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创新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慈善创新(精选11篇)

慈善创新 篇1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慈善,创新观念》。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古老而现代的梦想,扶危济困是炎黄子孙传承了数千年的信念。

礼记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

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康有为写作《大同书》,孙中山追求天下为公,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而今,梦想和信念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同学们,我们做好准备去接受这精神的火炬了吗?我们不但要接受,还要创新,在新的时代倡导新的观念:

一、我们要倡导新的成功观。成功的标准不是你赚了多少钱,当了多大的官,获得多大的荣誉,诚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因此,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一个大慈大悲、心忧天下的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是一个慈善家。

二、我们要倡导新的财富观。一个企业家赚了数千万,这些就是他的吗?是,是他的,在法律上是他的。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没有时代给他机遇,没有员工为他打拼,没有伙伴同他协作,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功。因此,这些财富是他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是社会创造的财富。恒安集团总裁、晋江慈善总会首任会长许连捷就说:财富来自社会,也要回报社会,当我们正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时候,怎能忘记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还有很多特殊困难群众。

慈善是衡量成功的标尺,慈善是达到大境界的人的必然情怀。我们倡导了新的成功观和新的财富观后,我们还要倡导新的慈善观:

慈善是施舍恩赐吗?不,它是平等互助。

慈善是有钱人的专利吗?不,它是人人可有的情怀。

慈善仅仅是物质上的付出吗?不,它播种的是爱心,传递的是感动,收获的是和谐。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马丁•路德•金有一个梦想,他梦想有一天,白人和黑人亲如手足,我也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每一个食不果腹的人都能得到温饱,每一个失学儿童都能重回校园,每一个垂危的病人不再因医疗费的高昂而魂断病榻。

我梦想有一天,不再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再富人的孩子是块宝,穷人的孩子是棵草。

我梦想有一天,人们不仅传颂唐宗宋祖,传颂亚历山大、查理大帝这些强者的名字,更传颂史怀哲、特雷莎修女、辛德勒这些大慈大善者的名字。他们一个献身于非洲的医疗事业,一个是全球穷人的圣母,一个从纳粹德国种族灭绝行动中抢救了1100多名犹太人。

慈善创新 篇2

每年全国两会召开时,媒体记者“围攻”代表、委员采访成为了一大亮点,今年也不例外。记者在两会现场看到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正被中外记者“包围着”,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每年的两会期间潘庆林委员就成为了中外记者关注的“两会新闻人物”。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每年的两会期间都会提交多个重要的提案,今年两会期间,潘庆林则提交了给海外华人发放“外籍华人身份证”等提案,还有对慈善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诸多良好的建议。为此,《财经界》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前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天津市侨联副主席潘庆林。

潘庆林表示,政府、社会、公民应该三方面联动,以创新的思路,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

潘庆林说,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空间很广阔,还有很多的发展领域。他建议: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慈善事业的引导和宣传,尽快建立慈善信息档案库,以此来记录捐助单位、捐助个人、捐助数额等情况以及受助单位、受助个人的需求,力求“精准慈善”。另一方面,引入社会力量加入慈善事业,打造正规的“互联网+”公益项目平台,加强对相关项目的监管。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应鼓励个人做好“微公益”项目,鼓励个人开展慈善捐助、公益服务等,实现全民慈善、全民公益。

谈及慈善方面的问题,潘庆林认为,《慈善法》的出台规范了我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是爱心、优良传统等良好品质的延续,同时对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包括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潘庆林进一步指出,《慈善法》出台后,引导和规范慈善行为是重中之重。不要把慈善事业当做一种形式,“捐多光荣,捐少丢人,不捐没脸见人。”尽心、尽力,就是好。有钱的出资,没钱的出服务。金钱毕竟是有限的,构建爱心社会才是慈善事业应该发展的重要方向。

慈善事业急需创新和发展 篇3

我认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必然要经历起步发展期、稳步成长期和成熟发展期三个阶段。经过近20年的起步发展后,以2008年为标志,我国慈善事业已经迈入稳步成长期。在当前和今后的十余年,将见证慈善事业稳步成长和发展,并为慈善事业迈入成熟发展期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当前急须以创新的思维和行动,突破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慈善意识、制度建设和能力培育等关键问题。

一是在提高公众慈善意识方面要有新的创新和突破。慈善事业已经走过了普遍受质疑和偏见的时期,确立了其社会保障重要补充的牢固地位,以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使命。但如何看待从事慈善服务的民间人士和机构,如何界定和处理好民间慈善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工作关系等,依然在社会各界,尤其在政府不同部门和人员中有很大的差异。自信、大胆、放手和鼓励民间人士和机构从事慈善事业,大力扶持慈善组织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发挥好政府的补充和助手作用,建立慈善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既是思想观念上的突破,也是慈善意识上的创新。引用李立国部长的话,如果我们不能克服“把什么事都搂在怀里、抓在手里,自己做不好又不让社会做”的惯性思维,慈善事业难以得到良性发展。

二是在慈善制度建设上要有新的创新与发展。完善的慈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既是慈善事业成熟发展的标志,也是慈善事业稳步发展的保障。要整合目前碎片化的慈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应该要解决慈善组织的认定问题,并建立一系列慈善行业的规则和工作程序,从而走向行业监管和行业培育发展的道路。首先是在法制建设上加快出台慈善事业法,并要把慈善组织认定、慈善组织管理架构等问题作为立法重点;其次是在行业建设上培育大量专业的、有公信力的慈善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建立规范的、专业的和严格的政府行业监管体系,并开展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建设,通过政府、社会和行业自身,共同打造让社会公众放心的慈善事业。

写慈善的作文 慈善源于心 篇4

5月12日,是个让中国人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深深地刺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悲恸中时,他们已经背起行囊,赶往汶川灾区抗震救灾。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前7.8级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被问及为何千里迢迢前来救灾,他们说:“20年前,有太多太多的人帮助过我们,现在,汶川人民遭受着同样的灾难,我们懂感恩,我们要奉献。”懂感恩的唐山人民感动了亿万华夏儿女,多难兴邦,全国人民积极行动,奉献爱心,众志成城,共同夺取了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散文:索取回报的慈善是伪慈善 篇5

有作用力,肯定就有反作用力,有付出肯定就有回报。这就是十四王爷想表明的意思。所谓的爱心的传递,可不可以比作如奥运火炬般的接力,把火炬一个接一个地传递下去,给世界各地带来光明和希望。慈善确实也是一种传递,传递一种博爱的精神。但传递并不是往回打球,那样岂不是一种竞赛,我给予你一个力,你反回一个更大的力?如果这些女企业家们能理解爱心传递的真义,那么她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些贫困生的学业、健康,这些贫困生们有没有因为自己的资助在切实的努力,获得更大的能力,将来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这样,她们的爱心才能传下去,并且闪烁持久的光辉。

然而,这一次主动掐灭火焰的也是这些曾经发了慈悲的女企业家们。她们错误认为贫困生没有及时和连续的道谢,是缺少感恩的心。错误认为自己的投入没有回报,失落的情绪导致心理上的严重失衡,又让她们毅然做出停止资助的决定。我把这种慈善称为伪慈善!凡是强行索取回报的慈善,都是伪慈善!

我可以设想一下,她们是没有得到回报而缺少这一声谢谢,还是对已有的回报视而不见,视为应当?在进行慈善捐助活动的当时,她们至少获得了心里的安详与快乐,至少满意自己还是一个善良的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正义感不就是慈善活动的本意及回报吗?另外,在生活上,也会因为善良行为而获得亲人和朋友的嘉许,光辉的形象、人性的形象在亲人朋友中的建立,不也是回报吗?最后,事业上,由于活动由政府发起,她们帮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帮助政府提高政绩,树立良好形象,这种企业和政府间的良性互动不是她们作为经营者一直孜孜以求的吗?这么多的回报,为什么她们还不满足!我只能认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资本家的本性,一切已收入囊中的东西即刻认为是私有财产,理所应当。

摘录一名网友的话:捐钱就是让人谢谢,那跟旧社会的“我花了钱,来给大爷笑一个”有什么区别?这个世界总有一些黑白颠倒的话语却披着合理合法的外衣!企业经营中最荒谬的理论就是要求员工对企业感恩,对企业家感恩。许多企业家的自信就来源于他认为是员工的.上帝,是他给予员工工作的机会,公司里大幅的标语是要求员工有一颗感恩的心。但这些企业家们感恩的心都哪里去了?他们风光的收入不正是建立在员工辛勤劳动的基础上吗?你们这些企业家们可不可以拿起笔给你的员工写一封感谢信,因为是他们提升了你的生活质量。可不可以给这些贫困生们写一封感谢信,因为是他们让你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慈善是社会公益行动,是不求回报的。就象某位网友问的那样:那些匿名捐款的人,图的是什么?是啊,他们才是真正的慈善家,他们图的是对受益人切实的帮助,图的是自己道德感的升华,图是的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我也很善良!我有能力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人!

即使这样,我也并不否定有目的的捐助对社会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请勿扛着慈善的大旗!以慈善的名义来横加指责这些无助的没有话语权的学生!以给学生抹黑来显示自己的白,给弱者扣上一顶“无情”的帽子并不能显示你的强大!很好笑的是,一位女企业家振振有词的辩解:我不是不想再资助他,而是想让他接爱一次挫折教育。切!这些贫困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可都是从底层的黑泥沼里爬出来的人啊。我认为你的行为确实教育了他们,是让他们看清原来这个社会是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并且如此冠冕堂皇!“有心为善,其善不赏”,这是苛刻的古人标准,不能套用到现代人身上,毕竟现代文明“进步”了呀。现代社会是鼓励人多为善,即使是怀有目的性,交换是商业社会的特征,是为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但我们可不可以在交换之前有一份合约,毕竟这是契约社会。企业家们在之前慷慨的承诺虽然是口头上的,但对于贫困的受助者也可以视为契约,请不要再找借口撕毁它,那是得不偿失的。

慈善创新 篇6

青铜峡市公证处 陈立国

慈善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和慈善文化的建设。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慈善事业写入了工作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繁荣,突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范围的宏伟目标。

一、了解慈善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慈善文化是善的文化、爱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慈善事业的思想道德基础。没有慈善文化的大繁荣,就没有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当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人们呼唤道德良知的觉醒。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对净化心灵、深化思想及凝聚共同信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弘扬慈善文化,能够提高民众的慈善意识,增强社会的慈善氛围,凝聚各种慈善力量,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以推动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有助于树立人帮人的社会风尚,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有利于促进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全民族以善为核心的道德素质的确立。一个用善和爱武装起来的国家和民族,一定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弘扬慈善文化,就是向人们心中撒播德性的种子,把大家引向道德提升的正途,懂得做人要与人为善的道理。

慈善文化体现的是仁爱思想。仁爱的核心是爱人。怜悯心和同情心是人性中的自然情感,同情是对他人苦难的关切并产生爱心和慈善行为。如果人与人之间充满同情心和爱心,整个社会就会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病有所治,社会就变得和谐,就能构建一个慈善的国家。

慈善文化反映的是民众观念。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人们既是道德的客体,又是道德的主体,人民利益是社会主因道德的基础。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维护人民利益,关心人民疾苦,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帮人民之所需。慈善就是帮助弱势群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度过困难、摆脱困境,也是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一种具体表现。

慈善文化具备的是奉献精神。奉献是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贡献自己的财力、物力、体力乃至生命的高尚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金钱至上、道德滑坡、不做奉献、只求索取。今天更需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善款的募集、活动的开展就无法进行,慈善事业就无从发展。

慈善文化彰显的是平等意识。无论慈善的主体还是客体,双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慈善组织或慈善行为的捐助人,其所实施的一切慈善行为不是恩赐、不是施舍,而是基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爱互助的高尚体验,是通过人道关怀而达成的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接受慈善行为救助的社会成员,也就是受益者,并非就低人一等,而是作为社会平等成员在自身遇到困难时,所应受到的社会救助,也是应享有的一份权利。

二、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是软实力,发展慈善事业是硬道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1、要结合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完善慈善方面的政策法规。组织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慈善工作者系统撰写有分量的文章,在主流媒体和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围绕专题举办若干论坛,将高质量的发言汇集成册,组织或结合培训精选宣讲;编印通俗读物,告诉民众什么是慈善,为什么要做慈善,怎么去做慈善。做到在形式上让民众喜闻乐见,内容上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加强网络建设,要把中华慈善网办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快捷敏锐、公信度高、权威性强的官方网站。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结合慈善项目进行宣传,善于捕捉新闻热点,扩大慈善项目的影响力。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开辟“慈善大家谈”专栏,回答民众对慈善关切的问题,解惑释疑,调动民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3、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号召作用,举起一面旗帜,影响各个方面。办好两年一届的“中华慈善贡献奖”和“中华慈善新闻奖”评选颁奖活动。开展“每月一星”的宣传活动和中华慈善典型表彰会。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

4、要充分运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等群众文艺形式传播慈善理念、增强慈善氛围,讴歌慈善事业取得的成就和英雄模范人物。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家拓展、创作、拍摄以慈善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及组织专题晚会。组织专业人才创作以慈善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征集中华慈善总会会歌。开展义演募

捐。

5、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队伍文化交流,促进慈善文化的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慈善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包容性,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慈善事业基本情况、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慈善事业文明、开放、进步的形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发展慈善项目,在共同的工作中,传播和促进慈善文化的交流。组织国际慈善论坛。举办海峡慈善论坛,设立海峡慈善基金会。

慈善创新 篇7

1. 无论是近代重庆传统慈善福利事业还是教会慈善福利事业都是“仁爱”的一种表现。

在儒家思想中, 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的原则, “仁”就是人性的实现, 所谓至善, 即是“仁”。一个人只有做到爱天下所有的人, 才能做到“明明德”。“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 “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 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 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因此中国传统治国思想都注重以慈爱治天下, 传统慈善福利事业就是实现这一超越的重要手段。而作为上帝之爱的化身的基督, 本就是为人类生存和获得拯救而存在的, 只有在对于上帝慈悲的信仰中, 人才具有被解救的希望。基督宗教的学说与实践、信念与仪式, 都是基于对爱的理解, 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张扬爱, 实现爱”。因此基督宗教所做的慈善福利事业成为基督的爱的一种表现方式, 也是教徒遵从上帝命令解救人类的一种途径。

2. 无论是近代重庆传统慈善福利事业还是教会慈善福利事业都是少数人的事业。

对于传统慈善福利事业, 无论是朝廷推动的慈善救济工作, 还是民间慈善活动, 一般都由地方上有影响的士绅或官员主办, 经费来源主要是少数富人的捐献, 平民百姓很少参与, 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老百姓在封建社会的超经济剥削下, 普遍比较贫困。也就是说, 从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两方面来看, 士绅等所谓的社会精英享有独占社会慈善的特权, 平民的参与只能是陪衬。对于近代重庆教会慈善福利事业而言, 除了由教会出资创办的机构, 其它一些由传道士或牧师所办的慈善事业所需资金仍是由当时的少数富人提供, 社会捐款很少, 如重庆中正福幼村是基督教卫理公会华西区会重庆教区在蒋介石赠给该会的“重庆黄山官邸”办的一所孤儿院;基督宗教在重庆开办的天主教女孤老院等养老福利机构是1918年重庆商界名流同天主教商议, 在教会韦家院坝“安纳堂女孤老院”基础上, 合办的一所“中西女孤老院”, 资金主要由商会筹资, 教会出房子和管理人员;1944年创办的重庆神学院也是也是由一名美国基督徒奉献2000美金买下一块地作为神学院的院址。

3.从某种角度来说, 无论是近代重庆传统慈善福利事业还是教会慈善福利事业, 慈善只是一种手段, 以这种手段达到他们的目的。传统慈善福利事业除了救济功能外, 还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清末民初社会秩序混乱、人心道德败坏、民不聊生, 统治阶级通过慈善之举, 匡世济民,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稳定了社会秩序。基督教来到重庆是为了传播福音, 为了能广泛传播福音和吸引更多的人入教, 基督教将宣教范围和服务对象扩大到所有社会阶层:设医院、办学校、发展出版印刷业, 让基督福音深入人心, 一切对于社会公益的事, 莫不尽量实行, 所以说慈善之举也是他们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比如, 医学常被称为“福音的婢女”, 是传教的辅助手段, 是传播基督福音的途径。前面所提到的宽仁医院、仁济医院、仁爱堂医院等三家医院都是外国教会为开创传教事业所创设的, 因此这些医院都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一般医院都有专职的牧师讲道, 组织礼拜等。如解放前宽仁医院在每天上午9点门诊病人多时唱诗, 讲耶稣福音;还在病房与个人讲道, 为病人祷告。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 任何一个宗教能为这些挣扎在痛苦边缘的人们施以恩惠, 都会缓解他们的仇视、获得好感。

但从近代重庆基督教会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来看, 其与传统的慈善福利事业无论是从思想渊源还是行为方式上都是有很大不同的。

1.近代重庆基督教会所开办的慈善福利事业深入到重庆各个地区, 可以为政府社会救济事业填缺补漏, 为稳定当时重庆社会起到重要作用。近代重庆官办、私办的慈善福利事业多在主要城区和城镇, 边远农村地区较少。如, 从清道光二十四年 (1844年) 开始所建立的善堂善会就主要集中在主城内, 对边远农村的养老、育婴、义诊、施药、教育等义举可谓少之又少。而基督教会不仅在主要城镇布道施善, 而且还在重庆各边远乡村设立诊所、小学等, 如在永川、铜梁、璧山、合川等地设立小学, 救助无家可归的难童及当地贫困儿童。传教士通过到乡下的行医活动, 为偏僻穷困山村的村民带去了医疗救助,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慈善救济事业的不足, 使更多的人获得救助。

2. 近代重庆基督教会开办慈善福利事业不仅仅是一种施舍, 更注重的是对受助者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中国传统的儒家“民本”思想, 推及于社会生活, 成为历代王朝统冶者实行种种惠民政策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每有巨灾发生, 统治者都谨奉“民为邦本”的古训, 通过施粥、赈谷、调粟等多种慈善救济措施来赈恤众多灾民和流民, 以期达到“博施于民可百能济众”的境界。中国的这种传统慈善思想, 是一种怜悯、博爱的思想, 只是对贫困者施舍财物、为流浪者提供食宿、为无力下葬者施以棺木等, 却忽视了对受助者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近代重庆基督教会创办的慈善福利事业, 改变了传统慈善事业的只“养”不“教”的模式, 在很多教会创办的慈善机构中, 注重对受助者能力的培养, 使其具有一技之长, 即使离开慈善机构也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如大足难童教养院育婴院就会组织难童做肥皂、袜子、打草鞋、种菜等生产自救;华西三育研究社实行半工半读, 学生在学习之余, 还在西三社内的时兆报馆印刷厂、农场、鞋店、缝纫社工作。这种“教养结合”方式对后来中国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和转变有着一定的影响。

3. 近代重庆传统慈善福利事业只是对受助者物质上的帮助,

而基督教会慈善福利事业除了为受助者提供物质援助外还极重视他们的精神生活。传统慈善福利事业的思想基础是儒家的“仁政”, 它强调对诸如鳏寡孤独、贫疾幼弱等需要帮助的人进行“收养”。传统的慈善福利事业是一种物质上施舍, 施予无粮者以米、施予病患者以药、施予无家可归者以屋棚、施予亡者以棺木等。很少对因贫穷、疾患等对他们造成的心理伤害予以救助。而基督教会慈善福利机构中, 都很重视对受助者的心理关怀。基督宗教本身就是一种“爱人”的宗教。圣经中讲述每个人爱别人应当像爱自己一样, 包括爱自己的邻居, 并且宣传平等观念, 认为在上帝面前,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传教士会向重庆民众传播福音, 鼓励他们树立一种信仰, 不仅派有专门的传道士进行布道, 让机构内的受助者经常过宗教生活, 而且还经常聘请教会著名人士到院内开展布道大会, 所开设的学校课程中, 圣经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虽然此种举措的初衷是传教士在重庆地区传播基督福音, 使更多的人能够皈依基督教, 但教会能在受助者流离失所、对生活失去希望之时给予他们一种信仰, 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 对抚慰受助者的心灵和维护社会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发展过程中, 政府福利和教会福利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两个重要途径。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矛盾凸显, 社会资源匮乏,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不断发生变化, 政府不再是社会保障的直接提供者, 而成为政策的制定者和规范者。新型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再是政府包揽。为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我们需要利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教会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社会认可度也较高。基督宗教等宗教慈善福利事业是我国福利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基督宗教本着“爱人”的基本原则在重庆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力。我们应该善于挖掘教会慈善福利事业的巨大潜力, 发挥其优势。在现代社会中, 基督宗教依然没有放弃他们关怀弱者, 爱人助人的本质。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教会慈善福利事业, 使之能够更好地帮助政府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我们应该鼓励宗教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 赋予他们更多社会福利责任, 有效利用慈善福利事业的优势, 使他们能在维持社会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挥更大的潜能。

2012年2月16日, 为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联合发文《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 (国宗发[2012]6号) , 提出要“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服务社会、利益人群是我国各宗教共同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高举爱国爱教旗帜, 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发扬济世利人精神, 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种公益慈善活动,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国家号召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而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 有深刻的信仰基础、悠久的历史传统、较高的社会公信度。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 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 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 也是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益补充。

注:基督教在历史进程中分化为许多派别, 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 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在中国, 基督教一般指新教, 本文中的基督宗教指天主教和基督新教。

摘要:社会发展过程中, 政府福利和教会福利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两个重要途径。在基督宗教传入重庆的一百多年里, 与传统慈善福利互为补充, 为近代重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本文从思想价值和行动方式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近代重庆,基督教慈善福利事业,传统慈善福利事业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志 (第二卷)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志 (第十三卷)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重庆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卫生志[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840—1985.

【4】董丛林.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6】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以改革创新促慈善募捐新跨越 篇8

马鞍山市位于皖东,地处长江口岸的南京与芜湖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省中上游水平,慈善事业起步较早,慈善募捐工作相对平稳。2015年之前,每年捐赠总额都在400~500万元之间,可喜的是2015年慈善募捐总额一改多年徘徊的态势,逆势上行至800多万元,实现了慈善募捐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滑,一些有关公益慈善负面影响仍然未全部消散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取得的,实属不易,这与马鞍山市慈善总会三届理事会始终坚持更新理念、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分不开。

一、以规范多层次募集平台促稳定。聚沙成塔,滴水成河,树立“大慈善”理念,多层次、全方位地构建募集平台,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是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募捐稳定首先意识到的。因此,我们在巩固“慈善一日捐”、企业冠名捐赠等传统募集渠道的同时,加大服务平台建设,开设了“微慈善大爱心”项目平台,提出了个人捐赠达一万元,就可以冠名,随后得到了金元伟等社会爱心人士的响应;重阳节,借年近八旬的许成厚、邓纯莲老人将儿女们送来的祝寿钱作为善款捐赠慈善之际,创立“寿诞捐”项目平台;“六一”期间,总会倡导市、区部分幼儿园、小学纷纷推出了“童心+爱心”慈善捐赠项目平台;葛俊亚、邱楚涵新婚伉俪在领证当天双双来到慈善总会,以万元捐赠的方式,成为了“婚庆捐”项目实施的带头人。正是诸多募捐项目平台建设让广大市民真正感受到了人人可慈善,慈善服务就在身边的良好氛围。逐步加大了非一日捐项目的捐赠力度,减少对具有一定行政背景的“一日捐”的依赖度。“一日捐”占全年捐款总额比例从以往的70%~80%下降至40%左右,真正实现了捐赠总额上升,慈善捐赠资金结构更加合理优化,使得马鞍山市慈善募捐更加稳定可持续。

二、以开辟域外募集渠道促发展。慈善无界,慈善组织不应被区域管辖来约束住自己的思维。于是,我们大胆走出去,开辟域外募集渠道,以谋求马鞍山市慈善募捐新发展。首先,积极宣传推介。将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特别是慈善事业发展状况和管理模式等编印成册,通过市侨联、市外办、台办、驻外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发放给马鞍山籍华人、华侨和在外发展爱心人士,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实情,引导他们关注家乡慈善事业;其次,主动登门拜访。去年在市民政局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总会领导及相关人员专程赴北京,通过北京马鞍山商会向在京发展的成功人士推介家乡慈善。还和侨联共同拜访多位华侨在国内的亲属朋友,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第三,以服务推募捐。经过不懈努力,域外捐赠渠道实现了零的突破。2015年来自域外的捐赠四笔,总额达140多万元,占全年总捐赠额近20%。其中与美籍华人陶德海先生捐赠100万元善款设立“高怀霞慈善基金”,成为了马鞍山市海外个人善款捐赠的首笔大单。总会对每笔捐款都按捐赠人的意愿,双方签订捐赠协议,及时制定使用方案,将其爱心款的管理使用落实到位,同时为他们专门举行了捐赠仪式,按相关规定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牌匾,进行了广泛深入宣传报道,总会的服务得到了捐赠人一致好评,并已经有部分马鞍山籍华人、华侨和在外发展成功人士反馈了他们愿意为家乡慈善事业奉献一份爱心的意向,这为马鞍山市慈善事业谋求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慈善创新 篇9

关于慈善的获奖感言推荐

说到慈善有句话,不知道大家认同不认同。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一路走来,在座的每一位在众多的不理解不认同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二万五千里般走过来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让人们来理解我们,支持我们,我是从两个方面来做的。

慈善总会新春联谊会致辞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举行xx年中华慈善总会新春联谊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华慈善总会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和参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承办本次新春联谊会的安徽省合肥市慈善总、安徽省驻京办事处会致以衷心的感谢!

即将过去的x年,是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迈进了 多年的努力,打造了一批慈善品牌:

1、微笑列车唇腭裂救治项目1999-XX年十年以来共救治15万名,12年一年救治三万人;2“格列卫”白血病救治项目,12年达到救助6000多人,药品总值达10亿元;3百盛医疗器械捐助活动,12年接受1000台彩超机,受援总值超过5亿元人民币;

4、骨骨头坏死救助项目;5飞利浦医疗设备救助项目;

6、易瑞沙肺癌救助项目;

7、阿斯利康肺癌救助项目;

8、健赞公司药物;

9、罗氏集团药物救助;

10、健行天下白血病援助项目;

11、“蓝天行动”环保设备捐赠等均在一亿元人民币以上,还先后启动了视敏儿童弱视救助项目、一张纸工程,成立了儿童救助基金、周大福慈善基金等基金。截至年底,中华慈善总会日常捐赠及项目资金已逾20亿元人民币,全年累计接收捐赠款物高达35亿元人民币。

所有的这些爱的力量都是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由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所共同凝聚而成的。我们不会忘记,在大灾大难面前,是党和政府的信心、勇气和沉着镇定、坚强有力的领导,给了全国人民以力量和战胜灾难的决心。在刚刚召开的中华慈善大会中,xx亲自参加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是对中国慈善事业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我们不会忘记,各级党政领导和各位尊敬的老会长在白忙之中不忘关心慈善工作。他们大力号召,积极支持,亲临灾区一线走访慰问,为社会各界作出了表率。

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企业公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勇于担当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球经济出现萎缩,企业发展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慷慨解囊,在第一时间为灾区人民送去援助,并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新闻界朋友们无处不在的忙碌身影。他们积极奔走呼吁、第一时间播报捐赠新闻,为发动全民慈善运动、倡导慈善精神、监督慈善工作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也不会忘记,全国各地由无数公众排起的捐赠长队和志愿者队伍。他们中间有老人有孩子,有白领有拾荒者,但在这个时候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有一颗闪光的慈爱之心的中国人。

慈善创新 篇10

第二条慈善组织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本组织章程的规定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第三条慈善组织应当依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加强对慈善活动相关费用的会计核算。

第四条慈善活动支出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在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慈善活动,向受益人捐赠财产或提供无偿服务时发生的下列费用:

(一)直接或委托其他组织资助给受益人的款物;

(二)为提供慈善服务和实施慈善项目发生的人员报酬、志愿者补贴和保险,以及使用房屋、设备、物资发生的相关费用;

(三)为管理慈善项目发生的差旅、物流、交通、会议、培训、审计、评估等费用。

慈善活动支出在“业务活动成本”项目下核算和归集。慈善组织的业务活动成本包括慈善活动支出和其他业务活动成本。

第五条慈善组织的管理费用是指慈善组织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为保证本组织正常运转所发生的下列费用:

(一)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工作经费;

(二)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社会保障费;

(三)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资产盘亏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因预计负债所产生的损失、聘请中介机构费等。

第六条慈善组织的某些费用如果属于慈善活动、其他业务活动、管理活动等共同发生,且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类活动的,应当将这些费用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项活动中进行分配,分别计入慈善活动支出、其他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

第七条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

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三。

第八条慈善组织中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年度慈善活动支出和年度管理费用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一)上年末净资产高于60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六;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二;

(二)上年末净资产低于6000万元高于8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六;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三;

(三)上年末净资产低于800万元高于4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七;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五;

(四)上年末净资产低于400万元人民币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八;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二十。

第九条慈善组织中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和年度管理费用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一)上年末净资产高于10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六;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三;

(二)上年末净资产低于1000万元高于5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七;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四;

(三)上年末净资产低于500万元高于1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八;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五;

(四)上年末净资产低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八且不得低于上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二十。

第十条计算年度慈善活动支出比例时,可以用前三年收入平均数代替上年总收入,用前三年年末净资产平均数代替上年末净资产。

上年总收入为上年实际收入减去上年收入中时间限定为上年不得使用的限定性收入,再加上于上年解除时间限定的净资产。

第十一条慈善组织的年度管理费用低于20万元人民币的,不受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年度管理费用比例的限制。

第十二条因下列情形导致年度管理费用难以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

(一)登记或者认定为慈善组织未满1年,尚未全面开展慈善活动的;

(二)慈善组织的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资产盘亏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突发性增长的;

(三)慈善组织因预计负债所产生的损失突发性增长的。

第十三条慈善组织签订捐赠协议对单项捐赠财产的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其年度慈善活动支出和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违反本规定的要求。

第十四条慈善组织年度慈善活动支出和年度管理费用应当在年度工作报告中进行详细披露,并依法向社会公开。

慈善创新 篇11

大家上午好!今天“中华慈善总会2014年宣传工作会议”在古都西安召开。我代表中华慈善总会,向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陕西省慈善协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慈善宣传工作,研究探讨新的形势和问题,总结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坚持改革创新、团结合作、求真务实,搭建全国慈善会系统宣传工作联动机制与合作平台,努力开创慈善宣传工作新局面。这里我谈几点意见。

一、 我国慈善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自1994年《人民日报》发表我国第一篇现代意义上慈善事业的理论文章《为慈善事业正名》以来,我国慈善宣传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慈善事业发展。具体到以中华慈善总会和团体会员为主体的慈善会系统的宣传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宣传形式多样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地慈善会探索出了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很多地方慈善会通过建网站、办刊物,开辟了自有媒体阵地;通过日常新闻报道、创办专栏、开展活动等方式,与主流媒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依托于慈善项目、重大事件、典型个案,挖掘出丰富的宣传素材;组织理论研讨会议、慈善文化推广、先进人物表彰,开展了别具特色的宣传活动。这些年总结探索出来的好想法、好做法,成为慈善会系统宣传工作的经验宝库。

(二)宣传工作成效化。当前宣传工作已渗透到慈善会工作的方方面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正是依托于宣传工作,慈善会的公众筹款得以推广、造势;项目的开展落实情况得以让公众知晓;财务信息得以实现公开透明;慈善工作的理论探讨、理念传播、舆论引导,更是通过宣传工作与其他实务工作的密切结合,才更加务实、更接地气。在近几年全国公益组织受到舆论事件冲击、整体筹募额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慈善会系统的筹募额和在全社会捐赠总额中所占份额未降反升,2013年占到整个社会捐赠总额的三分之一强,这种令人振奋的成绩中也有着宣传工作所作出的贡献。

(三)全国慈善会品牌效应凸显。20年来,以中华慈善总会和团体会员为主的全国慈善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在我国慈善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3年6月,全国慈善会数量增长到1996个,范围覆盖我国大陆所有省、区、市,不少省的慈善组织还延伸到街道、乡镇乃至村庄,形成了广泛高效、全覆盖的慈善网络。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慈善会,由于相近的渊源,相似的名称、组织架构,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及在整个行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被政府、媒体、公众、学界等广泛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统一品牌,一个推动我国慈善公益行业发展的主力之一。

二、深刻认识加强慈善宣传工作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做好宣传工作,是慈善组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空前高涨、能力不断提升。慈善事业作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之一,已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来,以“郭美美炫富”为代表的系列新闻事件,将慈善组织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慈善组织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舆论漩涡,多年树立的社会公信力可能随之倒塌,继而影响到慈善公益组织乃至整个慈善行业的生存发展。慈善公益组织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前提下,努力通过宣传工作赢得公众对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理解、信任、支持和积极参与。

(二)做好宣传工作,是慈善组织适应媒体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的冲击下,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媒体突破了传统的传播界限,信息传播的速度、力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对于慈善组织而言,这种变化一方面对于提高组织透明度、增进社会了解、督促加强自律和内部治理、威慑腐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不当,媒体也可以为造谣中伤、栽赃诬陷、以偏概全、恶意炒作、误导舆论提供迅速传播的空间。这就要求慈善组织必需突破传统的宣传模式,在研究、认识、使用和应对新媒体方面有所作为。

(三)做好宣传工作,是慈善组织树立公信力、赢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前我国慈善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此外,政府简政放权、由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举措,也将为慈善组织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机遇而来的,是慈善组织的大发展以及彼此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对于公募慈善组织而言,谁掌握了话语权、赢得了公众的信赖,谁就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慈善组织与媒体的合作,正逐步从以往单一的宣传报道,向宣传、筹募、项目多领域、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宣传工作不但是慈善组织树立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赢得社会捐助、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方法。

我国慈善会系统宣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形势的需要、公众的要求以及其他慈善组织的工作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舆论阵地比较薄弱,自有媒体影响力有限,与主流媒体合作有待深入,特别是对新媒体应用还极为陌生;慈善理论、文化、思想水平不高,在整个行业中的话语权、影响力有待增强;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交流、合作、创新意识有待增强,重大突发舆论事件处理能力亟待提升等方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提高对慈善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更好地把握宣传方向、运用宣传策略、取得宣传效果。

三、牢固树立新形势下慈善宣传工作的原则

慈善宣传工作要履行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以改革创新、团结合作、求真务实为基本原则,积极宣传慈善事业的理念、方针、政策,推广慈善会品牌项目,扩大筹募份额,进一步增强慈善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一)改革创新是慈善宣传工作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做好理念创新,充分认识慈善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宣传工作提升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上来;树立大宣传理念,动员各个部门共同参与,把宣传工作与行政管理、项目管理、筹募管理、财务管理、志愿者管理等各个业务板块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做好宣传工作手段创新,改变对传统宣传路径的依赖,认真探索新的媒体格局下宣传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的行家里手;优化宣传策略,变被动、泛泛式的宣传为主动、深入式的宣传,尤其要注重提高危机事件、重大舆情事件的处理能力。

(二)团结合作是慈善宣传工作的根本保障。我国慈善会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要充分认识到“慈善会”这个共同的品牌对于每一个慈善会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合力,共同珍惜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共同面对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树立好、维护好这个品牌而努力。要建立、拓展全国慈善会在理论思想、媒体资源、信息舆情、宣传活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平台,在互相借力和学习中共同进步,实现共赢。

(三)求真务实是慈善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慈善工作是群众工作、社会工作,注重结果,追求实效。慈善宣传工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慈善会自身实际情况的宣传策略,依托于实实在在的宣传平台、宣传活动、宣传内容,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使宣传工作真正在全国慈善会中起到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提高公信力的作用。

四、搭建联动机制与平台,

开创慈善宣传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发挥自有媒体的平台作用。当前中华慈善总会已独立主办或参与主办多家自有媒体,新的官方网站经过前期筹备,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由此,中华慈善总会已建立了由总会新闻办统筹,以官方网站为核心,包括《慈善》杂志、《慈善公益报》、《中华慈善年鉴》、《人民政协报·慈善周刊》、中华慈善新闻网以及内部发行的《中华慈善总会内部参考》、《大众慈善》在内的多渠道、多形式的自有宣传阵地。各媒体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设立宣传栏目,组织宣传活动,为提升全国慈善会系统整体品牌形象,推广各地慈善会优秀人物、项目、活动、经验,筹集慈善资源,提供更开放、更专业、更有效的宣传渠道。在此基础上,需要在全国慈善会系统内选取先进典型向主流媒体和全社会进行推广。

(二)建立全国慈善宣传联动机制。首先,要建立起一支有活力、有实力的宣传工作队伍以及高效的联动机制。中华慈善总会请各地慈善会确定一名通讯员,专门负责与中华慈善总会以及相关媒体的沟通联络,初步建立起一个包括中华慈善总会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兵团和部分市县慈善会在内的通讯员队伍。中华慈善总会将尽最大可能为通讯员提供宣传渠道,组织开展业务交流,搭建互相学习和提高的平台,组织优秀通讯员的评选和奖励。其次,要提高慈善会在慈善理论、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水平,增强在整个行业中的话语权、影响力。总会拟成立一支理论研讨队伍,团结总会、各地慈善会对慈善工作有深刻见解的同志,以及一批有实力的专家学者,增强理论实力,巩固舆论阵地,提高慈善会系统对外统一发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勇敢承担起与慈善会能力相匹配的历史使命,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开展慈善服务。在这个基础上,总会将逐步建立与团体会员之间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思想统一、集体发声的宣传舆论合作机制。再次,要开展全国慈善宣传活动,将宣传合作与联动落到实处。中华慈善总会将联合全国慈善会共同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一张纸献爱心”、“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等三个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和项目,真正将宣传工作项目化、活动化,提高宣传工作在公众筹募、文化推广、树立典型等方面的作用。

同志们,开创慈善会系统宣传工作新局面,要在把握慈善会宣传工作发展形势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团结合作、求真务实为基本原则,建立切实有效的联动机制与合作平台,开展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宣传活动。我们期待着与大家携手同行,共同开创新局面。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认认真真地做好手头的工作并积极探索,就一定会实现慈善会宣传工作的新突破,迎来慈善事业的大发展。谢谢大家!?誙

(本文系中华慈善总会李本公会长在中华慈善总会2014年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四、搭建联动机制与平台,

开创慈善宣传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发挥自有媒体的平台作用。当前中华慈善总会已独立主办或参与主办多家自有媒体,新的官方网站经过前期筹备,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由此,中华慈善总会已建立了由总会新闻办统筹,以官方网站为核心,包括《慈善》杂志、《慈善公益报》、《中华慈善年鉴》、《人民政协报·慈善周刊》、中华慈善新闻网以及内部发行的《中华慈善总会内部参考》、《大众慈善》在内的多渠道、多形式的自有宣传阵地。各媒体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设立宣传栏目,组织宣传活动,为提升全国慈善会系统整体品牌形象,推广各地慈善会优秀人物、项目、活动、经验,筹集慈善资源,提供更开放、更专业、更有效的宣传渠道。在此基础上,需要在全国慈善会系统内选取先进典型向主流媒体和全社会进行推广。

(二)建立全国慈善宣传联动机制。首先,要建立起一支有活力、有实力的宣传工作队伍以及高效的联动机制。中华慈善总会请各地慈善会确定一名通讯员,专门负责与中华慈善总会以及相关媒体的沟通联络,初步建立起一个包括中华慈善总会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兵团和部分市县慈善会在内的通讯员队伍。中华慈善总会将尽最大可能为通讯员提供宣传渠道,组织开展业务交流,搭建互相学习和提高的平台,组织优秀通讯员的评选和奖励。其次,要提高慈善会在慈善理论、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水平,增强在整个行业中的话语权、影响力。总会拟成立一支理论研讨队伍,团结总会、各地慈善会对慈善工作有深刻见解的同志,以及一批有实力的专家学者,增强理论实力,巩固舆论阵地,提高慈善会系统对外统一发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勇敢承担起与慈善会能力相匹配的历史使命,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开展慈善服务。在这个基础上,总会将逐步建立与团体会员之间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思想统一、集体发声的宣传舆论合作机制。再次,要开展全国慈善宣传活动,将宣传合作与联动落到实处。中华慈善总会将联合全国慈善会共同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一张纸献爱心”、“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等三个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和项目,真正将宣传工作项目化、活动化,提高宣传工作在公众筹募、文化推广、树立典型等方面的作用。

同志们,开创慈善会系统宣传工作新局面,要在把握慈善会宣传工作发展形势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团结合作、求真务实为基本原则,建立切实有效的联动机制与合作平台,开展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宣传活动。我们期待着与大家携手同行,共同开创新局面。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认认真真地做好手头的工作并积极探索,就一定会实现慈善会宣传工作的新突破,迎来慈善事业的大发展。谢谢大家!?誙

(本文系中华慈善总会李本公会长在中华慈善总会2014年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四、搭建联动机制与平台,

开创慈善宣传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发挥自有媒体的平台作用。当前中华慈善总会已独立主办或参与主办多家自有媒体,新的官方网站经过前期筹备,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由此,中华慈善总会已建立了由总会新闻办统筹,以官方网站为核心,包括《慈善》杂志、《慈善公益报》、《中华慈善年鉴》、《人民政协报·慈善周刊》、中华慈善新闻网以及内部发行的《中华慈善总会内部参考》、《大众慈善》在内的多渠道、多形式的自有宣传阵地。各媒体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设立宣传栏目,组织宣传活动,为提升全国慈善会系统整体品牌形象,推广各地慈善会优秀人物、项目、活动、经验,筹集慈善资源,提供更开放、更专业、更有效的宣传渠道。在此基础上,需要在全国慈善会系统内选取先进典型向主流媒体和全社会进行推广。

(二)建立全国慈善宣传联动机制。首先,要建立起一支有活力、有实力的宣传工作队伍以及高效的联动机制。中华慈善总会请各地慈善会确定一名通讯员,专门负责与中华慈善总会以及相关媒体的沟通联络,初步建立起一个包括中华慈善总会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兵团和部分市县慈善会在内的通讯员队伍。中华慈善总会将尽最大可能为通讯员提供宣传渠道,组织开展业务交流,搭建互相学习和提高的平台,组织优秀通讯员的评选和奖励。其次,要提高慈善会在慈善理论、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水平,增强在整个行业中的话语权、影响力。总会拟成立一支理论研讨队伍,团结总会、各地慈善会对慈善工作有深刻见解的同志,以及一批有实力的专家学者,增强理论实力,巩固舆论阵地,提高慈善会系统对外统一发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勇敢承担起与慈善会能力相匹配的历史使命,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开展慈善服务。在这个基础上,总会将逐步建立与团体会员之间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思想统一、集体发声的宣传舆论合作机制。再次,要开展全国慈善宣传活动,将宣传合作与联动落到实处。中华慈善总会将联合全国慈善会共同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一张纸献爱心”、“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等三个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和项目,真正将宣传工作项目化、活动化,提高宣传工作在公众筹募、文化推广、树立典型等方面的作用。

同志们,开创慈善会系统宣传工作新局面,要在把握慈善会宣传工作发展形势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团结合作、求真务实为基本原则,建立切实有效的联动机制与合作平台,开展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宣传活动。我们期待着与大家携手同行,共同开创新局面。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认认真真地做好手头的工作并积极探索,就一定会实现慈善会宣传工作的新突破,迎来慈善事业的大发展。谢谢大家!?誙

上一篇:带式输送机设计论文下一篇:临床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