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奇葩教案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梨园奇葩教案(共4篇)

梨园奇葩教案 篇1

【教学背景】永城市城关镇胜利中学,地处城乡结合处,七年级学生来源于周边的几个小学,我了解到他们在小学的音乐课,也就是老师教唱几首歌,学生跟着学唱,形式单一,学生尽管喜欢音乐,却也不大喜欢单一的音乐课,他们对于戏曲的了解就是一张白纸,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有关戏曲的教学,针对以上情况,我设计了本节课,梨园奇葩之------梨园初探的戏曲欣赏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赏、试着学唱几种地方戏曲片段,加深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印象,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在听、看、唱、比、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不同戏曲唱腔的韵味,感受中国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的名家唱段,加深对中国戏曲中唱腔、行当等相关的基本知识的了解,感受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几种中国地方戏曲的特点,了解中国地方戏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试唱、感受中国地方戏曲的独特韵味,体验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的风格及其差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播放由潘长江、巩汉林、李琦演唱的京歌《说唱脸谱》,优美的旋律,滑稽的扮相,首先吸引了同学们,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其次提出问题:

1、这段音乐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你知道他有那种戏曲融合在里面吗?中国戏曲。

二、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

1、中国戏曲的起源。

2、中国戏曲的剧种。

3、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

4、中国戏曲的伴奏。

5、中国戏曲的四大行当。’

三、1.学生欣赏戏曲视频《贵妃醉酒》回答是什么剧种的戏曲?

2.老师简介京剧、京剧唱腔的艺术特点及京剧代表人物梅兰芳。

3.学生欣赏京剧《新贵妃醉酒》,再次感受京剧唱腔的悠扬委婉,、声情并茂;

四、1.欣赏戏曲视频《穆桂英挂帅》片段《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回答是什么剧种的戏曲?

2.简介豫剧、豫剧唱腔的艺术特点及豫剧代表人物常香玉。3.学生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再次感受豫剧唱腔的吐字清晰,抑扬有度,节奏鲜明、行腔酣畅、大气磅礴、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4.试唱几句豫剧。

五1、学生欣赏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回答是什么戏曲剧种。

2、教师总结,简介越剧,及越剧代表人物袁雪芬。3.、学生欣赏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再次感受越剧唱腔的清新婉丽,优美动听。

六、1、教师播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还家》,学生辨别变戏曲种类。

2、教师总结并简介黄梅戏,黄梅戏的唱腔特点及代表人物

3、欣赏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再次感受黄梅戏的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的特点

4、学生学唱《还家》。

学以致用,考考你,连连看。

教师播放一组戏曲联唱视频片段,学生分组抢答剧种。《戏女驸马》

京剧

《打金枝》

越剧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黄梅戏 《苏三起解》

豫剧

八、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大家都喜欢流行音乐,其实流行音乐也要以民间音乐为基石,有了他们的融合才有真正的音乐的艺术美。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感悟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唱响戏曲,传承我们的戏曲文化。

2、学生小结:说说你对戏曲的新认识。

【教学反思】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在众多的民族文化种类中,戏曲艺术作为一朵奇葩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不断丰富与发展、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设计了《梨园奇葩》这一内容。本节课是梨园奇葩的第一课时,学生在没有任何戏曲知识的情况下上的一节课。课前我们同事让我先试课,我却想上一个原汁原味的原始课。课前我也担心能否与学生交流好这一堂课,因为学生所处的时代大众媒体迅猛发展,电视中、广播里、网络上天天都能接触到各色各样的音乐,他们对于流行音乐的喜欢程度大大超过戏曲音乐,很多同学对戏曲音乐持冷漠态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对中国戏曲音乐主动了解,并增进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和喜爱呢?于是,我选择了添加了流行元素的、近年来较流行的《说唱脸谱》这一首歌。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走向戏曲”——“走近戏曲”——“走进戏曲”为主线,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增进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喜爱。

梨园奇葩教案 篇2

今天梨园屯和干集两镇相较:梨园屯镇规模仍不如干集大, 人口仍不如干集多。总体经济水平差别不大。近代, 梨园屯名气远远超过干集, 甚至一些历史学家也将发生在干集、蒋家庄的历史事件误为梨园屯, 这与梨园屯发生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教案有关。

梨园屯的民教矛盾起于拆庙建堂之争。教案的详细经过已有方家专文论及, 不再赘述。笔者就这一教案的特殊性作一浅析。

1.西方势力特别是教会势力从一开始就介入庙堂之争, 并直接引发民教矛盾;之后又多次给地方政府施压, 干预地方司法, 袒护教民。传教士斯格瑞格勒受教民请求, 提出分割玉皇庙、义学及土地等公产;并亲自出面, 梨园屯的“头面人物们同意分庙产。接着得到了冠县知县的批准。”[2]说明洋教士亲自出面, 梨园屯的“头面人物们”才同意分庙的。此后, 传教士梁多明在庙基上建教堂, 这就违反了《中法北京条约》及总署关于外国人在华传教的有关规定, 此事导致了民教冲突的开始。光绪十三年 (1887) 春, 传教士费若瑟又在庙基上扩建教堂, 民教矛盾进一步升级。到了光绪十五年 (1889) 十月, 法使又依据方济各会山东主教马天恩的要求, 坚持按照同治年间所立分单, 在原庙基上建堂。在此期间, 汉教民众数次拆堂建庙。1890年法国公使李梅多次催促山东政府“妥速完结”梨园屯一案。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梨园屯教案自始至终都有西方势力特别是洋教势力插手, 地方官在他们的重压下, 为平息事端免不了袒教抑民。

2.由于处理教案不力, 洋教势力不断向清政府施压, 致使山东巡抚和冠县令不断易人;而且在审断梨园屯教案中, 官员多少都有个人意识、情绪在其中;洋教势力的干预时急时缓, 也影响了地方官员的正常审断。甚至同一位官员在不同时期, 对梨园屯教案的审断也出现前后矛盾的结果, 如何士箴等人。在处理教案过程中, 地方官员有惧怕洋教势力, 袒教抑民者, 如韩光鼎、何士箴 (前期) 、李秉衡、洪用舟、福润、曹倜等。也有仔细分析案情, 从时势及民教长期共存角度出发, 以实际情况断案者, 如任道镕、何士箴 (后期) 等人。这些官员毕竟受过儒学真义的教化, 面对教会势力和汉教民众, 这些人还没有完全忘记一个基层官员最起码的职责——民之父母, 尽管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3.十八村绅耆开始就受到洋教势力的压力, 同意分割梨园屯庙基等公产, 正是这一妥协埋下了祸根。洋教士在玉皇庙基建教堂, 绅耆们始料未及, 转而置身家性命不顾, 进行顽强抗争。致使文生王世昌等六人入狱, 人们称为“六大冤”。之后, 当各级地方官均站在教会一边, 并对绅耆们“晓以利害”时, 他们退却了。

4.梨园屯教案的复杂性, 同当时意大利、法国争夺在直东交界一带的护教权有关。除冠县十八村外, 直隶的飞地尚有邱县十八村、临清十八村等, 这种特殊的地理区划使直东交界一带的护教权很难截然分开。如梨园屯最早的奉教者是到直隶威县赵家庄教堂奉教。十八村是天主教方济各会的传教区, 而直隶威县是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区。方济各会传教士多属意籍, 但是意籍山东主教马天恩主张教区应由法国政府继续保护。意、法两国为争夺这一带的护教权, 导致梨园屯教堂频繁更换教士, 这也是梨园屯教案旷日持久的原因之一。当然, 教会要占据的是玉皇庙——汉教民众奉祀最高尊神的场所, 就这一点而言也很难达到目的。在华北各地, 教会占据其他场所多能遂愿, 然而占据庙产时往往不能得逞。

5.十八魁崛起后能坚持与教会势力抗争, 同梅花拳 (义和拳) 的声援密不可分。当地方官员屈服洋教势力, 与十八魁为敌时, 正是十八魁同梅花拳众一起, 发动了针对洋教势力的冠县蒋家庄起事。

光绪二十四年九月, 清兵到沙柳寨搜寻梅花拳首领时, 顺手摭拿村民牛肉, 因此与沙柳寨村民发生冲突。梨园屯教案民气压抑太久, 清兵又到沙柳寨抢百姓牛肉。二者最终导致冠县、威县等直东交界一带拳民聚集, 情绪难以控制。阎书勤、姚文起、赵三多等于1898年10月在冠县蒋家庄树起“助清灭洋”大旗, 揭开义和团运动大幕。《重修威县志》载“二十四年秋沙柳寨义和拳民赵三多率拳民扰乱城东一带村庄。先是冠县梨园屯村义和拳民与天主教民因庙地起争端, 激成事变”[3], 对义和拳首义的时间和原因作了准确记载。冠县蒋家庄首义应该是梨园屯教案和清兵到沙柳寨摭拿牛肉共同促成的。

梨园屯教案因其特殊性, 变得旷日持久, 特别是“十八魁”崛起后, 带领广大教民与洋教抗衡, 并得到赵三多及直隶梅花拳众的支持, 把抗教斗争不断向前推进, 并共同发起冠县起事, 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大幕。

参考文献

[1]道光十年修.冠县志[Z].卷二建置志

[2]狄德满.梨园屯教案和义和拳的起源[J], 义和团研究会通讯总第16期, 1992.

梨园奇葩教案 篇3

乐教案

《梨园撷英》

-------走进黄梅戏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下册

适用手段:多媒体教学 授课年级:八年级 课

型:戏曲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戏曲欣赏:《打猪草》选段----《对花》 《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 戏曲学唱及表演练习:《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念词练习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2.通过欣赏,了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表演方式;

3.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做等表现手段;

4.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能够适当表演;

5.通过鼓励学生学念、学做、学唱,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6.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教学重点:戏曲学习

戏曲欣赏

教学难点:戏曲演唱二声部重唱

教学准备:钢琴、堂鼓、钹、古筝、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媒体

运用

一、组织 教学

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1.全班起立。

2.有礼貌地问好:“老师好!”

营造上课和谐氛围

二、导入

新课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上课之前听到并跟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它的旋律具有哪一个剧种的唱腔风格呢?----对,是京剧,同学们知道京剧起源于什么地方吗?----安徽,那么除京剧外,四大著名剧种中,还有一个剧种它虽不是起源于安徽,但却成长、发展于安徽。——你们听,(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二句)——对,是黄梅戏,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今天,我们将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黄梅戏、“走进黄梅戏”。

1.聆听音乐,复习巩固并跟唱歌曲《唱脸谱》。>2.听讲并回答教师提问。

3.认真听讲、听范唱,随教师进入新课内容。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既巩固上节课知识点又可营造一种戏曲气氛,同时也为导入新课内容埋下伏笔。

京剧、黄梅戏同属安徽剧种,从京剧导入黄梅戏显得自然、顺理成章。

音频播放音乐

视频出示戏曲背景及课题

三、黄梅戏剧种简介

介绍黄梅戏的起源、发展情况,黄梅戏主要传统剧目。

认真听讲、了解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情况,掌握黄梅戏主要剧目名称

总体概括了解黄梅戏,拓宽学生知识面

视频出示黄梅戏简介

四、黄梅视频赏析

1.提出欣赏问题:

(1)剧中人物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2)所播唱段中运用了哪几种戏曲表现手段?(3)你能听出该剧种运用了哪些乐器伴奏吗? 2.播放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3.播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 4.问题解答

5.操作多媒体,出示答案

1.读题

2.欣赏黄梅戏选段视频并思考屏幕所显示的问题。

3.积极举手发言,回答教师提问。

4.听教师总结答案,观看屏幕显示,进一步巩固掌握该部分知识点。

初步了解黄梅戏,以视频形式出现,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全面感受黄梅戏,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播放黄梅戏选段

出示问题及答案

五、黄梅戏今日风采欣赏

1.提出欣赏要求:(1)

模唱旋律(2)

动作模仿

2.播放“超级女声”李宇春、何洁版和“星光大道”中李玉刚、陈鹃版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欣赏视频

模唱旋律

动作模仿

以较现代版的戏曲演唱展示黄梅戏的永恒魅力,拉近黄梅戏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播放视频、音频

六、黄梅“念功”练一练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出示念词“明日我们就(要)满工了”并播放视频剪辑; 3.启发学生发现黄梅戏“念”的特点;

4.教师示范念词; 5.指导学生练习;

6.鼓励学生表演(分独念与齐念)。

1.认真听讲,听示范

2.积极发言,阐述观点

3.认真练习念词

4.积极、勇敢地表演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念”

反复播放视频剪辑四至五遍

七、黄梅“做功”练一练

1.播放《打猪草》中的拔猪草的动作、中表演片断剪辑;

2.启发学生发现黄梅戏“做”的特点;3.教师作示范并讲解; 4.指导学生练习; 5.鼓励学生表演。

《夫妻双双把家还》

1.认真听讲,看示范

2.积极发言,阐述观点

3.认真练习“做”

4.积极、勇敢地表演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做”

播放视频剪辑

八、黄梅戏演唱练习

1.教师跟伴奏带范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2.指导学生分声部对唱(男:牛郎、女:织女); 3.教唱歌曲重唱部分;

4.指导学生分声部演唱整首歌曲; 5.弹奏钢琴伴奏,指导学生完整演唱。

1.认真听范唱

2.分声部演唱对唱部分旋律 3.学唱重唱部分

4.随伴奏完整分声部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真正让学生掌握一段黄梅戏的演唱,有利于深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音频 播放伴奏

八、表演 练习

1.激发兴趣;

1.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夫妻双双把家还》一段),鼓励学生模仿动作练习; 2.教师作巡视指导;

3.鼓励学生到前台表演,并予以评价、鼓励。

1.欣赏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并模仿表演

2.积极练习动作表演

3.勇敢展示练习成果

黄梅戏的表演动作即是日常生活化动作的虚拟表现,难度不大,易于模仿,可使学生动起来,增加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视频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画面

九、课堂 总结

教师 寄语

1.引导学生总结黄梅戏; 2.评价、鼓励学生发言;

2.教师总结,操作多媒体,打出总结字幕: 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这就是博大精深的黄梅戏 3.课堂总结,引出寄语: “弘扬民族音乐 传承历史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

1.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大胆发言,阐述观点

2.听教师总结,深化对黄梅戏的理解

3.认真听讲,理解“寄语”的意义

总结课堂,深化学生对黄梅戏的理解并加深印象

“寄语”深化了本节课乃至整个戏曲单元的学习主题,升华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意义

视频出示黄梅戏总结语和“教师寄语”

十、布置 作业

1.操作多媒体,出示作业:老曲新唱——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歌词,用《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曲调演唱,下节课展示创作成果(可以是新创作歌词,也可以与适当的流行歌曲的词结合);

2.播放黄梅戏演员吴琼演唱的流行歌曲《对花》; 3.结束课堂。

1.听讲、观看屏幕,理解并记下作业

2.欣赏歌曲《对花》

作业既可巩固学生对已学会的黄梅戏曲调的掌握,又可增强其进一步了解、学习黄梅戏的积极性

课堂在流行版《对花》的歌声中结束,展示了黄梅戏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给学生一定的创作灵感

视频出示作业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篇4

课题:钢琴音乐的奇葩 课时:一课时 年级:高一(5)教学目标:

一、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三、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2012年春晚李云迪和王力宏演奏的《金蛇狂舞》,引入课题。

2,欣赏 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 提问:这首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紧张的,激动的等等

老师出示课件:心潮澎湃的,激动地,有一种使人震撼的力量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回答~~~

总结:乐曲以极快的速度,极强的力度,还有乐曲的旋律起伏很大

3、简介作者:肖邦

4、简介创作背景:波兰曾经遭受过三次帝国主义的瓜分,1830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二、完整复听《C小调练习曲》 让学生们回到十九世纪的波兰去体会作曲家的内心情感。

请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让你联想到些什么?(老师补充: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音乐知识:练习曲

通常练习曲有两类。一类为练习器乐、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另一类为音乐会练习曲。前一种练习曲多有技能、技巧上的训练目标,音乐会练习曲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它已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在音乐会上可以演出的艺术作品。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三、欣赏《爱之梦》

1、简介作者:李斯特

2、简介作品 :

1850年李斯特把自己创作的三首歌曲改编成三首钢琴“夜曲”。原来的三首歌曲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地死》《爱吧》。改编后的三首夜曲被汇集成册,曲集统称为《爱之梦》。在这三首曲子中,以第三首为最好,流传也最广。因此,人们通常所称之为《爱之梦》的曲子,实际上是《爱之梦》这部曲集中的第三首曲子。

3、欣赏《爱之梦》(大屏幕显示主题旋律)

A、听音乐,思考:作品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 :给人一种是一般的浪漫朦胧的意境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答:~~~

总结:乐曲时缓慢的速度,轻柔的力度,旋律线起伏平缓

四、总结 :

本课的两首钢琴曲,表现了极不相同的两种情感。《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昂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爱之梦》中的柔美、梦幻般的诗意令人陶醉,尽情表达了人们内心的丰富情感,这正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本质。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它们都承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标题音乐的特征十分鲜明。

上一篇:特色办学工作总结下一篇:二胎政策的意义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