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读书笔记500字(通用10篇)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小说《简·爱》。这本书讲了主人公简·爱在经历了儿时的不幸、他人的歧视,仍然维护自己的尊严,并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最终凭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幸福。小说歌颂了简爱蔑视权贵,自强自立,不向命运低头的高贵人格。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我希望,你们没有看见冬日的肃杀与命运给你们的挫折和考验。我们应当知道,冬天是一个躲避不过的季节,只有经历了严酷的寒冬,我们才能更加珍惜春天的美好与幸福。”这短短的一段话,就概括了简爱坚强、乐观的一生,同时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人生的几十年,看似长,实际很短,如果全都是阳光明媚的春天,都只有幸福和安宁,人的感觉就会越来越麻痹、迟钝,脑袋是虚空的,甚至会变本加厉,索求更多同时失去更多。最可怕的就是失去尊严了。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些人却为了一些事物,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尊严,这是自己贬低自己,不珍惜、不看重自己,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不会使灵魂低下、肮脏。
首先,不得不说的题外话,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她是最大的姐姐,一个弟弟酗酒,失去了工作,是家庭的负担。她想要办学校,可是没有人来报名。有一天,偶然她看见了两个妹妹写得诗,考虑出版,但是虽然写得很美,却只有两个人买。后来她与妹妹一起写书,夏洛蒂写了一本《教师》,没有出版,两个妹妹的书却通过了。夏洛蒂没有灰心,还是努力地发疯似的写,写好了《简·爱》。审稿人看见这样的作品,欣喜若狂,不眠不休地批阅完了《简·爱》。两个妹妹分别出了《艾格尼丝·格雷》和《呼啸山庄》,给她们带来了极大的荣誉。
这本书所讲述的那个年代,重男轻女,女孩儿除非出生高贵,否则是没有好日子过的,简·爱就是那个最惨的孩子。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简·爱是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一个妇女。
一开始,年幼的简·爱被表哥约翰欺负,她反抗了。她是那么的勇敢,深深吸引了我。自然是简·爱吃了亏,被关进了红房子。下面,是以恩人自居、冷酷无情的舅妈,简·爱有是那样一针见血地回击,使里德太太也害怕起来。她只是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没有钱,她可以这样,不怕挨打吗?在那个时代的人会惊呼:她在做什么?反抗吗?反抗有好结果吗?以里德太太这样身份的人完全可以欺负她甚至杀了她啊!简·爱害怕,她当然害怕,但她渴望的是那种平等和自由啊!
在后面,简·爱解答了:“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我们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进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的脚边,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这段话隐藏在那些长篇大论之中,但却深深震撼了我。就像那天她发疯一样回击约翰,揭穿里德,都告诉我们,简·爱也有自己的尊严,我们也有尊严,她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即便被人践踏、欺负,她依然顽强地告诉别人,我们是完全平等的!正是因为罗切斯特满足了简·爱的尊严,简·爱才同意成为罗切斯特的妻子。
简·爱很平凡,完全可以埋没在人群里。是的,她貌不惊人,身材矮小,一无所有,但她的气质是那样的出众,她的感情世界是那样的丰富。她的幸福都是她自己争夺出来的,自己反抗出来的!
夏洛蒂曾对自己的两个妹妹说过:“我要写一个女主角给你们看,她和我一样身材矮小,貌不惊人,然而她却要和你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我只是想说,夏洛蒂,你做到了。
从开头就能看出,简爱的身世就是极其悲惨的,被自己的兄弟姐妹欺负,她在里德太太的严重就就是个累赘,从“我已经习惯服从约翰”能够看出,简爱长期收到这样的折磨,而且反抗根本无人理睬,读到那里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地位就这么重要吗?简爱也就是和他们同样大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之间就不能建立起完美的友谊呢?
简爱的命运很悲惨,从小没有父母成为孤儿,有本狠心的舅妈送到孤儿院,在那里有受到了一系列的侮辱和非人的‘待遇’,但他想一向坚强的腊梅,还和那些恶人还有黑暗社会作着斗争,又像一只瘦弱但顽强的小草,在库务的旱地里冒出嫩绿的芽,昂首挺胸,最后迎来自己的春天……
简爱能拥有这样的成就,全在他个人,他来到了洛伍德义塾以后,不管那里的生活多么艰巨,多么困难,他还就是那样,不畏惧,自己努力的读书,他明白到,只有自己有本事了,才有出头之日那一天,他没有了父母,谁管她呢,全在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读完此书,我被简爱那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那丰富、明确、坚定的追求女性在社会上的独立和尊严的个性所震撼,我也为海伦的智慧、爱心、真诚所感动。
是的,虽然她在人世间的生命是短暂的,可她的一生却绽放出流星般的光芒。我还为罗切斯特先生的热情奔放、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有同情心而感到敬佩。我憎恨里德太太,她对穷人的痛恨是简爱以及读者都难以忘记的,她作为简爱的舅母,狠心地将年仅十岁的简爱送进孤儿所,并一心盼望她在瘟疫中死掉!
《简爱》的作者如果和中国的曹雪芹相比,毫无疑问,后者的文化底蕴要更博深一些。就像中国和英国人拼比历史,中国人可以无愧地说:我比你老的多。曹雪芹一生所学要比夏落蒂.波郎特要广博的多,毕竟中国的文化底蕴要丰盛的多。中肯的说,简爱的确比不上中国的《红楼梦》。不管是人物丰富还是物致的描绘上,《红楼梦》都是更为杰出的。但是,《简爱》中也有值得中国人去学习和欣赏的地方。比方说,《简爱》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可以说淋漓尽致。这点在很多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做的都不够.
[简爱读书笔记每章200字]
简爱,个子不高,身材瘦小,相貌平平,正如人群中并不出众的自我,没有华丽的外貌,得不到那虚荣的满足后的骄傲和窃喜。莫名的喜欢简爱,那个善良、倔强的女孩。或许,从简爱的外貌上能够找到自我的影子,藉此安慰平庸的自我。作为女子,谁都渴望自我成为耀眼的珍珠,焕发自信的光彩和炫耀的资本,但未必人人都能光芒四射,有平庸,才有出众;有贫寒,才有富贵;有卑微,才有自大;有完美,才有丑陋;有善良,才有凶恶。世间的万物总是有对立的,才显得多姿多彩,勾织着生活这张最繁琐复杂的网,包罗着万象。
出生贫寒的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舅父母家,从小就受到了舅母和舅母家孩子的责打欺凌,佣人的冷嘲热讽,备受歧视和摧残。尤其在红房子所受到的虐待,更是来自肉体的屈辱和内心的恐惧,在不幸的童年生活中留下挥之不散的阴影。孤儿院严厉的教规,恶劣的环境,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苦生活,深刻的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人情的冷暖。
好友海伦的离世,如花的生命就此凋零,过早的体会到失去亲友的生离死别的哀痛。《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她年轻美丽的姐姐、多才多艺的弟弟和文采飞扬的妹妹相继在病魔的吞噬下失去生命,作者也在历尽千难万苦后最后寻觅自我的感情,可悲的是刚刚开始享受生活的甜蜜和温情就得病离世,这是家族的无言杯具,也是文坛的巨大损失。沉重的生活,沉痛的情绪,自我不禁热泪盈眶,感慨生命的脆弱,生活的艰辛,过世人解脱后的自由和简单,存世人悲哀后的无奈和辛酸。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2.写作背景
在当今文坛中,有人批评小说缺乏对社会现实更理智而深刻的分析。在对疯女人的描写中,过多地追求“哥特式小说”的神秘气氛而减弱了表现现实的真实性。在对牧师圣约翰的描写上,美化他献身基督教的传道事业,而掩盖了殖民主义者文化侵略的性质。小说中所表现的这些局限性的成因很复杂,有的是受作者本人的阅历所限她只活了39岁,有的是因作品本身形式的特点而定,而有的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所至。总之,一百多年来,《简·爱》的影响不衰,作家、评论家对它的热情不成。它至今仍然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书。3.小故事
1.简爱父母早亡寄居在舅舅家,舅舅病逝后,舅母把她送进孤儿院,来到桑恩费尔德,当男主人公罗彻司特先生家的家庭教师,罗彻先生脾气古怪,经过几次接触,简爱爱上了他。在他们举行婚礼时,梅森闯进来指出古堡顶楼小屋里的疯女人是罗彻司特先生的妻子,简爱不愿作为情妇,离开了桑恩费尔德。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在牧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业。在牧师向简爱提出结婚时,她想起了罗彻司特先生。当赶回桑恩费尔德时古堡已成废墟。简爱赶往罗彻司特先生住的芬丁,扑到了罗彻司特先生的怀里……
2.简爱从令人讨厌的学校毕业,在罗契斯特先生的庄园找了份家教的工作,负责教育罗契斯特先生的女儿,在此过程中两人擦出爱的火花,但在两人结婚当天,意外得知罗契斯特先生的前一位夫人并没有死,而是疯了并且正关在庄园里,于是简爱离开庄园,并碰到自己的表哥表妹,正当简爱犹豫是否与表哥一起离开英国做传教士的妻子时,罗契斯特的庄园由于疯妻纵火毁于一旦,他本人也受伤致盲,心灵有所感应的简爱赶回庄园,两人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3.整座房子寂静无声,因为我相信,除了圣·约翰和我自己,所有的人都安息了。那一根蜡烛幽幽将灭,室内洒满了月光。我的心砰砰乱跳,我听见了它的搏动声。突然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使我的心为之震颤,并立即涌向我的头脑和四肢,我的心随之停止了跳动。这种感觉不象一阵电击,但它一样地尖锐,一样地古怪,一样地惊人。它作用于我的感官,仿佛它们在这之前的最活跃时刻也只不过处于麻木状态。而现在它们受到了召唤,被弄醒了。它们起来了,充满了期待,眼睛和耳朵等候着,而肌肉在骨头上哆嗦。
4.女人一般被认为是极其安静的,可是女人也和男人有一样的感觉;她们像她们的兄弟一样,需要运用她们的才能,需要有一个努力的场地;她们受到过于严峻的束缚、过于绝对的停滞,会感到痛苦正如男人感到的一样;而她们的享有较多特权的同类却说她们应该局限于做做布丁、织织袜子、弹弹钢琴、绣绣口袋,那他们也未免太心地狭窄了。
5.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与你一样充实.虽然我一贫如洗,长相平庸,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我们经过坟墓,最后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是平等的.4.人物形象
(1)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 他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你以为你是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简爱的童年的生活让读者初步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2)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深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万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或侮辱,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地爱。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某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基于此,她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5.感悟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在译序中,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这些话是我从同一本书上摘录下来的,我认为比较有哲理。从这些话中,可以想到作者的文笔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这是一本一女主名字命名的书。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应该是一本非常有名的著作。有人能猜到吗?【问答问答】对的,这本书的名字就叫《简·爱》。
这本书讲的是女主的成长故事————父母双亡的简爱被她的舅妈“好心”收养;呵呵,这个好心„„不怎么名副其实。他经常被舅妈以及舅妈的孩子们欺负,而舅妈也是因为答应了丈夫的遗愿才收养了简爱的。与其说是收养,还不如说是当佣人使唤出气罢了。后来简爱。被送进了一所慈善学校,认识了海伦和谭波尔老师。海伦是个充满智慧的女孩,但很快就因病去世了。每次简爱想放弃是,都会想起海伦的话。谭波尔老师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所有学生都喜欢她,她总是给予学生温暖,改变了简爱。简爱积极向上地适应各种环境,努力学习。后来当了一个家庭教师。教一个小女孩学习很多东西。后来和女孩的父亲相爱了。但是女孩的父亲与一个疯了的女人早订了婚,简爱非常伤心,离开了女孩及他父亲住的房子。但是后来又和女孩的父亲在了一起,他们终于走在了一起。
这本书的文笔非常不错,描写细腻有许多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人物的心里活动,借景抒情等等。这些写作技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女主简爱的身上也有着原作者的影子。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一个家境贫寒的牧师家庭(这与女主的身世一模一样)她年幼时失去母亲,受知识渊博的父亲影响,从小便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家庭的变故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注定了她的文学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而她并没有因此放弃,终于写出了这部有着深远影响的简爱。
简爱这本书是非常值得去看的。我相信有很多人已经读过了。也许,在不同的年龄段读这本书,都有不同的感悟。我的感悟是: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要不放弃希望,积极面对,努力地拼搏,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法国作家维尼曾说过:“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从简爱和夏洛蒂身上我深切的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简爱真的很不错。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希望大家在课余之时能读一下这本很经典的名著。如果想看,也可以问我借。喜欢的话,推荐大家上网阅读,不一定去买纸质的,很贵。
这本书我看了一遍,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接着一遍又一遍的读,简直爱不释手。《简爱》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本书以主人公自述回忆往事:描述了自幼父母双亡的孤女简爱从小寄养在舅妈家,遭到舅妈一家人的虐待,但是简爱有着顽强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后来被送到冷酷而艰苦的寄宿学校,终于长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女子。18岁那年,她在罗切斯特的庄园做了一名家庭教师,她长相并不美丽,而且个性独立,但是,她却赢得了庄园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后来,简爱遭受爱情变故与打击,历经生活的磨难,终于和一直爱恋着她的罗切斯特先生结了婚,获得了幸福。
我最欣赏《简爱》中简爱在和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对白,简爱虽然是一位家庭教师,但她不卑不亢的话语依然让我震撼:“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我暗想:就是当时罗切斯特先生也会被简爱独立高贵的言行所折服吧!的确是这样的,人永远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是多么富贵,都和常人一样,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无论你多么聪明,都会和常人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力逐渐衰退。无论你多么美丽,都会和常人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暗淡无光……人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的灵魂和心都是一样的。
简·爱是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无论是她的贫困低下的社会地位,或是她那漂泊无依的生活遭遇,都是当时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能够把一个来自社会下层的觉醒中的新女性摆到小说的主人公地位,并对主人公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力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顽强斗争加以热情歌颂,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创作《简·爱》时的英国已是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大国,但英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依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女子的生存目标就是要嫁入豪门,即便不能生在富贵人家,也要努力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女性职业的唯一选择是当个好妻子、好母亲。以作家为职业的女性会被认为是违背了正当女性气质,会受到男性的激烈攻击,从夏洛蒂姐妹的作品当初都假托男性化的笔名一事,可以想见当时的女性作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而《简·爱》就是在这一被动的背景下写成的。一个有尊严和寻求平等的简·爱,这个看似柔弱而内心极具刚强韧性的女子也因为这部作品而成为无数女性心中的典范。
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简爱读书笔记500字】推荐阅读:
《简爱》500字读书笔记初中优秀作文07-13
简爱英文读书笔记10-02
《简爱》读书笔记专题11-21
简爱每章读书心得笔记06-05
简爱的初中读书笔记07-22
《简爱》读书笔记及收获10-16
简爱的读书笔记优秀12-09
简爱读书笔记阅读感悟01-03
阅读简爱读书笔记简短的11-23
简爱读书笔记的英文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