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17年安全生产巡查(精选5篇)
第五组工作方案
2017年8月
日
河北省2017年安全生产巡查
第五组工作方案
为确保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河北省2017年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巡查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巡查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推动落实、追责问效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七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以查问题、促整改为主要任务,督促衡水市人民政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推动全市整体本质安全水平提高,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方面。重点检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情况,学习贯彻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情况,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巡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
(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开展方面。重点检查贯彻落实省安委会、省安委办《河北省标本兼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的意见》,构建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立全方位预防控制体系,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情况。
(三)完善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方面。重点检查按照《河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要求,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以及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击伤和工作职责,制定完善权力和责任清单,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级各层面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职责履行情况等。
(四)健全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方面。重点检查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建立和强化“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机制,市、县、乡三级安全监管机构建立和人员配备,将安全监管执法机构列为政府行政执法机构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制定落实,强化基层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完善各类功能区安全监管体制情况等。
(五)推进依法治安方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意见》,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长效意见》,严历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情况;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等。
(六)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方面。重点检查组织开展煤矿全面安全“体检”和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开展烟花爆竹、冶金、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水上交通、消防、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等情况。
(七)加强安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重点检查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安全经费保障,加强执法车辆和装备建设,推进安全信息化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和职业健康工作情况等。
二、方法步骤
按照《2017年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流程》,切实做好组织准备、进驻实施、巡查报告、巡查反馈、问题处置、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各环节工作,结合巡查重点定人员、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限,采取点线面结合、会议与谈话结合、受理信访与抽查暗访结合、立查立改与媒体曝光结合、移交移送与约谈警示结合、情况汇报与随机报告结合的方法,按照“准备、检查、报告、反馈”四个步骤组织实施。
(一)准备阶段(8月13日——8月15)
1、根据《河北省2017年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方案》制定切合实际的《第五组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方案》。2、8月13日,巡查组进驻衡水市。3、8月14日上午,召开巡查进驻沟通会。巡查组与衡水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市安委办主任当面进行沟通,认真听取衡水市对巡查工作和召开巡查动员会议的意见建议。4、8月15日,召开巡查动员会。巡查动员会议以全市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巡查动员会上,衡水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作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专题汇报,巡查组组长向被巡查的市政府通报巡查工作的主要任务、计划安排和要求。会议由被巡查的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市主会场参会,各县(市、区)比照市主会场参会范围设分会场,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县(市、区)分会场参会。
根据工作需要,巡查组随机听取市直其他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重点了解分析衡水市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5、8月15日,发布信息接受监督。在衡水市主要新闻媒体发布动员会消息,公告巡查重点和时间安排,公开投诉咨询电话和驻地,受理社会公众安全生产方面的来信、来电、来访。新闻稿要参照省巡查办提供的新闻稿模板起草,并经巡查组组长审定。
(二)检查阶段(8月16日——9月15日)
1、对市级层面进行巡查(8月16日——8月25日)
一是查阅市委、市政府收发的有关文件、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资料,被国务院巡查有关重要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是对市安委会相关部门(不少于5个)进行巡查,查阅相资料。
三是对市安委会主任、副主任及所有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谈话。
四是召开市安委会成员单位代表、市三级安监系统代表、重点企业代表座谈会。
五是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等。
2、对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和重点企业进行巡查(8月28日——9月12日)。
对5个重点县(市、区)和近三年发生过较大以上事故的县(市、区)进行巡查,在其中的2个县(市、区)各抽查1个乡(镇)。
一是查阅县(市、区)委、县(市、区)政府相关资料。二是对县(市、区)安委会相关部门进行抽查,查阅相资料。三是抽查乡(镇)(不少于2个)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及市党委、政府有关重要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
四是随机抽查企业(不少于15家)。主要检查企业安全生产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
五是根据掌握的重大隐患问题线索,视情况派人员赴实地暗访,了解真实情况;
3、梳理问题,汇总情况(9月13日——9月15日)一是各小组或个人汇报检查情况。
二是对发现的成绩和亮点进行归纳提炼,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
三是讨论确定巡查报告提纲和意见建议。
(三)报告阶段(9月16日——9月29)
1、根据讨论确定的提纲和意见建议,撰写“第五组巡查衡水市安全生产工作报告”。
2、“巡查衡水市安全生产工作报告”经组长审定后,向省安委会报送。
3、参加省安委会巡查专题汇报会或安委会全体会议。
(四)反馈阶段(适时)
1、根据省安委会审定的巡查报告,起草向衡水市的反馈意见稿,并报省巡查办审核。
2、与衡水市协调确定反馈时间、方式、对象等相关事宜。
3、待巡查办向衡水市政府发函后,按通知具体时间向衡水市政府反馈巡查情况。
三、任务分解
按照《河北省2017年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方案》要求,巡查工作由组长负总责,副组长负责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准备阶段的工作(8月13日——8月15日)1、8月13日,召开预备会。组织进一步学习相关文件资料,对巡查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时间节点、人员分工和工作纪律要求进行明确。2、8月14日,召开巡查工作沟通会,由组长葛立芳同志组织,与衡水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市安委办主任当面进行沟通,征求对巡查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协调确定召开巡查动员会的相关事宜。3、8月15日,召开巡查动员会,由组长葛立芳同志动员部署巡查工作。
(二)检查阶段的工作(8月16日——9月12日)
1、市级层面的巡查(8月16日——8月25日)
为全面搞好市级层面巡查工作,确保巡查工作质量、效率双落实,成立资料检查组、巡查谈话组、座谈约谈组、暗查暗访组、信访受理组展开巡查。
(1)资料检查(2天)(2)巡查谈话(3天)(3)座谈约谈(3天)(4)暗查暗访(2天)(5)信访受理(随机)
2、县(市、区)级层面的巡查(8月28日——9月12日)对县(市、区)层面巡查工作,对5个重点县(市、区)和2个发生过较大事故的县(区)逐个进行巡查,每到一个县(市、区)采取听取汇报、人员编组、同步展开的方式进行。巡查时间原则上每个县(市、区)2天,被抽查乡(镇、街道)的县(市、区)增加1天。
3、梳理问题、汇总情况(9月13日——9月15日)一是9月13日各小组和个人梳理检查情况。
二是9月14日召开巡查组汇报会,由组长负责组织,各小组负责同志或个人汇报检查情况,讨论确定巡查报告提纲和意见建议。
三是9月15日巡查组返回石家庄市。
(三)报告阶段工作(9月16日——9月29日)
1、根据讨论确定的提纲和意见建议,撰写“第五组巡查衡水市安全生产工作报告”。
2、“巡查衡水市安全生产工作报告”经组长审定后,向省安委会报送。
3、参加省安委会巡查专题汇报会或安委会全体会议。
(四)反馈阶段工作(适时)
1、根据省安委会审定的巡查报告,起草向衡水市的反馈意见稿,并报省巡查办审核。
2、与衡水市协调确定反馈时间、方式、对象等相关事宜。
3、待巡查办向衡水市政府发函后,按通知具体时间向衡水市政府反馈巡查情况。
四、纪律要求 在巡查期间,所有成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巡查工作制度和要求,并做到:
(一)严格工作纪律和保密规定,如实报告巡查工作情况,不得隐瞒、歪曲、捏造事实。
(二)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要求,不得以权谋私、徇私舞弊。
(三)对巡查中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不得擅自表态和处置。
(四)不准私自接受媒体采访和对外发布与巡查工作相关信息。
(五)无极特殊情况不准请假,必须请假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权限进行审批,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并做好工作交接。
2013年9月, 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 河北省随即印发了《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提出到2017年, 实现河北省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2013年9月,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到石家庄市督察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要求争取在5年内让省会石家庄摘掉污染城市的帽子。
2013年10月,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促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新动力。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 要求19家火电企业36台燃煤机组年底前完成除粉尘改造。
作体制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除日常巡回检查外,还应每隔__个月对护栏进行定期检查。A.1 B.2 C.3 D.2~3
2、机车车辆无论是否属于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其上部高度至钢轨顶面的距离不得超过__,其两侧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400mm。A.6000mm B.4800mm C.3600mm D.3000mm
3、第二方审核旨在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方提供__。A.社会的保障 B.信任度
C.信任的证据 D.依据
4、下列属于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的是()。A.信号缺陷 B.标志不清 C.标志缺陷 D.其他错误
5、__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A.数安 B.数毫安 C.数百毫安 D.数十毫安
6、单位体积内空气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相对于某一基准面产生的重力位能所呈现的压力是矿井风流的__。A.静压 B.动压 C.全压 D.位压
7、甲是某面粉厂的总经理,1年前经培训考核取得了安全培训合格证。按照有关规定,现在甲需要进行12学时的安全生产管理再培训。下列培训内容,属于再培训重点内容的是__。A.面粉粉尘危害知识 B.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C.公司安全规章制度
D.预防面粉粉尘爆炸新技术
8、__是矿山企业最基本的基础安全培训。A.择期培训 B.领导培训 C.全员培训 D.培训
9、甲是某公司起重机司机,1年前通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因工作调整离岗8个月,现又调回起重机司机岗位,则甲必须经__,确认合格后才可上岗工作。
A.全面健康体检
B.起重机操作技能培训 C.起重机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D.起重机安全理论考试
10、油浸式变压器所用油的闪点在__之间,属于可燃液体。A.100~135℃ B.135~160℃ C.160~195℃ D.195~220℃
11、易燃固体、自然物品火灾一般都可用__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A.泡沫 B.干粉 C.酸碱 D.干砂
12、根据国标GB 14648—1993《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等级》的规定,机上人员失踪39人时,属于__。A.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B.重大飞行事故 C.一般飞行事故 D.轻微飞行事故
13、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__,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A.斜射 B.向底部射 C.向周边射 D.吊射
14、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满前__个月内,持证者应到原注册管理机构办理再次注册手续。A.1 B.2 C.3 D.4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审,评审时应有__的参与;如可行,应对培训方案进行修改以保证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A.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者 B.职业安全健康评审组 C.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 D.职业安全健康信息员
16、__是利用相同的或相似的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A.对照、经验法 B.逻辑推理法 C.因果关系法 D.类比方法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伤的是__。A.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B.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C.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D.患职业病的
18、烟花爆竹运输通行证由__负责发放。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国家质检总局 C.公安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9、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__。A.激励原则 B.动力原则 C.能级原则 D.监督原则
20、气体灭火剂的使用始于__。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21、必须利用城市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同城市以外的机构联合起来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政府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是__紧急情况。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2、应急预案应进行合理的策划,做到__,反映本地区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A.整体协调 B.措施到位 C.领导有力 D.重点突出
23、未成年工是指__。
A.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B.年满16周岁未满20周岁的劳动者 C.未满20周岁的劳动者
D.年满18周岁未满20周岁的劳动者
24、__应当在劳动就业上给予特殊的保护。A.女工和未成年工 B.有残疾的职工 C.女工怀孕期间
D.未成年工和有特殊情况的工人
25、《职业病防治法》第15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__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竣工之后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包括__。
A.加强执法监督,由国家对煤矿安全实行监察
B.实行政企分开,按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改革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C.把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分开,实行垂直管理 D.加强“预防为主”的监察原则 E.强化有效安全管理
2、敞开楼梯间应符合__要求。
A.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B.当低层建筑的层数不超过4层时,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C.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其他房间的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D.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 E.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3、煤矿安全监察实行__的管理体制。A.横向管理 B.垂直管理 C.分级管理 D.分级监察 E.行业监察
4、犯罪的特征是__。
A.实施的行为不具有应受惩罚性 B.实施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C.实施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D.实施的行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 E.其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5、作业场所监督检查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业场所监督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__。A.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 C.职业危害和劳动保护 D.党风廉政和效能监察 E.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
6、下列属于矿长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的情况是__。A.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决策
B.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C.职工提出的改善劳动条件的建议和要求的处理情况 D.重大事故处理情况 E.矿山工作管理与安排
7、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__。A.电工作业 B.木工作业 C.金属焊接 D.锅炉作业 E.公交车司机
8、对安全设备的管理__环节都要达标。A.策划 B.设计 C.安装 D.改造 E.报废
9、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__。
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报警;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
10、确定净化方案的原则包括__。
A.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
B.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应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C.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 D.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E.确定净化投资额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书面程序,以便对职业安全健康文件的__,以及对职业安全健康有关资料进行控制。A.识别 B.批准 C.发布 D.撤销 E.销毁
12、在__过程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A.安全检查过程中 B.生产过程中 C.作业环境中 D.劳动过程中 E.劳动准备中
13、压力管道施工质量全面检查的重点方面是__。A.管道及其元件方面 B.支吊架方面 C.焊接方面
D.隔热防腐方面 E.外观方面
14、在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包括__。A.触电 B.灼烫 C.高处坠落 D.化学性爆炸 E.药品伤害
1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抑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事故对员工、居民和环境的危害。因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__措施。A.合同 B.组织 C.经济 D.技术 E.行政
16、安全系数是指零件在理论上计算的承载能力与实际所能承担的负荷之比值。确定安全系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等。A.环境条件的影响
B.使用中发生超负荷或误操作时的后果
C.为提高安全系数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否合算 D.使用时发生结构设计的变更 E.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
17、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危害的控制措施有__。A.屏蔽作业 B.湿式作业
C.采用密闭、通风、除尘系统 D.采用吸尘器 E.戴防尘口罩
18、劳动防护用品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__。A.防触电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尘用品 D.防毒用品 E.防振动用品
19、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__的有效性,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A.工艺性能
B.操作人员学历水平C.操作人员基本素质 D.安全管理 E.安全防范能力 20、《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三种程序是__。A.简易程序 B.特殊程序 C.一般程序 D.公开程序 E.听证程序
21、《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__或者未指定__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 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 E.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22、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集计算机__于一身,能够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直观、形象地提供重大危险源信息,以及发生事故后抢险、救援信息,有利于有关领导及时、准确地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造成的各项损失。A.数据收集 B.数据管理 C.多媒体
D.地理信息系统 E.危险源信息系统
23、职业病按发病过程可分为__三种病型。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中毒严重度 D.亚急性中毒 E.突然晕倒
2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中的文件审核的目的是__。A.确定是否进行现场审核 B.对现场审核的补充 C.为现场审核做准备 D.收集充分的信息 E.提出体系存在的问题
作业的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及时、准确的职业病统计信息是职业健康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最常用的职业病调查统计方法是__。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2、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__。A.安全管理系统 B.安全监测系统 C.安全评估系统 D.警报系统
3、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不包括__。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 D.为企业宏观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A.省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所在地上级人民政府
5、我国开展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属于__。A.安全预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专项评价
6、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价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__。A.符合性 B.有效性 C.灵活性 D.合规性
7、与乙炔长期接触的部件,其材质应为含铜量不高于__的铜合金。A.85% B.75% C.70% D.060%
8、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不包括__。A.电气安全评价 B.定性、定量评价 C.生产工艺简介
D.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9、依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矿山建设工程必须按照__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管理矿山的主管部门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10、国家将安全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下列指标中,纳入该纲要的是__。A.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 B.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 C.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D.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1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以__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A.系统安全 B.安全系统 C.本质安全 D.持续改进
12、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号),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__管理。A.生产许可证 B.产品许可证 C.产品合格证 D.安全标志
13、__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D.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14、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品厂房安全窗应向外平开,宽度不小于__m、高度不小于__m,窗台高度不高于地面__m,不得设置中梃,利于快速开启。A.1;1;0.5 B.1.5;1;1 C.1;1.5;0.5 D.1;1;1
15、《安全生产法》的许多条文都是围绕着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规定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围绕着保障__这个核心抓好安全管理工作。A.预防为主的原则 B.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C.权责一致的原则
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16、以下有关混合爆炸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__。
A.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即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弱
B.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在0.1~2.0MPa的压力下,爆炸下限变小,爆炸上限变大,爆炸范围扩大
C.若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大,火焰在其中越难传播,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D.若在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氮等),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17、某生产经营单位的市场部门正在开展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的运行模式,该项工作属于体系运行的__阶段。A.策划
B.实施与运行
C.检查与纠正措施 D.管理评审
18、__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A.生产性粉尘 B.生产性灰尘 C.生产杂物 D.生产废弃物
19、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总计50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__。A.限期改正,予以处罚 B.限期改正,予以警告 C.限期清退,不予处罚 D.限期改正,适当处罚
20、下列属于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的是()。A.信号缺陷 B.标志不清 C.标志缺陷 D.其他错误
21、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非责任事故的是__。A.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B.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D.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的事故
22、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一般为__年,有效期满前3个月,持证者应到原注册管理机构办理再次注册手续。A.2 B.3 C.4 D.5
23、内审员培训是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关键。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通过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开展编写体系文件、初始评审、__等工作的能力。A.进行审核 B.体系策划 C.实践
D.制度制定
24、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__、__、__等几方面入手。A.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法律法规 B.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信息交流 C.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安全管理
D.安全技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信息交流
25、划分评价单元格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其划分能够保证__。A.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前期准备 B.安全验收评价的顺利实施 C.安全验收评价人员的分配 D.安全验收评价责任的落实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重大、特大事故发生最多的是从事__的生产经营单位。A.矿山开采 B.第二产业 C.第一产业 D.航空航天 E.建筑施工
2、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遵循__的原则。A.公平B.公正 C.合 D.公开 E.从重处理
3、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基本职责有__。A.依法负有本单位生产安全的一切责任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E.保证本单位生产的有效实施
4、下列站房,属于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是__。A.污水处理站、通讯总站 B.计算中心、消防泵站 C.制氧站、煤气站 D.消防泵站、通讯总站
E.变配电站、锅炉房、空压站
5、依照我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__。A.自愿标准 B.国际标准 C.推荐标准 D.行业标准 E.国家标准
6、《消防法》规定,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__。
A.合理的位置
B.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C.城市的边缘
D.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E.易于运输的地方
7、生产经营单位应首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重点提供和描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活动过程的__。A.依据 B.方法 C.程度 D.要求 E.范围
8、学习实施《安全生产法》,应当掌握贯穿于全部立法过程和法律条文的指导思想和思路,这就是《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该基本原则包括__。A.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B.预防为主的原则 C.权责一致的原则
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E.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
9、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__情形,应当从重处罚。
A.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的,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B.1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C.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力,其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的 D.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的
E.3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10、实现冲压机械安全保护的根本途径是__。A.采用复合膜、多工位连续模代替单工序的模具 B.提高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C.履行安全人机原则
D.在模具上设置机械进出料机构 E.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1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责任是__。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B.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C.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D.购买消防器材和建立消防专业队伍
E.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12、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为__。A.充足项 B.不足项 C.整改项 D.改进项 E.错误项
13、注册工程师因__情形,所在单位应向注册管理机构办理注销注册。A.脱离安全工作岗位连续满半年 B.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C.受刑事处罚的
D.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
E.同时在两个以上独立法人单位执业的
14、我国已将__等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A.石棉 B.铜 C.苯 D.砷
E.氯乙烯
15、统计推断是统计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下列有关统计推断方法和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
A.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重要方面 C.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特征
D.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程度
E.假设检验常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差异的引发原因
16、属于确认致癌物的是__。A.铜 B.锌 C.石棉 D.氯乙烯 E.芳香胺
17、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告知从业人员的事项包括__。A.生产经营计划 B.作业场所危险因素 C.环境保护政策 D.事故应急措施 E.安全防范措施
18、《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可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的是__。A.企事业单位的领导 B.国家劳动安全监察人员 C.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D.工会劳动保护委员会委员 E.中国共产党员
19、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有__。A.《安全生产法》 B.《工会法》 C.《消防法》
D.《道路交通安全法》 E.《劳动法》
20、公安消防机构对火灾事故调查的权利有__。A.火灾扑灭后,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 B.调查、认定火灾原因
C.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D.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E.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21、法的特征包括__。
A.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B.法是依照特定程序制定的 C.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D.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E.法具有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的原则
22、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__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
A.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部门 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C.国家劳动保障部门 D.国务院新闻办公厅
E.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
2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__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A.交通管理 B.建设管理 C.市政管理 D.城市规划 E.城市管理
24、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__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A.原料 B.产量 C.流向 D.存量 E.用途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将于3月1日生效。条例坚持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严密的责任体系和完善的系统治理提升安全生产总体水平。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2017年1月12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
第三章
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特别规定
第四章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五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六章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七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和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遵循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相衔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健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对国家安排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严格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障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风险因素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承担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其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范围,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本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承担安全生产委员会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和地方标准,并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其他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应当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将安全生产纳入行业领域管理内容,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第七条
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监督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督促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参与安全生产检查、事故调查处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意见。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扶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促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加强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快成果转化,支持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工艺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保障能力和水平。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单位应当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援、报告重大事故隐患、举报生产安全非法违法行为、研究安全生产理论和创新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以及在安全生产考核中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前款规定的各项标准以及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强令职工冒险作业。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考核要求等内容。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强化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形成包括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中层部门及其负责人、班组和班组长、具体岗位及其从业人员以及各类专项工作负责部门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七)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除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职责外,应当落实下列安全生产事项:
(一)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听取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形成会议纪要;
(二)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全面检查,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三)每年至少组织并参与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迅速组织抢救,做好善后处理工作,配合调查处理;
(五)每年向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和个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下属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落实前款规定的有关职责和事项。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应当专项用于下列事项:
(一)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以及安全设备、设施、器具的更新、改造、维护、检验检测和校验;
(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以及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
(三)安全生产风险因素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四)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更换和安全生产津贴、奖金发放;
(五)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
(六)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事故救援演练以及救援队伍建设;
(七)安全生产评价、评估和标准化建设;
(八)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事项。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机械制造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储存等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或者本省确定的标准自行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并落实下列要求:
(一)制定标准化建设规划,明确标准化建设管理部门,将标准化工作情况列入考核内容;
(二)组织创建标准化完成后应当安排不少于六个月的试运行;
(三)每年向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标准化建设及其运行情况;
(四)将标准化建设内容纳入班组、车间、厂级定期教育培训内容;
(五)建立标准化运行质量与效果自评估制度,并将评估结果经内部公示后通报相应评审组织单位。
微小企业的操作岗位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和实施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监督考核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台账、档案制度以及会议机制;
(二)安全生产检查、风险因素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三)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障制度;
(四)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
(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六)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七)职业健康保障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管理制度;
(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制定、修订与演练制度、事故报告以及调查处理制度;
(九)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和外来进场施工队伍管理制度;
(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机制执行效果评估以及修订制度;(十一)其他有关安全生产制度。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班组建设,强化以岗位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
(一)建立班组和岗位人员交接班安全交底、班前会提示讲解、班后会评点分析等安全管理制度;
(二)设立班组不脱产安全员,并明确其职责;
(三)支持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四)当次生产活动结束后,班组各岗位人员应当对负责的设备、作业场地、安全防护设施、物品存放等进行安全检查。
在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装卸单位等高危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危险岗位,建立并实施班组内部安全互联互保、班组岗位描述、岗位风险辨识、管理人员对班组风险审核、岗位操作前手指口述、作业现场操作前风险确认等制度。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应当在每次上岗前进行岗位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操作。岗位安全检查包括下列事项:
(一)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臵的状态;
(二)岗位安全措施、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作业场地以及物品堆放符合安全规范;
(四)个体防护用品、用具齐全、完好,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五)正确使用设备、设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操作规程。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风险因素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实施分级管控,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分别建立台账,如实记录辨识的风险因素、排查出的问题、事故隐患和整改信息,并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向从业人员公示或者通报。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发现的风险因素和事故隐患及时管控、整改。隐患整改应当制定方案,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对因限于物质、技术等条件不能及时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应当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微小企业应当每日进行岗位检查和安全排查,查找作业岗位的危险因素,及时消除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不能消除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臵、配备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待遇不得低于同级同职其他岗位管理人员,并享受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有关待遇。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有关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安排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并持证上岗;
(二)对新进人员、实习人员进行厂、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培训;
(三)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培训;
(四)对调岗或离岗六个月以上人员进行车间、班组两级教育培训,对临时转岗、换岗人员进行新岗位教育培训;(五)协同外来施工单位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培训;
(六)与劳务派遣单位分别对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教育培训;
(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教育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教育培训时间、内容、考核结果等。培训考核结果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考核的人员和从业人员本人签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并达到下列要求:
(一)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在编制项目设计文件时,应当同时编制安全设施设计文件或者在设计文件中包含安全设施设计内容。需要报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文件应当随项目设计文件一并审批;
(二)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经审查批准的安全设施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不得擅自改变安全设施设计;?
(三)在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当同时对安全设施进行调试,对其效果作出评价,形成报告。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和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应当对承包、承租单位有关安全生产条件和资质进行核验,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不得发包、出租。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承包、承租单位或者个人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在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包、租赁合同中,依法对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以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应急救援、经济赔偿、事故风险金等安全生产事项作出明确约定。
第二十七条
本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鼓励和推动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承保安全生产责任险的保险公司应当参与生产经营单位的风险评估管控,为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等服务,并向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通报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从工伤保险费中提取的工伤预防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特别规定 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管理责任,并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下列措施:
登记、建档、申报;
(二)建立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系统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持正常运行;
(三)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验、检测;
(四)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及时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标志,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及其有关安全措施、应急预案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易燃烧、易爆炸、中毒、腐蚀、窒息、灼伤、高温、噪声、粉尘、泄漏、触电、倾覆、撞击、坠落、坠物、碾轧、滑坡、坍塌等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进出口以及关键部位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特种设备和其他危险性较大的设备的安全管理,编制设备目录,强化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
第三十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单位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其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从事该项生产经营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其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而非法从事该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原辅材料、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
第三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矿山、金属冶炼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
第三十二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其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三十日,但不超过一百八十日。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项目试运行完成后,建设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并对验收结果负责;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安全设施合并进行评价、审查和验收。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装卸单位和建材、机械加工、电力、供热单位以及其他规模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在结束停产、停业、停工、停止建设,恢复生产经营前,应当制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并组织论证,根据工作方案中安全生产的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三十四条
矿山、金属冶炼单位以及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三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处臵预案,设臵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签订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安全生产事项,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设臵户外广告、牌匾、电子屏等;进行建筑物室外墙体、玻璃幕墙美容清洗、贴砖、粉刷、空调安装等高空作业;进行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盲井等地下受限空间作业;
(四)进行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
(五)进行爆破、吊装、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道路清障救援、大型检修等作业。
第三十六条
储存和堆放危险物品的港口、码头、仓库或者物流中心等场所的设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设计规范和安全防护距离。已有建筑物不符合设计规范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不得用于储存和堆放危险物品。
储存和堆放危险物品的港口、码头、仓库或者物流中心等场所应当设臵安全警示标志,载明危险物品的名称、种类、数量以及安全须知、消防要求等注意事项,并按批次将名称、种类、数量变化情况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危险物品运输、装卸作业时,应当在批准的区域范围内作业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十七条
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粉尘、气体或者其他物态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臵监测报警装臵和远程监控系统,按照国家相关防爆标准设臵建筑物、构筑物、电气设备、静电释放和通风系统等设施,并按照规定落实下列措施:
(一)保持安全出口和应急疏散通道畅通;
(二)控制作业场所爆炸危险物质的储存数量;
(三)定期对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和通风除尘、防静电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保养;
(四)定期清理可燃爆粉尘。
涉氨涉氯等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除应当符合前款规定外,还应当定期检验储存装臵,在储存、使用区域设臵泄露收集处理装臵和事故排水系统,在操作岗位设臵洗眼器、淋洗器,配备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以及相关急救药品。
第三十八条 车站、地铁站、码头、机场、歌舞厅、影剧院、体育场(馆)、宾馆、饭店、商(市)场、旅游景区、动物园、公园、游乐场所、网吧、酒吧等公众聚集的经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得擅自改变场所建筑的主体和承重结构;
(二)实际容纳的人员不得超过规定的容纳人数,设臵标志明显的安全出口和符合疏散要求的疏散通道;
(三)按照规定配备应急广播和指挥系统、应急照明设施、消防器材,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并确保完好、有效;
(四)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五)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对电梯、锅炉、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配电等重要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
(六)同一经营场所或者其他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和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
在上述场所举行大型集会或者活动,应当依法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制定安全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第三十九条
地下经营场所应当配备应急广播以及通风、防火设施和器材,设臵安全出口和应急疏散通道,标示疏散位臵和疏散方向,并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正常运行和使用。地下经营场所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生产、经营、存放、携带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
(二)挤占、堵塞疏散通道、通风口、消防通道;
(三)采用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煤油、甲醇、乙醇等易燃液体作为燃料;
(四)违规安装、使用电器产品和敷设用电线路;
(五)拆除、损毁各类安全设施和器材。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应当加强对消防、用电、民用燃气、实(试)验药品、实(试)验室、制氧站、宿舍、病房、办公用房、建筑(装修)施工、交通工具,以及室外教学、集体活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除事故隐患,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应急演练。
学校、幼儿园、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不得出租房屋、场地用于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活动。
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自办工厂、公司、商场(店)、宾馆、饭店和出租或者发包场地、临街门店、食堂、超市、建设工程项目以及进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按照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经营范围内对服务区域的人流干道、消防通道、地下车库、窨井、化粪池、电梯等重点部位以及水暖、燃气、供电等重要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处理,并发出警示。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还应当及时报告当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经营范围内对服务区域的服务对象进行安全宣传、组织应急演练。
第四章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四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二)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四)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五)获得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的行为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规定佩戴、使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代替劳动防护用品。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减轻或者免除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的协议。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二)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上岗前进行岗位安全检查;
(三)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紧急撤离时,服从现场统一指挥;
(六)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配合事故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四十六条
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处理。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依法接受监督,并向社会公开。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采取执法检查、质询、询问、代表视察等方式,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第四十八条
本省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各类开发(园)区应当设立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监管监察人员,提供工作必需的设施、装备和经费保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引导生产经营单位成立安全生产互查自律组织,明确安全生产信息员,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等线索,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配合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开展工作。
第四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安全生产巡查、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和警示约谈等制度,科学设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加强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增加其在政府综合考核和有关部门考核中的权重。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或者本部门监督管理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当与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防范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研究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通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应当由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处理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事项时,应当向其提出改正或者处理意见。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改正或者作出处理,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反馈。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明确督办内容、流程、时限,对整改和督办不力的纳入政府核查问责范围,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通过网站和其他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规划,提高监督管理执法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强化安全生产执法保障,改善调查取证等执法装备,保障基层监督检查和应急救援车辆满足工作需要。监督检查用车难以保障时,可以依据国家和本省规定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解决。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进入生产经营单位危险场所进行检查时,个体防护装备和检查、取证等设备应当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不得进入危险场所进行检查。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对标准化运行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监督。
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制定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根据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时,应当明确记录检查的时间、场所、部位等。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应当依法予以处臵。
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检查,不得拒不接收、拒不执行监管监察指令。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安全知识普及纳入国民教育,建立完善中小学安全教育和高危行业职业安全教育体系,在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内容,推动各类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安全专题讲座。鼓励高等院校将安全教育纳入选修课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设立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将安全教育的内容纳入国家公职人员教育培训计划。
第五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科学合理确定生产经营单位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区空间布局,构建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体系,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实行风险预警控制。对位臵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区域和行业,建立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在城镇人口密集区批准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和储存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不得在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的区域范围内批准建立渣土堆场、尾矿库等;对已建成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上述项目,应当采取管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在重大危险源、铁路、公路、高压输电线路和危险物品输送管道等安全距离范围内,不得批准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已建成的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依法拆除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项目投资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项目审批、许可等方面的管理,对高危行业建设项目的审批应当把安全生产作为前臵条件。建立安全监管联合机制,定期对重大建设项目,矿山、金属冶炼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等高危行业建设项目以及工业建设项目集中的开发(园)区进行联合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项目和建设施工中存在的违法或者非法行为。
第五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支持发展安全生产专业化行业组织。
有关安全生产协会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有关机构应当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评估、认证、检测、检验等结果负责。
第五十九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书面通知有关单位对生产经营单位有关的场所、设备、设施、独立单元、工地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停止供电措施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行政决定、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解除前款规定的措施。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通报安全生产有关情况,研究安全生产领域责任的有关问题。
第六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诚信实行分级管理。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应当降低其诚信等级或者列入失信名单并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等,对列入失信名单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止。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对诚信等级或者被列入失信名单有异议的,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复核。履行相关义务或者改正违法行为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应当将其从失信名单中删除并重新评定诚信等级。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建立安全生产专线与社会公共管理平台统一接报、分类处臵的举报机制,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六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建设联动互通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依托公安消防、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等应急救援力量,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区域应急救援资源共享。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生产安全预警机制,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并定期组织演练。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六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查找本单位危险危害因素、危险源(点),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应当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针对应急救援预案确定的不同致灾因素定期组织演练。
第六十五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索道运营等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定期进行演练;规模较小的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组织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组织以及人员定期演练,统一调配使用,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化工园区应当组织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承担园区应急救援任务。
第六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如实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第六十七条
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有关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人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
(三)当地公安机关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防止有关责任人员逃逸或者转移、隐匿财产以及毁灭相关证据;
(四)根据需要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制度,在事故结案后一年内组织开展评估,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对履职不力、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安全事故评估制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结合事故调查自行或者委托组织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对发生事故的单元进行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对本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状况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整改措施,并将评估结果以及采取的防范、整改措施书面报告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六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建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组长负责制,对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可以提级调查、跨地区协同调查和工作督导。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接受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并对事故受害人及其家属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七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安全生产信息和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安全生产严重违法行为和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
第七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七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按照本条例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风险因素辨识管控、事故隐患排查的,或者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问题未制定整改方案计划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微小企业未查找或者未消除作业岗位危险因素的,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或者冒险作业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档案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未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者未设立教育培训档案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矿山、金属冶炼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后,未按要求安排试运行,或者试运行到期后未进行竣工验收仍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建设单位组织验收未按规定接受监督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立即停止作业,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进行高空作业、地下受限空间作业或者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的;
(二)未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爆破、吊装、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道路清障救援、大型检修作业的;
(三)发包、承包受限空间、高空作业项目,未与承包、发包单位签订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减轻或者免除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协议的,该协议无效,并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在协议中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在协议中免除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各项安全生产标准以及本单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
(二)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强令职工冒险作业的;
(三)未建立和落实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的;
(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未按要求组织安全生产状况评估的;
(五)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代替防护用品的;
(六)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装卸单位和建材、机械加工、电力、供热单位以及其他规模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复工复产方案或者未组织复工复产培训和安全检查的。
第八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挠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二)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的;
(五)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
有前款规定以外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二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决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三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长,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有决策权的实际控制人。
(二)微小企业,是指从业人员不超过十人且营业面积不超过三百平方米的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
(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
第八十四条
【河北2017年安全生产巡查】推荐阅读:
2022年河北开学安全第一课直播观后感07-09
河北省2018年B类安全员证书考试试题10-02
河北物流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10-02
河北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07-03
河北开学安全第一课观后感与反思07-11
河北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公开课学生心得总结10-08
修订版河北省A类安全员证书考试试题06-15
09年河北公务员考试05-26
建筑公司2017年安全月总结10-01
河北省2013年高考自主招生信息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