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公司破产案(精选8篇)
来源:中国破产法网 作者:佚名 日期:08-10-17 安然公司(ENRON)是美国能源业巨头,成立于1985年,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该公司曾经不仅是全美最大的电力和天然气销售和交易商,而且也提供各种能源产品、宽频服务,以及金融和风险管理服务,拥有近七百亿美元资产,经营据点横布全世界。拥有两万五千英里位在美国的天然气管线,范围从德州跨及加州、中西部和佛罗里达州;电力工厂则遍及印度、加勒比亚、拉丁美洲、大陆、土耳其、义大利及波兰;一万八千英里宽频光纤网路除了铺设在美国各大城市,还遍及欧洲及东京。每年经营收入超过千亿美元(2001年前9个月的经营收入就达到1396.9亿美元),全球员工逾2万人,属于当之无愧的能源巨人。
安然公司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交易代码:ENE),在2001年10月15日之前,安然公司普通股的52周最高价是84.88美元每股,最低价也有25美元/股。在“9.11”之后,虽然美国股市一度大幅下跌,但因为安然公司是大型能源公司,属于投资者心目中风险较小的防御型股票,在“9.11”后安然公司的股价不仅没有受到大盘的拖累,相反却从每股25美元左右低位一路走高,到2001年10月中上旬每股35到40美元左右的水平。因此,在安然事件发生之前,安然公司非但没有象大多数公司那样受到“9.11”影响,而且属于少数能够逆市上扬,受到投资
者青睐的避险类股票。
但是,安然公司事件的发生使得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2001年10月16日股市收盘之后,安然公司发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虽然该季度的经营收入较上一年第三季度增长了59%,达到了476亿美元,但是令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是,安然公司居然一次性冲销了高达10.1亿美元的税后投资坏帐,这笔巨额的坏帐冲销不仅抵销了安然公司在该季度的所有经营盈利,而且造成了6.18亿美元的净损失(折合0.84美元/股)。更令投资者震惊的是,在这笔坏帐冲销中有3500万美元是由安然公司与两家名为“LJM CAYMAN LP”和“LJM2 CO-INVESTMENT LP”的有限合伙(下称“LJM合伙”)之间的套期交易所造成的,而这两家LJM合伙直到今年7月一直是由安然公司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法斯特(Andrew S.Fastow)所经营和控制的。在稍后举行的与证券分析师讨论季度财务报告的电话会议上,面对证券分析师们的质询,安然公司又进一步承认,由于法斯特先生的LJM合伙所投资的一家结构融资实体与安然公司之间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交易,公司回购了5500万普通股股票,因此股东权益减少了1
2亿美元。
2001年10月17日,美国证监会致函安然公司,开始就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问题进行非正式的查询。10月18日,《华尔街日报》获得了一份由法斯特先生作为一般合伙人签署的LJM合伙内部财务文件,并据此在头版刊登独家文章,披露法斯特先生所经营和控制的LJM合伙在2000年实现的利润超过700万美元,资本权益增长约400万美元。LJM合伙的主要业务就是与安然公司进行各种涉及安然公司公司资产和股票的复杂套期交易,法斯特先生和其它几家投资人(包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通用电子资本公司等)在1999年12月创办LJM合伙时最初投资不到300万美元。同日,安然公司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就美国证监会的查询进行讨论。
2001年10月22日,安然公司向投资者公开承认,美国证监会已经和安然公司进行了接触,开始着手调查安然公司所存在的关联交易问题,特别是安然公司与安然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法斯特先生所经营和控制的LJM合伙之间的关联交易。安然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先生(Kenneth Lay)宣布,安然公司将全力配合证监会的调查以尽快消除投资者对关联交易问题的疑虑。消息发布之后,安然公司股价应声下挫20%,当天损失近40亿美元的市值。
2001年10月23日,安然公司的财务主任承认公司将出售一部分资产并有可能被迫发行股票。安然公司所控制的一系列投资工具向投资者出售了约33亿美元的商业票据,如果这些投资工具出现坏帐,这些票据将在未来20个月内陆续到期。尽管安然公司目前相信自己有能力偿还价值这些商业票据,但并不能完全排除届时需要发行额外的股票来筹集资金的可能性。2001年10月24日,安然公司的股价又下跌了17%,跌到16.41美元/股,一周以来股价已经下跌超过50%。在当天股市收盘之后,安然公司宣布首席财务官易人,接替法斯特先生的是年仅40岁的工业市场部主管麦克马洪先生(Jeffrey McMaho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先生依然坚持法斯特先生并无过错,但他承认撤换首席财务官为了重建投资者和金融界对安然公司的信
心。
2001年10月25日,安然公司动用了约30亿美元银行信用额度,以提高公司的财务水平和增强流动性。据称安然公司将用其中一部分来回购价值18.5亿美元的短期商业票据。同时,信用评级机构也就安然公司事件做出反映,FITCH宣布将重新评估安然公司的信用等级并有可能做出降级决定,而标准普尔则宣布将安然公司的信用前景从“稳定”调低至“负面”。对安然公司来说,一旦信用等级降到可投资级别以下,会立即造成数十亿美元债务提前到期。2001年10月28日,安然公司的发言人承认公司正在与银行进行接触,寻求获得10到20亿美元的额外信用额度支持。10月29日,穆迪(MOODY‘S)宣布将安然公司的长期债信等级降低一级(从“Baa1”降至“Baa2”),并且表示不排除进一步的降级。同时,有消息称美国证监会已经将对安然公司的调查从其在德克萨斯州的地区办公室移交到华盛顿总部进行。在双重坏消息的打击下,安然公司的股票当天又下跌超过10%,跌破了14美元/股。
2001年10月30日,随着安然公司股价下跌到近几年的最低水平,市场上开始有传言安然公司可能会成为被并购的对象,传言中的潜在买主包括通用电子、亿万富豪巴菲特和壳牌石油等。10月31日,安然公司承认美国证监会已经决定将对安然公司的调查升级为正式调查,这意味着证监会的执行部将组建一个五人调查委员会而且在调查中可以使用正式的传讯权。安然公司同时宣布任命德克萨斯大学法学院院长鲍尔斯教授为安然公司公司董事会成员,并且负责领导董事会下一个四人特别委员会对关联交易等问题进行内部调查。当日安然公司股价在连续第十天下跌后
首次反弹,涨幅超过20%。
2001年11月1日,安然公司宣布,JP摩根和花旗银行已经承诺提供1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安然公司将用其中2.5亿美元来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余下的7.5亿美元将用于提高公司的短期流动性。不过为了获得这笔信贷承诺,安然公司需要将其最优良的资产之一的天然气管道作为抵押。尽管如此,标准普尔还是宣布将安然公司的长期债信等级从“BBB+”调低到“BBB”,将短期债
信等级从“A-2” 调低到“A-3”。
2001年11月4日,又一起可能存在问题的关联交易被媒体曝光:安然公司在2001年3月时曾经向一家名为Chewco Investment 的有限合伙(“Chewco合伙”)支付了3500万美元。据称安然公司支付这笔款项是为了进行一系列极其复杂的衍生交易,而通过这些交易使得安然公司可以在过去3年中把数亿美元的债务不列入其资产负债表。经营和控制这家Chewco合伙的考佩先生(Michael Kopper),在2001年7月离开安然公司之前任北美业务部的主管,而且他曾经和前首席财务官法斯特先生一起创办和经营LJM合伙。
2001年11月5日,FITCH宣布将安然公司的债信等级从“BBB+”降至“BBB-”,离垃圾债券的等级只有一步之遥。随着其财务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安然公司开始与私人投资机构和同行业的能源交易公司进行接触,以寻求至少20亿美元的注资。据称,包括壳牌石油、迪奈基电力公司(DYNEGY)和杜克能源等几家同业竞争对手可能会有兴趣对安然公司进行注资甚至收购。2001年11月6日,安然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斯科林先生被传讯到美国证监会作证。有消息称安然公司准备终止其在亚洲的所有宽频业务,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重整。另外有报道称安然公司的核心业务--能源交易已经受到此次事件的相当影响,市场份额开始下降。当天安
然公司的股价跌破10美元。
2001年11月7日,标准普尔宣布将安然公司信托的商业票据信用等级从“BBB+”降级到“BBB”,而且持“负面观望”。在此消息打击下,安然公司的股价大幅下降27%,盘中一度跌至7美元/股,是1991年5月以来的最低价。不过,安然公司的股价在下午曾短暂地有所回升,因为《华尔街日报》和CNBC都报道了安然公司正在和迪奈基公司开始讨论由迪奈基公司向安然公司注资20亿美元或者由迪奈基并购安然公司的可能性。
2001年11月8日,安然公司在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承认自己在过去三年中的财务报告多有不实之处,从1997年到2001年第三季度的所有财务报告都需要重做。根据初步的重新计算结果,从1997年到2000年,安然公司的实际盈利比原先的数目减少了5.86亿美元(20%),而实际债务上升了6.28亿美元(6%),而股东权益实际上减少了22亿美元(19%)而非安然公司在10月16日所宣布的12亿美元。安然公司在这份报告中同时宣布解雇公司财务主任和公司北美业务的首席法律顾问。另外,安然公司和迪奈基公司也承认两家公司正在就合并进行磋商。据《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消息来源称,如果双方达成协议,迪奈基公司将通过价值70到80亿美元的股票互换来并购安然公司,而且迪奈基公司的最大股东ChevronTexaco公司将进行注资以避免安然公司倒闭。当日安然公司股价收盘于8.41美元/股,正好差不多是其52周最
高价的十分之一。
2001年11月9日,穆迪再次宣布将安然公司的债信等级调降一级,距垃圾债券的等级只有一步之遥,不过当天市场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安然公司和迪奈基之间的并购谈判,当日安然公司的收盘价较前一天上涨22美分,收于8.63美元。在股市收盘之后,迪奈基正式宣布已经与安然公司达成协议,由迪奈基通过价值约70亿美元的股票互换来并购安然公司,而迪奈基公司的最大股东ChevronTexaco公司将即时向安然公司注资15亿美元,并在并购完成时再向安然公司注资10亿美元。如果此项并购能够通过司法部的反垄断审批,并购后的新公司将成为全美最大的能源交易商。
2001年11月20日,安然公司承认其核心业务--能源交易受到此次事件的冲击,第四季度的盈利很可能出现大幅下滑。随后几天安然公司的股价一路下滑,从每股6-7美元下跌到
4美元左右。
2001年11月28日上午,考虑到产生安然公司90%盈利的核心业务--能源交易出现下降,以及安然公司所面临的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法律责任,标准普尔宣布将安然公司的长期债信等级从“BBB-”降至“B-”的垃圾债券等级。安然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超过70%,跌到1.20美元/股。11月28日下午,迪奈基公司宣布中止与安然公司的并购协议,因为标准普尔对安然公司降级构成迪奈基与安然公司的并购协议中所规定的具有“重大负面影响”(MaterialAdverseEffect)的事件。安然公司随后宣布关闭除核心业务以外的其他所有业务,以便尽量减少开支,保持手中的现金持有量。结果当天安然公司的股票收盘于0.65美元/股,当
天跌幅超过85%。
这样,从2001年10月16日开始,安然公司的股价几乎象自由落体一样下跌,跌幅超过70%,几乎将安然公司在整个90年代的增长彻底抹去。
评论
在安然黔驴技穷之前,助纣为虐的机构中遭人诟病最多的当属安达信公司。在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叨陪末座的安达信,在能源领域审计中可谓一枝独秀。在未替安然公司验账之前,安达信便已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开拓经年,维系了一大批客户。攀上安然这一高枝后,安达信更是效尽鞍前马后之劳,在休斯敦的100多名安达信员工对安然几乎是有求必应,要知道,安达信每年要从安然身上赚取5000万美元以上的审计及咨询服务费,而且安达信还要用安然这块牌子去敲别人的门、去套更多的狼。
关键词:创造性会计,安然公司,财务报表,伪造账目
一直以来, 能源巨头安然公司身上都笼罩无数金色光环。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 安然凭借在2000年高达1010亿美元的总收入登上了《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安然公司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 是华尔街竞相追捧的宠儿。然而, 日积月累的大量由创造性会计所掩饰的财务漏洞使得安然的破产爆发得十分突然:在短短10个月内, 安然的股价由80美元左右迅速跌到了0.26美元。由于安然直接导致了它的审计者——当时的第五大会计事务所——安达信的破产, 安然丑闻事件尤其引起了会计界的热烈讨论。
常见的创造性会计的处理手法有:收益平滑和隐蔽准备金、表外筹资、财务报告的扩展、商誉会计、租赁特殊处理等。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描述型和探索型相结合的案例研究方法, 重点研究了安然公司1996-2000这五年间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报告, 试图找出创造性会计在安然公司运用的方法及其影响。
二、研究发现
(一) 能源巨头的倒塌
表1按时间顺序排列, 通过整理报纸新闻、听证会材料、董事会声明及审计师报告等资料, 列出了安然破产中的关键事件。
(二) 创造性会计在安然公司的运用
安然公司前副总裁雪伦.沃特金斯女士给时任安然总裁肯尼思.莱写的一封匿名信中警告说安然会"在一连串的会计丑闻中从内部崩溃"。由此可见创造性会计的不合理运用直接导致了安然公司的破产。此部分内容将首先分析安然公司在2001年初的财务状况, 接着通过仔细分析其五年财务报表及相关披露, 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种公司的创造性会计处理方法:特殊目的实体 (Special Purpose Entity, 又称SPE) 、市场计价法会计、收益和利润拔高、资产与负债粉饰等。
1、2001年安然公司财务状况。
安然公司的资产和总收益在2001年分别达到了31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 而这两项财政表现在一年前仅仅为7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凭借着这样飞速进步的表现和公司自称的“发展前景”, 安然公司成功哄骗公众和公司雇员购买了其数万亿美元的股票。可是, 随着其股票市值在短短一年内从85美元跌至0.26美元, 安然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大量创造性会计行为终于被揭露在人们眼前。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安然公司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收益都在1999至2000年间出现了非常大的飞跃。在流动负债上十分突然的增长说明了公司正采取一些过于大胆和冒险的借贷和投资措施。同时, 安然公司的另外一种状况也应引起人们的怀疑:总收益达到了夸张飞跃而净收入基本保持不变。尽管公司报表上有很多数据非常值得推敲, 但是安然成熟的创造性会计手法使其账面看上去复杂而难以理解, 从而公众甚至很多专业人士都无法准确发现其公司财务问题。
2、收益和市场计价法会计。
安然公司账面上的很多浮夸数据都被发现是钻了这种市场计价法会计的漏洞。在1996至2000年间, 其销售额从133亿美元迅速涨至1008亿美元, 这种在5年内增长了57%销售额的行为被业界公认为不可思议。做个对比, 在同一时期内, 因特尔公司的销售增长仅为15%。
此外, 安然公司以资产总值的形式记录了大量从能源衍生品工具合约中得到的销售额, 而不是如证券交易标准做法中那样记录为净值的形式。细读公司的财务报表就可发现, 在2000年, 安然公司的证券交易类资产从22亿美元增长至了120亿美元, 而此类负债也从18亿美元增长至105亿美元, 都分别占了公司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很大一部分。
由表3可以看出, 经过重新计算和统计公司实际利润, 收益增长率和毛利增长率, 调整过的安然公司账目在《财富》500强上的排名仅能排上287名, 而不是之前吹嘘的第七名。安然公司的漂亮成绩看来都要感谢创造性会计手法, 事实上, 公司也确实凭借创造性会计制造了一系列美好的前景给投资者。
经过把收益和运营纯收入拆分为各个部门来分析, 表4表明了安然公司的运输与配送部门以1 9.1 2%的营业毛利成为最盈利部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部门的收益仅占公司总收益的2.9%。而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批发部门的销售成绩占到了总收益的94.2%, 可其营业毛利仅仅只有1.76%。在对安然公司的账面分析中, 众多研究者都发现了这一问题, 并提出了如果安然公司不借助创造性会计手法做账, 其批发部门收益将缩水高达50倍以上。
3、特殊目的实体 (SPE) 。
大多数SPE成立的目的在于方便发起公司出售属于其所拥有的特定金融资产。SPE的资本至少应有3%来自独立的第三者投资方。当独立的第三者投入权益资金后, 它便可以控制SPE的运营活动。事实上, SPE原本是发起人为了分散或转移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合法避税的工具, 但由于会计上的一些漏洞, 使得很多企业往往在资产负债表外, 有大量不为人知的SPE资产, 成为企业表外融资、隐藏债务的方式。
在安然公司众多的SPE中, 有数百个是建立在免税天堂国家的SPE以达到公司避税目的。除此之外, 安然通过与其SPE的交易项市场隐瞒了公司商业投资的巨额损失, 造成投资者以为这些损失可以由第三方支付的错觉, 是事实上与这些损失相关联的却是安然公司本身。
从安然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发现, 在安然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三个SPE为:JEDI、Chweco和JMJ1。这三家公司其实都是有安然公司财务主管操作并在其中拥有投资份额的。研究发现, 通过对SPE的相关操作, 从1997年至2001年第三季度, 安然公司高估了自身约10亿美元的利润并低估了数亿美元的负债。同时, 这些创造性会计调整使安然公司的债务在1997至2000年间分别成功减少了7.11亿美元, 5.61亿美元, 6.85美元和6.28美元。
参考文献
[1]Dharan, Bala G.and Bufkins, William R. (2008) , Red Flags in Enron's Reporting of Revenues&Key Financial Measures (July23, 2008) .Available at SSRN:http://ssrn.com/abstract=1172222 (Accessed15September2012)
[2]Griffit s, I. (1986) .Creative Accounting.London:Sidg-wick&Jackson.
[3]李芸达.创造性会计研究[J].《财会月刊》2006 (22) :4-6.
2001年12月2日,华尔街爆出一条举世震惊的消息: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破产。这一消息仿佛就是9.11恐怖袭击后的第二波攻击,对华尔街和全球金融及投资市场带来巨大影响。
安然原是一家从事管道输送的能源公司。1995年至1998年,公司一直默默无闻。1998年底,安然公司的收入只有321亿美元。在政府废除了能源管制后,安然开始交易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在一买一卖之间赚取差额。公司的盈余开始上升。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安然开始了更大胆的商品期货交易,交易项目无所不包,连光怪异奇的气候保险都是它交易的对象。1999年安然建造了强大的高科技网络交易系统,开始了它不可一世的能源交易生涯。2000年,公司收入高达1006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51.27%。在股价表现方面,1993年前,该公司的股票一直在15至20美元之间徘徊,1998年后股价开始急剧上升,1999年底升至40美元,2000年8月份,美国加州能源危机时期,公司的股价升至90美元以上,市值高达930亿美元。
就是这样一家赫赫有名的华尔街龙头企业,何以会突然从巍巍珠穆朗玛峰跌倒,最终坠入太平洋的谷底?在安然的造神运动和后来的神话破灭过程中,华尔街进行的是一场怎样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之一:概念炒作
华尔街是一个最能出"炒作概念"的地方。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狂潮中,电子、太空等概念大受欢迎,只要是带有"电子"或"太空"概念的公司,就一律疯长不止,即使有些企业与电子工业毫不相干。60-70年代的联合企业概念、90年代的计算机概念和90年代末的网络概念都曾使华尔街发疯发狂过。
安然公司的炒作源于"取消能源管理限制"和"网络交易"。这是华尔街最好的"水泥加鼠标"的概念,是新经济的精华,当然深受投资者青睐。特别是安然上千亿的网络销售业务简直就让华尔街发疯了!
游戏规则之二:传播媒体的煽动
美国的各种媒体在华尔街的历次疯狂炒作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随着泡沫的消失而留下骂名。媒体和华尔街的"炒作概念"是两个孪生兄弟。以安然公司为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说尽了安然的好话。《财富》杂志2000年将其名列为全球500大企业的第7位,还发表专题报道,将安然公司重点列入"可持续10年的十大绩优股"名列。这种荣誉桂冠怎能不让投资者怦然心动?
游戏规则之三:投资基金联合持仓,哄炒热门股
华尔街的基金数以万计,每个基金的管理层都与上市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市公司的内部消息可以通过"耳语"的形式悄悄地首先传到基金管理人的耳中。因此,对一些高速成长股,一些基金公司会采取重点持仓的投资策略,一旦基金公司大量持有了某一上市公司的股票,那么"炒做概念"就基本形成了,然后就是媒体的煽动。一些基金也和散户一样失去理智,集体跟风,大规模地买入热门股票。在安然的十大股东当中,就包括许多著名经理人和基金家族。安然最大的机构股东、控股公司AllianceCapital(AC)持有安然的股票4293万9048股,占安然发行在外流通股票的5.7%。
其它几家大基金公司及其持股数量如下:JanusCapital持4140万股;FidelityManagement&ResearchCorp富达持2080万股;史密斯邦尼持1940万股;AIMGlobalInfrastructurefund持1400万股;VanguardGroup先锋基金持1140万股;摩根史坦利持1010万股。
许多年金基金也持有数目众多的安然的股票。加州公务员退休系统持有300万股。德州教师退休系统持有220万股。
游戏规则之四:内幕人士交易
上市公司的内幕人士是指了解上市公司内幕的管理层、大股东及其相关的亲属。在华尔街,这些人物可以说是占尽先机,在股票的买卖上如鱼得水。每当一只股票被疯狂炒做之后,华尔街最疯的时候,一些很著名的公司都有内幕人士大量抛售股票行为。
安然公司也是如此。从2000年夏天到2001年3、4月间,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执行总裁、财务总监、董事会成员、部门经理等都在疯狂地抛售股票。股价从80美元左右到40美元为密集成交区,抛出的股票大部分都是按一半或1/3的市价执行的持股权计划所得。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鼓鼓囊囊地装满了内幕人士的口袋。与此同时,公司的数万雇员却在大规模地执行高价持股权计划而被套牢,以致血本无归。
游戏规则之五:券商敛财,言而无信
2000年7月所罗门斯密斯邦尼称安然为他们十大杰出股票中排名第六,作为强力买入对象。2000年8月23日,安然公司的股价高达90.75美元。之后,美国银行和DLJ将安然的股票再次调高至115美元。2001年2月安然的股价下跌了30%后,有分析师仍然将安然调升为强力买入。2001年10月,股价年跌幅已高达60%、降至33美元时,美林证券将安然的级别从"长期积累"调升至"长线买入"。与此同时,所罗门斯密斯邦尼再次重申"强力买入",而这时距2000年7月称安然为其"十大杰出股票"中排名第六、并号召"强力买入"时的股价已经下跌了70%。
这就是华尔街最著名的券商和分析师的评级水平。为什么他们对安然公司内幕人士的大规模售股视而不见?对安然的股价跌势不可逆转视若惘闻呢?
游戏规则之六:兼并与重组,翻云覆雨
自2000年10月开始,安然就出现了一连串的不祥之兆:一是大量贷款都没有记在公司的帐上,搞帐外帐,帐务不明是安然的致命伤。二是安然的交易伙伴对安然信心渐失,减少了与之交易的数额,导致交易所得巨幅下降。2000年10月安然宣布第3季的损失高达64400万元,2001年下半年,安然公司的股价不断下跌,市场传言公司的巨额债务可能无法偿还。唯一的选择是通过被兼并而获得重生。这时安然的竞争对手动能公司和安然达成兼并协议。但是安然公司的经营此时已经急剧恶化,股价大幅度跌破动能公司提出的兼并价格。安然危在旦夕。动能公司不敢冒险兼并,临阵犹豫不决。
2001年11月28日在史坦普及穆迪等信用公司分别将能源交易巨人安然公司的债券降至垃圾级后,安然的投资者仰首盼望来援救的动能公司突然变心,退出兼并。投资者闻讯后惊惶失措纷纷抛售持股,安然的股价再跌了3.5元,跌幅达85%,从底谷的4.11美元跌至0.641美元。当天安然的交易量高达3亿4600万股,也就是说纽约交易所当天每8股的交易中有一股是安然公司的股票。这种交易量创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新纪录,也创美国证券交易史上的新纪录。安然股价到11月30日只剩下每股0.26美元。走投无路的安然公司只能于2001年12月2日向纽约南区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游戏规则之七:信用评级的马后炮
导致动能公司临时取消兼并迫使安然走上破产保护命运的,是那几家要命的信用评级公司。首先是斯坦普认为安然的财务不佳,将该公司的债信全部降至垃圾级。随后穆迪也步斯坦普之后将安然的债信予以降级。数小时之后,动能公司宣布放弃购并安然的计划。
信用评级公司将安然债信降级,迫使安然必须立即偿还近40亿美元的债务,原本2002年到期的160亿美元庞大债务也将因其债信降级而提早到期。可能正是到期无法偿还的债务压力最后敲响了安然的丧命钟。但是,华尔街投资者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信用评级公司在安然的股价从每股90美元跌到每股4.11元时才给予降级?其实,就在信用评级公司降级的前一个月,他们给安然债务信用的评级还是"很好的投资水平"。华尔街的投资者,尤其是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完全依赖信用评级公司对发行债券公司的评级作为投资的依据,但这些信用评级公司没能即时发现安然的虚假帐务,并给以即时的降级,而是放马后炮,他们的信用在哪里?
多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系列财务丑闻,安然、环球电讯、世界通信、施乐等一批企业巨擘纷纷承认存在财务舞弊,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批大的上市公司遭投资者抛弃,宣布破产。这些企业的造假行为不仅欺骗了投资者,也使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损害了资本市场的秩序,给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的舞弊行为目的不同,手段各异,其中安然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比较典型,影响也比较大。这是因为,一是安然事件是这次美国资本市场舞弊**的发端,二是安然公司从成长到破产,一直吸引美国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视线,三是安然事件的发生导致世界著名的会计公司——安达信公司解体。因此,研究安然事件,不仅可以了解美国上市公司如何造假,美国资本市场存在哪些缺陷,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公司介绍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由美国休斯敦天然气公司和北方内陆天然气公司合并而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首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肯尼斯·雷,他既是安然公司的主要创立者,也是安然公司创造神话并在后来导致危机的关键人物。安然公司在肯尼斯·雷的领导下,经历了四大步跨越,从名不见经传的一家普通天然气经销商,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和出售商,世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世界领先的能源批发做市商,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一步一个高潮,步步走向辉煌。安然公司的基本情况 1.安然公司的成长历程
第一步,安然公司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开创了新的天然气现货交易模式。第二步,安然公司成功地将公司核心业务由天然气转为动力和发电领域。
第三步,引入天然气方面的衍生产品交易,创造出一种新型能源交易运营机制。第四步,进军电子商务,创建因特网交易平台。
2.破产事件的发生
安然公司的成功,即使是在美国这样敢于冒险、富有创新精神、奇迹频生的国家,也绝对称得上是个商业神话。它吸引了无数羡慕的眼光,也寄托了众多投资者发财的希望。然而,这一切是如此的短暂,当安然公司发表2001年第三季度亏损的财务报表后,安然帝国的崩塌就开始了。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美元。公司管理及破产缘由
一夜之间,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子公司、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被誉为“华尔街宠儿”的美国安然公司的倒下,无疑将成为破产案中的典范。安然这样一个在全球拥有 30 0 0多家子公司的能源大公司的破产原因是多方面
(1)安然复杂的企业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安然通过资本重组,建立复杂的公司体系,其各类子公司和合伙公司数量超过3000多个,共同组成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式的关联企业集团。利用“金字塔”式多层控股链,来实现以最少的资金控制最多的公司的目标。安然通过建立关联企业大量融资,边融资边建立新的关联企业,这样,关联企业越来越多,从事关联交易的空间越来越大,融资的杠杆效应越来越大,融资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大。越是下层的关联企业离总公司的距离越远,其负债在总公司的财务报表上根本反映不出来。(2)安然控股子公司的组织形式。由于安然控股的子公司非常多,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也非常多,为减轻税收负担,安然必须考虑其子公司的组织形式问题。安然复杂的公司结构中,安然公司的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在下属的子公司中兼职,子公司之间的管理人员也相互兼职,这使得公司的关联交易与个人利益交织在一起,由于有了个人利益,作假的动机会更加强烈。
(3)安然的关联交易方式。安然的关联交易方式多样,十分复杂,最典型的主要四种:一是大量使用股票提供担保来进行融资;二是以出卖资产的收入作为业务收入,虚构利润,而出卖资产多在关联企业中进行,价格明显高于市场正常价格;三是不断制造概念,使投资者相信公司已经进入高增长、高利润的领域(如宽带通信等);四是很多交易是在关联企业中进行“对倒”,通过“对倒”创造交易量,创造利润。但由于安然与关联企业签订了许多复杂的担保合同,这些合同常有关于公司信用评级、资产价值、安然股价的条款。这些合同及条款看似各异,但实际上相关性极高,一旦某项条款触发,其它合同及条款就会发生连锁反应。
(4)安然的财务报表的问题。安然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安然以复杂的财务结构掩盖存在的问题。肆无忌惮的虚构利润,隐匿债务。第二,在会计处理上率先采用了一些技术,使公司能够记录尚未创造收入的长期合同的盈亏资料。安然的结构非常复杂,层级很多众多子公司的负债在安然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不出来,大大降低了安然的资产负债率。(5)其他问题 盲目冒进
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就是企业的战略决策出了问题,套用一句老话,叫犯了盲目冒进的机会主义错误。而战略决策上的失误是致命的。
战略失误
无视决策风险是当年如日中升的安然决策者们犯下的根本错误。当年的安然公司,是世界上所有公司学习和羡慕的对象,正所谓达到了企业发展的“自由极限”,几乎可以呼风唤雨,让管理者们沉浸在过度自信之中,从而胆敢无视决策的风险。在决策者看来,根本不用担心决策的失误,所有决策都必将成功。
安然破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公司盲目放弃了自己的主营业务,而转向了电子交易等新领域,导致公司失控。安然是在巨无霸企业的战略方
向上出了问题。
低估风险
市场是无时无刻变化着,要求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最好是适当超前地抢占市场,安然失败的结果当然不是它没有考虑到决策风险骄傲自大,轻视举债风险,特别是企业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迁带来的风险,它对美国社会经济大气候变劣显然没有做充分估计。
文化迷失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这直接影响着决策者的战略管理。安然是第一流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商,但是安然后来转向了贸易,对这一领域他们完全不熟悉,而且雇用新的人员,改变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新的企业文化和传统行业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不同企业文化的冲突下安然只能是二者取其一。这种鄙夷企业文化的后果正是安然的高层把做实业时的理念及“专注战略”完全转移,狂妄而草率地过渡到了金融投资的所谓创新事业,形成安然的失败。
“安然破产”对公司治理的思考
1、教训
对上市公司而言,盲目扩大规模和多元化未必是好事。安然公司为了融资的需要不断盲目扩大规模,涉足对自己而言是陌生的领域,包括高科技,正是高科技直接将安然推向了深渊。在目前各行业竞争局面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企业规模的盲目扩大不仅带来管理成本的提高,也将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即多元化可能意味着风险的增加。
对中介机构而言,谨慎、诚信、严守执业准则仍然是发展和生存之本。据报道,安然公司破产案和美国著名会计公司安达信也有牵连,安达信销毁大量直接证据,涉嫌阻碍调查。此事对安达信的声誉造成影响,安达信的教训值得中介机构认真吸取。任何上市公司的造假,必然要与某类中介机构有业务合作。这些上市公司造假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暂时瞒过监管和一般投资者,但中介机构对其中的内情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心存侥幸,将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信誉风险,最终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对投资者而言,时刻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永远是必要的。安然公司虚报盈余、掩盖巨额债务等造假行为,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国内的银广夏等上市公司造假手法,好像在利用财务制度造假方面中外有很大的共性。不要轻信重组,不要轻信持续的高成长,不要过分信赖公开披露信息,永远牢记“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原则,才能在证券市场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2、引人深思
安然公司走向破产,虽有其虚假财务行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安然公司财务治理的内部和外部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安然事件告诫人们: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环境决定着公司的风险,而且无论何时财务体制也绝不容许有丝毫漏洞。通过安然事件,我们对公司内部财务经营、决策管理理念应该有新的认识。首先,惟有健全的制度才能弥补“道德约束”的不确定,有效消除“信任”可能带来的
消极后果;其次,治理结构中股东监督苍白、外部市场体制董事的监管脆弱与滞后是大型集团企业失败的致命点,当独立审计失效时,仅仅依靠独立董事制度来保障公司财务治理的有效性是不切实际的。试图在公司内部寻求制衡各相关利益主体权责利机制,强化对董事会的监控已成为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一步完善的焦点。
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的,这主要四个条件是: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并称之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改革的真正有效前提是充分考虑公司治理中这四个群体的作用。
不同的集团,财务治理模式或有差异性,但也应该包含一些共同的因素。首先,集团财务治理也应该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维护集团的整体效益;第二,保证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监督;第三,为了实现资本收益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控股母公司作为出资人必须对投出资本进行管理,但这种管理既不能干预所出资子公司的经营权、管理权,又必须充分行使控股权、监督权,维护出资人的资本权益。
母公司对子公司、分公司的管理,应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控股企业财务首先涉及到财务组织问题,需要明确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以及分权与集权的导向,包括母公司财务部门与子公司财务部门的关系,相互之间的业务协作与运行机制,以及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考核要求及任免程序等有关事项。第二,母公司要适当控制财务过程,日常监督机制就是一种信息反馈和预警纠错机制。第三,母公司要做好全面预算,明确子公司乃至集团整体的责任目标。第四,业绩评价及与其相连的奖励体系是激励机制的核心,母公司必须强调业绩评价及有关的经理人考核,并将其作为奖惩的基础,而且还要与经理人薪酬体系挂钩。第五,建立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主要是对重大资产使用的约束,包括长期投资和大型固定资产购建,这些资本性支出涉及到母公司的经营战略和风险偏好。第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尽管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在子公司内部,但可以维护母公司的权益。
3、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市场经济的共通性,安然事件引起的对公司治理、财务报告制度、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无疑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些启示对中国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以及会计审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健全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既可防范公司舞弊行为,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美国式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历来倍受推崇,也是中国重点的借鉴对象。然而,安然等一系列事件却证明,美国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也同样存在严重缺陷。正如我们对事物主次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规律的认识一样,公司治理及其内部控制的缺陷才是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源所在。
关于相关制度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运行依赖于真实、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要求建立完善、成熟的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防范制度及相关制度,包括公司治理机制、财务会计报告制度、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制度,在制度安排上力求合理有效,并从法律层面对于以上制度予以保障。此外,对市场主体良好商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制度是基础性资源,是最为根本的保障。
同时,应当认识到,制度的好与坏只是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无缺陷的好制度,也没有哪一种制度一无是处。因此,在制度的选择上,应当理性权衡,对比优劣。尤其是对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更要理性借鉴,不要迷信,照单全收,应当根据中国国情,在充分接轨的基础上,将其 “本土化”。
关于会计、审计准则建设
安然事件发生前,美国曾一直认为其会计准则是全球最好的,能够最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毫无疑问,这一神话随着安然的破产而破灭。其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说明,美国的现有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在准则国际趋同、透明度、可比性等方面都不尽完善。现有财务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使得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即使主观上并不想通同作弊,但在客观上也会促成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按照公众的期望胜任其职责。
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需要两把尺度,一是会计准则,一是独立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建设,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我国会计、审计质量,促进财政、金融和国企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争取国际社会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区人民法院:
经初步审查, 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自 年以来连续大年发生严重亏损,累
计亏损 百余万元。到 年底止,该公司到期债务达 万元,其全部财产( 万元)已不能清偿债务(详见附件),且没有扭亏的希望。根据《企业破产法》有关规定,该公司应予破产还债。
特此申请,请审查裁定。
经济委员会(盖章)
年 月 日
附:
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经济状况恶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就具备了破产原因,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请求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就要按一定法律程序申请法院宣告企业破产。按规定,债权人是破产程序的第一利害人,有权申请债务人破产;债务人则因其财产、信用、劳务等不能偿还债务,也可以自己申请破产。企业进人清算程序后,清算组发现企业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时,也应申请企业破产。写作破产申请书,可参照前列各范例,应依债务、债权人不同,准债务人不同而选择使用。
写作破产申请书应注意:
①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时,应当有债权存在,债权数额以及有无担保的证明,并提供破产原因。
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 按照通俗的理解, 是“市场化”的主体退出机制, 即由公平竞争, 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其决定作用的主体退出机制, 通常表现为以清算为核心的破产制度。根据我国《破产法》的规定, 保险公司破产需要满足“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普通破产法的破产原因不宜简单地适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破产恒旭必须更早地启动。”对这一问题, 发达国家会通过“管制性破产” (Regulatory Insolvency) 制度解决。
根据《破产法》第134条第1款和《保险法》第90条的规定, 我国保险公司的破产由人民法院受理, 破产申请人包括国务院金融监管机构和经过国务院金融监管机构的批准或者统一的金融机构及其债权人。
二、保险公司破产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 保险公司破产已经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建立完善市场化的保险公司破产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利于形成保险市场的竞争机制。
从我国现有的保险法可以看出, 保险公司的破产机制仍然是坚持行政监督、行政主导。而设置市场化的保险公司破产制度却是形成保险市场竞争机制的重要亚音速, 这样才可以激发保险市场主体的积极汲取, 优化资源配置。
(二) 保险公司破产的现实可行性。
我国在金融机构破产中的金融安全网制度中, 规定了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为保护投保人的利益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后盾, 为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保障, 所以目前在我国已经具备实施保险公司破产的现实可行性。
三、美国保险公司破产制度的现状
各国破产法依据不同的国情采取了不同的规定, 本文将以美国, 窥探国外保险公司破产制度的立法现状。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这一点也反应在美国的保险行业。在美国保险公司不属于联邦破产法的管辖范围, 而是受特殊的州保险法的约束, 其中关于保险人重组和清算的条款是州保险法必备的标准组成部分。
在美国保险法中, 破产管理是接管、重整和清算的上位概念, 并且有两大特点:第一, 破产程序由行政监管机构主导, 而且是在司法审查下的监管机构主导;第二, 当保险公司出现重大风险时, 从预防和改正措施, 逐渐升级到处理和补救措施。
四、我国保险公司破产制度的构建
(一) 我国保险公司破产立法的适用问题
1. 社会保险基金是否适用。
社会保险基金是通过财政预算实现收支平衡的, 是非市场化的运性模式, 所以不适用保险公司破产制度。
2. 不同业务类型保险公司是否适用。
商业保险, 按业务不同, 分为财产险保险公司和非财产险保险公司。破产意味着企业债权人无法获得全额清偿, 而非财产险保险公司的保险标的主要是人身、健康等具有伦理性和社会性, 一旦无法得到清偿则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是否也适用保险破产法?
(二) 借鉴日本保险公司“管制性破产程序”与破产程序良好衔接
日本保险公司的破产制度, 构建了以行政监管机构为主导的行政模式和以法院为主导的司法模式, 而且, 在日本《保险业法》在清算程序中内阁总理大臣的意见中很好地将司法程序和行政程序衔接起来。笔者认为, 第一, 在“管制性破产程序”中已经明确申报的债权, 可以在破产司法程序中, 由管理人登记确认并公示, 其他有异议的债权通过确认之诉解决。第二, 参与过“管制性破产程序”的监管人员来说, 对保险公司的债权债务以及其他情况均非常熟悉, 可以提高效率。
五、结语
保险公司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能因为保险破产会带来一时的损失, 而忽略了如果保险公司不能破产的结果会导致保险公司和债权人期待将风险转嫁给政府和纳税人, 也会导致保险市场没有活力, 本文将以《破产法》和《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公司破产的规定为背景, 同时借鉴国外的保险公司破产制度, 对我国保险公司破产制度的构建提出了浅见, 为以后完善保险公司破产制度献上绵薄之力。
摘要:我国保险业正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 已经成为国际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 建立一个完善的保险市场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对于完善的保险市场来说, 保险市场的进入机制与保险市场的退出机制缺一不可。但我国显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保险市场破产制度。本文将以《破产法》和《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公司破产的规定为背景, 同时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破产制度, 以此研究保险公司破产法律制度中的特殊问题。
关键词:保险公司,破产法,保险法
参考文献
[1]薄燕娜, 郭宏彬.保险公司风险处置及市场退出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王斐民.保险公司“管制性破产”程序与司法程序衔接中的法律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3]王欣新, 王斐民.破产法原理与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4]张俊岩.保险法热点问题讲座[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
[5]刘俊.各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理的比较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6][美]哈威尔.杰克逊, 小爱德华.西蒙斯.金融监管[M].吴志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7][瑞士]艾娃.胡普凯斯.比较视野中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M].季立刚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书
(2015)浙金破(预)字第10号
申请人:金华市中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楼阳辉。
申请人金华市中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流动资金短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公司无法继续经营为由于2015年9月9日向本院申请破产重整。本院经审查于2015年9月17日作出(2015)浙金破(预)字第10号民事裁定,裁定受理金华市中兴商贸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请。因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系金华市中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法院,且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已受理金华市中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关联企业的破产案件,故由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审理本案更有利于案件审理,方便当事人诉讼,经报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本案由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审理。
审 判 长
黄玉强 代理审判员
谭雪梅 代理审判员
李 茜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五日 代书 记员
金巧芳
蚕丝公司是1983年经县政府批准组建的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1994年改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510922180066<1—1>),注册资金1428万元,法人代表雷善云,经济性质为国有。根据国家企业破产法第一章的第六条:“企业因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宣告破产。”蚕丝公司属于企业经营不善严重亏损,应依法破产。县人民政府以射府函(~)73号批准。蚕种场亦照此办理。
二、破产拍卖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蚕丝公司、蚕种场多年来由于经营不善,严重亏损,不能偿还债务,由企业申请,法院受理,主管部门批准予~年2月16日由县法院依法宣布进入破产程序。资产拍卖是在县法院的监督下,在遂宁日报、县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发布公告,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竞标拍卖出售的。
三、是否一视同仁按事业单位性质安置?
[]县蚕丝公司、蚕种场的职工安置方案是根据川省委、省府办公厅(~)22号文,市委、市府(~)20号《关于遂宁市事业单位改革意见》,以及县委办(~)39号《关于乡镇事业改革人员分流办法》等文件精神,整体出台。正常退休、托管,提前退休、病退、辞退等安置措施是按照以上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四、辞退是否是一种处罚?
辞退不是处罚。根据川人工(1993)17号文规定“如单位撤销、改革等可以按法定程序辞退职工。
五、辞退费是否合理?
根据川府办公厅(2002)30号文件规定,按一年工龄补偿一个月基本工资,最低12个月,最高不超过36个月。
六、拖欠职工工资和集资款如何偿还?
清算组及相关部门将按照盛市、县有关文件规定,组织人员核查,按职工固定工资部分核实补发,职工集资款,由县法院进行债权登记,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全面清理,统一核查照本金全额偿还,不计息。
七、是否可以集体病退(应辞退职工)?
病退是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针对因病无法正常上班的职工制定的政策措施。根据中央盛市、劳动、人事部门有关文件规定,病退由本人申请,劳动人事部门统一组织,伤病残鉴定委员会体检鉴定。
八、职工要求补缴养老保险金:
已纳入养老保险的职工,公司应缴部分由清算组,核算,统一一次性向社保局缴纳,个人应缴已缴到公司的部分,也照此办理,其余个人应缴部分由本人到社局办理。
九、养老保险截止何时?
根据射委发(2002)35号文件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金的截止日期为破产之日。
十、职工要求参加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破产前职工未参加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破产后职工愿意参加,自行到有关部门办理。
十一、“蚕丝苑“集资房公司垫资近300万元,职工要求收回,作安置费用:
清算组已经汇同相关部门,专门就此款展开清查,目前正在抓紧办理中。
十二、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人员,如何办理相关手续?
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后,持清算组办理的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一张身份证复印件,2张照片到清算组,由清算组统一办理《下岗失业证》和《再就业优惠证》。
十三、蚕桑辅导员的有关问题:
蚕桑辅导员提出的有关问题我们将参照盛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充分结合公司实情,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一个妥善的安置办法。
十四、装蚕丝苑”职工要求办理“两证”的问题:
应办房产证116户,已办78户,已交费18户,正在交涉办理。土地证应办97户(1户未卖),车库4户,门面房15户,资料和有关费用已由原公司房管办交到国土局。正在办理过程中。
蚕丝公司
破产还债清算组
蚕种场
【安然公司破产案】推荐阅读:
安然事件案例09-13
安然简介11-18
安然事件案例及分析06-02
安然无恙的意思和造句09-25
安然无恙的反义词是什么12-11
公司宣告破产的申请书12-11
金融公司公司简介06-08
委托书公司公司11-10
集团公司公司章程11-30
非上市公司公司章程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