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推荐8篇)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篇1

摘要: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他们大多数仍处于社会保障体制之外 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保障 城市化

据统计,到了20 世纪80 年代末,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才形成了大规模的区域间流动,才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对城市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和沟通城乡间联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者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的过渡形式,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作为城市中生存的边缘人,城市化的主力军,农民工的保障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必要。一 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

“农民工”,顾名思义是指兼具农民与工人身份的劳动者,包括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劳动者,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虽然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却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长期以来被无情地拒之社会保障的大门之外。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1)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

正处在转型加速期的中国社会仍带有明显的二元特征,在现有的户籍制度下,农民工进城后没有正式身份,使其绝大多数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幼托、教育、住房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困难;而办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都要求有本地户口,基本养老保险由于不能跨地区转移,一些地方已参保的农民工也纷纷退保据农业部2005 年快速调查,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12.9%,因而其面临巨大劳动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赔偿,只能回到原籍,成为农村新的贫困户。

1.2)工资待遇低下且遭拖欠现象依然存在。

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一些企业主却往往以此作为给农民工的实际支付标准。近来,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通胀压力明显,而农民工工资水平却有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据湖南、四川和河南三省的抽样调查,农民工月实际劳动时间超过城镇职工的50%,但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镇职工的60%。尽管温总理曾亲自替农民工维权,国家在追讨工资专项行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1.3)农民工从业环境恶劣。

农民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却干着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他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尤其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施工、井下采掘、有毒有害、餐饮服务、环卫清洁等工作。而且许多企业缺乏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对农民工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例高。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近70 万,其中农民工占大多数。

二 形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 2.1)根本原因: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所创建的城乡二元化结构是造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最重要的原因。中国正处在转型的加速期,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城镇的职工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而正是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民工既难以享受城镇职工的待遇,无法成为产业工人的正规军,也难以享受当地市民的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此外,现行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还带有计划经济年代的烙印和明显的城市偏向,使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受到整体排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了城乡严重不平等,使农业滞后, 农民收入低下,并进一步影响到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2)制度缺陷: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制度缺陷。我国宪法第45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社会保障权应是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权,而不应成为市民的专利。

但是,在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中,至今还没有一部综合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性的专门法律、法规或规章,全国性立法中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规定也很少且很笼统。此外,我国法律中对农民工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迟迟没有出台,从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只适用城镇,而不适用于农村;二是只适用于城镇中的机关、团队和国企,对于非公有制企业来说也是不适用的。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农民工是被排除在这个保障体系之外的。2.3)思想障碍:意识观念上的惯性思维。

政府管理思想转变不到位,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机制障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农民工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严重缺位,在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卫生、住宅建设等方面,都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需要,在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上也没有得到体现。20世纪90 年代中期,城市建立或确定的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及管理重点是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管制多于服务,防范多于保护。很多城市着眼于地区利益,为解决城市居民就业问题,对农民工层层设卡,不重视、不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更不用说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目前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时机还不成熟,理由是:农民工仍与土地保持着一定的权属关系,土地可以做其生存保障的最后载体。而且,农民工流动性强,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因为各地标准不统一使得社会保障转移的实践可操作性很差。2.4)重要因素:农民工自身素质和觉悟较差。

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是其社会保障缺失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劳动

力相比,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绝大多数外出前没有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一般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很多农民工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通过合法手段和渠道保护自己,往往都是忍气吞声,有的则采取过激行为。由于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技能缺乏, 许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意愿淡薄。此外,对于农民工而言,进入城市获得工作机会进而获得收入是首要和关键问题,尚且来不及关心别的事情,没有考虑到自身权益的维护,对于社会保障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需求。即使获取了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也会心存疑虑,担心缴纳的社会保险金日后收不回来,不愿意参加保险。三 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

3.1)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需要。

2006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由1996 年的19.5 亿亩锐减为18.27 亿亩,全国人均耕地仅1.39 亩,可见靠传统小农经济的土地微小规模经营解决“三农”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要减少农民,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一条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但要让进城农民真正留得住,就必须逐步为他们提供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时转换身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3.2)实现公平公正原则,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从上世纪90 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现在的“更加重视公平”,可见中央对社会两次分配中公平原则的重视程度。而社

会保障制度从开始出现就是以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和人权为基本目的,不能因农民工来自农村而被剥夺。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的“非国民待遇”,其心理的失衡往往诱发行为的失范,农民工高伤亡率、高犯罪率等社会问题也就难以避免,由此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比如,南方某地级市每年有1 万名农民工因公致残,抢劫、偷盗等刑事治安案件主要是农民工所为。3.3)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世界城市化的经验显示: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与非农化处于一种自然耦合、协调发展的状态,非农就业比重(N)与城市人口比重(U)之比应基本稳定在1.2 左右。而直到2006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才为43.9%,N/U 值为1.35,这表明与非农就业水平相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滞后的。虽然大量人口已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了,却未真正转化为城市人口。由于社会养老保障权益的缺失,对大多数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来说,进城打工只是一个短暂的经历,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由此也很难保证顺利实现在2020 年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会达到56%的全面小康指标。

四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4.1)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体系。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二元结构”是目前妨碍城乡统一的制度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弱化直至最后剥离城市户口的附加利益,使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与户口脱钩,让农民工平等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彻底改变重城

镇、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政策,降低城市中各种就业的门槛和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4.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加强执法力度。

各级人大、政府要尽快清理、修改妨碍农民工享有平等权利的法规政策,并适时制定发布专门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法》,为农民工维权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如《劳动法》中对劳动合同、经济性裁员、经济补偿金、促进就业、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资发放的时间方式等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的实施规范;同时,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执法工作,监督用工单位为受雇农民工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4.3)逐步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救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基于保障公民人权的需要,对特困居民实施的一种无偿救助制度。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一个需要特殊救助的群体,当其基本生活难以为继时,国家有义务对其进行救助。对于已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有固定住所且满一定年限(例如8年以上或者年龄在40岁以上的)应将其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对于未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考虑到其流动性较大且年龄普遍较轻,可为他们建立“公共劳动”制度,为他们提供暂时的栖身之所和劳动

就业机会,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对于遭遇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民工,可由政府给予临时性的应急救助。4.4)创设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制度。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化为城镇居民。对于一些达到入户城镇条件,但由于不愿意交出土地等农村户籍利益而没有入户城镇的农民工,实行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制度。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持证人除享有当地居住证持证人享有的权益和公共服务外,还可在居住地享有子女义务教育、按规定申请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房、申请社会救助等权益和公共服务。同时,加快社会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民工纳入本地各项社会管理,促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5)要完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

农民工是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是衔接农村和城镇的枢纽。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不可能一步到位, 一定要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真实需要。当前对农民工而言就业和劳动权益保障是第一位的,要消除农民工进入的各种限制,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纠正违法用工行为,突出解决用工单位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欠薪保障制、工资支付制度等,用法制的手段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4.5)创新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基金筹集机制。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面临着基金短缺难题,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应该开辟新思路,创新基金筹集机制。首先,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其次,对完全市民化的农民工,实行承包土地转让制度,将其转让收入全部或部分纳入农民工社保基金,并折算成本人一定年限的个人账户积累额。这既有利于农民工社保个人账户积累,又能促进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最后,在农民工输入城市与农民工输出地区建立一种横向财政支付制度,这种制度可看作是城市对农民工的补偿。

总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牵涉到两亿多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能否得到既快又好的解决,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而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只有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置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以考虑,逐渐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相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一定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缓解并最终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农民工[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2] 程义峰, 文远竹.农民工生存现状扫描[J].瞭望新闻周刊, 2004, 1.[3] 许兵.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职能比较研究[J].政法论丛, 2006, 7.[4] 鲁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10.[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6] 张正河.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必要[J].财经周刊, 2004, 6.[7] 史探径.社会保障法研究[M].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9.[8] 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2.[9] 米庆成.论农民工社会保障构建的思路和对策[EB/OL].http://www.jgny.net /news /200601/34956.htm, 2008.4.20。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篇2

孟子在《礼运大同篇》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从古代到现代,人们最朴实的梦想就是能够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不去奢望太多,只求平平安安,健康快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教育、国防、科技等各个重要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要想过上如同孟子所说的那般”大同社会”,光靠发展经济,生产力是肯定不行的,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一个覆盖全社会每个阶层的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国家是否强大,这和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息息相关的,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三农”问题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何更好管理近3亿农民工,是当前我国不可避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怎样去解决当前我国的“燃眉之急”,是我们全社会的人民都应该为此去努力的。

1 当前农民工的生活状态

1.1 农民工——一个让人觉得很别扭的称呼

农民工指的是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市打工的一些劳动者,他们常常都做着一些非常累、脏、苦的体力劳动,甚至做一些非常危险的职业,面对很多困难,他们在很多情况下都只能依靠自己或家庭来解决事情,于是,农民工这个庞大的全体都是远离城镇居民,远离城市的弱势群体。

1.2 农民工是工人吗?

农民工是农民还是工人呢?这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但当前我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正是因为我国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代让农民工始终都处于一个不公平甚至有些不平等的地位,当然,政府和国家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措施,但就我国实际情况看,很多保障制度与措施并没有切实的落实到每一个农民工头上。

1.3 农民工的实际生活状态

在当前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是农村的骨干力量,他们远离自己的家乡,出门打工,目的就是挣钱,但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决定了他们大多数人都只能从事的职业上往往是建筑工人、服务员、一线工人等一些重体力工作,其收入状况远远低于城区居民的平均水平,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甚至只是满足了温饱问题,谈不上为家庭分担经济困难,作为一个以挣钱为目的的农民工而言,生活的不易不仅仅在物质得不到满足,在很多方面都处于一个不公平的生活状态,他们往往不能很好的融入到企业中,人际的交往也常常带着自卑、悲观的情绪,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基本都是脏、累、苦的活,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维权意识,遇到问题时想的并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如何逃避,他们不知道法律,不了解相关部门,吃了亏忍着,他们的状态是对未来的茫然无知,对自己在企业的定位不明确,在工作中也抱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其次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也忽略了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他们只会在意企业的盈利情况,对一线农民工的精神状态却不关心,于是,抱怨与更多的情绪就影响着企业的生命力,恶性循环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下,中国农民工参加社会各种保险的比率分别是多少,根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下表),全国农民工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比率依然不容乐观,这一系列的社会实际问题都在反应农民工的生活状态不如人意。农民工的存在对整个国家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对城市的建设,对经济的促进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大部分的农民工却依然没有享受到应该的待遇和保障,这和农民工对我国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对称的。

2 当前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与工作环境

从当前看,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不高,都只是初高中文化水平,这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实力不相匹配,这也导致了大多数的农民工都只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而在这个高速发展,对人才要求增高的现代化社会,显然,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已经越来越少,很多企业单位都是机械自动化,需要人力做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于是,农民工挣到的钱也越来越少,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加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工生存机会的困难。

3 改革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阻碍

(1)社会对农民工的认同度不高,而很多人也只是单纯的站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没有去考虑农民工的利益;(2)很多企业单位忽视农民工的的基本权益,缺乏保护农民工的基本利益(3)大多数的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维权意识太差。(4)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的人存在很多矛盾,这也使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很难去落实到实处。(5)很多企业单位对待一线农民工的安排,只是纯粹的按照政府的指令安排,企业单位没有切身的去感受农民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也加剧了农民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6)全社会各界依然没有足够重视农民工利益的缺失会给社会以及国家带来的危害,这也导致了很多政策与文件精神没有让广大农民工得到切身的利益。

4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路该何去何从

首先,我们应该去了解什么是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二元保障制度它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却演变成了一个身份限制概念,它是一个在城市,农村实行的一个社会保障,却不是我们想象的按照人口去实行的社会保障,我想这本身就应该是不对的,如此,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的分化也会越来越复杂,也不利于国家政策的执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任何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开明的、灵活的、对地域的不同的政策,也不应该对人有限制的作用,我们应该做的便是根据社会的流动性,灵活的转变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度,政策毕竟是很多人制定出来的,也必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我们不应该死板的去执行各种政策,而应该以人为本,灵活运用,也只有真正的解决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这才是一个好的政策。

(一)建立一个人性化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这样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企业单位加强重视对农民工的保护,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关心,当地的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民工更多的理解,让农民工走到哪里都有家的温暖,这也对企业的生命力,对当地社会的氛围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样有助于增加农民工的自身面对生活的能力,也让农民工感动轻松,从而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工的自信心,增大对社会的贡献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风险。

(二)推进“城市与农村结合”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目标,也将是未来我国能否进一步增强国力的重要一步,在如今看来,这个目标还很难去触摸,但将农民工这个巨大的社会群体纳入到国家战略发展中已经是必须的了,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下实现21世纪基本现代化,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就必须高度重视这近3亿农民工的问题,也只有将农民工不断的变为城镇市民,不断的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增大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的合法收入,解决好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矛盾,这一系列的目标才可以得以实现。

(三)建立专门用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欠薪的保障机制也是当前我国必须尽快落实的政策,农民工进城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收入,这比很多保障制度都来的更加实在和直接,目前很多小型民营企业都常常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在这样困难的状态下,要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交各种费用显示是不科学的。所以,要保障农民工的的真正利益,工资是否能够准时的到农民工的手上就非常重要了。

(四)建立农民工关于工伤保险制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虽然实施一系列对农民工的五险保障制度,但由于种种的社会问题以及环境因素,导致这一政策依旧没有落实到实处,很多企业单位对一线农民工的人身安全以及医疗保险都是敷衍了事,除了事情往往都是私下解决问题,没有真正去解决好农民工的切身问题.

(五)增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这也是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政府一定要全面的增强农民工的就业生存能力,在农民工中积极高效的组织各种文化教育,宣传优秀的理念和党的文件精神,让农民工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如何利用手中的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让农民工成为新一代的有生力量,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因为我相信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有助于农民工树立社会保障意识,这样更多的农民工对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就有了信心,从而也增加了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我坚信农民工只是我们特殊时期的一个短暂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随着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一系列的文件精神都在不断的加大对农民工的扶持,这一切的变化都在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政府将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符合我国国情解决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出一片更好美好的明天。

摘要:本文通过当前农民工的实际社会保障问题,结合当前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旨在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体现政府的全民性和公共性。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作为一个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规模的巨大,越来越多的社会风险也在持续累积,笔者也试图通过分析,提出一些猜想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改革

参考文献

[1]毛红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J].天津大学,2007.

[2]黄和文.和谐发展视域中的“三农”问题审视[J].南京农业大学,2006.

[3]徐德.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2008.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篇3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社会保险开展难度大,覆盖面窄。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目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占适龄投保人员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目前我市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大多数参保农民都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尚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城边村已无土地,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还没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生活补助少。由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不佳,许多村资金积累不多,仅靠有限集体积累来对村民或仅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且补助额度偏低。四是失业农民依然存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村民无业在家,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金进行生活补助也难以维持长久。

由于上述现实问题的存在,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有的村负债大于资产,村里也没有集体企业,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如果参加农村社会保险,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村集体有部分积累,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为村民缴纳保险费。村民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有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也无力参加保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二)就业安置困难。从我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五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三)社会不安定因素多。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由于无事可干,出去打工又怕累,又嫌报酬低,加上有一定补贴,就是在村里闲逛。他们因为年轻往往觉着生活无聊,于是或结伙闹事,或坑蒙拐骗干起违法勾当。此外,因土地出让或补偿金问题处理不妥而引起村民集体上访因素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二、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既要有别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又要考虑能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险相衔接。

在保障对象问题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为被征地时的在册农业人口,具体保障人员,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由街道核准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定,并予以公示。

在保障形式上,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实行不同的基本生活保障,保障的重点是劳动年龄段内和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

在资金筹集上,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关键是要落实保障资金。本着“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原则,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予以筹集。其中政府出资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列支;集体承担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40%,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个人承担部分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抵交。同时,按照以上“三个一点”筹集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总额的5%,在土地出让金中提取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以应对未来的支付风险。上述四部分资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费用拨付过程中负责统一办理,及时足额转入财政局开设的社保基金专户中,并抄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在规定时间内全额到位。

在资金管理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含风险准备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不得转借、挪用或截留、挤占。要建立健全基金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安全运营和实现保值增值。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占大多数,做好就业安置工作是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出路的根本保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总抓手,不断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由村办集体企业安置就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1.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推进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必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一是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在资本积累阶段,尤其需要使用大量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因此,要继续依托失地劳动力所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助征地补偿中村集体留存部分,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和发展适度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二是要加快市场建设,吸收更多的失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市场的集聚作用在解决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并强调企业在征地办厂时就要与被征地村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最大限度地优先安置失地农民。

2.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农村劳动力技能偏低是当前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积极探索创立政府和社会携手合作、利益分享的机制,鼓励投资兴办民办培训机构。要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一是培训方式要采取定单培训和意向培训的方式进行。定单培训即针对用工企业所需用工条件,对征地农民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培训后由企业负责安置就业。意向培训即根据农民的技能需求和就业愿望有选择性地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后组织参加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二是资金筹集要采取从征地调节资金中留存一部分、村集体出一部分的办法解决,保证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三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由政府或有关部门设立专户统一管理。根据农民培训要求联系培训单位,与单位协商所需费用,并印制成培训券发放到农民手中,由农民持券参加培训。具体办法是:对现安置在村办企业中的劳动力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一次岗位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对现从事个体或失业农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的必要条件。

3.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要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工就业政策,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的就业管理制度。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性政策,清理各种乱收费现象,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险待遇。要在就业安置中,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适合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并建立使用失地农民数量与用地规模挂钩的制度,规定进园区企业每使用一定亩数土地后,相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在本企业就工,并签订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对新办企业安置失地农民的并签订三年以上合同的,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对村改居后的公益性岗位、辖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本村劳动力,尤其是4050人员,并同时享受国有、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失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享受与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新办企业和小额贷款担保的优惠政策。

4.健全完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区、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在条件较好且闲散劳动力多的村定期举办劳动力市场,免费进行职业介绍。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热线和网络,为劳动力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总之,在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上要通盘考虑,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全方位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使农村经济尽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篇4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 多个年头,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纷纷得到企业的重视,许多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不断地融合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一些优秀企业不断对绩效管理进行探究与实践,累积了一系列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绩效管理方法与工具。随着企业管理逐步健全、企业管理者素质逐步提高,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无形资源愈加受到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逐步向员工的绩效管理转移,绩效管理的宗旨在于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与获利能力的提高。企业管理者愈加认识到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地想方设法提高员工的绩效,从而提高自己的管理绩效与企业的战略绩效。

(一)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内涵及作用

在企业管理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选拔、人员配置、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薪酬管理与激励、员工培训与开发以及绩效管理等几个环节。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的制度与方法.确保整个企业以及其流程、部门、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等子系统的绩效成果能够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促使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两者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如何促成员工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方法。一个健全的绩效管理系统首先要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各个职能部门、团队与员工的目标,成为分散压力、促成公司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首先,在绩效管理的计划阶段,通过层层分解下达目标,实现了压力有效地向下传递,从而使得部门与员工的努力同公司的发展相一致,促使公司达成预定目标;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反馈体系,能够保证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反馈信息,并且对计划进行迅速调整,对绩效管理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在绩效评估阶段,通过准确评估绩效计划的实施结果,从而有利于计划管理的改善。绩效管理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来规范每一位管理者的行为,从而使得管理者管理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其次,绩效管理能够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绩效,其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部门战术与个人职业目标,为企业

员工指明了奋斗方向。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高绩效部门与员工不断努力以提升绩效,多种方式督促低绩效的部门与员工找到差距以改善绩效。绩效管理能够使得企业内部许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也能够淘汰企业不合适的人员并且吸引企业外部人才,使得企业人力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促成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提高。再次,绩效管理与企业目标管理相结合,并且有效地控制企业绩效目标实施过程,加强了企业的执行力与聚焦力,提升了企业整体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企业的管理者们越来越重视绩效管理,不断围绕绩效管理制定工作计划,管理下属,现实却不如意,实施绩效管理反而给管理者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工作任务加重,管理混乱越来越找不到方向,往往把绩效考核作为最终的秋后算账,或者绩效考核最终还是平均主义,主要问题有:

(1)一些企业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与业务部门无关。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某些公司决策领导都这么认为。许多企业总经理往往只是做一些关于实施绩效管理的指示与动员,剩下的工作全部都交给人力资源部,做不好就全部问责人力资源部。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对绩效管理认识还不够,总认为绩效管理只不过是人力资源部或人事部门的事情,在这种观点影响下,某些部门特别是业务部门会对绩效考核消极应付,如果公司没有较强执行力的话,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常常就会流于形式。

(2)一些企业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就是在挑员工毛病。很多公司启动绩效管理项目的时候,对绩效管理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作为控制约束员工的手段,给员工增加压力,把绩效考核不合格作为辞退员工的理由。有些企业盲目采用末位淘汰制,如果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和业务特点并不支持采用这种方法的话绩效考核往往会遭到员工的抵制。许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绩效工资和奖金,不是为了长工资或者扣工资,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的绩效,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为了正确评估组织或个人的绩效,以便有效进行激励,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绩效管理中忽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在绩效考核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目标不明确、考核方法不当、标准不科学、没有沟通和反馈与结果利用不当等。有些企业在绩效考核中欠缺绩效标准,有些企业没有好好利用考核结果,将考

核的结果束之高阁。绩效管理实践中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过分追求指标的全面完整,反而冲淡最核心关键业绩指标的权重,使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大大弱化。忽略和轻视绩效辅导沟通的作用,欠缺管理者和员工的互动,欠缺通过交流、沟通或提供机会给执行者以指示、培训、指导、鼓励、支持、监督、纠偏等帮助的行为。

(三)我国企业绩效管理走出困境的策略

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绩效管理方案制定并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到员工目前的思想状况与承受能力,积极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员工的正确行为,克服低效行为并不断改进,为日后绩效管理体系健康、持续、有效地运行奠定基础。在企业管理中应当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使我国企业绩效管理走出困境:

1、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加强公司的执行力。

绩效管理体系应当站在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站在提高组织和个人绩效的角度来设计,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企业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系统的绩效管理需要公司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公司决策领导对绩效管理有一定的认识,注重绩效辅导与沟通环节。只要公司决策领导大力推进,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会逐步接受并重视绩效管理,积极地参与绩效管理的各项工作。企业领导者参与到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中来,将其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积极带头执行,积极争取并坚持员工、各级管理者的多方参与。绩效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领导者支持和各个部门协调配合,那些认为绩效管理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的管理者和员工们应当迅速转变观念.积极当好人力资源部的支持者,帮助人力资源部将这项重要的工作推行下去。

2、区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是绩效考核的拓展与延伸,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有很大的区别,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由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计划实施、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估以及绩效管理结果应用等几个环节构成。绩效考核侧重于判断和评估,而绩效管理则侧重于绩效的提升;绩效考核关注事后的评估,而绩效管理则注重事先的沟通和计划;绩效考核只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进行,而绩效管理则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的始终。

3、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企业绩效管理应当充分利用组织内部资源并且提高员工能力素质,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绩效,从而促进部门和企业绩效提升。建立激励机制要考虑企业员工成熟度,负激励和正激励要平衡使用,不能够走极端,如果只有负激励没有正激励就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但是只有正激励而缺乏负激励的制度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也要滇重使用;另外,激励内容应当符合员工的真正需求,在目前条件下,对许多企业而言,以物质需求为主要内容的低层次需求对员工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在满足员工低层次需求同时,也不能轻视高层次需求对于某些员工的作用,因此设计激励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员工个体实际需求等特征。

4、建立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

各国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早已开发出了多种业绩考核方法,如员工比较评价法、行为对照法、关键事件法、等级鉴定法、目标管理评价法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绩效管理方法。深入理解并有机整合各种先进的绩效管理方法,应当做到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在考核的时候应该结合部门和个人双方面的绩效成绩,并给以不同的权重。在部门考核方面应当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激励部门工作,体现部门价值,个人考核方面则侧重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以业绩考核为主。

5、加强绩效管理知识培训

我国企业的绩效管理会出现前面所陈述的各种问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观念、技巧与技能跟不上。企业必须加大对绩效管理的培训力度。培训的对象应当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技能、方法和工具。只有向各级人员都提供绩效管理方面的培训,绩效管理体系才有可能顺利实施。通过对各级人员培训,提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增强自觉参与意识,激发各级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通过参与深化整个企业的绩效意识,提升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

6、建立健全绩效计划沟通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篇5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大量的农民工也开始涌进城市,为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该怎么办,怎么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的关键是如何适应的问题,包括职业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等,而影响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能力弱、行为修养不得体等,因此需要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关键词: 和谐社会;社会适应;农民工

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民工无疑也是构建的重要力量。而在城市中的诸多方面和农村是不同的,所以农民工出现社会适应问题,而解决了这些问题,肯定也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一、农民工社会适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于适应的问题,朱力在其《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一文中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比如列举了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对移民适应的界定,《社会科学大词典》对“适应行为”的解释以及《社会学百科辞典》对适应的理解,并最终采用了《社会学词典》中的适应的定义,在这里我们也借用这个定义,适应:“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但是,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当社会环境成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的障碍时,人们便采取相应的手段、措施改造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相辅相成,又互为消长”。

农民工从乡村进入城市,面对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过程,就是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进城需要他们能在城市以市民 1的身份住下来,完成一系列的转变,以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水平较低,不仅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而且其存在的非适应行为,已成为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障碍。综合分析其现状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作、生活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

(一)农民工在工资工时方面享有很多不公正的待遇

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分布很广泛,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都由农民工的分布其中又以建筑业、制造业、居民服务行业相对较多。在不同地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也有所不同。在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比重最大,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建筑业的比重最大。再一面是工作时间,农民工进城找工作是为了挣钱,是弱势群体。找工作相对较难,为了保住工作,即使在大多数情况下明知雇主所要求的工作条件比较苛刻,也选择默默忍受,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工作收入方面,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多赚钱改善生活,因此可以说其对工作收入的满意度是农民工能否留在城市、融入城市的关键。我国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但尽管如此大多数农民工对其还是非常满意的。从工作强度方面,农民工大多数都是靠出卖体力来赚钱的。他们从事的行业劳动强度都比较大,但由于现在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在农村大多是未干过农活的新生代农民工,所以还是有很多适应不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综上可以看见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方面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农民工工作变动频繁,失业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农民工在劳动关系、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待遇不公平;农民工就业培训率低等等。

(二)在生活方面,农民工的生活、居住、医疗等方面还是很差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居住环境都是比较差的,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住在工棚和租的民工房里,那里非常简陋,冬冷夏热,拥挤不堪,卫生条件差,安全性低下。在消费生活方面农民工月平均支出绝大部分属于食物支出,占月平均支出的四成左右;此外住房、子女教育支出也占了较大的比例,约为四成;而娱乐应酬,医疗,嗜好类支出的比例较少,约占二成左右。这组数据反映了农民工的生活水准较低,维持在基本生存的水平,这与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偏低直接相关。在医疗方面,由于农民工从事的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且他们的病后为了省钱就是能拖就拖,在不就是随便买点药。这就导致病情恶化。

(三)从心理方面,农民工和城市还是存在一定隔膜的农民工融入城市最重要的就是心理适应问题。农民工在观念、心态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区别或者说差距是内在的,不容易趋同和缩小的。而只有农民工完成了心理上的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进城农民工感觉受到城市劳动力市场、政治、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排斥,没有被城市社会接纳,感受比较消极。尽管城市居民承认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但他们认为,农民工也是城市发展的负担,目前存在的较高失业率、犯罪率和工伤事故率以及城市环境的脏乱差等,都与进城农民工有关。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导致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与市民相比较普遍较低。通过对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城市归属感、社会接纳与主观幸福感的考察,可以发现,农民工在心理层次上的适应比较低。

(四)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农村和城市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农民工的社会交往显示了其主动适应城市,在城市获得发展的积极性。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农民工人际交往显现出跟城里人不一样的特点,表现为内倾性与封闭性并存、表层性与功利性并存、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反映了农民工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网络隔离,城市人对与农民工交往的不屑与歧视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农民工与城市人交往和建立感情的热情和信心。社会关系网络覆盖面窄,本来农民工在城市里就是外来者,所以在城市里的关系网也比较窄。

二、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农民工自身的因素。

(一)从外部因素看由于农民工进城的条件比较苛刻

农民工进城得需要一堆证件,这就需要农民工在进城之前就要先花费一些钱站住脚。而且还存在户籍不同的因素,农民工是农业户口,但进城后需要城市户口。由于不具有城市户口,农民难以进入城市制度体系之内,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而且城乡还存在文化差异,文化不合也是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产生的重要方面。

(二)从农民工自身因素方面,自身素质较低

农民工文化素质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比较低的,在城市里农民工找不到交流

对象,农村文化情结让农民工始终难以完全认同城市生活规则。为了在城市不再迷失方向,农民工又自设了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寻找同质文化,寻找都市里的老乡。他们在找到心灵慰藉的同时,也更进一步疏远了与城市居民的距离。权益意识和维权能力方面。许多农民工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基本权利,遭遇不法侵害往往忍气吞声,有的甚至没有知觉,还有的则采取过激行动以求问题的解决,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的淡薄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里立足、生存、发展的困难。行为修养方面。农民工的行为修养处于相对欠缺状态,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注重自身形象的表现。其行为举止常常与城市文明生活格格不入,容易引起城市居民的反感。加之农民工乡土观念浓厚,注重亲情、家庭和宗族关系,做事往往以血缘和亲戚关系考虑。一部分农民工甚至自发地抱团,组成一些“帮会”,这就很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发生了一系列恶性犯罪事件,其犯罪者主要是外来农民。

三、解决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的对策

由于解决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国家对此也提出一些重要的政策。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所以只靠国家是不行的,还需要农民工以及城市的共同努力。

(一)在国家制定政策法规时应完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部分

政府应制定颁布《农民工权益保障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完善其他与农民工利益相关的法律。尽量缩短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增加工资。完善户籍制度,让农民工能够在城市里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要坚持城乡一体,建立健全有助于农民工在城镇立业安家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在城镇能够“立得稳”。近年来,过去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对农民工实行的种种限制性规定陆续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费也在逐步减少,但在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子女入学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对此,应通过试点示范的办法,在探索城乡平等就业制度上取得突破,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同时,也要放宽限制,降低门槛,让想在城镇安家立业的农民工能够以比较合理的成本,在城镇安下家,并成功融入城镇社会。

(二)从农民工方面,农民工应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与职业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挤出时间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也可参加各地为农民

工举办的文化学校和培训班学习;有条件的农民工还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以获得更高的学历。一方面注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职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操作是紧密结合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勤学苦练,才能熟练地掌握。老师傅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虚心向师傅们学习,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可以进步得更快。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系统学习适合自己的各级、各类职业知识和技术,特别是不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打下职业能力的基础。还要学会与时俱进,跟上城市现代人的生活,例如学会上网啊,这样可以让农民工学到更多知识,还有利于和城市居民的交流。农民工还要加强人际交往与城市居民相处融洽。首先,自己要先摆正心态,树立自信心,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从农村走进城镇,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凭的是自己的智慧和力气,没有什么可自卑的。其次,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大胆、坦诚地对待同事、领导、房东和周围的其他人,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当他人遇到困难时要热情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要学习一些礼节,改掉不良习惯,通情达理,力求上进。

(三)在城市居民方面,应改变对农民工的态度

应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要尊重农民工的文化与心理需求,营造一个被关怀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城市的主人,并不仅仅是个过客。在城市政府方面,应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城市政府应该首先转变过去那种以公安局为主的防范式管理方式,树立服务“移民”意识。将进城农民工视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按照常住地原则将他们纳入城市管理和服务范围,保障移居城市农民工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在子女教育、医疗、计划生育、救助、妇幼保健、法律服务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是中国经济社会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存在。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适应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更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解决城乡差距也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调查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5)

[2]王康 《社会学词典》[M]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 杨云善 时明德 / 著 《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2005年版

[4]郑杭生 洪大用《重视和 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N]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1994

[5]陆益龙《 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2004

[6]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7]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N]《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篇6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这二年多来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了解和实践,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个系统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希望有助于推动企业退体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发展.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即企业职工退休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这项政策的施行,有效地化解了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人往哪里去”的矛盾,将退休人员由“企业人’,平稳地过渡为“社会人”,有力地支持和配合-,国企的改革和发展,为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积极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其晚年生活不再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实现退休人员“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得到组织管理和服务上的保障。随着劳动保障工作重心逐渐下移,根据各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各街道(乡镇)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各社区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并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作为主要职能之一。绝大多数社区(乡村)招聘了劳动保障协理员,专门从事退管服务工作。同时,各地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除部分经济困难县外,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已延伸到区、街道和社区,有些市县还延伸到村一级,实现了退管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化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目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组织退休人员免费体验和一些文体活动等工作绝大多数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派出机构具体承办或协助开展,真正。管理观襄?2010年8月下旬刊意义上实现了劳动保障工作向街道社区的延伸,更加贴近基层,更加贴近城乡民众,促进丫我国劳动保障工作在新时期的新突破。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各省社会化管理服务站工作标准为依据,以社区管理服务为载体,以实现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宗旨,以经常化、规范化、特色化的服务打造社区退管服务口牌,努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社会化管理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为目标。按照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站工作标准的通知的要求,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服务制度,健全各类台帐,做到制度全、数据实、信息准,为退管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社区自身不同条件,因地制宜,以创新理念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形成自身的特有亮点,打造自身特色品牌,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实行以点带面,推动各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目前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严重短缺。由于经费短缺,很多服务项目无法开展,如对重病人员不能上门慰问,不能组织退休

人员自管小组经常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社区退管工作水平的提高。2.社区工作条件与社区负担不相适应。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严重短缺,退休人员开展公益性活动没有场所,没有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3.社会化管理软件建设需加强,由于没有社会化管理系统软件,保障机构信息同社区不能共享,使社区退休人员信息不能及时更新,退休人员不能及时享受到社区服务。4.社区退休人员服务发展状况与退休人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服务项目比较单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影响着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社区的认同。如退休人员养老服务,暂时还不能为无力照料自己又不愿离开家的高龄退休人员、空巢退休人员提供居家退休养老服务等。5.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有些部门和机构各自为政,公共资源整合程度唾待提高,影响社会化管理发展速度。如体育局、文化局、民政局、劳动局等,各自在社区建设上都有各自的要求,没有协调进社区。6.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开展不够完善,不能确保资格认证率达100%。由于退休人员信息变更不及时,部分退休人员无法寻找,加上保障机构没有及时停发退休人员养老金,造成社区退休人员信息不够全面。

二、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解决的对策1.加大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的投入。2.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社区办公经费、办公用房及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3.劳动保障机构加强社会化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4.劳动保障机构要统一布署工作思路,早准备,早谋划,做实、做细,确保社区能将好事办好。5.加强培训,确保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正常有序开展。针对全市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目前退休人员已列入社区管理的现状,对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工作人员进行政策、业务操作全方位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6.延伸管理范畴,提升人性化服务理念。彰显和谐人居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接踵而至,现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模式是步建立以居家养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的养老服务体系。各镇、街道、社区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积极组织退休人员开席酽温情邻里”系列主题活动,帮助身边的困难家庭、年老体弱无人照顾 试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的必要性口李娟(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030002)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企业的组织形式、领导方式、管理模式相应发生深刻变化。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充分说明了一些经营者忽视党的建设。本文就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得必要性。j关键词:党建工作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企业的组织形式、领导方式、管理模式相应发生深刻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经济性,即企业生存的目的是获取最久的经济效益。相对于生产经营而言。企业党的工作对生产经营的作用一般是间接的,这种间接性往往容易使一些经营者忽视党的建设,似乎只要经济效益好,其他一切工作自然都会好,而有的党组织也存在相同的认识,放松了自身建设。由此引伸出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的建设?笔者就此谈以下看法。

一、从市场经济的二重性,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的必要性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迫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迫使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求利性,是驱动市场竞争的强大动力。追求财富,多多益善,无论对经济体还是个人,都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反映而无可厚非;依法经营,坚守底线,否则极易诱发人的私欲膨胀,导致拜金主义甚至腐败行为,对企业乃至个人的健康发展造成危害。等价性,是市场交换原则的直接体现。买卖公平,公平交易,能够达成交易双方互利共赢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但这种等价交换原则绝不能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和社会人际关系中,其危害性不仅仅是损害领导者的个人形象,还直接损害到企业的形象乃至执政党的形象。自丰性,是增强企业竞争活力的必要条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于明晰企业法人财产权,理顺企业同国家的关系,激发企业及员工的创造精神,具有不可估鼍的作用。开放性,是做强做大企业的不二选择。内联外引,联合重组,使优势企业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盟,带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成为现实。

二、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党员,使之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发展市场经济,决不意味着党性标准可以降低。党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要求,改革开放新时期企业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体现在:有较强的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和党纪意识,忠实践行入党誓词,无愧于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称号;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最佳的工作质鼍、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为实现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经济改革的市场趋向,决不等于利益关系上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决不等于一切统统变成可交换的商品,这是全社会价值观建设的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但作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不能局限在这个水平上,还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党内政治,圭活中,必须按党性原则办事,而不能按商品交换原则办事。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其价值判断准则是自我利益;党性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其价值判断准则是集体利益和集的孤寡老人,依托社区资源,增进邻基感情,塑造现代社会团结、友爱、和睦的新型邻里关系,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达到共建和谐的目的。◆ 作者简介:谭秀琴,女,本科学历经济师,从2003年到现在一直从事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就职于江苏省大丰市黄海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体主义。因此,决不能把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否则,党的组织就失去了先进性。

三、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关系。十七大党章对围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定位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理所当然要坚持这个中心,不能有丝毫动摇。党建工作始终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建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因而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这也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其次,要正确处理妒核心’,和“中心” 的关系。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董事长(经理、厂长)的中心地位,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政治、经济双重属性决定的。就企业党组织而言,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把支持董事长(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提高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能力,建屯在自觉能动的基础之上。就企业行政领导来说,要牢固树它党的观念和群众观念,明白政治核心是党组织而非个人,董事长(经理、厂长)是党员本身就在核心之内,行使职权理应站在党的立场上。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篇7

一、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

据统计, 目前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一点二亿人左右, 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农民工总数大约为两亿人, 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递增。谈到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态, 人们常用一个字:漂。很多农民工居无定所、寄人篱下。进城农民和城市的其他劳动者不同, 他们是一个非正式、非固定、收入低廉、无城市户口、无城市居民待遇和社会保障的群体。农民工的城市居住呈以下特点:农民工居住的类型行业化。农民工获取住房的选择方式比较单一, 住房的类型与他们的行业特点有关。农民工的居住模式多样化。大多数农民工不能与自己的配偶及子女一起生活, 被迫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农民工的居住方式聚居化。据调查, 不少城市农民工向近郊区的城乡结合部聚居。目前在不少城市, 他们不能在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中获益, 而且他们也没有机会获得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公积金, 被排除在廉租房制度之外。因此, 进城民工住房本质上具有临时居住的特性。“漂”在城市中, 农民工们很无奈, 面对手中微薄的薪酬, 面对城市蹿升的房价,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望房兴叹。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现状与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 农民工城市居住面积狭小, 环境差, 设施简陋。

长期以来城市管理一直把农民工当作“外来暂住人口”。因此, 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不但没有进入城市政府工作的范围, 而且政府在建设“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城市”等过程中进行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 使农民工的租住空间越来越小。目前许多城市农民工的住房解决主要有3种方式:租房、单位宿舍和工棚。有研究表明, 长期劳作在城里的农民工, 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 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 但他们的居住条件却惊人类似:首先, 居住面积狭窄, 住房设施简陋, 环境差, 以集体居住为主, 家庭形式居住的农民工比例极低。因收入微薄而寒酸, 大多数农民工靠自身力量, 是难以在城里解决住房困难的。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指出:目前,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大多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 有29.19%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里, 有20.14%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 7.88%的人居住在工作地点, 6.45%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 还有12.54%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 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 或回农家居住。租房者大部分是租住城中村的简单住房, 采光、通风条件较差。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生活十分不便;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的农民工居住地基本上是随着建筑工地迁徙, 一边是挡不住严寒酷热的简易工棚, 一边是不绝于耳的机器噪音, 又缺乏相应的防暑降温及防冻保暖设施, 居住环境非常艰苦。他们的生存环境也较为恶劣, 在火灾、流行病预防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 周边环境也很差, 脏、乱、噪音污染严重。农民工所形成的聚集区常常是缺乏管理与服务, 容易成为藏污纳垢、滋生犯罪的场所, 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2) 农民工城市居住生活单调。

农民工人在异乡, 没有熟悉的环境、没有可以交流的活动, 心理的孤独与无助, 生活的单调和艰难, 使广大的农民工更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众多休闲方式中, 看录像、电影、电视是进城务工经商农民休闲的首选;其次是睡觉;然后是看书看报;最后是闲逛聊天;听广播、自学、参加培训的更是甚少。

(3) 农民工城市居住政府对居住管理不力。

出租屋的管理有“城郊”模式和“城中村”模式之分。前者指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房, 管理主体是村委会, 后者指城市扩展使原来近郊的农村被包围在城市之中形成“都市里的乡村”, 管理主体是辖区内的派出所, 在管理的制度、力度和监督上比前者规范。但在实际执行中, 由于工作不到位, 或房屋出租者为了个人利益, 或地方部门为了经济利益, 出租屋成为社会治安的盲点, 安全得不到保证。

(4) 农民工城市居住房价高, 收入低。

目前我国城市住房价位居高不下, 一般的城市居民在没有住房保障制度的情况下, 都难以实现购房愿望。而对于绝大多数低收入的农民工, 更是不敢奢望能在城市购买或租住配套较好的住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表明, 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966元, 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 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 月收入在500-800元的占了被调查的农民工总数的33.66%, 只有一成的农民工的月收入超过了1500元。农民工的低收入决定他们无力购买普通商品房, 也无力承受过高的房屋租金。

(5) 农民工城市居住住房保障制度缺乏。

农民工以往被排斥在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之外。我国的城市住房制度,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座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主要是面向城里人的。目前的政策来看, 涉及到城市住房保障的是三个制度。一是住房公积金制度:个人拿一点、单位贴一点、国家免 (税) 一点, 解决城市职工的购房资金问题。公积金制度的实行单位一般是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以及通讯、电力、烟草等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跨国企业。农民工完全是公积金体制之外的人群。城市住房保障之二是面对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主要由政府提供如土地的划拨、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让城市低收入职工买得起房。但经济适用房限定了供应对象为城市户口的低收入无房户。住房保障之三是廉租房补贴: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 多渠道筹措资金, 实行以住房租赁补贴为主, 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的多种补贴方式。申请廉租房的基木条件是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户口。农民工不享有住房公积金, 他们买房的资金比城市职工更缺乏, 但价格较低的经济适用房, 他们却无缘购买, 他们在城市真正没有住房, 却不能获得廉租房补贴。《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的适用范围, 是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是申请廉租住房的第一道程序。就是说, 在城里干着最苦、最脏、最累活的农民工, 难以共享城市住房保障阳光。三种住房保障的实施对象无一与农民工相关。2006年针对城市住房建设颁布了“国六条”, 这虽然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和实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于农民工来说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事情。加之目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以及城乡二元住房结构的影响和户籍制度的限制, 农民工群体作为整体被排斥在中国城市住房体系以外。所以居住面积小、环境差、配套设施不齐全, 生活单调, 管理不力, 生活质量低下, 住房保障制度缺失, 是目前我国农民工居住的基本现状。

二、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造成的原因

在现实社会中, 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有许多影响因素, 一般不能顺利地得以解决, 许多农民工不能实现他们在城市的居住要求,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户籍制度是约束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基本制度“瓶颈”。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是计划体制下的产物, 是一种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在所有影响解决农民工在城市居住问题的因素中, 户籍制度是最为基本的制度约束。二元户籍制度赋予了每个人以户籍身份, 而且几乎不能改变。户籍制度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 实际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 加之我国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附加在户籍上, 有的在城市已居住长达十多年, 成为事实上的“常住人口”, 不能得到城市永久居住的法律认可, .因此, 其迁移预期只能是暂时性的或流动性的, 这种身份常导致农民工的消费、投资及日常行为扭曲和失范, 大大降低了他们获取稳定收入和住房的能力, 也造成在就业政策、保障体制、社会服务供给方面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对待, 极大提高了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生活的成本和不确定性, 限制了他们从事市场活动的空间和能力, 使进城农民工缺乏合理的劳动待遇、像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本的住房保障。虽然这几年户籍制度有了一定的松解,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到城市后仍然受到"名亡实存"的户籍制度的阻碍而无法融入城市的社会经济组织内, 不得不在体制外生存, 变成漂泊不定的流动人口, 并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一系列困难。而首属劳动力市场与次属劳动力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亦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2]如:我国各地目前已是高楼林立, 很多城市的高楼之多都超过了世界上一些有名的大都市, 中国的城市不仅城市面貌可以同国外相媲美, 甚至有些城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了香港和巴黎等国际化大都市。所有这些发展决不都是仅靠有户籍的城市人做出的, 实际上仰赖了农村的大力支持和农民工及外来就业人员的辛苦和劳动。而今城市发展起来了, 我们把农民工和外来人员一概排斥在城市之外, 医保、教育和多种福利没有他们的份,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他们也不能买, 认为这会造成大城市膨胀, 引起城市病。现在不少农民工, 还有很多无户籍的已工作的大学生, 都承受着这样无住房的艰难和困苦。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还是二元经济的体制没改变, 更是人们僵固的二元思想在作祟。这彻底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明显缺乏公平与正义。

(2) 城市国有土地制度和城市外部环境是造成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外因。首先是城市的国有土地制度 。在现有法律中, 城市土地由国家所有, 无论是城市居民, 还是进城农民工都无权占有和支配城市土地, 他们都没有在城市土地上建造房屋的权利, 城市土地的支配权只能在城市政府手中。因此, 他们要想在城市获得稳定的住所, 必须通过房地产市场或者城市政府的公共住房加以解决。但进城农民工目前基本上是不能通过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申请的手段来获得城市住房的。在这种情况下, 出现了农民工既不能承担高昂的商品房价格, 又被排斥在城市公共住房范围之外的局面。农民工只能把他们在城市获得的收入投资在农村, 在农村建造房屋, 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使其获得的资源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 更无助于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真正稳定的住所。其次是城市外部环境。随着农民工为了寻找就业机会涌向城市, 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多, 给城市外部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致使城市中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外部环境的平衡受到影响,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不断加剧, 由于城市外部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 各地城市政府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限制农民工数量的办法, 以此来缓解城市外部环境的压力。因此城市外部环境成为阻碍解决农民工城市居住问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农民工自身素质是造成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内因。进城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影响了其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居住场所。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 据统计, 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 文盲和半文盲占7.1%, 初中教育水平以下的劳动力的比重高达91.2%。从劳动力供给结构来看, 2003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专业训练的不足16%,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8%, 中专及其以上占4.3%, 初中占66.3%, 小学占16.7%, 文盲占1.9%。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水平比较低决定了他们只能从事诸如建筑、制造和低端服务等行业, 而这些行业的工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农民工一般会居住在单位和工厂提供的集体宿舍或简易工棚之中, 很少有长期稳定居住的场所。据武汉劳动力市场的消息显示, 市场对搬运工、勤杂工等力气活以及厨师需求都在锐减。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所占比例已近30%。企业对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化水平方面, 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 其中20%以上的岗位需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方面, 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水平, 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城市劳务市场上, 苦、累、脏、险之类就业岗位对只会干力气活的进城农民工已趋饱和, 而已有的体力劳动岗位又随时有被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化替代的可能。

三、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战略意义

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集中反映了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新旧体制交替和磨合中的各种矛盾, 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对它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而且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城乡关系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是提高城市化率的内在要求

减少农村人口和增加城市人口, 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反映城乡人口比率的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多, 主要是农民工的增多, 增大了城市住房的压力, 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 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进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平均是40%多一点, 低于世界2000年50%的平均水平, 甚至也低于周边的印度等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 十一五规划把提高我国的城市化率作为十一五期间乃至近二十年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实现城市化率指标仅靠城市人口的自然增殖是不可能的, 它要通过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的转移来实现。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到市民的事实性身份转换, 使他们能够稳定长久地居住在城市。在中国城市化的加速进程中, 鼓励农民人口以家庭为单位地向城市流动, 在城市安家落户, 把城市化人口转变为城市定居人口, 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充分顺应了人口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壁垒, 大大加速城市化进程。在我国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2030年城市人口达到50%的目标, 城市人口必须翻一番, 即使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也要比目前增长10%。如:在安徽6461万人口中, 城市人口占33.5%, 农村人口占66.5%, 要实现50%城市化率, 必须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现在城市住房的价格与农民工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 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缺失, 使住房问题成为制约城市人口增加的瓶颈。农民工在城市居无定所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城市化率。

2.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 一般都难有长期打算,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获得稳定的家庭住所。另一方面, 农村流动人口的年龄大多处于20到40岁之间, 本应对家庭负有主要的供养责任, 但长期在外, 使农村大多数家庭处于一种“一家二制”的分裂状态, 由此所引起的赡养、教育、婚姻、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地扭曲正常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农民工在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独立社会群体, 其居住方式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城市社会经济现象。在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 农民工融入城市, 其住房问题必须予以统筹考虑。

3.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通过改革开放,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国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农民收入水平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 与城市居民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且, 近年来这种差距还在增大。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多, 土地少, 人均占有和占用的生产资料很少, 农村劳动力无法达到充分就业, 这不利于“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解决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居无定所问题, 帮助他们在城市站稳脚跟, 才能真正地转移农民, 减少农业人口。农民工在城市有了稳定住所, 才能彻底从土地上退出来, 从而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进行, 有利于留在农村的农民增加收入。目前, 我国大约有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 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的渠道。从长远来看, 要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 缩小城乡差别, 最终必须减少农村人口数量, 使农民中的大部分分化出来转移到大、中、小城市并且在城市居住, 因此, 解决农民工的城市居住问题正是符合“三农”问题的内在需要, 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4.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是实施工业化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我国一些城市就业的工人群体正在不断萎缩, 而在城乡两地兼业, 频繁流动的农民工在数量上有的已经多于城市工人, 城市的工人正在农民工化。也就是说城市发展中日益增长和扩大着一支由农民工任主角的产业大军, 这支产业大军既是工业化的需要, 又是工业化的产物, 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与工业化是互为条件的。农民工长期转战于城乡之间、游离于不同的城市之间, 这种亦工亦农的角色是不适应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对技术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要求的。只有当农民工真正在城市落了根, 工业化的发展才能有保障, 经济才能稳定持续发展。近年来沿海等城市发生的民工荒, 已经向社会发出警示。在城市扩张、工业扩张的新一轮发展中, 关注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就是稳定劳动者的队伍, 是工业长久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5.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是城市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客观需要

(1) 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 。

人口素质及其结构状况是现代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典型特征。目前, 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劳动力的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构成两个金字塔的重叠, 二者都有高中低素质的人员组成, 都包括非熟练劳动力、熟练劳动力、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等。他们是现代城市的共同创造者。外来人口的显著特征是:就业时经过筛选、平均年龄比较低、特别能吃苦、对报酬的要求相对比较低。这些“新移民”以积极的劳动态度, 不安现状的进取精神, 以及人口流动所形成的开放、竞争和创新的氛围, 使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 这从客观上要求他们对城市作出持续贡献。

(2) 有利于社会稳定 。

在我国未来的几十年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仍将有源源不断的民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民工潮将是社会一个长期存在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和就业中的比例一定会下降, 如果农民工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因城市住房条件差而像候鸟一样在春节前后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 必将引起社会的动荡, 各大城市应把解决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作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来研究和解决。

6.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是拉动内需的有效途径

建筑业产业链长、对经济拉动力强, 但离开最广大消费者的建筑业也是难以长久发展并蕴含危机的。截至2006年7月底, 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23.8%。让农民工在城市有住房, 一方面可以满足农民工的住房需求, 拉动建筑业没有泡沫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动与农民工定居生活相关的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将使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都被带动起来, 这是一个以庞大劳动者为支撑的内需, 它不仅使经济走入良性循环, 而且减少了经济运行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和风险性。解决农民工住房所引起的相关产业效应和社会综合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 2007.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问题;对策

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安顺、凯里等多地多名农民工妇女有关其社会支持网络相关问题的访谈调查,笔者获取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对贵州省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进行数据资料的后续分析中,笔者总结了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解决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一、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分析

(一)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

社会支持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被分为不同的类型,笔者在本文中将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分为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两个方面。

1、物质支持。物质支持包含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就业帮助、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主要负责给予农民工妇女在城市生存所必要的物质范畴的支持,其提供者大部分为相关的正式组织,也有部分物质支持来自个人。

2、精神支持。区别于物质支持,精神支持主要给予农民工妇女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干预、自我认同、情绪抚慰、情感寄托等精神层面的支持,其与物质支持同等重要。农民工妇女通常从丈夫、孩子、朋友及其他亲属处获取。

(二)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特征

就调查到的情况来看,贵州省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总体呈现网络规模小、网络紧密度高、网络趋同性强的特征。

1、网络规模小。网络规模是指社会支持网络中成员数量的多寡。根据调查发现,就贵州省农民工妇女的情况而言,其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偏小,且成员构成单一。主要成员多为亲属、朋友、同乡,成员数有限,成员构成单一,网络规模小。

2、网络紧密度高。由于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小、成员构成单一,导致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近乎一个“熟人社会”,在这个熟人团体中,农民工妇女与其他成员交往密切、互动频繁,整个网络的紧密度较高。

3、网络趋同性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个人条件素质的悬殊,农民工妇女的社会交际能力较弱,在城市不易融入新的社会交往圈,往往寻求与自己年龄、文化背景、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相近的同乡、同事、朋友、亲属的支持,其社会支持网络的趋同性偏强。

二、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对实地调研所得的资料数据分析,发现就贵州省农民工妇女而言,其社会支持网络当前普遍存在正式社会支持不足、非正式社会支持力量微弱以及社会支持的内容不够全面三大主要问题。

(一)正式社会支持不足。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支持。目前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大多来自亲属、同事、朋友、同乡,属非正式社会支持,而正式社会支持却严重不足。正式社会支持是指由政府及其他正式组织提供的专业技术性支持,其对于农民工妇女融入城市意义重大,通过正式社会支持,农民工妇女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维护自身权益以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等。但在现实情况中,农民工妇女却极其缺乏这种正式社会支持。

(二)非正式社会支持力量微弱。非正式支持主要是指农民工妇女通过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关系中获取的社会支持,直接表现为从亲属、同乡、同事、朋友处获取的相应物质与精神支持。由于正式社会支持的缺失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非正式社会支持在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扮演了主要角色。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往往规模小、紧密度强、趋同性高,农民工妇女往往通过它只能获取精神方面的支持以及有限的物质支持,其提供的支持力量较为微弱,难以切实保障农民工妇女融入城市的各方面的需要。

(三)社会支持的内容不够全面。通过非正式社会支持,农民工妇女能够获取一定的精神支持以及有限的物质支持(主要为财物支持),但其社会支持的内容远不够全面,普遍缺乏诸如社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法律维权、社会服务等物质支持。其提供者大部分为相关的正式组织,如妇联以及一些非营利机构、社区组织等。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务工难、失业、权益受损等问题,在这时通常妇联会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运用法律为其维权等方式,给予农民工妇女支持,帮助其获取生存必需的物质基础以及恢复由于利益受损而损失的相关物质权利。正是由于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中正式社会支持的不足,导致其社会支持的内容偏于狭隘,不够全面。这将直接影响农民工妇女融入城市的能力与效率。

三、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完善对策

笔者在总结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剖析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就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一)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大众对农民工妇女的认同度。政府应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引导社会大众对农民工妇女进行全新的、正确的、积极的认识,肯定农民工妇女为城市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对其诸如朴实无华、吃苦耐劳等积极品质进行颂扬,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为其树立正面的形象,为此给农民工妇女融入城市营造一个轻松的舆论环境,降低其受歧视程度。

(二)积极推进相关制度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积极推进相关的制度改革,主要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使得我国公民的相应权利与户籍紧紧捆绑在一起。农民工妇女进城务工后由于其农民身份,相应的权利得不到认可与保障,急需政府推进相关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尤其是农民工妇女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诸如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等政策提高农民工妇女的就业能力,通过政策促进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完备与成熟。此外,政府还应严格监督用人企业在为农民工妇女缴纳法定社会保险方面的力度,确保农民工妇女的社会保障权利得到法律保护。

(三)促进相应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其对农民工妇女的关注度与支持力度。政府应积极培育妇联在内的相关社会组织与团体。社会中相关的各类非营利组织是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构成部分,特别是妇联,能为农民工妇女融入城市提供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城市相关社会组织对农民工妇女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及支持力度还远远不足,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各相关社会组织应迅速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吸纳能力,为农民工妇女提供积极的、全面的、有力的、有效的社会支持,帮助其顺利融入城市,尽快完成自身的市民化转变。

(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社区平台为农民工妇女提供社会支持。社区应增强服务意识,促进自身服务水平的提升,转变观念,将社区内的农民工妇女纳入重点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有质量的社会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帮助农民工妇女解决人身安全、权益维护、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诸多现实问题,为农民工妇女在城市中构建一个值得信赖与可以依靠的平台,为其提供实实在在的社会支持。(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安黎黎,桂静.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1(35).

[2]陈羿右,胡娜,张秋菊.农民工社会支持来源现况研究一一以苏州地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

[3]秦阿琳.性别、移民与社会工作介入一一加拿大新移民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

[4]徐磊.关于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若干思考[J].商业经济,2010(06).

上一篇:员工上下班途中安全下一篇:协议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