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现代诗(精选5篇)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苹州,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其先济南人,曾祖周秘南渡,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少从父周晋宦游浙、闽。景定二年(1261)入临安府幕僚,监和剂局。咸淳间历两浙运司掾、丰储仓检察。约景炎初(1276),为义乌令。入元不仕,迁居杭州,悉心著述,著作宏富。
周密的诗代表作品:
《野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翻译】
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再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
《夜归》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翻译】
夜归天黑,需撑着竹杖而行,好在田埂上聚有磷火和萤火虫,发出微光,使人顺利通过。到了村店,也因月昏无灯,泥路滑,十分难行,又好在村店竹窗射出读书、补衣灯的光亮,照着人继续前行。
《观潮》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翻译】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妓。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翻译】
原野中移动的旌旗耀眼飞扬,朝觐天子的车马浩浩荡荡,平沙万里,云天低旷,在饯别的宴席上,你腰系着宝带身佩着金章,风吹茸帽倾斜而神采飞扬,故乡的秦关汴水,都是你此行要经过的地方。我猜想当你登临它们时,一定会激动得吟咏新的诗章。你将在北国尽情游历,听叠鼓胡笳高亢雄壮的乐声。你骑着骏马威风凛凛,还有著名的美姬陪伴在身旁。
当你酒酣耳热时,面对着燕山白茫茫的一片冰雪,如凝冻了一般的明月照在结满层冰的河面上,拂晓时陇头处有几朵白云在飞翔。如今我已是韶华远逝,像当年的贺方回一样,身在江南无法返家而无限感伤。又人谁来惦念思量?春风渐渐染绿西湖。大雁已经回到这里,但你却依旧未能返乡,最令人动情的是,即便折飞了梅花,也无法寄托我对你的思量。
《瑶华》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剪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翻译】
仿佛朱钿和玉 。又宛如天上的仙葩,与人间的凡花迥然有别。从江南到江北,人们从未见过第二棵。只能空自把她想象成云似的梨花,雪一般的寒梅。淮山一带春天即将离去,试问谁能理解她的.高洁?用得着几次花开花落,便会空自老去。那些戍守边关的精英和豪杰。
看着剪下的琼枝装入金瓶,随着快马扬起的红尘进入宫阙。那时她正是含苞初放的美好时节,应该暗自欣喜初遇京师里的香蜂艳蝶。杜郎如今已经老去,料想往昔的风流韵事,花儿也能述说几许。仍记得少年时节,扬州风光繁盛奇绝。那美丽多姿的二十四桥,辉映着一轮清清的明月。
《曲游春》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亟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瞑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翻译】
寒食节在西湖上泛舟游玩,施中山写下一首妙词 。于是我和了一首。平时的游船,到午后便全进入里湖。黄昏时才缓缓划出断桥,稍微停一会就各自返回。不是熟习游湖的人不知道这种情形。所以施中山屡次击节盛赞我“闲却半湖春色”的词句,说是能道出他人所未说到的景色。
皇宫外的西湖上春风分外和煦,暖日下飘扬着柳树的飞絮,春光引得人春思无限。偏偏可恼那些莺莺燕燕的那些温情暖语,都在那些翠叶林间或红花丛底,更能撩拨起游春的情绪。少男少女往来如云,烟尘漠漠香雾迷离。欢快的旋乐此伏彼起。到处是欢歌笑语,沸沸扬扬飘荡在附近数里,再看那一艘艘画舫,全都驶过了西泠桥底。外湖的湖面冷清静寂,半湖的美景被白白闲置废弃。
垂柳的湖堤,刚刚漫起烟雾围着树荫凝成翠碧。映衬出帷帘下俏丽佳人的秀眉,还有湖堤上英俊男子勒马游戏。淡淡的黄昏笼罩着早春时节的微微寒意。梨花仿佛怕夜晚的凄冷,红杏也好象在忧愁被暮色遮蔽,歌声管乐在入夜后响起,清遣着一年一度的寒食节,怎奈蝴蝶儿埋怨,如此良宵太静寂。清澈的月光照得湖面波光涟漪,满湖的碎月花影荡漾迷离,这样的美景又怎能舍弃,我留连陶醉久久不愿离去。
《花犯·水仙花》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静,沉烟熏翠袂。幽梦,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翻译】
那清秀的水仙花高洁无比,仿佛是楚江江畔满含幽怨的湘妃,她默默无言洒下清泪点点,透出春意清新淡然。独自空倚春风,满怀心序芳情向谁托寄?又踏着水波盈盈走来,一路上秋色凄冷,茫茫无边。随着她那轻盈的步履,升腾起香云香气。我还依稀记得,她正像捧着承露盘的金铜仙女,在明月下亭亭玉立。
我仿佛听到她弹奏起琴瑟冰弦,更多情地抒写着心中的哀怨,屈原抒发牢骚怨恨,徒劳地将芳香的兰草幽洁的白芷歌叹,竟忽略了多情的水仙。水仙含着悠远的春意芳意,谁来欣赏叹惜这天姿国色的风味?我将把水仙作为岁寒之友结成友伴。小窗儿明净,沉水香缕缕轻烟将她的翠袖熏染。从幽迷的梦境中醒来,只见一枝水仙沾着点点清露,独自立在灯影里。那情味,更令人意远神迷。
《玉京秋·烟水阔》出自《宋词三百首》,其诗人为宋朝诗人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翻译】
轻烟迷蒙江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捣衣砧敲出秋声秋韵,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只有台阶下的蟋蟀替我诉说。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淡月。
《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作者为宋朝诗人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溪数点芙蓉雨,苹飙泛凉吟艗。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静籁沉波息。仙潢咫尺。想翠宇琼楼,有人相忆。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
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后,清致谁识?散发吟商,簪花弄水,谁伴凉宵横笛?流年暗惜。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翻译】
清澈的溪水多次淋湿了溪里的芙蓉,吹过水草的秋风泛过了词人所坐的小船。水中倒影空灵明净,水汽凝成了露珠,词人静静地随着溪水沉思。仿佛银河近在咫尺。遥想琼楼玉宇,天上人间,不知道今夕是何夕。
苏东坡走后,有谁能识得此夜此景,有谁能识得这清秀景色。披散头发吟唱商曲,自己的发簪也好像沾上了露水,有谁能陪伴词人在这良辰夜景下吹笛,只有默默的回忆逝去的时光。害怕一晚的秋风吹散了眼前的景色。闲来无事,只能饮一大碗酒,独自唱歌。
《闻鹊喜·吴山观涛》作者为宋朝诗人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翻译】
天光水色一片澄碧,染成一江清秋的景色,江潮涌来就像是神龟驮负的雪山,又像是蛰伏的巨龙从梦中惊起,疾风掀起海水像竖起的墙壁。
诗歌最本质的属性是抒情性。古今诗人和评论家都强调诗歌的抒情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 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认为情感是比诗的音节这一“外在的质素”更为重要的“质素”, 是一首诗歌的“灵魂”;咱1暂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也曾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潜意识, 在诗歌里泄露隐秘的灵魂”。[2]情感是诗歌的表现核心, 是诗歌解读的重点, 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必须准确解读诗歌的情感, 然后才能精准地触摸到诗人复杂而隐秘的灵魂。
然而, 因时代和观念的差异, 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解读方法毕竟有所不同。古典诗歌解读, 一般重视的是社会历史批评和道德批评, 所以它强调从内容角度来解读诗歌中蕴藏的情感, 像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人抒情、借物抒情等说法, 就是从“景”“事”“人”“物”等内容角度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但现代诗, 因为其理论基础是西方形式主义文论, 因而解读其情感, 要更多从形式而不是从内容的角度着手。可令人遗憾的是, 由于不少教师缺乏西方文学理论素养, 因而造成了情感形式解读的缺失。例如, 在常态教学的诗歌解读中, 不少教师往往将现代诗解读等同于现代散文解读, 或者是将现代诗解读与古典诗解读混为一谈, 就是不能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角度来解读现代诗的缘故。所以, 我们要真正解读好现代诗, 把现代诗当作现代诗来教, 就必须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加强西方文论学习, 从“陌生化语言”“意象组合”“结构韵律”等角度去解读。
二、现代诗情感解读的基本着力点
陌生化语言、意象组合和结构韵律等是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角度解读现代诗情感的几个基本着力点。
(一) 陌生化语言与情感
诗歌艺术发展到20世纪, 在形式追求上走向了极致。这种追求极致形式甚于典型内容的诗歌被称为现代诗。现代诗试图探索有别于古典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 “陌生化表达”是其最大追求。陌生化表达就是用陌生化语言来表现现代社会复杂变异的生活, 借以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深沉思考。陌生化语言是对人们所熟知的语言表达的推陈出新, 其目的是造成感觉上的疏离感, 产生新颖的审美情趣。诗人运用陌生化语言, 可以使诗歌产生新的意趣;而读者关注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达, 往往能以此为抓手, 捕捉诗人隐藏在诗歌中的七情六欲。如郑愁予《错误》中的名句“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在表达上有超越常规的地方:一般而言, 用花来比喻人的容颜, 只是说“她的容颜像盛开的莲花”, 或“她的容颜像衰败的莲花”;但这一名句中, 却将这两种情形糅合在了一起, 从而成为了一个意蕴更丰富的名句。因为这个名句将莲花随着季节变迁而花开花落的情景, 与那个深闺中等待丈夫归来的思妇时而满怀期待、容颜焕发, 时而黯然神伤、容颜憔悴的情绪变化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从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思妇变化多端的幽怨情绪。思妇的情绪曲曲折折, 起起落落, 与花开花落的莲花景象何其相似。这样的表达看似超常, 实则贴切, 是诗歌外在语言与诗歌内蕴情感高度的契合。
再看, 何其芳现代诗《秋天》的第二节: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初读这节诗, 有几处语言上的陌生化表达耐人寻味。为什么是“向江面的冷雾”而不是向“笼罩着冷雾的江面”“撒下圆圆的网”?“乌桕叶的影子”能收起吗?“白霜”为什么用“满载”来支配?能说“秋天”“游戏”吗?但细品诗歌超越常规的语言表达, 诗人变异语言中所内蕴的深邃情感便浮出水面。“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而不是“向笼罩着冷雾的江面洒下圆圆的网”, 即强调“冷雾”意象, 一方面照应标题“秋天”;同时, “冷雾”意象自然营造出清冷的深秋氛围, 有助于传达渔夫在清秋时节悠闲的情感。为什么“收起”的是“青鳊鱼似的乌桕叶影子”?其一, 从意象的角度来看, “乌桕叶”的意象更符合诗歌的意境。请看文中对“乌桕”的解释:“乌桕”也叫“桕树”, 落叶乔木, 叶子互生, 略呈菱形, 秋天变红, 所以, “乌桕叶”的意象更能表现秋天的意境。其二, “青鳊鱼”是实的物象, “乌桕叶的影子”是虚象, 用“青鳊鱼”来修饰“乌桕叶的影子”, 淡化了物质的收获, 强化了精神的收获, 这不仅与后面“满载着白霜”和“轻轻摇”等内容相照应, 同时暗示了收获劳动快乐与悠闲生活情调的主题。“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为什么用“满载”而不用“覆盖”?“满载”一方面形象地写出了白霜的浓深, “满载白霜”同时也隐喻收获之少, 这与下一行诗句中“轻轻摇”等内容也能照应。诗意突出了物质的清淡, 但同时又升腾了精神的愉悦,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摇动着渔夫淡泊清闲的生活态度, 弥散的是诗人绵绵的诗意。“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为什么用“游戏”, 而不用“满载”,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游戏的定义, 游戏以直接获得快感 (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 为主要目的。诗人借渔夫“游戏”的体验告诉读者:劳动是愉快的, 生活是富有情趣的, 物质的收获远不如精神的愉悦更值得追求。
通过上述诗歌语言的分析, 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时候利用现代诗语言的“矛盾”和“纠结”, 可以很准确地把握诗歌复杂的情感内涵, 完成对复杂作品的解读。诗人何其芳早期在谈诗歌创作时曾这样追求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达”:“我曾有过一段多么热心的时间虽说多么短促, 我倾听着一些飘忽的心灵的语言。我捕捉着一些在刹那间闪出金光的意象。我最大的快乐或酸辛在于一个崭新的文字建筑的完成或失败。”[3]朱自清说:“就一首首诗说, 我们得多吟诵, 细分析;有人想, 一分析, 诗便没有了, 其实不然。单说一首诗‘好’, 是不够的;人家要问怎么个好法, 便非先做分析的工夫不成。”咱[4]67显然, 这里所强调的诗歌分析就包括陌生化语言的分析。
(二) 意象组合与情感
现代诗论认为, 诗歌意象和语言组织的分析是了解一首复杂作品的主要切入口, 解诗就是依从作品的意象和语言一层层挨着剥开去, 即遵从作品自身内部的逻辑性进行细读、思索和玩味。咱[4]所谓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 意象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现代派诗人唐湜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对意象的关注和破解上, 他说:“在诗人, 意象的存在一方面由于诗人对客观世界的真切的体贴, 一种无痕迹的契合;另一方面又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凝聚, 万物皆备于我。”他还认为:“意象当然不是装饰品, 它与诗质间的关联不是一种外形的类似, 而应该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感应与融合, 同感、同情心伸缩支点的合一。”咱[4]198这一观点直接点出了意象与情感之间“物我合一”的关系。当然, 很多现代诗在意象选用上不止局限于运用一个核心意象, 而是在核心意象运用的基础上再构建一组意象群, 采用意象叠加的艺术方法来形成意境, 传递情感, 也即意象的群体运用、组合运用是现代诗的一大特征。所以, 解读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方式往往能理清诗歌的抒情脉络, 探究诗歌幽深丰富的情感世界。
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是诗人以在日寇铁牢中真实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下的一首撼人心魄的诗歌。卞之琳先生评价说:“单从艺术上看, 这首诗也应算是戴望舒生平各时期所写的十来首最好的诗篇之一。”这首诗, 我们分析其前半部分的意象运用及组合方式就可感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 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 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 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首先, 诗人创造性地运用了核心意象“残损的手掌”。“残损的手掌”既是实指, 因为诗人此时身陷囹圄, 遭受折磨, 因伤致残;又具有象征性, 这一意象能让人联想到在敌人铁蹄与刺刀蹂躏下国土的破碎残损, 用“残损的手掌”摸索“残损的国土”, 诗人内心的悲壮自然不言而喻。
其次, 诗人运用了一组与国土相关的意象群来表达对受苦受难国土的深切悲悯之情。“灰烬”“血和泥”“微凉的湖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江南水田的蓬蒿”“岭南寂寞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一连串的意象如电影镜头一般迅速地摇过, 这是诗人心中想象的破碎苦难的国土, 但却饱蘸着诗人真切的情感, 诗人的情感如同这动态的意象群一般, 倾泻出对国土被蹂躏、河山被侵占的焦虑悲愤之情。
再次, 诗人组合意象的方式也值得深究。“土地”所领起的一系列意象中既有概括的意象, “这一角”和“那一角”;还有具体的意象群, “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江南水田的蓬蒿”“岭南寂寞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除此之外, 更有一个颇显突兀的意象———“这一片湖”的意象。从意象组合的方式来看, 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深究: (1) 这一连串的意象是按怎样的组合方式排列的? (2) “这一片湖”的意象到底是属于概括意象还是具体意象?让我们先来探究第二个问题。有人说, “这一片湖”的意象具体是指诗人的家乡——杭州西湖, 这样的解读看起来非常顺理成章。但考虑诗歌语言的运用, “这一角”“那一角”“这一片湖”三个指示代词所领起的意象应该属于同一类意象, 也即概括性意象。这样一考量, “这一片湖”的意象解读成“每个中国人心中深爱的自己家乡的一片湖”应该更为准确, 在内容上可与前面的“这一角”与“那一角”相照应;在情感上能为下面的诗句张本:我们的家乡本该这么美, 可现实是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 家乡自北到南都是沾了“血和灰”, 都沾了“阴暗”。综上分析, 诗节意象的组合方式就比较显豁了“:土地”后面所领起的前四句诗 (不包括括号内的诗句) 首先构成意象组合上的并列关系, 从宏观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灾难深重、山河破碎的图景。接着诗人的想象由北到南, 以一组动态的意象群再次构成一组并列的诗句, 对苦难国土的悲悯情感似决堤的洪水喷涌而出, 达到了追求诗歌情感本质的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诗歌的创作过程, 实际上是诗人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 精心选用意象, 并按意象组合规律, 更好地形成意境、传递情感的过程。所以在读诗时, 如果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意象运用的揣摩及意象组合方式的研究上, 自然能破译出诗歌或显或隐的情感密码。
(三) 结构韵律与情感
拿诗歌与其他文体相比较, 诗歌的形式, 也即结构与韵律最为鲜明, 无论是分行表达韵律节奏, 还是标点等的运用都能体现出诗歌独特的“诗性”。既然诗歌重视形式, 那么读者将诗歌的形式作为解读的重要抓手, 往往能捕捉到诗人最敏感的情思。
比如, 冰心的小诗《纸船》第一节, 从结构和韵律看就极富形式感, 准确解读好这些形式就可以探知女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到海里。
首先, 从诗歌分行表达的结构形式来看, 分行体现了节奏韵律, 每一行的自然停顿, 造成抑扬顿挫、一咏三叹的抒情氛围。《纸船》是少女冰心背井离亲、远赴他乡的倾情之作, 诗句中的情感是令灵魂都震颤的忧伤和苦恼, 分行所营造的抒情基调与这种情感是无痕迹地契合。
其次, 从诗句的结构来看, 首句与第三句各为11字, 字数相等;第二句和尾句, 一句6字, 一句8字, 字数不等, 但为了结构上的整齐, 第二句在两个“留着”间加了破折号。这样表达, 固然有为了结构整齐的考虑, 但从情绪表达的技巧来品, 则玄机重重。“留着———留着”的叠加, 已经营造了很浓郁的抒情氛围, 中间再用一个破折号, 语气拖长, 抒情少女绵绵不绝的思绪就自然流淌出来。再来品“一只一只”的叠用, 如果用散文体语言来表达, 也可以用“一只只”, 但“一只一只”节奏感更强, 而且体现了叠纸船时的过程之慢、心思之细、用情之专, 这样表达, 才能把少女背井离乡、只身一人远涉重洋时那“令灵魂都震颤的忧伤和苦恼”抒发出来。
再次, 从诗歌的韵律来看, 其一, 韵脚“纸”和“里”押的是仄声韵, 有助于表达百转千回的愁绪。其二, 诗句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以首句为例,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诗句的节拍很整齐, 有乐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基于节拍和结构的考虑, 诗人创造性地运用“妄弃”一词, 体现了诗歌语言凝练、典雅的特点。用缓慢、深情的语气来朗读, 自然能体悟出诗人思念中掺杂着忧伤的情绪, 鲜明地体现出诗歌与生命节奏、内心节律相呼应的歌唱的特点。
综上分析, 纸船的第一节完全属于典型的诗歌语言, 形式整齐, 韵律鲜明, 只要读者一开口, 通过诗歌分行、节奏和韵律所营造的诗歌内在情绪很容易就感染读者, 引起读者的共鸣。可以这么说, 解读诗歌的表达形式, 其实就是解读诗歌的情感内蕴、解读诗人的心灵密码, 而这一点恰恰在常态的现代诗教学中最被忽视。因而, 践行对诗歌的形式解读就显得尤其迫切而重要。
三、结语
诗的本质属性是情感性, 现代诗也不例外。现代诗重形式, 但其任何形式和技巧的运用都是为抒发情感而服务的。现代诗情感的解读有方法、有原则, 读者只有依循现代诗语言组织、形式运用、思维展开的规律, 才能准确地解读出诗歌内蕴的情感。以现代形式主义诗论为依据, 根据现代诗解读的方法分析文本、组织教学, 力争把现代诗教成像现代诗, 培养初中学生必要的现代诗鉴赏能力, 使现代诗教学不落入误区, 使学生能真正走进现代诗的艺术殿堂, 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这应成为初中现代诗教学的追求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52
[2]唐利群, 李怡.情绪:中国新诗的欣赏核心 (上) [J].中学语文教学, 2010 (9) :17~20
[3]孙玉石.诗人与解诗者如是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39
【误区一】“读诗如读文”
《走, 我们去植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一首意境优美的现代诗, 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美美地读读这首诗。
师:这首诗写得真美, 谁来读一读? ( 生读 )
师:这首诗是号召我们去植树, 哪些词语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生: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
生:欢声笑语。
师:让我们读出欢快的语气。 (生读)
(评析:从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 这位教师是重视朗读的, 但她将现代诗教学与一般课文教学等同起来了, 完全没有顾及现代诗凝练而又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指导学生朗读时忽略了诗歌的特点, 这就是教学中常见的“读诗如读文”误区。)
【对策】要走出误区, 我们还得从区别现代诗与一般课文开始, 可引导学生读出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逐步学习表达诗歌的节奏美及自己内心的情感。
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 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 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观察一下, 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 (后一段是分行写, 一句一行) 那读法还和刚才一样吗? 你觉得该怎样读, 请你读给大家听!能说说为什么吗? (让学生充分发挥, 引导读出换行的停顿)
再出示: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 / 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 我们 / 一起去植树!
师:注意了诗句换行的停顿还不够, 诗歌的朗读最讲究技巧了, 老师这里画出了两处停顿, 你觉得该怎么读出来呢?……其实每个人还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那接下来的段落该怎么读呢?请根据刚才的方法自己去试试, 马上我们来交流。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既感知了现代诗行文的特点, 又尝试揣摩了诗歌的语言美, 可谓真读诗。
【误区二】“重分析, 轻赏析”
要讲清这个误区, 首先得讲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 融主客观于一体, 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 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美, 现代诗也一样。如《走, 我们去植树》第二自然段, 意境就十分优美。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教学这一段的。
出示:荒滩, 沟渠, 山坡, 公路……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欢声笑语, 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师: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师:红领巾指的是谁? (生答)
师:对, 是少先队员。这种方法叫指代。 (板书:指代)
师: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谁来说一说?
(评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能抓住重点, 看似无可厚非, 但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诗歌的特点再来思考教学的过程, 你就会感觉到这样的分析性讲解, 哪还有一丝意境的优美?简直与诗歌教学的氛围格格不入, 这就是“重分析”带来的后果。)
【对策】诗歌教学的侧重点在“赏”, 要教出诗歌的画面、诗歌的情感 (即意境) , 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感受和思考, 体会诸如“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的艺术境界。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教师是怎么教的, 领略一下赏析带来的好处。
师: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读这一小节, 说说通过读你看到了什么。
生: (读后) 我看到了荒滩、沟渠、山坡、公路。
师:就这么点?注意读读标点。
生:还有好多好多地方, 因为这儿用的是省略号。
生:我还看到了红领巾。
师:啊?
生:这儿的红领巾是指少先队员, 因为少先队员都挂着红领巾。
师:说得真好, 红领巾就是少先队员。到处都是红领巾在飘扬, 真美啊!少先队员在这里干什么呢?谁读出来了?
生: (思考) ……植树。
师:很好, 那“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仅仅是说同学们在植树吗?你仿佛还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漫山遍野都是小树在成长。
生:阳光下, 少先队员在小树边玩耍。
生:少先队员和小树一起茁壮成长, 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
师:多美啊, 作者饱含深情的笔墨就是在赞美这些画卷, 谁来读出这些感受?
【误区三】“传授知识重于情感体验”
在教学现代诗《长城和运河》时, 有位教师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长城东起哪, 西到哪。到黑板上画一画。
师:再请同学们找一找运河北起哪, 南到哪。到黑板上画一画。
师:看, 这就是长城和运河的样子。课文中还运用了两个比喻句, 谁把它们找出来, 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你看, 长城和运河多么雄伟!它们有多长呢? (师出示长度资料) 要知道, 这些伟大的工程都是老百姓一块砖一块砖地垒, 一筐土一筐土地挑才修筑成功的。
生: (吃惊状) 啊……
(评析:知识的传授确实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但这节课教师把课堂当作传授长城和运河知识的主阵地了。尽管学生学到了许多, 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诗歌的特性从何体现?恐怕学生失去更多的是对诗歌的正确理解和学习诗歌的兴趣。)
【对策】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情”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特点决定了现代诗的教学也需要激情, 也需要陶醉, 不能过于理性化。享受美、愉悦要成为学习诗歌的重要目的。教师要紧紧抓住诗歌的情感设计教学, 把情感体验提到课堂教学应有的高度。以下是另一位教师的教学。
师:在祖国的蓝天上, 我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 是什么呢?请大家画下来读一读。
师:黑板上有两个圈, 一个是山海关, 一个是嘉峪关, 你能把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吗? (生画)
师:你为什么画得弯弯曲曲呢?
生:因为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生:因为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上。
师:是啊, 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绵延几千里, 让我们看一看穿行在大地上的长城。 (出示系列图, 加上优美的伴奏乐)
师:欣赏了如此壮观的景象, 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生:我想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
生:我想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崇山峻岭中修筑长城是多么辛劳。
……
师:说得真好!正像同学们所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 全世界人民都想着能爬一爬中国的长城, 见证一下奇迹。 (出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呢?
生:对祖先的敬佩。
生:骄傲。
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第一首是王昌龄的《从军行》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斩楼兰终不还。第一句我即不能与“一般人”同。“暗”通说是使动用法, 而我素来讨厌所谓的语法。其实, 这句应当这样解:长云与雪山交接处, 给诗人视觉上一个“暗”的感觉。于是诗人落笔为“青海长云暗雪山”, 非常之自然、顺手。哪里是什么使动用法?恐怕问于长眠于地下的诗人自己, 都不知道是什么用法哩!第三句的“穿”, 也不是使动用法, 只不过说黄沙百战之后, 金甲被刺破了而已, 写成诗句既是“黄沙百战穿金甲”。此外孤城遥望玉门关, 也难得说是什么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人只不过写出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的苍凉情景而已, 很实在, 很自然, 给读者的感触很深, 恐怕诗人自己也没有考虑其他什么。现在的人老爱用白话文的语言思维理解、揣测中国古诗, 其实根本就不知道古人的思维与今人有多么的不同。于是又有了下面的更典型的例子。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有两句:鸡声茅店月, 人迹坂桥霜。这两句最能说明古人思维的灵动与跳跃。这两句写起来非常容易, 像泼墨画国画似的。一圈一点, 哪里是茅店, 哪里是月亮, 哪里是人, 哪里是坂桥, 哪里是霜迹, 一一呈现出来, 画面质朴、清新。如果用今人的白话思维则不可解———没有主语啊!什么意思啊!有这样疑问的人都是根本不懂中国古诗的表现, 就是说压根儿没入门 (而一般的语文老师最喜欢一句一句讲解, 还找人翻译) 。其实古人是最能与自然相处的, 他们写的是境界, 是意境, 是情感, 不是什么具体的意思和内容。今人沉迷于世俗物质社会, 自然懂不了。上面我说到古人思维的灵动跳跃, 是说中国古诗在意象呈现上往往有东跳西跳自由搭配的规律, 借助格律、音节而显得文从字顺, 读来爽口, 听来悦耳。如温庭筠这两句。它们还极容易引我想起一段“早行”的经历。我以前外出, 往往要搭早班车, 披星戴月的, 风尘仆仆的走过村头坂桥, 留下一串一串霜迹, 耳边还响起阵阵鸡鸣声。诗人大概也是为我们写下这个诗意般的夜行图吧!
在我所例举的两首诗中, 不知读者可否见出我对于中国古诗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理解。我们对于古诗的赏读, 不仅应该抛弃成见, 而且应当顺从古人, 甚至以“古人”自居, 方可真正入古诗的门径。
末了, 要说的是, 读中国古诗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人生经历。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若出于一般诗人之手, 恐怕要被笑为低俗浅陋。然而出于陶公之手, 我们就要赞叹佩服起来。一般人不会轻易入诗的题材, 陶公却偏偏从这些平凡生活中发掘出诗意来, 意味深长。我们结合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诗人人生经历, 才知道诗人在经历大乱后, 是多么珍惜简简单单的日常生活。诗人带着悲悯的眼神观看周围人和事, 无不显现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平不可得, 于是诗人在简单的生活中咀嚼人生的况味, 倡导“得欢当作乐”的乐观精神。这绝不是什么消极避世, 也不是什么享乐人生观。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至少在乱世是值得提倡的。
最近喜读清人喻元鸿的《元旦入五祖寺》, 一并献给读者:古寺元朝静掩扉, 山头歇马整新衣。应门童讶人来早, 识面僧惊客到稀。数点梅花皆佛意, 一声春鸟是禅机。扶筇试上莲峰顶, 坐对匡云话落晖。综
关键词:罗宾逊,蒂尔伯里镇系列诗,现代人,硬汉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是二十世纪美国诗坛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蒂尔伯里诗歌塑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罗宾逊出生于加德纳(Gardiner),后来这个小镇就成为他诗歌中蒂尔伯里小镇的原型,为他的短篇人物肖像诗提供了背景。蒂尔伯里小镇是被工业化和资本主义侵蚀的大世界的缩影。小镇的居民代表了现代人,而他们的困境则反映了现代人面临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罗宾逊诗歌来揭示现代人的困境和内心挣扎,同时探讨蒂尔伯里诗歌独特的情节设计和叙述手法。
1 蒂尔伯里诗歌中的两类硬汉形象
罗宾逊的蒂尔伯里诗歌刻画了形成鲜明对比的两类人。首先是小镇中的绝大部分人,诗歌中的叙述者就是这类人的代表。这些人奉行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因而无法理解另一类人,那就是在蒂尔伯里镇中发现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想要逃离的人们。他们承受着由现代社会造成的精神困惑,这种困惑反映了现代人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精神孤独和挣扎[1]。他们夹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对人生的期盼与追求之间,深受煎熬。这两类人构成了一个对比,并且代表现代人内心状态的两个面。这两个面是无法协调的,因此现代人注定要承受各种精神折磨。
虽然那些被主流价值观排挤在外的人承受了无尽的苦痛,但他们被描绘成硬汉的形象。众所周知的是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圣地亚哥,而在海明威之前,罗宾逊已经在他的蒂尔伯里诗歌中为我们创造了一系列的硬汉形象。
罗宾逊所创造的硬汉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在外人看来过着体面光鲜的生活,但实际上内心感到人生虚无而缺乏意义,另一类则是被生活打败但还没有被毁灭的人。理查德·科里就是第一类人的绝好代表。也许有人会说理查德·科里用自杀的方式逃避生活,简直就是一个懦夫。但是,他选择自杀是因为别无他选。从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内心承受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苦痛,科里始终文质彬彬,待人谦和有礼。他是如此完美地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以至于他的邻居丝毫没有怀疑他生活幸福,令人钦羡。从这一点,已可看出一些他坚强的意志力。虽然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即使这样,他还是选择一种极其残忍的方式,用子弹打穿自己的头颅。一个懦夫也许不会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
与科里不同,第二类硬汉选择与生活对抗到底。克里夫·克林根哈根(Cliff Klingenhagen)领悟了生活的艰辛和愁苦,以品尝苦酒为乐。他接受了生活的本质,选择面对现实,从而让自己免于精神上的崩溃。此外,在叙述者眼中,他还是一个看上去十分快活的人。弗拉德先生(Mr.Flood)被死神夺去了至交好友,并且被蒂尔伯里镇的其他居民所遗忘,但是他仍自娱自乐。过去的弗拉德先生与现在的弗拉德先生之间的对话创造了喜剧性的效果,也反映了弗拉德先生面对生活考验的强大勇气。尼莫(Nimmo)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诗歌并没有透露尼莫婚姻中的问题,但是读者可以从叙述者的话中推测出尼莫是被妻子和朋友背叛了,但他选择接受,并且遗忘和原谅[2]。
2 罗宾逊肖像画的特色
罗宾逊的短篇肖像诗展示了被蒂尔伯里所抛弃的小部分人,他们的故事大多让人震惊,激发人的思考。罗宾逊的成功刻画有赖于他的写作艺术,包括情节设计、叙述模式和大量意象的使用。
2.1 新颖的情节
罗宾逊的蒂尔伯里镇诗歌描绘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在描绘现代西方人的心理时,罗宾逊没有采取直接的描述或分析,而是采用客观的叙述来间接反映[3]。通过叙述,罗宾逊将种种发生在蒂尔伯里镇居民身上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常常有精巧的情节设计,并且结束时出人意料。《理查德·科里》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尽管拥有让人羡慕的地位和生活,他最终选择自杀。《磨坊》(The Mill)以磨坊主的死亡开始,以磨坊主夫人的死亡结束。诸如此类的结尾在让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去思考故事背后的原因。
2.2 第三人称叙述
蒂尔伯里诗歌很多都是从第三人称角度叙述的。诗歌的名字,诸如尼莫(Nimmo)、弗雷蒙特(Flammonde)、克里夫·克林根哈根(Cliff Klingenhagen),都表现了诗歌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主要有三个功能。
首先,第三人称叙述强化了诗歌中主要人物和由诗歌叙述者所代表的蒂尔伯里镇大部分居民之间的对比。故事叙述者是蒂尔伯里镇的一个居民代表,崇尚的是蒂尔伯里镇的价值观,这无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对那一小部分人的评价。蒂尔伯里镇的价值观可以在《理查德·科里》中略见一斑。从叙述者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作为蒂尔伯里镇的居民,科里是一个完美的代表,他受到上帝青睐,过着让人艳羡的生活。对叙述者来说,物质上的富足足以保证一个人的幸福。只要一个人拥有财富,无需为了生计而日夜操劳,那么他就应该满足现状,而不可能有精神上的痛苦。但是,科里却无法认同这样的价值观,他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让蒂尔伯里镇人感意外。科里是蒂尔伯里镇上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果他选择跟随主流的价值观,那么他也许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并且还可能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享受生活。
其次,第三人称拉开了人物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叙述者是局外人,他们无法真正理解他们所谈论的人。因此,在他们的叙述中,叙述者总是不经意地将这些人物神秘化了。对他们来讲,这些人思想怪异,让人捉摸不透。克里夫·克林根哈根把甜酒倒给叙述者,而自己饮下苦酒。在《弗雷蒙特》中,叙述者虽然声称自己无比怀念弗雷蒙特,但其实对他却一无所知。通过第三人称叙述,诗歌将故事主人公神秘化,从而引领我们阅读,直到谜团解开。
同时,相对第一或第二人称而言,第三人称叙述显得更加客观一些,因此也就有比较强的说服力。在诗歌中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会造成诗人不必要的干预,这就意味着诗歌中可能充斥着主观的想法和情感,甚至带有说教的意味,这就会降低诗歌的艺术价值[4]。蒂尔伯里叙述者是故事的局外人,看到的都是客观的情况,但又不至于什么都了解,这种“知道”的程度在引发读者思考上恰到好处。
2.3 意象的使用
在蒂尔伯里诗歌中,罗宾逊使用了大量的意象。这些意象在推动主题发展和揭示现代人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1 树
树是罗宾逊的蒂尔伯里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诗歌Archibald Example中,阿奇博尔德(Archibald)把人比作会偷阳光的树。“阿奇博尔德的道德观就是人有时候应该像对待自己的树一样对待其他人。”[2]在The Tree in Pamela’s Garden和Llewellyn and the Tree,树都与人类的原始堕落有关。在前一首诗中,帕梅拉(Pamela)决定让人们待在自己的位置,而拒绝与他们产生任何关系。相比人类,她对无生命的东西表现出更多的热爱。这就展示了她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消极态度。帕梅拉就是伊甸园的夏娃,但此处的树又与伊甸园中的堕落不同,帕梅拉根本没有兴趣与人类建立任何关系。因此,这里的树象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裂。
在后一首中,卢埃林(Llewellyn)曾决定要和自己的妻子普利茜亚(Pricilla)携手建立一片乐土,但是最后以绝望告终。对现状的不满促使他离开了他曾想将之变成乐土的蒂尔伯里镇。正是智慧之树让卢埃林清楚地看到蒂尔伯里的现实。换句话说,是智慧之树造成了卢埃林的婚姻破裂。他逃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但是他也许始终在追求智慧之树,希望有朝一日能找到真正的乐土。然而,智慧之树只会引向另一个堕落。这就再次证明了蒂尔伯里上人们的困境。诗歌中的人物无法与主流价值观妥协,但同时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出路。现代人就像蒂尔伯里镇的这一小部分人一样。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困境,但除了生存和忍受,他们没无选择。
由此可见,在罗宾逊的诗歌中,树是一个带有负面含义的意象,它代表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败。在Archibald Example中,罗宾逊明确表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人类之间的关系应该避免,因为它会阻挡个人生活中的阳光。
2.3.2 酒
酒是罗宾逊诗歌中另一个常用意象。诗歌中的主人公大多是清醒的那类人,而小镇的其他人则被物质主义的迷酒灌醉了。清醒的人们要承受很多的苦痛。他们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沉溺于饮酒,以此摆脱痛苦。
弗拉德先生,正如他的名字所暗示的,是一个嗜酒之人。他的知己老友都已经离世,他无法从其他人身上得到心灵的慰藉。所以,酒成了他的朋友和同伴,帮助他消磨孤独的时光。在Cliff Klingenhagen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奇怪的人,把甜酒给别人,而把苦酒给自己。在Llewellyn and the Tree中,卢埃林告诉他的同伴,“Pour not the wine of life too thin,if water means the death of you”。
这些人都感受到了因为物质生活的发展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在Mr.Flood’s Party中,这种淡漠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弗拉德先生的大部分老友已经死去,只留下他孤身一人在这世上。这个派对其实是一个人的派对,弗拉德先生用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对话。因为小镇人们的冷漠,他将自己的感情放在一个酒壶上,对待它就像对待一个孩子。一笑之后,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苦涩滋味。
2.3.3 死亡
罗宾逊的蒂尔伯里常常充满了死亡的味道。死亡的意象强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内心的绝望。死亡,或者自杀,好像是这些挣扎着的人们的唯一选择。有关死亡的描述映照了现代人的处境。在《磨坊》一诗中,每样东西都带有不详的预兆。磨坊主选择自杀,留下一句“再也没有磨坊人了”,来解释他自杀的原因。当工业化悄悄渗透入社会的每个角落时,一些人失去了生计,同时也失去了归属感。这就反映了工业化对现代人的负面影响。在绝望和孤苦的心境中,磨坊主的妻子选择自溺身亡。
科里的自杀也许是最出人意料的。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现代人的困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我们便可以理解科里的死亡。在蒂尔伯里镇上,他所拥有的只是可以寒暄的陌生人,而不是可以理解他的朋友。这种沟通和理解的缺失导致了死亡的结局。The whip的主人公也选择了自杀。“Still,shall I cal you blind?”是叙述者哀悼自杀是他对无意义的生命唯一可以做的选择[2]。总之,罗宾逊很好地使用了死亡的意象来增强读者对让人窒息的现代社会的印象,在这里,人们迷失了自己,只有通过自杀来逃离。
3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罗宾逊描绘了一系列蒂尔伯里镇上的弃儿。新奇的情节安排,第三人称叙述的使用和重复出现的意象都增加了这些诗歌的魅力。事实上,蒂尔伯里诗被认为是罗宾逊最杰出的作品。这不仅归功于罗宾逊的写作技巧,也同样归功于诗歌的现实意义。通过描绘蒂尔伯里镇的一小部分人,罗宾逊成功地揭示了现代西方人在工业社会中面临的种种困境。随着财富的累积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精神的空虚和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怀疑。正是这种对现代人心理的深入挖掘让罗宾逊的蒂尔伯里诗歌带有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卫东.E.A.罗宾逊和他的“沉没”[J].外国文学,1998(5):3133.
[2]Zietlow P.The Meaning of Tilbury Town:Robinson as a Regional Poet[J].The New England Quarterly,1967,40(2):188211.
[3]黄家修.现代人的心理肖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13(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