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曲曲主题教学反思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弯弯曲曲主题教学反思(共9篇)

弯弯曲曲主题教学反思 篇1

2、没有争夺与吵闹,看见舟舟拿着月亮的玩具在玩,可是与月亮手中的玩具却又是婕婕的,看来她们已能够顺利地为交换玩具而交换意见了。

3、师:刚才我们都玩了自己的玩具,那我们来说说玩具的哪个部位会转动?孩子们已经以最快的速度找回了自己的玩具并拿在手中,在叙述时,他们会说:“我刚才玩了某某某的玩具汽车,那辆汽车的车灯会在开动时转动。

在本周的“弯弯曲曲”主题中,我让孩子们每人带一件弯弯曲曲的玩具来幼儿园。而在这次活动的设计上,我也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玩”上,让孩子们能更主动、积极地在“玩中学”。孩子们爱玩,我无须担心他们的注意力会分散。

我把活动室中的桌椅全部靠边,使中间空出一大块场地,为孩子们的“玩”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前提环境。在玩之前,我只叮嘱大家“请你们挑选一个空的地方玩,地点就是这块场地。”然后,我的角色就变到了观察者、合作者的位置。

当然孩子们的表现也是相当的好,特别是在与同伴沟通方面,没有出现以往的玩具抢夺战,也没有小朋友上前对我打小报告“老师老师,谁谁谁把我的什么什么怎么了。”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去解决的。

弯弯曲曲主题教学反思 篇2

本文以《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为案例, 从设计、实施和反思三个方面对主题教学进行探讨。

一、设计:整合匹配, 提炼主题

(一) 课标、考纲、教材的整合

主题教学以知识目标的整合为基础。首先,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教育教学、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三者虽有内在联系, 但它们的地位、作用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必须进行有效整合。其次, “学校教育各个层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最终都主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实现。”[1]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表明, 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活动是整合的途径。最后, 所谓教学的“理论逻辑”, 主要是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基于以上理由, 在进行主题教学设计时, 应回归本源, 深入而系统地研读课标、考纲和教材, 着重对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梳理, 形成清晰而不混乱、完整而不零散的知识提纲。在本主题教学案例 (见表1) 中, 考虑到学生辩证思维的不足, 将“市场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两目知识整合到一起, 既利于学生一分为二地认识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 又利于进一步掌握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为主题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保障。

(二) 情境、问题、知识的匹配

主题教学直接形成于对情境、问题、知识的整合。思想政治课程强调“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这为教师放眼“社会生活”, 利用和开发教材创造了条件。但在教学实践中, 一些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 新设置的情境繁杂臃肿, 质量低下;问题的针对性、概括性、逻辑性、开放性、生成性不足;平均用力, 不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探究;情境、问题和知识的匹配性不强。因此, 我们应根据“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2]的理念, 按照系统优化的方法, 设置既有“知识原味”又有“生活滋味”的主题。本主题教学案例中, 按照精简有效的原则, 把教材81页的“探究活动”改编和提炼为如下的教学主题。它以三个问题为纽带, 上“勾”情境, 下“连”知识, 激活了学习过程, 打通了“情境—问题—知识”的内在关系。创造性的主题设计, 立足教材并超越教材, 实现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 学用结合, 有利于学生在充分的探究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二、实施:突破难关, 促进发展

教学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复杂体, 只有简约、集中, 才能充分展示体现课程性质的教学主题, 突破难关, 促进发展。为此, 实施简洁、贯通、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流程 (预习—互动—反馈) , 能通过多维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为突破以下“两难”关系, 提供了宽裕的时间和空间。

(一) 预设与生成的适时调控

预设使教学有序展开, 生成使教学充满意外。这要求我们, 一方面在教学预设中关注生成的可能, 另一方面在生成中回归预设的目标。偏重预设, 轻视生成, 是我们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集约化的主题预设, 使教学形散而神聚, 使教师有时间捕捉学生的质疑点、闪光点、失误点、争论点、意外点, 扩展生成空间, 激发学生智慧。在本主题教学案例中, 在教学“市场调节”这一知识时, 有学生突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市场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两目内容整合到一起?笔者立即抓住这个“思维火花”, 先表扬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激活”了教材讲解, 接着在“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市场调节的局限”的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解决了学生的疑问, 把“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 简化与强化的有机统一

简化为强化创造条件, 强化对简化进行升华。简约而不简单:学习目标要简明, 教学流程要简便, 信息载体要简约。强化不呆板:主题设计要增强, 互动生成要加强, 学法教法要图强。本主题教学案例中, 从两方面发挥强化的聚焦作用:一是强化学习目标, “围绕‘苹果变奏曲’主题, 了解资源配置, 理解市场调节、市场秩序, 培养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树立维护市场秩序和诚信的观念”。简明的学习目标, 是主题教学走向有序、有效的“指南针”, 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 强化预习、讨论、问答、展示、探究等互动性和生成性的学习活动方式, 促进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三) 讲授与探究的灵活运用

讲授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知识, 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培养创新思维。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探究性思维, 但耗时长、效率低, 适用范围有限。在刚开始实施主题教学时, 笔者未能辩证地处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 对每个问题和知识都安排了探究, 以致出现了时间不够用、知识不透彻等问题。后来, 笔者调整了策略, 抓住主要矛盾, 只对某一个或两个重要问题和重点知识进行探究, 其他的问题和知识则由学生的自学或教师的精讲来完成。这样, 主题教学为讲授与探究的“和谐共舞”提供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让学生既能享用教师简略高效的讲授功力, 又能体验追问思辨的探究快乐。

(四) 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传统教学, 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这种教, 是对学的一种支配和控制。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体现。[3]集约的主题, 简洁的流程, 使课堂教学如一条美丽的小河, 让学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这样处理, 一方面,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和目标, 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本主题教学案例中,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 笔者就用多媒体把学习要求呈现出来:“预习”要圈点勾画, 冷静思考;“互动”要争问抢答, 声音洪亮, 认真倾听, 质疑补充;“反馈”要建构知识, 解题命题, 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优化学习过程, 提高学习效能。另一方面, 让主题教学更好地起到引发、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作用。主题教学使教与学相互促进, 有利于弱化教师的满堂灌输和大包大揽, 强化了精讲和点拨、组织和调控等教学活动, 有利于把“预习权、展示权、练习权、评价权”等学习权利还给学生, 促进学生积极、有序、有效的学习。

三、反思:走出困境, 形成风格

主题教学效果已显, 表明在困难面前, 只有勇于深究, 才能解决问题, 提升教学质量。

(一) 困境与出路

在“改课”的征途中, 笔者“改”过观念, 但操作乏力;“改”过环节, 但杂乱无序。多年探索, 且行且悟, 终于找到了突破课堂转型困境的有效途径———主题教学。它具有教学资源整合化、框题内容主题化、学习过程活动化、教学流程简便化、教学时间有效化等鲜明的特点, 有利于追求“灵动、智慧、高效、幸福”的课堂境界。在我市政治优质课比赛中, 由笔者指导参赛的教师编制的主题教学方案, 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其中, 简约而深刻、朴实而丰富、清晰而灵动的教学特色功不可没。

(二) 完善与风格

教学是科学, 需要求真;教学是艺术, 需要臻美;教学是技术, 需要践行。主题教学如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 有优点也有不足, 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同时, 选择一种教学方式意味着为老师和学生选择一种发展方式。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4]在实践的路途上, 笔者将更加努力地雕琢与融合、体悟与升华、探索和创新, 不断地通透主题教学,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呐喊道:“我有一个梦想。”那是追求博爱、平等、自由和正义的声音。在课堂转型的道路上, 笔者也拥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以主题教学为突破口, 追求更高的课堂境界, 让学生的智慧之树更加繁茂、生命之花更加娇艳、幸福之果更加香甜。

参考文献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2.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37.

弯弯曲曲主题教学反思 篇3

从“主题”的角度来研究作品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不论是孔子的“诗教”文艺观还是庄子的“得意忘言”论,不论是曹丕的“本”“末”论还是韩愈的“文以明道”,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主旨,而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则将“主题”的研究上升为方法论。在中国古代漫长的语文教育中,由于所教的内容主要是“经书”,因此教学就是“读经”和“解经”,就是深入探究“经书”中的“大义”。新中国成立后,在效仿前苏联文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成就了延续至今的语文“主题”教学模式。其基本步骤是解题→介绍作家作品→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分析文章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这种模式将课堂80%的时间用在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中,10%的时间用来小结和布置作业,而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作品的时间最多只有不到10%的时间。依照这种模式,《背影》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分析文中父亲的四次“背影”,而这四次背影中又将80%的时间集中在父亲跨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时留下的那次“背影”上。通过分析“父亲”如何艰难地为儿子买橘子以及儿子为父亲的举动所感动而流泪的场面,来达到解读作品主旨的目的——父子情深、父爱如山等。

围绕“主题”讲解《背影》能够发挥课文的美学价值和道德影响力,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但是,纵观《背影》教学史,我们发现,仅仅从“主题”来探讨也容易产生不好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主题”容易受意识形态影响,比如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教育》发起的对《背影》的大讨论,彻底否定了《背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成就,认为《背影》表现的是“小资产阶级感伤的情绪”,容易“毒害许多心底纯洁的青年”。讨论的结果使得《背影》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清除,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被选进教材。二是“主题”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思潮,不同时代的思潮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后现代思潮“去中心”、“消解权威”等影响,“解构”成为语文解读的一大特色。不少90后学生认为《背影》“不好玩”,文中的“父亲不懂得交通规则”,“父亲的背影不潇洒”,“儿子哭哭啼啼不像话”等等,这样的一种“多元解读”也曾一度使得《背影》的教学陷入尴尬境地。三是围绕“主题”的解读即使有味道,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真正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未能起到多大作用。学生固然能够被感动、甚至潸然泪下,但是对于作品本身的魅力之所在,作品如何做到使人感动的,学生却未必清楚,因而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语文教学不仅应当是“诗性”的,而且应当是“思性”的,不仅应当是“审美”的,而且应当是“审智”的。语文课堂上不应当总是让学生“被感动”,“被流泪”,而是应当培养学生清晰的辨识能力,培养鉴赏作品美学价值的能力。

《背影》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特点,假设我们先不去了解朱自清其人及其求学、生活、工作经历,而是直面文本本身,我们会发现,文中除了对作者从北京经徐州同父亲回家为祖母奔丧以及在南京浦口车站父子分别场景交代得比较清晰之外,其余的给读者留下了一长串的疑问:作者的身份是什么?他在北京干什么?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他的祖母是哪年去世的?他要去哪里为祖母奔丧?文中的最后一部分更是“疑问重重”。文中写到“近几年来,我和父亲都是东奔西走”,“近几年来”指的是哪几年?“东奔西走”指的是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文中又写到我“北来后”,“北来后”是指去了哪里?还有“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什么是“我的不好”?他们父子之间怎么了?在南京浦口车站分别时父亲不是还非常牵挂他并且不顾年迈为他买橘子吗?……所有这一切就像迷一样等待读者去揭秘。

《背影》一文中为读者留下的一系列疑问,在文学创作论中被称为“创作空白”。“创作空白”是指“在创作中,作家和艺术家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经常给读者和观赏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空白的类型有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隐喻、陌生化等。

对于作品中的创作空白,我们主要采用还原与填补的方法。“还原主要是指还原语境。还原语境包括充分利用上下文微观语境;探查写作的时间、场合、心态等中观语境;追寻作者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状况等宏观语境。”填补,“指的是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填补文学作品的艺术空框,以生成‘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

为了“揭秘”这些疑问,我们认为在教学中从叙事学的角度,围绕着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动机三个方面,运用还原和填补的方法来探讨《背影》,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背影》的叙事时间

《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叙事是本文最大的特点,而叙事本质上是时间的展开。根据西方叙事理论的研究,叙事作品的时间可以分为两类: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所谓故事时间是指叙事作品中讲述的故事和事件的先后顺序。所谓叙述时间是指“叙事者讲述这些故事的时间”。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并不是一致的。“在原初的故事中,时间是按先后顺序发展,而对这些故事的讲述却可以打乱顺序,如倒叙、预叙、插叙之类都是对原来故事的重新排列。”

《背影》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是涉及的时间不少。从文中较大时间段来看,主要有“二年有余”,“那年冬天”,“近几年来”,“最近两年”,“我北来后”等。由于作品本身没有交代明确的时间,课文文末也没有注明文章的写作时间,课后也没有相关的注释,这些比较笼统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判断的难度,如果不细细推究就容易混淆或者一头雾水。比如,文章开头所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很显然,作者与父亲最近的相见是在写作此篇散文时的两年前,那么,这篇散文写于哪年?“两年前的相见”与下文中父子在南京浦口车站时的分别是否一致?再比如“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的“那年”是哪一年?是否就是父子两年前相见的那一年?还比如“近几年来”是指哪几年?“我北来后”指的又是哪一年?如果教材中或教学中能够围绕上述时间点设计问题,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遗憾的是,历年的语文教材没有设计与此相关的作业题,许多教师课堂教学中也没有设计此类的问题,这样,虽然很多学生能熟练背诵这篇文章,也能被这篇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对于文中众多的时间却只能含含糊糊。

为了辨识文中的时间,我们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根据《朱自清年谱》及《朱自清传》,我们知道《背影》写于1925年,而文章中所记叙的事情发生于1917年。很显然文中所写到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是指从文章写作的1925年起往前两年,即1923年。“那年”冬天的“那年”指的是1917年,当时朱自清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上学。“近几年来”是指1925年算起的前几年,即指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在浙江、江苏等地辗转奔波教书的那几年。“最近两年的不见”的“两年”是指1923~1925年。“我北来后”指1925年朱自清经俞平伯介绍到北京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以来。这里我们简单制作了一个表格来进行对照。

摸清文中叙述时间的具体所指不仅关乎文章的组织脉络,而且对于理解文章的艺术魅力有很大价值。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作者要将文中的时间描述得如此“含糊”与“笼统”,难道是作者忘记了确切的时间了吗?很显然不会,因为,作者选取的时间段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比如祖母去世的日子,自己北来的日子等等,这些重要的时间都是作者生活的重要日子,作者应当不会忘记的。我们认为作者是有意为之的。

这些叙述时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含糊”、“笼统”,实际上却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魅力,是一种简约与含蓄的美。正是这种简约与含蓄的美,传递出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体现出了一种人间温情。

比如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祖母去世时,作者只是简单地用了四个字“那年冬天”,这里作者没有写明祖母去世的时间即1917年冬天,一方面是为了避讳那段日子,因为祖母去世确实给全家人带来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那段日子也正是父亲差事交卸了的日子,那是一段“祸不单行”的日子,作者实在不愿提及。再者,作者以“那年冬天”来着笔,似乎在同一位熟识的老朋友叙旧一样,作者将读者当成了他的老朋友,在向老朋友倾诉自己家中的往事,彼此之间非常熟悉,心照不宣。

再比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同样采用了简约的笔法,只用了“近几年来”、“最近两年”、“我北来后”等简略的时间用语,一下子就将自己大学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奔波教书直至北上清华大学任教的经历概括了。我们知道这五年当中,作者工作不稳定,薪酬不高、家庭开销大等等,过得并不轻松。然而,他只用寥寥数语就将往日的辛劳与艰辛化为一种美丽的回忆。

二、《背影》的叙事空间

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自他之后,为数众多的学者继续从故事空间、空间形式和读者感知等方面展开对空间问题的讨论。批评家们对叙事空间的概念界定并不一致,有着多种多样、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看法。他们提出的空间有:物理的、抽象的、心理的、地理的、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实际的、感知的、存在的、认知的、静态的与动态的、开放的以及封闭的、文本的空间等等。”“多西摩·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中提出了‘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的概念。他区分了‘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前者指行为或故事发生的当下环境,后者指叙述者的空间,包括叙述者的讲述或写作环境。”这里我们主要采用多西摩·查特曼的“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

《背影》中的“话语空间”主要是指作者写作时的环境,我们知道作者当时已在清华大学国文系教书。这里,我们着重解读作品的“故事空间”。

《背影》中的“故事空间”呈现出两种姿态,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所谓显性的空间,就是读者在文中一眼就能够找到的空间。《背影》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空间莫过于“月台”了,那是作者精心选取的,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众所周知,离别总是令人伤感的,而离别的场所也是别具特色的。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北方有芳草萋萋的长亭、南方有暮霭沉沉的渡口。斜阳草树、晓风残月,纤手泪眼,一曲柳永的《雨霖铃》曾令万千男女唏嘘不已;风萧云漫、马儿寒鸣,别魂离梦,一篇江淹的《别赋》也让无数豪杰黯然销魂。千年后的《背影》,人声嘈杂的“月台”替代了诗情画意的渡口,脉脉含情的舟车换成了口吐白烟的蒸汽机车,时空流转,沧海桑田,不变的依然是离别的惆怅与难舍。

所谓隐性的空间是指文章中虽然隐约提及却没有明确指出的空间。比如文中最后一部分写到:“这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这里的“东奔西走”指的就是隐性空间。根据相关文献,我们知道,这是指朱自清大学毕业之后,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辗转教书的事情。

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朱自清经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的推荐到杭州浙江第一师范任教,后又辗转于扬州八中、上海中国公学、台州浙江六师、温州十中、宁波四中、上虞春晖中学等地教书。五年之间辗转七所中学,辛苦与劳累可想而知。1925年朱自清北上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才结束了多年的奔波,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当然,辛苦之余也有惬意。从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得知,1923年他曾与好友俞平伯一同畅游南京秦淮河,那迷人的月色与醉人的歌声使他流连忘返。

如果说显性的故事空间“月台”刻画了一幅感人的父子离别场面,体现出的是父爱如山的感动,那么隐性的故事空间展现的则是一幅心酸图,传递出的是朱自清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的辛劳。显性的故事空间与隐性的故事空间共同构成了《背影》的叙事背景。至此,文中涉及到的话语空间与故事空间已经清楚,我们制作一张简表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表格中1包含的地点是指1917年朱自清回家为祖母奔丧时的途经地点。表格2包含的地点是指1920~1925年朱自清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到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教书的地点。

三、《背影》的叙事动机

叙事动机也就是作家的写作动机或者说创作动机。写作动机一般可以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表层动机也可以称为直接动机,指引起写作的直接“诱因”,比如中国诗歌理论中提到的“触景生情”,这里的“情”是由“景”诱发的。深层动机是指深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家创作的原动力是缘于内心深处的压抑和心灵的创伤。

那么本文的叙事动机是什么呢?从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导致作者写作《背影》的直接动机大概源于父亲的一封信。文章中写道:“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封信是1925年朱自清已经在清华大学任教后父亲写给他的。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封信给作者以很大的震动,作者再也按捺不住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于是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经典之作。但是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测,如果不是父亲的这样一封家书,朱自清可能还不会提笔写这篇文章,至少可能不会在1925年写。八年前就给自己留下非常深刻影响的“背影”却留在了八年之后才写,而且是“被动”的,这期间,朱自清与父亲之间发上了什么?朱自清的内心深处是否受到了什么样的压抑甚至创伤?

文中并没有明说,但也隐约地透露了一些。比如文中写道:“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有学者根据朱自清的传记材料,揭开了他们父子之间那几年的恩怨。“朱自清1920年从北大毕业以后,到杭州某中学任教,每月薪资七十元,寄一半回家。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因为其父娶有一妾,朱自清的生母和妻子颇为压抑。为节约开支,乃往扬州一中学就职。偏逢校长系父亲故旧,薪资全送父亲处。又去职,往温州、上海等地任职。这一行动的结果,就导致了父子二人‘两年的不见,直到1925年,朱自清终于在清华谋职成功,乃将生母及妻儿接往北京,形势显然进一步僵化。转机是,其父考虑到朱自清孩子众多(五个),教育不便,乃主动要求将一部分子女及其生母接回扬州。父子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是,每月邮扬州家用,其父均无回音。故到1927年7月,放暑假了,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家探看双亲。”

看来,1920~1925年朱自清在中学教书期间,父亲的言行给他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伤痛。这种伤痛深埋在朱自清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压抑和冲突,也成为他日后写作《背影》的深层动机。

感情的沉淀和发酵需要过程,前嫌的冰释更需要勇气、宽容和谅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北上清华的朱自清也在反思着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卢沟桥的明月、潭柘寺的钟声、六百年的古都风韵抹不去他对故乡的思念、对父亲的挂念。当一封饱含着父亲惦念的家书从千里之外摆在他的面前时,过去所有的委屈、牢骚、甚至怨怒都化作了缕缕轻烟随风飘逝,只剩下脸颊两行滚烫的热泪。

参考文献

[1] 赵焕亭.《背影》教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3).

[2] 倪文锦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 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圆圆和弯弯教学反思 篇4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运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多层次、多领域地感受音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而浓郁的审美动力和审美欲望,培养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审美教育目标,圆圆和弯弯教学反思。

经过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闪光点:

1.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一起讨论,听取、采纳同学的建议,共同参与表演活动,当学生出现紧张情绪时能及时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师生间建立了亲密和谐的关系,给学生增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诱发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2.能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各种形式表演歌曲,展现他们的音乐特长。

3.本课的问题设计比较简明直接、通俗易懂,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也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解决,教学反思《圆圆和弯弯教学反思》。

4.语言简洁、幽默,教态自然,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对教材的分析虽然很透彻,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只考虑到了学生在接受知识程度上与我校学生的差异,但没有顾及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到前面表演敲锣打鼓时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出他原有的水平,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

2.在表演这一环节上,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还不够,部分学生不敢放开胸怀,表达自己,表达音乐。

3.教师的体态语言还可以更丰富、更准确一些,如对切分节奏、连线等音乐知识的手势提示,还有待商榷。

总体上说,本节课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歌曲《圆圆和弯弯》表现的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能够用歌声、自编动作,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通过歌篇上字的大小、颜色等变化的暗示,唱准了歌中的切分节奏、一字多音、波音记号、跳音记号等,学生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身体动作等为歌曲伴奏;整体的教学效果较好。

弯弯曲曲主题教学反思 篇5

设计背景

幼儿园的孩子们,对生活中各种各样弯弯的东西是熟悉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我想:怎样将抽象的弯弯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让孩子在探索、交流、游戏中去感知各种弯,知道不同的弯有不同的名字?所以设计本次活动“从生活中引入,利用形象的教具帮助理解”,在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中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认识特殊的弯:8字弯3字弯。

2、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弯,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制造弯。

3、运用肢体语言感受弯。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了解特殊的弯;

难点:弯折电线创造性造型。

活动准备

各种带弯的物品。用来制造弯的材料。教具(电线围成的蝴蝶和数字8)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弯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弯弯物品

3.幼儿相互介绍手中的弯弯。

4送弯弯回家。

二、基本环节

1、认识特殊的弯。

3字弯----教师出示教具蝴蝶;.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找弯,用手感受弯,用语言描述弯)

8字弯----教师出示数字82、制作弯

3、作品分享(数码相机现场拍摄,大屏幕展示)

4、身体部位上找弯(例如:眉毛、耳廓等等)

三、结束环节

身体造型表现弯(音乐舞蹈)

活动延伸

生活中细心观察,寻找更多的弯弯带到幼儿园和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带领着幼儿进入了一个弯弯的世界中。在开始的时候,让幼儿面对各种物体,并引导他们去发觉和体验与之相关的造型、作用和乐趣,再让幼儿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创造探索一个弯弯的世界。

《曲曲直直》教学设计 篇6

(作者:朱各庄镇第二小学 杜新飞)

一、教材简析

课标要求: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使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美术基础比较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现线条的曲直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效果,并且基本能够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达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自己对直线与曲线的独特理解并进行有趣的创造。

2、通过分享生活中的直曲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以及创新再造能力。

3、能用曲线或直线进行曲直变化主题创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曲线和直线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教学难点:用曲线或直线进行曲直变化主题创作。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收集的直、曲线材料、画笔、剪刀、胶水等创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字,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字有什么样的特点吧。

(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字都是由曲线和直线组成的。昨天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曲线和直线的素材,相信一部分学生就已经知道了,今天咱们要学习的一课是“曲曲直直”,板书课题——曲曲直直

2、探索新知

①感受曲线和直线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直线和曲线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处场景里,你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都有哪些直线和曲线吗?

其实不仅我们生活里,大自然中也处处存在着曲线和直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出示曲线和直线的相关视频)

看完视频这些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答案,并肯定大家的观察力。)

小结:曲线给我们流动、柔和、轻快的感觉,而直线给我们明快、简洁、有力的感觉。

②欣赏分析美术作品里的直线和曲线

现在让我们欣赏几幅美术作品,说一说作品里的曲线和直线,他们分别表示了什么?

教师总结:不同的图形以及情感需要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所以在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将线条结合起来使用。

3、动手实践

说了这么多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想创作自己的作品了。现在就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手中的材料绘制一幅由区县合并直线组成的作品吧。在创作之前来是给大家一些创作小提示:

①构思好自己画面的内容,用铅笔先起大形。

②用不同的材料或者颜色让画面丰富起来。

4、作品展示

同学们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完成的同学请你们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吧。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且找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曲线直线,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给我们创作美术作品提供了很多灵感,以后希望同学们能多多观察,多想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融入到自己的美术作品当中去。

七、课后反思

弯弯曲曲主题教学反思 篇7

︱︱︱︽效开展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主题;研究性学习;有科

学一、问题的提出

︾1.开展研究性学习主题的背景

究研究性学习强调多元、认同差异、主张性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 侧重培养学生的, 习力等学适应。研究能力、责任感性学习主、题的有效开发解决了课灵活性和与他人合作能

题浙堂教学达不到或不能完全达到的教学问题, 有江适应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当前, 效乐我国早已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计划, 并在开清全国范围内深入推广。对比现行初中科学教

的●万材与新课程实施前的教材, 有关“研究性学几永习”内容的呈现愈来愈明显, 突出的表现之点亮一是在每册教材后面罗列了若干个研究性反学习主题。本人通过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等

相关情况的观察, 并结合咨询专家等途径, 对研究性学习主题的应用及其现状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和认识。比如, 形式上的研究性学习存在着实施不到位或视而不见的现象, 通过一阶段的摸索与实践, 深感研究性学习主题开发的重要性。

2.开发研究性学习主题目的和意义

开发研究性学习主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研究问题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获得对科学研究的直接感受和体验。研究性学习主题更注重的是知识的获取过程,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二、构建价值取向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对于整个研究性学习的知识、操作过程等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通过对朱清时教授主编的《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课题”相关内容的阅读和专家理论介绍的学习, 了解到在科学教学中实施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主要有用研究性学习理念设置的教学性问题和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解决的拓展性问题两大类。其中, 教学性问题可以通过利用科学现象、精心设置疑问和运用已有知识等途径进行研究;拓展性问题一般需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演绎性思考、推广性思考或检讨性思考等方式来研究。

三、寻找最佳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 以学生自创的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某些课题或专题的研究为主要内容,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本方式, 是重过程不重结论的开放性课程, 弥补了课堂教学达不到或不能完全达到的那部分教学效果, 因而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应积极寻找最佳途径, 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要“行于所当行, 止于所当止”, 当问题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 及时落实, 突出重点, 做到恰到好处, 抓住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最佳时机, “嵌入式”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以免出现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问题, 不能“灵机一动, 信手拈来”。

1. 利用科学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 提出和明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使学生在面临新问题、新情境时, 在认识思维中产生不确定性, 从而产生探究的动机。这时教师的问题情境设计非常重要, 既不能让学生产生高不可攀、难以实现的心理反应, 又不可太简单、一目了然, 缺少探究的魅力。这样, 学生就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 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过程, 获得新知识, 使能力得以提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 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实践表明,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反应。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出, 会使学生情绪振奋, 思维活跃, 学习积极主动, 敢于大胆设问、探索。教师的作用更侧重于指导、精心设计探究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分析问题、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把“扶”和“放”有机地结合起来, 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 通过演绎性思考形成问题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生疑。第一, 吃透教材, 弄清本意, 寻求理解。只有在吃透材料弄清本意的基础上方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不同方位进行分析思考。第二, 搞好问题设计。设问可以有理论知识上的要求, 也有联系实际的要求, 总之要体现问题的开放性、应用性、有效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宏观、中观、微观方面的问题, 也可以按思维演进的顺序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第三, 挖掘新意。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 挖掘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 大胆设疑。诸多的问题呈现出来, 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高涨起来。

3. 通过开发式探讨研究问题

不论是学生发现问题还是教师设置疑问, 都仅仅是思想的起点。孟子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善于教人射箭的人总是引满弓不射出去, 却做出跃跃欲试的姿势, 目的是教人射箭的要领, 而不是代替别人去射箭。

时代在发展, 教材在改革。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 要在考虑教材的同时, 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基础和能力, 力求“以人为本”, 做到严谨、科学、规范。我们只有把握时代精神, 在正确理解理念的基础上多思考、多琢磨, 才能科学、高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弯弯曲曲主题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幼儿教师;主题教学;反思

一、扩充理论知识,建构问题意识情境

幼儿教师需要把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找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优秀教师的大量教学实例,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理解组织教学的原理和一般教学经验,探究优秀教师的教学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同时应该要求教师将教学活动全过程和活动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全过程进行分析和再认知,解读自身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综合各种教学要素与条件,关注幼儿的反应,理解各种教学策略运用的条件性知识,提高教学的决策意识。

二、增强创新意识,创造多样化反思途径

1.撰写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是一种对教师自己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的记录。它不是仅仅记录、罗列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事件,而是让教师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它有利于教师分析、认识、改变和超越自我,这也是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2.对话

实现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的充分互补。在实践中,幼儿教师有时会处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困境,反思成为一种自我的“独白”,教师无法理解和体会到更为多元的教育价值,此时集体反思就变得必不可缺。集体反思可以分享教师间的经验,达到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的目的,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型共同体。因此,适时地将个人反思的结果同他人分享,实现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的充分互补,是逐步提升反思效率和质量的必然选择。教师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能力,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分析录像、上网与同行切磋。打破教师教学自我封闭的藩篱,需要同事间的对话,尤为是批判性的对话。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研讨中,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把自己的真实语言包裹起来,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而开放性的对话和讨论会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以改善,同事的思想和良好的建议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3.阅读

阅读理论知识是教师反思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教师通过阅读获得大量信息,为自己熟悉的事件提供新的阐释,为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并帮助教师真正理解教学的意义,启迪自己的思想,增强自己的理性智慧,改进教学实践。

4.建立档案袋

它记录一个教师的发展历程,它记录教师学习、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概况,是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的积累过程,也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它是教师学术反思和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并可成为供其他教师分享的丰富教育资源。

三、全方位思考,丰富反思内容

幼儿教师应对活动过程全方位思考,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实际需求和表现,对行动过程中自身教学行为进行价值性思考。反思什么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要引导教师反思经多次讨论后确定下来的内容,先由幼儿教育的基本要素入手,包括一日生活、师幼互动、个别差异等,然后逐渐加以细化,使教师逐步明确反思内容,选择反思的问题和方法。课堂教学是幼儿教师演绎精彩人生的舞台,也是幼儿心智发展的主要阵地。全方位的教学反思就是看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流程是否合理;教学前是否考虑了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教学中是否注意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否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交往的机会;是否重视了幼儿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幼儿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是否得到赞赏和激励;教学是否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还是让幼儿处于专制、服从、压抑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还是“演员”;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是如何处理的等。教学后,幼儿教师及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再设计,从而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寓教学反思于一日生活之中

找准要点——写特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相反,幼儿的注意情况、参与程度、疲劳状态、个性特征和经验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一些童稚趣语、幽默问答、探究性的发现、竞赛性的游戏、展示性的表现或随机生成的问题能够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帮助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

总而言之,反思是强调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鼓励教师敢于挑自己的“刺”,是跟自己“过不去”,是主动澄清和质疑自己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信念;反思是一种探究过程,“实践的反思把经验与理论的或哲学的探究结合起来了”,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写教学反思,可以承前启后,扬长避短,挖掘教师个性智慧。

《清明》主题教学反思 篇9

古诗诵读《清明》的教学早在一周前已经结束,只是《清明》的习作教学昨天才告一段落。正如学生在作文中所写的“清明已过,对亲人的怀念却永久永久”,是的,清明主题的教学内容已然结束,可我的思绪、对教学的探索却久久地在脑中萦绕。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随着教材而喜形于色,被教材中真挚的情感或感性的文字触动而眼泛泪光。那些课堂瞬间,往往比老师眉飞色舞地讲授更打动学生,更能直击学生心灵,引发学生对文学、对语文的热爱。作为语文老师,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贵体验,是教学生命最幸福的时刻。(写到这里,我的内心都升起莫名的感动,泪花闪闪。禁止说我矫情哦)

言归正传,回顾下教学过程—— 《清明》古诗教学

一、初读古诗,了解诗意、诗题

学生已经形成比较好的预习习惯,基本上在学习这首诗之前都已经会背诵了。那么教学时再干什么呢?所以省却一般古诗教学的步骤,直接让学生说读这首诗的感受,读出了什么。学生一般能读出行人的悲愁(欲断魂),这是一项基本的初步感受诗歌、读懂诗歌情感的能力要求,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这点,多给学困生学习锻炼的机会,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那么诗人的情感呢?有的学生说诗人一点儿不伤心,因为他还有心情去找酒家喝酒;有的学生说诗人伤心,因为他要借酒浇愁。出现这个争论非常好,说明学生的阅读是有个性的,是有差异的。答案暂且放一放。

至于清明传统的理解,学生都有基础,上课时正逢清明假前,这个也很容易。教师要补充的是我国清明祭祖的习俗,有些地方叫扫墓,有些地方交上坟,要让学生清楚的了解。

二、再读古诗,读懂读通

这首诗诗意比较直白,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的有以下几点: 1.“雨纷纷”,仅仅是描写天气?(还有人的心情)

2.“欲断魂”,来来去去的行人,只抓住神态描写,就凸显了清明主题。3.让学生联系实际:知道豹澥有哪些酒店餐馆吗?学生脱口而出。为什么诗人要问“酒家何处有”?学生顿时明白他身处他乡,明白他更加伤心悲愁——离开的亲人无法祭拜,在世的亲人无法团聚,只有借酒浇愁。

4.小牧童的出现意义何在?他不懂得生离死别的伤感,与行人、诗人形成强烈的反差。(个人认为,这是这首诗的不和谐之处)5.读出理解感受

三、表演古诗,直击心灵 1.提出表演要求:

角色分配——去往扫墓路上的一行人、扫完墓返回的一行人(正好分列在教室的两个走廊间);小牧童(另一个学生兴致勃勃的要板演牧童骑的那头牛);诗人杜牧

情绪调动——课堂上随机点起了朱紫轩同学,我问她的什么亲人近几年去世,她说爷爷走了三年;我又问:如果能让爷爷复活,即使付出巨大代价,愿意么?她顿时眼眶泛着泪花,坚定地说原意。看到她这样,我想起近几年陆续离开的我的父亲、爷爷、奶奶,再也控制不住,也无声地哽咽。也许是被我俩感染,许多孩子想到了离开的亲人,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悲情。

2.表演朗读。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美好的,在学生表演环节,让我感受至深。随着全班同学齐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扮演行人的学生,真的一个个表情凝重,抽泣的,默默流泪的,那一刻,我真想拥抱这些孩子,真的觉得语文课的动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讲台前表演牧童和牛的两个调皮的小男孩,他们一上台,扮作牛的孩子就趴在地上,牧童马上骑到背上。他俩真切地再现了牧童的天真、无忧无虑。带给大家阵阵欢笑。其实到现在我也理解不了:同一时空下,班上的孩子是怎么做到眼泪与含笑齐飞的?

《清明》习作教学

古诗学完,赶上清明假期,正好第三单元习作是“观察……”,于是我马上布置学生人人清明去扫墓。在班上展开讨论:观察扫墓,可以观察什么内容?这里运用第三单元的课文《莫泊桑拜师》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学生说了很多,梳理如下:清明传统习俗开头;公墓或坟山内外所见,包含扫墓人群、车辆、扫墓禁忌、墓地环境、墓碑等等;扫墓具体过程:点蜡烛、上香、烧纸钱、跪拜等等,这里要进行细致具体的动作描写,同时描写思念亲人的语言等

孩子们真是可爱,清明假后调查,孩子们基本上都去扫了墓;也认真地完成了作文草稿。我一篇篇看过后,针对有些学生写得过于笼统简略,指名观察描写细致的学生诵读自己的习作,读完让其他学生评点好在哪里;同时指名文字真挚感人的学生也起来当众诵读自己的习作,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鼓掌。

我所能做的,只是引导学生列出提纲,板书学生易错的生僻字词:磕头、祭拜、墓地等等。

这次习作,全班学生都在三节课内完成了草稿,这也是四年级写作文以来,完成率最高最好的一次,只因学生有话要说,有情要抒发。

【弯弯曲曲主题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路弯弯的散文06-30

山路弯弯作文600字07-19

上一篇:电子商务公司招聘启事下一篇:设计总监岗位职责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