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精选8篇)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篇1

一、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1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我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我国的农业来说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我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我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加入世贸组织和环境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我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我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

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我国是公约的签字国。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二、我国环境问题国际履约压力沉重 需要深刻反省

1992年7月,中国第一个“21世纪议程行动方案”出台,这被研究者认为是我国首个由政府颁发的环保人物大奖“绿色中国人物奖”之第一届。主办方立志将“绿色中国人物奖”塑造成一个真正具有公众精神的奖。它的候选人名单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组委会将做到最大限度的透明和最广泛的参与,塑造出最具有公信力的社会品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认真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个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绿色中国人物”背后的故事也一定充满忧患。因此,我特别希望,这不仅是一个真正具有公众精神的奖,而且是一个促进政府和社会公众全面反省的奖,反省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带来巨大影响,反省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只有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才能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比如半个多世纪来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政策,以及延至今日的大城市对外来人口特别是外来农村人口的歧视政策,使大量人口滞留农村,带来了极大的环境、经济和人口压力。中科院曾通过卫星遥感,对我国西部12省区的土地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西部有1/5的土地承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造成许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目前适宜生存的好地方只有国土总面积的1/3。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人口从6亿增长到了13亿,多了一倍。而荒漠化及严重水土流失地区的面积各增加了约一倍半,中国可居住土地从60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00多万,少了一半。中国人每年搬动的土石方量是世界人均值的1.4倍。而据著名经济学家仲大军先生的分析,由于二元户籍制使大量人口滞留农村,中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多生了一亿人口。

再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不公平不合理的产权安排(特别是在土地、矿产资源方面)以及缺乏科学的决策体制等方面的问题,用资源高消耗刺激经济高增长,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中国成为世界上自然资产损耗最严重的国家,45 种主要矿产15年后将剩下6种,5年以后6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单位GDP污染排放量则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生产率却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国土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成为劣五类,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干净的水,一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1500 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

再比如,我国环境方面的国际履约压力也十分沉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如果火电厂燃煤排放的温室气体一旦超出人均4吨,我们国际履约的费用每年就要达到500亿;世界银行计算,2020年之后,我们仅为燃煤造成的疾病就将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占GDP的13%。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缘于其对于自身的反省能力。加尔布雷思在其《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的开头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好社会是通过不断反省不断改进得来的。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篇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09年7月21日在出席环境宏观战略座谈会时强调:“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 也是民生问题。”因此, 深刻认识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 深入探索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环境和环境问题

环境, 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它不仅被单独使用, 也常和其他词组合成复合词, 如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地理环境等。不同的学科对其涵义有不同的界定。本文所研究的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问题, 主要是指影响人类生活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当今世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生活领域的扩大, 人与自然的平衡遭到破坏, 人类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化,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环境污染, 已成为人类生存最严重的危机之一。

1.2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均物质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与全球化的经济体系“接轨”的步伐加快,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激烈化和外显化, 尤其是环境污染十分突出。

1.2.1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全国600多座城市, 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年日均值为320微克/立方米, 污染严重的城市超过800微克/立方米, 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近10倍。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 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而且酸雨严重区已越过长江, 向黄河流域蔓延。

1.2.2 水体污染形势严峻

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 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我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仅占10%, 基本符合标准的占20%, 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达70%。以地下水为饮水的城市, 90%以上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而且污染逐年加重。

1.2.3 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目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不仅使我国失去了大片宝贵的土地, 还使河床升高, 湖泊、水库淤积, 因而洪涝灾害频繁, 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峻的威胁。

建国以来, 我国沙漠面积已由15亿亩扩大到25亿亩, 全国已有6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流沙。荒漠化年均扩展速率达4%以上。

1.2.4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

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亿吨, 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 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 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1.2.5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 同时还会继续扩大。许多专家、学者提出, 在环境问题上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而且可能重蹈50年代人口问题的覆辙, 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 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2.1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同时依据人类的意愿, 保护和改善环境, 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 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

目前, 世界上环境保护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 环境保护的范围由工业污染的依法治理扩大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进而扩大到对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等文化环境的保护。

2.2 加强环境保护的建议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环境监测、监理、统计、科研、宣传、教育体系, 环境保护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变到源头控制。但是,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因此, 必须寻找与所有者利益兼容的治理机制, 实现生态环境的宏观治理, 建立并健全干预机制, 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长期、有效地开展。

2.2.1 加强教育, 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环境保护的开展, 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需要全国的共同参与与支持。因此, 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 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 切实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 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特别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教育, 以提高环保执法水平。

2.2.2 强化法律手段, 切实落实环境保护

我国虽然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但是, 在法律的执行中问题还很多,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很普遍。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因此, 环境保护要进一步强化法律手段, 修订与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要努力填补环境法领域的空白, 尽早出台《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有毒化学品管理法》以及与单行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加强地方环境资源立法, 使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相互配套, 使法律对环境的保护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我国的环境执法体制及各执法机构的职责, 避免由于执法机构的职责不清、多头执法而影响执法效力的问题。

2.2.3 改变发展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使环境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必须走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分离的误区, 确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可分的理念。我们再也不能沿袭过去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型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 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从传统的发展模式改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即从资源消耗型的发展转变为资源节约型, 从破坏环境型的发展转变为环境友好型, 从技术落后型转变为技术先进型, 从管理粗放型转变为管理科学型;要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 建立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 运用市场和科技的力量, 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

2.2.4 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化

加强环境保护, 必须发展环保产业, 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环保产业, 要通过观念更新, 创造环保产业的需求。要在决策体系中增加和突出环保评价程序, 依法采取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 从而确立环保在经济活动中的根本地位和权威, 由此创造环境保护产业的需求。

要通过体制创新, 引进环保市场化机制, 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化。要通过调节税收政策, 优化推进环保产业化的政策体制;要通过转化和应用环保科技成果, 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含量与水平;要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财力投入,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方式, 鼓励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篇3

【关键词】 环境会计 问题 对策

环境会计的产生源于全球经济迅猛发展而带来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问题。这一概念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由西方学者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挪威、日本等国环境会计已形成了初步理论框架,并具有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的说来,我国环境会计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尤其是实务方面更是进展缓慢。因此,如何在不断完善环境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推动环境会计在我国的逐步实施,不断提高环境会计实务水平,应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一、环境会计基本描述

所谓环境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对各会计主体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传统会计只强调经济效益单目标决策,在争取经济增长的同时,少计甚至忽略环境因素,没有将环境问题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很好地纳入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加以研究和解决,局限性明显。如没有将环境资源以及企业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作为资产、负债要素加以确认,也未将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纳入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范围等。传统会计在企业成本核算方面只顾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制造成本,忽略自然资本,使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得不到真实反映,由此计算出的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社会经济真实发展速度,虚增了社会财富。环境会计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经济业务过程和结果,在经济决策上对环境和社会问题给予更准确的客观关注,实现了企业管理乃至整个经济管理由经济效益的单目标决策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拓展,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我国环境会计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形成环保文化氛围

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加强是环境会计顺利推行的前提和基础。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从环保调查资料显示,无论是公众还是企业,都普遍缺乏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当环境污染直接侵害个人利益时,才有较多的人愿意采取行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而企业也是为了短期利益,不愿意在环保上做更多投入。另外,我国环境教育严重缺乏。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全国规模的公众意识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普遍很低。在评价政府近年来治理污染措施时,公众知情最高的是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而64%的人对政府采取的治理污染措施并不了解,34.8%的人对“治理污染措施”的认知还停留在环境卫生的层面上。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是环保法规不完善。我国虽然在环保方面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然而距离世界先进国家的立法水平还很远,特别是在可操作性方面亟待完善。二是环境会计准则缺位。现行的环境法规对会计事项处理不具有可操作性,2007年率先在上市公司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环境因素的考虑,也只体现在将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之中。我国环境会计实践无论是在核算对象还是披露形式方面都没有统一可循的规范。同时,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大多企业不愿主动披露环境信息,这严重地阻碍了环境会计实务的开展。

(三)一些环境问题的准确计量有困难

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难,技术与方法的不先进,这是环境会计从理论走向实践面临的一个极大的挑战。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可利用技术与方法的限制性,使得环境成本的核算较为困难,尤其是污染成本的计量更为复杂。例如,某一次的污染物排放可能对今后一年、几年或更长时间造成影响,所以要分辨出某一污染物的排放在哪一年造成多少损失是非常困难的。又如,对水污染损失成本的量化,有毒污水排到河里,使渔业受到损失,人们饮用水导致生病、精神上受损失,这些损失都应计入水污染损失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成本的量化很难考虑全面。

(四)环境会计专业领域人才匮乏

环境会计是由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物学、会计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一门学科,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对于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环境资源、成本、污染等问题的会计处理,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则应用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培养会计人才还是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会计学科没有设置相应的环境会计,因此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好,缺乏全面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

三、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应该调动社会各界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他们的行为是环境和资源破坏的直接因素,督促他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企业绿色意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们才会考虑建立、健全适用于本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企业管理人员也只有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与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可在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环境会计才能得到真正的推行。

(二)加强立法促使企业主动实施环境会计

一方面,政府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增大企业的违规风险,使企业将环境活动视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渗透到企业日常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促使企业主动实施环境会计核算与管理。另一方面,加强环境会计法规建设,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将环境会计对企业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将环境会计付诸实践的强有力的保证。出台环境会计准则及相关财务准则,使环境会计核算操作及财务指标分析规范化,为环境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客观标准。会计制度也应逐步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等加以具体化,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由财政部牵头,联合环保、税收等各方共同筹划增加环境会计相应的准则内容,也可制订环境会计制度或对现行会计制度补充有关环境会计核算与财务指标内容。

(三)进一步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

在我国,环境会计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理论与实践还未融合,有待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一是注重学科交叉运用的研究。因为环境会计学是一个边缘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领域很广。将会计学与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等诸多学科有机结合解决环境会计中的诸多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与规律,不断丰富其理论。我们不仅要重视会计理论的归纳和演绎,更要注重对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探索,因为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科学的会计理论,合理有效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便无从谈起;同样,没有好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会计理论的力量便无法施展,也就不会有环境会计实务的开展。三是积极引进和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西方国家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走在我国的前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要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的探讨,解决成本确认、计量等方面的难题。

(四)加快环境会计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环境会计人才的奇缺是制约环境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会计专门人才应是当前及以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一是推进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加快研究在高等院校如何开设环境会计相关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步伐,尽快填补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领域,造就真正的环境会计专门人才。二是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环境知识培训,使他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有充分的认识。三是加强会计人员与企业内部的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的沟通与协作,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建立环境会计的有效途径。四是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引进国外企业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论教材,培养适合企业开展环境会计的适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顾碧红.环境会计目标及信息披露初探[J]商业会计,2007,(22).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篇4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而且,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生态破坏问题

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目前总的状况是: 小片治理,大片加重; 上游流失,下游淤积; 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根据计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8%,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据估计,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长江流域为22亿吨。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水土流失是“ 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荒漠化加剧

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简称土地沙化,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继续保持现在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土地荒漠化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3)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

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耕地是制约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人地关系始终非常紧张。根据统计数字,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自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目前由于国家基建、退耕造林、退耕改牧等原因,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减少,进入90年代,更由于大搞“ 开发区”,占地多达1100万亩。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从1952年的2.82亩下降到1995年的1.18亩。人口、耕地的逆向发展,一方面形成中国农业极高的土地生产率和极低的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对相对贫乏、潜力有限的耕地资源造成持久的压力。因而带来对土地的掠夺性索取,重用轻养,过分消耕地力,造成土壤质量日趋下降。

4)森林资源不容乐观

中国历史上曾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经历代的砍伐破坏,中国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少林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据第三次全国森林清查(1984— 1988),我国森林面积为12465万公顷,覆盖率12.9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87年为31.1%); 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14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2%; 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8.3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7%。

我国森林的大量砍伐与农村能源的缺乏有很大关系。我国农村生活用能以非商品能源(薪柴、结杆)为主。全国每年消费的3亿多立方米木材中,约有1/3用于烧柴,仍不能满足农村基本生活用能的需求。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否则为满足基本需求而大规模砍伐森林的现象将会停止。

森林是维持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发展的生态屏障,具有改变和调节局地小气候,防风固沙,保存物种等多项生态功能。而森林资源的日益丧失,将使其生态功能减弱,进而引起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的加剧,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

5)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我国草地资源约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可利用面积43亿亩,其中北方草地33亿亩; 人均可利用草地面积不足4亩,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天然草地的自然条件比较差,草地的生产力较低,其中,中质低产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近1/4,段质低产草地21.3%,并且存在着退化、沙化和盐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对草原掠夺性的粗放经营,破坏了草地生态平衡,使草地生态系统严重恶化,50年代以来,国家对草场畜牧业投入甚少,全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是发展趋势,草原严重退化面积9000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且以每年130万公倾的速度退化,全国平均产草量80年代比60年代下降了30— 50%。此外鼠虫害肆虐草原,牧草损失严重。对草地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以及盲目开垦,不仅使草地生态退化难以逆转,还严重影响起畜牧业的发展。

6)野生及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

我国的生物资源相当丰富,拥有高等植物近3万种,陆栖脊椎动物超过2300种,生物多样性具世界第八位。由于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以及过渡捕猎、捕捞等,使我国大量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种群数量减少,很多物种已经或濒临灭绝。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 20%处于濒危状态,高于世界10— 15%的平均水平。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标志,它具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含义。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及人类生存的关系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成为未来生态保护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就保存了其生存的环境。

7)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忆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年均河川径流量约2.7万亿立方米,人均径流昨不足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 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全国水资源的82%集中在耕地仅占全国36%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对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影响很大,短期内难以缓解。

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上升,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我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平均日缺水1000万吨以上,其中100多个城市供水矛盾突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亿元; 在农村,每年因缺水而不得不缩小灌溉面积和有效的灌溉次数,受旱面积2000万公顷,造成粮食减产,还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我国一方面水短缺,另一方面浪费严重,占农业用水绝大部分的灌溉用水的效率一般只有25-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高出发展国家几倍到几十倍。同时,水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水资源的紧缺。今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限制因子。

8)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损失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旱涝灾害威胁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历史上平均每两年发生较大旱涝灾害各一次。1949年以后,我国灾害发生次数增多,频率加快,危害加重,这与人类各种不合格开发活动导致自然生态失衡有密切关系。

2、环境污染问题

1)乡镇工业环境污染迅速蔓延

1978年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数量增长了十倍多。与此同时,不少乡镇工业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的合理应用与环境保护,造成农业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由点到面,迅速蔓延。

由于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与农业生态系统联系密切的特点,且大多采用城市淘汰的落后技术或从事污染密集型行业粗放经营,对农村环境破坏显著,局部地区污染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最新的乡镇工业污染调查显示,1995年全为乡镇工业污染源121.6万个,比1989年增加了一倍多,其排放的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法和固体废弃物分别占全国的44.3%、23.9%、50.3%和89%,其发展趋势之迅猛、影响面之大、后果之严重、治理难度之大,已使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农业化学物质污染形势严峻 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品的使用是我国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所造成的农业自身污染在我国农业环境总体影响中已占相当比例。

3)整体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城市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工业、人口、污染物排放最集中的地区。从总体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有了较大发展、城市供水能力、绿化面积水处理能力等成倍增长,但相对于城市发展及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不论是绿地覆盖率,还是“ 三废” 处理能力,水平都很低,城市环境问题相当严重,整体情况没有改善,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发展。

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展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城市地成水污染严重普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城市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全国城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法和酸雨危害最重,污染程度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其特点是北方重于南方,冬春季重于夏秋季,大中城市重于小城镇。废气、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上升。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逐年增加,一些特大城市中,氮氧化物开始成为首要污染物,在煤烟型污染上又迭加上石油型污染,城市汽车的快速发展无疑起了重要作用。估计随着汽车的发展和普及,这种污染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日美术界增加,综合利用率低下。199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不包括乡镇工业)为6.4亿吨,比1981年增长了71%,综合合利用率仅为40%左右,历年积存量为66.4亿吨,人均5.5吨,土地约5.54万公顷。我国排放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大部分未经无害化处理和科学处置,不断增长的有毒在害废弃物,将成为替在危险。

上述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问题,形成了中国顺利进入下世纪乃至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巨大障碍,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必须把治理生态环境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把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基本内容。

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既有客观的因素,比如,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另外,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等;但更多的原因还来自于环保责任的缺席。

在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从而,为了吸引资金特别是外资,不惜牺牲环境,把各种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统统照单全收。从环保责任来说,虽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虽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可面对淮河上百公里污染团等环保事件,至今并未见到有哪位市长、县长主动承担责任。这与建立广泛的经常性的“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追究相距甚远。

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的过分影响,已经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并引发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一些地方屡屡发生的重大污染事件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就此而言,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法律和政治问题。

正是出于对环境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在本次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其核心内容就是将环境保护置于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地步,做到两者同步进行。这是我国首次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显示了政府彻底解决环境问题的意志和决心。

但正确的理念须辅之以坚实的制度框架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与协调,首先,国家在规划和调整各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就应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其次,落实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规定,在相关的法规中做出明确的细则规定,从而使法律责任的追究成为可能。

还应看到,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是紧紧关联在一起的。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新特点,是污染由城市向农村、由东部向西部转移。所以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大部分地区,并不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是贫穷的西部和广大的农村,这些地区为发达地区输出资源、承担生态破坏的成本,却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导致贫穷和污染交合的恶性循环。要让生态脆弱的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生态而非经济发展的责任,就必须有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

环境保护的多年实践说明,没有民众参与的环保最终很难取得成功。目前,公众环保参与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从法律与政治上,建立一套有效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机制。特别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有关统计表明,中国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已经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质堪忧,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可以说,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非常艰巨。但从“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环境指标却未能如期完成来看,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远远不够。因此,当务之急,是细化落实已有的环保法规。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原因,并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开展,环境法治也显得尤为迫切,但现行的环境法制建设存在诸多的弊端。本文探讨了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的特殊性,并对当今的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 环境法治 环境问题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其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称为这一中心事物的环境。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就有差异,相对于人类而言,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它既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地震、火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问题是第一类环境问题,而“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所产生的有害影响的现象”(2)是第二类问题,笔者在本文中所要阐述的环境问题也即第二类环境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某一环节问题,而是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法制建设逐步推进的今天,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进程的轨道,以法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应该说是当前环境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本文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作一下探讨。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即由于过分开垦荒地,滥伐林木、过度放牧,掠夺捕捞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等等。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通通给破坏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是,今天也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农业变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正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也称环境公众受害,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包括环境破坏),如大家都知道的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渗漏事件和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放射性泄漏事件,这两起事件到现在让人想起来都还有某种恐惧的感觉。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全球性和广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目前,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而在我国,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并且已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198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68亿吨,处理率仅为27%,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3)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80年代初的不完全统计,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690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元共计955倔元,约占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从这样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势必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2、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下面笔者将分别进行一下具体的阐述。

(1)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人文社会因素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那么现代的生态学,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4)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从现行的角度看,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这是用不着忌讳的。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所谓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5)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一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此的差,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第三,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二、对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笔者就对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作以下几点探讨即对我国环境问题作几点法治化的思考: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执法与司法的改进、法律监督的强化、公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强化、对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思考。

(一)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

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法律的调整范畴基本上未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环境法在立法上升也未转型,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事实上,环境保护不仅包括对已有污染的治理,还包括对现有环境的保护。然而我国的立法长期忽略了这一方面,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自然资源保护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环境总局负责人在谈到西部环保工作时强调,“一定按照江总书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要求,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并重,生态建设与保护并举,城镇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力争实现西部环境事业的跨越发展。

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和总称,即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对于中央立法而言,就要本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全面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法制统一,确立环境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即环境管理机构来承担指导和协调任务,通过立法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并进步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只有对违法者实施制裁,才能使受害人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我国环境立法中对污染环境罪与国家环境立法主要是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环境立法具有根本方向性与原则性,是全国人民的环境活动法则,是地方立法的依据,是环境立法的关键。如今,我们国家存在着规定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这应该是今后环境立法修改的重点。地方环境立法是享有立法的地方权力机关和相应的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法规,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的主要手段,又是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管理本地环境保护事务的保证措施。地方环境立法必须坚强化环境管理,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的指导思想,坚持为环境管理服务,以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为环境保护立法的重点,具体说来,有如下原则:①建立大环境立法体系的原则,如前所述,国家环境立法存在着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与此对应地方环境立法中也存在着侧重污染防治立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实际工作中重污染防治而轻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环保工作缺乏全局性考虑。坚持大环境的立法原则是要求在地方立法中运用生态学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考虑,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各类灾害等规范组成一种标本兼治的大环境体系,②强化污染责任制原则,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责任感。地方立法应将国家立法中污染者与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谁污染谁治理,这本来就是环境保护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市场主体具有趋利性,往往出现一些企业为了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宁愿被罚也不去治理污染的现象。因此,加强地方环境立法,强化污染者的责任已刻不容缓,这应该说也是权利义务原则在环保法中的体现。③坚持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各地方的污染状况不同,环保的具体任务也不尽一样,这就要求地方立法以本地事实为依据,坚持国家立法的原则性与本地实际的灵活结合。同时,由于总结性立法往往带有明显的滞后性,而社会关系不断发展,地方立法应在科学预见基础上超前立法,以弥补国家立法的滞后性。

(二)执法与司法的改进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政府起到主导作用。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这使环境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如具有较高的效率,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其次,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再者,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要实现环境法治,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但是应当如何改进执法与司法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污染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其中。其次,生态保育要逐步扩大民事保护的范围而缩小刑事责任的范围,这要取决于民法物权的完善,与取决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正确处理以及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等各种因素。再次,建立起以检察院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院代表环境公害的受害者提起诉讼。现行环境侵权诉讼是由民法通则规定的,由于环境侵权的受害民众较广,在诉讼中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不利于共同诉讼人的共同求偿,而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够克服此弊端,并且在当今我国公众法律意识普遍淡薄的情况下实施此举不失为良策。

最后,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笔者认为,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系统工程中,执法是末端环节,前面的问题不解决而仅靠末端一刀切,无异于以堵口子治洪水,是治标不治本,甚至会激化矛盾,为环境法治的发展埋下隐患。

(三)法律监督力度的加大

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权力相对集中,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如果说法治在法律调整机制中是把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实现义务的活动等法律现象聚合起来的重要手段,那么法律监督则是使法治在法律调态各个阶段得到有力保证的重要法律措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严格有力的法律监督,也就没有法治。”可见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

我国环境法律监督大体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等几类。权力机关的监督在近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多次听取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报告,对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而且坚持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组织并一直坚持进行中华环保世纪行和环境执法大检查等活动。

行政机关的监督以环境监理为核心,成立了专门的环境监理机构,旨在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各政党的社会团体组织的监督主要以舆论监督的形式出现,但我国舆论监督制度程度很低,因而总体上作用很有限。

司法监督主要是司法监督职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在环境监督领域这块基本上是空白。人民群众的监督主要再现为以环境评价制度等为内容的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首先取决于公众环境意识,其次取决于制度的保证,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人民群众的监督基本上只具雏形,缺少操作性规范,力度亦很有限。

(四)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加强

这里,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使民主与自由深入人心,法治现代化道路已达三百年之久,而中国由于长期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现代法律并非本土产物,对法律总持一种排斥态度,尤其是环保法,历史上只有破坏环境与自由,而无保护环境的传统。同时在公有制条件下,自然资源权比较抽象,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被处位于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经济关系而不是法律关系,由此,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五)对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思考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水面资源等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主要方面,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在我国这些财产所有权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的也就是共有制度,这种所有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权是所有权是相分离的,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使用人“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6)但使用人往往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逃避这种义务。当然,当前我国存在多种因素影响,但外部性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外部性是指行为人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一致或不一致的情况。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行为人的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的行为。由于此时行为人的贡献多而获益少,其产生的动力就会不足。相反,负外部性就会导致个人的收益大于社会收益,而导致将成本的转嫁社会或他人,例如通过损人利已或损公肥私等手段。正因为这种外部性对行为人的影响。实际中行为人往往会置社会利益于不顾而追求个人利益。例如我国为了保护环境而实行的“退耕还林”政策与“封山育林政策”这显然会减少农民与林木工人的收入,而政府却没有有效的措施去补偿他们的损失。所以,许多地方盗伐、乱伐现象就屡禁不止。

但是,如给与私人更长的承包期,“私人的物品往往受到最大可能的保护”。(7)从这种观点出发,中国人往往有珍惜自己财产的传统,相信人们会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到最大的保护。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效果应该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改革我国目前的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模式就是很值得思考了。

三、简短的小结

税收执法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篇5

内容提要: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和谐社会不但要求税务部门创造充实的财源,而且要营造公正和谐的执法环境,促进税收经济实现协调发展。本文重点针对当前税收执法面临的内外问题,提出建设信用体系、推进依法治税、优化公共服务三大措施,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完善税收执法环境,从而建立诚信执法、诚信纳税、诚信协税的和谐机制。关键词:执法环境诚信执法公共服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税务部门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税收政策,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向规范、信用、法治的健康轨道。从当前税收执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损害税法威严、擅自变通税收政策、明显违反法律法规等行为,既影响到依法治税的深化实施,不仅影响到依法治税的深入实施,而且直接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税收执法环境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因此,当前完善税收执法环境已势在必行,构建和谐的税收环境已迫在眉睫,研究和解决税收执法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税收执法环境问题试作简要论述,供参考。

一、完善税收执法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完善税收执法环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一方面,和谐社会需要足够的经济财力,而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只有严格税务执法,坚持做到依法征收,才能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实现共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另一方面,税法是国家的重要法律,与全体公民的社会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税法执行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维护,国家的利益是否受到侵害。税收执法环境混乱,税务执法有失公正,那么,国家税收政策就不能完整及时地得到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通过规范税收执法,完善执法体系,积极营造一个民主执法、公平执法、文明执法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完善税收执法环境是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途径。依法治税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依法治税的成败取决于税收执法环境的优劣,取决于税务执法队伍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没有公正的税收执法,没有良好的内外法治环境,依法治税就不可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税收工作也就难以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还要提倡信用为本的税收环境,不仅要求纳税人诚信纳税,而且要求税务部门诚信执法,形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双重约束机制,建立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推进依法治税向纵深化、人性化的目标迈进。

(三)完善税收执法环境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前提保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又是竞争经济,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种经济活动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严格执行各类法律法规,自觉履行法定的纳税义务,否则将造成市场无序和失控,企业将会陷于市场混乱。完善税务执法的目的就是要整顿税收秩序,规范征纳行为,净化税收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营造文明的执法环境,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生存处境。

二、税收执法环境面临的问题

由于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涉及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显然当前税收执法工作常常会遇到各类形态的阻力和困惑,税务部门往往处于进退两难,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集中表现为税收执法环境不优。

(一)税务部门执法亟待规范。当前,税收执法环境的不优,首先源于税务部门执法行为不规范。一是税收执法监督乏力。目前,税收执法监督的重点侧重于内部监督,而忽略了外部监督作用的发挥,致使在少数税务干部中故意违反税法,擅自减免税款,搞权钱交易,甚至与不法纳税人串通一气,虚开发票,侵吞税款的严重问题.二是执法队伍素质偏低。一方面,由于受学历、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税务干部的执法素质严重滞后,没有熟练掌握各类税收法规或只是一知半解,导致执法过程中时常违反法定程序执法,涉税案件处理出现偏差,执法有失公正;一方面,还有一些税务干部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在税收执法中存在着收人情税、关系税的问题,有的在查处纳税人偷逃税案件中关系好就少收少罚,关系差就多收多罚,缺乏执法的严肃性,成为执法有失公正的又一方面问题,等等这些严重的影响着税收执法质量,影响着国税干部的社会形象。三是责任过错追究不严。尽管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制订下发了《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办法》、《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全国国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范本》等“两个办法一个范本”,其它各级国税部门也相应制订并推行了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但总体情况不尽人意。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考核机制,考核中存在害怕得罪人的“面情”观点,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过错追究存在表面化和软弱化的问题。

(二)政府依法行政期待完善。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行为不规范,也是税收执法环境不优的重要原因。一是行政干预依然存在。个别地方政府只考虑经济发展,不顾虑国家政策,强行出台优惠政策,或者直接进行税收干预。特别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往往出面要求税务部门给予相应的减税、免税或免予稽查等优惠。税务部门一方面要执行税收政策,另一方面要支持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往往左右为难。二是部门配合不积极。新征管法明确规定了工商、金融等部门应当支持配合税务执法,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支持、不配合的问题相当突出。对事关本部门利益的涉税问题,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有时干脆借口拒绝。有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为赢得储户信任,或者招揽储蓄客户,拒绝税务机关依法冻结并扣缴涉税当事人的款项。国税部门与工商、地税部门信息共享更是有名无实,没有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沟通信息,导致实际工作中信

息失真、信息不完整问题普遍存在。不少纳税人只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而没有及时办理税务登记证,有的注销营业执照而没有及时注销税务登记证,影响税收执法的透明度。三是税收执法保障力度较差。主要表现在税务稽查中缺乏涉税证据搜查权、嫌疑证据查封权等法律依据,一旦发现纳税人存在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比如明知纳税人转移财产,税务部门却因没有相应的权力而无能为力,只有借助公安、司法部门的力量实施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否则,税务执法就不符合程序。税务部门也因此常常失去获取证据的最佳时机,难以对偷税抗税给予最及时有效的打击,滋长了不法纳税人违法犯罪的嚣张心理。

(三)公民法律意识有待提高。一是税法意识淡薄。多数个体纳税户税法知识欠缺,认识仅停留在“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义务”的浅显层次,至于缴纳的税款到哪去,缴纳的依据是什么,则漠然置之,或者根本不去了解;有的纳税人搞两套账、账外账、不建账、建假账,故意隐瞒实际经营额,从而达到偷税、逃税、骗税的违法目的。二是信用环境缺乏。国家提倡明礼诚信,需要全体公民参与,哪个部门失信,哪个公民失信,社会信用就是不完整的。显而易见,税收执法信用尚需完善,纳税人信用不容乐观,社会信用环境有待优化。三是思想认识片面。有人认为税收执法不可能公正,总会存在收人情税、关系税现象,总会有偷税行为,也有人认为税收只会增加经济负担,不会带来经济利益,没有认识到依法治税是长期的,没有认清税收的本质含义。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反映在现实中必然难以做到依法诚信纳税。

三、完善税收执法环境的几点思考

从广义来看,税收执法环境的概念较为抽象,它不仅要求税务部门严格执法,而且需要广大纳税人自觉守法,还需要社会各届诚信协税,共同建立一个公平、文明、高效的税收执法环境。

(一)注重信用体系,强化诚信执法的意识。一是广泛进行信用意识教育。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普及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帮助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使其真正树立起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引导广大纳税人充分认识到,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实质就是一种信用经济,促使公民看得更远,从而认识到只有合法经营,诚实守信,企业才能立足市场,才能有更快发展。

二是严厉打击涉税犯罪。坚持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定期通过电视等各种媒体对不守诚信、不合乎道德规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并联合有关部门对造假、欺诈、偷税等失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使其合法经营,诚信纳税,形成一种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舆论氛围。三是推行纳税信用等级。设立评选诚信纳税人制度,每两年举行一次,大力倡导诚信纳税,将纳税人的纳税情况按信用程度划分等级,对信用较好的纳税人进行实质性的奖励,从税收政策上予以倾斜,亦可实行免检、免税的优惠政策;对信用程度较差的,进行严格管理,使不诚信的纳税人生产经

营成本和非正常支出高于诚信纳税的成本,体现出诚信纳税的优越感。

(二)着力制度落实,完善依法纳税的环境。一是落实税收执法公示。实行办税“八公开”,对纳税人普遍关注的,关系到纳税人切身利益的税收政策,应当及时予以公布,加大税收公示的透明度,公开纳税人的核定税额、定税的程序,实行民主评税议税制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税负不公现象,同时,落实涉税案件举报制度,对偷税、抗税等行为进行举报,对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及时将执法情况进行通报,真正为纳税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诚信纳税的环境。

二是落实税收执法责任追究。要切实对照总局制订的两个办法和一个范本,积极构建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考评机制,明确执法岗位职责,对税收执法进行严密监控,将执法责任落实到领导、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重点抓好“征、管、查”三分离,出现问题,一查到底,严格追究过错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三是建立税务执法资格认证体系。主管部门要注重执法岗位人员管理,经常组织执法资格培训,确定执法能级资格,严把执法素质关,促使执法考试与考核结合,能力与能级相宜,执行与监督同步,从而激发执法队伍活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不具备执法资格的或不能胜任执法岗位的,要坚决调离执法岗位,切实解决执法队伍素质问题。

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篇6

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作者:邢 震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文章分析了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如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问题和权力继承问题等,指出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今后家族企业自身的发展必将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和限制,并对此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产权;治理结构;权力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3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篇7

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 企业在不断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其生产过程中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在对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时应该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构建企业环境伦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企业环境保护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正确的认识能够积极地推动实践的发展。企业环境伦理扩大了企业的道德责任范围, 一方面要求企业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 另一方面也说明保护自然环境是没有尽头的永恒的服务, 要求企业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把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传递下去。构建企业环境伦理为企业在活动决策、生产和销售等方面提供了注重环境保护理论上的指导, 使企业沿着正确的路线发展。

2、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实践表明,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对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感兴趣, 而且对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的形象和信誉更感兴趣, 他们更愿意购买那些注重承担环保责任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当一个人了解到一个企业在环保方面有消极举动时, 高达91%的人会考虑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85%的人会把这方面的消息告诉他的家人和朋友, 83%的人会拒绝投资该企业, 80%的人会拒绝在该企业工作。许多企业逐渐意识到公益活动在提升企业形象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2010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处于品牌延伸和深化期的鼎湖山泉通过举办“一起来, 把自然留住”的公益活动, 让鼎湖山泉短时间积聚大量的关注度, 提升了鼎湖山泉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从而让鼎湖山泉这个品牌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同。

3、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我国, 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采用一种封闭性的、非循环的工艺, 采用一种资源高消耗、经济低效益、环境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来追逐经济增长, 却把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排除在外。在此生产方式下, 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12年) 》提供的数字, 2012年,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 其中, 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17.6万吨, 其中, 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万吨;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337.8万吨, 其中, 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1658.1万吨;废气中烟 (粉) 尘排放总量1234.3万吨, 其中, 工业废气中烟 (粉) 尘排放量1029.3万吨。工业污染占总污染的比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 工业造成的污染在整个污染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构建企业环境伦理, 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把保护自然环境、尊重自然作为一项指导原则加以遵循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全国煤矿资源回收率仅在40%左右, 特别是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15%, 从1980—2000年, 全国煤矿资源浪费280亿吨。照此下去, 到2020年, 全国将有560亿吨煤矿资源被浪费。加强企业环境伦理建设, 有利于企业转变生产方式, 实行清洁生产, 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达到企业与自然的共赢。

二、我国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的现状

1、企业环境伦理的内涵

企业环境伦理是关于企业与环境关系的道德研究, 它是企业伦理从企业社会伦理扩展到企业自然伦理, 首先是企业伦理价值理念的扩大, 其次是企业伦理对象和范围的扩大。企业环境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环境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它以生态人道主义、生态整体性、生态永久性为原则, 把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渗透到企业价值观念、活动决策、生产和销售等方面, 要求企业管理不仅要从人出发, 以人为本, 进行尊重人的企业管理, 而且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 进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企业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新的方面, 企业环境伦理是企业伦理的一个新的领域, 是企业管理的进步和进化。企业环境伦理的主要关注点在于企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主张企业及其管理者和员工自觉地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 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 以适应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2、我国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的现状

随着环境危机的日趋严重, 人类已经开始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了反思, 政府及企业也开始主动或者被动地进行一些环保行动, 但是总体来说, 我国的企业环境伦理仍然处于比较缺失的状态, 企业环境伦理建设任重道远。我国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缺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环境伦理意识薄弱。长期以来, 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尽管近些年来一些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 但是许多企业的员工和领导者对环境概念、环境法规政策、环境保护目的意义等方面的了解程度都很低, 有些对于企业环境伦理更是闻所未闻。在企业的价值理念中通常不包括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 企业把环境资源看成一种公共资源, 认为可以自由取用甚至任意破坏, 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 为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 企业更是不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重复建设、走无序化发展的道路。企业经营者通常都只注重看得见的物质生产资料, 而在环境伦理建设上认识不足, 做的不够深入, 不考虑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的相互融合, 只注重眼前利益, 却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利益。

(2) 很多企业存在有悖于企业环境伦理的行为。尽管迫于各方面的压力, 许多企业都已经把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作为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一项宗旨, 强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节能减排技术, 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 发展绿色经济, 但是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依然是层出不穷。作为中国纸业龙头 (全国唯一一家ABH三种股票上市公司) 的晨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它的企业文化中明确指出“始终把发展绿色生态纸业作为自己的目标, 积极淘汰落后产能, 上马高效、节能、环保的国际一流高端生产线,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同时, 高标准、高质量上马环保设施, 大力发展原料林基地。晨鸣人坚持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 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为理念, 实现企业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发展, 走林浆纸一体化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绿色生态纸业,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是在现实中, 晨鸣几乎每年都被曝出污染行为。此外, 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9%以上, 但是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 资金短缺, 许多企业设备仍然很陈旧, 技术工艺落后, 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 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不容忽视。

(3) 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缺乏对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的认识, 使得企业始终以经济利益为重, 很少考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升级速度缓慢以及在低水平上重复的趋势。此外, 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 不断出现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性, 这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强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加剧了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 产业政策失效, 新的结构断层不断出现, 从而导致了地区经济的不健康发展, 形成地方保护、产业保护与抑制竞争。目前我国工业和建筑业比重偏高, 工业和建筑业规模的迅速扩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但是工业和建筑业存在大而不强、内在素质不高、低水平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

三、企业环境伦理建设面临的挑战

1、传统思想的束缚

由于我国生产力较落后, 工业化起步较晚。我国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发展速度快, 采用以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外延型 (粗放) 投入增长方式,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低下。在中小企业中, 企业的领导者大多素质较低, 他们的价值观就是把盈利作为企业的首要目标, 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在大企业中, 通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经营者为了完成受托经济责任, 提高自己的地位, 实现自身的价值, 往往也是不择手段地发展企业经济。总的来说,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并没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这对于企业环境伦理建设来说, 是最大的障碍。

2、企业自身利益的挑战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在传统的经营理念中, 获取最大利润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目标, 寻求一种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生产方式, 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在初期, 必然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 甚至使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在这种压力下, 很多企业都“宁愿认罚不治污”。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2年河北省钢铁企业吨钢利润仅85元, 若启用环保设备, 每生产一吨钢需要增加100元以上环保设施运行成本;而不启用环保设备, 一个中等规模的钢铁企业每年可减少上千万元的成本。一家钢铁企业负责人反映, 环保运营成本高, 企业不作为很划算。如果被发现, 最高也不过罚款几十万元, 即便每个月都受处罚也很划算。因此, 部分钢铁企业环保设施能不上就不上, 能不运行就不运行, 最大限度降低环保成本。

3、环境法规难以促使企业进行环境保护

对于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我国往往是采取非市场化的政府行为, 即通过税收、罚款等经济和法律杠杆, 采取“谁污染谁治理”、“外部经济内在化”的措施来落实企业的环保责任。这种外在的强制措施, 只将视野停留在关注环境污染上, 对企业合理利用资源缺乏规范的引导, 而且这种事后的惩罚性制约往往面对的是一个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法律、经济等手段虽然能暂时禁止那些最严重的违规行为, 但却无法使企业主动行动。在2013年的天心牧业污染事件中, 望城区环保局知道天心牧业猪场自2004年建成投产以来一直未采取任何污水处理措施, 一直在污染周围环境, 但是却采取了纵容态度, 只是责令其采取措施, 且未将此事落到实处, 以至于天心牧业猪场依旧是我行我素。在受到居民投诉后, 望城区环保局也只是要求该猪场进行搬迁。望城区环保局这一做法恐怕只是“扬汤止沸”, 如果天心原种猪场在搬迁后依然采取这种做法, 那么搬迁地的环境依旧会受到破坏。

四、加强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的对策

1、将企业环境伦理作为一种企业文化, 深入贯彻到企业中去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 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 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 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应把企业环境伦理作为一种企业文化, 经常在企业开展环境伦理教育。企业可以请环保方面的专家讲课, 使领导与员工从伦理学的角度认识人与环境和谐一致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逐步转变企业内部的环境伦理观, 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环境意识, 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企业的每个成员都认识到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不仅要追逐经济效益, 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实行清洁生产模式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与企业环境伦理的要求相一致, 是建立企业环境伦理的重要前提。清洁生产就是对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 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 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 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清洁生产”模式对生产过程, 要求节约原材料与能源, 淘汰有毒原材料, 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与毒性;对产品, 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 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与所提供的服务中。

3、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环境伦理建设

首先, 国家要积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引导企业环境伦理构建。在当前自由市场经济中, 单纯依靠企业的自觉性去构建缺乏现实经济效益的企业环境伦理, 未免有些缘木求鱼, 通过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保障企业环境伦理的构建也就具备了必然性。例如, 可以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的环保审核制度。可将企业提供其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哪些环保措施的资料作为其注册登记的必备条件, 并与当地环保部门配合, 由环保部门对企业的排污设施以及与生产相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评估, 对达到一定标准的才能予以核准登记, 对没有达到一定标准的暂缓登记。其次, 国家也要制定相关政策, 对那些积极承担企业伦理责任的企业进行扶持, 通过税收、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促进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的改进, 也可以颁布适度向企业环境伦理建设优异的企业倾斜的政策, 政府可以在投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方面做出倾斜。例如, 实行绿色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突出的企业,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在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上给予适当减免以及加速折旧等;对环境伦理建设不利的企业, 也要加大惩罚力度, 必须使其违法成本大大高于守法成本。

总之, 保护环境, 企业有责。构建企业环境伦理, 意味着企业树起了一面环保旗帜, 它一方面引导企业去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 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社会表明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 从而扩大企业及其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企业的环境伦理建设已刻不容缓, 这不仅是广大人民对环境保护的热切呼唤, 更是时代赋予每个现代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社会经济主体的企业应该倡导环境伦理, 履行生态道德规范, 并在发展过程中正确有效地承担环境伦理责任,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快实现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裴广川:环境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辉:论酒店环境伦理建设[D].沈阳师范大学, 2008.

[3]张敬梅:我国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08.

[4]许欧泳:环境伦理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篇8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现状;治理策略

前言:毫无疑问,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不仅农村面积及农村人口比例在全国占绝对优势,而且这样的比例在世界范围也是排名居前。我国改革开放最初的改革突破点也在农村,然后在各个领域逐渐展开直至今天。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我国农村三十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从束缚的土地和环境中走出,带动了全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由于自己所学环境专业使然,更关注农村在快速发展中存在和面临的环境问题,对于我国目前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对改变这些困难和现状也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粗浅的应对策略,并分三部分进行论述。

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1、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镇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生活废弃物越来越多,而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农村,都没有专门开辟的废弃物堆放场谈不上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多数农村甚至连统一的垃圾堆放点都没有,垃圾等废弃物随意沿路边、村边、河边堆放,不少农村都是旱厕,没有排水管路,更谈不上对污水的处理。夏天恶臭扑鼻、蚊蝇滋生,雨天污水横流,脏乱不堪,凤天尘土弥漫……毫不夸张的说,不少的农村村落都处在垃圾围城的危险境地,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和破坏,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恶化。

2、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土地资源缺乏,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位居世界末尾。为了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需要供给越来越多人口的粮食作物,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我国农村的化肥利用率平均在30%-50%,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浪费,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随着害虫抗药性的不断增强,农民单位面积使用的化肥也在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大量的农药残留物留在了土壤、水体及作物之中,在引发生态环境危机的同时,也对人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

3、乡镇企业和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改革开放带给农村的还有乡镇企业和各种养殖业的大发展,两者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乡镇企业多数存在布局混乱、产能消耗巨大、设备落后等问题,而且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没有防污治污设施,工业废水、废气、废物肆意排放,不仅严重恶化了农村环境,也对全国的环境质量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农村养殖业正处在由分散的农户经营向规模化、企业化方向转型的阶段,在养殖业大力发展的同时,由此产生的畜禽粪便等生产污水、恶劣气味带给环境的又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头。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1、农业科技化水平低下。

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以色列和巴西的农业生产极为发达,农业科技水平高。而我国与之相比就相差甚远,归根结底的因素在于我国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处在一个十分低下的状态,大量的科学信息和知识转化不到农业生产之中。大包干虽然在短时期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其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不利于高科技因素的普及和推广。同时,我国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民获得科技知识的渠道也不够畅通快捷,农村科普基本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状态。低科技化的农业生产必然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必然带给环境更多的污染来源,进而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2、农业人口的大量减少。

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的农民,必然面临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伴随住房、医疗、教育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全面产业化,薄薄的土地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谋生打工,留在农村的多数是老幼病残,笔者家乡好多村子在平时基本看不到50岁之下的农民。大量接受过基本教育的农民却没有在土地上繁衍生息,留在农村的多数是老人,低龄且高知的从业人员屈指可数。农村农业人口不仅在很快减少而且明显存在智力结构失衡,素质较低的结构性矛盾,从业人员缺乏或者基本没有环保理念,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和环境治理的需求。

3、政府农村环保治理的体制限制及投入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环境综合治理中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相对城市的环境治理,我国广大的农村环境治理明显滞后。农村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基层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对环境保护和治理存在忽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涉及范围广,层级多,各级政府对农村环保治理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加之农村自身的环保体系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执法和治理网络,环保治理的微小结果也极容易出现回潮。

三、农村环境污染的应对策略

1、加大农村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农村环保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首先从农民的思想入手,从日常小事做起,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一切传媒手段进行环境保护方面意识的宣讲,而且还要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之中的环保教育,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和培育农民摈弃落后的生活方式,走上绿色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步营造绿色就是生产力,环保就是吸引力的浓厚氛围,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和绿色生产模式,提高环保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中的附加值,让农民实实在在看到环保带来的巨大潜力和实惠,为治理农村环保问题奠定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

2、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污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要在全国建立土壤调查和污染防治示范,建立农产品的监管和安全检测体系,在制定农药和化肥使用的标准体系的同时,大力推广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在巩固养殖业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污染物处理设备,鼓励进行养殖业和种植业的集约化经营,形成生态环保产业链条。大力扶持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摆脱旧日的粗放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走可持续的循环发展道路。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政府环保治理投入力度。

要不断重视和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田间地头的转化,鼓励农民进行科学种田:要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沟通,促进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土地成片规模经营,改善农村人口比例,吸引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在家门口的致富,为农村持续发展储备好智力和人才资源。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环保治理的投入力度,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整治农村环境,改善居民人居环境,并不断形成合力。

4、完善农村环保治理的政策法规。

我国颁布实施过有关农村环境和资源的法律法规,但并没有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碎片化和可操作性不强的薄弱点。农村环保治理应该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主题紧密结合,加快农村环保立法力度,力争在短时期内形成比较规范的法律体系,同时严厉打击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在国家制度层面上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和制度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尽管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方面存在一系列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立法層面上进行优质的顶层设计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同时通过宣传教育、产业转型引导、污染防治三措并举,抓住抓好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个良好契机,就一定能在短期内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和环境质量的改造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物质基础。

上一篇:关于学校的作文:美丽的校园下一篇:上线仪式开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