妈妈洗,现在都得我自己洗。真想回到以前的学校,过那种单纯的生活,同学之间没有那么多冲突和矛盾。不像在这里,大家都斤斤计较,有些同学说话都拐弯抹角的,感觉不真诚。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心理特别难受,孤独,很想回家重新复读,明年考一个好点的学校,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情况了。

3.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崔某肚子前来就诊,自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身体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低着头,双手蜷缩,眼神迟疑,声音微颤。服饰以黑色为主。身体健康,否认曾患过重大躯体疾病。能坚持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活动,但学习效率低。

4.评估与诊断

通过会谈和观察,做出评估如下:

4.1资料来源可靠

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求治动机强,态度诚实,前后一致。

4.2目前求助者之力正常,性格内向,情绪低落,有轻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兴趣下降。

4.3原因分析:

4.3.1生物原因:求助者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4.3.2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对其疼爱有加,但缺乏独立能力的培养,对于其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没有给予高度关注和指导。大学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性格有差异,易产生交往障碍,很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却得不到。

4.3.3心理原因:从小在父母身边生活,第一次住校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关系,不能正确归因,无法正常进行人际沟通,产生矛盾时不知如何处理解决。人际交往中出现了恐惧、冷漠、孤僻、自我封闭的现象,因此产生了悲观、退缩的想法,加重了心理负担。

诊断依据: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此案例属于正常心理活动变化,求助者自知力完整,能主动求医,有强烈的求治愿望。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2)该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是心因性的,与人际关系不适因素有关,因持续时间不长,内容没有泛化,心理痛苦却主动前来就医,社会功能没有受损,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3)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失眠、人际关系不良,且以上症状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据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像的神经症”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出现泛化和回避,持续时间长,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求助者虽然也有焦虑状态,但没有泛化和回避,且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等,但与抑郁症兴趣丧失、绝望感、自卑、自杀行为等典型症状相比,存在明显差别,且病程持续时间短,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从反应强调是否泛化、社会功能影响程度、病程等方面看,未达到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下三个方面:

① 人际关系紧张(同学关系)

② 偏激思维和交往不良倾向

③ 生活自理能力差

所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求助者的错误认知,重新进行归因分析,评估情绪等级,完成他人支持;指导求助者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轻痛苦,降低焦虑、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人际适应能力,使其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控,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6.咨询方案制定

首先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方法与原理,并采取如下步骤:

6.1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分析,正确认识大学与以前中学处境的不同及其意义,帮助她改变以前的错误认知。

6.2与她共同分析自己的各方面优势,指导她利用自己的优势,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6.3指导她学会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遇到情绪问题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在咨询之前,依据心理咨询的相关规定,向求助者介绍了双方的责权利,并商定每周咨询一次,每次咨询一小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不向学生收取费用。

7.咨询过程

本案例咨询预计进行6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7.1诊断阶段

此阶段为咨询的第1、2次,包括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调整求助者动机,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测试,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心理咨询方案。通过两次的咨询基本完成了本阶段的任务。

7.2咨询阶段

此阶段为咨询的第3至5次,根据制定的心理咨询方案,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纠正错误认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行为,增强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通过这三次的咨询基本达到了目的。求助者与同学有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时注意力能够集中。

7.3结束与巩固阶段

此阶段为咨询的第6次,心理咨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解决了心理问题,通过这个阶段监督来访者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结束心理咨询。

8.咨询效果评估

8.1求助者对咨询的自我评估

通过咨询,求助者感到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消除了自己的烦恼和焦虑情绪;与同学的关系日渐融洽,性格比以前开朗许多;能顺利地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事物。各方面都感到得心应手,学习成绩也很满意。

8.2求助者周围人的评价

在随后的随访中,求助者辅导员老师反映,求助者现在情绪比较稳定,学习也比较努力。班里的同学反映,求助者现在开朗了许多,很有亲和力,上课非常认真,大家都觉得好像变了一个人。

8.3求助者前后心理测验比较

心理咨询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焦虑因子为1.32,已基本不存在焦虑问题。

8.4咨询师的评定

通过咨询我发现她的情绪比较稳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半年后随访,情绪很稳定,学习和生活状态良好。

参考文献: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6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一例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一般心理问题 咨询案例报告

摘 要: 在初中升高中的过渡时期,高一新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和矛盾困 惑。本文通过分析高一新生梁某适应不良的表现以及内心矛盾困惑,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思维方式有 所认识, 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消沉、焦虑的情绪, 帮助梁某尽快适应紧张而充实的高中新生活,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 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关键词: 关键词: 高一新生适应不良 一、一般资料 基本情况 梁某,男,汉族,高一学生,16 岁,独子。体态正常,无重大 躯体疾病史。父母均为机关公务员,文化程度较高,事业都小有成就。父母感情很好,但在如何教育求助者的问题上有分歧。家族无精神病 史,无家庭遗传病史。个人成长史 自小,父亲对梁某要求就严格,对儿子期望值很高;母亲对梁某 要求宽松,觉得儿子能人格健全、快乐成长就行,在学习上没有过高 期望。小学时,梁某成绩不错。初中阶段,梁某在一所自治区重点中学 的初中部就读,同学间竞争激烈,梁某成绩大不如从前,开始出现厌 学情绪,为了上网而逃学,抽烟、喝酒、与同学打架,带头扰乱学校 正常教学秩序,经常被老师请家长。初三第二学期,父母告诉梁某要 好好学习,会想办法通过关系让他到内地高中班就读,为此梁某开始 感到学习的压力,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收敛,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成绩相对原有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两三个月的努力想达到内高班的 分数线不现实,梁某的中考成绩远远达不到内高班上线的最低要求。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梁某受到很大打击,情绪低落、消沉。父母通过关系仍使其进入我市 一所重点高中的平行班就读,并承诺会继续想办法使其插班进内高 班。由于没考上理想的高中,又觉得自己只是暂时借读在我市很快就 能去内地上学,梁某不愿与老师和班里的同学交流,常常独来独往; 彻底放松了学习,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在班中倒数。这种现状让梁 某感觉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内心的期望值相差悬殊,非常无 助,出现焦虑、烦躁情绪。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 由于对高一新的学习环境的期望值太高,而实际情况远远没有达 到理想状态,二者之间形成明显落差而情绪低落,苦闷,造成了对高 中生活的适应不良。个人陈述 我初中在一所自治区重点中学初中部就读,以前跟我一起的朋友 现在都考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而我内高班没去成,却在这所不出名 的学校里借读,高不成低不就的。每次听他们说学习有多紧张,高中 的生活有多么的丰富,我就很难过。我觉得自己本来可以去内高班,在一个学习氛围很好的高中里学习,也不会比别人差,不知道怎么就 来到了这样一所破学校,还在平行班。我不喜欢现在的班,不喜欢带课的老师,我觉得班里的同学都太 幼稚,我也懒得跟他们玩。刚开学时,我觉得自己随时都会转走,上 课基本上就是趴在桌子上睡觉,根本没有好好学习;现在期中考试都 完了我还是走不成,看来是没什么希望了,只能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了。我落下了很多知识,成绩很差,觉得上课跟不上老师,很吃力,我知 道高中课程很难,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补上来的,我很苦恼。因为学习,我和爸爸关系很僵,我们可以一个星期不说话,他对 我很失望。爸爸总觉得为了让我上内高班,到处托关系到处求人很丢 人,总是骂我不争气。我很崇拜我妈妈,她的事业很成功,我和她无 话不说。我都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大半个学期了,觉得很难受,希望可以

得到帮助。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的反应: 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的反应: 求助者母亲: 我和他爸爸在各自的工作方面都有自己的成绩,我们的感情非常 好,家庭条件也不错。他爸爸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儿子在初中时成绩 大不如从前,上网、打游戏、打架、违反课堂纪律成为家常便饭,我 们经常被老师请去谈话,感到非常头疼,他爸爸对孩子非常失望,总 是非常严厉的批评儿子,这让他们父子俩的关系非常僵,经常好几天 不说话。我和他爸爸想的不一样,我觉得儿子能有个正确的价值观,不坏,健康成长就行了。现在想想,我们不应该告诉他有办法让他上 内高班。儿子根本无心学习,整天惦记着到了内高班再好好学习。这 事到现在我们还没办成,开学都两三个月了,现在他的状态时是走没 走成,学又没学好,在学校的平行班成绩都垫底,孩子很受打击,我 们很着急,很后悔。求助者的班主任: 梁某不论上什么课都趴在桌子上,学习成绩在班里比较靠后,与 班里同学关系一般,经常独来独往,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找他谈过 几次话效果都不明显。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来咨询时,穿着校服,里面的衣服很时尚。身体和智力均 发育正常,讲话声音不够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 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学的事情和与 父亲的关系时,情绪明显消沉和低落。说到现在的成绩时情绪很低落,语速缓慢; 讲到与父亲的关系时,情绪起伏很大,需要调整后才能继续陈述,讲到母亲的成就和与母亲 的关系时,很自豪;反复说明自己不应该待在现在的学校,如果认真 学习了会很快赶上来,觉得在这个班里完全有能力当班长老师却没发 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评价好于实际。

四、评估与诊断 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求助者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较 强,有些暴躁;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情绪低落。综合分析所获 得的临床资料,梁某的问题持续时间不到三个月,与现实密切相关,没有产生泛化,整个心理状态属于正常范围,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与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与诊断依据(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梁某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 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 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属于心理正常的范围,可以排 除精神病。(2)与抑郁症相鉴别: 梁某的心理问题与其现实的生活密切有关,并且含有道德色彩,属于常型冲突,虽有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的表现,但不是主要症状,而且有想改变现状的情感要求,可排除抑郁症。(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梁某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对新环境的期望值太高与实际情况之间 的明显落差造成的适应不良所引起,持续时间不到三个月,未发生泛 化,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1)求助者 16 岁,处于青春期,比较敏感,对所处状况感到无 能为力和迷茫无助。(2)没有器质性病变。

2、社会原因(1)家庭物质条件较好,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使其有些无所适从,由于一直受到母亲的宠爱,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形成了错误的认知。(2)经历了对梁某来说剌激 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3、心理原因(1)个性因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2)错误观念,认为自己就不应该在现在的学校里上学,之所 以造成现在的结果,都怪自己的父母给了自己一个很高的希望。(3)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在现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学习就一定不会好,不会考上什么好大学,会没有出息。(4)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没有上成內高班的事件一直困扰着 自己。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学会与父母特别是父亲进行积极交流,与同学友好相处; 进行积 极的自我对话,修正错误认知,消减不良情绪;培养学习兴趣,掌握 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和 社会适应能力;真正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

挫折都要积极进取,健康成 长。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与具体的咨询问题,采用“家庭疗法”和 “认知行为疗法”。以“家庭”为单位,指出父母在教育求助者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改善父母对“求助者”的教养方式,强调互相关爱、尊重与鼓励,信 任与支持的家庭氛围。对求助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首先,在认知上,让求助者了解自己行为与目前状况的联系, 确 定改变愿望,提高自我控制的意识与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没有上成內高班,完

全是父母的责任吗?就算是暂时在现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就可以不努 力吗?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吗?大家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都不理想吗?(2)探寻改变愿望 : 既然对目前状况不满意,怎样做才会改变 现状,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3)设想具体情境,思考可能的应对策略:既然上不了内高班,自己的学习成绩已落后于班中同学,应该怎么办?(4)模拟演练,分析后果,选择最佳应对方式:想象如果一开始 进入现在的学校就认真努力学习,然后得知不能去内高班,会发生怎 样的结果;比较各种可能,确定最佳的应对方式。其次,在行为上,给予可行的建议、指导与训练,包括学习方法、自控能力的培养。制定行为目标及评价监督方法,循序渐进,逐日改 善。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原理;(3)有权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 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 者。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 50 分钟。进行三次后视咨询效果做 进一步安排。咨询收费:免费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 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 2010 年 12 月 3 日

过程:(1)经求助者同意,建立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2)向母亲了解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向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学校 的表现。(3)确定咨询主要问题(4)与求助者交谈,探寻其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布置咨询作业:(1)“再现”事件:父母与求助者重新讨论关于没有上成內高班 的事件,着重让其表达“当时知道了这个消息怎么想,半个学期过去 了还没有走成又怎么想,感觉如何 ”。目的:让求助者宣泄,让父母 学习与求助者沟通。(2)让求助者找出班里学习上的榜样,思考为什么他的学习成 绩名列前茅。第2次 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模仿法。过程:(1)行为契约法,反馈咨询作业:父母与求助者交流了关于是 否上内高班的想法,承认不应该给求助者一个不能确定的承诺,使其 不能安心学习。明确:打消可能上内高班这个念头,静下

心来抓紧补 上当前落下的功课更加重要。(2)与求助者讨论班里学习尖子的学习方法,找出差距,促进 自我认知,寻找自己的努力方向。(3)初步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学习方面的自我控制,保证 尽量不在课堂上趴着,努力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做笔记,并在咨询室 演练。布置咨询作业:(1)父亲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尝试发现求助者身上的的8

2010 年 12 月 10 日

优点,尤其是在其学习努力的时候,即使做作业很慢,只要是在坚持,就给与及时鼓励。母亲在求助者坚持学习的时候,不去打扰,“很 不说 心疼”之类的话。(2)求助者按“行为契约”行事。诸如:上课不趴在桌子上,尽量记全笔记和作业,尽最大努力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主动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3)制定反馈表,记录行为。第3次 目的:(1)学会合理评价(3)提高学习的自觉性(4)初步增强信心 方法:会谈、认知行为疗法。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 “行为契约” 完成基本顺利: 这一周的课,只有两次趴在桌子上; 学习笔记记得还不够全面,但求助者愿意借同学的笔记补全;求助者 的努力得到了父母的肯定。(2)深入分析 进一步分析行为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 求助者对自己高一学习生活的现状进行合理评价,认识到:即使明天 就要去内高班,今天仍应该努力学习;既然现在去不了,就正视自己 与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差距,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补上落下的课程,赢得家长、老师、同学们的认可。布置咨询作业:(1)继续按“行为契约”行事。请同桌帮忙,杜绝上课趴在桌 子上的行为,提高笔记和作业质量,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付诸 实施,争取在第二次年级月考中取得进步。第4次 2010 年 12 月 24 日

2010 年 12 月 17 日

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激发学习的信心 方法:会谈、认知行为疗法。过程:

(1)反馈作业:基本完成目标,在第二次月考中成绩有所提高,尤其是理科成绩,消灭了不及格的科目。(2)与求助者深入交谈,探讨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后的感受。布置咨询作业:

(1)选一门最头疼的功课:语文,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并 付出实施。(2)收集班里同学们与他的友好互动瞬间,通过日记记录自己 的内心感受,尝试主动与大家交流。第5次 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1)反馈作业: 能够按语文老师要求完成最头痛的文言文作业,觉得文言文也不 是那么难学,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很有成就感。前一天班里进行了欢庆元旦的活动,恰巧是求助者的生日,班主 任老师和同学们专门为他合唱了生日歌,求助者很感动,觉得自己真 正是班级中的一份子了。(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加强自我监督与控制,持之以恒的 刻苦学习。(3)巩固与父母、老师、同学们的关系。(4)基本结束咨询,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并在父母老师的 监督下坚持完成。

2010 年 12 月 31 日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求助者自述通过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觉得很自 豪,心情好了很多,与父亲关系明显改善,与同学的关系也比以前融 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认识到以前的许多想法有些幼稚不成熟,再 提到没上成内高班的事已不会觉得特别沮丧,能正确对待了,现在感 觉轻松了很多。

(二)咨询师评估: 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 求助者基本消除或缓解了 消沉、焦燥的情绪,在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上出现了积极变化,学习状态和人际关系得到改善,自我认识趋于合理,能恰当地评价自己,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周围人的评估 班主任肯定了求助者精神状态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进步。回访得知,在学期末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模块考试中,求助

者 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从班中倒数,提升到班级中等偏下水平,大 大增强了求助者对自己的信心。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7

【关键词】自恋 人格 心理咨询 感受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45-02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小松,男,大二学生,独生子,汉族,身高1.74米,身材精瘦、结实,五官端正,无重大躯体疾病病史。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售货员,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2.个人成长史 从小奶奶去世,由爷爷带大。小学四年级时,小姑和小姑夫本来一起开公司,后来出现矛盾,小姑夫有一天找人去抄小姑的家,他和小姑及小姑家的哥哥回家后,黑社会的人就坐在客厅,他想保护小姑,就去厨房拿了把菜刀,小姑让他去卧室休息。他拿菜刀被看到,黑社会的人扬言这个小孩儿不能留,所以家中对他非常保护,每次上学、放学都是爷爷接送,这种情况一直到初中。这件事对他的潜在影响非常深远。自述高中时没有好好学习,所以考上大学后非常用功、努力,在校表现非常优秀,参加学生会,经常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他来咨询的原因是失恋了,女友曾说你们家看来条件也不错,以后要是找不到好的就跟你凑合了。他觉得失恋的原因就是他个子不够高,鼻子长的不好,他对这两点非常介意。但从咨询师的角度看,他的长相端正,看起来很帅气。他自述会关注很多别人不会关心的、但是很重要的事情,如大地生产力、熵,这些词非常的生僻,是一般人不会注意的,而他会非常在意,他认为这些都是会在几十年后影响中国发展走向的。

三、咨询师的观察

来访者关注的事物非常与众不同,思考的东西也非常多,但是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感觉,他自己的最大感受就是“缺”。在他强大的理性之下,感觉到的是他极大的焦虑、茫然。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没有幻觉、妄想,自我认知没有出现问题,知、情、意统一,社会功能完整,初步判断来访者没有精神障碍;来访者没有明显的心理冲突,不存在心理冲突的变形,初步排除神经症;来访者的情况大约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存在,有长时间的适应不良,给来访者带来很大痛苦,符合自恋型人格障碍,但不够诊断标准,诊断为自恋型人格倾向。

五、原因分析

1.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 小松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比较严格,对他更多的是要求,有的要求甚至是严苛的,如禁止他吃糖,不允许吃方便面、烤鸭等。与邻居贫穷的小孩相比,邻居的孩子有零食、有玩具,而富裕家庭出身的他却很少,反差之巨大、对比之鲜明,由此产生的愤怒、悲伤等不言而喻。但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他很少表现出这些负面情绪,深刻的压抑使他只能用理性来解释一切,缺少感性,性格冷漠而自大,对各种事情的发生没有感受,以致在与前女友谈恋爱期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羞耻感,而在分手后深受其扰,充满着难以表达的痛苦、懊悔和深深的羞耻感,导致高度焦虑。

2.少有同伴 从他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中很少有同龄人的加入。由于小姑家被抄时他的表现,使他在之后的几年当中,失去了很多生活的自由,尤其是失去了与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机会,很难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关系,即使有关系好的,也是他为自己未来发展储存的人脉,是他认为很优秀的学长、老师,而对于这些人,他的想法就是利用。

3.缺乏自我价值感 他很容易产生优越感,觉得周围的很多人都是迟钝愚笨的,恃才傲物、睥睨一切。 他无法容忍自己比别人差,对优于他人有强烈的追求,只有在比别人强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如他买昂贵的衣饰、不要命地去学习、当学生干部等等,而这样的价值感通常只在很短的时间内感受到。

六、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缓解他的强烈的焦虑、紧张情绪;长期目标:塑造更完善的人格。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1.利用绘画心理咨询的方法,与他的无意识对话,降低理性的作用,缓解不良情绪。

2.与他保持长久稳定的咨询关系,在陪伴过程中着重谈他的感受,温水泡墙,逐渐达成长期咨询目标。

八、咨询过程

本案例共咨询39次,过程如下:

1.第一—五次 他的爷爷是警察,喜欢买东西藏起来,比如买香皂、洗衣服,家里的很多地方都放着这些东西,即使用不上,也会不停地买,不停地存。他总觉得自己很穷,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家境不错,但还是有很强烈的这种感觉,他觉得如果毕业后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在一般同学看来就可以了,可是在他看来,就是给他3亿也觉得不够,总是感觉缺。他希望优于别人, 除了表现在学习上,另一个方式就是穿,会买很多名牌服饰,有时一件衣服就是普通学生一学期的生活费。

2.第六—十三次 由于来访者理性强大,所以在这一阶段采用了绘画疗法。开始的时候他画不出来,后来在鼓励之下勉强画了一幅画,但对画却做不了探索。第二次画的时候依然很费力气,他说后脑有一种尖锐的疼,对他的这种“疼”做了处理之后,他说后脑不再疼痛,觉得非常清醒。第三次他画完后自述画给他的感觉就是积极的,有力量。画中的波浪线,让他觉得很温和,弹性,不是那种高频率的尖锐曲线速度很快,是很慢的。从这幅画中他学到的就是要收敛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为。他自述自己原来每天早晨吃饼干,喝牛奶,但现在觉得看着就恶心,他自己也说他的感觉开始恢复了。第四次绘画开始,他不再排斥。他的画中表现出了很多的不舒服,疲累,干扰等,但同时也开始出现生命力。他意识到当下的感受,意识到需要更关注自己,需要充实自己,让自己的能量更大。但他觉得自己的表现方式要学着和其他人一样,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展现出来自己的能量。第十三次的时候,他的状态已经好了很多,在最近的20多天里只花了6、700元钱,和其他同学差不多,而之前他每个月的费用是4000元。

3.第十四—二十九次 小时候邻居家的小孩,家里很穷,但是小孩每次过生日,母亲都会给买一个小蛋糕,买一把5、6块钱的便宜小枪。而他过生日的时候父母什么都不给他买,不买蛋糕的理由是奶油吃了不好,不买玩具的理由是他天天过的都像过生日一样。于是他就偷钱,买5、60块钱的枪,玩完就扔。他的感受就是你们不尊重我,我就不尊重你们,报复你们。他说宿舍里的同学都不干活,一直都是他一个人搞卫生,现在宿舍里同学开始帮他打扫卫生。

4.第三十—三十五次 他每次来做咨询都会迟到,从第三十次开始他不再迟到,探讨原因,他只觉得这是自然的事情。自述现在慢慢地变得不再强求外界,自己的底线和要求开始降低,如室友地下扔垃圾以前会很生气,现在就不觉得了。觉得生活上更有信心了,掌控感更强。他说他的幻想世界崩塌了,只剩下断壁残垣,现在不再那么盛气凌人。

5.第三十六—三十九次 从第三十六次开始,鉴于他状况稳定,我们协商后将咨询的次数改为两周一次。自述他一直信奉个人英雄,自己在学校也经常单挑,以前留给小组的作业都是他一个人做,现在觉得应该用团队,做一个作业应该用全组的力量,而不是只靠自己,团队很重要。第三十九次咨询的前一天晚上是他的一场考试,他觉得脑子越来越好使,就是突破了某个东西。以前一到考试就发烧、感冒,现在什么都没有。

九、咨询效果评估

在绘画心理咨询结束后,他的情绪明显缓解,消失的感觉也开始恢复;之后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在持续的陪伴过程中,他的幻想世界开始崩塌,不再沉迷于幻想,放弃了盛气凌人,能够以一种更平常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事。不再那么在乎别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再那么情绪化。开始做自己的事,不操别人的心,能把自己和他人分开,不再像以前那样疲累。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M].2012修订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37.

[2][美]维吉尼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伯格,等著.《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2007年第1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79—90.

[3][美]Sherry Cormier, Paula S. Nurius, Cynthia J. Osborn 著.《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M].第六版.2014年第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83—103.

上一篇:服装设计专业研究下一篇:四大国有银行校园招聘面经(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