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狂欢节作文
在这种情况下, 谁又是老师, 谁又是学生, 哪里又是课堂?其实,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老师, 每一个人都是学生,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就是我们的课堂。以前那种在课堂上“老师说我听我写”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用自媒体“我说我写我交流”的时代。是的, 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手机狂欢时代, 我们也因此而得以“新生”。我们再也回不去那个“老师一人拿着教本教、学生拿着一支笔被动地记和写”的时代了。师者的威权、教条和神秘在一个手机狂欢时代, 突然间土崩瓦解、荡然无存。我们与学生站在了同一个地平线上, 我们占有的资料, 学生也同样占有, 甚至学生比我们获取的途径更多, 获取的效率更高。难道不正是这样吗?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 我们有些老师已然感到了不适应, 是的, 肯定会是这样。也就难怪, 一些老师还在课堂上作古正经的进行教学时, 学生们常常会用另一套自媒体语言来消解他, 弄得我们的老师好不尴尬。可有些时代的弄潮儿, 他们总是走在时间的前面。君不见, 大学校长毕业留言演讲, 因为恰当地引用了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 就立刻爆红, 华中科技大学的“根叔”不就是这样的吗?静下心来细想想, 其实很有道理, 因为这样的演讲, 内容生动活泼, 语言亲切自然, 也才能走进学生心里。不要总以为学生离经叛道, 其实他们才是时代的风气先锋。是的, 要想一想, 是不是我们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老师们, 该醒醒了, 让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吧, 自从手机不停地介入我们的生活以后, 阅读和写作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那种“静坐窗下读圣书”的图景或许只能在历史博物馆里才能看见了!是的, 一定的, 纸质阅读和写作, 尽管一定时间还会成为传统读书人的心结, 但手机狂欢时代的风暴, 一定会带来一场痛快淋漓的暴风雨———作为一个人文工作者, 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面对, 也必须思考:在这个手机狂欢时代, 中学生作文何为?
在这个时代, 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日益变得碎片化。不管你是否承认, 我们已经不太愿意阅读千字以上的东西了, 我们没有时间 (“时间都去哪儿了”) , 也没有耐心 (“节奏总是如此之快”) ———可千字文曾经是短小精悍的文章的典范啊!更主要的是, 我们也已经不太愿意写作千字以上的文章了, 500字以上的东西对我们来说, 就已经长得不得了, 我们只愿意在140字以内“挥拳动腿”。即便是这样, 我们还不追求完整性, 一个段子、几句感悟, 抑或是一张照片、一支玫瑰, 我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 我们自享, 我们也分享;我们尤其乐于转发和评论。我们也不太追求“微言大义”, 抑或是“春秋笔法”, 也就是说, 我们不追求深刻性。我们只享受发表、转发、评论的过程, 我们在自我创造的语言文字里狂欢和被消费。可以说, 我们已经很少希冀通过一篇阅读和写作, 来达到传送思想、抒情感怀的目的了, 但事实上, 我们又每时每刻都在抒发自己的情怀, 只不过是, 这点情怀可能上不了正席, 入不了法眼。可我们也不追求上正席啊!我们追求的是自娱自乐。这就是手机狂欢时代的第一大特征:碎片化。
碎片化的阅读和写作, 给中学生作文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首先是作文命题的实用性。这几年, 一些省市弃置不用的小作文, 经过改头换面又登台了, 原先叫“小作文”, 现在叫“微作文”。北京市2014年中高考语文改革, 明确增加“微写作”。注意, 这里的“微作文”、“微写作”, 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写作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比如, 不再注重格式化的考查, 不再过分强调规范性, 不再重视完整性的要求, 重视什么呢?重视实用性, 重视与生活的接轨, 重视单项生活写作能力的考查。因此, 这里的“微”不仅仅表明它跟微博、微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主要的是表明快节奏、时间短、小而实。这正是手机狂欢时代写作的特征。举个例子来说明:
阅读下面材料, 按要求作文。 (10分)
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当你碰到有人吸烟时, 你会如何劝阻?请把劝阻的话写成一段文字。
要求:1、理由充分。2、语言精练得体。3、150字左右。
从题目中很容易看出来, 这样的命题信息量不大, 但贴近学生生活, 有一定的实用性, 突出说服能力 (也就是讲道理的能力) 的考查。这体现了作文命题新的改革方向。
其次是写作命题的意义消解。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一些社会化作文赛事中。如果中高考作文命题是以追求宏大的意义为宗旨, 那么一些社会化作文赛事, 就是试图在个性化方面体现自己的追求。这方面, 前些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陕西西安贾平凹主持的美文作文竞赛, 也是这样的追求。其实, 还有一个赛事, 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举办的“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这项作文大赛, 因为牵头组织者晓苏是一位知名小说家、大学写作学教授, 所以就显得很不一样, 这就是赛事的故事性, 或者叫叙事性。比如我们看2014年的十二个作文题:
初一:帽子;第一次登台
初二:罚站;喜欢臭美的人
初三:走错门;吃醋的样子
高一:和为贵;王婆卖瓜
高二:双眼皮;给英语降温
高三:致郭敬明;脸为什么这样红
这里边, 几乎每一个题目都隐藏着一个富有个性的故事, 写作者只要善于开掘生活, 聪明地写出自己的“那一个故事”, 就行了。作家似乎是在用故事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 思考生活。这样的命题, 全国只怕仅此一家。这正是小说家命题的特点。它和中高考作文命题水分两色, 体现出不一样的美学追求, 它不追求“宏大的意义” (那极容易导致假大空) , 它似乎只对故事感兴趣, 只在乎截取生活的小镜头, 殊不知, 正是在这样的“微故事”中, 才更隐藏着丰富的人生风景。不独2014年如此, 几乎每一年, “新世纪杯”作文命题都富有这个特点。我们再来看2013年的作文命题:
初一:走亲戚;怎样放风筝
初二:替罪羊;停电的那天晚上
初三:取暖;球场边的女同学
高一:第一次熬夜;爱上一个作品中的人
高二:穷快活;校长办公室
高三:记一个拾荒者;把父亲喊成老爸好不好
再次, 是写作意义的扁平化。现在, 每一次批改作文, 语文老师都要感叹学生认识的苍白, 意义的肤浅, 情感的冷淡, 思想的扁平, 一句话, 就是说现在学生写作文, 再没有以前写作文的沉重感和思考性了, 而代之以肤浅的感悟、人云亦云的抒怀和毫无逻辑联系的议论。这是怎么了?难道学生的思想真的不如以前学生的作文思想了?这个问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一方面, 是功利化的社会所导致, 另一方面, 也是学生学业压力过大、无时间读书思考所致。当然, 最重要的恐怕是手机狂欢时代的影响。手机狂欢时代, 是一柄双刃剑, 有它的积极性, 如快捷、方便、自由;也有它的杀伤力, 如感悟肤浅、读写随意、发表低门槛, 它多半是“《读者》体”, 抑或是“口水体”、“淘宝体”等, 所以它极容易导致人的思想快餐化、肤浅化, 这是十分值得警惕的。
手机狂欢时代, 给中学生作文带来的第二个重要影响是:自我性。现在的中学生写作, 在很大程度上, 再想恢复以前那种用主题先行、或者用宏大的主题意义来规范学生的思想认识, 恐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社会思想的多元、各种价值取向的纵深延展、教育的充分开放、家长的史无前例的开明和老师的极大包容, 这些都为作文的主题开放和多元倾向提供了条件, 那种规定主题倾向的写作, 已经变得不再为人们所接受了。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因为主题倾向的封闭性, 被人们一片责骂, 而2013年的“手机引发的联想 和思考”, 又因为主题的开放, 赢得了广泛的赞许之声。不独北京这样, 全国的中高考作文命题几乎都这样, 这就集中反映了一个心声:写作如果能够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说真话, 甚至说不漂亮的真话, 也就会赢得普遍的认可。还不仅仅是学生认可, 老师也认可, 家长也认可, 社会也认可。在这方面, 社会化的作文赛事也走在中高考改革前面。命题如上文已有论述, 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我们单说一说社会赛事评委们选文的眼光和审美倾向。
第十五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 一共有12篇作品入围特等奖, 除开一篇写郭敬明的《致郭敬明》有点社会性以外, 其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写身边的人和事, 家长里短, 鸡毛蒜皮, 几乎都没有关乎社会的宏大主旨。为了清楚说明评委们选文的眼光和审美倾向, 在这里请允许我把另外十一篇作品的主题内容简述一遍:游梦娜的《帽子》, 孙女进城, 错过了回家看爷爷的机会, 也错过了爷爷的葬礼, 落下终生遗憾;杨卓凡的《第一次登台》, 第一次登台演出课本剧《白帝城托孤》, 由于经验不足, 笑场, 但好在能及时补救, 结果竟然意外获奖;仲宇的《罚站》, 上课看杂志《漫画世界》, 由于沉浸其中, 竟然一再笑场, 结果被老师罚站, 罚站后竟然还在笑, 原因是沉浸故事太深:高禹的《喜欢臭美的人》, 妈妈喜欢臭美, 一是不停地换衣服, 一是经常照相;李佳明的《走错门》, 讲了一个好玩的故事, 一个学生本意是要补英语, 结果走进了数学补课班, 竟误打误撞得到老师青睐;张璐的《吃醋的样子》, 作者用回忆写了一个父亲心疼女儿, 在女儿小时候, 与妈妈吃醋, 女儿长大了, 出嫁时, 又与女婿吃醋, 说是吃醋, 其实表现的全是爱;朱璇的《和为贵》, 小孩看到妈妈与伯母之间有矛盾, 竟想出奇招, 撮合两位长辈一笑泯恩仇;英涵雯的《王婆卖瓜》, 奶奶为了启发孙子应聘, 竟然拿卖瓜作类比, 告诉孙子, 应聘时就要善于展现出自己的长处, 露出自己又红又大的“瓜瓤”;于玥祺的《双眼皮》, 小姑娘爱美, 做梦都想有双眼皮, 不料病后竟真的有了, 而且以后, 只要生病, 双眼皮就来了, 于是小姑娘要默默祈祷了;李欣乐的《给英语降温》, 也是补课, 妈妈逼着女儿补英语, 说是英语重要, 女儿和爸爸不乐意, 但熬不过, 不料这时传来好消息, 高考改革要给英语降温了;邓斯颢的《脸为什么这样红》, 讲述长辈小时候陈芝麻和烂谷子的事, 妈妈考试获胜, 爸爸割草打架, 伯伯吃红薯吃腻歪了扔瓢……你看看, 这些作品都写的是什么?几乎没有一件事关乎宏旨。然而, 正是这样一些事, 却赢得了评委们的好评, 他们把这些作文选进了特等奖, 这说明什么, 说明评委们选文的眼光和审美倾向不同于那些中高考阅卷者们, 这是另一个选文系统———他们看重的不是宏大的主旨, 而是家庭、亲情、心灵、感情和个人趣味, 这些事情可能不高、大、全, 但真实、可信, 接地气, 有人间烟火气, 甚至有的篇目写得还比较幼稚。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这些都是真实的、具体可感的, 就行了。这样做, 实际上是对人性的回归, 对中学生写作实际的回归———一个中学生哪里来的那么宏大的主旨呢?
更主要的是, 这些作文, 一反那些套路化的写作, 完全是“我手写我心”, 充分自我, 许多文章几乎没有什么格式, 也有些文章, 有很明显的博客、微信痕迹, 就像是讲“微信”的自我故事;又像是一爿随意铺陈的水果摊, 既琳琅满目, 又新鲜可人, 很是吸引人。我想, 作者的本意也可能没想到要发表、要获奖吧, 只是机缘巧合, 他们被老师看中了, 挑出来了, 又赢得了获奖的机会。真是幸运啊———也真是发展趋势, 好作文, 本就是这样出自天成的。
如水的女子,似水的年华。
若是碰巧经过了水的洗礼,凭添一分善念。许是一段天定的良缘随着水流淌进心里。
对于西双版纳最原始的映像就是独特的吊脚楼、潺潺的流水还有那似水般的傣家姑娘。西双版纳的泼水节闻名于世界,是最有魅力的中国少数名族狂欢节。
每年到了傣族新年这一天,人们都要浴佛赶“摆”,送旧迎新、相互泼水,意思是用清净吉祥的清水的圣水为传说中消灭魔王的七位傣家妇女洗去身上的血污,洗除疲劳灾害,表示感激和祝福,祈求人间来年幸福。
泼水节前两天要举行盛大的开幕仪式,各色各样的民族风俗的比赛、表演、游行举不胜举,最重要的是只有在景洪市里你才能真正的感觉到什么叫做全城狂欢,这是哪个傣族村寨都无可比拟的大型泼水活动,而且如果你倾情于傣族风情村的泼水活动,城中亦比比皆是民俗文化村……
原先傣族传统的泼水,只用树叶蘸一点清水泼洒在对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轻人觉得不够尽兴,泼到兴高采烈之时,索性将整盆水一起泼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傣族、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人民,当地人、外地人,几乎是倾城而出,全都投入到泼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当然是泼水的“主力军”,而美丽的少女,自然成为人们竟相泼水的对象。
穿着民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是泼水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只有傣族姑娘才能穿出傣族服装的那种味道。据说即使在革命时代,全国人民穿着统一服装,女性之美被完全抹杀时,也不能改变傣族姑娘的服装。她们依然以花花绿绿的裙子,展现着自己的美。而如今,即使傣族男子的服装已经与汉族甚至全世界男性的差别不大,而女子们的服装还固执地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她们就像这片青翠的土地一样,柔软、多情、清新。傣族姑娘普遍身材好,永远穿裙子,婀娜多姿的身段,轻轻地飞舞在欢乐的节日中,令整个狂欢的泼水节,也温柔起来、浪漫起来。
去泼水广场前一定要带大桶或者扛一支大号水枪,因为在街道上会藏匿着一群陌生人伺机冲出来将你泼个措手不及。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来到澜沧江边那就请尽情狂欢吧!无需掩面,以惯常的卑怯向内塌缩自己,坦然地走到水中来。
阳光烈烈的,如情感一般白炽。天宇灿灿的,如生命一般无穷。笑着泼、哭着泼、唱着拨、舞着泼、蛮野地泼、痴迷地泼……泼苍老的寂寞,泼少女的憧憬。泼是漫漫旅途一个亲切跳中继,泼是蓦然超越一种冗长的生存;泼是生命本能的骚动,泼是赤裸裸的未经雕饰的人。
“放高升”和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高射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也就是诸葛亮。
此外,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泼水节的第三天是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丢包”是最富浪漫色彩的,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欢乐的泼水节》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了泼水节的时间, 第2自然段描绘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快乐情景, 第3自然段描绘了傣族人民狂欢到深夜的快乐气氛。
【学情分析】
作为云南人, 学生对泼水节都有所认识, 有的学生还亲身体验过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因此, 在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时, 我紧扣课题中“欢乐”一词, 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让他们自主地阅读课文, 在阅读中体验欢乐、品味欢乐, 让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体会、领悟到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生词卡、多媒体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1.复习字词, 激情导入
师:上节课, 我们初步感受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进一步了解欢乐的泼水节, 与傣族人民同乐。
(全班齐读课题)
师:进入课文之前, 老师要考考你们是否还记得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你们还认识吗?
(复习字词, 指名拼音认读词语, 全班齐读)
师 (过渡) :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 词语掌握也很牢固, 让我们翻开书, 开始我们今天的泼水节之旅吧!
2.品读课文, 体验感悟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泼水节在傣族人民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那这么盛大的节日开始前, 都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师:这一天, 人们提着桶、端着盆, 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 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 有的撒上花瓣。
(课件出示, 指名读句子)
师:这个句子中, 哪些词语体现了人们对泼水节热切期盼的心情?
生:“早早”、“早已”。
(指名回答, 板书:早早、早已)
师:除了准备的时间早以外, 泼水节的水与平时的水有什么不一样?
生:滴上香水、撒上花瓣。
(指名回答, 板书“香水、花瓣”, 指导朗读)
师:“早早”、“早已”要读出急切期盼的语气;“滴上香水”、“撒上花瓣”要读出欣喜、欢乐的语气。
师:我们和其他人一样, 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泼水节欢乐时刻的到来, 就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吧! (生齐读)
师:终于, 开始泼水了!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欢乐的泼水节》。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人们泼水的, 读一读课文, 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指名反馈,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 (朗读) :开始泼水了, 大家互相追赶, 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 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 个个身上湿淋淋, 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指名读句子)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汇报, 教师随机点拨)
生:人们泼水的场面很愉快, 通过“追赶”、“灌”、“泼”可以看出。
(师板书:追赶、灌、泼)
生:参与泼水的人多, 有“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
生:参加泼水节的人们被泼得全身都湿透了, 但是大家不生气, 反而很开心。
师:这样过节, 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用朗读表达你的心情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指名范读, 教师相机指导:全句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多形式练读:指名读, 分组读, 男女生赛读, 全班齐读)
师:为什么全身湿透了, 却还能笑得这么开心呢?
(指名反馈,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谁身上泼的水多, 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怎么能不高兴呢!
(指名读句子)
师:泼水节是给予祝福的节日, 人们一定非常的开心, 你能读出这样的心情吗?
(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范读。师相机指导:全句读出高兴、幸福的语气。多形式练读:指名读, 分组读, 男女生赛读, 全班齐读)
生 (齐读第二自然段) :勤劳的傣族人民用相互泼水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祝福, 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吧!
(2)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泼水节的活动结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名反馈,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师 (朗读)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 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人们唱着歌, 跳着舞, 赛起了龙舟, 放起了烟火, 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理解句子, 师指导朗读)
师:泼水节还有哪些活动?持续的时间长吗?
生: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
师:这样丰富又欢乐的活动就要结束了, 你的心情如何?你能用朗读表达你的心情吗?
生 (齐读) :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结束这欢乐的泼水节活动吧!
3. 总结全文, 熟读成诵
生 (齐读) :夜深了, 傣族人民还沉浸在欢乐的气氛当中, 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 跟着傣族人民, 再次回味一下我们今天的泼水节之旅。
师:可以不看书完成下面这个填空吗?
这一天, 人们 () 着桶, () 着盆, () 来到了 () 。大街的两旁 () 准备好了清水, 清水里有的 () , 有的 () 。开始泼水了, 大家 () , 你拿瓢往我衣领里 () , 我端盆向你身子上 ()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 个个身上 () , 人人脸上 () 。清水是 () 的象征, 谁身上泼的水多, 就意味着谁得到的 () 多, 怎么能不高兴呢?
4. 教学生字“吉、祥、如、幸”
师:这些生字, 你们还记得吗?
(指名用组词的形式说)
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学生自由反馈, 师相机指导识字方法)
5. 指导“吉、祥、幸”的书写
吉:上半部分是上横长、下横短的“士”;
祥:左半边是“礻” (示字旁) , 而不是“衤” (衣字旁) ;
幸:可以分解为“土”和“羊”, “土”的下横比较长, 也可以理解为把“辛”的最上一点换为“十”。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的空气中弥漫着陈腐沉闷的气息,舒曼作为大卫同盟社的盟员,带着当时的新青年冲到了最前方,对当时社会的庸俗风气进行了严厉批判。舒曼在当时还创办了音乐杂志,把这种批判庸俗风气的思想融入在自己的创作作品,让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狂欢节》就是当时比较著名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大卫同盟的勇敢斗争,从侧面反映了舒曼为社会中庸俗风气斗争到底的精神,同时也推进了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发展。舒曼《狂欢节》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在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曲家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内在修养,在浪漫主义时期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现实与幻想的交接。
一、幻想与现实的相互结合
幻想使音乐充满了色彩,给音乐增添了神秘气息,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向往。从我们对舒曼音乐的探索中发现,他想要表达各种各样的生活现状,想要把自己周围的事物用音乐来表现出来。在《狂欢节》这部作品中,舒曼刻画了一个大卫同盟的组织,组织中的成员是他现实生活中认识的身边的人幻化而来的,盟员们在他的指挥下向着腐朽庸俗的音乐势力发起进攻。盟员们英勇善战、勇往直前,为音乐的发展和进步斗争到底。幻想给了舒曼以精神的慰藉,现实的社会总是那么的复杂和喧闹,在幻想的世界里作者无忧无虑,尽情地幻想着未来的美好时光。舒曼的幻想在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忧虑。
二、形象性与隐喻性的相互结合
形象性与隐喻性的相互结合是《狂欢节》的另一种艺术特征。舒曼是一个有着两种性格的音乐家,有时热情,有时冷漠,所以在他的音乐中带有隐喻性。在《狂欢节》中有一个贯穿整部作品的主题动机,这个动机是由字母A-S-C-H组成,这是作者有意安排让听者去猜测的,给后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狂欢节》的第七首《卖弄风情的女人》和第二十一首《大卫同盟盟员进攻凡夫俗子的进行曲》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另一部作品《蝴蝶》的主题内容。《狂欢节》这部作品是由二十一首小曲组合而成,每一首小曲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标题,这些标题表现了每一首曲子的不同内容和思想,也表达了一种形象性的追求。形象性和隐喻性两个是不同的方向,想要结合在一起是很困难的,但因为舒曼的双重性格使他处于一种矛盾的状况之中,他一边给每首曲子加上小标题让大家能快速理解乐曲表达的内容,又一边在音乐中使用隐喻让大家猜测。虽然两者结合起来很困难,但舒曼很容易就做到,大家可以通过聆听他的音乐来感受其中的奥妙。
舒曼的《狂欢节》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思想,它与其他的标题音乐不同,文学和诗歌相互融合更能深入人心,人物的刻画更加的细致,也赋予了作品浪漫气息。通过对《狂欢节》这部作品的整体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旋律、节奏、伴奏织体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从中我们也能发现热情、自由、新奇、独特的浪漫主义特征。从舒曼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文学气息,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有着很深的文学功底,所以他创作的作品常常与文学诗歌相结合。文学诗歌的融入,给舒曼的音乐带来了浪漫的韵味。
摘要:舒曼,19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评论家、钢琴家,其音乐创作非常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感情,他还经常描写一些浪漫梦幻的世界,并在创作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钢琴套曲《狂欢节》是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全部套曲由二十一首小曲组成,每首小曲都有标题标示出作品的主要内容,使听者和演奏者能更快地理解作品。
关键词:舒曼,《狂欢节》,音乐分析,演奏要点
参考文献
[1]江晨.探秘舒曼的音乐世界[J].钢琴艺术,2010(2).
[2]唐丽娟.不朽之诗传颂之篇——舒曼的钢琴套曲[J].钢琴艺术,2005(1).
[3]杰里米·希普曼.舒曼钢琴作品的特征[J].钢琴艺术,2005(2).
[4]陈玉云.舒曼钢琴代表作之研究[M].日本:全音乐谱出版社,1991.
《动物狂欢节组曲》是法国作曲家、钢琴家、管风琴演奏家圣桑的一部代表作品, 作者综合地运用了多种体裁作品并进行了高度的创作恰如其分地运用于自己作品中。作者从诸多方面清晰地表现了“动物们”的情态特征, 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动物们滑稽的动作和可爱的情态, 使人有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神似”感, 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作者正是运用音乐的创作性和模仿性, 才能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达到“动物狂欢”的完满高潮音乐形象。
《动物狂欢节组曲》是一部形象生动, 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 有时也采用两架钢琴和小型管弦乐队的形式演奏, 作者运用漫画式的笔调, 包含1 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和一首终曲, 成功地塑造了“动物”们的形象。但这些“形象”的塑造无一不透露着创作与模仿性的运用, 透露着幽默特征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内含, 同时也伴合着艺术学原理中的艺术欣赏。
1、引子与狮王主题曲:
引子以钢琴的震音开始, 弦乐器在低音区与钢琴一起奏出从弱到强的音响, 造成喧闹而热烈的气氛。随后由低音弦乐器奏出狮王的主题, 中间部分以钢琴与低音弦乐器的急速, 富有力度变化的半音进行, 模拟狮王粗暴的咆哮声。然后, 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的主题, 最后狮王一声巨吼结束。军号合奏式的遗嘱音乐来自于传统音乐, 而其间的进行曲则运用了创作性的改编, 狮王的吼叫则形象地运用了模仿。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创造与模仿的结合, 突出了“狮王进行曲”的主题, 使短短的几分钟音乐成为组曲中的精华之一。
2、母鸡和公鸡:
这是一段模拟音乐, 很短小, 只有3 0小节, 演奏时间4 0多秒。先由钢琴和小提琴奏出同音反复和装饰的五度跳音, 模仿母鸡咯咯叫声。接着由单簧管和钢琴在高音区模仿公鸡报晓的单调。公鸡和母鸡的叫声相互交织, 增添了乐曲的热闹气氛。作者在些时母鸡、公鸡叫声音乐形象的表现, 不仅具备模仿的特征, 同时也具备作者创造性的发挥。因为模仿并非单一的物质, 模仿是创作的前题, 创作是模仿的结果, 也就是不同人针对同一样事物的模仿, 必然会得到不同的创作结果。当然, “模仿”并非存在于所有作品中, 而当作品需要“模仿性”时, 它必然与“创作性”形影不离。
3、野驴:
这段音乐只用两架钢琴演奏快速的音阶式的经过句, 逼真地描绘了驴子在荒野上飞快奔跑的形象。音乐在此时主要运用了模仿野驴的奔跑, 腿脚的敏捷是该小曲的主题, 人们在充满想象的同时, 不得不去用心思考, 作者所孕蕴的深刻情感, 即间接地讽刺了那些只用来炫耀技巧的人们。这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态度, 能否意会, 并与作者达到共鸣, 这又包含了一种艺术欣赏的原理, 在此不做深究, 但作者的灵魂与思想却真实地表达在乐曲中。
4、乌龟:
以钢琴同音反复呆板的和弦为背景, 弦乐器在低音区奏出缓慢、笨拙的爬行主题, 音乐形象与与野驴形成鲜明对比。曲调引用了轻歌剧, 一个速度飞快的舞曲曲调, 但此曲中作者却对轻快的曲进行了改编, 改成行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表达了作者对速度的一种创作性运用和理解, 我们可能假想, 如果“乌龟”和“大象”都是作者自己编写、作曲, 而不“引用创造”, 那么, 我想作者既能写出《天鹅》如此美妙形象的旋律, 那么同样他也能写出另外一首描写“乌龟”的曲目, 而且他或许会写的更棒, 模仿的也会更形象, 但如果这样, 乐曲就不能表现作者对调性、色彩、过渡的理解。这种创作性的准确运用, 使人产不得不想到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是如何演艺而来的, 难道仅仅是创作性的运用和模仿性的发挥吗?我认为多元的答案才应该更符合事物的发展与前进。“演艺”是历史与过程的交融, 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
5、大象:
乐曲取材于柏辽兹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中《风妖之舞》圆舞曲片段, 笨重的大象伴着如此优美的旋律跳着轻盈的舞蹈,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曲子《风妖之舞》的运用怎会精细成如此景象呢?美丽动人的舞蹈为大象所表演是否更具有情调呢?用低音大提琴演奏, 形象地表现了大象笨重的脚步, 但其费力地旋转舞蹈进滑稽可笑的舞姿相信给我们每个人都留相了想象的空间。作者创作性地把《风妖之舞》运用在此时, 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作品的幽默特征。但如果柏辽兹能够闻听他的作品会如此特殊引用, 他一定会被气的脸色发青, 口吐白沫的。这或许就是音乐的运用和创作吧!
6、袋鼠:
这段音乐用两架钢琴交替地演奏短促的装饰音旋律, 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袋鼠欢乐跳跃的情态, 其间运用了“停顿”的手法表现了一种四处张望的可爱情态。
7、水族馆:
这段音乐用两架钢琴交替地奏着轻柔的反向琶音, 用长笛和小提琴演奏安详、纯静的旋律, 仿佛鱼儿在水中轻盈穿游, 泛起层层涟漪, 以及阳光的陪衬下, 转身时的鱼鳞闪闪发光的美丽瑕想,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物有其形、动有其态、形有其状”吧。
一和等二小提琴交替奏出一短一长的音响, 音乐创作比较简单, 主要运用了模仿特征, 表现了毛驴粗声粗气的衷叫。
9、林中的杜鹃:
在这段音乐中, 钢琴以优美、轻柔的和弦, 表现寂静的山林, 而单簧管奏出令人心旷神怡的逼真的杜鹃鸣叫声。“森林”和“鸟儿”的结合, 象征了小鸟在枝叉间飞跃、跳跃起的情态以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景象, 单簧管形象的模仿是升华这一主题重要的根基。
1 0、鸟舍:长笛、钢琴在弦乐轻盈和弦的基础上, 吹奏着装饰音的快速走向、热闹的场景中, 描述了各种小鸟的叫声, 表现出鸟雀飞舞, 百鸟争鸣, 引人入胜。
1 1、钢琴家:这段音乐素材出自车尔尼的一首练习曲。它以五小节一组的音型, 依次向上半音移位, 反复机械地练习。作者在这里对于初学钢琴都拙劣机械的演奏进行了讽刺。其实, 我们都知道, 能够“在柏林爱乐团”正式演出, 表演此作品的钢琴家, 技术水准一定很超常, 但是, 他们能够通过自身一种看似做作的表现衷实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此, 我们可以得到启发:高超的技术, 练习曲不仅仅是纯技术而是要从中探求出一种音乐感受。作者之所以把“钢琴家”也列入动物狂欢的角色中, 这或许又是运用了一种创新的表现手法。“钢琴家”是人, 怎么会成动物呢?我们不勉会产生疑问, 在作者心中, 没有情感特征, 只知呆板地进行机械的演奏, 不能之为人的音乐, 于是, 作者把此种“钢琴家”列为动物之列。当人产听着车尔尼的练习曲如此规则, 无感情的出现在组曲中, 我们是否会产生一种联想呢?
1 2、化石:
在弦乐拨奏的背景上, 木琴呆板地奏出圣桑《死之舞》中的旋律, 接着出现几首法国民歌的片断, 仿佛这些著名的乐曲, 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成音乐“化石”。
1 3天鹅:这是一首著名的大提琴独奏曲, 作者一反常态, 很用心地、刻意地表达了天鹅高贵、典雅的形象。的音型奏出犹如水波波荡漾的引子形成了神秘的配角地位。在此背景上, 大提琴奏出舒展而优美的旋律, 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 显示出天鹅高贵优雅的气质, 安实祥地浮游在水面上, 中间部分前一个主题因素发展构成。在调性上不断变化, 为音乐增添了色彩, 它是在赞美天鹅端庄而高雅的形象, 把人带入一种纯净崇高的境界。最后, 当等一部分主题变化再现后, 音乐的力度不断减弱, 速度渐慢, 仿佛是美丽的天鹅向着远方渐渐飞去。作者通过学习独特的旋律曲线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音乐和风格。创作了世间美妙的音乐作品。有人说, 《天鹅》是世间最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的确, 天地之间如此美丽的精灵, 作者却能用音乐成功地创作出来, 就赁这一点, 再高的评价或许是可能相符合的。
终曲:以引子作前导, 使整个作品前呼后应, 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主题曲木管乐器奏出热烈而喧闹, 刻画动物狂欢节欢乐的气氛。接着, 母鸡与公鸡、大家、袋鼠和长耳朵的角色等主题又纷纷登场了。最后乐曲在热闹的高潮中结束。
《动物狂欢节组曲》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学原理, 其中, 没有“模仿性”原理的存在, 就没有“动物们”深刻的形象刻画, “动物狂欢“更是空即一谈, 没有“创作性”原理的运用, 《动物狂欢节组曲》就没有今天在乐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 没有艺术欣赏同样也没有乐曲的发展, 也许, 有人评价此组曲比较浮浅, 例如“长耳朵”、“公鸡”“母鸡”模仿的太简单, 但是我认为, 组曲中精彩的地方却又能达到非常精彩的高度。例如《天鹅》, 它甚至达到了人们提及天鹅, 脑海中天鹅真实地形象自然而然和《天鹅》乐曲融和在一起, 这就是一种反映生活, 艺术反映现实的美, 是一种唯物论的联系, 更是一种高度的创作性和模仿性。
本文以叙述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分析人物形象为重点,虽属传统教学内容,但若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一种别样的方法,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契合实际情况,教学中同样能呈现亮点。笔者采用评点式阅读来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评点式阅读中,不借助任何教辅资料,而是单纯通过文字,然后采用圈点勾画法,标出文本中的精彩处,进而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评点,从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读者与文本、读者与编者、读者与自己、读者与读者的对话,获得“有所得”的乐趣。
一、评点细节,让人物从平面走向立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细微处见真情”,评点人物就要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行动、语言、肖像描写,场面描写等。
如课文第18页,当那个高举着小女孩的人挤开人群向绅士走来时,那个绅士“弯腰俯身伸头向外探望”,学生对这个细节进行如下评点:
此处四个延续性动词“弯腰”“俯身”“伸头”“向外探望”,具体、细致、生动地写出了绅士对外界的关注,对小女孩的关切。
我感觉到一个出身高贵的人也有着一颗关心平民的高贵的内心。
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却凸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精神风貌、思想品格,抓住这些动词,马上在眼前展现一个立体的绅士形象。
又如文中一处语言描写:“快把她母亲找回来,快把她母亲找回来。”
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绅士能急他人之所急,用心助人,丝毫也没有不耐烦。
学生善于评点文中一目了然的细节,或只从文字的表层含义进行分析评价。教师应及时做补缺、点拨和深化工作。
如几个学生从课文找到关于母亲的动作、肖像细节描写,如“很挤猛推”“声嘶力竭”“狂躁不安”等,疏忽了文中三次关于“发疯”的描写,认为只突出了母亲的着急、焦灼之情。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和解读。人物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人物个性更突出。母亲在不同时间段的神情变化,揭示了母亲的内心活动:第一处的“发疯”表现母亲的焦灼、急切;第二处的“发疯”体现母亲的悲伤过度;第三处的“发疯”体现母亲的惊喜过度。而这一切,源于永恒的母爱,不顾一切的母爱。所以评点母亲不同时期特有的表情,把握母亲不同的心灵状态、思想感情,使母亲形象立体化。
阅读的本质是个性化的,评点式阅读更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它并不是一种个体封闭的自学感悟,而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与群体性有机融合的探究过程,教师的引导、引领不可或缺。
二、体悟情感,让人物与作者融为一体
作品背后都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作者本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抒发情感体验,与笔下的人物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评点作品人物,有时要善于发现作者、了解作者的内心。
小说《狂欢节的最后一天》以写人为主,学生可能对文中的环境描写走马观花,一掠而过,没有做细细品味。
学生可能会回答,作者描写热闹、喧嚣、拥挤的场面为下文“小女孩走丢”埋下伏笔。至于其他的作用,没有谈及。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欣赏此处盛大的场景描写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细心体会这些环境描写的韵味和意义,以及作者是怎样把景和情融在一起的。
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
师:这个场面是通过谁的眼睛来写的?
生:小学生。
师:我们说,小孩子有什么特点?
生:纯洁、天真、有赤子之心。
师:所以说,以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是否可以这样说,文中隐含着作者追求纯真、纯美的理想呢?因为文中的场景充满热闹,让人感到快乐、幸福,令人陶醉。这也许是作家想要表达一种愿望,希望人间充满温馨和幸福。(生若有所思、所悟)
师:作者一点也不掩饰内心的狂欢和快乐,表达对温馨的人间场景的赞美和热爱。请同学们再找找,别的地方有没有作者情感的体现呢?(学生跃跃欲试状)
生1:在文末,“当绅士摘下戒指给小姑娘戴上时”,我似乎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欢快、欣喜,和文中人物达到情感共鸣,作者赞美了围观群众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的品质。
生2:第三段写绅士们的贵族做派,作者极力渲染他们的穿着打扮,突出他们尊贵的地位,光辉的形象。我觉得与下文写他们助人为乐的高尚的心灵相辉映,作者赞美了绅士外表的美和内心的美高度统一的思想情感。
此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体悟作品情感时需要处理好一组关系,即评点小说人物和评点散文人物略有不同。中职基础模块上册第54页“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中写道:“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因此,要注意凸显散文形象的独特性,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思维引导学生解读散文中的形象和小说中的形象,久而久之,可以使学生对散文的建构解读越加清晰,对散文的主旨理解也不会产生偏颇。
如莫言《卖白菜》片段: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如何评点此处的“母亲”形象,学生可能会按照以下的方法:作者通过母亲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来表现她对“我”的安慰、体贴,表达母亲对我的深深的爱。
如果评点止于此,那么小说人物与散文人物在作者的情感分量上并无区别,而实际上,此处的“母亲”形象,不仅包含文字表面上的母亲形象特点,而且更重要的是,母亲背后“我”的独特情感,写出“我”最想说的话。
笔者展示自己的评点:此处用“靠近”“掀起”“擦去”“抚摸”四个动词写出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慈爱。在作者眼里,母亲是坚强的,她能坦然面对生活的苦难,也能深深体谅孩子无法享受劳动成果时的委屈和痛苦,她对“我”的爱是那么的深沉。虽然,母亲的手是粗糙的,母亲的衣服充满了烂菜叶子的味道,但当“我”把头伏在母亲博大胸怀里的时候,母亲是“我”的温暖依靠,是“我”的精神支柱。
这里的评点语言有对“母亲”的客观评价,更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在作者眼里”,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物的独特认识和评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
因此,评点人物,有时需强调不同的文体特点,有了文体意识,学生就可正确解读小说人物和散文人物。
三、抒写感悟,让人物走进读者心灵
阅读是“把一种意义的关系从另一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的过程,意义的生成是主体与文本相互作用,即碰撞、交流、对话。“悟”,就是学生用“心”阅读文本,评点人物,并充实自己的人生体验,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关照文本,获得超越文本的更深层次的感悟,实现认识上的升华。此时的人物不仅出现在课文中,而且存在在学生的心灵里,这就是从文字表象层到意蕴层的提升。
有的人物具备一定的社会意义,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突出的审美价值。其中,一些人物形象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影响着一个时代人们的行为、思想或精神生成及其走向。它哺育、滋养着学生的心灵,甚至探究了作者塑造此人物形象的目的。笔者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四世同堂》时,学生的读书笔记上不乏大量的精彩感悟:“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极力开口,但他的声音,好像一根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
“一向镇定的他,现在手在袖里颤起来。”
感悟:一个爱国的老师在国破家亡时的伤心和无奈,但他无声的反抗表明了爱国的决心。我很喜欢瑞宣,隐忍而又坚决。
又如,“他把中国几千年来视为最神圣的家庭,只当作一种生活的关系。当国家在呼救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能阻拦得住他,他应声而至;像个羽毛已成的小鸟,他会毫无栈恋地离巢飞去”。
学生感悟:这是属于那个战乱时代少年的心声,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很快将不属于他们。他们放下了心中的悲伤,放下了一直眷恋的亲人与家,因为保卫故土而做出牺牲。文中将他们比作“羽毛已成的小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且富有生命。
【泼水狂欢节作文】推荐阅读:
冬天的狂欢节作文06-11
书桌上的狂欢节作文09-30
狂欢夜06-03
圣诞会员狂欢晚会10-16
圣诞节会所狂欢策划09-16
一群人的狂欢散文09-17
圣诞狂欢歌舞晚会主持词10-22
万圣节前夜狂欢祝福文案10-22
圣诞狂欢夜活动策划书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