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一期末试卷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扬州市高一期末试卷(推荐6篇)

扬州市高一期末试卷 篇1

高 一 语 文

2018.06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付梓(zǐ)巡徼(jiǎo)分当引决 礼上往来 ..B.赊(shē)账 攻讦(gān)残羹冷灸 昙花一现 ..C.眼翳(yì)媲(pì)美 浅尝辄止 缠绵悱恻 ..D.蹊(xī)跷 倜傥(dǎng)胼手胝足 愤懑不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不得不说,液晶技术已经成了明日黄花,而以OLED技术为首的这些新兴的显示技....术已经成为了显示行业的新宠,正在各个领域内大放异彩。

B.巍峨的大楼,庄严的会场„„在欧洲议会大厦那冠冕堂皇的外表下,欧洲议会竟然被....媒体爆出议员大面积缺席和刻意骗取补贴的惊人丑闻。

C.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D.在漫长艺术生涯的实践中,郭德纲那与众不同却魅力无穷的表演,形成了不瘟不火、....深醇酣畅的郭氏相声艺术风格,为观众带来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3.下列节日和对联的配对,错误的一项是(3分)..A.春节: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门灯火夜如年 B.端午:绿艾悬门漆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C.中秋:玉轮光满大千界 银汉秋澄三五宵 D.重阳:入酒菊香由我醉 向秋山色带云看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古琴音乐是文人的音乐,它的主要特色是线性的。▲。▲ ; ▲。▲,▲。广陵琴派将古琴作为修身养性之器,强调的是借操琴所获得的超越现实之上的精神解脱和逍遥境界。

①对听众而言,它呈现出的是声音艺术在时间中的一种流动

②而这无声处的精彩,正是古琴音乐的神韵之所在

③也形成了广陵琴韵细腻柔和的意趣,使其风格宁静而深沉,潇洒而飘逸 ④当我们聆听古琴音乐时,往往会发觉它的旋律若有若无,若断若续 ⑤这种神韵,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两家思想对古琴音乐艺术的影响 A.⑤④①③② B.④①③②⑤ C.②①⑤④③ D.①④②⑤③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尽其天年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下列各项中关于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

B.《老王》是杨绛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车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王这类底层小人物的同情、尊重和爱。

C.以小见大,就近取譬,来生动地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这是鲁迅杂文突出的写作特点之一。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巧妙地用继承一座大宅子来作比喻,通过论述对这所大宅子的态度来阐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道理。

D.刘亮程的《寒风吹彻》一文反复在双重含义上使用“雪”、“冬天”和“寒冷”这些词语,既是对真实情境的描绘,也是对孤单脆弱生命的沉思,还蕴含着珍爱生命、走出人生冬天的美好愿望。

二、课外名著阅读(5分)7.填空题(2分)

(1)《菊与刀》中的“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 ▲ 文化的象征。(2)“ ▲ 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对觉新的确有很大的用处,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8.简答题(3分)

下列《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三个判词分别对应哪个人物?请依次作答。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天子既好宛马,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 ①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且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即尽虏破宛矣。天子已尝使浞野侯攻楼兰,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是岁太初元年也。..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哆、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余于匈奴。公卿及议者皆愿罢击宛军,专力攻胡。天子已业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汉使矣,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

②益发戍甲卒十八万,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选自《史记·大宛列传》,有删节)

注:①盐水,指盐泽地区,为沙碛之地。在今罗布泊一带。②科适,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使数百人为辈来

辈:成批地 .B.人少,不足以拔宛 拔:攻取 .C.则大夏之属轻汉 属:附属 .D.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

案:追究,查办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寇,中国古代汉人对北方和西南部的游牧民族的蔑称。B.太初,中国历史上曾用于多个帝王的年号。文中指汉武帝太初年。C.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后亦泛指高官。D.校尉,中国历史上的武官官职。校,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古代官名。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3分)

(2)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3分)

12.根据第一段,概括天子决定派军讨伐大宛的原因,不超过30个字。(4分)

四、古诗词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绝句六首(其六)

杜甫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13.请简要赏析诗歌前两句的表达特色。(4分)14.试概括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阉亦逡巡畏义,▲。(张溥《五人墓碑记》)

(2)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3)欲流之远者,▲。(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4)▲,必竭诚以待下。(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5)将有作,▲。(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6)▲,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8)仰不愧于天,▲。(《孟子》)

六、现代文阅读

(一)(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流逝的时光 马卫巍

①我曾看到一个青花瓷瓶,她被端正地摆在桌子的一角。在温润细腻的瓶身上,画着远山近水、亭台楼阁,几片云彩飘在远处,若隐若现。一人一驴两担书,小桥流水雁南飞,惬意、宁静、悠远。老瓷器旧时光,将我的思绪送进画面之中。骑驴的老人是深山的隐者、避世的高人吗?或者,他在老友处饮酒品茗后携书而返,正醉眼蒙眬归何处,任凭小驴转家门?青花瓷瓶上勾涂着一抹抹绯红,是落山的阳光和渐行渐远的岁月,人在山中,山在时光深处。

②我看到更多的则是那些瓷器碎片,一片片青花瓷瓶的残缺纹络,尖锐、圆润、柔和或者娇小,散落在阳光里,将故事拉近,将时光拉远。碎片上有很多残缺的笔画——是字,是画抑或是一叶兰草;是山,是水抑或是一片浮云。

③我小的时候,这种碎瓷器很常见。在纵横的田垄上,在潺潺的溪流里,在亭亭如盖的柳树地面,或者在滴着有些微凉雨丝的屋檐下,都会散落着这些碎片。它们平静地躺在那儿,默默无言,甚至懒得睁开眼睛。这些被时光遗忘的孩子们,还在睡梦中远足跋涉。那些瓷片的边缘有些发黄,是时光流逝的影子。

④在一条冗长的古董街上,我看到很多这样的碎瓷片。这些瓷片上面已经消失了部分釉面的精华,有点沧桑有点感伤,像一位老人布满皱纹的面孔。它们来自清代、民国或者唐宋元明。历史是久远的,时间却是平衡的,斑点的时光将它们凑在一起,虽然年代不同却又出奇的默契。

⑤一些瓷片被我供在书房的一角,从此沉默不语。香炉里檀烟袅袅,香炉上是奶奶的遗像,和蔼可亲,如同一尊菩萨。我一直觉得奶奶很丑,她的皱纹重叠在脸上,散发着有点暗褐色的油光。这些皱纹被时光割碎,成了一片又一片打碎的瓷器,不规则更不圆润。她的眼睛早已干涸,暗淡无神,头发花白,甚至有些白中发黄,佝偻的脊背支撑着有些硕大的骨架,缓缓走进夕阳里,像一只慢慢移动的蜗牛。黄昏落下,炊烟升起,饭香弥漫,每一个清晨或 者傍晚,她便把我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摸我的脸颊。她的手是一块块破碎的瓷片,裂着一道道血口,裂痕边缘尖锐、冰冷。

⑥奶奶就是一只青花瓷瓶,但是碎了。

⑦我见过她年轻时的照片。她侧着脸在笑,像青花瓷瓶里飘逸的兰草。她的牙齿在相片里散发着柔和的白光,洁净如瓷,晶莹透彻。她的脸颊是刚刚烧制好的青花,用指尖轻弹,定会发出悦耳的音乐。她一身碎花旗袍凹凸有致,别样玲珑,款步轻移便是六月荷花。相片里的奶奶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只是,那些时光跑了,渐渐躲到不为人知的角落。她接二连三地生了五个孩子。身体一天天发福,最美的青花变成残缺的碎片,终于在有些缓慢有些沉重的时光里破碎,飘落在乡间田野,不知归处。奶奶变成了瓷片,飘荡在渐行渐远的时光里。

⑧我一直想,能不能把这些不规则的、年代不同的瓷片粘贴起来,再塑一只青花瓷瓶?有一天,我把那些瓷片从奶奶的遗像旁拿了下来,准备完成这项工程。我捏了一个泥胎,脖如鹅颈,身如佛肚,强烈的反差拉出了时光的纵深感。我把瓷片小心翼翼地附在泥胎上面,虔诚得如同拜佛。瓷片曾经美丽过,是一种自身的完美,现在,它们将去接触另一个身体,或许能再现另一个完美。那些缝隙用固体胶填充,瓶底用了一个近乎完整的青花碗底,瓶身上有远山、近水、牡丹、兰草、鸟虫,还有一片又一片晶莹的空白。

⑨终于,这个瓶子制作完成。瓶身有一种凌乱的美,不规则的美,耀眼的美。我把它捧在手心举过头顶,向着奶奶的遗像膜拜。一缕阳光从窗子照进来,我便看见了时间的脚步,缓慢、宁静甚至掺杂了一丝沉重。时间在指尖上徘徊,在指缝里游走,在眼睛中消失。我听见一声叹息,缓缓而来又缓缓而去,余音绕耳回响不绝。

⑩这声叹息太过沉重,我一时窒息,脑海里一片空白。手中的瓶子掉落在地上,在撞击声中四分五裂。瓷片上的远山近水、亭台楼阁、鱼鸟花虫、渔樵耕读在短暂的时光里呼啸而去,声音尖锐、冰冷,飞向了另一个角落,消失不见。

⑪我曾试图想起它们,想起那些温润的瓷片,但那些影子却越来越淡,越走越远,最终消逝在时光的长河之中了。

(选自2018年第1期《牡丹》,有删改)

16.本文主要写碎瓷片,却从一个完整的青花瓷瓶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17.“我”为何要用碎瓷片重新制作一个花瓶,并“把它捧在手心举过头顶,向着奶奶的遗像膜拜”?(4分)

18.请赏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4分)

19.请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流逝的时光”的深刻意蕴。(6分)

七、现代文阅读

(二)(17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2题。

玩物何至于丧志

杨扬

①《现代汉语词典》将“玩物丧志”解释为“沉迷于玩赏所喜好的东西而消磨掉志气。”观赏或是沉迷于那些赏心悦目的东西,会让人丧失进取心?这话听来有点匪夷所思。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对字画古董的痴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喜欢古董,著有《骨董十三说》,将古董分成四类十一种,逐条加以解说。但他玩物没有丧志,反倒是消闲吐纳,大有奇悟,书 法绘画的技艺和境界在赏玩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看来,玩物与丧志的捆绑,实在有点勉强。生活中有这样一点点爱好,有这样一点点雅趣,对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而言,无疑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②赏玩的小玩意儿看似闲杂无用,其实有自己的逸趣和生命价值。现代文化人中,喜欢雅玩的,不在少数。去桐乡石门丰子恺的缘缘堂,见到一只黄釉茶盏展示在那里,那是抗战结束,丰子恺先生特地从台湾带回的纪念物。茶盏小巧精致,别具一格,十分讨人喜爱。到北京参观茅盾故居,茅盾晚年工作的写字台上,放有一只青瓷笔洗。笔洗素雅朴实,高贵而不抢眼。写作劳累之余,看一眼青瓷笔洗,想来也是一件愉快的事。这些文化人的家居摆设中,都有瓷器相伴,说明赏玩瓷器的风尚在文人雅士中间是流行的,并没有人会因此而担心“玩物丧志”。

③瓷器之类物件,是可以游心怡神的对象,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都喜欢它们。但这类收集与今天的所谓收藏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常常听到一些人在问,好东西收了不少吧?还有的干脆说,增值了吧?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除了与鉴宝有关之外,与赏玩其实没有丝毫的关系。鉴宝的要点在于聚宝发财,而赏玩的意义在于欣赏和愉悦。读者所熟悉的施蛰存、沈从文先生,也收集名家字画和古瓷佳品,但并不见他们因为收有古瓷或古董而变得大富大贵,相反,他们的生活始终如一,与富贵沾不到一点边。他们沉湎的是那个精彩绝伦的审美世界,寻求的是无穷无尽的人生乐趣。如果没有这种乐趣的支撑,或许他们的艺术生命早就走到了尽头。所以,玩物实际上是赏玩者自己的人格志趣的内在激励和无限寄托。玩物,在那个时代,是文化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滋养他们个人学养和精神气质的文化来源。

④朱光潜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撰写的散文《后门大街——北平杂写之二》中,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除了看书写作,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到附近的后门大街去走走看看,因为那里有十几家古玩店和几家旧书铺,时常可以淘到一些瓷器、古书,那些东西可能值不了多少钱,但到手时的高兴却是他所追求的。相比之下,这样的生活对于今天的文化人而言,是有点陌生了。不仅旧书铺、古玩店这些旧时的人文风景在今天的大学周边完全消失,而且,对于今天的文化人而言,可能宁愿去嘈杂的餐馆、酒吧等各种聚会场所,也不愿去光顾瓷器店、博物馆和文物商店。今天的文化人的确是普遍不玩物了,但文化人的“志”是否比前人更坚定了呢?

(选自《文汇报·笔会》,有删改)

20.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21.第④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22.结合文本,请简要概括玩物的积极意义。(6分)

八、作文(7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生活中,常常有人宁愿去关心一位影星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关心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2018.6

1.C(A.巡徼.jiào、礼尚往来;B.攻讦.jié、残羹冷炙;D.蹊.qī跷 倜傥.tǎng)2.B(应为“富丽堂皇”)

3.A(应为“元宵节”)

4.D(①紧承首句,具体阐述,④转换到听众角度,②的“无声”与④“若有若无”相照应,⑤“神韵”一词紧承②,⑤③以“正„„也„„”相连结。)

5.C 6.B(应为“散文”)7.(1)武士道(2)作揖 8.贾探春、妙玉、史湘云9.C(属:类。)

10.A(中国古代汉人对北方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的蔑称。)

11.(1)这种情况怎么能让大军到达呢?(他们)对我们也无可奈何。(得分点:“安能”、“致”、“奈„„何”。)

(2)(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到了北海边,面朝东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得分点:“至于”、“东面”、“水端”。)

12.贪图大宛宝马;大宛不予宝马;汉使遭遇攻杀;认为攻之必胜。(每点1分)【参考译文】

天子已经喜欢上大宛的马,就派遣壮士车令等带着千金和金马,去请求大宛王交换贰师城的好马。大宛国已经有很多汉朝的东西,宛王与大臣共同商议说:“汉朝离我们远,而经过盐泽来我国屡有损伤,若从北边来有匈奴侵扰,从南边来又缺少水草。而且往往没有城镇,饮食很缺乏。汉朝使者每批几百人前来,而常常因为缺乏食物,死的人超过一半,这种情况怎么能让大军到达呢?(他们)对我们无可奈何。况且贰师的马是大宛的宝马。”就不肯给汉朝使者。汉朝使者发怒,谩骂着,砸碎金马离去。大宛贵族发怒说:“汉朝使者太轻视我们!”就遣送汉朝使者离开,并命令东边的郁成城驻军阻击并杀死汉朝使者,抢取他们的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位曾出使大宛的人中,有姚定汉等人说大宛兵弱,若果真带领不超过三千人的汉朝军队,用强弓劲弩射击他们,就可以全部俘获他们的军队,打败大宛。因为天子曾经派浞野侯攻打楼兰,浞野侯率领七百骑兵抢先攻到楼兰,俘虏楼兰王,所以天子认为姚定汉等人的话是对的。而且天子想使他的宠姬李夫人家得以封侯,所以天子就任命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调发属国的六千骑兵,以及各郡国的几万恶少,前去讨伐大宛。希望到贰师城取回良马,所以号称“贰师将军”。这一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贰师将军的军队已经向西进发过了盐泽,所路过的小国都害怕,各自坚守城堡,不肯供给汉军食物。汉军攻城又不能攻下。待到汉军到达郁成城,跟上来的战士不过几千人,都饥饿疲劳。他们攻打郁成,郁成守军大败他们,汉军被杀伤的人很多。贰师将军与李哆、赵始成等商量,说:“到达郁成尚且不能攻下来,何况到达其王国的都城呢?”于是就领兵退回。他们退到敦煌时,所剩士兵不过十分之一二。他们派使者向天子报告说:“道路遥远,经常缺乏食物,而且士卒不怕打仗,只怕挨饿。人少,不足以攻取大宛。希望暂且收兵,将来增派军队再前去讨伐。”天子听后,大怒,就派使者把他们阻止在玉门关,说军队中有敢进入玉门关的就杀头。贰师将军害怕,于是就留在敦煌。

那年夏天,汉朝浞野侯的军队在匈奴损失二万多人。公卿和议事的官员都希望停止攻打

大宛的军事行动,集中力量攻打匈奴。天子已经讨伐大宛,宛是小国却没能攻下,那么大夏之类的国家就会轻视汉朝,而大宛的良马也绝不会弄来,乌孙和仑头就会轻易地给汉朝使者增添困扰,汉朝将被外国嘲笑。于是就查办了说讨伐大宛尤为不利的邓光等,并赦免囚徒和勇敢的武卒,增派恶少和边地骑兵,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有六万人从敦煌出发。汉朝廷还增派了十八万甲兵,又调发全国七种犯罪之人,载运干粮供应贰师将军。转运物资的人员络绎不绝,到达敦煌。又任命两位熟悉马匹的人做执驱校尉,准备攻破大宛后选取它的良马。

13.动静结合:“江动”、“溪虚”,一动一静;拟人:溪水空明,云影倒映,似与岸花相依相傍;借景抒情:借充满生机野趣的自然之景抒发悠然闲适之情。(答“对偶”亦可。每点2分,任答两点满分)

14.流连山水的愉悦,思乡念归的惆怅,漂泊无依的感伤;归乡不得的无奈。(每点1分)15.(1)非常之谋难于猝发(2)扼腕墓道(3)必浚其泉源(4)夫在殷忧(5)则思知止以安人(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7)栏杆拍遍(8)俯不怍于人

16.结构上,用完整瓷瓶上图画的美丽,引出下文对精美的碎瓷片的描写;(2分)内容上,完整的青花瓷瓶与下文的碎瓷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凸显了时光流逝的主题。(2分)

17.年老丑陋的奶奶就如一只被打碎的青花瓷瓶,而她年轻时却有着动人的美丽;(1分)“我”重新制作花瓶,是想要消弭残缺,重塑完整的美,重拾美好的时光;(1分)“我”向奶奶的遗像膜拜是以此祭奠奶奶的在天之灵,也表达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追怀。(2分)

1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年轻的奶奶比作青花瓷器,生动地描写出了奶奶年轻时容貌体态的美丽;(2分)运用想象(联想)的手法,由照片想象到奶奶年轻时的婀娜多姿,抒发了对奶奶由衷的赞美之情。(2分)

19.完整的青花瓷瓶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残缺散落;年轻美丽的奶奶也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丑陋衰老而最终逝去;美好的事物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而最终消失,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令人感伤、唏嘘。(每点2分,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20.首先对词典中玩物丧志的说法提出疑问;然后举例说明玩物未必丧志;最后指出玩物的积极意义。(每层2分)

21.对比论证,(1分)将旧书铺、古玩店等人文风景的存在与完全消失、今昔文化人所去场所的不同选择进行对比,(2分)突出强调了玩物未必丧志的观点,(1分)表达了对今天文化人志气的担忧。(1分)

22.提升技艺和境界;增添生活色彩;让人游心怡神;延长艺术生命;激励、寄托人格志趣;滋养学养和精神气质。(每点1分)

23.作文解析

①本则材料质疑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非理性的追星现象,引导考生关注日常生活中易被忽视的普通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应该从明星的无意义的琐屑之事,转向关心身边人、身边事。

②文章应该从材料的整体立意构思。如果只写关心或不关心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不去勾连材料的前半句,赋分不应超过46分。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2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伛偻/佝偻 亵渎/买椟还珠 逡巡/怙恶不悛

B. 拗口/执拗 曝光/一曝十寒 叱咤/姹紫嫣红

C. 稽查/稽首 沮丧/含英咀华 痉挛/不胫而走

D. 倾轧/轧钢 呼吁/长吁短叹 田畴/觥筹交错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昨天皇马与巴塞罗那欧冠之战所引发的纷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今晨双方都向欧足联提出投诉,欧足联也宣布要调查皇马主帅穆里尼奥的赛后言论,并将于5月6日召开听证会。

B. 高烧不退的通胀预期下,央行今年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一次,央行严控通货膨胀的决心可见一斑。

C. 近日,关于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会导致肝损害的报道不绝如缕,国家药监局表示,从目前的不良反应监测来看,未出现异常情况,该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D. 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对通缉要犯名单上的本·拉登加上“死亡”注记,不过官方对为捉拿本·拉登而悬赏的2500万美元赏金要如何处理一事却讳莫如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从用瘦肉精喂猪、用硫磺熏制漂白食品到在奶制品中加入“皮革水解蛋白粉”,食品安全问题令人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B.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人家庭的保障工作。

C.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是大家知道的。

D.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强化政府的责任和加大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逐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外表美只是一种花哨的东西,唯有内心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我们要提倡的美,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克洛德外表非常漂亮,表面上也是一个“好人”,却是蛇蝎心肠,内心非常丑陋,居然采用卑鄙下劣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一点罪恶感都没有。而伽西莫多

这两个人,外表和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与丑。

(1)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

的著名小说《》。(2分)

(2) 请在文中划线部分填上合适的文字,注意内容与上下文相接,语言风格要一致。(4分)

二、 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赜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此生乃曰:“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言卒,便求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既而又谓华曰:“公门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于仆也。将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深为明公惜之。”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

时丰城令雷焕,字孔章,博物士也,来访华,华以书生白之。孔章曰:“若疑之,何不呼猎犬试之?”乃命犬以试,竟无惮色。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华闻益怒曰:“此必真妖也。闻魃魅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不能复别。惟得千年枯木照之,则形立见。”孔章曰:“千年神木,何由可得?”华曰:“世传燕昭王墓前华表木,已经千年。”乃遣人伐华表。

青衣曰:“老狐不智,不听我言,今日祸已及我,其可逃乎?”乃发声而泣,倏然不见。使乃伐其木,血流,便将木归。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

(节选自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刺:名片

B. 华无不应声屈滞屈滞:迟钝

C. 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 披:打开

D. 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延:邀请

6.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 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 乃遣人伐华表/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7. 下列选项中,分别表明狐妖才识渊博,心高气傲的一组是(3分)()

A. 子之妙解,无为不可/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

B.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天下岂有此年少

C. 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

D. 披风、雅之绝旨/老狐不智,不听我言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斑狐因为年深日久而能幻化为人形,不听华表木的劝告坚持要去拜谒张华,结果被张华用燃烧千年枯木的方式识破真身,落得被煮的可悲下场。

B. 斑狐幻化的书生年纪轻轻,风流倜傥,举止从容,顾盼生姿,在张华面前纵谈阔论,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引来张华的嫉妒,便怀疑他不是人是妖。

C. 华表木预言,张华才智气度非凡,难以控制,前去拜谒定会遭受屈辱,还有可能有去无回,跟后面斑狐不但惹火烧身,还殃及华表木形成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

D. 千年妖狐太过锋芒毕露,不懂得隐藏,行事随心所欲的个性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3分)

答: ②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3分)

答: ③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4分)

答: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 这首词首尾写现实情,中间写昔日景,两片之间有多处照应,请举出三处。(3分)

答: (3)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3) 时维九月,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登滕王阁序》)

(4)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5)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球,国色天香。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原文有删节)

12. “牡丹的拒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3. 结合全文,由物及人,简要概括作者要赞美人间的什么品格?(6分)

答: 14. 作者在写“牡丹的拒绝”之前为何要盛赞牡丹的美?(6分)

答: 15.对划线句子“况且洛阳牡丹……而名声大噪”,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古代文人被贬的实例来谈。(7分)

答: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向文化奴隶致敬(节选)

吴静男

印证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的事件之一,就是他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天花板上,经过四年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站在脚手架上的米开朗琪罗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仰起头颅,举笔上指,以致《创世纪》完成后,有关部位的关节僵硬变形,再也恢复不过来。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强迫和奴役。

王安忆有一个发现:中国文人的感情本身就是小体积的,我们的感情总是那种一触即发状态的,是即兴的,像我们感情那样细碎,有一些小结构的体裁,就足够对付了。比如,中国古代诗词,讲的是“深哀浅貌,语短情长”,即所谓“空灵”,这种意境具有高级的心智和机巧,使我们认同了这种审美理想,专注于此。然而,这种趣味使那些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痛苦,还有崇高壮美的欢乐,全都温和化,委婉化,并且享受化了。如果米开朗基罗也有中国文人“空灵”的趣味,他的《创世纪》就不必画得那么扎实,减下来的笔触也许让他四个月就能完成创作。他的感觉一定更温和。

逃离或者说背叛,有时又有另一种表达:改变或者说革新,是我们消费时间的一种方式;专注或者说坚持,是我们消费时间的另一种方式。但巨大的制作却要求从始至终对所创作的对象保持“慎终如初”的状态。这是一种很不温和的人生,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很容易让人想起强迫状态下的奴隶。如果不是受到某种强迫,谁都不愿接触这样的人生战斗,也没有信心和技术赢得这样的战争。

所以,像运河、长城、金字塔那样的鸿篇巨制,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大批奴隶的作品,因为它们也意味着巨大的身体及心灵的冲突,丝毫没有中国文人式的婉约与温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壮怀激烈”,也只是强迫下的结果而非自由意志的表达。我们这样晦暗地去揣测那些伟大工程的制作者,实际上是我们的经历与之截然相反,这样就可以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享受,它是多么光明正大!

然而,那些堪称奇迹的鸿篇巨制是多么地震撼人心,那是一篇篇恒定的专注对转瞬的背叛的胜利宣言,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让我们仰视它们吧。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支持米开朗基罗在脚手架上数年如一日去创世纪的,不是一种相同的激情么?在“耐心”逐渐放逐于当代文化词典的今天,还能够像米氏那样消费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让从众的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摘自《文汇报》)

1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按照王安忆的观点,中国文人的感情体积过小,过于即兴,过于细碎,不足以支付对鸿篇巨制的创作所要的感情。

B. 作者认为,人们把运河、长城、金字塔看作是大批奴隶的作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光明正大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创作态度。

C. 作者在文末点题,对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对“文化奴隶”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D. 本文开篇提出“强迫和奴役”的话题,接着对比论述其难能可贵,在阐析其“震撼人心”过程中表达出对文化奴隶的敬意。

17. 谈谈你对“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8.作者向“文化奴隶”致敬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 七、 作文题(70分)

19. 请以“复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70分)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人:赵小和)

参考答案

1. B(B项,ào/niù bào/pù zhà/chà;A项,lǚ/lóudú qūn/quān;C项,jī/qǐ jǔ jìnɡ;D项,yà/zhá yù/xū chóu)

2. 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A项,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来越恶化。B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D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3. B (A项,“防止”与“态势”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后一分句杂糅。去掉“是大家知道的”,或者在“为主”后加冒号和“这”。D项,成分残缺,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后面加“服务”)

4. (1) 雨果 巴黎圣母院(2分)(2)示例:虽然是独眼龙、驼背、还跛脚的丑人,但是他内心却非常美丽善良,他用自己的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爱着爱斯梅拉达,并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4分,句式不要求一致)

5. C (“披”在此处解为“揭示”)

6. B(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后一个“以”是连词,因为。 B项的“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C项,前一个“其”是语气词,表反问,难道;后一个“其”是语气词,表揣测,大概。D项,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乃”是副词,才)

7. C(A项,后一句是张华的感叹;B项,是张华对他杰出才华的赞赏;D项,是华表木的无奈)

8. B(张华并无对斑狐幻化书生的嫉妒)

9. ①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此处指他年纪轻,1分。“容止”:动静举止,威仪,1分;“雅”:副词,很,1分)

② 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贤”、“善”词类活用,1分;“不能”:古今异义,1分; “矜”:嘉奖,1分)

③ 把华表木点燃了来照书生,竟是一只花狐狸。张华说:“这两样东西如果不碰上我,过一千年也不可能被发现。”于是他就把狐狸煮了。(“以”:表目的连词,“来”,1分;“乃”表判断,译为“是”,1分;“值”:遇到,逢着,2分)

10. (1)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2分)另一方面,领起下文,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写。(1分)(2)别来与长忆;钓鱼竿与钓鱼舟;水云寒与正清秋。(1个要点1分)(3)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2分)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于归隐的情感。(2分)虚实结合。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2分)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2分)

11.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序属三秋 烟光凝而暮山紫 (4) 如今有谁堪摘 (5)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2. 洛阳的牡丹在天寒情况下未按时绽放。

13. ①不畏强权 ②矢志不移 ③壮烈高贵(意思接近即可)

14. ①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②引出下文,由牡丹的美引出游人去洛阳观赏牡丹; ③在与下文写“牡丹的拒绝”的对比中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牡丹的坚守与高贵。

15. ①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要埋怨,而要立足当今,创造条件,战胜困难与挫折,去开辟美好的未来。②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偏远的永州,却写下了“永州八记”及其它散文,这些作品成了文坛上的不朽之作。

16. A

解析:A项中王的观点只是条件之一,另外一个条件是国人专注“空灵”意境。属于片面判断。

17. 米氏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便没有《创世纪》的问世。(2分)我们如果不能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就出不了鸿篇巨制,也不可能创出自己的世纪。(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作为文章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语,我们在解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多义性。要多角度理解“毅力”和“创世纪”。毅力包含“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创世纪”既是特指米氏作品,也是泛指。作答时易忽略泛指。

18. 要点一,文化奴隶的工作态度是专注和“慎终如初”,让人尊敬。要点二, 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中,被艺术强迫浪费时间已经是一奇迹,让人仰视。(要点各2分,结合文章阐述1分)

解析:要求答出文化奴隶致敬的根据,我们只要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论证方面,选出文化奴隶的积极因素,然后整理要点得出答案。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公元290年~306年)任司空。当时燕昭王墓前有一只花狐狸,因为年深日久而能使自己变化莫测,于是便变成了一个读书人,想去拜访张华。它去问墓前的华表:“凭我的才能相貌,可以去见张司空吗?”华表说:“您善于辩解,当然没有什么不可的。只是张公的才智气度,恐怕难以控制,你去一定会遭受屈辱,可能还会回不来。不但会丢了您修炼千年的体质,也会让我深受其害。”狐狸不听华表的劝告,就拿着自己的名片去拜见张华。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于是他就论列起文章的优劣成败,分别评判各个作家的名声和实际,张华还从未听见过这样的评论。等到他再商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三部史书,探求诸子百家的精微义理,畅谈《老子》、《庄子》的玄妙之处,揭示《诗经》中《风》、《雅》的非凡意旨,张华无不应对迟钝、甘拜下风。张华于是叹息说:“天底下哪会有这种年轻人!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于是就打扫了床榻挽留他,并留下人防范他。这书生便说:“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说完,便要求告辞。张华已经派人守住了门,书生没能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又对张华说:“您门口部署了士卒挡道,该是对我有怀疑了吧。我真担心天下的人,将会卷起舌头不再和您说话,足智多谋的贤士,望着您的家门而不敢进来。我深深为您感到可惜。”张华没有理睬他,反而叫人防守得更加严密了。

这时候丰城县县令雷焕,字孔章,是个广闻博见的人,来拜访张华,张华把书生的事告诉了他。雷焕说:“如果你怀疑它是鬼魅或狐狸,为什么不呼猎犬来试探一下呢?”张华就呼猎犬来试探,那老狐狸竟然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狐狸说:“我生来就有这样的才智,你反把我当成妖怪,用狗来试探我,尽管你千方百计来试探我,难道能伤害我呢?”张华听见后更加恼火了,说:“这书生一定是真的妖怪了。听说鬼怪怕狗,但狗能识别的只是修炼了几百年的怪物,至于修炼了千年以上的老精怪,狗就不能再识别了。只有搞到千年的枯木点燃后照它,它的原形才能立即显出来。”雷焕说:“千年的神木,在什么地方能搞到呢?”张华说:“人们传说燕昭王坟前的华表木,已经经历一千年了。”于是张华就派人去砍华表。

高一期末试卷作文 篇3

早操时额叽叽喳喳的抱怨声和熙熙攘攘的聊天声夹杂在一起,混着清晨的大地和树叶的气息轻轻地带走了一个早晨最清新的时刻。

吃早饭的时光在此刻似乎变得那样的幸福,吃完后,有的人在写着等会儿课上老师要讲的作业,有的人在聊着天,有的人在画着她的那张脸,这个平常的早晨,伴着走廊里的喧嚣,在继续着别样的青春。

时间过得是那样的快,很快大家就都收拾东西准备上教室去了。随着人群,离开温馨的宿舍,来到熟悉却又陌生的教室,依旧是那张位子,依旧是来的不迟不晚,望一眼教室,无数双明媚的眼睛里却被迷茫遮蔽了,只有少数的人,透过眼睛还可以看见那久违的炯炯的目光。此时我们似乎都早已习惯了这种为了上课而上课的生活,习惯了这种为了顺利毕业儿学习的学习,似乎大学才是我们的主人,而我们早已成了大学的奴隶,这样生活过的真的很寂寞。

青春,似乎过的太过轻松,从高中来到大学,我们都把当初的那份信誓旦旦的承诺与那份最初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远放弃的执着,不知在何时就这样被我们遗忘在记忆的深处,就这样被我们悄悄地放弃了。

结束一天的生活,静静地躺在床上,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以前的高三时的种种,回忆悄悄的爬上了心头,心头突然好像变得沉重了,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什么摸样,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是否会让自己满意,我不想就这样消失在忙忙的人海中,被时光淹没,被记忆遗忘。

高一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篇4

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下列单位中,属于力学单位制导出单位的是

A、千克B、米C、牛顿D、秒

2.关于能源的利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

B、煤炭和石油产品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C、能量耗散表明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D、一座城市的能量耗散使其环境温度略高于周围农村的温度

3.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4.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犹如挂在天空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B、同步卫星的速率是唯一的

C、同步卫星的高度是唯一的D、各国的同步卫星都在同一圆周上运动

5.在水平面上转弯的汽车,向心力是由哪些力提供?()

A、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B、静摩擦力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5

凤庆县第一中学

甘凤仙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评卷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结合本次考试学生成绩,我所教的438班、445班的语文整体成绩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语文试卷共有四大题22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44分和106分。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一下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学生整体成绩较好,合格率84%。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本次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语文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五大板块。其中语言知识约占12%,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约占16%,语言积累及运用占7%,现代文阅读占25%,写作占40%。全套试卷长度为8页。现代文阅读材料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是小说,一是新闻;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诗词鉴赏选自课外。

本次试卷课内的基础知识占比例较小,但失分现象仍普遍存在,可见学生对知识掌握运用能力熟悉程度不够。

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基础知识部分:基本涵盖了本册课本主要的知识点,但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掌握得不够清楚,所以普遍失分比较严重,可见学生日常积累做得不够扎实。失分多出现在第2、4两道小题,成语应用与病句辨析仍为学生的丢分点,以后应加强训练。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主客观题型都有,涉及文言实词、虚词、文言断句、文学常识、文意理解和翻译,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断句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常识题、翻译题都来自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即使这样还有不少学生做错。选择题翻译题,难度都不大,但我们的学生还是没能准确地翻译出来。不少内容是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但是学生的做对率还了低。我们的学生文言文的语言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3.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为课外诗歌。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从答题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诗意还是理解不到位的,并且很多学生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以后的教学要注意长期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诗歌鉴赏的知识传授和方法引导。

4.默写:名篇名句默写共3句,所考的句子选自必修

三、必修四及初中的课本,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得不了高分,很多学生记住了句子,但是致命的是错别字太多。消灭错别字需要从日常做起,今后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5.现代文阅读:这部分共有两篇阅读,主观题和客观题都有,文学类文本阅读为汪曾祺《看水》题型设计比较合理,实用类文本阅读为新闻材料分析。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学生理解基本到位,但是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能力欠缺,应在平时多做一些阅读加紧练习。

6.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的辨析能力与病句的分析的能力。19题病句学生的分析仍有欠缺,20题为语言得体,结合句子意思能分析出对应错误的词语,但本部分学生依然能力欠缺。21题表达题学生的逻辑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差。

7.作文:本作文是分析性材料作文,学生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和以前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相比,文章的限制性增强了,但题目中本身还是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择空间,要求比较开放,贴近学生生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但显示出生活积累的缺乏;构思立意缺乏新意,显示学生视野和思维不够开阔;字体规范工整有待加强。此外,很多学生写作不规范,漏写标题,缺少字数,潦草书写。作文教学需要讲求长效性和循序渐进性,需要从细节抓起。

四、启发与反思

1.长远规划,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扎实的积累。

我将从高二上学期到下学期,针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放眼高考,立足现状,从整体上规划自己的日常教学任务,明确设计自己每一学期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例如基础知识的夯实,尤其对方言影响较大的县区学生来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从现在开始引导学生经常积累,以期两年后能具备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

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切实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需要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形成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当对每一篇课进行适度的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拓展教学,不可拘泥于一篇课文的讲解,适度拓展,能让学生一篇课文有更多的收获,懂得如何能触类旁通,因而及早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理解表达能力。

扬州市高一期末试卷 篇6

1.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styles ____, but I am at a loss which

to buy.

A. to be chosenB. to choose from

C. to chooseD. for choosing

2.The old man kept all the children around him ____ with his stories.

A. amuseB. amusingC. amusedD. to amuse

3.——Do you think it’s going to be sunny over the weekend?

——____. It is raining all these days.

A. I don’t believeB. I don’t believe it

C. I believe not soD. I believe not

4.I ____ Mr. Johnson’s house, but he wasn’t in. Then I ____ him, but I couldn’t get through either.

A. called at, called onB. called on, called at

C. called at, called upD. called on, called on

5.He didn’t answer my phone. He ____ asleep.

A. must beB. must have been

C. should beD. may be

6.In order to improve listening, ____.

A. Mary bought a lot of tapes for herself

B. Mary’s father bought her a lot of tapes

C. a lot of tapes were bought by Mary

D. a lot of tapes were bought by Mary’s father

7. ____ role she played in the class!No wonder she has been elected

as the monitor for so many years.

A. How importantB. How an important

C. What importantD. What an important

8.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still on.

——Oh, I forgot ____.

A. turning it offB. turn it off

C. to turn it offD. having turned it off

9.The director had him ____ the hero in the film all the time,

____ made him a deep impression.

A. act as, thatB. to act, which

C. acting as, whichD. acting as, it

10. I think ____ important ____ my spoken English half an hour a day.

A. this; practiseB. it; to practise

C. this; to practiseD. it; practicing

11. The ancient coins are well worth ____.

A. collectB. being collected

C. collecting D. to collect

12.I will do ____ I can to help you. I won’t ____ your trouble.

A. whatever; add toB. what; add up to

C. as; add toD. what; add up

13.To his surprise, he found himself ____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A. walkB. walkingC. walkedD. to walk

14.It was ____ I arrived there ____ I heard about the terrible traffic

accident.

A. until, whenB. until, that

C. not until, thatD. not when, that

15. They put the plants in the greenhouses so that they ____ the cold

weather.

A. protected fromB. prevented from

C. were protected fromD. were prevented from

16. I soon realized that what I was doing has already been finished by

someone else. ____, I was wasting my time.

A. In a wordB. What’s more

C. By the wayD. In other words

17. I came into ____ with all kinds of people in my work.

A. contractB. contactC. attractD. attack

18. ____ finished my homework, I asked my brother ____ interrupt.

A. Having not, not toB. Having not, to not

C. Not having, to notD. Not having, not to

19. Our country now is trying to ____ more advanced technical

information from abroad to develop economy.

A. bring aboutB. bring inC. bring outD. bring back

20. You like music, ____ I’d rather read.

A. while B. since C. when D. as

Ⅱ.完形填空

__1__ the past hundred years, the railway, the car, the radio, the cinema and now the TV, have produced very great __2__ in the amusement(娱乐活动) with which people pass their __3__ time.

A __4__ years ago, people were in the habit of making their own amusements. When a group of people __5__ together, they talked, played cards or __6__ games, read aloud to each other, or went __7__ riding,shooting or walking. Most people could sing __8__, or play the piano, so at a party the guests amused each other. Above all, conversation was an art: amusing conversation could __9__ people happy for hours.

As for games __10__ football and tennis, people were also in the habit of playing __11__ themselves. Most of them did not play very well, but they amused themselves and their friends. Nowadays we are amused__12__ professional(专业的) singers or players. __13__ listen to your friends __14__ when you can hear the great singers of the world __15__the radio or on TV? Why play football with players who __16__ very good at it when you can see some of the best players playing an important match? You may just sit comfortably __17__ and watch the game __18__ the trouble of going outside.

The art of conversation and the habit of playing and singing are dying: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lookers and listeners, and __19__ doers and talkers. This change does people more harm than good; it is better to do something not very well oneself than __20__ to sit and watch others doing it.

1. A. OnB. AtC. AfterD. During

2. A. singerB. pleasureC. changesD. danger

3. A. busy B. free C. workD. day

4. A. hundredB. thousandC. centuryD. few

5. A. cameB. putC. gotD. worked

6. A. otherB. the otherC. anotherD. else

7. A. out B. onC. insideD. to

8. A. littleB. a littleC. lot D. a lot

9. A. made B. bringC. letD. keep

10. A. such asB. for exampleC. likeD. for

11. A. itB. themC. that D. ones

12. A. ofB. byC. inD. on

13. A. WhyB. Why notC. What aboutD. How about

14. A. sayingB. talkingC. playingD. singing

15. A. fromB. inC. byD. over

16. A. is notB. are notC. isD. are

17. A. at homeB. at a cinemaC. at schoolD. at a hospital

18. A. withB. inC. withinD. without

19. A. muchB. littleC. moreD. less

20. A. sometimesB. usuallyC. alwaysD. never

Ⅲ.阅读理解

(A)

Crosstalk is a kind of Chinese two-person stand-up comedy. Comedy has a comparatively small role, song and dance. The crosstalk comedy was really easy to understand and quite entertaining. As early as the Qin Dynasty, the traditional crosstalk shows had made people all over China roar with laughters for centuries. To the Song Dynasty, there had been many forms and this kind of art had been perfect.

Crosstalk show is very typical for China. The artists play on words, together with body language. They also perform in different forms, such as talking, learning a certain kind of skill, amusing, and tongue twister. Skilled artists make use of all the richness of the spoken language to create a rapid flow of fun. The funny performances always make the audience applaud.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famous crosstalk artists, such as Hou Baolin, Hou Yaowen, Niu Qun and Feng Gong, Li Guosheng and Xiao Lin and so on. There is also a famous crosstalk show artist from abroad that is Dashan from Canada.

“Dashan” is the stage name of Mark Rowswell, a Canadian performer in China. Almost unknown by his English name, Dashan is the most famous foreigner in China. He has become a regular fixture on Chinese television and a cultural icon across the nation. Ask anyone in Mainland China—8 out of 10 will be able to tell you who Dashan is.

For the past 17 years Dashan has been appearing on Chinese television to audiences as large as 800 million viewers. Dashan first made his name performing xiangsheng, a traditional form of Chinese comic dialogue often translated as “crosstalk”, which Rowswell began study in 1988 while at Peking University. Dashan still makes guest appearances during the holiday season to perform comedic skits, but more as a hobby than a profession.

1.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wrong?

____.

A. Crosstalk is a typical art form in China

B. Crosstalk performance has many different forms

C. Crosstalk shows often make audience laugh or cry

D. Crosstalk is often performed by two persons

2.____ is not the form of crosstalk performance.

A. TalkingB. SingingC. Tongue twisterD. Magic

3.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mainly tell us that ____.

A. crosstalk is a typical Chinese two-person stand-up comedy that

brings happiness

B. Dashan is successful at crosstalk performance

C. the crosstalk artists play on words, together with body language

D. in China, there are famous crosstalk artists, such as Hou Baolin,

Hou Yaowen and so on

4. Dashan, a Canadian performer in China, ____.

A. is the most famous crosstalk show artist in China

B. has been a household name in China

C. is known by his English name Mark Rowswell by 88 percent of

Chinese.

D. began studying crosstalk from 15 years ago in Peking University

5.The correct order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is ____.

a. Dashan has become the most famous foreigner across the whole

nation

b. Dashan began to perform on Chinese television

c. Dashan began learning crosstalk while at Peking University

d. Dashan attracted about 800 million viewers

A. b-a-c-dB. c-d-b-aC. b-c-d-aD. c-b-d-a

(B)

David Brown and Anne are two patients in the Adult Day Care Program at Merey Hospital. David Brown is seventy-two years old. He’s friendly and likes to talk. He lives with his wife in the city. But David is becoming forgetful. His wife says, “He’ll heat up some soup, then forget to turn off the gas.” She is sixty-one and still works. She is worried about leaving her husband alone by himself.

Anne is eighty and lives with her daughter, who is sixty. Her daughter says that she needs a rest, “Mom follows me everywhere. She follows me from room to room when I clean. She sits down next to me when I read the newspaper. I need a rest and she does, too.”

上一篇:幼儿园表彰大会主持发言稿下一篇:苏州园林景观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