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研究

2025-0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玉器研究(精选8篇)

玉器研究 篇1

10月28日

器文化发展及研究

2011

姓名: 班级: 学号:

玉石简介:

玉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 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 Ca2(Mg, Fe)5Si8O22(OH)2)。软玉是中国传统的玉料,玉的名称就来自软玉,因以新疆和田地区 出产最佳,人们常把软玉称为“和田玉”。软玉的硬度一般为5.6-6.5度,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按颜色分为以下几类: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很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

广义上的玉还包括彩石,即所谓假玉,有汉白玉、京白玉、南阳玉、蓝田玉等。另外广义上的玉还包括钻石、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宝石

玉器概述: 上的玉器称为古玉或古玉器。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玉器,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玉器包含古玉,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化。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人视玉如宝。古人认为玉器不但象征着一个人高尚的品行和尊贵的地位,而且玉器还有养生之效 中华文明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传承至今从未中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大奇迹,而作为文化载体的玉器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诞生、延续和发展的整个历

史进程,须臾不曾分离,这是奇迹中的奇迹。

中国玉器发展史:

一、史前时代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型式多样,数量众多,又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红山文化琢玉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色。红山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

从良渚、红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天祀地,陪葬殓尸等几种用途外,还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诸多神秘的色彩。

二、先秦时代

传说中的夏代,是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可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窥其一斑。二里头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纹又带有商代玉器双线勾勒的滥觞,应是夏代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玉雕艺术光辉灿烂。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大量龙、凤、虎形玉佩,造型呈富有动态美的S形,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饰纹出现了隐起的谷纹,附以镂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单阴线勾连纹或双勾阴线叶纹,显得饱和而又和谐。人首蛇身玉饰、鹦鹉首拱形玉饰,反映了春秋诸侯国琢玉水平和佩玉情形。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玉佩,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节玉片组成一完整玉佩,是战国玉佩中工艺难度最大的。玉带钩和玉剑饰(玉具剑),是这时新出现的玉器。

三、秦汉时代

秦代出土秦玉寥寥可数。秦玉艺术面貌还有赖于地下考古的新发现。汉代玉器继承战国玉雕的精华,继续有所发展,并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玉器可分为礼玉、葬玉、饰玉、陈设玉四大类,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

汉代葬玉很多,但工艺不平不高。反映汉代玉器工艺水平的是陈设玉。这些写实主义的陈设玉有玉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多为圆雕或高浮雕作品,凝聚着汉代浑厚豪放的艺术风格。汉皇室装饰玉有衰落的趋势,多见小型的心形玉佩、玉刚卯、玉觿等。近年,偏居岭南的汉代南越王国出土大批装饰玉,以龙虎并体玉带钩、镂空龙凤纹玉套环最为精美,堪称稀世珍宝。东汉时,阴线刻纹又复苏盛行,绘画趣味有所加强。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

在中国玉器工艺史上,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高度发达的汉唐玉雕间的低潮,出土玉器极少,而且都具汉代遗韵,有所创新者,唯有玉环和玉盏。究其原委,当时不爱好琢玉,而盛行吃玉。在神仙思想和道教炼丹术的影响下,觅玉、吃玉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早期玉器的美术价值的礼仪观念,这时消失殆尽。

隋代著名的玉器有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盏,琢磨精细,质地温润,光泽柔和,金玉互为衬托,富丽高雅。

唐代玉器数量虽不多,但所见玉器件件都是珍品,碾琢工艺极佳。唐代玉匠从绘画、雕塑及西域艺术中汲取艺术营养;琢磨出具有盛唐风格的玉器。八瓣花纹玉杯,兽首形玛瑙杯,既是唐代玉雕艺术的真实写照,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五、宋元时代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宋、辽、金的对峙分裂时期。宋代承五代大乱之余,虽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是一个重要时期。宋、辽、金既互相挞伐又互通贸易,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艺术共同繁荣。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金石学的兴 起,工笔绘画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写实主义和世俗化的倾向,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宋、辽、金玉器实用装饰玉占重要地位,“礼”性大减,“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现实生活。南宋的玉荷叶杯,北宋的花形镂雕玉佩,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是代表这一时期琢玉水平的佳作。

元代玉器承延宋、金时期的艺术风格,采取起突手法,其典型器物是渎山大玉海,随形施艺,海神兽畅游于惊涛骇浪之中,颇具元人雄健豪迈之气魄。

六、明清时代

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皇室都爱玉成风,乾隆皇帝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并试图从理论上为他爱玉如命寻找依据。定陵出土的明代玉玺、清代的菊瓣形玉盘、桐荫仕女图玉雕,都是皇室用玉。其时民间玉肆十分兴隆,苏州专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明清玉器千姿百态,茶酒具盛行,仿古玉器层出不穷。

明清玉器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的表现手法,汲取传统的阳线、阴线、平凸、隐起、起突、镂空、立体、俏色、烧古等多种琢玉工艺,融合贯通,综合应用,使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玉器的纹饰: 折线纹:阴刻直线,顶端折回,主要作为动物身上的装饰。

重环纹:以两条阴线琢出环纹,饰于龙及其他动物之身。

对角方格纹:以双阴线琢刻方格,相邻两格对角线相连,等距连续排列,主要饰于龙及其他动物之身。

双连弦纹:以单阴线琢刻的人字形连弧短线,饰于龙身及首角上。

三角纹:以阴线琢刻出三角,多见于龙身,玉璜及器物柄部。

兽角纹:主要是龙角、牛角和羊角三种。

臣字眼:似古文“臣”字,故名。饰于鸟兽之眼,动物装饰中常见。

蘑菇形角:先秦玉器的龙纹,龙角顶端有一圆球状装饰,似未开的蘑菇,故名。

兽面纹:玉器上的兽面纹有龙、牛、羊等,也有未知的动物、纹饰多采用阴刻线或挤压法琢出的直线及折线构成。

螭纹: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卷尾,螭屈,螭纹流行于春秋战国的玉器上,至宋代头部结构变化,嘴部较方、细长,眼较大,细身,肥臀,明清仍见有。

龙纹:龙纹是历代玉器的主要纹饰之一,最早见于红山文化。一般为蛇身,或素身,或饰有鳞纹,有的有足,有的无足。

鸟纹:一般羽毛多为阴刻细长线,鸟尾有孔雀尾或卷草式,眼部表现有臣子形、三角眼及单凤眼等。

云纹:玉器上的云纹形式很多,有单岐云,由云头、云尾两部分组成;有双岐云,云头部分分叉;有三岐云,云头部分分为三朵小卷云;还有灵芝云等。

谷纹:为圆形凸起的小谷粒,有的呈螺旋状,是历代玉器的主要辅纹之一。

玉器的鉴别:

1.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是真玉。2.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3.观察法

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4.舌尖鉴别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大减。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多。3.匀

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4.形

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5.敲

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6.照

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档。其中,白玉无论其色泽好坏,透明度如何,价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点是略呈浅色,而不带有浅蓝色(俗称邪色)。另外还有一种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外观颇似深色“老坑玉”。鉴定的方法很简单,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重者为真玉。

目前,市场上常常混杂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别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听、测。1.看

主要看晶体透明度、内部结构、光泽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泽,花纹自然,内部纤维状态是不易模仿的。2.听

真玉声音清脆,人造假玉声音发闷。3.测

主要是测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

常见的假玉一般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还有材料本质的特征。如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或能刻出划痕,拿在手中轻飘。玻璃在灯光或阳光下内部显示气泡,偏光镜下显示非晶质性(转动时无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有原料制作漩涡状条纹等

玉器研究 篇2

关键词:凌家滩文化,玉器

凌家滩文化遗址 (距今约5600—5300年) 位于安徽省境内长江北岸、巢湖以东的巢湖市含山县铜闸镇长岗行政村凌家滩村。1987年6月、11月、1998年11月及2000年10月,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进行四次发掘, 前三次发现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44座、祭祀遗址1座、祭祀坑3个、积石圈4处、红烧土遗迹1处等。1第四次发掘运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发现大型建筑遗迹1处、水井1口、壕沟2处、石头堆遗迹1处, 巨石遗存3组及墓葬24座。2目前见于报道和著录的凌家滩文化玉器800多件, 其中绝大多数出于墓葬。

有关凌家滩玉器的分类和功用方面, 严文明在《凌家滩玉器浅识》一文中将凌家滩玉器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的器物为玉人、玉版、玉鹰、玉龟壳、玉勺和一些动物型玉饰等, 是只为凌家滩的贵族所制造的;另一类是比较普通的器物为环、镯、璜、玦、管珠等。3学界一般将凌家滩文化玉器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特殊用玉, 可称为“礼器”;另一类为普通用玉, 可称为“装饰品”。

我们首先从特殊用玉方面看, 凌家滩在87M1中玉器发现有浅浮雕玉人3 (均残) 等, 出土时相互叠压在一起;87M4发现有版1、龟1件 (组) 、人头冠形饰1等;87M10发现有兔饰1等;87M13发现有乳黄色玛瑙质豕1等;87M15中发现有冠饰3、钺1等;98M7玉器发现有斧2等;98M16玉器发现有龙1等;98M20玉器发现有钺6等;98M29玉器发现有浅浮雕玉人3、鹰1、蝉1等。

张敬国在《从安徽凌家滩墓地出土玉器谈中国的玉器时代》一文中认为凌家滩出土的玉人, 以浅浮雕技法做成, 体态比例匀称, 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体玉雕像。它的出现表明由以前人们对物的崇拜转变为对人的崇拜, 是由人代表神意宗教权力观念的确立。4这就表明, 此6件或坐或站的玉人, 不是普通人, 应该是当时上层统治者, 是能与上天进行沟通的巫师或神。

关于玉龟和玉版, 俞伟超在《含山凌家滩玉器反应的信仰状况》一文中从玉龟的形态及龟卜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事实为依据, 认为凌家滩出土的玉龟、玉牌 (玉版) 等物理应是一些原始信仰的用物。5虽然对玉龟和玉版的用途学界目前的观点还未能有统一, 但其出土的玉版和玉龟应是当时社会的礼器或神器。

玉龙、玉鹰等动物形状的玉器反映了凌家滩先民的原始宇宙观和对宗教崇拜的虔诚。6动物造型玉器其特殊意义就在于它们是史前人们万物有灵观念的体现, 如87M13出土的玛瑙质豕, 利用当时先进的工艺技术琢出猪脸、猪身, 形象栩栩如生, 细微处雕琢精细, 整体打磨光滑, 可以说是凌家滩玉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像这种在墓葬中发现的肖生器类, 豕、龙、鹰、兔饰、蝉等其特殊用途在于体现当时凌家滩人对自然界的反映, 是原始宗教意识的反馈。

从“装饰品”看, 凌家滩文化发现玉璜100多件、镯100多件、玦40多件、璧30多件、环近100件、管100多件等, 我们可以看到凌家滩文化玉器以璜、镯、玦、璧、环、管等为大宗, 约占出土玉器总数的60%, 且绝大多数出于墓葬中。特定的位置就表明, 这些“装饰类”的玉器, 不应该仅仅是装饰品那么简单, 是墓主身份等级的标识, 具有礼仪性质的器物。

87M4中发现的1件玉版, 长方形, 体扁薄, 玉版四周有对钻圆孔, 中部偏右琢一小圆, 在小圆内部刻有八角星纹, 小圆外套有大圆, 大小圆以直线分为八个部分, 玉版表面刻有像箭头的纹饰。7玉版上的纹饰反映出凌家滩人的宇宙观和空间观, 神秘的艺术特色体现对大自然的探索。

凌家滩人在选择材质方面说明当时人们对玉材的选择渐趋稳定。栾秉璈在《史前古玉玉质及玉料来源问题研究》一文中说道良渚文化玉器的材质主要是以闪石为主的软玉, 凌家滩玉器质料有闪石玉、蛇纹玉、石英、玛瑙、玉髓、绿松石及煤精等, 可能是就近取材。8从考古材料看, 河姆渡文化 (距今5300—7000年) 与马家浜文化 (距今6000年—7000年) 阶段发现玉器数量较少, 至少发现玉器150多件, 器类主要以玦、璜为主, 材质有玛瑙、萤石质、石英及萤石质、萤石质及石英质、叶腊石质、白玉质、绿松石质、石英岩等。可以看出, 史前早期阶段玉石不分, 人们对玉材的选择存在不稳定性。在经过了漫长岁月洗练之后, 到了凌家滩文化时期, 人们发现透闪石和阳起石是比较适宜治玉的材质。

有关凌家滩玉器制作工艺, 张敬国在《神巫之玉文明之源》一文中认为凌家滩琢玉技术首先开创砣切磨技术, 砣具的使用突出表现了凌家滩玉匠们的创造智慧和和高度发达的琢玉技术发达的治玉工艺为此后多种器物造型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经验。

综上,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发掘以来, 就备受各方学者关注。”9凌家滩文化玉器从造型、材质、工艺技术等方面为继之而起的良渚文明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及技术经验, 为良渚文化成为龙山时代制玉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为国家文明的到来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 文物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2]张敬国:《凌家滩聚落与玉器文明》, 收录于张敬国主编《凌家滩文化研究》一书, 文物出版社, 2006年9月第一版。

[3]严文明:《凌家滩玉器浅识》, 《凌家滩文化研究》,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2006年9月第一版。

[4]张敬国:《从安徽凌家滩墓地出土玉器谈中国的玉器时代》, 《东南文化》1991年2期。

[5]俞伟超:《含山凌家滩玉器反应的信仰状况》, 收录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凌家滩文化研究》14~17, 文物出版社, 2006年9月第1版。

[6]张敬国:《朝拜圣地——凌家滩》, 《中原文物》2002年1期。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 文物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1饶宗颐:《未有文字以前表示“方位”与“数理关系”的玉版——含山出土玉版小论》, 收录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凌家滩文化研究》18~21, 文物出版社, 2006年9月第1版。

[8]栾秉璈:《史前古玉玉质及玉料来源问题研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2月第4卷第2期。

[9]张敬国:《神巫之玉文明之源》, 《名家论玉· (一) ——2008绍兴“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文集》, 刘国祥于明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玉器起源研究的重要成果 篇3

丁亥年春节前夕,邓聪、国祥先生从香港以最快速度将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新著送到我手上。研读此书,除了设计新颖,印刷精美,装帧考究,体例独特,论述全面,中英双语等直观印象外,笔者还偶尔所感,草拟于此,就正于学界方家。

严谨的考古发掘是玉器研究的科学依据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玉器研究已由传统器物学方法发展到现代考古学方法的新阶段。但也不可否认,一些考古玉器材料的科学性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或是缺乏明确的层位关系或与其它器物的组合关系,或是田野考古发掘清理本身比较粗糙,没有捕捉到并详细记录下瞬息万变的考古现象,或是仅进行局部发掘,以个别代替一般,以偏概全,凡此种种,或多或少影响到玉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影响到玉器研究的学术质量。

本课题研究,以兴隆洼、兴隆沟遗址出土玉器为重点的兴隆洼文化玉器,去探讨中国玉器的起源问题,无疑最具全面性、科学性与权威性,正如刘庆柱先生在序中所说:“兴隆洼遗址,作为兴隆洼文化最重要、最典型的遗址,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中保存最完整、布局最清楚的。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中,兴隆洼遗址考古具有学术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兴隆洼遗址出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是目前所知中国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真玉器。” 兴隆洼、兴隆沟遗址的主要发掘者,同时也是本书的主要作者刘国祥先生,在书中以优美的文笔叙述了兴隆洼、兴隆沟遗址玉器出土的情形。书中还首次公布了1994年10月1日兴隆洼遗址135号墓出土一对玉玦的珍贵资料,玉玦直径约6厘米,出土时位于人头骨两侧,由此完全可以确定距今8000年左右东亚地区远古先民以玉玦作双耳饰的事实。可见,本书研究成果的取得,完全是建立在兴隆洼、兴隆沟遗址全面、系统、严谨的田野考古发掘基础上的。

典型材料分析是玉器起源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该书探索玉器起源问题,没有将中国出土的早期玉器全面叙述一番,而主要选择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兴隆沟遗址墓葬具有明确出土层位的玉器加以分析研究,因为这些材料可以比较客观同时又较真实地反映了以聚落为单位的兴隆洼文化使用玉器的全面情况。这是使用典型材料分析问题的一个方面。同时在玉器种类的选择上,以兴隆洼文化琢磨难度最大同时也最具代表性的玉器——玉玦为重点进行研究,探讨玉玦的琢磨方法、使用功能、扩散线路以及在东亚地区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等。这是典型材料分析的第二个方面。

当然,在对典型材料进行重点分析的同时,作者也把研究的视野放在8000年前后的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用玉制度上,中、日、俄早期玦饰在本书中并列刊载,显示东亚地区玦饰可能是一元多体,在更高、更广的时空范围内进一步探讨兴隆洼文化玉器的意义和价值。

微痕观察是玉器起源研究的重要方法

微痕观察或称细部观察,是近年玉器工艺研究、鉴定研究时兴的一种手段。本书的一大亮点,是多角度、多层次对兴隆洼文化玉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借用现代摄制、印刷技术,将观察成果全面记录下来,有规律地排列出来,为读者从视觉上认识玉器本质提供最佳途径。并以此为重要依据,探讨早期玉器的琢磨方法和独特技艺。邓聪先生根据对兴隆洼文化玉玦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认为玉玦生产至少包括原石采集及粗坯生产、毛坯研磨加工、中央穿孔及打磨抛光、内孔研磨及开玦口等四道工序。同时他还认为,兴隆洼文化在玉石原料上已出现线切割的开片技术,在使用线切割技术的同时,在玉石器物上较多地使用片切割技术,一般应用于玦口切割或将成器进行由大变小的分割。通过微痕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兴隆洼文化玉玦玦口的切割技术,明显可以分为线切割与片切割两种切割方法。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穿孔,多用实心钻两面对钻经修磨而成,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已经使用管钻穿孔技术。玉器表面除抛光外,没有饰纹刻划等装饰,这些均反映出兴隆洼文化玉器作为中国早期玉器琢磨工艺上的原始性。

多学科综合是玉器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本书以兴隆洼文化玉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探讨中国玉器的起源问题,主要内容由遗址及分析编、玉器及导读编、研究编三部分组成。遗址及分析编内容,包括兴隆洼与兴隆沟遗址发掘述要、兴隆洼文化聚落特征、居室葬俗、源流关系。玉器及导读编涉及的内容,包括玉亦神物——东亚玉文化起源;南北儋耳——大耳垂风俗;以柔克刚——玉器线切割来龙去脉;润物细无声——八千年玉玦扩散之路;玉不琢不成器;贵玉贱珉——真玉文化的形成等。研究编收录了7篇由中外专家撰写的关于兴隆洼文化玉器、中国玉文化起源、玉器琢磨工艺以及玉器与植物宇宙观等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的文章。从这些内容上看,本书完全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邓聪先生认为本书编写过程做到5个方面的跨学科结合,即聚落考古与玉器研究、石器与玉器研究、古文献与玉器研究、民族学与玉器研究、世界考古学与玉器研究的结合。

汉代玉器鉴定方法 篇4

古玩鉴定专家结合多年的玉器鉴定经验,告诉藏友汉代玉器鉴定方法:

一、看资料:优质玉材关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致密度、绺裂、玷污等等都是玉材等级的要素,不该无视。

二、辨外型:外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议玉器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外型是由功用及玉坯形状决议的。其份额权衡要恰当、匀称而不呆板。

三、鉴纹饰:纹饰是玉器的装修,它的美丑简单为大家察觉、感触,通常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求,或许它们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用的需求。装修要看布局、规矩、繁简、疏密等处置,凡布局规矩有条有理、一致调和即是美的,具鉴赏价值。

四、析技能:技能是由料变为器的技能条件,它的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人真实知道,是鉴赏上的一个难题。凡刻工流通必定是美的,反之,呆板柔弱、牵丝攀藤则保藏价值会锐减,应慎重处置,不行轻率集之。

五、品艺术:艺术是每件玉器所寻求的最高境地,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都是艺术美的体现,具有丰厚的保藏价值;反之,徒具形骸,一味摹古者都是违背艺术美的著作,鉴赏价值就差劲得多了。

玉器买卖合同 篇5

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世界,合同的类型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那么相关的合同到底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玉器买卖合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玉器买卖合同1

甲方:

地址:

电话:

乙方:

地址:

电话: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原则,在共同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签订本合同。甲乙双方履行各自义务后,双方无异议签字后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立即生效。具体内容如下:

1、乙方在甲方商行__年__月__日,购买商品,证书编号__。乙方采用__形式支付甲方人民币__元。

2、甲乙双方共同遵守并约定:乙方自购买商品之日起计算满一年的,如果乙方要求退还所购商品,甲方无任何理由拒绝并接受乙方退还要求。乙方在提出退还所购甲方商品要求时,需出具购买商品原始发票、商品鉴定证书和无暇疵所购商品。双方无异议时,甲方即时退付乙方购买商品原价80%现金结算。其中20%甲方作为商行成本计算,不予退还。

3、乙方自购买商品之日起计算满二年的,如果乙方要求退还所购商品,甲方无任何理由拒绝并接受乙方退还要求。乙方在提出退还所购甲方商品要求时,需出具购买商品原始发票、商品鉴定证书和无暇疵所购商品。双方无异议时,甲方即时退付乙方购买商品原价90%现金结算。其中10%甲方作为商行成本计算,不予退还。

4、乙方自购买商品之日起计算满三年或超过三年以上的,如果乙方要求退还所购商品,甲方无任何理由拒绝并接受乙方退还要求。乙方在提出退还所购甲方商品要求时,需出具购买商品原始发票、商品鉴定证书和无暇疵所购商品。双方无异议时,甲方即时全付乙方购买商品原价100%现金结算。如果乙方所购商品增值,甲乙双方另行商议。

5、甲方保证向乙方所销售商品品质和质量。甲乙双方在签定购销合同前无异议,合同立即生效。

6、本合同自甲方开业之日起正式施行,无时间限制。

7、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甲方:

乙方:

__年__月__日

玉器买卖合同2

甲方(卖方):

电话:

地址:

乙方(买方):

电话:

地址: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原则,在共同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签订本合同。具体内容如下:

1、交货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前。

2、交货地点:按照约定的.时间,运输方式交付到买方指定地点。

3、技术条款:按国家指定的同行业的技术要求执行,技术抽样达到同行业标准,达不到标准即退货。

4、验收标准:乙方收,如果发现质量问题的当场退货。合格的即入库。

5、包装条款:乙方所提供商品的外包装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中文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与厂址、规格、等级、采用的产品标准、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其它说明等。

6、付款方式:货到验收合格之后,____个工作日内付款。

7、违约责任:如果产品达不到标准即退货,甲方承担所有运费及其他费用,如果要货请提20天通知对方,甲方必须按乙方的要求供货,如有违约按____%赔偿违约金。

8、本合同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一方可向_____人民法院起诉。

9、本合同自签定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_____份,同具法律效力。

甲方:

_____年____月____日

乙方:

_____年____月____日

玉器买卖合同3

甲方(卖方):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乙方(买方):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原则,在共同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签订本合同。具体内容如下:

一、品名、数量及规格

乙方在甲方商行____年____月____日买玉雕工艺商品(小平安牌(吉祥件)____件。

二、付款方式

商品总价款:伍拾陆万肆仟捌佰圆整(¥:____元)。乙方验货后采用现金形式支付甲方60%,剩余40%货到付款。

三、包装方式

按传统包装(外包装木箱,内包纸绢)由供方负责包装。

四、运输方式及交货地点

由甲方负责运输,运费由乙方承担,货到新疆如出现破碎,或与原货不符,由甲方负责,新疆交货后由乙方负责一切责任。

五、双方责任义务

1.甲方保证向乙方所销售商品品质和质量。甲乙双方在签定买卖合同前无异议,合同立即生效。

2.甲乙双方履行各自义务后,双方无异议签字后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立即生效。

六、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甲方: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玉器买卖合同4

卖方(以下称甲方):

买方(以下称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遵照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订立购买合同如下:

1、乙方购买甲方如下的玉器:

购买金额(大写): *****。

2、购买条款:

(1)、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乙方需缴纳定金 *** 元,余款 **** 元在月 日前付清并打入甲方指定账户。

(2)、发货时间

乙方付清全款后 3 日内,甲方负责将货物运送至乙方指定地址:

3、甲方条款:

(1)、玉器如有质量问题,甲方无条件全额退款。

(2)、乙方购买甲方的玉器,经检定为假玉器(非A货),甲方按照合同金额的二倍支付乙方赔偿金。

4、乙方条款:

甲方出售的玉器为真玉器(A货),乙方恶意制造甲方出售的玉器为假玉器(非A货)并向甲方索取赔偿时,甲方有权提交有关仲裁机构(法院)仲裁,如乙方败诉必须赔偿甲方各项损失。

5、合同生效及解决争议的约定: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

本合同发生纠纷时,由双方协商解决或提交有关仲裁机构(法院)解决。

甲方负责人(签字):

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玉器买卖合同5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原则,双方无异议签字后本合同立即生效。具体内容如下:

一、甲方优惠价批发给乙方天然缅甸翡翠38件,甲方保证全部天然缅甸翡翠A货。品名-规格列表如下:

1.满绿纯透冰种翡翠如意挂件、规格:1.5x4x1.2cm=2200元

2.冰种极品金黄红翡巧雕松鹤延年翡翠牌规格:10.5x6.3x1.7cm,重153g=4800元

3.冰糯紫罗兰正绿三彩翡翠观音摆件规格:20x21x5.5cm 约1800克=7200元

4.冰种飘花圆条老镯子规格:D=58MM 条粗11mm=5800元

5.清.翡翠望子成龙精工牌规格:4.2x5.2x0.7cm=3600元

6.湖水绿睛水冰种清透翡翠弥勒摆件规格:5.5x3x5.5cm 121g=4000元

7.翡翠冰种满绿正阳绿玉冲挂坠规格:L=4cm D=0.7cm=3000元

8.冰种清透睛水翡翠哪吒闹海大把件规格:4.5x7x3cm 142g=3500元

9.清.满绿正阳绿一路连升翡翠牌规格:4x5x0.8cm=8800元

10.冰玻种漂正阳绿福瓜翡翠挂件规格:60x40x6mm,重32g=2200元

11.冰玻种三彩精工绝美A货翡翠鹰规格:6x5x1.6cm 重62g=6800元

12.老坑玻璃种满绿起莹光翡翠如意规格:17x39x10mm,重10.1g=7100元

13.冰种紫罗兰黄翡、正阳绿三彩翡翠童子拜观音规格:18x16cm(不带底座)=8000元

14.缅甸A货玻璃种满绿起荧镶钻马眼戒规格:指圈17mm 戒面10·18·5mm 11g=9800元

15.冰种满绿厚实寿桃翡翠玉佩规格:5x3.5x1.5cm 55g=8100元

16.精美冰种翡翠三彩巧雕包罗万象摆件规格:9.8x7.5x7.2cm 392.6g=120xx元

17.冰地老坑种满绿正阳绿A货翡翠精工如意牌规格:55x43x5mm,重24.3g=3200元

18.冰糯种正阳绿满绿节节高柱形翡翠平安牌规格:4.6x2x0.8cm3300元

19.冰种红翡双色巧雕王者归来规格:4.2x5.3x1.8cm=1500元

20.极品冰种透亮完美红翡马鞍戒规格:马鞍面2.8x1.5cm 圈口2.1cm,重12g=13000元

21.缅甸A货正阳绿冰种蛋面戒指规格:戒指内径20mm 蛋面1.5x1.2cm=5500元

22.冰种清透带正阳绿色根美工翡翠福禄寿大挂件规格:60x40x6mm,重32g=2600元

23.满绿冰种正阳绿豌豆翡翠挂件规格:59x16x7mm=6200元

24.极品冰玻种金丝种老坑满绿帝王旋纹翡翠玉勒规格:H=44mm,D=9mm,重6.2g=7700元

25.冰种带菲飘花翡翠喜上眉梢玉佩规格:6x3x1.2cm 重31g=6300元

26.高冰种玻璃地飘绿翡翠弥勒挂件规格:4.5x4.5x0.6cm(不含金框)重32g=5400元

27.冰种漂绿瓜翡翠挂件规格:6x4x0.6cm 重32g=2400元

28.清.冰种翠绿精美完品翠玉环规格大环D=6.7,小环D=2.1cm 厚0.5cm 重48g=6500元

29.湖水绿睛水冰种清透翡翠弥勒摆件规格:5.5x3x5.5cm 121g=900元

30.清.冰地黄翡兰花三彩唯美翡翠观音摆件规格:18x18x5cm 486g(不含座)=9400元 31冰种清透睛水湖水绿翡翠雕龙圆璧牌规格:直径4.5,厚度1cm 重41.9克=1200元

32.清.满绿正阳绿一路连升翡翠牌规格:4x5x0.8cm=5800元

33.清.老翡翠玉带扣规格:5.5x3.5x2cm=1300元

34.冰种清透极品红翡巧雕松鹤延年翡翠牌规格:6.3x10.5x1.7cm 154克=4800元

35.冰种清透睛水翡翠哪吒闹海大把件规格:4.5x7x3cm 142g=6800元

36.冰种正阳绿满绿年年有余翡翠挂件规格:3.4x5x0.4cm(不含白金)=3800元

37.满绿冰种正阳绿豌豆翡翠挂件规格:5.9x1.6x0.7cm=2200元

38.极品完整宽近半米阿卡辣椒红孔雀开屏珊瑚树规格:43x30cm=3100元 二、本合同签订后,乙方采用现金形式支付甲方定金人民币五万元。余款 万,乙方必需在20xx年 8月 15日提货缴清,(乙方违约没有按时提货,定金不予返还)。

三、甲乙双方共同遵守并约定:乙方自购买商品之日起30天里,如果乙方发现所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甲方无任何理由拒绝并接受乙方退还要求。

四、甲方保证向乙方所销售商品品质和质量。甲乙双方在签定购销合同前无异议,合同立即生效。

五、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协商解决。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玉器买卖合同6

甲方:(需方)

合同编号:

乙方:(供方)

签订时间:

1.交货日期: 20xx年12月13日前。

2.交货地点: 按照约定的时间,运输方式交付到需方指定地点。

3.技术条款: 按国家指定的同行业的技术要求执行,技术抽样达到同行业标准,达不到标准即退货

4.验收标准: 乙方收,如果发现质量问题的当场退货。合格的即入库

5.包装条款: 乙方所提供商品的外包装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中文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与厂址、规格、等级、采用的产品标准、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其它说明等。

6.付款方式: 货到验收合格之后,七个工作日内付款。(无质量问题)

7.违约责任: 如果产品达不到标准即退货,甲方承担所有运费及其他费用,如果要货请提20天通知对方,甲方必须按乙方的要求供货,如有违约按20%赔偿违约金。

8.本合同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一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9.本合同自签定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同具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代表人签名: 代表人签名:

签约日期:

玉器买卖合同7

甲方(出售方):

乙方(购买方):

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甲乙双方就乙方向甲方购买物品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物品基本情况

名称:和田玉白玉龙行天下

品种: 青白玉

产状: 其他

商品形态: 挂件

外观造型: 十二生肖

题材:和田玉 青白玉

玉质:和田玉(玉质油润、细腻)

工艺:苏州手工

品相:全品

图饰:龙

尺寸:68*40*8MM左右,重约53g

物品数量:1

成交价格(元):大写:

二、付款方式

1、付款方式:乙方应于本协议签署后的 15 日内,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将货款打入甲方指定的银行账号。

账户名:

账户号:

开户行:

三、交付和验收

1、交付时间:甲方应于收到全部款项后的同时将物品交付给乙方。

2、交付地点:由双方另行确定

3、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第一条的约定向乙方交付物品,双方应于物品交付的同时进行验收,乙方接收甲方交付的物品后发生的风险概由乙方自行承担。

四、违约责任

1、甲乙双方如逾期履行本协议约定义务的,每逾期一日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成交价格万分之五的违约金,直至违约方实际履行义务之日止。

2、若甲方交付的物品不符合本协议第一条约定的,乙方有权拒绝接收物品,同时甲方应按照成交价格10%的比例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五、其他约定

1、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的,甲乙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2、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即刻生效。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玉器广告语 篇6

美由心生,伊人如玉。

赏世间真玉,选玉中精品。

七窍灵玉一方,吉祥福寿三生。

玉质独一品,遇君高洁缘。

万物滋生,玉秉其精。

古德君子必配玉,玉与君子彼生烟。

美玉,思慕永恒。()

玉为h,温润恬益非凡物;心似晶,沁透善美无价比。

玉器介绍:

恢复玉器的美学传统 篇7

一、中国玉器的美学传统是什么?

1. 高古玉毫无疑问体现极高的美学价值。文明诞生于远古的玉器时代,古代玉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核心内容。距今8000多年的兴隆洼文化玉玦,创造了中国人最初的审美观念——圆,这是玉文化创造的第一个辉煌。距今5000多年的玉C龙,神秘而活泼,具有强力的审美力量,把中国玉美学定格非凡的高度,为高古玉的审美开了很好的先河。

2. 黄金时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潮把玉的社会地位和宗教地位彻底改变。老子和孔子对中国美学的审美影响很大。诸子百家各说各的,只有在玉方面是统一的,共同塑造了神玉王玉的转化。君子比德于玉,玉成了中国人最高的做人标准。

3. 隋唐开始进入民玉时代,玉飞入寻常百姓家,出现了民玉的俗玩和雅玩的分野。过度的俗玩导致审美价值的消解,开始了工艺化的滑坡。

1. 刘洋,福兽对章,获 2012 年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

二、是谁试图恢复玉器美学传统?

1. 明代的陆子冈

越来越世俗的明代,处于文化中心的苏州,陆子冈看到了玉雕的颓势,没有文化的缺憾,吸取明代文人绘画的精髓,将诗书画印集于玉牌一身,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人玉、子冈牌。陆子冈只身挑战俗玩潮流,以身殉道,留下了一抹希望。

2. 清代的乾隆帝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居高临下的极致追求,为玉美学开创了新境界。但由于审美的局限性,只做了高贵的气派和富贵的堆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不成功。艺术创作的规律是靠艺术家自身的体验和灵感来创作,而不是玉雕师根据皇帝意图来创造。

至此往后复制品成为主流,解放后成为工艺美术。

2. 蒋喜,气

3. 魏乾亮,枫桥夜泊,获 2012 年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

三、当下是恢复玉器艺术审美价值的最佳时机

当今玩玉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无论玉料的供应量、品种,还是从业人员和爱好者都创造了历史之最。同时思想和需求的多元化是提升俗玩、振兴雅玩的最佳时期。

1. 经济发展催生文化大普及的力度,是不可抗拒的动力;文化多元的诉求是玉文化革新的主要原因。

2. 俗玩中的新力量倒逼大师,推动玉文化进步;以料和工为优势的大师骑虎难下的尴尬处境与内心纠结。

3. 恢复玉文化的美学传统为时不远。

匡正玉行,从振兴玉文化开始;重振玉文化,从重视创作开始;重振创作,从提高做玉人的素质开始;引导大众的藏玉观念,从研究玉器审美意识开始。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人的爱玉之心始终不曾改变。当今玉雕界几个老大师已经觉醒,一批新人在成长,如蒋喜的思辨、杨曦的韵味、邱启敬的意境,虚实相生,简单中有深意。他们彰显个性,拒绝千篇一律,一定会找到和田玉与当代生活结合的一条新路——艺术之路。

出土玉器荟萃羊城 篇8

展览推出考古出土玉器精品270件(套),時代上启新石器时代,下至春秋战国,出土地范围遍及河南、陕西、浙江、四川、安徽、山西、湖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和广东。涉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包括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遗址、石家河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寺文化、石峡文化;夏代二里头文化;商代妇好墓、新干大墓、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河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等地商周墓葬遗址。这些墓葬遗址出土的玉器,堪称先秦时期玉器中典型、精美的上乘之作。展览工作的顺利进行,有赖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成都博物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宝鸡市考古队、宝鸡市周原博物馆、凤翔县博物馆、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曲江、三水、海丰和封开相关文博单位的通力合作。此次展览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文化类型之丰富、参展单位之众在国内同类展览中都是屈指可数的。

作为专题艺术陈列,陈列主题是通过对270件(套)玉器的展示,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早期玉器令人惊叹的工艺水平和风格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更重要的,通过说明引导,向观众揭示先秦玉器所包含的“神玉文化”和“礼玉文化”内涵,不同地域的玉器虽各具特色,但不乏共性,不同时代的玉器虽风格各异,但一脉相承,无法割裂,从而印证中华玉文化的多元性、同一性和承接性。基于这样的陈列主旨,展览在结构上采取以时代序列为主线的纵式结构,将先秦玉器的发展历史作为第一层次,叙述玉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发展变化。在每一个时代当中,文物的组合则以不同文化类型或地域为单元,以平行并列的横式结构,来表现玉文化的地域特色以及共性特点,此为第二层次。这种纵横结合的叙述方式,更有利于观众在头脑中整合信息,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按照这种陈列构想,展览分为新石器时代玉器、夏商玉器、西周玉器、东周玉器。展品中一级品达65件,其中不少闻名遐迩的古玉珍品,堪称国宝,有些文物的出土轰动海内外,对于学术研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些无疑成为展览的亮点所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红山文化玉龙雕琢精细,造型古朴雄浑,为迄今所知最早出现的玉龙,极其珍贵,素有“华夏第一玉龙”的美称。辽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兽,也被称作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玉器类型,目前仅在红山文化中发现。这两件国家博物馆所藏的珍贵文物将是本次展览最吸引眼球的亮点。

展品中出现的不同时期玉器上的龙纹,可以见证中华龙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龙的传人”这一说法因此变得更有历史依据。良渚文化素以制玉工艺精湛蜚声世界,其代表性器物玉琮也是展览中的重头戏,此次将展出来自余杭瑶山、反山出土的玉琮数件,其器表雕琢或简或繁的神人、兽面或二者的复合像,构图严谨,纹饰精细,显示出良渚人精绝的琢玉工艺。

展览中还会出现其他地域与不同时期的玉琮,从而勾画出玉琮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尤其是金沙遗址,它是继良渚之后出土玉琮最多的一处,金沙玉琮也是颇具良渚遗风的一类。凌家滩遗址出土的一件玉人,是迄今发现最为完整的、时代较早的一件玉雕全身人像,其比例准确,体态完美,五官匀称,是原始玉雕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来自凌家滩遗址的一件石钻,两端均有螺丝纹钻头,疑为加工玉器的工具,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与史前制玉有关的工具,对于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制玉工艺有着非凡的意义。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代表着商代最高的制玉水平,现藏国家博物馆的妇好墓出土的玉凤,头顶花冠,美目流盼,身形极为优美,富有浪漫主义情趣,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三星堆古国充满神秘色彩,除了造型怪诞的青铜面具,它所出土的“牙璋”也是特色之一。四川是我国出土牙璋最多的地区,除三星堆外,金沙也有200多件牙璋出土,此次展览有多件牙璋展出,它们的用途和源起至今仍是一个谜题。玉组佩是西周最具特色的玉器类型之一,出土于西周虢国国君夫人梁姬之墓的五璜联珠组玉佩,由一件人龙合纹佩、5件形态各异的璜、368颗玛瑙珠、16颗菱形料珠串系而成,视觉效果绮丽华美,尽显墓主人地位之显赫。陕西秦公一号墓是一座发掘了10年之久的大墓,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国君陵规模之首,经过唐宋时期的多次盗掘,最终仍有近千件玉器出土,足见规模之大。此次参展的秦宫一号大墓玉器达十余件,多为玉佩,均带有鲜明的秦式玉器风格。湖北荆州出土的战国时期玉面具,出土时覆于墓主人脸部,以一块完整的玉石制作成,线条圆滑流畅,这种由一块玉石制成的玉覆面极为鲜见,应是荆楚文化的独特之处。广东出土先秦玉器虽数量不丰,品类较少,但石峡文化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此次展览中将有20余件本地出土玉器展出,其中一件石峡文化玉琮与两千公里以外的江苏吴县草鞋山出土的良渚玉琮几乎相同,让人不得不惊叹,早在远古时代,文化的交融在空间上有着如此穿透力。270件(套)参展玉器,各臻其美,共同支撑起这次文化盛宴。

上一篇:学校德育专题活动总结下一篇:东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