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共4篇)
4月8日,由中国教师报和郑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新闻发布会在郑州正式举行。此次会议特别介绍了近年来经中国教师报发现、培育出来的九所课改典型学校,它们的课堂“教学范式”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九大“教学范式”分别是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和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这九所学校,都属于全国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课改典型,也是被当地教育部门确定的课改示范校。
“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襌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襌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这里的学生管老师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点评: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
不让教师进课堂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点评: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这里的学生怕下课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
如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的“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点评:“大单元教学”模式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立的首先是“人”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点评:从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到整体包干、整体验收,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从而使课堂走向重生。
丑小鸭如何变天鹅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
宁达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宁达的经验是不是“二手货”?是杜郎口的“翻版”,还是对杜郎口经验“继承与生成”的持续性发展?
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张项理校长说过的“名言”是:教育必须完成进化,既然要课改,就绝不做拖着尾巴的“类人猿”。
他七下杜郎口,和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校长达成共识: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
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他们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只要随意走进宁达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如同走进了人声鼎沸的“学习超市”。这里几乎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孪生”课堂。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点评:这所学校曾被认为是“捡破烂儿的学校”,但今天宁达中学已经成为全国课改名校,也成为了当地学生向往的学校。“自主与开放”是其核心价值,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技术与新文化高度融合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崔振喜校长说,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崔校长介绍说,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点评:102中学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硬件条件好的省会学校应该如何学习杜郎口。他们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了自己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安徽课改的“小岗村”
——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杨向春
蒲城县桥山中学
715500)
摘要:目前流行的高效课堂九大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待于继续研究解决。
关键词:高效课堂模式,实际操作,研究
近年来,国家提倡新课改。于是,中华大地新课改搞得轰轰烈烈。各种新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争奇斗艳,各有千秋。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是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等风靡全国的高效课堂模式。这些新课堂模式有共同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为辅助指导,把握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大致分为自学、合作、展示、反馈等环节;都把学生分为学习小组;以教师编纂的学案为阵地。这些教学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才、思维、语言组织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质得到全面的历练和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但是,笔者经过长期实的教学实践,明显感觉到这些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不切实际的地方,真正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课堂上采取学案教学,有把课本抛弃的可能,课后学生复习将无本可依。而且完全使用纸质的学案,时间长了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合理使用学案且不偏废课本,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这些高效课堂模式一般来说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教师点拨、当堂训练”等环节。自主学习,或者叫自主预习,这项工作往往放在上课之前,至少要占用一节自习课,其他的环节均放在课堂上。这样一来,以往一课时能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用两课时。中学生每天要学习的科目太多,每科课程均须这样安排,时间上显然不可能。而若没有课前自主学习环节,或者这个环节做得不到位,那么合作探究课堂展示等环节完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如何做好每一节高效课堂的时间分配,非常重要。
再次,高效课堂模式的中心环节是合作探究、课堂展示,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有配套的学习小组,以及学生自主管理规范。划分学习小组需要考虑到的实际问题很多,不然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合作探究的失败。至于学生自主管理规范的制定,必须涉及到教师权力及学校管理权限的部分丧失,说句实在话,估计会有阻力。
最后,高效课堂模式并不适合于所有学校,也不适用于所有学生。非常明显,这些模式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于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较高,思维活跃,纪律较好的重点班的学生,使用高效课堂模式教学,会取得完美的效果,效率远远高于传统课堂模式。但是对于学习目的不强烈、纪律较差的普通班学生,高效课堂模式很难实行。学生学习动机不明,没有自主探究的动力,纪律性差,没有自主管理的能力,合作探究的时候,往往谈一些与课堂不相干的闲话,课堂自由散漫乱哄哄,而没有任何效果。可以说,高效课堂模式能否成功实施,最关键的因素是学生的素质。
总而言之,这些高效课堂模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但是,高效课堂模式真正实行起来,有各方面不切实际的地方,难度很大,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茹宗志、李军靠《教育学教程》,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2]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
作者:杨向春 单位:陕西省蒲城县桥山中学
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 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3、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点评: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 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
4、山东微山夏镇一中西校的“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
微山湖上的教育先锋——齐鲁大地上又崛起的一所明星学校。该校在近三年内崛起。以显著的教学质量成为百姓心目中最信赖的学校。
“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不是固守而是创生,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现实落脚点。该模式找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最佳契合。
该模式概括为“一堂课”、“一张纸”。
“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其基本结构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分为自学、释疑、达标三大板块;分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七个环节。其中,合作探究为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的“对接链”,使二者合为一体。自学包括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和纠错互评四个环节;释疑包括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和提炼总结五个环节;达标包括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两个环节。三大板块相互兼顾、相互关联。
同时,该模式以“教学案”为载体。“教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一方面它是教师集体备课的抓手,便于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它是学生自学的罗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点评:“‘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破解了素质教育的难题,没有高调、空洞的理论说教,而都是一些实在、高效的教育细节,不仅仅是便于学生学习,还饱含了浓浓的人文关怀。该校的教学案解决了编写与使用的难题,这样简洁与有效地教学案使人眼前一亮,它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好,而且更好地学。有效挖掘了师生每一个人的潜力,让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解决了教育面向全体的难题,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了发展。
5、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点评: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6、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与新知的徐翔校长一样,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也是一个主张“学习即临帖”的校长。因为“临帖”的“不走样”,天卉中学的课改很快就显现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仅一举在全县夺魁,而且有四门主要功课成绩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
如今,天卉中学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观学习,其“临帖”杜郎口而“破帖”形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因其更具课程的变革意义,愈发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课改理念”。
学生这样评价:“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们独创的“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他们借助各种文艺手段,说学逗唱演,比的正是谁的班级文化更出彩。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预习展示课”环节,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展示课”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点评:“大单元教学”模式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实现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7、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美谈”。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 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点评:从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到整体包干、整体验收,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从而使课堂走向重生。
8、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类似于“杜郎口旋风”,宁达中学的崛起被媒称之为“宁达现象”。
宁达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宁达的经验是不是“二手货”?是杜郎口的“翻版”,还是对杜郎口经验“继承与生成”的持续性发展?
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张项理校长说过的“名言”是:教育必须完成进化,既然要课改,就绝不做拖着尾巴的“类人猿”。
他七下杜郎口,和大多数中国名校共同体的校长达成共识: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
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他们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只要随意走进宁达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如同走进了人声鼎沸的“学习超市”。这里几乎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孪生”课堂。
“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点评:这所学校曾被认为是“捡破烂儿的学校”,但今天宁达中学已经成为全国课改名校,也成为了当地学生向往的学校。“自主与开放”是其核心价值,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9、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崔振喜校长说,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崔校长介绍说,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点评:102中学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硬件条件好的省会学校应该如何学习杜郎口。他们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了自己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10、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 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徐 宾
3月3日我们在葛校长的带领下一行四人参加了在山东举行的“第八届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并对即墨二十八中、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进行了实地学习,学习了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及即墨二十八中“五步十环节课堂模式”。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前“三”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整体性教学。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 “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而我对即墨二十八中“五步十环节课堂模式”印象最深,他们的“和谐互助”课堂更是让人拍手叫绝.下面我重点谈一谈这种模式的特点及观摩体会.和谐互助教学即在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后,把全班学生按照一个好,一个差的方式进行排座,两个人中成绩好的作为师傅;成绩差点的就是学友。师徒搭配是实施“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前提。而在实施“和谐互助”教学时,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策略。
我听了一位孙老师的初二物理课,他在第一步导入新课以后,就让学生们交流预习。老师始终穿插在各对师徒之间,观察、答疑,然后让师徒上讲台就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作全班讲解。
第二步互助探究时,师徒共同学习例题。之后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习题,师徒各自独立做题,互相纠错。徒弟会的先让徒弟讲,徒弟不会时,师傅给徒弟讲;师徒都不会的时候,师傅向其他师傅请教后给徒弟讲。最后都不会时,由老师点拨。
第三步分层提高环节,老师出示不同难度变式题,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放弃1—2道基础题,挤出时间做难题。之后,集体交流,订正答案,徒弟解决不了的题让师傅帮忙解决,较高难度的题目经老师点拨后小组讨论,分层练习。第四步总结归纳时,师徒交流、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集体交流,老师点评、提升。
第五步巩固反馈:老师出示两个典型题,让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并让师徒互批,老师总结提升。
以上是一节完整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过程的缩影。在孙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就如是一位成熟老师在讲解,表达清晰,准确到位。整节课,孙老师总共讲了不到10分钟,而学生们却学得热火朝天,同桌之间有讲的,有听的,有练的,课后测试成绩出人意料的好。一节课,别的老师费尽口舌才能讲完的内容,在孙老师的寥寥数语中却高效完成了,这不能不让人惊讶。
这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的先教后学变为高效课堂教学的先学后导,将“勤”教师、“控制者”转变为“懒教师”、“引领者”;将“懒”学生、被动学习变为“勤”学生、“主动学习”;
自己在以前的教学中,老是不放心学生,担心他们掌握不好,不敢完全放手,但是学习了这种模式之后,我觉得完全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但模式中老师讲的少了,并不意味着老师轻松了,可以偷懒了,课堂上讲的少是化繁为简,提炼精华,因为老师讲的越多,学生想的就越少;教师导的水平越高,学生学的效果就越好,所以这种模式对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进一步的钻研教材,高效备课。
杜郎口中学学习体会——支莉娅
上周我有幸远赴山东考察学习教改实施情况。通过看课、观察、交流,力求感受一个真实的杜郎口中学。现将我的所见、所感、所思向大家作如下汇报: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自由奔放的自主课堂。
教室没有讲台,内外4面黑板,教师站立在学生中间或后方,似有似无地淹没在人群中。学生每六人一组,餐桌式围坐在一起,有翻看课本的,有查阅资料的,有低头做预习笔记的,有相互探讨交流的,还有自由走动的。让听课的教师着实摸不着头脑。但仔细观察,学生都在积极的“动”----动手、动口、动笔、动脑。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都有统一的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1、强化预习。
预习是杜郎口中学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与方式。教师提前备课,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然后指导学生提前预习,并且不断提高学生预习的水平。在预习阶段学生要阅读课本和课外学习材料,掌握学习内容、拓展知识面。通过完成课后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新内容,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分组学习。
在分组学习阶段,各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围绕自己的学习任务,或自主学习,或相互交流,或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合作讨论式的学习模式,可以“以优带差、以差促优、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整体提高。
3、课堂展示。
学生可以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彼此的内容,减轻了每个小组的学习负担,又能够共享学习成果,从而达到全面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也可以一个人给全班同学展示学习的成果,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通过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理清了思路,巩固了学习知识,掌握或交流了学习方法,增强了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教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
4、教师点拨。
受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内容学习得不深不透,这时教师就会适时点拨。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或争论,或提供范例强化。通过多种方式修正学生的知识结构,指导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5、总结拓展。
杜郎口中学课堂学习的最后环节一般都是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收获。在小结的内容方面,学生可以总结所学基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可以提出解题的各项注意点,也可以交流从其它小组受到的启示,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杜郎口中学收获很大,但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也有一些困惑。
1、预习占用大量的时间,学生巩固练习大幅度减少,是否适应中考这样的考试?
2、通过同学的展示获得知识,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知识、技能如何得到拓展和提高?
3、学生大量板书费时费力,能否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课堂绝大部分时间放手给学生,自主课堂不是自由课堂,教师如何控制好课堂?
5、如何将杜郎口中学这样特色课堂转化为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这才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
有感于“第八届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刘扣芬
各位老师,下午好。
上星期,我有幸去山东参加了 “第八届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其间对济南杜郎口中学、青岛昌乐中学、即墨二十八中等学校进行了关于“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地考察和学习。
此次的行程安排相当紧张。四天中一共听取了六场专题报告,观摩学习了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二十多节教改示范课。
作为全国的教改先进典型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模式也肯定不是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成功的。但专家们的解读和课堂呈现出来的实际现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下面我就选择几个自己认为有意思的插曲和他们的做法跟大家汇报一下。讲得不好,请多包涵。
一、酒文化与课堂教学
河北省围场天卉中学的李校长把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比喻为酒席上劝酒(在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大到国宴,小到家宴,都要喝酒),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你不喝,我来喝,你看着办; 第二种是,你不喝,我就灌,不信你不喝;第三种是,你喝,我不喝,我在旁边给你斟。这个比喻我觉得很有意思,它很形象地道破了教学的真谛:教不能强求,教不是权威,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自学,而且是心甘情愿地自己学。
二、董存瑞与课堂教学 中国教师报资深记者,《现代课堂周报》的主编褚清源老师,他把哪些还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改革重要性的、不愿意或拒绝接受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的、不相信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仍然像老黄牛一样扑在作业本上的、仍然抓住三尺讲台不肯放的老师比喻为董存瑞,把这些老师废寝忘食的教学生活比喻为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勇敢地扛起炸药包光荣地走向死亡的过程。革命要胜利,这是铁定无疑的。但用生命换取胜利是残酷的。
三、黑板与课堂教学
走进杜朗口中学的教室,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外墙上还有一块大黑板,其中前后两块被划成7小块,其余两块被划成9小块,这四块黑板可以同时让32个学生在上面展示(他们的班容量是32到35人)。听课时(听课学习的老师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任何班级)看到最多的现象是学生不停地在黑板上写。写得很快且非常工整,正确率也很高(绝非一日之功)。杜朗口中学分管教学的张校长介绍说,在黑板上写和在作业本写有本质的差别,作业本上写的东西只有老师一人看,而黑板上写的除了老师以外还有全班的同学、其他班的同学、甚至听课的老师等都会看到,那他必定是要用心写的,用心后写出来就不仅仅是作业了,他应该是一幅作品。他们的学生天天多在做作品,在作品中增强自己的信心,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学生与课堂教学
杜朗口中学的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学生五到六人一小组,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老师总是站在学生的后面。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谁有想法站起来就说。可以直接在教室里自己的展板前互相质疑和解答,学生实在搞不清楚的时候就向老师请教。教室的横梁上写着“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我能学,我会学”,张校长在报告中介绍说,他们就是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从“不敢说”培养成了“敢说”、“能说”、“会讲”、“会问(质疑)”。她还强调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非常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还很利于老师的成长和提高,是真正的教学相长课堂。
五、校长与课堂教学
杜朗口中学的张校长在总结他们的课堂改革为什么能成功时,讲了这么一句话,没有崔校长就没有杜朗口的课改成功。崔其升是杜朗口中学的一把手校长。他担任校长后,在学校上了很多学科的课,而且要求自己要上就一定要上得最好,推行改革不能靠手中的权力镇压,要用自己的言行树立权威。如果学校有什么新举措,一定是校长第一个带头开课,称之为“引领课”,接下来是每一个中层领导上“观摩课”,再下来是年级部主任等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最后才到普通老师上“过关课”。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到如今这个形式,中间进行了若干次的修正完善和提高,每次改变都是校长第一个带头,然后其余领导跟进,最后教师响应。他还亲自担任了初三年级的班主任,结果各项考核指标都是年级最好的。
在我听的所有报告中这一段最让我震撼和感动。最后我想说一下自己对教改的一点点想法
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我已经记不清听了多少场了,每次都是听得时候热血沸腾、跃跃欲试,过后仍一切照旧,即使有想法和行动也是浅尝辄止。
现实中有那么多老师、那么多领导在不断的参观学习(据介绍每年去杜朗口中学取经学习的老师多达十几万)。但学习是一回事,实践又是一回事,成功更是一回事。就像我刚才说的,过人经典之处,肯定不是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成功的。
崔校长曾讲过“越是创新的东西,越要在中考上站住脚,否则就会被舆论淹没”; “升学率上不去,老百姓不答应”。我的理解是千改万改,万改千改,分数永远是硬道理。即墨中学为什么成功,因为即墨市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中80﹪的是他们学校的学生,杜朗口中学为什么成功了,因为它是那个地区中考成绩最好的学校。正所谓名人讲的话就是名言,是也是,不是也是。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推荐阅读:
参加全国高效课堂现场会有感06-16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09-26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05-27
《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06-09
高效公开课堂教学反思06-10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范文07-22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09-14
构建语文教学高效课堂09-29
推行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效果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