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改写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居秋暝改写(精选14篇)

山居秋暝改写 篇1

果然,晚上来了,月亮那圆圆的脸像玉盘一样圆,星星眨着眼睛好奇地看着山中的风景。月光把白纱衣披在了松树的身上,清澈的泉水围绕松林弹奏起叮咚的乐曲。

早上太阳升起,不一会,就传来吵闹的声音,小鸟想去看一看,叽叽喳喳小鸟是说:“是洗衣服的少女们来了。”忽然又有吵闹的声音了,青蛙自告奋勇要看看,呱呱呱,青蛙说:“是打鱼的渔夫回来了呢,还带了不少鱼呢!”

山居秋暝改写 篇2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王维后期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这首诗描写了辋川山居秋天傍晚雨后的清幽景致, 展现了辋川山野的清幽宁静, 物态秀美, 寄寓了诗人安于山林, 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读之, 别有一番情调, 别有一种韵味。

诗的首联紧扣诗题, 第一句写“山居”, 著一“空”字, 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 营造出一种恬静空灵之境;又置以“新雨后”, 写出了雨后的空山明净清幽的景色。第二句写“秋暝”, “天气晚来秋”, 既点明了季节时分, 又暗写出雨后秋气的清凉爽朗。这开头两句, 叙写出山居的空明洁净、秋天傍晚气候凉爽宜人,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幽静宁谧的强烈感受, 且于抒写感觉之中透露出恬淡娴静安适的心情。

诗的颔联承接上面的总写而来, 转入具体写景。“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描写的是辋川山野恬静清新的夜色。天色已暝, 雨霁云散, 初升的明月将它的清辉斜斜地照射到郁郁青青的松林之上, 又透过稀疏的枝叶, 柔和地洒落在地上, 林间地面上铺下了斑驳的月影, 其色调何等明朗清丽!诗人漫步松林小径, 但见雨后清泉漫过溪边的石头, 淙淙流去, 那汩汩流淌的声音, 听起来又是多么清脆悦耳!诗人写的是清新惬意, 恬静怡人的景色, 但景中暗含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

诗的颈联“竹喧归浣女, 蓬动下渔舟”, 是进一步写所见所闻, 是由上联的写景状物转入写喧戏闹动的人事活动。诗人正陶醉在雨后大自然清新秀丽、恬静空灵的景色之中时, 忽然从寂静的竹林深处传来喧哗的欢声笑语, 诗人知道是雨后洗衣的女子正踏着皎洁的月光结伴归来;诗人望见那远处荷湖那亭亭如盖的莲叶在不停地摆动, 心中推想那是渔人正荡舟而下。诗人写的是山林之外农家的人事活动, 表现的是农家悠然恬适的生活情趣, 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追求和自得其乐的人生情怀。

诗的尾联“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表达了诗的主旨。诗人巧妙地化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 并反其意而用之, 表达了诗人不以春秋季节变化为意的情感态度, 反映了诗人安于山居生活、乐于归隐的人生志趣。

《山居秋暝》课程设计 篇3

《山居秋暝》是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它清新质朴,恬淡自然,是诗人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诗中极力赞美山村的美丽风光,反映了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以“王孙自可留”表达了继续隐居的愿望。诗歌的风格是笔者选择它作为重点讲解的缘起,当今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希望学生们能从现代城市的喧嚣中走出来,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感受笔者带领他们走进的大自然的美好境界。高一上学期学生欣赏过现实主义的《诗三百》,欣赏过浪漫气息浓郁的《楚辞》。这学期主要让学生欣赏诗歌创作顶峰的唐诗。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对诗歌的感悟、鉴赏能力还需要提高。

中职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相对要薄弱一些,但是他们的情商却未必不高,他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敏感,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挖掘他们内心的感悟能力。因为学习的是王维的诗歌,而初中学生对他的作品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可能印证不了哪首诗是王维的作品,但是对诗文却会熟悉,所以通过回忆也便于他们自信心的确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鹿柴》,这种温故的过程可能对他们就是一种理解的升华和提高,原本死记硬背的诗歌原来是如此的美啊!带着对王维诗歌美的感受进入新课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笔者都让学生在梦幻的画面中徜徉,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内心的感受。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笔者安排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导语: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万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顶峰。盛唐诗歌创作空前繁荣。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如梦如画的诗歌王国,欣赏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的作品。

首先和同学们一起回顾初中学过的几首诗歌,由这些诗引出对王维的介绍。这里可以先让学生用他们已知的文学常识来介绍,然后总结深入识记。通过对王维的介绍可以让学生知道他晚年向往的生活。

FLASH导入,播放一个小短片,让学生们感受一下王维生活的场景。播放短片的过程,让同学思考,用简短的话概括画面的内容。通过这个FLASH的导入,看看诗人王维是如何描绘这一场景的,感受一下诗歌的无穷魅力。这是宁静、安详的田园风光,一切是如此的美好、恬静。

第二个环节分析诗文 挖掘诗意

这里分三个层次:

1.诵读诗文 解读诗意诗歌诗歌,一要有诗意,二要歌颂出来。所以学习诗歌重要的方法是诵读。在这里采取朗读和默读、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式。简要讲解朗读诗歌的要领、节奏。根据所讲要领,听诗歌范读,练习朗读。在朗诵的基础上进入诗人的世界去领略他笔下的梦幻般的诗情画意。

笔者对诗句的分析都是通过精美的画面来辅助的,可以说没有一处让学生的视线离开了笔者选择的优美的图画,这样使学生对诗文意境的领会变得更加自如。借助优美的图片延伸学生的想象空间,体会诗人的意境。在这样的一组画面中,学生很容易把诗歌所勾勒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事件清楚地表达出来。而景物的烘托使学生能更深入地领会诗的意境。学生能否真正的体会诗人的感情呢?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秋天会给人什么感受,与同类状态下给人的感受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秋景往往是悲凉的体现,悲伤、戚苦是秋所烘托的,但是诗人在诗句中可否有低沉的情绪呢?对,没有。学生们会很容易的得出这个结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嘛!诗人是满怀好兴致,想要抛却世俗生活,隐居在这个风景如画、平淡幽闲的生活环境里。

2.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回放画面——诗句画面分析结束时,让学生再一次回顾这些画面,整体感受诗人的诗情画意。这个过程能力强的学生已经能把这首诗歌背诵下来。画面展示之后可以让学生闭目凝思,听一遍诗歌的朗诵范读,让自己徜徉于想象中。在这种想象的状态还没有从学生的头脑中离去时,我们进行“深入探究,欣赏品味”,让学生的理解更深一层。体会诗歌的无穷魅力,感受诗歌虽篇幅短小却意韵深长的特点。诗人笔下的风光越是美好,越能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时对诗歌进行归纳总结已经是件很轻松的任务了。

3.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巩固练习这一阶段,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学后测试,一部分是延伸练习。对诗歌的理解,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是基础练习;延伸练习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如此富有诗意的内容转换成小散文。应该说这个过程是简单的,也是困难的。简单,对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而言,可能这只是一个翻译;但是对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而言,想把画面描绘生动形象也是不容易的,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通过这一练习,笔者非常希望能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使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凝练与精彩。

第三个环节课外作业 提高能力

应该说课外作业才是真正检验这节课教学效果的部分。课外习题笔者是精心设计的,笔者希望通过这节课,能提高学生鉴赏同类题材诗歌的能力。笔者选择了三首王维的其他诗作,让学生去分析: 感悟诗的意境;把握诗的内涵;领会诗的艺术特色。而培养学生爱诗,成为具有诗人气质的人才是更为重要的。为了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笔者同样是选择了精美的图片去烘托诗歌,让学生课后可以任选其中一首,借助网络很好地完成这一习题。

总之,这是一首如画的诗篇,通过你们的表情,你们的眼神,笔者相信这些图片已经能够很好地调动起你们的审美感受。大家闭目暝思,回味这些图片,你是否感觉到自己正沉浸在大自然的梦幻般的怀抱中!希望借助这首诗的学习能激起你们读诗、爱诗的热情,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希望你们都能够感受生活美、能够为生活而感动、能够被自己所感动!

山居秋暝改写 篇4

夜,来得静悄悄的却十分迅速。晴朗的夜晚,皓月当空,银色的月光仿佛瀑布般一泻千里,却缓缓地落到地上,柔柔地将一切包裹住。好一派美丽的秋月夜景。

月光透过松树间的空隙照到地上,若隐若现,亦真亦幻,仿佛下了一场小雨,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雪纱”,细细地聆听,会有泉水击石的声响。“丁冬,丁冬”,虽然机械地重复着这一单调的旋律,但却富有韵律,忽远忽近,似有似无。

竹林中传来阵阵笑语喧哗,原来是浣纱洗衣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光回家去了;水上的莲叶轻轻摇曳,却没有秋风掠过,再仔细一看,原来有渔舟顺流而下。

山中之景是那么清澈明净,长风是那么朴实淳厚。看似喧嚣,却又如此和平恬静;看似恬静,却又如此充满生机。叫我怎能不流连忘归,叫我怎能不想置身其中。春草就随它的意衰败吧,我自可留在山中,效仿陶公,种豆南山,采菊东篱,静静地欣赏这里的秋景。

向往那种生活,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山居秋暝改写作文 篇5

闲情四起的心,忘了归路,幽幽地伴着松林间时隐时现的那轮亦如多情人般的皎皎明月,心底无比舒畅。走着,走着,来到了松林的尽头,眼前豁然开朗:一条潺潺流着的小溪顺着粗犷的山石蜿蜒流向山谷的另一头,皓月当空,映在清流之上粼粼波光如粒粒碎银般分外可爱,叫人伫足感叹啊!

忽而小溪那边翠竹林中鸣起了野鸭的“嘎嘎”声,继而一片清越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中,随后渐渐远去。顺心走去,不经意间竟然发现了一片宽宽的水塘,隐没在林间的青石阶上栖了几只懒鸭,呆呆地望着前面荡漾的水波。忽而水塘“哧哧”地泛起了一阵骚动,枯黄的残荷不情愿地排水披分,一条悠悠地顺流而下的小渔舟乘着明月寻着归路向外划来。

才一会的功夫,林中的一切又恢复了宁静,只有头上的那轮明月依旧痴痴地望着不思归路的我呀!

春花春草让人怜惜,然而时至深秋的今夜却早已衰败,但山中的秋水秋月冥冥中填补了这唯一的缺憾,足叫人欣喜忘返,就叫我多伴会儿这些可爱的精灵吧,兴许只有它们懂我,恋我。

魂归兮深山!

诗歌是凝固浓缩的语言,我们后世鉴赏诗歌,必须张开想象之双翼,把浓缩的语言“泡”开,让凝固的文字活起来。王维的《山居秋暝》乃千古绝作,写景更是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真的是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胜境!教,还是不教?怎么教?

思来想去,我决定还是让同学自行体悟——用文字来还原诗歌的景致。在还原的过程中,让他们调动起自己的生活感受,连接起自身的审美体验。我对他们说,“在写作过程中,哪怕你只产生了一丝一屡美的感觉,我写作的目的就达到了。”结果,文章交上来,我诧异了,他们对美的感觉实在是很敏锐!

秋雨的润泽清新、秋山的空明通灵、秋月的皎洁多情、秋林的妩媚摇曳、秋水的潺湲活泼、秋石的光洁滑溜,甚至是秋苔的青绿、秋露的朦胧、秋鸟的宛转、秋气的颤微,尽收囊中!

山居之人踩月而来踏月而归的浪漫超俗、结伴浣女撒落一片笑语的自由快乐、穿莲渔人满载而回的勤劳充实,甚至男的抽吸旱烟、女的追逐嬉戏、老的倚门等候、少的翘首期盼,毕赴笔端!

诗佛王维被眼前景的优美静谧、人的祥和幸福勾起万千萦怀思绪,比如厌倦尘俗的激愤、逃离官场的庆幸、魂归深山的愉悦、秋朝胜春日的豪情甚至永淹山林的心志,皆唤此中!

你说,学生对诗歌的体会都到这种境界了,老师还需多费唾沫,多嚼口舌了吗?这类作文训练,让学生自己走入诗歌,体悟诗情,在根本上扭转了诗歌教学中固存的“台上老师激情飞扬,台下学生无动于衷”的现状;同时也让我看到我们同学膨胀想象的张力,如果他们也活在唐朝宋代,说不定也会是才华横溢的诗仙诗圣诗魔诗豪诗鬼诗囚。

山居秋暝改写作文 篇6

一轮明月从山顶慢慢爬上,随即将清辉洒向依山峰起伏的松林。银灰的月光从松树枝桠间射下来,在地上映出纵横淡雅的水墨画。风轻轻地吹着,树枝摇晃,月亮也跟着晃动,那水墨画也不断变换着构图,仿佛有仙家操纵着,奇妙而优美。

松树下是湿湿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细细的花。低洼处总有汩汩的水向外冒,这些地底的水流不断汇集山上的新下的雨水,缓缓地向溪涧流去。溪水丁冬丁冬,在山石上欢快地奔流。而到山石嶙峋的地方,水流从高处跃下,溅起如云似雾的水珠,月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溪水流向山外,那里是一片郁郁的竹林。白天,青翠的竹林里,有色彩鲜艳的鸟雀飞出飞入;傍晚,百鸟归林,鹤舞鹃鸣。这时候,一群到溪水边浣洗衣物的姑娘媳妇,唧唧喳喳地笑着闹着,追着打着,走在竹林里。有时候还可以听到欢快的山歌。

村口,是一道河弯,山上的溪水跳跃着奔流而来,穿过松林,穿过竹林,穿过草地,流进这静静的河湾里。河湾里长着满眼的荷叶,荷叶伸展着,在银色的月光下,微风吹过,荷叶翻动,一道道凝碧的波痕缓缓地游向河湾的那一边。忽然,荷叶纷纷分开,河湾深处,一只只渔舟鱼贯而下。小渔舟上,赤膊的汉子,一边撑着船篙,一边开心地吆喝。

山居秋暝改写 篇7

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的差异导致传达意义的偏差,不同的侧重点给受众的信息重量不同。基于主位述位理论,本文旨在通过对唐诗《山居秋暝》及其英法译本的主述位分析对比,评价翻译文在形式方面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主位述位理论

Halliday(2000,37-38)对主位述位的定义如下: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是小句关注的焦点;信息的剩余部分,即使得主位得以延伸的部分是述位。主位述位的理论最先来自于布拉格学派。作为一个信息结构来说,一个小句包含主位+述位,而这个结构是通过顺序来表达,主位位于句首。语序的不同,表达的信息含量也就相应的不同。Thompson(2000:117-119)谈到“主位是小句的第一个成分,小句的剩余部分即为述位,当主位与述位重合时,被称作非标记性主位选择。”对主位与述位的划分,Thompson提供了两种划分方法:

但基于实用目的,我们不需要做如此细致的划分,在分析文本时,如果位于句首的从属句作为整个小句复合体的出发点,那么它就表示文本的发展方法(method of development,Fries,1981)。

3、对古诗《山居秋暝》的原诗分析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下面是对该诗的主位-述位分析:

本诗是严格的八句律诗,因此有着前后对应的文本形式,全诗的主位同时也是主语,因此事非标记性主位,只有第五六句可以采用两种划分方法,但在这里为了整体的效果,我们采用表格中(1)的划分方法。并列句前一句作为主位,后一个部分作为述位。我们可以看出本唐诗的主位有着结构上的规律,除了五六句是动词短语作主位外,剩余的句子都是名词短语作主位,形式严谨,结构对等,无论是形式还是意义,都非常紧密连贯。这在五言七言律诗中,表现的十分明显。

4、对英法译本的分析

本文选取谢百奎先生的英法译文,旨在对其进行主述位系统的分析,为方便描述,在这里用T(theme)代表主位,R(rheme)代替述位。这里为了全文的简洁,采用Thompson关于小句复合体的第一种分析方法。下面是对英译文本的主述位分析:

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且英语诗歌讲究押尾韵,头韵以及音步的形式对等。本诗第一句采用地点状语作主位,第二句是无人称主语作主位,三四五句是名词短语,第六句则是小句作主位,七八句是语篇主位与名词短语相结合的主位。

对法译本的分析:

谢先生对法文诗的处理也采取的跟英语一致的方式,即尾韵相似)。一二句是副词短语作主位,三四句是名词短语作主位,五是名词短语,六是时间状语,七是小句作主位,八是语篇主位与名词短语作主位。

原文与英法译文的分析与比较:

原诗的两个主位都是名词短语,述位是状语,而英译文则是地点状语和无人称主语it充当主位,英述位第一句是副词短语,第二句是动词短语,结构不一致;法译文两个状语作主位,两个从属句作述位,与原文差异较大。中英法译文之间的形式差异较大。

原诗主位是名词,英法译文与原诗主位一致;原诗述位是动词短语,英法译文与原诗也一致。总的来说,三四句有严格的主述位形式对等。

第五句英法译文与原诗主述位成分一致,第六句中法一致,但英译文采取了前后颠倒的顺序将两个小句的关系处理成并列,法译文则翻成了从属关系。从第五六句的对偶来看,英译文的第六句的形式与原诗差异较大。

英法译文按照原诗的释义添加了语篇主位though even和meme,其他与原诗一致;法译文将第七句处理成从属句,也是按照原诗释义来解释,第八句三者主述位形式一致。

5、总结

语篇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三大元功能之一,是将概念与人际功能相结合的纽带,对语篇进行主位的分析,可以为听者或者读者提供一个语篇框架,这是主位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述位是在主位的基础上对主位进行的修饰和延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篇的内容。综上八句的中英法三个文本,我们可以看到英法译文与原诗的主述位形式存在很多的不对等情况,但是并不能说明翻译文本是不好的翻译作品。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形式对等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到文本的整体语境,表达的意义,受众对象的心理文化因素以及各种语言内部本身的语言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 edition).London:Edward Arnold.1985/1994.

[2]Geoff Th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2000.

[3]郝中秀,张龙宽.试论形式对等在英语格律诗汉译过程中的重要性[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4]聂巧云.形式对等与拟形诗的翻译[J].双语学习.2007(10).

山居秋暝改写 篇8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山居秋暝》

一、引言

图形与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该理论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在西方已经有比较成功的实践,但在中国还较少有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古典写景诗,尤其是山水田园诗纷繁多姿,主要通过营造意境来表达感情,因此不管是在诗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其解读过程中都涉及很多认知因素,诗人表达意境的过程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构建一幅图画的过程,读者解读的过程则是通过诗歌的语言对大脑中原有的意象进行激活的过程. 所以,田园诗具备用认知语言学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的语篇特点,本文将在简要介绍图形——背景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用该理论对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进行分析.希望以此能培养一些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古诗的习惯。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是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首先提出,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对它们不断地进行整理,划分成图形(figure)、背景(ground)和后景(background)来组织语言表达。“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显的部分,是认知的焦点,“背景”是为突显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图形和背景不能同时被感知和理解为相同的,决定图形的因素是完形感知,容易被感知为图形的事物一般具有完整的形状和结构。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

三、用图形——背景理论解读《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山水名诗,诗中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此诗的镜头衔接和跳跃较独特,构图和谐,意境完整。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首联从整体着眼,为全诗设置了一个宏大的背景。交待了季节,点明状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

颔联颈联四句诗,给人感觉就好像几个精彩的镜头剪辑而成的一小段电影。首先,“明月松间照”写无声的动态,镜头由远而近;在空旷的大山的背景下出现的第一个图形—明月在此句中与松林形成了另一组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此时图形与背景交相辉映,意境深远。“照”这个动词体现了明月这一图形和松林这一背景之间的关系。下句写有声的动态,镜头由近而远。画面发生了变化于此同时图形和背景也随着移动变换,出现了新的背景——石,潺潺清泉流动其中作为图形。一动一静,分离鲜明。其次,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拓展一步,进到人事生活。上句写有声的动态,镜头由远而近,由隐而显;图形——浣女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的背景下越发突出。下句写无声的动态,镜头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几艘小船满载星辉,尽兴而归,满眼荷叶纷纷倒向两边,掀翻了无数晶莹剔透的水珠。在此,背景是因船动而动的莲和已经被模糊化了的河水,而图形——满载而归的小船在画面中被显现出来。

以上三联中近景高处的明月照松、清泉流石,低处的模特儿似的浣女与渔人又都以新雨后的空山为其背景构成一画世外桃源般的画面。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诗人在尾联由衷地倾吐出“王孙”可留的感叹了。因此可以说尾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虚写.其意已于前三句之远、近景中暗示出来。“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貌似劝人,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

这首诗以动态为动力推进艺术画面层次分明、自然灵活的在背景——图形间进行转化。同时又由中心思想作为一条主线,把各个动态鲜明的局部画面联结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给人以美妙的立体感。特别是中间两联,意境优美。“明月松间照”是一幅画,“清泉石上流”又是一幅画;“竹喧归浣女”是一幅画,“莲动下渔舟”又是一幅画。难怪苏试评价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东坡志林》

四、结束语

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原理看似简单,但若将其运用到中国诗的艺术分析中则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山水田园诗一般通过动词和色彩来突显图形,为运用图形——背景这一理论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本文从图形——背景的基本概念和建立出发,探讨了《山居秋暝》中图形——背景的建立、转换,以此来验证图形——背景理论对汉语文本的解释力,拓宽了对汉语文本的解读思路。

参考文献:

[1]赵艳芳.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饶树金,谈《山居秋暝》的禅境禅趣[J].现代语文,2006(8).

(作者简介:何银萍(1982-),女,陕西咸阳人,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山居秋暝改写成作文300字 篇9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

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山居秋暝》教案 篇10

1、教学设计

诗歌有音乐的韵律美,教学生在平平仄仄的朗读中品味;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导学生从有限的字词中品味无尽的诗境、诗人的志趣追求,从而洗涤自己的心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

2、初步掌握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3、背诵并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通过想像联想重建画面,感受诗的意境美;通过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体悟诗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王维其人,感悟诗人宁境恬淡的心境和归隐情怀;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3、学情分析

诗歌鉴赏是高中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心里甚至害怕,我以为让他们愿意去接触去读是重点,故而本节课重在引领学生通过读通过想像领悟诗境之美,加之我所教授的班级是文科班,在表达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诗歌作为素材。

4、重点难点

通过想像联想重建画面,感受诗的意境美;通过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体悟诗人的情感。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学生熟悉的山水田园诗导入新课。

二、《山居秋暝》鉴赏(一)品读诗之音韵美

提示:注意诗歌的节拍、停顿,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韵律美。(二)品诗歌之境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意象——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岩石、竹林、浣女、青莲、渔舟;意境:清幽淡雅、静谧美好、明净自然

2、请展开联想,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明确:山雨初霁,空明清幽,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特别清新,天气格外地凉爽。

雨后碧空无尘,明月悬空,银色的月光铺洒在松林上,清泉流经山石,水石相激,淙淙有声,悦耳动听;竹林处传来一阵嬉闹的笑语声,原来是洗衣女披着月光盈盈地结伴归去;莲叶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渔夫摇着渔船顺流而下穿过荷花丛归来。

小结:王维诗的特点——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悟诗歌之意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明确:表达了诗人宁静恬淡的心境和高洁的情怀,以及对理想中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为什么诗人有这样的情怀和追求? 引出诗歌鉴赏的方法——知人论世(四)析诗歌之法

1、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明确:前三联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尾联则直抒胸臆。

2、再读中间两联,诗人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 提示:俯仰、远近、高低、色彩、动静、虚实、视听

明确:俯仰结合,视听相兼,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人有景,幽静而不失生气,寥寥几笔,将山间雨后的情景描绘得如水墨画般清新淡雅,画意盎然,且洋溢着诗人愉悦闲适之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三、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一)鉴赏方法

1、意象分析:通过意象品味意境,体悟诗人的情感(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2、抓住情点——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字眼/诗句。

3、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的生平、志趣及诗风分析。

注: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的不同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旨趣。)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二)特点

1、意境——清新(幽)自然、恬静淡雅、静谧美好、优美明丽

2、情感——或表达对山水田园风光的喜爱,或表达悠闲、闲适、恬淡、愉悦的心情;或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或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或表达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心境;

3、技巧——抒情方式: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描写角度:远与近、高与低、俯与仰、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视听结合等

四、迁移训练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晓至湖上(清)厉鹗(2011福建卷)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五、写作迁移

此诗切题、层次清晰、描写生动,可给我们写作技巧上的借鉴;同时,诗人及其诗歌的立意、选材亦可成为我们作文的立意、素材。

适用作文题:诗意地生活、打扫心灵、为生命着色

六、作业布置

1、背默整首诗。

2、完成课内练习。

《山居秋暝》教案 篇11

1.品读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诵读课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3.对王维思想的了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思考: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王维)

二、走近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三、诵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四、初步感知:

1.这是一副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山居” 、“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

“山居”:山中的居所。“秋暝”:秋天的傍晚。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2.抓住意象

空山新雨后, 时间 、地点、天气(背景)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景物:月、松、泉、石(主体)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人物:浣女归、渔舟下(主体)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诗人愿望(抒情)

王孙自可留。

3.发挥想象,联想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请抓住意象极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范文)山居秋暝

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里缓缓游动。

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在了枝头。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流向远方。

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曳的少女提着浣沙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

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的河心,收网的汉子,驾着满仓沉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万念俱寂,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纯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

五、深入鉴赏

1.讨论:本诗尾联体现了诗人的愿望。尽管这时春芳已歇,为什么诗人还愿意在这里流连?是什么东西吸引着诗人?

“空山”如何理解?

“空山” 的理解

环境: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尘世喧嚣)

心境:空明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美在哪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句中蕴含了哪几组对比?

动静、声音、上下、远近、色彩、刚柔等

相对、对比中,景是和谐的,主要特点:幽清、明净。

3.为何先写“竹喧”再写“归浣女”,先写“莲动”再写“下渔舟”?

景是和谐的,那么人加入又如何呢?下

景、人的组合,是完整的田园生活图景,景、人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山村的自然美: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 ――清新、宁静

村民的生活美:淳厚朴实、勤劳善良、和平安乐

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景清幽、民风淳厚。

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这里安静、淳朴的生活是他的生活理想,他又深受佛道思想影响,所以选择隐居。后人称之为“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憩居”。

4.由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景清幽、明净,以物芳而明志洁;

人淳厚、朴实,广人相而望政通。

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呕见王侯。――王维

六、扩展阅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体现宁静、淡泊的志向,《红尘之上》把诗句送给哪些人?这句话对他们分别有何特殊含义?诗人希望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作者希望他自己以及他的`各种朋友都能摆脱世俗、欲念的束缚,建构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人际关系。

七、课后思考:

除了隐居,有无更好的方式?

隐居是不是逃避?试与屈原比较。

山居秋暝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相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理解并识记一些文言词汇。

4、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

1、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中的图画美。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以动衬静的写法,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教学用具: Powerpoint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型:朗读课和导读课相结合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提问诗歌相关文学常识:

(1)创作朝代(2)作者及其生平(3)作品体裁(4)作品来源

2、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

(1)暝

(2)空山

(3)新

(4)喧

(5)浣女

(6)随意

(7)春芳歇

(8)王孙

二、精心导入

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盛唐的诗坛,群星璀璨,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诗佛王维。王维早年曾写过很多质朴感人的诗篇,脍炙人口。像写缠绵相思的《红豆》,写思乡思亲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离别深情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些诗,每每读,令人感怀不已。正如古人所说“诗穷而后工”,凡有成就的诗人,其仕途往往坎坷多难。王维也不例外,中年以后,仕途受挫的王维厌倦了官场的纷争,过起了寄情山水、参禅悟道、渴望归隐的生活,让疲惫的灵魂在自然山水间变得润泽愉悦。至情至性的王维自此登上了盛唐山水田园诗的顶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山居秋暝》,一起来领略王维所创造出的诗情画意。

三、解难答疑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

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

4、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情诗意。

四、课文赏析

1、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 先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王维的认知,然后出示课件,大致地介绍王维的生平、诗歌与成就。(2)诗歌朗读

先放一遍音频朗读,然后让学生齐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3)讲解释义

由题目入手,根据注释逐句的解释诗句的含义,包括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个别字词的妙用之处。(4)意境概述

通读全诗,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诗文整体意境的感受,再究问他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意境的。对他们的回答加以修正、完善、归纳总结出全诗的意境。

2、整体把握,出示思考题: A、诗歌中出现那哪些意象? B、诗歌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色?

C、写景是为了抒情,作者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3、深入鉴赏

本诗作为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灵活运用动衬静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其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1)首联起笔写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群山如洗,空明清幽。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空”为全诗之眼,言山空实则为心空,诗人晚年已经参悟世间万相,看透人事纷争,心境归于宁静。

(2)颔联先高处着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清泉映月图:—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一静一动,一色一声,和谐安适。“松、泉”两象言归隐之情趣,古人归隐,均言埋迹林泉,遁形江湖。

(3)前四句写自然万象;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写人物活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要符合诗律,故用倒文,实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地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竹、莲”均为高洁之物,浣女渔舟则写出乡居安适之氛围。

(4)尾联乃言志之语,自然万物盛衰荣枯已不为诗人关心,“自可留”是自可隐,顺应天性,恬然自适在结尾显露无遗。

4、小结。

中国古代也有“歌咏言,诗言志”的说法,本诗之志又体现在诗的景和画中,因此苏东坡曾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此诗之“意味”在于诗人心中埋迹山林,闲适自足之真性情。本文作为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灵活运用动衬静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其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为我们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5、质疑讨论

(1)关于“空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两句可用来诠释王维此时的心境:“空”不光写出清幽安闲之境,也正是诗人皈依佛法之悠悠禅心,不是山空,是心空。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

[明确] 是。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3)尾联运用典故,而取其相反之义,我们怎么理解这一句?它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 关于王孙的典故:《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意谓任它春芳尽,王孙也可久留。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景物深深陶醉,他情不自禁地感叹:芳菲的春天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也别有一番景象,也一样的美好。“随意春芳歇”只是作陪衬,而真正的重点则是“王孙自可留”。这句话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之感,深化了主题,同时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五、诵读提示

1、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2、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3、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六、板书设计:

《 山 居 秋 暝 》 王 维 ——诗人、画家、隐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时间、地点、天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景。明月、松、清泉、石 ——自然美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景。浣女归家,渔舟下流)——生活美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愿望)

诗中画 画中情

居 明月 青松 清泉 山石 高洁情怀 热爱自然 向往田园 远离尘俗 秋 竹喧 浣女 莲动 渔舟 向往田园 渴望归隐 厌弃官场 超然淡远

意境: 优美、宁静、闲适 语言风格:清新淡雅 鉴赏方法:知人论世

七、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文、默写全文。

《山居秋暝》教学反思 篇13

其次,时老师与王老师都提出了一点,就是《山居秋暝》作为一首诗歌,学生读的不够多,仅仅是在授课之初分小组进行了齐背,有感情的示范性朗读缺乏,未能将诵读贯穿于整堂课中。这个意见非常中肯,点明了我授课的一大不足。平时上课,对于诵读的引导就有缺陷,机械的将背诵与讲授分开,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成了死记硬背,对于文字美、意境美无法真切感受。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把诵读与讲授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感情,把握诗歌。

再次,李老师与秦老师还对导学案的设计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尤其是对于“志趣”、诗歌具体意象等问题做了讨论,并就如何设置导学案上的问题做了探讨。通过与老师们的探讨,才发现导学案上个别题目的设置不够准确,个别问题的表述不够明确。因此,在以后准备导学案的过程中,对于设置的题目要有针对性,所问所指要具体明确,同时,还要保证课堂连贯性。

第四,课堂上教师的语速过快。针对这一点,必须自己从心底做出重视,一年多的教师生涯,听课老师曾多次反映我讲课语速过快的问题。以后上课,开口之前,要首先告诉自己,说话慢一点,再慢一点,保证每个学生都听到明白再继续往下说,毕竟,进度不是最重要的,让学生学会听懂才是目的。

最后,是我个人对自己课堂的一点反思。这节课,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展示,暴露出我准备的仍旧不够充分,虽然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在八班展示过一遍,但具体细节自己还是把握的不好,对于学生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调控引导,这不只是因为自己课堂掌控能力不足,更是知识经验缺乏的表现。一堂成功的课,靠的不仅仅是三四天的准备,而是知识的日积月累,因此,平时一定要加强专业学习,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广泛涉猎,多读多思,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顺利授课打好基础。

山居秋暝扩写 篇14

下午的那场淅淅沥沥的小雨终于停了,推开窗户,一阵凉意扑面而来。抬起头,雨水打湿了屋檐,从我的眼前一滴一滴直落入泥土中。天空是蒙蒙的灰色。我打了个寒战,将头缩回屋内,着上一层青衫,走出门,静静观赏这新雨过后的山间风光。我深吸了一口气——雨后,山间的空气真是清新。这时,一片枫叶轻轻飘落到我手中,啊,又一个秋天来到了,我在这儿呆了多久了呢?

明月初出,它是那么的皎洁无暇,那么洁白朦胧,那么绮丽明净。那雪白的银光,被松针扎碎,洒满了一地。我俯身想去拾起,却摸到那混杂着雨水的泥土。我前往潺潺的山泉边,想把手洗净。泉水,从青山陡岩中倾泻而下,犹如一条白练;从山石缝隙中喷涌而出,仿佛一朵朵水仙。清澈的泉水喷涌着,似珍珠,似宝石,似水晶……我把手伸入水中,便触摸到那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碎石。那泉水从石头上流过,唱起叮叮咚咚的歌声,我借着明亮的月光,看着这泉水从泥土的黄色变回那无暇的透明,欢快的`奔向远方。

我不由自主渐行渐远,走着走着,忽听得前面的竹林中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洗衣服的女子们回来了。那一阵又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不停在我耳边回荡。荷塘里水面上,荷叶不停地摇动,水面起了波澜,嗯?莫不是龙王显世?渐渐,一叶扁舟映入我的眼帘,船头、船身、船尾,依次出现。映证了我的猜想并不正确,我反倒有些沮丧。

上一篇:物业创优验收工作汇报下一篇:民意调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