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沟通记录内容(推荐10篇)
孩子在家比较听话,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玩上都特认真,也有自尊心,只是做什么都比较慢,而且身体不好,时常有病,会耽误一些课程。
初步分析:
这与锻炼身体有很大关系,也与家长不放手有关,家长应让孩子多做体育锻炼,并且应加强孩子多动脑,讲效率的作风。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不爱出头,在校经常让孩子锻炼,多做组织等工作,时常提醒其做事讲究方法,找捷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沟通效果:
敢于在一些场合表现自己,心理素质有了提高,工作效率有了提高。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在家说了算,家长对其百依百顺,拿出老师给其压力,才能认真完成当日的作业,而且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性。
初步分析:
这与家长的娇惯有很大关系,也与家长不放手有关,家长应让孩子独立去做事情,间接监督,还要分清青红皂白,不能凡事都依孩子,要正确引导。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在校横行跋扈,时常欺负一些弱小的同学,凡事都要以其为中心,不过能主动承担一些班级工作。
沟通效果:
能和蔼对待一些同学,不再过于张扬,更像女孩的性格。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长托,对孩子了解的太少,导致时常不完成作业,长托班也不和家长沟通,希望老师多督促。
初步分析:
这与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有关,由于母亲过于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日常生活,亲情淡漠;也与家长过于放手有关,家长应投入一些时间照顾孩子。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没有定性,在校和在家不一样,在校有所收敛,在家母亲都看不到孩子影,缺少良性引导教育。
沟通效果:
在老师的监督下能完成一些作业,不过还缺少自主性。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不爱上学,半途溜掉,孩子在家排行老五,有四个姐姐,凡事都依着他,什么都不会做,导致学习上也如此,依赖习惯了,来到学校不像在家孩子们多,都是父母的心尖尖,所以不顺,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初步分析:
这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儿子,结果导致纵容娇惯不度,常犯一些 家长和老师意想不到的错误。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在校学习懈怠,凡事得过且过,不能主动,没有积极性。
沟通效果:
提高了一点积极性,学习上也能认真一些了。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在家比较听话,只是没有主见,学习上不能主动,没有兴趣。
初步分析:
这与长期离家有很大关系,由于长托,孩子没有了心理依靠,不能说知心话,有时遇到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做。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在校老老实实,不爱说话,不能和同学融洽相处,不爱学习,不认真写字。
沟通效果:
由于长时间在长托班,家长不能及时配合,不见多大起色。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
家长自述:
孩子是一个乖乖女,不爱说话,按时完成作业,是一个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
初步分析:
这与长时间在老人身边生活有很大关系,毕竟是隔辈人,代沟很大,导致孩子不爱说话,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在校从不违反纪律,对班级活动主动参与,但缺乏主见,不爱表达,心理素质不够好。
沟通效果:
在自尊心的驱使下,更守纪律了,心理素质有了提高。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是独生女,虽然生活在乡下,却也无比娇惯,家长也缺少监督,导致孩子不定性,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做有益的事。
初步分析:
这与家长的疏忽有很大关系,在需要监管的年龄里,没有及时给予看护,导致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东张西望,不能在有效时间里完成有益的事。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不能一心一意地去听课,不能专心地去完成作业,时常溜号。
沟通效果:
认真劲有了明显提高,不过还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沟通感悟: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父母的工作越来越繁忙,许多家庭的祖辈们都承担起了幼儿的接送工作,成了教师沟通的对象。祖辈家长们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了多少饭,有没有被欺负,学会了哪首诗歌,认识了多少字;他们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关注比较少,思想比较保守。祖辈们的这些特点给我们这些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带来了很大疑惑和困难, 与祖辈们交流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鑫鑫是我们班一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孩子。他的父母都在上海工作,所以平时的教养任务就落在爷爷身上。爷爷早些年在东北老家做小生意,小时候也读过几年书。前些年随着儿子一起来到了昆山。爷爷特别宠爱鑫鑫,经常向我们夸赞他孙子多聪明,可以背多少首诗,可以认多少字,在爷爷眼中没有丝毫缺点。可是,就是爷爷严重完美的小孙子,却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
事件一:鑫鑫不喜欢午睡,午睡的音乐铃声一响起便会对老师说想大便,然后跑进厕所躲在里面,一定要再三提醒他才慢悠悠地出来,如果不提醒,他可以在厕所里呆一个下午。就算出来了在床上也没停过, 一会儿咬咬被子, 一会儿又唱唱歌,自己不睡不说,还影响其他要午睡的孩子,这样的事情连着三天都发生。第三天放学的时候,我们两位老师把这个情况向鑫鑫爷爷反映, 没想到爷爷居然说:“我孙子从来就没有午睡的习惯,他不想睡你们就不要强迫他,我们家是很民主的,他不想做的事情我从来都不会强迫他,他想玩就让他玩吧。”
事件二:鑫鑫喜欢玩水,每次小便出来时都不忘在洗手池边上流连一会,有时甚至会把水洒向别的幼儿,或者自己用冷水洗头,把身上和地上、墙上都弄得湿湿的,这样的情况出现之后,我们及时向鑫鑫爷爷反映,可是爷爷却说:“小孩子调皮一点是正常的,你们不要太计较他做的事情,他伯伯小时候也是这么调皮的,长大点懂事了就好了,现在还不是很有出息嘛!你们老师不要批评他,不然他不开心就不肯来上幼儿园了! ”
其实鑫鑫的爷爷一直是很支持我们工作的, 每次请家长完成幼儿成长档案,他们家总是第一个交的,贴贴画画的,做得特别细心认真。需要家长配合,带一些瓶瓶罐罐的,他爷爷每次都是认真对待。但是在对于孙子的教养问题上,他一定坚持自己的观念,认为孩子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其他的只是现在还小,等长大了自然会懂事的。
怎么样做好鑫鑫爷爷的沟通工作呢? 经过我们讨论分析,他的性格是比较固执的,所以很难听进别人的建议。鑫鑫爷爷也有一定文化知识, 平时在家教孩子讲故事、背古诗,所以鑫鑫在同龄幼儿之中智力发展比较拔尖,更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没有问题。对于品德方面,爷爷认为现在孩子还小 ,对他说品 德还是比 较早的 ,等长大了 自然会懂 道理。鑫鑫的爸爸很小的时候,鑫鑫的奶奶就去世了,是爷爷一手把两个儿子抚养长大的,所以个性也是较强的。我想,我们在与鑫鑫爷爷交流时不可直截了当地进入话题, 应该先找到爷爷身上的闪光点,重视情感方面的交流,从而有效开展家长工作。
二
根据得出的结论,我们运用以下策略,希望改变鑫鑫爷爷的教育观念,配合我们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站在学生就是我的孩子的角度与家长对话,以帮助孩子进步为出发点考虑和处理问题,而不是以告状的心态,这样家长比较容易接受。
我们努力让鑫鑫爷爷知道, 其实老师是很关心孩子的成长的。每天来园时,两位老师都会摸一摸鑫鑫的头,帮他把小书包放好,跟他说说话,陪他玩会儿玩具。每次爷爷来园接孩子时,我们都会向爷爷介绍鑫鑫一天的生活,饭吃了多少,今天的菜鑫鑫很喜欢吃, 今天大便有些不正常……让爷爷看见教师是真诚地关心自己的孩子,从而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我们开展家长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 )尊重家长 ,让家长满意
新教师面对的是比自己年长的家长,所以说话语气不能居高临下,先夸一下孩子做得比较好、比较突出的方面,然后可以用一些建议性质的语句, 委婉地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这样家长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会很乐意配合我们的工作。
鑫鑫爷爷在老家的时候是村上的“秀才”,很多村上的人不会写字,有写写画画的事情村上的老人都会请教鑫鑫爷爷,所以人们对他非常尊重。从来没人对他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到过怀疑。老年人都渴望别人的尊重,当我们质疑他的教育方法的时候,他心里肯定是不开心的,这样不容易接受。所以,两个老师应该正面引导和评价他的孙子, 这样这位老人能容易接受一些。教师可以适时在爷爷面前表扬一下鑫鑫,如“今天鑫鑫画的画真漂亮”、“今天鑫鑫吃饭第一个就吃完了”等。也可以和爷爷聊聊家常,让爷爷说说在家里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对于一些正确方法虚心接受,并告诉爷爷会把他成功的经验和班级其他幼儿的家长分享。
(二 )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
这学期进行了一次家长开放日,我们请了家长观看幼儿的半日活动。爷爷通过观察家长开放日上孩子们的表现,感到鑫鑫确实在某些地方不如其他孩子, 如交往方面, 鑫鑫很霸道,玩具不给其他孩子玩;又如很调皮,上课的时候坐不住,喜欢走来走去, 还喜欢躲卫生间……但是不能让爷爷都看到鑫鑫不足的一面, 我们也请鑫鑫到前面给小朋友们背了一首古诗,讲了一个故事,并适时表扬他。家长开放日结束之后,爷爷也表现得比较着急, 并主动询问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三 )家园共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家长和学校的目标一致,教育幼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也会通过家校路路通、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对于鑫鑫的爷爷,我们没有放松,利用一切见面机会,向爷爷介绍鑫鑫进步之处,并适时夸奖爷爷做得好的地方,鑫鑫爷爷很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一些建议,并表示要好好配合我们,共同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
经过了三个月的努力,鑫鑫的进步非常大,以前在教室经常坐不住,现在能够坐着安静听老师讲话了;以前经常和别的幼儿争抢玩具,现在也学会了谦让和分享;以前不喜欢午睡、喜欢玩水,现在渐渐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鑫鑫爷爷也发现了自己孙子的进步,非常开心,还经常对我们聊家常:“今天我把水龙头开着,我孙子居然对我说不能浪费水,哈哈哈……”听到爷爷爽朗的笑声及鑫鑫在家里的良好表现,我想这就是家园共育的成效。做好祖辈的工作,往往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时会事半功倍。
一、“家访”,在“面对面”交流中实现有效沟通
“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因为它的费时与费力,已经被许多人所淡忘,甚至抛弃。但是通过我校老师们的亲身实践,他们改变了这种看法,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是实现沟通最有效的方式。
这学期,我们要求每位班主任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对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进行家访。刚开始时,教师们怨声载道,但是深入到“家访”当中,教师们真正尝到了甜头。在面对面的家访中,老师们能够对其家庭环境和气氛、家长素质、亲子关系等获得了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家长们也能够从老师的言谈中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这样教师既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有助于因材施教;又有助于沟通和交流,使家校的感情更加和谐、顺畅。但要注意的是,在沟通时,教师的语言也要细细斟酌。要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有了这样的前提和铺垫家长自然就听得进去孩子的问题和缺点,以及需要父母配合教育管理建议了。另外,在“电话家访”时,老师还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家长都要以德服人,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实践证明,“家访”是很好的家校沟通媒介,是任何手段都无法替代的。许多参与家访的老师现在也都在感叹:“家访虽久远,真情永流传。”我想这正是“家访”的魅力所在吧!
二、“家长会”, 架起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开好家长会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每学期的家长会,都是家长与老师“零距离”接触的大好时机。开好家长会,可以让家长了解班主任的治班方针,使家长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保持一致性,形成 “统一战线”,这样班主任的教育工作等于成功了一半。但是现在的家长都怕开家长会,因为很多时候,老师总是把孩子的问题推给家长,一味地指责与批评,弄得家长抬不起头来,结果事得其反,事倍功半。如何开家长会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呢?我校教师一改家长会的本来面目,成功召开了“交流式家长会”和“成果展示式家长会”?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如四年二班季老师针对家长教育理念缺乏,对孩子重视不够的现象严重,组织家长召开了“交流式家长会”,选择对孩子重视而又有方法的家长进行教育经验交流。家长们反响很大,他们相互理解、取长补短,端正了教育思想,改进了教育方法,很好地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三年一班的韩老师为了让家长有一个全新的感觉,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召开了“成果展示”家长会。家长对孩子们出色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尤其是“说说心里话”环节,家长们被孩子的恳切、真诚、坦然所感动,父母的心被震撼了。平时只知道让孩子听话、学习好的家长,也改变了,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了。
三、“短信沟通”,让家校沟通不再遥远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短信成为了人类最快捷的沟通方式。我校针对家长工作忙,没时间当面与老师沟通的现象,鼓励要求老师以短信的形式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校沟通不再遥远。
教师们每学期都把学生成绩及时地汇报给家长,把问题及时地反应给家长,并教给家长合理的教育管理建议,他们还经常发短信鼓励家长支持学生参加学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学校和老师的形象,更能鼓舞学生,有助于家校形成合国,真是一箭三雕!教师通过有效的短信沟,使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获得了许多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如:有的老师发短信说:“您的孩子在公开课上,表现特别积极,请您无论如何要给予表扬,晚上给做上点儿好吃的,算是替我奖励的”;还有的老师在短信中说:“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可以使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这里不乏您的支持和协助,本班主任这厢有礼啦”。这些温馨的短信赢得了家长的欢迎和赞赏,教师们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现在我校教师还利用这个短信平台传递一些实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迷茫的家长指点迷津。正是有了这样的沟通,家长教育起孩子来才感觉到有的放矢,很多时候不用亲自到校,也能对学校的情况,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也乐于将心里的困惑和想法跟教师交流,找教师商量解决的办法。家校互联形成的合力,让教师的教育少了许多盲区和死角,也让教师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快乐。
四、网络QQ,让沟通无极限
在网络飞速发达的今天,QQ作为传播较广、使用率较高的一种聊天工具,抛开其不利的一面,它切实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便捷、更直接了。因此,我们学校建议每个教师建立班级QQ群,让家长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家长想和某位老师或家长单独沟通,QQ群也可以实现,作到个体与全面兼顾,最重要的是减轻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只要家长的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接受家长们的“专访”,这也弥补了家长会中家长只能接触到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对其他教师不甚了解,更无从了解孩子情况的缺陷。
如果说QQ群的建立能让家长在最快的时间和空间中与教师实现沟通,那么教师开辟个人的教育博客就为家长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让家长有学习的时间,有反思的余地,有提升的可能。家长们纷纷表示“开通网络QQ和博客”实在是太方便了,他们可以时时刻刻地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学习到更新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指导孩子,让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长……
总之,沟通是一门艺术,只要掌握了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和技巧,才能让你的教育行为艺术化,才能达到“沟通零距离”的境界,才能让你的教育行为更有实效。
父母是子女的监护者,培养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义务教育孩子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与子女不平等。父母与子女在人权、道德、人格、价值观等方面和孩子都是平等的。在这些问题上,谁都没有特权。子女是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要对父母百依百顺。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不能粗暴干涉。
遵循换位思考的原则
父母要想和子女沟通顺畅,就要理解、体贴子女,更需要进行换位思考。因为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往往会有差异,如果学会了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很容易消除,大家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就能心平气和地交流,心平气和地发表看法。遵循真诚原则
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效果好坏,与父母如何听孩子讲话很有关系。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无所谓,有时听孩子说话,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一边听一边还想着别的事。要想孩子对父母所欲言,父母必须学会倾听的技巧:
l 父母与子女谈话时注意力要集中。
l 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
八(1)班罗小珠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决不仅仅是事必躬亲,勇于孤军奋战的勇者,而更应该是敢于协调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支持,形成对学生教育合力,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的智者。新形势下,班主任的纽带作用已经作为评价班主任基本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桥梁。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和谐沟通是班主任本职工作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当学生在校犯了错误班主任该怎样跟家长沟通呢?
我刚接一个新班,有位学生叫小东(化名)连续几天不交作业,而且在课堂上经常迟到、讲话,并且谎言连篇针对他这种情况我曾经批评过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实在无计可施便把他叫到办公室,想询问他家的电话号码,可是他就是不说,边哭边哀求:说下次一定改,别告诉我爸行吗,我当时真是气急了,就让他村的学生去叫他父母。不一会它的爸爸就来了。不由分说,一脚把学生踢倒在地,边打边大声的训斥。声音大的别的办公室的老师都惊动了。孩子吓得趴在地上用惊恐的目光看着他的爸爸。见他的爸爸不予理睬,又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我。当时把我也下了一跳。怎么会是这样?好说歹说把它的爸爸拉开。这才该着我向他的爸爸汇报情况,事后这个学生真的再没有不写作业。但这个学生事后再也不敢上课发言了,连课上都不敢正眼看老师的眼神,下课了总是躲得离老师远远的,偶尔在路上远远地看到我走过,赶快就藏起来。这就是叫家长的后果。事后我对我的鲁莽感到后悔,如果我能换一种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听一下学生的申辩。多给他一些改正的机会,并帮助他完成作业,分析作业完不成的原因。那结局会是怎样?如果不叫家长又会怎样?
叫家长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威胁学生的方式,也是老师们惯用的一种手段,关键是老师们总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想到再用,学生叫家长后得到的轻则训斥。重责体罚。他会喜欢叫家长吗?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想把自己最阳光的那一面让家长知道,都想得到表扬,他们所犯的错误都是一时管不住自己的结果。事后我不断的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结果吗?叫家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帮助他改正错误?是为了教育他?是为了惩罚?让学生惧怕?我做到了。但
留在学生心灵上的对学习的惧怕,对老师的恐惧,不管事后怎样补偿都无济于事。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吗?到底该怎样跟家长沟通?
我认为当学生在学校犯错误时千万不要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卤莽行事,而应该针对学生的情况主动和家长沟通,如何沟通才能既解决问题又教育学生。
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家长。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调一致。
其次,要肯定孩子。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就能有效促进家园互动。
再次,对家长要一视同仁。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注或重视。
怎样和家长沟通好,是教师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互动过程中的说话态度,交流方式等等,直接影响到与家长联系的成功与否,因此,要与家长和谐互动,家园公育,教师必须要掌握沟通的技巧,我在平时的实践中深有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在这儿抛砖引玉。
一、用委婉的语气反应情况
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表现,我们在向家长反映情况时,一定要注意态度要平和,情况要客观。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好,教师要如实反映,不能夸大其词,如果夸多了,家长会感到老师报喜不报忧。孩子在园发生问题,教师应先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肯定孩子对的一面,再指出存在的问题,今后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这样先扬后抑的谈话方式,家长很乐意地接受,觉得老师能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会对老师产生信赖感。
二、用常交流方法取得配合
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方面都需要家长的帮助配合,如: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亲子活动、召开家长会,搞活动需带材料等等。可是我们不能等需要配合时才去与家长沟通,这样效果常常会不尽人意。我们可以这样做:利用家长里哀怨合理圆的实践平时常和家长交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谈孩子在园学习、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另外,我们还可以把本班开展的一些活动。如特色活动、游戏活动、早操活动、课堂教学等的一些集体、个人掠影发布在网上,让家长感受教师教学活动的认真,负责,让家长感受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巧,从而理解教师,积极配合教师。
三、用换位思考取得理解
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们老师常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和家长探讨孩子的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老师有时也要替家长着想,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实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家长谋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没有诚心,不知道为家长着想,一味的追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之责,最终我们只会将自己孤立于家庭教育外,失去家长的配合。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很多,遇到棘手的问题,因自己有时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没有成为阻碍,反而成为了一种桥梁。所以,和家长沟通,要做到换位思考。我们只要能从换位体验中做到换位思考,就能与家长达到最佳的交流状态,取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从而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配合。
【起因】
前段时间, 一位学生家长因无法忍受班主任老师频频电话告状, 要求家长到学校与老师“交流”, 协助教育学生等情况, 最后求助校长:强烈要求学校给孩子转班或更换班主任老师。弄得老师难过, 家长难受, 学生难当, 家长与老师关系紧张。老师与家长沟通该如何把握“度”?一些学校在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时间段推出家长接待周制度, 既方便家长、老师的有效交流, 又避免不适当沟通影响家长的工作。
【告状】
一旦发现孩子不遵守纪律、作业未及时完成等行为, 班主任会当着孩子的面拨打家长手机告状。在与老师交流数次后, 孩子、老师的状态和方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 家长最后求助校长:强烈要求给孩子转班或更换班主任老师。
梁爷爷介绍, 暑假过后, 因孙子父母工作的原因, 他将孙子转入离家较近的某教学质量较好的一所小学就读。平常都由梁爷爷老两口照顾孙子上学。开学初期, 年轻的班主任便自我介绍:我对学生是比较严厉的, 学生都比较怕我。有什么情况, 我会随时与家长联系。
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上午, 梁爷爷刚把孙子送到学校后回到家, 突然接到孙子父亲从外地打来的一个电话:“小梁在学校出事了, 班主任让我迅速赶到学校, 您知道是什么事吗?”梁爷爷心里一紧, 急忙赶到学校找班主任了解情况, 谁知班主任说:“你不是孩子监护人, 让孩子父亲来, 你回去吧。”梁爷爷忙解释道:“孩子他爸在外地回来不方便, 有什么事我可以协助解决。”这席话也没能改变班主任的态度。梁爷爷心里七上八下, 不知道孩子犯了什么错, 只好让孩子他爸往回赶。原来是孩子在学校与同学闹矛盾, 因孩子个子高, 老师说孩子在学校老是欺负小同学, 得好好教育。梁爷爷和孩子父母在了解原委后, 当着老师的面批评教育了孩子, 并与孩子一起做了保证, 总算得到老师的原谅。
随后, 梁爷爷经常接到班主任的告状电话:“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跟周围学生讲话。”“你孙子今天语文作业的抄写词语没有做, 家长在家有没有检查作业。”……有时候电话还打到孩子父母那儿。梁爷爷后来与同班同学的家长交流后, 结果发现, 很多家长都和自己一样———常常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 并且也很害怕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
【害怕】
每次接到老师的电话, 梁爷爷总是很紧张, 不知如何回答, 担心得罪了老师。每次梁爷爷总是说上一句:“我们在家一定会严格教育孩子, 孩子不懂事, 请老师多帮助孩子, 多给他改正机会和时间。”尽管这样, 梁爷爷或孩子父母还是经常会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
【求援】
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是求援, 希望引起家长的重视并配合对孩子的教育。学校的一位班主任老师介绍, 对于一些总是不太听话的学生, 老师实在没办法才会打电话给这些学生家长, 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 一方面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同时也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建议】
1.客观、公正、理性地评价学生
首先肯定学生的主流, 避免挫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教师与家长接触, 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 可以先请家长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 而后教师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肯定主流, 肯定进步, 肯定成绩。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使家长听后, 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第三要讲究方式, 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 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2.理解信任家长, 换位思考, 诚恳建议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 理解、信任、尊重家长, 面带微笑。不能一见面就告状, 埋怨数落家长。结果, 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 与教师对着干。事实上, 老师多换位思考, 就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 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
3.把握共性, 关注个性, 因材施教
与学校教育相比, 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个性”突出。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 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 可以用书信、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 与家长取得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取个性化的方式方法效果会更好。
【感悟】
一、真诚待人,不说“虚伪之话”
家长对班主任的语言,是有选择地接受的,这种对沟通语言选择接受的程度,决定于家长对教师的接受程度。家长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只有感到教师真诚的态度时,才愿意回应给教师同样的真诚和接纳。教师对家长的真诚是本身工作的职业道德,也是沟通工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不管面对怎样的家长,教师都应该以诚相待,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只有通过真诚的语言沟通,家长才能真实了解学生的情况,给予教师相应的配合。
二、语气委婉,不说“训斥之语”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即使教师的话完全正确,但有些家长却可能会因为碍于情感而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就不太好。试想,假如孩子犯了错误,教师也不管家长是否正在上班干正事,一个电话就通知他马上到学校来,劈头盖脸一通训斥,历数孩子的过失,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既拉远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又对孩子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但当学生犯错误时,假如教师不向家长进“真言”,后果恐怕更不堪设想。
那么,教师如何既说真话,又让家长觉得容易接受呢?“委婉”便可在这时大显身手。如果把话磨去一些“棱角”,变得软化一些,使家长在听话时仍感到自己被尊重,他也许就能既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意见,这就是委婉的妙用。教师可以先对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肯定,然后委婉地指出孩子的不足,让家长感觉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偏见,只是就事论事,真心地帮助孩子。例如我班上的小捷古道热肠,哪里需要帮忙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但他生性调皮好动,上课时经常招惹其他同学跟他说悄悄话,既耽误了自己学习,也影响了他人听课。我在跟小捷的家长沟通时,先热情地说:“你家孩子呀,可热心了,同学们有困难的时候,他肯定是第一个冲出来帮忙的,可讨人喜欢啦。”等家长笑逐颜开给我讲述孩子自懂事以来就乐于助人的典型事迹后,我便把话锋一转,遗憾地叹息:“这小家伙,假如他能把这股热心用在学习上就好了,可是他上课时常把热心用在别的事情上,他身边的同学都察觉到这一点,向我诉苦呢。” 经过我真诚的表扬和委婉的“投诉”,小捷家长明白了我的用意,心悦诚服地表示一定会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三、动之以情,不说“冷漠之语”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没有哪个家长不疼爱自己孩子的。如果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设身处地为家长考
虑,在细节当中表现出对学生的疼爱和关心,那么家校沟通的效果就会比较显著。
例如,有一学期,正值寒冬之时,部分孩子由于没带水瓶来学校喝水,嘴唇出现干裂的迹象。我见状马上给家长发去温馨提示:“最近天气干燥,而孩子却不带瓶子来校喝水,以致嘴唇干裂严重,请您记得提醒孩子出门前带水瓶哦。” 天气变冷,个别孩子因着凉生病而请假,我及时给家长发去问候的信息:“孩子好点了吗?请代我问候他。孩子生病,当妈的最操心,您也要多保重,别累着了。” 期末考试临近,我知道很多学生复习得相当用功,同时也会伴有紧张心理,于是给每个家长打去咨询电话,了解孩子的复习情况,同时对孩子进行一番鼓励:“只要以平常心对待,不紧张,不粗心,考试一定没问题,我对他很有信心。”一个温馨的提示,一声短短的问候,一次衷心的鼓励,于教师而言,根本就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却是最动人的话语。家长为教师的“良言”而感动,配合与支持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四、晓之以理,不说“敷衍之话”
美国的威连·华顿柏认为:“人在团体中所表现的行为可能和个人独处时不一样。班级团体能创造自己的团体动力,强烈地影响同学。” 既然团体动力是影响团体中个人行为的心理力量,那么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一原理,争取家长的力量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我曾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这一观点,并告诉家长:“班级团体的成就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反过来,学生的荣誉感强也能为班级增光添彩。我会与孩子们一起努力创建一个班风良好、积极向上的集体,请大家给予足够的关注,并时时给孩子们打气。”把道理讲清以后,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便特别到位。当孩子们在校运会上获得接力赛第一名时,我给家长们报喜,让家长们与孩子们共同分享团体成功的喜悦;当整个班级的学习取得进步时,我也会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力图使家长对班级所取得的成绩有所了解,并以此为契机来鼓励孩子在这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中继续努力。时刻向家长汇报班级的团体情况,通过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实际上能间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从而强烈地影响学生个人的行为。这得益于家长会上说明的道理。当家长觉得教师说得有道理,从心理上接受,他们就会时时配合教师的工作,用这些道理来影响孩子的行为,成为孩子的“编外教师”,给家校合作带来许多帮助。
五、因人而异,不说“通用之言”
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校有不同的表现,而同一个学生在校的表现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不同类型的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更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家长的性格、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特点,把“良言”说得恰到好处,说到家长的心坎上。对于一些容易沟通、文化程度较高、比较配合教师工作的家长,沟通时,应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使家长有力地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古怪、对自己的孩子比较袒护、对其他孩子要求却很高的家长,沟通时,要努力表现出自己对家长的真诚和对孩子的关心,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委婉地提出其不足,同时强调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使家长在心理上能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于一些忙于工作、放任孩子不管的家长,沟通时,应该委婉地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家长明白,孩子没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对其一生造成多大的影响,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注程度,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提供一片合适的沃土。
沟通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决定着家校教育的合力,直接影响着教师自身和学校的声誉。为了让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谐高效,事半功倍,现制定斜店乡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规范。
一、沟通原则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感化的过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个总的原则,即以诚待人,将心换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家庭教育的引领,从方法上纠正家庭教育的偏差和误导,从感情上加深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认同和理解。
二、沟通方式
每名教师必须通过面对面、手机、短信、微信、班级QQ群等方式与每一位学生家长经常保持联系。
三、沟通内容
教师与家长沟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备好‚谈话交流课‛。必须明确谈话的目的是什么,多侧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习惯、优缺点等。这样与家长谈话时更存针对性,避免在解答家长的疑惑或给家长建议时,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老师的工作能力产生质疑。
1、学生的课堂表现: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听讲情况、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情况、吸收知识的快慢情况;
2、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待作业的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作业完成的质量、作业反应出的进步点和不足、学生的基本功(错别字、卷面、写字的速度);
3、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喜爱:喜欢课堂的程度、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对学科的兴趣、对返校的热情;
4、学生性格上的变化:比以前更开朗/规矩、比以前懂事了、懂得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包容他人、人缘比较好、让老师感动的事情;
5、学生与老师的感情:和老师说知心话、和老师交朋友、送老师小礼品、维护老师的威严;
6、学生在同年龄的学生中的优点和不足:面对优点要大胆表扬,面对不足要真诚沟通,并给出家长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7、老师与家长的感情:感谢家长对你的支持,感谢家长的信任,夸奖家长的教育方法,真诚的提出家长的不足;
8、自己所教学科的魅力:自己所教学科的优点、理念,自己所教学科取得的成绩;
9、班级或学科的管理体系:教学、教研体系,教学服务体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10、家庭教育:教子心得,教子方法,教育理念,自己其他学生家长的优秀教子内容。
四、沟通语言 客观地说,教师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家长沟通的第一桥梁,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优化教师资源,提高保教服务质量,提升学校竞争力,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的隔阂,严重阻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接待家长必须热情有礼,起立送迎,要将‚您好‛、‚谢谢‛、‚请‛、‚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适时挂在嘴边,不准斥责家长,如‚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孩子没写作业,当家长的不知道?‛,不准推脱责任,如‚不知道‛、‚爱找谁找谁!‛、‚我不管!‛、‚我管不了!‛不准驱赶家长,如‚你的孩子屡教不改,你把孩子领回去,我们没法教育!‛更不准全盘否定,如‚没见过你家这样的孩子!‛、‚你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差!‛。建议运用以下10种相关的选择用语。
1.‚不可能,绝不可能有这种事发生。‛ 应该说:‛我查查看。‛
有些教师,比如一些比较敬业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当遇到家长抱怨时,本能地顺口溜出这样的话。然而,这样的语言会严重伤害家长,因为既然‚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那么,家长的抱怨一定是‚谎言‛了。无形之中,教师把家长置于不被信任的境地,使本已情绪激动的家长更加气愤。
2.‚不行!’ 应该说:‚我能做到的是……‛
当家长对教师提出了超出教育目标以外的要求,教师大多会理直气壮地对家长说:‚不行!‛然而,使用这种生硬的语言拒绝,容易给家长留下这个教师难于沟通的印象。因此,对于家长的不合理的要求,教师应多考虑:我能为家长做些什么?即使我们的教育观念是正确的,也应对家长晓之以理地说明不能这样教育的原因,用‚我能做到的是……‛这种句子开头,能委婉地表达教育的意图,易于达成家园共识。
3.‚那不是我的工作。‛应该说:‚这件事该由……来帮助你……‛
当家长请求教师做教师职责以外的事或对学校工作有疑虑时,教师不能以‚那不是我的工作‛来简单应付了事,而是应该采取积极帮助家长解决疑难的态度,带家长去找能帮助他解决问题的有关部门或班级,表现出对家长的重视。
4.‚你是对的——这个教师(班)很差劲。‛ 应该说:‚我理解你的苦衷。‛ 如果一位家长对本班其他教师或另一班的工作表示不满时,教师千万不要通过对他表示安慰而把矛盾弄得更大,以‚我理解你的苦衷‛这种带有移情作用的语言来表达对家长的理解、关心,而不必通过同意或不同意来回答家长的问题。移情作用在于已明白和意识到家长的心情,但没有必要非得赞同他们。教师通过使用移情语言能让家长有一个发泄的机会,有利于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5.‚我绝对没说过那种话。‛应改说:‚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 如果一位生气的家长想要指责一位教师对他(她)造成的麻烦时,这位教师本能的反应是自卫。然而,如果让这种本能占上风,这个教师就会听不进家长的话了,失去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所以,当教师发现类似‚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这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的话要到嘴边时,应闭上嘴,深吸一口气,然后,对家长说:‚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通过抵制这种迫切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便能很快地、轻松地把问题解决掉。
6.‚这事你应该去找我们校长说。‛ 应该说:‚我试着帮助你解决。‛
家长有时会向教师提出一些可能超出学校常规做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把这种事情很快推给校长其实是一种对家长和学校不大负责的做法,教师应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家长解决这一问题。如果确实需要校长参与此事,教师可以把这一原始情况反映给校长,然后带着解决办法来到家长面前。这样在家长眼里,教师就能树立起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
7.‚你的孩子今天又犯……毛病了。‛应该说:‚你的孩子一直有进步,只是……还需努力。‛
教师在向家长指出调皮孩子的缺点时,容易以十分肯定的语气把孩子的问题陈述出来,造成家长较为难堪的局面,严重的还可能使气急败坏的家长对孩子有过激的行为。为了让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时,语言应以‚你的孩子一直有进步,只是……还需努力‛这种正面赞扬形式提出较为合适。
8.‚这事太简单了。‛应该说:‚我认为,这事的解决办法是……‛
教师每天在学校接触孩子,对孩子常规及表现可能是烂熟于胸,但有些年轻家长对学生及学校不甚了解,时常会提出一些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问题,此时教师绝不能有欠考虑地说出‚太简单了‛之类的话。因为这种话极容易使家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教师是在贬低他的智力水平。因此,教师特别是年长教师和年轻的家长沟通时,要以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交流,以达到家校配合教育学生的目的。
9.‚我忙着呢!‛应该说:‚请稍候。‛
教师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而去为一个请求帮助的家长服务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尤其当家长接送孩子时,教师常常要面对许多家长的询问或要求,如教师正在跟一位家长交谈时,另一个家长在旁边急于提问。面对这种情形,一些教师容易对家长说:‚我忙着呢!‛这就等于对家长说:‚干嘛打扰我,看不见我正忙着吗?‛优秀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得体地说:‚请稍候。‛这样简短的一句话再加上令人愉快的语调,可以使家长领会教师已意识到他的存在,一定会尽快帮助他。
10.‚冷静点。‛ 应该说:‘很抱歉!‛
当家长失望、生气、沮丧和担心时,告诉他们冷静下来就意味着他们的感情不重要。如果教师想让家长心情平静下来,就采取相反的方法——向他们道歉。道歉并不意味着教师赞同家长的观点,或教师有过错,而只是说教师对所发生的一切和对家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抱歉。
五、沟通技巧
l、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做到多报喜。每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的时候,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真诚热情地赞扬孩子,并且要让报喜电话、报喜短信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这样既改变了没有问题不沟通,没有矛盾不联系的沟通模式,又让教师和家长之间产生积极的互言、互赖、互动效应,将家校矛盾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
2、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做到巧报忧。教师要善于体察理解家长的情,消除家长的紧张或厌烦心理,扫清家校沟通的心理障碍和情绪障碍,要尽量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充满信心。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再将孩子的缺点巧妙地说出来,家长不仅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六、沟通策略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等各不相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重视程度自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要‚因材施教‛,要学会改变家长。
1、对于有修养的家长,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请他们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孩子最近的表现不是很好……‛、‚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您需要教师怎样配合您?‛‚您的家教经验很丰富,适当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们做个讲座?‛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真挚的赞赏和表扬,委婉含蓄地指出不足,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孩子在……方而做得很突出,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如果能在……方面做得更好,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孩子正在成长,是非观念不是很强,老师有责任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这是对您负责。家长更有责任知道真相,这是对孩子负责,溺爱袒护只能害了孩子,您觉得呢?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应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这孩子如果管好了,将来是个好苗!‛‚您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将来的高度,管与不管结果差别太大了‛,‚您就这么一个孩子,您的未来是与这个孩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们俩是一个共同体。‛
4、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要冷静,要沉得住气,不要硬碰硬,要以柔克刚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多么困难的场合,都要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只有这样才能化干戈为玉帛。‚让您这么生气是我不对,您请坐,请喝茶。‛‚您有什么委屈,您先说。‛‚我们有哪些做法欠妥的地方,您可以立言不讳。‛
七、沟通评价
学校工会将定期或不定期对每名教师的家校沟通情况进行调查问卷,问卷结果参与师德考核。
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不存在贵贱之分,特别对待那些调皮孩子的家长,更要悉心交流,多从教师自身找原因,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与家长共商解决问题的对策,切莫当众指责家长,甚至侮辱家长,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激发更大的矛盾,记住,尊重家长就是尊重自己。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懂得倾听是手段。
与家长交流,要懂得倾听,不能以“教育权威”自居,一味讲述自己认为的大道理。这种的交流只是片面的交流,不利于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甚至有可能自己也存在错误,但自己发现不了,因为当局者迷,这时只有懂得倾听,才能发现更多,才能更加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电话交流是途径。
对于比较尖锐的问题,采用电话交流是一种比较理智的措施,比如教师在工作中因为情绪激动而出手打了学生,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电话交流向家长解释原因,承认错误,寻求家长的原谅,以免和家长产生正面的冲突。当学生在学校犯下严重错误时,电话交流也可以先缓解下家长的情绪,避免家长因为情绪对孩子大打出手!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家庭访问是补充。
为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访也是一种必备的沟通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家长又不闻不问,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进行家访,寻找问题学生的问题根源,为家长解疑答惑,出谋划策,甚至鼓励家长发现自身问题且改之。家访时,面对家长的不礼貌和冷落时,也不必产生情绪,应冷静对待,巧妙化解即可。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分析家长是功课。
教师交流面对的是不同的家长,他们的文化层次、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各不相同,所以交流时使用的语气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在与家长交流前,要做好交流前的功课,即对家长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做到胸有成竹,从容应对。面对脾气暴躁的家长,语气要缓和些,那些对孩子不闻不问的家长,则需要语气坚定些……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方法策略是保障。
【与家长沟通记录内容】推荐阅读:
教师与家长沟通案例10-01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0-05
7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09-14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0-19
自闭儿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06-16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06-16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11-09
如何与家长交流沟通演讲稿07-19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计划09-13
与幼儿园家长沟通后的反思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