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电视节目策划

2025-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真人秀电视节目策划(推荐8篇)

真人秀电视节目策划 篇1

——真人秀《卧底》

一.栏目定位:

通过电视栏目向观众展示出学生在学校的真实状况,通过老师体验学生的真实生活,来展现出学生在学校的真实学习情况以及学校老师的素质与学校的教育模式问题、深层次揭示出现在教育的缺陷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给观众观察教育的另一个角度。

二.栏目宣传语:

你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吗,你的学生你真正了解吗,学生的想法或是大胆新奇,解读青少年成长的秘密,这里,等你来挑战!

三.栏目介绍:

首先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选出1个体验者,即刚毕业于师范学校的教师作为体验者来体验学生生活并完成某些任务,时间为30天,在30天内,参与者将进入即将要工作的班级伪装成为一名学生,与学生共同生活交流,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以争取实现事先制订的目标。期间要记录体验者的真实状态,真实心理情况并制作成节目展现给观众。这是一档极具深度,现实感的真人秀节目。真实的展现中国在校学生背后真实的生活。

这个节目的灵感主要来源于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变形记》,这是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即以原生态播出。《变形计》非常容易抓住家庭观众的心,节目展示和讨论的话题是大家非常关心和关注的,容易吸引大家都参与进来。

其次来源于《卧底老板》这一档真人秀节目,英格兰北部一家中等规模的市政工程与物流公司Clugston Group的首席执行官史蒂芬·马丁为了能够了解自己员工的真实想法,虚了胡须卧底成为自己公司的员工,与大家一样努力谋生。“这是一辈子一次的机会,能够听到我的员工们的真实想法,没有过滤,他们对我说的事情,他们永远不会告诉他们的经理。”看看美国的老板,再看看我们中国的老板,我不禁要问:“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吗?社会主义是先进的吗?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吗?我们从小所受到的这些教育,是老师水平不够,还是统治阶级所要求的、必须进行的颠倒是非黑白的愚民教育?现在的教育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要做一期老师伪装成学生,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老师更了解他们的学生。

四.节目形态

以自然平实的风格,客观叙述,忠实记录,全方位展示体验者的多样化形象、活动和情感。通过我们的画面语言,让受众去感受,思考中国式的教育缺陷,从而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感受。

五.节目构架 关于那些被体罚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辱骂老师的学生等等,我们节目的目的应该是让老师家长社会了解,教育是培养人,所谓培养人就是让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不是只让学生学会应试和将来的就业,节目主要侧重于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以平等的身份去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让教育问题,不再是一个难题。

节目一方面在展示学生真实的想法之外,更重要的传达一种对教育的人文关怀,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工作,我们的世界才会这样美好。

六.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国内没有这样一档真人秀体验式节目,开创这个节目,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创真人秀节目新的模式。

其次,为使节目推出后具有较高收视率,我们就要抓住当代观众最重要最关心的问题;捕获体验者内心深处最细腻最丰富的情感;在题材的选择上;在对体验者的内心感受的把握上;在主持人的风格塑造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真人秀电视节目策划 篇2

1 亲子真人秀的内涵

真人秀节目起源于西方国家, 后引入亚非国家, 并得到一定的改进, 节目的流行度及收视率达到史上最高。21世纪初, 真人秀节目传入我国, 并由当初的模仿、转变为当前的创新, 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例如:一些选美大赛、明星擂台赛等的成功举办, 就是早期真人秀节目的真实展现, 且收视率非常理想。

亲子真人秀属于真人秀的一种。该节目收视率较高, 但相关研究较少, 因此, 对亲子真人秀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亲子真人秀是指以亲子故事为主题且具有真人秀的特点的节目。电视类真人秀能够在特定情景及规则中对志愿者的行为活动进行真实记录。亲子主要指孩子父母, 父母与孩子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及互动, 能够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沟通和尊重, 进而推动双方的成长。可见, 亲子真人秀首先应具备真人秀的特点, 其次是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 且以孩子同父母的沟通交流为主要方式的节目, 最后是孩子以三岁以上六岁以下为宜。可见, 亲子真人秀主要是在孩子与父母的共同参与下, 利用设定的情境及目标任务来展示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的节目。以孩子的童趣来娱乐观众和传播教育方式, 进而唤起观众对亲子教育的思考[1]。

2 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策划

电视节目的策划关系到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个完整的节目策划离不开调研市场、定位选题、制作制播方案和信息反馈整合等内容。通过市场调研来了解传播受众的需求、爱好及当前同类节目的内容, 通过了解同类节目的特点、传播途径及制作方式等来认识和了解本节目的优势和劣势, 进而为本节目的选题、内容等提供可靠参考, 以增强节目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除市场调研外, 选题定位及故事建构也是亲子真人秀节目策划的重点。本文将重点对选题定位及故事建构进行分析探讨。

2.1 定位目标

定位应按照电视节目的特点进行。由于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较大, 其传播功能对人们生活影响巨大, 电视节目应主动自觉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在策划节目时应对其进行准确定位。节目定位时应充分考虑电视传播的内外环境, 对各类相关信息进行多维搜集, 如电视传播主体、行业现有环境、竞争对手情况及受众等, 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定位的目标。定位目标一般是对目标受众的定位, 明确目标受众的需求, 以显示电视节目的个性特色和精确度。同时, 也应对节目宗旨、目标、环节等进行细化, 确定目标受众、节目内容、市场及制播风格、途径等。同时, 还应设置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 对收视率、广告收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考核及衡量。对于亲子真人秀节目的定位应以展示亲子关系、娱乐、教育及促进孩子成长等为节目的社会价值及责任。在亲子环节设置上应注重创新意识, 强化节目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功能, 根据受众需求及爱好不断调整节目定位, 重视各种反馈信息及同受众互动的信息反馈, 及时了解受众需求和想法, 并将其反馈到节目制作中以及时调整节目定位[2]。如果受众需求同节目定位相矛盾则应重新定位, 使节目重获生命力。

2.2 情境建构

亲子真人秀节目准确定位后, 就应对主题情境进行策划和建构。亲子真人秀主题情境策划中应将亲子活动内容、情节、情境及悬念等因素完全融合到节目制作方案中。在策划主题选择上, 应将亲子真人秀活动内容同社会话题对接, 使其成为受众了解现实和自我生存现状的途径, 成为社会风貌的展示平台。当前, 娱乐性和消费化成为受众需求[3], 因此, 在亲子真人秀主题策划选择方面应体现此特点, 用较为有趣的游戏等活动来包装节目, 而后以此建构出群体性的故事及其情境。亲子真人秀主要体现的是孩子同父母间的沟通及相处状态, 在孩子就是一切的中国现状中, 以游戏的方式来引出育儿话题是节目的社会价值体现, 也是受众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比如:亲子真人秀《爸爸回来了》《爸爸去哪儿》等热播节目都以户外场景为主题展示平台, 以体验的方式来表现节目, 节目中孩子和父母按照节目规则在设定好的情境中展开亲子互动活动。这些情境设置通常也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但每次的游戏任务都呈现新的看点, 当然, 人物参与的人物真相也会在活动中流露出来。

亲子真人秀节目中主题情境构建完成后, 应将节目参与者在节目情境活动中的对话、表现、喜欢、痛苦、态度、窘境及策略等用镜头完全记录下来, 使其以原生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原生态能够同受众生活更加贴近, 进而会增强节目同受众的亲近性。同时, 受众还能通过体验、观看节目来感受同自己价值观及生活态度的相似点, 从而对情境中的亲子人物投入理性、感性的排斥或认同。

2.3 感同身受

亲子真人秀节目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让人感同身受, 或对或错, 节目没有任何评判, 每一位父亲在经历子女难以教育的挫败后, 也会在后面认真反省自己, 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在节目中不断成长。通常明星的各种情感经常会被曝光, 但对于亲情, 尤其是像这档节目这么直接互动的曝光, 电视界出现得很少。这种让每个观众都能共鸣的亲情加上细腻流畅的叙事风格, 加大了观众对于该节目的期待值。而且明星孩子的筛选, 也很好的控制在了4~6岁, 既能让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 又不流于“表演”。播出前后, 线上线下都跟观众进行互动, 再次大大提升了收视率和影响力。

2.4 童真消费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 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 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但是, 大量亲子真人秀的共性是, 孩子是节目的卖点, 也是观众的看点, 但童真不该被综艺节目消费[4]。《通知》下发数月后, 该类节目盲目跟风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

3 结语

亲子真人秀节目是日常生活中庸常及琐碎的一种展现,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偶然性、矛盾性等来构建主题情节。亲子真人秀透过这种日常生活的真实情节来开启生活的清晰脉络, 并使主题情境延展和流入受众思绪中, 进而传播其社会价值。当然, 这就要从节目策划上下功夫。定位和主题情境构建是亲子真人秀节目策划的关键。定位能够明确节目价值目标、受众需求和市场竞争等, 主题情境构建则能较好地展开亲子真人秀活动, 使其充满趣味性、娱乐性和看点, 进而展现出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社会价值。

摘要:《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掀起了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热潮, 也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 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然而, 如何策划此类电视节目则是关键。本文从真人秀节目的相关内涵入手来探讨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电视策划, 以期为亲子真人秀栏目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亲子真人秀,策划,定位

参考文献

[1]左潇.如何策划好亲子教育类真人秀节目——以《爸爸去哪儿》为例[J].艺术教育, 2014 (4) .

[2]申兴华.亲子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南方电视学刊, 2015 (3) .

[3]马名扬.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2) .

“真人秀”节目“秀”出了什么? 篇3

一、火热“真人秀”节目的“热源”何在?

由“明星秀”到“平民秀”,由“个人欣赏”到“群体狂欢”。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是以大腕吸引受众,以名气提升人气,明星是节目的绝对核心,是舞台的“红花”,而观众只是起陪衬作用的“绿叶”,是节目的道具,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当前的“真人秀”节目则打破了舞台与看台之间的高门槛限制,不再对年龄、职业、学历、特长等进行限制和约束,只要你有才华、有勇气,不管你是七旬老人,还是学前儿童,不管你是专业高手,还是门外汉,都可以上台参与竞争与PK,这种参与的自由化为广大的平民百姓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鲜与刺激,极大地调动和满足了人们的狂欢心理,给他们以宣泄的快感与挑战的兴奋。也正因如此,2004年的超女选秀才爆发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冲击力,开播仅两个月就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报名人数有十几万之多。近期风靡全国的“快乐男声”选秀活动也再掀报名狂潮,报名者中除了年轻的男孩以外,还有不少老年人,甚至连老外也跃跃欲试。

由单纯的“你演我看”到密切的“互动参与”。以往的娱乐节目中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是单纯的“台上演节目,台下看节目”的单向关系,缺乏反馈与互动,节目过程中观众只能被动地根据节目事先制作好的程序获取快乐或忧伤,无法主动参与并根据个人意愿去影响节目的制作以及比赛的结果。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就消除了台上台下的等级感,消除了上下级关系的虚拟场合,给观众以平等的参与权,观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发送手机短信、网上投票等方式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并通过拥有的票选权决定场上选手的去留,淘汰自己不喜欢的选手,观众由场下坐板凳的看客间接变成了握有一定“生杀予夺”大权的“评委”,大众评审团与专家评审团平起平坐,这种地位的变化使得观众切实感受到一种权力感与发泄感,从而在主观情绪上就更加乐于参与节目。5月8日在“快樂男声”唱区10进1总决赛第一场、长沙唱区决赛中,帅哥陆虎以63510票夺得长

沙唱区冠军,直接晋级全国10强。这一方面靠的是他场上精彩的表现,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场下观众的青睐与支持。

由“望秀兴叹”的自卑感到“跃跃欲试”的冲动感。在传统的演艺秀节目中,演员都是光环四射的大腕或者经过精致包装打扮、水平极高的选手,使观众产生一种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自卑感,而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则更加关注真实生活,贴近普通大众,提倡返璞归真,原汁原味地展现选手的本来面貌。难怪有人说:“《超级女声》的海选看上去根本不像一档电视节目。”在海选的参赛者当中,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发声训练,不经过化妆,不借助任何设备原声清唱,紧张拘束、举止滑稽、五音不全甚至跑调者比比皆是。这种原生态的展示消除了观众心理上的恐惧感。他们认为“这种水平都能上,那我更能上了!并且肯定比他表现得好!”今年报名参加“快乐男声”的长沙73岁的老汉肖发就说:“2004年,我就和我的老伴一起参加了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系列’活动,我参加的是‘超级男声’,老伴参加的是‘超级女声’。老伴今年68岁了,但是她跟我一样,拥有一颗快乐的心。上一次参加‘超级系列’活动,我和老伴都只进入了海选阶段,但是我们认为结果根本不重要,只要开开心心参与,把快乐带给大家就成功了嘛。并且我相信,我们的参与能给参赛的年轻人以鼓励、加油。”同时,当观众看到选手的众多丑相时也会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与得意感。这种“虚拟节目”与“真实节目”之间界限的打破最终导致观众在思想上对舞台与现实的认识趋于融合。

二、国内“真人秀”节目之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取得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并呈现出蓬勃红火之势,但总体上说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仍给人以粗糙、雷同、低俗的感觉,缺乏精品意识,与观众的欣赏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缺乏创新意识,内容模仿性过强。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可以说是美国或欧日国家的克隆版,在节目的创作理念以及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即使有所不同也是换汤不换药,基本没有自己的节目特色与创新。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了香港的《综艺60分》,搞得火热的《玫瑰之约》是台湾《非常男女》的大陆版,后者又是日本某一节目的COPY……“小台抄大台,大台抄港台,港台抄日本与欧美”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导致此类节目的“面孔”惊人相似,而且重复的克隆复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选秀节目虽然看似火爆,但却缺乏发展后劲,不少节目因粗制滥造而昙花一现,淘汰出局。

缺乏人文关怀,节目格调不高。当前许多“真人秀”节目在市场利益与收视率的刺激驱动下,刻意追求内容的新、奇、异,以低俗、恶俗、庸俗的节目去哗众取宠,粗俗搞笑,有的以挖掘个人隐私以满足受众的窥视欲,有的以挑逗的性话题或者低俗幼稚的游戏来吸引观众,这些最终都只能导致受众对节目的审美疲劳及对节目的冷漠,狂欢过后留下的只能是对节目的厌恶和鄙视。同时,残酷的游戏规则和竞争迫使选手无所不用其极,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尤其是节目中淘汰选手悲痛的表情与成功选手得意的面孔形成的强烈对比,不仅对选手造成了心灵的伤害,也对观众的欣赏心理造成创伤。

节目商业化倾向严重,文化内涵空乏。在传播市场化和媒介商业化的浪潮中,国内的许多真人秀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商业炒作行为,节目背后存在很大的商业动机,所以整个节目的制作和运行遵循更多的是商业规则,利益为先,收视率至上,不重视节目内在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导向,更不用谈及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由于缺乏文化内涵,节目中所体现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现象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起到了不好的影响,促使他们变得好逸恶劳,不思进取。

三、“真人秀”节目之发展。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刚兴起的荧屏之风,具有其他传统节目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抓住了社会上相当一部分青年梦想成“名”成“星”的心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低门槛、低限制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可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好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真人秀”节目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进行本土化创新,树立品牌意识。“真人秀”节目要想走出举步维艰的困境,就必须摆脱靠抄袭拷贝求生存的老路,而不是老吃别人嚼过的馍,东施效颦。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就要立足国内观众的欣赏心理和情感需求,融合中国的民族风情、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树立自己鲜明独特的区别于国外节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

加强文化内涵,提升精神定位。偏离文化主题,仅仅局限于依靠低俗的游戏与媚俗的话题来哗众取宠,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必将因此黔驴技穷,寸步难行。只有扎根于中国丰厚的文化宝藏,从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和火花,“真人秀”节目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水和火花,从而产生无尽的魅力。河南台办的《梨园春》和《武林风》就是以发扬中国传统的戏曲、武术为大旗,树立了在同类节目中高人一筹的品牌思想和精神定位,从而一直以来都红红火火,广受欢迎。我国有5000年的文化传承,有戏曲、武术、相声、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有千姿百态的地域风情,这些都为“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加以借鉴和融合,“真人秀”节目就能成为宣传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阵地。

突显服务意识,赋予节目积极的社会意义。“真人秀”节目对平民百姓来讲,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其低门槛的参与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舞台,所以做好为平民百姓实现梦想的“圆梦”服务是“真人秀”节目的立身之本。同时,“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引导,做好选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减少内容的残酷性以及人性阴暗面的展现,重点突出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而不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伎俩。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空姐招募大汇真人秀节目策划方案 篇4

节目名称:隐形的翅膀节目创办:主办电视台协办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ca、中国南方航空cz、中国东方航空mu、大新华航空cn、海南航空hu、大新华快运gs、深圳航空zh、上海航空fm、山东航空sc、四川航空3u、厦门航空mf、春秋航空9c、东星航空8c、吉祥航空ho、联合航空kn

节目长度以及播出周期:60分钟每期;每周六晚八点播出

节目定位:招聘类真人秀

节目口号: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节目准备:

(一)每三期节目为一循环,每一循环针对一家航空公司进行合作。首先将招募信息通过网络,电视广告,报刊杂志或者高校招募海报等媒介进行传播。

(二)参赛者赛前可以通过网络报名,电视报名,短信报名,现场报名等方式进行报名。为提高节目质量,工作人员需对参赛者进行信息采集,以及资料初审且对符合参赛条件的合格者进行编号以及安排节目档次。

参赛条件:

1、基本条件:(1)女性,未婚,系国家承认的大专(含)以上学历。不接受现役军人、武警报名。

(2)在读人员毕业时间须在2011年9月1日之前。

2、年龄、学历

(1)大专学历:18-24周岁(1986年1月1日至1992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

(2)本科及以上学历:18-25周岁(1985年1月1日至1992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

3.身体条件(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身高:163-175厘米;

(2)裸视力:不低于0.1,无斜眼、无色盲;如裸视力不足0.5,须配备框架眼镜矫正,矫正视力达到0.8以上。

(3)体重标准:(身高的厘米数-110)正负10%;

(4)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所述体检标准

节目流程

(一)初赛:为梦起航

海选及专业目测,该环节由协办航空公司专业人员及vip客户组成,主要考察选手的仪表形象,举止行为以及微笑是否具有亲和力。具体流程为每十人一组接受评委的目测考核:参赛者轮流报号;按照主持人要求做动作(向左转向右转,绕场一周等);撸起头发露出额头依次说亚运空姐并保持口型。该环节采取单项淘汰制,由十位评委老师将合格选手的编号写在评委表上,获得六票及六飘以上的参赛者通过。合格人员将进行统一笔试及专业体检。只有海选,笔试及专业体检均合格者方有资格进入下一环节。

(二)复赛:激流勇进

该环节主要分三部分对参赛者进行考核,第一部分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由评委给小组一个题目,集体思考三十秒,然后每位选手用一分钟的时间阐释自己的观点,集体讨论三分钟后推选一位代表进行小组总结发言。该环节主要考察选手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说服力以及沟通合作意识。第二部分是2:1面试,评委针对选手的背景材料进行随机提问,从而了解选手的生活背景,性格趋向以及价值观。第三部分是锦上添花,在该环节中,有才艺展示的选手可以通过才艺展示为自己争取好的成绩。该环节采取累计积分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前十名者享有晋级权。

(三)决赛:展翅高飞

进入本环节的选手均可参加网络与短信支持活动,投票第一的人气王享有直接晋级的权利。同时进入本环节的选手均可穿着南航空乘制服参加高压测试与情景再现。高压测试由一个选手分别接受六个考官的提问,又考官针对其回答问题的满意程度选择通过按钮或者待定按钮。情景模拟由选手和评委针对某一题目共同完成,根据选手的表现进行得分。最终依照两轮考核的成绩和进行排名,除了投票第一的人气王外,排名前期七名的选手可以晋级为南航准空姐。

策划可行性总结:

(一)空姐是一个让所有女孩都羡慕与渴望的职业,她们的端庄美丽以及优雅大方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女孩美丽与否的标志。针对这一大众心理,可预测到《隐形的翅膀》这一空姐招聘真人秀节目将迎来无数女孩参与的热情以及受到受众的密切关注,市场前景可观。

中韩明星真人秀节目对比 篇5

2014年第四季度各大卫视新节目频出:湖南卫视推出《一年级》;江苏卫视推出《明星到我家》;深圳卫视推出《极速前进》;四川卫视引进韩国版权节目《两天一夜》。而浙江卫视引进韩国原版节目《Running man》打造的节目《奔跑吧兄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第三期的收视率达到2.18%,微博的话题讨论量达到了13亿,百度指数130多万。

《奔跑吧兄弟》的艺术特色

1.节目的角色设定。邓超在《奔跑吧兄弟》中承担着管理团队的工作,与刘在石在《Running man》中的地位一样;Angelababy与宋智孝的外貌条件有“女神”的水准;李晨展示出了强大的体型和力量优势,与金钟国相似;王宝强与李光洙一样,都走“背叛者”的路线;王祖蓝与河东勋一样,靠小聪明在游戏中获得有利位置;陈赫与池石镇的定位相似,在节目中“弱者”的特质凸显;郑恺则属于爆发型选手。嘉宾是节目的核心,是节目中的传播主体。性格标签则是节目组极力打造的效果,同时,通过不同性格之间的冲突也可以塑造节目看点,可见对嘉宾性格的把握和设置也是节目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

2.节目的制作特点。《Runningman》在韩国已经播出四年,每一期都设置紧张刺激的游戏规则,利用嘉宾不同的性格特点,安排智力比拼、心理战、体能战,注重悬念性和文化性,如动作性强的铃铛捉迷藏;悬念性强的“问谍战”等。《奔跑吧兄弟》延续了这种叙述方式,利用已经成熟的游戏规则,加入中国元素,如西湖白蛇传、猜字谜等。声画语言的使用,叙述和插入叙述的交替,大大增强了节目的节奏感和紧张感。

《奔跑吧兄弟》由韩国SBS和浙江卫视联合制作,节目制作人王征宇表示,《奔跑吧兄弟》勘景组会先选出一些拍摄备用地交给编剧组,编剧组则会根据游戏和情节设定的需要,选择具体的拍摄地并写好剧本,交给导演组执行。这个过程会积极与韩方沟通,征求其意见。

3.节目的剪辑特色。通过对大量的节目素材进行剪辑,运用一系列表现、叙事和心理蒙太奇,尤其是对比、交叉、平行、颠倒蒙太奇的使用,强化戏剧性。同时,利用悬念剪辑点、相似物体转场、时间冻结等剪辑手法,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在渲染情感上,利用各种符号性、情感性音乐,辅助各种特殊音效,来强化喜怒哀乐,渲染人物的“真实情感”。在字幕上,把握观众的喜好,结合中国观众的笑点和网络流行热同,最大限度还原原版节目的喜剧效果。

擅长设置悬念也是韩国综艺的一大特色,在关键的地方,放慢镜头,切换镜头,表现周围人的各种反应,配上具有煽动性的话语,使观众屏住呼吸,又不显得拖沓是一贯的操作方法。《奔跑吧兄弟》在游戏的多个节点运用这种手法,增强游戏的紧张感,达到了设置悬念的效果。

《奔跑吧兄弟》与《Runningman》相比存在的问题

1.模仿只重框架,细节不到位。第四季度,我国的明星真人秀综艺节目基本上以“虐星”为主,反观韩版节目,既挑战艺人的体力极限,也注重对艺人的保护。如《奔跑吧兄弟》中的指压板在原版节目中也频频出现,但是韩版节日指压板是铺在绿地上,重视对艺人的保护。而中国版本中,指压板就铺在广场的水泥地上,节目的细节不到位。

2.固定嘉宾身份角度单一。嘉宾配置方面,两档节目都是6男l女格局,不同的是,韩版嘉宾的职业更广泛,包括演员、歌手、主持人。邀请嘉宾方面还会有运动员、音乐演奏家等其他职业人物,人物的身份角度丰富。而中国版,除了王祖蓝以外,其他六位都为影视演员。此外,韩版嘉宾的年龄最大的有60后,大多是70后,年龄跨度比较大。中国版嘉宾中,1978年出生的李晨年龄最大,中国版节目年龄跨度小。

3.主持群的掌控能力不足。原版节目中主持方式是“单、多口交替转换”,在刘在石的引导下给每个人适当的发挥空间,营造轻松气氛。中国版本中,邓超的掌控能力明显不足,主持团队配合不默契,每个人对自己的定位还不明晰。韩国版海报中明星以平等的方式入镜,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团队。而中国版根据节目需要,每个人站的位置和篇幅不一,缺乏团队和平等的概念。

真人秀电视节目策划 篇6

(20 届)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名:

业: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导师职称: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教学事务管理中心

年 月 日

I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优缺点及其未来走向

摘要

真人秀节目备受观众的热捧,真是因为掌握了节目发展的定量,想观众所想,吸引他们的眼球,满足其好奇心,在媒体丰裕时代,真人秀通过把媒体所创造出来的特有的商业模式让电视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把潜在的商业价值激发了出来,这样既能提高收视率,又能获得利益。因为这种模式对普通人来说,它能让人民更容易、更快捷的实现梦想;对电视业来说,则是名利双收的利器。

关键词:真人秀,传播,文化 II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1 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1.2 真人秀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1.2.1真人秀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2.2 国外真人秀............................................2

1.2.3我国的真人秀...............................................2 1.2.4中西方对比.................................................3 2.电视“真人秀”优点................................................4 2.1 真人秀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改变了单一的传播模式。

....................................................................4 2.2 真人秀节目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4

2.3 真人秀节目缓解了社会焦虑..................................4 3 电视“真人秀”的缺点.............................................5 3.1 真人秀节目存在抄袭,缺乏原创性.............................5 3.2 真人秀节目存在低俗,哗众取宠的现象

................................................................5 3.3 真人秀节目存在低俗,哗众取宠的现象........................6 4 电视“真人秀”未来走向...........................................6 4.1 取精华,去糟粕,加强创新

................................................................7 4.2 注重反馈信息,改善节目质量................................7 4.3 要有完整的经营战略........................................7 5 总结.....................................................................7 参考文献...................................................................8

III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IV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1绪论

1.1概述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新形态的不断发展,真人秀节目的发展速度更是前所谓有,不可预想的。真人秀节目的多样化与其节目因素的泛化正在引领着我国电视业的发展。近十年来,真人秀节目像一个席卷而来的潮流,迅速占据了我国电视节目市场。然而,在当今电视选秀节目如日中天时,彼此的竞争也显示出白热化的状态。收视率的你追我赶也说明了真人秀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观众的参与度不断提高。选秀节目中出现的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也带来了不良的社会风气,由此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1.2真人秀简介 1.2.1真人秀的定义

真人秀节目中采用纪实的手法进行拍摄是对纪录本性的一种回归,它更注重对事件过程的展示,关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事件,纪录人们在经历这些事件、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时的不同态度和方式。早期的纪录片尚且如此,当下的娱乐节目也不例外。真人秀节目把人类在封闭环境中心态和情感完整地纪录下来,人的命运、情感、追求被放大、被关注、被尊重。但真人秀的情境却是预设的,这就从根本的前提上否决了真人秀的真实性。选手在貌似真实的世界里,如别墅、荒岛里共同生活一段时间,演绎着一个精彩的故事。其实这个世界是“虚拟”的,而非“真实”。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游戏的设置、淘汰和奖励的设定都是人为的东西,它们和真实的选手加在一起,共同制造了一个表面真实的世界。虽然选手在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但他毕竟要受到“规则”的制约,不可能完全随心所欲地做事情,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习惯做事情。

1.2.2国外真人秀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国外最早的真人秀从70年前,BBC正式开始定时播放节目说起,电视史由此翻开。在电视史的头几页里,我们总是能看到广播节目的身影。比如选秀节目《明日之星》(Stars of Tomorrow)、《阿瑟.戈弗雷的达人搜寻》(Arthur Godfrey39s Talent Scouts,也称作Talent Scouts)、《机会来敲门》等。从这些早期的才艺节目中总能瞥见今天《达人秀》(Got Talent)的影子。实际上,早期的才艺节目的确为今天的才艺真人秀的埋下了种子,但是这些节目只是安分地为选手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没有开拓出足够的“自由时空”来展示选手的内心和个性。

电视真人秀虽然是近年才大行其道,但类似的节目形态早已出现。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真人秀雏形,如《观众点播》和《这是你的生活》。1973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制作的《一个美国家庭》,拍摄了一个家庭一年的真实生活。这个节目系列,被认为是最早具有真人秀基本元素的节目。1999年月,荷兰艾德蒙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的电视节目《老大哥》在本国产生轰动后,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等个国家广泛移植,并克隆出一系列类似节目。2000年播出了美国CBS的《生存者》、FOX的《诱惑岛》、德国的《硬汉》等等,这些电视节目的出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也标志着真人秀电视节目形态的成熟。

1.2.3我国真人秀

近十年来(2000年---至今),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划分兴起和发展二个阶段。

(1)兴起阶段(2000年——2004年)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生存大挑战》是我国国内首个独立制作的真人秀节目节目,其创意来自于香港亚视与日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节目《电波少年》的启发。1995年,《电波少年》节目开播后,我们第一次了解到“真人秀”这种全新的电视节目样式,由此开始萌生出打造“真人秀节目”的念头。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一股全新的“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生存大挑战》节目是我国“真人秀”节目的雏形,随后,这类节目在国内被广泛模仿或移植。中央电视台在推出了《龙行天下》之后又推出了《金 2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苹果》,贵州电视台在《星期四大挑战》基础上推出了《峡谷生存营》,拇指英雄联合央视在《开心辞典》、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幸运52》特别节目的基础上制作《欢乐英雄》等节目纷纷登台亮相。

(2).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是2005年。其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真人秀”成为最大赢家。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创智赢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使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从单纯的节目形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新兴电视产业。

受《超级女声》产业化的成功运营,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一批职场真人秀节目如:婚恋类、旅游类、整容类等各种类型如也发展起来,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成为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又一大热点。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渐入佳境,不断发展,表演选秀类节目也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

1.2.4中西方对比: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中西方的国情、文化传统和观众的收视习惯上的差异,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引发了众多非议。

西方选秀节目注重个体性与竞争性,而中国的选秀节目则表现在集体性,参与性(“重走长征路”),中国以和为贵,西方开放,尤其是在性的问题上。真人秀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新节目样式,对西方传媒界和文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由此在国内引发的争议也备受关注。如湖南经济电视台制作的《完美假期》被相关部门叫停,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金苹果》等也受到广泛争议。但“真人秀”已经不可阻挡地成了国内电视业界的一个新潮流,“真人秀”节目在质疑声中不断进步。

2.电视“真人秀”的优点

2.1.真人秀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改变了单一的传播模式。

真人秀的表演者都是普遍人,普通人的表演更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观 3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众们能够从表演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可以把自己的欲望想像等移植到表演者的身上。

由重庆广播电视总台斥资一亿元制作的300集大型情景现代剧已经进入演员选拔阶段,张国立担当总导演。演员选拔活动的全名称叫做“第一次心动”巨星招募计划。“第一次心动”是国内首个以电视剧为基础的完全互动娱乐活动,全部角色将在全国范围内征选非职业演员担当。只要年满18周岁,未签约的各年龄层人群均可参加。活动将推翻正规演艺院校发掘培养演艺人才的方法,以打破演艺界、娱乐圈的话语权威与学历霸权。让普通人更进一步靠近自己的梦想。在本次活动当中,观众会真正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中来,并将拥有演员与剧情的选择权。不再是以前单纯的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增加了与普通人互动的环节,让观众也可以参与到节目当中,直接到现场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以前的电视节目传播中,一直是单向传播模式,观众就只是观众,缺乏参与感。而电视真人节目恰好弥补了一般电视节目的不足,让观众也成为了节目的主角,变成了节目与观众是双向传播的模式,大大增强了参与感,娱乐感。

2.2真人秀节目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真人秀节目备受观众的热捧,真是因为掌握了节目发展的定量,想观众所想,吸引他们的眼球,满足其好奇心,在媒体丰裕时代,真人秀通过把媒体所创造出来的特有的商业模式让电视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把潜在的商业价值激发了出来,这样既能提高收视率,又能获得利益。因为这种模式对普通人来说,它能让人民更容易、更快捷的实现梦想;对电视业来说,则是名利双收的利器。

2.3真人秀节目缓解了社会焦虑

人秀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人在社会转型期的普遍焦虑。无论是零门槛的选秀类节目,还是专业色彩较强的表演类节目,尽管有着形态与旨趣的差异,却殊途同归地遵循着一套共同的文化逻辑:个体在社会分层中实现自下而上的流动是可以实现的(借助才艺表演实现梦想),人与人之间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产生的交流樊篱是可以被打破的(选手与导师、观察员等角色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勤勉的生活态度与崇高的道德品行会最终带来命运的馈赠(大多数选手的“经历”)。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因环境污染、物价高企和社会不公等现象而处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于普遍焦虑状态的中国人而言,真人秀节目为这些现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文本层面的、想象式的解决。在这个意义上,真人秀扮演了“乌托邦”的角色,它坚持不懈地在普通人所能感知到的生活情境中,源源不断地生产“正能量”。

3.电视“真人秀”的缺点

3.1.真人秀节目存在抄袭,缺乏原创性

从现有的节目中,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火爆荧屏的电视节目都不具有原创性,不管是《爸爸去哪儿》,还是《爸爸回来了》。由此可见,我们的节目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缺乏创新性人才及创意的点子,存在复制抄袭英国,韩国美国等节目,存在拿来就用的惰性。

首先,安于追随,永远被动。向优秀节目学习是值得提倡的做法,迫于生存的压力而以克隆的方式杀出生天也无可厚非。但可怕的是当这种克隆成为一种惯性,本土的电视人己经安于追随、惟他人马首是瞻,不仅将失掉原创信心和革新的动力,这种保守态度更将使中国电视在未来的全球电视竞争中陷入永远的被动。其次,原创缺位,泡沫繁荣。内地电视抄袭海外节目已经到了非常疯狂的地步,成功的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几档节目,更多的节目还处于“低级克隆阶段”,精华没学到多少,粗鄙的娱乐垃圾却比比皆是。

3.2.真人秀节目不少侵犯了隐私

有市民认为,电视新闻媒体以新闻的名义侵犯他人隐私,实在不该,“真人秀”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靠偷窥别人隐私来满足观众的窥视欲。而针对“真人秀”,有人说有的“真人秀”节目打着创新的幌子,却热衷于渲染卑琐的个人隐私、张扬利己主义,说穿了就是拿无聊当有趣,在传媒技术发达的今天,不但容易形成人格扭曲,更助长窥视他人隐私不良社会风气的抬头。“记者有权采访、记录发生在公众场所的事件,特别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其中也包括使用偷拍偷录的采访方式,如果其中涉及到某个人,并不发生侵害隐私权的问题。”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唐超华认为,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偷拍偷录仅限于远距离的拍摄,如果对某一个特定的人进行跟踪拍摄,或者近距离拍摄,以致使某人人物形象特定化,则又另当别论。“而在私人不公开场合(如个人住宅、病房等)的采访,则要受到 5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较多的限制。”唐超华解释说,由于隐私具有秘密性的特点,即当事人不愿意将自己的言行昭示于众人,因此,其发生的地点多在秘密场合。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对他人个人信息进行隐性新闻收集,则有可能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害。

3.3.真人秀节目存在低俗,哗众取宠的现象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越来越热,已经成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的一个重要节目类型,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收视选择。大多数电视真人秀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受到社会好评。但也有些节目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也不触碰负能量的底线,“有意思”但没意义,收视率虽高但缺少价值引领,有的甚至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引起舆论批评。如一个相亲节目中,有女孩说出的一些与大众价值相违背的话,虽然大幅度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单也让该节目陷入困境。所谓物极必反,这种价值观的存在,出的观众的道德底线,引发观众不满。这类娱乐节目将被淘汰。还有 一些节目为了吸引眼球,甚至编造一个不存在的故事等以欺骗观众的眼泪。

4.电视“真人秀”未来走向 4.1.取精华,去糟粕,加强创新。

真人秀节目的诞生于西方,我们必须重视外国的真人秀节目的普世价值,应当摄取其中的营养成分,用以促进自身发展,我们也要承认,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发展与外国相比存在着差距,既然有差距,就得学习。

倚重原创并不等同于闭门造车。从真人秀发展的客观情况来看,无论是创意发想能力、节目制作水准,还是营销规模,欧洲尤其是美国的电视界仍然遥遥领先中国同行。不过借鉴和学习也不能流于简单地克隆,不动脑的“拿来”对本土电视业的伤害在前文已有所阐述。对欧美成功真人秀的学习,要求我们的电视人对真人秀的真正吸引力所在有更深入的领会和掌握,这样在策划和制作实战中,才不会仅限于形式上的照搬。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新型电视节目要在中国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国电视人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勇气。

4.2.注重反馈信息,改善节目质量

传播学中对受众研究的重视,其中心理念与营销学中盛行的消费者研究是相 6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当契合的。如前所述,对以年轻受众为主体的真人秀观众心理把握的不准确是本土真人秀发展的一大阻碍—。把握年轻受众的心理,既可以运用正式的调查手段,也可以充分利用真人秀对多种媒介的整合所形成的丰富反馈渠道,如BBS言论、短信投票、观众来信来电等等,了解他们的心理,并及时掌握他们对节目的意见和观感,才能避免从传统的印象和经验出发,造成传播的“代沟”。

同时应该改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大环境,对于一些不良的现象,低俗的现象要进行删减,抵制。不能为了节目的收视率,而使一些低俗的,哗众取宠的行为出现在电视中,引导了不好的观念。使得节目质量的上升,引导正确的理念,使真人秀节目成为一条传播正能量的途径。

4.3要有完整的经营战略

真人秀节目制作得专业、完美、社会效益好只是一个方面,对于电视生产者而言,经济效益同样十分重要。换句话说,娱乐节目的生产者追求更多的应该是经济效益。当前,任何真人秀节目在与观众见面之前,都要经历选择场地、物色选手、媒体造势等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调足观众胃口,如:海选、概念及品牌推广一系列运营环节,可以说在营销方面的投入甚至重于节目的制作本身。所以,我们的节目生产者要有经营意识和完整的经营战略,采取更可能多的营销方式,使产品产生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5.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真人秀要抵制不良低俗的现象出现在节目上,做出正确的媒体导向,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在保持发扬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移植引进国外成功的节目形态和内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本土化改造,创造制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电视节目,我们才能真正在电视市场日益开放的今天树立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品牌形象,立足国内市场并最终走向世界。

嘉兴学院孙波出品

参考文献

[1]汪文斌.胡正荣:《世界电视前沿》,华艺出版社,2001.[2]《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10版 [3]马妮娜:《以电视手段研究电视的新举措—真人秀研究课题演示会[4]侧记》,载《电视研究》,2001年12期

电视真人秀节目真实问题辨析 篇7

关键词:中国达人秀,电视真人秀,真实

电视真人秀节目取胜于“真人”二字———不是经过包装的明星, 而是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普通人, 而“非真实”问题也常常是其备受诟病的源头: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因为选手拉票买票虚假投票而让一场歌唱比赛变成了财富比赛;英国真人秀节目Big Brother的选手为了最后的胜出, 彼此之间的交往都是为了拉拢一些人而排斥另一些人, 在隐蔽的镜头前不乏表演的色彩。[1]正因为此, 在2005年《超级女声》火爆之后, 尽管电视真人秀节目此起彼伏, 但一直未成气候, 一直到2010年7月25日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开播, 才引起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新一轮崛起。从收视上看, 《中国达人秀》是成功的, 一开播就高居全国收视第二, 第一季半决赛第三场时已经跃居全国第一, 第二季在海选阶段从第四场开始就稳居第一。从节目评价和社会舆论来看, 它也是成功的, 舆论普遍认为其与中国主流价值观契合, 为平民打造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这是真实的, 但这是否就是该节目的全部呢?真人秀节目的真实到底有多少个层次的真实?Julie Ann Taddeo&Ken Dvorak在《镜头下的电视真人秀与历史》一书中指出, 研究真人秀节目最重要的不是节目本身而应该是其所在的社会。[2]从电视真人秀“真实”的本质出发, 节目本身所呈现的真实也就代表了其所在社会的真实。当然, 这必须对“真实”做剥皮式的分析与辨析。本文旨在以《中国达人秀》为例, 剖析其多层次的真实问题, 以在当前对其一片叫好声中加入一些冷静的思考, 也为观众能够更容易地看懂它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达人秀》的真人表演

真实:真人真才真现场。从内容上看, 《中国达人秀》的真实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真实的参赛者;二是真实的才艺表演;三是真实的现场。

首先, 真实的参赛者。正如节目组所宣传的, 《中国达人秀》旨在实现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的梦想, 传达“相信梦想, 相信奇迹”的价值理念, 实行零门槛选择选手。截至2011年7月10日第二季结束, 达人秀的参赛选手年龄从4岁到94岁不等, 有学生、农民、小丑演员、北漂族、小摊贩、退休人员、家庭主妇等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 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与故事, 最大的梦想不是“站在这个舞台上”, 而是“让中国功夫走向世界”、“发明一滴墨水, 一滴, 整个大地就变成草原”、“一辈子都跳舞”、“用埃菲尔铁塔走太空步”……在初赛阶段, 当参赛选手进入比赛场地时, 评委首先问的是“来自哪里, 职业是什么”, 有意识地证明选手的“真实身份”。当进入半决赛、决赛阶段时, 每一次选手上台表演时, 电视屏幕上都会打出其年龄、职业的真实信息。

其次, 真实的才艺表演。既然是来自民间各行各业的参赛者, 对才艺又没有特别的限制, 《中国达人秀》的节目表演也显得五花八门。有最普通不过的唱歌跳舞, 也有民间口弦表演, 有技艺高超的水晶球表演, 也有鸡蛋乐器表演, 甚至还有孔雀舞表演等。从专业角度讲, 有些表演甚至不算是才艺表演, 所以一般不能得到负责专业把关的评委的YES, 但从真实的角度来讲, 它确实是普通百姓的一种才艺展示。

再次, 真实的现场。现场没有音乐、没有舞台灯光效果, 以求还原最真实、最朴实的状态, 也保证了选手的表演都是纯天然的, 不掺杂任何其他因素。“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出来的是什么人。”达人秀不允许事先有任何媒体的曝光, 包括选手的故事和才艺, 观众全部不知道, 连主持人程雷和三个评委也不知道, 只有导演组清楚。这样才能保证选手第一次登台时, 评委和观众都是第一次看到他, 所有人的情绪反应也是最真实的。[3]当到半决赛和决赛的时候, 舞台放置到音乐厅、人民大会堂、上海八万人体育馆等, 尽管仪式感十足, 但现场表演、观看与直播还是保证了真实的味道。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讲, 《中国达人秀》作为一个电视真人秀节目, 在内容上是保证了“真人”的要义的, 坚持了其“平民选秀”的宗旨。当然, 作为一个电视节目, 在镜头下必然有表演的成分。

表演:舞台与精选播出。一档好的真人秀节目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拥有谈话节目的核心, 遵循竞技节目的游戏规则, 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达到电视剧的收视效果。[4]这就意味着真人秀节目离不开导演与编排。《中国达人秀》采取海量录制、精选播出的方式, 用纪录片的形式, 从选手报名的第一秒开始记录其之后所有的表情、动作、心情。但在播出的时候, 初赛阶段是通过2至3个大故事 (5~6分钟) , 7个小故事 (3~4分钟) , 并以蒙太奇的方式剪辑播出的。到了决赛阶段, 原来所说的坚持还原真实状态的无音乐、无灯光效果的表演, 全部变成了精心设计的现场音乐与伴舞、绚烂的灯光效果以及通过包装了的“新”选手。真人秀不见了“真人”, 只剩下了“秀”。

在《中国达人秀》的标准流程中, 有这样一条规则:一定要把海选放在剧院里举行, 强调那种仪式感和对小人物的尊重等, 让选手产生真正的命运感, 从而牵动所有人的心。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舞台表演对于真人秀节目的重要作用与最终目的———牵动所有现场的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国内较早研究电视真人秀的尹鸿教授等把电视真人秀分解为七个基本元素:1.作为故事主体和观众观看客体的人物元素———参与者;2.推动节目、观众和故事发展的动力元素———悬念;3形成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的结构元素———竞争;4.标志人物命运戏剧性转折的环节元素———淘汰与选拔规则;5.形成故事假定性的情境元素———时空规定;6.形成节目基本过程的细节元素———现场记录;7.强化故事的感染元素———艺术加工。[5]除了1和6之外, 其他5个元素都是舞台表演的逻辑:要好看、吸引人。这也揭示了依托于电视的真人秀背后的电视真实———在商业卫星电视体制中, 收视率就是最后的诉求。为了收视率, 电视刻意迎合甚至是刺激观众的低俗趣味, 出现了一系列备受文化界批判的泡沫剧和电视节目。从《中国达人秀》的高收视率来看, 它是受中国观众欢迎的, 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正如大多数舆论所倾向的, 《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在于其与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契合。这是它反映社会真实的另外一个方面。

《中国达人秀》的中国主流价值观

积极向上, 永不言弃。国家广电总局阅评意见指出, 《中国达人秀》倡导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倡导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评委之一周立波解释达人精神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就是《中国达人秀》所宣扬的, “相信梦想, 相信奇迹”。

《中国达人秀》呈现的不仅是个人在台上的风采与表演, 也包括台下他的个人生活与故事, 这也更贴近其“真人秀”的本质。他们的故事千差万别,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自己的梦想。由于一直坚持, 最后他们上了《中国达人秀》这个圆小人物梦想的舞台。很多选手在接受采访时说的常常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等了一辈子终于……”“有生以来第一次站在这个舞台上”之类的话, 都说明了“中国梦”的存在。梦存在着, 小人物也都一直在为梦准备着、努力着。所以, 在《中国达人秀》上, 我们可以看到想用音乐打动世界的无臂男孩刘伟在意外失去双手时用自己的双脚做了一个四肢健全的人都不一定能做的事情———游泳、弹钢琴等;菜花大妈从来都没有实现过自己的愿望, 却一直坚持唱歌, 最终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凭借一首“送你葱”一路前行……所有的大故事小故事, 都是《中国达人秀》在推行着自己的感动理念与人文关怀, 甚至被质疑节目到底是“达人秀”还是“感人秀”。然而无论如何, 不能否认《中国达人秀》的收视成功正是由于其满足大众的“梦想”需求又讲述大众的亲情、友情、爱情, 传达的是真情、自信、尊重、奋斗与拼搏精神, 契合了中国的“家国天下、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观, 对不同年龄、阶层的观众都有启发和影响, 受到了社会主流的认可。

除了冠军“达人”之外, 从“青春的美丽”、“纯美的天使”、“自信的呐喊”、“幸福的力量”、“实力的绽放”、“天使的微笑”等奖项名称也可以看出, 《中国达人秀》是在宣扬一种自信乐观、积极向上、永不言弃、幸福快乐的精神。它告诉人们, 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就能实现你的梦想, 得到你想要的。这是对当前社会真实的一种描述, 也是一种倡导, 唯有如此, 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 向前发展。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作为一场选秀比赛, 就必然有竞争, 必然有选拔与淘汰的规则。一方面, 从预选阶段要得到三个评委中的两个YES到半决赛阶段由大众媒体评选再到决赛由观众票选, 中间可能还有评委的加分评选、筛选等环节, 《中国达人秀》不厌其烦地设置了海选、16强、8强、8选6、4选3、3选2等晋级的规则与关卡, 又通过广告环节、评委点评等设置了多层悬念, 以制造比赛激烈竞争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 评委又总是对未能晋级的选手说“你是最棒的”、“你很好”、“你已经做到了”、“你就是我心目中的达人”, 让紧张的比赛充满了温情。尤其是三位评委中的女性评委伊能静, 总是以一个母亲的角色打温情牌, 在多个场次的表演中给了选手很多鼓励。在预选的多场表演中, 当评委在决定参赛者是否晋级时, 常常会出现观众大呼YES的情况, 而这时评委也往往会顺民意说出YES。这到底是不是评委的原意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 这传达了一种信息: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团结第一, 比赛第二。这同样是中国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所以, 当参赛选手功夫派阎玺通过节目呼唤他的其他四个兄弟时, 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召唤的声音。当他们因为场地原因表演失败的时候, 他们仍然笑着对观众说“功夫派永不言败”而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关于名利问题。全世界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基本上都是以金钱、职位等实物作为奖励吸引参赛者加入节目的。而《中国达人秀》的奖励更注重的是抽象性与成就感。例如在拉斯维加斯表演3个月的合约并成为蔡依林世界巡回演唱会的嘉宾 (《中国达人秀》第一季) 。如果说这是现代人对名利的追求的话, 那么选手对“上海音乐厅”、“人民大会堂”、“八万人体育场”、“维也纳音乐厅”等的期待, 正像节目组从预选就安排在剧院是要强调一种仪式感, 表现对小人物的尊重一样, 他们看中的是这份尊重, 这份与“大人物”一样的平等与机会。

然而,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一个电视节目, 不能不受“电视文化即大众文化”的影响, 必然掺杂商业成分。因此, 可以看到《中国达人秀》的前面还有“海飞丝”的冠名, 第二季的冠军奖品直接为“东风标致408汽车一年的驾驶权”, 播出过程中还总是在悬念点插播很多广告, 甚至被批评为在广告中插播节目。这是一种体制真实, 需要节目组平衡好商业利益与观众的接受程度, 才能保证其收视成功。

结语

《中国达人秀》的第一层真实, 是节目本身元素真实, 包括参赛者、才艺表演与现场的真实记录;第二层真实是“电视秀”的表演成分, 是电视媒体塑造的一种真实;第三层真实是节目所反映的社会价值理念问题, 由于它契合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故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真人秀节目要想获得长足发展, 绝对不能忽略不同层次“真实”问题的把握与平衡, 只有这样, 才能同时获得商业利益与社会评价的双赢。

参考文献

[1]Joanna Thornborrow&Deborah Morris.Gossip as strategy:The man-agement of talk about others on reality TV show‘Big Brother’.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8/2, 2004.

[2]Julie Ann Taddeo&Ken Dvorak Eds.The Tube Has Spoken:Reality TV and History.Lexington, 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0.

[3]达人是怎样炼成的——解密《中国达人秀》制作团队成功秘笈[J].影视制作, 2010 (10) .

[4]张群, 舒畅.中西商业类真人秀节目“视觉语言”分析[J].当代电视, 2011 (6) .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突破 篇8

面对真人秀节目的正劲风头,许多专家学者发出了“电视传播是速朽艺术”①的看法和“‘超女’是一种行为‘出格’的表现,是为追求和谐友爱的社会制造一个影响极大的精神污染的实例”②的判断以及产生了“真人秀究竟能走多远?”③的疑虑。本文探寻选秀节目在备受争议背后的真正原因,同时试分析在中国电视市场上真人秀节目之前景。

真人秀节目的现状

真人秀节目真正兴盛是在本世纪初,至今不足十年的时间。虽然1950年出现了真人秀节目的雏形,但直到2000年荷兰的《老大哥》哗然出世,“真人秀旋风”才开始大作;随后,美、英、德、法、丹麦、澳大利亚等国的电视台相继推出了《生存者》、《诱惑岛》、《公共财产》、《阁楼故事》、《学徒》等一系列优秀节目;《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的“原始版”《美国偶像》创办于2002年,据媒体报道: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当今西方电视观众的最爱;英国的《老大哥》是本土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在欧洲还有18个不同国家的版本;美国CBS的《生存者》曾经创下28.2%的收视率;《学徒》在美国更是创下了2000万人的收视率,真正成为电视节目中的“大哥大”。所以,在今日的西方电视市场上,真人秀节目大有“君临天下”之势。④

国内第一个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广东电视台2000年模仿荷兰《老大哥》的《生存大挑战》,随后,湖南台又推出法国《阁楼故事》的“中国版”《完美假期》,后来,中央电视台也不甘寂寞地炮制了《欢乐英雄》、《金苹果》和《我的长征》;在高收视率的引导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梦想中国》、《全家总动员》;湖南卫视《闪亮新主播》;山东卫视《天使任务》;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河南都市频道《超级偶像》,江苏卫视《名师高徒》等快手出炉了。

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和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为代表的演艺真人秀,使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呈现出了三家媒体鼎立之势。而在平民选秀结束之后,东方卫视和湖南卫视两大选秀巨头又先后在2006年年底推出了两档明星选秀节目。于是顷刻之间,各种各样的电视真人秀节目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

所以,《超级女声》2005年大获成功后,2006年持续火爆,中央电视台——索福瑞14城市收视调查中可以看出,“2006超级女声”总决赛6进5收视份额为7.89%,到达率为10.3%,约有6800万观众同时通过电视收看了这场比赛,位列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位。除电视之外,“2006超级女声”的网络直播也吸引了许多网友驻足观看,在线观看人数不断刷新记录。总决赛当晚的收视率全国平均达到3.38%,与同类竞争节目相比保持第一,加上视频7000多万人访问,有超过4亿人收看了决赛。天娱老板王鹏透露“今年超女的广告收入2.3亿,冠名6000万”,用湖南广电总局魏文彬的话来说:“去年赚了1个亿,今年我们赚了3个亿。”⑤

真人秀节目的实质

从节目形态上看,真人秀属于一种综合性节目:融合了新闻的真实性、电视剧的故事性、综艺节目的娱乐性、体育节目的竞争性和纪录片的纪实性,真可谓“杂取百家,独成一家”。

我们以《超级女声》为例来分析真人秀节目之实质:从节目类型来看,《超级女声》属于纪实性的竞争娱乐节目。如今的节目摄制者必须尊重现实,不能为了节目的“好看”就凭空设置那些子虚乌有的故事情节,所以现代人对电视剧产生了“审美疲劳”,原因在于故事情节的虚假虚幻,观众在他们面前有一种“被骗”的感觉。而真人秀节目则不同,它的真正魅力就是咬住“真”不放开。“真”是客观真实非虚构;“人”即人性人格;“秀”就是指手段、规则,归根结底在于一个“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另一方面真人秀日趋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为它发掘出一个民间歌手资源。这包括“卡厅”歌手、酒吧驻唱、热爱文艺的大、中学生等业余歌手。《超级女声》是一个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只要喜爱唱歌的年轻女性均可报名参加的一个“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活动”,互动性、参与性极强的“海选”、“PK”、“粉丝”、“平等”、“民主”等成了该节目的关键词,过去的“纪实浪潮”似乎又一次回归到观众身边。其次,《超级女声》为了提升竞争的激烈性与曲折性,强化节目的刺激效果,加入了“PK”与“反向PK”的爆炸性情节和“决胜之夜”与“复活之夜”的遥相呼应。同时,超女的传播模式可谓是“媒体的‘三碰头’:电视媒体的娱乐‘劲风’、网络媒体的发言‘雨暴’、手机媒体的短信‘狂潮’”。几种大众传媒力量同时作用,互相激荡,影响力何等惊人!⑥另外,“超女”找到了蒙牛,这样一个和自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者和独家赞助商,为电视活动营销开拓了新的渠道。大型的选秀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聚合受众注意力,提高收视率,提升品牌美誉度,扩大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电视大型选秀节目的品牌化包装和开发,不仅吸引了业外资本的投入,也带动了娱乐产业链条中上下游的经济发展。

真人秀节目如何突破

应该说,目前国内的“真人秀”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综观今日的中国电视市场,“真人秀蛋糕”正在被瓜分,大大小小的电视媒体皆欲进入这块新开垦的利润高地,然而,“蛋糕”的总量毕竟有限,后来者获得的份额肯定越来越少,先来者也为保持自己的份额而须获得长久的竞争力。所以,《超级女声》面对的不仅是负面效应和积极评价,而更应该关注自我生长周期的节目生命力的问题。湖南省广电局局长魏文斌说,他们预计《超级女声》的生命周期是5年,2007年将进入第四个年头,“超女”向何处去将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另外,“超女”之后的湖南卫视靠什么做拉动整个电视台的领头羊,也是一个不得不破解的根本问题。那么,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市场的前景如何,应如何寻找突破口?

一是职场创业真人秀成为新趋势。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娱乐节目,其日常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随着国际上真人秀的发展趋势,那些思想肤浅、充斥着浓烈的商业味道、暴露隐私、揭露人性黑暗的真人秀,由于已经失去原创性,观众逐渐对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看到诸如求职、创业、瘦身、美容等一批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挖掘题材的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并逐渐处于上风。不可否认,这些节目中也含有隐私和残酷竞争暴露等内容,但这些因素相对被弱化,而强调由核心事件而引发的戏剧性冲突,《学徒》就是这类节目的代表。同时这种职场真人秀和创业真人秀符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人们对于经济、经营和管理以及个人能力发展和自我极限挑战的心理诉求。所以职场创业真人秀成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另一个新的趋势。

二是增强竞争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颖性成为重要手段。电视节目“可看性”的内涵之一就是内容构成要素的丰富性,电视节目也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在真人秀节目中,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颖性制约着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延展过程。在《梦想中国》中,就采取了演艺界的明星加盟节目比赛的过程,做评委或以表演嘉宾的身份出现,来增加节目的看点和人气。并且在晋级赛中,表演已不仅仅是同台竞技PK对手的唯一手段,尤其是自“原创之夜”起,“主题情景+比赛”的形式也是对节目创新的表现,同时,嘉宾郑钧、郭峰等人的出场也为比赛增添了不少亮点。现在,《梦想中国》已成为中央电视台重量级娱乐品牌节目。所以,只有竞争越丰富、对抗越新奇的真人秀节目,才能获得观众的持续注意。

三是异质化生存成为必由之路。从湖南卫视的《新青年》,到中央电视台的《实习生》、《绝对挑战》和东方卫视的《创智赢家》,再到现在的《赢在中国》,中国电视界对于美国创业真人秀节目《学徒》的“学习”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要想获得长久的竞争力,就要做到异质化生存。⑦中国电视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一再显示:克隆别人只能行走一时而无法永远兴盛。客观地说,当今中国电视市场上的真人秀节目都缺乏鲜明的个性,于是导致竞争力不足。众所周知,借鉴与克隆具有质的不同:前者学习方法,后者照抄照搬;前者汲取精神,后者囫囵吞枣。所以,只有结合本地观众的审美心理,才能打造出符合目标受众需求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品牌,抢占竞争的新高地。

注释:

①边缘一蓝:《崔健不把“超女”当同行》,新浪BLOG,2006年10月29日。

②林念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超女”》,传媒学术网,2007年4月25日。

③爱心一族:《“超级女声”:成功本土化的真人秀》,百度贴吧,2006年10月13日。

④谢耘耕:《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二)》,《新闻界》,2006(2)。

⑤孙祥辉:《2006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态势分析》,传媒学术网,2006年11月13日。

⑥张洪忠、 许航、 何艳:《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传媒学术网,2006年2月23日。

⑦李荣、蒲红、牛宏华:《真人秀,一只生金蛋的鹅?》,《新闻知识》,2006(8)。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上一篇:军民共建和谐酒店实施方案下一篇:初一生物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