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规章制度(精选6篇)
为更好地促进机关建设,保障全局正常有序开展工作,严肃考勤纪律,履行请销假程序,特制定考勤和请销假制度。
一、按时上班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上班要签到,不得让其他人代签,以防弄虚作假。
二、办公室将对出勤和在岗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列入年终考核。
三、有特殊情况必须请假的履行请销假手续:
1、凡是需要请假的,应事先填写《请假条》,持相关证明,按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请假手续,经批准后生效,请假条放办公室备案,事后销假。
2、请销假权限
班子成员请假由局长批准。
一般工作人员请假,1天以内的请假,由所在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批准;1天以上由所在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审核,局长批准。
3、请假时限
根据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请销假的相关规定,事假,全年不得超过8个工作日,凡超过的从第9个工作日起,其基本工资、省规定的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按日减发,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一个月,不足六个月者,超过的天数发
本人标准工资的60%;超过六个月者,超过的天数停发全部工资。
病假,请病假必须附病历卡及医生诊断证明。休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原工资照发。超过两个月的,岗位工资全额发放,其津贴减发或者不发。
四、无故旷工,不参加学习时间累计过长除按局要求处罚外,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参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请销假制度的各项规定,经局班子会研究,决定处理意见。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以农村家庭 (户) 为单位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致力于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种互助共济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内蒙古自治区则表现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为深入了解此项民生政策实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取得的社会成效, 笔者组织调研组对最早开展试点工作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西日嘎苏木 (乡) 的5个嘎查 (村) 共102户农牧民, 以及第二批开展试点工作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书声乡的4个自然村共99户农牧民进行了入户访谈与广泛调研。本文分析以本次调研数据为基本依据。
一、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在内蒙古的实施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
1.实施范围逐步扩大, 提高了合作医疗的参合率
2003年12月,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制定和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 并于2004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7个旗县开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 (以下简称“新农合”) 的试点工作。这7个试点地区下辖104个苏木乡镇, 1094个嘎查村, 农牧业人口12.1103万人。至2004年底, 7个试点旗县中参合农牧民人数为76.57万人, 参合率74.3%;共有16.5962万人次通过合作医疗报销医药费537.36万元, 其中门诊报销218.94万元, 大病报销318.42万元。2005年, 试点地区扩大到12个, 全区12个试点旗县 (市、区) 覆盖人口201万人, 有161万农牧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参合率达到80.5%。到2006年底, 全区“新农合”试点旗县已达到39个, 覆盖农牧民人口663万人, 占全区农牧民人口的47%, 共有545万农牧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参合率达到了82.3%。[1]2007年, 自治区继续全面推行“新农合”制度, 农牧民的参合率达到了85%。实施范围的扩大和参合率的提高, 不仅为进一步推广这一政策提供了基础, 也为更多的困难农牧民提供了健康保证。
2.“新农合”有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为了让广大参合农牧民受益, 各试点旗县经过认真调查、反复研究和精密测算, 制定了具体的“新农合”实施方案, 并根据农牧民的经济状况和承受力, 比较合理地确定了农牧民个人交费标准和补偿比例。调查中我们发现, 在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和给付中, 各试点旗县一般是家庭账户基金实报实销100%, 每人每年最高补偿额10~20元不等, 在农牧民交纳10元合作基金的基础上再加财政补助部分。大病统筹基金中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都有所不同, 其中, 起付线最低为100元, 最高为1000元;封顶线最低为4000 元, 最高为l5000元;补偿比例基本为医疗费的30%~40%。在具体运作中, 各地通过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为参合农牧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使农牧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和县”, 能够就近享受到较好的和较适宜的卫生服务。在管理上, 各试点旗县制定了“农村合作医疗证、报销医药费公示、合作医疗家庭账户、医药费用清单、药品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公示”等十多项制度。此外, 还规定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 主动接受监督。审计部门每半年对合作医疗基金收支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一次。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建立, 有效地推动了新农合工作在各试点旗县的顺利进行。
3.各级政府财政补偿比例和补贴标准逐步提高
2004年, 中央财政共资助内蒙古7个试点旗县合作医疗资金905万元, 自治区本级财政按规定比例安排补助资金362万元, 共计1267万元。2005年, 12个试点旗县 (市、区) 共为参合农牧民补偿医疗费用4000余万元, 占农牧民住院费用的31%。2006年, 医疗补偿费达到1.68亿元, 受益人群达到参合农牧民的35.4%。在合作医疗的资金筹集过程中, 政府更是逐年提高补贴标准。2007年, 政府把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90元, 这其中, 各级政府的补助就达到了每人每年80元。具体为:中央财政补助40元, 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财政按照20∶10∶10的比例补助40元, 农牧民个人缴费10元。[2]这些措施的推行大大减轻了农牧民因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了缓解。
4.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加强
各试点旗县把建立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完善农村牧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具体管理中, 各地的苏木 (乡、镇) 卫生院都实行县办县管, 嘎查 (村) 卫生室实行乡 (镇) 办乡 (镇) 管, 它们与旗县中心医院共同构成了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同时, 各试点旗县也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本低下的医疗服务水平, 逐步满足了建设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
二、内蒙古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困难
目前, 农牧民个人缴纳的合作医疗基金还没有找到一个经济有效、简便快捷的筹资办法, 现在采取的由乡村干部入户每年收一次的办法, 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工作成本也高。而且, 在这一制度实行初期, 一些农牧民对此持观望态度, 参加者较少, 覆盖面较低, 致使所筹集到的合作医疗资金数额有限。但是, 农牧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决定了他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却很高, 而且由于患大病的概率比较高, 导致所需的补偿款数额巨大。例如, 在被调研的201户农牧民中, 家庭中患大病的比例为47%, 患常见病的比例高达72%。造成筹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集体的经济支持, 除非这个农牧区有集体产业, 否则是没有任何集体交费补贴的。二是广大农牧民交纳合作医疗有关费用的积极性不高, 这要么是因经济贫困没有能力交纳, 要么是对农村合作医疗不信任, 或者对合作医疗质量以及补偿比例不满意而不愿意交纳。例如, 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调研显示, 仅有33.2%的参合者对目前的补偿比例表示“满意”, 66.8%的参合者对补偿比例表示“不满意”。三是各级政府对农村牧区卫生经费补助政策落实不到位, 导致医疗机构运转经费严重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地方财政困难以及国家合作医疗基金补助政策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差别。
2.硬件设施差, 专业医疗卫生人员缺乏
实行“新农合”以后, 到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人数增多, 但受条件的限制, 医疗服务却难以满足患者正常的医疗需求,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群众参合的积极性。硬件设施差主要表现为:一是苏木 (乡、镇) 卫生院、嘎查 (村) 卫生室两级定点医疗点条件简陋, 基础环境差, 专业人才短缺。一些旗县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房屋破旧, 设备短缺, 医务人员素质偏低, 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能力都不能满足农牧民的需求。农牧民往往是走一整天的路见不到一家有规模的医院, 即使找到了医院, 但是条件十分简陋, 缺少必要的检测手段和检查设备。二是高素质的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缺乏, 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其主要表现为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的“逆向淘汰”, 即越是业务能力强、学历高、职称高的医务人员反而被“淘汰”的可能性越大。[3]因为, 目前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的收入差距极大, 贫困地区受过良好训练的卫生技术人员大都会想方设法地调到城市工作, 以取得较高的报酬。
3.“新农合”的政策宣传不到位
“新农合”的政策宣传不到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宣传经费紧缺;二是宣传成本高但效果较差, 影响了各乡镇的重视程度与宣传的积极性。例如, 目前每户农牧民的参合经费是每人每年10元, 但花在每个人身上的宣传成本费却在15~20元之间, 这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 严重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政策宣传不到位的另一个表现就是, 部分农牧民对这一制度心存疑虑与误解, 他们主要存在着“五个担心”, 即:担心新型合作医疗能否长期坚持下去;担心新型合作医疗资金能否管理好;担心报销医药费时能否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担心能否及时报销医药费;担心患病的人占便宜, 健康的人吃亏。基于这些担心, 部分群众不积极主动参合和交纳参合费。例如, 在被调查的农牧民中, 知晓“新农合”政策的人仅为50.3%, 其中40.5%的人是通过电视、报纸、传单获知的, 13.8%的人是听别人讲的, 9.7%的人是通过其他途径获知。在知晓程度上, 有40.6%的农牧民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仅有35.7%的农牧民同时了解补偿标准和报销程序。
4.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参合率的高低, 制度的缺陷导致参合率偏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一是参合农牧民感到住院报销的比例不高、门诊报销的是自己的钱, 没有得到多少实惠;二是对报销过程中核减的药物、适用的比例、计算的方法看不懂, 听不明白;三是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长年在外打工, 看病吃药都在外地, 而外地的大医院费用太贵, 个体诊所又无正规的票据, 回来后报销审核严格, 难以报销;四是住院患者在转院、转诊时手续繁多;五是农村一部分青壮年认为身体很好, 没有参合的必要;六是当年住院报销了的病人认为来年不可能再患病, 于是不再参合。此外, 有些家庭当年有病人就参保, 无病不参保等等“逆向选择”的问题较多。这说明目前的“新农合”制度在便民、惠民的制订上和管理措施上还很不完善。另外, 各旗县对“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和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当前, 各试点旗县虽然都成立了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 并制定了相应的监督制度, 但有效监督机制缺位, 监督委员会参与有效监督动力不足, 压力也不大, 有形式化倾向。
5.基层开展合作医疗的卫生体系不健全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 使绝大多数农民都能够以较低的费用支出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但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政府在卫生支出方面开始向城市倾斜, 例如:1991年~2000年间, 政府投人农村卫生的支出为690亿元, 仅占卫生总预算支出的15.9%。这使得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正常运转难以维持, 直接导致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线断网破”。[4]而内蒙古自治区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欠发达状况, 政府对农村牧区医疗卫生的投入就更为有限, 一些乡镇卫生院处于亏损状态或接近亏损, 以药补医、以药养医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 在经费来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 各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纷纷市场化、承包化, 市场化后的这些卫生机构失去了为农牧民义务提供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的功能。这些情况都直接导致了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
三、完善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1.“静”、“动”结合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农牧民参合的积极性
试点经验证明, 做好宣传工作, 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 是提高农民参合率的重要前提。政府应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以及发放传单、下村设咨询点等各种有效的形式, 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工作, 做到“新农合”制度家喻户晓, 人人明白, 使农民全面了解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政策、报销补偿比例、管理程序等。特别是对重点、难点的乡镇、村的农户, 更要做好这些静态知识面的宣讲。同时, 要充分利用发生在农民间的典型鲜活事例进行动态的宣传教育, 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在宣传时应注意宣传媒体的权威性, 宣传中应避免夸大, 力求客观, 以免误导农民, 让他们明白这是政府认真而负责的一件“惠民”大事, 从而为整个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首先, 应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 农牧民特别是低收入农牧民最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 村级医疗服务设施的好坏与村医技术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利益。实践表明, 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 与其他医疗点相比, 村卫生室除了提供医疗服务以外, 还能够更有效地承担群体预防、保健知识传播和组织改善环境卫生活动等多种社会功能。[5]因此, 利用合作医疗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有利时机重建村卫生室, 促进其服务水平的提高, 对于改善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 是一种最有效率的投资。
同时, 针对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缺乏, 乡村卫生技术队伍学历过低、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应该加速培养农村卫生人才, 通过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免费培训乡村医生等办法, 增强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也可通过上级卫生部门对口支援, 定期、定向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实现农民就近就医, 享受优质廉价医疗服务。而且, 从政府治理来讲, 政府也可以借鉴诸如“服务西部计划”的教育政策, 通过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医学专业毕业的本、专科生到农村牧区广大缺少医务工作者的地方去就业, 以整合医疗资源, 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逐步提高医药费补偿标准和报销比例
补偿标准不高和报销比例偏低是影响“新农合”发挥其有效作用的主要原因, 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 才能增强合作医疗对农民的吸引力, 才会有利于合作医疗的长期发展。在具体工作中, 一是要遵循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设计合理的补偿方案。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及农民的意愿在住院、非住院的重大慢性疾病或对门诊的补偿之间进行权衡, 以规范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方向。二是要设计合理的报销比例。报销的比例高低应与总筹资金额的多少相一致, 但一般补偿比应设定在50%~70%的范围内, 而不是目前的30%~40%, 这样才可以较好地解决农牧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例如, 在被调查的农牧民中, 只有60%的人对补偿满意, 40%的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中, 44.6%认为报销比例偏小, 14.3%认为医院药费和收费偏高, 19.4%认为报销不及时, 6.5%认为不给报销, 15.2%不能说明原因。
目前各地新农合保障目标大都定位为保大病, 放弃了对大多数人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责任, 难以获得良好的投入绩效。实际上, 真正影响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农村居民的大病也是因为“小病无钱治而扛成大病”的。从卫生投入绩效看, 对大病的干预所获得的健康效果远不如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及时干预。此外, 大病为主的保障方式也容易导致“小病大医”的道德风险。因此, 我们认为应该调整目前这种只保大病的医疗合作模式, 逐渐向保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方向发展。
4.简化报销手续, 改变付费方式
在调研中, 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还是报销手续和付费的问题。能否及时、足额地领取到补偿金, 直接影响广大农牧民对新农合的评价、认同和参与程度。首先, 新农合目前采取的是农牧民出院后凭医疗消费收据到指定单位 (一般为新农合办公室) 报销补偿金的形式, 这种报销形式具有审核手续烦琐、等待时间较长等弊端。农民为获得补偿金, 通常需要向乡 (镇) 、县 (市) 新农合管理部门申报, 经过审核、复查等数道“工序”才能获得补偿金, 既费时又费力, 容易使农民产生抱怨心理。其次, 在报销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例如, 有的农民在认识相关工作人员的情况下, 就可以更加便捷、快速、足额地获得补偿金, 而没有社会关系的农民只能“按部就班”, 农民便会对新农合产生不利民、不公平的认知经验, 对其推广和发展将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 我们建议实行医疗费用医院垫付制度, 就是患者在结算医疗费用时由医疗机构审核并垫付应给予农民补偿的医疗费用, 使农民能更加及时、便捷地得到资金补偿。它的具体程序为:在定点医院设立新农合结算窗口或在原窗口增加新农合报销程序, 参保农民在当地规定的任何一家定点医院就诊, 都可以直接在该医院所设的新农合结算窗口交纳自付费用, 一次性结算清楚。这种报销制度有两点优势:一是简化了报销程序, 为就医的农民提供了方便, 尤其是生活在地广人稀、交通设施不健全地区的农牧民;二是报销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使广大农民在报销面前人人平等, 避免出现“因人而异”现象, 使新农合的最后一个环节更加公正、透明和人性化。因此, 实行医院垫付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广大农民享受新农合, 增加透明度, 方便农民监督。
5.建立医疗合作与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有机结合的制度
政府中的民政等有关部门应抓住实施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政策的机遇, 尽快建立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 统筹安排救助资金, 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同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结合起来, 建立稳定有效的筹资机制, 为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提供长效的医疗保障。从内蒙古各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们还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这种“保险式”的医疗合作模式上, 还应该从实际出发适当扩大医疗救助对象, 增加救助受益面, 提高对弱势农牧民的医疗救助力度, 把农牧区五保户、贫困农牧民家庭、残疾家庭等弱势群体作为救助的重点, 切实缓解他们看不起病的困难。在建立合作医疗, 实行“大病救助”制度的同时, 还应增设“大病救助” 作为补充, 专门解决农牧民大病重病医疗费用, 救助资金可以由自治区各级财政、民政部门拨专款, 以及由社会各界捐赠等。鼓励社会力量对农牧区特困群众的医疗救助行为, 积极向社会募集农牧区医疗救助基金, 对患急重病或意外伤害而又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农牧区特困群众进行救助。同时, 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账户, 实行个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大病救助” 与合作医疗相结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政府办公厅.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方案[J].内蒙古政报, 2003, (06) .
[2]钟玉堂.建立完善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J].内蒙古工作, 2005, (06) .
[3]高书生.社会保障改革何去何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一、根据党风廉政、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等法规政策及相关文件的规定,为加强对党风廉政、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的领导,特制定本制度。二、一岗双责是指党组织及单位领导岗位上的领导干部(一下简称领导干部),除负责抓好业务工作外,还要负责抓好党风廉政、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等工作。
三、领导干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股室、联系单位的党风廉政、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等工作负总责。
四、党风廉政、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等工作要纳入各单位目标责任书。领导干部对分管股室、联系单位的信访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要抓好分管股室、联系单位相关工作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
五、领导干部定期听取分管股室、联系单位的党风廉政、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定期指导相关工作。
六、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本单位安排的信访接待日,定期到分管股室、联系单位及下属基层单位走访,现场解决党风廉政、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或者群众反映的问题。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党在农村的有关方针、政策;
2、研究拟定全县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长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农牧业开发规划和农牧业产业化规划并组织实施;研究拟定农牧业产业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资源合理配置和产品品质的改善。
3、指导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导农村集体土地承包、草场承包;指导基本农田、草原、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牧业生物物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4、指导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研究和协调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
5、农牧业科技推广和农牧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计划;组织农牧业开发项目的遴选及实施;农牧业教育和农牧业职业技能开发。
6、拟定农牧业各产业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农牧产品及名优特产品的质量监督、认证和农牧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组织协调农牧业投入品的质量监测、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监督管理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市场。
7、负责全县种子、小杂水果、植物保护与植物检疫、土壤生态肥料、兽医、家畜改良、动物检疫、饲料饲草建设的政策措施、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负责全县农牧业生产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8、拟定农牧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及其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牧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工作和科技项目建设、工程建设、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农业社团和农村专业协会工作。
9、指导直属事业单位工作;按照权限管理直属单位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牧、农牧系统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聘任工作;指导有关社会团体为农牧业经济发展服务。
10、承办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农牧局局长工作职责
1、领导全局职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指导搞好全县农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重点分管办公室、财务和人事工作,努力发展察隅县农牧业农村经济,抓好全县农牧业发展项目调查、论证、立项申报工作。
3、发扬民主作风,负责召集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职工会议,认真听取和集中各方面意见,调动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
4、深入调查研究,搞好现场办公,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保证农村发展和稳定工作。
5、配合组织部门加强对农牧干部的培养选拔,推荐和使用工作。
6、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抓好职工政治教育,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业务培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搞好考核,表彰先进,强化内部管理制度。
7、完成县委、县政府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分管农业副局长工作职责
1、协助局长搞好农业工作,负责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我县粮食的稳产。
2、负责全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搞好水稻、玉米、蔬菜等其它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带领农民增收。
3、负责全县的种子管理,市场种子执法,确保种子安全,保证农业的稳定。
4、负责农民化肥、农药、种子调运管理工作。
5、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分管畜牧业副局长的工作职责
1、协助局长管理畜牧业工作,搞好全县畜牧业的发展规划,新品种的改良、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搞好畜牧业技术服务。
2、负责全县的动物疫情的监测与控制,搞好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3、负责全县的饲料和畜药等有关行政许可事宜的管理,维护好我县的畜牧物资市场。
4、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分管办公室副局长工作职责
1、主持局办公室工作,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加强请示汇报,协助局领导协调处理政务及机关日常工作。
2、组织草拟农牧事业发展规划和综合性文件。
3、负责局机关督查督办的公文、重要会议组织、机要保密、安全保卫、档案管理、信访和后期工作。
4、协助局领导管理单位国有资产和固定资产。
5、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工作情况,协助局领导做好干部职工思想疏导、教育工作。
6、列席局长办公会,负责做好会议记录。
7、负责单位车辆管理,安排调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8、服从全局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公益、集体活动。
9、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局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责
1、协助局领导协调和处理日常业务,搞好信息了解,及时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2、负责机关文秘、信息、人事、档案、保密、保卫、卫生、绿化,计划生育、信访的接待工作。
3、负责机关政务、事务、行政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4、负责机关精神文明的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5、负责搞好各科室的协调工作。
6、负责文件、材料的草拟、打印、校对、收发、归档,做好会议记录等工作。
7、负责单位职工干部的考勤登记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农技推广站站长职责
1、履行、宣传国家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方针。
2、承担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农业技术推广任务,组织实施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及应用。
3、制定农技推广规划和和实施方案。
4、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等活动,指导和培训村级农业推广组织与科技示范户。
5、按时保质的完成每年的粮食综合补贴、政策性农业报信的登记、造册、审核以及上报工作。
6、做好专职分配工作,督导工作落实到位。
7、提高专业水平,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区、地有关发展农业技术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参与制定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农业的实施意见,编制各乡(镇)农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3、参与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对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5、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搞好各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6、对全县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参与制定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等灾害防治的长远规划及计划,并组织实施。完成项目申报及组织实施。
7、负责种质资源和植物新品种的保护,组织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审定、登记和良种繁育、推广。
8、指导各乡镇建立农机技术服务网络,协助农牧民科技致富。
农技推广人员岗位职责
一、宣传贯彻有关各项“三农”发展的方针政策,协助落实上级农业科技部门在当地开展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工作。
二、关键农时季节每月进村入户指导,以深入农户、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当好农民科技参谋,送技术、送信息上门为主要服务内容。
三、搞好农民需求信息调查反馈工作,并将调查情况整理汇总后及时上报和反馈;每月提供1条有价值的农业信息,每年撰写调查报告1篇。
四、举办或组织农民参加农业培训。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建立“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记载生产档案,全面负责本区域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是联系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人之一。
五、开展本专业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业标准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建立示范场、示范方、示范户,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情报发布、防治和处置,指导农民按技术操作规程和模式图开展标准化生产;完成好中心安排的有关试验、示范、推广任务。
六、掌握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及时报送和发布农事信息,完成有关调查统计。
七、完成好上级安排的业务工作、项目实施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
八、撰写好业务工作总结和有关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驾驶员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学习、遵守交通法规,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
2、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熟悉车辆性能,及时检查、排除车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不超员、超载、超速,确保行车安全。
3、负责车辆管理,经常清洗车辆,保持车辆干净、整洁,不乱停乱放车辆,下班时间车辆一律停放车库。
4、工作态度端正,服务全局工作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不公车私用,节约油料开支。
5、遵守单位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履行请假手续。
6、维护单位荣誉,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集体活动。
7、注重同事间的理解、支持、协助、配合等沟通、交流工作,与同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
8、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局工作制度
1、机关干部、职工必须遵守工作纪律,端正工作态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2、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廉洁勤政、奉公守法。
3、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能。
4、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5、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工作安排和组织调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6、强化行政执行力度,严格依法办事。
7、实行工作、学习、会议、考勤责任制度,局机关由办公室负责考勤登记,并在职工大会上公布。
8、详实记录好工作日志。工作请示与汇报制度
1、各分管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对请示事项或拟汇报的工作必须明确,分清主次,如无特殊、重大事项工作一般应逐级请示,按程序办理。
2、开会、学习、考察、下基层调查工作等,应及时写出书面汇报材料或进行口头汇报。需要研究或办理的事项应召开党组会议或局长办公会、局务会研究决定;需职工周知的事项召开职工会传达。
3、分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除要定期向局党组汇报工作外,对涉及全局性和遇重、特、急工作还要及时向局党组汇报,客观真实地反映工作进展情况,以利于掌握全面情况,正确决策,增强对工作的预见性,减少工作失误。
4、在请示与汇报工作方面把握好尺度,克服形式主义,求真务实。
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材料由专人、专室、专柜分类存管。
2、立卷档文件材料,必须按要求、按质、按量归档。
3、必须注重档案的保存质量,经常检查,严防虫咬、鼠蛟,避免残缺或变质。
4、借阅档案材料,必须严格手续,经领导批准后方可借阅,时限一般不超过三天。
5、文件的清退和销毁必须依照程序,鉴别、批准、登记、监销。
6、造成档案材料丢失或损失的,要根据情况,给直接责任人以行政纪律处分,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保密工作制度
1、处于机要保密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恪尽职守,严守国家机密,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
2、一切带有机密性质的文件、资料都要标明密级、保密期限及发放范围。
3、复印密件,须经请示,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复印件要按原件要求管理。
4、收发、分送、传递、借阅、移交清退或销毁等环节,应手续清楚,情况明确。
5、外出人员须带的秘密文件,领导必须有书面的批示,并采取安全措施,严禁在不保密的场合携带机密文件,谈及机密。
6、销毁文件必须经领导批准,登记造册,派2人以上监销。
7、文件归档必须按档案管理达标要求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车辆管理制度
1、驾驶员必须认真学习交通法规,按规程操作,保障车辆正常、安全。
2、小车由专人管理,不得私自外借,否则所造成的后果概由个人负责。
3、小车由办公室统一安排调度,在保证局领导用车的前提下,本着急事急办原则,由各科室向办公室提前申请,统一安排。
4、私人用车一般情况不安排,确因特殊情况需用车时,须经领导批准同意(由本人付油费)。
5、驾驶员要爱护、保养好所开车辆。
6、按规定时间办理车辆保险及年审等手续。
财务管理制度
1、机关一切财务活动,实行统一管理,一支笔审批。
2、认真贯彻执行有关财务法律法规,坚持原则,按规定记、报帐,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帐目清楚,报表及时。
3、财会人员对违反财经纪律和制度的行为有权抵制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举报。
4、出差、外出学习、考查等须经领导审批,不得超出时限,有关费用的报销按现行规定办理。
5、严肃财经纪律,严禁公款私存,严禁挪用贪污公款,严禁个人公款消费,违者按有关财务纪律从严处理。
草奖办公室工作职责
1、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2、组织落实全县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相关政策。
3、提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工作建议。
4、协调督查各乡镇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的落实情况。
5、负责审批各乡镇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实施方案、资金计划。
6、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县级自验和地区级验收。
7、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农机推广站工作职责
1、负责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参与制定全县农机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
2、及时向区地有关部门报送相关材料,接受上级对我县农机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的督查。
3、负责本区域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组织农机技术的专业培训。
4、提供农机技术,信息服务;对确定推广的农机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5、指导下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机技术推广活动。
6、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多媒体综合培训室使用管理制度
提高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寿命,方便我局学习工作的开展,特制定多媒体综合培训室使用制度如下:
一、由于多媒体设备的特殊性,全体工作人员都有保护和关心多媒体设备安全的责任与义务。禁止在设备上放置重、湿、有腐蚀性物品,以避免对多媒体设备带来损坏。
二、多媒体设备使用时,如投影机和实物展台,可提前5分钟打开设备进行预热(电脑可提前10分钟打开),应关闭所有多媒体设备。
三、使用多媒体的人员不得自行在计算机上安装和卸载软件系统。严禁在电脑上安装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软件,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软件系统须向多媒体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专人进行安装;不得自行携带有计算机病毒的光盘、U盘、软盘等;严禁将黄色、有害、国家查禁等不健康的信息输入教学多媒体设备内。
四、多媒体设备的关闭,要严格按照先单件一个个关闭再关总电源(综合控制器上的开关)的这一顺序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开启顺序与之相反(暨先开总电源,后单件一个个开启)。
五、未经管理员同意,不准擅自改动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任何设备,不准将设备拿出教室移作它用,若发生人为损坏事故,将追查责任并双倍赔偿。
六、多媒体管理员要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发现计算机病毒要立即进行查杀。
六、在日常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时刻注意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一旦有故障,应立即报告管并进行处理,报修时要注意正确填写多媒体各部分名称:电脑(由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投影机(吊在天花板上的设备)、实物展台、自动幕布、音响、综合控制器。
七、保持教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不得随地抛弃废物,不得吸烟或吃零食。
八、遵守纪律,学习期间不得大声喧哗。多媒体培训室采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农产品展览室管理制度
1. 参观者应该保持室内的整洁,不准乱丢废纸或其它杂物。成年男士入内不要吸烟。
2.进入室内参观时要讲文明讲秩序,不得在室内大声喧哗、打闹追逐,认真听取讲解人员的介绍。
3. 入内参观只准眼看,不准手动。农产品展览中的展品,请不要用手触摸,以免影响展品质量,不能随意移动展品,更不能擅自把展品带出室外,如有特殊情况借用,需征得负责人同意。
4.展览室要做到,每周清洁一次,包括内面地板、展览架、玻璃窗和外面走廊、墙壁和玻璃窗。
5.爱护室内设备设施,使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爱护室内展品,做好防火、防潮、防尘、防虫蛀等工作,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免损害展品。
6.室内展品摆设要科学有序,不堆放杂物,设备、展品分类陈放,经常清擦设备、展品,保持整洁美观;定期打扫,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空气畅通。
7.注意室内的设备设施和展品的安全,专业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室内安全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参观完毕,管理人员要及时关闭有关电源,同时要将风扇、光管关掉,关好门窗。
动物防疫站工作制度
动物防疫站在县农牧局的领导下,开展辖区内的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结合本地实际,制订预防措施,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畜禽健康,并制定全县动物防疫总体规划。
二、实施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管理。
三、做好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登记工作,如发生了一、二、三类传染病,要及时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向上级汇报,并在尽其所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四、做好疫源地消毒工作,对疫点畜群的圈舍、用具、排泄物和污染物要及时严格消毒,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扩散。
五、隔离有病畜禽,对同圈舍其它畜禽要进行疫情观察,并采取应急接种和其它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发病,降低发病率。
六、开展疫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制定防范措施,严格控制疫源,积极消除隐患,杜绝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确保畜禽的健康发展。
七、认真搞好畜禽强制免疫工作,所有应免疫畜禽,必须全部按规定程序实施免疫接种,并认真填写免疫证明,建立免疫档案,佩戴免疫标识,录入上传防疫信息。
动物检疫工作制度
一、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积极开展本县镇的动物检疫工作。
二、负责做好本县镇辖区内动物检疫工作,宣传、贯彻执行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做好动物疫病的监测、扑灭、上报及防治工作,办理检疫合格动物及其产品的出入境手续。
三、严格实施动物产品检疫,出具检疫证明,并对检疫结果负责。
四、在规定的范围及权限内开展动物检疫工作。
五、在检疫中发现患病动物或者染病的动物产品,有权制止其上市、运输、出售、责令并监督当事人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依法查处违反动物检疫法律、法规的行为。
七、积极协助和配合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本辖区内的动物饲养、屠宰、加工、经营、运输等行为实施监督检查。
察隅县兽医站工作职责
一、认真宣传、贯彻、实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承担完成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委托在辖区内的畜牧生产任务、科技项目、动物防疫、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使畜牧业生产发展迈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协助县镇政府制定本县镇畜牧业发展的规划、计划,搞好畜牧业生产调查、统计,制定和实施畜牧科技推广方案。
三、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加速畜禽品种改良步伐,积极引进优质饲料和推广优质牧草新品种,推广、普及新兽药和畜牧兽医新技术。
四、自觉加强各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五、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做好技术咨询和信息沟通工作。积极开展畜牧科技示范和畜牧生产发展的指导工作。
六、负责做好村级动物防疫员、兽药饲料经营商的业务指导、培训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七、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疫(菌)苗保管、免疫注射、检疫登记、疫情报告和种畜禽等各类档案的保存,管理制度。
八、主管部门和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本部门工作年初有计划安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
副站长职责
一、负责半脱产兽医、村级兽防员档案管理工作,并协助站长努力搞好全站兽医工作。
二、加强兽防站干部职工和自身学习,着力提高兽防站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
三、管理好兽防站党建工作及日常工作。
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组织带领全站干部和带头完成好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五、加强上下联系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创造和谐,协调的工作环境。
六、积极配合并及时完成农牧局和兽防站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七、加强干部职工思想,工作作风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兽防站站长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促进本县畜牧业的发展。
二、掌握畜牧业发展情况,当好领军参谋。
三、抓好本县的畜牧业的生产,统计等各项工作。
四、把握兽防大局,统筹城乡发展,把好质量关。
五、负责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并做好后期督导工作。
六、带头搞好宣传,做好服务、协调工作,通过组织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讲座、技术培训来发展壮大科技队伍。
七、做好市场检疫,为畜禽疾病的发生做紧急预案,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八、做好本站的财务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农牧民党员队伍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效和未来。因此,把农牧区最优秀的青年、有一技之长、退伍军人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牧民吸收到党内来,不仅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但是,当前农牧区发展党员不规范、乱发展,致使农牧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党员队伍在群众心中威信不高,信服力不强,直接导致了许多优秀的、年青的、有一技之长的农牧民群众不愿入党,给组织发展工作带来了消极和不利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为农牧区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扫清障碍和创造条件,现就我县加强发展农牧民党员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主要做法
(一)在工作机制上,始终坚持“三个严格”。一是严格制定党建目标责任书。各乡镇每年年初,把与县委组织部签订的《XX县党建目标责任书》作为全年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蓝本,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符合全镇基层组织发展建设的《党建目标责任书》,并翻译成藏文后与各村党支部进行签订,同时,下发的党员发展规划,严格明确当年党员发展名额,从而确保农牧民党员发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二是严格入党审批程序。把好入党审批关,对不符合党员发展要求、突击入党的人员坚决不给予审批。以严格的审批制度,实现了确定对象民主化、培养教育经常化、发展结果公开化,确保党员发展工作规范有序。三是严格督查党员发展工作。各乡镇党委每年都对各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及时纠正各村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多发展、乱发展或不发展的现象。
(二)在质量把关上,严格落实“三项制度”。进一步明确发展农牧民入党程序和权限,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责任追究制”,确保在发展党员质量把关工作中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入党动机不纯、在群众中间威信不高、信服力不强的坚决不予审批。同时,应规范入党程序,避免入党成为“口头入党”,党员无入党各项资料和档案。
(三)抓党员队伍,提升党员形象,做到“三个改善”。并通过“三个改善”逐步改变群众对待党员队伍的不良观念,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想入党、要求入党、积极入党的思想,从而破解发展农牧民党员难的问题。一是改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通过村(居)两委换届工作,把群众心中有威信、有信服力的最佳人选选任为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让被选同志充分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同时,还将有文化,有一技之长和致富能力强的党员选任到村委会中,真正做到选好配强班子,确保组织发展工作得到有力保障。二是改善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改变党员队伍形象。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组织农牧民党员参加各种文化知识学习,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等,提升改善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农牧民党员参加学习培训要长期坚持,形成长效机制,避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积极引导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和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劳动生产技能,帮助牧民群众脱贫致富,逐渐在牧民群众中树立新时期党员的良好新形象。三是抓源头,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针对现今绝大多数农牧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乡镇党委应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组织专项工作,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主体,强抓入党源头工作。主要为认真抓好各项宣传工作,做好优秀农牧民群众和退伍返乡军人的思想工作,并组织其经常参加党组织学习和各项组织活动,增强对党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其从不愿入党到积极要求入党的思想转变,不断为党员队伍带来新鲜血液,从而有效改变我县现有的农牧民党员队伍结构。
二、启示
党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地位和威信。能不能有效地、科学的抓好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关我们党的事业建设好坏。为此,我们因从中得到几点启示。一是抓组织工作,应先从自身抓起。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抓党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周而复始的工作,容易让抓党建工作人员滋生厌战情绪,产生党建工作大同小异和应付工作的思想,为此,我们应积极做好抓党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理论学习,促使其认识到党建工作无大小,才能从本质上转变其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二是抓党员队伍建设,宜早不宜迟。能不能将农牧民群众发展为党员,是事关农牧区经济社会是否稳定的大事。当前,维稳工作任务重,虽面上平静,但暗流不息。我们应常有一颗居安思危的“心”,要以抓好、发展好农牧民党员为重点,把农牧民群众争取到党的身边来,才能有效确保农牧民党员队伍心向党、跟党走,才能真正保障社会局势稳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四、思考题
发展农牧民党员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如何破冰前行,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如何能确保农牧民群众要求入党的动机不是为利所驱;二是如何有效改变当前农牧民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三是如何确保农牧民群众在入党后能积极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三农三牧,农牧民收入,增收途径,阿鲁科尔沁旗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指从草原牧区向农耕区的过渡地带。南北纵跨10多个纬度,东西横跨20多个经度,面积62. 1万km2[1]。农牧交错区因开垦草地、过度放牧造成草地沙化退化,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农牧民增收困难等问题突显。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的生态脆弱区,阿鲁科尔沁旗( 以下简称阿旗) 位于典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口主要包括从事种植业为主的农民和从事养殖业为主的牧民。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根本途径。农牧民收入问题是“三农三牧”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农牧民收入水平影响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
1数据来源
基础数据来源于2010—2013年《阿鲁科尔沁旗统计年鉴》,2008—2013年内蒙古赤峰市阿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有关部门的研究报告和发表的期刊论文等。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找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了解阿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差距及变化趋势。
2) 实际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依据调研数据得出调查结论,找到阿旗农牧民的增收途径并进一步分析稳定提高农牧民增收办法。
3典型研究区环境概况
阿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部。全旗有14个镇 ( 乡、苏木) ,1个办事处,245个村( 嘎查) 。总人口30万人,其中牧业人口10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 其他人口5万人,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草原总面积94. 53万hm2,可利用草原87. 8万hm2,耕地面积12. 92万hm2。阿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部,处于干旱、 半干旱地带,年平均降 雨量300 mm、年蒸发量2 800 mm。农牧业处在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困境之中,干旱的气候条件表明,水资源缺乏是制约阿旗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阿旗地处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由于多年干旱和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化十分严重,草畜供求矛盾日益明显。在大旱之年,旱地的农作物几乎是颗粒无收,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
4典型研究区农牧民收入现状
4.1阿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的差距
据统计,2005年阿旗农牧民纯收入与内蒙古、全国平均水平分别相差605元、877元; 到2012年相差数字增到1 301元、1 607元,翻了近1倍。近两年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见图1。
4.2阿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及变化趋势
农牧交错带农牧民收入多数从农牧业中获得,家庭收入一般由农业和畜牧业两大部分组成,见表1。
从表1分析得出,2010—2012年间,阿旗农民与牧民工资性收入总量与增速明显不同,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并且高于牧民,差距在扩大。牧民工资性收入不高且不稳定,甚至出现减少情况。期间, 农民工资性收入增 长稳定,分别增长 了14. 35% , 28. 90% ,18. 09% ; 牧民工资性收入出现负增长,分别增长了40. 30% ,- 24. 47% ,- 34. 96% 。
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是农牧民外出打工的收入。 阿旗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加。牧区牧民由于居住分散、专业技能和语言交流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转移就业渠道狭窄,牧民工资性收入有所降低。
2010—2012年间,农牧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增长很快,其中农民分别增长了14. 60% 、20. 03% 、 22. 50% ,有加速增长趋势; 牧民分别增长了15. 05% , 23. 57% ,15. 48% ,增速有波动。
2009—2012年间,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例分别为59. 45% ,59. 41% ,60. 35% , 64. 26% ,比例增加明显; 牧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例分别为74. 83% ,72. 25% ,78. 97% , 78. 61% ,牧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及占人均纯收入比例明显高于农民。农牧民人均一产纯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95% 左右,家庭经营纯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所致。
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90% 左右。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主要来自农村土地征用、土地流转、各种惠农惠牧补贴,所占比例不大。牧民收入结构单一,增长后劲乏力。受特殊自然环境的约束,牧区牧民居住分散,牧民转移就业渠道狭窄,牧民增收渠道单一,主要依靠牧业经营收入。
5现代农牧业对农牧民增收实施效果分析
阿旗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巩固肉牛、肉羊、杂粮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蔬菜、饲草等特色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
5.1现代节水农牧业发展
阿旗属水资源匮乏地区,水资源开发量已占水资源可利用总量58% 。农牧业用水量占水资源开发利用量92. 4% 。农牧业属高耗水行业,且节水灌溉率仅为50% 左右,大部分为原始的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在水资源约束下,现代节水农牧业是阿旗农牧业发展方向。
5. 1. 1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带来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益据统计,通过实施膜下滴灌技术,省水效果显著。 平均用水量是大水漫灌的12% ,是喷灌的50% ,是一般滴灌的70%[2]。同时实现了“水、肥、药”一体化。
阿旗实施以膜下滴灌、渗灌、喷灌和管灌为主的节水工程,建立多处 节水灌溉 示范区,已经建设6. 67 hm2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区3处,建设3. 33 hm2示范方200处,建设66. 7 hm2以上核心示范区13个, 建设666. 7 hm2玉米全膜覆盖示范区。通过示范方、 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2. 33万hm2玉米增产增收。 阿旗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中,玉米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2012年新增玉米膜下滴灌0. 65万hm2,每公顷增产6 t玉米,按玉米市场价格计算增收7 000万元以上,仅玉米一项2012年全旗农牧民平均每人新增280元以上。
5. 1. 2节水灌溉优质牧草基地阿旗草原实施封育禁牧后,草畜矛盾一直是影响牧民增收关键因素。从2008年开始搞节水人工紫花苜蓿种植,2013年阿旗现已配备指针式自走喷灌设备900台套,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4. 05万hm2,到“十二五”期末,全旗优质牧草面积达到6. 67万hm2,见图2。阿旗的优质牧草基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苜蓿草生产基地,2013年,阿旗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命名为“中国草都”。 在沙化的草原上,利用节水灌溉种植优质牧草,亩 ( 1亩≈667m2) 产可达1 t以上,是当地天然牧场产草量的15倍,而水的灌溉量却只有传统灌溉量的1 /3。
从2012年农牧民增收亮点来源看,当年新节水灌溉牧草1. 47万hm2,总面积达到2. 47万hm2,每公顷产草10. 5 t,牧民纯收入4 440万元。全旗农牧民平均每人增收178元。项目区内,由于节水灌溉草产业发展,牧户草场每公顷流转租金上升1 500元左右,增加了牧户的收入。仅流转土地一项,项目区内牧民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2012年末,全旗牧业产值126 93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 2% ,草产业发展直接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
把优质牧草基地建设作为牧草产业链条第一步, 阿旗开始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业、规模育肥牛养殖业、规模育肥养养殖业、草产品精深加工、肉食品精深加工、奶产品精深加工、动物饲草料加工、化肥农药生产加工、草种生产与加工、机械制造与维修、人工草地旅游业、特色餐饮业、综合配套服务业等产业,逐渐演变成链条完整的草产业集群。2014年,全旗草产业直接惠及牧户1. 43万户,惠及牧民3. 7万人,有近5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草产业相关工作。
“十二五”末,阿旗“百万亩优质牧草工程”实施后,每公顷均纯收入1. 95万元,年平均可实现利润13亿元,阿旗牧民人均将增加纯收入1万元[3]。
5.2设施农业发展
阿旗干旱、低温、霜冻、大风等气象灾害频繁,设施农业是避灾农业、节水农业和高效农业,大旱等自然灾害对设施农业影响不大。阿旗大力发展瓜菜产业,坚持以设施农业为主,种植反季节瓜菜,增加农牧民收入。日光温室主要种植硬果番茄、果树及瓜菜类,种植户的 经济效益 较好。2012年全旗新 增200 hm2设施农业,达到0. 1万hm2,新增产反季节蔬菜1. 2万t,每吨按2 000元计算,增收2 400万元,全旗农牧民平均每人增收96元。
5.3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带来收入
阿旗农牧业产业化企业与农牧户联结机制由原来简单的订单关系向合同契约关系、合作制、股份制等企业组织形式演变。出现了龙头企业以租赁的方式取得农牧民土地直接开办种养基地或示范基地的 “公司 + 基地 + 农户”模式,龙头企业通过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将农户与自己紧密联结起来的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牧民增收。目前,全旗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达到38家,年销售收入18. 5亿元; 流通企业26家,年交易额24亿元。带动农牧户近8万户,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户比重达95% 。全旗农牧民仅从肉牛产业中可人均增加纯收入1 000元以上,占农牧民纯收入的20% 以上。“十二五”末,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50% 以上。
5.4畜牧业结构调整
自从阿旗肉 牛产业被 农业部列 入《2008— 2015年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以后,再加上脆弱生态环境影响,提出了“山羊向绵羊调,小畜向大畜调,大畜向优质肉牛调”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思路,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全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2010年起实行肉牛免费冻精配种,每年完成冻配9万多头,品种改良率达到98. 83% 。2005年以来,全旗累计淘汰劣质公牛26. 8万头,冻配母牛73. 9万头,仅此一项每年为全旗的农牧民增加收入7. 3亿元。全旗优质牛存栏数由2008年的29. 86万头增加到38. 1万头,全旗绒山羊存栏由2008年的140只多万只减少到20万只,初步实现绒山羊从放牧到圈养的转型,全旗绵羊存栏从2008年的63. 6万只增加到140多万只。
2012年阿旗肉牛存栏比2011年增加3万头,总计增收6 000万元。全旗农牧 民平均每 人增收240元。“十二五”末,规划实施存栏50万头肉牛、 220万只肉羊的计划将成为现实,年均可实现利润13亿元,实现牧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另外,劳务输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及国家惠农政策补贴等也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6典型研究区制约农牧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6.1脆弱的生态环境
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到牧区草产量以及农区粮食产量,直接决定农牧民收入多少。牧区草原“三化”现象严重,在天然草原上,仍然超载100多万个羊单位,单靠增加牲畜数量来增加牧民收入已不可能。阿旗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粮食产量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还不稳固,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2014年夏季大旱已造成受灾面积10. 71万hm2,农作物绝收面积1. 39万hm2,受灾草场面积61. 98万hm2。
6.2禁牧舍饲增加了牲畜饲养成本
2003年阿旗在牧区开始实施禁牧休牧政策后, 牧民饲养成本增加,主要加大围栏、圈棚、饲草料等方面投入。每头牛成本增加102元,每只山羊成本增加93元,每只绵羊成本增加21元[4]。
6.3基础设施落后
阿旗是国家级贫困县,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对比较薄弱,农牧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在牧区,为饲草料地准备的机电井因水位下降及年久失修已不能正常使用,造成饲草料地产草量因缺水而下降; 在农区,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和下降,并且有20% 左右的节水灌溉面积为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防渗渠道, 年久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农区棚圈以及饲喂设施绝大部分由饲养驴马耕畜的棚圈改造而成,满足不了规模饲养牛羊的需要。落后的基础设施,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
7加快农牧民增收建议
7.1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牧业产值之比仅有1. 1 ︰ 1,远低于全国2. 4 ︰ 1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5],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农牧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三牧” 问题必经之路,龙头企业是农牧业产业化关键链条。 阿旗龙头企业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年加工能力弱、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少、市场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少。今后应更加注重龙头企业发展: 一是重点培育和扶持与农牧户利益关系密切、带动面广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其真正带动农牧户增收;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培育生态、有机、知名品牌步伐,以牛羊肉、 杂粮、牧草为主推产品,制订农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 三是加快有机、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把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牧业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7.2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牧业
阿旗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主要来自第一产业快速发展,而水资源短缺成为阿旗发展农牧业主要制约因素,高效节水农业成为今后发展农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阿旗中低产田面积达7. 9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1. 0% 左右。干旱缺水耕地占53. 1%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改造中低产田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高效节水面积仅3. 62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 9%[6]。阿旗节水灌溉优质牧草面积也只有5. 3万hm2,仅占草原总面积不足5% ,高效节水灌溉在阿旗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达不到应有发展规模,建议国家和地方财政给予支持。
7.3加大劳务输出与生态补偿力度
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将不断增多,要解决这部分人就业问题,就要开展农牧民劳务输出,劳务输出可促使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实现农牧民劳务输出,可减少人口草原、耕地的压力,从目前看,劳务输出是农牧民增收较快途径。 阿旗农民工资性收入一直高于牧民,但是与自治区、 全国相比普遍偏低。牧区牧民居住分散,不了解周边信息,再加上专业技能和语言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劳务输出比较困难,牧民收入还是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在经济发展中,政府更要关心牧民就近就业问题。和农民相比牧民补贴一直偏低,应加大对牧民生态补偿力度。笔者建议: 1) 建立劳务输出中介机构, 组织农牧民转移就业; 2) 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的同时还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发展经济,否则会出现农牧业劳动力“高龄化”、农村牧区人才“空心化”等“新三农三牧”问题[5]; 3) 农村牧区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人员较少,应加大培训力度使劳动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7.4扶持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
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合作经济组织是企业与农牧户的利益联结的纽带,其使分散的农牧户组织起来,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据赤峰市农牧业局统计,农牧民加入合作社后的收入平均提高了近25% 。 近年来,合作社数量增加很快,阿旗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4家,其中肉牛、 肉羊专业合作社160家,数量剧增。但目前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规模小、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和资金自筹能力较差等问题,一般只在生产环节上进行合作,很难形成“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7]。建议加强对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扶持,增强农牧民合作意识,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刘军会,高吉喜,韩永伟,等.北方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发展,2008,8(2):89-94.
[2]阿努赫.水资源短缺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通辽市、赤峰市为例[J].北方经济,2012(8):45-46.
[3]闫大川,王树金,范明树.生态畜牧业园区建设融资机制探析——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1):34-37.
[4]萨如拉,苏利德.对牧区牧民收入增加难的调查——以赤峰市为例[J].北方经济,2010(2):37-39.
[5]毕力格.“新三农三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3(10):11-12.
[6]达瑞夫.阿旗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3(4):95-97.
【农牧规章制度】推荐阅读:
赤峰农牧业局领导10-23
沁水县农牧业发展调研10-21
2018农牧业半年工作总结11-03
农牧局基层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11-15
农牧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19
农牧局局长领导干部任前承诺书09-24
2018年农牧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6
农牧局局长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