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满分作文
凤凰涅盘,宝剑浴火。凤凰以跃火之势谱写出一生最壮美的诗,宝剑从千锤百炼中锻造出强劲的形态,锋锐的刀刃。同样,饱经痛苦的人生更可以不凡的经历诠释生命的柔韧。史铁生在饱经痛苦的折磨后,不是选择逃避眼前的苦难,而是在痛苦中不断逼问自己,使自己在生与死中作出了最动人的抉择,把生命中的痛苦当成是成功的踏脚石。终于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佳作。谁说痛苦只能是痛与苦而不能是快与乐呢?史铁生的一生足以诠释痛苦也能绽放出美丽的心花。
然而,痛苦始终是痛苦,即处于痛苦中必定要饱经痛苦的折磨,有的人忍受不了风吹雨打,一倒不起,有的人在风雨中愈战愈勇,就如那在痛苦中重生的雄鹰一般,以最挺拔的身姿突破痛苦的重围,绽放出奇迹之花。张正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不惧地方恶势力的重重压迫,用智与勇与破坏滇池的无知之人奋力斗争,眼睛瞎了一只不怕,孩子疯了一个不惧,妻子跑了不顾,一心只想保护一直哺育着自己的滇池母亲。只要他活着他将在痛苦中徘徊一生一世。因着他的执着,滇池也越发秀丽迷人了。他以自己一次次的同苦经历,换来在滇池上绽放最美丽之花的永恒!由此可见,在同苦中绽放花朵需要不屈的意志与永恒的坚守。
纵观今外,无论是简森的三落三起赢得人生第一金牌,还是刘翔从伤痛中昂首向前,再揽亚运金牌,他们均在痛苦中获得了前行的巨大动力,终于扬帆远航,走向不朽,在生命的痛苦中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正如雄鹰的饱经苦痛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次伟大的新生。刘翔没有被伤痛的巨大困苦打倒,而是打倒了痛苦,重拾亚洲飞人的美誉。
先看下面这篇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四川一考生
生活如酒, 过于浓烈则辣喉, 过于浅淡则无味, 唯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 过于高昂则刺耳, 过于低沉则抑郁, 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 过于繁杂则缭乱, 过于简朴则无韵, 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 然而人,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 让我们在奋斗的同时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 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两千多年前, 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 辅君, 讲学, 座下弟子三千, 他为了心中的理想奔走忙碌。然而, 孔子并不是只知道奔走。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停下来歇一歇, 他能够在奔走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 便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反观当下, 多少人在匆忙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 名利正如那绑在驴子脖子上的萝卜, 诱惑着人们不断地奔跑、追求。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 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 没有了灵魂, 没有了精神, 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 奔跑中需要停歇, 唯此, 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 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们必须打造的圣殿, 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 上书“慢慢走, 欣赏啊!”是啊, 在你奋力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 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 人生因奋斗与欣赏而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庄严肃穆, 那支笔可作棍棒, 敲醒百万愚民;又可化为刀枪, 直刺敌人心脏。于这样的冷峻、肃穆中, 先生为自己心中的事业———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了心血。然而, 在萧红笔下, 我看到的鲁迅却是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 那袅袅烟雾中轻缓悠闲的神态, 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 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别样的懂得生活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 他在追求事业的同时, 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 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酝酿醉人的诗意, 铸就了辉煌而又不失美好平淡的人生。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 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这是2013年高考四川省一篇难得的满分作文, 堪称高考满分作文的“标杆”之作。我们可以通过对这篇佳作的剖析, 再通过与其他省份高考满分作文的比对, 探寻获取满分作文的秘诀, 以利于2014年的考生们备战高考, 摘取作文桂冠。细细咀嚼, 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亮点:
1.开篇精彩, 先声夺人———精“炼”凤头。作者起笔不凡, 连续三次设喻, 把生活比作酒, 比作画, 比作歌, 类比得当, 形象地揭示了平衡之妙。三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又构成排比, 语言气势磅礴, 酣畅淋漓。在此基础上, 再引用名言, 水到渠成地引出中心论点, 自然点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从古到今, 人们写文章都十分注重精“炼”“凤头”。大凡传世之作, 无不从“头”精心雕琢。高考作文亦如此。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满分作文中, 以开篇取胜的不乏其例:
(1) 当暮霭沉沉时, 我们被劝说要相信楚天辽阔;当草长莺飞时, 我们被劝说要防备前方蜀道之难;当我们成长到某一阶段时, 我们都被提醒着完成那个不合时宜的人物。于是童真就如那风铃声, 渐行渐远。
(2013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遗失的童真》)
本文开篇以排比句式, 铺叙了当下青少年的童心正在泯灭的生活现状, 入题迅捷。少不更事的“我们”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催得“被成熟”, “被长大”, 变得“大器早成”, 殊不知“我们”丢失了几多童心、童趣, 遗失了宝贵的童真!
(2) 是什么, 让你烦躁时拥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心境?
是什么, 让你不安时仍拥有一份闲看天际云卷云舒的畅然?
是平衡, 拥有一种平衡的心境, 画会儿画, 下会儿棋……我愿借得平衡一缕魂。
(2013年高考四川卷优秀作文《借得平衡一缕魂》)
这篇佳作使用设问的修辞格, 自问自答, 点明了“平衡”的题旨。两个“疑问”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 有激发阅读兴趣之妙;一个“答案”抖开谜底, 巧妙点题。在设疑解疑中, 使读者得到了满足, 更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同样是一锅沸水, 同样的时间, 硬邦邦的胡萝卜出来后软了;易碎的鸡蛋出来后硬了;而咖啡豆, 虽然出不来了, 但它让水变成了咖啡。面对同样的环节, 胡萝卜选择了屈服, 软化自己;鸡蛋选择了防守, 保护自己;咖啡豆选择了改变, 成就了咖啡的芳香怡人。
(2013年高考重庆卷优秀作文《改变自己》)
文章开篇亮人眼目, 十分精彩。在沸水中, 胡萝卜因“屈服”而变软, 鸡蛋因“防守”而变硬, 咖啡豆因为顺势而变, “成就了咖啡的芳香怡人”。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在三者的鲜明对比中, 突出了“改变”的重要意义。
2.恰当引用, 富有意蕴———锤“炼”语言。文章开头引用荷尔德林的名言点明题旨;接着引用屈原《离骚》的诗文, 提醒人们, 漫漫人生路, 要学会享受生活;再引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名言, 告诫人们:放慢急匆匆追求的脚步, 欣赏路边美丽的风景。大量名言警句的引用, 使文章意蕴丰厚, 表现出浓重的文化积淀, 文采斐然。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做到“有文采”, 除了修辞格的综合运用、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整齐的句式以及和谐的音韵之外, 巧妙引用名言警句也是重要的手段。它既可以反映考生的知识积累, 表现考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又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 增添内涵, 真可谓一箭三雕。聪明的考生总是注重在名言的引用上大做文章, 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亮点。2013年众多高考满分作文正是凭借名言的引用而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 从而一举夺魁。请看2013年福建卷满分作文《不做流云愿为花》中的一段:
钱钟书说, 春天需要放在窗口里看才是美的。是啊, 窗口给春天镶上了俏丽的边儿。王蒙说, 河流是一种被辖制的自由。是啊, 河岸为河流提供了宽厚的臂膀, 并在上面挂满了繁花绿荫。艾青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 唯有爱得深沉, 才会永久扎根, 同呼吸, 共命运, 而不是任由它沉沦。泰戈尔说, 天空不会留下痕迹, 但我已飞过。是啊, 有梦想的人, 心有慧根, 不会在任何一片空荡的天地久留。
这段文字大量借用中外名人的言论, 运用排比的手法, 形象生动地阐释了“无限制的‘自由’必然会造成为所欲为的后果”的主旨, 语言优美, 底蕴深厚, 一气呵成, 显示了作者广博的文化积淀。读来痛快淋漓, 令人拍案叫绝。
再如2013年高考江西卷满分作文《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一文, 作者一开始就引用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名言, 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 指出“怕与不怕是相依赖而存在的, 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 既巧妙地切入了所要论述的话题, 又自然地引出对中学生“三怕”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三怕”时, 先引用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言, 进而引出第一个层面的分析, 指出“一个人害怕与否, 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后又化用林徽因的话, 从第二个层面展开论述, 指出“真正的不畏, 不是避开难题, 而是敢于直面难题”。最后又引用徐志摩的话巧妙地结束全篇。这些直接或间接化用的名言, 既可以作为文中的论据巧妙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又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衔接起论证的过程, 同时也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
3.例证经典, 以一当十———提“炼”素材。作者选用“孔子”“鲁迅”两个经典例子, 古今结合, 详略恰当, 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孔子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匆忙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 成了奔跑的机器。这一组对比, 突出“生活需要平衡, 奔跑中需要停歇”。“执笔时庄严肃穆”的鲁迅和萧红笔下“温和、懂得享受生活”的鲁迅又是一组对比, 突出“在平衡的生活中酝酿醉人的诗意”。
高考作文素材的选用, 要力求典型、新颖、鲜活,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只有这样, 才能给阅卷老师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在素材的使用上, 还要注意点面结合, 详略得当, 既保证文章的容量, 又增强论证的力度。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爱心暖流带来微幸福》一文, 作者引用了美国的沙利文、三个“最美人物”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 、“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等人的典型事例, 做到了中西结合, 古今兼备, 感染力、说服力极强。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天堂的模样》, 主体部分用天津的哥马志刚、乌鲁木齐的捐款乞丐、汶川地震失去亲人和双腿的女孩廖智三人的事例连点成线, 新颖别致, 有耳目一新之感, 阅卷老师的眼球一下子被紧紧“抓”住了。
再看下例:
反观刘铁男, 一位原本人人敬羡不已的副部长级高官却成了人人唾弃的贪官, 究其原因, 难道不正因他丧失了内心深处的灵魂吗?做人当诚实, 做官当清廉。可是他呢?造假、受贿、骗取国家贷款。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发展迅猛的时代, 有太多的事物让人偏离内心的初衷, 随波逐流, 比如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 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 还有那些向黄浦江倾倒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是啊,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 就会像流星一样, 只能于天际漂浮。
(2013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守住内心的“灵魂”》)
示例通过“点”例———刘铁男和“面”例———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 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 还有那些向黄浦江倾倒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 以“点面结合”的方式, 从反面阐述“偏离内心的初衷”是极其丑陋、龌龊的。这样“由点到面”安排素材, 既显得内容充实, 说服力强, 又显得行文多变, 详略有致, 足见作者组织材料的娴熟技巧。
4.思路清晰, 结构明朗———巧“炼”结构。作者为论述“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这一中心论点, 精心拟定两个并列的分论点: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然后分层论证, 清晰地阐明了“诗意地栖居”的内涵, 思路严谨, 条理清晰, 表现出作者缜密的思维品质和高超的论证能力。
议论文要做到思路清晰, 结构明朗, 通常使用并列式、层递式、总—分—总式等结构形式。与例文一样,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不少也是因结构明朗而力压群雄, 脱颖而出的。
(1) 并列式。2013年广东卷满分作文《谢谢你的好意》, 采用并列式结构, 抓住三个家庭都对富翁“表示感谢”这一关键词展开议论, 对三个家庭的不同态度作出肯定的思考, 扣题严密, 说服力强。“谢谢你的好意, 我真心真意地接受”、“谢谢你的好意, 他日我必定奉还”、“谢谢你的好意, 我心领了”三个分论点, 分别照应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态度, 使得文章结构整齐, 层次分明。再如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满分作文《携勇气前行》, 作者拟定三个分论点构成并列:携勇气前行, 便能不畏人生的顺逆交替, 成就事业;携勇气前行, 便能不畏被浓雾遮挡的前路, 开辟新天地;携勇气前行, 便能不畏生死、荣辱, 坚定心中的信念与信仰。全文条分缕析, 与例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层递式。2013年安徽卷优秀作文《追问让梦想更多彩》拟设了三个层次:“我说, 要让梦想更多彩, 重在方向的确立, 重在方法的选择”;“我说, 要让梦想更多彩, 重在对现实的需求, 重在对未来的思索”;“我说, 追问让梦想更多彩, 因为追问让我们鼓足干劲, 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全文分三层论证, 第一层重在论述要有正确的“方向”与“方法”, 第二层论述要有前瞻性、预见性, 具有长远眼光, 第三层论述要付诸行动, 为实现梦想而战。三个部分层层递进, 论述深刻有力。
(3) 总—分—总式。2013年高考江西卷优秀作文《在怕的背后》属于典型的总—分—总式结构:开头紧扣材料中的“三怕”现象, 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一系列的胆怯, 有我们自己的原因, 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 接着从自己 (个人) 、学校 (老师) 、国家 (教育体制) 三个方面, 设定了三个分论点 (“怕”的背后, 有你我的“惰性思维”;“怕”的背后, 有老师的引导不当;“怕”的背后, 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 并逐一展开论证。最后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总结, 结束全篇, 铿锵有力, 引人深思。总—分—总的结构, 时时处处紧扣材料, 既不旁逸斜出, 也不拖泥带水, 充分挖掘“三怕”背后的原因, 深入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 既显示了考生善于思辨、精于布局的能力, 也表现了现代中学生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露问题的胆略和勇气, 确实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
5.对比论证, 凸显主题———历“炼”论证方法。例文在论证方法上, 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文中对比主要有两组:一组是孔子与当下一些人的对比, 另一组是“执笔时庄严肃穆”的鲁迅和萧红笔下“温和、懂得享受生活”的鲁迅的对比。通过比较, 孰是孰非不言而喻, 凸显了主题, 催人警醒。
除对比论证外,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还有因果论证法、假设论证法等。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学会因事说理, 不但能有效避免高考作文“观点+材料”式的幼稚病, 更能纵深挖掘, 在深度和广度上纵横驰骋, 获取高分。在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中, 因为熟练运用不同论证方法而受到阅卷老师青睐的不在少数。请看以下作文片段:
(1) 面对纷繁嘈杂的社会, 周国平毅然选择坚持自己的精神王国, 面对世人的不解与嘲讽, 他没有退却, 没有犹豫, 而是选择与清风为友, 与天空做伴。心灯在内, 他自斟自饮生命之酒, 别有一番滋味。
……
曾经看过季老的一张图片, 他的目光是那样的清澈, 眼神又是那样的坚定。晚年的季羡林, 一个人, 一只猫, 一前一后, 漫步在燕园中, 成为燕园一道别致的风景。季老抛却浮名, 远离喧嚣, 选择在喧闹的社会保留内心的一片宁静。这样的不浮不躁如一首意味隽永、朗朗上口的诗歌, 如一曲明亮欢快、节奏清晰的交响乐。
……
反观现在的社会, 都市的脚步踏碎了细腻的梦。多少人在钢筋水泥中迷失了自我, 他们感叹良辰美景虚设, 却又有谁肯将浮名换成浅斟低唱, 肯将宝马雕车丢弃, 一蓑烟雨任平生?
(2013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坚守本真》)
周国平在小镇幽居十余年, 晚年的季羡林“选择在喧闹的社会保留内心的一片宁静”, 官场压制下的一群诗人不因浮华、利益而停下追求本真的脚步, 此为正面论证。然后“反观”现实, 概述如今人们迷失自我、心急火燎“熙熙于名利”的事实, 从反面指出坚守本真的难得。正反对比, 有振聋发聩之奇效。
(2) 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 在一次演出结束后, 与众人喝彩声中, 听见一老人大喊“不好”。散场后梅先生特意将老人请至后台:“说吾孬者, 是吾师也, 请您指教!”……梅先生不觉得丢脸怨恨, 反而拜老人为师。正是因为感谢挑错, 改进不足, 梅先生才能登上京剧舞台的巅峰, 成为一代传奇。
(2013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感谢挑错》)
作者在列举事例后, 用因果论证法适当展开, 证明了梅兰芳先生因“感谢挑错”而获得成功, 增强了力度, 突出了主题。
(3) 章太炎先生出生于医学世家, 自恃医技高明, 直至有一次自己生病久治不愈, 经名师挑错才知道自己的药方不管用。从此他苦心钻研, 在医学领域也有所建树。假如没有那次生病后挑错, 章太炎恐怕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 发愤学成从何谈起?感谢挑错, 成就大师之学。
(2013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感谢挑错》)
作者先引用章太炎先生“经名师挑错”而“有所建树”的事例, 接着反向假设———如果没有那次“挑错”, 恐怕章太炎也就没有“大师”的美誉了, 从而阐明了“知错就改, 善莫大焉”的道理。
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其语言必具隽永的意境美、生动的情趣美和诗意的哲理美,用词生动、句式整齐、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丑石》中写科学家观察丑石时“拉直了目光……”。“拉直”一词,生动传神、新鲜蕴藉,把无形的视线具体化,科学家观察丑石的神态活灵活现。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句式整齐,语言富有哲理,有极大的震撼力。2011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竞争是发展的步伐》中“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飘逸,才显得静穆、安详”等句子也同样整齐而富有变化,语言灵动优美。
利用各种修辞方法润饰语言,是文坛高手的惯用技法。无论是白居易的《琵琶行》,还是李贺的《箜篌引》中,描写美妙的乐声皆因比喻而使诗歌形象可感,如闻其声。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亭亭的舞女的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又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那荷花、那月光仿佛就在眼前含苞待放,就在眼前洁白无瑕。作者运用通感手法而臻语言之佳境,尽显文章之风采,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011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这世界需要你”,一考生写的是“文字——这世界需要你”。他在文中写道:“当你被刻在竹简,或是被写在绵帛,构成一册册史书的时候,总是很诚恳地记录下不争的史实;当你被马克思用羽毛笔管书写出来的时候,你就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当你被李白、雪莱吟咏成一段段诗句的时候,你就是一种超脱的情怀和理想。”文中用排比,极富文采。最后质检组专家钦点59分。2011高考四川满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结尾“以勇于挑战的勇气为桨,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前行”“勇于探索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等语句都以优美的比喻引人入胜。而“那障碍,可能是罗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伦布远航中的连天暴风雨,可能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绵绵雪山、无边的草地”等句子有比喻,有排比,文采飞扬,气势磅礴,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
另外,语言求新还可借助于亲切自然、新鲜活泼的流行歌曲。我布置过一篇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其中有一个学生写的文章题目是《无与伦比》。内容是周杰伦从初进歌坛的《双节棍》到《十一月的肖邦》《黑色毛衣》《千里之外》《听妈妈的话》《青花瓷》等等。小作者对周杰伦的歌如数家珍,歌词信手拈来恰当而感人,赞美了周杰伦从一个吐字模糊、含混不清的小歌手到一名歌坛实力唱将的成长历程。他的歌是无与伦比的,他在歌坛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由于流行歌曲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歌词及歌名的“知名度”,容易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况且有的歌词蕴藉丰富,魅力十足如果运用得体,定能妙笔生花。
经典文言文历经百年、千年的考验,语言洗练、意蕴丰富有着极强的说服力。学生作文中经常见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语句,使文章庄重而大气,严肃而厚重。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蒋昕捷的《赤兔之死》令许多资深语文教师感慨良多。作者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卓越不俗的古白话运用功底叫人叹为观止。作者以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表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艺术手法独特娴熟,将赤兔马拟人化,使之有了人的情感和特征,文章因而生动、婉丽、有底蕴,把诚信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慷慨激昂。高度浓缩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让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只能感叹书读得太少。可见,文言文无尽宝藏中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材料。在我们语言越来越时尚的今天,不仅要增加新词外来语,还应在经典古文中寻找我们的营养。只有当语言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它才更有品味。
高考作文除了吸收经典的文言文的精华外,还更要联系现实,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当中撷取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事例,这样文章才能跟具有说服力。而作为中国人每年精神盛宴的非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莫属。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个个感动的人热泪盈眶的事件诠释着真、善、美;鞭挞着假、丑、恶。而获奖人物的颁奖词写得优美、洗练、凝重、感人肺腑,有些我们可以引用。而最有意义的是,平时学习中让学生去模仿,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是可以锻炼语言运用的能力。下面是2012感动中国张丽莉老师的颁奖词:冰雪为容玉作胎——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这样的语句经常拿来让学生体会、模仿,必然能有效迅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高考作文得高分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考优秀作文给我们的启示是:语言是作文的基础要素,语言表现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作文的得分。因此,考场作文语言应力戒俗话套话,尽量运用鲜活且底蕴丰富的语言,从而为文章注入新内涵,创设新意境,使读者产生新感觉,获得新体验,触发新感悟。
俗话说,得作文者得语文。距离2015年高考越来越近了,希望高三学子能够妙笔生花,写出一篇语言流动优美的高考考场作文,从而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走进高中,开学了,校长致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收心敛性,然后静坐、思过,早起、晚睡,做题、考试、做题,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能考上大学也!”
毕业了的学哥学姐们说:
“高考的学弟学妹们,一定不要紧张,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高考,只决定你们未来在哪座城市打游戏而已,但还是要好好考,大城市网速快!”
走进高中,我的班主任在教室前方正中的国旗下挂上牌子:距离高考仅剩今天!
他说:“一切为了高考!”
为了高考,我的高中,是放了很多芥末的高中。就是语文课上,圣人孔子拿着刀子逼着老子孟(梦)子的高中;就是数学课上,排列组合,直线虚线,xayb砸得你一塌糊涂的高中;就是英语课上,“卖国贼”叽里咕噜让你莫名其妙的高中;就是物理课上,牛顿叫你使不出力,幻想自由落体的高中;就是化学课上,晶体、摩尔加硫酸化合你面目全非的高中;就是政治课上,对着手机说了声Hello而被“思想教育”的高中;就是历史课上,举头望老师,低头看小说,不知唐宋明清,只觉耳朵别揪的高中;就是地理课上,山在转水在转我不转的高中……
头顶是蓝得一触即碎的天空。
呵呵,也许吧,天堂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俯瞰着我们这群振翅欲飞的鸟群。那么,结局会是什么呢?老师们说,结局会是上天的上天,入地的入地。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我书写为高考拼搏的每一天的传奇。
遥望云卷云舒的自由自在,夏季的天空总是这样锋利的高远,收容这一个又一个斑斓的梦。每天放学的校园时光,男生的篮球比赛和女生的跑圈运动好像已经成为一种定格的象征。
昨天总在那些急促的步伐中成为今天的背影。
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五月,教室里,每天依然充满着在一大堆各种模拟题的海洋里埋头苦泳的身影,那种有质量的物体,重重地压在肩膀上,很多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其他的东西,在高三这种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做题就是一切。有时候,坚持不住了,想想高考之后就解放了,可以不穿校服,可以睡懒觉,可以玩手机,苦头也就有了盼头,这是对自己最好的鞭策。高考前的日子,是用试卷与坚守构筑梦想的时间,等待着夏初的一场破茧重生,有赢家也有输家。
时间滴答滴答,距离高考仅剩今天!
校园,楼梯,石板路,每天走过都带着仓促。没有人会留心台阶的数目,只会低头专心走过今天。
回头,距离,时间。日子就这么轰轰烈烈,又这么安静地盘旋在校园上空。
距离高考仅剩最后一天,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道:
“丹桂飘香,莘莘学子,高考在睫。看岁月如歌,青春如诗;三载苦读,拿云心事。凤鸣朝阳,鱼跃龙门,蟾宫折桂在今日。登考场,引雕弓射月,大学等你!
“何惧一竞高低?望吾辈健儿出惊奇。须心细如发,一一作答;沉着运笔,不躁不急。语文数学,英语综合,考题等闲如平时。你能行,当大鹏展翅,向前冲击!”
为高考拼搏的每一天都是传奇,我骄傲!
2017年高考全国卷3满分作文:人生的站口
人生是一段长长的路程,总是从一个站口进去,过一段人生,再从另一个站口出来,再过一段新的人生。
在我看来:高考就是人生路上的一个站口。
高考是人生的站口,你得经过检阅,才能通过。
从表面上看,主要是文化知识的比拼,实际上还有身体、心理、思想等综合实力的比拼。要通过,就得准备,就得全面调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珍视高考,积极应对高考,而不能随意放弃高考。
高考检阅通过,你不能太得意,千成不要以为你赢得了高考,就赢得了一生,哪怕你考上清华、北大?你还要学习,还要深造,还要通过社会的检验。千成不要成为高分低能儿,千万不要成为偏才、庸才,高考仅是对我们学习能力的一次并不太全面的考查,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就不能满足于高考成功,就不能陶醉于高考成功。你只能庆幸自己,总算可以步入另一学府,去探寻更多的未知世界!
高考检阅暂时没通过,也不要自暴自弃。一方面可以重振旗鼓,卷土重来。要学马云、俞敏洪,屡败屡战,奋战三次,最终成功;另一方面可以静下心来,发现自己的潜力与优长,寻找新的人生站口。
挤不上独木桥,就走更宽广的“阳关道”。要知道,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的人,还是有不少成功的实例。我们来看这样两组数据:一组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所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4000名调查者中,有54%的人只读过小学或中学,他们的成就主要是后来靠自学取得的。另一组是国外的材料,调查显示了20世纪以来在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各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例如政治家邱丘尔、科学家爱因斯坦、画家凡高、文学家高尔基等。发现400位这类人物中,有60%的人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平平或比较差,甚至有一两门功课不及格,有的还被学校开除过。看来,高考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
这里举一下查尔斯·舒尔茨。大家知道他就是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史努比的创作者。小时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智力低下的学生,即使到了中学八年级,他的各门主课仍然没有起色:代数、英文全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零分!他只有一样聊以自慰的东西,这便是绘画,是的,他酷爱绘画。尽管在中学期间,他提供给年鉴的漫画全被拒用了,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艺术天赋。等他告别学校,便大胆来到迪斯尼工作室,向他们递交了自己的绘画作品。迪斯尼工作室有关人员非常欣赏他的作品,当场就决定聘用他。但后来,他再次遭到了残酷的拒绝。历经一次次挫败,他并没有放弃,决定用卡通的方式来记述自己的遭遇。后来他画的史努比风行世界,从而成为史努比永远的父亲。查尔斯·舒尔茨的故事告诉我们,高考之外,你一样可以成功,就看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天赋或潜力,你是否能像查尔斯·舒尔茨那样用50年的时间坚守了自己的那份天赋,那一份梦想。
回到高考话题上来,我想再次说,高考仅是人生路途上的一道站口,但不是唯一的站口。成才之路是宽广的。
这样说,并不是要大家不注重高考,而是说,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面理性地看待高考!
2017年高考全国卷3满分作文:距离高考仅剩今天
走进高中,开学了,校长致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收心敛性,然后静坐、思过,早起、晚睡,做题、考试、做题,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能考上大学也!”
毕业了的学哥学姐们说:
“高考的学弟学妹们,一定不要紧张,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高考,只决定你们未来在哪座城市打游戏而已,但还是要好好考,大城市网速快!”
走进高中,我的班主任在教室前方正中的国旗下挂上牌子:距离高考仅剩今天!
他说:“一切为了高考!”
为了高考,我的高中,是放了很多芥末的高中。就是语文课上,圣人孔子拿着刀子逼着老子孟(梦)子的高中;就是数学课上,排列组合,直线虚线,xayb砸得你一塌糊涂的高中;就是英语课上,“卖国贼”叽里咕噜让你莫名其妙的高中;就是物理课上,牛顿叫你使不出力,幻想自由落体的高中;就是化学课上,晶体、摩尔加硫酸化合你面目全非的高中;就是政治课上,对着手机说了声Hello而被“思想教育”的高中;就是历史课上,举头望老师,低头看小说,不知唐宋明清,只觉耳朵别揪的高中;就是地理课上,山在转水在转我不转的高中……
头顶是蓝得一触即碎的天空。
呵呵,也许吧,天堂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俯瞰着我们这群振翅欲飞的鸟群。那么,结局会是什么呢?老师们说,结局会是上天的上天,入地的入地。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我书写为高考拼搏的每一天的传奇。
遥望云卷云舒的自由自在,夏季的天空总是这样锋利的高远,收容这一个又一个斑斓的梦。每天放学的校园时光,男生的篮球比赛和女生的跑圈运动好像已经成为一种定格的象征。
昨天总在那些急促的步伐中成为今天的背影。
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五月,教室里,每天依然充满着在一大堆各种模拟题的海洋里埋头苦泳的身影,那种有质量的物体,重重地压在肩膀上,很多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其他的东西,在高三这种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做题就是一切。有时候,坚持不住了,想想高考之后就解放了,可以不穿校服,可以睡懒觉,可以玩手机,苦头也就有了盼头,这是对自己最好的鞭策。高考前的日子,是用试卷与坚守构筑梦想的时间,等待着夏初的一场破茧重生,有赢家也有输家。
时间滴答滴答,距离高考仅剩今天!
校园,楼梯,石板路,每天走过都带着仓促。没有人会留心台阶的数目,只会低头专心走过今天。
回头,距离,时间。日子就这么轰轰烈烈,又这么安静地盘旋在校园上空。
距离高考仅剩最后一天,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道:
“丹桂飘香,莘莘学子,高考在睫。看岁月如歌,青春如诗;三载苦读,拿云心事。凤鸣朝阳,鱼跃龙门,蟾宫折桂在今日。登考场,引雕弓射月,大学等你!
“何惧一竞高低?望吾辈健儿出惊奇。须心细如发,一一作答;沉着运笔,不躁不急。语文数学,英语综合,考题等闲如平时。你能行,当大鹏展翅,向前冲击!”
“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青年____在论及“体育之效”时谈到,变化时时在发生,强者可以变弱,弱者可以变强。变强或变弱,皆在人为。
身为强者,若不居安思危,沾沾自喜而滥用强权,则至强可以变为至弱。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秦统治者贪图享乐,二世而亡;唐玄宗挥霍唐朝基业而有“安史之乱”;清朝以天国自居,沾沾自喜,终至外敌入侵。这些“强国”的统治者们以“至强者”的身份自居,滥用强权而不知維护强权。即使华夏曾拥有立于世界之巅的力量与文化,也掩盖不了这至强转为至弱者的屈辱史。由此,我们须明白:身为强者,若不勤自锻炼以续强大,或可沦为至弱,甚至于遭他人践踏。
身为弱者,若是勤自锻炼,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则至弱可以变为至强。
当身为弱者时,有人可能会失望而自暴自弃。殊不知若是勤自锻炼,至弱也可变为至强。请看:在中华民族至弱之际,一群不甘为弱者的年轻人乘一艘小小红船而来,他们一路劈波斩浪,爬雪山过草地,凭借小米加步枪将强敌驱逐,将星星之火变为燎原之势。如今小小红船已成长为巍巍巨轮,载着十四亿中华儿女走向至强路。身为弱者,自暴自弃仅能沦为至弱,唯勤自锻炼方有转为至强之机。
强弱有变,变弱变强,非由天定,而在人为。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昭示着我们应不断砥砺前行,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刚开始跑那会儿,毕竟年轻气盛,便急于求成,总爱三步并作两步地往终点奔去,心急火燎地往前方赶去,心自然也是躁动的。
那次跑步的时候,我像发了疯一般往终点冲去,耳边是风的呼啸,眼前是光的晕眩,在我的视线中化成了一个又一个拖着长尾巴的小黑点。我痛苦地抿紧双唇,闭着眼睛,无力地摆动着手臂,双腿跟灌了铅似的沉重,心中更是如烧炭般焦灼,可越是如此,越拖不动两条腿,只能一屁股坐在石凳上,两条腿如面条般贴在上面,我慢悠悠地叹了口气。
此时,一位衣着朴素、白发苍苍的老人慢跑着闯入我的视线,似一阵清风拂去了我的焦躁。他跑得沉稳,跑得有耐心。他双腿大步流星地走着,如蜻蜓点水般掠过地面,拳头似钟摆般有节奏地上下摇晃摆动着。神色自若的他脸稍稍泛起红晕,完全没有我跑步时的上气不接下气;不紧不慢的他,完全没有我跑步时的浮躁。他像极了那些小说中仙风道骨般的高人。
我迟疑地揉了揉眼睛,心中的不解迅速膨胀起来,我站起来,冲老人摆摆手,大声地喊着:“老爷爷,你为什么跑得那么好呢?”
听到叫声,老人在一片柔和的晨光中停下了脚步,缓缓地转过身来,那是一张似核桃般褶皱的饱经风霜的脸啊,却给了我宁静、慈祥之感。老人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着,那一个个语珠子骨碌骨碌滚落到了地上:“小姑娘,我看你也是在练跑步吧。跑步跑步,归根到底是磨心啊。只有将心真正地静下来,不骄不躁,胸有成竹,才能真正跑好步。否则,又有什么用呢?”
说完,老人坚定而从容的背影渐渐跑远。我反复咀嚼着,才明白:静下心来,不骄不躁,更加有力地迈出每一步,一切才不会是徒劳。跑步是这样,生活更是这样。“慢”和“静”,才是对心、对人、对生活的尊重。
不禁想起了前一阵特别火的一个词“快餐文化”,匆匆往口中塞着食物的人们又怎么会明白以一颗平和的心慢慢地熬着一锅清汤的悠闲?为了应试而阅读名著的学生又怎么会明白以一颗沉稳的心细细品读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文字的幸福?
■高考真题
(2013·高考全国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 专家大加赞赏, 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 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 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 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 他们都不愿动手, 说风险太大。
后来, 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 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 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 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 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 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名师解题
(1) 作文试题的总体特点:
(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以“勇气”为核心的材料作文, 充分体现了课标精神, 与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强调的改革进入深水区, 需要更大的智慧与勇气将改革推向前进是一脉相承的。
(2) 尊重考生个性, 倡导独立思考。试题允许考生“立意自定”, 并且材料具有发散性, 为考生提供“经验与勇气”“勇气”“勇气与价值”“抛开顾虑”等不同的写作角度, 供不同认识水平、思想倾向的考生选择使用。
(3) 取材方便, 容易写作。“切割钻石”表现出对“勇气”的赞赏与呼唤, 就“经验与勇气”行文, 关注到以上两方面, 取材更为方便;只就“勇气”写作, 如果将勇气与正义、道德、爱国等“正能量”结合起来思考, 那么文天祥、孙中山、邓小平都可能称得上大勇者, 现实生活中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有责任、敢担当、不计私利、勇于献身的奉献者, 也可称得上是真勇者。
(2) 试题材料说明与审题切入点:
这是一则寓言型的材料作文。材料内容来自2013年3月14日《羊城晚报》梅西编译的《不知道价值, 手就不发抖》, 命题人加入了一些议论句子。材料主要内容体现为对“经验、技术与勇气, 勇气与价值”等问题的思考。作文命题趋向“淡化审题, 注重表达”, 回归作文考查本质要求。同样是材料作文, 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中的“要有经验、技术, 更要有勇气”点明了题意, 让考生省去许多麻烦, 集中精力于表达, 这可能成为未来材料作文的发展方向。
考生思考这则材料可以有三个途径:一是着眼于寓言中的人物思考, 发掘人物身上存在的优秀人格内涵, 那位年轻的徒弟, 他能按老师“周密的切割方案”, 果断地完成了操作, 表现出非凡的勇气;二是着眼于寓言中的事件思考, 年轻的徒弟, 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有老师的经验作指导, 因为他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更因为他不去想钻石的价值;三是着眼于材料的关键句思考, “要有经验、技术, 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 手就不会发抖”。
(3) 作文立意的基本角度与思路:
■满分文展示1
成功三重奏
河南考生
我相信, 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成功, 但正如切开这珍贵的钻石, 只拥有经验、技术等某一方面都是不够的。我认为, 要想成功, 就得如老切割师所言, 具备三点, 即经验、技术、勇气与抛开顾虑。
一重奏:广泛涉猎, 潜心钻研, 习得丰富的知识与技巧。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宋濂“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仍坚持读书, 才有了丰富的知识, 成就了大学士;李时珍遍尝百草, 十年一日潜心钻研, 才著出闻名世界的《本草纲目》;双脚钢琴家刘伟同样也是在经历了无数锥心刻骨的训练后才有了如今惊世的技巧。可见, 要想成功, 首先就要刻苦学习知识, 潜心钻研以提升自身经验技术。自身条件过硬是成功的奠基。
二重奏:果敢向前, 敢做敢拼, 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机遇对于懦弱者是深坑, 对于勇敢者是天梯;机遇对于懦弱者是故步自封, 对于勇敢者是大步前行。倘若马化腾没有勇气, 他又怎么在创业初期, 选择投身看似无人问津的即时通讯领域, 并从此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倘若邓小平没有勇气, 他又怎会在内忧外患之时, 坚决叫停革命, 转而投身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并使中国腾飞?倘若小米公司没有勇气, 又怎会有其投身低端市场, 一举创下效益冠军的奇迹。拥有勇气, 打开束缚双脚的锁链, 才可走向成功。
三重奏:抛开杂念, 获得一份纯粹前行的动力。
歌德说:“自己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确实, 阻碍个人走向成功的正是其自身过多的杂念与忧虑, 为什么众多田园诗中, 只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获得成功?为人称道?为什么石油大王哈默可以在无人看好的荒地开机钻井?又为什么克林斯曼总能踢入点球而保持纪录?我想正是因为他们心无杂念, 他们并不过多去考虑自己能否成功, 干这件事是否有意义, 而是不惧失败, 一心向前。
可见, 习得知识, 拥有勇气, 抛开杂念, 正如一部恢宏的交响乐的三个乐章, 相互关联, 缺一不可, 只有当具备这三个要素时, 才能奏响那勇往直前的颂歌。所以, 让我们牢记这三点,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满分亮点】
这是一篇阅卷组评定的标杆范文, 也是一篇优秀的创新文。文章具备以下亮点:一是中心突出, 切合题意。考生立足于探究成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将其归纳为习得知识、勇于探索、抛开顾虑三个方面, 视野开阔, 内容集中, 切合题意。二是结构严谨, 开合有度。文章标题“成功三重奏”, 借用音乐术语构成比喻, 以此为核心, 将主体部分内容设定为三个方面, 并辅以充实的材料进行论述, 结尾作总结, 文思放而收。三是语言有文采。语言的文采体现在形象的比喻贯穿全篇, 整句、排比句、名句随处可见。
■满分文展示2
勇气为帆轻装远航
河南考生
萧伯纳说:“智慧的宝石, 如果以勇气镶边, 那它定会更加灿烂。”生命需要勇气, 让我们扬起勇气的风帆, 甩掉对价值的顾虑, 轻装远航。
面对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很多有经验的切割师都说风险太大, 而年轻的徒弟却甩掉对价值的顾虑, 轻易切开。这启示我们做事要抛却关于价值的多余顾虑, 用勇气的力量敲开成功的大门。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犹如一条奔走的细流, 遇不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激起浪花需要勇气, 需要我们义无反顾地向前奔流。
韦慧晓, “辽宁舰首任女博士军官”, “华为公司个人奖金奖得主”, 还是“全球洲际小姐大赛中国赛区十佳”, 曾两次援藏, 荣获“中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就是这样一位被无数光环包围的女孩, 毅然选择辞去高薪工作, 到“辽宁舰”做一名普通的水手。这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韦慧晓说:“当你想做某件事情, 就着手开始, 哪怕受挫、失败也不后悔。享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有苦才知乐。”
勇气是前行的船帆, 让我们为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
蓝色的“中国梦”, 需要勇气载它飞翔。从收购“瓦良格”号航母到拖回大连港进行十次出海试航, 再到“辽宁舰”的正式出海, 再到“歼—15舰载机”成功滑翔, 中国的“航母梦”经历了太多的困难与挫折, 而引导中国“航母梦”一路前行的正是不畏挫折、敢于创新的莫大勇气。
蓝色的“中国梦”需要勇气助它飞翔。从“东方红”卫星的升空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再到“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 中国的航天工业一次次竖起里程碑, 科技的自主研究, 自主创新和公关, 均需要勇气化为动力。勇气让科研人员甩掉顾虑, 轻装前行, 实现了飞天梦的又一次跨越。
刘洋说:“梦想有多远, 探寻的足迹就有多远, 携手勇气与智慧, 让我们伟大民族的梦想更久远。”
是啊, 用勇气做我们前行的帆, 轻装前行, 实现我们个人的“富裕梦”, 国家的“富强梦”, 民族的“复兴梦”。梦想的远方, 有勇气陪伴我们到达。
余秋雨说:“感谢生活给我勇气, 让我有力量奔向远方, 去看朝阳的喷薄和梦的彩衣。”
梦想的远方, 勇气为帆, 让我们轻装前行, 领略远方的美好风景。
【满分亮点】
这是一篇经阅卷组复核的满分文。它有如下亮点:一是材料新鲜。考生选材, 把眼光投向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人物, 韦慧晓、刘洋两则素材, 内涵充分体现“勇气”, 更重要的是富有时代感。二是思想深刻。融入萧伯纳、奥斯特洛夫斯基、余秋雨的名句, 突出“勇气”的价值与意义;将“勇气”与“强国梦”“富裕梦”“民族复兴梦”结合起来, 使“勇气”有了无尽的社会施展空间, 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三是富有文采。丰富的名言警句, 比喻、排比修辞手法, 长短句、整散句的有效结合使文章增色不少。
■满分文展示3
淡定有勇, 花自盛开
河南考生
一朵花需要一些勇气
它, 自古便被奉为“君子”之爱, 淡定而不骄躁, 在春的萌动、夏的烂漫、秋的萧瑟中宠辱不惊, 默默隐下自己, 静看花开花落, 漫随云卷云舒, 可平静之下是她蓄积的勇气之能。一朝破晓天际, 傲视万木颓倾、百花凋零, 终是梅花盛开、万木不见, 成为文人雅士笔下那一身傲骨的梅君。
梅花, 淡定而有勇, 一身傲骨, 只专心于盛放, 而不惧霜冻寒冰, 终成一代“君子”。
一个人需要一些勇气
她, 一代才女, 一句“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折服了多少公子才人之心。作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这个自13岁起便起笔为诗的女子, 以超俗脱尘的文笔一鸣惊人。我欣赏她, 本系美术, 却以一种淡定的姿态投身诗歌, 那是一种多大的勇气啊!所以, 后来之人便争相追捧, 只落得个淡然回应的结局。我曾想象, 弄一支秃笔, 着一盏清墨, 如她一般书出那典雅清丽的“新月诗”, 但终是怕错, 怕错, 只得草草作罢。
林徽因, 淡定有勇, 不染俗尘, 只专注于诗文, “在如莲的时光中”, 笑看“人间四月天”。
一个民族需要一些勇气
她, 古老而又坎坷的民族, 在近代备受欺凌、压迫, 成为“沉睡的巨龙”。然而, 无数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 舍生取义, 终是赢得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创立一个新的中国, 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 硬是拼出一条血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更是发扬我中华民族千百年延续的实干勇气, 提出“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厉行节俭、转变政府职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关键时刻, 我们将在习主席的带领下, 以千百年来积淀的历史经验为指引, 以高昂向上的勇气去追寻“民族梦”。
中华民族, 淡定有勇, 心无旁骛, 只专注于复兴,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 勇于创业, 共同富裕, 实现“中国梦”。
英国首相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 就不太成熟了。”就今日的我们而言, 必将以“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的劲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必将以自信的热情投身创新建设, 淡定有勇, 静守梦之花开!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勇则国勇, 少年有力则中国雄起。
【满分亮点】
这是一篇经阅卷组复核的满分文, 其亮点有:一是形散神聚。全文由三个小标题引领, 从梅花、个人、民族三个角度论述“勇气”的意义, 表面上“形式松散”, 本质上主题集中———“勇气”为全篇之魂。二是主题深刻。从对梅花凌寒绽放勇气的咏叹, 到对林徽因跨界为诗勇气的赞赏, 再到对中华民族实现独立追求崛起梦想的讴歌, 深刻地表达了考生对“勇气”的理解, 主题思想集中深刻。三是抒情浓郁。第一、二节, 完全是真性情、真情感的真情表达, 甚至还有些意兴未尽, 情不自禁。
■满分文展示4
钻石有价, 我心泰然
河南考生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平静, 不是远离车马喧嚣, 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 即使如流往事, 涛声依旧, 放弃执念, 便可寂静安然。”真正的平静正如此, 面对钻石的天价, 唯有放弃心中的杂念, 泰然处之, 方能收获价值。
心之泰然, 是坦荡之果, 唯有无视价值, 方知价值可贵。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三餐温饱, 四大皆空”, 这是闲士隐者的追求, 是清廉的表率。作为一代名臣的杨震虽无闲士隐者之志, 但却有清官廉士之心, 面对“暮夜无知”的诱惑, 杨震头顶天, 脚立地, 严词拒绝了以金钱来换取仕途的虚假之人, 并留下了“天知, 地知, 你知, 我知, 何为暮夜无知?”的千古忠言。
真正的价值彰显于自身, 面对金钱, 手不曾抖, 眼不曾眨, 泰然视之, 方显自身价值的可贵。
心之泰然是慧硕之花, 无所念想便无所犹豫, 便也了无牵挂, 使之花开绚丽。
经典之所以被奉为经典, 就在于它的无须标榜, 无人超越。1984年经典名著《西游记》的拍摄, 使人们记住了那一张张传神俏皮的脸, 记住了那一招招活灵活现的演绎, 记住了那一次次翻上跃下的惊险传奇……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回忆说, 当时拍摄, 每集工资一百多, 钱虽少, 却从未抱怨, 只是用心投入, 没想到这部电视剧能大红大紫, 家喻户晓。
成功往往源于没有在不应过分专注之事上分神, 抛弃杂念, 专心投入, 收获的便是成功。
心之泰然, 是成功之源, 任他风雨飘摇, 我自安之若素。
静水流深, 不露不显, 并不影响他滋润万物。抛却杂念, 安然前行。唯有经受一季明媚春光的诱惑, 蛹才能破茧成蝶;否则, 便要面对残酷的死亡。唯有不去念想钻石的价值, 钻石的价值才能倍增。渊明甘愿荷衣担锄行于农耕田亩却不正视官场一眼, 那是勇气;李白敢于高唱“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仗剑行走天涯, 那是勇气, 是斜侧荣华富贵, 只求一世洒脱的勇气。
钻石有价, 唯有我心泰然, 那一刻, 才能闪出绝美光华, 收获内心真正的无价。
【满分亮点】
这篇满分文的亮点有:一是叙议结合, 结构严谨。考生能较好地将叙事、议论融入文章段落、层次的打造之中, 或先议后叙, 或先叙后议, 或叙中夹议, 层次清晰, 结构严谨。二是情感浓郁。考生引例, 并非仅止于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是对有“勇气”之人的热情赞叹, 为论述融入了浓重的抒情色彩。三是材料丰富。考生选材思维活跃, 既有古代廉洁官员杨震, 清高隐士陶渊明, 洒脱诗人李白, 又有当今的著名演员六小龄童, 旷世才女林徽因, 并能将典故、逸事、名言融入一炉, 促成了材料的丰富, 思想的深刻。
■满分文展示5
抛下顾虑 勇往直前
河南考生
溪流抛下前方山岩阻挡的顾虑, 勇往直前, 终于东流入海;梅花抛下冬日风霜严寒的顾虑, 傲然绽放, 终于香飘人间;青松抛下山间风雨吹打的顾虑, 负径直上, 终于屹立峰巅。老切割师的年青徒弟抛下钻石价值的顾虑, 勇于切割, 终使钻石增值。
“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我们人生之路上会面临着诸多的抉择, 用勇气和智慧来武装我们自己, 抛下顾虑, 方能触及成功。
抛下顾虑, 心拥勇气, 切莫亦步亦趋。顾虑如我们身上的包袱, 包袱越多, 便举步维艰。而勇气就如我们飞行的翅膀, 载我们飞到远方。许多切割师就是缺乏抛下钻石价值的勇气, 亦步亦趋, 才不敢动手切割。柔弱女子戴厚英若没有抛下顾虑的勇气与豪气, 而是亦步亦趋, 便说不出“恢复良知”而震撼神州;谭嗣同若没有敢于为变法赴死的勇气与侠气, 就不会有“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 快哉!”的豪言。抛下顾虑, 切莫亦步亦趋, 有勇气做自己!
抛下顾虑, 心拥勇气, 一路披荆斩棘。勇气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我们奋进的基石。“当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 比赛就不仅是赛技术, 更是在比心理。”中国乒乓球新的领军人物张怡宁夺冠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她在许多重大赛事中连连失利, 但是她抛下成败与得失, 鼓起前行的勇气, 一路披荆斩棘, 最终成就了自己。“别说你一无所有, 因为你还有勇气活下去。”霍金如是说。霍金面对一路上的坎坷与磨难, 奋力不屈, 才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 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心拥勇气, 抛下顾虑, 一路向前, 义无反顾。
抛下顾虑, 心拥勇气, 书写人生奇迹。勇气是生活的希望, 是点亮漫漫长夜的烛光。贝多芬双耳失聪, 但他用勇气直面命运, 用音乐去传达思想与感情, 扼住生命的咽喉, 奏响悲壮激越的《命运》交响曲。郑和抛下顾虑, 不畏航行路上之艰辛, 开辟丝绸之路, 名垂青史。抛下顾虑, 心拥勇气, 书写自己的人生蓝图。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抛下顾虑, 携一份轻松愉悦的心境, 鼓起前行的勇气, 一路向前, 义无反顾, 相信成功属于勇往直前的人。让我们放下负担, 且歌且行!
【满分亮点】
这篇满分文有以下亮点:一是符合题意。考生着眼于“不去想价值, 手就不发抖”立意, 确立了“抛开顾虑, 勇往直前”的观点, 符合题意。二是内容丰富。第三自然段引入晚清志士谭嗣同, 在论证观点的同时, 赞扬他敢于为变法赴死的勇气;第四段引入热点人物张怡宁, 赞扬她在失利中奋起夺得冠军的勇气, 为文章注入了为天下大义、民族荣誉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正能量, 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三是语言畅达。文章开头段, 以“溪流、梅花、青松”三个形象化事物造势, 辅以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畅达而有气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剖析】
2016年全国Ⅱ卷的作文写作,审题极为关键:“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乃“比较”二字,即需要三个角度结合来作分析。“课堂有效教学”涉及面较广,要比单一的教学模式如填鸭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激趣式教学等更有得聊;“课外大量阅读”,可以写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内容丰富;“社会生活实践”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还是实践出真知,考生也有话可说。
总的来看,针对任何一点分析都不难;难的是,三个线头要拧到一起,结成一股绳。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有大局观。简单地来,选择一个成功的文学家的成长之路,参照他是怎么在三者之间游刃有余的,再结合自己的体会相互串联;复杂地来,三者合一,择优录取,通过三个不同的事例完成自己的作文,三者之间不可孤立,各说各的,会落下乘;冒险地来,可以三条途径选其一或者其二(更推荐其一)重点论述,别的途径作铺垫,主次分明。
【高三高考满分作文】推荐阅读:
高三高考满分作文800字06-28
高三高考作文的审题窍门07-01
高三励志高考口号10-29
高三高考冲刺励志标语05-28
上海高三数学高考复习05-31
高三高考班级宣誓词06-02
高三备战高考演讲稿07-04
高三英语高考模拟试题09-09
高三数学高考工作总结10-29
为高三高考加油的励志语句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