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1会议制度(通用9篇)
议由B或B委托的会议成员主持,由B指定专人记录。
如参会人员不能亲临会场可采取电话通讯方式参加,确实无法参会者需提前报请B批准。
四、会议议题和准备
会议议题由B助理根据会议成员的提议报B或B委托的会议成员决定。
会议议题确定后,B助理于会议前一天安排会议室并发出会议通知,注明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会议内容。
B助理于会议前一天将会议材料制作完成,并分发至各参会人员。凡是需要保密的会议材料,有关承办部门要注明密级、会议结束后由B助理负责收回。
五、会议纪要和承办
会议纪要由参会人员签字后交综合管理部存档,并由会议主持人决定是否印发及发放范围。
B办公会形成的决议,需要以A名义下发的,统一由B助理负责制作文件,报B签发后下发。
第四条 A例会
一、会议成员
会议由A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根据需要会议主持人可确定有关人员参加。
二、会议内容
1.各部门负责人报告本部门一周工作情况;
2.对照上周会议安排,逐条逐项检查落实完成情况;
3.安排和部署下周部门A整体工作;
4.共同讨论解决需要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事项。
三、会议形式
会议定于每周一、在A会议室召开,如因工作原因不能亲临会场者可采用电话通讯方式参加;确实无法参会者需提前报请s批准。
会议由s或s指定人员主持。
四、会议准备
在每周一上午九点前,各部门负责人将部门工作安排发送至B助理和综合管理部,由B助理送A领导审阅。
综合管理部于会议召开前安排会议室并向与会人员发出会议通知。
五、会议纪要和承办
会议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记录、归档并根据s要求分发至参会人员,会议上明确的部门工作安排由综合管理部负责检查落实情况。
第五条 部门会议
一、部门会议主要总结及研究处理本部门相关工作,讲评部门工作要点,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帮助同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指引。
二、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并参照本制度自行安排,但会议时间、参加人等,不得与A会议冲突。
三、部门会议记录由部门保管备查。
第六条 专题会议
一、专题会议由As或s指定人员召集,参会人员由会议承办部门提拟并经召集人确定。
二、会议主要研究处理具体业务工作,承办部门应提前做好会议资料(如会议议程议题、提案、汇报材料、计划草案、决议决定草案、与会人应提交资料等)的准备工作,并负责通知、组织、记录等会务工作。
三、综合管理部协助承办部门做好会务准备工作,如落实会场、布置会场、会议器材、茶具茶水、文具等会议所需的各种设施、用品等。
四、根据s要求,会议承办部门将会议记录分发至参会人员并交综合管理部存档保管。
第七条 重要会议准备
对于A召集的重要会议,A应成立会务筹备小组,并由筹备小组提出会议企划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
一、会议主旨和目标;
二、会议名称;
三、会议时间;
四、会议地点;
五、会议主持人、筹备组负责人及成员;
六、会议议项和议程;
七、参会人员(名单);
八、会议通知及确认程序;
九、会务接待工作安排;
十、现有筹备情况及时间进度安排;
十一、(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及要求;
十二、会议财务(支出收入)预算;
该报告经A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八条 会议要求
一、会议安排原则
会议安排的原则为:小会服从大会,局部服从整体,临时会议服从例会。因处置突发事件而召集的紧急会议不受此限。未经A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打乱正常会议计划。
二、讲究会议质量
会议主持人会前应与参会人员充分沟通,做到心中有数。对议而不决的事项提出解决的原则与方法,并对此负责。会议力求精干高效,部署的工作要有明确具体可量化的答复,防止和杜绝空洞无物或泛泛而论。
三、力求会议实效
会议主持人应将会议决议事项付诸实施的程序、实施人(部门)、达成标准和时间等会后跟进安排向与会人明确。
会议议定的事项、布置的工作任务、提出的办法措施,与会人员要按照落实要求,层层进行传达贯彻。会议决议、决策事项遵照“谁组织,谁跟进”的原则督促落实,会议主持人另有指定的,从主持人指定。
四、做好会议记录
1.会议记录要做到专人记录和管理,必要时按照会议主持人的要求形成会议纪要,会议记录应及时转综合管理部统一归档备查。部门会议也要指定人员做好会议记录,用以备忘。
2.会议记录为A的机要档案,保管人员不得擅自外泄。会议纪要的发放或传阅范围由主持人确定。其调阅应严格按A文档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3.部门负责组织的各类行政会议的会议记录,由部门常设
会议记录员负责日常归档、保管,但用完后的记录本应作为机要档案。
第九条 参会人员注意事项
一、准时参加会议;
二、会议发言应言简意赅,紧扣议题。
三、遵循会议主持人对议程控制的要求。
四、属工作部署性质的会议,原则上不在会上进行讨论
性发言。
五、遵守会议纪律,与会期间应将手机调到振动或将手
机呼叫转移至部门另一未与会人处,原则上不允许接听电话,如须接听,请离开会场。
六、做好本人的会议纪录。
第十条 本制度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去年12月,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 管理改革的方案》, 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并明确要求建立国家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 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目前, 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 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是加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 统筹协调, 解决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的重要制度安排。联席会议由科技部牵头,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密切相关的31个部门和单位组成。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审议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审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 布局与设置、重点任务、重点专项设置、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等事项, 审定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和工作规则等, 审定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 项目管理专业机构, 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联席会议通过会议方式议定事项, 会议形式包括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和联络员会议。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是本次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 是破解九龙治水、条块分割, 加强科技管理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的重大举措, 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破除束缚科技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必然要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对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重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格局、全面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会议议程, 第一次全体会议围绕深入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 管理改革进行了深入研讨, 审议通过了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研究讨论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组建方案、专业机构改建方案、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明确了深入推进相关改革的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下一步, 各成员单位将根据本次会议精神, 围绕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一个制度、三根支柱、一个系统”, 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使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早日建成, 早见成效。
管理办法(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明确所出资企业会议职责,规范会议议事程序、规则,提高企业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和综合管理效能,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所出资企业实行包括董事会会议、党委委员会议(以下简称党委会)、班子联席会议、总经理办公会议和专题办公会议等领导会议议事制度。
第二章 董事会会议
第三条
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时,由副董事长召集和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时,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召集和主持。
董事会应当通知非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和监事会成员列席会议。
根据会议议题需要,董事长提议可其它相关人员列席董事会会议。
第四条
董事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每年召开4次,每季度召开1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
(一)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提议时;
(二)监事会提议时;
(三)董事长认为有必要时;
(四)市国资委认为有必要时。
第五条
董事会会议应由二分之一以上的董事、三分之二以上的外部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的,该委托的董事不计入出席人数。
第六条
董事会会议的会务工作由董事会办公室负责。凡须提交董事会研究、决定的议案应预先提交董事会办公室,由董事会办公室汇集分类整理后及时报董事长审阅,由董事长决定是否列入议程。
董事会办公室应提前1天书面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和列席人员,并分发会议议程、议题材料等。凡须经董事会决策的重大事项,应提前7天通知所有董事,并提供相应资料。
第七条
董事会议案必须由董事、总经理或总经理委托的其他高管人员提出。
第八条
下列议案应提交董事会研究:
(一)决定董事会工作报告;
(二)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三)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决定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和撤销;
(四)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总经理,负责对其进行业绩考核并决定其报酬事项;根据总经理的提名和建议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及其报酬事项;根据董事长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董事会秘书;
(五)决定公司高管人员收入分配方案;
(六)决定公司内部业务重组和改革事项;
(七)决定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财务控制、内部审计、法律风险控制,并对实施进行监控;
(八)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批准公司年度财务报告;
(九)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十)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十一)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十二)制定公司章程修正案草案;
(十三)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十四)决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十五)市国资委授权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其中,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的,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董事会会议应充分发扬议事民主,保障董事独立发表意见的权利。董事会决议一旦生效,保留不同意见或持反对意见的董事应服从和执行董事会作出的决定,不得在执行决定时进行抵触或按个人意愿行事。
第十条 董事会决议一经生效,即由董事会办公室组织贯彻落实。其中,涉及生产、经营、管理内容的决议,由总经理组织经营班子贯彻落实,总经理就执行情况及时向董事会报告。
第十一条 董事会应对会议所议事项的决定做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董事和董事会秘书,须在会议记录上签名。董事会会议记录、会议签到簿、授权委托书、纪要、决议、表决票等文字材料作为公司档案由董事会秘书或指定专人保存,为公司永久性档案。
第三章 党委委员会议
第十二条
党委会议由党委书记主持。书记因故不能参加,可委托党委副书记主持。参加会议人员为党委成员。党委办公室主任及议题相关人员列席会议。
第十三条
根据工作需要可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可以列席会议,列席人员由主持人根据会议需要协商确定。有关部门需分发书面材料的,由党委办公室统一分发。
第十四条
党委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党委办公室应至少提前 天将确定的会议议程、议题内容通知党委委员和列席人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人员,应提前向党委书记请假。
第十五条
党委会议事的主要范围:
(一)学习、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要决定、指示、部署、会议精神,并结合公司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意见和措施;
(二)讨论审议所出资企业“三重一大”等重大问题,并就企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重要人事任免工作等向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提出意见、建议;
(三)讨论提出党委年度工作计划、主要报告和总结,讨论党委重要规章制度、规定、办法等的建立、修订、废除;
(四)研究决定党的组织发展工作计划,审批成立或撤销下属企业党组织,负责审批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以及党员处理等事宜;
(五)讨论决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六)讨论决定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七)审议公司安全等重大事故的处理意见;
(八)研究决定需要提交党委会集体讨论的其它事项。第十六条
党委会议议题一般由党委书记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企业具体工作需要和其他党委成员的意见确定并提出。
第十七条 党委会必须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能召开,讨论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到会方能召开,必要时,可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第十八条 党委会议作出决策后,按分工负责的原则组织落实,由党委办公室主任负责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向党委报告。
第十九条 党委会会务工作由党委办公室负责,党委办公室做好会前议题收集、会议通知、会议组织、会议记录等,根据会议要求起草决议、决定或纪要等。要如实记录会议的议题、发言内容、表决结果和决议。会议所有资料由党委办公室指定专人存档保管。
第四章 班子联席会议
第二十条
班子联席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并主持,如董事长因故不能参加时,可委托总经理或其他班子成员召集并主持。出席班子联席会议成员包括:董事会成员、党委委员、经营层班子成员等,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及各议题相关人员列席会议。
第二十一条
班子联席会议议事的主要范围:
(一)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党委、纪委)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董事会决定的事项;
(三)审议公司章程及章程修改方案;
(四)审议重大投资、资本运营及融资方案;
(五)审议战略发展规划、年度投资计划;
(六)研究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及经营计划;
(七)审议年度财务预算、决算、利润分配及亏损弥补方案;
(八)审议薪酬、福利、奖惩制度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九)讨论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十)研究制定公司各项基本规章制度;
(十一)听取班子成员分管工作汇报,部署相关工作;
(十二)研究讨论需要提交董事会、党委会决定的其它事项;
(十三)其他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或需要通报的重要事项。
第二十二条
会议议题由董事长决定,也可由班子其他成员提议,报董事长决定。未经董事长事先审定且非突发性重大事件需要临时动议的议题,一般不列入班子联席会议的议程。
需要讨论决定的议题及基本想法,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科学论证后,形成班子初步共识和主导性意见,以书面形式提交会议研究。
第二十三条
班子联席会议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凡提交讨论的议题,相关汇报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有关材料,内容包括需讨论决定的事项情况说明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等。会议议题和有关材料一般提前1天书面分送给参会人员。
第二十四条
班子联席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至2次,遇有特殊情况,可以临时召开或延期召开。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方能举行。
第二十五条
讨论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与会人员对议题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
第二十六条
会议成员对班子联席会议做出的决定,若有不同意见时允许保留个人意见,或向上级组织反映,但在组织上未做出改变决定之前,必须服从决定,无条件执行决定。
第二十七条
会议作出的决定,要明确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班子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应按各自分工,切实负责,主动配合,保证落实。
第二十八条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在具体执行班子联席会议决定的过程中,均不得擅自改变决定的精神。实施过程中如确需变更决定,或急需作出新的决定,由责任人提出意见,报班子主要领导重新研究调整工作方案。
第五章 总经理办公会议
第二十九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在《公司章程》规定和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对董事会负责。
第三十条
出席总经理办公会议成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三总师,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及议题相关人员列席会议。董事会秘书可列席总经理办公会议。
第三十一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议事范围:
(一)传达董事会决议、班子联席会议、党委会有关决定,并制定贯彻落实的相应措施;
(二)拟订公司重大投资、资本运营及融资方案;
(三)拟订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
(四)拟订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决算、利润分配及亏损弥补方案;
(五)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和基本管理制度;
(六)拟订公司薪酬、福利、奖惩制度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七)根据公司干部管理规定,聘任或解聘除应由市国资委、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管理人员;
(八)听取公司各部门及各基层单位的工作报告,检查、总结和部署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九)协调公司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关系,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十)讨论需提交班子联席会议、董事会、党委会研究第三十二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不定期会议。定期会议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临时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
(一)董事长提议时;
(二)总经理认为必要时;
(三)有重要事项必须立即决定时;
(四)有突发性事件发生时。
第三十三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由总经理召集并主持,或由总经理委托的副总经理召集并主持。
第三十四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会务由公司办公室负责,包括会议的组织筹备、议题收集、下发会议通知等,做好会议记录、整理存档和形成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并负责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
第三十五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题由总经理确定,其他出席会议成员可提前向总经理建议有关议题,重要议题应提交书面材料。提交议题的部门或人员应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制订可供会议决策的方案。
第三十六条
凡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的议题和材料,一般应至少提前1天发给应到会人员。涉及重要方案、决定的其他事项;其他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
经营方针、计划、规划等重大问题,一般应至少提前3天将通知和有关资料送达与会人员。
第三十七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议题时,依据上会材料,先由职能部门或所属单位负责人作情况汇报。总经理在充分听取与会人员发言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就议题作出决定。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总经理办公会议所作出的决定,由总经理负责。
第三十八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形成纪要后,有关领导和各职能部门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落实情况,并应在下次会议上报告执行落实情况。
第六章 专题工作会议
第三十九条
专题工作会议由公司分管领导或分管领导授权主办部门负责人召集主持,相关人员参加;涉及重要事项或交叉部门工作的,也可以由总经理召集主持,相关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
第四十条 专题工作会议议事范围:
(一)传达通报公司党委(纪委)、董事会、班子联席会议、总经理办公会议的专题、专项工作决议、决定,研究制订贯彻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专题、专项工作;
(二)听取分管部室和下属单位的专项工作汇报,研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检查督促专项工作开展;
(三)通报情况,研究协调部室、下属单位之间的重大专项工作;
(四)专题研究董事长、总经理委托的其他事项;
(五)研究需要由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的其它事项。第四十八条
专题工作会议议题主办部门拟出,报分管领导审定。专题工作会议会务工作由主办部门负责,安排人
员记录。根据会议议题需要,形成专题会议纪要。会议决定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督办落实。
第七章 会议议事规则
第四十一条 领导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需作出决定或形成决议的议题,应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认真讨论、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或形成决议。
第四十二条
重大事项实行总经理办公会议、班子联席会议、董事会(党委会)三级决策制。企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总经理办公会议、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审议后,根据内容报董事会或党委会决定。董事会尚不健全的,由班子联席会议代行董事会职能。董事会、党委会的决定、决议按规定需报市国资委审批的,按程序上报审批。
第四十三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实行集体讨论、总经理决策制。班子联席会议、董事会、党委会对需要决策的事项实行表决制,表决方式可以是书面投票、口头表决或举手表决等形式,出席人员需超过半数以上同意,涉及“三重一大”事项需超过三分之二出席人员同意,方可形成决定或决议。列席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建议,不参与表决。讨论有关人事议题时,如果拟定人员被否决,应按程序重新提出人选,下次再议。不得在本次会议上临时动议,决定其他人选。
第四十四条
党委会议、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问题,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表决,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
第四十五条 董事会会议审议议案时,有二分之一以上与会董事认为议案不明确、不具体,或者因会议材料不充分等其他事由导致其无法对有关事项作出判断时,董事长应要求会议对该议案进行暂缓表决,并对议案再次提交审议应满足的条件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四十六条 坚持保密原则。领导会议的决定、决议在通过正常的渠道披露之前,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泄密,更不得以此谋取私利。如果发生上述行为,当事人应当承担一切后果。
第四十七条
坚持回避原则。领导会议议题涉及会议成员本人、亲属等以及其它应回避的的问题时,对当事者应实行回避制度。
第八章 会议纪要管理规则
第四十八条
加强各类会议纪要管理,规范会议纪要的起草、审核、会签、签发、分发、归档流程。
第四十九条
会议纪要主要分为班子联席会议纪要、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等三种,有关党委会、董事会会议决议按照《党章》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
班子联席会议纪要由公司办公室专人负责记录,并起草会议纪要,经办公室核稿后,送总经理会签(必要时须经相关与会领导会签),由董事长签发执行。会议纪要名称为“**公司班子联席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的分发范围由董事长确定。
第五十一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由公司办公室专人负责记录,并起草会议纪要,经相关分管领导会签后,送总经理签发执行。会议纪要名称为“**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纪
要”。会议纪要的分发范围由总经理确定,但必须及时报送给董事长和相关董事。
第五十二条
专题会议纪要由会议主办部门起草,办公室核稿,会议主持人会签后,由公司总经理签发,或由总经理授权副总经理签发。会议纪要名称为“**公司专题会议纪要”。纪要分发范围由公司总经理确定,但必须及时报送董事长及相关董事。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会议议事管理示意图:
出资人(国资委)(国资委党委)
↓
↓
董事会
←
党委会(参与决策)
↓
班子联席会议
↓
总经理办公会议
↓
【C】
1、定期召开部门内会议研究相关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召开跨部门工作会议(如职能部门间、院—科间、临床—狐狸、临床—医技间等),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2、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或扩大的院长办公会议,研究重大事项贯彻落实及协调等工作,每季度至少召开1—2次,并有记录查询。
3、每次会议由明确议题和明确牵头部门。
【B】符合C并
1、会议重要决定能有效传达到相关部门和员工。
2、效能管理部门对执行每次会议决议有监督检查、追踪落实。
【A】符合B并
1、沟通效果良好,促进团队协作。
第一条 为改进作风,减少会议、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二)会议分类及组织
第二条 公司会议。归纳为四类:
1.公司级会议:主要包括公司董事(扩大)会、公司副总经理会、全公司干部会、全公司班组长会、全公司职工大会、全公司技术人员会以及各种代表大会。应分别报请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批准后,由各办事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召开。
2.专业会议:系全公司性的技术、业务综合会(如经营活动分析会、质量分析会、生产技术准备会、生产调度会、安全工作会等),由分管副总经理批准,主管业务部门负责组织。
3.系统和部门工作会:各部门、车间召开的工作会(如部门办公会、车间员工会等),由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决定召开并负责组织。
4.班组会议:由各分部、中心或班组负责人决定并主持召开。
第三条 上级或外单位在本公司召开的会议(如现场会、报告会、办公会、联营洽谈会,用户座谈会等)一律由总经理办公室受理安排,有关业务部门协作做好会务工作。
(三)会议安排
第四条 例会的安排。
为避免会议过多或重复,全公司正常性的会议一律纳入例会制,原则上要按例行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容、组织召开。例行会议安排如下:
1.行政技术会议:
(1)总经理办公会:研究、部署生产、营销、行政工作,讨论决定全公司的重大问题。
(2)副总经理办公会:总结评价当月生产、行政工作情况,安排布置下月工作任务。
(3)班组长以上干部大会(或全公司职工大会):总结上季(半年、全年)工作情况、部署本委(半年、新年)工作任务,表彰奖励先进集体、个人。
(4)经营活动分析会:汇报、分析公司计划执行情况和经营活动成果,评价各方面的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揭露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5)质量分析会:汇报、总结上月产品质量情况,讨论分析质量事故(问题)、研究决定质量改进措施。
(6)安全工作会(含治安、消防工作):汇报、总结前季安全生产、治安、消防工作情况,分析处理事故,检查分析事故隐患,研究确定安全防范措施。
(7)技术工作会(含生产技术准备会):汇报、总结当月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科研、技术和日常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布置下月技术工作任务,研究确定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措施方案。
(8)生产调度会:调度、平衡生产进度,研究解决各部门、车间不能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
(9)部门、车间办公会:检查、总结、布置工作。
(10)分部、中心、班组会:检查、总结、布置工作。
(11)班组班前会:对前一天工作进行讲评,布置当日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
2.各类代表大会:
(1)职工代表大会;
(2)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3.民主管理会议:
(1)公司董事会;
(2)公司管理委员会;
(3)经理联席会;
(4)生产管理委员会;
(5)生活福利委员会。
4.科技成果发布会:
(1)QC成果发布会;
(2)科技成果发布会;
(3)信息发布会。
第五条 其他会议的安排
凡涉及多个部门、车间负责人参加的各种会议,均须于会议召开前由召集单位经部门或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汇总,并由总经理办公室统一安排,方可召开。
第六条 总经理办公室每周五应将全公司例会和各种临时会议,统一平衡编制会议计划并印发到副总经理和各部门、车间及有关服务人员。
第七条 凡总经理办公室已列入会议计划的会议,如需改期,或遇特殊情况需安排新的其他会议时,召集单位应提前2天报请总经理办公室调整会议计划。未经总经理办公室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打乱正常会议计划。
第八条 对于准备不充分或重复性或无多大作用的会议,总经理办公室有权拒绝安排。
第九条 对于参加人员相同、内容接近、时间相适的几个会议,总经理办公室有权安排合并召开。
第十条 各部门会期必须服从全厂统一安排,各部门小会不应安排在全公司例会同期召开,(与会人员不发生时间冲突除外),应坚持小会服从大会、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四)会议的准备与记录
第十一条 所有会议主持人和召集单位与会人员都应分别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包括拟好会议议程、提案、汇报、总结提纲、发言要点、工作计划草案、决议决定草案、落实会场、备好坐位、茶具茶水、通知与会人等)。
第十二条 会议召集人员应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归档。
第十三条 本公司所有与会人员必须自备工作记录本,做好会议记录,回到个部门、车间后落实会议内容,必要时将落实情况记录在案,并及时上报。
(五)附则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一、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概述
股东大会决议对股东和债权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 为了尽可能减轻因股东大会决议的瑕疵对股东以及债权人的不良影响, 对股东大会会议瑕疵进行救济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 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资本多数决的负面影响, 阻止股东会会议日益形式化的不良倾向, 它是保障股东大会应有地位的必然要求, 也是维护中小股东和投资者合法利益的重要保障。
从我国《公司法》的角度来讲, 其关于股东大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的规定大致以分两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公司决议瑕疵无效之诉, 第二类是公司决议瑕疵撤销之诉。其中, 根据具体事由, 公司决议瑕疵无效之诉又可分为决议内容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决议内容违反行政规章这两类;公司决议瑕疵撤销之诉又可分为会议召集程序的瑕疵、会议表决程序的瑕疵、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这三类。根据股东会会议瑕疵的原因, 我国股东会会议瑕疵又可分为程序瑕疵和内容瑕疵两大类。所谓程序瑕疵, 一般是指公司在实践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违反股东大会组织召开的程序性规定而形成的瑕疵, 程序瑕疵一般出现在会议的召集程序和决议程序这两个环节。而内容瑕疵一般是指股东会会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而形成的瑕疵。
构建股东大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 最根本的是要遵循股东会会议救济制度的几项重要原则。首先, 决议的安定性原则是构建股东会会议救济制度的第一个原则。股东大会会议在本质上是符合少数服从多数这一民主原则的, 也是资本多数决在公司法上的反映, 在不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应当而且必须受到尊重。但即使股东会会议决策过程或决议内容因违反法律或有关规定而产生了瑕疵, 对于股东会会议的瑕疵, 一般也必须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 不可随意宣布其无效。其次, 利益的平衡性原则是股东会会议救济制度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团体组织, 股东大会的决议涉及到诸多群体的相关利益, 而股东会决议一旦出现瑕疵, 必然会引起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使得股东会决议在实际执行中的效率大打折扣, 进而影响公司效率的提高和盈利目标的实现。因此, 为了保证公司效率的提高, 有必要在股东会会议做出决议时就综合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尽可能地保证决议的程序和内容合法、公正。
二、我国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的问题与现状
尽管《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会会议瑕疵诉讼救济制度, 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为解决股东会会议瑕疵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但是,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原有的公司法律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公司管理模式的需要。具体来说, 我国的《公司法》有关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的规定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首先, 救济对象不周全是我国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在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理论的研究中, 第三人的问题是一个容易经常提及但却又往往被忽视的问题。《公司法》有关瑕疵救济理论的陈述中很少有关于保护第三人正当利益的具体规定。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在公司的发展日益强调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大背景下, 忽视由股东会会议的瑕疵所造成伤害的第三人的利益是与市场经济的公平精神相背离的。而我国的《公司法》只是强调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对保护第三人利益的问题并没有做出相关规定。可以说, 在救济对象上, 《公司法》关于瑕疵救济制度的规定在救济对象上偏爱股东却忽视了对第三人的利益进行必要的保护, 而这正是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救济对象不周全的最重要的一个体现。
其次, 事前救济不充分是我国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股东会会议的召开阶段, 如果决策者能够成功地预防股东会会议瑕疵的出现, 那么股东会会议的决策便不会出现重大的瑕疵问题, 公司的经营效率和营业利益也会得到切实保障。反之, 股东会会议瑕疵问题一旦出现, 即使是被确认无效或决议被撤销, 都会或多或少对相关利益方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因此, 对股东会会议瑕疵问题的预防和防范在讲究效率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 我国《公司法》有关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的事前救济制度却是非常的不充分, 如在对股东利益回避表决的这个问题上, 《公司法》仅仅在其第16条中进行了单列举一项规定, 却没有对此进行开放性的规定。
最后, 事后治愈制度的缺失是我国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的又一个重要问题。事后治愈制度是一种针对股东会决议瑕疵出现后对瑕疵以非司法方式进行治愈的救济制度。显然, 事后治愈制度是一种以非司法方式来治愈瑕疵的救济制度, 它属于非司法救济和事后救济, 它与事前救济制度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瑕疵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我国的立法中却很少能看到有关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中的事后治愈制度。可以说, 事后治愈制度在当前我国的立法中几乎呈现出空白的状态, 立法的空白也必然导致司法介入的困难, 这就无法为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三、我国股东大会会议瑕疵救济体系化建议
通过对《公司法》等相关法律的研究, 以及大量的实践我们发现股东大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在理论上来存在一定的逻辑缺陷, 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因而在实践中也不能很好地对股东大会决议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回避。针对这些制度的缺陷, 我们必须在立法和制度上进行完善, 才能保证股东大会会议决议的顺利进行。
(一) 拓展救济对象, 确定以救济股东为主的基础体系
在司法理论中, 不少专家学者都对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有所阐述, 但是我们从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与司法解释中可以看出其并不会对第三人的权益进行具体的保护。但是在公司的日常事务中有不得不与第三人发生业务关系, 而且公司法中对公众知情权的设定也直接关系到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保护。然而我国公司法对诉讼权利享有者的界定并不十分明显, 第三人对公司内部事务的具体实施也不能做出影响, 更不能以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 第三人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同时第三人的救济也完全依赖于股东提起诉讼。针对这种第三人无权益就无救济的现状, 我们在讼诉法中应坚持救济的原则, 虽然这种原则会对实体法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通过对第三人的救济, 则显示出诉讼法对利益的保护, 对利益外延的扩大, 进而可以有效预防在诉讼法中遗失权利的保护。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公司股东大会的决定权往往掌握在少数大股东的手中, 那些小股东的意志往往会被忽略, 其利益也受到一定的侵犯。因此在股东大会会议下次救济体系的建立于完善过程中, 我们必须考虑到占公司股东人数大半的小股东的权利, 在具体的救济过程中要以少数受损股东利益的保护住重点, 因为在股东大会会议决议的多数情况中, 股东的起诉往往是在股东大会决议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发起的, 在这一情况下, 虽然公司与第三人几乎没有存在相关的交易, 但是股东的利益受损却在实际发生, 而且最为迫切去救助。
在救济方式上, 我们应当不断完善股东大会会议瑕疵申诉救济的逻辑构成, 同时根据法律规定与实际情况建议必要的股东滥诉驳回制度, 在保证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 维护公司科学合理决议的贯彻落实。
(二) 多种救济方式的并用或合用, 实现救济方式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实施的股东大会会议瑕疵救济主要有事前救济、事后救济、瑕疵诉讼救济、瑕疵治愈救济等, 但是由于不同救济方式的特点不同, 各种救济的单一使用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针对新形势下股东大会会议瑕疵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采用事后救济与事前救济相互配合, 瑕疵诉讼救济与瑕疵治愈救济相互配合的救济方式。我们都知道股东大会会议瑕疵的事前救济主要是制度设计上的预防, 其主要优势在于能主动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而事后救济主要是股东大会会议决议瑕疵出现之后的一种补救措施, 它主要依靠股东的积极主动行为来维护公司利益的一种机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种单一的救济制度都不可能确保决议的万无一失, 只有在事前救济的预防与事后救济的补救双重救济下,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股东及公司的权益不受损失, 保证公司决议的顺利落实。另一方面, 只有在瑕疵诉讼救济与瑕疵治愈救济相互配合的情况下,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议决议已经确立的公司与股东, 股东与股东, 公司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 保证公司交易关系的稳定, 同时也能通过有效的策略对公司会议决议中的瑕疵进行补救。
(三) 最大限度的实现救济结果的合理化
股东大会会议瑕疵救济体系的完善最终要达到各方利益平衡的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在股权平等的基础上维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同时维护公司交易的安全。因为在股东大会中, 只有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法律制度规范了, 小股东的权利与利益得到了合理的保障, 才能真正实现股东权利的平等, 促进公司稳定的发展。同时公司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在不违背相关法律的基础上, 设计维护交易安全的制度规范, 以义务的形式确保公司以外的相关人员在保证公司与股东“隐私”的前提下, 对公司交易的相关规章更加透明化, 从而保护公司交易的正常合法进行。
结语
我国股东大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从无到有, 对公司和股东权益的保护也不断完善, 在公司决议风险规避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我们具体的实际情况, 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努力做到拓展救济对象, 确定以救济股东为主的基础体系, 多种救济方式的并用或合用, 实现救济方式的多样化, 最大限度地实现救济结果的合理化,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的完善, 才能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
摘要:作为一项世界性的制度, 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早已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是针对股东大会决议形成的瑕疵而产生的一项法律救济制度。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旨在保证股东大会决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保证公司交易的安全性。由于种种因素, 这一制度目前在我国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文章试从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的概况为出发点, 结合我国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的问题与现状, 以期为我国股东大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股东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探究
参考文献
[1]邹杨.论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事后救济的缺陷及完善[J], 学术交流, 2007 (5) .
[2]罗思荣.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法律救济[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2 (3) ,
[3]黄文辉、黄建峰.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救济[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 (6) .
[4]范黎红.股东请求确认股东会决议有效并非一律不具有诉的利益[J], 法学.2010 (9) .
医院会议是安排、布置重要的工作,传递和反馈医院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完善的会务管理制度是各类会议正常召开的基础保障。
一、院长办公室负责承办院长办公会、院周会、行政交班会、全院职工大会以及院长召集的各种主题会议和医院领导委托承办的其它各类会议。
二、党委办公室负责承办党委会、党员大会、支部书记会议。工会负责承办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会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等。
三、其它业务性会议,如科主任会议、护士长会议、学术委员会等,分别由医务部、护理部、科教部等有关部门承办。
四、承办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大型会议及重要的外事接待活动,由院长办公室负责或配合有关主管部门拟定接待工作,安排会议议程,并将会务接待工作进行分解,分别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各部门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展相应的工作,共同配合,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
五、各部门承办会议须提前到院长办会室进行登记,院长办公室根据登记情况制定下周各类会议时间安排表,报院长审定后,于每周末发至全院各科室,各科室根据会议安排按时参加会议,承办会议的部门负责会务工作。
六、院长办公室根据每周会议安排表,提前准备好会议室,包括桌椅摆放、灯光调试、音响设置等,应保证各类会议的正常召开。
七、会议承办部门要拟定好会议议程,在会议前一天呈送会议主持人,并负责通知有关领导和人员参加会议,会前须提前半小时到达会场,按时清点到会人数,及时催请未到者。
八、承办会议的部门负责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及时整理会议纪要,并报院长审阅,一般要在会后一日内印发至院领导和相关部门。
九、会场照相、摄像可根据需要由承办部门自行实施,也可进行申请,院长办公室予以支持。有关会议的图片资料应在会议结束后由院长办公室整理,年终交医院档案室。大型会议及重要外事接待活动的媒体宣传与沟通,由党委办公室负责。
十、医院会议室由院长办公室统一管理和安排使用,任何部门未进行登记不得随意使用,当会议较多发生冲突时,由院长办公室做好协调工作。
一、院长办公会议
院长办公会议是院行政领导成员集体研究、解决全院行政业务重要问题的决策性会议。内容包括:
1、会议研究事项:
(1)研究制订贯彻落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指示、重要部署、重要决策的意见。
(2)根据上级有关方针、政策、规定,研究和制订医院工作有关的规定、制度。
(3)研究制定医院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以及医院财务预算及调整事项。
(4)医院行政、技术、人员编制和机构的设置与调整、专业技术人员的竞聘上岗,人员招聘等。
(5)医院基本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重大设备的投资及大型器械的添置等。
(6)讨论、分析医院阶段性工作情况,研究确定主要对策和措施并作出部署。
(7)需要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请示报告的重要事宜。
(8)其它需要院长办公会议讨论的重要事项。
2、会议程序:
(1)会议由院长召集和主持。院长不在岗时,如有急需研究的问题可委托一名副院长召集和主持会议,院办公室主任记录。
(2)会议每周一上午召开,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全体院领导及指定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会,也可根据实际悄况,召开扩大的院长办公会。
(3)会议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对讨论的每一个问题,允许与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形成决议后,持不同意见者可以保留意见,但行动上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4)对讨论的问题一般由主持者根据讨论情况作出决定意见,如果对议题意见明显不统一,可暂缓讨论。特殊情况下或必须作出明确意见时,院长有权作出决定。
(5)与会者必须按时参加会议,因故不能到会时,应向会议主持人请假。
(6)严格执行会议保密纪律,凡会议研究决定事项在未公开期间,与会人员要严守秘密,涉密文件资料须妥善保管,对会议讨论中有不同的意见不得在会后向外散布。
3、决议贯彻:
(1)会议决定的事项,按照领导分工组织实施。
(2)会议决定的事项,应做到件件落实,重要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应由分管责任人按时向院长和院长办公会议报告。
(3)医院办公室要认其做好会议决议的催办、督办工作,适
时予以检查考评并向分管院领导报告。
二、院周会
1、院周会内容主要包括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及文件、院长办公会议的决定,通报近期工作情况及安排部署现阶段重点工作等,是将上级工作精神及院长办公会决策传达给全院职工的重要媒介。
2、会议由院长主持,医院办公室召集。每周召开1次,一般在每周一下午举行,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全体院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指定的有关人员参会。
3、凡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准时到会,办公室做好人员考勤。开会时,通讯设备必须调至静音状态。
4、认真做好会议记录,由科主任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并对所部署的工作切实贯彻落实。
5、原则上不得请假,如有急诊手术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会议的,要向院长请假,向办公室报备。公差(包括学习、培训)除外。
6、科室负责人不能参会的,要派科里其他人员参加,听取会议精神。
7、违反会议纪律者,按照医院规定处理。
三、科务会
1、科务会内容主要包括传达院周会精神,通报科室近期工作并就下阶段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等,是科室负责人行使管理职责、推进科室工作的主要媒介。
2、会议由科室负责人主持,科室内全体人员参会,安排专人记录。一般在院周会召开后1天内举行,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3、凡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准时到会,开会时,通讯设备必须调至静音状态。
4、参加院周会的人员要真实、完整地向科室人员传达院周会精神。科室负责人对院周会安排的涉及本科室的内容,要在科务会上认真部署,切实落实。对科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重点强调。
5、会议原则上不得请假,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席会议的,要向科室负责人请假。公差(包括学习、培训)除外。
6、违反会议纪律者,各科室按照医院规定处理。
四、多部门联席会议(协调会)
1、多部门联席会议是为完成临时性任务或解决医院出现的、需要多个部门合作完成的任务而设置。
2、多部门联席会议要有明确的议题,有明确的牵头部门及牵头负责人。牵头部门或医院办公室负责通知各部门负责人按时参会,各部门任务明确。
3、多部门联席会议一般随时召开,不固定时间。
4、会后牵头部门负责人会后总结,交院办公室留存。
5、各部门负责人因事不能参会者,要安排科室人员参会,确保所负责任务落实到位。
6、违反会议纪律者,按照医院规定处理。
—
END
关键词:高校,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院 (系) 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 院 (系) 的人、财、物的配置与决策权利逐步扩大, 如何充分发挥院 (系)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如何使行政负责人在职权范围内充分履行职责?在实践层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值得探讨。
全面提高认识是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
1.明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所谓高校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是指以院 (系) 党总支为政治核心, 院长 (系主任) 为行政指挥, 党政密切配合, 共同推动院 (系) 发展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它是我国公办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 校长负责, 教授治学, 民主管理”工作机制的自然延伸。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与院 (系) 总支委员会、行政办公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重大决策形式明确不同。应该说, 党政联席会议具有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它是其他各种决策形式的核心与纽带。
2.正确认识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面临的挑战。虽然《条例》中明确规定高校二级院 (系) 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但是, 《条例》中并没有具体规定这一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及评价标准, 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制度设计的缺陷。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仍有一些内容有待完善和补充, 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党政职责定位不够明确, 关系协调难。三是行政领导因负责制的淡化, 只是开展日常工作, 不能大胆负责, 缺乏进取精神, 造成院长 (系主任) 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四是院 (系) 重大事项议事决策规程不够规范。五是院 (系) 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
创新高校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1.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高校院 (系) 党组织处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最前沿, 学校各项工作需要通过院 (系) 党组织的作用才能实现。高校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院系领导班子凝心聚力、谋划发展、增进团结的好形式, 在实践中要积极坚持和发展该制度。在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的过程中, 党政班子的精诚团结是党政联席会议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党政班子对学院的各项工作统一研究、统一认识、统一部署, 坚持走群众路线, 重大问题除党政班子集体研究外, 要反复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 真正成为学校工作创新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参与者。
2.明确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的功能定位和议事范围。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最高组织决策机构, 主要任务是研究决定与院 (系) 建设和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 “三重一大问题”, 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具体包括:研究制订本系 (部) 的改革方案、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研究本系 (部) 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废止;研究院拨经费 (含岗位津贴) 的使用方案和实施细则等。党政联席会议作为院 (系) 级党政议事决策的最高形式, 要理顺党政联席会议和党总支委员会议及行政院 (系) 务会议之间的关系。
3.严格执行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程序。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进行。议题的提出和确定由系 (部) 党政主要负责人根据学院党政的工作部署和本系 (部) 工作需要提出议题, 会前充分酝酿, 交换意见, 根据议题内容不同分别主持会议。凡未经系 (部) 党政主要负责人事先协商确定、且非突发性重大事件而要临时动议的议题, 一般不列入联席会议的议程。联席会议与会者在讨论议题时要畅所欲言, 充分发扬民主;对某个议题意见分歧较大时, 会议不宜匆忙作出决定。待会后继续调查研究, 进行充分论证, 广泛交换意见后, 可重新提交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如仍不能形成最终决策意见, 应及时向学院党政领导汇报, 联席会议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凡经联席会议讨论作出的决定, 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4.吸引优秀人才, 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 考虑年龄、专业等因素, 配好院 (系) 领导班子。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水平。抓好业务培训, 夯实学科功底, 丰富教学技能, 提升理论素养, 提高管理服务的能力, 抓好专题研究。
5.实行目标责任制, 建立长效机制。实行院 (系) 工作目标责任制,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 纳入高等教育办学评估体系, 不仅考核系级领导班子具体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还要考核院 (系) 党政共同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情况;不仅考核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德能勤绩廉情况, 还要考察班子成员之间沟通协调合作共事的情况。健全激励制约机制, 严格奖惩, 促进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和活力的增强, 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和完成。
高校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制是领导体制和决策方式的创新, 这就要求院 (系) 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树立大局意识, 明确院 (系) 党政联席会议制功能定位、议事范围和议事程序, 实行目标责任制, 建立长效机制, 切实建立起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 推动院 (系) 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Z].1996-3-18.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教党[2007]11号) [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7-z2.
【行政管理1会议制度】推荐阅读:
制度1行政管理制度10-08
行政会议制度医院12-17
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管理事项规章制度10-18
行政管理部门制度07-26
前台行政管理制度07-21
行政管理制度表单09-27
医院行政管理制度全10-12
公司行政办公管理制度12-16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07-14
1学校门卫管理制度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