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精选9篇)
我校招收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暂定1480名,最后录取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经教育部批准,有权招收在职人员单独考试考生;全部专业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研究生。
一、统考考试
1、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2)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专科毕业生,毕业后(至209月)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并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3)年龄不超过40周岁;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自考考生拿到自考毕业证书时方可报名。
2、录取类别
1)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研究生。
3、报名程序与资格审查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报考点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具体时间和要求请在10月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yz.chsi. com.cn)
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招办、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而造成的不能考试(或复式)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
考生报名前请仔细核对报名条件,须如实填写、提交本人的报名信息,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式阶段进行,如填报虚假信息,伪造有关报考材料、弄虚作假者,在任何阶段一经查实,取消复式及录取资格,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告时间为准。
二、单独考试招生条件
1、报考条件
普通高校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工作业绩优秀,经两名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可报名参加我校为在职人员举行的单独考试。
2、报考、录取专业的规定
1)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思想政治教育(030505)、运动人体科学(040302)、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设计艺术学(050404)、应用数学(070104)、凝聚态物理(070205)、物理化学(07030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305)、建筑技术科学(081304)不招收单独考试的考生外,其余专业均招收单考生。
2)单独考试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委培。
3、报考程序:
1)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10月10日-31日在网上提交本人信息,且必需选择太原理工大学为报名点,根据教育部规定确认信息的时间到太原理工大学报名点现场确认信息。
2)考试地点:太原理工大学考点。
3)考试时间和科目::以教育部公告时间为准。
三、推荐免试
请在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部网点击查看《太原理工大学接收本校、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办法》
四、其它
1、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大学本科主干基础课程。
2、应届本科报到时,须交验本科毕业证书。
3、往届考生在复试时验证本科毕业证书。
4、教育部尚未下达年招生文件,本说明如有出入,按教育部所下达文件为准。
五、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太原理工大学
单位代码: 10112
地 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电 话: 0351-6010370
邮政编码: 030024
一、深化体制改革, 提升招生管理的灵活性与科学性
调整研究生招生体制是改革的关键。在这方面, 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的招生体制是典型的“市场主导”模式, 具体表现为招生自主权在各招生院校, 招生院校根据自身条件与社会需要确定生源计划、设置课程和录取标准; 社会性的考试服务机构根据招生院校的需要提供考试服务, 招生院校根据考试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 自主选用任何一家考试机构提供的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这种模式的优点非常明显: 招生院校和导师自主权大, 可以根据人才需要和自身条件进行人才选拔培养; 考试机构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 考试更加科学、公平、经济; 录取标准多元, 符合人才选拔规律, 效度高。欧洲一些国家的招生体制则是“学术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术和知识的代表———教授或教授委员会为主导力量决定招考方式。研究生招生不设考试, 教授或教授委员会根据学生成绩、论文或研究报告、面试等环节决定录取与否。这种模式与这些国家的学术传统以及招生规模有关, 利弊参半。有利的方面是导师作为招生主体, 自主权大, 体现了高层次人才选拔的专业性; 其弊端是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 选拔效率低, 成本高, 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还容易滋生腐败[1]。
基于我国的历史与现实, 我们建议研究生招生体制改革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 在坚持当前统一管理的模式下,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向地方和招生单位逐步下放研究生招生中的一些核心权力。包括: ( 1) 下放部分招生计划制定权。全国总体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仍由中央制定, 但不是每年下达一次具体到各类型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招生计划, 而是每5年下达一次各省分类型招生计划。各省再在综合评估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学科实力、教育资源、历年报考生源数量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 分类型下达各招生单位的招生总量计划。招生单位则可以在省下达的招生总量计划范围内,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相对自主地、动态地制定年度招生计划。 ( 2) 扩大自主划线招生单位的范围。在现有考试方式未做变革的情况下, 逐步将所有“211”高校确定为自主划线招生单位。第二步是, 在完成第一步改革的基础上, 再用3 ~ 5年的时间, 建立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 考试机构提供考试服务, 招生单位自主决定招生计划、自主确定考试方式与录取标准的招生体制。
二、调整招生结构, 明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性质
今后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在控制当前研究生总体规模的基础上,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招生的结构。要确立硕士研究生以专业学位为主、学术型学位为辅的招生基本原则。特别是传统文科专业及一些纯理论性理科专业, 要大幅降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的总体比例控制在3∶7左右。这样既可以缓解学术型硕士规模过大、供过于求的问题, 实现学术型硕士的精细化培养, 也可以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切实配置到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上。
三、改革招生初试, 提高考试方式和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考试方式上, 第一, 将当前“以初试成绩为主、复试成绩为辅”的考试录取标准, 改变为“以初试成绩为辅、复试成绩为主”的考试录取标准。将初试定位为资格考试, 通过初试者方可进入复试阶段, 但初试阶段的成绩不带入复试阶段。这样, 国家可以在基本要求层面保持对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总体控制, 而招生单位和导师也可以基于复试, 切实拥有招生的自主权。第二, 简化初试形式, 取消单独考试和联合考试, 只保留全国统一考试及推荐免试招生方式。这样有利于总体上把握生源质量, 避免当前单独考试和联合考试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不正当的做法。作为补充, 对于那些原本通过单独考试解决的有特殊情况和要求的考生, 国家可以组织实施专项硕士计划, 以推荐和面试的方式录取考生。第三, 调整初试次数, 变1年1次为1年2次。两次初试可考虑放在每年的3月和9月举行, 在校大学生只有升入四年级后方可参加初试, 这样可以保证应届大学生能有2次参加初试的机会。同时, 所有参加初试的考生, 初试的单科成绩具有2年有效期, 超过2年仍未获得初试资格或未通过复试的, 需要重新参加相关科目的初试。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考试与管理任务, 也可以增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弹性, 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协调学习、考试、就业之间的关系。
在考试内容上, 第一, 不再将思想政治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国家统考科目。只在复试阶段要求考生提供大学期间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成绩单, 以及由其所在单位出具的思想政治表现评定表。第二, 不再将外国语作为每一位考生必须参加的国家统考科目。可统一依据一定时间限期内的各权威性的外语等级考试成绩, 划定招生资格线。听力和会话能力, 仍按现制, 放在复试阶段考察。国家可以针对那些获得外国语等级成绩超过4年, 或没有获得外国语等级成绩的考生, 组织实施统一的外国语考试。第三, 改变目前全国统一命题与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并存的格局, 改为全部统一命题[2]。第四, 今后全国统一命题的初试, 主要设置三门科目的考试: 外国语、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其中, 外国语为部分未达相关外国语等级考试成绩考生的必考科目。综合能力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理运算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专业基础则根据一级学科层面考生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考虑考试内容的设置。第五, 实施专业特长生破格录取制度。对于初试科目中外国语和综合能力2科未达到资格线10分之内, 但有特殊才能的考生, 由本人申请, 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招生单位审核, 报省考试院审批同意的, 可以破格参加复试, 破格比例不能超过招生单位年度招生总计划的1%。
四、健全复试制度, 提高复试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的定位、形式与内容的变化, 复试的地位变得更加突出。建议: 第一, 复试每年举行一次, 具体时间由各招生单位自己确定。各招生单位确定复试时间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要结合1年2次的初试时间安排复试时间; 二是各招生单位复试的时间应尽量错开。第二, 复试包括2个环节、5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笔试, 进行专业课1和专业课2两项内容的考试; 然后是面试, 进行外国语听力和会话能力、专业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三项内容的考察。第三, 取消调剂制度。第四, 坚持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不低于1∶1. 5。如果报考考生人数等于或少于计划招收名额, 则通过减少招收名额的方式实现差额复试。第五, 强化复试的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复试考生产生方式、面试分组方法、面试的评分方法、面试成绩与总分的关系、面试的结果、总分排名、录取的基本原则等, 都应该通过校园网、公告栏张贴等渠道明确地告知参加复试的教师、考生及相关工作人员, 接受大家的监督。
五、完善推免制度, 改进优秀应届本科人才选拔机制
第一, 取消具有推荐免试资格学校的限制, 使每所本科院校都具有推荐免试资格。同时, 可根据学校综合实力分配不同的推免指标。第二, 统一为各专业推免生比例设置一个上限。第三, 禁止用强制手段将学生留在本校, 亦不可硬性将学生推免资格规定为学术型或专业学位型。第四, 建立推免的管理信息系统, 以避免工作混乱和信息黑箱。同时, 合理安排推免工作的时间, 各招生单位复试时间尽量错开, 以保障招生单位推免工作的秩序和学生的选择权。第五, 探索推荐免试与公开招考有机结合的方式。考虑将推荐免试定位为“免初试”, 他们同样都要参加公开招考的复试。
六、优化工作方式, 提升招生工作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提升质量、促进公平、增进效率, 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根本目标。以上建议, 实质上都是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的。除此之外, 现行招生工作中还有两个方面直接妨碍着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公平与效率, 结合实际, 建议: 改进工作方式与程序, 完善网络应用和服务功能。其一, 可探索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网上机考。这样, 可以优化命题 ( 采用试题库形式) 、试卷寄送、试卷评阅、成绩登报等工作流程, 减轻工作任务。其二, 建立更具综合性的网络报名系统, 增加报考条件的审核功能。报名工作环节中, 考生网报时增加考生上传电子照片、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 并确认考试资格; 加强网络验证, 和教育部学历、学籍库互联, 网络在线自动验证, 并要求考生打印核对, 以简化资格审核、现场确认等工作环节。其三, 改进招生数据的管理流程, 建议逐步取消数据的上传下载功能, 推广实时在线的招生管理系统, 提高数据的安全和权威性。
七、建立保障机制, 形成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支撑体系
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整体的、系统的改革, 必须有相关工作作为支撑, 并与其他制度形成联动, 改革才能切实展开, 取得实效。第一, 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的监督与惩罚机制。强化对招生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二, 要进一步完善申诉规则和程序。考生和导师权利受到侵害时, 应能够依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进行必要的申诉, 请求处理。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应制定复议制度, 规范复议的程序、处理方式和结果反馈办法。第三, 要深化招生专业进退机制与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建立招生单位招生专业与学科结构调整的同步进退机制, 鼓励招生单位根据社会需要、自身学科布局规划和定位, 凝练学科方向[3]。对一些长期没有科研项目、毕业生就业难、生源不足的专业, 可以通过学位授权审核定期评估, 予以撤销, 并将报考生源数量和招生质量, 与授权学位点定期自评结果挂钩。第四, 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招生计划分配的联动机制。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 成绩突出, 评价较好的导师, 可适当增加其招生名额。
参考文献
[1]陈睿.关于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考试, 2011, (2) .
[2]孙晓.关于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评分信度
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社会具有广泛影响的一项工作,对进一步选拔优秀考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的评分信度进行研究,探讨影响考官评分一致性的因素,以提高面试的客观性。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各招生单位不断加大面试分数的比重。面试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能的重要环节,在决定录取与否及录取种类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面试的过程中,测评要素的确定、考官的面试水平、面试的组织实施、考生的表现等都可能对面试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考官评分是否客观、公正,是决定面试结果是否公平、合理的最主要因素。“考官的认识水平、识人本领以及个人偏好等等因素决定了面试的评分具有很强的个人倾向”。由于研究生面试在招生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在技术上加以研究,提高面试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从而更好地达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面试的评分信度加以分析。
二、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评分信度指的是“考官对考生评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反映考官评分客观、公正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6年河北省某高校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为研究对象,拟从考官对考生的评分信度方面入手,对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中,考官的评分信度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探讨影响考官评分一致性的因素。
该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成立了复试工作办公室,每个专业都设一个面试小组,小组有5-7名考官。为了减少样本不足所带来随机误差,本文选取了招生人数较多的企业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该专业2006年共招收8名硕士研究生,按照120%的面试比例,共有10名考生参加面试。面试小组由6名教师组成,包括专业教师5名,其中3名参加了面试培训,对面试知识和评分技巧有了初步的掌握,英语专业的教师1名。面试的考察要素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与本专业的特点,确定为两个一级测评要素: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又细分为三个二级测评要素: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细分为六个二级测评要素:仪表举止、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事业心、人际关系、英语听说能力。面试的具体程序是考生按初试成绩由高到底顺序进入面试房间,面试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由面试教师根据测评要素提问(老师可根据考生回答情况决定是否追问),考生回答,面试结束后,6名教师给考生独立打分。
本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值和方差差异性分析,来反映此次面试者的评分信度。肯德尔和谐系数是指“以等级次序排列或以等级次序表示的变量之间的相关”,它常用来刻画多个评价者对某事物评判或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三、方法的运用与分析
6名考官对每个考生在九个二级测评要素上分别进行评定。考官对同一名考生在这九个要素上进行评分时给的分数是否一致,可以用Kendall和谐系数W进行评定。其含义在于每个考官对该名考生在9个维度上表现好坏的排序的一致性有多大。对于6个考官由于存在受过培训的考官和未受过培训的考官之分,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见表1。
表1中总分W系数经检验均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由此可以看出,此次面试评分信度是较好的。通过对各个考官评定分数的具体比较发现,在考官之间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本文对各个考官对同一组考生评分结果和全体考官对同一考生评分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可以看出,A、B、C、E四个考官的平均分都在40-50之间,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但D、F两位考官平均分成两极分布。最高的60、最小的35,相差达到25。可以看出小组内考官之间对标准掌握宽严有很大的不同,考官D标准控制过松,给得分普遍较高,考官E不仅过严,而且对被试间的区分性亦不高(标准差太小)。
从表3中标准差的分布可以看出,全体考官对不同考生进行评定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标准差最大12.4、最小的4.3,相差8.1,而且从极值差的分布还可以看出,最大的36与最小的9相差27。由此可见,同一小组内考官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異。
四、研究结论
通过上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值和方差差异性分析方法对考官在面试中的评分信度的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一)考官对考生总体上的评分效果具有一致性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考官间在不同维度上对考生的评分并非都是一致,在某些维度上的评分一致性程度好坏不等,但三个受过培训的考官以及三个未受过培训的考官,对十名考生的总分的评定在统计上没有差异,一致性高,即在总分上的评定、排序是一致的,没有差异。这说明,从总体上看,考官间在对不同考生的评分,在评分标准上是基本一致的。对于考生来说,由于考官对其在总分上的评分一致性,那么这次面试总体上是公正、合理的。
(二)不同的测评要素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的影响
测评要素是面试中的关键。在有的测评要素上,考官易达到一致性;而在另一些要素上,考官间则不容易达到一致性。看表1,六个考官分别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仪表仪态和英语听说能力五个维度上对十名考生评分一致,并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而在事业心、人文素养、人际关系和语言表达能力四个维度上对考生的评分并不一致,即有差异。通过分析发现,六个考官对评价标准较客观、容易判断的评分维度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听说能力评分高度一致,而对评价标准较主观、评分标准不易掌握的评分维度如人际关系和事业心等评分一致性很差。
因此,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的评分一致性。这就需要对评价标准仔细确定评分标准或评分等级,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描述各个级别的不同水平特点。只要考官清楚地掌握各个级别应有的水平并按照同样的标准评分,才能在评分时针对考生的具体表现给出合适的等级评分。
(三)考官有关面试的知识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的影响
本文研究中的考官中有三位受过面试相关知识的培训,三位未受过培训。由表1可见,六考官在五个二级测评纬度: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仪表仪态、英语听说能力及一级测评纬度专业素质能力和总分上均达到了评分者的一致性,除此之外,三个受过培训的考官在综合素质和能力维度上也达到了评分一致性。三个未受过培训的考官只在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仪表举止、英语听说能力四个二级测评纬度及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了评分者的一致性,可见,训练有素的考官在评分时更易于达到一致性。这主要是因为对考官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测评纬度的操作定义及评分标准的把握。
在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中加大面试考官培训力度、尽量用一些有丰富面试经验的老师,有利于提高评分一致性。通过培训,使得考官掌握面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测评纬度的评判标准,统一宽严尺度。为了提高测评的信度,不妨用模拟的方法,进行试评,即请一位考官模拟考生进行回答,让其他考官评分,由主考对评分情况进行讲评,以帮助各位考官更好地掌握评分标准。
(四)考生在面试中的表现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的影响
先看表3,考官对考生1和考生8评价一致性最高,标准差仅为3.0、4.3,分析发现考生1和考生8分别是考生中表现得最好和最差的。因此可以说某一考生在面试中表现非常突出(很好或很差),考官易于做出判断,并给该考生在该组考生中的最高分或最低分。这样考官间的评分一致性也就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考生在某几个评分维度上有突出的表现(好或坏),考官可能会倾向于在所有的维度上给高分或低分,即光环效应。
这也给了一些提示:考官对于表现突出的考生判断较容易;但对于在面试中表现一般的考生,考官要认真按照标准和考生的表现客观地评分,以提高考官间的评分一致性。另外,考官要克服光环效应的影响。不要因考生某些地方答得好或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在所有的维度上给该考生高分;反之,也不要因某考生在某一题上答得不好或某些地方答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把考生一棍子打死。要注意按照评分标准认真、客观地进行评分。
综上所述,本次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评分信度一致性总体上较好,同时通过分析我们也得到启发,通过准确界定测评的内容,确立统一的评定标准,对考官的培训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评分一致性,使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更加公平、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施康.人才选拔过程中面试方法的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2001(1).
2、王孝玲.教育测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凌云.考生统计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各位考生:
由于教育部关于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正式文件尚未下达,我校201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不能正常编制,为便于同学们查询、备考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全日制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两种类型;
2.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目已编制完毕,请各位考生按照此专业目录备考(详见附件链接)。
3.我校2010年可以招收以下类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上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数、考试科目、报考条件等内容请考生届时查阅我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待教育部文件下达后编制)。
4.我校推荐免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直博生工作已于2009年8月启动,请同学们根据本网站公布的《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直博生)办法》(点击查看)抓紧时间申请。
5.有关2010年我校研究生招生政策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查询我校研招网。
附1:2010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目录(点击)
2010年07月13日 10:55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一、招生人数
我校2011年拟共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300名(包括招收的推荐免试以及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2011年招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人数将于11月在我校研究生院网上公布。因教育部将于2011年3月左右下达各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因此招生目录中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录取时学校将根据学科发展、导师及生源等情况对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作适当调整。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工作满4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并且在所报考专业进修并考试通过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专业课程(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可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硕士生)。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相关专业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②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②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第(一)条中的第1、2、4、5各项的要求。
②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第(一)条中的第1、2、4、5各项的要求。
②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③我校2011年公共管理硕士只招收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5、报名参加工程硕士及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我校2011年不招收单独考试研究生。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段。
(一)网上报名: 1、10月10日-14日每天9:00-22:00考生可进行网上预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2、10月16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按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网上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二)现场确认:
11月10日-14日。考生须持网上报名编号以及报名点规定材料,到指定地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缴纳报考费并现场照相。
现场确认地点由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公室指定,具体请考生咨询当地招生办公室。在上海参加考试的考生,现场确认地点在华东理工大学。
(三)报考设计艺术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的考生,必须到华东理工大学进行现场报名确认,考试地点为梅陇路130号。
四、初试时间
按照教育部规定时间。
五、体检
身体健康是录取的必要条件之一。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复试期间必须参加体检,体检工作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进行。考生体检后发现有“指导意见”中所未包含病情的,学校有权对认为不适合所报考专业学习要求的考生作出不予录取的决定,但该决定须由考生所在学院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讨论决定。
六、其他
(一)我校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及公共管理硕士(MPA)外,其它专业均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和少数民族骨干硕士研究生。
(二)我校实行师生互选制。在复试阶段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后,由导师与考生间进行互选,确定导师。
(三)我校不接收大学三年级学生或本科提前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报考。
(四)我校研究生招生的有关动态将及时在网上公布,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网站。网址:http://gschool.ecust.edu.cn。
(五)考生在报考时如有疑问,请与报考学院联系咨询。
(六)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环节。我校将对所有拟录取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广西大学20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800名,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大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确切招生指标数以教育部下达的计划为准。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各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要求内容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并在报名时出具所在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接收推荐免试生:
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有关推荐材料请于9月24日前寄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具体时间见我校研究生处网站通知。本校的推免生工作具体由教务处和各学院组织。
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它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二、报名办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2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年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我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的规定选择。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8号〕)和《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4.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我校属二区,执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二区考生的基本要求”。
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的少数民族身份网报时应如实填写,现场确认后不得更改。
5.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6.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有关报考规定,遵守保密规定,按照有关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含推免生、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教育硕士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1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报考点选择广西大学的考生,11月10日至14日到广西大学专家楼办理现场确认事项。报考我校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必须到广西招生考试院公告指定的报考点(广西大学报考点)办理确认手续。
3.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初试
(一)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地点
初试时间:2012年1月7日至1月8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9日进行)。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1月9日8:30至14:30)。
初试地点:考生网上报名时自已选定的报考点考试。
(四)初试科目
1月7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月7日下午 外国语
1月8日上午 业务课一
1月8日下午 业务课二
1月9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五)考试大纲及命题
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
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的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报名人数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约176万[1], 最终招生人数为53.9万[2], 这一数字与2008年相比, 报考人数增加了56万, 录取人数增加了15.1万。基于此背景及技术进步因素, 目前研究生报名、考试、调剂、录取等各个招生环节均采用了教育部统一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部分招生单位也有自己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减轻了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的繁重负担,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系统设计上的不足, 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2013年3月,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教研 [2013]1号文《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文件中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关于“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招生选拔机制”中谈到研究生招生要以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 特别提到要发挥和规范导师在研究生招生中的作用。各招生单位迫切需要更完善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来最大化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招生中对考生的考察及选拔作用, 从而提高研究生招生的选拔质量。
二、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应用现状与需求分析
1.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报名、调剂、录取审核等各个环节, 从2004年开始, 全面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 逐步推行系统集成软件管理功能, 基本结束了手工操作的历史, 招生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⑴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
从1996年起, 教育部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加大了使用计算机的力度, 先后制定了《硕士生招生有关信息采集标准》, 并组织研制、下发了“省级招办硕士生有关报表的数据库文件检查系统”计算机软件, 同时要求省级招生办公室实行逐层目标管理, 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有效的、包含全国当年每位报考考生所有相关信息的数据系统[3]。自此, 研究生招生工作拉开了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大幕。2004年, 教育部选择90所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进行网上报名试点。2005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全面实行网上报名。在网上报名前, 招生单位可以通过报名系统进行在线答疑, 考生可以在一定时间之内和报考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咨询互动, 考生可以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快捷地查询想报考学科的开设学校情况。网上报名系统的采用, 极大地提高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的便捷性, 既方便了考生报名, 也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完整性以及招生单位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2011年开始, 教育部采用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开放准考证下载打印功能, 考生可以在考试前自行到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 省去了招生单位邮寄准考证的过程。在往年的招生工作中, 几乎所有的招生单位都遭遇过准考证邮寄丢失、不得不补发准考证的现象, 有的考生甚至出现过直到考试前都没有收到准考证, 只得由招生单位传真准考证和说明到考点。通过网络打印技术的使用, 可以保证每个考生都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打印准考证, 既节省了招生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 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⑵研究生网上调剂系统
从2006年开始, 全国推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调剂系统, 这改变了以往调剂生先向各个高校递交调剂申请书、再由高校工作人员手工处理的现状。调剂系统的使用, 使得考生和招生单位的双向选择更加高效, 使得考生信息和招生单位信息互相隔离产生信息孤岛的现状得以彻底改变。同时, 调剂系统按调剂政策设置了调剂规则的系统限制, 保证了调剂政策的高效执行, 杜绝了个别学校以住违反调剂政策的行为, 真正保护了考生的正当利益。
⑶资格审核与录取审核
2013年开始, 考生报名之后, 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即对考生报名数据和自身学历学籍库对接以审核考生学历学籍资格, 并在三天内反馈结果给考生, 若结果为未通过, 考生可检查自己信息是否填写错误, 若未填写错误则需作学历认证。此举强化了对考生资格的审核, 避免了完全由人工审核造成差错的现象, 堵塞了考生持假学历蒙混过关的漏洞。
在考生录取检查阶段, 教育部要求各招生单位必须先将本单位拟录取数据上报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录取检查系统进行检查, 以加强录取数据和报名数据的比对以及学历学籍的审核, 防止了个别招生单位对考生数据关键信息的随意修改, 避免了学历学籍有问题的考生所产生的投机行为。
⑷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笔者与各研究生招生同行交流发现, 目前招生单位有一部分是单独开发使用自己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大部分除了使用教育部的网络管理系统之外仍然采用手工进行研究生招生数据的处理。各招生单位开发使用的系统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机处理系统, 一类是网络管理系统。采用的系统基本都是从教育部系统导入报名数据和成绩数据之后进行调剂、复试和录取过程中的考生筛选、工作安排、复试成绩录入以及录取数据处理等[4,5,6]。这类系统的采用, 解决了以前工作人员手工处理招生数据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数据疏漏、数据错误、数据表不能和教育部标准库对接等问题, 提高了研究生招生工作效率。
2.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虽然招生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系统设计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⑴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没有贯穿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
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侧重网上报名和调剂工作, 其他环节相对较少涉及, 而招生单位采用的招生管理系统则侧重对考生调剂、复试和录取过程中学校工作的管理以及和教育部招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 无法做到和教育部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比如:由于系统录取过程中的管理功能存在线下和线上脱节, 近几年经常出现调剂学校和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同一考生的现象, 造成了国家招生指标的浪费。
⑵研究生导师脱离于研究生招生系统之外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网上报名之后, 考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报名, 教育部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对报名数据进行审查核对, 招生单位可以下载报名数据。但是, 作为最终招收学生的导师却不可以参与招生系统, 因此无法从报名开始就参与到招生过程, 对报考考生的相关信息进行即时或及时了解。
由于导师对考生信息缺乏全面的了解, 仅凭初试成绩和复试短暂的接触很难对学生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缺少充分沟通交流的机会, 对优秀生源的选拔产生不利影响, 造成在实际招生工作中大多数学校出现“重初试轻复试”的现象。
⑶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没有深层的数据统计分析
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更多考虑的是招考工作的便捷性, 对于考生的筛选也仅限于去除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例如, 在报名的时候通过和学籍学历库匹配, 筛除虚假学籍学历的考生;在调剂的时候, 通过设置填报规则, 让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参加不了调剂, 等等。
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积累了既丰富又宝贵的考生数据, 但是教育部门没有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分析报告。学校的研究生导师招生小组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作为参考依据, 用于改进研究生复试、录取流程。
三、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设计与技术实现
针对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不足, 华南农业大学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实现了教育部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将研究生招生的整个流程串联起来, 并让研究生导师参与了整个流程, 且通过与培养、学位管理系统的连接形成了一些数据分析用于改进研究生招生工作。
1. 建立与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的 招生管理系统
由于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 无法形成对研究生招生管理过程的闭路管理。例如复试、录取过程, 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只对招生单位最终录取数据进行检验接受工作。因此, 为了和上级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 形成闭路管理, 我校招生管理系统基于《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标准信息库结构》进行系统数据库设计, 并设计了与上级管理系统完全对接的数据接口 ( 如图1) 。
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导入导出库由于考试改革经常有一些微调, 导致招生单位的管理系统与其数据交换出现问题, 需要手工调整数据库, 既效率低又容易出现数据错误。针对这种情况, 我校对数据接口设计了一个导入导出库结构动态管理功能, 可以即时通过系统修改库结构保持与上级系统的一致, 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无缝对接,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招生单位本地数据与中国研招网网上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将导师角色通过系统渗透到各招生阶段功能中
系统设计之初, 就确定了导师从招生的初始阶段就参与进来, 由系统连接学校、学院、导师以及考生等各研究生招生工作参与者 (如图2) 。通过系统的纽带作用, 消除招生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透明, 发挥导师的招生主导作用, 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
在招生目录编制阶段, 导师可以通过系统将个人介绍内容做成链接。考生可通过招生目录中的导师名字链接进到导师的个人介绍页面, 从而充分了解想报考导师的个人简历以及科研情况。
系统的报名管理功能, 可以将考生报名数据及照片导入, 实现了与教育部研究生报名系统的对接。考生信息在学校的招生系统中以直观的报表形式呈现给所报考学院、学科以及导师。导师可以通过对考生信息的查看形成初步了解。同时, 报名管理系统开发了信息发送功能, 考生、导师、学院和学校研究生招生部门可以互相发送信息。导师或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的, 可以互相通过系统联系进行交流。
调剂阶段, 系统的调剂管理系统可以将教育部调剂系统的调剂志愿考生信息及照片直接导入系统, 导师可以通过系统更直观的挑选意向调剂考生。
复试阶段, 系统的复试管理中打印的复试评定表中包含考生的本科专业、考试成绩等基本信息, 导师招生小组对考生进行复试考察时有一个基本参考。
录取阶段, 系统通过与教育部调剂录取系统对接, 即时将拟录取考生上传到教育部的调剂录取系统中, 并将调剂考生和一志愿考生的录取接受情况及时反馈给招生学院及导师, 避免招生指标浪费。
3. 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历年报名、录取数据进行分析
对于招生单位来说, 对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中的学生数据进行统分的统计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 有利于招生单位改进现有的招生政策, 对提高生源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系统开发时, 已经与研究生培养、学位管理横向对接, 开发了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对近几年积累的研究生报名、录取以及培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供学校、学院及导师进行参考。例如, 通过对优秀研究生与当初报考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 考生进校后的研究成绩与初试时的外语成绩相关度不高。因此, 各导师招生小组可以在复试时适当降低外语考核成绩权重;在调剂时也可以放宽对调剂生的外语成绩要求。
四、总结
华南农业大学在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实践过程中, 完善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首先, 通过建立和优化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与中国研招网的数据接口, 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即时、无缝对接, 保证了本地数据与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从而避免了由于本地数据与网络数据脱节造成的一些错误。例如, 第一志愿学校与调剂学校录取同一名考生造成招生指标浪费的现象;其次, 让研究生招生的主体导师可以从研究生招生的最初始阶段就参与进来, 对考生有了更充足的时间进行了解考核, 改变了导师和学生只能在复试的时候短时间接触和考核的现状;再次, 系统对历年报名、录取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对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调整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通过近2年的使用, 从导师及学院的反馈信息来看, 他们很欢迎采用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认为其对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鉴于各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流程基本相似, 华南农业大学的实践经验对于大部分研究生招生单位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几年, 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过程中, 无论中国研招网的网上管理平台还是招生单位与之配合的招生管理系统都取得了很大的改进, 也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提高贡献了力量;同时,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首先,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 可以将考生本科期间学习情况数字化之后链接进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招生单位以及招生导师将因此获得考生更全面的信息, 有利于作出更公正的评价;其次, 招生管理系统可以将各学校的学科评估结果链接到各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目录, 考生在报考选择时即可获取相关的评估信息, 避免单纯的按学校名声选择报考的情况, 让考生更趋理智地选择要继续攻读的学科。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全国研究生报考热度持续升温报名人数又创新高[EB/OL]].2013-05-13.http://kaoyan.eol.cn/nnews_6152/20130523/t20130523_947338.shtml.
[2]教育部.教发[2013]5号文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z]7.
[3]卢菁.计算机管理是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 (1) :43-45.
[4]马强.浅议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化建设[J].江苏高教, 2010, 1:062.
[5]孔德琳.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0 (004) :49-52.
浙江财经大学概况
浙江财经大学地处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教学严谨、管理规范、学风良好的高等学府。学校始建于1974年,199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教学评价,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经过近40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明显,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财经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24000余人(其中独立学院学生近万人)。下设14个学院、2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51个研究机构。设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统计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会计、金融、保险、税务和资产评估等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招生的硕士专业36个,硕士点布局涵盖了经、管、文、法、理、哲等六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浙江省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和1个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学校本科招生投档分数线已连续9年名列省属高校第一、二位(其中8年名列省属高校首位),为浙江省培养与输送的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总数居全省高校首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点覆盖面居浙江省属高校前茅,享有会计师的“摇篮”、财税系统的“黄埔军校”等美誉,是浙江省重要的经管类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07人,其中专任教师880人,正高职称155人、副高职称35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师资总量的57.9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师资总量的85%。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选89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1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人。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省优秀教师和师德先进个人等18人。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致力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项;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和其它省部级项目314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位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哲学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556篇,出版学术著作201部,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报《财经论丛》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连续三次荣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学校的“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民营经济的研究成绩斐然,编辑出版的《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影响远及海外。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69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国际交流,举办ACCA、CGA、中美合作班等合作办学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外派教师和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近年来,有近600名学生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10余个国家留学,有来自荷兰、日本、韩国和爱尔兰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浙江财经大学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之校训,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正在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发展战略,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层次、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5年,工商管理硕士(MBA)2年。
三、招生专业及招生名额
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四、报考条件
(一)全国统一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生须在所报专业专升本或参加自学考试本科段,取得大学本科课程合格成绩5门以上(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MBA(工商管理硕士)联考
1.符合(一)中第1、2、4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报名方式
(一)网上报名:考生在2010月10日―31日期间,通过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地址yz.chsi.com.cn;教育网地址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写本人报名信息。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
(二)现场报名:考生在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期间,凭本人身份证(或现役军人、文职干部证件)、学生证(或学历证书)和网上报名编号到省级招办指定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
(三)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按要求正确填写所有信息,考生提供的本人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电话必须准确无误。
(四)招生单位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招生单位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初试
(一)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时间:2014年1月4日至1月5日。
(四)地点:由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教育考试院确定。
(五)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七、复试
(一)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我校确定,近三年我校复试分数线如下:
重庆大学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4100余名,其中含推荐免试、统考生、全日制专业学位、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
目录中招生规模和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以国家下达的20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准。本单位将保留根据国家下达的规模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的权力。
二、报考条件
(一)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考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考生年龄不限。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毕业证书)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条件
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⑵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毕业证书)或往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⑶报考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⑷保证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
(三)强军计划报考条件
1、符合第二条(一)中的第1项要求。
2、国家承认学历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并属各军区推荐报考人员。
(四)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1、符合第二条(一)中的第1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7月底前毕业)工作三年或三年以上。
3、大学专科毕业后(7月底前毕业)工作五年或五年以上。
4、研究生毕业学历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
5、工商管理硕士(MBA)只招收原单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考生。
(五)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1、符合第二条(一)中的第1项要求。
2、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考生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非法学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应届本科毕业生。
2)非法学专业的大学专科毕业后(7月底前毕业)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
3)法律硕士(J.M)只招收原单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考生。
4)下列13个专业的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3、法律硕士(法学)的报考条件以教育部招生简章为准。
(五)其他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其他专业学位,如工程硕士(含软件工程)、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风景园林硕士(MLA)、艺术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报考条件以国家招生简章为准。
(六)接收推荐免试生条件
1、一般是全国“211工程”学校(研究生院、“211工程”、“985工程”学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优先考虑)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科专业全国排名名列前茅院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对研究生院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推荐来的推免生,将在提前攻读、硕博连读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2、需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3、统考报名前通过我校的复试,成绩合格。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不能有不及格科目),未受到纪律处分、毕业设计(论文)良以上成绩,毕业时能取得学士学位证书。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
1、网上报名时间:10月10日-10月31日,网上报名网址:yz.chsi.com.cn或yz.chsi.cn。
2、现场报名(摄像)时间:月10日-11月14日。
3、报名考试地点:全国各地所设研究生报名考试点。重庆大学属重庆市所设报名考试点之一,报名地点:重庆大学(A区)研究生院一楼大厅。
4、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现场报名时报名点只对考生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核对,不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查,请考生自审。资格审查在复试期间进行,凡不具备报考资格而参加报名者,造成遗留问题考生自行负责。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考试舞弊等行为,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不予录取。
四、报名程序
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将继续试行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两个阶段。网上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或yz.chsi.cn)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然后点击“进入网上报名”,并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操作。网报中,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教育部、省(市)招办、招生单位、报名考试点发布的相关公告。网上报名后考生本人还必须到报名点进行现场电子摄像并本人签字确认网报信息。
2、报名步骤:①仔细阅读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②按网站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考信息与所报考的专业名称及代码、院系名称及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及科目代码等;③认真核对所填报考信息;④确认无误后提交报考信息,提交报考信息后考生必须准确记录考生本人报考的“报名号”和密码;⑤考生本人修改报名信息仅限教育部规定的网报期间。
3、网上填报说明:
①凡报考重庆大学的硕士生在“备用信息1”栏填所选导师的姓名。
②报考强军计划的考生在“备用信息2”填写“强军计划”、“备用信息3”填写“推荐军区名称”。
③凡属国防生的考生无论是推免生或统考生必须在“备用信息2”栏注明“国防生”及保留资格年限。根据教育部、总政治部文件规定,国防生录取后必须保留1-2年入学资格,对未注明“国防生”和保留资格年限的,不能保留资格,责任自负。
4、考生网上报名后,符合报考条件的报名考生凭身份证(应届生还须带学生证)、报名费、打印的网报信息表,于年11月10日―11月14日到报名点现场报名,考生本人当场进行电子摄像,对打印的考生报考信息表由本人签字确认,签字确认的“考生报考信息表”必须交回报名点的收表处,否则报名不成功。签字确认的考生报考信息为上报教育部的信息,不能更改,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5、凡报考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专业,考“817素描”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选择重庆大学报名点报名,现场报名到重庆大学报名点,入学考试也在重庆大学所设考场进行考试。
6、取得推荐免试生正式资格(通过省市招办审批,并且复试成绩合格)者,须凭推荐学校发的“推荐免试校验码”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未进行现场报名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推免资格,不予录取。
五、各军区推荐报考重庆大学的强军计划考生,请考生自己首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 或yz.chsi.cn)进行网上报名(由于考生信息不全招生学校不能代报名)。报名同样按“第四条报名程序”进行网上报名。请考生与推荐军区联系,索取报名校验码。在网上报名时,必须选择重庆大学报名点,即选择“5001”,选择其它报名点报名无效。报名选择考试科目时,暂选相应专业“统考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针对强军计划的考生由我校认可其报名资格后,再将考试科目更正为单考考试科目(①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②251英语(252俄语、253日语);③601高等数学(不考数学专业的考试科目同《重庆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相应专业的第三科科目代码及名称);④考试科目同《重庆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相应专业的第四科科目代码及名称。)本人所填报信息要认真仔细进行核对,然后提交。该信息为上报教育部的信息,也是以后网上下载准考证、网上查成绩、网上下载复试通知书等的依据。
六、考试科目及时间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推荐阅读: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09-19
太原理工大学论文06-18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要求06-19
太原理工矿山机电实习报告书06-16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10-08
太原科技大学论文报告07-19
太原科技大学教务处07-01
太原半程马拉松赛09-17
太原软件行业发展前景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