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

2024-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共9篇)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 篇1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是指2016年起。

广东将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经过层层遴选。最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7所高校入选。

中文名,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别名,广东高水平大学。地区,广东省。招生批次,本科一批。提前本科一批。目标定位,高水平大学。学校类型,综合。理工。师

范。农林。医药。学校属性,985工程|211工程|广东省211工程。院校类别,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

项目背景。2016年广东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快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着力推进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高水平大学”将

继“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后的另一新重点建设内容。

项目简介。2016年4月23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会前下发了《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对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安排。《意见》分为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创新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增强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改善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部分。更加注重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更加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更加注重增强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建成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为实现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力争到2020年。重点建设 的高校发展定位和目标更加明确。优势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若干所高校跻身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建成一批国内外一流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地。

有力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到2030年。重点建设高校总体上在全国同类高等学校中成为地位领先的高水平大学。有效带动全省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扶持政策。提高生均资源配置水平1。支持重点建设高校按照机构编制标准规范实施内设机构备案制;2。

努力降低生师比;3。力争重点建设高校生均资源配置水平走在全国同类高等学校前列。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1。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2。依法依规适时下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招标审批权;3。给予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与部属高校同等的招标自主权。切实改善

教师住房条件1。支持重点建设高校采取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解决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住房问题;2。

支持有土地资源的重点建设高校自建公共租凭住房。并将其纳入当地政府公共租凭住房建设计划。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1。提高高水大学生均定额拨款标准。2016年达到每生每年12000元;2。省设立高水大学建设专项资金。2016年-2017年省财政安排50亿元。主要用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服务和条件支撑平台建设等。落实创新管理机制体制1。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给予重点建设高校学科建设及调整政策支持;2。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管理机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支持重点建设高校自主设置岗位。对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全面提高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 篇2

一、大学精神的本质

(一) 何为大学精神?

何为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以精神为最上, 有精神则自成气象, 自有人才。[1]一所大学是一锅老汤, 一所好的大学是一锅好的老汤, 成就一锅好的老汤最重要的“佐料”就是大学精神。[2]使得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是大学的高楼大厦和硬件设施, 而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的作用, 犹如人的精神存在的作用一样, 是无形却巨大的。有学者认为,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内驱力, 是激励大学改革的推动力。[3]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 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4]笔者认为, 大学精神是指通过大学中的几代甚至数代人的努力, 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和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 是为“大学人” (与大学相关联的所有成员) 所认同的价值观, 它是大学的生命力之源, 是对大学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思想,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 很多时候, 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并没有落实到纸面上, 但它的确存在于大学和大学人的心里。大学精神有时是一种“模糊”的存在, 但它却有“深入到骨髓”的力量。它常常体现在大学的校训校识、办学理念、大学使命方面, 但又不完全吻合。大学精神更加客观, 更具高度和提纲挈领的精髓感, 是凌驾于校训、理念与使命之上的上位概念。当然, 各个大学的大学精神也蕴含一些共同之处, 比如批判精神、科学创新精神、人格独立、学术中立等。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最本质的因素。办学规模、办学方针, 甚至办学理念, 都可以被模仿, 但大学精神却是不可被复制的。越是杰出的大学, 就越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它自成风格, 世代延续。这不仅是大学宝贵的财富, 也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所在, 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 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判断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长久发展的精神源泉。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发展, 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大学精神那里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大学精神会持续以各种具体化的形式来激励大学发展。尤其是当一所大学因各种外部因素陷于困顿时, 就会从大学精神那里获取新知和动力。抗战时期临时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 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临时组建而成, 虽然只有短短8年的办学时间, 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却培养了大批爱国栋梁之材, 靠的就是三校的名师荟萃和融会贯通的大学精神:北大的“宽容自由”、清华的“严谨认真”和南开的“吃苦耐劳”, 凝练出了西南联大“刚毅艰卓”的精神, 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在上世纪2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 入学人数激增25%, 而州政府拨款却骤减25%, 导致大学预算锐减、工资下调、人员雇用冻结等。但伯克利正是秉持“平等与先锋”“优秀与公平”相结合的大学精神, 仍然在这个时期将自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该校与私立的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共同承担起与东部常青藤高校相媲美的西部大学学术脊梁。

大学精神是指引大学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大学精神是对大学发展精髓的归纳与总结。它最能体现大学的本质要素, 是大学学术水平不受侵害、人格不被侵蚀的重要依靠。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 大学更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诱惑与干扰, 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但正是大学精神指引大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引导大学不向世俗妥协, 不为利益损害大学的声誉。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董事会正是认为大学应该人格独立, 坚决反对政府和政党干扰学院发展, 才有了著名的“达特茅斯学院案”。该案的判决导致美国公、私立高等院校的分离, 使得达特茅斯学院在245年的发展历史中, 始终保持私立性质, 并跻身于美国常青藤名校之列。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 邀请当时的里根总统出席并演讲, 里根希望哈佛大学借机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结果被哈佛大学断然拒绝。这也是大学坚持学术中立精神的鲜明写照。

大学精神是激励大学摆脱平庸的重要动力。大学精神当中, 往往都含有目标性的表述, 都有使大学办出杰出成就的动力诉求, 凝聚了全体大学人对大学未来发展远景的集体判断。当大学流连于肤浅层面而沾沾自喜时, 当大学满足于发展现状而驻步不前时, 大学中的有志之士和真正关心大学发展的人, 就会从大学精神中汲取力量, 来刺激和激励大学发展, 使得大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摆脱平庸。即便是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同样也需要从大学精神中汲取动力, 捍卫自身的荣耀与光环。麻省理工学院正是坚持“不保守、不落后, 勇于开拓”的大学精神, 才使得麻省理工学院赢得“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创办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 仅用了20年时间就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凭借的正是香港科大“瞄准世界水平”“追求学术卓绝”“不甘平庸处世”的精神追求。

二、大学精神的智慧融通——大学章程

(一) 大学章程的发轫与要义

大学诞生于12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这种更有效率的专业化组织的诞生, 规范其与世俗权力机构关系及其内部规则的大学章程也应运而生。[5]早期的大学章程多以“特许状”的形式出现。英国的“特许状”由枢密院颁布, 作为一种皇家特权, 赋予大学存在的合法依据。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大学章程同样源于英国王室或殖民地议会颁发的特许状。大学特许状有点像今天的执照或政府批文, 是界定大学与政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框架的法律性文件。它确立大学特许法人的法律地位, 规定大学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纲领性地划分大学内部各方的权力、职责。[6]后来的欧美大学章程一般是由大学的董事会制定和颁发。中国的大学章程, 从最早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山东大学堂章程》开始算起, 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彼时的大学章程也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章程。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章程的密集推进, 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2011年《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出台, 将我国高校章程的制定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 欧美的高等教育体系中, 都是先有章程, 后有大学, 而中国大都是先建立了大学, 再制定大学章程。这是中西方高校章程制定方面的重要差异。

大学章程不是大学精神, 它是大学精神的下位概念, 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彰显与融通, 是大学精神借以正确表达的重要形式与载体。归根到底, 大学章程的本质和内涵是高校融入大学精神、规范自身、指导大学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所大学的章程制定得是否规范, 是否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 并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是判断一所大学制度建设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一所大学没有规范的大学章程, 很难建设成为世界名校。美国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章程, 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并且以章程为基础制定有各种规范, 具有规范管理和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7]

(二) 大学章程存在的价值判断

大学章程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引领大学章程的制定, 大学章程制定的首要要义, 就是要认真领会大学精神, 并以大学精神指导制定大学章程。好的大学章程一定是认真总结了一所大学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大学精神, 并将之真正地融入自身。这样的章程才能真正体现大学发展的本质。大学章程是承载大学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而且是主要的载体之一。这种章程对大学精神的融通, 不是表现在章程的开头插入几句大学发展理念的话, 更不是特指专门对大学精神有一段文字表述, 而是真正地将大学精神融入到章程的具体内容当中, 融入到章程的每一句话当中。一旦大学精神融通到大学章程当中, 大学精神便富有了直接的生命力, 指引大学的发展。

大学章程是指导学校长期发展的根本纲领。大学章程一旦制定, 就应该被尊重和遵守, 作为大学治理工作的首要依据。大学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 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变动之中, 但大学的章程具有稳定性。这一点是不随大学的人, 尤其是大学的管理者的意志而转移的。这是保证大学章程的威严和效力的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 章程没有制定则罢, 一旦制定, 是不可以被废止的, 它将与大学共存亡。当然, 这并不是说章程的内容不可更改。随着大学自身的发展需求, 章程内容是可以进行修订的, 但也必须经过学校严格的民主法定程序。

大学章程不但要承载大学精神, 更要指导大学治理。大学章程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上承大学精神, 下启大学治理。大学章程不能像大学精神那样“不食人间烟火”, 要看得见, 摸得着, 具有可操作性。但又不能像大学治理那样, 处处从细处着手, 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大学章程在大学处于宪章地位, 一方面体现为“最高法”, 校内任何规章制度都须以大学章程为直接依据, 大学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 不能和大学章程有冲突之处;另一方面体现为“纲领法”, 它仅对学校重大的、基本的统领性事项做出规定。[8]既要保证大学章程的权威性, 同时还要保证在大学章程之下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这就要求章程中既不能写没有实质内容和指导性较弱的话, 更不能写一些大学细微层面的内容。细微层面的内容可以由具体的规章条例来完成。这已经属于大学治理层面的问题。

三、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指导下的大学治理

(一) 何为大学治理?

国内外对大学治理有多种理解。大学治理研究的奠基之作是在1960年由美国学者约翰•科森创作的《学院与大学的治理:结构与过程的现代化》一书。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指出, 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 离不开科学的制度安排, 即大学治理。[9]大学治理是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的具体贯彻层面。如何更好地让全体大学人领会大学精神, 遵照执行大学章程, 靠的是大学治理。何为大学治理?笔者认为:治, 制也, 即制定各项规章规则;理, 厘也, 厘清与学校发展相关的规律与各种问题, 并创造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学治理就是通过制定各项具体的规章规则, 发现并厘清大学发展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并有章有法地创造性解决, 从而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大学治理既包括要求人们服从的正式规章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规章规则。

大学治理, 要从表象看到实质。目前很多大学治理方面的问题, 深层原因就在于对大学精神没有好好总结和领会, 对大学章程没有认真贯彻和落实。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背后隐含的价值判断必须是一致的, 否则就会出现“三张皮”的现象:章程上不凝练精神、下不指导治理, 大学发展就可能陷入无为和无序的状态。造成大学章程上写的是一套, 而在大学治理中使用的是另一套——比如更多是体现管理层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精神被扭曲, 大学章程便成了虚无的东西, 大学就会沦为地地道道的“人治”。所以, 大学治理是否真正融入了大学精神, 是否真正贯彻了大学章程, 直接决定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 大学治理存在的价值判断

大学治理是一个不断诠释和丰富大学精神的过程。大学治理本质上是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的一以贯之。大学精神是最具稳固性的, 大学治理既要领会大学精神, 更要创新性地去诠释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指引大学章程, 同时也在一直持续不断的、长时期地指导着大学治理, 是推动大学治理达到理想效果的推进剂和催化剂。而对大学治理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也是使大学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内容不断丰富的源泉。

大学治理是贯彻和落实大学章程的基本载体。要将大学章程的内容贯彻到实处, 还要靠大学治理。章程只是根本大法, 但只有章程, 是无法完成学校的法制建设进程的, 需要通过大学治理才能落实大学章程的内容。大学治理同样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必须遵循大学发展规律, 求真创新, 勇于改革, 并辅之以一系列的其他各类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 是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制定、更新、乃至废弃的过程, 以行为诠释大学精神, 以措施贯彻大学章程。大学治理是在具体层面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最好的诠释和贯彻。

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相近, 但并不等同于大学管理。具体而言, 大学治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安排, 在大学利益主体多元化, 在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 协调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提高大学的发展水平。如欧美的大学治理一般包括董事会制度、行政制度和教授制度等。大学管理则是指大学通过具体的操作动作, 如计划、组织、协调等, 对大学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达到学校既定目标的做法。大学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大学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平衡。而大学管理的目标则是实现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的既定目标。可以说, 大学治理仍然是一个比较理论性的概念, 注重于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大学管理则是一个更加实践性的概念, 直接面对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中的种种问题。

四、大学何为——针对大学精神、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的价值诉求

(一) 尊重大学传统, 实事求是, 归纳和凝练大学精神

大学要不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不扭曲大学发展历史, 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学校过去、尊重学校发展实际的原则, 认真总结和凝练大学精神。而不是因为社会因素、政治要求的介入, 去人为地改变大学精神的本来要义, 造成大学精神的失落。目前大学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有的高校还在忙于“圈地运动”和“规模扩张”, 似乎唯有“地大物博、人多楼高”方能显出大学之“大”、高校之“高”。[10]有的高校完全以量取人, 将科研的量化考核指标用到了“极致”, 严重伤害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此种种, 俨然对大学精神为何已经相当陌生, 更是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使命抛之脑后。使得大学精神失去了她原有的灵性, 阻碍了大学的发展。恪守大学之道, 重新认识、建构、凝练、提升大学精神, 是我国大学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 团结全体大学人, 立足长远发展, 认真制定好大学章程

大学章程一定是一部被学校的大多数人认可、被学校全体人贯彻执行、作为学校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根本大法的法规。大学章程的制定需要统筹校内校外各方面的力量。仅仅靠开会和征求意见是远远不够的, 要多地需要做一些主动性的工作, 主动去提炼、去凝结大学的历史与现实经验。既不能搞一言堂, 对师生校友意见的征求流于形式, 更不能对所有的意见都一味采纳, 丧失章程制定工作的主动性, 使得章程随波逐流。章程制定工作既要很好地融入大学精神和优良传统, 采纳大多数人的主流意见, 又要主动对各种文本进行合理的归纳、提升和凝练。这才是大学章程制定的本质要求。每次章程的修订都必须民主、合法、有理、有据。

(三) 保证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的一贯性

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三者具有一贯性联系。如前所言, 三者的主旨要义和价值判断应该是一致的, 只有将大学的体制机制理顺, 保证三者主旨要义的一致性, 才能真正顺利推动大学向前发展。倡导以法而治, 而不是人治, 更不是以学校管理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体现大学精神的内容一定要写入大学章程;一些全校形成共识的、明确性的东西, 可以为大学治理提供指导的, 一定要写到章程里面;一些尚不能确定的内容, 可以先不写进章程;一些细节性的、具体层面的规定, 则可以由大学治理去完成。大学精神与大学章程会随着大学治理的具体形势而与时俱进。但大学精神与大学章程的改变是一种主动的改变, 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发展, 而不是迁就于大学治理。如何将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的一贯性联系做到最好, 将三者紧密地上下融通一体, 考验大学的智慧, 考验大学人的智慧, 更考验大学管理者的智慧。

注释

1[1]陈平原.大学以精神为最上[J].大学 (学术版) , 2009, (11) :93.

2[2][10]饶武元, 胡罗斌.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1) :43, 45.

3[3]柳海民, 常艳芳.论大学精神的价值[J].教育研究, 2008, (8) :51.

4[4]刘宝存.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J].学术界, 2004, (1) :193.

5[5][8]柯文进.关于大学章程制订中法律地位、外部关系与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J].北京教育 (高教) , 2013, (4) :15-16.

6[6]马陆亭, 范文曜.大学章程要素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23-24.

7[7]刘继安.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N].中国教育报, 2002-03-12.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 篇3

南华大学——知道什么是“核”心专业吗?

南华大学的低调和“南帝”有着相似之处,这是因为该校的特色专业都涉及军工领域。南华大学是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最完整的高校,并建有湖南省核工业南华大学科技园。南华大学核技术与应用全国排名第二,学校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国家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亚雷等大师。同时南华大学以核为特色,工、医、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12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特色专业。可见南华大学虽地处一方,同样具有绝世武功。

西华大学——工科之花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北华大学——北大+清华,简称“北华”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武汉大学大学物理期末重点总结 篇4

重点: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两类基本问题

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圆周运动的角量表示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相对运动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一类典型问题(积分类型)第二类典型问题(求导类型)惯性力平动惯性力和离心惯性力 第3章 运动的守恒定律

冲量 动量 质点动量定理

质点系动量定理 质点系动量守恒定律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质点的角动量

质点(系)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功 功率 质点动能定理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势能 常见保守力的功及其势能形式 势能曲线 质点系动能定理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恢复系数 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能量守恒定律 第4章 刚体力学

刚体转动的角速度及角加速度 匀变速转动的公式 力矩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 正交轴定理

刚体的角动量 刚体定轴转动角动量定理 刚体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定律 力矩的功 转动动能 刚体定轴转动动能定理 转动瞬心 纯滚动 刚体平面平行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第6章 机械振动

简谐振动表达式 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单摆和复摆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拍

两个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第7章 机 械 波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平面简谐波表达式平面简谐波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波动方程 波的能量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干涉 驻波(计算)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计算)

第8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

平衡态 状态参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计算)速率分布函数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几种速率)

分子的自由度 分子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的内能(计算E=nCv,μdT)

第9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

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

等容过程 定容摩尔热容 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等温过程 绝热过程(计算)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循环效率计算,注意在整个过程中是否有隐含的吸、放热过程,例如:习题9.30)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卡诺定理

熵和熵变 熵增加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表述 熵与热力学几率(书和课堂例题应理解)

第11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电场 电场强度 场强叠加原理(基本对称带电体的电场计算,矢量叠加)高斯定理 利用高斯定理求场强分布(计算)静电场力所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电势能 电势 电势叠加原理(计算,标量叠加)

第12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计算电势, 利用一些特殊条件:接地-V=0,相连-等势,高斯定理,孤立导体-电荷守恒等)实心导体静电平衡时的电荷分布特征 空腔导体静电平衡时的特征 静电屏蔽 镜像法的应用

孤立导体的电容 电容器及其电容(计算)电极化强度矢量

有电介质存时的高斯定理(计算)电位移矢量D和电介质中总场强E的关系式(计算求E、极化电荷等,一定先利用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求D,再求E=D/ε,再求P=χε0E和E’=E0-E,σ’=Pn=Pcosθ)电场的能量(计算)参考:

1、课本(例题、习题)、习题指导(例题、自我测试)、课堂讲解。

2、基本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基本方法为线索。

3、注意单位、微积分的利用、矢量和标量计算。

答疑、考试安排:

本学期《大学物理B》(上)期末考试: 1.答疑安排:6月12日8:30-11:00为考前集体答疑时间, 答疑地点:

1区: 5-205

2区: 1-503 3区: 1-301 2.考试安排

时间: 6月12日:14:30—16:30 地点:

生科弘毅班、生物学国际班: 1区4-203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 篇5

【北方工业大学排名】北方工业大学特色专业-北方工业大学录取分数

线

北方工业大学地处北京西部城区,毗邻CRD中心区,东接五环,北近西山,交通便利,环境宜人。学校创建于1946年,1985年启用现名,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1998年后,学校由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目前,学校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为11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近4000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近10年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吉林、安徽、贵州、新疆等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省区录取考生成绩都超过当地重点本科分数线。目前,全国已有超过半数省区安排我校进入当地重点本科批次招生。2009年起,在原有14个一批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我校又新增6个理工类本科专业进入北京地区重点批次招生,专业涉及: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工商管理、建筑学、数字媒体艺术、土木工程、会计学、统计学、工业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城市规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景观建筑设计、工程管理等3个学科门类的20个理工本科专业。至此,我校所有理工类(不兼招)本科专业已全部列入北京地区重点批次招生,依然安排在二本招生的本科专业仅限文科或文理兼招专业。今年,我校普通文理科及艺术类在京本科招生计划1620人,与去年基本持平,重点批次招生计划占学校在京招生计划总数的81%,占学校在京理工类招生计划总数的93%。学校现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艺术学院、理学院等7个本科教学学院,设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学、数字媒体艺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景观建筑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法学、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广告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28个本科专业。2009年共有27个本科专业(除上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外)面向全国26个省区招生。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

理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路与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会计学、结构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岩土工程、应用数学、法学理论、经济法学、民商法学、设计艺术学、思想政治教育等22个,二学位点3个。学校还在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三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专业硕士,并设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同时学校拥有同等学力研究生培养资格。学校突出“质量立校,特色办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严肃、严谨、严格”的校风,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999年起学校全面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营造创新精神培养环境,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实行按课程注册管理,允许辅修任何本科专业,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选择3-8年毕业等等。几年来,共有近300名学生受益于学分制改革,提前毕业。我校毕业生既具备扎实专业功底又有较高综合素质,以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踏实肯干、好学上进,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就业率连年稳定在90%以上。每年有1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多数被重点大学和知名科研院所录取。学校高度重视外语教育,设施完备,教学经验丰富,并积极开展与美、英、法、德、日、韩等国20多所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格。每年均向欧美日等国的大学派送交流学生,近三年派送国外学习的有250余名学生,其中,仅2008年就派送了106名学生赴国外友好院校交流学习或参加联合培养。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连年提高,自2000年以来,一次通过率超过全国重点大学平均水平,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特别是2008年,在北京市属本科院校中(共23所非艺术类、体育类院校),我校通过率和总平均分排名第三,优秀率排名第四,在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中通过率和总平均分均排名第一。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发明竞赛、北京地区大学生数学竞赛(甲、乙组)、北京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全国及北京市各类重大竞赛中,成绩显著,硕果累累。近4年来共有1200余人次分别获得了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体育竞赛成绩优异。自1998年以来,校大学生棒球队4次获全国冠军、2次亚军,10次获北京市冠军,曾代表学

校出访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校垒球队、男子篮球队、男子排球队、女子乒乓球队均多次获国家及北京市高校比赛前三名的好成绩。学校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棒垒球分会主席单位,棒球、垒球运动项目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学生活动丰富多彩。自1986年我校举办了第一届大学生艺术节以来,我校大学生艺术节、科学节、文化节和体育节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形成了以“四大节”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加强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四大节活动主要以我校学生自创、自办的活动为主,同时邀请高水平的有影响力的专业团体参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

影响,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良性互动,深受学生欢迎。

985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篇6

1920年,中东铁路管理局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了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学校成为中国近代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全国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大学之一,此后学校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坐落在中国北方冰城哈尔滨市,同时在威海市和深圳市分别设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学校以适应国家需要、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形成了以航天特色为主,拓宽通用性为准则,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的历史传统,汇聚、培养了以两院院士为带头人、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中青年骨干为代表的锐意进取、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学校实施了“首席国际学术顾问计划”,聘请国际著名学者和管理专家,以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发展经验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础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发展建设提供指导。同时,学校还广纳海内外贤才,聘请境外兼职博导、合约外国专家和海外留学人员来校工作,他们中80%的海外留学人员是在美、俄、英、法、德、日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高的学术水平。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备,科学园、实验中心、体育馆(场)、活动中心、游泳馆等各类设施齐全,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开展中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条件。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国防、航天优势,紧密结合工业、信息、机电、能源、材料、资源环境、土木建筑等领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竞争力,解决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内一系列创新性好、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学校积极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项,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保持航天特色,坚持自主创新,不断主动承接国家高、精、尖大型科技项目,科研实力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4年和2008年,学校先后成功抓总研制并发射“试验卫星一号”和“试验三号卫星”,创下了国内高校两度研发小卫星、连战连捷的纪录。2013年9月,我校研制的第三颗小卫星“快舟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在举世瞩目的“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航天员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等多项技术难关。2011年,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学校提供了20多项技术支撑。为此,哈工大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的高校单位。2012年,哈工大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 项目入选2012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13年,由我校牵头组建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2011计划”首批启动的14个中心之一。

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哈工大坚持个性化培养与柔性化管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遵循课程学习与项目学习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教师教与学生学结合等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造就了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校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个人和集体。2011年,学校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

大学不轻松大学要从容 篇7

同学们选择郑州大学, 不仅选择了郑州大学的学科和专业, 更选择了郑州大学的这种文化。郑大欢迎你们, 就是以郑大的文化涵养去滋养每一个郑大人, 以“郑大的文化故事”讲述我们每一个郑大人的成长故事。这就是郑州大学, 是在未来三年、四年、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陪伴你们成长的地方!在今年7月20日高考录取通知书签发仪式上, 我对第一批签发录取通知书的同学说:“大学不轻松, 大学要从容”。今天, 利用这个机会, 我来具体谈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大学为什么不轻松?

首先是学无止境, 知识学习为大学之首要。尽管你们已经进入大学, 但还必须好好地学习知识, 别忘了你们是来求知识的。你们靠着已有的知识获取了大学的门票, 但你们更要通过获得更扎实的知识功底去走向社会。我们说, 郑大的新生都是优秀的学生, 但我还要强调, 郑大的毕业生都以基础知识扎实、发展后劲大而著称。当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的时候, 你们必须面对繁重的基础课学习, 这应该是大学给予每位学生的第一个考验。基础要打牢, 首先是基础课要学好, 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如此!在郑大, 人才培养有标准、课程设置有体系、培养过程有计划, 就是要给每个人塑造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前, 我们特别强调能力培养, 但能力提升也是以知识的获取为基础, 没有知识, 也难有能力!

其次是强魄健体, 彰显生命的活力。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劳心劳力的过程, “虽然我们不能决定明天的太阳几点升起, 但我们能够决定我们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大学要打好身体的底子, 要增强体能, 培养一种体育爱好, 养成一种锻炼习惯。人的体质好了, 自然就会有“精气神”, 随之心胸也会更加开阔、学习的压力也就会变成动力。运动赋予我们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 还能“文明”其精神, 让我们得到素养提升和心智历练。

再次是德才兼备, 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除了丰厚的知识, 除了健康的身体, 作为一个社会人, 还应该有什么呢?大的方面说, 是你的社会意识与价值取向;小的方面说, 如待人接物与为人相处等, 所以说, 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如果说, 高中阶段的成长标志是, 获取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那么大学的成长标志就是专业知识的获取以及人格的基本成熟。今天一开始我就反复讲郑大文化, 就是想让大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进行人格与价值的塑造, 实现全面的发展。在这方面, 我充分相信大家的文化自觉, 但我还是要给同学们一个特别的提醒。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 校长的责任是配置资源, 但作为一校之长, 最根本的任务, 就是要引领和营造大学的文化, 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这就是办大学。

怎样才能从容地上好大学?

首先是有理想。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俞敏洪先生从小就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 并谓之“穿越地平线的渴望”。唯有树崇高之理想, 才会有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 才会有攻坚克难的前进动力, 这正是事业获得成功的保障。唯有立宏伟之志向, 才不会吐槽大学里“三点一线”太单调、专业学习太枯燥, 才耐得住寂寞, 承受得了艰辛, 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勇拼搏、无怨无悔、矢志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 士不可以不弘毅。

其次是有自信。自信是一种高贵脱俗的气质, 是坦然豁达的心态, 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只有历经风雨、战胜挫折, 才能赢得真正的自信, 这是大学生活的“必修课”, 也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大学不仅仅意味着光荣与梦想, 还意味着不断的挫折与挑战, 譬如专业学习的压力、毕业求职的艰辛等。有的同学在挫折中丧失了自信、迷失了自我, 而更多的同学却在挫败中强大了内心、战胜了自我,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篇8

清华大学虽以理工闻名天下,但近年来逐渐加强了社会科学的建设,尤其是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搞得很红火。

复旦大学

南方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综合实力、人文学实力、社会科学实力在南方均位居第一。

中国大学的校名多以地名冠之,体现的是地域性特征。但也有一些大学的校名取材于历史典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典雅又“美听”,体现了其办学宗旨和人文精神。比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先来说说清华大学。清华原为清朝皇家园林,咸丰皇帝赐名“清华园”。“水木清华,婉兮清扬”,如果你看金庸作品比较多,大概会对《天龙八部》中诠释木婉清名字的这句话有印象。不过金庸也不是凭空自己创作的,后一句出自《诗经》就不多说了,前面的“水木清华”出自晋代谢叔源的五言诗《游西池》:“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所以清华BBS之名也是从这里来的。掉书袋一下,在四部当中,诗歌属于“集部”,在经、史、子、集中位列最后,所以出自集部的“清华”稍显纤弱。从1924起,清华大学正式开始用“清华”为校名。

就和北大被误解成文科院校一样冤枉,清华也被误解成是“工程师的清华”。孰不知,时下时髦的“国学”一词,第一个大张旗鼓说的正是清华。当时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名振全国,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导师成就非凡,树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丰碑,不知令多少学人向往。季羡林大师最后落脚在北大,但其实是清华毕业。清华还有很多大师,如一部《围城》让世人刮目的钱钟书,一部《雷雨》震惊中国戏剧界的曹禺,《七子之歌》的闻一多……清华的人文又哪里逊色了?

再来说说复旦大学。“复旦”二字来源于《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日月光辉的永恒来象征“复旦”不朽的魅力。其实说起来,这首《卿云歌》也是首古诗,但因为出自《尚书》,而《尚书》又是儒家经典,是十三经之一,因此以四部论,“复旦”是出自经部,分量就很重了。

不过和清华类似,“复旦”也不是最早的校名,马相伯于1905年创办的时候是叫“震旦大学”,1917年改为“复旦大学”。这所人文色彩浓厚的高校,“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曾云集了众多声名赫赫的大师:周谷城、陈望道、颜福庆、苏步青、谢希德等著名学者曾长期在校执教,为复旦奠定了雄厚的学术传统和基础;谈家桢、吴浩青、谷超豪、胡和生、王迅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成为复旦当代学术精神的代表。建校以来,复旦毕业生涌现出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竺可桢、童第周等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而今在复旦,每天都有非常精彩的大师级讲座,为学生讲解人文社科的知识。这就是人文风度,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气质。

985大学--湖南大学 篇9

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新中国第一任湖南大学校长,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曾先后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继承和发扬“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形成了“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先后有33位校友当选为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3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专业学位授权,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2 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4300人,其中专任教师1950余人,教授、副教授1270余人,两院院士4名、双聘院士4名,“千人计划”33人,“万人计划”学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4人,湖南省“百人计划”学者34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8个。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0800余人,研究生14000余人。

学校设有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和国家理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5门。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近900项,其中包括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美国SAE方程式赛车新秀奖等。

学校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与研究中心、1个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部省级工程中心、14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实验室、4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机械工业重

点实验室、17个湖南省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近十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1000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8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项。

学校还建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长沙高新区麓谷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建立了56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与32 个省(市,自治区)和上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目前,学校已与世界上14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聘请的长短期外国专家达300多人次,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1000余人。与韩国湖南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成为湖南省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3.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3.33万平方米。拥有藏书620余万册,其中中外文数字资源本地镜像76TB。全网支持下一代互联网IPv6,万兆骨干地面有线网已覆盖所有的教学楼、办公楼和学生公寓,无线校园网已同步覆盖,校园网联网计算机达3万多台,出口带宽4.5G,结合移动技术实现多渠道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及服务,数字化校园已初见雏形。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正在筹建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刘少奇、华国锋、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等领导同志来到学校视察,留下了“湘楚人才的摇篮”、“惟楚有才,今斯更盛”、“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等赞誉。

上一篇:寄宿制学校班主任职责下一篇:企业形象塑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